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马迁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所在

合集下载

司马迁思想总结

司马迁思想总结

司马迁思想总结司马迁(前145年-前86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也是汉代“史学之宗”司马谈的玄孙。

他的一生主要致力于编纂撰写《史记》,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里程碑。

司马迁的思想包含了众多的主题,如历史观、政治思想、文化观念以及性格品质等方面。

以下是对司马迁思想的总结。

一、历史观司马迁的历史观主要体现在他的史学著作《史记》中。

他认为历史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可以为人们提供重要的教训和警示。

他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详实而公正的描写,注重事实的搜集和考证。

同时,他也深刻意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重揭示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研究历史演变的规律。

二、政治思想在政治思想方面,司马迁对统一国家和建立强大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持有积极的态度。

他主张稳定统一的国家,强调君主集权的重要性,并倡导明君良政的理念。

司马迁提倡从善治国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人物和政治事件,强调以实际的行政方法来解决国家的问题,反对空泛的理论和主观偏见。

三、文化观念在文化观念方面,司马迁重视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他尊重古代文化,尤其是儒家经典的价值,认为儒家思想是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的重要来源。

司马迁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家庭的和睦,以此达到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和谐。

他在《史记》中也展示了多元文化的审美观点,对诗词、音乐、书画等艺术形式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四、性格品质司马迁的思想中还可以看到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品质。

尽管他在编写《史记》的过程中遭受了各种困难和挫折,甚至遭受了皇帝的惩罚,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志向和原则,并以对历史真相的追求为己任。

他的坚韧毅力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使得他能够完成这一重大的著作,为后人树立了取得卓越成就的榜样。

总的来说,司马迁是一位思想深邃、作品卓越的史学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思想观点和作品对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刻地塑造了后世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念。

《史记》三家注引纬书考论

《史记》三家注引纬书考论

《史记》三家注引纬书考论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出自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之手,由三家注引纬书考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家注纬书考论,即金石学家彭宁永在《史记》《尚书》《续清史易印》《钦定史》《表彰志》中根据历史故事编写的文献注释,也是中国古代史观和正史编纂的理论基础。

这三家著作对于理解古代历史事件有着重大作用,而《史记》则作为有关古代历史编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中国古代文化以宝贵的贡献,传承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及其思想文化。

三家注纬书考论不仅方便了读者对古代历史故事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古代历史学知识的学习范围。

其对古代历史学知识研究具有很高的保证性,比如古代著作经常使用古代人的形象、引用书面出处,由此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历史上的各种故事,体验古代历史学知识的浩大内容和广泛性。

三家注纬书考论对于当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到了弥足珍贵的作用。

古之人类的文明,让我们体会到了真正的中华文明的发展,三家注纬书考论把这些古老的文明与今日文明相融合,也可以使我们感受到更多古老文明所带来的美好。

总而言之,三家注纬书考论在古代历史研究以及对古代文明的了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普及null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也使未来的子孙们能够理解和进一步发展。

司马迁对档案文献编纂的贡献

司马迁对档案文献编纂的贡献

后共有两条通往西方诸 国的要道。 中由“ 其 鄯 居 民更多利用 了这种形式对外传播 中国文 习俗 。 此外 , 国的饮食文化对于朝鲜 的影 响 我 善傍南山北 ,波河西行至莎车 ,为南道” 由 化 。 ;
“ 车师前王庭 随北山 , 波河西行至疏勒 , 为北 道” 该书还记载说, 。 如果沿着南道“ 西逾葱岭
中国文化的传播历程
人类文明与进步起到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的活版印刷术则是经俄罗斯传人德 国的。
此外 , 中国文化对 于亚洲周边国家的影 始了文化交流。 通过多种形式的东学西渐, 博 过沿海港 口通向其他国家的 “ 海上丝绸之 响非常深远 。 例如 日本在大化改新中, 参照和 大精深 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 为促进 路”“ 。海上丝绸之路” 自西汉时期汉武帝时就 仿效 中国唐朝时期 的政治、 经济和军事等制
已存在 , 其主要 由浙江 、 福建 、 广东等沿海 的 度 , 形成 了—套有序规范 、 行之有效的国家治 港口出发 , 沿海岸线至中南半 岛南下 , 先后穿 理制度 。日本还利用 中国汉字的简化笔画或
东 学西 渐 的主要 通道
除了“ 陆上丝绸之路” 以外 , 中国还有通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 国之一 , 古老的 越马来半岛和马六甲海峡 , 再通往孟 加拉湾 汉字 的偏旁部首作 为音符 , 创制了 日本文字 东方文化散发着浓郁悠长的醉人风隋。随着 沿岸 , 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的斯里兰卡岛。 “ 假名” 通过西南丝绸之路 , 。 中国对越南等国 人们对各种技能掌握 的提 升和对周 边世 界 之后 , 历朝各代还扩充 了多重方 向的海上交 的饮食文化造成了重要影响。如东汉建武年
之路 ” 之外 , 中国的西南方向也存在着一条 的独特魅力。许多亲 自到达中国的国外来访 “ 丝绸之路”其北起西南重镇成都 , , 途经云南 者 , 也通过其 中国游历的所见所闻, 记录了东

史学史名词解释1

史学史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洛阳伽蓝记》:作者杨(阳)衒之,北魏北平人。

该书共5卷,以记洛阳伽蓝(梵语佛寺)兴废沿革为线索,记载了洛阳城内外55所寺庙的情况、内容涉及到洛阳城市规模、外商来京贸易及各国风土人情,道里远近等情况。

可算作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

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

其中记载了高祖迁洛活动等,可补《魏书》、《北史》之缺。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

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

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

裴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此注。

裴注重点不在训诂名物,而在史料的补缺与纠谬,引用的书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博,其注文近于原著数倍。

裴注被誉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

“史才三长论”:是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名史学观点。

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

所谓“史才”,是指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

他认为,作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三者中间以“史识”最为重要。

《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举例论述司马迁《史记》的实录精神。600字以上。

举例论述司马迁《史记》的实录精神。600字以上。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由东汉时期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被誉为我国古代史学著作的典范。

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倡导了实录精神,这一精神对后世的历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司马迁《史记》的实录精神。

1. 史实考证司马迁在《史记》的编写过程中,注重考证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他广泛搜集不同来源的史料,如史官、家族档案、国史、部编历史等,对这些史料进行归纳整理和比对,以求得真实、全面的历史记录。

在记述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司马迁详细核实了不同史料的记载,辨别真假,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名字、年代、地点进行了纠正和修正,确保了《史记》的史实性和可靠性。

2. 文风简练《史记》的风格简练明快,不啰嗦。

在记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司马迁没有过多的繁文缛节,而是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准确、直接地表达历史真相。

他提倡“大略而本纪”,即在记录历史事件时,只记述重要的内容,尽可能减少琐碎的叙述,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历史的进程和发展。

这种写作风格体现了实录精神,使《史记》成为了一部通俗易读、直观生动的史书,深受后世人民的喜爱和推崇。

3.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他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不偏袒不厚此,对其正面的功绩进行赞扬,对其负面的行为进行批评,力求在历史人物的描述中做到公正客观。

在对项羽和刘邦的评价时,司马迁不避讳项羽的英雄气概,也不掩饰刘邦的智略才华,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失误和过失。

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体现了实录精神的价值取向,使《史记》成为了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的史学巨著。

4. 对后世的影响司马迁《史记》的实录精神对后世历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成为了我国古代通史的典范,而且在内容、体例和风格上都对后世历史文献的编纂和撰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世的《资治通鉴》、《明史》等历史著作,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史记》的实录精神,注重史实考证,注重客观公正,注重文风简练,使得我国古代史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司马迁文学常识

司马迁文学常识

司马迁文学常识
司马迁文学常识,是指以司马迁为代表的战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所组成的一种文学常识。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位作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司马迁出生于公元前145年,是东汉昭烈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他的作品集中在三篇,分别是《史记》、《报任》、《管子》。

司马迁的《史记》是典型的“新史学”,是一部以汉代为主的编年史,收录了从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23年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正史观念出发的史学著作。

《史记》的内容丰富多样,其文字风格新颖,开创了以材料为主、以结构为辅的史学研究方法,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司马迁的《报任》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重要的一部著作,以司马迁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批判为主要内容,对开创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有着重大影响。

《报任》论述了司马迁有关政治的许多思想,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如“天地配合、人民服务”、“民有所宜,则王之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司马迁的《管子》是一部综合性的哲学著作,收集了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的学术思想,是司马迁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重要的一部著作。

《管子》以“管仲论”为主,涉及时事、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总而言之,司马迁文学常识是以司马迁为代表的战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所组成的一种文学常识,其作品有《史记》、《报任》、《管子》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司马迁文学常识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现代文学中,并且不断发展,成为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史记》的价值与意义

《史记》的价值与意义

《史记》的价值与意义1. 引言1.1 概述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传承中,一本名为《史记》的巨著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史记》是西汉时期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撰写完成,被誉为中国最早、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历史著作之一。

长达一百二卷的《史记》不仅记录了从夏朝到西汉时期两千多年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而且揭示了许多不为后人所知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内情以及各种思想流派和理论观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来探讨《史记》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将介绍《史记》的历史背景,包括作者司马迁的背景与时代背景以及该书出版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其次,将详细阐述《史记》的内容特点,包括其编纂思想与方法论、涵盖范围与基本框架以及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评价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然后,将探讨《史记》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包括其作为重要参考资料解读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理解各个历史时期变迁以及承载传统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传承的作用。

最后,将进行总结与评价,并展望未来关于《史记》研究的前景与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史记》这一重要著作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阐述其历史背景、内容特点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影响,旨在进一步增进读者对于《史记》所承载的巨大知识宝库以及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认同和精神传承形成的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和读者参与到对《史记》研究中来,推动该著作在当代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以上为文章“1. 引言”部分内容。

2. 史记的历史背景2.1 作者司马迁的背景与时代背景《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记载著作,由司马迁(前145年-前86年)撰写而成。

司马迁是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的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出生在一个世家世代从事政务和学问的家庭,接受了优良的教育,并深刻研究了先秦时期的各种文献。

同时,他也身临其境地经历了动荡不安的战乱时期,目睹了王莽篡权和更替过程中社会动荡与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理论与编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理论与编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理论与编纂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仅政治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时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与理论。

在这个时期,史学理论和编纂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突破。

本文将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理论与编纂。

一、史学理论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背景的变迁和经济的恢复,社会开始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局面,这也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史学理论方面,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和学派。

首先是史家的流派,他们提出了以历史实事为依据的写史原则。

代表性的史家就是魏晋时期的范晔,《后汉书》是他的代表作品。

范晔强调史家要做到客观公正,注重事实真相的还原。

他对于历史的记载秉承了“真实”,“实事”原则,而不是屈从于时政或者权力的干预。

第二个学派是文雅派,典型代表是魏晋时期的陆机和陆云。

文雅派注重史书的文学性,他们追求史书的艺术性和立意的深远。

陆机在《文赋》一文中,对于史书的写作提出了细致入微的要求。

他认为史书应该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和华丽的文笔,同时应该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第三个学派是帝王史观,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特别重视帝王史研究。

他们认为以国家史研究的对象是帝王。

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是北魏的宇文泰和贾思勰。

宇文泰的学说指出“正史论”即将正史的地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史书要真实、全面地反映帝王的言行。

而贾思勰则在《齐民要术》等著作中提到了“王者之学”这个概念,他认为一个王朝政权的国力、治理能力以及政策决策都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二、史学编纂的发展史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史学编纂的进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历史编纂工作,为后来的历史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是官方编纂。

南朝刘宋时期,编修国史的工作开始启动,历史学的编纂进入了官办化的阶段。

《宋书》、《南齐书》等正史之作开创了正史编纂的先河。

这些正史经过官方认可,成为了后来中国历史正史编纂的典范。

其次是私家编纂。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很多以士人为主导的私家编纂活动。

各家论司马迁撰《史记》宗旨评议

各家论司马迁撰《史记》宗旨评议
2 0 1 5年 1 0月
渭 南 师 范 学 院 学报
J o u r n l a o f We i n a n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0c t .201 5
第3 0卷 第 1 9期
V0 l I 3 O No . 1 9
【 司马迁与《 史记》 研究 】
化研 究 。
对 于 司马 迁 撰 写 《 史记》 的 宗 旨, 其 中较 为 著 名 的有 完 成 父志 说 、 实 录说 、 谤书说、 发 愤著 书说 、 成 一家 之言说 等 。这些说 法有 一些依 据 , 但往往 失
命 也夫 , 命 也 夫 !余 死 , 汝必为太史; 为太史。
各 家 论 司 马迁 撰 《 史记》 宗 旨评 议
叶 庆 兵
( 山东大学 文学 与新 闻传播学 院, 济南 2 5 0 1 0 0 ) 摘 要: 历史上对于司马迁撰写《 史记》 的宗 旨有诸多说法 , 其 中较为著名 的有完成父志说 、 实录说 、 谤 书说 、 发愤 著书
说、 成一家之言说等 。这些说法有一些依据 , 但往往失之偏颇 , 不能概括《 史记》 全部 内容 。对 于司马迁撰写《 史记》 的宗 旨 应该有整体思维 , 将《 史记》 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 , 同时不 能持一成不变 的观点 , 要实事求是 , 结合 司马迁 的人生经历 去探讨 其撰史宗 旨的变化
关键 词 : 司马迁 ; 《 史记 》 ; 宗 旨
中 图分 类 号 : K 2 0 4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9 — 0 5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5 1 2 8 ( 2 0 1 5 ) 1 9 — 0 0 4 0 — 0 8

司马迁:档案工作者的榜样

司马迁:档案工作者的榜样

司马迁:档案工作者的榜样作者:刘晓芳来源:《档案管理》2009年第01期1、司马迁档案事业的成功之路及对档案文献编纂的贡献1.1史官世家为司马迁成就《史记》奠定了坚实基础。

诞生在史官世家的司马迁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年十岁则诵古文”。

在父亲的指导下。

司马迁又拜古、今文经学大师孔安国和董仲舒为老师,接受大一统理念。

司马迁继承了家学,又通晓古、今文经学,是西汉一代少有的大博学家。

深厚的根底,为司马迁成就《史记》打下了坚实基础。

1.2牢记父训。

履行誓言,成为司马迁成就《史记》的精神动力。

元封元年春。

武帝东巡泰山封禅,司马谈因病滞留洛阳未能同行参加大典。

“发愤且卒”。

适逢司马迁奉使回来要向武帝复命,因而见父于洛阳。

司马谈牵着儿子的手。

流着泪,留下临终前的遗言。

这篇著名遗嘱。

以光荣家谱教导儿子。

期盼儿子继续祖辈的史官事业。

父亲的重托,时代的要求,历史地落在了司马迁的肩上。

司马迁面对垂危的父亲,作出郑重的承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终生牢记谆谆的父训,忠实履行庄严的誓言,是司马迁成就《史记》的巨大精神动力。

1.3传世杰作《史记》,首创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经过“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考之行事”的艰辛劳动,更匠心独具,用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2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包容、总揽、陶铸、条理得之非易的资料。

这5种体例记史虽各有分工,但又有紧密联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在中国首创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4在档案文献的编纂方法上,司马迁首创了附传互见、寓论断于序事的方法。

为省篇数,又不湮没其人其事。

司马迁采用了附传形式:或因兄弟子孙友朋相附,像曹叔振锋附《管蔡世家》,惠帝附《吕太后纪》:为了省繁文,避免重复,又表示人物事件的关联,司马迁还采用互见法。

如《周本纪》说:“其事在周公之篇(世家)”;《礼书》说:“事在袁盎语(传)中”;为了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而委婉表达自己的观点,司马迁创造了寓论为了序事的写作手法。

史记的史书编纂与历史观点

史记的史书编纂与历史观点

史记的史书编纂与历史观点古人有云:“史无常书,书无常史。

”这句话道出了史书编纂的重要性和难度。

而在众多的古代史书中,《史记》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深刻的历史观点,成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史书之一。

本文将以《史记》为例,从史书编纂和历史观点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价值和影响。

一、史书编纂《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于公元前100年完成。

司马迁依据多种史书和史料,经过精心的整理和修订,将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串联起来,形成了一部宏大而全面的历史著作。

其主要立意在于“载经史之文,行天下之志”,旨在揭示历代政治斗争、社会变革以及各种人物的言行,以此为后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从《史记》的整体结构来看,其采用了分纪传、纵横并陈的方式,既有卷首的纪传体,又有卷之间的世家列传和列国纪。

这种编纂方式注重人物的塑造以及史实的记载,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同时,《史记》也以其独特的叙述手法脱颖而出。

司马迁以故事性叙述为主,注重故事情节的铺陈与人物的刻画,使得历史故事更生动有趣,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这种史书编纂的创新形式在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史书编纂的典范。

二、历史观点《史记》是司马迁根据自己所学和所闻所见编纂而成,所以其历史观点深受其个人经历和思想影响。

在这本史书中,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这些观点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史记》中强调了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司马迁认为历史是由人们的言行构成,历史人物的才能、智慧和行动直接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评价,司马迁表达了他对人性和人的作用的思考,这对于后世人物研究和历史人物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次,《史记》还关注社会政治变革。

司马迁深刻认识到政治斗争和社会变迁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他对历代的政治制度、社会变迁以及各类政治斗争进行了详细记载,并从中提炼出政治学、社会学等重要观点。

史记的编纂原则与方法论

史记的编纂原则与方法论

史记的编纂原则与方法论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中国史学史上的奠基之作。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史记的编纂原则与方法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史记的编纂原则史记的编纂原则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真实性、客观性和立意性。

首先,真实性是史记编纂的基本原则之一。

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力求真实客观地反映历史事实,他通过广泛收集历史资料,采取多种考证手段,力图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明确表示:“史者,本无常文,然自古受经传者,多取文辞,故书之,以为可观也。

”可见,史记的编纂立足于历史的真实性,力求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其次,客观性是史记编纂的重要原则。

史记以纪传体的形式展现历史,既有纪事的记载,又有人物的传记,力求客观地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性。

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描述了各个历史事件的经过,还注重描绘历史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使读者能够客观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历史人物的特点。

最后,立意性是史记编纂的重要原则之一。

史记的编纂目的在于“为太史公立传”,司马迁希望通过史记的编纂,为后人提供一个学习历史、治理国家的范本。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表示:“愿为之宏述,使治世之君,知古今之变革,务得自用心焉。

”史记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著作,它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经验,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教训。

二、史记的编纂方法论史记的编纂方法论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多方收集资料、多种考证手段和注重人物性格描写。

首先,多方收集资料是史记编纂的基本方法之一。

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广泛收集了各种历史资料,包括史书、家谱、国家档案等,力求全面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称:“受之东方朔、左思之属,及司马彪、班固之徒,皆以为言者,是故多取辞色,以为可观。

”可见,史记的编纂方法之一就是多方收集资料,力求全面了解历史。

其次,多种考证手段是史记编纂的重要方法之一。

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采取了多种考证手段,包括查阅史书、考证古籍、查证实物等。

【简化】档案文献编纂学

【简化】档案文献编纂学

档案文献编纂学一、填空题1. 档案是档案文献编纂的(客体), 秦汉之时称档案为(典籍)、(图籍)。

2. 口述档案, 亦称(口碑档案)、(口述史料)、(口述史学)、(活质料)。

3. 文字档案文献这一概念是有别于口述档案、(新型载体档案文献)、又称(声响档案或音响档案文献)以及(电子档案文献)而言。

文字档案文献是指人们在传统物质载体上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的(文字记录)。

4. 文物档案文献亦称(实物档案文献), 其内容之记录载体为(文物古迹)。

5. 编纂的外延包括(书籍)(杂志)(报纸)6. 编纂的内涵包括(具体的编纂题目)(抽象的编纂选题)7. 选材一般可以分为(初选)(复选)(定选)8. 汇编内索引结构分为(名目)(注释)(注码)9. 档案内容完整性表现(有往有复)(有始有终)(有疑有答)10. 档案文献内容考订的首要目标是(历史真伪)11. 批语的种类(行批)(眉批)(夹批)12. 校勘的方法(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13. 档案文献编纂加工的原则(存真原则)(求实原则)(慎改原则)(标注原则)14. 档案汇编体例的层次(不设类编排)(单层分类编排)(多层分类编排)15. 人物注释分为(生平注释)和(时任注释)两种。

16. 注释的要求(准确)(简明)(客观公正)(评述结合)。

二、选择题1. 下面哪些是口述档案文献(AD)A.庄子和韩非子等的追忆B. 《唐书. 百官云》C.甲骨文及《山海经》D. 司马迁《史记》中有关“淮阴侯列传”2. 刘知几曾明确指出(B)所载, “皆典、谟、训、诰、誓、命之史”, 属于档案文献汇编。

A.周礼B.尚书C.论语D.春秋3. 孔子有关编纂档案文献的见解包括(ACE)A.述而不作B.六经皆史C.多闻阙疑D.先作丛目E.勿意勿必勿固勿我4. 档案文献编纂的成果通过传播网络成为(C)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A.社会物流B.社会法制C.社会文化D.社会教育5. 档案文献编纂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个环节(D)A查找档案 B修拟档案标题C编纂选题 D文书档案的编纂6. 以下属于档案文献编纂的原则是(A)A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统一原则B保持档案文献可证性与可读性统一的原则C凭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原则D历史性与时代性统一原则7. 档案的二次整理是为了保证文献的(B)A原始性 B系统性 C价值型 D综合性8. 档案文献的挑选包括对档案文献的(B)和对档案文献稿本(或版本)的选择两个方面。

简论司马迁的历史观

简论司马迁的历史观

简论司马迁的历史观1、力求真实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着重写其"为人",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他在作传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比如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可是,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2、爱憎分明司马迁爱憎分明的感情在史记当中表现得非常充分.他高度评价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陈涉出身贫农,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可司马迁却将他和诸侯并列,放在"世家"当中来叙述.对于一个封建史学家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将陈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商汤和周武王相提并论,同时明确地指出,只要封建帝王暴虐无道,人民就有权利起来推翻他.陈涉领导的这支农民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却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战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的无道统治.对陈涉首先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功绩,司乌迁是完全持肯定态度的.对于历史上许多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英雄人物,司马迁也大加赞赏.他当年游历时,曾到过湖南长沙北面的汨罗江,并在江畔凭吊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次凭吊极大地影响了司马迁,他的心灵中深深地印入了屈原的诗篇和一生的遭遇.在给屈原作传时,他认为屈原可以同日月争辉,并愤怒地谴责了楚国贵族统治者不辨忠奸的丑恶行径.当年,司马迁还曾到湖南零陵郡瞻仰舜的葬地,对舜的事迹作了实地考查.后来在写史记时,他便把舜的事情写在《五帝本纪》里,赞扬他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司马迁也非常推崇"完璧归赵"和"将相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对他们的爱国行为大加赞赏.在史记中,司马迁还歌颂了那些为了反抗强暴,置自身性命于不顾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难、见义勇为的游侠.比如"凤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惜只身刺秦王,最终血溅秦廷.司马迁对这些人物进行大胆的歌颂,实际上便是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赏人民反抗强暴的愿望.司马迁对名医扁鹊、谆于意等有益于人民的人,用很长的篇幅记录了他们的生动事迹和医学理论.这些人在当时都没有社会地位,可在司马迁的心目中,他们远比某些王侯将相高贵. 对封建统治者的丑恶面貌,司马迁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比如《酷吏列传》一共为十个残暴冷酷的官吏作传,其中汉武帝的臣子就有九人.汉武帝当时重用张汤,而"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始为小吏,乾没,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王属交私".所谓"乾没",即空手得到的意思.这里描写的是张汤为小吏时好用计谋以制服人的情况.张汤得势后,与赵禹一起制定了各种残的法令,其中有一条叫"腹诽之法",即不管有罪与否,只要被指控为对朝廷心存不满,就可以据此治罪.张汤不仅善于巧立法令名目,而且还会迎合汉武帝的心意去处置"犯人".在他的主持下,往往一个案件会使无数人家受到牵连,以致杀人如麻,视人命如草芥.这些人的罪恶活动都被司马迁记录了下来,他便是通过这些对汉武帝时期专制统治的残酷和黑暗加以暴露和控诉的.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和敢于揭露帝王过失的大胆作风值得肯定.对于历史的演进过程,他的思想也比较完整.他在给予历史正确的评价后,又充分肯定了历史是不断发展进化的这一结论.3、史家绝唱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司马迁的笔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例如,对《田单列传》中田单防守即墨城的描写.田单用了六条妙计大胜燕国,使齐国得以恢复."火牛阵"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计策.晚上,田单将紫红色的带有龙纹的布帛披在一千多头大牛身上,又在其角上绑上锋利的刀剑,用油浸透它们的尾巴,再用火点着.于是,一千多头牛带着熊熊火焰,像怪兽一样冲进了燕兵的阵地.而齐国士兵也拿着武器冲向了敌人,还有一些人敲锣打鼓,高声喊叫,以壮声势.摸不着头脑的燕兵吓得争相而逃,结果被杀得丢盔弃甲,燕兵的尸体遍布于战场上,齐国大获全胜.司马迁虽着墨不多,可"火牛阵"就如一幅图画一般出现于读者的脑海中.司马迁还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他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描写非常精彩.巨鹿战役中,项羽率领大军渡河,然后沉掉所有的船只,并下令只允许带三天的粮食,这便形象而又具体地刻画了项羽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和气概.项羽的军队一个抵十个,消灭了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秦军,在推翻强秦统治的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羽在战斗结束之后,召见各路将领,当他们进入项羽的辕门时,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走路.这是对项羽威风的描写.对项羽被围的场景,司马迁描绘得更是感人.项羽慷慨而歌:"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司马迁通过这歌声,完全刻画出了这位英雄在失败以后时慷慨悲壮,而又无力挽回失败命运的复杂心情.接下来,司马迁又对项羽突围后,在东城决战时的勇猛作了描绘.当时项羽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当几千名追兵迫近时,项羽圆睁双目,怒喝一声,把汉军吓得后退了好几里.看到这样的描写,不禁使人觉得这位失败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再如,司马迁描写汉高祖入关时与民众约法三章,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风度.而汉高祖也具有好谩骂的流氓习气和随机应变的性格.有一回,韩信给汉高祖写信,要求封自己为假齐王.汉高祖非常生气,刚想发作,张良却在一旁暗示他别发作,他立即转过口风说:"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呢?"这里用字也不多,却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汉高祖善于随机应变和玩弄权术的性格.司马迁在书中的叙述语言非常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他广泛采用口头流传的谚语、成语、歌谣,而且不回避方言土语.他的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方言",通常叙述和人物对话和谐一致,虽明快但含蓄,话外有音,值得玩味;繁复而简洁,不拘一格,各得其所,一般都为人物特征的描写服务.他刻画人物说话口吻的描写最令人玩味,充分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态度.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还常常适当地强调、夸张.比如,《高祖本纪》:"(五年)正月,诸侯及将相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这一段汉高祖让帝位的话,是直接模拟当时的口语,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汉高祖惺惺作态的样子,读完不禁觉得汉高祖说话的情景就在眼前似的.再者,司马迁使用古史资料时,一般以当时通用语翻译古语.如《五帝本纪》写尧舜的事迹,取材于今文《尚书·尧典》,把书中的"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允厘百工,庶绩咸熙"等语,翻译为"百姓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信伤百官,众功皆兴"等,译文与原文相比较,就会发现更容易读懂.史记的人物传记之所以这么出色,是与司马迁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分不开的.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 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司马迁以个人传、纪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论《史记》处理文献材料的两种方法:引文与录文

论《史记》处理文献材料的两种方法:引文与录文

论《史记》处理文献材料的两种方法:引文与录文《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编纂完成。

在处理文献材料时,《史记》采用了两种方法,即引文和录文,这两种方法分别体现了司马迁的编史观和史料处理手法。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引文这种方法。

引文是指从已有的史书、文献中直接引用原文来证明史实的方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大量引用了先秦时期各类史书、经典、国别系年表等多种资料,以准确真实地记载历史。

他认为,通过引用这些原始资料,可以使历史记载更加可靠可信。

通过引文所记载的内容,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当时人物的言行,以及历史人物的思想观点等。

通过引用众多史书的资料,司马迁的《史记》成为了一个集大成的历史着作,一部涵盖了丰富历史资料的巨著。

《史记》并不仅仅是一个内容繁杂的杂窜史书,司马迁对史料的处理并不只是照搬原文,而是运用了第二种方法——录文。

录文是指以史书中的原文为基础,经过编辑加工,删去繁琐冗长的内容,精简整理出精华部分的方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史料进行了归纳概括和整理,将其精华部分记录下来,并且有意为之地加以篡改附注,以强调其独特的编史观点。

例如《刺客列传》中纪载了很多秦朝时期重要人物的刺杀行动,通过对刺史李斯、张良、蒙毅等人物的描写,司马迁通过他们的言行来批判秦朝的暴虐统治,从而表达出司马迁自己的政治立场。

通过录文的方法,司马迁不仅传达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评论,也使得《史记》这一纪实性的历史作品充满了审美和文学性。

尽管引文和录文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但是它们的存在都使得《史记》这一成就举世瞩目的史学巨著。

引文的方法使得《史记》成为了历史上第一部集大成性的通史,通过引用大量的史书原文,准确还原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性。

录文的方法则使得《史记》兼具了纪传体、编年体和论述体的特点,使得历史事实更加生动,更有意义。

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在《史记》中得以统一,并使其成为中国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基石,在后世影响深远。

《史记》中的历史观点与记载方式

《史记》中的历史观点与记载方式

史记中的历史观点与记载方式1. 引言《史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文献,由司马迁编纂而成。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众多事件、人物和制度,更重要的是,在其文字背后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观点和记载方式。

2. 司马迁的历史观点2.1 历史是人类行为的反映司马迁认为历史是人类行为与社会发展的结果,他主张通过对众多人物和事件进行详实的描述来揭示历史规律和深刻理解过去。

2.2 探究政治道义在《史记》中,司马迁将政治道义视为历史分析的重要依据。

他通过笔锋利落地评述君王和将相们的善恶得失,表达了他对政治领导者责任和作为的看法。

3. 记载方式3.1 纪事本末《史记》以纪事本末为主线,按时间顺序扼要而详实地记录了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这种记载方式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

3.2 人物传记作为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在《史记》中着重记录了许多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这些人物传记既是具体历史事件的记录,同时也是对他们品德、能力和影响力的评价。

3.3 制度规范《史记》还详细描述了各个历代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

通过对官制、礼乐、法律等方面的记述,司马迁试图通过反思过去来提出对现实的启示,并希望未来可以有所警醒与改进。

4. 影响及意义4.1 承袭至今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影响深远。

不仅成为之后编纂历史文献的典范,而且其融合了政治、道义以及制度规范等因素的方式也被广泛采用。

4.2 历史学研究方法《史记》通过将政治、文化、人物等元素有机结合,为后来的历史学研究提供了范例。

它的记载方式和内容选择对于后世历史学家的方法论形成了指导作用。

5. 结论《史记》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不仅仅是一部记录过去的著作,更是对历史观点和记载方式的体现。

通过详实、批判性及笔锋利落地描述人物、事件和制度,司马迁成功地将历史与道义、政治等元素相结合,并留下了巨大影响,不仅在历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塑造后世的思维方式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论史书编纂中的“会通”与“断代”

论史书编纂中的“会通”与“断代”

论史书编纂中的“会通”与“断代”摘要:司马迁著《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主旨,开会通修史之先河。

班固撰《汉书》,专记西汉高祖至汉武帝一朝之事,开断代撰史之先例。

“会通”与“断代”作为我国古代史书修纂的两种指导思想,成为史家争论的焦点。

关键词:会通断代刘知几郑樵“会通”,指中国古代以“通”为主体的史学思想。

会聚文献,贯通年代,在内容、体例、书法诸方面别识通裁,以寻求历史变迁的轨迹和发展方向。

[1](P610)“断代”,是指以某一朝代为研究对象的史学思想,取一朝一代之事,采用纪传或编年等方法叙事,以寻求历史变迁的规律。

司马迁著《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主旨,开会通修史之先河。

班固撰《汉书》,专记西汉高祖至武帝一朝之事,开断代撰史之先例。

“会通”与“断代”作为我国古代史书修纂的两种指导思想,成为后世史家争论的焦点。

一、刘知几“尊班而抑马”刘知几的“会通”与“断代”思想,主要是通过他对《史记》与《汉书》体裁的比较论述而体现出来的。

《史通》是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刘知几以《六家》开篇,对初唐以前我国史学史上的众多史著,从编纂形式上进行了分析归类:“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

榷而为论,其流有六: 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

”[2](卷一《六家》,P3)这种把同属纪传体的《史记》与《汉书》分立的分类法,体现了作者“会通”与“断代”的史识。

在分析、比较史书编纂体裁优劣及发展演变时,刘知几分别以《史记》和《汉书》为例,对通史纪传与断代纪传的优劣问题进行了评述。

他认为“《史记》疆宇辽阔,年月遐长,而分以纪传,散以书表。

每论家国一政,而胡、越相悬;叙君臣一时,而参、商是隔。

此其为体之失者也。

兼其所载,多聚旧记,使览之者事罕异闻,而语饶重出。

此撰录之烦者也。

”[2](《六家》,P16)相反,“如《汉书》者, 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练,事甚该密,故学者易讨,易为其功。

论司马迁及其历史编纂学——纪念司马迁诞生二千一百周年

论司马迁及其历史编纂学——纪念司马迁诞生二千一百周年

作者: 卢南乔
出版物刊名: 文史哲
页码: 9-19页
主题词: 司马迁;史记;世家;孔子;公元前;五德;史料;史学家;兵法;五帝
摘要: <正> 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的诞生,距现今是整整二千一百周年了。

他的名字和他的名著——史记——一直是傅颂人口;在同时代中、同侪辈中,他是最有资格受到后世敬重的。

后二十馀年的苦心纂修,五十万言的成功作品看,他确实为古代文化遗产创立了富而且美的一个宝藏,他确实称得起是古代文化建设的杰出工程师。

为了这些缘故,我愿对司马迁及其历史编纂学试作初步的论述,以说明他在史学建设上所作的贡献。

中国史学,自然有其邈远而悠久的起源与发展,但据我们今日得知,比较称得起专门历史著作的兴起,还只能上溯到公元前六世纪,那便是流传了曾经孔子整理过的一部“春秋”。

这部书,尽管过去尊之则为“经”,贬之则为“断爛朝报”;而依我们看来,他毕竟是有精确年月纪錄、合乎以“时”为线索的“编年”体、而具备“一万八千字”规模的制作。

从此,经过约略六、七个世纪,史学又呈现了新的进展,那便是产生了由於司。

档案文献编纂学 笔记

档案文献编纂学 笔记

第一章一、档案、档案信息、档案信息资源1、识记(1)档案与文献的关系:档案是历史上产生最早的文献形式,并随着文献的发展而发展,是原本记录型的原生信息性的文献(2)档案的特点:直接性、丰富性、系统性(3)档案信息的含义:指通过某一整体档案中的符号组合所表达的内容为人们解决或判定某一问题所提供的情报(4)档案信息资源的含义:是一种人造资源,是人类通过历代积存档案方式为后人积累的智能资源。

2、领会:档案的显著特点与特殊价值二、文献、档案文献、档案文献信息1、识记(1)文献概念的出现及含义演变我国是最早形成文献这一概念的国家,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

八佾》,“文”释为典籍,“献”释为贤人,最早以“文献”一词用于书名的是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近现代,文献用来泛指具有史料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档案、图书、资料。

文献被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2)文献的要素:1、所记录的知识和信息2、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符号3、用于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物质载体4、记录的方式或手段(3)档案文献的含义:指以传播档案信息为基本功能的出版物(4)档案文献信息的含义:指由编纂者所提供的。

经过加工处理的、以档案文献为载体、为中介的档案信息。

2、领会:档案文献的含义及其各要素三、编纂、编著、编辑1、识记(1)编纂概念的出现及含义演变:(2)编纂的实质: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前人成果进行新形式的整理(3)编著的含义:是介于编纂与创作之间,是兼有编纂与著作双重成分的著作方式。

(4)编辑的含义:指出版机构的专职人员对书稿进行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等工作,是定稿付印前的重要把关环节,重点在审。

2、领会(1)编纂的含义及其实质(2)编纂与编辑的区别与联系:四、档案文献编纂的定义及基本要素1、识记(1)档案文献编纂的含义:是编纂者按照一定的题目要求,对档案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审核、加工、整序、评介,以档案文献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档案文献信息的工作。

《浅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文献学历史成就》

《浅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文献学历史成就》

浅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文献学历史成就前言人类对历史的认识,离不开历史文献的记载,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丰富多样的形象直观性。

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充分地提升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更是我们赖以发展的重要源头。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文献整理工作者,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开创人。

本文从司马迁的身世背景出发,详述其文献代表作及所著文献对历史的意义与价值,突出司马迁光辉而伟大的文献学成就对后世的福祉,具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

一、司马迁简介司马迁,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二、司马迁主要文献学代表《史记》,原名《太史公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大部分,共计130卷,是一部组织严密、内容恢弘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时代之长、记载内容之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三、司马迁历史文献学主要成就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文献学研究开疆辟域之作[1]。

司马迁在中国文献历史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广泛收集资料,详加考实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面对浩瀚无垠的上下三千年的历史,首先要做的,就是广罗搜集大量的历史资料,从中详尽择取,并给予详加辩证。

一是广阅书籍,只要涉及到是汉代之前的相关书籍,司马迁一定要采用,例如经书、国语、国策等都是他写史的重要参考资料,除此之外,他还根据具体引用在《史记》的相关章节中都给予详尽说明,例如在《三代世表》中写道: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2]二是广阅档案,司马迁因为继承父业,所以像《如昭令》、《记公册》,他都能见到,并从中搜集了很多重要的历史资料。

三是见闻游历,涉遍名山大川,游历全中国,为史记准备了许多真实、感人的素材及资料。

(二)对历史文献的详尽注释汉代以前的很多文献,普通人通常很难看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开创了将编纂档案史料纳入修 古”是为了“镜今”和“思将来”, 即总结和记载历史的经 验 是 不 仅 以
书程序的先例。司马迁作为中国传统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发展史上 现实的需要为前提, 通过对历史的反思, 有意提供前车之鉴, 以戒
承 上 启 下 、开 拓性 的 人 物 , 他 在 文 献 整 理 、编 纂 实 践 和 历 史 编 纂 学 当世, 实现“自镜”, 在“得失之林”中获取“得”,“自 镜 当 代 之 存亡 ”。
经孔子认真整理、删定的六艺为考信准则 , 吸收和运用孔子文献 整
司马 迁 在《史 记》中 广 泛 而 熟 稔 地 运 用 互 见 法 , 最 经 济 地 组 织
理的成果, 但他并不是无条件地完全信从。( 2) 信从原始资料。真假 了历史材料, 巧妙地塑造了历史人物的典型性形象, 而又保持 了 历
难 辨 不 便 作 此 是 彼 非 的 决 断 的 史 料 , 就“ 疑 者 传 疑 ”, 或“ 疑 者 阙 史的纪实。“并且互见法把自成单元的一百三十篇《史记》文章紧紧
研究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的编纂史料的理论与方法 , 理应受到 同 时 司 马迁 指 出“志 古 ”是 为 了“述 往 事 , 思 来 者 , 网 罗 天 下 放 失 旧
充分的重视与挖掘。本文从档案文献编纂的目的、原则、方法三 方 闻, 论考其行事,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总结历史经验, 启迪来者, 从
自我表白。有意将《太史公书》“窃比春秋”, 流传千载, 实现 不朽 当 露和鞭笞了社会上的阴暗面和丑恶行径 , 一方面挖掘并 讴歌 下 层
是司马迁内心深处隐秘的愿望。
民 众 中 蕴 藏 着 的 创 造 才 能 、高 贵 品 质 和 奉 献 精 神 。这 就 使 历 史 的 道
在与 上 大 夫 壶遂 对 话 中 , 司 马 迁 指 出 :“夫《春 秋》上 明 三 王 之 德教化更具有针对性、普遍性和实用性。他的《史记》“与 其 说 为一
2.以史为鉴,“志古”、“镜今”、“思将来”。司马迁在《高祖功臣侯 录精神成为中国档案界、史学界的优良传统。
者年 表》考 察 了汉 初 诸 侯 骄 奢 淫 逸 , 忘 本 失 国 的 历 史 , 他 指 出 :“居
2.详近 略 远 原 则。详 近 略 远 这 一修 史 原 则 原 本在《尚 书》、《左
子 撰 述《春 秋》的 意 义 , 这 恰 为 人 们 提 供 了 了 解 司 马 迁 著 史 的 基 本 马 迁 强 调 史 学“劝 善 惩 恶 ”的 双 重 功 用 , 认 为 史 学 不 仅 要 成 为 贬 斥
目的和构想的原始资料。太史公曰 :“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 邪恶、揭露黑暗、批判现实的武器 , 同时也应是表彰正义、赞 美 善 政
焉”。( 3) 非关天下兴亡不著。司马迁往往取天下大事而记之, 对于 地连接起来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品。”[3]
那些“琐屑繁碎, 无关惩创, 则削而不可存也”, 这与他“稽 其 成 败兴
3.寓论断于序事。《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坏之理”的编撰史书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司马迁还确定了一些取 离骚 ”, 司 马 迁 也 因 写《史 记》获 得“有 良 史 之 才 ”的 美 誉 , 正 是 由 于
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 , 而能绍明世, 正《易经》, 继《春 的工具。在他自己的史学实践中, 固然不乏针砭, 同时 也 特 别 重视
秋》, 本《诗》、《书》、《礼》、《乐》之际? ’意在斯乎! 意在斯乎! 小子何 记载并颂扬当代的和历史上的“嘉行”和“美德”, 用以教 育、鼓 舞 和
敢让焉。”这些话与其说是司马谈之语 , 倒不如说是司马迁本人 的 团结人民。他在《史记》中刻画了各个阶层的人物, 一方面无情地揭
“百年之间, 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3) 亲身游历, 实地调 的传记中涉及同一件事, 为了避免重复而又能把事件叙述清 楚 , 司
查研究。司马迁在占有大量档案文献的基础上, 更十分重视进行实 马迁就在不同的传记中从不同的角度叙述同一件事 , 这 样 就 既突
地考察, 开创访问与档案相结合的先例。
已成为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
着深刻而长久的影响。
3.博采与善择相结合的原则。司马迁在编纂文献过程中 , 始终
2.互见法。所谓“互见法”, 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
坚持博采与善择相结合的原则。《伯夷列传》说:“夫学者载籍及博, 地方 , 而 以 其 本 传 为 主 ; 或 将 同 一 件 事 分 散 在 不 同 的 地 方 , 而 以 一
史料来源, 大致有三个方面:( 1) 大量利用汉朝宫廷保存的档案。司 经历 , 而为了使整部《史记》又具有史学意义上的真实性和完 整 性 ,
马迁先为太史令后作中书令, 掌管朝廷“石室金匮之书”, 为 他充 分 就必须在其他地方补写出人物的次要特征和次要经历。这 是 人物
利用它们修史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广泛收集、利用各种图书文献。 互见法的意义。因为《史记》是以人物为本位的, 往往需要在许多人
尤考信于六艺。”《太史公自序》提出“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又称“拾 个地方的叙述为主。司马迁运用此法, 不仅是为了避免重复。为了
遗补艺”, 可见求博是司马迁取材的重要指导思想。《史记》的 内容 使每一篇传记都有审美意味上的统一性 , 使传主的形象 具有 艺 术
之所以丰富, 与它博采众家史料有直接关系。司马迁撰写《史记》的 上的完整性, 就必须在每一篇传记中只写人物的主要特 征 和 主要
司马迁编纂文献档案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 主要有三:
贤 贱 不 肖 , 存 亡 国 , 继 绝 世 , 补 敝 起 废 , 王 道 之 大 者 也 。 ”他 认 为 :
1.继《春秋》创一代大典。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借助与上大 “《春秋》辨是非, 故长于治人。”这不仅是对《春秋》的社会功用的肯
夫壶遂对话争辩的形式 , 运用大段的篇幅详尽而明确地阐述了孔 定, 也道出了全部历史研究的任务在于“辨是非 ”、“善 善 恶 恶 ”。司
失之林也, 何必旧闻? 于是谨其终始, 表其文, 颇有所不尽本末 , 著 详; 对汉代人来说, 因秦属于近代, 故写二纪, 即《秦本 纪》、《秦 始 皇
其明, 疑者阙之。后有君子, 欲推而列之, 得以览焉。”
本纪》; 汉朝既是本朝, 是当代, 所以为每一帝写一纪。又如夏、商、
54 兰 台 世 界 2007.10 下 半 月
治生活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思想, 在维护统治秩序和伦理秩序中发 就在于“实录”。“求是存真”是司马迁坚持的“实 录”精 神 的 核 心 所
挥 了 作 用 , 所 以 称 得 上“ 礼 仪 之 大 宗 ”、“ 王 道 之 大 者 ”, 成 为“ 一 王 之 在。《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他“实录”精神 , 就他本人的坎坷经
周三代仅为一篇, 而且仅记世系, 不记年代; 周代以后至建汉之前, 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及周边国家的史事, 是古代民族史和中外关
分别列出《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共 三个 年 系史方面极为珍贵的史篇。《史记》纪传体的体例博大精深: 十二本
表; 而仅西汉王朝(实止汉武帝)就列出《汉兴以来诸侯年表》、《高祖 纪是纲领, 勾画出历史沿革之大势; 三十世家如环绕着车轴的 辐 条
130 篇, 完全和重点写当代史的有六十六篇, 加之其他篇章还有记载 以人物为中心, 十表则是以时间为中心, 二者纵横交织、互补相 映 ,
当代史的内容, 这就说明,“司马迁 以 五 十二 万 余 字 , 写 黄帝 到 汉 武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八书则又以“典章经制”为线索 , 提供 了 经 济 、
帝三千多年历史, 竟然用半数以上的篇幅记述近百年的当代史”[2]。 文化、军事、水利、天文等方面的史料。
今之世, 志古之道, 所以自镜也, 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 , 传》中便有所体现 ,《史记》中反映得更为典型。《史记》的十 二 本 纪
要以成功为统纪, 岂可绲乎! 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 亦当世得 中 , 五帝 为 一 篇 ; 夏、商 、周 三 代 各 为 一 篇 , 记 述 已 较《五 帝 本 纪》为
面入手, 通过分析司马迁档案文献编纂理论内容, 以期达到古为今 对历史过程的分析中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发挥更大的作用。
用 、服 务 现 实 的 目 的 。
3.劝善惩恶。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提出:“夫《春秋》, 上
一 、明 确 的 编 纂 目 的
明三王之道, 下辨人事之记, 别嫌疑, 明是非, 定犹豫, 善善恶恶, 贤
法 ”。司马 迁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中 国 史学 家 资 治 明 鉴 传 统 , 以 孔 子 作《春 历来 讲,汉 武 帝对 他 并 无 知 遇 之 恩,倒 是 汉 武 帝 的 独 断 暴 戾 殃 及 他
秋》来激励自己, 决心通过述史来继承孔子删述六经的事业, 让《太史 自身。但他并不认为创作《史记下辨人事之记, 别嫌疑, 明是非, 定犹豫。”“存亡国, 继绝世, 补敝 历史的叙事, 不如说为一道德的叙事”。
起废, 王道之大者也。”他认识到, 孔子的《春秋》之所以能超越时代,
二 、科 学 的 编 纂 原 则
关键在于它本身传递出的对历史和现实政治是非的认知, 为国家政
1. 实 录 原 则 。真 实 性 是 档 案 文 献 及 其 编 纂 的 根 基 。史 记 的 价 值
史料研究
论司马迁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所在
□ 渭南师范学院 王晓红
摘 要 本文从编纂的目的、原则、方法三个方面, 阐述了司马迁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所在。
关键词 档案文献 编纂
★本文为渭南师范学院 2007 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为 07YKS010.
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毕生撰写的巨著《史记》, 既是一
功臣侯者年表》等六个年表。七十列传中则以《伯夷列传》发 端 , 春 ( 司 马 迁引 用《老 子》中 的 话 说“三 十 辐 共 一 毂 ”) , 七 十 列 传 又 以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