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复习重点: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第三章_血液
成熟因子
叶酸
维生素B12
A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受到药物、射线等因 素作用,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全血细胞减少
铁
食物中吸收1mg
20-30mg/d
(5%)
铁 Hb RBC
衰老红细胞被吞噬, Hb被分解释放出Fe2+
(95%)
铁摄入不足、 铁吸收障碍 长期慢性失血
B 缺铁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
维持血浆pH值相对稳定的因素:
(1) 血浆中的缓冲物质: 主:NaHCO3/H2CO3 次:Na2HPO4/NaH2PO4 血浆蛋白钠/血浆蛋白等
(2) 通过肺和肾的调节
练习: 1.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细胞比容为_4_0_%_~_5_0_%;女子 的血细胞比容为__3_7_%_~__48% 2.正常成人的全部血量约占体重的_7_%_~__8_%_ 3.正常人血液pH值为_7._3_5_~_7_.4_5。血液pH值的相 对恒定取决于所含的各种缓冲物质,在血浆中 最主要的缓冲对是_N_a_H_C_O_3_/H2CO3 1.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数量越
•
(主要为NaCl)
(主要为白蛋白)
小分子
大分子、含重金属物质
所占比重
大
小
(300mmol/L或770KPa) (1.3mmol/L或3.3KPa)
•
意义 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
保持细胞的正常体积 的平衡,维持血浆容量
溶液分类: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
入血循环
胆红素经肝至胆汁, Fe和氨基酸运至红
再排出体外
骨髓,重新合成Hb
或至肝内贮存
生理复习第三章血液经典总结
EPO调节RBC生成的负反馈
三、血小板(platelet)生理
㈠ 正常值与形态
正常值:(100~300)×109/L 少于6 ×109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㈡
**生理功能
1、维持毛细血管壁完整性
2、参与止血、凝血过程
(二).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P57)
1.粘 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
2.释放反应(血小板分泌): 致密体释 放ADP、ATP、5-羟色胺、Ca;α颗粒释放
生理性止血过程—P61
血管损伤
血管内皮下组织
TXA2 ①血管收缩 凝血系统激活 血小板激活 5-HT (粘附、聚集、释放) ② 血小板止血栓 纤维蛋白形成
(初步止血)
③ 血凝块形成(有效止血)
二. 血液凝固(63)
㈠ *概 念P61
血液由流动的液态变成不能流动 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原理: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在一 系列酶的作用下变成不溶性的 纤维蛋白细丝,网络血球,形成 血块,赌塞伤口. 是一 酶促反 应生化过程
二. 红细胞的血型
(一) ABO血型系统 1.分型依据 :红C膜上所含凝集原的种类
血型 红细胞 (凝集原) A B A,B 无 血清 (凝集素) 抗B 抗A 无 抗A、抗B
A B AB O
2 ABO血型鉴定
A型 (抗B)
B型 (抗A)
抗B血清
抗A血清
血型
+ - +
- + +
A B AB O
-
-
三. 输血原则(74)
低分子物质 有机化合物
电解质
血浆
溶质
1. 血浆蛋白的功能P48
1)形成胶体渗透压
2)维持激素的活性
3)运输作用
生理学整理②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掌握:内环境与稳态;血量;血浆渗透压;各类血细胞的生理功能;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ABO血型。
熟悉:血液的组成及血液的生理功能;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及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抗凝与纤溶;交叉配血试验。
第一节概述体液: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60%。
细胞内液 40%体液血浆 5%细胞外液20%组织液 15%一、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机体内部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即细胞外液。
稳态: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和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意义: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机体正常生命活动。
二、血液的组成及血量(一)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实际上即红细胞比容。
成年男性40%-50%;成年女性37%-48%;新生儿约55%。
增加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见于贫血。
(二)血浆:血管中的细胞外液,机体内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血浆蛋白: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白蛋白、球蛋白由肝细胞产生。
γ球蛋白由淋巴系统产生。
白蛋白/球蛋白= 。
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1)运输功能;(2)营养功能;(3)缓冲功能;(4)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5)免疫功能2、血浆渗透压(1)渗透压:血浆中溶质分子所产生的水移动引起的压力。
由溶液本身声的特性所决定,其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
(2)渗透压单位:用1升中所含的非电解质或电解质的毫摩尔表示,称为毫渗透摩尔,简称毫渗。
正常人血浆渗透压约300m0sm/L(5776mmHg)(3)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中晶体物质所形成,主要是Na+、Cl-,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中蛋白质所形成,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容量。
(4)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的NaCl溶液。
5%的葡萄糖溶液。
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
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
生理学 第三章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 1.血浆plasma 水、电解质、小分子化合物; 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2.血细胞 blood cells 红细胞(RBC);白细胞(WBC); 血小板(thrombocytes.TC)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男=40%--50%;
女=37%--48% 新生儿:55%
组织因子,TF
正反馈
Ca2+ 表面激活
S:内皮下 组织 HK:高分子 激肽原 PK:前激肽 释放酶 K:激肽释 放酶
正 反 馈
凝血酶原 酶复合物
ⅩⅢ
ⅩⅢa
Ca2+
纤维蛋白 多聚体
(2)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
主要来自白蛋白。生理作用: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血 浆容量
(四)血浆pH 1. pH: 7.35~7.45 2.缓冲物质:
血浆中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Na-蛋白质/H-蛋白质
RBC内 KHb/HHb KHbO2/HHbO2 KHCO3/H2CO3 K2HPO4/ KH2PO4
(三)红细胞功能 1.运输O2和CO2。
2.对机体产生的酸碱起缓冲作用。
(四)红细胞生成调节
* 红骨髓造血干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 红细胞→早幼RBC→中幼RBC→晚幼RBC→网 织RBC→成熟RBC。 * RBC的功能物质是Hb,Hb分子由一个珠蛋白 和四个血红素(亚铁原卟啉)组成。 1.生成原料 ①铁: ②蛋白质
内因子缺乏:
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生成调节物质
红系祖细胞依其所处发育阶段分成两个亚群: 早期的红系祖细胞即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 晚期的红系祖细胞即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 ⑴爆式促进激活物 burst promoting activator(BPA): 作用于BFU-E,使其从细胞周期中的静息状态 (G0期)进入DNA合成期。 ⑵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 ① EPO:一种主要由肾皮质小管周间质细胞(成 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生成的能调节机体 RBC生成的糖蛋白。分子量约34000。
生理学复习重点(表格)(血液开始)
第三章血液一、简述血液的基本功能。
1) 运输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同时将组织细胞代谢产物、有害物质等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2) 维持内环境稳态:各种物质的运输可以使新陈代谢正常顺利进行;血液本身可以缓冲某些理化因素的变化;通过血液运输为机体调节系统提供必须的反馈信息。
3) 参与体液调节:通过运输体液调节物质到达作用部位而完成。
如:激素的全身性体灌调节作用。
4) 防御保护功能:各类白细胞的作用,血浆球蛋白的作用,生理止血、凝血过程的发生,扩凝系统与纤溶系统的存在等均可以体现出血液的防御保护功能。
二、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如何?组成:包括晶体溶质颗粒(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溶质颗粒(血浆蛋白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血浆晶体渗透压能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膜的完整;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分布、维持血容量。
三、血液凝固的概念概念:血液自血管流出后,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过程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过程,该过程有12个凝血因子参与,大致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如下图所示:因子X的激活(Xa)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1)内源性激活途径是由血浆中的因子Ⅻ的激活开始的。
因子Ⅻ与血管内膜下的胶原纤维接触激活成Ⅻa。
此后,Ⅻa相继激活因子Ⅺ和Ⅸ,Ⅸa与因子Ⅷ、血小板因子3和Ca2+组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即可激活因子X。
(2)外源性激活途径始动因子为组织因子Ⅲ。
指损伤的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参与激活因子Ⅹ生成Ⅹa的凝血途径。
该途径生化反应步骤简单,故所需时间短于内源性凝血。
因子X的激活与凝血酶原的激活都是在血小板因子3提供的磷脂表面进行的,因此称为磷脂表面阶段。
在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中,Ca2+都是不可缺少的。
四.血浆中的抗凝物质及其作用机理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03.生理学题库(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血细胞比容2.渗透压3.悬浮稳定性4.红细胞沉降率5.输血原则6.交叉配血实验二填空1.骨髓受大剂量X线照射,引起____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____贫血。
2.血液中重要的抗凝物质是____和____。
3.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存在____抗原。
4.正常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____%。
5.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____和____,促进它成熟的因子是____和____。
6.血浆晶体渗透压由____构成,可维持____的水平衡。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____构成,可维持____的水平衡。
7.红细胞平均寿命为____天,衰老的红细胞主要被____吞噬破坏。
8.白细胞中吞噬作用最强的是,细胞,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的是____细胞。
9.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液有____和____,临床上常用血沉检查红细胞的____。
10.血型是依据红细胞上____的类型而定的,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其血型可能是____或____。
三单选题1.肝素抗凝主要作用机制是A.抑制X因子激活B.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C.促进纤维蛋白溶解D.去除Ca2+E.抑制血小板的作用2.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是A.5%~6%B.6%~7% C.7%一8% D.8%一9%E.9%~10%3.内、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A.参与的凝血因子都不同B.启动因子不同C.最后形成的凝血块不同D.外源性凝血不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E.内源性凝血不需要稳定因子4.若某人的血清中含抗A与抗B两种凝集素,其血型是A.A型B.B型C.AB型D.O型5.50kg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与血液量分别为A.40L与4LB.30L与4L C 20L与4L D.30L与2.5LE.20L与2.5L6.大细胞贫血是由于缺少A.铁B.铁和蛋白质C.维生素D12和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E.雄激素7.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A.尿激酶B.抗凝血酶Ⅲ和肝素C.激肽释放酶D.组织激活酶E.蛋白质C8.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人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人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为A.A型B.B型C.O型D.AB型 E.B亚型9.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因为A.红细胞比容增大 B.红细胞比容减小C血浆白蛋白的含量增多D.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E.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10.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A.因子ⅢB.因子ⅦC.PF3 D.Ca2+ E.凝血酶原11.血凝块回缩是由于A.血凝块中纤维蛋白收缩B.红细胞发生叠连而压缩C.白细胞发生变形运动D.血小板收缩蛋白发生收缩E.纤维蛋白降解12.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3.输血时下列不易找到合适的供血者的人是A.O型,Rh阳性B.A型,Rh阴性C.B型,Rh阳性D.AB 型,Rh阴性E.AB型,Rh阳性14.某人接受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结果为:其红细胞与B型供血者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
生理学:第三章_血液
第三章血液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充满于心血管系统中,在心脏的推动下不断循环流动。
如果流经体内任何器官的血流量不足,均可能造成严重的组织损伤;人体大量失血或血液循环严重障碍,将危及生命。
因此,血液对于人体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医学诊断上有很重要的价值。
下面我们就血液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学习。
第一节血液生理概述一、血液的组成和特性1.血液的组成:血浆{水+蛋白质+低分子物质(多种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少量气体}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血浆蛋白的分类:盐析法: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电泳法:将白蛋白分为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将球蛋白分为α1-、α2-、α3-、β-、γ- 球蛋白3. 血浆蛋白的功能:( 重点)①营养功能:血浆蛋白经吞噬细胞消化后分解为氨基酸,可用于自身的构建。
②运输功能:有些血浆蛋白有亲脂性结合位点,可结合脂溶性维生素或激素,结合后可限制这些物质活性的发挥,如甲状腺激素就可与白蛋白/前白蛋白结合。
③缓冲功能:血液中有许多种缓冲对,它们可以使血液的pH值保持相对恒定,这是细胞生命代谢所必需的。
④形成胶体渗透压:保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血容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⑤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如免疫球蛋白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⑥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4. 血量: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红细胞量的总和。
约占体重的7%~8%,幼儿可达9%。
人体每公斤体重含血量70~80ml,血浆40~50ml。
5. 血液的特性:①血液比重:全血1.050~1.060(主要取决于血细胞的多少)血浆1.025~1.030(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多少)血细胞1.090~1.092(与血红蛋白的多少成正相关)②血液粘滞性:指血液中各种颗粒之间的摩擦力。
温度37℃时,血液和水相比的相对粘滞性为4~5:1,血浆为1.6~2.4:1。
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所含红细胞数,血浆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生理学 第三章血液
血小板聚集
生理性止血
第三步:血液凝固,形成坚实止血拴:启动血液凝固过程,形成的
纤维蛋白加入到松软止血栓内,形成牢固止血栓,达到有效的二期止血。 最后,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长入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过程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
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
人民卫生出版社
章目录
1 2 3 4 5
概
述
血
浆
血 细 胞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血量与血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
血细胞比容、等渗溶液、血浆、血清的概念 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血细胞的数量及功能
血液凝固的概念及基本步骤 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及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
难点
红细胞生成的条件和调节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3.悬浮稳定性
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大小可以用红细胞沉降率(ESR)表示,简称血沉。血沉 管内抗凝血中红细胞在血浆中第一小时末沉降的距离。 正常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血沉为0~20mm/h。红细胞沉降 率越大,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越小。
渗透压:指溶液中的溶质颗粒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渗透压 的高低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 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 上面实验中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透过,而蔗糖分子却不能透过。细胞 膜、膀胱膜、毛细血管壁等生物膜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人工制造的火 棉胶膜、玻璃纸等也具有半透膜的性质。 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 两侧必须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生理学》第三章_血液
血量
血量:指全身血液的总量。约占体重的7-8%。 循环血量 储存血量 失血: 10% 无明显症状 20% 血压、心率、四肢厥冷、口渴、 恶心、乏力 30% 危及生命
血量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正常血压和各组织、器官 正常血液供应的必要条件。
(2)雄激素 直接刺激骨髓造血 促进肾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
BPA
造血干细胞 ↓ 早期红系祖细胞 ↓ 晚期红系祖细胞 ↓ 原红细胞 ↓ 幼红细胞 ↓ 网织红细胞 ↓ 成熟红细胞
缺氧、RBC↓或Hb↓
↓
肾管周间质细胞(主) 肝细胞(次) ↓ ——————EPO
雄激素-刺激EPO生成 雌激素- 降低红系祖细胞 对EPO的反应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意义
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 保持细胞的正常体积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 的平衡,维持血浆容量
5、酸碱度
正常值:pH值为7.35~7.45•
pH7.35=酸中毒;pH7.45=碱中毒 • pH 值 6.9或 7.8,将危及生命 维持血浆pH值相对稳定的因素: (1) 血浆中的缓冲物质: 主:NaHCO3/H2CO3 次:Na2HPO4/NaH2PO4 血浆蛋白钠/血浆蛋白等 (2) 通过肺和肾的调节
胆红素经肝至胆汁, 再排出体外
被肝脾吞噬 血红素 红细胞 生成 珠蛋白 氨基酸
铁被重新 吸收入血
EPO
胆红素的 肠肝循环
缺氧
红细胞的破坏
二、白细胞生理
正常成人白细胞数量(4.0-10.0)×109/L
粒 细 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杀菌
有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参与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 限制过敏反应
复习总结:生理学第三章血液循环
【考纲要求】 1.⼼脏的泵⾎功能:①⼼动周期的概念;⼼脏泵⾎的过程和机制;②⼼脏泵⾎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分数、⼼指数、⼼脏作功量;③⼼脏泵⾎功能的调节:每搏输出量的调节和⼼率对⼼泵功能的影响。
2.⼼肌的⽣物电现象和电⽣理特性:①⼯作细胞和⾃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②⼼肌的兴奋性、⾃动节律性和传导性;③正常⼼电图的波形及⽣理意义。
3.⾎管⽣理:①动脉⾎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②中⼼静脉压、静脉回⼼⾎量及其影响因素;③微循环的组成及作⽤;④组织液的⽣成及其影响因素。
4.⼼⾎管活动的调节:①神经调节:⼼交感神经、⼼迷⾛神经、交感缩⾎管神经纤维;②⼼⾎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压⼒感受性反射;③体液调节:肾素-⾎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5.器官循环:冠脉循环的⾎流特点和⾎流量的调节。
【考点纵览】 1.⼼脏每舒缩⼀次所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动周期,持续的时间与⼼率有关。
⼼率增快,⼼动周期持续时间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但舒张期的缩短更明显。
2.⼼脏泵⾎的过程分三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期、减慢射⾎期。
等容收缩期室内压⾼于房内压,但低于动脉压,房室瓣和动脉瓣都处于关闭状态,⼼室的容积不变,压⼒增⾼。
快速射⾎期⼼室内的压⼒⾼于动脉压,动脉瓣开放,⾎液快速由⼼室流向动脉,⼼室容积缩⼩,此期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室内压⼒达峰值。
减慢射⾎期⼼室内的压⼒略低于动脉压,由于惯性⾎液继续流⼊动脉,但速度减慢,瓣膜的开闭同快速射⾎期。
3.⼼室的充盈过程分四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房缩充盈期。
等容舒张期⼼室内压⼒低于动脉压,但⾼于房内压,房室瓣和动脉瓣⼜都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的容积不变,压⼒降低。
快速充盈期⼼室内的压⼒低于房内压,房室瓣开放,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液快速由⼼房流⼈⼼室,⼼室容积增⼤。
减慢充盈期房室压⼒差减⼩,⾎流速度变慢,瓣膜的开闭同快速充盈期。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一、血液的组成(一)血浆1.血浆的基本成分是晶体物质溶液。
2.血浆的另一成分是血浆蛋白。
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用电泳法可进一步将球蛋白分为α1-、α2、β1-、γ1-球蛋白。
正常成年人血浆蛋白含量为65~85g/L,其中白蛋白为40~48g/L,球蛋白为15~30 g/L。
3. 血浆蛋白的功能: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②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性激素结合,使血浆中的这些激素不会很快经肾脏排出;③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代谢废物以及一些异物;④参与血液凝固、抗凝、纤溶等生理过程;⑤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⑥营养功能。
(二)血细胞1.分为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
红细胞最多,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白细胞最少。
2.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的百分比。
3.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
4. 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
6.大血管中血液的血细胞比容略高于微血管。
二、血量1.全身血液的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统中快速循环流动,称为循环血量,小部分在肝、肺、腹腔静脉和皮下静脉丛内,流动很慢,称为储存血量。
2.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或每公斤体重70—80ml。
3.血浆量和红细胞量可按稀释原理进行测定。
4.血量=红细胞总容量/血细胞比容;血量=血浆量/(1-血细胞比容)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1.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
2.血浆的比重为1.250~1.030,其高低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3.红细胞的比重为1.090~1.092,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
(二)血液的粘度1.全血的相对粘度为4~5。
2.全血粘度主要决定于血细胞比容,血浆的粘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3.水、酒精、血浆的粘度不随切率的改变而变,称为牛顿液体。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知识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血浆(blood plasma ):血液除血细胞外的液体成分。
2、血清(serum):血液凝固后,血凝块会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3、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用离心的方法所测得的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成年男性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4、胶体/晶体渗透压(colloid/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由血浆中胶体可溶颗粒形成的渗透压。
5、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 ):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约为313mOsm/L6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红细胞在抗凝血液中的沉降速度,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个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可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高低。
7、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 of erythrocyte ):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
渗透脆性大,抵抗能力小。
8、溶血(hemolysis):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溶解于血浆中的现象。
9、血型(blood group ):指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BC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10、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 hemostasis):小血管破损,血液从血管中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11、红细胞叠连(rouleaux formation of erythrocyte ):红细胞彼此以凹面相贴重叠在一起的现象。
12、血小板(platelet ):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代谢能力的小块细胞质。
13、血小板粘附(platelet adhesion ):血小板黏着于非血小板表面的过程。
14、血小板凝集(platelet aggregation ):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黏着。
依赖于纤维蛋白原、钙离子等的参与。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119
ESR↑ ESR↓
3.渗透脆性:红细胞和一般细胞相比较,对低渗 溶液有一定的抵抗力。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
生膨胀、破裂这一特性,称渗透脆性。可用来表
示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渗透脆性大,表示 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小,易破裂。
正常人的红细胞一般在0.42~0.46% NaCI溶 液中开始有部分破裂;在0.32~0.34% NaCI溶液 中几乎全部破裂,形成完全溶血。故临床上以 0.32%~0.46% NaCI溶液作为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 的范围。若红细胞在高于0.46% NaCI溶液中即开 始破裂,表示其脆性大;在低于0.42%mmol/L NaCI溶液中才开始破裂,表示其脆性小。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①血管收缩
损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局部肌源性收缩; 释放5—HT、 儿茶酚胺、TXA2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
作用:保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五)血浆的酸碱度(pH值)
7.35-7.45 (7.40)
取决于: ① 血液缓冲系统 ② 肺排酸功能 ③ 肾排酸保碱功能
三、血液的功能
(一)运输功能 (二)防御功能和保护功能 多种免疫物质;白细胞的吞 噬;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止血和凝血。 (三)调节酸碱平衡 (四)调节体温
第2节 血细胞生理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它 们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一、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平均直径约7~8μm,
周边较厚,中央较薄,故有较大的表面积,有量: 在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正常成 人男性的红细胞数量为94.0~5.5)×1012/L,平均为 5.0×1012/L。成年女性为(3.5~5.0)×1012/L,平均为 4.2×1012/L。新生儿高大(6.0~7.0)×1012/L。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重点知识总结
第三章血液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男性约为40%到50%,女性约为37%到48%o可塑变形性: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的特性。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在血液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其大小取决于红细胞是否发生叠连现象。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抵抗力越大,渗透脆性越小。
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在第一小时,为下降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ESR越大,则悬浮稳定性越小。
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包括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血液凝固:指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本质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红细胞凝集:指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与血液中对应的凝集素结合使红细胞粘附成团的过程,红细胞凝集是抗原一抗体反应。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在数分钟后自然停止的现象。
临床上用小针刺破消失,或耳垂使血液自然流出。
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称出血时间。
正常约为1~3分钟。
出血时间的长短,可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的状态。
凝血因子: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流通畅,参与组织修复和血管再生过程。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缺氧或二氧化碳增多,是在肾脏产生的一种促进骨骼生成红细胞的糖蛋白称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入血。
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近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的氯化钠溶液,5%的葡萄糖溶液和1.9%的尿素溶液。
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区别:内源性凝血途径:依靠存在血浆中的凝血因子便能活化因子X外源性凝血途径:需要损伤软组织。
医用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11
等渗溶液(如0.85%NaCl): 渗透压与血浆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1.概念: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见图) 2.正常值:成年血细胞比容为男性40%-50%;成年女
性 37%-48%。 3.意义:增加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见于贫血。
6
RBC(红细胞数)
10e12/L : 3.50---5.50
HCT (血细胞比容)
%
: 36.0---48.0
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
(一)√血浆Plasma: 抗凝血离心后淡黄色
的上清液。
√血清Serum (plasma without fibrinogen)血
液凝固后血块收缩挤出的淡黄色的上清液。 血浆基本成分:晶体物质,包括水和溶解于其
中的多种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3
血浆蛋白质Plasma proteins
Plasma protein: 60-80g/L
8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 血液的比重
全血 1.050-1.060; 血浆 1.025-1.030; 红细胞 1.090-1.092。 (二) 血液的粘度
水为1<血浆为1.6-2.4<血液为4-5。 意义:影响血流阻力大小,黏度太大,则使血流
减慢,易形成栓塞
9
√(三) 血浆渗透压 (重点内容)
fL
: 6.6---10.8
WBC (白细胞数)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详解
因子Ⅹ酶复活物
缺乏F Ⅷ、 Ⅸ、Ⅺ的病人,凝血过程非常缓慢, 甚至微小的创伤就可导致出血不止--- 甲、乙、丙型血友病 (hemophilia A,B,C)
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
定义:指始动凝血的组织因子来自组织,
而不是血液。
Ⅲ
Ⅲ既是Ⅶ和Ⅶa 的受体;又是 辅因子,能使 Ⅶa对Ⅹ的激活 效力增加1000 倍
作用: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由血液中蛋白质(白蛋 白占75~80%)所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4. 血浆pH值: 7.35~7.45 pH值的恒定:血浆的缓冲对
肺、肾的调节 NaHCO3/H2CO3、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Na2HPO4/NaH2PO4
(二) 凝血的过程
a.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阶段; b.凝血酶原的激活; c.纤维蛋白的生成
Ⅹ 凝血酶原
Ⅹa(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Va、Ca2+、PL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1、凝血酶原激复活物的形成 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
定义: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表面激活: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
(一) 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 定义: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 固的物质。 种类:14种(其中按国际命名法命名的有 12种,即FI~FXIII;另外还有前激 肽释放酶和高分子激肽原等)
因子
凝血因子的特点
① 除Ca2+和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
② 除FⅢ(组织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 于新鲜血浆中,F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 需维生素K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述血液的基本功能。
1) 运输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同时将组织细胞代谢产物、有害物质等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2) 维持内环境稳态:各种物质的运输可以使新陈代谢正常顺利进行;血液本身可以缓冲某些理化因素的变化;通过血液运输为机体调节系统提供必须的反馈信息。
3) 参与体液调节:通过运输体液调节物质到达作用部位而完成。
如:激素的全身性体灌调节作用。
4) 防御保护功能:各类白细胞的作用,血浆球蛋白的作用,生理止血、凝血过程的发生,扩凝系统与纤溶系统的存在等均可以体现出血液的防御保护功能。
二、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如何?
组成:包括晶体溶质颗粒(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溶质颗粒(血浆蛋白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血浆晶体渗透压能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膜的完整;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分布、维持血容量。
三、血液凝固的概念
概念:血液自血管流出后,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过程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过程,该过程有12个凝血因子参与,大致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如下图所示:
因子X的激活(Xa)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1)内源性激活途径是由血浆中的因子Ⅻ的激活开始的。
因子Ⅻ与血管内膜下的胶原纤维接触激活成Ⅻa。
此后,Ⅻa相继激活因子Ⅺ和Ⅸ,Ⅸa与因子Ⅷ、血小板因子3和Ca2+组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即可激活因子X。
(2)外源性激活途径始动因子为组织因子Ⅲ。
指损伤的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参与激活因子Ⅹ生成Ⅹa的凝血途径。
该途径生化反应步骤简单,故所需时间短于内源性凝血。
因子X的激活与凝血酶原的激活都是在血小板因子3提供的磷脂表面进行的,因此称为磷脂表面阶段。
在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中,Ca2+都是不可缺少的。
四.血浆中的抗凝物质及其作用机理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活。
肝素能加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及加速凝血酶失活,还能使血管内皮释放凝血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
近年来发现血浆中蛋白质C可灭活因子V和Ⅷ、限制因子Xa与血小板结合和加强纤维蛋白溶解。
五.纤维蛋白溶解
在小血管中一旦形成血凝块,纤维蛋白可逐渐溶解(简称纤溶)、液化;在血管外形成的血凝块,也会逐渐液化。
参与纤溶的因子包括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抑制物。
纤溶过程分两个阶段,即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降解。
六、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鉴定ABO血型有何临床意义? 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1)ABO血型系统分型的原则 ABO血型系统有两种凝集原(抗原),即A凝集原和B凝集原,均存在于不同人的红细胞膜的表面。
根据红细胞膜上含有凝集原的种类及有无,将人类的血型分为四型: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含有B凝集原的为B型,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的为AB型,不含A凝集原也不含B凝集原的为O型。
人的血浆中天然存在两种相应的凝集素(抗体),即抗A凝集素与抗B凝集素。
相对应的凝集原与凝集素相遇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因此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的红细胞和血浆中。
凝集原与凝集素分布情况如下表:
血型
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
血浆中的凝集素
A
A
抗B
B
B
抗A
AB
A和B
无
O
无
抗A和抗B
(2)鉴定ABO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与输血原则对应的凝集原与凝集素(如A凝集原与抗A 凝集素、B凝集原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最终红细胞溶血,这是一种会危及生命的输血反应,应当避免。
因此,临床上采用同型输血是首选的输血原则,因为同型血液不存在对应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的机会。
若在无法得到同型血液的特殊情况下,不同血型的互相输血,则要遵守一个原则:供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凝集,而且输血量要少,速度要慢。
根据这一原则,O型血红细胞只能少量的输给其他ABO血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