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

合集下载

「最新」国开电大行管本科《城市管理学》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库(分学期版)

「最新」国开电大行管本科《城市管理学》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库(分学期版)

「最新」国开电大行管本科《城市管理学》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库(分学期版)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18.根据《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试论述城市突发事件处置过程需要遵循的原则。

答: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18.试述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

答:在推行社区自治,加快城市民主化建设的进程中,并不是要否定和弱化城市各级政府组织在城市社区工作中的领导,而是将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精神和意志通过社区自治组织的形式灌输下去,同时,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面向社区,重心下移的原则,社区工作的核心是管理与服务。

各级组织都要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贴近群众、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作为强化管理的着眼点,将工作重心下移,利用各自的职能指导和配合社区居委会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支持街道办事处履行综合管理和协调职能,积极为社区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共住共建”创造条件,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

第二,事权下移,责、权、利配套的原则,要加快城市基层工作社区化、社区工作社会化的进程,各级组织要在事权下移、责任下移的同时,将财力和利益也随之下移,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属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若确需社区配合的,须与街道协商,经政府同意后,实行部门指导,“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运作方式。

通过责、权、利的配套统一,加大社区工作力度,调动社区居委会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以人为本,资源整合的原则,各级组织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便利社区居民生活、丰富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保障社区居民安居乐业为己任,把社区居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各级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

理工类专业课复习资料-地理科学导论历年真题

理工类专业课复习资料-地理科学导论历年真题

一、简答题1.物质文化与环境的关系.P240答:(一)物质文化对环境有强烈的依赖性,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和制约。

(1)环境向人类提供资源,提供物质生产条件,从而决定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如蒙古族的畜牧文化,爱斯基摩人的冰猎文化等。

(2)环境资源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人工制品的材料、样式的地域风格。

如山区的石木结构,黄土地区的窑洞等。

(3)环境影响产业的分布格局地势。

如第一产业受气候条件和水体分布的影响,资源型产业受资源分布的制约等。

(4)地理环境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

如气候适宜、地形平坦的地区生产力发展快,反之,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物质文明总是比较落后。

(二)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程度的提高,文化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

(1)在农耕文明阶段,主要表现为人类对气候、土壤、水文等农作物生产条件的依赖。

(2)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的社会文明对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为一对资源、能源产地的依赖,文明发展程度与资源的占有程度密切相关。

(3)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出现后工业文明,信息产业发达。

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对文明发展的意义加大。

(4)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文明对环境的依赖的空间范围发生了改变,变地区、国家对所在局部环境的依赖为全体人类对全球环境的依赖。

2.地球系统演化的过程.P47答: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分4个阶段,即天文时代、地质时代、生物时代和人类时代。

(1)天文时代。

所谓天文时代就是地球作为天体的形成阶段。

关于太阳系和地球的起源,受到肯定和认同比较多的是星云说。

认为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都是太阳星云形成的。

太阳星云中心部分收缩增温,达到热核反应条件后,太阳形成一颗恒星。

氢元素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在辐射压力和太阳风的驱赶下逃离,剩下的主要是硅、氧、镁、铁等较重元素。

地球就在较重物质形成的星云中的尘粒互相碰撞、吸引、合并形成。

(2)地质时代。

地质时代就是地球内部构造形成的阶段。

地球形成之初,热能使地球内部增温,密度高而熔点低的铁、镍等物质熔融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地心,密度低而熔点高的硅酸盐类物质熔融后上浮,地球逐渐分层形成地核、地幔和地壳。

“第五届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第五届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第五届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本刊讯为推进建设领域电子政务的建设,加强相关技术成果在城市信息化中的交流与应用,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促进行业产业化发展,深入研讨“十二五”数字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要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于2010年11月11日-12日在北京召开“第五届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

10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这一消息。

大会组委会主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李秉仁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第五届数字城市大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主办,大会的主题是“推动行业信息资源规划建设,引导城市信息化建设和谐发展”。

据介绍,大会由研讨会和博览会两大部分组成。

研讨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举办,由全球数字城市高峰论坛(主论坛),城乡信息资源规划及建设论坛,数字城市建设与发展(城乡设施生命周期管理)论坛,城市三维技术应用论坛,无线城市及3G、物联网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论坛,建筑业信息化(实体建筑物生命周期管理)论坛和数字房产及房屋权属生命周期管理论坛组成。

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将出席论坛并发表精彩演讲。

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同期举办,数字城市建设技术与设备等领域的科研机构及知名企业将展示国内外数字城市建设的最新技术与应用成果。

李秉仁指出,本次大会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大会研讨围绕我部电子政务实施的“三大主线”以及“十二项骨干服务”展开,具时代性特征。

三条主线指:实体建筑公共管理应用主线、房屋权属公共管理应用主线、城乡设施公共管理应用主线。

十二项骨干服务指:顶层设计基于标准实施监督服务、质量安全监管服3务和建筑市场监管服务,支持实体建筑公共管理应用主线上的12种政府管理活动;基于房地产市场监管服务、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和住房保障落实服务,支持房屋权属公共管理应用主线上的13种政府管理活动;基于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村镇建设管理服务、城乡规划管理服务和违法违规稽查服务,支持城乡设施公共管理应用主线上的12种政府管理活动。

城市规划体系中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张勇吴晗

城市规划体系中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张勇吴晗

城市规划体系中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张勇吴晗发布时间:2021-08-11T01:00:16.329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张勇吴晗[导读] 智慧城市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也是目前全世界各个城市发展所青睐的模式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智慧城市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也是目前全世界各个城市发展所青睐的模式。

2008年,IBM公司首先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纷纷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如欧盟的“2020”战略、新加坡的智慧国家等。

我国也于2010年正式开启首批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建设,相关政策也不断出台。

截至2020年,已经启动了大约700多个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我国也初步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各地政府十分重视智慧城市的建设,互联网企业对这片蓝海市场也充满期待,天价的数字政府、数字城市项目采购计划吸引着华为、腾讯、阿里巴巴这些互联网巨头,甚至不惜代价地竞争智慧城市项目,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但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挑战,反思智慧城市建设的得与失,对智慧城市建设保持警惕,避免被私人企业和技术专家牵着鼻子走,有助于建设一个更包容、民主、公正、负责任、创新的城市社会。

关键词:城市规划体系;智慧城市;建设策略引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建设智慧城市,要求各地区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优先发展议题。

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发展,我国有将近200个城市启动智慧城市战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成都,无锡,佛山等,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占全球智慧城市数量的一半。

但总体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根据国家25个部委制定的智慧城市评估体系,总分100分,全国275个城市平均分仅为68.16分,与国外成熟的发展阶段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_札记

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_札记

《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本书背景与目的 (3)1.2 北京的重要性与历史地位 (4)二、北京考古发现概述 (5)2.1 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 (7)2.2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9)2.3 随唐至五代十国 (11)2.4 宋元明清时期 (12)三、重要考古发现解析 (14)3.1 元大都的发掘 (15)3.2 长城的研究与保护 (17)3.3 圆明园的遗址调查 (18)3.4 金中都的探索 (19)四、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 (21)4.1 建城历程 (22)4.1.1 商周时期的城邑 (24)4.1.2 春秋战国至秦汉的城池发展 (26)4.1.3 随唐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27)4.2 城市规划与设计 (28)4.2.1 中轴线布局 (29)4.2.2 宫殿与园林规划 (31)4.2.3 街巷与市场布局 (32)4.3 社会文化变迁 (34)4.3.1 从诸侯争霸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5)4.3.2 城市功能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36)4.3.3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38)五、结论与展望 (39)5.1 北京建城史的意义与影响 (40)5.2 未来考古工作展望 (41)5.3 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启示 (42)一、内容概要《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是一本关于北京历史和文化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北京地区丰富的考古发现进行深入研究,全面展示了北京从远古时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远古时期的北京、夏商周时期的北京、秦汉时期的北京、隋唐宋元时期的北京以及明清时期的北京。

在每个部分中,作者都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北京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深入剖析。

在远古时期的北京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北京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然后通过对遗址的发掘和分析,揭示了北京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和文化遗存。

在夏商周时期的北京部分,作者重点讲述了这一时期北京的政治格局、城市建设、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发展,以及与周边诸侯国的交往。

智慧城市:系统地推进城市发展——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杨德海处长

智慧城市:系统地推进城市发展——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杨德海处长

“ 智慧城市”是产业发展 的需要
说 到 近 二 百 个 智 慧 城 市 建 设 的 试 点 , 杨 处 长 为 我 们 讲 起 了 智 慧 城 市 工 作 的 开 始 、 试 点 城市 的建立 。 “ 最 初 是 建 设 部 承 担 的 科 技 部 8 6 3智 慧 城 市 课 题 ,进 行 智 慧 城 市 公 共 信 息
市 经 常 与 数 字 城 市 、 感 知 城 市 、无 线 城 市 、
智 能 城 市 、 生 态 城 市 、 低 碳 城 市 等 发 展 概 念 相 交 又 ,甚 至 与 电 子 政 务 、 智 能 交 通 、 智 能
电 网等 行 业信 息 化 概 念 产 生混 淆 。对 智慧 城
市 概 念 的 解 读 也 经 常 各 有 侧 重 , 有 的 观 点 认 为 在 于 技 术 应 用 , 有 的 观 点 认 为 在 于 网 络 建 设 , 有 的 观 点 认 为 在 于 人 的 参 与 , 有 的 观 点
慧 城市 ” 的建设 发展 问题 。
何 解 决 城 市 发展 所 带 来 的诸 多 问题 、实现 可 持 续发 展 成 为城 市 规划 建设 领域 的重要 命题 。
在 此背 景 下 ,“ 智 慧城市 ”作 为解决 城市 发展 问 题 的 一 条 可 行 道 路 被 提 出 来 ,也 是 未 来 城 市 发展 的趋 势。
智慧城市 : 系统地推进城市发展
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杨德海处长
文 l本 刊记者 张 杰 李 文姹
首批 国家智 慧城市 试 点共 9 0个 ,其 中 地 级 市 ( 包含 省会 城 市 ) 3 4个 ; 区 、县 ( 含 县 级市 ) 5 3个 ; 镇 3个 ,建 设 部 与 这 些 试 点 城 市 及 相 应 省 建 设 厅 签 订 了 共 同 推 进 智 慧 城 市 创 建 的 任 务书 。2 0 1 3年 8月 5 日 ,建 设 部 公 布 第 二 批 国 家 智 慧 城 市 试 点 名 单 ,再 度 确 定 1 0 3个 城市 ( 区 、 县 、镇 ) 为 国家智慧 城市试 点 。 “ 智 慧 城 市 ” 一 时 声 名 鹊 起 ,社 会 上 各 种 机 构 都 对 这 一 概 念 给 予 了 极 大 关 注 。 智 慧 城

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方法论及构建研究 

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方法论及构建研究 

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方法论及构建研究白喆 董正浩 邓成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智能城市研究院,北京100048)摘要: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是掌握城市建设动态,挖掘城市发展痛点,推动城市治理方式数字化重塑㊁公共服务模式智慧化转型的重要抓手㊂对我国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分析,提出了四阶段建设方法论(需求分析 框架搭建 指标梳理 实践应用),构建了涵盖民生服务㊁政府治理㊁产业经济㊁生态环保㊁安全防护5个域(一级分类)㊁27个二级分类㊁26个三级分类和500余项具体指标的通用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建设和优化提出建议㊂关键词:城市;生命体征;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299.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引用格式:白喆,董正浩,邓成明.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方法论及构建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3,49(8):38-46.DOI:10.12267/j.issn.2096-5931.2023.08.0060㊀引言‘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1]㊂城市作为汇聚生产要素㊁生活要素的区域中心,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承载经济㊁政治㊁文化㊁社会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对加快建设数字中国㊁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落地具有关键作用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打造宜居㊁韧性㊁智慧城市,为 十四五 时期我国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道路㊂在数字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的大背景下,城市已经逐渐演变为以城运中心为 大脑 ㊁以通信网络为 血管 ㊁以数据资源为 血液 ㊁以物联设备为 感官 的城市生命体㊂因此,开展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研究,对于全面㊁客观㊁及时监测城市运行状态㊁洞察城市建设水平㊁指引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本文对国内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深入剖析了主流厂商的建设成果和经验,基于此,本文提出了 需求分析 框架搭建 指标梳理 实践应用 四阶段指标体系建设方法论,详细阐述了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并对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提出了发展建议㊂1㊀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研究综述1.1㊀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的内涵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是一组用于衡量城市发展状态的指标集,该指标集将城市类比于生命体,通过汇聚和处理城市中的组织㊁人㊁地㊁物等主体数据,管理㊁服务㊁协作等行为数据,经济㊁环境㊁民生等领域的成效数据,描述城市运行态势㊁预测城市发展趋势㊁总结城市发展规律,助力推动城市安全高效发展㊂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㊁城市治理体系逐渐完善,城市发展状态测量评估正在成为 以评促建 推动城市建设升级的重要手段㊂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GB/T 33356-2022)[2]立足城市发展全局,以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面向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县域城市,构建了涵盖惠民服务㊁精准治理㊁生态宜居㊁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 2020年城市体检工作方案 [3]以发现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了涵盖生态宜居㊁健康舒适㊁安全韧性等八个维度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共包括50项具体指标,为促进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赋能㊂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4]聚焦城市发展状态和规划实施动态,从安全㊁创新㊁协调㊁绿色㊁开放㊁共享六个方面提出33项基本指标,89项推荐指标,助力城市管理者及时掌握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难点和痛点,为优化国土空间规划㊁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等提供支撑㊂相比于以上评价指标体系,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以洞察城市发展现状㊁掌握城市发展脉络为重点,以推动城市治理效能提升为目标,具备覆盖领域全面㊁指标易于量化㊁动静指标结合等特征,是建设城市治理体系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㊂1.2㊀典型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的研究上海市㊁广州市㊁宁波市以政府治理㊁产业发展㊁民生服务㊁生态环境等领域为着力点,构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㊂1.2.1㊀上海市依托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打造超大城市治理新范式2021年6月,上海市在国内率先发布了 上海城市运行数字体征1.0版 [5],将城市运行态势细化为55个类别㊁1000多个指标,助力超大城市 智慧体检 ㊂一方面对城市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及时获取气象㊁土壤等自然环境数据,人流㊁车流等城市动态数据,政务服务㊁民生普惠等城市治理数据,感受 城市呼吸 ㊁摸准 城市脉搏 ㊁测量 城市体温 ;另一方面充分归集物联感知设备㊁视频监控资源㊁市民服务热线等数据,发现城市运行异常和问题,研判城市发展趋势和方向,提升 城市之声 ㊁擦亮 城市之眼 ㊁放大 城市之感 ㊂ 上海城市运行数字体征1.0版 对接了200多类㊁超1100万个物联感知设备,汇聚了50余个管理主体,将近200个系统㊁1000多个应用以及TB级数据资源,每天采集城市运行动态数据3400多万条㊁处置市民反映事项近2.5万件,已经成为上海市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㊁促进城市运行事件高效能处置的重要抓手㊂1.2.2㊀广州市以城市运行指标体系推动城市生命体健康生长广州市按照 一图统揽㊁一网共治 的总体思路,打造 穗智管 城市运行管理平台[6],实现城市运行监测㊁预测预警㊁协同联动㊁决策支持㊁指挥调度,聚焦党建政务㊁公共安全㊁经济建设㊁文化发展㊁交通运输等8个维度,构建了城市运行指标体系,通过汇聚超11万个物联设备的感知数据㊁超36万路监控设备的视频数据㊁24个主题应用30余亿条业务数据㊁2700多个城市体征数据项,推动城市监测全时域㊁全场景覆盖,城市治理跨层级㊁跨部门协同,助力政府部门从宏观层面及时掌握城市运行态势,从微观层面深入洞察城市发展瓶颈,推动广州城市生命体升级进化㊁健康成长㊂1.2.3㊀宁波市以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赋能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宁波市抢抓浙江省全面推进 数字化改革 契机,加速开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了 一网感知 城市运行体征系统[7],聚焦 安全㊁干净㊁有序㊁便捷㊁满意 五个方面(一级指标)构建了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包含社会安全㊁环境卫生㊁交通秩序㊁群众办事㊁生活服务等16个二级指标,传染病发病率㊁生活垃圾产生总量㊁潮位预警㊁城市道路干净指数㊁12345群众满意度等200余个三级㊁四级指标,联合公安㊁应急㊁住建㊁生态㊁交通等行业监管部门,打破 数据孤岛 ㊁促进数据互通,整合视频数据超10万路㊁接入近6000km城市管网数据㊁实现20余项城市运行异常问题的识别和采集,助力城市体征数据的全量采集汇聚㊁运行状态的全域监测预警,全力支撑宁波市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㊂如表1所示,三个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多以当地发展情况㊁城市建设需求㊁城市发展愿景和区域禀赋等为出发点,以现有物联感知体系为立足点,以城市运行实时监测为落脚点,以高效处置城市事件为目标点,引领指导城市走出特色化发展之路㊂1.3㊀主流厂商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的研究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数梦工场 )㊁腾讯等主流厂商在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产品和实践经验㊂1.3.1㊀数梦工场以 1+2+N 为架构打造 数智城市指标系统数梦工场基于多年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积累和自研产品体系构建了 1+2+N 的 数智城市指标系统 [8]㊂ 1 是一套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包含了政治㊁经济㊁社会㊁生态㊁民生五个维度的5000多项指标[8],为数字城市指标系统提供了底层支撑和核心构件;2 是指标体系运行平台(DTSphere IFP)和数据服务链平台(DTSphere DSC),指标体系运行平台提供了定义㊁设计㊁对接㊁应用㊁升级等全寿命各环节的指标管理服务,数据服务链平台整合数据汇聚㊁治理㊁流通㊁安全等产品,为数据在部门间㊁区域间㊁层级间高效率共享和高质量治理提供支撑,推动城市全量数据资产的运营和维护; N 是多个场景指标体系,数梦工场通过与国家信息中心㊁安吉县政府㊁浙江大学等单位合作,形成了以绿色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㊁平安指数等为代表的场景指标体系,推动各地城市建设补短板㊁锻长板㊂1.3.2㊀国家信息中心与腾讯共同发布 现代化城市体征评价体系国家信息中心和腾讯从 一个核心㊁五个统筹 的设计理念出发,聚焦基础设施㊁经济发展㊁文化建设㊁民生服务㊁治理能力和生态环境6个方面,构建起涵盖30多个领域㊁300多项指标的 现代化城市体征指标体系 [9],并打造了城市体征平台,通过构建连接政府㊁企业㊁公众的数据通道,依托大数据㊁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建立主题场景㊁城市体检㊁智能建模等9大功能组件,完整覆盖城市运行监测㊁城市建设评价㊁城市发展决策3个场景,助力全域化监测城市运行状态㊁科学化编制城市体检报告㊁多维度描绘城市发展蓝图㊂可以看出,国内主流厂商以自身数字技术能力体系㊁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为依托,联合研究机构㊁高等院校㊁地方政府等,一方面着力打造通用型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并与自身成熟的平台系统相结合,为全面㊁客观㊁准确评估城市发展态势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聚焦城市运行垂直领域,通过对通用型指标体系的裁剪和补充推动实践应用,满足落地城市的差异化发展需要㊂2㊀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方法论本文着眼于城市运行水平数字化提升㊁长效健康发展,构建了 需求分析 框架搭建 指标梳理 实践应用 的四阶段建设方法论,如图1所示㊂在需求分析阶段,通过分析国家㊁省㊁市等各级城市治理相关政策文件,整合梳理城市交通运输㊁便民服务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总体性需求,同时以国家标准㊁行业标准㊁地方标准为依据,归纳总结城市发展相关标准性需求[10],整理各地城市发展的通用性需求,形成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建设详细需求,为后续指标体系构建指明方向㊂在框架搭建阶段,首先从城市运行状态监测㊁城市运行异常处置㊁城市发展辅助决策等方面设定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建设目标,并在目标指引下搭建指标体系总体框架,明确覆盖领域㊁层次级别等,最后确定具体指标的选取原则㊂在指标梳理阶段,以政策文件㊁标准规范㊁专业研究机构成果㊁标杆城市建设经验㊁政府部门现有指标等为来源,选取满足建设需求㊁符合总体设计思路的具体指标,并明确各指标的内涵定义㊁计算方法㊁参考阈表1㊀三个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实践模式对比城市建设目标指标体系构成系统平台主要特点上海市提高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和数字化治理能级55类㊁1000多个指标上海城市运行数字体征1.0版将城市运行状态全面监测与城市运行风险主动发现相结合广州市促进城市科学演进和成长成熟8个维度㊁35个领域㊁50个综合指标㊁161个分解指标穗智管 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立 秒级监测㊁智能预警㊁每月体检 的城市运行效能评估机制宁波市实现城市运行 一网统管㊁整体智治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200余个三㊁四级指标一网感知 城市运行体征系统以 蓝㊁绿㊁黄㊁橙㊁红 五色图形式对城市运行体征进行分析呈现图1㊀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方法论值㊁数据来源等,为指标体系的应用实践和优化升级奠定基础㊂在实践应用阶段,利用指标体系直观展现城市全时空运行态势㊁实现城市治理各个领域的精准化预测预警㊁推动城市应急事件的协同化闭环处置㊁支持城市发展的智能化辅助决策,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和高效运行㊂3㊀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构建3.1㊀需求分析近年来,我国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交通拥堵㊁空气污染等治理难题依然存在,暴雨天气㊁燃气爆炸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城市运行态势难以通过指标体系等量化手段进行准确度量㊁预测预警㊁优化提升,城市治理面临 有痛点无指标㊁有指标无系统㊁有采集不连续㊁有数据无分析 等问题㊂在此背景下,亟需构建一套涵盖多维度指标㊁多目标评估㊁多场景应用的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推动城市治理能效持续提升㊂本文通过对‘关于继续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工作深入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通知“等国家政策文件的梳理,对‘智慧城市城市运行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及指标制定要求(征求意见稿)“等标准规范文件的研究,对成都市‘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体系建设规范“等城市实践成果共性内容进行总结,将具体建设需求总结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㊂一是以人民为中心,提高民生服务质量㊂需要选取城市居民生活涉及到的医疗㊁教育㊁就业㊁养老㊁助残㊁社会保障相关的指标,全面反映城市民生服务的供给质量㊁供给深度㊁供给范围㊂二是以城市治理为核心,提升政府治理效能㊂需要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情况㊁老旧小区改造情况㊁市容市貌整治情况等方面对城市治理情况进行综合监测,并关注政务办公协同化㊁政务服务便捷化㊁政务监管常态化水平,同时对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构建,城市数据资源汇聚㊁治理及应用等进行评估㊂三是以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为抓手,推动产业经济加速发展㊂在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应重点关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㊁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为优化营商环境㊁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支持㊂四是以 水气声土 为重点,促进城市生态系统保护㊂以建设 无废城市 海绵城市 ㊁绿色城市为目标,需着重观测城市水体水质情况㊁空气污染情况㊁环境噪声情况㊁土壤污染情况㊁城市绿化情况等,为提升城市绿色宜居水平提供参考㊂五是以虚实融合为要义,筑牢城市安全防护底线㊂应深入把握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 虚实共生㊁互促共进 的发展理念,在关注基础设施安全㊁交通运输安全㊁公共安全等物理城市安全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信息内容安全㊁信息管理安全等数字城市安全要求,构建全面覆盖㊁表里合一 的城市安全双重基座㊂3.2㊀框架搭建3.2.1㊀确立 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核心 的建设目标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的建设,应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便捷化㊁智慧化生活的憧憬和需求为出发点,依托元宇宙㊁大数据㊁人工智能㊁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将新技术的实践应用与城市的运行发展有机结合㊂打造城市稳定运行的 体检表 ,基于数据高效互通和算法模型应用全面感知城市运行状态㊁准确研判城市发展趋势㊂建设城市突发事件的 报警器 ,构建全域㊁实时㊁精准的异常情况发现机制㊁风险防控模式㊁事件处置流程㊂树立城市未来发展的 指路牌 ,以监测评估结果为依据,为城市规划㊁设计㊁建设㊁管理㊁运行各环节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提升城市运行㊁政务服务㊁政务办公的工作效能㊂最终以指标体系支撑构建泛在感知㊁高效汇聚㊁虚实共生㊁迭代演进的城市运行新模式㊂图2㊀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总体架构3.2.2㊀搭建 五域三级 的总体架构本文从上述建设需求出发,同时参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出的 新型智慧城市架构和十大核心要素 [11],将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分解为民生服务㊁政府治理㊁产业经济㊁生态环保㊁安全防护五个域(一级分类),如图2所示㊂民生服务域主要用于监测评价城市居民生活领域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评估市民获得生活服务的便利性㊁及时性㊁有效性,主要包括文化教育㊁医疗健康㊁养老服务㊁就业保障㊁残疾救助㊁婴幼抚育㊁社区服务等10个二级分类㊂政府治理域主要面向政府部门,对城市运行 一网统管 ㊁政务办公 一网协同 ㊁政务服务 一网通办 ㊁城市数据 一网通享 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评价,主要涵盖城市治理㊁智慧政务㊁数字资源3个二级分类,其中城市治理包含事件管理㊁基础设施㊁综合管理等6个三级分类,智慧政务包含政务服务㊁政府效能㊁党政司法等5个三级分类,数字资源包含数字基础设施㊁数据治理等4个三级分类㊂产业经济域以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进一步融合㊁加快产业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升级㊁打通产业链㊁优化产业结构㊁促进一二三产业共同繁荣,以实现经济整体发展提质增量为重点,细化分解为宏观经济㊁产业运行㊁企业发展等5个二级分类㊂生态环保域以 两山 理念为引领,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目标,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度㊁舒适度,主要表现城市在环境监测㊁生态治理㊁绿色宜居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包括水环境㊁空气环境㊁噪声环境㊁土壤环境等7个二级分类㊂安全防护域以评估社会及市民开展日常工作㊁生活各项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及秩序的安全性㊁稳定性为目标,主要包括物理城市安全㊁数字城市安全2个二级分类,其中物理城市安全包含自然环境安全㊁基础设施安全㊁公共卫生安全㊁城市交通安全等7个三级分类,数字城市安全包含信息内容安全㊁信息技术安全等4个三级分类㊂3.2.3㊀明确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选取的 五个结合 原则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的选取应严格遵循建设目标,在体系框架的范围内,遵循 五个结合 的选取原则㊂科学与可得相结合㊂应以权威㊁公认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开展指标选取和数据计算,指标体系应能够完整㊁准确体现城市发展内涵和思路,符合基本的逻辑常识㊂应尽量保证数据的可得性,采用政府部门主动公开的政务数据㊁保护市民个人隐私的公众数据和符合商业保密需求的企业数据等㊂可行与先进相结合㊂指标既要从现实情况入手,聚焦新型城镇化㊁双碳㊁区域协调发展等当前阶段城市建设重点,也要充分借鉴国际国内前沿研究成果㊁典型示范案例,以指标体系推动城市发展的探索和实践㊂全面与典型相结合㊂指标体系应作为一个整体全面呈现城市发展轨迹,从多层次㊁多角度反映城市发展的现状㊁特征和趋势㊂应选取能够精准刻画城市活动内在机理㊁外部联系的最具关键性和代表性的指标,同时应对复合性指标进行适当解耦,确保各具体指标之间的独立性,避免指标重复㊂静态与动态相结合㊂在指标体系构成方面,既要保持总体框架长期稳定,保留人口数量㊁经济体量等基础指标,也要根据产业发展特征㊁社会治理模式等的变化对具体指标进行动态调整;在指标属性方面,不仅需要选取能够反映城市运行实时状态㊁更新频次高的指标,还需要选择发展变化慢㊁体现城市活动长期发展规律的静态指标,实现立体化㊁多尺度勾勒城市画像㊂定量与定性相结合㊂指标选取需要秉持 定量为主㊁定性为辅 的总体思路,降低主观因素对指标体系呈现结果的影响,以定量指标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针对性㊁具体性测度,以定性指标对城市发展阶段等进行综合评估㊂3.3㊀指标梳理遵循 五域三级 的框架体系,本文综合运用要素分析法㊁资料调研法㊁专家咨询法等,从政策及标准㊁专业机构的研究成果㊁先进经验及现有指标几个方面选取城市运行生命体征具体指标㊂政策文件及标准规范不仅可以深度体现各级政府对于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根本思路,还为观测城市的发展情况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和内容㊂以 安全防护域 为例,‘ 十四五 国家安全生产规划“[12]提出 十四五 时期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33%,‘安全韧性城市评价指南“(GB/T40947-2021)将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 指标分为四个等级,可见该指标对衡量城市安全水平的重要性㊂本文将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 纳入 安全防护域 的 物理城市安全 城市生产安全 分类中㊂专业研究机构基于自身在智慧城市领域的理论研究基础及重点聚焦内容,发布了各有侧重的城市运行评价指标体系㊂以 产业经济域 为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 2021)“[13]中, 劳动生产率 作为 经济活力 的一项指标,用于衡量城市可持续竞争力㊂本文也将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纳入 产业经济域 的 宏观经济 分类中㊂城市治理先进地区从本地建设现状出发㊁以城市发展规划为蓝本,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㊂以 生态环保域 为例,宁波市的城市运行体征系统将 生活垃圾处理量 作为 无废城市 的一项指标㊂本文也将该指标纳入 生态环保域 的 利用处理 分类中㊂此外,各地城管㊁交通㊁环卫㊁应急㊁文化教育等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都已形成诸如城市路灯总数㊁道路平均拥堵时间㊁废气污染源排放达标率㊁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㊁高中毛入学率等常用城市体征指标,也应纳入指标体系中㊂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各项指标的内涵定义㊁计算方法㊁参考阈值等进行了明确,并初步确定了政府数据(政务公开数据㊁统计年鉴数据等)㊁第三方数据(可收集到的高校㊁研究机构㊁企业等的数据)㊁调研数据(针对城市体检㊁智慧城市评价等特定目的,向政府部门㊁企业㊁社会公众等主体调研得到的数据)等数据来源,最终形成了涵盖5个域(一级分类)㊁27个二级分类㊁26个三级分类㊁500余项具体指标的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㊂3.4㊀实践应用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主要应用于城市运行态势展现㊁城市事件预测预警㊁城市应急闭环处置和城市发展辅助决策四个方面㊂3.4.1㊀城市运行态势展现利用传感器㊁摄像头等城市物联感知设备及 12345 热线㊁市民 随手拍 等公众反馈渠道,以指标体系为模板,对城市运行数据进行采集㊁处理㊁分析和呈现㊂在宏观层面,重点展现城市人口迁移情况㊁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等全局性指标数据,方便城市管理者清晰㊁准确了解城市运行全貌;在微观层面,聚焦社区安全防护情况㊁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情况等局部性指标数据,深入洞察区县㊁镇街治理态势;在业务层面,分类呈现住建㊁城管㊁民政㊁环保等领域城市治理情况,同时从场景视角展示河湖治理㊁老旧小区改造㊁公共卫生安全等专项工作的推进情况㊂3.4.2㊀城市治理预测预警对城市治理风险重点领域进行实时运行情况监测,依托专家意见设定指标数值正常范围,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或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警㊁报警㊁趋势分析[14]㊂同时,基于事件预测结果㊁风险研判结论㊁可能引发次生(衍生)风险等的多因素耦合分析结果,形成综合性的风险预警分析报告,根据预警分级规则,自动确定预警级别,形成不同等级的预警信息,并推送至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处理㊂3.4.3㊀应急事件闭环处置高效汇聚市政府各委办局的政务数据,推动城市应急事件的及时获取和高效处置㊂在事件发生初期,依托指标体系可以及时掌握事件的出现位置㊁发生时间㊁发生原因等信息,并对事件影响范围㊁人员伤亡㊁财产损失等进行初步评估;在事件发生中期,基于指标体系可以清楚了解应急队伍的分布情况㊁应急资源的储备情况等,支撑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对事件进行统筹分派㊁集中指挥㊁协同处置;在事件发生后期,指标体系可以动态反映事件处置结果㊁各部门工作情况,为逐步提升城市应急能力㊁应急工作考核督查提供帮助㊂3.4.4㊀城市发展辅助决策以指标体系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数据㊁人口数据㊁城市部件数据等为基础,运用专家研判㊁目标对比㊁智能模型等分析手段,梳理城市发展历程㊁总结城市发展规律㊁发现城市发展瓶颈㊁预测城市发展趋势,为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㊁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等宏观政策的发布打好基础,为城市路网建设规划㊁文教事业发展计划㊁重点产业发展布局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专项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助力城市管理者智能化决策㊁精准化施策㊂4㊀发展建议以数为核㊁赋能平台㊂在数据层面,应以城市数据资源的高效汇聚为核心,实现政务数据㊁公共数据㊁社会数据的跨层级㊁跨系统㊁跨部门融合,为城市全域治理能力㊁行业领域监管水平的提升夯实数据资源基础㊂在平台层面,应为 城市大脑 一网统管 一网通办 等平台系统提供监测手段㊁评估工具㊁行政依据,助力城市运行风险防范㊁城市事件闭环处置㊂统筹推进㊁共同参与㊂应由政府部门牵头,逐步形成政府㊁企业㊁市民共同参与的建设推进机制㊂政府部门应根据部门职责明确指标体系建设需求㊁确定指标数据来源㊁统筹指标体系的宣贯落实;企业应充分发挥技术产品优势,建设指标管理平台㊁指标数据采集系统等共性工具,支撑指标体系的开发㊁应用㊁优化;同时政府部门应引导市民公正㊁客观反馈城市建设带来的体验感㊁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城市健康发展出谋划策㊂以用促建㊁迭代升级㊂需紧盯城市发展需求㊁瞄准城市发展短板,为解决城市规划㊁设计㊁建设㊁管理㊁运营等全生命周期重要环节中的重点问题提供评估标准和解决路径,同时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㊁不同模式对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 以指标体系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以城市发展倒逼指标体系不断优化 的闭环机制㊂。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建设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制目的 (3)1.2 编制依据 (4)1.3 术语解释 (5)二、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概述 (6)2.1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定义 (7)2.2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功能定位 (8)2.3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发展趋势 (10)三、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建设内容 (11)3.1 基础设施建设 (12)3.1.1 数据采集系统 (13)3.1.2 数据传输系统 (14)3.1.3 数据处理系统 (15)3.2 应用系统建设 (16)3.2.1 智能监测系统 (18)3.2.2 智能调度系统 (19)3.2.3 智能决策系统 (20)3.2.4 智能服务系统 (21)3.3 管理与运维体系建设 (22)3.3.1 组织架构 (23)3.3.2 人员配置 (25)3.3.3 运维流程 (26)3.3.4 安全保障 (28)四、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实施步骤 (30)4.1 项目立项与规划阶段 (30)4.2 项目设计与开发阶段 (31)4.3 项目测试与上线阶段 (34)4.4 项目运维与升级阶段 (35)五、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保障措施 (36)5.1 组织保障 (37)5.2 技术保障 (39)5.3 制度保障 (40)5.4 人才保障 (41)六、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评估与持续改进 (42)6.1 评估指标体系 (43)6.2 评估方法与流程 (45)6.3 评估结果与应用 (46)6.4 持续改进机制 (47)七、结语 (48)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承担着整合各类城市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公共服务、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等重要任务。

本方案旨在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建设方案,以期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将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完善方案内容,确保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善。

《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研究报告》前言

《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研究报告》前言
到 数字 城市 的破题 是一 项 系统 工程 ,其 中 :


产 业 环境 是 基础 ,数 字城 市 的发 展 离不 开 政 策 、资金 、
人 才 、科 研 、市 场 等 环 境 要 稳 固 和 发展 产 业 环 境 这个 基础 .
科 学 发 展 是 主 题 ,数 字 城 市 的 发 展 不 能 局 限于 速度 快
方 对 接 的桥 梁 通道 , 为促 进数 字 城 市 这一 新 兴 产业 的健 康 发展
而 建言 献策 。
本 报 告 的 编 著 团 队 由 城 市 市 政 、 规 划 、房 产 、 城 管 、景
区 、 安 防 、 建 筑 节 能 、 智 能 交 通 、 智 能 卡 、 投 资 决 策 以及 城
对 框 架 中 的五 个体 系进 行 了分 析 .同 时对 我 国 数字 城 开
与 运 营 模 式 进 行 了 分 析 ; 第 四 篇 “ 字 城 市 的 评 价 系 数
市 公 共平 台等 数 字城 市 相 关行 业 领 域 的 多位 专 家构 成 ,并 经过
多轮 的 行业 专 家评 审 ,不 仅充 分 吸 收 了数 字 城 市 专业 委 员会 各
地 推 动 数 字 城市 建设 及 发 展 . 为建 立 健全 基 本 公 共 服 务体 系 , 优 化 城 市 功 能 ,提 高 城 市 空 间 承 载 能 力 , 为 广 大 公 众 提 供 “ 宜 居 、安 全 、 便 捷 的城 市 生 活 环 境 发 挥 作 用 。


碰 到 了 局部 的瓶 颈 。反 思 发展 期 间 的得 与失 ,我 们 深 刻 地 认 识
《 国 数 字 城 市 发 展 研 究 报 告 》 出版 中

国家中心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国际经验及借鉴

国家中心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国际经验及借鉴

国家中心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国际经验及借鉴根据2017年联合国世界人口统计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展望,目前世界总人口76亿人,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预计2050年将达到98亿人,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68%。

新增城市人口中,有近九成将居住在亚洲和非洲,并且高度集中在印度、中国和尼日利亚这几个国家,合计占到增幅的35%。

在过去25年里,中国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人口增加了2倍,到2050年,预计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增加2.55亿人。

城市是经济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全球8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都是由城市创造的,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鼓励创新来实现。

随着城市化不断加剧,各国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需求,提供住房、交通、能源与基础设施,以及就业、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基本服务方面面临挑战。

建设一个包容、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需要强化政策协调和投资选择,在此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7年,中国建设部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首次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市体系里最高级别的城市,在国际经济交流、宏观经济发展与全国性市场建设、全国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国家中心城市是具备控制管理、区域辐射、信息枢纽和城市服务功能,参与全球城市网络竞争的现代化城市。

[1]国家中心城市体现着全国城市发展的水平和品质,具有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当前和未来都将成为实施新发展理念的标杆,特别是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的领跑者。

国际上许多大都市如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在世界范围内掌握着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话语权,是国际性中心城市。

这些城市在各国内部处在国家城市体系的顶端,发挥着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

近年来,这些国际大都市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刺激经济发展和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比如2011年纽约市推出了《纽约数字城市蓝图》;2013年伦敦发行《智慧伦敦计划》并于3年后再版,伦敦市长Sadiq Khan在此基础上于2018年签署《智慧伦敦》,注重协同合作,其愿景是把伦敦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带答案)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带答案)

2020年专业技术⼈员公需课——⽣态⽂明建设读本考试(带答案)2020年专业技术⼈员公需课——⽣态⽂明建设读本考试(带答案)⼀、单选题1.()的和谐是⼈类⽣存和发展的基础。

(1.0分)A.⼈与⾃然B.⼈与⼈C.⼈与社会D.⼈与⼈⼯⾃然2.2017年6⽉1⽇,()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1.0分)A.英国B.美国C.德国D.⽇本3.政府间⽓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类还有约()⼆氧化碳的排放空间。

(1.0分)A.5000亿吨B.6000亿吨C.7000亿吨D.8000亿吨4.()通过了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1.0分)A.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B.哥本哈根世界⽓候⼤会C.第⼀届联合国环境⼤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5.“⼈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的表述体现了其关于⼈与()关系的思想。

(1.0分)A.⼈B.社会C.⾃然D.⾃我6.⽣态⼯业园区是我国第()代产业园。

(1.0分)A.⼀B.⼆C.三D.四7.《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施⾏的时间是()。

(1.0分)A.2015年1⽉1⽇B.2016年1⽉1⽇C.2017年1⽉1⽇D.2018年1⽉1⽇8.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度,发展绿⾊经济是要()。

(1.0分)A.发展低碳经济B.推进清洁⽣产,实⾏节能减排C.⼤⼒发展循环经济D.发展共享经济9.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包括()。

(1.0分)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特殊性原则10.全球每年1260万死亡⼈数中,有()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1.0分)A.10%B.23%C.32%D.35%11.党的()报告提出,建设⽣态⽂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计。

(1.0分)A.⼗六⼤B.⼗七⼤C.⼗⼋⼤D.⼗九⼤12.2016年3⽉,正式发布的()将⽣态⽂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规则化、操作化。

(1.0分)A.《中华⼈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规划纲要》B.《⽣态⽂明体制改⾰总体⽅案》C.《中华⼈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D.《关于全⾯加强⽣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13.2018年10⽉,联合国政府间⽓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候变暖以⽬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1.5℃。

打造数字城市优化人居环境

打造数字城市优化人居环境

打造数字城市优化人居环境摘要:打造数字城市,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改善与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健词:数字城市;人居环境;信息化;可持续发展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无限生机。

数字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行政管理水平,有效配置和管理城市资源,适应技术的飞速进步,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因此,全力打造数字城市,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来经营与管理城市,不断改善与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开展城市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城市数字城市说起来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还很远,但实际上正在向我们快速走来。

所谓数字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和生活中,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把与城市发展相关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各类资源加以整合利用,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系统,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构建起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信息化软环境;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设信息化社区。

数字城市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可以用这样一段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市民足不出户,通过城市社区网络服务就可以进行网上交税、网上采购、休闲娱乐、卫生健康、接受远程教育......真正实现数字化生存。

当然,建设数字城市是一项时间长、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的系统性工程,城市政府必须加强领导与协调、统筹规划、有序实施,并加紧研究与制定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

数字城市是一个由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组成的完整体系。

建设数字城市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①是构建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据统计,在全社会的各类信息中,大约有85%的信息与空间位置有关。

构建数字城市的空间信息基础框架,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在统一的城市空间信息基础框架上,进行各专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整合,可以为市政府制定城市整体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事业单位、公众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李久林——智慧建造-智慧城市建设之路

李久林——智慧建造-智慧城市建设之路

无模成形工艺 MetroIn测量系统
(2)工厂化加工技术
预制混凝土看台板
空调水管沟槽式连接
模块式移动草坪
(3)机械化安装技术
钢柱现场预拼装 采用800吨吊机安装钢构件
柱脚滑移安装 鸟卸巢载卸设载备动系画统
(4)精密测控技术

K1

T1
K8

T8
G1
府路站 K7 G2 T7
F1
F8 G3
K9
中心 K12
工程背景
国家体育场(鸟巢)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目前世界 上特大跨度体育建筑之一。其结构体系与建筑造型浑然一体,外围大跨 度空间钢结构由4.2万吨扭曲钢构件编织而成,内部看台为异形框架结 构,由角度各异的混凝土斜柱组成,屋面采用ETFE和PTFE膜结构,国 内外无先例、无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工程建造需解决一系列重大技术 难题。
大数据
云计算
移动互 联网
4. Mobile Internet
• 移动互联网通过将移动通讯与互联 网、物联网等结合,提供了实时交 换信息的途径,摆脱了空间和时间 的束缚。
3. Cloud Computing
• 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互 联网实现随时、随地、 按需、便捷地访问共 享资源池的计算模式。 它突破了计算机性能 和地域的限制。云计 算推动工程建造的社 会化。
钢结构主结构安装流程
钢结构安装过程模拟
21
(1)三维建模及仿真分析技术
复杂钢结构安装全过程模拟仿真分析技术
– 钢构件安装:施工前选择典型吊装单元,对构件形心和吊耳设计、 构件翻身和吊装中的应力和变形、构件安装临时稳固措施、构件安 装次序等进行了模拟分析。
桁架翻身吊装过程的应力

数字城市建设初探

数字城市建设初探

数字城市建设初探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数字城市建设与基础测绘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测绘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在数字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数字城市;建设;初探“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测绘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这对我国当前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改变、管理和体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础测绘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正视自身情况,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实现科学定位,使其更好的融入到信息发展的浪潮中,使自身的发展更好的适应我国的基础测绘体系,维护好测绘队伍建设,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使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工工艺、研究新方法、创新传统产品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和服务的质量,积极地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对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实现实时性的突破。

城市的测绘工作应该从发展的全局出发,不应该只从建设的局部考虑,更应该注意城市建设公共领域的应用,实现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空间信息。

只有实现基础测绘和城市建设之间的一体化,才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测绘工作。

1 数字城市建设与基础测绘的发展现状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国家建设也在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城市则是实现数字国家的前提,对于数字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的数字城市是指运用信息共享的理念,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将物质城市按一定规则进行数字化重建,据此整体研究、解决城市问题的综合系统。

广义的数字城市是指利用建设的宽带、多媒体等信息模式作为基础城市建设的平台。

数字城市的建设为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为电子政府、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的建设、信息及时更新及技术提高提供了基础,对城市居民环境建设及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通过调查统计得知,全球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信息都和空间有关系,也就是说空间信息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核心,一旦失去了空间信息,数字化城市也就如空中楼阁一样,而空间的准确定位和空间信息的准确掌握都需要使用基础测绘。

第五届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隆重开幕

第五届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隆重开幕
导在开 幕式 上致辞 。
开幕 式 结 束后 ,设 备博 览 会 在 北京 展 览 馆正 式 开 展 。会
展期 间 ,向观众 展示 国内外 数字城 市建设 的最 新技 术与应 用成
果 ,有来 自全国 各地 的数万 名观众 参观 展览会 。 1 日下午 ,数 字城 市高 峰 论坛 在 北 京新 世 纪 日航 饭 店 举 1 行 。多位信 息化 研究领 域的 院士 、著名 学者在 论坛 上发 表精彩
t Chno - I - e l OqV , r nd - pe nl a ● 、 U / ’ nq
本刊记者 :曾平 Z n ig 摄影 :谭剑 T i e g Pn anJ an
3 0
2 1 年 1 月 1 日 ,天 高云淡 。 “ 五届 中国数 字城 市建 O0 ] 1 第
演讲 。
盛会 ,本 届大会 在住 房和城 乡建 设部 支持下 由该 部信息 中心 主 办 ,国际 数字地 球学 会 、国家遥 感 中心 、 中国 电子 商务 协会 及 各直 辖市 、省 、 自治 区建设 信息 中心协 办 ,由北 京金建 信信 息 技术 咨询有 限责 任公 司 、中国 电子 商务 协会建 设分 会承 办 。
“ 五 届 数 字城 市 大 会 ”是 建 设领 域 信 息 化一 年 一 度 的 第
大会开 幕式 由住房 和城 乡建设 部信息 中, N主 任郭理 桥主 C , 持 ,全 国政协 常委 、九 三学社 中央 、工业和 信息 化部信 息化 推进 司副 司长董 宝青和 住房 和城 乡建设 部建筑 节能 和科技 司副 司长 韩爱 兴等领
第五届 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隆重开幕
T hi F i on C C t ct0n e C a S m ar D i iaI iy h n it fh e n 0ns gt t u r i

MaxScript在三维数字城市模型批量化处理中的应用

MaxScript在三维数字城市模型批量化处理中的应用
(3)将GIS的数据进行转换,先要搭建 其GIS数据和COREL-DRAW之间的沟通桥 梁,然后进行数据的转换:①可以进行数据的 直接的转换,通过软件中的VBA,将编写程 序加以转换,处理GIS数据将变得得心应手, 操作者只要熟练运用GIS数据,就可以将编 程发挥的淋漓尽致。②进行中间数据方位,采 用DXF和DWG的中间数据格式,在GIS数 据平台上进行中间数据格式的转换,形成MIF 文件,这种方式相对于第一种较为大众化,操 作方便简单
城市的发展也紧随其后,成为近20年来的热 点之一。三维数字城市是城市资源可视化的最 佳方式,是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技术手段,有 助于城市的招商、引资,在城市建设、公安交 通、城市管线、房地产发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 的作用。三维城市的发展与三维制作软件和三 维展示平台是分不开的。目前,三维制作软件 已经能够满足三维城市模型制作的要求,客 观、真实地反映出城市面貌,三维展示平台也 已经有了诸如泰瑞公司的Skyline、伟景航的 CityMaker等能够承载海量场景、进行空间数 据分析的优秀软件。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建筑 数量往往多达几十万栋,工作量十分巨大。因 此,寻求一种快速、高效的建模方法是构建三 维虚拟城市的关键,而MaxScript在其中的贡 献不容小觑。
(2)利用GIS技术,需要结合与测绘地 点周边的自然条件以及工程设置,从而进行全
面的考察,在GIS系统之中,可以进行制图、 统计以及空间方面的查询工作,进一步可以实 现比例计算以及统计工作,系统还能够自动制
作成为表格,便于测绘人员进行结果上的确认。 在完成测绘工作之后,利用虚拟技术以及3D 技术,可以将数据立体化,而遥感技术的加入, 则能够提升整个系统的准确性,让测绘人员更 加真实的感受现场情况。
Software Application •软件应用

2006-2011年国内数字城市研究的计量分析

2006-2011年国内数字城市研究的计量分析

2006-2011年国内数字城市研究的计量分析【摘要】本文运用信息计量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2006-2011年国内数字城市研究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并对该领域论文的年代分析、作者分布、期刊分布、关键词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了国内“数字城市”未来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数字城市;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热点【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数字城市(digital city,dc)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狭义上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网络等关键技术,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1]。

数字城市的提出成为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亮点,随着数字城市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我国数字城市的建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1 研究方法、数据处理1.1 研究方法1.1.1内容分析法。

通过对文献特定主题内容进行定性定量剖析,提示该主题内容的实质,系统、客观地把握其研究动态和趋势[2]。

1.1.2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数据来描述或揭示文献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一定研究目的的一种分析研究方法。

它是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在长期文献信息统计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

1.2 统计来源本文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关键词”为检索项,“数字城市”为检索词,时间跨度选取2006-2011年共6年的数据,即检索条件:关键词=数字城市*全部期刊*年=2006-2011。

检索出符合条件的论文共计1704篇,剔除通知、会议、纪要、讲话等,共获得有效论文1117篇。

2 数字城市研究文献计量分析2.1数字城市研究发文量分析在cnki学术趋势搜索中以数字城市为主题检索,数据整合分析后得到该领域论文数量在1997-2011年的变化趋势,经分析得:1998-2003年我国数字城市领域的研究一直呈现增长态势,2000年国民经济“十五”规划将信息化列为专项之后,论文数量明显增长,2003年达到顶峰;2004-2006年间研究呈现下降趋势且发文量相对平稳,该阶段论文对数字城市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进行了分析;2006年之后该领域的研究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11年达到历史高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巾 国 城 市 科 学 研 究 舍 数 字 珊 市 毫 业 委 三 三 成 立 大 舍在 北京 召 开
中国城 市科 学 研究会 数字城 市专业 委员 会于 2 1 0 0年 1 1月 1 0日在北京 召 开成 立大 会 。住 房 和城 乡建设 部副
部长 、中 国城市科 学研 究会 理事 长仇 保兴 }席 会议 并 发表 了题 为 《 入研 究 ,深 化 实践 ,推 动 我 国数字 城市 健 { J 深
合理 的技术 系统 构成 、科 学高效 的 建设模 式 和运 行机 制 ,又 好又 快地 推 动我 国数 字 城市 健 康发 展 。在谈 到数 字 城市专 委会需 要 重视 的几件 工作 时 ,仇保 兴表 示 ,要 做好 数字 城 市建 设 的总 体规 划 ;要 深入 研 究数 字城 市关 键 技 术应 用和技 术集 成 ;要 高度重 视基 础数 据平 台建设 与共 享 ,并 加快 公共 信 息平 台 建设 ,推 动 基于 公共 信息 平
台 的城 市信 息应 用 ;要研 究和 分析 数字城 市 的社 会绩 效 和经 济效 益 ,开 展更 多 的数 字城 市有 效 应用 ;要 拓 展公 众 信息 服务模 式 ,制定 合理 的产业 政 策 ,促进 数字 城 市产业 化 发 展 ;要不 断 完善 数 字城 市 的政 策 、管理 、资金 和人才保 障体 系 ;数字 城市 建设要 与 生态 城市 、园林 城市 等建 设有 机 结合 ;要做 好 每年 “ 中国数 字城 市 年度 发
展研究 报告 ”的 发布 _ 作 丁 会议还 宣布 开通 “ 数字城 市专业 委员 会 ”网站 和 “ 字城 市 ・ 数 中国 ”网站
f 撰稿 : 张爱华 摄 影 :吴 珊珊)
① 成 立大会主 席 台 ②仇 保兴理 事 长为浙 江 大学副校 长褚 健 教授颁 发聘 书 ③仇 保 兴理事 长作 专题 报 告
康发 展》 的讲话 。 中国科 学 院院士 、中科 院电子 学所 所 长 、数字 城 市专 委会 主 任委 员 吴一 戎也 发表 了讲 话 。会
议 由中 国城 科会 秘 书长 、数字 城市 专委会 秘 书长 李迅 主 持 。仇 保 兴 等 向受聘 顾 问 、专 委会 成员 颁发 了聘 书 。来
自相关行 业 的领 导 、专 家 、学 者 共 2 0多人参 加 了会议 。 0 仇 保兴 在讲 话 中指 } ,成立 数字 城 市专 业 委 员会 ,就 是 要共 同研 究 、探 索适 合 我 国 国情 的数 字城 市 理论 、 t I
④ 数 字城 市专委会 主任委 员吴一戎 院士讲 话
⑤ 李迅 秘 书长 主持会 议 ⑥ 郭 理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