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中生物学八年级实验教学案例共36页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最新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最新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第5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进行设计,具体涉及章节为第3节“基因与遗传”。

详细内容包括基因的概念、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基因突变及其影响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分析遗传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基因突变及其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模型,遗传图谱。

2. 学具:实验报告册,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遗传现象,如“为什么子女会像父母?”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基因的概念、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等,让学生对基因有更深入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实验报告册上的相关问题。

4. 实验演示(15分钟)演示基因突变实验,让学生观察基因突变对生物的影响。

5. 小组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遗传图谱,分析遗传病的传递规律。

7.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基因的概念2.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3. 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4. 基因突变及其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基因的概念。

(2)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3)分析遗传图谱,判断遗传病的传递规律。

2. 答案:(1)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3)根据遗传图谱,判断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基因概念、基因与染色体关系、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掌握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实验内容1. 第一章: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1.1 实验材料:洋葱表皮、显微镜1.2 实验步骤:制作洋葱表皮切片,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2. 第二章: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2.1 实验材料:口腔上皮细胞、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2.2 实验步骤: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3. 第三章:观察酵母菌的发酵现象3.1 实验材料:酵母菌、葡萄糖、显微镜3.2 实验步骤:培养酵母菌,观察酵母菌的发酵现象。

4. 第四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4.1 实验材料:植物叶片、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4.2 实验步骤: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5. 第五章:探究种子呼吸作用5.1 实验材料:种子、水、澄清石灰水5.2 实验步骤:观察种子的呼吸作用,验证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

三、实验要求1. 学生必须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2. 学生要爱护实验器材,实验完毕后及时归还。

3. 学生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

4. 学生需在实验报告中写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四、实验评价1.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实验时间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1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六、第六章: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6.1 实验材料:绿色植物叶片、黑纸片、透明塑料袋、光照设备、二氧化碳气体6.2 实验步骤:将绿色植物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用塑料袋封闭,观察光照和遮光部位的气体变化,验证光合作用的原理。

七、第七章:制作人体骨架模型7.1 实验材料:人体骨架模型材料、工具7.2 实验步骤:按照骨骼结构,组装人体骨架模型,加深对骨骼结构的理解。

八、第八章:观察动物的解剖结构8.1 实验材料:动物尸体、解剖工具8.2 实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剖动物尸体,观察其内部器官和结构。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演示教学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演示教学
实验步骤
1、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体形,注意观察它身体是否分节。辨认蚯蚓的前端,数数从蚯蚓的前端到环节共有多少节。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右到前触摸蚯蚓腹面,你有什么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3、将蚯蚓放在粗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身体的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实验步骤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应观察到的现象
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实验结论
认识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一(孔)石桥一(只)船一(颗)枣一(把)伞重—轻圆—扁东—西生—死胖—瘦头—尾宽—窄美—丑进—出臭—香1、本册要求背诵的课文如下:金川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人字头:全、会、合()月()日是元旦节。()月()日是中秋节。实验名称
观察蚯蚓(书上9页)
实验目的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实验器材
活蚯蚓(自备)、粗纸、棉球、放大镜。
1、
2、又细又长又白又胖又唱又跳又紫又亮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白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
3、将这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透明的矿泉水瓶内再往瓶子里加一些温开水。
4、
5、空—满干—湿今—古闲—忙天—地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窗台上,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例一、青+(虫)=蜻赶—干=(走)长长的小路了不起的创举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4)、()一边()一边()。应观察到的现象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生物教材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基因的概念、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及基因突变等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2. 学会运用遗传图解分析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3. 了解基因突变的现象,认识到基因突变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基因突变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遗传图解挂图,基因模型。

2. 学具:遗传图解练习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亲子代之间的相似和不同特征,引发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详细过程:教师展示PPT,呈现一组亲子代之间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为什么亲子代之间会有相似和不同的特征?2. 基本概念讲解详细过程:教师通过PPT讲解基因的概念、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同时配合基因模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3. 遗传图解分析详细过程:教师展示遗传图解挂图,引导学生运用遗传图解分析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随后,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案例分析详细过程:教师呈现一个关于基因突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基因突变的现象,讨论基因突变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基因的概念2.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3.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4. 基因突变的现象及影响七、作业设计问题:(1)请指出图中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2)若父母均为Aa,求子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答案:(1)显性基因:A、B;隐性基因:a、b;(2)子女的基因型:1/4AA、1/4Aa、1/4aa、1/4BB、1/4Bb、1/4bb;子女的表现型:1/4显性、1/4隐性、1/4显性、1/4隐性。

2. 拓展题目:查找资料,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章节“生物实验”的内容。

具体包括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观察细胞结构、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

3. 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重点:生物实验的基本原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滴管、酒精灯、试管、烧杯、植物样本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显微镜下的细胞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如载玻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等。

3. 实践操作:a. 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b. 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绘制细胞结构图。

b. 结合实验数据,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 答案:a. 细胞结构图。

b.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动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了解其他生物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初中生物实验完整版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完整版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完整版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特点。

【实验材料】:显微镜、透明玻片、载玻片、玉米叶片、尖头剪刀、甘油、碘液、叶绿素浸提液、盐水。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显微镜调整至适当倍数,并插上擦镜纸擦拭透镜;将叶绿素浸提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取一片玉米叶片,用尖头剪刀切下透明薄片。

2. 取一片玉米叶片,将其小心放在玻片上,加一滴甘油,然后用另一片载玻片盖住。

3.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用高倍镜调节清晰度。

4. 用眼睛观察细胞的特征:细胞壁、胞质、叶绿体等。

5. 随后加入一滴碘液,再次观察变化。

6. 最后,在载玻片上加入一滴盐水,观察细胞的反应。

【实验记录】:观察并记录每一步的实验现象和变化,写出实验结果。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特点,了解了细胞结构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记录能力,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确保安全。

2.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调节倍数和清洁透镜。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4. 学生在实验中要有耐心和细心,按照步骤进行观察和记录。

生物八年级下实验教案

生物八年级下实验教案

生物八年级下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第13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具体内容包括:1.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2. 植物的生殖方式;3.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4.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能正确区分生活中的实例。

2. 掌握植物和动物的生殖方式,能举例说明不同生殖方式的适应性。

3. 了解人类的生殖系统组成和生殖过程,关注生殖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植物和动物的生殖方式。

难点:人类生殖系统的组成和生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张植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植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引出植物的生殖方式。

2. 知识讲解:讲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以及植物的生殖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PPT进行学习,边学边做笔记。

3. 实例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到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实例,并解释其适应性。

4. 练习巩固:出示一些植物和动物的生殖方式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

5. 知识拓展:介绍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重点讲解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有性生殖: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新个体。

2. 无性生殖: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3. 植物生殖方式: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

4. 动物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卵生、胎生、卵胎生。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实例属于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实例1:苹果树的繁殖实例2:香蕉的繁殖2. 题目:列举两种植物和两种动物的生殖方式,并解释其适应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掌握较好,但在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实例时,部分学生表述不够准确。

下一步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实践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2.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掌握植物细胞的制作和观察方法。

二、实验原理1. 显微镜观察细胞:通过显微镜可以放大细胞结构,便于观察和研究。

2. 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洋葱鳞片叶、镊子、刀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

2. 仪器:显微镜、显微镜片、显微镜台、切片器、滴水板。

四、实验步骤1. 制作洋葱鳞片叶切片:用刀片切取洋葱鳞片叶的一小块,放在载玻片上。

2. 滴加一滴清水:在切片上滴加一滴清水,以保持细胞原形。

3. 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切片上,避免气泡产生。

4. 观察植物细胞:将切片放在显微镜台上,调节显微镜焦距,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显微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坏仪器。

2. 观察细胞时,要调整显微镜的焦距,找到清晰的细胞图像。

3. 制作切片时,要确保切片薄而均匀,以便观察细胞结构。

4. 保持实验室安静、整洁,遵守实验纪律。

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结构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2. 了解植物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原理1. 显微镜观察细胞:通过显微镜可以放大细胞结构,便于观察和研究。

2. 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洋葱鳞片叶、镊子、刀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

2. 仪器:显微镜、显微镜片、显微镜台、切片器、滴水板。

四、实验步骤1. 制作洋葱鳞片叶切片:用刀片切取洋葱鳞片叶的一小块,放在载玻片上。

2. 滴加一滴清水:在切片上滴加一滴清水,以保持细胞原形。

3. 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切片上,避免气泡产生。

4. 观察植物细胞:将切片放在显微镜台上,调节显微镜焦距,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具体章节为《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光合作用的定义、反应方程式、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实验操作与观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2. 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认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实验操作与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演示用植物。

学具:实验记录本、显微镜、剪刀、镊子、试管、滴管、碘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是什么。

2. 理论讲解: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反应方程式,阐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4. 实验操作与观察:a.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光合作用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b.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片的颜色变化。

5. 随堂练习:针对实验操作和观察,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方程式。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光合作用的概念,并给出反应方程式。

b.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列举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c. 结合实验,分析光合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a.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反应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6O2。

b.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c. 光合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食物、氧气,同时参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三节“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详细内容包括基因的概念、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以及基因突变等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2. 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学会运用基因图解分析遗传现象。

3. 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了解其成因及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基因的概念、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难点:基因图解的分析与应用、基因突变的成因及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实验手册、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多组亲子间的相似与不同,引导学生思考遗传现象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基因的概念与功能(2)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3)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基因图解的分析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实验手册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基因的概念2.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3.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4. 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实验手册第5章第3节课后习题1、2、3。

答案:见实验手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及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课后反思如下:1. 学生对基因图解的分析与应用能力有待提高,需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取与展示。

2. 基因图解的分析与应用方法讲解。

3. 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的选取与展示1. 选择多组亲子间的外貌、性格等特征的对比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遗传现象。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最新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最新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涉及章节为第三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遗传的概念、遗传的规律、变异的类型及其原因、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了解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3. 提高学生对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遗传的概念、遗传的规律、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难点:遗传规律的掌握、变异原因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验器材(如豆类、种子等)。

2. 学具:实验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PPT上的图片(如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不同种类的豆类等),引发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讲解遗传的概念、遗传的规律。

(2)讲解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观察豆类种子的遗传现象”实验,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遗传规律。

4. 例题讲解:讲解与遗传和变异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遗传和变异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遗传的概念、规律2. 变异的类型及原因3. 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遗传的概念,举例说明遗传的规律。

(2)简述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3)分析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答案:(1)遗传是指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生理等方面的相似性。

遗传规律有:分离律、自由组合律、优势律等。

(2)变异类型有: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原因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因素等。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2. 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3.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实验部分(1) 实验一:观察种子发芽(2) 实验二: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2. 第五章《动物的生长发育》实验部分(1) 实验一:观察鱼的呼吸(2) 实验二:探究动物的体温调节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生物学知识。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实验一:观察种子发芽(1) 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

(2) 讲解种子发芽的条件。

(3)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种子发芽过程。

(4) 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

2. 实验二: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1) 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2) 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光合作用实验。

(3)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4) 讨论实验结果,验证光合作用的原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检查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六、教学内容1. 第六章《人体的营养与代谢》实验部分(1) 实验一: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2) 实验二:探究人体水分平衡2. 第七章《人体的感官与神经》实验部分(1) 实验一:测定视觉和听觉阈值(2) 实验二:验证神经冲动的传导七、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

2.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检测营养成分的方法。

3.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人体感官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八、教学步骤1. 实验一: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1) 讲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2. 了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

3. 掌握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的技巧。

二、实验原理1. 显微镜的使用:调焦、换物镜、调节光线等。

2.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3. 临时装片的制作:切片、涂片、装片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洋葱表皮、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碘液、酒精、载玻片、盖玻片等。

2. 仪器:显微镜、切片器、涂片器、显微镜台、光源等。

四、实验步骤1. 学会使用显微镜:打开显微镜,调整光线,观察样品。

2.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切片、涂片、染色、盖片、观察。

3. 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切片、涂片、染色、盖片、观察。

五、实验报告1. 描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2. 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

3. 记录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实验作业1. 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预习下一实验内容。

3. 完成实验报告。

七、实验评价1. 显微镜操作的熟练程度。

2. 实验报告的完成质量。

3. 实验过程中问题的解决能力。

八、实验拓展1. 探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其他异同。

2. 研究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九、实验安全1. 注意操作显微镜时的安全,避免碰撞。

2. 使用化学试剂时,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

3. 妥善处理生物样品,防止交叉感染。

2. 反思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技能。

3. 激发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六、实验六:探究种子萌发条件1. 实验目的: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掌握实验操作步骤。

2.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湿棉花、培养皿、计时器等。

3. 实验步骤:a. 将小麦种子浸泡在不同条件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b. 将处理过的种子放入培养皿,覆盖湿棉花。

c. 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时间和状况。

4. 实验报告:记录不同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分析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5. 实验作业: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条件。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八年级生物学下册,涉及第三章“生态系统”的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具体内容包括: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探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探究。

难点: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实验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器材、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讲解如何通过实验探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过程,填写实验记录表。

5. 随堂练习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7. 作业布置布置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生态平衡的概念2.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4.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

(2)列举三个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3)通过实验,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 答案(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生物种类、生物数量、环境变化等。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的范围内,生态系统可以通过内部机制调节生物种类和数量,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实验部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种子的结构、不同种子的结构特点、种子成分的验证实验。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说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种子成分,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种子成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特点。

难点:种子成分的验证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显微镜、种子样本、解剖工具、实验仪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种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介绍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特点,强调它们之间的异同。

3. 实验演示:教师用解剖工具打开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展示它们的内部结构。

4. 随堂练习:5.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种子成分的验证实验,包括水分、无机盐、淀粉、蛋白质的检测。

6. 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种子成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7. 板书设计:种子的结构双子叶植物:胚乳、种皮、胚单子叶植物:胚乳、种皮、胚、营养物质8. 作业设计1. 描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特点。

2. 简述种子成分的验证实验过程及结果。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种子结构的特点和成分,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仪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实践操作练习。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种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萌发情况,探讨种子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特点。

难点:种子成分的验证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二、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种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教案范本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教案范本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通过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难点:显微镜的调焦和植物细胞的观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生物细胞的基本知识,那么如何观察细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2.教学内容(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师:我们来了解一下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调焦装置、载物台、光源等部分组成。

我给大家演示一下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①安装目镜和物镜:将目镜插入镜筒,物镜旋入物镜转换器。

②对准光源:打开显微镜光源,调整光源亮度,使光线均匀照射到载物台。

③调整调焦装置:先用低倍物镜观察,调整粗调焦装置使物像清晰,然后用高倍物镜观察,调整细调焦装置使物像清晰。

④观察载玻片: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观察细胞。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①擦净载玻片:用干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确保无灰尘和污渍。

②滴加清水: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清水。

③制作玻片: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④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住盖玻片,轻轻覆盖在载玻片上。

师:请大家观察到的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看到的细胞结构。

学生回答: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实验操作师:现在,请大家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并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师: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了解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请大家谈谈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学生回答: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同学遇到了调焦困难,通过请教老师和同学,学会了调整调焦装置;有些同学在制作玻片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裂,通过多次尝试,终于成功制作出完整的玻片。

新课标初中生物学八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新课标初中生物学八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新课标初中生物学 八年级实验教学案例
新课标初中生物学(八年级)学生活动统计
观察与思考
探究 学生实验 设计与制作 资料分析 技能训练
调查
课外实践 共计
八上 13 4 4 1 3 5
2 32
八下 5 4 1 2 7 2 1 3 25
八年级上册探究与实验目录
1.观察蚯蚓 2.探究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3.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4.探究蚂蚁的通讯 5.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6.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7.制作孢子印 8.制作米酒(酸奶)
头脑创新思维竞赛(DI),是英文DESTINATION IMAGINATION的缩写,意思是“目的地想象”,是一项国际 性的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
鱼的尾鳍运动模拟探究器
尾鳍
动力装置 比重调节 装置
鱼身
实验演示
二、自制教具,引导观察启发思维 案例2:鱼的呼吸
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自制的教具,引导学生仔 细观察,比较模型鳃在水中与离开水的不同状态。并 思考:鱼为什么不能离开水?从而让学生得出鳃是鱼 适于在水中呼吸的器官。然后进一步拓展启迪,你能 发明一种让人能在水中呼吸的装置吗?
三、抓住学生心理,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案例3:模拟探究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
实验枯燥无味,学生应付了事。
用一个较深且不透明的容器,装 有围棋子100粒(黑色与白色的围棋 子各50粒),黑色围棋子代表男性所 产生的含Y染色体的精子,白色围棋 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每个同学 (手拿一粒白色围棋子)代表女性所 产生的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每个 同学按顺序从容器中只拿出一粒围棋 子(每个同学拿出一粒围棋子统计完 后,放回容器中,并充分摇匀,再让 下一位同学拿取),如果拿到黑子, 代表生一个男孩,如果拿到一粒白子, 代表生一个女孩,然后统计全班同学 生男生女的数量。

初中生物八年级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八年级实验教案

生物八年级上实验教案水中生活的动物教案―――鱼鳍的游泳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种类和特点。

2.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构特点。

3.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4.归纳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

5.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化情况。

重点和难点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教师:制作CAI课件(展示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类群、水中自由生活的鱼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水域污染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增强直观性);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查找出水体环境的恶化情况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一、录像展示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带领学生进入那绚丽多彩的动物王国,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然后,组织学生填表总结并进行交流。

二、播放录像,水中自由生活的鱼。

质疑: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呢?学生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

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活鱼,然后提出观察问题。

问题l: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问题2: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胸鳍、腹鳍、尾鳍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a.体型呈梭形、鳞片;b.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c.鳍:鳍是运动的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三、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仅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

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探究。

接下来,就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质疑,补充完善本组设计方案。

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

四、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书(P5~P6)中的方法步骤和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