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古文爱莲说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爱莲说》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爱莲说》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短文两篇—爱莲说》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谜”,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描绘自然的文章,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本课《爱莲说》是一篇以莲花为主题的古文短文,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现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對於古文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同时,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有一定的认知,但通过对莲花的深入分析,可以让学生对自然之美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莲花的形象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高尚的品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对莲花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莲花的生态特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莲花的生态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莲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莲花的美丽。
提问:你们对莲花有什么了解?莲花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寓意?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注意课文的停顿和语气。
提问:课文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莲花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对莲花的描写。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是如何表现莲花的美丽的?4.巩固(10分钟)学生背诵课文。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课文中的莲花是什么象征?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对待美好事物的?分享自己的经历。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知识点
《爱莲说》是一篇关于莲花赞美的文章,作者是周敦颐,文章中介绍了莲花的特质和象征意义,同时也涉及到一些语法和词汇。
以下是一些《爱莲说》的知识点:1、作者和背景: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文章以清新自然、简洁明快著称。
《爱莲说》是他在宋熙宁五年任合州知州时所写。
2、莲花的特点:文章中描述了莲花的特点,包括它的花瓣、颜色、香气、风姿等。
莲花的花瓣洁净、淡雅,颜色柔和、鲜艳,香气清幽、深远,风姿高洁、脱俗。
3、莲花的象征意义:莲花在文章中被赋予了高尚、纯洁、正直、廉洁等品质和象征意义。
作者通过赞美莲花,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品质和品格的崇尚和追求。
4、句式和语法:《爱莲说》是一篇古文,其中运用了一些古汉语的句式和语法,例如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等。
读者需要掌握这些句式和语法的用法和特点。
5、词汇和用法:《爱莲说》中使用了一些古汉语的词汇和用法,例如“蕃”、“植”、“鲜”等。
读者需要掌握这些词汇和用法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6、文章结构和风格:《爱莲说》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文章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阅读《爱莲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文章中除了对莲花的赞美之外,还蕴含着作者对于人生、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追求。
读者需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才能更好地领略文章的美妙之处。
2、注意古汉语的用法:由于《爱莲说》是一篇古文,其中使用了一些古汉语的用法和句式,例如“之”、“者”、“所”等。
读者需要掌握这些用法和句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3、注重阅读体验:阅读《爱莲说》不仅是为了理解文章的意思,更是为了享受阅读的过程和体验。
读者可以注重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从而更好地领略文章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4、结合实际思考:阅读《爱莲说》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和反思。
例如,我们可以思考莲花的高尚品质对于我们的人生态度和品格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公元427年(63岁)
贫病交迫中去世
探究一:菊为什么被称为“隐逸者”?
助读材料二
晋代的陶渊明因不满官场,辞官归隐田园,诗人种菊,食菊,赏菊, 颂菊。菊,不与桃李争辉,不与群芳斗艳,酷爱霜秋,独居深山野外;陶 渊明,不慕名利,不羡繁华,归隐田园,独守清高操守。
陶渊明超凡脱俗的人格和菊的品性是相似,陶渊明写菊花的诗句“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菊因陶渊明而成为隐 士的象征。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牡丹花开时节,灿烂辉煌。在大唐盛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世,全国上下无不为之倾倒,牡丹花季成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了首都长安的狂欢节。白居易在 《买花》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一诗中这样写:
贪慕富贵 追逐名利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牡丹——富贵者
贪慕富贵 追逐名利
作者自己愿意像 莲一样,在污浊 的尘世中保持自 己清高的操守。
惜
爱
厌
历史上,周敦颐虽然为官三十余载,但他不慕钱财,淡泊名 利。《爱莲说》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菊像 (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愿像牡丹( 世人那样追逐富贵), 而是要像莲( 在污浊的尘世中保持自己清高的操守 )。 他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沾染(污秽)
洗
水波
艳丽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 濯清涟 而 不 妖,
我只喜爱莲——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疏通文意
中通外直,不蔓
名词作动词,旁生枝茎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K12 教育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植”通“直”,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 建筑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宜乎:当然。宜:应当。众:多。 异义词 (亭亭净植)植: 古义:立 今义:种植
K12 教育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 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是著名的隐 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 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 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 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 (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盛:特别,十分。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 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七年级短文两篇的停顿划分
七年级短文两篇的停顿划分
《短文两篇》分别是《陋室铭》和《爱莲说》。
《陋室铭》节奏划分如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
之有?
《爱莲说》节奏划分如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七年级《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爱莲说》原文及翻译《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翻译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注释(1)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著名的隐士。
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甚:很,十分。
(2)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3)之:的。
(4)可爱:值得怜爱。
(5)者:花。
(6)甚:很,非常。
(7)蕃:多。
(8)自:自从。
(9)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10)独:只,仅仅。
(11)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2)出:长出。
(13)淤(yū)泥:污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理解性默写练习
(七)《爱莲说》周敦颐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方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21张PPT)
爱 莲 说
赏莲之形象,承君子之德
花中诗词,飞花巧入境
1.品读写莲语句,探寻莲的形象。2.学习写莲手法,理解君子之志。3.悟读莲花品质,发扬君子之德。
学习目标
小组
知人论世
文体知识
重点词语
重点翻译
雷凤娇组
唐佳灿组
唐毅组
潘静玟组
胡迪组
夏宇组识莲”,晓畅字句
易错难点
濯( ) 蔓( )
爱
莲
说
品读“爱莲”,知君子之志
莲,花之君子者也。
品读“爱莲”,知君子之志
托物言志
品读“爱莲”,知君子之志
小组合作探究:1.勾画描写莲花的关键语句。细读品析语句,做好相关批注。2.总结思考:(1)作者独“爱”莲花哪些方面的美?(2)由莲及人,作者借助莲花赞美了君子的哪些美好品质?3.质疑互究:你对课文还有什么疑问?
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yú)。 ——苏轼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jì)月。 ——黄庭坚
世人皆赞
悟读“学”莲,承君子之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习近平
我要像莲一样 , 。
悟读“学”莲,承君子之德
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 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 让君子之德扬传天下 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
作业布置
1.对比阅读:《爱莲说》与《寒松赋》,领悟君子之风。2.以《爱____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点明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洗
横生藤蔓,名词作动词
结构助词,的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重点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初读“识莲”,晓畅字句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52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拓展迁移
链接:袁莎老师《出水莲》筝曲
莲花别名: 荷花、芙蕖、水芝、水华、菡萏、水芙蓉、藕花
咏莲诗词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咏莲诗词
赠荷花 唐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
结构助词,的
多
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
只
牡丹。
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 李,所以称为“李唐”。
“予谓菊……花之君子者也。” 排比、比喻、拟人 以菊比隐士,以牡丹比富贵之人,以莲比君子; 写莲处处紧扣君子特征,名为写莲,实则写自己。
5.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
课堂小结
全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通过对莲的形 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的坚贞高洁的品 格,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洁人 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和鄙弃。
字词积累
fán
yú
蕃予
yū
淤泥
lián màn
xiè
清涟 不蔓不枝 亵玩
zhuó
濯
xiǎn
鲜有闻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听读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
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一、填空题1.《爱莲说》选自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理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周元公集》。
2.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
二、词语归类(一)重点词语释义1.甚蕃.(很多)2.陶渊明独.爱菊(只,惟独)3.出淤泥而.不染. (连词,表示转折) (沾染)4.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清水) (美丽而不庄重)5.不蔓.不枝.(长蔓延) (生枝节)6.香远益.清(更加)7.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9.余谓..菊 (我)(认为)10.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11.陶后鲜.有闻 (少)12.宜.乎众.矣 (应当)(多)(二)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长藤蔓。
2.不蔓不枝.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节。
(三)古今异义1.亭亭净植.植:古义:树立;今义:种植2.宜.乎众矣宜:古义:当。
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合适,应当。
(四)虚词用法。
之1.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菊之.爱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4.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四、原句默写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 《爱莲说》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爱莲说》【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爱莲说》23.《爱莲说》【第一部分:背景科学知识及有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蕃fn:多。
独:仅,只。
濯zhu:冲洗。
清涟lin: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严。
不蔓mn不枝: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亭亭:森然的样子。
植:竖立。
奸恶xi玩:操弄。
亵,亲近而不庄严。
隐逸: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鲜xin:太少。
宜:当然。
二、有关背景:1、关于作者周敦颐(公元1017~1073),宋代知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字田叔,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
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通判(地位略仅次于州、府长官)等职。
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过书堂讲书。
因为书堂前存有发源于莲花峰的小溪,于是他就用故乡营道濂溪给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
世称作濂溪先生,卒谥元公。
著存有《周元公辑》《太极图说道》《通书》。
2、关于背景《爱莲说》就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公元1068年)召为南康(现在江西省星子县)郡守时写出的。
他曾于府治东侧开拓一块四十余丈宽度的莲池,池中建大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缴,莲花花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
每当微风吹起过,田田荷叶胃挥,朵朵鲜花任人,阵阵馨香扑面。
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快乐莲花之洁白,美感宦海之浑沌,写出了知名的《爱莲说》(后来,人们便把这莲池喻为“快乐莲池”),至今,星子县除了它的遗址。
【第二部分: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这是一篇借花喻人的优美小品文。
作者独爱莲花的高洁不俗,来比喻自己道德情操的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同时,婉曲地批判了当时趋火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莲花所体现的君子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做人应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君子,要讲求精神文明。
二、文章脉络文章共两段。
第一段写下了莲的形象和品质,表明爱莲的缘由。
作者从泛论入手,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则之《爱莲说》
2.巧用衬托手法。
本文先后用菊花、牡丹衬托莲: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 喜爱的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了莲的品格高于百花; 第三次衬托,以牡丹反衬,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美好形 象。
当堂检测
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 远扬的句子是:
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 名远扬。
7.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 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 好的品质。
拓展迁移
古人笔下的荷花: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灼若芙蕖出渌波。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香远益清( 动词,远播 )
远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形容词做状语,从远处 )
◆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词做动词,出名,有名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词做动词,显出灵异 ) 惟吾德馨( 名词做形容词,德行美好 ) 无丝竹之乱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
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 不蔓不枝( 名词做动词,长枝蔓;生枝杈 ) 香远益清( 形容词做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显得清芬)
◆字词学习
甚蕃( fán ) 清涟( lián) 噫( yī ) 隐逸( yì )
淤泥( yū ) 蔓( màn ) 颐( yí )
濯( zhuó) 亵玩( xiè) 鲜有闻(xiǎn)
词语释义
水陆草木之花
的
可爱者甚蕃
很
多
独爱菊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知识点《爱莲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抒情诗。
这首诗写了作者对着池塘里盛开莲花的美景,感叹花中之王、淡泊高雅、不与世争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悲愤和对身世的感叹。
本文将从诗歌的分析、背景、气氛、思想及运用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介绍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爱莲说》知识点。
一、诗歌的分析《爱莲说》是一首七绝,指的是每一句有七个字且每一句都是对仗式的诗句。
这首诗从描写莲花的自然景色到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是一篇半抒情半议论文的优秀诗篇。
这首诗具有传神、写景、抒情、议论等多种特点,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中学生应当理解这一点,掌握和理解此种诗歌形式在这篇诗歌中的作用及意义。
二、背景本诗所写之池,即白居易的芜湖龙山寺荷塘。
荷塘四面通密,芦苇高度数丈,冬其水则沸,夏其水则温。
而此处的莲花,比荷花更为高雅和淡泊。
白居易在谪居芜湖期间,因为芜湖龙山寺荷塘的莲花曾经帮助他度过了寂寞、愁苦的心情。
所以,写下这篇诗篇,抒发出他的愁思和感悟。
三、气氛整篇诗文给人展现一幅恬静、清新、高雅、淡泊之感,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那种追求精神境界与憧憬美好生活的情感。
学生应当感受及理解这种感情在文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的方法。
四、思想本文的中心思想是“直接升华人性”,即在莲花的品质上表现人的高尚品性,超越了妨碍人物情感表达的身世因素,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极力赞美。
学生应当在这种思想中认识到人性高贵的维度和抒发情感的程度。
五、修辞手法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如对仗、比喻、拟人、转语、借代等,这些是诗歌表达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学生应当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及方法。
本文中除了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备受读者认可之外,相信读者同样能在中学生理解课文的层面上,设身处地地去想象白居易写文章的情境,无疑对课文的学习效果将有很大提高。
结语:以上便是本文关于《爱莲说》的知识点。
希望本文能够对希望学习《爱莲说》的中学生们有所帮助。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
我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
洗
过分艳丽
不蔓不枝
生藤蔓 长丫枝
香远益清
更加
讲授新课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予谓菊 噫 鲜有闻
宜乎众矣
却 亲近而不庄重 认为
叹词,表示感叹
少
应当
多
讲授新课
重点句段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 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经 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中间贯通, 外形挺直,不横生藤蔓, 不旁生枝茎。
讲授新课
细读文本
文章题为《爱莲说》,也就是“说说我对莲花 的喜爱,作者究竟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
章的语句回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讲授新课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 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 之爱,宜乎/众矣。
讲授新课
字音 学习
fán
yū
蕃 淤泥
lián
xiè
涟亵
zhuó xiǎn
yī
yí
濯 鲜有闻
噫
颐
讲授新课
词语释义
水陆草木之花
的
可爱者甚蕃 独爱菊
很
多
只
予独爱莲
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 望岳 / 杜甫 登飞来峰 / 王安石 游山西村 / 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写作
文从字顺
第六单元
阅读 21 伟大的悲剧 / 茨威格 22 太空一日 / 杨利伟 23* 带上她的眼睛 / 刘慈欣 24 河中石兽 / 纪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陆草木 值得 之花, 可爱者 多 甚蕃。晋陶渊 明独爱菊。自 唐代 李唐来,世人 盛爱牡丹。
2014-2-8
水上、地上 各种草木的花, 值得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惟 独爱菊。自唐朝 以来,世上的人 们多很喜爱牡丹。
我
我只喜爱莲从淤泥 淤泥而不染,濯 里长出来却不受污 染,在清水里洗涤 洗涤 清涟而不妖, 却不显得妖艳;茎 美丽而不 梗中间贯通,不长 中通外直,不 长枝蔓 长枝节 庄重 蔓不枝,香远 益 更加枝蔓枝节;香气远 播,越发清香;笔 清,亭亭净植到远处 , 挺洁净地站在那里 树立 可远观而不可 地,只能在远处观 赏却不能贴近去玩 亵玩焉。 弄它。
爱莲说
周敦颐(宋)
导入 目标
作者
字词 朗读
译文
训练
分析
小结
康 乃 馨
2014-2-8
给 母 亲 的 花
——
玫 瑰
象 征 爱 情
2014-2-8
——
返回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正衬) (反衬)
莲 花 莲 花
(突出主旨)
君子之德
隐 士 富贵人 君 子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同予者何人
莲花
2014-2-8
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 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 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 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 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 恶浊世风的鄙弃。
牡丹
富贵者
气质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令人敬重,不可轻侮
反衬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一、写独爱莲的原因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014-2-8
予独爱莲之出 沾染
亲近而不庄重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 也;牡丹, 花之富贵者 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
2014-2-8
认为
我认为菊, 是花中的 隐士;牡 丹, 是花中的富贵者; 莲,是花中的君 子。
品德高尚 的人
Yī叹词
噫!菊之爱,
Xiǎn少,难得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 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2014-2-8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 义哲学家。字茂叔,道 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 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 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 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 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 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 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 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 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2014-2-8
引导复习 重点字词
可爱者甚蕃 陶渊明独爱菊 濯清涟而不妖 (fán) 多 仅
美丽而不庄重 洗涤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xiăn)少 当然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竖立 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2014-2-8
※ 翻译中要注意特殊的句式、特殊的 重点句子 语序、省略的成份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惟独喜爱莲,它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 点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香气远播,越发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是花中的君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2014-2-8
应当
2014-2-8
唉,喜爱菊花的, 陶渊明以后就很 少听到了。喜爱 莲花的,像我一 样的人有几个呢? 喜爱牡丹的人, 当然很多了。
2014-2-8
2014-2-8
问题一:作者爱莲花什么呢?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二、进一步赞美莲花,慨叹与己同趣者很少,鄙 夷世俗低下。
我爱 我爱 我爱
2014-2-8
,爱它的 ,爱它的 ,爱它的
,爱它的 ,爱它的 ,爱它的
。 。 。
2014-2-8
兰 花 : 高 洁
竹子:虚心 有气
2014-2-8
红叶:历风霜而愈红
2014-2-8
白杨树
民族精神
力争上游 团结
不屈不挠 笔直向上的枝干
文意理解 结构要点
不 蔓 不 枝
莲
2014-2-8
体态香气
不 蔓 不 枝
生长环境
风度气质
菊、牡丹 (衬托)
莲
托物言志
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2014-2-8
重点句子理解
(1)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 名远扬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 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 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文章的主旨句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2014-2-8
2014-2-8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乐府民歌
阶下莲
唐—白居易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簾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於野水中。
2014-2-8
採莲曲
唐—王昌龄
2014-2-8
文章思想: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文章以“ , ”总领全文,
接着从
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 、 、方面写出
衬托,牡丹
莲的君子风格。最后以菊 衬托,表明自己 对
正面
反面
不慕名利 的人生观,以及 洁身自好
。
的社会风气的
鄙弃
2014-2-8
追名逐利 贪图富贵
写作特点:
• 托 言 、衬托 正面衬托 菊花-----隐逸者:清高避世 牡丹-----富贵者:追求功名富贵 反面衬托 莲花-----君子者:品行高尚
2014-2-8
他山之石(实战演习)
(安徽省)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 ⑵ 亵玩 ⑶ 宜乎众矣 多 亲近而不庄重 应当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不同点: 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 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选择了归隐;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 )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 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 相同点: 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 表现出他们不随波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 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 逐流的态度。 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
菊花
隐士
莲花
君子
牡丹
富贵者
菊花
隐士
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
君子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气
姿态
牡丹
富贵者
气质
菊花
隐士
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莲花
君子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正直不阿
香气
物 志
2014-2-8
有关“莲”的知识:
• “莲”的别称:荷花、水芙蓉、莲花、水芝等
• “莲”是高洁的象征,用“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 “莲”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夏日赏荷圣地: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湖南 洞庭湖、河北白洋淀
•
选自《 周元公集 》,作者 周敦颐 ,是 代哲学 北 家。 宋
2014-2-8
重点句子:
(1)文中写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名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 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 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文章的主旨句、高度概括莲花品质的句子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