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特色作业设计
《第6课美丽的印纹》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一年级上册

《美丽的印纹》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印纹制作的基本技巧,理解印纹艺术的独特魅力,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学习:学习印纹的种类、特点及制作方法,理解印纹艺术的基本原理。
2. 操作实践: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如橡皮泥、颜料、模板等),自主设计并制作印纹作品。
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色彩搭配、纹样设计及印制技巧。
3. 创意发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印纹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元素,如结合自然景物、动物形象等设计独特的印纹。
4.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印纹作品进行展示,并尝试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特色。
三、作业要求针对本次作业,特提出以下要求:1. 安全操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危险物品。
2. 卫生整洁:保持作业区域的清洁,及时清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杂物。
3. 作品质量:要求作品色彩鲜明、纹样清晰、印制均匀,体现出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
4. 创意性: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意,使作品更具特色和观赏性。
5. 按时完成: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技巧掌握: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印纹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创意性: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具有创意,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和特色。
3. 作品质量:评价作品的色彩、纹样、印制效果等方面。
4. 完成度:评价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作业。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点评,指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2. 鼓励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3. 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对未达标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印纹艺术的魅力,掌握印纹制作的基本技能,并通过创意发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第3课 美丽的纹样》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美丽的纹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各种美丽的纹样;2. 学生能够设计和创作自己的简单纹样;3. 学生能够感受纹样的美感,培养艺术素养。
二、作业内容:1. 欣赏作业:学生需要选择并收集一些不同类型的纹样,包括传统纹样、现代纹样、自然纹样等,并从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纹样进行深入欣赏。
需要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纹样,并阐述喜欢的原因。
2. 创作作业:学生需要设计并创作自己的简单纹样。
可以是一幅简单的几何图形纹样,也可以是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自然纹样。
要求纹样简洁、美观,具有一定的美感。
同时,需要学生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必须与纹样相关,不得偏离主题;2. 欣赏作业需要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创作作业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 作业完成后,需要学生提交短文和纹样作品,短文字数不少于XX字,纹样作品需拍照上传至学习平台;4. 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下节课开始前,教师将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纹样的美观程度、创意性和个人特色;2. 评价方式为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其中教师评价占XX%,学生互评占XX%。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点评和建议,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改进;2.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共同提高美术素养;3. 教师应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欣赏纹样的美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动手实践,这些都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环节。
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素材设计并制作出美丽的纹样作品;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纹样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图案的美感;3. 通过作业实践,增强学生对纹样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美术《坊间旧忆——年画》作业设计

小学三年级艺术
《坊间旧忆——年画》作业设计
【教学内容】
《坊间旧忆——年画》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17课的一部分,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教学目标】
1.了解年画的历史与价值,感受传统年画构图饱满、色彩鲜明、题材广泛的艺术特征。
2.能够对所欣赏的年画做出简单的描述与评价。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交流、实践探究,感受木版年画装饰与色彩美感,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难点】
能对所欣赏的年画做出简单的描述与评价。
【作业/练习设计】
运用所学知识,赏析一幅天津杨柳青年画作品。
具体内容
第1页共1页。
《第14课 做一道拿手“菜”》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二年级上册

《做一道拿手“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通过制作一道拿手的菜肴,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对色彩和形状的感知;3. 增进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理解和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作业内容:1. 作业主题:做一道拿手“菜”(可以是自己家人的拿手菜,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特色菜肴);2. 作业材料:学生自带或由家长协助准备相应的烹饪工具和材料;3. 作业步骤:(1)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菜肴,设计菜谱;(2)根据设计好的菜谱,用提供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3)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不同的烹饪技巧和方法,创作出自己的特色菜肴;(4)完成制作后,拍照或录像留存,分享到班级群或家长群,供大家欣赏和交流。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家长协助但不得代劳;2. 作业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或浪费食材;3. 作业完成后,需清理现场,保持整洁;4.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不拘泥于传统菜肴的制作方法;5. 作业完成后,需提交一份作业报告(包括菜肴名称、制作过程、心得体会等),字数不少于500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作业报告是否真实、完整地描述了菜肴的制作过程,是否具有创意和亮点;同时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
2.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每位学生的作业表现。
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和展示,对不足之处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将自己的作业照片或录像分享给教师和同学,以便相互学习和交流;2. 教师和同学可针对学生的作业表现提出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3. 学生可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增进对家庭、亲情的理解和体验。
小学特色作业美术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绘的基本技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彩绘的基本技巧2. 创意彩绘作品创作3. 环保主题彩绘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彩绘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彩绘作品创作。
2. 如何将环保主题融入彩绘作品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幅彩绘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吗?”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彩绘的基本技巧。
二、新授1. 教师讲解彩绘的基本技巧,包括画笔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线条的运用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彩绘技巧。
三、实践1. 教师提出创意彩绘作品的主题:“环保从我做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环保主题融入作品中。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各自的作品主题和创作思路。
3. 学生开始进行创意彩绘作品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从创意、技巧、环保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彩绘的基本技巧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是否能掌握彩绘的基本技巧。
2. 学生是否能将环保主题融入作品中,体现出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是否得到提高。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0课 美丽的花》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三年级上册

《美丽的花》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花有更深入的认识,了解花的种类、形态、颜色等基本特征。
2.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剪纸、拼贴等多种美术手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花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作业内容1. 绘画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你喜欢的花朵进行绘画,要求画出花朵的形态、颜色和细节特征。
作业时间:1小时。
2. 手工作业:学生可以选择剪纸、拼贴等方法,制作一朵或几朵花。
要求作品美观、有创意。
作业材料自备,家长可以提供简单指导。
作业时间:2小时。
3. 观察记录:学生需要观察生活中的花朵,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和特点,用照片或文字形式提交观察记录。
作业时间:一周。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要提交电子版图片或照片,图片要清晰、美观。
2. 绘画作业需注明所画的花的种类。
3. 手工作业需注明制作方法(如剪纸、拼贴等)。
4. 观察记录需记录真实情况,提交后老师将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5. 所有作业需要在课程结束前的三天内完成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创意性、美观性、完成度等。
2. 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给出综合成绩。
3. 优秀作品将在课堂上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
2. 对于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将会组织课堂讨论,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3. 对于优秀的作品,教师将会给予表扬和奖励,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4. 对于作业完成情况不佳的学生,教师将会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找出问题所在,制定改进方案。
总之,美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和创新的课程,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也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花的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的认知,提高绘画技巧。
《第3课美丽的纹样》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美丽的纹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纹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纹样的绘制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加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纹样知识学习:学生需通过教材、网络资源等途径,了解纹样的定义、分类、特点及文化内涵,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 纹样素材收集:学生需收集各种纹样图案,包括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纹样、传统工艺品中的纹样以及现代设计中的纹样等,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
3. 基础纹样绘制:学生需选择自己喜欢的纹样类型,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在画纸上绘制出简单的基础纹样。
要求线条流畅,形象生动。
4. 创意纹样设计:在基础纹样绘制的基础上,学生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创意纹样。
可以是结合多种纹样元素的综合设计,也可以是具有故事性的系列纹样设计。
三、作业要求1. 纹样知识学习要深入浅出,理解透彻。
学生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要认真筛选,保证素材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2. 基础纹样绘制要细心耐心,线条要流畅,形象要生动。
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可以借助铅笔打草稿,再用水彩或油画棒等工具进行着色和修饰。
3. 创意纹样设计要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进行设计,同时要注意纹样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4. 作业完成时,学生需将学习感悟、素材收集、基础纹样绘制及创意纹样设计等环节的内容整理成一份完整的作业报告,报告要条理清晰,图文并茂。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报告、绘制的纹样以及创意设计的独特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绘制的技巧、创意的独特性以及报告的整理和表述能力等方面。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美术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同时也会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会根据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美术能力和创作水平。
《20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下册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古代青铜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作业内容 本课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古代青铜艺术”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青铜艺术知识学习:学生需通过查阅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青铜艺术的特色。 2. 青铜器图片收集:学生需收集至少五幅古代青铜器的图片,并简要描述其艺术特点及历史背景。 3. 创作青铜器草图:学生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青铜器草图,并附上简短的创作说明。 4. 小组讨论与展示:学生需在小组内交流所收集的资料和创作的草图,并选出代表在班级进行展示。 三、作业要求 1. 图片收集:图片需清晰可见,并附有对青铜器的基本描述,包括名称、时代、艺术特点等。 2. 草图创作:草图需符合青铜器的艺术特征,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创作说明要简洁明了,表达创作思路。 3. 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要积极,每位成员都要参与,并做好记录。班级展示要条理清晰,表达流畅。 4. 按时完成: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不得拖延。 四、作业评价 1. 评价标准:评价将从知识掌握、图片收集质量、草图创作水平、小组讨论与展示表现等方面进行。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同学互评相结合,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同时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 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展示。 五、作业反馈 1. 教师反馈:教师将根据作业评价结果,对全体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并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2. 学生反馈:学生需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3. 家长反馈:家长需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与孩子一起探讨作业中的问题,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美术学习。 通过 以上的作业设计,希望能让学生在探索古代青铜艺术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我们期待学生在作业中展现出的创造力和对艺术的热情,让我们共同见证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的成长与进步。 在实施这一作业设计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调整作业内容和要求,以确保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及时有效的作业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持续发展自己的美术才能,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珍视国宝,感受艺术的魅力。 此方案的具体实施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古代青铜艺术,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为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期待学生们在《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这一课程中,能够收获满满的知识和快乐。
《第3课美丽的纹样》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美丽的纹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美丽的纹样》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纹样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 掌握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内容为设计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纹样作品。
具体要求如下:1. 纹样主题:以“美丽的纹样”为主题,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纹样进行创作。
2. 设计元素: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结合色彩的搭配和运用,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纹样。
3.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个人情感和思想融入纹样设计中,使作品更具个性化和创新性。
4. 工具材料:使用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设计要合理:纹样的构图要合理,各元素之间的搭配要协调,避免过于拥挤或空洞。
2. 色彩要鲜艳:运用鲜艳的色彩,使纹样更加生动、活泼。
同时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过渡,避免过于刺眼或单调。
3. 线条要流畅:线条是构成纹样的基本元素,要保证线条的流畅性和连贯性,使纹样更加美观。
4. 创意要独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使作品更具个性化和创新性。
5. 按时完成: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保证作业的及时性和效率。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设计主题的选取和表达;2. 设计元素的运用和搭配;3. 创意的独特性和创新性;4. 线条的流畅性和连贯性;5. 色彩的鲜艳度和搭配效果。
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美术设计能力。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是本课作业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认真评阅,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同时,将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学生也可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同学的建议,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设计能力。
小学美术作业设计

小学美术作业设计1.设计主题:我爱家乡2.目标:通过此次作业,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绘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绘画技巧。
3.准备材料:-纸张-彩色铅笔、蜡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还可以准备一些植物、花朵、家乡特色建筑的照片或图片作为参考。
4.步骤:第一课时:-引入: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主题:“今天我们要绘画的主题是‘我爱家乡’,你们可以画一幅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美好的画。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特色建筑、有趣的事情等内容,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第二课时:-学习观察:教师或学生代表现场展示或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一些家乡的特色景物,如当地的山、河、桥梁、风车等。
并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形状、颜色、纹理等。
-创作构思: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景物,在脑海中构思自己的作品,可以画出自己家乡的一个场景,或者选择家乡的一个特色景物进行描绘。
第三课时:-创作实践:学生用彩色铅笔或其他绘画工具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进行绘画。
老师可以在一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完成作品: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在作品旁边写上作品的标题和自己的名字。
5.展示与评价:-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欣赏,可以在课堂或学校的走廊、教室等地方展示,让更多人欣赏到学生们的劳动成果。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相互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6.结束语:在评价的时候可以用与学生亲近的方式来给予评价:“你们的作品真棒!通过你们的绘画,我仿佛看到了每一个家乡的美好!继续努力,让我们一起为家乡而自豪!”通过这样的小学美术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提高了艺术表达能力和绘画技巧。
同时,展示和评价环节可以让学生感到自豪和荣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形体的组合》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下册

《形体的组合》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形体的基本组合方法;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创造力;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要求学生们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如纸盒、纸杯、纸条等,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组合形体,如房子、机器人、动物等。
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废旧材料;2. 确定要制作的立体组合形体的形状和结构;3. 使用胶水、双面胶等工具将材料进行组合和固定;4. 对组合后的形体进行装饰和美化。
三、作业要求1. 学生们需独立完成作业,家长不参与制作过程;2. 作业完成后,学生们需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他评;3. 评价内容包括形体的结构、色彩搭配、创意等方面;4. 每位学生需提交一份作业报告,包括作品照片和简短的说明。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们提交的作业报告,结合自评和他评结果,综合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2. 评价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对于不合格的学生,需要重新完成作业;3.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为主,结合学生互评和家长评价为辅。
五、作业反馈1. 及时反馈: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对学生们的作业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们;2. 个性化反馈:对于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作业完成情况较差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3. 集体反馈:在下次上课时,将学生们提交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组织学生们进行观摩和学习,共同提高美术素养。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形体的基本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在作业评价和反馈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形体的组合概念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形体组合。
2. 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雕与刻的乐趣》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六年级下册

《雕与刻的乐趣》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了解基本雕刻、镂刻概念,如了解雕塑材料的可塑性,熟悉基础雕刻技法。
2.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工具使用方法,培养其安全操作意识。
3. 激发学生对雕刻艺术的兴趣,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认识与材料选择学生需对不同材质的雕刻材料(如木头、石材、陶土等)进行观察和触摸,理解各自特性。
学习了解各种雕刻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刻刀、砂纸等。
2. 雕刻基础技能训练学生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雕刻练习,如简单的线条切割、平面镂刻等。
通过模仿实例图案,训练双手的协调性和操作精准度。
3. 作品创作实践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雕刻技巧之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个人作品的创作。
主题为“自然与生命”,学生可以雕刻一片树叶、一只小动物或一朵花等自然元素,体现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4. 作品细节处理与打磨完成初稿后,学生需对作品进行细节处理和打磨,使其更加精致和立体。
包括对线条的修饰、细节的补充等。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保证作品是原创设计,体现自己的思考与创意。
2. 工具使用需安全规范,不乱丢弃废料,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环境卫生。
3. 作品的每一环节需保证基本的质量要求,即要细心和精准地进行切割、雕刻、打磨等工序。
4. 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准时提交作品。
四、作业评价1. 作品创意性:是否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2. 技能掌握: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雕刻技能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 作品质量:作品整体外观是否整洁美观,细节处理是否到位。
4. 时间完成度:学生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准时提交作品。
综合五、作业反馈对于评价中出现的优点,导师将及时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反馈,以资鼓励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不足之处,导师会指出具体问题并给出建议,以帮助学生在下一课时的学习中能够有所提高。
同时,通过展示部分优秀作品,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第10课 美丽的花》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美丽的花》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观察、绘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2. 培养学生对花的热爱和欣赏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花卉对环境的重要性。
二、作业内容1. 观察作业:学生需在家中自行寻找一种喜欢的花朵,进行仔细观察,记录花的形状、颜色、花瓣、花蕊等特征。
观察过程中,可拍摄照片或视频辅助记录。
2. 绘画作业:学生根据观察所得,用画笔将花绘制在纸上。
绘画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花朵。
3. 环保小任务:要求学生将家中废旧的花瓶、纸盒等材料,制作成花盆或花篮,用于栽种自己绘制的花朵,增强环保意识。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作业需真实记录,可适当添加自己的观察感受;2. 绘画作业需按照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创作,注重细节;3. 环保小任务需独立完成,家长可给予必要的指导;4.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给老师。
四、作业评价1. 观察作业:根据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2. 绘画作业:根据创意、细节和真实性的表现进行评价;3. 环保小任务:根据完成度、创意和环保意识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老师将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对于优秀的作品将进行展示,同时也会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学生可根据老师的反馈进行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和观察能力。
此外,老师也会鼓励学生与同学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花的形态、色彩等特征的认知,提高对花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环保意识。
二、作业内容1. 绘画作业:学生需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朵,通过观察和想象,画出该花的形态、色彩和环境特点。
要求画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得当,体现出花朵的美感。
2. 手工作业:学生需用纸张或彩纸等材料,制作一朵花的立体手工模型。
要求设计新颖,制作精细,体现花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小学美术特色作业设计
娄庄中心小学 江 山
运用绘画日记画的方法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习,其观察力、记忆力、
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绘画技能等多方面都能得到发展,使眼手口
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为创作积累题材。如果极早培养学生养成画日记
画的习惯,将对美术教育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日记画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的中、高年级,语文老师都会有让学生每天写日记的要求,
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但很多学生,由
于对写日记认识不够或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也或恒心与毅力的不足,
写成的日记较为马虎和粗浅,不能长期坚持写下去。这样就会使要求
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习惯难以形成,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利用语文课和美术课的特点,来提高学生写日记
的兴趣。如小明想表达的是他妈妈过生日的事情,他写出的文字有:
图画、妈妈的眼泪、好孩子等等,这说明画面上会出现妈妈、图画、
眼泪、好孩子等艺术形象(可以从这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最
后来看看小明表达的画面:一个短头发的妇女,左手拿着一张画,画
上有一个蛋糕,蛋糕上插着蜡烛,写着“祝妈妈生日快乐”,而右手
则紧紧搂着一个小男孩,眼角流着眼泪。这幅画让人一目了然,很受
感动。
二、日记画有利于学生养成观察分析事情的良好习惯,增强
分析力、想象力。
2
小学生的感觉比较单纯和独特,性格天真活泼,他们对每天丰富
多彩的生活有深刻的感受,比如开心的游戏,奇特的经历、学校组织
的活动等,这一切都可以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了画日记,他
们会有目的的去观察一些身边的人物、事件,目的性更明显,观察的
也会更为细致。日记画画出了学生对所认识的事物、事件的感受、体
会、心境、情绪和爱好等,是集学生的记忆、想象、创作于一体的绘
画。这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它对培养学生的分析力、想象力有着重要
的辅助作用。
三、日记画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日记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有个
创造性题目《我的家庭》,要求学生们想象创作,在作画之前,先回
想家庭中的趣事。这对于那些没有画过日记画的学生来说,是件很难
得事,因为他们既没有好的基础,也缺乏素材,即使能画出来,也可
能是一些生硬的画面。而经过了日记画训练的学生则不同,由于有了
日记画的基础,他们对创作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不会觉得困难,完成作
业的信心十足,创作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最终可创作出一幅幅新颖独特、生动有趣的绘画作品。
我们要通过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设计,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
的最佳途径,使他们不再感到美术作业是无味的,使他们真正成为学
习主人,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二、定义
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
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 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 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4) 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5) 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6) 保持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7) 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2. 办公用品的卫生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办公桌面:办公桌面只能摆放必需物品,其它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暂不需要的物品就摆回柜子里,不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掉。
2) 办公文件、票据:办公文件、票据等应分类放进文件夹、文件盒中,并整齐的摆放至办公桌左上角上。3) 办公小用品如笔、尺、橡皮檫、订书机、启丁器等,应放在办公
桌一侧,要从哪取使用完后放到原位。4) 电脑:电脑键盘要保持干净,下班或是离开公司前电脑要关机。5) 报刊:报刊应摆放到报刊架上,要定时清理过期报刊。
6) 饮食水机、灯具、打印机、传真机、文具柜等摆放要整齐,保持表面无污垢,无灰尘,蜘蛛网等,办公室内电器线走向要美观,规范,并用护钉固定不可乱搭接临时线。7) 新进设
备的包装和报废设备以及不用的杂物应按规定的程序及时予以清除。3. 个人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
2) 下班后要整理办公桌上的用品,放罢整齐。
3) 禁止在办公区域抽烟。4) 下班后先检查各自办公区域的门窗是否锁好,将一切电源切断后即可离开。
5) 办公室门口及窗外不得丢弃废纸、烟头、倾倒剩茶。
4.总经理办公室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 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2)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 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4) 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三、 检查及考核 每天由领导检查公共区域的环境,如有发现不符合以上要求,罚10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