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

合集下载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小学美术教学例谈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美的事物:挺拔雄伟的高山峰峦,五光十色的山川美景,好心人的感人事迹,伟大的英雄情怀,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人们都向往着美好,向往着美所带来的愉悦、舒畅、和谐与圆满。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教育过程中同样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教育方法。

通过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已成为新时期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美育的概念及其重要作用美育,又称审美教育。

即通过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

当前,美育在我国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美术课堂中的审美教育(一)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1、审美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对孩子的审美教育,这是基于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目的不是造就几个专业技术人员、画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高素质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

让他们从小学会从最平凡的事物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事物,创造美。

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的态度,比如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等等,使他们能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其中明确要求“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美术课堂关注审美教育,是人性的回归,是教育的根本。

一切教育都以人发展为根本。

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与技能训练。

2、教学观念的深层次转型美术教学是在情感参与下的审美体验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必定伴随着某种审美情感的产生,必然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审美取向与精神世界。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美感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美感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美感美是什么?美从何而来?对于学生而言,发现美,培养美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美感不仅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更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必要元素。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美感呢?一、注重美的曝光和体验要让学生发现美,就必须注重美的曝光和体验。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给学生介绍一些美景、美术作品、音乐、舞蹈等相关的美学知识,同时配上相应的场景和表现方式。

让学生通过观察、倾听、体验等方式去感知美,这样对于学生的美感教育很有意义。

在学校也可以进行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如美术、音乐、舞蹈、诗歌、戏剧等比赛和演出活动,以及各种美术展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美,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表现、欣赏、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美学能力要让学生培养美感,就必须培养他们的美学能力。

美学能力是指人们对于艺术、美学和审美的知识、理解、人生阅历、感性、情感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美学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美学能力:1、开展有关美学方面的教育活动,如美学课程、美丽校园活动等。

2、注重文化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嗜好和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欣赏和欣赏艺术、文化等方面的美。

3、注重实践与创造,鼓励学生在各种美学活动中主动地创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才能,让他们在创作中体验美。

4、注重美学知识的科普,在美学教育中加强美学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科学研究。

三、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为了使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提升,需要采用多种方法:1、教育学生正确的观看方式,正确地鉴赏美术作品、音乐、文学作品等,强调艺术品和自然界中的美的本质区别。

2、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美好经历和美好体验,帮助其更深刻地理解美的中心含义,使其更主动地接受美的教育。

3、加强对于大师作品的启示和介绍,特别是在绘画,音乐和文学方面的大师作品。

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介绍艺术品的背景和历史,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品。

教育随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教育随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教育随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引言生活中充满了琐碎和繁杂,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其中的美好。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他们的敏锐观察力和感知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如何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其融入到教育中。

1. 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大自然是一个充满美好的世界,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无穷无尽的美妙之处。

教育者可以通过组织户外活动、野外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例如,组织学生到公园观察季节的变化、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等,让他们近距离感受自然的奇妙之处。

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学生们将会对自然产生更深的热爱,并学会欣赏自然美。

2. 鼓励艺术欣赏和创作艺术是生活中的另一种美好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听音乐会、观看舞蹈演出等,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美好想法和才能的机会。

通过艺术的创作和欣赏,学生们将会感受到生活中更丰富多彩的美好。

3. 引导积极心态和正向思维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隐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正向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例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每天写下自己的快乐和感恩之事,从小事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同时,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让他们体会到帮助他人带来的成就感和内心的美好。

4. 培养对人与情感的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情感是生活中的另一个美好之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福利院、养老院等,让他们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并鼓励他们与这些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关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美妙和温暖。

5. 培养对知识的热爱知识是一种无形的美好。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去发现世界,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

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精品文档

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精品文档

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话说得多好!在中国,谦虚和内敛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然,在该谦虚的时候谦虚,在该内敛的时候内敛无可厚非。

但是,过犹不及。

有些学生过于少年老成,甚至整日愁眉苦脸、不苟言笑,一脸的焦躁、忧郁,完全不像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心态。

怎样调整学生的这种心态,笔者在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名人效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断成熟定型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普遍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与追星意识。

据笔者调查,班级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偶像,甚至有不少学生能脱口说出自己偶像的年龄、爱好等信息。

这就说明学生也追求美,但是,这种追求有待于教师的引导。

于是,我首先让班级学生写下自己所崇拜偶像的名字,然后再写出为什么要将这位明星奉为偶像,你发现了这位偶像的哪些美?结果,半小时之后,从收回的结果显示,在有个人偶像的学生中,只有一半的学生写下了他们偶像的优点。

而另外一半的学生只写下了偶像的名字,却没有写出他们的优点。

于是根据这一数据,笔者在班级开展了“我向偶像学什么”的活动。

要求每天由一位学生利用自习课前十五分钟向全班同学汇报。

汇报的主要内容包括自己偶像的简要资料以及着重阐述该偶像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自己去学习,并在黑板上摘录下该偶像的一句名言与全班同学共勉。

这样能使学生们更加明确自身的差距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而且通过与大家共享,既能使全班同学受到教育,而且无形中让其他同学成了他的监督员,促进了大家共同进步。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班级每一位学生都确定了自己的榜样明星。

而且绝大多数能从片面追求明星俊美的外形、时尚的服饰等肤浅的东西转化为追求更深层面的内在美,探究他们成功背后的努力拼搏与顽强的意志。

二、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明星偶像虽然星光灿烂、光芒耀眼。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么是不可思议的。

”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小学美术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坚定的意志,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让美术课堂更加精彩。

每一篇美术作品都融合了创作者的人文思想,都是在大文化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值得我们仔细玩味。

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更加需要透过每一幅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其创作所依托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文化内涵,从而更深入地挖掘美术作品中的重要内涵。

在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文化的璀璨结晶,笔者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了我们国家的戏曲艺术,之后便让学生“画上五色的油彩”,扮演成戏曲中的人物,以唱戏的方式来进行各种各样人物的演绎。

之后,再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将整个过程表现出来。

有的同学通过戏曲了解了春秋时期的“赵氏孤儿”,有的同学更加喜欢《三国演义》中关云长的“单刀赴会”,有的同学喜欢极具情感色彩的“西厢记”,通过戏曲形式,学生更加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华之美,不知不觉建立起一定的文化自信。

同时,戏曲的学习也让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更有深度,其中的很多故事情节都成为学生美术创作的蓝本,在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方面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术课堂一方面需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的美术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美术课堂知识的传授、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让学生真正能够通过美术课堂的学习感受文化内涵,担负好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让学生通过外在的美术形式感受到文化的内在力量和推动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现美的眼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现美的眼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现美的眼睛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而创造性思维,则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现美的眼睛。

一、拓展学生的感知力和观察力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拓展学生的感知力和观察力。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练习来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比如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细节,发现其中的美。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境拍摄活动,要求他们通过相机捕捉到富有美感的景物,并加以记录和分享。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将逐渐培养出挖掘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二、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每个人对于美的理解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进行一些关于美的主题讨论,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于美的想法。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并鼓励他们对美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将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提供多元化的艺术体验艺术是发现美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应该提供多元化的艺术体验给学生。

可以邀请艺术家给学生讲解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及背后的美学理念。

通过参观美术馆、音乐厅和剧场等场所,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引导学生进行美的创作借助艺术创作的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美。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写作、摄影等形式的创作,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发现美。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同时,我们也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

五、培养学生的美学思维除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应该培养他们的美学思维。

我们可以通过选修一些与美学相关的课程来丰富学生的美学知识,并引导他们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教学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美学眼光。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达尔文认为:“欲使自己的智力和道德心理得到健康和保持,必须从儿童朝代就重视美育的训练,美育是完善人格得以成立的基础。

”小学美术是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的目的正是为培养学生以一种独特的审美的艺术眼光来观察美、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

那么,如何通过美术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使之具有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呢?一、寓绘画内容于故事之中,以激发发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童有了兴趣,就会乐在其中。

小学美术课首先应注重培养对美术的兴趣,这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大都受兴趣的支配,是学习的主要动力。

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成为轻松、愉快的乐园,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喜爱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仅喜爱听故事,也喜爱看故事、讲故事。

根据孩子的这一生理和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尝试把美术课的内容寓于故事之中。

达到所定的内容能够引人入胜。

比如上《龟兔赛跑》一课,我就告诉学生乌龟和兔子要举行跑步比赛,请小猴做裁判。

接着我叫一高一矮两位学生,说兔子和乌龟的个子就像他们一样,究竟谁会获胜呢?于是大家争执开了,有的说:“冠军非兔子莫属了,你看兔子那么高大,它的一步就有乌龟的好几步”,而有的却说:“不,乌龟准会赢的。

”我说:“比赛开始了,的确,兔子快多了,当它离终点只剩10米左右时,回头看可怜的乌龟边它的一小半路都没跑完呢!于是它洋洋得意,心想:这回可赢定了,还是靠在对边歇会儿好了。

讲到这儿时我结合挂图,问学生:“兔子这么骄傲,而乌龟又那么慢,究竟谁会获胜呢?”让学生继续将故事讲下去,有的说乌龟跑和满头是汗,但它不灰心,终于超过了还在睡懒觉的兔子,有的说当乌龟一鼓作气跑到终点时,小兔也紧追不舍,可小兔还是失败了,因此小兔哭红了眼睛;还有的说小鸡小鸭们早已抬来了幅“骄傲人落后”的标语放在终点那......就这样,学生的思维可活跃了,作画的兴趣也被激发了,画出的画千姿百态,颇具童心。

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如何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卢龙县潘庄中学王玉凤世界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要学会认识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们能看到初升太阳的美,盛开的鲜花是美的,开屏的孔雀是美的……五岳之尊的泰山是美的,湛蓝的大海是美的,奔腾的黄河是美的……春天的细雨是美的,夏季的月夜是美的,冬日的银雪是美的……但是要发现枯黄的秋草是美的,古朴的老屋是美的,扫马路的工人是美的,满脸皱纹的老人是美的,就太不容易了。

对于前者,我们自然地就能感受到美;而对后者,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美的存在,无法发现美。

所以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仅是教师指导学生作画的突破口,更是学生作画的源泉。

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敞开心胸地感受美、灵动地创造美。

怎样使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呢?人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认识事物进行联想的。

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美的能力,要从他们思维的特点出发,从一花一木,一山一水入手,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法引导。

第一步让学生认识自然界外部的特征美,拿颜色美来说,自然界中可谓是五光十色。

红玫瑰、黄菊花、粉杜鹃、白水仙、争奇斗妍,媚态百生。

不同种类的动物也以特有的色彩装扮自己,金龟子金光闪烁,红蜻蜓通透鲜红,大熊猫黑白分明,孔雀开屏更是灿烂夺目。

春日带学生到附近的桃林口、刘家口、马鞍山、尖山槐去写生,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彩为教材,给学生讲解颜色的种类特点,相互的关系,以及各种颜色构成的自然画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提高学生感受自然美的能力。

自然界形态美也极其丰富:巍峨的山峰,挺拔的青松,给人以不同的造型美;奔腾的江河,咆哮的大海,以锐不可挡的力量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美……使学生在自然界各处独具一格的形态美中吸取美的营养。

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因为观察是创造美的前提。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发现美 欣赏美 创造美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发现美 欣赏美 创造美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其审美情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审美情趣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更能激发他们对于创造美的热情。

本文将从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性、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性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使孩子更加敏锐地感知美的存在。

美是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元素,通过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可以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其次,审美情趣的培养能够提高孩子对美的欣赏能力。

美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和享受,只有培养了审美情趣,孩子才能真正欣赏到美的魅力。

此外,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还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受。

二、发现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从发现美开始。

孩子的视野较为狭窄,需要引导他们去关注身边的美。

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环境都可以成为发现美的起点。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观赏美丽的自然景色,欣赏优美的音乐,阅读富有文学艺术的绘本等。

在学校中,老师可以组织参观美术馆、观看精彩的舞台剧等活动,让孩子亲自感受到不同形式的美。

而社会中的街头巷尾、公园花坛等地方也蕴藏着大自然的美丽,可以带着孩子一同去发现。

三、欣赏美发现美只是培养审美情趣的第一步,孩子还需要学会欣赏美。

欣赏美需要培养孩子对美的敏感性和理解力,让他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和美好。

为了帮助孩子培养欣赏美的能力,教育者可以通过音乐、艺术、文学等方面的教育来开拓孩子的视野。

例如,给孩子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引导他们仔细听、用心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美感;在美术课上,让孩子观看名家的绘画作品,引导他们从线条、色彩和形式中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

四、创造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要让他们发现美、欣赏美,还应该激发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创造美是孩子对于美的主动表达和展现,是艺术的重要一环。

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育者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艺术素材和创作机会。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从生活中发现美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从生活中发现美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力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

通过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发现美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一、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生活中到处都蕴藏着美,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用心去观察,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可以带孩子去公园、花园或大自然中散步,让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

可以引导孩子们欣赏大自然中的美丽风景,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鼓励他们画下自己眼中的美景。

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还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二、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一环。

通过给孩子创造多元化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可以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可以带孩子去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欣赏艺术品和文化遗产。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去参加音乐会、戏剧表演等文化活动,让他们的感官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能够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为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

三、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游戏游戏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创造性的游戏,例如搭积木、绘画、手工制作等。

这些游戏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空间想象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的角色,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创造新的故事情节。

四、鼓励孩子进行创造性表达创造力需要通过表达才能得以展现。

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例如写作、绘画、舞蹈等。

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参加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并且发现和培养自己独特的创造力。

总之,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需要从生活中发现美。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游戏和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我们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生活中的创造者。

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在艺术课上发现美

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在艺术课上发现美

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在艺术课上发现美艺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在三年级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因此,在艺术课上引导他们发现美,对他们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在艺术课上发现美的方法和途径。

1.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艺术课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布置安静、整洁的教室,摆放一些艺术作品或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2. 提供多样化的视觉艺术体验视觉艺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艺术家的作品、艺术书籍、艺术品的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帮助他们扩展审美视野。

3. 引导学生观察细节观察是发现美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可以是自然景观、艺术品、建筑等。

引导学生发现细节,例如颜色搭配、线条的优美等,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4.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来源于想象和创造,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图片、小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然后,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5. 着重培养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艺术是情感的表达,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蕴含情感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艺术所传递的情感。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发现美。

6. 提供合适的评价和鼓励在学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

这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艺术课上更加积极地发现美。

7. 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想法的碰撞和启发,同时也提供了多元的审美观点和思考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艺术项目,引导他们共同探索美的发现过程。

总结起来,引导三年级学生在艺术课上发现美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可忽缺的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可忽缺的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可忽缺的审美教育在当今社会,审美教育对于年轻人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当我们希望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时,我们可以使用一系列方法和策略,以确保他们具备发现美的眼睛。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几个方法来帮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讨论美的概念是发展学生审美敏感度的好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探讨美的课程,了解不同的美学标准、文化和历史,并以此扩大他们的视野范围。

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观察、倾听、感受和分析美的元素,如色彩、形状、音调和节奏等。

通过对美感的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的艺术和文化创作。

其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参观一些艺术机构或举办一些艺术展览,这可以提供一种直观的学习方式。

艺术机构或展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不同形式的艺术,并加深体会、引发思考。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例如,音乐、绘画、建筑等,通过比较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学生可以对不同的艺术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加深对每个艺术形式的喜欢和欣赏。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实践和创作艺术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这可以通过举办艺术课程、音乐表演和戏剧表演等方式来实现。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展视野,增加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

例如,让学生制作自己的音乐、绘画、戏剧表演等等,可以让他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更深入理解美的元素。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推广艺术教育,宣传艺术价值,扩大社会文化影响来强化学生的审美教育。

让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参加一些艺术社团或组织,让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或展示获得社会认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和欣赏美和艺术的价值,同时激发学生更多热爱艺术的热情。

总之,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关注于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是通过深度参与,学习和扩展视野来引导他们在艺术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我们需要不断探讨、尝试和创新,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艺术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热爱艺术、欣赏艺术、享受艺术。

幼儿启蒙教案:培养孩子们发现自然美的眼睛

幼儿启蒙教案:培养孩子们发现自然美的眼睛

幼儿启蒙教案:培养孩子们发现自然美的眼睛培养孩子们发现自然美的眼睛在现代社会中,大量的电子产品和游戏带给孩子们各种圆滑和机械的美,然而自然美却被深深的掩盖。

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去发现自然中的美,从而培养他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心,建立环保意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智能发展。

下面将结合实例,阐述如何通过科学有趣的方式,培养孩子们发现自然美的眼睛。

一、培养观察力通过观察培养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是很必要的。

我们可以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如昆虫、花卉、树叶、水滴等等。

同时,可以带领孩子们去采集和观察这些自然的珍贵物品,让他们从观察中学会感受自然之美。

例如,在采集花朵时,可以带领孩子们欣赏花朵的美丽和香气,并慷慨解说关于花朵的知识,如花瓣的颜色、花瓣的数量、花药的位置等等。

这些简单但又有趣的活动将触发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热情,同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二、通过绘画艺术表现自然之美美术活动是培养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对于一些不爱动笔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图画、拼图、剪贴等方式,引导他们更好地欣赏自然之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力。

而对于那些爱好绘画的孩子们,我们可以布置一些绘画任务,例如让他们绘制自己最喜欢的植物或昆虫,通过画笔表达自己心目中的自然之美。

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注意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节,如颜色、形状、质感等,以及不同物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关系,从而热爱自然,发现自然之美。

三、教育孩子们在自然景色中发现美丽参观自然公园和花园是非常好的培养孩子们爱好和发现自然之美的方式。

在公园和花园中,孩子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如小河流、小桥梁、五彩缤纷的花朵、小动物、蜗牛等。

在这些自然景观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巨大的生命力,听到自然传来的声音,从而在美丽的自然中发掘不同的动物和植物。

此外,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和任务,例如让孩子们找到一种特别的花卉或昆虫,或找到一个特别的形状,表达发现之美的独特体验。

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教案设计

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教案设计

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美,教育孩子能够观察发现不同事物之美2.培养孩子的美育情操,同时更好地认识自我3.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让孩子能够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美的图片,比如美景、美食、美丽的花卉。

也可以准备一些艺术品的图片,供孩子鉴赏。

2.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日常生活,引导孩子们发现美,如将好看的自然景观展现在孩子面前让其观察。

也可以通过美丽的图片来激发孩子对美的认识。

在介绍完生活中的美之后,让孩子们回答一些问题,如:什么是美?美可以有哪些形式?3.讲解介绍一些有关好的绘画方式,如水彩,颜色的搭配,让孩子学会如何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美好的事物。

4.实践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尝试绘画生活中的美。

让孩子们先选择一幅生活中的美图案,然后让孩子能够展开下笔创作。

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鼓励孩子多试几个不同的颜色和画笔,让孩子们更好地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5.分享在绘画完成后,让每个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让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让其他孩子们品评、欣赏欣赏,激发孩子们对他人创作的兴趣和喜爱。

三、教学反思本教案是针对幼儿的美育课程,旨在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增强对美的敏感性和认识,同时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要时刻注意调动孩子们的参与和热情,让孩子们更加享受到创造的乐趣,同时着重解释美的内在价值和文化意义,让孩子们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增强美育情操。

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尊重他人创作,在放飞自我同时,也要培养孩子们的礼貌和尊重他人。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在现代社会中,美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惊喜、启示和灵感。

然而,在学校教育中,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和体验美。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发现美、创造美,成为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焦点问题。

一、美的概念与特征美是指一种人类认识和创造的审美经验。

它是对事物或观念的感性和理性评价,是对生命、自然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评价。

美有多种特征,如可感性、可意识性、终极性、自由性等。

可感性指美是一种感受,人们可以通过五官感觉来感知和体验美;可意识性指人们对美的认识是有意识的,需要注意和观察;终极性指美是一种价值,它能够促使人们行动和创造;自由性指美是多元的,人们有不同的审美观点和标准。

二、美的功用与重要性美有多种功用和重要性。

首先,美能够带给人们快乐和幸福感。

美的创造和欣赏可以让人心情愉悦,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和压力。

其次,美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美的创造和欣赏可以激发人们的灵感和创造力,推动文艺、科技和哲学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再次,美能够促进人类情感交流和社会和谐。

美的创造和欣赏可以让人们交流情感、分享观点,缩小身心之间的距离,促进社会的团结和和谐。

三、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发现美、创造美,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几点具体建议:1、生动丰富的教育内容学校应该选取生动丰富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进行诗歌朗诵、名著阅读等活动;在艺术课堂上,可以进行绘画、音乐创作等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和魅力,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造力。

2、多元的文化背景学校应该提供多元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元素。

例如,在历史课堂上,可以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作品;在地理课堂上,可以介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点。

这样,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元素,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

3、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学校应该采用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造。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可忽缺的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可忽缺的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可忽缺的审美教育论文导读:大自然是人类艺术之源,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好课堂,可以起到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体现了一定的美学原则,这些都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材料。

还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启发,使孩子们渐渐能够发现周围事物中蕴涵的自然美,培养其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美术教学应该力求给学生以一双敏锐的眼睛,用它去发现美,还力求给他们一双灵巧的手,用它去创造美、表现美,从而达到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的目的。

关键词:培养,学生,发现美,审美教育1.让学生领略自然美大自然是人类艺术之源,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好课堂,可以起到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自然界中的许多物体生动形象、绚丽多姿。

一望无际的稻田、硕果累累的树枝、湛蓝的天空、青翠的小草……给人在视觉和心理上带来愉悦感。

体现了一定的美学原则,这些都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材料。

我常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让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观察,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美,讲解某些自然画面为什么美的原因。

还逐渐引导孩子注意对象的内在美,使学生获得美的感知,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论文检测。

如教学《春天的花》一课,我就带着学生观察校园内的花,边观察边讲解,了解各种花的名称,认识这些植物的形状、颜色、生长环境等。

这样,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不仅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能学到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令学习兴趣更浓厚。

还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启发,使孩子们渐渐能够发现周围事物中蕴涵的自然美,培养其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2.在艺术作品中发现美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

我们经常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发现蕴涵其中的美。

如初次给三年级学生欣赏油画《天鹅湖》时,学生只说好看,却说不出为什么好看。

再次观察时,我让他们观察这幅画的内容、色彩,说说画家是如何表现安静的气氛的。

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从而热爱美术

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从而热爱美术

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从而热爱美术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产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引导他们多听、多想、多看、多做,促进在成长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能力的发展。

逐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为了使美术教学更能充分发挥审美效能,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在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中,首先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很直观的形式之一,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美术课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美。

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美术课当然也不例外。

在欣赏课教学中,它更是一个很好的助手。

例如学习《北京故宫》和《巴黎罗浮宫》时,借助于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观看欣赏大量的中、西方经典美术作品,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还可以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韵味中赏画,感受作者的情感,由此转入对美术知识的学习。

美术是视觉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两者都是不可触摸的,但都能带给人们强烈的感受。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情境,可以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挂念,使学生产生企盼、渴知的心理状态,由此激发参与美术活动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学习和创造。

如学习《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时,先在PPT中展示罗浮宫各展厅及收藏的王冠、钻石、金银饰品的图片,学生往往会发出感慨,这时我说这些都算不上罗浮宫里的镇宫之宝,从而引出罗浮宫的镇宫三宝之一是《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PPT中展示出胜利女神像,让学生对女神像有了直观的感知,提问为什么它会成为罗浮宫的三宝之一呢?由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美术活动的欲望。

这座神像虽然没有头和双臂,只剩下身体和翅膀,但作品的艺术造诣仍然令人赞叹。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在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代教育中,学校应该不仅仅是为了传达知识,更需要创造一个让学生自己深入探究并乐于参与的学习环境。

而发现美和创造美两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只有理解了美的含义,才有可能能创造美。

首先,让学生发现美。

美不是单纯指艺术或者美丽的外表。

美可能存在于各个方面,比如自然中的山水风景、人们的行为举止、物品的外观、品味的生活、语言的美感等。

让学生发现美,就需要引导他们去多看、仔细看,倾听、感知身边的一切。

引导学生去观赏、欣赏、品味,这里面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

比如,在语文课上,不光应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接触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表达自己的美丽与感受;在数学课上,可以让学生去搜索多面体、几何图形等数学上的美,了解各种形态的几何图形在自然和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在科学课上,可以让学生去了解物理和化学对自然界规律的探究过程中所发现的美,让他们看到科学是一种追求真理、揭示美的方式。

其次,让学生创造美。

让学生创造美并不是要求他们去创作艺术品,而是在各种环境下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周围的人、事、物变得更美好。

比如,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义工活动,为社区服务。

可以尝试把多余的书籍或玩具进行捐赠,让更多的人们分享这些美好。

还可以参加环境保护活动,保护周围的环境让自然也变得更加美好。

学生创造美的活动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在小组合作中,鼓励学生从事创新设计,增加真正的独创性;在阅读中训练学生的文化审美意识,创造良好阅读文化氛围;在学习中逐步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内在美就在于我们能够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生长。

在一定的角度上,创造美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对于追求美的意义外化,学生需要的是一种多元、超越传统以及有层次的思考来支持。

最后,教师需要积极引导。

在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美的本质含义,引导学生去深层次发掘美的内涵,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发现美,而不是让学生大量背诵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背后的内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
——小学美术教学例谈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美的事物:挺拔雄伟的高山峰峦,五光十色的山川美景,好心人的感人事迹,伟大的英雄情怀,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人们都向往着美好,向往着美所带来的愉悦、舒畅、和谐与圆满。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教育过程中同样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教育方法。

通过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已成为新时期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美育的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

即通过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

当前,美育在我国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美术课堂中的审美教育
(一)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
1、审美是美术教育的核心
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对孩子的审美教育,这是基于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目的不是造就几个专业技术人员、画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高素质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

让他们从小学会从最平凡的事物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事物,创造美。

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的态度,比如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等等,使他们能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其中明确要求“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美术课堂关注审美教育,是人性的回归,是教育的根本。

一切教育都以人发展为根本。

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与技能训练。

2、教学观念的深层次转型
美术教学是在情感参与下的审美体验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必定伴随着某种审美情感的产生,必然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审美取向与精神世界。

新“课标”旗帜鲜明地指出了美术课程所应具有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其纳入课程总目标的基本陈述之中。

这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美术教育不局限于单纯地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学有所成、学有所趣,进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和情感态度取向。

由此观之,“三个维度”的提出,涉及教
学观念的深层次转型,是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需要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美术课堂中的审美教育课例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对美的理解太过单一和片面,我曾问过四年级的学生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是最美的?孩子们举手非常踊跃,有的说最美的是彩虹,有的说是见过的一件漂亮的衣服,有的说是花园里开得正艳的玫瑰。

虽然孩子们的回答很真诚,但他们对美的理解却让我很失望。

遵从学生实际,我从自然材质、社会生活中挖掘了一些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

1、一堂棕绳美育课
在一次艺术节手工作品制作时,我们用棕绳进行艺术创作,我忽然想到用棕绳上一堂美育课,让孩子们能更深入的理解美。

刚上课时,我又问了一遍以前提过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和以前差不了多少。

随后,我亮出棕绳,并对孩子们说这是我认为最美的东西。

大家都用不解的目光看着我,说这个很美吗?老师,你没弄错吧?我笑了笑,神秘的说:“你们没发现它的美,只是还不了解它,我们可不能看表面哟!”然后,我发给每组同学一条棕绳,让他们看一看,闻一闻,捏一捏,拉一拉。

引导孩子们发现棕绳来自于自然中生长的棕树,它来自自然的馈赠,是环保的、纯天然的,有一种自然朴实的美;引导发现色彩中棕色的名词也源于棕绳的颜色,棕色低调朴素、温暖包容,有一种静谧而博大的美;引导发现棕绳粗糙、结实、有韧性,有一种雄浑、粗犷的力量之美;引导发现棕毛有规律的螺旋状排列,有
一种节奏韵律美。

随后,我将自己提前画好的一截线描画棕绳展示出来,同学们都惊呼鼓起掌来。

我对大家说:“同学们,老师充分了解棕绳,用心与它对话,深切感受到了棕绳的美,我再用美术技巧把心中的棕绳表现出来它就和一段普通的棕绳不同了,因为我赋予了我的情感在它身上,孩子们,你们感受到了吗?”孩子们的掌声又一次响起,那一刻我明白,他们不仅体会到了棕绳的美,而且也与棕绳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

2、补鞋匠的手
《棕绳》一课后,大家明白了不要只根据外表单一地判断美与丑,孩子们的眼睛更善于发现美了。

有一次上课时,我又问了和以前一样的问题“你觉得什么是最美的?”这一次,一个小男孩的回答让我非常惊讶。

他说:“学校门口的小巷里有一个补鞋铺,我觉得那位老鞋匠的手很美,上面满是皱纹和茧子,还有很多旧伤痕,但那是一种劳动的沧桑,是一种能打动我心灵的美。

”我对他竖起大拇指,也倡导同学们多观察身边人、身边事,发现美,画一幅画表达心中的美。

有的画了自己的奶奶,因为奶奶为家人操劳一生,她的白发和皱纹闪现着对家人爱的光辉;有的画了一把木梯,因为梯子默默为人们奉献着自己,有的画了院子里的老树,因为老树就像他们家庭的一员,见证着自己的成长。

看到孩子们用真挚的情感与自然与生活进行着对话,看到他们那双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很欣慰。

深感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重要。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艺术是一种赋予人的生命以活力的体验,一个人通过艺术的观察、思考、创造所产生的对生命的感受,能够使人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定的情感高度。

”诚然如是。

艺术是生命丰盈饱满的表象。

生命力衰竭的人,是毫无美感的人。

亲近艺术,生命会更舒朗更润泽。

三、挖掘审美内涵,营造美育课堂
(一)挖掘美术教材的审美内涵,营造美育课堂。

美术教材是美术教育的载体,通过教学内容实现美术教育目标。

美课改后的小学美术课本注重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材中加入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内容以及许多中国以及西方的许多美术经典作品欣赏,使学生更多接触到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经典的艺术作品与著名艺术家。

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有的老师过于注重技法教学,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没有把美术的审美性体现出来。

美术学习如何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相关,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元素,并使得学生能真正从美术学习中体验到美术是生活的升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传承。

从而自觉自愿接受艺术熏陶,形成基本审美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挖掘美术作品中审美内涵,营造美育课堂
每个时期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审美形式。

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建立大美术观。

能把美术作品与历史,作品与艺术家结合起来讲解。

使得学生能透过艺术作品,了解到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关联,每一件艺术作
品都与一个艺术家有关,是艺术家创作了有血有肉赋予感情与个性的艺术作品,从而能用更广阔的胸怀去欣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艺术形式,能用包容欣赏理解的眼光去欣赏美术作品,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也是心灵与心灵对话的过程。

(三)挖掘生活中的审美内涵,营造美育课堂
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美,但它的真正意义却只有当欣赏者和它发生自然感应的审美关系时,才能够得以显示。

审美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就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并不是都能在所有的美的境界中自在徜徉的。

若想让学生从生活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谁就应该从多方面去积极地调节并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之美。

在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学生审美的重要来源。

因为直觉是儿童认知事物的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反映,所以,教师在引导的时候,面对学生对美的需求,教师是不可以直接告诉他们的,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把这些转换成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美在哪里,如何审美,这样对于儿童审美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自然与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学生的美术学习应该是一种审美意识的培养,也需要学生形成积极认真的审美态度。

这样以后在生活中才会发现更多的美。

今天,许多孩子的那份纯真,在成人的改造下,已失去了对真、
善、美的本真意识。

真正意义的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大爱、纯美的情感亲近孩子们的课堂,让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成为孩子们的习惯,让发现美,表现美成为童年的一抹阳光,照亮孩子们的人生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