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三一模 实验表格归纳专题汇编

合集下载

[2019][北京初三一模化学分类汇编-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2019][北京初三一模化学分类汇编-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2019年北京市初三化学一模分类汇编—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朝阳区:19.(2分)右图是纳米铁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锥形瓶中水的作用是。

20.(2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1 实验2(1)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对碳酸钠溶解性的影响。

(2)实验2可获得的结论是。

21.(2分)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实验1 实验2(1)实验1中,能证明燃烧时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2中,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22.(2分)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加入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______。

23.(3分)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已知:A的容积为250 mL,B中盛有足量的水,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1)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

打开K1,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松手后,观察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测定A 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打开K1,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20 mL NaOH溶液(足量),关闭K1,充分反应后,(填实验操作),观察到B 中的水进入A 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60 mL水,则A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

东城区:18.(3分)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O2,并进行O2的性质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选择B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

(2)C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

19.(2分)下图为实验的基本操作。

A B C实验1 实验2(1)实验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实验2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________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各区初三化学一模简答题专题汇编-化学实验(探究实验)(教师版)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各区初三化学一模简答题专题汇编-化学实验(探究实验)(教师版)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各区初三一模简答题汇编-化学探究实验【2019-2020学年宝山初三一模】51. 葡萄糖是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某化学兴趣小组接到任务——探究葡萄糖的组成元素。

(老师提示:葡萄糖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提出问题】葡萄糖组成元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葡萄糖由碳氢元素组成;猜想2:葡萄糖由 (10) 元素组成。

【设计实验】已知:氧化铜能确保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和硫酸铜足量。

【实验步骤】Ⅰ.检查装置的 (11) 后,装入葡萄糖和氧化铜,连接仪器。

Ⅰ.……【实验数据】D 中葡萄糖起始质量为0.9克,E 装置增重0.54克,F 装置增重1.32克; 【实验现象】D 中葡萄糖无剩余,D 中氧化铜未变色,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与反思】ⅠA 的作用是 (12) ; Ⅰ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 ; Ⅰ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其作用是 (15) ; Ⅰ根据 (16) ,可证明葡萄糖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Ⅰ小组同学利用测定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最终得出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请你从上述实验设计的原理分析他们结论的获得是否严谨? (17) 。

【答案】(10)碳氢氧 (11)气密性(12)除尽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干扰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检验。

(合理给分)(13)2H 2O 2 2H 2O + O 2↑ (14)CuSO 4+5H 2O CuSO 4·5H 2O (15)干燥氧气(合理给分)(16)F 中石灰水变浑浊、E 中白色粉末变蓝色(或从E 、F 增重或从质量守恒解释) (17)不严谨,F 装置右侧缺少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的装置,装置中原有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

(合理给分)【若是计算说明严谨的,要强调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少可以忽略不计。

上海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分类汇编 表格分析(无答案)

上海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分类汇编 表格分析(无答案)

表格分析1.(徐汇)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对支持面压力大小的有关因素,小汇同学用形状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重物进行实验,实验中他将重物放在水平面上,如图18所示。

改变重物与支持面的接触面积,用传感器测出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得到的结论是:(11)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12) 。

③小汇将重物放在一块长薄板上,观察到图19(a )所示的现象,将薄板的一端抬高,使支持面倾斜,观察到图19(b )所示的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初步判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可能与支持面的倾角 (13)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④在进一步的实验探究中,小汇测出了斜面的倾角θ(注:倾斜的支持面称为斜面),如图19(c )所示,并改变θ继续实验,同时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一 重物放在水平面上 序 号1 2 3 4 5 6 7 8 9 质量(千克) 1 1 1 2 2 2 3 3 3 接触面积(厘米2) 4 5 6 456456压力(牛)9.8 9.8 9.8 19.6 19.6 19.6 29.4 29.4 29.4图18AABBθA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0、11、12,得到的结论是:13) 。

2.(宝山)在学习压强概念后,晓红知道了固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对支撑面产生压强,由此提出问题:地面附近的液体也受重力的作用,它所产生压强的特点与固体相同吗?(1) 晓红继续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利用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水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实验。

她先在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薄膜,然后将有薄膜的一端浸入水中,研究过程如图16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她进行了合理的假设。

你认为晓红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假设,晓红接着将玻璃筒分别浸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的不同深度处进行研究。

2020北京初三一模汇编之基本实验

2020北京初三一模汇编之基本实验

2020初三一模汇编之基本实验2020海淀一模(2020海淀一模)19.(2分)请从19-A或19-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19-A 计分。

图中装置的夹持仪器已略去。

19-A用下图装置研究氧气19-B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1)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是______。

(1)滴入稀盐酸后,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石蕊试纸处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19-A(1)2H2O2 ===== 2H2O + O2↑(2)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19-B(1)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2)紫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2020海淀一模)20.(2分)小明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向充满二氧化碳的三个软质塑料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石灰水、水,立即拧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

(1)振荡B瓶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明观察到A瓶比C瓶变瘪得更明显,原因是________。

答案:(2020海淀一模)20.(2分)(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瓶子变瘪(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或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比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多(2020海淀一模)21.(2分)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b处、c处的正中间,当b处白磷燃烧时,a处白磷和c处红磷均不燃烧。

(1)实验中利用了铜的性质是。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b处白磷燃烧,a处白磷不燃烧B.b处白磷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C.a处白磷不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答案:(2020海淀一模)21.(2分)(1)导热性良好(2)AB(2020海淀一模)22.(3分)同学们通过右图实验研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上海市各区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表格实验题

上海市各区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表格实验题

表格实验题宝山:26.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处的电流(I总、I1和I2),用电压表测出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两端的总电压(U1、U2和U总),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和改变电源电压的高低,进行多次实验,正确记录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2、3和4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2)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5、6和7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3)依据电阻公式R=U/I,且利用表中两列数据,可以计算出每次实验时电路的总电阻,请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最后一列中.(4)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最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5)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又得出以下结论: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电压与电阻数据,得出有关电压变化规律时:串联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一定,某一电阻阻值不变,另一电阻变大时,.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和6中两个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和两个电阻的大小的比值,得出的定量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嘉定:26.小林和小徐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变化情况。

如图18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牛、40牛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

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 ,并测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桌,并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 浮,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小林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后得出结论:不同柱形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对桌面压力相同。

②分析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5与8的数据与小林得出结论不符的原因(15) 。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基本实验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基本实验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基本实验 人教新课标版【东城】31.(6分)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下图中五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请回答:(1)实验A 中水作 (填“溶剂”或“溶质”)。

(2)实验B 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_______。

(3)实验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结论。

(4)实验D 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

(5)实验E 中的水作 。

【西城】31.(7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1)实验仪器a 的名称是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装置还可用于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将装置A 和C 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 ,目的是 。

【海淀】31.(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下同)。

①②(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

【朝阳】31. (7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A 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A 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 中,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 ____ ___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 ____。

(3)小明按C 图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炸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 ____。

(4)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

他将镁和不同含碳量的铁 (镁和铁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2019年上海各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数据表格((word版包含答案)

2019年上海各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数据表格((word版包含答案)

2019年上海各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数据表格((word版包含答案)2019 年上海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数据表格1.(19嘉定区一模)某班同学在学习“重力”时,根据“用手掂物体”的活动体验和生活经验对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物体的质量;猜想2:物质的种类。

实验序号质量(千克)重力(牛)10.10 1.020.25 2.530.30 3.0表二被测物体:黄豆实验序号质量(千克)重力(牛)40.08 0.850.20 2.060.36 3.6实验序号质量(千克)重力(牛)70.05 0.580.15 1.590 .40 4.0①请你举出一个实例,作为提出猜想1 的依据。

根据上述猜想与假设,他们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得质量已知的多份大米、黄豆和陶泥所受的重力,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 与3 或4、5 与6 或7、8 与9 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③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根据实验所测数据无法直接比较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理由是:。

④他们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发现:大米、黄豆和陶泥受到的重力和其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且都相同,这表明猜想2 是否成立?⑤本实验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以下实验多次测量目的不同的是A.测定物质的密度B.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C.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D.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19青浦区一模)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

实验时,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110 9表二乙物质(固态)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410 11520 22630 33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 与3(或4、5 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020北京初三一模汇编之基本实验学

2020北京初三一模汇编之基本实验学

2020初三一模汇编之基本实验2020海淀一模(2020海淀一模)19.(2分)请从19-A或19-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19-A 计分。

图中装置的夹持仪器已略去。

19-A用下图装置研究氧气19-B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1)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是______。

(1)滴入稀盐酸后,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石蕊试纸处的现象是________。

(2020海淀一模)20.(2分)小明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向充满二氧化碳的三个软质塑料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石灰水、水,立即拧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

(1)振荡B瓶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明观察到A瓶比C瓶变瘪得更明显,原因是________。

(2020海淀一模)21.(2分)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b处、c处的正中间,当b处白磷燃烧时,a处白磷和c处红磷均不燃烧。

(1)实验中利用了铜的性质是。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b处白磷燃烧,a处白磷不燃烧B.b处白磷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C.a处白磷不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2020海淀一模)22.(3分)同学们通过右图实验研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1)Ca(OH)2属于(填“酸”、“碱”或“盐”)。

(2)观察到试管a中有固体剩余,加热后固体(填“消失”或“不消失”)。

(3)观察到试管b中固体消失、红色溶液变为无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20海淀一模)23.(3分)某实验小组用足量稀盐酸分别与等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实验装置和测得数据如下图所示。

(1)写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小组同学分析后,得出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两种碳酸盐和同样的稀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产生气体的速率比碳酸钠要快。

2020年初三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基本实验-教师版

2020年初三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基本实验-教师版

2020初三一模汇编之基本实验二氧化碳1. (2020丰台一模)20.(2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A 装置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用B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

答案:20.(1)CaCO 3 + 2HCl === CaCl 2 + CO 2↑+ H 2O (2)将燃着木条放于集气瓶口2. (2020房山一模)20.(2(1)将稀盐酸全部注入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 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可知CO 2的性质是 。

答案:20.(2分)(1)CaCO 3 + 2HClCaCl 2 + H 2O + CO 2↑ (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3. (2020西城一模)20.(2分)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1 实验2(1)实验1:打开K 1,从长颈漏斗加水没过漏斗下端,关闭K 1,振荡。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实验2:下端木条先熄灭,可以验证CO 2的性质是______。

答案:20.(1)气球鼓起(24. (2020西城一模)22.(2分)如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B 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答案:22.(1)略(2)发白光,放出热量,石灰水变浑浊BA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5. (2020海淀一模)19.(2分)请从19-A 或19-B 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19-A 用下图装置研究氧气19-B 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1)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是______。

(1)滴入稀盐酸后,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石蕊试纸处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19-A (1)2H 2O 2 ===== 2H 2O + O 2↑ (2)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19-B (1)CaCO 3 + 2HCl === CaCl 2 + CO 2↑+ H 2O (2)紫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6. (2020海淀一模)20.(2分)小明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后专题复习4实验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后专题复习4实验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后专题复习4实验姓名。

1、小新在实验室用足量的锌粉与稀硫酸按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氢气,发现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下列试剂,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 C.纯碱溶液 D.澄清石灰水2.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A.B.C.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4.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R+CuSO4=Cu+RSO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R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C.该金属可以是Al D.若R为Fe,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小5.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又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① 氢气② 氧气③氯化氢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⑥一氧化碳A.③④⑤ B. ①②⑥ C. ①②③ D. ③④⑤⑥6.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①→②→→(填序号);7、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若用A 、C 装置组合制取O 2,当看到水槽中气泡 (填“刚一冒出”或“连 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熄灭酒精灯”或“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写出用B 、E 装置组合制取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H 2S 是有毒气体,溶于水成氢硫酸。

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 )和稀H 2SO 4在常温发生复分解反应制H 2S 。

某同学用G 装置来收集处理H 2S 。

①实验室制H 2S 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G 装置来收集处理H 2S ,说明其密度比空气 。

③G 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漏斗的作用是 。

2019初三一模汇编-探究实验 -学生版

2019初三一模汇编-探究实验 -学生版

2019初三一模汇编-探究实验【简答题】-综合实验一、还原氧化铜(静安)36.下图是初中化学中两个重要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作答。

①图1、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是(10),A、C中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分别是(11),(12),图1、2实验体现了一氧化碳和碳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13)。

①如图1实验,加热前进行的是操作是(14),目的是(15)。

①对图1、2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16)(填编号)。

a.图2C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b.图1、2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液体倒流,都要先将导管移出石灰水,再熄灭酒精灯或喷灯c.图1、2实验分别生成1mol二氧化碳,实验需要的碳和一氧化碳的物质量也分别是1mol①某兴趣小组在做完图2实验后,进行了如下图的改进,也得出了碳和氧化铜能反应的结论,有一个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不够严密,理由是(17)。

(嘉定)51.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实验猜想】① 猜想1:只有CO2;猜想2:只有(11)(填化学式);猜想3:含有CO和CO2。

若猜想1成立,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

【实验探究】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进行探究。

①若观察到 (13) 的现象,说明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

装置E 的作用是 (14) 。

①装置B 、D 中都盛放了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其中装置B 的作用是 (15) 。

有同学认为:不需要装置D 也能证明猜想3成立,你是否支持该同学的说法,并说明理由。

(16) 。

(松江)52.把木炭和氧化铜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如右图)。

①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2) , 实验中观察到:A 中有红色固体出现, (13) 。

实验结束时将单孔塞拔出,停止加热,冷却时发现有少部分红色固体遇空气又变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4) 。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33实验探究汇编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33实验探究汇编

实验探究昌平33.(8分)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个兴趣实验。

向包有Na 2O 2的脱脂棉中吹气,发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于是他们决定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

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查阅资料】1. Na 2O 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CO 2、H 2O 、HCl 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不能与N 2发生反应。

2. 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含量:N 2:74%;O 2:16%;水蒸气:6%;CO 2:4%3. CO 2既不与NaHCO 3反应,也不溶于饱和的NaHCO 3溶液。

【猜想与假设】1. 可能是CO 2与Na 2O 2反应产生了O 2,释放出热量。

2. 可能是H 2O 与Na 2O 2反应产生了O 2,释放出热量。

3. 可能是_______与Na 2O 2反应产生了O 2,释放出热量。

【实验验证】实验I :验证CO 2与Na 2O 2反应产生了O 2,释放出热量。

甲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制取并收集了一瓶CO 2气体,将包有Na 2O 2的脱脂棉放在燃烧匙中,伸入集气瓶,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

得出结论,猜想1成立。

乙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 2与Na 2O 2反应产生了O 2,理由是__________。

同学们经过讨论,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用图2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

打开止水夹K ,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K 。

注入稀盐酸,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

图 2① ,② ,③ 。

【设计完成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烧杯C 中的废液可能的组成:连接→ 氮气袋包有Na 2O 2的脱脂棉2019A 大理石BCDE 碱石灰(CaO 和NaOH 的混合物)(4)最后,两位同学向烧杯C 中加入 ,实现了此次实验的绿色排放(呈中性)。

顺义33.(7分)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右图),想通过探究确定其成分,以便重新利用。

初中中考实验汇总表2019.3.27打印

初中中考实验汇总表2019.3.27打印

5
粗盐的溶 解和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玻 璃棒、小烧杯2个、量筒
(10ml)、胶头滴管、蒸发皿 、坩埚钳、石棉网、滤纸、粗 盐、水、药匙、废液缸、抹布

1、说出仪器、药品是否齐全。 2、粗盐的溶解:(1)用药匙取一小药匙粗盐加入烧杯中。 (2)用量筒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3)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序 号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化学学科
评分标准
1.检查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器材检查,(用手指着仪器快速检查)
实验器材(2分) ●根据实验要求,清点仪器和药品 2 未检查直接做实验本项不得分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5分)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烧杯接水,再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导管时,先 蘸水,再旋转连接)
●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稀盐酸;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着手心;液体不能流到试管外。 10 未先固后液-5,未倒放塞子-3,未试管口紧靠细口瓶口-2未倾斜试管-2,未缓缓倒入液体-2酸用量太多-3,酸洒到桌上-3未及时盖好瓶盖复位各-1。(共10
、药匙、小烧杯、石灰石回收 台上时要竖直不可倾斜,更不能悬空。
理,擦拭实验台。不用洗涤试管。
1.检查实验器材:(用手指着仪器快速检查)
2.计算: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

g;水
g。
3.称量和量取:称取氯化钠:(1)检查天平是否放置平衡,取下天平架上的橡胶垫。在
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一张同样的白纸。用砝码盒里的镊子将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观察是

否平衡。如不平衡,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直至平衡。 (2)用镊子调节游码至3g处,取下装氯化钠的广口瓶塞,倒放于桌面,用完及时盖上。 (3)用药匙取氯化钠,用右手持药匙,左手轻轻敲打右手腕,逐渐添加在左盘上,药品 无洒落,称量准确。(万一称量的食盐取多了,将多余的食盐倒在指定的容器,不能放回 原瓶。) (4)把称取的氯化钠倒入一洁净的烧杯内,药品无洒落,纸上不留明显残留物。 (5)称量完毕,砝码归盒,用镊子将游码归零。 量取蒸馏水:取出装蒸馏水的细口瓶,开启瓶塞,倒放于实验桌上,标签对着手心,瓶口 紧挨量筒,向量筒中正确倒入适量蒸馏水(略少于所量体积且无洒落)。用胶头滴管正确 吸取蒸馏水(有提离液面后挤压动作),向量筒内悬空滴加,边滴边观察,加至凹液面与 47ml刻度线相平。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 4.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标签上要注明 。 5.整理仪器。

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表格实验题

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表格实验题

表格实验题宝山:26.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处的电流(I总、I1和I2),用电压表测出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两端的总电压(U1、U2和U总),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和改变电源电压的高低,进行多次实验,正确记录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2、3和4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2)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5、6和7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3)依据电阻公式R=U/I,且利用表中两列数据,可以计算出每次实验时电路的总电阻,请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最后一列中.(4)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最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5)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又得出以下结论: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电压与电阻数据,得出有关电压变化规律时:串联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一定,某一电阻阻值不变,另一电阻变大时,.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和6中两个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和两个电阻的大小的比值,得出的定量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嘉定:26.小林和小徐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变化情况。

如图18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牛、40牛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

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 ,并测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桌,并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 浮,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小林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后得出结论:不同柱形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对桌面压力相同。

②分析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5与8的数据与小林得出结论不符的原因(15) 。

【新编】上海市各区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_表格实验题

【新编】上海市各区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_表格实验题

表格实验题宝山:26.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处的电流(I总、I1和I2),用电压表测出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两端的总电压(U1、U2和U总),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和改变电源电压的高低,进行多次实验,正确记录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2、3和4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2)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5、6和7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3)依据电阻公式R=U/I,且利用表中两列数据,可以计算出每次实验时电路的总电阻,请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最后一列中.(4)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最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5)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又得出以下结论: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电压与电阻数据,得出有关电压变化规律时:串联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一定,某一电阻阻值不变,另一电阻变大时,.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和6中两个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和两个电阻的大小的比值,得出的定量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实验序号电流I1(安)电流I2(安)电流I总(安)电压U1(伏电压U2(伏电压U总(伏电阻R1(欧)电阻R2(欧)电阻R总(伏)1 0.4 0.4 0.42 4 6 5 102 0.3 0.3 0.3 3 3 6 10 103 0.2 0.2 0.24 2 6 20 104 0.15 0.15 0.15 3 36 20 205 0.1 0.1 0.1 2 46 20 406 0.06 0.06 0.06 1.2 4.8 6 20 80嘉定:26.小林和小徐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变化情况。

如图18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牛、40牛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初三一模实验表格归纳专题汇编1、(2018 宝山第26题)为了研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增加量ΔF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用一个重为10牛的球体,先后放入盛有等质量液体的底面积大小不同的甲、乙、丙圆柱形容器中,待球体静止后测取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增加量ΔF。

实验数据和实验学校见下表。

①观察序号1或2或3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ΔF和容器底面积S的大小关系,得出初步结论是:当球体在密度相等液体中沉底时,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增加量与容器底部面积大小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观察序号_______________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ΔF和液体密度ρ液的对应变化,得出初步结论是:当球体浸没在液体中静止不动时,液体密度ρ液越大,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增加量ΔF越大。

③为了进一步研究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增加量ΔF与球体重力G球大小的关系,小明同学认为:“除了上述容器和测力计外,还需要添加几只重力不同的实心金属球进行实验。

且将这些重力不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水中,测取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增加量ΔF,并分析测得的ΔF是否随金属球重力G球的变化而变化。

”小明同学设计的这一实验方案能否达成实验目标?若能达成,请你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预估判断ΔF与G球是否有关。

若不能达成,请你完善小明同学设计的方案,并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预估判断ΔF与G球是否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8 奉贤第26题)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他们从实验室选用的器材有:若干节干电池、电压表、电键、导线及表一所示的不同规格的导体等。

表一 表二(1)为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你认为还必须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 (19) 。

(2)小组同学在探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时,他们选择了导体A 、B 、C ,并分别进行了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20) 。

(3)为了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他们计划选用表一中编号为 (21) 的导体进行实验。

(4)若他们计划选用表一中编号为C 、D 的导体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探究导体的大小与____ (22)______的关系。

(5)经过小组讨论后,他们发现(3)、(4)的设计方案都不完善。

为了完善设计方案,该小组同学提出了需要添加的不同规格的其他导体,见表二。

你认为最符合需要的应是表二中编号为___(23)___的导体。

3、(2018 虹口第25题)25.为了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与物体体积V 物有关还是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V 浸有关,某小组同学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① 现有可供选择的物体如右表所示,在研究F 浮与V 物的关系时应选择________物体(选填“一个”或“多个”),并控制其浸入水中的体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其受到的浮力。

② 该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完善方案后继续实验,将体积不同的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实验现象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序号__________的实验示意图及数据,可得F 浮与V 物无关。

根据序号1和2和3中的实验示意图及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浸入水中,__________。

③ 他们尝试利用液体内部压强知识阐述浮力产生的原因,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如图12所示:F 浮=F 2-F 1=p 2S -p 1S =ρ液g h 2S -ρ液g h 1S =ρ液g (h 2-h 1)S =ρ液g V 物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如图13所示,请利用液体内部压强知识推导出物体受到的浮力。

__________(11)(13) (12)4、(2018 嘉定第26题)26.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F的变化情况。

如图20所示,他们将高H为0.10米的圆柱体甲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并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

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为进一步研究F和h关系,他们计算了每一次实验时F的变化量D 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8~12)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当h<H时,(14)。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不再随浸入的深度h的增大而变化。

原因是:(16)。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8~12中△F与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7)。

④该组同学由实验序号4与10或6与12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圆柱体甲在未完全浸入不同液体的过程中,存在h不同而F相同、△F相同的现象。

他们通过进一步综合分析分析,猜想只要h和液体密度ρ液满足(18)是个定值的条件,即会出现这种现象。

5、(2018 金山第28题)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择了两个底面积S不同的容器进行研究,并在容器内倒入深度h不同的液体,用压强计分别测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将s、h和p记录在表一中。

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为做进一步研究,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p的变化量△h和△p,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8与9)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底面积大小(17)(选填“有关”或“无关”);(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或9~14)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8)。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9)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的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越大。

(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或9~14中△p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20)。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和9~14中△p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21)。

6、(2018 静安第25题)25.为研究盛有水的容器在浸入物体后,容器底部所受水压强p的情况,某小组同学利用两端开口的玻璃筒、小球和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

他们先在一端扎紧橡皮膜的玻璃筒内盛水,再将小球逐渐浸入水中,其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11所示。

小明由此提出猜想:盛有水容器在浸入物体后,容器底部所受水压强p随小球所受浮力F浮的增加而增大。

①请写出图11中支持小明猜想的实验现象。

________(9)为验证猜想,该小组继续进行研究,他们先将重为16牛物体A挂在测力计下,随后逐步将其浸入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

实验中,他们读出物体A在各处静止时的测力计示数F、并测得此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再计算得到物体A所受的浮力F浮和容器底部所受水压强的增加量p。

实验过程的示意图以及相应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内。

(11)②请补全实验序号1中的数据。

________(10)、________(12)实验数据及相应的示意图,可判断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13)的③分析比较表中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④分析比较表中第四行和第六行的实验数据及相应的示意图,可得出初步结论:在物体(14)。

浸入盛有水圆柱形容器的过程中,________7、(2018 闵行第29题)某小组同学发现在物体浸入液体过程中,液体密度ρ、物体浸入液体体积V浸及溢出液体体积V溢都会对液体压强变化量∆P液产生影响。

为了研究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P液与ρ、V浸、V溢的关系,他们用底面积相同但溢水口高度不同的若干柱形容器、体积为0.017米3的物体、密度为ρ1、ρ2的液体及DIS 压强传感器等器材进行实验。

他们先在一个容器中装入密度为ρ1的液体,并将该物体慢慢浸入,过程如图21所示,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接着他们在三个不同的容器中装入体积不同、密度为ρ2的液体,再将该物体分别浸入,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ρ1<ρ2)表一表二(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中的∆P 液和V 浸、V 溢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 (11) 时,同一柱形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P 液是相同的。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中的∆P 液和V 浸、V 溢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时, (12) 。

(3)将该物体浸没在密度为ρ2的液体中,溢出0.002米3的液体,则∆P 液为(13) 帕。

8、(2018 浦东第25题)某同学研究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力的变化情况。

他在盛有水的薄壁柱形容器中放入不同的实心物体,物体浸没在水中且沉底,实验过程均如图13所示,并用传感器测出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变化量ΔF ,相关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9) 中ΔF 和ρ物的关系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浸没在水中且沉底的实心物体,当V 物相同时,ΔF 随ρ物的增大而增大;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5与6)中ΔF 和V 物的关系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0) ;表二③进一步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后,存在ΔF在表二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

(11) (12)9、(2018 普陀第25题)小芳和小李做“探究串联电路的规律”实验,所用器材包括电源(6伏)、电键、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和若干导线,他们首先按图11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①为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小芳打算先将电压表接在AB两端,测电阻R1两端电压U1,然后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

小李觉得这样的操作无法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

你认为小李的判断是(9)(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10)。

②讨论完毕后,他们按正确的方法实验,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1的电压U1、R2的电压U2,以及R1、R2两端总的电压。

并多次改变R1和R2的阻值,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a)分析比较表中最后三列的数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1)。

(b)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U1与U2比值和R1与R2比值关系,可得到的结论是:(12)。

③为探究串联电路电阻规律,他们先将电流表串联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然后用一个电阻R 替换R 1和R2接入AC 之间,当替换前后电流表示数保持相同时,电阻R 即是R 1和R 2的总电阻,此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13) 。

10、(2018 青浦第29题)29.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某小组用A 、B 两个导体进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