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甘地与尼赫鲁的中国观及其影响
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的开题报告
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泰戈尔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被誉为印度文学的巨匠,在20世纪初期的印度文坛上享有盛誉。
他以其自然主义、个性解放、民族自立等思想,影响了印度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而在泰戈尔的杰作《飞鸟集》中,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人民等形象的描写却身影难寻。
但在《吉檀迦利》、《印度的细雨》、《林荫道上的人》等其他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一些有关中国的描写。
通过分析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泰戈尔对外国文化态度的转变,同时也能够了解中国在20世纪初期的形象,更好地了解中印文化之间的交流。
2. 研究内容本文将通过对泰戈尔在多部作品中对中国形象的描写进行分析,探讨泰戈尔对中国文化、历史以及人民的态度和看法。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及其特点,包括对中国的地理环境、人民习俗、文化底蕴等方面的描写。
(2)探究泰戈尔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分析其是否存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看法,以及如何评价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与印度文化的异同。
(3)分析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历史及其影响,探究泰戈尔对中国历史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历史对当时中印文化的交流产生的影响。
(4)研究泰戈尔描写中国人民形象的特点,探究泰戈尔对中国人民的认识及看法,从中反映出泰戈尔对于人民主权、民族自立等问题的态度和看法。
3. 研究意义通过对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进行研究,对于理解并认识泰戈尔的思想,以及中印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1)通过研究泰戈尔对中国的观察和评价,可以了解印度人对当时中国的看法,体现出印度人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认可。
(2)了解泰戈尔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和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以及中印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3)通过对泰戈尔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性格的认识,能够更好地了解20世纪初印度对于中国的态度和看法,了解中印之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关系。
(4)从泰戈尔笔下的中国人民形象中,可以了解印度人对中国人民的态度和看法,反映出人民主权和民族自立等问题在印度文化中的关注和体现。
《甘地传》读后感600字
《甘地传》读后感600字以下是关于《甘地传》读后感600字,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甘地传》读后感600字原创:杨梨泰戈尔所封的"圣雄",罗曼罗兰的挚友,托尔斯泰公开信中的印度人,丘吉尔的死对头,"一言不合"就绝食的干瘦老头,比原子弹还腻害的心灵武器——甘地。
他并不完美,为这自己的不完美所以更能明白人性,他是圣人,也是政治家,他懂手段,是个"机灵鬼",但是这些天赋与能力,毅力与勇气,都用在他所坚持的理论与牵系的民众身上。
理论甚至都是其次,祖国人民的幸福才是他用生命搏斗的最高梦想。
从纵欲到禁欲,从南非到印度,与英国殖民者的是是非非,一次次旅行说教,几番入狱在狱中度过的两千多个日夜,多少次,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并充满传奇,经历了成功与辉煌,最终惨烈结局却并不是真的败了;他的一生直到结束,拥抱过最诚挚疯狂的爱戴与追逐,严抗过最尖酸冰冷的反抗与冷漠,这样一个富有人性为同胞战斗的人,是上帝赐给印度的礼物,也是赐给全人类的礼物。
·看过许多自传,甘地尤其令人震撼。
也许因为他处于那样一个混乱的环境中。
宗教,是这个世界上最接近真理最纯粹的东西,也极易在极端中产生狂热分子。
被人过分追逐就极易过分排斥,每天都是在刀尖上跳舞。
爱的背面就是恨。
我想象着那样的画面:一个模样并不惹人喜爱的人,在人群中立着,周围是各种各样的声音。
每一种声音都如洪水般会冲毁一座大厦。
而甘地就屹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后来,这些声音一度为了他变成了同一种声音。
一个人,竟然能创造如神一样的传奇。
我只能由衷的说一声,他很了不起。
不是一次热血冲头,而是终身将自己置身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上。
愿世界和平,人人自由。
·。
《甘地自传》读后感
《甘地自传》读后感
《甘地自传》是一部让人深感震撼的作品。
这本书记录了印度国父甘地的一生,他的信仰、理念和奉献,让人感叹不已。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的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信念,成为一个
伟大的领袖。
甘地在书中描述了他的成长经历,他的求学之路,以及他对印度独立的渴望。
他不顾一切地投入到了印度独立运动中,带领印度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甘地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他倡导非暴力抵抗,主张和平与团结,这些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世界。
他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让人们对他肃然起敬。
读完《甘地自传》,我深深被他的坚韧和勇气所感动。
他不畏艰难,不惧危险,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印度的独立事业奉献了一生。
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甘地的一生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伟大。
他不是通过权力
和财富来展现自己的价值,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奉献,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他的一生是一个典范,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
通过阅读《甘地自传》,我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印度独立运动的历史,以及印
度人民的奋斗精神。
甘地是一个伟大的领袖,他的一生是印度独立运动的一部分,他的事迹将永远被人们传颂。
总的来说,读完《甘地自传》,我对这位伟大领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印
度独立运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他的一生充满了感人的故事和感人的情感,让人深受启发。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了解这位伟大领袖的故事,感受他的伟大精神。
试论泰戈尔访华对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影响
试论泰戈尔访华对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影响作者:刘红艳来源:《丝绸之路》2011年第12期[摘要]泰戈尔访华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思想文化界影响深远。
本文主要概述了当时中国文学思想界名人对泰戈尔访华的各种反应,并运用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原因作了总结和批判性理论分析。
[关键词]泰戈尔访华;思想文化;文化交流[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2-0040-02作为20世纪20年代震惊中外的泰戈尔访华事件,不少文人、研究者已经做过很多研究,研究视角也丰富多样,从文学、地域历史到文学史的研究,将这一历史事件从不同角度呈现给读者。
但是此前的研究文章多是以对泰戈尔的接受—影响模式研究为主,谈论到泰戈尔访华对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影响时,对这类文化界名人的叙述不够系统化。
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将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系统阐述泰戈尔访华对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影响,并对其原因做了批判性理论分析。
一、泰戈尔访华的历史背景(一) 泰戈尔其人与中国1924年4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应讲学社等团体邀请,首次访问中国,受到当时中国文化界名流梁启超及学生徐志摩的热烈欢迎。
访华期间,泰戈尔先后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地发表演讲将近20多场。
他曾说:“朋友们,我不知道为什么,到中国便像回到故乡一样。
我始终感到印度是中国极其亲近的亲属,中国和印度是极老而又极亲爱的兄弟。
”①1924年5月7日是泰戈尔64岁生日,在由中国友人在北京为其举办的生日宴会上,梁启超将为泰戈尔先生起的中文名字——竺震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给泰戈尔很大的惊喜。
竺震旦是一个富有深意的名字。
②竺源于“天竺”一词,中国古时称印度为天竺;震旦则是印度人从前对中国的称呼。
合在一起,带有中印文化结合之意。
在访华期间,泰戈尔也给梁启超的学生、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起了一个印度名字,叫素思玛,③他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甘地传》带给我们的思考
1、《甘地传》带给我们的思考甘地无疑是一个为争取印度从英国殖民者统治下独立的社会活动家,民族英雄,职业政治家。
他是一个印度教教徒,他在英国受过教育,读圣经熟悉基督教真理,并且对爱你的仇敌,打你的右脸就将左脸也伸过去这段经文非常崇拜,这形成了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的精神基础之一。
应该说,甘地在信仰上是个大杂烩,凡是有利于他的民族解放事业的他都赞成和使用。
因为甘地真正热心的是世俗的正义,他的一生是为印度的独立和印度人与英国人在法律上的平等而奋斗。
但是他没有能力解决印度人民内部的更加不平等,人权状况更加糟糕恶劣的现实。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除了他自己坚韧顽强的个性与世俗正义的感召力外,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他的对手是信奉基督教“懂羞耻有底线”的英国殖民统治者。
基督信仰大大地提高了英国人的忍耐度与和平对话的可能性,而印度教不杀生非暴力的教义使印度社会呈现出一个相对温和、火药味不太浓的环境。
这就为双方能够相对克制从而走向谈判桌提供了较好的前提条件。
假如甘地在奉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可以不择手段地采取任何方式的唯物主义的高级动物世界里搞这一套把戏就太幼儿园了,统治者会像踩死一只蚂蚁那样悄无声息地把他消灭在萌芽之中。
你向一个比你还要文明的人祈求平等相待这绝对是有希望的事业,你若是向一个比你还要野蛮的高级动物祈求平等就如同东郭先生祈求狼不要吃他一样,这怎么可能呢?甘地时期的印度与两千年前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人间的以色列非常相似,印度是被大英帝国统治,以色列是被罗马帝国统治。
基督是神,祂的降临不是为了解决国家和民族的矛盾纠纷,或是罗马人统治还是以色列本国人统治,或是实行的民主法治还是实行的是独裁专制,对于基督来说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需要将罗马人、以色列人乃至整个人类从罪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人类若不先从罪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在基督里有着永生的期盼,那么无论谁来统治,有多么好的制度都将是一纸空文。
所以在以色列人民高呼着“弥赛亚”群情激昂地拥护基督作王好领导以色列人从罗马帝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时候,基督悄悄地离开人民隐退了。
“泰戈尔在中国的演讲集”中的东方文明观
“泰戈尔在中国的演讲集”中的东方文明观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20世纪既属于印度更属于世界的不可多得的文学巨匠。
他一生先后十二次出国讲演,向世界各国宣扬自己的东西方文明观,试图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一种共融共通的东西打通世界各国的隔阂。
他的讲演在各国都造成不同反响。
本文主要是从泰戈尔在中国的讲演中解读他的东方文明观,并思考这种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
泰戈尔在中国各个场合的演讲,都有着类似的中心思想,基本内容就是缅怀两国的友谊,建立新的友好关系;同时呼吁东方各国发扬东方的精神文明,反对西方的物质主义,向世界传播爱的福音,争取世界共融共通。
一、“泰戈尔在中国的演讲集”的主要思想(一)泰戈尔评价一个文明好坏的标准1、狭隘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这个词本身并没有褒贬之分,它可以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自我认同,也可以指一个国家的利己主义。
而泰戈尔反对的,是狭隘的极端民族主义。
他并不否认民族主义在促进本国民族独立方面所做的贡献,但过分强调又会失去理智和世界和平。
泰戈尔也表明自己不反对一个特定的民族,而是反对民族的一般概念。
他将民族一词定义为“全体人民作为一个有组织的力量的表象。
这种组织不断地使居民坚持谋求强大而有效率的努力。
但是这种热衷于追求力量和效率的努力,耗尽了人类更高尚的本性中自我牺牲和创造性的精力。
因此,人类自我牺牲的力量偏离了它的最终的道义目标,转向维持这个机械的组织”。
民族主义在近代主要是创造并强化了一个国家的人民的自我意识和民族思想。
然而无论正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和自我保护,都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看似有合理的解释实际上还是一种产生仇恨和罪恶的根源。
西方国家想通过民族主义这个正义的理由“开化”落后愚昧的东方国家,试图建立以欧洲为蓝本的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占主导地位的白人统治。
而东方国家因为受到欧洲的压迫和统治,逐渐觉醒,也打着民族主义的口号,试图摆脱被殖民的命运,从此走上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道路。
泰戈尔的大爱思想——泰戈尔与中国
兰州大掌掌报(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1:期/2011年1月Jour nal of L a n z h o 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01.39 No.1/Ja nuary,2011泰戈尔的大爱思想——泰戈尔与中国毛世昌(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J.州730000)内容摘要:泰戈尔在20岁时写了《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一文,对中国人民深表同情。
1924年的访华,打通了几近闭塞的中印交流的通道,并在国际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国学院,促成了谭云山成为现代玄奘。
泰戈尔坚决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痛斥日本无耻文人野口米次郎为日本侵略辩护的无耻行径。
这些都源于他的大爱思想。
泰戈尔的大爱思想是他热爱中国的思想根源和中印世代友好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泰戈尔;大爱;中印交流;中国;印度中图分类号:135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804(2011)01—0053-07印度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曾经修筑交往的大道西,再强行掠夺走中国财富,“中国不愿意要的东西,今天我们再次发出呼吁,不遗余力地协助我们重新踏上被硬塞进她的口袋,同时从她的另外一个口袋掏走白遗忘了的世纪的疏懒所抹去的古道。
我们为此感到欢欣花花的银子,这种赚钱的方法,若不称为抢劫,而称鼓舞。
我可以代表印度人民,发出消隐在昔年里的古老誓为贸易,那不过是披一件漂亮的外衣罢了。
”[213言——巩固中印两国人民文化交流和友谊的誓言,远在一他进一步揭露道,“在中国的鸦片贸易中,隐藏千八百年前,我们的祖先以无限的忍耐力和牺牲精神,为者龌龊卑鄙的东西,其中阴暗的盗窃心理比抢劫还这种交流奠定了基础惟有合作、友爱、互相信任、互要可怕。
”【2】4泰戈尔通过揭露英国人的强盗行径,相帮助,能使文明显示真正的伟大价值。
[11445把他们的“人道主义”假面具撕得粉碎,把他们的强这是86年前,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对中印世代盗嘴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泰戈尔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论略
泰戈尔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论略
泰戈尔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论略
摘要
泰戈尔是20世纪印度文学的巨匠,他的诗歌作品影响了众多诗人,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中国现代诗人。
本文从泰戈尔的艺术思想、诗歌风格入手,分析了他对于中国现代诗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阐述。
一、泰戈尔的艺术思想
泰戈尔的艺术思想深受东方哲学和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强调了艺术与精神生活的密切联系。
他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是从内心深处诞生的,在创作中要注重感性的表达,以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二、泰戈尔的诗歌风格
泰戈尔的诗歌风格深受传统印度文化的影响,以优美的语言和朴实的笔触著称。
他的诗歌充满了感性和哲理,用简单易懂的词汇表达复杂的思想。
三、泰戈尔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1. 影响中国现代诗人的艺术思想
泰戈尔对于中国现代诗人的艺术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精神追求和对美的追求都给了这些诗人莫大的启示,塑造了他们独特的文化风格。
2. 影响中国现代诗人的诗歌风格
泰戈尔的诗歌风格对于中国现代诗人也有不小的影响。
他们从中吸取营养,塑造了自己的诗歌风格,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写出令人感动的诗篇。
结论
泰戈尔的艺术思想和诗歌风格对于中国现代诗人有着深刻的影响,塑造了他们独特的文化风格和诗歌表达方式,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附件
无
法律名词及注释
无
可能遇到的艰难及解决办法
在分析泰戈尔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时,可能会遇到诗人自身文化背景和诗歌风格的复杂性,此时需要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并
结合实例具体阐述,以达到更加准确地论述泰戈尔对中国现代诗人影响的目的。
印度往事:一代枭雄尼赫鲁,亲手葬送了印度的大国崛起
印度往事:一代枭雄尼赫鲁,亲手葬送了印度的大国崛起我们的近邻印度近期是悲喜两重天,好不热闹。
喜的是刚刚获得了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距离印度的大国梦更近了一步。
悲的是印度在近期与中国的边境武装冲突中损兵折将,可谓是一败再败。
印度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人物莫过于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很多人知道尼赫鲁是因为他主动发起跟中国的武装冲突。
但是,抛开这些不谈,尼赫鲁是远比“圣雄”甘地更伟大的人物。
印度的三大困境尼赫鲁之前印度的第一名人是“圣雄”甘地,甘地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在印度人民心中至今仍拥有着极高的地位。
但是甘地的治国理念是让印度回到小农主义的生活中去,印度的各大城邦在各自的地域中发展,彼此互不打扰,从而保持和平。
众所周知印度一直以来存在的三大难题是种族制度、宗教制度、地方势力。
印度的种族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族制度等级森严。
在印度,一个人的命运几乎从他出生时基本已经确定,低等姓氏的人如果想成为高等姓氏几乎是不可能的。
高等姓氏在印度就意味的高人一等,享受优质的资源。
印度最大两大宗教是印度教和穆斯林,这两大宗教在印度可谓是水火不容。
去年印度的一项修正案,就引起全国的穆斯林教徒疯狂抗议。
因为数千年历史原因,这两大宗教存在着难解难分的爱恨情仇,时至今日仍然无法化解其中的矛盾。
如果不是英国,印度至今仍不可能进行统一。
英国在印度采用直接殖民统治与土邦间接统治两种方式,在这种联合方式下,印度终于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国家。
我们观察到印度卢比上拥有数十种官方文字,印度军队也都是按照民族来进行划分的。
印度的三大困境是建国后一直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印度的快速发展。
直到现在,这三个问题仍然像解不开的死结,萦绕在印度上空。
尼赫鲁葬送印度崛起唯一机会尼赫鲁是印度的开国总理,是当时全球公认的卓越政治家和外交家。
尼赫鲁上台后敏锐发现了印度存在的这三大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中已经是难能可贵。
尼赫鲁上台后效仿苏联的五年计划,在国内全面推行工业化、世俗化,以求打破存在的三大困境,用世俗化和工业化将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摒弃种族和宗教的认识。
泰戈尔作品在中国的研究及翻译现状的思考
泰戈尔作品在中国的研究及翻译现状的思考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影响了不止一代的印度文学家和读者。
他的创作显示出令人惊叹的文学天才,表达出纯净而简练的文学思想。
泰戈尔的诗歌从她的故乡开始,他的经典作品《啊!我愿有更多余生》走向了世界,这一作品被一批国外汉学家翻译成欧洲语言,并在国际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友好的发展,泰戈尔的作品也传入中国,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随着越来越多的泰戈尔作品进入中国,更多的人开始研究他的文学成就,感受他的文学精髓。
研究者们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视角和思考方式,从而使泰戈尔的作品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读者。
例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拉普拉斯讲泰戈尔》是一本收录了33首泰戈尔诗歌及解读的汉译诗集,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喜爱。
此外,中国的文学家也积极翻译泰戈尔的作品,科学研究他的文学天才。
当地学者林宗维教授已经翻译出泰戈尔的诗歌,诠释出他那神奇、深邃的文学思想,融合了权威的翻译和深刻的解读,得到了学者的一致认可。
当然,在学术研究方面,泰戈尔的诗歌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学者都试图以新的视角深入探索泰戈尔的诗歌的思想内涵,并做出新的研究成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泰戈尔在中国的研究和翻译仍存在一定的缺虑。
在翻译方面,泰戈尔诗句蕴含着深刻的文学精髓,翻译时应尊重原文的审美美学,但部分翻译者只追求实用性,对原文的精髓缺乏必要的尊重,从而差强人意的翻译了原文。
在研究方面,除了文学外,还应结合泰戈尔的生平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从当时的实践视角去理解泰戈尔作品使用的文学手法和修辞,而不能仅仅从文学、审美和语言视角去理解和解读作品。
总之,泰戈尔作品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同时值得称道的是,当地学者和翻译者积极开展了对泰戈尔作品的研究和翻译工作,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泰戈尔的诗歌。
但是,泰戈尔的研究和翻译仍需要加强,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应更加注重对泰戈尔作品的人文性解读,结合历史背景去深入理解他的诗歌,以更准确、更完善的翻译和研究,让泰戈尔的作品在中国得到更好的传播。
论甘地宗教哲学对当代的现实意义
论甘地宗教哲学对当代的现实意义甘地(Mohandas Gandhi)是20世纪印度的伟大政治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宗教哲学家。
他的思想和行动不仅在当时对印度独立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当代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甘地宗教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非暴力和和平。
他倡导通过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冲突和纠纷,反对使用暴力和战争来解决问题。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神性,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并爱护他人的生命。
这种非暴力的宗教哲学对当代世界充满意义。
甘地的非暴力理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冲突解决至关重要。
当今世界充满了各种形式的冲突和纷争,包括政治冲突、宗教冲突、民族冲突等等。
甘地的非暴力宗教哲学教导人们不仅仅是求得暂时的和平解决方案,而是根本性地解决冲突。
只有通过和平和理解,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甘地的非暴力宗教哲学也对当代世界的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人类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人类的行为应当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他反对过度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主张人类应当回归自然。
在当代,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非暴力的宗教哲学提醒我们要保护和治理地球家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甘地的非暴力宗教哲学对于现代世界的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内在的神性和潜力,应该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修正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自我超越。
这种个人成长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修养,更是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
甘地非暴力宗教哲学对国际与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具有现实意义。
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的思考,如今仍能为国家和世界提供启示。
他主张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公平和贫富均衡。
这是一个与当代社会普遍的经济差距和贫富分化相对立的观念。
甘地宗教哲学不仅是其所在时代的重要思想,而且在当代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他的非暴力和和平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今社会的冲突和纠纷,保护和治理环境,推动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同时也能指引我们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追求公正和人性化。
我们应当通过学习和借鉴甘地的宗教哲学思想,努力在当代世界中实现和平、和谐和进步。
为实现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伟人
为实现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伟人伟人是指那些为实现主义事业不懈奋斗一生的杰出人物,他们以自己的智慧、毅力和勇气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事迹和思想影响了世界,激励着我们努力向前。
本文将以泰戈尔、甘地和马丁·路德·金为例,阐述为实现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伟人的特点和重要性。
1. 泰戈尔的伟大事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是印度的一位杰出诗人、哲学家和作家。
他是印度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并且提出了“不要放弃希望”的口号。
他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人性的和谐发展。
泰戈尔的作品不仅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而且传递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人类情感的纯真和宇宙的智慧。
2. 甘地的坚持与付出甘地(Mahatma Gandhi)是印度独立运动的领袖,也是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先驱者。
他倡导和平与非暴力,致力于消除种族歧视和推动社会和谐。
甘地本人就是一个严格的实践者,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主义事业奋斗。
他通过抵制英国商品、亲自制作手工纺织品等方法,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非暴力手段实现变革。
3. 马丁·路德·金的平等呼声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是美国民权运动的领袖,被誉为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的先驱者。
他不懈地发起和引领抗议活动,为平等和公正而奋斗。
马丁·路德·金一直在为黑人平等权益而奋斗,并通过和平抗议、演讲和写作来表达他的信念。
他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成为了推动种族平等的重要里程碑。
为实现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伟人是那些具有非凡的勇气、毅力和信念的人。
他们不仅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影响了整个社会。
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后代继续奋斗,推动社会的进步。
伟人们表现出的特点和重要性是多方面的。
首先,他们秉持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
尼赫鲁的迷之自信
尼赫鲁的迷之自信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尼赫鲁曾经说过,印度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绝不会在世界上扮演二等国家的角色;如果不能做一个大国,印度宁肯就此销声匿迹。
印度一直将自己视为“大国”,在内政外交中充满了“迷之自信”。
尤其在中印战争前夕,他们的信心膨胀到了顶点,当时的论调是,一个印度的士兵,可以抵得上五名解放军。
然而残酷的战争中,印度一败涂地,为避开解放军锋芒,差点连首都都要换地方了。
实力如此不堪的印度,是什么让他拥有如此的心态呢?尼赫鲁文化与宗教的基础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印度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早在公元前3000年,哈拉帕文化即已经开始孕育,并发展壮大,印度也因此得以跻身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印度的宗教也异常繁荣,诸多宗教发源于此,例如佛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密教等。
中国古代的高僧不远万里来到天竺,将求取真经作为他们毕生奋斗的目标,可见当时印度文化之昌盛。
历史与宗教为印度自信心态的塑造打下了基础,正如他们引以为傲的泰姬陵。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经形容这座王妃陵寝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是印度人心目中最纯洁的地方。
古代的印度富于文化和教养,的确有让他们骄傲的资本,但这种骄傲绝非近现代以来展现的狂妄。
我们所熟知那个印度,要从近现代说起,他的自大另有根源。
印度民族独立的荣光1857年,英国政府让殖民地的军队改用恩菲尔德来复枪,由于子弹上涂有猪油或牛油,拆开时需要士兵用牙咬,因此激起了强烈的反对,由此也拉开了印度近百年的独立运动。
第一次的武装起义虽然占领了德里,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形成了气候,但遭到了英国统治者的镇压,最终以失败告终。
军事斗争的失败让印度人民改变了策略,他们采取了议会斗争的方式,通过建立政党来增强独立思想的影响力。
1885年成立了印度国民大会党,很快获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并发展成为印度最大的政治力量。
甘地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圣雄甘地的领导下,印度的反殖民运动翻开了新的篇章。
政治领袖的精神分析
政治领袖的精神分析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称圣雄甘地,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
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
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ahimsa),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圣雄甘地“Mahatma”(译为“圣雄”)来源于梵语的敬语mahatman,原意“Great Souled”,伟大的灵魂。
这是在他授予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Gurudev"(意即“伟大的导师”)的称号后泰戈尔赠予他的尊称,意为合圣人与英雄于一身。
甘地赢得了许许多多男女老少对他的爱戴,包括各种宗教信仰的欧洲人以及几乎不同政治倾向的所有印度人。
通过“非暴力”的公民不合作,甘地使印度摆脱了英国的统治。
这也激发了其他殖民地的人们起来为他们的独立而奋斗。
最终大英帝国分崩离析了,取而代之的是英联邦,或者更准确一点是联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
甘地的主要信念是“satyagraha”,意为“精神的力量”、“真理之路”、“追求真理”等。
这鼓舞了其他国家的民主运动人士,如马丁·路德·金等人。
他经常说他的价值观(是从传统的印度教信仰演化来的)很简单,那就是:真理(satya)、非暴力(ahimsa)。
他在印度被给予“国家的父亲”之荣誉。
甘地的一生饱经忧患,历尽坎坷。
他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的家庭。
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
19岁时,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
异域的文明曾令甘地产生过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脚下,宗教陈规的约束使他在一个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
短时的迷惘与摸索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仿,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伦敦大学的律师资格。
学成归国后,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砸锅。
曾经高高在上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如今为何名誉扫地?
曾经高高在上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如今为何名誉扫地?与甘地齐名,号称印度独立之父、铁腕总理的尼赫鲁曾以公平,公正,无私著称于国际社会。
他经手发起和缔造的不结盟运动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印度带来了切实利益。
但是,尽管众多荣誉加身,尼赫鲁也不免因为一些原因而走下神坛,一时间成为了国内民众的众矢之的。
为什么尼赫鲁下坡路走的如此之快?火焱君根据历史文献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国家分裂随着时间的推移,尼赫鲁逐渐成为印度国会的重要人物之一。
但穆斯林联盟和印度国会是政治对手,他们都希望以自己的方式争取独立。
穆斯林联盟支持分裂,而印度国会则希望在不破坏印度的情况下获得独立。
甘地作为最后的希望,向穆罕默德·阿里·金纳抛出了橄榄枝,他提出了“联合家庭”的理念,希望穆斯林联盟能撤销分裂的意图。
但另一方面,尼赫鲁却不相信甘地,他反对甘地的解决方式。
他试图说服甘地,这一决定可能会激怒他们的印度教人民,影响他们的执政地位。
金纳意识到,有尼赫鲁在场的情况下很难再进行协商,因此他拒绝了所谓“联合家庭”所有可能性的提议。
这一事件也在电影《甘地》中被多次提及。
许多印度人认为,金纳和尼赫鲁之间的裂痕导致了印度的分裂。
他与穆罕默德·阿里·金纳和马哈塔玛·甘地一起,在印度的分裂问题上受到了很多批评。
【2】战争的失败者其实火焱认为真正导致尼赫鲁快递下滑的原因是,1962年与中国边境战争的失败。
尽管宽宏大量的周总理给了尼赫鲁很多机会,但是骄傲的尼赫鲁完全没把当时的中国放在眼里。
他脑子里只有《西姆拉条约》以及“麦克马洪线”。
事实上中国政府曾希望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但是尼赫鲁方面一直强调“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以及印度声称的西段边界。
这触及到了两国最核心的利益,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结果,骄傲的尼赫鲁在中印战争中吃了大亏,印度部队被打的完全没有回手之力。
这彻底触怒了印度的国内群众,严重伤害了印度人的自尊心包括尼赫鲁自己。
甘地传读后感
甘地传读后感《甘地传》是由英国作家拉赫玛·帕尔所著的一部传记,书中详细记录了印度国父甘地的一生。
甘地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以非暴力和和平抵抗的方式,成功地领导了印度人民赢得了独立。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甘地这位伟大的领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他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感悟。
甘地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印度的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奋斗。
他的非暴力和和平抵抗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成为了后来许多解放运动的榜样。
在书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甘地的成长经历,他的早年在南非的种族歧视遭遇,以及他如何通过非暴力的抵抗方式,成功地改变了南非的种族政策。
甘地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功。
读完《甘地传》,我对甘地这位伟大领袖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他对人类的和平与公正充满了信念,他的一生都在为人类的幸福和自由而努力。
他不仅仅是印度的国父,更是全世界的典范。
他的思想和行为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成为了和平与公正的象征。
甘地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勇气,他的非暴力和和平抵抗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在他的领导下,印度人民成功地赢得了独立,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他的思想和行为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他的坚持和信念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甘地的思想和行为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总的来说,读完《甘地传》让我对甘地这位伟大领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他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感悟。
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勇气,他的非暴力和和平抵抗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他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他的坚持和信念都是我们值得追随的。
希望我们都能像甘地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为和平与公正而努力。
甘地传观后感
甘地传观后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甘地传观后感甘地,被称为圣雄,又被一些人亲切地称为“巴布”,意为父亲,英国的丘吉尔形容他是半裸的苦行者,这位传奇的人物从未担当国家的任何官职,却被尊为印度的国父,被认为是近神的人。
论泰戈尔的散文诗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论泰戈尔的散文诗和对中国作家的影响2009-02-07 16:03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的诗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的散文诗成就之高举世公认,他的作品即能独抒性灵,又能在寄寓山水的同时反映出其时的社会现实.他的诗歌喷溢着对祖国的热恋,对于妇女的同情和对儿童的喜爱.他独到的思想和优美的散文诗,使他成为诗坛一颗永不消逝的明星.也正因如此,泰戈尔散文诗的创作实绩和理论主张成为颇有研究意义的课题.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杰出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散文诗可以分为英文散文诗和孟加拉文散文诗两类.英文散文诗是指诗人自己翻译,创作和认定的,主要包括<<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等等.这些诗歌也集中表现了诗人的人道注意和泛神论思想,成为最优秀的散文诗作品.尤<<吉檀迦利>>是最著名的一部诗集,是诗人从他的孟加拉文本<<吉檀迦利>>,<<奉献集>>,<<渡口集>>等诗集中亲自选译成英语的一部诗集,共收103首诗歌.诗人在译这些格律诗时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有时加以节略,有时进行阐释,有时甚至将两三首合并为一首,且译文没有保留格律体,而是采用了散文体,事实上这种处理方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正是这些诗集使他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由此,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诗人,泰戈尔晚年回忆当时的情况时写道: <<吉檀迦利>>的英译本受到了赞扬,我简直不知道如何办才好----我觉得这些赞扬言过其实了.我是个外国人,在译文中韵律押得不对,格律也不齐整,但总算他们感受到了我诗歌的激情.应当承认,他们是对的.我觉得,我的诗并为因为用散文形式译出而有所失色,假如我是用诗的形式译出的话,那么可能会令人感到不足和不可取.(陈宗荣译文).同时.这部诗集也是集中体现泰戈尔以泛神论为核心的哲学思想的这里抒情诗,诗集题名为’ 吉檀迦利’意为’’歌之献’’,金克木先生就认为译为”献歌”还不确切,所以泰戈尔才直用印度语为书名,用汉语直译还不得不加一个”之”字.这部诗集是诗人把他的诗献给他的”神”,其实也就是哪个人(人心,等等)最上的人,像献香,献花一样.诗中歌颂了神无限的恩赐,无限的爱,无限的意志;表达了诗人渴望与神结合的心情,因为与神分离,会给人生带来痛苦,使现实变得黑暗,一旦与神结合,黑暗就回过去,镣铐就会打碎,诗人和他的祖国就会永远享有自由和幸福.此外,<< 吉檀迦利>>之所以能获得殊荣,不仅由于它表现了诗人深邃的,积极的思想,而且也由于它体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表现能力.首先,他善于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插上想象的翅膀,任其自由驰骋,构成栩栩如生,色彩斑斓的图画.其次,他善于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显得生动活泼,富有艺术表现力.最后,他善于用朴实无华的形式表现出丰富深刻的内涵,使人感到一种朴素的美.继<<吉檀迦利>>后,<<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另外一部蜚声诗坛的英文散文诗集,这部诗集中大多数作品译自孟加拉文诗集<<微思集>>,其余作品是诗人用英文创作的,它最明显的他点是短小精悍,一般每首只有一二行,可谓是短小到了极点,就思想内容而言,”它仿佛像一幅光怪陆离的彩锦,织进了诗人头脑中闪现出来的种种思想感受.其中不少诗歌体现了诗人的泛神论思想,表现了诗人对于与神结合的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除此以外,有的诗表明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进步观点,如抨击压迫者的凶残,赞扬被压迫者的忠厚善良,坚信压迫者必将灭亡,被压迫者必将胜利;有的诗表明了诗人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如赞美造福大众,牺牲自我的,主张大胆进行实践,反对无所作为的.嘲笑欺下媚上的处世哲学的,提倡谦虚谨慎,不图虚名的”就艺术表现力而言,深邃隽永,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是其特色之二.泰戈尔诗歌创作中表达出的强烈爱国主义倾向,优美简洁的新体裁,丰富情感的流露,似的他成为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尤其是1924年他首席访华时访问诸多城市,一路演讲和接受采访,各地报刊争相报道,一时形成一股不小的”泰戈尔”热,不仅在青年学生及市民中激起很大反响,还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引起一次颇为热烈的争论,但他的文学创作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却有了具体作家的实践.在新诗的创作领域里.郭沫若,冰心,郑振铎等明显受其影响.其中郭沫若是最早受泰戈尔作品吸引的一个,他曾自称”泰戈尔的明朗性是使我愈见爱好的””真好象探得了我生命的生命探得我生命的泉水一般.在他的<<新月与白云>>,<<死亡的诱惑>>,<<别离>>,<<维努司>>,<<新夷集>>序,<<牧羊哀话>>中的几首牧羊歌等,在格调,体式乃至意象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泰戈尔诗歌的直接启发.而冰心与泰戈尔之间的关系已经为文学史所记载.他在<<遥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文中对于这位印度诗人所表现的敬仰之情,一直是她受泰戈尔影响的最好证明:”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明星稀的一个晚上,一本书无意中将你介绍给我,我读完了你的传略和诗文-----心中不作别想,只深深觉得澄清,凄美.你的极端信仰----你的宇宙和个人的心灵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你的存蓄天然的美感,发挥天然的美感的诗歌,都渗入到我的脑海中,和我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地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戚;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这一年冰心19岁.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影响其实并非单向度的学习和模仿.尽管冰心在后来谈及<<繁星>>和<<春水>>的创作,总是用”仿用他(泰戈尔)的形式”一语来表达其与泰戈尔的关联,其实,她在读到泰戈尔的<<飞鸟集>>之前,<<繁星>>中的大部分短章已经基本完成,只是与泰戈尔的相遇,使他本来在形式上缺乏应自觉的书写,在她所敬仰的诗人那里得到了证实和肯定.同样,泰戈尔的爱的哲学是冰心”爱的哲学”的一个重要渊源,这也是她惊喜于在泰戈尔这里得到了肯定和证实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方面的影响在冰心的诗歌和小说中都有体现,她对于母爱,自然和童真的赞美,都与泰戈尔有着明显的联系.除了郭沫若和冰心之外,徐志摩,叶圣陶等其他现代作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泰戈尔哲学思想,人生态度或审美方式的影响.不过泰戈尔的思想和文学对于中国新文学的整体影响而言,包括上述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泰戈尔启发的中国作家在内,他们真正与泰戈尔的精神交往,并由此迸发艺术创造力的时候基本上都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这是整个20 世纪一百年间泰戈尔在中国的声名和影响达到高峰的时候,这有着多方面的原由.其外在的原因在于泰戈尔是第一位在东方殖民地国家的文学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卓越的文学艺术造诣和深厚的东方文化修养,对中国读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泰戈尔的文学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而十分高兴,特别是泰戈尔在对英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行径所采取的不妥协立场,更获得深深的敬佩.其对中国新文学特别是诗歌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在原因在于,我国古典文学传统深厚,但近代文学历史较短,因此,五四新诗运动借鉴外国诗歌传统便成为必然.而泰戈尔是东方世界自近代以来第一个取得伟大成就和世界性影响的诗人,他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又是将印度古典传统与西方近代诗歌技巧融为一炉的诗人,他的创作成果和创作道路对中国新文学作家有更多的启示.此外,目前国内的散文诗界,基本上都是沿袭泰戈尔的创作风格,一些有影响的散文诗类杂志如<<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大多承认这种沿袭的做法,但在具体的操作上,有了将散文诗进一步散文化的倾向.这一点值得深思,是散文诗的表现能力已经趋于疲软还是散文诗已经成为一种落后的体裁!!。
泰戈尔 关于祖国
泰戈尔关于祖国
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是印度的著名诗人、作家、音乐家和哲学家,他对祖国的看法是深刻而独特的。
他生活在英属印度时期,亲眼目睹了印度的殖民统治和印度人民的苦难。
以下是他关于祖国的一些观点:
1. 爱祖国:泰戈尔对印度充满了深深的爱意,他认为祖国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应该无条件地爱护和尊重它。
2. 南亚一体化:泰戈尔主张南亚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合作,他认为南亚国家应该超越民族、宗教和语言的差异,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繁荣和平的地区。
3. 文化多样性:泰戈尔重视印度的文化多样性,他认为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都应该得到保护和弘扬,同时也应该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4. 反对殖民主义:泰戈尔强烈反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他呼吁印度人民团结起来,争取独立和自由。
5. 人道主义精神:泰戈尔倡导人道主义精神,他认为人类的福祉应该超越国家的利益,人们应该互相尊重、理解和帮助。
总的来说,泰戈尔对祖国的看法是充满爱和关怀的,他希望印度能够摆脱苦难,实现繁荣和和平。
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印度的独立运动
和国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8070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国侵藏急进派对中印关系的影响研究(1888—1949)”(16CZS044)。 [作者简介]梁忠翠,女,山东菏泽人,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欧美国家边界争端与化解研究中心讲师,历 史学博士。
23
文化,都曾极度崇拜西方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 兼具东、西方文化气质,对英式资本主义的理解比 普通印度人要更为深刻,对印度作为殖民地的悲 哀也有切肤之痛,他们都通过自己的方式争取印 度独立,并最终成为影响印度历史发展的重要人 物。另外,三人也都是热衷于著书立作的印度思 想家,他们是印度的精英和骄傲。
这三位基本同时代的印度人,相互关系比较 密切,泰戈尔最早将甘地称为“圣雄”[2]79,于尼赫 鲁来说,甘地则是集传统的导师与革命英雄于一 身的独特的人[3]305,甘地对泰戈尔非常欣赏,尼赫 鲁则算得上是甘地最成功的学生。
在一个非常注重出身、种姓思想根深蒂固的 印度传统社会里,这三人均出身于家资殷实、颇有 名望的家庭,他们的父辈都有异于普通人的显赫 的过去,这无疑使他们能够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拔 得头筹。他们都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深浸西方
泰戈尔曾于 1924年、1929年两次到访中国, 引得中国 文 化 界 阵 阵 躁 动,泰 戈 尔 在 中 国 “提 倡 东洋思想,亚细亚固有文化之复活,与亚洲民族之 一致团结”[4]256-257。他还曾多次与中国友人谈及 印度的国际大学①,力邀国人前往印度学习交流。 1934年 5月,印中学会首先在印度成立,次年 5 月,中印学会在南京成立。1937年 4月 14日,印 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举行典礼,这一天也是孟加 拉 新 年 的 第 一 天,泰 戈 尔 在 开 幕 式 上 发 表 演 讲: “今天对 我 来 说 确 是 一 个 伟 大 的 日 子,我 久 盼 着 这个日子的来临,为我们的人民偿还从古已许下 的宿愿,就是要维护我们印度人民与中国人民之 间的文化交往和友谊,……中国和印度接壤数千 里,通道不计其数。这些通道不是战骑和机枪开 发出来的,而是和平的使者,往来不绝,一步一步 踏出来的。两国人民,现在要把这些通道,开阔平
[关键词] 泰戈尔;甘地;尼赫鲁;中印关系 [中图分类号]K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40(2018)05002306
印度近代史上有三位非常重要的人物:诗人 泰戈尔、“圣雄”甘地和政治家尼赫鲁。他们作为 印度精英,对近邻中国十分关注,对中国文化、政 治等亦有各自的思考,其对中国文化、政治、人民 是如何认识的?这些认识在诗人、“圣雄”和政治 家之间有何分别?他们的观念又对中国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值得探讨。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 1861年出生于印度婆罗门种姓家庭,其祖父和父 亲均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自幼爱好文学,17岁 时曾赴英国留学。1913年,凭借《吉檀迦利》泰戈 尔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自此 驰名世界文坛,1941年离世。莫罕达斯·卡拉姆 昌德·甘地(MohandasKaramchandGandhi),被尊 为印度“圣雄”,1869年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印度教 家庭,其父为土邦首相。甘地 19岁时赴伦敦大学 学习法律,1915年 回 到 印 度,从 事 非 暴 力 斗 争。 盛名之下 的 “甘 地 去 到 哪 里,哪 里 就 成 为 印 度 的 首都”[1]19。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维护印度统
一、三人的中国历史文化观
泰戈尔、甘 地、尼 赫 鲁 不 止 是 印 度 的 伟 大 诗 人、圣 雄 与 杰 出 政 治 家,同 样 也 属 于 世 界 著 名 人 物,他们均被写入了世界各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 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这三位除 了把脉印度的命运,也十分关注近邻中国,他们的 中国观构成了印度人中国观的主要篇章。
这三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看法十分相似和默 契: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对中国文化 评价甚高。
有国人曾这样评论泰戈尔:“泰戈尔先生,真 正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好友;也可以说 是中国 文 化 的 一 个 爱 好 者,赞 赏 者 与 宣 扬 者。” “能认识 中 国 文 化 并 爱 好,拥 护,赞 赏,与 表 扬 中 国文化 的 第 一 人 ”[4]192。1881年,青 年 泰 戈 尔 就 愤然著述《在中国的死亡贸易》,强烈谴责英国在 中国的鸦片贸易。
第 34f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Vol34,No5 Sep.2018
泰戈尔、甘地与尼赫鲁的中国观及其影响
梁 忠 翠1,2
(1.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2.淮阴师范学院 欧美国家边界争端与化解研究中心,江苏 淮安 223300)
一殚精竭虑,但最终无回天之力。贾瓦哈拉尔· 尼赫鲁(JawaharlalNehru),1889年出生于印度一 个婆罗门贵族家庭,1905年进入英国著名贵族子 弟学府哈罗公学学习,1907年提前考入 剑 桥 大 学,1912年获律师资格,同年回国,投身于印度独 立事业。尼赫鲁曾多次当选为国大党主席,1946 年 9月 印 度 临 时 政 府 成 立,尼 赫 鲁 任 副 总 理。 1947年 8月 15日印度作为自治领独立,尼赫鲁 出任总理,直至 1964年逝世。
[摘 要] 尼赫鲁、甘地、泰戈尔是印度近代闻名世界的人物,三人对近邻中国均有着较多的关注和深刻 的思考,一方面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看法十分默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表达了尊重与敬佩,也都对 中印之间的交流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另一方面他们对近现代中国政治的看法不尽相同,泰戈尔的观 点饱有浪漫气息,甘地的言论颇为另类,尼赫鲁则极具现实主义色彩。三人中,虽然政治家尼赫鲁的中国观对 中印关系影响最大,但文豪泰戈尔以文化交流为中心的中国观更能适应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