评韩国电影《许三观》
《许三观》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
精心整理《许三观》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许三观》是一部由河正宇执导,河正宇/河智苑/尹恩惠主演的一部剧情/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许三观》影评(一):只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小电影先是奔着河智苑来的,看来片子知道是余华的小说,不知为啥棒子来拍,剧情半星给河正宇,为他的导演工作。
虽然拍得不太好,作为名品演员的他在本片里也没什么出彩之处。
还有一星,完全给这部电影的存在本身。
有时候,存在本身就是全部的意义。
还是有不少问题的。
比如情节烂尾、沉重的人性主题缩水成温吞的亲情主题、许三观的猥琐劲儿和许玉兰的老娘们泼劲儿都没出来、服装道具不够真实等等等等。
但是里边的演员我都好喜欢:河正宇、河智苑、全慧珍、赵镇雄、尹恩惠,还有很多大熟脸……尤其喜欢演一乐的南多凛。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部电影,又是可以给五分的。
你了。
优美、面面俱到。
傻子只能写出这么多了。
我的订阅号“慕慕文艺食堂”2018全面上线!文字图片音画视频应有尽有,欢迎各位文艺老少青年欢聚一堆儿!《许三观》影评(三):大爱尹恩惠父母无私极致的爱没有任何争议的五星尹恩惠真是太漂亮了特别喜欢开始感觉特别无厘头两个人就那样就在一起了她对儿子那么爱对惹她生气的老公也不数落他们对吃到一顿包子就会特别幸福老公给买了新鞋子她的惊喜和窃喜最平凡的生活确是最真实的爱不比任何家庭少心疼懂事的一乐父母所能给予的绝对比你想象的还要多很多有时候会想为什么父母可以不求任有时间多回家陪陪为你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叮嘱你天冷穿秋裤的妈妈陪陪为你遮风挡雨总是怕你遇见坏人往你卡里多打钱的爸爸陪陪他们别让孤独的岁月陪他们仔细看看他们日见苍老的容颜和白发而他们都不在乎他们只是要你陪在他们身边而已……《许三观》影评(四):一部韩国翻拍的中国小说,却意外的不错事先声明,我不是啥专业的影评撰写者,只是老师要求我写一篇影评。
跨国改编电影与原文本的文化差异性——以中韩《许三观卖血记》为例
《戏剧之家》2018年第12期 总第276期119影视观察跨国改编电影与原文本的文化差异性——以中韩《许三观卖血记》为例任雪菲(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2)【摘 要】韩国曾在2000年将余华的经典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列入必读书目,可见韩国读者对于中国文学的强烈认同感,然而2015年由韩国著名演员河正宇自导自演且众星云集的改编电影《许三观》并未广受赞扬。
由此可见,跨国界、跨媒介的改编具有极大挑战性。
本文就以时代背景与故事情感基调两大方面为依据,探析《许三观卖血记》改编前后的文化差异性。
【关键词】《许三观卖血记》;电影;改编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2-0119-01一、时代背景:从“文化大革命”到“战后重建”余华将小说的时空界域定位于“文革”前后。
主要聚焦于“大饥荒”时期下,描写了以主人公许三观为代表的一家之主,凭借卖血支撑起整个家庭的故事。
许三观开始卖血的根源是因为受到了周围人的精神影响,他因四叔一句“没有买过血的男人都娶不到女人”而满怀好奇地踏上这条“不归路”。
迫于贫穷与饥饿,“卖血”在乡村地区竟成为了衡量男人能力的条件,可以见得大时代背景下农村人物的单纯朴实与蒙昧无知。
作者着重描写了许三观的第一次卖血经历,通过阿方和根叔的“经验传授”,引出下文中重复性的细节点:为了利尿一连喝十碗井水以及卖血后的“一盘炒猪肝和二两黄酒”等。
这些“卖血”经验以戏谑幽默的文字风格反衬出时代背景下百姓现实生活的疾苦与艰难,也与后文中的急剧转折相呼应。
如阿方和根叔都死于卖血,以及许三观年迈富足时想再吃“一盘炒猪肝和二两黄酒”时理所当然地将“卖血”作为前提条件的惯性思维,都为小说增添了强烈的荒谬感和悲痛感。
而电影导演为了将故事代入到韩国的历史背景之中,将原作中强烈时代感淡化了许多,将时空设置于朝鲜战争结束后的重建时期。
由于中国与韩国地理位置相毗邻,并且具有相似的文化根源和历史经验,所以电影的主线剧情贴合于原文本也显得并不唐突。
【中国家庭伦理电影TOP10】韩国三级韩2018
【中国家庭伦理电影TOP10】韩国三级韩2018【中国家庭伦理电影TOP10】韩国三级韩2018因为文化也因为电影技术的原因,家庭伦理片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主流,也是中国电影中成就最高的片种之一。
两千年的儒家文化使中国人形成了最有秩序但也是最压抑之一的家庭,而百年间对儒家秩序的打倒则使一种崭新的家庭关系重新出现。
这使得旧派和新派的中国家庭伦理电影都有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1.一一2000导演:杨德昌评分:9.5《一一》,杨德昌的最后一部电影,在中国文化中,“一”代表着宇宙的本源,《一一》是杨德昌返朴归真的一部电影,也是他几十年愤怒后终于与世界的和解。
虽然电影中仍然有着《独立时代》、《麻将》式的讽刺抨击,但更多的是勘破命运后的一种旷达从容。
“觉得重来一次也是一样”的简南峻是杨德昌的化身,要“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的简洋洋也是,前者代表了了解宇宙苍生后的乐天知命,后者则是对自己和人类微不足道的努力的善意肯定。
2.饮食男女1994导演:李安评分:9.2李安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格局最大的一部,电影中的吃,是一种体味,对生命生活的感受,一个人生百味的缩影和象征,“我知道我这辈子再怎么做,都没法像做菜一样,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老朱在结尾恢复味觉,其实是恢复了对生活的敏感和体味,这份迟来的生命感受终于唤醒了他。
3.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导演:许鞍华评分:9.2如果中国电影也有可以和小津电影相媲美的片子,那就是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了。
而对于许鞍华来说,本片也是她洗尽铅华,返朴归真的一部电影。
电影中的俗世生活夜以继日,宁静致远,一切都是克制的,淡然的,但又如此余意未尽,引人思考。
这里有对生命的终极感悟,也有对中国人骨血里的善良温情的展现。
4.万家灯火1948导演:沈浮评分:9.0在抗战胜利后的几年中,中国知识分子集体左转,电影中影响最大的也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战斗电影(几十年后还被海峡对岸视为“沦陷”的重要原因)。
评韩国电影《许三观》
是 不 同文 化背 景下 的文学 能够 沟通 的一个最 重要 的条 件 。 ”这是有 道理 的 。困难 时期 靠 卖 血维 持 生活 不仅 仅 是 中 国 的经验 ,在2 0 世 纪6 0 年代
的韩 国 ,贫 困 的百 姓也 曾 把卖 血看 作 生 存手段 , 甚 至 到7 0 年 代仍 有 为生
一
小说 《 许 三观 卖 血记》 用 人物
对话 的形 式 提示 时代 背 景 ,鲜 有 借 叙 事 者之 口讲 述 时代 或 在小 说 中 直
像 和声音 表 现 出来需 要 导演 的想 象 力 与创 造 力 。韩 国电 影 《 许 三 观》
从 中国小 说 《 许 三 观卖 血 记》 改 编 而来 ,中韩 两 国 同属汉 文 化 圈 ,儒 家文 化 根深 蒂 固 ,这使 得 中韩 两 国
拥 有相 同的文 化 基础 ,但 是 由于 中 韩 两 国近 现代 史 历程 不 同 ,社 会结 构 和 意识 形态 相 异 ,导 致从 小 说 到 电影 的改 编过 程 中 ,出现 了很 多 不
中韩两 国 国 民在生 存 经验 上 的相 似 性 。张清华 说 : “ ‘ 经 验 的最 接 近 ’
接 体现 时 代背 景 的事 件 ,采 用 了淡 化 时代 背景 的处 理 方式 。 “ ……在 这 部小说 ( 指 《 许三观卖 血记 》 ,笔 者 注) 中余华 完 成 的是 对世 界 ‘ 活 生 生 ’一 面 的再 现 。而 为 了突 显生 活的 ‘ 活 生 生 ’的 一面 ,余 华 有 意
评韩国电影《 许三观》
圃 林春颖 孙 肚广
内容摘要 :改编 自余 华长篇小说 《 许 三观 卖血记》 的韩 国电影 《 许三观》 ,从上映之初 至今 ,备 受中韩 两国学者关注。 同时,与原著相较之下 电影也广为 中韩学者诟病。然而 ,从艺术精神层面来看 ,韩 国导演河
电影许三观观后感影评
电影许三观观后感影评《许三观》是一部来自韩国的剧情电影,影片主要由河正宇、河智苑和尹恩惠等主演,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呢?一起来看看吧!其实看完觉得就是一部韩国温情片,与余华的关系已经不大了,小说之所以有那样的地位是因为特殊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架构,然而毕竟是异国改编的,抽离了那样特殊又宏达的背景,就只能是一部家庭片了。
也不能说改编的不好,只能说,韩国人一来没有办法领会我们在那个时代洪流变迁中的挣扎和无助,二来韩国人更喜欢也更擅长把故事处理浪漫化,所以后来就是高光滤镜下的大团圆。
大团圆也不是不好,只是跟余华的经典就没啥关系了。
河正宇也是比较优秀的演员和导演了,但此剧中故事很多地方就显突兀,剧情转折也丝毫没任何铺垫,看的观众会觉得生硬。
以及一部分是按照原作品照搬的,但又没有介绍为什么人会那么穷,以及穷到只能去卖血,人物对于时代的无力感也说服不足,总之,拿一般要求来说,算是个完成度还行的家庭片。
再严格一点来说,改编有些虎头蛇尾,介绍不清故事背景和历史,但部分情节推动,又确实是只有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才会有的,如果没读原著只看电影会觉得莫名其妙,属于改编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所以,豆瓣上愤慨的很多同志们,还是剥离开来看,也算勉强及格的片子吧,河正宇也确实蛮不错,毕竟搁在中国这么复杂的大环境下,又是那么厚重和历史相关的电影,谁都不见得能把故事说清楚,冲着河正宇的出发点还是应该点赞的,再加上他的演技和故事的铺陈,虽说没了原著那种格局,但这样的艺术家,还是值得我们鼓励和支持的!三星点评!对了,还要说一句,演大儿子的一乐小演员演技炸裂啊,把这样一个复杂的角色诠释的太好了,眼神里都是戏,值得赞扬!前半部分还好,后半部分开始煽情了。
比原著的格局变小了,把一部史诗情节剧变成了家庭情感剧。
原著是时代转变背景下的小人物的命运与挣扎,是在时代社会下的个人情感纠葛中体现出的对生,对活下去的渴望与顽强,而且展现了人性,即生活中小人物的善恶面,他们自私,喜欢嚼舌根,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善良,正义,责任感,所以许三观会卖血把许玉兰的嫁妆家具赎回来,所以许三观会带一乐最后去吃面条,所以许三观要求一乐去哭何小勇,最后一乐生病,何小勇的女人借给许1三观的钱是最多的。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与韩国改编电影《许三观》的情节差异 (1) (1)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与韩国改编电影《许三观》的情节差异余华原著中的许三观。
从他二十岁出头开始写起,历经了大炼钢铁运动、三年自然灾害、知青下乡、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历史变革。
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三十年来的深刻变化以及人物的心理历程。
改编后的电影在情节上将原著出现的近代史进行淡化。
让故事的基调变的温暖。
这也将原本描绘人性磨难的经典作品变成了一部赚人热泪的亲情片。
总的来说,在情节上,电影和原著给我的感受截然不同:①电影《许三观》所选取的时代背景是1953年到1964年韩国的一些时段。
加上两国间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的不同,使得原著中大量的关于时代背景的情节被删除。
同时,在当时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百态也就没有了。
②原著中塑造的人物是鲜活的、细致的。
比如许玉兰,她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妇女,既有勤俭持家、朴实善良的一面,也有泼辣、虚荣的一面。
这些人物有着独特且复杂的性格,不断的推动情节的发展。
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复杂就淡化了。
何小勇成了一个虚伪又好色的富人,许玉兰是一个美丽的售货员,许三观成了一个贫穷的工人,一水儿的俊男美女,使得这部影片蒙上了厚厚的韩剧色彩。
③原著中通过许三观在社会近30年来的磨难,表达了人对生存的渴求。
情节上即有对人性的描写,也有当时社会环境的大幅阐述。
而电影把这些情节或删除、或修改,把重点放在了个人的家长里短。
虽然主线是跟随原著,实际上他说的只是一个关于父子亲情的故事。
而且,原著中的多处情节也被修改了:①原著中,许三观是通过逼问许玉兰得知一乐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电影里则是当众宣读血型检查才得以确认。
②原著里许三观与林芬芳偷情的事被许玉兰得知后,闹出了一场家庭风波。
而在电影里,由于一乐的辩护,让许三观免去了这次尴尬,使得后面的情节没有发展下去。
③原著里,许一乐坐在烟囱上喊魂,但是在电影里注入了韩国民间信仰,这一情节被神巫主持的巫术替换了。
④原著里,许三观一路卖血来到上海,最终与妻儿团聚。
许玉兰没有什么重要作用。
许三观电影分析
导演介绍:
• 河正宇2002年出道,其后以配角的身份出演了多部影视作 品。 • 2014年,河正宇第二次转型为导演身份与河智苑共同出 演自导自演的电影《许三观卖血记》,这也是一次比较成 功的转型跨界。
• 河正宇作为一名演员,在第二次的导演作品中就选择了中国文学进 行改编拍摄,并取得了可观的票房,他对小说做到了基本的忠诚和 还原,并在其中加入了韩国本土的风土人情特点,使得电影更容易 让中韩两国人接受。尽管电影在上映后也饱经争议,他为此也付出 了最大的努力,他为之准备了七稿走向不同的剧本每日研读,甚至 怀揣着不同的剧本与圈中好友交流,最终定稿进行拍摄,表现的重 点也从滂沱历史中浮现出的深厚人性简化成了自然的父亲与亲情表 达。 • 河正宇自编自导的第二部电影与第一部比较,有太多的进步与惊喜 了。如果许三观卖的不是血,是拉石头、扛大包卖苦力谋生,脱离 了余华的小说,这部电影的写实感与生活情趣都很突出。河正宇还 是领会了余华文字里偶尔暴露的“魔幻”色彩。电影《许三观》里 也有少量的尝试。可是,与河正宇认真演戏不同,他导演的风格里 有一种调皮的“黑色幽默”,这在他的第一步作品《过山车》里尤 为突出,这种风格若发挥不好,极易把剧情引向松散。
• 3、虐待观众 • 许三观知道一乐不是自己亲儿子后,对其一再进行排挤, 让其不要称自己为爸爸,自己卖了血为家庭改善生活, 便把一乐支到爷爷家吃番薯,自己带着两个亲儿子去吃 肉包子。观众看到这里无疑会谩骂许三观的心狠,可是 谁又会想到当得知一乐得了脑炎之后许三观不惜自己的 身体一路卖血到首尔去给一乐治病,在故事情节上完全 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所谓的电影文法和规则并不是绝对的。在我们充分理解 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打破常规,创造 更“合理”的拍摄方式。但是我们也反对那种囫囵吞枣, 不清不楚就想去创新的人。
许三观的银幕“回归”——韩版《许三观》改编的突破与局限
张 引
摘 要: 韩 国电影《 许 三观》 基 于余 华小说 《 许三观 卖血 记》 而改编 , 特殊 的 出身决 定 了其特殊 的命 运。观众 总是 习
惯 性 地 将 电影 与 原 著 相 比 较 , 甚 至把 是 否 忠 实 于 原 著 作 为衡 量 电影 成 功 与 否 的 唯 一 标 准 。但 这 种 评 价 体
第2 6 卷 第 5期 2 0 1 5年 1 0月
江 苏 开 放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s u Op e n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2 6 N o . 5
0e t . 2 01 5
许 三 观 的银 幕 “ 回 归”
是要进行 体系转 换 的。转 化 了体系 , 完成 的就
是 独 特 的 电影 世 界 ” J 。这 种 所 谓 “ 独特 ” 就 是
在 改 编 过 程 中 相 对 于 原 著 的 创 造 性 因 素 。 因 此, 我们应该尝试 抛弃 “ 电影 必 须 忠 实 于 原 著 ” 的观 念 , 将 文 学 和 电 影 加 以 相 对 化 和 客 观 化 来 看 待 并进 行 分 析 , 这 样 既是 对 两 者 的尊 重 , 也 有
韩 国电 影 《 许 三观》 改 编 自余 华 的长 篇 小 说
进行“ 毁 坏 式 的本 质 转 换 , 充 分 运 用 小 说 所 缺 乏 的各 种 电 影 技 术 和 视 听 手 段 来 征 服 观 众 ” I 2 j 。 导 演 黄建 新 曾经 说 过 “ 小 说 转 换 成 电影 的 过 程
一
改编 , 从来不是亦步亦趋 , 而 是 对 原 作 的一 次 重 写 。过 去人 们 总是 受 到 “ 改 编” 一 词 的心 理
韩国改编电影《许三观》的受众认同研究
第12卷第6期2021年03月Vol.12 No.6March 2021175一、引言新媒介时代文学与影视相得益彰。
对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势必会加快其走向世界的进程。
《许三观》作为首部也是唯一被韩国导演改编并搬上银幕的中国文学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值得我们研究。
目前相关论文多从改编者角度出发,从跨文化差异、电影叙事以及改编策略等角度进行多方面的探索评价,本文则试图将研究视角转换为韩国受众,结合韩国社会文化看待和分析该影片。
韩国观众是否能接受该电影,是否存在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这种改编对其了解中国文化有何意义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许三观卖血记》: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电影改编自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于1999年被引入韩国,次年被韩国《中央日报》选为“100部必读书”;2003年被改编为同名话剧;2015年被韩国导演搬上银屏。
小说中小人物许三观每每以卖血的方式度过难关,却活得坚强而自得其乐,展示了以忍受苦难来消解苦难的东方美学。
导演河正宇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许三观》深挖了原著中观众喜闻乐见的父爱题材[1],有意通过继父卖血来拯救养子性命的故事情节向韩国观众呈现不同寻常的父子情;同时将许三观的人物性格与韩国“恨文化”民族性格糅合,更加“韩国化”。
影片中许三观卖血时憋尿所说的“憋住的是希望”这一句台词,对抄家的铁匠笑脸相迎,饥饿时用嘴巴做饭等情节,都映射出“在苦难中隐忍,在隐忍中生出新希望”[2]的韩民族“恨文化”内涵。
三、中国小说韩国化改编:在韩反响冷淡该电影由韩国实力导演河正宇操刀,有河智苑、伊恩惠等众多金牌演员加盟,斥巨资拍摄。
强大的演员阵容、有力的宣传造势以及原著积攒的粉丝力量,一早便吸引了韩国观众的目光。
然而作为2015年贺岁档电影,其播出后却反响平平。
据悉,电影制作费为100亿韩元,以此估计损益值,观影人数需达到300万。
然而,电影最终以卖出额74亿韩元、观影人韩国改编电影《许三观》的受众认同研究贾学鹏(烟台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0)摘要:近年来,中国文学影视化改编风气盛行,但鲜有外国导演改编中国本土文学作品。
韩国许三观电影观后感
韩国许三观电影观后感(中英文版)英文文档:Title: Reflections on the Korean Movie "Xu Guan"The Korean movie "Xu Guan" is a deeply moving film that leaves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the viewer.It tells the story of Xu Guan, a man living in South Korea who faces numerous challenges in his life, including poverty, loneliness, and the struggle to maintain his cultural identity.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aspects of the film is its exploration of the theme of identity.Xu Guan is caught between two worlds - his native China and his adopted home of South Korea.He struggles to reconcile his Chinese heritage with his new Korean identity, and this struggle is poignantly depicted in the film.The viewer is left to reflect on the concept of belonging and the lengths to which one must go to maintain one"s cultural identity in a foreign land.Another powerful element of the film is its portrayal of the characters"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Xu Guan"s life is filled with hardship, yet he perseveres and finds ways to survive.This resilience is inspiring and serves as a reminder that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life may be, there is always hope.The film also touches on the issue of loneliness and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connection.Xu Guan"s isolation is palpable throughout the film,and it highlights the challenges that immigrants face in adapting to a new country.The film serves as a reminder that despite the difficulties of assimilation, the search for love and connection is a universal human experience.In conclusion, "Xu Guan" is a thought-provoking film that delves into the complexities of identity, resilience, and loneliness.It is a must-watch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s of immigrants and the human condition.中文文档:标题:韩国电影《许三观》观后感韩国电影《许三观》是一部深深触动人心的影片,给观众留下了持久的印象。
浅谈电影《许三观》的审美价值的体现
浅谈电影《许三观》的审美价值的体现作者:李艳来源:《戏剧之家》2015年第21期【摘要】韩国导演河正宇的最新作品《许三观》改编自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电影上映之后,我们看到和原著之间虽然有很多的不同,但都成功塑造出了许三观这样一个有温情有血肉的小人物形象,其中彰显出丰富的人文内蕴,并能唤醒观众对于电影中人性精神价值的认知,因此该片的审美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关键词】审美价值;真实;改编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107-01电影《许三观》从前期宣传到后期评价,其关注的焦点更多是抛开电影本身,就中国小说韩国化这一方面引得大众争议纷纷。
但笔者认为,从其真实性和自由情感的表达上而言就已经奠定了该片的审美价值。
首先来看外部真实。
外部真实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是环境真实,指的是时代大环境的真实性表达。
为了营造出环境的真实性,电影中出现的标语、乡村、医院等,都是遵循了原作中的时代背景。
第二个方面是作品中细节真实的呈现。
细节的真实能够准确无误的表达时代感。
比如电影中,玉兰那双白色鞋子,即便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承载的是玉兰对于青春和美丽的忠诚。
许三观看到鞋子脏了,还是很主动给玉兰买了一双新的。
虽然他们当时是在吵架,但是许三观内心对玉兰的爱丝毫未减。
其次,内部真实,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塑造上。
其一,许三观作为典型人物,是原作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
许三观身上有着鲜明的个性,就卖血的动机而言,他是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当时在那种艰苦生活中的人都一样,这成为他的标签也成为每个困苦百姓的共性。
从动机再到真正行动以及结果,他追求的生活无非就是活着,这一点在救儿子的情节上就能看出来。
一乐并非是他的亲生儿子,但是他还是愿意拿命来救他,这种善良也是他以及他所在的阶级上的朴素的善良性的表达。
只要人活着,那么家就完整,朴素价值观的延伸,就扩展到了整个民族的共性上。
其二是作为感性形象的构建,许三观又被赋予了深层次的含义。
韩国电影《许三观卖血记》平凡人世间的卑微求生者
韩国电影《许三观卖血记》平凡人世间的卑微求生者
本片根据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改编。
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韩国,居住在某个乡村的贫穷青年许三观喜欢上了同村最美丽的姑娘许玉兰。
传闻玉兰是小混混何小勇的女朋友,但是三观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憨皮赖脸的劲头说服了未来的老丈人,如愿抱得美人归。
婚后数年,夫妻二人先后育有一乐、二乐、三乐三个机灵调皮的儿子,一家人的生活也有滋有味。
但是一乐越来越像何小勇,引来村里人议论纷纷,这让许三观坐立不安,而他对玉兰、一乐的感情似乎也由此发生了变化。
在那个卖血成风的年代,三观曾经用自己的血换来了钱。
令他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人生里,他将不得不为了家人们一次次卖血,苍白羸弱,命在旦夕……
电影《许三观卖血记》介绍片长:10分34秒
电影《许三观卖血记》完整版片长:2小时3分57秒↓↓
来源:票圈Vlog。
《许三观》电影解说文案
《许三观》电影解说文案20世纪50年代的韩国许三观是个热血青年看到已经到了成家的年龄但是自己很害羞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未婚妻然而直到这一天一个女孩出现了让许三观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对方叫玉华是小镇的爆米花西施每次她出现在拐角处一群单身汉总是在那里唏嘘对未来充满好奇谁有幸娶到这么漂亮的女人回家自从那天许三观从对方手里拿了一把爆米花从那以后脑海里再也走不进别的女人了经过多次询问许三观刚刚得知玉华已经名花有主了还是当地少有的富豪家庭名字叫小勇另一方面在许三多的父母早逝身无分文怎样才能赢得美人呢思来想去还是先去赚一笔钱最为心安恰好这日他得知去诊所里卖血是个来钱的好去路于是在乡亲的带领下许三观也踏上了卖血这条路毕竟卖一次血就接近于自己干力气活小一个月的工资同去的人明显更有经验又是提醒许三观带上西瓜以便一会贿略医生一边又提醒他一定要多喝点水稀释一下血液到了诊所还不忘又去水龙头里接了一下接着三人仿佛是得了天大的便宜一样在诊所被抽了血同行的人又告诉许三观现在要来点血肠方能大补一顿席间大家还不忘给许三观出主意让他一定要主动出击大胆花钱来表明心意回到家后许三观明显多了一丝自信他来到玉华家门口表示自己希望约玉华一起去吃包子就是这么一点都不做作的态度女孩答应了他的邀请第二天约会的时候他不仅请玉华吃了包子还带女孩逛街给她买了一堆礼物最后两个人来到了时髦的咖啡馆此时玉华逛得开心她悠闲地喝着咖啡面前摆着的是许三观对女孩的最真挚的心意足足四五斤重的白花花猪肉许三观这时候忽然一表正经起来表示自己今天已经花了数千元不知道女孩什么时候才打算嫁给自己呢在许三观眼里既然玉华接受了自己的好处那想必内心也应该是认可自己了只是对于这样的直男思维玉华自然是没有答应这过于直接的求婚更表示自己已经有了小勇作为未婚夫好在许三观十分执着于是他找到了玉华的父亲在那个年代一个女孩同样也是家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力于是许三观将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作为聘礼接着又跟未来的岳父攀起了交情甚至主动提出就算让自己入赘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玉华和三观都姓许反正不管跟夫妻谁的姓氏说到底也没有什么差别彼时韩国女儿家的婚事尚是父母做主的老爷子一口便答应了许三观还让玉华去找小勇退亲好在玉华本身也看上了许三观的憨厚老实如今有了父亲的认可便更是对这份爱情一往如前二人如愿携手步入婚姻数年过后岳父便与世长辞许三观接受了岳父的手艺在市场上做起了爆米花至于玉华在家养育着三个孩子玉华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虽然如今家里仍然清贫但好在父慈子孝一家人对这样的平淡日子也颇为满意可随着长子一乐的长大街坊邻居的流言蜚语语却是越来越多因为长子一乐和父亲许三观长得着实是一点也不像反而更像母亲玉华的前男友小勇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乐本是许三观三个儿子里最为喜欢的那位大儿子懂事能干又能够照顾两位弟弟原本夫妻俩是不想对这些流言多做理会只当是邻居嫉妒许三观娶了漂亮的玉华但是时间一久这些流言甚至都到了儿子一乐的耳朵里面对一乐的质问许三观自己也渐渐开始质疑了起来最终为了堵住这些流言蜚语许三观只好拉着儿子去做了血液检测待结果出炉那一天全村好事的人也乐于见证这些八卦流言纷纷前来打探消息许三观倒是不在乎这些相反倒是更方便自己可以当着众人的面澄清此事然而当他打开信封时却发现一乐的血型跟自己完全不匹配许三观本来还想凭这个鉴定狠狠打一下街坊的嘴却不料这下他自己只能自吞苦果下一秒许三观立刻跑回家里质问妻子玉华如今铁证如山玉华也不想再隐瞒于是便表示自己当初还未出嫁之前的确曾经被小勇胁迫过发生关系而此时许三观听到妻子亲口承认终于彻底不再抱有幻想了任凭妻子如何解释他心中也终究无法忘怀毕竟近十年的时间一直都在替别人养孩子让他一时之间情感上无法接受许三观时常会在深夜抹眼泪这让无辜的一乐内心十分愧疚这一天调皮的三弟在外面被同村的孩子欺负无奈之下只好回家找到大哥一乐帮忙报仇这一乐倒是下手比较狠直接拿着石头一招便让对方挂了彩被打的孩子家长上门讨要医药费许三观竟然也破罐子破摔坚持声称一乐不是自己的孩子让对方要钱的话就应该去找一乐的生父也就是小勇要钱要说小勇家的确是很富裕这些年也已经成了家还有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可这个钱小勇自然也不想支付甚至直接拿出了家里的族谱声称族谱上没有一乐这个人如今在小勇这边受挫没办法就又找到了许三观表示既然家里没有足够的现钱那就只能帮忙变卖家具缝纫机了一瞬间家里稍微值钱点的家当便被清扫一空许三观更是破罐破摔非但没有阻止甚至还在一旁叫好限见家里已经到了家徒四壁的地步玉华只好细心打粉了一番少妇魅力不减当年引得街坊邻居纷纷围观她亲自去找小勇对质希望对方可以看在养了一乐十一年的份上帮忙支付这笔医药费先不说小勇还因为之前被毁亲一事拒不认账一旁的勇嫂更是有天大的意见可怜这玉华过于美貌没有泼妇骂街的天赋最后被小勇夫妻俩好一顿羞辱而作为一家之主的许三观却是在家中稳坐钓鱼台完全不愿理会外面的纷扰此刻全街人都围在一旁看玉华的笑话丢尽脸面的少妇人垂头丧气地回家如今许三观看着妻子这般模样终于还是忍不住了他找来了自己的两个孩子老二和老三并告诉他们自己已经不满小勇很久了未来等自己两个儿子长大了一定要娶了小勇家的两个闺女给自己出口恶气到时候自己就是双赢于是时隔多年他再次来到诊所希望能通过卖血再次改变自己乃至一家人的命运相比于数年前在小诊所排队卖血的景象如今诊所却显得有些门可罗雀原来是新的大医院开出了近2倍的价格在收购新鲜血液献血出来之后许三观意外遇到了当年的茶叶西施当年对方和玉华一起在市场叫卖一个卖大碗茶一个卖爆米花许是想到玉华和长子一乐带给他的耻辱许三观打算从眼前这个女人身上找补回来于是他带着眼前这个已经瘸腿的女人去吃了珍贵的包子然后还送她回了家接着还与对方独自待在房间里等办完事出来意外遇到了长子一乐原来对方一直都会跟在许三观身后但怕父亲不喜欢自己总是不敢主动上前搭话许是接近了昔日的茶叶西施让许三观心中的一股怨气已经消去不少于是他破天荒和一乐聊了很久回程的路上还和一乐一起用卖血赚的钱把先前被搬走抵押的家具全都拉了回来妻子看到一切东西失而复得正在欣喜之余没想到麻烦再一次降临了原来茶叶西施也已经成家对方丈夫怒气冲冲来到许三观家里声称许三观对自己妻子用强这一下子可真是解释不清了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许三观到底做了什么没人清楚一时之间面对妻子玉华的质问也是哑口无言好在最后关头还是一乐出来替父亲澄清洗白茶叶西施的丈夫不禁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赶紧告辞离开而蒙冤得雪的三观难得给大儿子一乐投来了赞许的自光父亲简简单单的一个眼神让备受冷落多天的一乐开心不已这日许三观看到孩子们眼馋肉包子太久了于是为了能让大家可以大快朵颐一番就又去卖血赚了钱唯独在出发时把一乐单独喊了过来让他去亲戚家里吃红薯还让他得表现得像是自己主动要求的好在年少的一乐已是十分懂事丝毫没有要孩子脾气乖乖去吃了红薯但返家途中包子的肉香味道实在是太有诱惑性了在馋虫的趋势下一乐找到了小勇希望这位自己血缘上的生父可以满足自己吃包子的梦想只是再一次惨遭到了拒绝或许是命运使然没几日小勇正开着汽车便突然昏厥了过去医生通过x光也查找不到任何身体异常的迹象妻子无奈之下只好去找了当地知名的道士帮忙这道士声称小勇的病极为特别只有声音洪亮的儿子一直喊魂才有可能把小勇的灵魂呼喊回来这一次勇嫂万般无奈之下带着礼物上门拜访希望能让许三观和玉华把一乐借给自己更是承诺自己愿意从此以后负担一乐的所有学费包括日后读大学的费用自己也可以承担彼时的学费对夫妻俩而言也是一笔巨款外加上这终究是关系到一个人性命的事情即使从前两家人相处并不愉快但性命为大最终还是同意了第二天道士在小勇家中布置好了一切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一乐怎么都喊不口始终无法坦然把小勇当做自己的父亲而远在市场卖爆米花的许三观许是心中有了感应一般急忙跑到小勇家的窗户下面一乐很快看到了窗边的父亲他心痛的叫喊着“爸爸不要走”“爸爸快回来”总算从内心接受了这个儿子十余年的陪伴这段父子亲情是假不了的接着他大步走进房间不愿意再让自己的儿子一乐受苦将儿子带回家中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意外再一次降临在了这个不幸的家庭一乐突然晕倒本地的医生一样是束手无策看似是和小勇得了一样的病情夫妻俩知道这病的凶险于是一面让妻子玉华带着一乐赶紧去大城市治病而三观则暂时留下准备向街坊邻居借钱然而那个年代的韩国经济正在百废待兴之际家家都不算富裕跑了大半夜也没有借到多少走投无路之下他再次选择了通过卖血拯救家人的命运但是卖一次血必须要休息三个月医生也不想他在自己这里献血出了什么意外不然到时候自己还要承担医疗事故的责任但好在医生念着多年的交情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各个医院诊所之间的资料并不共享言下之意是让他分别去不同的地方卖血着急用钱的许三观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只好在各处奔波一边隐瞒自己多次卖血的事实一边靠着唯一的一种方式希望能救活自己的儿子而在医院的玉华也跟许三观透露一乐得的是脑炎光是治疗的费用就要数万元于是走投无路的许三观只能用出卖自己生命的方式去挽救另一条生命有的时候为了隐瞒自己多次献血的事实他需要冒着大雨在医院的栏杆旁边用倒立的方式让血液倒流以便让自己看起来更有血色但是这样的方法终究是自欺欺人终于有一次因为失血过多直接晕厥在了抽血现场医生为了救他只能在他昏迷时为他注入了其他人的血液等他好不容易醒来却面临着要支付医疗费用的账单他为此大闹医院希望能把输给自己的血还回去毕竟他身上的都是留给孩子的救命钱结果在拉扯当中他被直接推倒在地给孩子们存的钱掉了一地很快就被洗劫一空最后三观历经坎珂最后带着卖血的钱来到医院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儿子得到了妥善的治疗但毕竟什么都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儿子一乐说了实话两天前病危作为母亲的玉华为了救儿子不得不捐出自己的肾脏器官这样才凑齐了儿子手术的费用夫妻俩这时面面相觑十几年的陪伴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电影最后画面瞬间充满了阳光一家五口在村里的一家大饭店吃着美味的肉包子隔壁厨师还在给大家做清蒸鲫鱼生活像童话一样美丽。
韩国高分电影《许三观》解说词
韩国高分电影《许三观》解说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韩国是一个贫困艰难的时代不仅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就连时代背景也动荡阴沉大多数人都在为吃饱穿暖而发愁许三观正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社会底层阶级人士的代表人物平日里的他靠在工地搬砖为生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工友们一起欣赏来来往往的女人们其中卖爆米花的玉兰因天生丽质深得众多工友的喜欢就连许三观也被迷得神魂颠倒可惜人家玉兰早就名花有主了对方是个有钱的市井混混名叫小勇大家都知道小勇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平日里更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只可惜了单纯的玉兰当局者迷让他们这些旁观者也不好说什么唯有许三观却不这么想他已经深深的爱上了玉兰所以绝不会让玉兰所嫁非人最终他决定从小勇手中把玉兰抢过来迎娶玉兰做老婆可是一穷二白两手空空的他哪来的资本娶媳妇呢忽然工友的一句话提醒了他现在城里乡下都流行卖血赚钱卖一次血的价钱相当于搬一个月砖的工资只有傻子才不去卖血最终蠢蠢欲动的三观决定跟着工友一起进城卖血换钱他们在出发前喝了很多很多的水因为工友说水喝进身体里会变成血这样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了冒着差点被尿憋死的风险一行三人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了卖血点许三观忍痛献了三大瓶血然后屁颠颠拿着钱回到村里点了一份血肠算是给自己的犒劳有了钱的三观突然变得有底气了起来她请玉兰吃了大白包子还给她买了一大包生肉做礼物最后二人坐在时髦的小咖啡馆里心满意足的玉兰优雅的喝着苦涩的咖啡眼角是止不住的笑意忽然三观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我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你准备什么时候嫁给我呢在许三观的眼中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玉兰接受了他这么多好处肯定也已经在心里接受了然而终究是他想多了虽然玉兰并没有接受他的求婚但坚持不懈的三观转而找上了玉兰的老父亲他知道玉兰是家里的独生女便主动请缨表示甘愿做上门女婿而他和玉兰一样都姓许所以以后孩子跟谁姓都无所谓在韩国女儿的婚事全部掌握在父辈手上所以只要玉兰的老父亲满意许三观这个女婿玉兰就没有什么反驳的余地就这样二人很快就在街坊邻里的见证下完成了婚事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许三观更是和玉兰连生了三个儿子他们分别是一乐二乐三乐而此时的老丈人也已经不在了漂亮贤惠的玉兰把家里操持的井井有条夫妻二人原本过着知足常乐的生活却被街坊的流言蜚语折磨的烦躁不堪因为随着一乐的渐渐长大大家竟发现他长得和父亲三观一点也不像反而更像是母亲玉兰的前男友小勇这让愤怒的三观怎么也接受不了因为在自己的三个儿子里他最喜欢的就是懂事能干的大儿子一乐了为了堵住街坊邻里们的碎嘴三观一气之下拉着一乐去做了亲子鉴定并打算当着众人的面大声朗诵出他们父子的鉴定结果用事实狠狠打大家的脸然而最终他却打了自己的脸鉴定结果显示一乐果然是小勇的儿子这样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一道电击将许三观从头劈到尾而玉兰见事情败露才终于袒露了实情原来在她还没嫁给许三观的时候曾经被小勇强迫意外有了身孕整整十一年过去了许三观这才明白自己竟然替别人养了十一年的儿子痛苦万分的他自此便一蹶不振有时还会在深夜偷偷抹泪这让无辜的一乐内心非常愧疚这天调皮的二乐三乐在外玩耍时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为了替弟弟们出这口恶气作为大哥的一乐毫不留情的进行回击结果却一不小心将对方送进了医院男孩家长气势汹汹的找上三观要求报销孩子的医药费同样憋屈的三观却让对方找小勇去反正一乐是小勇的儿子又不是他的然而此时的小勇也已经成家还娶了一个强势又厉害的老婆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小勇夫妻自然是不认这凭空冒出的儿子无奈之下被来回踢皮球的家长转而带着一帮人搬空了三观的家既然拿不出钱就只能以物抵债了而此时的许三观不仅不阻止反而还幸灾乐祸的在旁叫好气不过的玉兰深刻的意识到于是她鼓起勇气亲自找到小勇要钱却不料被小勇强势的妻子给丢出家门全街人都围在一旁看她的笑话丢尽脸面的玉兰垂头丧气的回了家看着妻子脏兮兮的模样不知怎的三观心里也有些不好受最终他还是选择去医院卖血把家里被搬走的东西赎回来在医院里许三观还偶然碰见了昔日的暧昧对象卖大麦茶的林芬芳看着对方臃肿的身形与不便的腿脚善良的许三观决定展现一把绅士风度主动提出送她回家然而谁也没料到这件事竟然被芬芳的醋坛子丈夫发现了对方坚称许三观对他的妻子图谋不轨还好一乐及时站出来为三观作证他称自己当时就在门外并没有发现父亲有什么不轨之举孩子的话总是更具有说服力很快这件事随着围观群众的离去也就不了了之了洗刷了冤屈后的三观有些别扭的对一乐点了点头这是他这么多天来第一次理睬一乐这小小的举动却让一乐喜笑颜开重新获得关注的感觉真好可尽管如此一乐也深知自己和二乐三乐不同父亲有好吃的肉包子会避开自己想着给弟弟们吃因为弟弟们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有的时候一乐也会为此感到难过这天小勇在路上开车时不知怎的竟忽然昏迷了过去小县城的医院检查不出什么情况小勇的妻子便请了道士前来作法道士却说只要小勇的儿子来喊魂就行了此时此刻尽管妻子一万个不情愿也不得不找到一乐帮忙谁让她自己只给小勇生了两个女儿呢妻子低声下气的找上三观夫妇乞求二人可以把一乐借她一用只要能够把小勇呼唤回来她就将会承担一乐所以的学费为了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玉兰最终同意了这项请求然而谁料真的到了现场之时一乐却怎么也没法对着小勇喊出爸爸自始至终他心目中的父亲就只有三观一人看着所有人都在逼迫一乐喊爸爸一旁的许三观实在忍不下去了他气冲冲的上前带走了一乐谁料天有不测风云没有多久一乐就患上了和亲生父亲小勇同样的病症小县城的医院无法看出病因心急如焚的三观就让妻子带着一乐去首尔的大医院里做检查而他则留下来借钱给一乐看病然而沿着村子转了一圈的他能借到的钱寥寥无几走投无路的许三观再一次想到卖血但因为卖一次血必须要休息三个月否则医院就会拒绝收血所以急需用钱的他只能在各个医院之间奔波瞒着这些医院他已经多次卖血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的拿血换钱而此时医院那边的玉兰也传来消息检查结果显示一乐患的是脑炎而这种病的治疗费用大概在三万左右卖一次血三观可以得到三千这也就代表着他要卖十次血才能凑齐一乐的手术费高昂的费用令许三观感到疲惫为了能够把自己的血卖掉他就用倒立的方式把自己的脸憋红好让自己看上去有血气一些但是这样的方法终究是自欺欺人失血过多的他最终还是在一次抽血时不幸昏迷吓坏了的医生赶忙将血给他输了回去然而那点血量也还远远不够于是医生又动用了库存的血可当醒来后的三观被告知要支付输血费用时顿时就慌了他称自己可以把血还回去但是真的没有多余的钱来支付费用他本来就是来给儿子赚救命钱的哪曾想还倒贴了进去拉扯中不慎被推倒在地的三观一不小心把怀里积攒的卖血费撒了出去瞬间遭到了周围卖血人群的疯抢彻底绝望了的许三观最终只能带着自己好不容易抢回来的小部分存款去到首尔寻找妻儿的踪迹面色惨白的他漫无目的的游荡在人潮拥挤的街头却不知何时竟迷失了方向恰巧此时同样趴在窗边渴望父亲到来的一乐看见了他的身影父子俩最终在下雨的街头相拥团聚只是此时的许三观不明白本来重病缠身的一乐是如何又能下地活蹦乱跳的呢只见沉默不语的一乐默默将他拉进了母亲玉兰的病房原来为了给一乐做手术玉兰竟然狠心卖了自己的肾脏这一刻夫妻二人所有想说的话全部都藏在了他们的泪水中或许家人之间本就应该如此无私奉献出院后的三观带着妻儿去吃了一顿丰盛的大白包子还有妻子曾经日思夜想的蒸鲫鱼看着妻儿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与满足三观这才恍然意识到原来幸福只有这么简单电影(许三观)于2015年1月14日在韩国上映由河正宇自导自演河智苑伊恩惠等人参演该片根据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改编而来中国之所以迟迟不能翻拍这部小说是因为它特殊的历史和时代原因而韩国和中国同属亚裔黄色种族当时的处境也和书中描述极为相似所以该部作品被韩国导演改编上映很多人会对影片中的一些情节比较诧异例如许三观为什么就给了女方一块肉就说出了对方要嫁给他的话这不是许三观不自量力而是在当时那个连饭都吃不起的年代一块肉的意义已经超乎了你我的想象许三观卖一次血能挣人民币十七元在当年这堪称是一笔巨款几毛钱就可以吃上一盘血肠一块钱就可以买到很多肉骨头在余华的小说作品里少不了对食物的迷恋与珍重因为食物是那个年代每个人的生存底线也是他们所能想到的最极致的幸福所以在电影的最后许三观一家人美美的饱餐了一顿这代表的就是他们最终得到了的幸福但却是曾经一群小人物所执着的期盼低到尘埃里的底层人士始终怀着对生活的热爱与信仰苍茫沉郁的时代总怀着希望用血和肉为未来拼出一条生路这就是许三观卖血记一个倔强的底层求生故事。
跨国改编电影《许三观》与原著的差异及成因分析
作者: 杨元元[1]
作者机构: [1]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出版物刊名: 艺术科技
页码: 103-104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8期
主题词: 《许三观》;《许三观卖血记》;跨国电影改编
摘要:韩国电影《许三观》是在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由于两国的时代背景、历史文化和大众审美情趣等存在差异,以及艺术形式不同,电影在情节、人物和主题等方面作了大量调整.本文从电影情节的增删、人物的重塑、主题的转变等角度分析差异,并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归纳跨国小说电影改编中一些值得注意的规律,旨在为跨国电影的改编提供借鉴.。
社会观察与人性反思《许三观卖血记》的观点
社会观察与人性反思《许三观卖血记》的观点《许三观卖血记》是中国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一个普通农民许三观的生活经历进行描写和分析,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诸多层面。
本文将对《许三观卖血记》的观点进行探讨,旨在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社会观察与人性的反思。
首先,作品通过许三观这一形象化的人物形象,观察和批判了当时农村的贫困状况以及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许三观作为一个农民,以卖血维持生计,展现了他们的生存困境和社会地位的低下。
作品中描绘的农村贫困的景象和人们为生计奔波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触动。
通过这样的观察,作者强调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和社会阶层问题,引发人们对社会不公现象的反思。
其次,作品通过许三观个人命运的转折,呈现出人性面临诱惑和残酷环境时的反应。
许三观原本纯朴善良,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加入到卖血行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迷失了自己的初衷,甚至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血库的非法买卖中。
这种转变在许多情节中得到体现,从而展现了人性在特定环境下的扭曲与堕落。
作者通过对许三观人性的描写,使读者不禁反思人性的脆弱和虚伪,进一步思考人在社会压力面前的选择和抉择。
此外,作品还通过对许三观所处时代的描写,对社会观念和价值观进行了反思。
作者揭示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重大冲击。
作品呈现出人们对于个体价值和人性本质的追求,反对一切形式的压抑和束缚。
通过对时代背景的真实描绘,作者所传递出的社会观察与人性反思在读者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对社会现象的更加深入的思考。
最后,作品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使社会观察与人性反思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采用了幽默的语言和戏剧性的情节,使整个故事生动有趣,更好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特别是在对许三观反复受挫的描写中,通过黑色幽默的手法,反而给读者带来一种与其遭遇相反的情感,引起深思。
这种艺术表现力的运用,使作品更加接地气,传达了作者对社会以及人性的独特观察。
韩国许三观电影观后感
韩国许三观电影观后感
今天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电影,叫《许三观》。
看完以后,我觉得电影里的许三观叔叔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哦!他一直在为家里人拼命,真的是个好爸爸呀!他做了好多事,有时候我都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
电影里的许三观叔叔有很多困难,每天都很累,还是不停地为了家人去努力。
有时候他会因为生病或者肚子饿,脸上都皱皱的,可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还特别勇敢,哪怕摔倒了,也能自己站起来。
看着看着,我都替他着急:“哎呀,许三观叔叔,别生病了!赶快好起来呀!”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对家人的爱,他虽然一开始不太会表达,但心里是充满了爱意的。
我也想像许三观叔叔一样,做个勇敢、坚强的人,帮助我的爸爸妈妈。
电影看完了,我心里有点酸酸的,觉得自己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做一个对家人有用的人!好像每个人都可以像许三观一样,面对困难的时候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呀!
—— 1 —1 —。
《许三观卖血记》观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观后感《许三观卖血记》观后感文/jjcool前几天重读了《许三观卖血记》,距离第一次读已是很久以前,其中的情节完全不记得,甚至连看书时的感觉也没有记忆了。
唯一记得,余华的三部曲写的很好看。
好的小说让人一读再读。
上一次重读余华是《在细雨中呼喊》小说充满了喜剧味道,以许三观几次卖血为线索,以人民公社、大跃进、反右、文革、改革开放为背景,描写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是因为好玩。
别人说卖血让人身体好,他就跟着阿方和根龙去卖血。
卖完血后一起去饭店,叫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要温一温,这成了许三观卖血后的标准程序。
卖了血还有一笔不小的收入,许三观用这笔钱娶了油条西施许玉兰,解决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对于年轻人,卖血是一件好事。
第二次卖血,是因为儿子一乐打破了方铁匠儿子的头。
方铁匠搬空了许三观的家,充当药费。
为赎回了家当,许三观第二次去卖血。
这距离他第一次卖血已经十年。
第三次卖血是为了讨好林芬芳,林芬芳和许三观同是丝厂的工人。
当年许三观选媳妇时就是在林芬芳和许玉兰之间选择。
林芬芳摔断了腿,许三观去看她。
其中一段描写很传神,让我拍大腿,“他们说话的时候,林芬芳正躺在自己的床上,许三观坐在床前的椅子里,林芬芳那位戴眼镜的丈夫在墙上镜框里看着他们。
”。
第四次卖血是因为大跃进后的大饥荒,全家人吃了57天的稀玉米糊,为了让家人吃一顿好饭,许三观决定再去卖血。
之后时间来到了文革,毛主席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许三观的儿子就去了农村。
大儿子回来时,许三观卖了血,给大儿子准备生活费。
紧接着,二儿子的生产队长来家做客,为了让儿子能早点回城,许三观又去卖血,离上一次卖血只有一个月时间。
卖血时碰到了根龙,根龙一直在卖血,以前和他一起卖血的阿方,因卖血身体败掉了。
根龙也因为这次卖血后死掉了。
许三观的大儿子生了重病。
借了所有能借钱的人后,许三观踏上了卖血之路,他要从林浦一路卖到上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韩国电影《许三观》
作者:林春颖孙胜广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6年第11期
内容摘要:改编自余华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韩国电影《许三观》,从上映之初至今,备受中韩两国学者关注。
同时,与原著相较之下电影也广为中韩学者诟病。
然而,从艺术精神层面来看,韩国导演河正宇改编的这部《许三观》是发扬了原著精神的。
本文将从“淡化时代背景,关注个体生存”和“许三观——英雄式的小人物”两方面探讨电影与原著艺术精神的近似性。
关键词:《许三观卖血记》 ;电影《许三观》河正宇 ;艺术精神
改编自余华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韩国电影《许三观》于2015年1月14日在韩国上映。
制作费达100亿韩元(约合5700万元人民币)的《许三观》欲达到收支平衡点,观影人数需达到300万人,而据韩国门户网站NAVER检索,该电影的累计观影人数不足100万人。
作为商业电影,从票房来看,可以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但不可否认的是票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仅从票房来判断电影本身的优劣是不当的。
故此,本文将试图抛开票房影响,从电影与文学的关联角度,关注《许三观》的细节,探讨电影《许三观》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艺术精神层面的近似性。
一.淡化时代背景,关注个体生存
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是从文学到艺术的再生产过程,把文字用图像和声音表现出来需要导演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韩国电影《许三观》从中国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改编而来,中韩两国同属汉文化圈,儒家文化根深蒂固,这使得中韩两国拥有相同的文化基础,但是由于中韩两国近现代史历程不同,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异,导致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好处理的因素。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小说中有关文革背景下的故事。
对这类故事,电影《许三观》导演河正宇选择删去。
他表示刚开始时打算努力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著,但这非常困难,后来看到张艺谋根据《活着》改编的电影《人生》(张艺谋的电影《活着》在韩国译为《人生》)只融入了原作的10%,决定不被原著束缚住手脚。
同时,河正宇表示,除了“文化大革命”的故事不符合韩国人的情感需求而被删去之外,电影《许三观》致力于忠实原著。
余华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1999年在韩国翻译出版,该书共出过三版,到2016年7月第三版已重印36次。
《许三观卖血记》在欧洲获得多个奖项,反映了从内战前后到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中国现当代史的内容,这是韩国读者接受《许三观卖血记》的原因之一。
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中韩两国国民在生存经验上的相似性。
张清华说:“‘经验的最接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能够沟通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这是有道理的。
困难时期靠卖血维持生活不仅仅是中国的经验,在20世纪60年代的韩国,贫困的百姓也曾把卖血看作生存手段,甚至到70年代仍有为生存卖血的人群。
导演河正宇抓住了“贫困”、“卖血”这两个
关键词,将故事场景置于1953年-1964年的韩国社会,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韩国正面临战后重建,贫困和饥饿导致部分民众靠卖血维持生计。
这一历史背景的设置,紧扣小说的两个主题——贫困和卖血,从而将这个卖血的故事成功地从中国移植到了韩国。
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用人物对话的形式提示时代背景,鲜有借叙事者之口讲述时代或在小说中直接体现时代背景的事件,采用了淡化时代背景的处理方式。
“……在这部小说(指《许三观卖血记》,笔者注)中余华完成的是对世界‘活生生’一面的再现。
而为了突显生活的‘活生生’的一面,余华有意避免了生活被时代或历史遮蔽的危险,有意在小说的现实中不对具体的时代语境和时代关系作更多的交代,而是直接让他们融入小说的叙述,与人物的生命存在发生最直接的关系。
……而悬搁‘历史’则会极大限度地呈现生活的感性和人生的感性,同时亦能通过对‘历史场景’的‘为什么’的悬置,达到对于‘人类生存’的‘为什么’的思考和呈现”。
电影的处理方式与此无异。
电影中对时代语境的表现除了两次字幕提示时间是1953年和1964年之外,只有电影画面中写在农村墙上的“坚决反对没有统一的停战”的标语、男人们做建筑工程的场面、街上的美国大兵和美国罐头,以及香水等物件体现出当时是战后重建、美军进驻时期,此外并无直接表现时代环境的具体事件,而是将镜头聚焦在许三观身上,全力展现许三观生活的点滴。
从这一点来看,电影《许三观》在淡化时代背景,突显个体生存状态方面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表现的艺术精神是相近的。
二.许三观——英雄式的小人物
王安忆曾撰文说:“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
但却不是通常的世人,而是违反那么一点人之常情的世人。
就是那么一点不寻常情,成了英雄。
比如许三观,倒不是说他卖血怎么样,卖血养儿育女是常情,可他卖血喂养的是一个别人的儿子,还不是普通的别人的儿子,这就有些出格了。
像他这样一个俗世中人,纲常伦理是他安身立命之本,他却最终背离了这个常理。
他又不是为利己,而是向善。
这才算是英雄,否则也不算。
许三观的英雄事迹且是一些碎事,吃面啦,喊魂什么,上不了神圣殿堂,这就是当代英雄了。
他不是悲剧人物,而是喜剧式的。
”另一方面,韩国导演河正宇评价许三观是“立体的角色”。
在笔者看来,河正宇所谓的“立体的角色”与王安忆说的“违反那么一点人之常情的英雄”殊途同归。
所谓“立体”是说许三观这个人物的多面、生动。
无论在小说还是电影里,许三观都不是“高大全”的英雄人物,他是地道的市井小民,小说和电影里都有表现他小人物特质的桥段。
例如,得知一乐是冤家何小勇的儿子,而受形势所逼又不得不卖血偿还一乐打伤人的医药费时,许三观告诉两个儿子说长大后要欺负何小勇的两个女儿,之后才安心去卖了血。
再如,许三观用卖血的钱带二乐、三乐去饭店改善伙食,不带非亲生儿子一乐去。
再有,得知何小勇死讯时,许三观万分高兴等。
小说和电影运用这些细节表现许三观是个活生生的、有点心胸狭窄、甚至是卑鄙的、真实的市井小人物。
然而,同时许三观又是有那么一点“不寻常情”的小人物。
小说和电影都表现了许三观这一“不寻常情”的桥段——他为救非亲生儿子一路沿途卖血,差点送命。
王安忆说的“不是普通的别人的儿子”是指,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是他的妻子许玉兰和何小勇的儿子。
对许三观这样的小市民来说,纲常伦理是“立命之本”。
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的消息闹得人尽皆
知,许三观悲痛不已,他遭受了奇耻大辱,失去了在小城的立命之本,甚至他去卖血时,连血头都嘲笑他是“乌龟”(电影中是“云雀”,在韩语中与“乌龟”同义)。
但就在许三观承受全城人耻笑的时候,为了给一乐看病,他从家里沿途卖血,甚至险些因卖血丧命。
这个情节是小说和电影共同的高潮部分,突现了许三观这个小人物的伦理人道主义。
许三观卖血救一乐,不图利益,而是“向善”。
“向善”是许三观的本性,这从他让一乐为何小勇“喊魂”便可看出,纵使何小勇令他咬牙切齿,但在最后关头,许三观还是劝一乐去救何小勇的命。
这样的许三观就不再是普通的市井小民,而是“英雄”,是超越了伦理的民间英雄。
电影《许三观》成功地塑造了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许三观,他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在战后重建的艰苦岁月里,他用卖血的钱结婚,喂养孩子,与贫穷、饥饿及一切灾祸做斗争,他超越寻常伦理关系,宁愿用自己的命换非亲生儿子的命。
吴义勤在探讨《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形象时,认为作家对许三观的塑造主要聚集在三个维度上:一是对于许三观顽强、韧性的生命力的表现;一是对于许三观面对苦难的承担能力和从容应对态度的表现;一是对于许三观的伦理情感生存思维的表现。
由此可见,改编后的电影完全再现了原著力图阐释的精神维度。
目前,韩国导演河正宇的电影《许三观》在中韩两国学界和电影界的总体评价均不高,主因在于中韩两国学者和电影界人士都在拿《许三观》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做逐一的比较,认为改编的电影没能全面展现原著广泛的意蕴。
而事实上,电影《许三观》虽对余华原著《许三观卖血记》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但从艺术精神上说,电影在淡化时代背景,突显个体生存状态,以及宣扬英雄式的小人物两方面是对原著的忠实和发扬。
余华谈到改编自他的小说《活着》的同名电影时,他表示对电影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他说:“……看了二十多遍后奇迹出现了,我就想:为什么小说不像电影?其实老实说我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什么东西最熟悉就是对的,陌生的就是错的,其实不一定,陌生的说不定就是对的。
我对《活着》就是这样的感受。
”那么,我们可以期待假以时日电影《许三观》终会得到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第1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
[2] 李承芝.余华小说在韩国的接受[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
[3] 王达敏.民间中国的苦难叙事——《许三观卖血记》批评之批评[J].文艺理论研究,2005(2)
[4] 薛颖.中国小说的跨媒介域外传播——从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到韩国电影《许三观》[J].雨花,2016(2)
[5] 张闳.《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问题[J].当代作家评论,1997(2)
[6] 张引.许三观的银幕“回归”——韩版《许三观》改编的突破与局限[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5)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