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阶段测验三(第四章)

合集下载

《马原》每章习题

《马原》每章习题

绪论一、单选题:1、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C)A休谟 B爱因斯坦 C马克思 D康德2、马克思主义是(A)A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B人民大众思想的科学体系C革命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D革命政党思想的科学体系3、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C)A马克思创立的学说 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正在实践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4、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D)A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 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5、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A)A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B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C特指的马克思主义 D泛指的马克思主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B)A科学技术的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 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C)A科学技术的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 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8、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那些学说的理合思想(B)C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B 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9、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B康德和黑格尔C康德和费尔巴哈 D谢林和费希特10、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B)A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 B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C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 D亚当·斯密和凯恩斯11、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A)A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B英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法国的罗伯特·欧文C德国的罗伯特·欧文、昂利·圣西门和英国的沙尔·傅立叶D德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2、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A)A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B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 C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1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B)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现 D伟大发明1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D )B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1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C)D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C)A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所有现实的人们的根本利益17、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C)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8、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原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马原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马原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这次革命的实质是()。

A. 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B. 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C. 从唯物主义到唯心主义的转变D. 从辩证唯物主义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转变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统一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

A. 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C. 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它第一次实现了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统一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在于()。

A. 它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B. 它把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C. 它把实践作为认识的目的D. 它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唯一标准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

A. 它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B. 它正确地揭示了精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C. 它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D. 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是()。

A. 相互独立、互不相关的B.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C. 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D.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历史条件,其中不包括()。

A.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B. 自然科学基础C. 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来源D. 社会历史条件答案:D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来源,其中不包括()。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古希腊哲学答案:D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实践基础,其中不包括()。

A.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B. 资本主义的发展C. 无产阶级的斗争D. 封建主义的衰落答案:D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条件,其中不包括()。

《马原》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原》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阶级斗争的根源与作用 根源 阶级间物质利益的对立和经济冲突 作用 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体现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能讲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如共产主 义社会没有阶级斗争)
三、社会革命和改革 社会革命 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 是社会形态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形态的量变和部分质变 变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变革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不改变社会性质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的方式:阶级斗争、革命、改革
二、阶级斗争 1. 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 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 不存在阶级,公有)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阶级的划分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 系决定 阶级的本质 阶级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 共同体 生产资料占有状况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2.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立足于现实的人 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着手 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考察(个人、群体和整个人类)
3.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褒义词,不等于“人人”,含有阶级敌人) 质: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某一时段可能有剥削阶级) 量: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劳动群众及知识分子 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改革/革命) 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4.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的原理来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决定历史发展方向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运用:一起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马原第四章习题.doc

马原第四章习题.doc

A.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C.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 7. 价值规律是( )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C.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8. 剩余价值来源于( ) A.不等价交换 C.工人的剩余劳动 9.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 A.商品 B.价值 B.个别劳动时间决定D.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决定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B.工人工资的扣除D.劳动力的价值 ) C.剩余价值 D.创造财富 10.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C.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分离 11. 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点是( A.能创造物质产品 C.能创造剩余价值B.劳动成为商品D.劳动力成为商品)B.能形成价值D.能创造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12.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13. 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A.工人工资的高低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14. 交换价值的基础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C.价格D.创造商品的劳动) B.使用价值和价值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两次劳动 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1. 冏品是:(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B. 一切物品C.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D. 一切有用的物品2. 价值的本质是( )A. 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社会生产关系3. 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 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4. 冏品的二因素是指( )A.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5.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 两种劳动 C.两个过程的劳动 6. 商品的价值( )A.工人的具体劳动B.工人的抽象劳动C.剩余价值D.资本家的省吃俭用16.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B.劳动力价值的实现问题C.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D.平均利润的实现问题1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二、多项选择题1.冏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A.具体劳动B.社会劳动C.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3.劳动力的价值包括()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A.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C.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D.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5.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固定资本6.资本周转时间由两方面构成()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C.销售时间D.购买时间7.资本主义的利润率()A.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可变资本的比率B.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C.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D.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原则C.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D.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三、辨析题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马原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马原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A.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A
10
1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的作用是通过( A )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之间的竞争实现
第四章 单选题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 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 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B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A
1
2、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 (D)
A、价值构成的 B、货币构成的 C、资金构成的 D、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矛盾 D.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企业内部生产
有组织性之间的矛盾
A
13
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C.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D.货币实现了价值增殖
ALeabharlann 1415、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 B ) A.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D.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A
2
3、商品经济中最经常、最大量、最 普遍的经济行为是( B )
A.市场竞争 B.商品交换 C.劳动力买卖 D.追求利润
A
3
4、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C )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 盾
B.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剥削的矛盾
C.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 盾

马原教材第四章

马原教材第四章

马原教材第四章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原)教材》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大型群众教育活动的重要教材之一。

其中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唯物论的认识论与辩证法的内容。

本文将对该章进行详细解读。

一、唯物论的认识论在唯物论的认识论中,认识是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和认识的过程。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通过感觉、知觉、思维等活动来获取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这些反映并不等同于客观事物本身。

唯物论的认识论强调实践的意义,指出只有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接触,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唯物论的认识论还强调了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人的意识,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实践来改造客观世界。

唯物论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只有正确把握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方法论。

它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统一,指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组成,并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普遍联系。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些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斗争,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辩证法指出,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统一,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是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唯物论的认识论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接触,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对认识进行检验,才能确定认识的正确性。

唯物论的认识论指出,人的认识是相对的、发展的,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地纠正和发展认识,才能逐步接近客观事物的真相。

四、认识的辩证法过程认识的辩证法过程是指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觉、知觉、思维等活动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和改造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逐渐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马原第四章 题库

马原第四章 题库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一、单选题1. 雇佣劳动者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D )A. 剩余价值B. 劳动力价值C. 商品的全部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D. 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2.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B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3. 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2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部分是(A )A. 超额剩余价值 B. 绝对剩余价值C. 相对剩余价值D. 剩余价值4. 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A )A. 绝对剩余价值B. 相对剩余价值C. 超额剩余价值D. 利润5.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D )A. 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6. 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因为他们(D )A. 都是雇佣劳动者创造的B. 都被资本家无偿占有C. 都是由于延长了工作日而获得的D. 都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7. 某工厂原工作日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若分别采用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生产方法,各增加剩余劳动时间2小时,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分别为(B )A. 150%,100%B. 150%,300%C. 100%,200%D. 150%,200%8.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B )。

A. 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 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C. 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D. 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 A )决定的。

A. 阶段性B.不可调和C.尖锐性D.激烈性10. 资本主义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D )。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2018年5月)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2018年5月)

第四章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A.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 )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D.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 (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 )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3.商品经济是:()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 )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 )4.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A.自由商品经济和垄断商品经济 ( )B.农业商品经济和工业商品经济 (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 )D.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5.商品经济最早出现于:()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 )B.原始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晚期 ( )D.封建社会全盛期 ( )6.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 )B.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7.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 )8.决定商品之间交换比例的是:()A.商品的需要程度 ( )B.商品的有用的程度 ( )C.商品的使用价值 ( )D.商品的价值(√)9.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新价值 ( )B.创造剩余价值 ( )C.创造必要价值 ( )D.创造使用价值(√)10.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有用物品都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 )B.任何有用物品的有用程度,都取决于其使用价值和价值之和的大小( )C.任何有用物品都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11.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由:()A.价值构成的 ( )B.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C.资本构成的 ( )D.货币构成的 ( )12.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的统一的,这对矛盾解决有赖于:()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 )B.货币的出现并充交换媒体(√)C.商品的出现 ( )D.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 )13.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他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 )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 (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 ( )15.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16.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以抽象劳动为尺度 ( )B.以私人劳动为尺度 ( )C.以剩余劳动为尺度 ( )D.以简单劳动为尺度(√)1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在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完整word版)马原第四章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马原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问,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1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1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5、资本主义地租是( )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1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1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20、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21、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2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23、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24、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2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26、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27、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2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B、道德、伦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单项选择题答案]1、B2、D3、B4、A5、B6、A7、D8、C9、D 10、A11、D 12、A 13、B 14、C 15、B 16、A 17、C 18、C 1 9、B20、C 21、D 22、B 23、A 24、B 25、A 26、C 27、D 28、C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B、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C、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D、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C、交换价值的基础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4、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5、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6、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7、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8、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马原 阶段测验三(第四章)

马原 阶段测验三(第四章)

马原阶段测验三(第四章)最后得分:100 分做题时长:42分44秒测验时间: 2018-09-09 10:42:21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货币转化为资本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参见教材P160。

2、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流通价值【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参见教材P160。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所决定的。

A、简单劳动B、价格标准C、使用价值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参见教材P162。

4、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B、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D、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参见教材P163。

5、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

A、流通手段B、储藏手段C、支付手段D、世界货币【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参见教材P164。

6、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这被称作货币的()。

A、贮藏手段B、世界货币手段C、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河北地质大学马原第四章题库

河北地质大学马原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习题(单项选择)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C.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D.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2.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3.“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表明()。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4.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5.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6.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7.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8.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资本家“监督劳动”的产物9.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12.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13.资本的周转速度()A.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D.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14.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A.价值转移方式不同B.物质存在形态不同C.与劳动力的关系不同D.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15.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16.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是()A.改进技术B.价格竞争C.资本转移D.降低成本17. 生产价格等于( )A.可变资本与平均利润之和B.不变资本与平均利润之和C.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D.成本价格与剩余价值之和1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B.等价交换C.劳动工具的出现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19.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A.剩余价值是在流通领域内产生B.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领域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C.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内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D.剩余价值是在流通领域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20.在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的职能是()A.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B.生产剩余价值C.实现剩余价值D.在市场上销售商品21.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生产价格是()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B.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C.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D.生产成本与剩余价值之和22.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23.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24.价值规律是()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25.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手段是()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2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I(v+m)=IIcB.I(v+m)>IIcC.II(c+v-m/x)>(v+m/x)D.I(v+Δv+m/x)=II(c+Δc)27.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A.垄断先进技术B.控制商品生产C.操纵销售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28. 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要发展市场经济的原因是()A.两者都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 B.两者都是自然经济C.两者都具备计划经济存在的条件D.两者都具备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29.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B.实行多种分配方式C.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D.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30. 资本主义的商品价值中,既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又是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是()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C.不变资本;D.v+m。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及答案

第四章测试已完成本次成绩:82.41【单选题】商品是(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B、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D、一切有用的物品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单选题】价值的本质是( )A、一般人类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社会生产关系我的答案:D得分:0.4分3【单选题】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我的答案:A得分:0.4分4【单选题】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商品B、货币C、价格D、使用价值我的答案:D得分:0.4分5【单选题】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我的答案:D得分:0.4分6【单选题】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我的答案:B得分:0.0分7【单选题】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我的答案:D得分:0.0分8【单选题】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因此(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我的答案:A得分:0.4分9【单选题】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0【单选题】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1【单选题】剩余价值来源于( )A、不等价交换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D、劳动力的价值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2【单选题】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3【单选题】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4【单选题】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5【单选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6【单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7【单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8【单选题】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B、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9【单选题】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我的答案:B得分:0.0分20【单选题】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我的答案:A得分:0.4分21【单选题】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我的答案:A得分:0.4分22【单选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经济依据是( )A、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B、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C、生产要素都创造了价值D、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可以参与分配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3【单选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B、生产使用价值或商品C、生产价值D、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供资本家使用我的答案:D得分:0.0分2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B、燃料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我的答案:D得分:0.4分25【单选题】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6【单选题】利润本质上是( )A、成本价格的产物B、所费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剩余价值我的答案:D得分:0.4分27【单选题】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C、平均利润率D、年剩余价值率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8【单选题】利润率是(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我的答案:A得分:0.0分29【单选题】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我的答案:A得分:0.4分30【单选题】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A、成本价格的产物B、生产价格C、利润D、利息我的答案:C得分:0.4分31【单选题】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 )A、价格竞争为特征的B、资本循环为特征的C、资本周转为特征的D、资本转移为特征的我的答案:D得分:0.4分32【单选题】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 )。

马原阶段测验三(第四章)资料

马原阶段测验三(第四章)资料

马原阶段测验三(第四章)阶段测验记录 > 阶段测验三(第四章)阶段测验三(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分工B、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货币转化为资本【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

参见教材P160。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货币转化为资本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参见教材P160。

3、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流通价值【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参见教材P160。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所决定的。

A、简单劳动B、价格标准C、使用价值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参见教材P162。

5、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B、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D、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参见教材P163。

6、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这被称作货币的()。

A、贮藏手段B、世界货币手段C、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马原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马原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15、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 B ) A.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D.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16、资本与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D ) A.能否作为流通手段 B.能否作为支付手段 C.能否购买商品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17.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 指( C ) A.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次劳 动 B.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D.不同劳动过程中相同的劳动形式
第四章
单选题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 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 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B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2、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 (D) A、价值构成的 B、货币构成的 C、资金构成的 D、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10、决定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
是( CD ) A.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B.增加供给以满足消费需求 C.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 D.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强制压力
11、相对过剩人口(BCD ) A.产生的原因是人口的增长超过生产 的增长 B.产生的原因是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 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C.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 需要 D.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 必要条件
1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的作用是通过( A )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之间的竞争实 现的
12、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的原因是( D) A .用不同的剩余价值进行计算的 B.用相同的剩余价值计算的 C.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本质,利润率是剩余 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D.计算利润率的预付资本总是大于计算剩余价 值率的可变资本,而又都是用相同的剩余价 值量进行计算

马原练习题(第四章)

马原练习题(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1.《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对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

”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A.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B.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C.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A.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引起的B.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C.商品价格和价值之间量的不一致引起的D.社会总产品两大部类比例失衡引起的3.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变小B.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变大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变大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变大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5.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6.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将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就是()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C.资本原始积累D.资本集中7.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每次投资的剩余价值率为150%,该资本家每次投资的利润为()A.20万元B.25万元C.30万元D.35万元8.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9.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0.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1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12.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13.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有(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B.顾客购买1台电视,一周后付款1000元C.顾客用4000元钱购买了1台电脑D.顾客向蛋糕店以98元的价格预订了一个蛋糕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15.在英国,从14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这段时期,政府曾经颁布过各种劳工法令,强迫工人延长工作日。

马原第四章

马原第四章

马原第四章(自己总结的)(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四章4-11.社会制度的改变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时间:14世纪末—15世纪初2)地点: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3)途径:a)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b)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换而来4)资本主义萌芽的形式(两种,对应上面两种途径):课本P139—140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1)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能够实现要求商品更大规模生产,满足世界市场扩大的需要)。

2)利用暴力手段进行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3)资本原始积累定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的过程。

P1414)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间:西欧:15世纪后30年——16世纪高潮——19世纪初结束5)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途径:P141-142a)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b)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42劳动价值论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1)自然经济:P143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a)社会分工的出现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6.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的定义: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

2)二因素:a)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适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所持有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马原阶段测验三(第四章)

马原阶段测验三(第四章)

阶段测验记录 > 阶段测验三〔第四章〕阶段测验三〔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根底是〔〕。

A、社会分工B、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货币转化为资本【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根底。

参见教材P160。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货币转化为资本B、社会生产力的开展和社会分工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参见教材P160。

3、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流通价值【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参见教材P160。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所决定的。

A、简单劳动B、价格标准C、使用价值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参见教材P162。

5、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B、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D、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参见教材P163。

6、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这被称作货币的〔〕。

A、贮藏手段B、世界货币手段C、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马原第四章复习题答案

马原第四章复习题答案

马原第四章复习题答案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A.它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2.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商品的A.价值3.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A. 交换价值B. 价值C. 使用价值D. 抽象劳动4.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7.资本周转速度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1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A.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B.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C.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D.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1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12.单个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是商品A.个别价值降低13.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A.可变资本之比14.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C.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6.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B.劳动者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2.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3.劳动力的价值包括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4.价值规律对私有制社会生产的调节作用表现为A.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B.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D.自发地集中资源办大事5.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是A.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B.社会分工的出现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6.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的矛盾C.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7.产业资本运动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是A.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要高B.产业资本周转要快C.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D.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8.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中得知A.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B.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C.只有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时才会爆发经济危机9.下列关于资本积累的叙述正确的有A.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B.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D.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10.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1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有A.资本周转的时间 B.产品的使用价值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D.产品的价值12.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有A.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B.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的创立奠定了基础C.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D.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13.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劳动过程14.商品的价值量与A.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B.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C.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D.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15.下列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认识正确的有 A.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B.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C.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D.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三、判断题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测验记录> 阶段测验三(第四章)阶段测验三(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分工B、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货币转化为资本【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

参见教材P160。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货币转化为资本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参见教材P160。

3、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流通价值【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参见教材P160。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所决定的。

A、简单劳动B、价格标准C、使用价值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参见教材P162。

5、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说确的是()。

A、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B、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D、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参见教材P163。

6、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这被称作货币的()。

A、贮藏手段B、世界货币手段C、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参见教材P164。

7、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B、商品价格相当于价值C、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D、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参见教材P166。

8、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加速准备条件的过程是()。

A、资本原始积累过程B、阶级革命过程C、产业革命过程D、法治过程【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加速准备条件的过程。

参见教材P168。

9、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被称为()。

A、不变资本B、预付资本C、流动资本D、可变资本【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其物质形态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

其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量的变化。

由于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参见教材P172。

10、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工人的()实现的。

A、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长度B、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作日长度C、工作日长度不变,延长必要劳动时间D、工作日长度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参见教材P173。

1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

A、靠节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来扩大再生产B、把剩余价值用来扩大生产增加就业C、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扩大自己的资本,进一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D、把剩余价值不断用于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参见教材P175。

12、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A、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B、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C、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D、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

相对过剩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

参见教材P176。

13、包含在资本家工厂里半成品中的资本价值处于资本循环的()。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单个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半成品”是关键词。

参见教材P178。

14、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形态是()。

A、商业资本B、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D、商品资本【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参见教材P179。

1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生产相对过剩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C、生产资料私有制D、固定资本的更新【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答案解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参见教材P181。

16、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的比率。

A、固定资本B、流动资本C、预付资本D、可变资本【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D【答案解析】: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

参见教材P183。

17、在总统制中,最高立法机关是()。

A、法院B、议会C、政府首脑D、国家元首【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总统制是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并担任政府首脑。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力。

参见教材P187。

18、两党制国家的典型代表是()。

A、美国B、瑞典C、德国D、法国【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

参见教材P188。

19、多党制国家的典型代表是()。

A、美国B、瑞典C、英国D、法国【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目前实行多党制的有法国、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

参见教材P188。

20、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中的三权不包括()。

A、司法权B、立法权C、财政权D、行政权【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所谓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参见教材P189。

阶段测验三(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分工B、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货币转化为资本【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

参见教材P160。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货币转化为资本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参见教材P160。

3、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流通价值【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参见教材P160。

4、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这被称作货币的()。

A、贮藏手段B、世界货币手段C、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参见教材P164。

5、资本原始积累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日本D、英国【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资本原始积累在历史上以英国最为著名。

参见教材P168。

6、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被称为()。

A、不变资本B、预付资本C、流动资本D、可变资本【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其物质形态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

其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量的变化。

由于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参见教材P172。

7、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根源于竞争的压力和()。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B、市场供求关系的在要求C、工人的工作D、垄断的需要【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两方面原因所决定的。

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无止境的。

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加资本总额,以扩大生产规模。

所以,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在动力。

另一方面,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便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竞争力。

所以,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参见教材P175。

8、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A、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B、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C、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D、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

相对过剩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

参见教材P176。

9、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之间的比例B、反映技术水平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C、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D、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