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四种物态变化详细精讲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精讲本 教材系统复习 第4讲 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精讲本 教材系统复习 第4讲 物态变化

固体 晶体
区别
非晶体
□17 有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 □18 没没有 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
定义

固体

固体 晶体
区别
非晶体
特点 不断□19 吸吸热,温度□20 不不变 不断吸热,温度升高


熔 图象
化 熔化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条件
吸收热量
固体 区别 说明
常见物质
晶体
非晶体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对于晶体,其凝固点与熔点相 同 冰、海波、食盐、

实 验 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 结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论
5.(1)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2)实验研究对象应选取小颗粒(粉末状)固体,以保证物质受热均匀 交 (3)烧杯口处的“白气”、试管和烧杯壁水珠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 流 化形成的小水珠 与 (4)实验改进 反 (5)熔化前后曲线图的倾斜程度不一样的原因:同种物质,在不同状 思 态下的比热容不同 (6)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内能的变化:吸热、内能增大
①在 □23 任任何何温度下都能发生;② ①在一定温度下进
温度条件
行;
蒸发时温度降低
②沸腾时温度不变
发生位置 液体□24 表表面面
液体 □25 内内部部 和 □26
表表面面同时发生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液
影响因素 体的□27 表表面面积大积小大 、液体的□28 大气压、加热的快慢 小 温温度 度
石蜡、玻璃、沥青、松香等 铁等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第03讲 物态变化(考点精讲)(解析版)

第03讲 物态变化(考点精讲)(解析版)

第03讲—物态变化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一、思维导图二、考点精讲考点1 温度1. 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也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 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标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4)常考温度的估测:①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7 ℃;②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 ℃;③人们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23 ℃.考点2 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液体温度)(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注意:温度计读数时,应特别注意先判断温度计中的液柱的液面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若图中没有标明零刻度,则温度计上的数字由下往上越来越大,为“零上”,反之为“零下”.(4)温度计的使用考点3 体温计1.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温度计;2. 测量范围:35℃~42℃;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3. 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4. 使用及读数方法: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分度值为0.1℃,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取出,每次使用前,都要将水银甩下去.5. 体温计的读数方法体温计的示数为大格示数+超过的小格数×分度值(0.1 ℃),如图体温计的读数为37℃+5×0.1 ℃=37.5℃.考点4 熔化和凝固1.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知识点回顾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不同的物质在熔化时,表现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类物质在熔化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直到由固态全部熔化为液态,温度才上升。

这类固体称之为晶体。

另一类物质在熔化时,没有一定不变的温度,在吸热后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全部变为液态,温度不断升高,这类物质称之为非晶体。

(2)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晶体溶液在凝固过程中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一般是不相同的。

(3)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读:熔化和凝固图象如图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可知:A点开始计时,B点表示t=5 min时萘的温度为80 ℃,此时萘仍全部处于固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萘不断吸收热量,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萘的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萘的熔点是80 ℃。

BC段与时间轴平行,到C点全部熔化成液态。

此后,萘继续吸热升温,如CD段所示。

从图象看出,B点是80 ℃固态的萘,C点是80 ℃液态的萘,BC之间是80 ℃固液共存状态的萘。

若从D点起停止加热后,液态萘温度不断降低。

当降到E点(80 ℃)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仍保持80 ℃不变,直到F点全部凝固。

以后,固态萘放热,温度才开始下降,即图线中FG段。

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中物质要吸收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蒸发要吸热,所以有制冷作用。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 专题03 物态变化(解析版)

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 专题03 物态变化(解析版)

专题03 物态变化本专题中考考点及要求(“▲”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评价目标和评价水平标准要求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独立操作经历认同内化(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规律总结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⑴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⑵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⑶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⑷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2.温度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根据被测量物选择适宜的温度计(2)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液体应该足够多以浸没玻璃泡)(3)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液体柱的上表面相平(俯视读大,仰视读小)(4)使用温度计时,手应拿在它的上部,实验中不允许用它作搅拌棒使用。

规律总结2:解决物态变化问题思维方法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如冰变成水,铁块变成铁水等等)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如水变成冰等)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

(如烧开水、地面水变干了、酒精蒸发)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如“白气”的形成、液化石油气)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如钨丝灯泡中钨丝变细等)6.凝华: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总复习精讲课件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总复习精讲课件

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我们肉眼看不到,看到的“白 气”是小液滴,大多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与“雾”类 似。
第15讲┃ 物态变化
4.【2013· 泰安】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车内水蒸气 的液化现象
第15讲┃ 物态变化
考点48
种类
解读物态变化中的图像
项目 晶体 非晶体 水沸腾
图象
熔化
①固体吸热升 温; ②固液共 存,吸热温度 性质 不变 __________ ; ③液体吸热升 温
吸热升温,无 固定熔点
第15讲┃ 物态变化
种类
项目
晶体
非晶体
水沸腾
图象
①水吸热升温; ②达到沸点水沸 腾,吸热但温度 不变 ________ 放热降温、 无固定凝固点
16.【2013· 呼和浩特】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 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 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因此被叫作干 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 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变为气体,促使水蒸气遇冷 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从而形成降雨。上面描述 中,含有物态变化,找出并填出相应的物态变化。(例 如:冰变成水属于熔化) 凝华 。 (1)________ 变成________ 二氧化碳 干冰 属于________ 升华 。 干冰 变成________ 二氧化碳属于________ (2)________ 水 属于________ 水蒸气 变成________ 液化 。 (3)________ (4)________ 水蒸气 变成________ 小冰晶 属于________ 凝华 。 第15讲┃ 物态变化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专题训练物态变化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专题训练物态变化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专题训练 物态变化知识点1: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__冷热程度__叫做温度。

常用单位摄氏度(℃)2.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2)使用方法:【提示】体温计与温度计在使用上的不同之处:(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甩回玻璃泡。

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固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液态2.晶体和非晶体知识点3: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知识点4:升华和凝华【提示】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图:本章中考热点主要有: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晶体熔化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探究、液体蒸发规律以及影响蒸发的因素、物态变化过程的吸放热、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1.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并估测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并估测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还应注意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以及温度估测。

2.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1)属于液化现象的有:秋后早晨露珠、从冰箱拿出的物体冒白气、冬天浴室玻璃墙壁上出现的“雾”、冬天汽车玻璃上的“雾”等。

(2)属于升华现象的有:干冰的利用、樟脑片的利用、灯管和灯泡发黑现象等。

(3)属于凝华现象的有:霜、雪、雾凇、冬天窗花等。

(5)汽化特点: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沸腾只有在达到沸点时继续吸热才可以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规律物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对晶体来说,有固定熔点,熔化时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2020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汇总

2020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汇总

2020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汇总(全带解释)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解释: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熔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时熔化。

所以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

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形成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解释: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缸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着在水缸外面。

睛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水蒸气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

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用挑水浇地了。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解释:因为烧水时水中的气泡上升会发出响声,气泡上升得越快,发出的响声越大,气泡上升的快慢与水壶底部的水和表面的水的温差有关,温差越大,气泡上升越快。

开始烧水时,接触壶底的水温度较高,表面的水温度较低,温差较大,气泡上升快,故“响水不开”。

当水沸腾时,壶底的水与表面的水温度基本相等,水中的气泡上升变慢,故“开水不响”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释:结冰是水的凝固现象,水的温度在0℃—4℃之间是反常膨胀,即热缩冷胀。

冬天,当气温下降时,上层河水的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就要下沉,河底水的温度高,密度较小,就要上升,形成对流,使全部河水不断冷却。

当整个河水的温度都降到4℃时,对流就停止了。

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河水的温度继续下降,河底水的温度仍保持4℃。

当上层的河水温度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河面开始结冰。

从这以后,由于水和冰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辐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厚厚的冰需要时间很长,所以才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说法。

物理中考总复习《物态变化》课件

物理中考总复习《物态变化》课件
___温__度___计__的__玻___璃__泡__接___触__了__烧___杯__壁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_不__均__匀___(选填“均匀”或“不
均匀”)的.
(3)根据图甲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__正__在____(选填“正在”或“将 要”)沸腾;烧杯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_液___化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LOGO
目录 CONTENTS
考点
1
温度
2 熔化和凝固 3 汽化和液化
4 升华和凝华
LOGO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考点一:温度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
单位:摄氏度,符号: ℃ 摄氏温度规定100℃0 ℃::冰沸水水混的合温物度的(温1度个标准大气压下)
构造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
①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里,不能接
6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 4
2
0
-2 -4 -6 -6 -6 -6 -6 -8
状态 液
液液 液


液、 液、 液、 液、 固 固固 固 固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全方位突破
(1)当实验进行到22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下图所示,读
数方法正确的是__B______(选填“A”“B”或“C”),此时 混合液的温度是_-__1_1____ ℃;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6____ ℃,当实验进行到17 min时, 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固___液__共___存____态; (3)由上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_晶___体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水中掺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低______(选填“高”

2020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练04 物态变化-热学(解析版)

2020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练04 物态变化-热学(解析版)

专项二热学重难点04 物态变化【知识梳理】1.物态变化物态变化名称变化前的物态变化后的物态吸、放热情况生活实例举例生活应用举例熔化固液吸热冰化成水、蜡化成蜡水冶炼金属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浇铸浇铸工艺品汽化液气吸热水蒸发、水沸腾晾晒粮食、衣服;分离混合液体液化气液放热露、雾、“白气”天然气液化升华固气吸热“干冰”升华用“干冰”人工降雨凝华气固放热霜、雪、雾凇冰冻衣服变干2.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时不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体温计有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量程35-42℃,分度值0.1℃;用前要用力甩几下,使液体回到感温泡中。

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一样。

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4.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

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沸腾时,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蒸发吸热致冷,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气体流动速度。

5.“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使物体受热均匀;“熔化过程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晶体质量少或者加热功率太大。

6.“探究水的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气泡大小的变化规律:沸腾前,由大变小;沸腾时,由小变大。

使水较快沸腾的常见方法:用温度较高的热水、减少水的质量、加盖、加大加热的火力。

7.图像液体沸腾图像【解题思路】本主题常见考题:1.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解法:记住物态变化的定义,根据定义分析(见1表)。

2.物态变化的应用。

主要利用吸、放热。

复习时注意收集整理有关实例,特别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3.图像分析与实验。

注意理解记忆知识点5、6、7点。

【真题再现】1.(2019山东枣庄)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A .冰化成水B .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霜的形成【答案】D【简析】河里的冰化成水,冰(固态)变成水(液态),熔化现象;露、雾是水蒸气(气态)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液态),属于液化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气态)遇冷变为小冰晶(固态),属于凝华现象,D正确。

第三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全国通用)

第三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全国通用)

第三章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考点01温度【高频考点精讲】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常用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3.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①明确量程和分度值;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侧壁;③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

4.体温计①量程:35℃—42℃,分度值:0.1℃;②使用前用力向下甩,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经典试题】1.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

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A.37.0℃B.37.5℃C.38.0℃D.38.5℃解:①由图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②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答案:D。

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解: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考场内的气温感觉舒适,在23℃左右。

不符合实际;B、水的凝固点在0℃左右,冰箱内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应该高于0℃,在4℃左右。

不符合实际;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70℃.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符合实际。

答案:D。

3.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1: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__冷热程度__叫做温度。

常用单位摄氏度(℃)2.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2)使用方法:【提示】体温计与温度计在使用上的不同之处:(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甩回玻璃泡。

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固态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液态 2.晶体和非晶体 知识点3:汽化和液化 1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知识点4:升华和凝华 1. 考查热点: 温度计的原理、使用与读数,物态变化中汽化与液化现象的判断与分析2. 考查题型: 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为主3. 备考重点: 考点1:温度和温度计例1 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图__乙__(选填“甲”或“乙”)为寒暑表,其示数为__-5__℃。

方法点拨: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如果是数值由上到下逐渐变大,则此时温度是零下温度;如果数值是由上到下逐渐减小,则此时温度是零上温度。

读数时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

考点2:物态变化的判断例2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理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D )方法点拨:判断物态变化的步骤:明确物态变化前研究对象的状态→弄清物态变化后研究对象的状态→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类型考点3:熔化和凝固图像例3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____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80__℃,熔化的时间是__15__min。

方法点拨:分析图像上有没有一个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不变的水平段,从而得出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晶体熔点一般不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利用这些特点解题。

考点4: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4 “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 ℃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

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重难点详解精选全文完整版

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重难点详解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重难点详解物态变化是初中物理一个难点,也是易混点,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区分!熔化和凝固熔化1.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3.熔化⑴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⑵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⑶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⑷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⑸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凝固⑴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⑶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⑷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

4.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

5.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6.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

【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表格】【图象】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

图象需要标明温度。

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对曲线(1)的分析:AB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知识点1: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2)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换算关系T=t+273K。

3、温度的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1)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3)温度计的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体温计使用前应该把玻璃管内的液体甩回玻璃泡内!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熔化:(1)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体。

比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3)晶体熔化时特点:固液共存,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5)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体。

比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6)非晶体熔化时特点:吸收热量,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凝华知识点1.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2.影响熔点,凝固点的因素影响熔点(凝固点)的两大因素①压强。

平常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铋、锑、冰来说,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小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降低。

②物质中混有杂质。

纯净水和海水的熔点有很大的差异。

熔化知识点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2、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①萘的熔点为80.5℃。

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降低雪的熔点)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5、熔化吸热的事例: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2020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四种物态变化详细精讲.doc

2020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四种物态变化详细精讲.doc

2020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四种物态变化详细精讲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固态(放热) 汽化:液态→气态(吸热) 液化:气态→液态(放热) 升华:固态→气态(吸热) 凝华:气态→固态(放热)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changeofstate) 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

在这些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就是温度达到熔点时(持续吸热)就会熔化,熔化时温度不会高于熔点,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定。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存在三种状态,例:冰熔化时,温度为0℃,同时存在冰的固态,水的液态和冰与水的固液共存态。

然后是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又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是缓慢的。

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必须达到沸点,是剧烈的。

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例如水蒸气液化为水,水蒸发为水蒸气。

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方法一般有:1.增加液体的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3.提高液体的温度;4.降低周围环境的水蒸气含量,使其无法饱和(就是使空气干燥。

)。

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气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

当物体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时,就是吸热;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时,则是放热。

而吸热或放热的条件是热传递,所以物体不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就不会产生物态变化。

物理物态变化(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

物理物态变化(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

物理物态变化(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下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 冰雪遇暖消融B. 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 草叶上形成“白霜”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答案】 B【解析】【解答】A.冰雪的消融是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B.水烧开时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符合题意;C.草叶上的“白霜”是水蒸气形成的固体,C不符合题意;D.干手器烘干时,加快了汽化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液化是水蒸气变化为液体的过程。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0.05m3B. 教室楼层之间的高度约为5米C.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D. 空调电流约1A【答案】A【解析】【解答】解:A、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60kg左右,体积在V= = =0.06m3左右.故A符合实际;B、学校广场上的国旗旗杆高度在6m左右,教室楼层高度大约是此数值的一半,在3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实际;D、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在110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I= = =5A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3.我国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图所示是我市某公园植树的一个场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植树中,把土扬起来的铁锹属于省力杠杆B. 扬起来的土最终要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C. 劳动中出汗的头顶经风一吹感觉凉爽,这是汗液蒸发吸热的缘故D. 人们能闻到附近一棵早开花的桃树的花香,这是扩散现象【答案】A【解析】【解答】解:A、铁锹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A错误;B、土被抛出后,受重力作用,重力使土向下运动,落向地面,故B正确;C、出汗的头顶经风一吹感觉凉爽,这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故C正确;D、由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花香中含有的分子通过运动,向四周扩散,接触到我们的嗅觉细胞,所以我们可以闻到花香,故D正确.故选A.【分析】(1)结合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2)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由于重力作用,抛出的物体都要落向地面.(3)加快空气流动可加快蒸发,蒸发吸热;(4)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70℃B. 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C. 公交车在市区行驶速度约为3km/hD. 家用电饭煲的额定功率约为800W【答案】B【解析】【解答】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略高于正常体温,约为40℃,A符合实际;B、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B符合实际;C、公交车在市区行驶的速度较慢,不超过30km/h.C不符合实际;D、家用电饭煲正常工作的电流在4A左右,所以额定功率在P=UI=220V×4A=880W,接近800W.D符合实际.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对温度、长度、速度、功率单位的认识选择合适的选项 . 5.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B. 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C. 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D. 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答案】 A【解析】【解答】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小水珠在飘动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成雨下落到地面;即图中x为蒸发过程,y为凝结过程,z为降水过程.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的进行着物态之间的变化.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冬天湖面结冰B.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C.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D. 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答案】 B【解析】【解答】冬天湖面结冰,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发生了凝固现象,A不符合题意;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嘴里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钨丝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方式有遇冷或压缩体积.7.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你考试正在使用的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30cmB. 你正在考试的考场内气温约为36.5℃C. 你走进考场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00PaD. 你所在考场的日光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200mA【答案】D【解析】【解答】解:A、新2B铅笔的长度约20cm,不会达到30cm,故A不符合实际;B、考试的考场内气温约为30℃,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重力为G=500N,单脚的受力面积为0.02m2,故走进考场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p= = = =2.5×104Pa,故C不符合实际;D、考场的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为40W,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I= =≈0.2A=200mA,故D符合实际.故选D.【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8.下列估测数据明显错误的是()A. 人居住环境的适宜温度约为25℃B. 一台壁挂空调的功率约为100WC. 将一本物理课本从地上捡起放到课桌上做的功大约为1.5JD. 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答案】B【解析】【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接近25℃.故A符合实际; B、一台壁挂空调的功率约为1000W,故B不符合实际;C、物理课本的重力在2N左右,课桌的高度在1m左右,小明同学将一本物理课本从地上捡起放到课桌上,此过程中他对课本所做的功大约是W=Gh=2N×1m=2J左右.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站立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约400cm2=0.04m2,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 =1.25×104Pa,接近1.5×104Pa,故D符合实际.故选B.【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9.关于图中所示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 表示ρ甲>ρ乙B. 表示晶体熔化的图象C. 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 表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答案】 A【解析】【解答】解:A、由图看出,同样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由ρ= 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A符合题意;B、由图看出,液体凝固时温度不变,表示晶体液体的凝固图象,B不合题意;C、如图表示物体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路程随时间均匀变化.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但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不合题意;D、由p=ρgh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当是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如图表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恰好相反,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密度公式,比较两种物质同体积时的质量或同质量时的体积,可以判断两种物质密度的大小;B、温度有下降的趋势的图像是凝固图像,温度有上升趋势的图像是熔化图像;C、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即物体做匀速运动,不能确定它运动的路线是否是直线;D、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0.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 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 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答案】 B【解析】【解答】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凝固放热,A不符合题意;B、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B符合题意;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凝华现象,凝华放热,C不符合题意;D、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结冰是凝固,放热,霜是凝华现象,放热,白气是液化现象,放热,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吸热.11.刻度尺、温度计、弹簧秤、电压表是我们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仪器.下面四幅图表示的是一些同学对这四种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情况.其中错误的是()A. 观察被测物体的长度B. 测量水的温度C. 直接用此弹簧秤测力的大小D. 测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答案】C【解析】【解答】解:A、刻度尺测量长度方法和读数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方法和读数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指针没有在0刻线处,直接使用是错误的,符合题意;D、电压表使用方法和量程选择、电流方向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①读取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测量工具的刻线相垂直;②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弹簧测力计测量电流、电压和力时,要注意测量之前指针是否在0刻线处;③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路电流或电压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并且使电流“+”进“﹣”出.1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A. 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B.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5℃C. 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4sD. 一支新的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约为30cm【答案】A【解析】【解答】A、两个鸡蛋的质量m=100g=0.1kg,重约为G=mg=0.1kg×10N/kg=1N,A 符合题意;B、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7℃,B不符合题意;C、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7s,C不符合题意;D、一支新的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N,根据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参数的了解解答.13.请看下面这些物理现象: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②冬天窗户玻璃上结出冰花;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④结了冰的衣服在室外凉干;⑤春天来了,冰雪消融;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重难点详解

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重难点详解

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重难点详解物态变化是初中物理一个难点,也是易混点,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区分!熔化和凝固熔化1.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3.熔化⑴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⑵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⑶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⑷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⑸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凝固⑴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⑶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⑷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

4.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

5.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6.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

【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表格】【图象】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

图象需要标明温度。

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对曲线(1)的分析:AB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物态变化一、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1、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摄氏温度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在0 ℃到100 ℃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3、温度计的使用:①使用前需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③读数时玻璃泡仍然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视线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相平。

④液体温度计测量范围不能低于温度计内液体的凝固点,也不能高于其沸点。

二、三种常用温度计1、实验用温度计:①实验室里测量物体的温度②分度值是1℃,量程是-20℃~110℃③温度计中的液体是水银或煤油2、寒暑表①用寒暑表测量室温②分度值是1℃,量程是-30℃~50℃③寒暑表中的液体是酒精3、体温计①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②分度值是0.1℃,量程是35~42℃,人体正常体温是37℃③体温计中的液体是水银,使用体温计前,要用力甩几下,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当水银遇冷收缩时,水银能从这个缩口处断开,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进行读数。

三、物态变化1、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吸热。

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

液化放热。

3、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4、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5、升华: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吸热。

6、凝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四、热学现象1、气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①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需要温度达到沸点。

③蒸发是缓慢的气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气化现象。

2、(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温度的高低,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的快慢。

中考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梳理课件

中考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梳理课件

基本特征.
的见解. 起来.
2020
考 查 2019 情 况 2018
2017
广东填空题 2 分
广东选择题 3 分 广东填空题 3 分 广州实验探究题 2 分 广州实验探究题 5 分 广东实验题 2 分 广州填空题 2 分
广东实验题 4 分 深圳选择题 1.5 分 广州选择题 3 分
深圳选择题 3 分
重点认知 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_吸__收__热__量__,_但__温__度__保__持__不__变__, 熔化过程中所处的状态是__固__液__共__存__态__;晶体凝固时的特点 是___放__出__热__量__,_但__温__度__保__持__不__变____,凝固过程中所处的状态 是_固__液__共__存__态___;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相__同______.熔 化和凝固可以看成是两个互逆过程,熔化过程要____吸__热_____, 凝固过程要____放__热______.常说的“下雪不冷化雪冷”就是典 型的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
典例精析 【例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B_____(选 填“A”“B”或“C”),示数为_____4_8______℃.
【解析】 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 相平,故A、C错误,B正确.图中的温度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0 ℃, 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48 ℃.
5.体温计:用来测量人体的温度. 重点认知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0_._1_____℃,量程是 ___3_5_~_4_2_____℃;体温计的结构比较特殊,玻璃泡和直玻璃管 之间有很细的____缩__口______,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的水 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 体后仍然显示人的体温.但是,每次使用,应当先把体温计中的 水银甩下去再测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四种物态变化详细
精讲
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固态(放热)
汽化:液态→气态(吸热)
液化:气态→液态(放热)
升华:固态→气态(吸热)
凝华:气态→固态(放热)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changeofstate)
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

在这些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就是温度达到熔点时(持续吸热)就会熔化,熔化时温度不会高于熔点,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定。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存在三种状态,例:冰熔化时,温度为0℃,同时存在冰的固态,水的液态和冰与水的固液共存态。

然后是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又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是缓慢的。

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必须达到沸点,是剧烈的。

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例如水蒸气液化为水,水蒸发为水蒸气。

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方法一般有:
1、增加液体的表面积;
2、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3、提高液体的温度;
4、降低周围环境的水蒸气含量,使其无法饱和(就是使空气干燥。

)。

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气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

当物体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时,就是吸热;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时,则是放热。

而吸热或放热的条件是热传递,所以物体不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就不会产生物态变化。

例如0℃的冰放在0℃的空气中不会熔化。

物态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转换的依据主要是温度。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气态以及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而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固态以及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向外界放出热量。

例如:熔化:铁变成铁水,石蜡变成液态,海波变成液态凝固:铁水变成铁,液态沥青放热凝固,液态石蜡放热凝固汽化:沸腾,蒸发,酒精挥发液化:露,雾,“白气升华:碘变成碘蒸气,冰变成水蒸汽,樟脑片不见了凝华:霜,雾凇,冰花,雪除此之外,还有等离子态、超固态和中子态。

更多自然界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
1、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
2、早晨,草木上的水水滴(液化)
3、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华)
4、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升华)
5、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升华)
6、夏天,水缸外层“出汗”(液化)
7、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
8、洒在地上的水不久干了(汽化)
9、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汽化)
10、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华)
1
1、早晨的浓雾(液化)
1
2、水结成冰(凝固)
1
3、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
1
4、北方冬天的树挂(凝华)
1
5、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升华)
1
6、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
1
7、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
水的三大名称:固态:冰、霜、雪、淞、窗花”、雹、白冰。

液态:水、露、雨、雾、“白气”。

气态:水蒸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