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合集下载

2010年广东各市GDP

2010年广东各市GDP

广州统计局 2010年统计年鉴,2010-3-18
深圳统计局2010年统计年鉴,2011-4-25
珠海统计局2010年统计年鉴,2011-3-21
汕头统计局汕头市统计局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11-3-24
佛山统计局2010年统计公报,2011-3-7
韶关统计局2010年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5-9
河源统计局2010年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30
梅州统计局2010年梅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23
惠州统计局2010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4-7
河源市统计局河源市2011年统计年鉴,广东各市主要经济指标广东省各市地区生产总值,2011-3-30东莞统计局2010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4-22
中山统计局2010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3-16
江门统计局2010年江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11
阳江市统计局2010年阳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1
湛江市统计局2010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1
茂名统计局2010年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19
肇庆统计局2010年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18
清远统计局2010年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4-8
潮州统计局潮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2-28
揭阳统计局2010年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4-25
云浮统计局2010年云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2-22。

201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ShowArticle2008.asp?ArticleID=210207201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

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6.35亿元,增长16.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02.80亿元,增长7.8%。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1%,金融业增长6.0%,房地产业增长2.1%。

民营经济增加值19620.96亿元,增长13.1%。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上涨4.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2%,其中轻工业上涨1.7%,重工业上涨5.7%;生产资料上涨4.1%,生活资料上涨1.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7.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6.6%,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7.8%,化工原料类上涨9.4%。

2010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0年广东省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所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材料 1上世纪80 年代末,珠三角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吸引了众多外来劳动力,大量农民工南下务工,形成了“民工潮”。

自1989 年第一次出现“民工潮”以来,“民工潮”已成为中国社会一种常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民工潮”折射出中国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的社会流动轨迹,折射出传统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化迈进的历程。

1998 年以后,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涌现出大批的下岗工人,这一阶段实施再就业工程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

在这种背景下,部分省市出于优先保证城镇职工就业的考虑,出台了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规定和政策,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地方性法规、政策,显然有失公平。

2000 年7 月20 日,原国家劳动保障部等7 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限制。

2001 年3 月1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要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

当年5 月,原国家计委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指出,要打破垄断和地区保护,除个别特大城市外,要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取消各地区针对农民和外来人口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自2000 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方向由上一个时期的“规范流动”向“公平流动”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稳步加快。

2010年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1年2月25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

在现代产业中,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6.35亿元,增长16.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02.80亿元,增长7.8%。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1%,金融业增长6.0%,房地产业增长2.1%。

民营经济增加值19620.96亿元,增长13.1%。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表1 2010年分区域主要指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上涨4.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2%,其中轻工业上涨1.7%,重工业上涨5.7%;生产资料上涨4.1%,生活资料上涨1.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7.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6.6%,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7.8%,化工原料类上涨9.4%。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广东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必须承前启后抢抓科学发展战略新机遇,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全面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是广东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

全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成功战胜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及洪涝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在推进科学发展新征程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继续居全国前列。

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4.5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以上。

人均生产总值于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预计2010年约为4.7万元,五年年均增长11%以上。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0年为4516亿元,是2005年的2.5倍。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明显,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预计为5.0∶50.4∶44.6,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40∶60。

广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1年3月18日)201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筹备和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为重心,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

2010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0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0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950.64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6464.79亿元,增长13.2%。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8∶37.2∶61.0。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38.4%和61.2%。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8亿元,增长26.1%。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057亿元,增长28.0%;地税部门组织收入887亿元,增长17.6 %。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72.65亿元,增长24.2%。

其中,营业税177.73亿元,增长17.2%;增值税159.42亿元,增长15.9%;企业所得税93.52亿元,增长27.7%;个人所得税47.22亿元,增长21.1%;房产税41.70亿元,增长19.3%。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978.22亿元,增长23.8%。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12亿元,增长11.8%;环境保护支出24.33亿元,增长184%;教育支出112.63亿元,增长2.5%。

价格消费市场价格:消费价格明显上升。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4.1%,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2%。

表1:2010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领域价格:生产价格持续上涨。

2010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日期:2011年03月17日来源:中山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2011年3月14日2010年,中山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力做好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和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大力推进经济强市、和谐中山等方面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开新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826.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5%,总量继续居全省第五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5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73.60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702.20亿元,增长11.0%。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58.7:38.5。

民营经济增加值830.63亿元,增长14.5%,占全社会GDP的比重达45.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0%,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

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六升二降”态势,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6.0%、0.6%、3.8%、1.2%、0.9%和5.1%;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分别下降6.9%和0.4%。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6%,其中轻工业上涨1.3%,重工业上涨4.2%。

年末全市新增就业人员8.01万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9.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0.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9.38亿元,增长26.2%;其中税收收入127.74亿元,增长27.1%。

二、农业全年农业总产值86.82亿元,增长3.2%。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43万亩,下降0.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05万亩,增长11.1%;蔬菜种植面积34.71万亩,下降7.3%;水果种植面积10.52万亩,下降5.3%。

2010年全国各省GDP数据及增速

2010年全国各省GDP数据及增速

2010年全国各省GDP数据及增速排名1、广东 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人均GDP折合接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江苏 40903亿元年均增长13.5%江苏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090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00美元。

财政总收入1174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80亿元。

3、山东 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据山东省统计局发布消息,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4、浙江 27100亿元同比增长11.8%据初步统计,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7100亿元,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8%。

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

5、河南预计2.2万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2%左右201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预计全省生产总值(GDP)达2.2万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2%左右。

6、河北 201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2010年,河北省生产总值(GDP)实现201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增速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

这标志着河北省GDP正式跨入2万亿元俱乐部行列,综合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7、辽宁预计1.75万亿元年均增长13%到2010年末,预计辽宁省生产总值(GDP)达到1.75万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

8、四川 16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2010年四川省GDP达到16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高出全国4.8个百分点。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2月28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二季度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

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呈现先上升后回落趋势。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农民工[3]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

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5.5%;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5.2%。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0%。

全年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其中税收收入73202亿元,增加13680亿元,增长23.0%。

2010年肇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肇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肇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肇庆调查队2011年3月13日2010年,肇庆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三促进一保持”和“双转移”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加速发展“四大经济”,扎实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宜居城乡建设等工作,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经济增长较快,总量突破千亿。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65.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29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453.94亿元,增长28.9%;第三产业增加值430.67亿元,增长11.8%。

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9.2:37.1:43.7调整为17.0:42.6:40.4。

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6.7%、62.5%和30.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325元,比上年增长15.5%。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8,八大类消费价格呈“五升三降”态势。

与上年对比,食品类价格上涨6.4%,居住类价格上涨5.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1%,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3%,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5%;衣着类价格下降3.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5%。

就业形势稳中趋好。

实施一系列稳定和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问题。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98万人;下岗失业再就业1.59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0.35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3.5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9万人,创业带动就业人员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 %。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数26.7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4%;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0.95亿元,增长18.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126元,增长15.1%。

2010年中山市经济发展情况

2010年中山市经济发展情况

2010年中山市经济发展情况2010年,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全省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稳外需、惠民生保稳定等方面下功夫,全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26.3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3.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5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73.60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702.20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比重为2.8:58.7:38.5。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4%,拉动GDP 增长9.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1%,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

一、工业产销增速平稳,产业活力持续增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309.64亿元,增长20.4%;实现工业增加值1021.51亿元,增长16.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056.19亿元,增长20.8%。

从主要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和支柱产业领先增长,区域特色产业亮点频现。

装备制造业总产值1435.6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8.4%,增长30.9%,超出规上工业增长水平10.1个百分点;支柱产业总产值2863.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6.6%,增长23.5%;区域特色产业中,医药制造业增长32.8%,家具制造业增长30.0%,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增长水平12.0和9.2个百分点;从经济结构看,民营工业与“三资”工业齐步发展。

民营工业完成总产值1805.33亿元,增长21.1%;“三资”工业总产值2678.76亿元,增长20.9%;从产销状况看,工业销售与生产增长基本同步,全市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844.40亿元,其中实现出口交货值1687.46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5.8%,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二、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渔业产值带动明显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89亿元,增长3.3%。

其中:渔业产值48.91亿元,增长4.3%,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6.29%,是拉动全市农业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农业产值26.26亿元,占比30.22%;畜牧业产值10.70亿元,增长1.1%,占比12.31%。

广东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东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东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作者:————————————————————————————————日期:广东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广东省统计局 2010.03.01 09:13:00广东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广东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统计局2010年1月18日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我国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我国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我国于2008年进行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

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

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在全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各级普查机构和全体普查人员两年来的共同努力,全省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工作顺利完成。

广东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分层随机等距整群抽样方法,对21个地级以上市的数据质量进行了抽查,共抽查42个普查区的1958个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抽查比例约为1.4‰),15871户个体经营户(抽查比例约为6.9‰)。

抽查结果显示,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为3.8‰,数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要求。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东省统计局将向社会发布普查公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1.10•【字号】粤府办[2009]118号•【施行日期】2009.1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粤府办〔2009〕118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粤发〔2009〕8号),设立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加强宏观管理。

1.拟订和组织实施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区域规划、重点专项规划、年度计划;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维护经济安全;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投资宏观管理,完善政府投资管理,搞好重大项目布局,调控全社会投资总规模;加强对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增强扩大开放条件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缩小城乡、地区发展差距;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统筹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专项经济体制改革。

2.及时修订投资核准目录,缩小投资审核范围,下放投资审核权限。

属于规定权限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按国家规定需核报国家发展改革部门及由省发展改革部门审批、核准,或需报省人民政府审批的项目外,区分不同情况由市县发展改革部门审批、核准,或由企业自主决策。

3.专项规划、专项产业政策,除按规定需报省人民政府审批的外,由行业管理部门制定。

2010年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深化综合改革试验领跑全国县域发展行动纲要(2011-2015)》,全力推进“现代产业之都、生活品质之城”建设,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GDP)193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0亿元,增长3.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5%;第二产业增加值1223.60亿元,增长18.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7.5%;第三产业增加值677.37亿元,增长8.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2.0%。

三次产业结构为1.8:63.2:35.0。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2.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1.7%,金融业增长5.2%,房地产业增长9.0%。

民营经济增加值1053.69亿元,增长14.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3%,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

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4.9%,居住类上涨5.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6.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2.2%,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7%,衣着类上涨1.4%,交通及通信类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124.6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1%。

全年推荐本地人就业2.06万人次。

年末全区登记失业人员1.27万人,全区登记失业率1.8%。

据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区总户数34.6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72万户。

总人口122.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1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3475人,出生率11.1‰;死亡人口7466人,死亡率6.1‰;自然增长人口6009人,自然增长率4.9‰。

广东省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广东省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Foreign Trade (USD) Exports by Customs Regime Ordinary Trade Processing Trade Others Imports by Customs Regime
55.0 66.2 68.7 70.7 71.4 45.0 33.8 31.3 29.3 28.6
1.5 7.9
100.0 3.8
41.4 54.8
49.6 37.4 31.2
6.2 12.2 44.4 42.3
2.1 6.0
100.0 4.0
40.5 55.5
82.8 85.4 88.4 89.4 90.6
37.7 32.0 21.2 21.6 24.6
51.6 51.5 51.5 51.3 51.3 48.4 48.5 48.5 48.7 48.7
40.0 24.4 20.3 18.3 18.2 27.9 42.4 39.1 34.7 34.6 32.1 33.2 40.6 47.0 47.2
11.8
6.7
5.9
5.3
5.4
59.4 31.6 23.2 19.3 19.2
就业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国有单位 集体单位 股份合作单位 联营单位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外商投资单位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 私营企业 个体经济 宏观经济
国民经济核算 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结 最终消费 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 净流出
46.7 44.2
52.9 41.4 28.9 12.5 11.5 36.2 29.2
7.0 10.9

广东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东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东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第1号)2011-05-10广东省统计局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任务。

现将我省这次普查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3]为10430313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864200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883132人,增长20.69%。

年平均增长率为1.90%。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27747417户,家庭户人口为8868172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9人减少0.49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4397408人,占52.15%;女性人口为49905724人,占47.85%。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82上升为109.00。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7618241人,占16.89%;15-64岁人口为79645606人,占76.36%;65岁及以上人口为7039285人,占6.75%。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2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5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02239726人,占98.0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063406人,占1.98%。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856725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780682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4759923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394431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2010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东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突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稳增长,加力调结构,积极优环境,全面强管理,继续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的成果,国民经济发展逐步摆脱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格局。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0年东莞市生产总值(GDP)4246.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64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2183.18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2046.43亿元,增长3.9%。

三大产业比例为0.4:51.4:48.2。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0.9%,金融业增长4.5%,房地产业下降1.1%,其他服务业增长3.4%。

全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785.10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其中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77.84亿元,增长20.2%。

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62.63亿元,增长17.2%;营业税45.87亿元,增长2.6%;企业所得税 24.80亿元,增长40.3%;个人所得税11.04亿元,增长26.5%;城市维护建设税11.38亿元,增长23.6%;房产税9.27亿元,增长 22.3%;契税18.70亿元,增长18.7%。

全年全市工商税收总额688.72亿元,比上年增长25.8%。

其中国税439.44亿元,增长 29.8%;地税249.29亿元,增长19.3%。

全年地方一般财政支出308.61亿元,比上年增长32.7%。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77亿元,公共安全支出28.86亿元,教育支出41.30亿元,科学技术支出8.60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6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0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3.21亿元,环境保护支出12.26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19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9.86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6.17亿元。

2011823 揭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823 揭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揭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揭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揭阳调查队2011年3月16日2010年,揭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三二”发展思路,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大干快上搞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

全市经济继续在高位上稳定运行,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增强,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呈现出总量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亮点纷呈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100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22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579.15亿元,增长26.3%;第三产业增加值319.62亿元,增长12.7%。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7.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7.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0.2%,金融业增长5.6%,房地产业增长6.3%,其他服务业增长7.7%。

民营经济增加值653.06亿元,增长21.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364元,增长18.6%。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3.1%,其中:食品类价格增长5.2%,服务项目类价格增长0.6 %,居住类价格增长7.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增长3.4%,衣着类价格下降0.8 %,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4%。

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20.46万人,比上年下降1.0%;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5.89亿元,增长12.8%;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430元,增长13.3%。

全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36万人,增长8.03%;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2万人,增长0.83%;城镇登记失业率3.05%,下降0.11百分点;全市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5.54万人,比上年增加1.43万人;新增转移就业21.85万人,比上年增加9.91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6 57.2 44.3 21.4 13353.15 3310 97.7 14891.76 6111.18 3589.56 2521.62 -2.3 16.3 -10.8 -11.5 -9.7 19.5
46.0 58.3 44.6 22.0 15500 3900 103.0 17100 6400 3800 2600 3左右 15 5左右 5.3 4.6 16左右
附件:
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2008年 计算单位 计划 实际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2009年 预计 增长(%) 绝对数 2010年 计划 增长(%)
一、经济规模
地区生产总值 其中:工业增加值 人均GDP
亿元
亿元
36796.71 17304.79 38748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省重点建设项目投资
亿元 亿元 % 亿元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六、进出口总额
其中: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1-
2008年 计算单位 计划 实际 增长(%) 绝对数
2009年 预计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2010年 计划 增长(%)
增长(%)
2.11 39.07 27.0 72.0 2.43
6.6 10.1
2.28 40.11 28 78
8.1 2.8
2.45 43.86 28 79.9
16.1 12.3
2.7 46.0 28.5 83
10.2 4.9
6.1
2.49
4.2
2.53
4.1
2.63
4.0
十一、人口与居民收入
年末总人口(常住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万人 ‰ 元 元
-3-
10.4 12.3 9.0
8.5左右 9.5 7.5
39081.59 17946.34 40748
9.5 8.3 8.4
9左右 7.5 8

二、产业结构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 % % %
44.3 54.1 43.3 21.2 11165.06 1540 105.6 12772.21 6834.92 4041.88 2793.04 5.6 20.5 7.8 9.5 5.5 16.3 12970 3030 104.0以内 14560 6833 4041 2792 4.0以内 14.0 0.0 0.0 0.0 16.0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
% % 件
6.40 1.41 80
6.67 1.60 118
6.8 1.8 129
十、教育与卫生
研究生招生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病床数 万人 万人 % % 张
120 4以内 2230 2420 95以上 2.7 0.8
172.3 2.6 2422.27 2556.40 97.5 11.6 6.5
125 4以内 2480 2600 98 2.4 1.7
十三、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节约利用
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二பைடு நூலகம்化硫排放总量 吨标准煤 立方米 % % 平方米 % 万吨 万吨 %
-3.8
84.7 -5.20 -5.57 92.7 110.9 -4.50 -3.00
83.0 91.12 107.05 64.0 -5.44 -5.76
89.3 106.0 65.0
-2.0 -1.0
十四、城镇化率
注:1.教育招生数包含我省部委属高校。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名义增速。3.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含农民工。4.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不含离退休人员参保 数。5.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按2005年价计算。
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其中:省级
亿元 亿元 亿美元
3310.32 723.00 191.67
18.8 15.6 11.9
3509 723 192
6.0 0.0 0.0
3649.19 726.69 195.35
10.3 0.5 1.9
3890 758 184
9 8.5 -5.6
八、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九、文化与科技
2009年 预计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2010年 计划 增长(%)
增长(%)
十二、就业与社会保障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万人 % 万人 万人 %
198.5 2.56 2171 2400 95.4 10.2 18.7
9544 7.25 19732.86 6399.77
1.00
9629 8.5以内
0.9
9638 7.26
1.01
9730 8.3以内
0.93
11.5 13.8 -2-
21510 6850
9.0 7.0
21574.72 6906.93
9.3 7.9
23500 7400
9 7
2008年 计算单位 计划 实际 增长(%) 绝对数
0.715 80 55.9 63.9 11.46 85.3 96.36 113.59 63.4
-4.32 -15.8
0.692 82.0 58.0 70.0
-3.7 -8.9 77.0 60.0 67.0 11.6
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0.667 71.6 63.0 73.0 11.8 80.0
-2.21 -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