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和P2P综合模式的分布式教学资源共享技术研究
计算机类文献综述范文
计算机类文献综述范文计算机类文献综述范文P2P文件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作者姓名(学号计科系XX级XX班)摘要:对等网(P2P)主要指计算机之间以对等方式形成的网络连接,弱化或完全取消了服务器的作用。
文章首先将对P2P网络的基本概念、技术实现、主要应用进行介绍; 然后分析P2P技术与C/ S模式互联网的区别; 最后介绍了JXTA协议。
关键字:P2P; 文件共享; C/S模式; JX-TA1 引言随着像Napster、Gnutella、Freenet等P2P信息共享应用系统的流行,P2P(Peer- to—Peer,即对等网络)这种完全不同于客户/ 服务器的新一代分布式计算机模型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被《财富》杂志誉为将改变互联网未来的四大新技术之一。
P2P可以简单地定义为通过直接交换信息,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对等计算机兼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功能,在这种网络中所有节点是对等的,这些对等节点具有共同的责任与能力并协同完成服务,它们之间通过直接互连实现信息资源、处理器资源以及存储资源的全面共享,而不需要依赖集中式服务器的支持,消除了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现象。
2 P2P网络技术的研究2.1 P2P网络的基本概念P2P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网络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主要代表形式是在应用层上基于P2P网络协议的客户端软件。
IBM为P2P下了如下定义:P2P系统由若干互联协作的计算机构成,且至少具有如下特征之一:系统依存于边缘化( 非中央式服务器) 设备的主动协作,每个成员直接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与中受益; 系统中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角色; 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
P2P网络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TCP/IP协议并没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概念,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设备都是平等的一端。
P2P技术改变了“内容”所在的位置,使其正在从“中心”走向“边缘”,也就是说内容不再存于主要的服务器上,而是存在所有用户的PC机上。
计网选择题
计网选择题1.以下关于网络协议与协议要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协议表示网络功能是什么(正确答案)B.语义表示是要做什么C.语法表示要怎么做D.时序表示工作的顺序2.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B.所有的计算机网络都必须遵循 OSI 体系结构(正确答案)C.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网络协议的技术是具体的D.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精确定义3.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方法优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各层之间相互独立B.易于实现和标准化C.允许隔层通信是 OSI 参考模型灵活性的标志(正确答案)D.实现技术的变化都不会对整个系统工作产生影响4.以下关于 OSI 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术语"OSI 参考模型"中的开放是指可以用于任何一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正确答案)B.OSI 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C.OSI 的服务定义详细地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不涉及接口的具体实现方法D.OSI 参考模型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5.以下关于 OSI 参考模型 7 个层次划分原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网中各主机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正确答案)B.不同主机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C.同一主机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D.不同主机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同等层之间的通信6.以下关于物理层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OSI 参考模型的最底层B.为通信的主机之间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C.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D.数据传输单元是字节(正确答案)7.以下是关于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相邻高层是网络层B.可以在释放物理连接后建立数据链路(正确答案)C.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的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物理链路D,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8.以下是关于网络层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相邻高层是传输层B.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的传输链路C,实现流量控制`拥塞控制与网络安全的功能(正确答案)D.网络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分组9.以下是关于传输层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相邻的低层是网络层B.相邻的高层是表示层(正确答案)C.为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计算机进程提供可靠的端端连接与数据传输服务D.向高层屏蔽低层数据通信的细节10.以下关于 OSI 环境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OSI 环境虚线所示对的主机中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 7 层以及通信子网B.连接主机的物理传输介质包括在 OSI 环境中(正确答案)C.主机不连入计算机网络中可以不需要有实现从物理层到应用层功能的硬件与软件D.主机的进程分别处于本地操作系统控制,不属于 OSI 环境11.以下关于 OSI 环境中数据传输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源主机应用进程产生的数据从应用层向下纵向逐层传送B.表示层只进行数据的格式交换,不增加协议头(正确答案)C.目的主机逐层按照各层的协议读取报头,执行协议规定的动作D.整个过程不需要用户介入12.以下关于传输层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实现网络环境中分布式进程通信B.TCP 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面向字节流的传输层协议C.UDP 的一种不可靠,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D.协议数据单元是分组(正确答案)13.以下关于传输层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原则。
然后详细阐述了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架构设计,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应用情况。
最后对平台性能进行评估与优化,总结出研究成果,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展望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发展。
本研究为教育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推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云计算、教育领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设计原则、架构设计、性能评估、优化、研究成果、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传统的教学资源管理中,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之间资源孤岛化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出现能够有效打破这种局面,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互动。
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能够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便捷访问、高效传输,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支持。
设计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研究意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旨在解决教育领域中资源分散、信息不对称、教学内容更新困难等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和素质。
通过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管理、共享和传播,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优质资源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到更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学习。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还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研究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旨在解决传统教育资源管理与共享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p2p组队的原理
p2p组队的原理P2P(Peer-to-Peer)组队原理主要是基于对等网络技术,这种技术改变了传统的C/S(Client/Server)通信模式,实现了网络中的点对点通信。
具体来说,P2P组队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等网络结构:P2P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具有相同地位,没有中心节点,所有节点都是平等的。
这意味着每个节点既可以作为服务器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也可以作为客户端从其他节点获取资源。
2. 节点自我管理:在P2P网络中,节点之间相互管理,自主完成网络中的任务分配、数据传输等工作。
这种自我管理的方式能够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网络自组织:当网络中出现某些变化时,节点之间能够快速地重新组织网络,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种自组织的特点使得P2P网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韧性。
4. 数据传输和任务分配:在P2P组队中,数据传输和任务分配是通过网络中的节点之间的直接连接来实现的。
每个节点都保存着其他节点的信息,并且不断更新。
当一个节点需要数据或完成任务时,它可以通过其他节点直接获取数据或完成任务,而不需要经过中心服务器。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对中心服务器的依赖,提高网络的扩展性和可用性。
5. 资源共享:P2P网络还支持节点之间的资源共享,使得网络中的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通过资源共享,每个节点可以将自己的资源提供给其他节点使用,同时也可以从其他节点获取所需的资源。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网络的效率。
总的来说,P2P组队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分布式和自组织。
通过这些特点,P2P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的资源共享、灵活的任务分配和可靠的数据传输,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网络服务。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研究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研究一、前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是当前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教育工作者、学生、研究人员等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和合作的平台。
同时,云计算技术的兴起也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介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
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概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是一个可以存储、管理和共享教育资源的网络平台。
它可以包括文献、课件、教学视频、试卷、教学案例、实验教材等多种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便捷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高效的学习环境。
三、云计算技术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中的应用1.资源共享云计算技术在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通过云存储和云计算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在线存储和共享。
此外,云平台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多终端共享,可以实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共享和管理。
2.较低的成本云计算平台可以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低成本的技术支持。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不需要购买大量昂贵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只需利用云平台的基础设施,就可以轻松地搭建起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3.安全性和可靠性云计算平台提供高级别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可靠性,可以有效保护教育资源的安全和完整性。
采用云计算技术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还可以实现多备份和灾备,有效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四、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开发的技术方案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软件开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可以采用LAMP架构,使用PHP语言、MySQL数据库和Linux操作系统等技术。
该架构具有资源消耗低、可扩展性好等特点。
2.虚拟化技术采用虚拟化技术可以优化系统的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多个虚拟机共享一个物理服务器的资源,有效降低硬件成本。
3.云存储技术为了提供独立、高效的存储服务,采用云存储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云计算平台的存储服务。
P2P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图解
P2P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摘要自1999年以来,对等网络(P2P)技术因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带宽等诸多优点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商业组织的广泛关注。
美国《财富》杂志更称之为改变因特网发展的四大新技术之一,甚至被认为是无线宽带互联网的未来。
文中首先介绍P2P的概念及其四种网络模型:集中目录式、纯分布式、混合式和结构化,并将P2P模型与C/S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有效利用网络中的大量闲置信息、存储空间、处理器周期等资源、避免服务器带来的瓶颈问题、降低服务器成本等方面,P2P有着明显的优势;然后介绍P2P文件交换、对等计算、协同工作等应用模型及其研究现状;最后讨论P2P网络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对等网络(P2P)技术客户端∕服务器(C/S)模型模型引言随着Internet网络的广泛普及、网络带宽的大幅增加以及基于Internet的端系统计算能力迅速增强,在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通常只有服务器节点资源得到利用)中被忽略的且广泛存在的用户端设备成为一种宝贵的计算资源。
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边缘资源”成为新的研究和应用目标之一,其中“网络边缘资源”是指那些在传统应用模式中作为客户端而往往被忽略的计算设备。
而对等网络(P2P)技术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迅猛兴起,如今P2P技术研究的涉及面已十分广阔,包括网络拓扑、分布式存储、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P2P技术应用更是涵盖诸多方面,商业和民用领域的文件与数据共享和存储、、科研领域的协同和并行计算等。
然而P2P也同样在其发展历程中存在着许多或难以克服或存在缺陷的问题,比如版权问题、安全问题等。
尽管问题如此之多,不置可否,P2P技术正不断变革着网络,并且改变人们的生活。
1P2P的概念及其网络模型目前在学术界以及商业组织上对于P2P 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有三种定义:1 P2P是一种通信模型,其中每个参与者都有相同的能力。
在Internet上,P2P是一种网络类型,它允许相同网络程序的计算机相互建立连接,直接访问对方的硬盘上的文件。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研究第一章绪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开始采用云计算技术来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效率和质量。
云计算技术以其高效性、低成本性和高可扩展性等优势,为教育领域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共享平台。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及其实现。
第二章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构成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基础设施,包括云计算平台、存储和网络等;二是应用服务,包括学习资源管理、教学资源分享、教学互动等。
2.1 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是构建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核心基础设施,主要功能是提供存储和计算资源,保证平台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在云计算平台的基础上,可采用云服务的方式搭建学习资源管理、教学资源分享等应用服务。
2.2 存储和网络存储和网络是云计算平台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储主要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网络则负责实现数据在云计算平台内的传输和共享。
云计算平台的存储和网络必须具备高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确保教育资源的顺畅分享。
2.3 学习资源管理学习资源管理是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重要应用服务,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的上传、编辑、共享和下载等功能。
针对不同的教育领域或学科,可建立不同的分类标准,以方便用户检索和下载相关资源。
2.4 教学资源分享教学资源分享是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另一项重要应用服务,它主要涉及到教员和学员之间的互动。
教员可以在该平台上发布教学计划、备课笔记、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学员可以在该平台上获取最新的教学内容和资料,同时也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网络教学互动。
2.5 教学互动教学互动是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另一项重要特性,它主要涉及到多方的教学互动,包括教员之间的互动、学员之间的互动、教员和学员之间的互动等。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为教学互动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和互动的场所,以增进教学的互动和交流,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cp2p课程设计
c p2p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2P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掌握P2P网络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够描述P2P网络协议的工作流程,了解P2P网络的优缺点。
3. 学生掌握至少一种P2P技术的实现方式,如BitTorrent、eMule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2P技术进行文件传输,解决实际网络共享问题。
2. 学生具备分析P2P网络协议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P2P技术。
3. 学生能够利用P2P技术进行简单的网络编程,实现基本的文件传输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新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让他们在P2P网络构建与文件传输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P2P网络潜在的风险,并学会防范。
本课程针对计算机网络相关学科,结合当前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需求,以P2P技术为核心,旨在提高学生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P2P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网络安全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网络技术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2P网络概述:介绍P2P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及特点。
- 教材章节:第一章 P2P网络技术概述2. P2P网络协议与工作原理:详细讲解P2P网络协议的构成、工作流程及关键技术。
- 教材章节:第二章 P2P网络协议与工作原理3. P2P技术应用:分析P2P技术在文件传输、网络直播、分布式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 教材章节:第三章 P2P技术应用4. 常见P2P软件介绍:以BitTorrent、eMule等为例,介绍其原理、安装与使用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常见P2P软件及其应用5. P2P网络安全:探讨P2P网络潜在的安全风险,介绍防范措施及安全策略。
信息与统计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设计)备选题目(第一次)
163 胡小春 164 胡小春 165 胡小春 166 胡小春 167 胡小春 168 胡小春 169 胡小春 170 胡小春 171 黄凤丽 172 黄凤丽 173 黄凤丽 174 黄凤丽 175 黄凤丽 176 黄凤丽 177 黄凤丽 178 黄玲花 179 黄玲花 180 黄玲花 181 黄玲花 182 黄玲花 183 黄玲花 184 黄玲花 185 黄玲花 186 黄玲花 187 黄玲花 188 黄妍 189 黄妍 190 黄妍 191 黄妍 192 黄妍 193 黄妍 194 黄妍 195 黄妍 196 黄妍 197 黄妍 198 吉建华 199 吉建华 200 吉建华 201 吉建华 202 吉建华 203 吉建华
备 选 论 文 题 目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脑硬件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 小区物业管理系统设计 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WEB的在线作业提交系统设计 我国教育政策信息化的发展及其对策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电子邮件营销及策略 网络广告的效益研究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网上超市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货版) 网上超市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销售版) 网上超市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物流版) 网上超市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供应商版) 网上超市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管理员版) 高校商品交易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管理员版) 高校商品货交易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卖家版) 高校商品货交易网站的设计与实现(买家版) 基于Chord协议的P2P搜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非结构化P2P网络下的资源搜索技术研究 网络在线考试系统 《商务数据库技术》辅助教学管理网站设计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网站设计 基于WEB校友录的设计与开发 网上书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商务网站交易系统 学生网上练习自测系统 信息化对我国教育政策的影响探析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教育政策分析 我国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 广西某地数字媒体产业现状分析 手机视频运营模式调查分析 手机媒体发展研究 旅游网站设计 云南与广西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对比分析 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一线城市与广西各城市的对比 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以广西为例 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及研究—以南宁各区县为例的 实证分析 广西各市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 ***企业顾客满意度研究
网络应用技术开篇-第05章 CS模式和P2P模式
*/
*FEAT:请求FTP服务器列出它的所有的 扩展命令与扩展功能的
*http://cr.yp.to/ftp/retr.html
PORT & PASV
标准的FTP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通过21端口建立连接 后,PORT命令包含了服务器用20端口发送数据, 客户端用什么端口来接受数据,服务器和客户机必 须通过一个新的连接来传数据。 Passive模式,建立21端口连接是一样的,PASV命 令让服务器打开一个1024以上的随机端口,并通知 客户端在这个端口上传送数据的请求,服务器通过 这个端口传送数据,这时不需要在服务器和客户端 之间建立一个新的连接。Windows自带的客户端不 具备PASV功能(例如ie)
FTP进行通信
进程N控制连接与客户机通信,要求客户在进行文 件传送前出入登录标识符和口令。 当用户传送文件后,进程N激活另一个辅助进程D来 处理数据传送。进程D开通第二条数据连接(端口 为20),并在文件传送完成后立即关闭此连接,D 进程也自动结束。
使用Socket对网络上某一个服务器的某 一个端口发出连接请求,一旦连接成功 ,打开会话;会话完成后,关闭Socket。 客户端不需要指定打开的端口,通常临 时的、动态的分配一个1024以上的端口。
典型的C/S应用
FTP客户端——FTP服务器 浏览器——WEB网站 邮件代理程序——邮件服务器 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服务器 网络游戏客户端——网络游戏服务器
FTP建立连接
FTP服务器软件具体实现依赖于操作系统。在FTP服 务器运行后台进程S,等待FTP专用端口(21)的连 接请求。 当某个客户机向这个专用端口请求连接的时候,进 程S便激活一个新的FTP控制进程N,处理进来的连 接请求。然后S进程返回,等待其他客户机访问
基于C_S和P2P模式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流比较_郭清蓉
基于C/S和P2P模式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流比较郭清蓉=摘要>文章从分析C/S和P2P两种模式及其优劣入手,比较了C/S和P2P模式下的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交换与信息检索,并结合实例Google和Pandango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C/S P2P信息资源共享检索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S and P2P m odels,and com pares inf ormation share,inform ation exchange,inf ormation retrieval under C/S and P2P models,then explains simply w ith Google and Pandango1Key words:C/S P2P inform ation resource information share inform ation retrieval1引言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信息的使用价值可以被无限次分享而无损毫发,因此,只有共享信息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潜在的价值,降低信息生产的费用。
一方面,任何信息机构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采集所有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机构之间的合作在技术层面已经越来越方便,再加上用户对信息需求的急剧增长,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所有信息机构达成的共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各国都建立起了自己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是,网络信息组织形式的不同也影响着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流的效果,如基于C/S和P2P模式下,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流包括资源共享、信息交换、信息检索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区别。
2关于C/S和P2P模式211C/S模式C/S(Client/Server)结构,即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
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汇集
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汇集默认分类2008-05-04 08:35:27 阅读1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文章太多,而且太多选题重复,没有耐心看下去,就简单做了一点筛选,其实也不知文章好坏,无所谓筛选了,以后可以简单对论文题目做个借鉴了而已。
下面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供研究生选题参考。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教育类的硕士博士论文题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作为国家法定的学位论文收藏机构,自80年代以来收录我国各学科领域的学位论文。
中信所委托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方数据)加工的“中国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于广大用户对于学位论文一次文献的强烈需求,中信所与万方数据达成共识,研制开发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准备开启出这一巨大的知识宝藏。
在开发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过程中,万方数据严格按照知识产权法律的相关规定,积极与论文的著者、导师及学位授予单位联系,将取得著作权授权的论文,加工成为全文数据库,将著作权授权正在进行当中的论文,按国际惯例制作成为大文摘。
进一步的论文目录可以进入相关文章。
记录:1918条3. 编译原理课程辅助教学系统——自动机确定化、最小化、自底向上语法分析(全文);硕士;鞍山科技大学;200302184. 基于J2EE的选课系统(全文);硕士;北京工业大学;200305015. INTERNET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研究(全文);硕士;北京工业大学;200305016. 基于B/S结构的通用型考试系统(全文);硕士;北京工业大学;200304017. 网上报考系统以及数据加密传输的研究和应用(全文);硕士;北京工业大学;200305018. 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全文);硕士;北京工业大学;200306019. 基于网络的远程实时实验教学系统(全文);硕士;北京工业大学;2003050111. 校园网网络教室多媒体信息传输技术的研究(全文);硕士;大连海事大学;2003030112. 基于电子类教学平台的数据传输(全文);硕士;大连海事大学;2003030113. 基于JSP技术构建的电子类教学平台(全文);硕士;大连海事大学;003030115.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全文);硕士;东北大学;2003020116. CAD/CAM教学在远程教育中的实现(全文);硕士;东北大学;2003020120. 网络教育企业发展的战略分析(全文);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040134. 构建P2P的实时流媒体远程教学交互系统(全文);硕士;贵州工业大学;2003053035. 智能CAA理论研究及应用(全文);硕士;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020137. 基于XML的网络课件标准体系及浏览处理研究(全文);硕士;合肥工业大学;2003050146. 远程教育管理平台系统模型及学生行为分析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全文);硕士;华南理工大学;2003020147. 学习者模型标准的研究(全文);硕士;华南理工大学;2003051248. 教育资源交换平台的研究与设计(全文);硕士;华南理工大学;2003050151. 基于网络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研究(全文);硕士;华南师范大学;2003060152. 基于新课程评定理念的在线作业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全文);硕士;华南师范大学;2003060153. 网络教育资源重组的研究与实现(全文);硕士;华南师范大学;2003060159.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中基于BBS的交互式学习研究(全文);硕士;华南师范大学;2003060160. 基于网络的CPS训练对创造性思维技能提高的促进效果(全文);硕士;华南师范大学;2003060163. 网络课程中专题导向异步学习模式研究——《网络教育概论》的实践与反思(全文);硕士;华南师范大学;2003050171. 中学化学多媒体CAI发展的探索——多媒体CAI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评价与发展(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3050175. 网络虚拟实验体系结构研究(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3050176.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3050177.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型研究与软件开发(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3050178. 湖北省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兼论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运用(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3050187. 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3050188. 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中的教育资源组织与管理(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3050190. 在局域网中建立基于Web的视频点播系统(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30501 102. 基于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高中生词汇拓展策略探讨(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30401106. 基于学习对象元数据的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全文);硕士;江南大学;20030101107. 基于SMIL的多媒体课程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全文);硕士;江西师范大学;20030501108. 基于J2EE的程序设计智能教学软件平台研究(全文);硕士;江西师范大学;20030601115. 信息技术支持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全文);硕士;江西师范大学;20030501116. 信息技术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应用研究(全文);硕士;江西师范大学;20030501 117. 基于多元智能(MI)的个性化学习研究(全文);硕士;江西师范大学;20030501 118.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研究(全文);硕士;江西师范大学;20030501 123.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系统(全文);硕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0322124. 基于ASP技术的远程教育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全文);硕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0501139.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全文);硕士;曲阜师范大学;20030401143. 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全文);硕士;曲阜师范大学;20030325152. 基于Internet 的研究性学习(全文);硕士;山东师范大学;20030430157.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全文);硕士;山东师范大学;20030701172. 基于数据库的多媒体资源库管理平台的研究(全文);硕士;山东师范大学;20030424 178.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学习信息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全文);硕士;山东师范大学;20030528189. 基于Web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全文);硕士;山东师范大学;20030428190.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研究与思考(全文);硕士;山东师范大学;20030428192. 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全文);硕士;山东师范大学;20030424196. 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全文);硕士;陕西师范大学;20030501 197. 自适应网络课程设计研究(全文);硕士;陕西师范大学;20030501198. PBL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全文);硕士;陕西师范大学;20030501 216. “协作研究性学习网络支持平台”的开发与实践(全文);硕士;首都师范大学;20030501218.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全文);硕士;首都师范大学;20030501 227. 课程整合:问题与对策(全文);硕士;首都师范大学;20030501234. 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全文);硕士;太原理工大学;20030501236. 多媒体CAI软件设计的研究(全文);硕士;太原理工大学;20030401239. 基于Agent的个性化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全文);硕士;太原理工大学;20030501243.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制作和研究(全文);硕士;同济大学;20030113251. XML同步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全文);硕士;武汉理工大学;20030501254. 网络教学中的电子白板研究与设计(全文);硕士;武汉理工大学;20030501 255. 基于B/S模式的网上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全文);硕士;西安工业学院;20030301256. 基于C/S与B/S联合模式的综合教学管理系统(全文);硕士;西安工业学院;20030301257. 研究生课外网络辅助写作论坛个案研究(全文);硕士;西安交通大学;20030301 260. 远程教育教学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全文);硕士;西北大学;20030501 261. 远程教育网站的设计及实现(全文);硕士;西北工业大学;20030101262. 实时远程多媒体教育系统的研究与软件实现(全文);硕士;西北工业大学;20030301 275. 网络教学资源自适应组织研究——基于学生模型的教学资源个性化组织模型研究与实现(全文);硕士;西南师范大学;20030501276. 基于微策略调整的web智能教学系统构建技术研究(全文);硕士;西南师范大学;20030501277. 多模式智能网络学习平台研究(全文);硕士;西南师范大学;20030501289. 基于远程教育标准的多媒体写作系统的设计实现(全文);硕士;燕山大学;20030401298. 北工大网络教学系统的研制与实现(全文);硕士;北京工业大学;20021201 303. 探究式环境教育网络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501 304. 《教学设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设计、开发和试用(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601306. 远程网络学位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研究(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501308. 网络课程的评价维度和指标体系研究(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501310.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501311. Web教学平台中的交互技术(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501312. 基于WEB网络课程开发工具的研究和改进(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501 313. 网络教育资源库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应用研究与XMS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501314. 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初探——《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开发(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601315. 基于协作学习的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模式研究(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501316. 基于Web的网络课件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501318. 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601319. 网络课件协作开发管理系统设计(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501 321.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设计(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501326. 研究性学习中生物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开发(全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20020501333. 分布式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全文);硕士;长春理工大学;20021201 337. 基于WEB的网络智能CAI教学系统研究与实现(全文);硕士;成都理工大学;20020601348. 网络教育自适应试卷生成技术研究与实践(全文);硕士;东北大学;20020101 354. 计算机辅助教学测试及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全文);硕士;东北大学;20020101 355. 基于Web的教育系统的研究及WBI&L的开发(全文);硕士;东北大学;20020801 356. 面向数字化校园的网上教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全文);硕士;东北大学;20021201360. 网络自适应考试的计算机实现(全文);硕士;东北大学;20020201381. 自主—合作学习应用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全文);硕士;福建师范大学;20020830391. 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全文);硕士;福建师范大学;20020826 434. 面向对象方法及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全文);硕士;湖北大学;20020501 442. ActiveX技术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全文);硕士;华南理工大学;20020510 448. 网络教学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20501451. 基于Web的自适应考试系统研究(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20501 452. 基于系统观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20501 463. 基于E-Learning的CSTB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20501470. UML在网上教学系统建模中的应用(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20501 482.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远程教学系统设计研究(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20021201 484. 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研究(全文);硕士;江西师范大学;20020501 500. 基于三层结构的Web课程辅导站的实现和研究(全文);硕士;南京理工大学;20020901528. 基于WWW的智能化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全文);硕士;山东科技大学;20020501564. 基于Web的教学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全文);硕士;山东师范大学;20020420 566. 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全文);硕士;山东师范大学;20020428591. 多媒体数据库在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设计与开发(全文);硕士;山东师范大学;20021028674. 分布式多媒体远端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全文);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0101693. 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与网络考试相关问题研究(全文);硕士;西南交通大学;20020501694. 流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全文);硕士;西南交通大学;20020501 735. 基于多代理人的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全文);硕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0701738. 基于Web的教学支持系统研究(全文);硕士;中南大学;20020101754. 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软件设计与实现(全文);硕士;大连海事大学;20010303755. 网上远程教学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全文);硕士;大连海事大学;20010301民事诉讼法方向选题(共233个)1.论我国民诉审级制度2.论民事权利保障与民事公益诉讼3.浅议民事诉讼公开审判制度的改革和完善4.浅论群体性纠纷的诉讼模式5.民事纠纷调解解决机制研究6.人民调解制度刍议7.试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8.民事诉讼级别管辖若干问题刍议9.论法院/kns50/classical/singledbdetail.aspx?QueryID=18&CurRec=10" \t "rightbottomframe" 民事纠纷救济机制成本分析10.民事纠纷救济机制成本分析11.民事检察权保障制度研究12.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法律地位13.由ADR制度谈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14.论司法最终解决原则15.论民事审判两审终审制16.浅论法官释明权17.论阐明权的界限p://172.16.42.7/kns50/classical/singledbdetail.aspx?QueryID=18&CurRec=170" \t"rightbottomframe" 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司法救济19.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司法救济20.既判力的作用及其正当化根据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453" \t "_blank" 略论检察机关机关民事公诉权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204" \t "_blank" 浅析法官强制调强制调解的原因及对策"http://172.16.42.7/kns50/classical/singledbdetail.aspx?QueryID=18&CurRec=235" \t "rightbottomframe" 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合理建构24.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合理建构25.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重构26.对民事案件审判的法律监督27.论法官独立28.法官独立与舆论监督29.人大代表个案监督的法律思考30.论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862" \t "_blank" 论当事人处分处分权的程序保障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784" \t "_blank" 论民事诉讼中讼中的公开审判制度http://172.16.42.7/kns50/classical/singledbdetail.aspx?QueryID=18&CurRec=169" \t "rightbottomframe"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诉讼合意34.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诉讼合意35.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之重构36.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37.医疗过失举证责任研究38.我国举证时限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39.证人出庭难的法律原因及对策思考40.试析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价值标准41.论证人拒证权42.论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43.疗纠纷中医生过错认定及其归责原则44.关于当事人合理逾期举证的思考45.民事诉讼当事人取证权保障探析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964" \t "_blank" 完善民事诉讼证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的思考"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823" \t "_blank" 对视听资料资料法律地位的再思考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853" \t "_blank" 电子证据在民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问题探析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921" \t "_blank" 论民事诉事诉讼中的心证公开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929" \t "_blank" 构建我国司法鉴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事诉讼“明显优势证据”证明标准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1436" \t "_blank" 民事诉事诉讼中预决事实研究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307" \t "_blank" 从非法证据看据看偷录偷拍的判断标准HYPERL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47" \t "_blank""_blank" 浅析民事诉讼中的事实推定55.论民事诉讼证明标准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62" \t "_blank" 浅议民事诉讼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79" \t "_blank" 试论我国民事国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定位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486" \t "_blank" 我国民事证民事证人制度的构建与完善"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346" \t "_blank" 知识产权诉讼权诉讼证据问题研究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306" \t "_blank" 对医疗侵权诉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思考L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867" \t "_blank" 试论我论我国民事诉讼“明显优势证据”证明标准RL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869" \t "_blank" 论拟论拟制的自认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283" \t "_blank" 论民事诉讼中的证的证据保全制度及其完善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284" \t "_blank" 论民事诉事诉讼司法认知对象的认定"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1415" \t "_blank" 法律弱势群势群体的权利保护——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制度下的思考66.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682" \t "_blank" 论民事诉讼事诉讼中自由心证的制约与保障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658" \t "_blank" 鉴定结论的结论的审查和认定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830" \t "_blank" 证明责任正置分置分配标准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835" \t "_blank" 论民事证据合意合意/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716" \t "_blank" 民事诉讼举证之期之期限及效力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752" \t "_blank" 论私录视听资听资料的证据合法性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755" \t "_blank" 环境诉讼因果因果关系推定比较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1099" \t "_blank" 环境污染污染侵权责任成立的举证责任分配76.论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996" \t "_blank"论保险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263" \t "_blank" 论民事诉讼诉讼的免证事实p://172.16.42.7/kns50/classical/singledbdetail.aspx?QueryID=18&CurRec=167" \t "rightbottomframe" 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及其成立要件79.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及其成立要件80.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81.关于小额诉讼程序的思考82.论知识产权不侵权之诉83.反诉类型化研究84.论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构建85.事撤诉制度的法理及相关立法86.论民事反诉制度87.论民事再审原则88.小额诉讼程序的法理基础89.建立我国公司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思考90.家事事件程序的法理分析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761" \t "_blank" 消费者公益诉讼益诉讼的法理与规则分析"/kns50/classical/singledbdetail.aspx?QueryID=18&CurRec=28" \t "rightbottomframe" 论诉讼保全中保全对象93.论诉讼保全中保全对象94.论诉讼保全中的保全措施95.略论在途期间之立法完善96.关于我国检察机关在消费者权益诉讼的作用的思考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1107" \t "_blank" 执行参与分配与分配制度之探析ttp:///kns50/classical/singledbdetail.aspx?QueryID=18&CurRec=40" \t "rightbottomframe" 执行异议之诉的程序构造99.执行异议之诉的程序构造100.论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与性质101.试议民事强制执行救济制度的完善102.浅论民事强制执行权的分权运作103.我国民事执行制度的反思与改革104.论民事强制执行的改革与完善105.论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106.论民事执行中的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400" \t "_blank"论家事案件之执行//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1432" \t "_blank" 试论我国的委托国的委托执行制度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833" \t "_blank" 论强制执行程制执行程序中的权利保障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403" \t "_blank" 民事案件执行案件执行难问题分析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82" \t "_blank" 论代位执行制度位执行制度/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675" \t "_blank" 民事协助执行人浅执行人浅论://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858" \t "_blank" 试论被执行人的变执行人的变更和追加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352" \t "_blank" 试论民事执行民事执行中的豁免HYPERLINK"/kns50/classical/singledbdetail.aspx?QueryID=39&CurRec=51" \t "rightbottomframe" 集团诉讼中律师作用研究115.民事执行中的被执行人权益保护116.集团诉讼中律师作用研究117.试论民事错诉的法律规制118.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若干问题探讨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280" \t "_blank" 论民事上诉论民事上诉中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http://172.16.42.7/kns50/classical/singledbdetail.aspx?QueryID=18&CurRec=198" \t "http://172.16.42.7/kns50/classical/singledbdetail.aspx?QueryID=18&CurRec=198" \t "rightbottomframe" 浅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模式选择121.浅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模式选择122.诉前财产保全http://172.16.42.7/kns50/classical/singledbdetail.aspx?QueryID=18&CurRec=248" \t \t "rightbottomframe" 反诉提起条件初探124.反诉提起条件初探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281" \t "_blank" 民事地域民事地域管辖的完善://172.16.42.7/kns50/classical/singledbdetail.aspx?QueryID=18&CurRec=245" \t "rightbottomframe" 论我国体育纠纷诉讼解决机制127.论我国体育纠纷诉讼解决机制/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288" \t "_blank" 再审中的诉权与即诉权与即判力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337" \t "_blank" 我国缺席判决制席判决制度现状评析及其完善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340" \t "_blank" 现代社会医现代社会医疗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几点建议132.完善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几点建议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356" \t "_blank" 论股东派论股东派生诉讼费用://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370" \t "_blank" 既判力客观范围的客观范围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定位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404" \t "_blank" 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思考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378" \t "_blank" 论民诉法基本原诉法基本原则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完善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384" \t "_blank" 民事简易民事简易程序现状分析及改革构想"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397" \t "_blank" 论我国督促我国督促程序之完善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406" \t "_blank" 我国民事诉讼费事诉讼费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417" \t "_blank" 我国民事诉我国民事诉讼地域管辖制度之反思"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420" \t "_blank" 关于完善我于完善我国商事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思考"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484" \t "_blank" 论民事判决既民事判决既判力的客观范围143.民事诉讼救助"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484" \t "_blank" 论民事判决既民事判决既判力的客观范围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489" \t "_blank" 试论我国的仲我国的仲裁环境及其优化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493" \t "_blank" 论知识产权不识产权不侵权确认之诉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498" \t "_blank" 民事执行权的执行权的配置方式与民事执行体制的构建RL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02" \t "_blank" 论集"_blank" 论集中审理原则及其制度构想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10" \t "_blank" 我国环境民事环境民事纠纷仲裁制度的构建"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11" \t "_blank" 造法性民事法性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研究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16" \t "_blank" 论民事诉讼专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及其诉讼程序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17" \t "_blank" 略论民事诉略论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26" \t "_blank" 对完善我国民事善我国民事再审启动事由的思考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29" \t "_blank" 关于“诉讼关于“诉讼契约”的思考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32" \t "_blank" 论民事错诉责任事错诉责任制度://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42" \t "_blank" 确权诉讼程序法律讼程序法律问题研究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44" \t "_blank" 民事诉讼简易诉讼简易程序的健全和完善"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80" \t "_blank" “恶意民事诉意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制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592" \t "_blank" 保险代位求偿代位求偿诉讼若干问题探讨"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600" \t "_blank" 浅谈法官中立谈法官中立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615" \t "_blank" 论“无独立请求权第请求权第三人”的权益保护L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661" \t "_blank" 抵销诉"_blank" 抵销诉讼及其判决的效力163.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665" \t "_blank" 关于我国民事诉我国民事诉讼法发回重审制度的思考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674" \t "_blank" 美国证券美国证券集团诉讼与我国证券民事诉讼形式之完善PERL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681" \t "_blank" 民"_blank" 民事公益诉讼模式论://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691" \t "_blank" 试析民事诉讼中自事诉讼中自认的构成要件"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694" \t "_blank" 现代乡村社会代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与民事纠纷解决路径选择ERL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699" \t "_blank" 论民"_blank" 论民事再审程序的缺陷与完善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707" \t "_blank" 略论我国的股我国的股东诉讼制度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729" \t "_blank" 关于民事诉讼行民事诉讼行为保全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L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771" \t "_blank" 中国涉"_blank" 中国涉外民事管辖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ERL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776" \t "_blank" 论法"_blank" 论法院监督仲裁裁决的范围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779" \t "_blank" 我国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法典体例的反思与重构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822" \t "_blank" 论民事诉论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829" \t "_blank" 现代型民事诉讼民事诉讼中的原告资格和当事人适格LINK "http://172.16.42.7/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898" \t "_blank" 论仲裁。
C S与P2P模式在信息资源共享中的比较
—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刘 劲 松 ( 1953-) , 男 , 现 为 高 级 工 程 师。主要研究方向: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30
大地威胁 P2P 网络的安全。
2 C/S 与 P 2P 模 式 在 信 息 资 源 共 享 中的比较
C/S 和 P 2P 模 式 下 信 1 信息资源共享 C/S 模式, 完全依 赖 服 务 器 来 实 现 信 息 共 享; 而 P2P 模式, 每个节点既是信息发布者, 同时也是信息享用者。C/S 模式的信息资源共 享是不完全的共享, 没有服务器响应, 客户端 许多宝贵的资源无法得到利用; 而 P2P 模式, 一 切 闲 散 资 源 都 有 机 会 得 到 充 分 利 用 。网 络 信 息资源共享方式, 发生很大的拓展。不仅共享 信息, 而且共享硬件等资源。提高了共享范围, 消除了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 2.2 信息交互 C/S 模式, 客户 机 之 间 不 具 有 交 互 能 力 ; P2P 模式, 信息交互可以在任意对等点之间进 行。 2.3 信息搜索 C/S 模式, 信息搜 索 源 局 限 于 服 务 器 上 的 数据和信息; 而 P2P 模式, 每个对等点上的信 息, 都可以成为信息源。用户共享所有网络用 户硬盘上的文件、目录等。P 2P 能够深度搜索 文档, 而且无需通过服务器, 也可以不受信息 文档格式和宿主设备的限制, 达到传统目录式 搜 索 引 擎 (只 能 搜 索 到 20% ~30% 的 网 络 信 息资源)无可比拟的深度(理论上将包括网络上 的所有开放的信息资源); C/S 模式, 由于服务 器的限制, 其检索结果没有 P2P 模式具有较 强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综 上 所 述 可 见 , C/S 模 式 是 一 对 多 的 关 系; P2P 模式是一对一的关系。这两种模式共 存, 在信息资源的共享上, 各有各的精彩, 是对 现有互联网应用的有效互补。
基于Winsock技术P2P与C/S混合模式的EIM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Winsock技术P2P与C/S混合模式的EIM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作者:姚丽琴黄汉永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07期【摘要】针对于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即时通信软件不适合于企业内部即时通讯的问题,提出了基于Winsock技术P2P与C/S混合模式来实现企业的即时通信,这种通信系统既能实现企业用户间的点对点通讯,又能实现企业内部安全与监督管理。
【关键词】 EIMWinSock技术P2P C/S模式1 引言随着网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企事业中越来越需要不同系统协同工作,这就要求企事业内部进行即时通信,现在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采用电话和电子邮件通信手段,它虽然起了很大的沟通作用但还是无法实现即时通信,有的还用市面上流行的即时通信软件,比如ICQ、腾讯QQ、MSN等软件,但这些软件都针对个人通信,由于它们是一种公共服务,处于开放网络环境下,因而它们在为企事业或机构用户提供协作支持的同时,也带来了来自公众网络的信息干扰,存在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信息安全的隐患,所以并不太适合企事业内部的通信。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自主开发企事业即时通信软件简称EIM(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
通过调研与分析市面上流行的一些通信软件并结合企业网络通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Winsock技术P2P与C/S混合模式来实现企业的即时通信。
2 系统采用的几种关键技术2.1Winsock技术Winsock是一套开放的、支持多种协议的Windows环境下网络编程接口,是Windows环境下网络编程事实上的标准。
这些接口是一些灵活的函数,应用程序通过调用Winsock的API (应用程序接口)实现相互通信,而Winsock利用下层通迅协议功能和操作系统调用实现实际的通信工作。
使用WinSock控件能实现网络通讯的基本功能,既可使用WinSock控件开发面向连接的应用程序, 也可开发无连接的网络应用程序。
如聊天室程序, FTP 客户端应用程序, 电子邮件收发程序等, 很多复杂网络应用程序也都是这些基本的应用演变而来的。
C/S和P2P相结合的视频点播系统的研究
2 系统 的 研 究 和 设 计
2 1 系统的体 系结构 .
P P系统在具体实现中主要存在三种不 同的结构 , 2 即以 N pt 为代表的带核心服务器的混合 P P结 as r e 2 构 , G uea 以 n tl为代表的纯 P P结构和以 Mop es l 2 rhu 为代表的带超级节点的 P P结构 l 2 3 。考虑到很多 P P 2 应用所涉及到的版权纠纷 问题 , 本系统采用 C S和纯 P P相结合的结构。系统结构如图 2 / 2 所示 。
维普资讯
第2 卷第6 6 期
苏
州
大
学
学
报( 工
科
版)
旦
文 章 编 号 :6 3 4 X(0 6 0 1 7 —0 7 20 }6—0 4 0 3—0 4
!
堡
! — — — 坠 —
C S和 P P相 结合 的视 频 点 播 系统 的研 究 / 2
P P应用的公共平台 , 2 使得 P P应用能更方便地共享信息 , 2 也使得开发者能够轻松地构建 P P应用。J T 2 X A 为构建 P P网络提供 了一组协议 , 2 使用这些协议对等体 ( er可 以互相发现 、 Pe) 组织 、 监视 和通信 。J T 由 XA 三层 组成 , 图 1 示 。其 中第一 层是 J TA核心 层 , 如 所 X 它包 含 了服务 所需 要 的核心 功能 , 装 了对 等体 、 等 封 对
关键 词 : 流媒 体 ; D; 2 J T VO P P;X A 一
中图分 类号 - P 1 T 31
文 献标识 码 : A
O 引 言
常见 的 V D系统大都是采用传统的 B S或 C S模式 , O / / 在这些模式 中大量 的资源集 聚在少数昂贵的视
基于P2P的网络教学系统设计
K y r s Ne o k T a h g P e - - e r S r a n e i ; s u c h r g e wo d : t r e c i ; e r o P e ; t mi gM d a Re o r eS a n w n t e i
络教学 系统主要采 用 C S或 BS结构 , / / 教学服务和教学 资源 主要集 中在服务器 上,各客 户端 P C机之间不能相互交换资
势, 并在文件共享 、 布式计算 、 分 网络存储 、 流媒 体上取得 了 广泛 的应用 。 第一代 P P系统 以 Na s r 2 pt 为代表 , e 通过一个 中
fi r , x e s ec s f y tm n w f ce c .nti p p rP Ptc n lg n e oktahn y tm o i ̄ wi XTA al e e p n w ot s u ’ o s e a dl e in y I s a e, 2 h oo y a dn t r c igsse c mb o i h e w e n t J h
能f 。
源, 只能通过服务 器来集 中访 问。这种 网络应用模式虽然能 够应付课堂教学需要, 但是也存在几个 问题: 单点故障 : ① 由
于系统服务都 由服务器提供,一旦服务器发生软硬件故 障,
所有 的教学服务就 无法 运行; ②成本高 昂: 了应 付网络教 为
学 系统 的各种需求 , 服务器上 需要架构各种 教学 服务, 随着 客 户端节点的增加 , 对服务 器的性 能和存 储需 求都提 出了很
1 网 络教 学 系统 现 状
空 闲资源 , 在利 用率 、 扩展 性 、 错性 等方 面具有 很 大的优 容
基于Winsock技术P2P与C/S混合模式的EIM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 1 i o k技 术 .W m c
P Ppe—o ve) 2 ( rt— er e 在某种意义上说 是分散式 的, 不同于 网络
中心 辐 射 模 式 .它 是 分 散 的设 备 到设 备 或 者 服 务 到 服 务 的模 式 系 统之 间通 过 直 接 交 互 来 实 现 计 算 机 资 源 和 服 务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享 。P P 2 并 不 是 单 纯 的 某 种 技 术 ,而 是 一 种 思 想 ,它 是 对 传 统 的 Cs ,
维普资讯
基 于 W isc n o k技 术 P P 与 C S混 合模 式 2 / 的 E M 系 统 的研究 与实现 I
1中南 大学信 息科 学与 工程 学院 2集 美大学计算 机 工程 学院 姚 丽琴 黄 汉永 . . ・
【 要 J 针 对 于 目前 市 面上 流 行 的 即时 通 信 软 件不 适 合 于 企 业 内 部 即 时通 讯 的 问题 . 出 了基 于 W f o k技 术 P P与 C S混 合 模 擅 提 n c s 2 /
系统 。 行 、 电 的 网络 系 统 等 。 银 邮
服 务 器 在 C s 型 中处 于一 个 中 心地 位 。 服务 器一 般 同 时 ,模
为 多 个 客 户提 供 服 务 。 就 造 成 了服 务 器设 计 的复 杂 性 。 这 特别 是
像 即时 通 讯 服 务器 这 类 具 有 社 区 性 的 服 务 器 ,它 只 有 为 群体 提 供服务才有意义。 即时 通 讯服 务 器是 数 据 中 心 , 是 客 户 活 动 的 它 中介 。 要 同时 应 对 众 多 客户 的请 求 。 需
事业 单 位 采 用 电话 和 电 子 邮件 通信 手 段 。它 虽 然 起 了很 大 的沟 通 作用 但 还 是 无 法 实 现 即 时 通 信 ,有 的还 用 市 面上 流 行 的 即时
一流课程建设研究
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作者:韩永奇马丽张立娜等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2022年第22期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一流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对分教学中图法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1引言“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计算机学科研究生统考课程,其专业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很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和建设思路。
微课、慕课、智慧树、超星学习通、对分易和云班课等平台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有利于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课程思政和案例教学越来越多地融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育人先育德,传道授业解惑与育人育才有机结合,面向工程认证的课程建设更是要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意识。
尽管如此,“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没有结合前沿更新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案例教学应用不足、教学评价不合理、教学反思缺失、教学管理无法形成闭环等问题。
因此,助力“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更上新台阶势在必行。
吉林农业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历经三个阶段。
初期,以获评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示范课、优秀课为标志;深入改革期,以获评省级优秀课为标志,主要应用系统论和辩证法重构课程内容,引入对分教学法;新发展期,以获评吉林省一流课程为标志,主要开展课程思政,融入智慧农业,利用学习通和对分易教学平台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体系。
本课程为计算机类专业大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支撑毕业生就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TCP/IP协议工作原理以及网络协议分析方法,了解网络安全和网络领域“卡脖子”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2.2能力目标具有将本课程学习的比较分析、类比分析、矛盾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应用于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能力;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能力;具有系统、辩证、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资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等.本专业本科学生选题可以参考所列研究方向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合理选题,开展论文写作。
方向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论文可以写成计算机项目设计、项目开发及应用型、解决方案型、应用效果展示型、计算机理论应用型等,主要围绕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等领域。
写作过程中注意选题的可行性,选择自己熟悉领域,考虑选题大小难易程度,合理选择切入点.软件工程方向论文可以写成软件系统需求分析、设计与开发、项目协作、软件项目开发及应用、软件系统效果及应用展示型等,主要围绕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理论、软件工程、软件应用等领域.写作过程中注意选题的可行性,选择自己熟悉领域,考虑选题大小难易程度,合理选择切入点。
通信工程方向论文可以写成通信领域内网络、系统、设备以及信息交换、传输、处理方面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运行维护等方面,主要围绕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等领域。
写作过程中注意选题的可行性,选择自己熟悉领域,考虑选题大小难易程度,合理选择切入点。
方向四、网络工程网络方向论文可以写成网络工程相关基本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等方面,主要围绕局域网系统设计、广域网系统设计、网络工程实践项目、网络体系结构设计等领域。
写作过程中注意选题的可行性,选择自己熟悉领域,考虑选题大小难易程度,合理选择切入点。
方向五、数据库与信息系统数据库与信息系统方向论文可以写成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数据管理与数据处理、数据集成、数据检索等方面,主要围绕数据模型设计、数据研究与分析、数据效果查询与展示等领域。
写作过程中注意选题的可行性,选择自己熟悉领域,考虑选题大小难易程度,合理选择切入点。
p2p和cs模式的区别与对比
p2p和cs模式的区别与对⽐区别:P2P(Peer-to-Peer端到端)模型是与C/S(客户/服务器)模型相对应。
基于C/S的⽤户间通信需要由服务器中转,在C/S中的服务器故障将导致整个⽹络通信的瘫痪,⽽基于P2P的⽤户间则是直接通信,去掉了服务器这⼀层,带来的显著优点是通信时没有单⼀的失败点,⼀个⽤户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p2p⽹络。
P2p通信模型在p2p⽹络中,任何两个端点之间可实现直接通信。
在基于C/s的⽹络中,客户端可以通过向服务器注册来实现定位(获得IP和端⼝)。
在p2p⽹络中,是如何实现彼此之间的定位和通信,下⾯做⼀阐述。
获得⽹络中可以通信端点的ip和端⼝假设有⼀个端点a,欲与p2p⽹络中的其他端点通信,在通信之前,端点A必须⾸先把⾃⼰的ip和端⼝通知p2p⽹络中的其他每⼀个端点。
其他每个端点收到这个信息后,就获得了端点A的ip和端⼝,随后向端点A反馈⾃⼰的ip和端⼝信息,使端点A也获得P2P⽹络中的每个端点的ip和端⼝。
这⾥有两个技术可以完成端点A向其他端点通知其Ip和端⼝的⼯作,⼀是⼴播技术,⼆是多播技术。
⼴播技术主要在局域⽹中使⽤,在局域⽹中的每⼀个端点(主机)都不得不接受并处理⼀个⼴播数据包,因此为了避免⽹络阻塞,路由器均限制⼴播数据包的通过。
所以设计基于互联⽹的p2p程序不适合采⽤⼴播技术。
多播技术是⼀种允许⼀个或多个发送者(多播源)发送单⼀的数据包到多个接收者(⼀次的,同时的)⽹络技术。
多播源把数据包发送到特定多播组,⽽只有属于该多播组的地址才能接受到数据包。
多播可以⼤⼤的节省⽹络带宽,提⾼了数据的传送效率。
减少了主⼲⽹出现拥塞的可能性。
多播组中的端点(主机)可以是在同⼀个物理⽹络,也可以来⾃不同的物理⽹络(如果由多播路由器的⽀持)。
因此,多播技术是我们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C/S和P2P综合模式的分布式教学资源共享技术研究
作者:孙毅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9年第02期
摘要:本文提出了基于C/S和P2P综合模式的分布式资源共享的概念,构建共享群组和群组联盟,使群组内和群组之间的节点实现多层次、多通道的资源共享;分析了共享群组的系统模型,并研究了相关技术。
该技术可应用在教学资源、图书资源、企业资源等的共享服务上。
关键词:C/S模式 P2P模式分布式资源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3-0044-03
一、引言
目前,资源的共享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共享,一种是基于P2P(点对点)模式的共享。
[1] C/S模式是一对多的模式,服务器是资源汇集的中心,客户机通过“请求-响应”模式从服务器得到所需的资源,它的优点是资源储存和管理比较规范、安全性好,其缺点是投资和维护成本较高、资源难以实现动态更新且负荷过大时会造成网络的阻塞。
P2P模式是指不通过中枢服务器,而是直接在客户机之间实现资源交换的一种新技术,其优点是每个节点都向网络贡献自己的资源,资源存储和传输是以分散、异步的方式进行,各种负荷得以合理的均衡,资源的版本具有实时性,其缺点是缺乏有效的资源管理和搜索机制。
本文针对资源的分布式特点,提出基于C/S和P2P综合模式的资源共享概念,研究了共享群组和群组联盟系统模型、资源搜索技术等,提供了实现多层次、多通道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二、基于C/S和P2P综合模式的资源共享原理
资源共享是否有效取决于三个指标:资源丰富性;资源搜索的效率和获得率;资源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提出基于C/S和P2P综合模式的资源共享模型来实现以上要求。
1.共享群组模型
指定网络中的一台服务器作为一个共享群组的中心,客户机用户通过注册登录的方式成为该共享群组的用户,它们围绕服务器组成了一个共享群组,数目越多,则资源的丰富性越能得到保证。
群组构建的前提条件是客户机能对服务器进行访问,与它们之间的物理位置无关。
用户可在服务器数据库上发布自己的资源,其中资源信息(包括资源名称、大小、所属用户和保存位置等)是必需的,而资源文件本身可选择是否上传到服务器。
用户登录服务器,可以获得该群组的分类资源信息,也可按关键字搜索,找到满足自己需要的资源信息,然后根据该资源的保存位置,选择以下两种模式之一进行下载:(1)如果资源未上传到服务器,则连接该资源所在的客户机进行P2P下载;(2)如果资源已经上传到服务器,则可根据当前服务器下载的负荷大小以及资源所在的客户机是否在线,自动在C/S和P2P模式中进行选择,一般优先选择P2P模式。
在这种综合模式中,P2P模式分担了资源下载的大部分负荷,从而大大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保证了资源下载的高效率,这个特点称为多通道。
如图1所示为共享群组的原理和共享流程。
2.群组联盟模型
一个群组内所包含的客户机数量和资源总是有限的。
本文提出构建群组联盟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其模型如图2所示。
为网络中存在的多个群组设定一个中枢服务器,各群组的服务器将自己的数据库登记信息等发布到中枢服务器上,同时将中枢服务器的登记信息保存到自己的数据库。
群组内的客户机通过访问中枢服务器获得了其他群组服务器的登记信息,进而可以访问其他群组获得其中的资源。
中枢服务器与在其上注册自身信息的共享群组构成了一个群组联盟,通过它用户可以获得更加广泛的资源。
中枢服务器上不保存资源,负荷很小,因此群组联盟几乎可以无限扩充而不会导致负荷过大;也可考虑将各群组的资源信息定期发布到中心服务器,而客户机可通过访问中心服务器获得其它群组的资源信息。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多个中枢服务器,在更大范围联盟,一个群组也可注册到多个中枢服务器。
中枢服务器也可是某个共享群组的服务器,以节约硬件的成本。
3.资源管理
资源具有许多不同于普通文件的特点。
资源管理的功能除了普通文件的管理功能(如移动、更名等)外,还应包括以下功能:
(1)版本管理和属性管理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的开发者可能会对资源进行升级或更改,则资源版本号也应更新。
相对于普通文件,资源具有更多的属性,如资源名称、开发者等相关资源等,它们也应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
(2)分类管理功能。
资源总是应用于某些
具体领域,或者具有某些特定功用,根据这些特点对资源进行分类,将有效提高资源浏览和搜索的效率。
(3)共享的层次性。
根据资源的重要性和公开范围的不同,可将共享划分为完全共享、群组内共享和指定用户共享三个层次。
(4)共享的激励机制。
应采取适当措施激励用户提供更多的资源参与共享,以满足资源的丰富性要求。
例如可以采用积分制,用户提供资源能够赢得积分,而资源的索取则消耗积分,用户为了有足够的积分可下载更多的资源,必须提供更多的自身资源参与共享。
4.资源搜索
资源搜索功能让用户快速定位所需资源。
与一般的互联网搜索相比,本文的资源管理功能按照统一规范管理资源,因此搜索结果中的垃圾数据将大大减小。
根据实际的共享群组和群组联盟的构成特点,搜索的范围包括群组内的搜索和群组联盟搜索。
群组内搜索指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在群组服务器上搜索本群组名称、文件名和简介等包含该关键字的资源记录,搜索结果具有实时性。
群组联盟搜索指在群组联盟范围内搜索资源,可以有四种搜索方式:a)客户机同时连接联盟中的所有或部分群组服务器进行搜索;b)群组服务器定期访问其它群组服务器,检索其资源信息并保存到数据库中供本群组的成员搜索;c)群组服务器定期将自身资源信息发布到群组联盟的中枢服务器,客户机访问中枢服务器获得群组联盟中的资源信息;d)群组服务器定期将资源信息发布到中枢服务器,并从中枢服务器获得其他群组的资源信息,客户机访问本群组服务器获得联盟中其他服务器的资源信息。
搜索原理如图3所示。
这四种方式各有优缺点。
假设联盟中包含的群组数目为Q,平均每个群组包含C台客户机,每台客户机平均每天进行N次搜索,服务器每天更新信息的次数为U,T为一台服务器一天的总负荷(被客户机搜索和更新自身信息的总次数),则有:
方式a:群组服务器负荷Ta=Q×C×N
方式b:群组服务器负荷Tb=C×N+2×(Q-1)×U
方式c:群组服务器负荷Tc=C×N+U,中枢服务器负荷Tc′=Q×C×N+Q×U
方式d:群组服务器负荷Td=C×N+2U,中枢服务器负荷Td′=2×Q×U
方式a的优点是搜索结果具有实时性,但在客户机总数较多的情况下,会导致服务器负荷过重,因此只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中小型局域网;方式b无固定中枢服务器,各群组之间组成松散联盟,依靠友邻许可实现群组间共享;方式c适用于需要采用中枢服务器对群组资源共享进行控制的场合,但中枢服务器负荷较大;方式d同样可实现对群组间资源共享的控制,且中枢服务器负荷小,但资源信息的实时性稍差。
三、应用实例和关键技术的实现
该技术已应用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资源管理和共享系统的开发。
图4所示为其试验系统的实例。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教师需要开发和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源,并且这些资源呈分布状态存在于教师的手提电脑和台式机上。
该系统的应用,将为教师提供一个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减小重复劳动的时间,使之精力集中在教学水平的提高上,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系统的体系结构
该系统包括资源管理系统和资源共享系统两大模块。
资源管理系统又包含资源入库、导出和版本控制等子模块,使用户对本机上的资源进行管理;资源共享系统包括资源上传、下载和搜索等子模块,使用户参与网络共享。
本地资源库采用Access桌面数据库,而群组服务器采用SQL Server 2000网络数据库。
Access数据库无需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以方便用户安装系统。
开发环境采用PowerBuilder 11。
系统体系结构如图5所示。
2.资源的数据库保存
资源可以二进制类型的字段导入数据库进行保存,也可以保存在文件夹中,数据库中仅保存其路径。
资源文件的入库和导出采用PowerBuilder中的SQL脚本语言实现。
资源的数据结构如图6所示。
3.资源P2P传输
资源的P2P传输可采用WinSocket控件实现。
用户登录到群组服务器后,将本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信息提交到服务器数据库,其他用户在下载该用户的资源时,根据这些信息通过WinSocket控件连接该用户,然后进行资源的P2P下载。
四、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C/S和P2P综合模式的分布式资源共享概念,通过构建共享群组和群组联盟,结合数据库技术和P2P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分布式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规范了资源管理,提高了网络传输的效率。
该技术已应用于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该技术有望推广至更广泛的领域。
?筅
参考文献:
[1]郭清蓉.基于C/S和P2P模式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流比较[J].图书馆学研究, 2007(2): 23-25.
[2]冯向兵,莫蓉,桂元坤,常智勇.基于设计知识的广义版本管理研究及实现方法[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6(3):17-21.
[3]林晶意.网格环境下资源共享的关键技术[J].微计算机信息, 2007,23(2-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