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产业链概况和各环节特点

合集下载

中国石化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石化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石化行业研究报告中国石化行业研究报告一、行业概况中国石化行业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产业。

石油化工产品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农业、建筑等各个领域。

二、产业链分析中国石化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石油开采、炼油、化工、石油制品生产和销售等环节。

石油开采是石化行业的起源,炼油是将原油加工成石油制品的核心环节,化工则是利用石油制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合成。

三、市场规模中国石化行业市场规模巨大,2019年石化行业总产值达到了1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占GDP的比重超过10%。

同时,中国石化行业的出口额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2019年出口额达到了9000亿美元左右。

四、行业竞争格局中国石化行业存在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它们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私人企业也在石化行业中崭露头角,提高了行业的竞争程度。

五、发展趋势1. 绿色技术的应用:中国石化行业在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2. 资源综合利用:中国石化行业将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力度,促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生产的环境污染。

3. 创新发展:中国石化行业将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六、风险与挑战1. 能源短缺:中国石化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能源供应紧张和成本上升等挑战,尤其是在石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2. 市场需求下滑: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石化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下滑的风险,需要通过创新和转型升级来应对。

3. 环境压力:中国石化行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面临着要求减排和环保的挑战。

七、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石化行业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石化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环保投入。

总结:中国石化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化工产业链概况和各环节特点

中国化工产业链概况和各环节特点

中国化工产业链概况及各环节特点化工行业产业链图如下:***从化工行业的产业链简图可以看出,化工行业主要包括:1.上游行业,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原料行业;2.中游基础化工环节,主要包括: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炭化工等;3.中游精细化工环节,包括传统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4.下游行业部分,主要包括:汽车行业、纺织行业(合成材料制造),农业(化肥、农药)、建筑房地产业(涂料、合成材料、其他化学品)。

一.上游产业链概况(一)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行业规模。

截止2009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91家,从业人员100余万人;行业资产规模达到14548.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78%;行业的负债规模达到6865.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74%。

2.供求方面。

供给方面:2009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内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6645.3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1.13%;中国石油净进口量21888.5万吨,石油表观消费量40837.5万吨;原油净进口量19862.0万吨,原油表观消费量38810.9万吨;中国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1%;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2.5%,原油净进口对外依存度为51.2%,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3.6%。

需求方面:2009年从各油品需求增长变化来看,呈现各不相同、差异较大的特点。

全年成品油(汽煤柴油,下同)表观消费量2.21亿吨,同比增长2.5%。

其中,汽油、柴油、煤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6,704.9万吨、13859.8万吨和1497.0万吨,分别增长5.5%、-0.2%、17.0%。

目前,中国的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二)中国煤炭开采业。

1.总体供给现状2009 年,我国原煤产量29.65 亿吨,同比增长12.7%,增速同比减缓0.1个百分点。

全国铁路煤炭日均装车70230 车,同比下降1.4%;煤炭运量17.49亿吨,增长1.2%。

产业链供应链是什么意思

产业链供应链是什么意思

产业链供应链是什么意思产业链和供应链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代表了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整个流程,贯穿了各个环节和参与方。

本文将从各个角度来探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含义、特点以及对经济的意义。

产业链是指一个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分销以及最终消费的全过程。

它通常包括了从供应商、制造商到分销商和零售商等各个环节的参与者。

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任务,通过各环节间的协同合作,产品能够顺利地从生产到销售,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供应链是指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全过程,其中包括了采购、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

供应链的核心在于保证产品的及时供应和顺畅流通,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供应链管理旨在通过优化各环节之间的协作和流程,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概念密切相关,可以说产业链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产业链强调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依赖关系,强调了价值链的形成过程;而供应链更注重产品的流通和运作过程,强调了物流和信息流的管理和协调。

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建立和运营对于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

首先,它们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通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建立,不同环节的参与者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和经营,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其次,它们有助于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浪费和损耗,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再次,它们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建立完善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企业可以更加迅速地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交付速度和灵活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从而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然而,产业链和供应链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国际化程度,但也增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例如,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政治动荡和经济危机等因素都会对供应链造成冲击。

中国磷化工产业链

中国磷化工产业链

中国磷化工产业链摘要:一、磷化工产业链概述1.磷化工的定义和作用2.中国磷化工产业链的组成二、磷化工产业链的上游环节1.磷矿资源的开采与选矿2.磷矿石的加工与生产三、磷化工产业链的中游环节1.磷酸及磷酸盐的生产2.磷肥的生产3.磷化工产品的加工与制造四、磷化工产业链的下游环节1.磷化工产品的消费市场2.磷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五、中国磷化工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与挑战1.产业规模与发展趋势2.政策环境与支持3.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六、中国磷化工产业链的未来展望与建议1.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2.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政策建议与产业规划正文:中国磷化工产业链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涵盖了从磷矿资源的开采与选矿,到磷酸及磷酸盐的生产,磷肥的生产,磷化工产品的加工与制造,以及磷化工产品的消费市场和应用领域等多个环节。

在磷化工产业链的上游环节,磷矿资源的开采与选矿是基础。

中国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磷矿石的加工与生产则是将开采出来的磷矿石经过破碎、研磨、分级等工艺处理,生产出不同粒度和品级的磷矿石。

在磷化工产业链的中游环节,磷酸及磷酸盐的生产是核心。

磷酸及磷酸盐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洗涤剂等行业。

磷肥的生产则是为了满足农业对磷肥的需求,通过磷酸和磷矿石为原料,生产出不同品种和规格的磷肥。

磷化工产品的加工与制造则涉及到各种磷化工产品的生产,如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磷酸三钙等。

在磷化工产业链的下游环节,磷化工产品的消费市场和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磷化工产品在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作为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阻燃剂、催化剂等。

当前,中国磷化工产业链在规模和发展趋势上表现出强劲的势头,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技术水平不高等。

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的构建思考

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的构建思考

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的构建思考一、产业链的概念及特点二、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的构建现状分析三、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的拓展思路四、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现状所面临的挑战五、未来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一、产业链的概念及特点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采购、制造、加工、贩卖到最终消费环节的一系列生产和流通活动的紧密联系,从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生产与分销网络,其特点是贯穿整个产业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互补,是企业间合作与竞争的有机结合体。

产业链的构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的构建现状分析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的构建已经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在石油采掘环节,石油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拥有较强的资源优势。

然而,在下游加工环节,石油企业与石化企业之间存在协调不足的问题,导致石油企业的利润被石化企业吞噬。

同时,石油企业对于中游产业链的开发仍不足,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完整的石油产业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个产业竞争力是当前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构建的首要任务。

三、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的拓展思路我国石油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拓展产业链:1.加强石油产品加工环节,建立更多的炼油厂和化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

2.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链,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发展石油中游产业链,建立并完善石油勘探和生产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促进石油加工技术的进步和转化。

4.和其他产业进行合作,在建设油气工程和石化工程的同时,发展建筑、机械、电力、交通等相关产业。

5.加强石油企业间合作,建立起完整的石油产业链,实现利益共享。

四、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现状所面临的挑战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现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技术壁垒的问题。

当前,国际上石油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我国石油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才能与国际市场交流。

同时,全球石油价格波动大,整个石油产业链各环节之间价格不稳定,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规避风险的策略。

中化集团简介

中化集团简介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一、公司简介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化集团,英文名称SINOCHEM GROUP,为国有大型骨干中央企业。

中化集团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一体化经营企业,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并在高端地产酒店和非银行金融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化集团,英文简称SINOCHEMGROUP)成立于1950年3月,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2] 历史上曾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企业。

现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总部设在北京。

二、业务介绍能源板块中化集团从事石油业务经营已有60多年历史,公司能源业务由油气勘探开发、石油贸易、石油炼制、仓储物流和分销零售等板块组成。

勘探开发方面,2002年,中化集团成立了中化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业务。

石油贸易方面,中化集团凭借与众多产油国政府及其国家石油公司的良好合作关系,形成了较强的境外石油资源获取能力,拥有原油产量超过3000 万吨/ 年。

石油炼制方面,中化集团涉足石油炼制业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炼厂——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WEPEC)的最大股东。

仓储物流方面,目前,中化集团中化集团运营、在建的负责管理的石化仓储容量约2500万立方米,形成了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沿海沿江地区的石化仓储物流网络,以及从3000吨级到30万吨级多种规模的配套码头体系。

分销与零售方面,中化集团国内成品油分销与零售网络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华北、华东和华南市场的布局。

农业板块中化集团是唯一经营化肥、种子、农药三大农业投入品的中央企业,以先进的科技、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农业投入品综合服务商,为中国及世界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作贡献。

中化集团经营化肥业务的旗舰企业——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化肥”)是中国最大的化肥供应商和分销服务商,涵盖资源、研发、生产、分销、农化服务全产业链,为保障国内化肥供应、促进农作物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

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

2017年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报告一、社会环境分析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产品是国民经济中其它大部分行业的必选材料,所以化工产品的消费者属于组织市场中的生产者市场,即许多化工消费者购买化工产品是用于制造其它产品,然后再面向单个消费者。

从化工产品在消费市场中所处的位臵可知,化工行业受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结构、社会风格、文化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很小。

但同时,由于化工行业处于消费市场的中间产品部分,又受到下游行业消费市场的影响。

通过下游行业的信息回馈,社会环境中的消费习惯,环保节能价值观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化工行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升高,普通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在跟着改变。

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档次等有了更高要求,这些变化都会影响到化工行业产品的改变。

总之,消费习惯的改变,主要是要求化工行业提供性能更为优良的高端产品,这也就会加快行业的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

环保节能是现在逐渐流行起来的一个热门词汇,环保节能的理念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

重视环保,节约能源,成为社会和政府在日常运行中的选择。

特别是去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后,“低碳”、“环保”更是全球所重视。

对于化工行业,由于是一个基础性的制造行业,在环保和节能方面需要做的工作量较大。

目前,淘汰落后产能,产品结构升级,是我国整个化工行业的产业政策。

我国化工行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随着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不断加强,对化工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落后产能、落后工艺技术、落后企业的淘汰是化工行业发展的趋势。

于此同时,新材料的发展也将是未来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因为,新材料的生产过程可以是低碳的,其生产出来的新材料产品也可以是低碳的。

(一)化工新材料行业定义新材料是指在各个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的新出现的或正在发展中的具备优异性能和功能的先进材料,它是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价值的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新型材料。

新材料在国际上被誉为先进材料,是近年来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开路先锋。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分析报告(杨婧刘璐胡馨月娄姚荣)第一节、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一、行业现状(一)行业概况1、国际石化产业运行情况近年来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倒挂日渐频繁;二是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价差缩小;三是石油的金融属性更加明显,投机商继续青睐石油期货市场;四是石油需求大幅下降,但降幅逐季收窄;五是欧佩克减产履约率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剩余产能大幅增加;六是石油库存居高不下。

通过对市场、贸易、油价、运输和劳动成本等方面的分析,鉴于欧美严格的环保要求,以及市场的成熟度,欧美等地区对基础化学品和大宗石化产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这就迫使西方发达国家紧缩本国石化生产,全球化工行业发展的重心逐步向原料产地(中东)和产品市场(亚洲)转移。

中东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将是全球炼油和石化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化市场。

同时,世界石化工业发展趋向大型化、基地化和炼化一体化,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2009 年,排在前10位国家的炼油能力占世界总炼油能力的比例有所提高,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韩国4国,占世界10 大炼油国总能力的比例已上升到39.9%(见表1),炼油能力占全球的比例也上升到23.1%。

表1 各国炼油能力表2、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状况(1)炼油工业逆势上扬。

2009 年,中国新增原油一次加工能力4 500万t,全国炼油能力增至4.83 亿t/a,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

截至2009 年年底,全国千万吨级炼油厂已达到17家,全年全国原油加工量约为3.75 亿t,比上年增长7.9%。

(2)产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200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46 万家,实现总产值6.63万亿元,同比增长0.3%,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13%,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实现销售产值6.35万亿元,增长0.15%。

化学化工产业实施方案 (1)

化学化工产业实施方案 (1)

化学化工产业实施方案——20xx年—20xx年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关乎各行各业的发展。

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的报告显示,化工几乎涉及所有生产行业,通过直接、间接和深度影响约为全球生产总值贡献了5.7万亿美元,提供了1.2亿个工作岗位。

我国是世界化工大国,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既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也和产业链下游的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度相关。

因此,化工产业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

安全绿色是底线。

化工产业危险源头不少、安全风险不小,安全生产问题应是关注的一个重点。

发展化工产业必须严守安全底线,完善风险排查、评估、预警和防控机制,降低安全风险。

同时,也要守住绿色底线,通过立规矩,确保企业达标生产、达标排放,对环保不达标企业,要建立倒逼机制,限时整改达标,不达标便退出。

转型升级是必然。

我国化工产业产值规模庞大,即使全部达标排放,受环境容量限制,环保的压力也非常大。

因此,必须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攻克环保技术瓶颈制约,以绿色技术为导向发展精细化工新产业、新业态,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

合理布局是趋势。

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实力雄厚,绿色发展已见成效,环保能力相对更强一些,近年来我国化工园区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趋势比较明显。

推动化工产业科学有序发展要有决心,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立场、科学有效的举措。

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分类施策、疏堵结合,才能让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健康高效、充满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相关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相关产品及服务消费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产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当前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本指导意见。

第一章指导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重点任务,实现产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化工全行业产业链及价值分析

化工全行业产业链及价值分析

化工全行业产业链及价值分析第一章行业概况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包含数以万计的产品种类,各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

化工产品的消费同国民经济状况联系非常紧密,主要去向广泛分布于基建、房地产、农业、汽车、服装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伴随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空间渐趋有限,国内经济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工业产品为主的化工品需求增长也相应受到影响,但与新兴产业及消费升级相关的化工品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

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根据下游应用领域的分类有助于更好地从需求的角度看待化工行业。

按应用领域划分,典型的化工子行业可有数十个,如农用化学品、电子化学品、新能源化学品、纺织化学品等,生产工艺和原料来源千差万别,但下游需求的变化带动上游相应化工品的景气变化,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应用领域各产品的需求和价格显著变动。

图石油化工行业产业图谱截至2019年12月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271家,石油和化工行业营业收入12.27万亿元,利润总额6683.7亿元,分别占全国规模工业营业收入的11.6%和10.8%。

2019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总额7222.1亿美元。

资产总计13.40万亿元,资产负债率55.92%,亏损企业亏损额1320.8亿元,同比扩大9.7%;行业亏损面达17.6%。

2019年,全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5%,每100元营业收入成本82.67元。

图石油化工产业链图化工行业主要工艺图化工生产流程图图通用化学品和拟通用化学品可以归为大宗化工品类第二章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2.1 产业链价值链商业模式图化工产品三大分类维度图化工行业子产业链梳理2.1.1 化工原料图化工原料图谱图 PVC电石法和乙烯法生产流程图 PVC消费构成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性,相较于国外普遍采用乙烯法,电石法更具成本优势。

作为两大主要产品,烧碱和PVC是共生的关系,但两者的下游不同,毛利率也不同。

石油石化产业链

石油石化产业链

本文由307450140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透视石油石化产业链 石油石化行业的地位和作用 石油石化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它为国民经济的运行提供能源和基础原材料,许多国家 都对该领域高度关注。

而原油位于石化产业链的源头,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很大比例。

如在 2004 年前后, 欧洲和亚洲约为 32%, 中东地区高达 53%, 中南美洲约 44%, 非洲约 41%, 北美约 40%。

2008 年,全球每天消费原油大约为 8600 万桶。

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是美 国、中国和日本。

石化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以 1999 年至 2003 年 的平均值计算,中国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14.4%,工业增加值占约 16%, 总资产占比约 13%, 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超过 14%, 而石化行业工业增加值约占 GDP 的 4%。

 石化行业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上, 也体现在其对整个国民经济提供的 基础性作用上,其基础性作用和支柱性地位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 源。

根据 IEA 的数据:2005 年,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总需求中,石油占 18.8%,是除煤炭以 外最大的能源资源。

 我们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 石脑油、燃料油等都是石油的下游产品。

 2.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

石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也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

从 上游的石脑油,到中游的各类中间体,以及下游的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都是 石化产业的重要原材料或者产品。

 化工领域是个巨大的行业, 其产品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 面面。

上至航天航空等高科技产品,下至服装和生活日用品,无一没有化工原料油的身影。

 3.支持与促进农业发展。

 在农业领域, 除农机动力需使用燃料之外, 化肥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此外,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塑料薄膜,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危险品(中石化)行业增值服务业务开发方案

危险品(中石化)行业增值服务业务开发方案

二次配送是实现产品—网点— 客户的最关键环节 物流是连接整个产业上中下游 的关键纽带 中石化加油站超3万家 化工产品应用领域广泛 勘探、开采、炼化业务都服务 于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的销售 中石化股份公司在集团所占比 重最大,是经营主体
BFDA | 7
第二部分:产品销售机构物流运输分析
一、成品油销售与物流运输分析
生产指令
需求计划 数据信息传递 油库 行政区域级销售公司
供油 销售 办事 处 物流 办事 处
发运指令
需求计划
承 运 商 供油
加油站
BFDA | 11 华北公司汽运物流除自备物流外,主要依托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多是在中石化改制时,直接独立出去的物流业务。而改制 承运商创建了“中国石化改制运输企业联谊会”,该平台与中石化内部管理层有着极具分量的交涉权,对于中石化的不合理行 为提出异议。
二、化工产品销售与物流运输分析
4、物流运力来源
化工物流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危险性的特点,化工销售物流绝大多数委托第三方物流,因此化工物流 承运商多,流程衔接复杂。
化工销售公司物流承运商规模(家)
化工物流特点
化工销售公司承运量分布(万吨)
目前化工销售公司主要以公路运输 为主,因此车辆需求比重大
BFDA | 15
运力特点:
第二部分:产品销售机构物流运输分析
二、化工产品销售与物流运输分析
1、销售管理机构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中国石化所属企业生产的石化产品的资源统筹、市场营销、产品销售、 物流运作、客户服务以及中国石化所属企业生产所需相关化工原料的采购和供应工作。 总部位于北京,设有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四家区域性分公司,负责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和客户服务, 同时设立以仓储业务为主、零售为辅的江苏分公司。

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概述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概述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概述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一、精细化工行业发展概况精细化学工业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通称,简称“精细化工”,其产品又称为精细化学品或专用化学品。

相对于总量千万吨级的大宗化学品生产规模,精细化工行业主要生产精细化学品,即在基础化学品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而制取的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用途的系列化工产品,如有机胺类、醇类、酚酮类、增塑剂、中间体、稳定剂等,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电子材料等。

精细化工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精细度更高,针对性更强,科技含量更大,附加值更高,更注重对技术的更新。

截至目前,全球精细化学品品种已超过10万种。

精细化工品生产规模普遍较小,而有各自的应用领域。

这使得企业较难利用短期景气周期实现利润的迅速放大,单个品种的研发费用也可能较高。

但另一方面,精细化工品的研发难度能帮助企业构筑竞争壁垒,维持价格和毛利率的相对稳定。

同时,特定产品领域的优势精细化工企业,也能通过相近工艺的不同产品来实现低研发费用的产品线拓展,实现长期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2020-2026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的发展,把精细化工、特别是新领域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列入多项国家计划中,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支持。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专业分工以及我国供给侧改革等因素影响,我国精细化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但在高端化工类产品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部分高科技产品进口依存度较高。

另一方面,我国总体精细化率相对较低,虽然目前我国总体精细化率已提升至45%左右,但与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平均精细化率60-70%相比,我国精细化率的提升仍有很大的空间。

中国化工协会2019年3月发布的《2017-2025年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设想与对策》提出,我国精细化工产业2021年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5%,精细化率超过50%。

产业链发展报告

产业链发展报告

产业链发展报告1.引言1.1 概述产业链是指从原料采购到最终产品销售的一系列相互关联和依赖的环节。

它涵盖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客户等各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链的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产业链发展报告》将针对当前产业链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政府、企业和学术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决策支持。

通过对产业链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找到优化产业链的途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本报告将首先对产业链的概念进行解释和阐述,介绍产业链的基本组成和运行机制。

然后,通过对国内外产业链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总结出产业链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分析当前我国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最后,我们将对未来产业链发展进行展望,探讨可能的发展路径和机遇。

希望本次《产业链发展报告》能够提供对产业链发展的全面了解和深入思考,为相关各方提供决策参考和发展战略,推动我国产业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发布,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促进产业链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和创新。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包括本文的章节和子章节的概述和内容安排。

在这里,我们可以写一些关于每个章节和子章节的简要介绍,以便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以下形式: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内容,并简要介绍了产业链发展的背景和重要性。

然后,明确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了整篇文章的框架和导读。

正文部分包含了两个要点,分别是第一个要点和第二个要点。

在第一个要点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产业链发展的某一方面,提供相关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以支持我们的观点。

在第二个要点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讨论另一个与产业链发展相关的重要主题,列举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展示产业链发展的潜力和挑战。

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

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

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目录1目录2一、化工行业发展现状2二、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现状2(一)行业现状3(二)产业现状31、上游行业分析32、下游行业分析4三、我国化工子行业发展现况4(一)、基础化学原料制造4(二)、肥料制造5(三)、农药制造6(四)、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6(五)、合成材料制造7(六)、专用化学产品制造8(七)、日用化学产品制造9四、我国主要化工企业概况9(一)、云天化9(二)、辽通化工10(三)、盐湖集团11(四)、湖北宜化11五、附注11(一)化工行业介绍一、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习惯上称为“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是指利用化学工艺生产经济社会所需的各种化学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的总称。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工业、农业、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

它为农业生产提供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等农用化学品;为能源工业(电力、交通、冶金和居民生活)提供天然气、液化气等原燃料;为机械工业(航天、汽车、船舶、机械等)提供合成材料、涂料和胶粘剂等配套产品;为建筑业提供保温材料、建筑涂料、防火材料等建筑原材料;为军事工业提供军用化工产品;为人民生活提供各种相关的日用化学品。

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化工产品,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占有举足起重的地位。

随着其他领域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工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其重要特征就是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在发达国家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因此,化学工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现状(一)行业现状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呈逐季下降趋势。

中国化工产业链最可怜的人 化工贸易商之生死困境

中国化工产业链最可怜的人 化工贸易商之生死困境

中国化工产业链最可怜的人,化工贸易商之生死困境导读:“中国化工贸易商的数量在今后五年减掉50%甚至更多绝对是大概率事件。

当然,减掉的一定是没有能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贸易商,不管他目前是大还是小。

”文| 杨向宏来自卓创资讯| 作者为卓创资讯高级副总裁、首席经济师中国化工贸易商之困境在写“中国化工贸易商之创新”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写一写目前中国化工贸易商所处的困境。

今天,我在烟台同一家中国排名非常靠前的化工集团采购部总经理交谈,他也认为中国的贸易商该有所改变了。

我们都不认为中国的化工市场不需要贸易商。

相反,上下游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贸易商。

让我们先看看目前中国化工市场的状况。

作为上游的生产商,尽管面临着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没有人认为中国的化工生产企业目前经营困难,也就是赚不到钱。

下游的企业日子过得更加的舒服。

例如涂料行业,在过去的一年,原材料的成本平均下降了20%以上,而涂料的平均售价不降反增。

我们再看看塑料制品,如果三年前你去买一个用聚丙烯制成的装衣服的桶,与今天你再去买同样的规格的桶相比,零售价可能涨了1倍以上,而相关的原料价格几乎没变。

随着主要化工原材料价格的大幅走低,下游生产企业现在所销售的产品也在逐步的降价,但降价的幅度和速度远远低于原材料的降幅和降速,他们的日子也过的相当的舒服。

而中国化工贸易商则不然。

如果我用一个“苦”字来形容他们目前所处的困境,我想会受到绝大部分化工贸易商的认同。

面对价格越来越透明的市场,以往靠信息的不对称赚取超额利润的某些贸易商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

面对越来越严格的化学危险品运输要求,运输成本在售价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而下游的客户与贸易商之间竟然处于一种半不友好的状态,他们做梦都想与生产商之间做生意,只是在“迫不得已”的状态下才向贸易商采购。

什么叫“迫不得已”呢?例如你要买由中石化生产的纯苯,你不可能指望中石化给你放账,提供你所希望享受的服务,你只能通过贸易商来买。

【推荐下载】简述产业链的分布特点

【推荐下载】简述产业链的分布特点

[键入文字]
简述产业链的分布特点
产业链是相关产业活动的集,其构成单元是若干具有相关关系的经济活动集合,即产业环或者具体的产业部门;而产业环(产业部门)又是若干从事相同经济活动的企业群体。

下面为大家介绍产业链的分布特点。

 产业链的分布特点
 完整性
 产业链是相关产业活动的集,其构成单元是若干具有相关关系的经济活动集合,即产业环或者具体的产业部门;而产业环(产业部门)又是若干从事相同经济活动的企业群体。

从事相似或相同经济活动的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努力探寻自身经济活动的优区位。

在这种循优推移过程中,一方面,产业环(产业部门)的微观构成单位--企业,为了获取集聚经济效益,逐步聚集到适合其发育成长的优区位,即原先分布于各区域的同类企业在优区位实现企业扎堆(Clusters);另一方面,各个产业环(产业部门),为了获取地域产业分工效益,由于具有不同经济特点和追求各自的优区位而在空间上趋于分散。

这样,产业链系统内企业和部门循优推移的空间经济结果是,产业链的各环节分别布局或配置到适合其经济活动特征的特定地点(Specific Locations)。

正因如此,当经济区划尺度较大时,比如说是大经济地带、大经济区、省域或者流域经济区时,或者说大到几乎囊括产业链的所有环节的地域空间时,产业链表现出明显的完整性;当经济区划尺度较小时,比如说仅是市域、县域或者说是产业集中发展区时,其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煤炭化工产业现状
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几年间,在全球经济稳步增长的推动下,全球一次 能源需求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02-2008 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增长 3.0%,石油和天 然气分别年均增长 1.4%和 3.0%,煤炭年均增长 5.4%(见图 1) 。到 2008 年底,全球煤炭费 连续六年成为消费增长最快的一次能源。 煤炭需求增长已成为推动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 动力。相对于石油、天然气资源,世界煤炭资源较为丰富。据统计,2008 年全球原油探明 储量约为 1 708 亿吨,储采比为 42 年;天然气探明储量约为 185.02 万亿立方米,储采比为 60 年;而煤炭的探明储量约为 8 260 亿吨,储采比为 122 年。据 B 司统计,2008 年,全球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 34.6%,煤炭占 29.1%,天然气占 24.0%,核能、水电等约占 12.3%。由此可见,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煤化工的发展提供了资源条件。就中国而言,缺 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特征十分显著。据 2009 年全国油气矿产储量通报,截至 2008 年底,中国 原油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约为 20.90 亿吨, 储采比为 11.8 年; 天然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约 26 511 亿立方米,储采比为 34 年;煤炭储量约为 1 145 亿吨,储采比约为 41 年。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中国能源消费保持较快增长趋势,特别是交通 运输燃料快速增长和石化产品需求的大幅增长,使得油气资源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2003-2009 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 17.3%。2009 年,一次能源消费达 30 亿吨标准 煤。其中,煤炭约占 70%,石油和天然气约占 20%,核电、风电及水电约占 10%(见图 2) 。 在此期间,中国石油消费以年均 7.1%的速度增长,而原油产量年均增长仅 1.8%,中国原油 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 50%。发展替代资源,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客观上为中国煤化工 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国外的煤化工产业起步较早,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德国、美国、 日本等先进国家,在煤液化、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领域先后 建成过实验装置,开发了有关的工艺技术,但由于受到资源、技术、环境、油价、投资等因 素的影响,真正实现工业化的寥寥无几。目前,只有南非萨索尔公司的煤间接液化工厂和美 国大平原煤制天然气工厂。而中国煤化工产业在近几年则获得了较快发展。 2.1 传统煤化工总体呈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传统煤化工总体呈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中国也开始拥有传统煤化工产业,但规模很小、产品单一,产品 主要包括焦炭、合成氨、电石和甲醇等。近年来,随着中国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源丰富 地区的崛起,传统煤化工和部分产品产能较快增长。从产品的供需来看,中国传统煤化工总 体上呈现产能过剩的局面。2009 年,中国焦炭消费量约 3.4 亿吨,产能约为 3.8 亿吨/年,装 置平均开工率约 91%;电石消费量约 1 500 万吨,总产能约 2 200 万吨/年,装置平均开工率 低于 70%;甲醇消费量约 1 660 万吨,总产能高达 3 000 万吨/年左右,装置平均开工率仅 37.4%。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的甲醇生产中,70%以煤为原料,甲醇作为新型煤化工的重 要中间体,近年来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据统计,目前在建和拟建的甲醇项目产能达 2 500 万吨/年左右,预计到 2012 年,中国甲醇总产能将达到 5 000 万吨/年以上,而届时的甲
(二)中国煤炭开采业。 中国煤炭开采业。
1.总体供给现状 2009 年,我国原煤产量 29.65 亿吨,同比增长 12.7%,增速同比减缓 0.1 个百分点。全 国铁路煤炭日均装车 70230 车,同比下降 1.4%;煤炭运量 17.49 亿吨,增长 1.2%。据海关 统计,煤炭出口 2240 万吨,下降 50.7%;进口 12583 万吨,增长 2.1 倍;净进口 10343 万 吨,上年为净出口 503 万吨。年末,秦皇岛港存煤 536 万吨,同比减少 38 万吨;直供电 厂存煤 2147 万吨,同比减少 2185 万吨。2009 年前 11 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 1827 亿元, 同比下降 9.4%,上年同期为增长1.3 倍。 2.煤炭产量分析
51.2%,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 53.6%。需求方面:2009 年从各油品需求增长变化来看,呈现 各不相同、差异较大的特点。全年成品油(汽煤柴油,下同)表观消费量 2.21 亿吨,同比增长 2.5%。其中,汽油、柴油、煤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 6,7万 吨,分别增长 5.5%、-0.2%、17.0%。 目前,中国的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进军炼油业。中国海油的炼油能力增长迅速,从 2005 年的 750 万吨攀升至 2009 年的 1950 万吨,占全国产能的 4.1%。 从地方炼厂的情况看,截至 2008 年底,包括原为中国石油托管企业、2005 年 9 月独立 出来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 (2008 年底其合计能力为 1400 万吨) 在内, 全国地方炼油企业 (简 称地炼)总炼油能力达 8805 万吨/年。这些地炼除延长外,主要分布在山东(37 家) 、辽宁 (15 家) 、广东(14 家) 。主要产品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溶剂油、燃料油、沥青、乙 烯、丙烯、芳烃、液化石油气、MTBE 等。2009 年除延长外,前十大地炼的一次加工能力 达到 3870 万吨,占全国地炼总能力的 42.7%,但排在十大地炼之后的大部分炼厂的实际加 工能力都不足 100 万吨/年。从实力看,山东地炼居全国地炼首位。 外资公司在华炼油业务也取得重大进展。 继道达尔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参股建成大连 西太之后,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参建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已于 2009 年正式投运,外资 在中国的权益炼油能力达 1050 万吨/年,占我国炼油总能力的 2.2%。此外,中俄天津东方 石化炼油项目、 委内瑞拉与中国石油合资广东揭阳炼油项目、 卡塔尔与中国石油炼化合资项 目、科威特与中国石化广东湛江东海岛炼油项目等中外合资炼油项目也都在推进。 中国炼油工业呈现以两大集团为主导的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
一.上游产业链概况 上游产业链概况
(一)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行业规模。截止 2009 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 291 家,从业 人员 100 余万人;行业资产规模达到 14548.85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25.78%;行业的负 债规模达到 6865.46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28.74%。 2.供求方面。供给方面:2009 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内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工业 总产值 6645.36 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31.13%;中国石油净进口量 21888.5 万吨,石油表 观消费量 40837.5 万吨;原油净进口量 19862.0 万吨,原油表观消费量 38810.9 万吨;中国 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 51%;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 52.5%,原油净进口对外依存度为
我国炼油布局遵循靠近资源地、 靠近市场、 靠近沿海沿江建设的原则, 形成以东部为主、 中西部为辅的梯次分布。原油加工能力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华南地区,这三大地区分别 约占全国炼油能力的 32%、21%、15%。辽宁是全国炼油能力最大的省份,原油加工能力达 7600 万吨/年,其次为山东和广东。 受国内石油资源分布和 1998 年国内石油石化大重组方案的局限,中国石油的炼厂主要 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但这些区域不是成品油的主要消费区。 2008 年中国石油从东北、 西北炼厂调运至东南沿海及西南地区的成品油占其总产量的 50%以上。中国石化炼厂则主 要分布在油品消费高度集中的华东和中南地区,所产的成品油基本可在其传统销售区域消 化。地炼则主要分布在山东及陕西地区,成品油资源除部分交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 销售外,其余自行销售。虽然中石油抓紧在广东、广西地区战略布点,中海油加快建设,但 我国成品油目前总体的主要流向大致呈“北油南运”、“西油东调”的格局没有改变。
2006 年, 我国原煤产量达到 23.25 亿吨, 同比增长 8.1%。 我国原煤产量自 2000 年降至 9.99 亿吨的低谷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加速增长。2002 年原煤产量为 14.15 亿吨,2004 年 为 19.97 亿吨。2007 年我国原煤产量累计完成 25.23 亿吨,同比增长 2008 年全国规模以 上企业原煤产量 26.22 亿吨,同比增长 12.8%,增幅同比提高 3.4 个百分点。2009 年,我国
二.中游基础化工环节 中游基础化工环节 基础化工
(一)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我国石化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成为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的重要力量。 截至 2009 年底, 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达 4.77 亿吨/年, 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国有石油公司分别跻身 2009 年世界 500 强企业的第 9 位和 13 位。 (2009 年进口原油突破 2 亿达到 2.05 亿吨) 过去十年是中国炼油能力增长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十年,炼油能力增加了 72.8%,年均 增长率达 6.3%。 2009 年, 中石化目前已成为仅次于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的世界第三大炼油商, 中石油也已发展为世界第八大炼油商。两大集团所辖炼油厂的数量虽然仅占全国的 27.2%, 但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占全国的 76.8%, 在国内市场居主导地位。 中海油及地方炼厂在 2008 年后也有显著增长。 我国已形成 17 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 1000 万吨/年以上的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接 近全国总加工能力的一半。在这 17 个基地中,大连石化和镇海炼化两家炼油企业炼能达到 2000 万吨/年。另有一批千万吨级炼油基地正在加紧建设或筹划。 中国石化十年来的炼油能力增长迅速。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由 2000 年的 1.43 亿吨增至 2005 年的 1.635 亿吨,2009 年更是达到 2.235 亿吨,占全国产能的 46.9%。炼厂平均规模也 从 432 万吨/年攀升至 570 万吨/年。截至 2009 年底,该公司 1000 万吨/年以上的炼厂有 11 家,其中镇海炼化的炼油规模超过 2000 万吨/年。 中国石油十年来的炼油能力也有较快增长。2000~2009 年,中国石油原油一次加工能 力由 2000 年的 1.19 亿吨增至 2005 年的 1.194 亿吨, 2009 年达到 1.425 亿吨, 占全国产能的 29.9%。炼厂平均规模从 352 万吨/年增至 540 万吨/年。截至 2009 年底,该公司规模达 1000 万吨/年以上的炼厂有 5 家,其中大连石化的炼油规模超过 2000 万吨/年。 2009 年 5 月, 中国海油兴建的 1200 万吨/年惠州炼厂投产, 标志着中国海油正式大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