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学计划表

合集下载

思政教师德育工作计划表

思政教师德育工作计划表

思政教师德育工作计划表一、工作目标作为思政教师,我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思政课程的开展和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人才。

二、工作内容1. 制定思政课程教学计划根据学校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样化的思政课程教学计划,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讲解、国家政策法规的传达以及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教育等内容。

2. 开展主题班会和讲座组织学生参加主题班会和思政讲座,安排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参与学生思想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发展,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

4. 建设思政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建设思政教育资源库,搜集和整理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5. 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工作计划1. 制定思政课程教学计划结合新课标和学生需求,制定一学期的思政课程教学计划,包括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活动安排和教学目标等。

2. 开展主题班会和讲座每月组织一次主题班会或思政讲座,邀请学校领导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指导学生思想教育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困惑,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思想教育指导。

4. 收集思政教育资源每月搜集和整理3-5个相关的思政教育资源,包括视频、文字资料和案例等,建设思政教育资源库。

5. 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工作措施1. 提高学生思政课的参与度和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思政课的参与度。

2. 建立学生思想教育档案建立学生思想教育档案,及时记录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情感支持。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教育计划及进度表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教育计划及进度表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教育计划及进
度表
教育目标
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品德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负责任、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礼貌待人、自律自强的品格,同时注重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教育内容
该阶段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 `关注常识与健康`: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生活态度。

2. `积极上进、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我评价能力。

3. `友善待人、勤劳自立`: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品质、勤劳自立的品质,并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友善待人的丰富情感。

4. `环保节能、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环保节能、尊重他人的意识,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5.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使其通过团队合作,提高自身品德素质。

教育进度表
通过以上教育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进取,为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小学思品德智体美劳教学计划

小学思品德智体美劳教学计划

小学思品德智体美劳教学计划思品德智体美劳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小学思品德智体美劳教学的计划和实施方法。

一、教学目标思品德智体美劳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智力开发、身体健康、审美意识以及动手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道德情操,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

2. 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3. 身体健康:通过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5. 动手能力: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思品德教育:开展品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 智力开发:开展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 体育锻炼:开展体育课程和校园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团队合作精神。

4. 美术教育:开展美术课程和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5. 劳动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1. 组织情景式教学:通过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和发现,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项目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5.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特点,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评价1. 综合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品德表现和实践操作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品德教育计划及进度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品德教育计划及进度表
-分享诚实守信的事例
-进行角色扮演,讨论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4
9月22日
尊重他人
-讨论尊重他人的意义
-进行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尊重他人的能力
5
9月29日
勇于担责
-讲解勇于担责的概念
-进行个人责任小练习,引导学勇于承担责任
6
10月6日
爱护环境
-介绍爱护环境的方法
-进行环保主题手工制作活动
7
10月13日
孝敬父母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品德教育计划及进度表
目标
通过品德教育计划,培养四年级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进度表
序号
日期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1
9月1日
勤俭节约
-介绍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演示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的方法
2
9月8日
团结友爱
-讲述团结友爱的故事
-观看团结合作的视频
3
9月15日
诚实守信
12
11月17日
节约粮食
-讲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进行粮食浪费防止宣传活动
13
11月24日
敬业奉献
-分享敬业奉献的事例
-进行志愿服务活动
14
12月1日
意志坚定
-讲述意志坚定的故事
-进行意志训练游戏
15
12月8日
爱护公物
-引导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
-进行公物保护小练习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品德教育计划及进度表,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教学活动将通过多种形式,如故事讲述、游戏、角色扮演等,将品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小学教师思品坊研修计划表

小学教师思品坊研修计划表

小学教师思品坊研修计划表
研修背景与目的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不仅要承担知识传授的任务,还要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责任。

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辅导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思品坊研修计划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设立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提升处理学生行为问题的能力。

研修内容概览
该研修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模块:
1. 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教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 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学基础知识,教授如何识别和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3. 班级管理与师生沟通:分享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提升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能力。

4. 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通过真实案例的学习,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研修方式与周期
研修通常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线上部分包括网络课程学习、在线讨论等,便于教师灵活安排学习时间;线下部分则包括研讨会、工作坊等形式,以增强互动性和实践性。

整个研修周期一般为半年至一年不等,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

预期效果与评价
通过参与思品坊研修计划,教师们不仅能够在思想政治素质上得到提升,还能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得专业指导。

教师们在班级管理和师生沟通方面的技能也将得到显著增强。

研修结束后,教师们将接受综合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以确保研修效果得到实际应用。

结语。

五年级思品教学计划(

五年级思品教学计划(
2、初步了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机构和组织,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能过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懂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学会防微杜渐。
第三单元不屈的民族
1、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发起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以及中国人名不屈的抗争故事,树立初步的民族忧患意识,激起爱国热情。
2、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的成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祖国强大的体现。
3、知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感受祖国统一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1、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2、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正确处理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3、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4、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5、学会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1、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好危害,知道中国人民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深圳市富源学校小学部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班级
五(1)、(4)
科目
品德与社会
任课教师
钟优
学生人数
38+39
其中新增插班生人数
4+1
学生现状分析:(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等方面分析)
人数(占总数比例)
情况分析
优秀学生
较好学生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表、进度表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表、进度表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与要求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习和思考。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通过行为指导、情境辨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0
期中考试
11
第三单元
家人的爱
课堂练习及检测
12
让我自己来整理
课堂练习及检测
13
干点家务活
课堂练习及检测
14
第四单元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课堂练习及检测
15
请帮我一下吧
课堂练习及检测
16
分享真快乐
课堂练习及检测
17
大家一起来合作
课堂练习及检测
18
我们都是少先队员
课堂练习及检测
19
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章、节
主要教学内容
作业安排
1
第一单元
我们爱整洁
课堂练习及检测
2
我们有精神
课堂练习及检测
3
我不拖拉
课堂练习及检测
4
不做“小马虎”
课堂练习及检测
5
第二单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风儿轻轻吹
课堂练习及检测
6
花儿草儿真美丽
课堂练习及检测
7
可爱的动物
课堂练习及检测
8
大自然,谢谢您
课堂练习及检测
9
第三单元
我和我的家
课堂练习及检测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一方面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教师工作计划表道德与法治

教师工作计划表道德与法治

教师工作计划表道德与法治时间:2023年9月-2024年6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2. 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3.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一、教学内容1. 道德教育a. 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b. 道德情感与行为c. 道德与责任d. 道德与人际关系2. 法治教育a. 宪法基本原则b. 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c.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d. 反腐倡廉教育二、教学方法1. 含有思辨性与实践性的教育活动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与校园活动3. 结合案例、政策等进行教学4. 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三、教学重点1. 注重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2. 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观塑造3. 加强学生法治观念的内化和实践四、教学计划第一学期1. 第一周:介绍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2. 第二周:讨论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3. 第三周:进行道德情感与行为教育活动4. 第四周:进行道德与责任教育活动5. 第五周:进行道德与人际关系教育活动6. 第六周:进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活动7. 第七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活动8. 第八周:总结上半学期的教学内容第二学期1. 第一周:复习上学期的教学内容2. 第二周:引导学生拓展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内容3. 第三周:组织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活动4. 第四周:组织学生进行法治实践活动5. 第五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主题班会6. 第六周:设计道德与法治教育主题讲座7. 第七周:评价本学期的教学效果8. 第八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总结全年的教学工作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教学大纲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案例材料、政策文件4. 社会实践资源六、教学评价1. 考试与测验,主要考察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认知与理解2. 课堂表现与作业,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3. 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法治素养以上即是我在教学工作中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教学计划表,我会在这一年的教学之中尽心尽力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2)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2)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使其能够真实、善良、宽容、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

2. 开发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培养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合作与共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引导学生对世界的探索,培养他们的乐观、进取、创新、拼搏精神,使其具备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基本道德观念的讲解:包括诚信、友爱、尊重、责任、公平、公正、公益等。

2. 合理思维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3. 情感与人际交往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感情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情感表达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4. 社会公益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教学方法:1. 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应对能力。

2. 利用个案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4.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服务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评价:1. 结合学生日常表现,进行个别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利用课堂小组讨论、项目展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体评价,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3. 参与公益活动的学生,可以通过公益活动记录、经验分享等方式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社会服务中不断提升。

教学资源:1. 道德教育教材和辅助教材,包括相关案例、故事、视频等。

2. 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和参与的资源,包括社区组织、公益组织的合作等。

教学时间安排: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和学生学习需求,将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融入到日常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有机的整体。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㈠教学目标1. 通过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教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确的安排课余生活,合理规划课余生活,遇到问题,能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好班委,负责组织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为班级和同学服务,共同商定班级事务。

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教学,引导孩子们了解我们的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生活着56 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虽然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别,但是我们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4. 通过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民族瑰宝美丽文字,了解祖国的古代科技,认识源远流长传统美德,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㈡教学资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制定了以下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一、教育目标。

1.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追求。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教育内容。

1. 课堂教育,通过德育课、班会等形式,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 活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 榜样教育,通过树立身边的先进榜样,如身边的好老师、好同学等,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情感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教育方法。

1. 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求,采取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思想品德教育。

2. 实施全员参与,学校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到思想品德教育中来,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教育氛围,共同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

3. 实施多元化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德育课、班会、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育评价。

1. 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品德表现、社会实践成果等。

2. 定期进行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3. 鼓励学生参加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树立良好的品德榜样,通过表彰活动激励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

小学思品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思品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思品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在小学思品课程教学中,我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2. 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培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4. 帮助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小学思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课外拓展活动和德育活动。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理解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2. 课外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身心锻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实践能力;3. 德育活动:开展各种德育主题班会、品德故事会、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方法在小学思品课程的教学中,我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体验法、游戏法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1. 讲授法:通过讲解知识、讲述故事、讲述事例,引导学生理解知识、领悟道理;2. 讨论法: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4. 体验法:组织学生参观、实地考察、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体验能力;5. 游戏法:通过游戏等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手段在小学思品课程的教学中,我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活动教学、情景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实物教学:通过实物展示、实物操作、实物体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3. 活动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讨论演绎、实践操作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 情景教学:通过情景再现、情境创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置身其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的认识。

2024年一年级思品与生活教学计划

2024年一年级思品与生活教学计划

2024年一年级思品与生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思品与生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道德情感和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道德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一)思品教育1. 学习与规则相关的内容,如幸福生活的规则、学校的规则、礼仪的规则等,培养学生的守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宗教、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包容心态。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启发式教学、团队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质疑,并能够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生活教育1.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物品整理、衣着整齐等方面,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植物的养护、简单烹饪、急救知识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一)思品教育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比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生活教育1. 示范引导:老师先示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掌握生活技能。

2. 实际体验: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农场等地,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环境,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

3. 项目学习:组织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项目学习,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思品教育1. 学习与规则相关的内容,如讨论幸福生活的规则,引导学生思考幸福生活的要素,如友善、助人等,并培养学生守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2. 学习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如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和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包容心态。

3. 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如故事续写、画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进行思辨能力训练,如提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两年的学习,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意识、公共安全意识等初步建立,班上总体班风好,学风好。

但个别几个学生总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组织纪律涣散,希望通过这学期的学习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特别对家庭问题产生的特殊儿童更应多一份关爱。

三、教材分析:三年级教材的学习对象是刚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他们不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形成。

本册教材安排的四个单元不是四个领域的知识体系,而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四个领域,分别是:第一单元,关于快乐学习的探索。

第二单元,关于“我们的学校”的探索。

第三单元,关于“安全护我成长”的探索。

第四单元,关于“家是温暖的地方”的探索。

这四个领域的主题探索学习围绕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探索,获得感悟并内化于心。

从而达到对问题的明晰,逐步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爱学校、爱老师、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父母、爱家庭的新时代少年。

四、教学要求: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五、具体措施:1、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在探究中学。

2、注意联系我校学生实际,灵活使用教材,实现班本化教学。

3、尽量从儿童熟悉的生活、能感知的生活出发设计教学,引入新课学习。

4、注重引导学生道德的自主建构。

5、注意法治教育内容的准确性与适切性的统一。

一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表

一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表

一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表
品德教学工作计划表(一年级)
时间:每周
周一:
- 上午:介绍什么是品德,并展示品德的重要性。

讨论什么是好品德,如诚实、尊重、友善等,并与学生一起制定品德目标。

- 下午:以游戏活动的形式,教授与品德相关的课程,如分享、合作、友谊等。

周二:
- 上午:教授关于道德的课程,如诚实、正直、责任等。

通过故事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理解和培养好的道德观念。

- 下午:进行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并强调合作与互助的重要性。

周三:
- 上午:教授尊重和礼貌的课程,如如何与他人相处、待人接物等。

通过情景模拟和分组讨论,加深学生对尊重和礼貌的理解。

- 下午: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帮助他人和关心社区的意义。

周四:
- 上午:教授友善和拥抱多样性的课程,如接纳不同文化和才能。

通过游戏和讨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差异的意识。

- 下午:进行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学生彼此学习和分享,培养友善和合作的品德。

周五:
- 上午:回顾本周的品德课程和活动,总结学生的进步和成就。

与学生一起制定下周的品德目标。

- 下午:组织学生参与个人反思活动,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品德表现,并分享自己对品德的理解和感想。

备注:
- 每节课程的时间约为40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反馈,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和形式。

-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品德概念。

思政教师工作工作计划表

思政教师工作工作计划表

思政教师工作工作计划表一、工作目标1.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加强学生的政治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参与能力。

3.推动学校的思政课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二、具体工作计划1.加强学生德育教育(1)制定思政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

(2)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组织学生参加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建立学生德育档案,跟踪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强化学生政治学习(1)组织学生参加政治学习和研讨活动,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参与能力。

(2)开展主题班会和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关注国家大事。

(3)组织学生参加政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建立学生政治学习档案,跟踪学生政治学习情况,评估学生政治学习成绩。

3.推动思政课改革(1)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思政课教学水平。

(2)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

(3)组织课堂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和互相学习。

(4)开展思政课评比活动,激励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4.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1)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档案,记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成果。

(3)开展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体验。

(4)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5.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1)建立学生发展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

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思品教学计划范文

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思品教学计划范文

20242024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思品教学计划范文教学计划:五年级上册思品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2.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和情感;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关心家庭、关心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第一节课:我的人生信念(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故事、名人事迹等,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人生信念和目标,并分析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节课:亲情与友情(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故事、情感体验、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心家庭和友谊的意识。

第三节课:诚实守信(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故事、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第四节课:尊敬师长和团结合作(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故事、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尊敬师长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和团结合作的品质。

第五节课:珍惜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六节课:感恩与奉献(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感恩与奉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感恩和奉献的品质。

第七节课:公民责任与社会担当(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公民责任和社会担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第八节课:平等与公正(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平等与公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平等和公正的品质。

第九节课:和谐与包容(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谐与包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和谐和包容的品质。

第十节课:非暴力沟通与解决冲突(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学习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2012.08初一思品教学计划

2012.08初一思品教学计划

备 注
时间
教学单元
开学考 一 一 一 二 二 二 二
教学内容
1 1 2 2 3 3 4 4 复习 复习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双基要求(基本要求和对学生的较高要求) 掌握基本的道德、心理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知 识 初步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的 本 学 期 要 达 到 的 教 学 目 的 3、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 珍爱生命,关爱自然,学会处理与他人、 集体的关系,学会学习 提高自身心理、道德品质 2、能力培养(通过双基教学要发展学生哪些能力) 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在 活动中去体验、感悟、提高 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关系,促进自我成长
业务进修:
1、提高计划: 一、认真学习政治、业务理论知识; 二、继续深入研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提高自己。 2、具体措施 一、努力学习新课程相关知识; 二、积极研讨教学课堂模式; 三、积极进行总结。
单 元 进 度 授 课 计 划
课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 20 期末考试 三 三 四 四 四 四 7 8 9 10 复习 复习 期中考试 5 6
本学期研究课题: 1) 、研究课题:பைடு நூலகம்品课教案撰写的研究 2) 、课题研究内容:
1 教案撰写一般应涉及的内容 2 教学目标的确立 3 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4 如何导入新课 5 教学版书的设计 6 教学过程的预设 7 撰写教案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3) 、实施措施:
一、积极研读有关的理论知识; 二、实施有效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三、积极撰写阶段性反思。 4) 、成果形式: 论 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六课
19
1.3~1.7
复习
9
10.25~10.29
第六课
20
1.10~1.15
考试
10
11.1~11.5
第七课
21
11
11.8~11.12
第七、八课
22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独立阅读,自主学习,理解主题文字的大意。
2、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从各事例中进行分析、比较,强化主题思想。
千灯中心小学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__四年级(4~6)班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周娟
一、学生学情分析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三、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内容
周次
日期
内容
1
9.1~9.3
第一课
12
11.15~11.19
第八课
2
9.6~9.10
第一、二第
13
11.22~11.26
第九课
3
9.13~9.17
8、立足基础,关注能力。基础知识是能力的支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通过选取学生成长中的身边事多角度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9、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
第二课
14
11.29~12.3
第十课
4
9.20~9.24
第三课
15
12.6~12.10
第十、十一课
5
9.27~10.1
第四课
16
12.13~12.17
第十一课
6
10.4~10.8
长假
17
12.20~12.24
第十二课
7
10.11~10.15
第五课
18
12.27~12.31
第十二课
8
10.18~10.22
第五、六课
19
1.3~1.7
复习
9
10.25~10.29
第六课
20
1.10~1.15
考试
10
11.1~11.5
第七课
21
11
11.8~11.12
第七、八课
22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独立阅读,自主学习,理解主题文字的大意。
2、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从各事例中进行分析、比较,强化主题思想。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5、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6、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7、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千灯中心小学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__四年级(1~3)班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蔡介新
三、学生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的及要求
三、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内容
周次
日期
内容
1
9.1~9.3
第一课
12
11.15~11.19
第八课
2
9.6~9.10
第一、二第
13
11.22~11.26
第九课
3
9.13~9.17
8、立足基础,关注能力。基础知识是能力的支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通过选取学生成长中的身边事多角度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9、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5、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6、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7、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第二课
14
11.29~12.3
第十课
4
9.20~9.24
第三课
15
12.6~12.10
第十、十一课
5
9.27~17
第十一课
6
10.4~10.8
长假
17
12.20~12.24
第十二课
7
10.11~10.15
第五课
18
12.27~12.31
第十二课
8
10.18~10.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