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地方文化资源与高职思想政治课融合的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四校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政治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黑色的水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某同学阅读新闻报刊时,摘抄了以下材料(见下图)。
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使无产阶级实现理想的道路豁然开朗。
工人运动经过几十年的比较和筛选,最终把自己的阶级委托书交给了这个彻底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
①细致规划了无产阶级发展过程及方向②照亮了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自身的道路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④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 文化艺术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下列讴歌时代的歌曲,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在希望的田野上》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③《北京的金山上》④《放歌新时代》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把翻身农奴的心照亮,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中国进入新时代,梦想开花,小康结果,复兴号穿梭幸福往来A. ②①③④B. ③②①④C. ②③①④D. ③①②④3. 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普遍性,但从不排斥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所面对的各个国家都是具体的,或者说是“本土”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论坛的贺信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在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
”这一重要论述,科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
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和时代化需要( )A. 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经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B.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C. 同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获得人民支持和认同D. 与“两个维护”和“四个意识”相结合,筑牢党执政的群众基础4. 近年来,贵州、安徽、陕西等中西部地区,积极开展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探索,将“四荒地”等资源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扶贫资金等转变为集体成员股份,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增值收益;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通过物业经营、抱团联合等方式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
地方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学融合机制研究——以苏州为例
教育研究摘要: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地方由于自身的风俗习惯、精神面貌、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等等会形成自身独特的地方文化,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地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而同时也有利于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内容。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本身文化底蕴深厚,把苏州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学中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思政实践教学;融合机制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发展造就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地方传统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而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自身所处城市的热爱,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在培育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文化品位,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使其有机融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中有重大意义。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一个地杰人灵的风景旅游城市,苏州有闻名中外的苏州园林,有青砖黛瓦的古老城墙,有小桥、流水、人家,也有山水灵秀的太湖,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惊为天籁之音的昆曲,有美轮美奂的苏绣,有幽幽诉说的评弹,这些艺术瑰宝显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而苏州还养育了一批才子佳人,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伍子胥、军事家孙武、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风流才子唐伯虎、冯梦龙顾炎武,叶圣陶等等均与苏州有不解之缘。
一、苏州地方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梳理(一)戏曲文化任何一个地方的戏曲都有自身独特的风貌,它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是在民间音乐说唱、歌舞和宗教祭祀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同时也是老百姓茶余饭后最重要的一种消遣方式,记录着本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方言语音,在苏州最为有名的戏曲文化便是昆曲和苏州评弹了。
党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若干思考
党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若干思考作者:查巧贞来源:《老区建设》2022年第13期[提要]百年党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党史教育在“概论”课学习的必要性,努力探索党史融入“概论”课程的路径,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加强专题教学、运用信息教学、联系实践教学,统筹推进党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党史教育;高职;思政课教学[作者简介]查巧贞,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高职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江苏无锡 214000)[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四史’教育融入职业学校大思政课育人路径研究”(2021SJB0244)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讲好新时代思政课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和丰富的给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加强党史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本课题组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为例,努力探索了党史融入“概论”的方法和路径,引导高职学生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读懂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将所学思政理论知识升华为自我的理想与信仰。
一、党史教育在“概论”课学习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带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不断奋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对于五年制高职思政课程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
文章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过程三个方面阐述在“概论”课中加强党史教育的必要性。
(一)课程目标:坚定信仰跟党走“概论”正是以党史为主线,表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
“概论”课和党史教育具有高度的耦合性,能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方向、目标和定力。
加强党史教育,能让学生感受和传承百年红色基因和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起学生成长成才的强大精神动力,从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
构建“五结合”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b i n a t i o n s ”n a me l y c l a s s r o o m p r a c t i c e ,c a mp u s p r a c t i c e( c a mp u s p r a c t i c e ) ,e x t e r n a l p r a c t i c e( s o c i a l p r a c —
第 1 2卷 第 1 期
V0 1 . 1 2 No. 1
无 锡 职 业 技 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W UXI I NS TI TUTE OF TE CHNOLOGY
2 0 1 3年 1月
J a n .2 0 1 3
构建“ 五结 合 " 的高 职 院校思 想 政 治 理 论课 实 践 教 学模 式
‘ ‘ Fi v e Co m bi n a t i o n s ’ ’Pr a c t i c e Te a c h i n g Mo d e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的若干思考
学複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593期课程教学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的若干思考□杨雪琴摘要: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职业教育特殊性。
在深刻把握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内涵、背景和理念,深入摸清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现实校情、教情和学情基础之上,为切实促进高职“课程思政”顺利推行,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坚持顶层设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二是积极转变教(办)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师德育引领和价值教育能力;三是深化课程建设,营造全学科德育渗透结构和氛围;四是注重学情调研,提高教学精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作者简介:杨雪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江苏无锡214120)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长效机制研究”(15MLB004)、2015年度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重点课题“新常态背景下提升高职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德树人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价值、内涵及实施路径研究"(2016SJB71006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资助课题“江苏 古代书院德育资源的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B-a/2016/03/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19)01-0041-0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尽人意的现实一直是困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者的一个根本问题。
如何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困境格局、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已经成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热点议题。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 关键词】工学结合一高职 院校来自思想政 治教 育 创新
素质要 求宣导工作 , 提前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 , 做好充分 的心 理准备 , 避免
到 工作 岗位 后 的慌 乱 和 不 适 宜 。
、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 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1 . 校企合作、 工 学 结合 教 育模 式 的 内涵
学生大 多认 为这是一种类 似实验 课的教 学 , 抱 着一种 好奇 、 好玩 的心 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
4 . 充分挖掘专业课及实践 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资源, 探索思想政 治课堂
高职院校在创新工学结合背景下 的思想政治 教育的同时 。 不能 完全放 弃传统思想政治的课 堂教育和理论 教育 。课 堂教育是 思想政 治理论 教育 的必要选择 。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理论教育 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根 基。在新
针对高职院校的定位 及教育 方 向是 培养 应用型 、 实用 型人才 的特征 , 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 式应 当以社 会所 需求人 才素质 要求 为标准
一
2 . 建立跟进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疏导和教育 . 并进行跟踪教 育。 全 程教育 , 建 立
进行教学 。 而 当下的现状是社会需求人才和高职 院校所培养人 才问出现断 跟进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工学结合 的教育模式 给思想 政治教 育带来 的 大挑 战就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高标准要求 . 高职 院校 学生的年龄层相较 层。 学生理论性强 、 实践能力不足 . 企业不愿接受一 个需要从头 开始重新培 其心理承 受能力 和适应 能力都相 对较差 , 因 养的新人 , 这造成了高职院校 学生就 业率低 等 问题 。针对 此问题 。 高职院 于本科 院校 的学生年轻得 多, 校积极采取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创新 . 具体来 讲就是 将学 习过程 而在思想政治教育 中, 加强对 学生心理 承受能 力的培 养。 及适应 能力 的训 和工作工程结合起来的 . 体 现教、 学和做高度统 一的教学理念 , 学校 同企业 练是适应 新的教育模式所必须的。加强学生心理素 质承 受能力 . 增强其 适 自卑 感, 同时适应 新 的环 合作 。 为学生提供顶 岗实习的机会 , 校企 双方 在人 才培养 、 技 术培 训、 实 习 应能力是 高职 院校学生在 岗位 实 习中避免恐慌 、 境。 处理好人 际关系的有 力助手。 同时。 高职院 校的思 想政治教 育教 育工 训练 、 学生就业等方面互相支撑、 共同发展。
职业学校“三全”心理育人模式初探
职业学校“三全”心理育人模式初探作者:***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23年第04期*本文系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五年制高职贫困生心理韧性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2023SJSZ0324)、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ZYB87)、2023年无锡市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重点课题“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后疫情时代职业院校生命教育现状及实践路径研究”(CXZD2023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心理育人是职业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汽车工程分院为例,参照CIPP模式前设心理育人理论框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优化全员心理育人体系、全程心理育人机制、全方位心理育人格局,在职业学校构建具有“三全”特色的“一参照、双融合、三推进”心理育人模式,落实心理育人,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职业学校;三全育人;心理育人模式【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52-0015-04【作者简介】乔洪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汽车工程分院(江苏无锡,214153)学生工作处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与学生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心理育人服务水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汽车工程分院(以下简称“学校”)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聚焦学生成长需求、深化内涵发展,创新心理育人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取得了以“校园心理剧”健心工程为代表的系列丰硕教学成果,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具有“三全”特色的职业学校心理育人模式。
一、“三全”心理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一)参照CIPP教育模式,夯实理论基础把握心理育人理论基础,护航心理育人模式构建。
参照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创立的CIPP模式,着眼于指标、目标、原则、内容、途径、机制六要素,基于背景、输入、过程、结果四评价维度,前设心理育人模式理论框架,以构建符合职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育人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职业生涯规划融合发展策略分析
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7期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课题项目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研究 (2022SJSZ0772);2022年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 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的工作路径研究 (22SZC -114)㊂作者简介:徐平(1993-),女,汉族,安徽铜陵人,应用心理硕士,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刘培培(1982-),女,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与就业创业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㊂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职业生涯规划融合发展策略分析徐㊀平㊀刘培培(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摘㊀要:随着经济结构㊁社会形态和用人需求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复杂和严峻,有效地将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㊁择业职业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㊂文章通过总结并分析了思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及重要性,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融合发展提供参考㊂关键词:思想政治;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图分类号:F2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7.0490㊀引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为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国内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步深入,2023年教育部出台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通知,增强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㊁就业观等,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方面也受到了广泛关注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够深入,高校应当采取不同形式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践行 课程思政 的理念,把思政元素融入生涯课程,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育人功能,是突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环,结合学生自身特点㊁专业背景㊁国家需求等,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地掌握理论知识㊁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职业规划教育的有效性,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㊂1㊀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性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内部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就业方式㊁经济组成和利益关系呈现多样化㊂尽管专业知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不可或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㊁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还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㊁了解国情,对其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就存在诸多契合点:其培育对象一致,均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其培养目标相通,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其功能作用互补, 道德修养 和 职业素养 本就相辅相成,两侧发力更能帮助大学生均衡㊁全面发展㊂1.1㊀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大国工匠㊁感动中国等人物事迹,潜移默化的将责任意识㊁家国情怀植入学生内心,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个成功背后,都需要默默地付出,脚踏实地地干出来的,空谈理想,不劳而获,是不切实际的,避免盲目的追求高薪职业㊁考研㊁转本㊁考公等,从而有效的规划自己的人生㊂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职场中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并引导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有更加清晰㊁理性和全面地认识㊂互联网时代,学生了解社会的途径增多,但是缺乏生活经验,难以客观㊁正确地认识现实情况,部分学生盲目自信或过度自卑,这些都不利于未来人生发展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他们客观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起正确的职业展望和目标㊂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帮助大学生从宏观层面上认识到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并从中获取信息㊁梳理自身的思考方向,在职场中保持长远发展㊃241㊃2024年第7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的眼光和积极向上的心态㊂1.2㊀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㊂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诚信㊁勤奋㊁负责㊁尊重他人等职业道德观念,使其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和职业规范意识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职场中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职业规范,懂得如何处理职业伦理问题,增强职业道德的综合素养㊂这两方面的作用共同促进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在职场上保持职业道德良好形象,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㊂同时,积极维护职业道德,遵循职业规范,也是保证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作为一名优秀职业人士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㊂1.3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可以起到鞭策和督促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积极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挑战㊂创新精神可以促进社会创新,是社会不断发展的最初动力,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使其在社会立足㊂2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多数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关课程,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咨询和指导,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㊂然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临近毕业前夕仍会存在职业目标不清晰㊁慢就业㊁懒就业等现状㊂(1)教学过程重理论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和方法,承担课程教育的大多是专职辅导员,并未接受过专业的系统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按照教材设计,讲授自我认知㊁职业环境探索㊁职业决策的相关方法以及测评工具等内容,缺乏本土性研究㊁价值观引领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仅能单方面认识自我,初步了解职业环境,教学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㊁训练技能,其核心是进行价值观教育,若不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将会培养出众多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只追求经济目标实现,导致学生难以将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相结合,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发展路径㊂(2)课后指导不充分㊂大部分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公共基础课,课程开设时间通常在大一或者大三,大一阶段主要是做好启蒙教育,大三阶段更多的是为接下来的实习就业作准备,但是考试方式通常以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为依据,课程结束后,相关的指导就结束了,然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应该贯穿整个大学期间,所以课后的跟踪指导更为重要,单纯依据职业生涯规划书作为考核依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对于学生的实际帮助并不高㊂(3)专业结合度不高㊂在大部分的教学中,缺乏专业针对性,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业要求,职业发展路径差距较大,脱离专业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难以提升专业认同度㊂尤其是面对一些被调剂或者所学专业并非自己所认可的学生,更是难以到达课程预期㊂结合专业㊁帮助学生认识专业㊁行业㊁岗位,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升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培养出高素质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进行目标选择时,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㊁工作满意度也会提升㊂3㊀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合的策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提供思想引领和道德支持㊂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激励大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开阔视野和拓宽思路,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㊂针对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现存不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教育和课程教育有机融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双赢㊂为了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足,提出了以下几项具体应对策略㊂3.1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队伍建设组建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团队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结合的重要条件㊂第一,学校层面提高认知程度,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引导教师从思想上㊁行动上认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加强理论学习,发挥研究精神,突出教育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育人为本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第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合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推动教师进修㊁邀请专家讲座㊁组织校企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第三,组建职业导师㊁专业教师㊁创业导师等多种身份的结构化教学团队,分工协作㊁开展模块化教学,职业指导教师开展职业生涯理论教学,专业教师推相关实践教学和劳动教育,创业导师开展职业规划和创业实践指导,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㊂3.2㊀结合专业教育,丰富教学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面临的职业挑战和困惑是不同的,充分结合专业知识,优化教学结构,是到达职业生涯㊃341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7期规划教学目标的主要路径㊂第一,依托专业进行课程设计,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㊁性格㊁价值观等特点,帮助学生理性认识自我,结合专业发现自身特点,梳理职业目标;第二,充分挖掘行业领域典型人物案例,通过讲述大国工匠㊁优秀校友等事迹,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职业规划教育中,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让学生理解个人成功与社会责任的联结,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通过组织社会实践㊁社会调研㊁校内学术科技活动等,在实践中让学生了解社会所需㊁认识国情社情㊁岗位要求㊁发展路径等,同时也能从中汲取职业发展的思想营养,制定符合目标职业所需的技能提升途径,不断完善提升自我㊂3.3㊀拓宽育人载体,优化考核机制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构建教育平台,是实现思政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结合的有效措施㊂第一,完善课程平台建设,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考核机制不再单一依托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将模块教学前的问卷调查和教学后的问卷调查指标结果对比,从学生职业价值观㊁思想道德品质㊁劳动教育实践㊁创新创业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体采用个人㊁组间互评和教师测评,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第二,开展相关职业体验活动,联合团委㊁学工等部门,共同开展职业生涯体验周 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㊁基层就业 我的青春故事分享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以赛促学,锤炼学生素质能力,通过榜样分享㊁朋辈的力量,讲解基层就业相关知识,鼓励更多的大学报名西部计划㊁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第三,把握网络教育主渠道,利用好微信公众号㊁QQ群㊁抖音㊁视频号等媒体平台,开设就业政策㊁招聘信息㊁职业规划咨询等专栏,便于学生有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同时发挥好媒体主阵地宣传作用,展示优秀的学生成长发展经历,激励广大学生向上㊁向善㊁向美㊂3.4㊀全程跟踪辅导,促进全面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本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教育过程应该是学生的整个大学时期,做好全程的跟踪辅导,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㊂第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合,要融合在学生的不同阶段㊂新生入校起,就要做好入学启蒙教育,将思想政治与专业兴趣㊁自我认知等有效结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及发展方向;大二或者大三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初步的职业目标已经形成,此阶段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素养,提升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㊁顽强的毅力等,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即将毕业的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在提供就业指导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建立好正确的就业观㊁择业观,引导学生将个人规划与国家㊁社会需要相结合,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学生到职场人身份的转变,适应社会的竞争㊂第二,组建职业生涯咨询团队,为有困惑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建立生涯档案,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学生整个大学期间,不间断地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良好的思想政治意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尤其是毕业后仍未就业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提供就业帮扶工作,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提升就业满意度㊂4㊀结束语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形成了激烈的就业竞争局面㊂高校要始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㊁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等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全程,重构原有的课程体系㊁不断创新挖掘新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自信㊁进行世界观㊁职业价值观教育,做好学生职业意识方面 心智 教育,指导学生学会合理规划,不断调整修正,正确自我定位,把个体生涯发展目标融入整个国家㊁社会㊁民族等发展当中㊂参考文献[1]王珮桦.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6):6-8. [2]苗蓝亓,许东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作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3): 65-66.[3]谭晓斐,肖楠.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J].领导科学论坛,2017,(03):88-89.[4]刘秀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探析[J].经济师,2021,(02):139-141.[5]刘梅月,刘冰,周刚,等.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3,9(13): 175-178.[6]潘海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14-15.[7]周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3,(04):64-66.[8]李姝慧,郭玉凤.心理资本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19):57-64. [9]卢远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相互渗透探赜[J].成才之路,2021,(31):142-144.[10]杨秉瀚,曹斌.HR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的调查[J].就业与保障,2021,(02):154-155.㊃441㊃。
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整合分析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23年第20期·141·文章编号:2095-6835(2023)20-0141-03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整合分析李倩(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通州分院,江苏南通2263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以提供给学生全面系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宗旨。
然而,仅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因此,将对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分析,旨在为教师提供有关思政教育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开展工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思政教学;资源整合中图分类号:G711;TH-39文献标志码:ADOI :10.15913/ki.kjycx.2023.20.04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追求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高校纷纷将思政教育纳入到课程教学中,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形成课程思政教学。
然而,由于各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不同,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融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概述1.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和目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和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
该专业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综合性。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融合
结合社会热点开展讨论式教学,深入浅出,循循善 诱,启发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开展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探 究能力。 改变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知识本位观,营造宽 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双向互动,与学生平等友好对 话。 构建新型教学反馈机制,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在考查 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 更应重点考查学生的文 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2022 年第 1 期 (总第 1377 期)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HEILONGJIANG EDUCATION(Theory & Practice)
No.1,2022 Serial No.1377
● 思政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融合
刘广浩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江苏 无锡 214028)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丰富 传统文化的内涵; 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 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良性互动。
三、积极探索两者融合的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借鉴优秀传统教育思想, 贯彻因 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尊重学生个性, 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披沙拣金,合理扬弃,精选文化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人类智慧,是 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不可否认的时代价值。 但 是,中华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其世界观和 方法论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局限性,不能简单地奉行“拿 来主义”,生搬硬套,全盘采用。 教师应该坚持科学扬弃的 态度,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去 粗取精,去伪存真。 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利 用现代手段发扬光大。 对于带有历史局限性的、不适合新 时代学生学习的糟粕思想,要坚决舍弃。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受 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 响, 因而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陈旧过时或者已经成为糟 粕的东西。 这就要求师生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来进 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都拿到今天来照搬套用。 在选 择教学内容时,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选择符合 时代要求、贴近社会生活、易于为学生所掌握的优秀传统 文化内容。 (二)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选择良好教学方法 “教贵有法,法无定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根据 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广泛开展案例 式教学,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考 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精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案例,提高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 大胆尝试体验式教学,充分调动 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运用体验、感悟等方式增强 学生的探索能力, 鼓励学生将生活中形成的个体知识经 验融入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在不知 不觉中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改变观念,有破有立——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合力机制的构建
教学实践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合力机制的构建刘云山(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无锡214153)摘要: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教学合力的作用,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趋势和方向。
构建思政课教学合力机制要从科学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立体化的思政课课教育教学运行体制和覆盖全社会的思想 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体制等三个方面着手,才能提高思政课实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合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引导学 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存在特殊性,以学生实用性技能教学为主,往往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 育。
为了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必 须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积极 探索和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合力机制,才能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教学效果,学生思想政治养 。
一、科学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是构建思政课教学合力机制的基础和前提。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仍处于一种不确定、不统一的状,主要表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管理机$-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机的学校,在思政教学的职能-及机 成 存在 定的 。
学 理 制的 建 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和育人能的要。
教育 高学校须肩负起的政治 ,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确引导,学校要 的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 要 ,在 成高校思想政治教学 。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管理提政。
《),高职院校都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导 。
导 的组成和职能由高校、。
学校 要积极 ,与 。
由校 ,主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合 力量,使全校思政课时高效开 来。
导小组要坚决落实国家 规定,加强和改思政课套的项政,更新评估与奖励制度。
针对实施思政课的教学单位,学校成与其他院系平行并列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过构建科学的思政课教育教学 理制,不断明确导制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提创新的利条件,构建思政课教学合力机制的基和提。
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以无锡为例
2018-12-1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文化创新视阈下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689);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思政课项目化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7JSJG480)贾迅(1975-),男,江苏无锡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娟(1983-),女,山东济宁,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贾迅,李娟(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2)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以无锡为例[摘要]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地方文化继承和弘扬的重要载体。
高职院校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地方文化对其教育效果的实现具有深刻的影响。
无锡文化丰富多样,工商文化是无锡文化的魂,对无锡文化的其他方面有主流影响作用,因此,通过结合无锡的工商文化资源特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从校本教材的开发、学生实践教育的开展、校园文化平台建设、网络文化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以文育人路径的积极探索,实现文化发展和有效育人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地方文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004(2019)04-0097-05DOI :10.13787/ki.43-1374/z.2019.04.022Exploring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Loc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e Wuxi as an exampleJIA Xun,LI Juan(Wuxi City College of Vacational Technology,Wuxi 214152,Jiangsu)[Abstract ]Loc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s the main front for carrying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re also important carrier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local culture.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determined that local culture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realization of its educational effects.Wuxi culture is rich and diverse.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ulture is the soul of Wuxi culture and has a mainstream influence on other aspects of Wuxi culture.Therefore,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uxi'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ultural resources,the u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lated theories,from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textbook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practical edu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platform,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ultural resources,etc.,carry out active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of cultural education,and realiz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education.[Key words ]local cultur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ultural education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对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分析
对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分析作者:吴平亮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36期吴平亮(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全球交流,让多元文化成为教育的主要背景,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来说自然也不例外。
本文分析了多元文化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并据此探讨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走得更远、走得更顺。
关键词:思想政治多元背景高职教学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32-0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要求我们积极适应世界环境的变化,而信息网络的普及让教育世界化成为现实,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造成的强烈冲击,使我国封闭的文化环境走向开放,不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标准交互影响,让多种价值观并存的高校成为社会与时代的缩影。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大环境下,就一定要具有感悟时代和与时代同步的敏感性,将多元文化加以调和,形成教育思维与教育模式的真正转变。
1 多元文化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1.1 意识形态出现复杂变化高职院校的主要作用是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在高职院校里,多元文化互相影响、思想意识互相交锋。
西方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让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抵触心理,对于共产主义的基本信仰发生动摇。
1.2 不同价值观发生激烈冲突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将他们的价值观强加给中国,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与政治的侵略扩张,造成了高职院校内价值观斗争的显现,让一些学生形成盲目崇拜西方价值取向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心理。
1.3 社会主流意识淡化多元文化背景使得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以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众多思想流派中的一支,不能将其当作国家指导思想。
这种观点实际上淡化了国家主流意识,让已经形成共识的价值取向发生混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阻碍。
1.4 国家文化认同感削弱西方文化里的绝对自我观念受到高职学生的追捧,并逐步上升到深层次的政治认同。
新时代“苏商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课研究
新时代“苏商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课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职高专教育正处于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
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重要使命。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苏商文化这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特色的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已成为当前高职高专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苏商文化作为苏州地区特有的商业文化,融合了传统文化、商业精神和现代理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将苏商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探讨苏商文化在思政课中的应用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将从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苏商文化在思政课中的价值以及苏商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课的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并结合案例分析,探讨影响及挑战,最终总结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提出建议与启示。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思政课如何融入苏商文化,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苏商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价值内涵。
将苏商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情怀。
高职高专教育在新时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思政课中注入苏商文化的元素,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苏商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课的研究,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对于推动高职高专教育的品质提升和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本研究对于探索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向,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推进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3 文献回顾文献回顾部分主要对以往关于苏商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课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
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202201331141【经贸教育】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孙 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江苏 苏州 215104)[摘 要] 专业教师作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
首先对苏州旅游财经高职校的专业教师及学生开展调研,发现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肤浅、学校层面缺乏完善的课程思政管理制度和激励保障、教师存在教学能力不足等现象,然后立足内外因理论和动机理论尝试构建“引—备—练—评”一体化闭环培养体系,从根本上激发专业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动机,并进行实践反馈再提升,以期帮助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关键词]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路径研究[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2)01-0137-04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Path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Curriculum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Teaching Ability in Vocational SchoolsSun Yan(Suzhou Tourism And Finance Branch ,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215104)Abstract: As the "main force" of talent train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professional teacher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bility is the ke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aking Suzhou Higher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of tourism and fina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finds that professional teachers have superficial cognition of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lack of perfect system and incentive guarantee at the school level, and teachers' own ability is insufficient. After analyzing the reasons, based 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 theory, this paper tries to build an integrated closed-loop training system of "Introduction preparation practice evaluation", Fundamentally stimulate the mo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bility, and constantly verify, modify and improve,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vocational schools.Key Words: Professional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the Abi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Path Research “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更新了教学理念,丰富和发展了教学能力的内涵,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行走课堂”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导游专业为例
“行走课堂”体现了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建设高质量的‘大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的应有之义”[1],也是践行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
为此,高校结合地方文化特点和导游专业特色,精心设计教学路线,制订教学计划,在党团史教育阵地开设“行走的思政课”,有效契合了思政课改革中“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要求,形成了思政课与专业课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范式。
一、高职思政课“行走课堂”实践范式的内涵解读“行走课堂”不是简单的社会实践,也不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游览,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对理论体系的自主建构。
因此,“行走课堂”是指教师在精心策划教学、挑选路线或授课地点、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制定考核评价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寻访红色足迹、进行理论宣讲、实地调查研究、服务乡村振兴等途径,以角色表演、微故事演讲、专题交流、展示分享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课程组织形式。
教师将无锡地方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行走课堂”,也是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范式。
从理论和实践并举的视角出发,“范式”就是从事同一个科学领域的人员所共同持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该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理论框架并形成了一种范式,同时也对该领域成员从事研究或实践的活动有着指导作用[2]。
本文中的实践范式指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以导游专业为例,通过开展“行走课堂”所形成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规范和教学行为,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场所的选取、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的设定等,是对教学所共同持有的信念性理论和观点,并且这种作为范式的理论和观点也从观念上对教学自主变革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行走课堂”实践范式将静态的思政课程转化为动态实践,它所特有的现实感知性、沉浸式体验性以及具体可操作性,让沉闷的思政课“活”起来,为学生今后“学以致用”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高职思政课开展“行走课堂”的必要性与时代价值1.高职院校的性质和学生学习特点决定了必须开展“行走课堂”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必须开展实践教学,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路径。
职业院校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法教学设计与实践
职业院校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法教学设计与实践王海燕(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旅游商贸分院,江苏常州213032)一、思政课堂教学中运用议题式教学法的意义1.符合新时代活化思想政治课堂的需求。
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是成长在新时代环境之下的一代人,信息化技术、设备的普及拓宽了学生信息来源,碎片化知识、东西方价值观碰撞、各种思潮交织激荡,冲击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课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而与此同时,思想政治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教学难度大,容易按部就班,“抬头率”低,要讲“回头率”,激发思考更具难度。
议题式教学法,将教学知识点和难点转变为更贴近现实的案例、更热门的话题,从传统的理论灌输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提升课堂参与度和实效性,学生的获得感更强。
2.有利于营造“双主体”思政课堂生态。
“双主体”同时强调教师和学生二者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表现在其承担的职责是课堂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要对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目标的确立等方面进行把控;而学生的主体性则集中表现在其学习全过程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的过程性思考、参与讨论分享、观点创新碰撞等形式表现出来。
议题式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形成双方相互信赖、互动提升的良好生态。
3.有助于构建类型化课程设计。
思政课程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核心一致,课程目标的指向一致,具有较为一致的整体性课程框架。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议题式教学法,议题是骨,“生成”则是灵魂。
“生成”的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实现,也是育人目标的实现。
议题式课堂更强调“互动生成”的过程和形式,强调在议题探讨的过程中课堂的“生成”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够引发学生自我探究、独立思维、创新发现的能力,用自身的视角、经验、能力将新知内化为自身的知识。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法的创设1.议题的内容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30期教学实践研究地方文化是一定地方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和该地区生态环境、传统习惯、民俗民风高度融合,具有深刻的地方烙印和独特性。
地方文化资源通常对当地的文化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以下简称“无锡机电高职”)坐落于无锡新区,是无锡市的一所示范性职业学校。
这里走出了上百位职业技能大赛的金牌选手,也为周边的工业高地输送了一大批过硬的一线技工,他们中有许多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也有部分经过历练开启了成功的创业之路。
优秀的毕业生为学校带来了良好的声誉,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细究起来,这种良性循环与学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建设,特别是重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分不开的。
一、无锡地方文化资源的特征无锡因蠡湖美景而闻名天下,商人始祖陶朱公范蠡在这里的痕迹,似乎为无锡地方文化注入了最早的“工商”基因。
而明朝时镌刻在东林书院门口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表明无锡的士人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使命感”,正是这样的使命感,让东林书院的讲学中回响着“商经济事实”的声音,从而将无锡地方文化中的“工商”基因更加显性化。
到了20世纪初,无锡的商人们为了富国强民,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使工商文化成为无锡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概括地讲,无锡地方文化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务本务实,经世致用的士人文化精神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士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士人们总是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使命感。
他们在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的引领下,忧国忧民、忍辱负重、不计得失、为民请命。
[2]而以薛福成、唐保谦、荣德生和胡雨人等为代表的近代无锡的实业家们,不仅具有商人的身份,更有深入骨髓的士人气质。
他们在一百多年前,在为国家存亡而不断求索的时代,就将济世报国、重振中华雄风作为己任,同时,敢于创新,把实业兴邦、科教济世定为奋斗目标。
他们“黜浮靡,崇实学”,他们讲实在,兴实业,办实事,求实惠,重实效,脚踏实地致力于工商实业的发展。
[3]经世致用成了无锡工商文化的内在核心精神。
可以说,无锡工商文化中无锡地方文化资源与高职思想政治课融合的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为例顾铉摘要:无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工商文化对无锡影响深远。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融入无锡工商文化的深刻内涵,注重与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贴合、注重与职业素养的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
开展了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通过融入地方文化创新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将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扩大思想政治课影响力的实践。
利用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无锡地方文化;工商文化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7年度立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文化与德育课融合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R-54176)作者简介:顾铉,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7)30-0028-042017年第30期教学实践研究闪耀着士人精神的光芒。
(二)识时达务,敢于尝试的实干精神无锡地方文化资源的形成并不是借助一二个商海大亨之名衍生出的,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代代无锡人脚踏实地努力经营逐步积聚起来的。
精明务实的无锡实业家们不同于“徽商”“晋商”,他们不屑于有较多投机成分的商贸活动,而更愿意从事与人类生存两大基本需求相对应的行业——粮食加工业和纺织业。
[4]他们把两大行业做到极致,“面粉大王”“棉纱大王”“丝绸大王”的桂冠悉数落在无锡商业巨子头上。
他们注重实体经济的运作,兼顾商业,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稳重。
先人一步的智慧,独到的眼光,不止于清谈、埋头实干的行动力,让无锡人无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抗日战争刚结束时,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初,都能踏准时代的脉搏,迅速崛起。
识时达务,敢于行动,体现了无锡工商文化的智慧之光。
(三)精工细作,守信为本的工匠精神精明的无锡商人,给人以经营灵动的印象。
但是在锡商中又始终信奉着“人惟求旧、器惟求新”八个字。
[5]他们把勤勉坚守的技术工人、把细致近乎于苛刻的管理人员奉为无价之宝,给予极高的尊荣。
他们把求精准、讲信誉、创品牌作为企业的立足之本。
“兵船”牌面粉,是中国第一个注册商标;“金双鹿”牌生丝不仅在国际上屡获金奖,还成为自身行业的世界级标杆。
可见,“面粉大王”“生丝大王”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
后来的“双鱼吉庆”棉纱、“人钟”棉布、“协记”水泵等等,都成为当时卓越的品牌。
到改革开放时期,深藏在无锡人骨髓里的品牌意识和“工匠精神”依然鼓舞着现代锡商,“红豆”“阳光”“海澜”和“远东”,等等,都是今天响当当的品牌。
正如红豆的周海江先生所说:“品牌的一半是技术,一半是文化!”[6]精工细作、守信为本、不断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成为无锡工商文化的时代宣言。
二、“无锡机电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周边工业园区各类用人单位在与学校的对接中,也对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提出了道德要求,他们期望学校能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放在第一位,即所谓“做事先做人”。
因此,学校在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的同时,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时代特征,创新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充分利用地方文化对学生的哺育和浸润作用,丰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一)注重与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无锡机电高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走出了学科教学的窠臼,从内容上尝试多维度创新。
在教学大纲下有选择地加入了地方文化中“务实”内容,从清末到民国的商业巨子沉浮的往事,到现代无锡的实体经济的介绍,都凸显了“实”字。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和课外的系列辅助活动中,也贯彻了“务实”的思想,使得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当下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严重冲击的时代,仍然把毕业后进入大型企业、在实体经济领域工作作为第一就业目标。
(二)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贴合“无锡机电高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寻找课程与学生实际的切入点,开展高效、有趣的教学活动。
让思想政治课走出教材,将课程延伸到家庭、社会领域,使课程外延具有开放性。
[7]从而使思想政治课走出学科课程的局限,通过采取灵活的手段,促进知识的内化。
“无锡机电高职”以本地生源为主,学生对无锡本地的历史掌故比较熟悉,因此,用乡土乡情的内容充实德育课教学内容,能使教学更容易打动学生。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模式,课堂教学也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
为了贴近学生生活,学校建立了慕课平台,授课教师可以将课外资源上传到平台上,推送到学生手机,利用符合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的方式开展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学,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三)注重与职业素养的结合“无锡机电高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下原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结合职业素养展开,以凸显职业特色。
虽然,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与职业素养教育在内涵和体系上有不同,2017年第30期教学实践研究但是,其教育主体都是德育课教师,教育对象具有同一性,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教育内容上有共通性,教育资源上具有共享性。
所以,只有把个人品德教育、社会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起来,才能更多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才能走高职德育的创新之路。
在实践中,学校将地方文化、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地渗透到日常的思想政治课当中,体现了职业学校服务学生、面向就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办学特色。
三、将地方文化与思想政治课融合的具体实践措施(一)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的实践1.转化地方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课教育资源的物质载体。
思想政治课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教学中需要大量具体的感性材料来丰富理论教学。
可选取地方文化中的名人故居、名胜古迹和馆藏文物等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资源。
融合了地方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能很好地贯彻“三贴近”原则,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为此,“无锡机电高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专门设置了实践性环节,确定了“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严家桥唐氏故居”和“薛福成故居”等一批能体现无锡工商文化的实践教学基地。
使师生结合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地走访参观。
在走访后,又引导学生从某个小点切入,做小型课题研究,并形成资源上传到网上,以让更多的同学进行分享。
以上无论是实践基地,图片音像资料,还是以学生为主开展的研究课题,均成为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教育资源。
2.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
地方文化资源可以补充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丰富教学资料。
要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点分布,为学生出好“命题作文”,让他们开启“寻根”之旅,主动探究挖掘自己家族的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分享的形式可采用“美篇”“美拍”甚至“网络直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这种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又丰富了课堂形式,从而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在“我的家族故事”叙事教学中,“无锡机电高职”许多土生土长的本地学生为教师们带来了更多的关于地方文化的掌故,这些掌故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日常引用的案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
(二)通过融入地方文化,创新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叶澜教授说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把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始终无法摆脱说教本质,尽管教师们尝试用PPT电脑演示文稿、视频资料等现代教育手段,同时,结合时政新闻展开教学,但这只是手段上的变化,并没有形成课堂根本的转变。
“无锡机电高职”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对多个授课知识点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剧场,以“主题课堂教学活动”等形式展开教学。
例如,针对传统的经济基础知识点“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和作用”,教师参考了《荣氏百年:中国商业第一家族》中有关“茂新面粉厂”和“兵船”牌面粉创立的章节,编写课堂剧,当堂表演。
又如,对于“企业中的劳动者”章节,教师则预先收集学生对企业想要了解的问题,带领学生走访无锡的著名企业,访谈典型的工人或者学长,并以类似央视《对话》栏目的形式,制作一期节目,在课堂中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