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胰岛的组织学研究
大鼠糖尿病造模成功的标准
大鼠糖尿病造模成功的标准大鼠糖尿病造模成功的标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为了更好地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常常使用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而大鼠作为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其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主要有两种方法:化学诱导和基因突变。
化学诱导法是通过给予大鼠某些化学物质,如链脲佐菌素(STZ)或高脂饮食,来诱导其发生糖尿病。
而基因突变法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大鼠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使其模拟人类糖尿病的发生过程。
无论是哪种方法,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才能被认为是成功的。
下面将介绍大鼠糖尿病模型成功的标准。
1. 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大鼠糖尿病模型的核心特征就是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正常情况下,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应该在3.9-6.1 mmol/L之间,而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应该明显高于正常范围。
2. 葡萄糖耐量异常:正常情况下,大鼠在葡萄糖负荷后,血糖水平会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上升,然后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
而糖尿病模型大鼠在葡萄糖负荷后,血糖水平上升明显较高,并且恢复较慢。
3. 胰岛功能异常:胰岛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脏器,而胰岛功能异常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大鼠糖尿病模型中,胰岛功能异常表现为胰岛细胞数量减少、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素抵抗增加等。
4. 病理学变化: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展过程中会引起一系列的组织和器官损伤。
在大鼠糖尿病模型中,可以观察到胰岛组织结构异常、肝脏脂肪变性、肾小球硬化等病理学变化。
5. 症状表现:大鼠在发生糖尿病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多饮、多尿、消瘦等。
这些临床表现也是评价大鼠糖尿病模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大鼠糖尿病模型成功的标准主要包括血糖水平异常升高、葡萄糖耐量异常、胰岛功能异常、病理学变化和临床表现。
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标准,才能认定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
型糖尿病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Ⅰ型糖尿病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乌海市樱花医院宰改梅【关键词】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指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可造成人体多系统慢性损害。
糖尿病患者骨质脆弱,比正常人群更易发生骨折,且骨折后愈合缓慢,甚至出现骨不愈合。
了解糖尿病对骨折愈合的具体影响方式对临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大鼠制作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等手段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的骨折愈合过程和机制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目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糖尿病对胶原的影响骨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其细胞间质又由基质和纤维组成,骨纤维大都属于胶原纤维,约占骨有机成分干重的90%。
因此,胶原对于改善和维持骨的机械强度非常重要。
胶原代谢紊乱会导致骨骼机械强度下降。
Spanheimer等[1]证实:糖尿病鼠骨和关节软骨中,胶原的合成减少。
并且糖尿病鼠血清可以抑制正常鼠软骨胶原的合成过程。
骨折愈合过程与骨痂的细胞外基质中胶原演变过程有密切的联系。
最初,细胞合成的Ⅰ型和Ⅲ型胶原构成了细胞外基质,早期骨痂内的软骨细胞中同时有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但随着软骨细胞的分化,演变为以产生Ⅱ型胶原为主。
随后,软骨区扩大,软骨细胞体积增大,进入软骨内化骨阶段,I型胶原的合成又开始占优势。
关于糖尿病对结缔组织的影响,有作者认为:糖尿病动物结缔组织胶原(主要是I或Ⅱ型胶原)含量降低,其原因是胶原合成减少,或分解增加,或两种因素同时存在,也可能与胶原酶活性增强有关[2]。
有报道[3],Ⅹ型胶原与软骨内化骨密切相关,因为它是肥大的软骨细胞合成的,它可能通过调节基质矿化和划分基质成分,促进软骨内成骨。
Topping等[4]从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骨折动物的骨痂中提取放射示踪蛋白以测量X型胶原的含量,结果发现X胶原在软骨内化骨整个过程中持续存在,正常组X型胶原在骨痂中的表达在14 d达到高峰,而糖尿病大鼠组X型胶原减少54%~70%,因此推论X型胶原合成减少可能对糖尿病骨折愈合能力下降有一定的影响。
糖尿病的大鼠模型研究
糖尿病的大鼠模型研究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研究糖尿病的机制和策略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大鼠模型是糖尿病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之一,其具有与人类糖尿病相似的临床表现和生理特征。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大鼠模型以及其在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
1. 糖尿病的定义和类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异常引起。
根据病因和临床特点,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
2. 大鼠模型的建立和特点大鼠模型是研究糖尿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建立主要通过基因改变、药物诱导或环境因素等方式来模拟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在大鼠模型中,常用的糖尿病模型有高脂饮食诱导糖尿病模型、低剂量链脲低毒素诱导糖尿病模型等。
3. 糖尿病大鼠模型在病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糖尿病大鼠模型在糖尿病的病理机制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模型大鼠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胰岛素信号通路和胰岛素抵抗等方面的变化,可以深入了解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4. 糖尿病大鼠模型在药物筛选和治疗策略研究中的应用糖尿病大鼠模型在药物筛选和治疗策略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给大鼠模型注射不同的药物或制定特定的治疗策略,可以评估其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5.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优缺点及未来展望糖尿病大鼠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模拟人类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然而,由于大鼠与人类在遗传和生理上的差异,糖尿病大鼠模型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未来研究应继续改进模型的建立方法,提高其可靠性和可预测性。
总结:糖尿病大鼠模型在糖尿病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研究模型大鼠的病理变化和应用药物治疗等方法,可深入了解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部分校高三12月大联考考后强化理综高三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部分校高三12月大联考考后强化理综高三生物试题1.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做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心房颤动属于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功能出现障碍。
核孔复合体位于核膜上,主要由核孔蛋白构成,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孔密度可以作为细胞代谢旺盛程度的指标B.核糖体的形成与核孔复合体的运输功能有关C.DNA解旋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且消耗ATPD.心房颤动可能是控制核孔复合体合成的酶发生了基因突变3.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
如图表示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
当蛋白S 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随之也进入细胞。
小肠上皮细胞基膜上Na+—K+泵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α亚基上既有Na+、K+的结合位点,又具有ATP酶的活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微绒毛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对葡萄糖等物质的运输有利B.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C.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是膜内外Na +浓度差形成的势能D.Na +—K +泵使膜内外Na +浓度趋于一致,以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4.细胞通常会同时表达抗凋亡蛋白和促凋亡蛋白。
Bcl-2蛋白是多种细胞存活的必需因子,磷酸化的Bcl-2蛋白执行具生理功能;胞外的死亡信号激活相应受体后,细胞内Bcl-2蛋白含量降低,而细胞内Bak蛋白和Bax蛋白聚合,开启细胞凋亡的过程。
糖尿病研究模型
糖尿病研究模型糖尿病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药物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提出了多种糖尿病研究模型。
这些模型不仅有助于深入研究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还为新药物的发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一、动物模型动物模型是研究糖尿病最常用的研究工具之一。
尤其是小鼠和大鼠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研究中。
研究人员通过外源性注射化学物质或基因突变等方法,诱导小鼠或大鼠发生类似糖尿病的病理变化。
这些模型能够模拟人体内的糖尿病病理过程,并且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和可控性。
1.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模型链脲佐菌素模型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模型之一,常用于2型糖尿病的研究。
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可诱导小鼠或大鼠出现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症状,模拟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此模型评估药物的降糖效果,研究新型药物的作用机制等。
2. 高脂饮食模型高脂饮食模型主要用于研究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之间的关系。
通过给小鼠或大鼠饲喂高脂饮食,可以诱导其发生胰岛素抵抗、肥胖等症状,模拟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饮食习惯和代谢疾病的关联,并寻找相关的治疗策略。
3. 基因突变模型基因突变模型是研究糖尿病发病机理的重要手段。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在小鼠或大鼠体内引入特定基因的突变,如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的突变,以模拟人体内胰岛素受体的缺陷状态,从而诱导糖尿病的发生。
这个模型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准确的病理过程和药物治疗的参考。
二、细胞模型除了动物模型,细胞模型也是糖尿病研究中常用的研究工具之一,主要用于细胞水平上的机制研究。
研究人员将糖尿病相关的信号通路与细胞系相结合,通过药物处理或基因技术进行干预,以模拟糖尿病的病理过程。
1. 脂肪细胞系脂肪细胞系是研究脂肪细胞分化和脂代谢的理想细胞模型。
通过诱导或转染方式,将未分化的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可以模拟脂肪细胞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并研究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
糖尿病动物模型建立
目录目录I型糖尿病模型建立 (1)链脲佐菌素 (4)四氧嘧啶 (5)II型糖尿病模型建立 (6)建模方法 (6)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 (7)参考文献 (8)糖尿病动物模型建立摘要: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总结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模型,鼠前言:在生物医学研究的进展过程中常常依赖于使用动物模型作为实验假说和临床假说两者的试验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1.避免了在人身上进行试验所带来的风险,包括伦理学上的相关问题2.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增强实验材料的可比性4.可以简化实验操作和样品收集。
从实用性出发,本文重点介绍大鼠诱发性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科技前沿: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一种名为AdipoRon化合物,它能够减轻吃高脂肪食物的小鼠和遗传性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抗性和葡萄糖耐受不良[8]。
中科院:发现了2型糖尿病重要的早期生物标记物[9],也有学者认为可以用果蝇制作人体糖尿病模型,不过相关报道较少[11], 乌克坦(Yucatan)[14]小型猪(亦称墨西哥无毛猪)也是糖尿病研究中一个很好的动物模型,只需一次静脉注射水合阿脲(alloxan monohydrate)200 mg/kg体重,就可以产生典型的急性糖尿病。
其临床体征包括高血糖、剧渴、多尿和酮尿等。
[12]灵长类动物猕猴,主要用于病因学、遗传学、神经系统、细胞生化及药物鉴定等方面研究,这样的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糖尿病会更接近自然,结果也比较理想,但因价格昂贵,难以得到,国内较少使用。
[13]Ⅰ型糖尿病模型建立1.1手术切除胰腺手术切除胰腺后,动物缺乏胰岛素而出现高血糖。
全部切除胰腺,可制成无胰性糖尿病动物模型,需补充外源性胰酶。
全部切除胰腺,除可引起高血糖外,并可致酮症酸中毒和死亡,故一般主张切除75%~90%的胰。
1.2病毒诱导胸心肌炎病毒D变异体和M变异体均致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对其敏感的的动物品系有DBA及DBA/2小鼠,其作用机制与其感染动物后破坏胰岛β细胞有关。
SREBP_1在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和胰岛素的干预性研究
S REBP -1在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和胰岛素的干预性研究郝 军1,朱 琳2,戎赞华1,段惠军1(1.河北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017;2.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三院肌电图室,河北石家庄 050051)收稿日期:2008-07-20,修回日期:2008-09-15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No 07276170)作者简介:郝 军(1976-),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与基因治疗,Te:l 0311-********,E-m ai:l hao -j un2004@hot m a i .l co m;段惠军(1955-),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肾脏病理学,通讯作者,Te:l 0311-********;E -ma i :l duanh j @ .cn中国图书分类号:R-332;R 322161;R 329124;R 58711;R 977115;R 977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978(2009)01-0095-05摘要: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脂质沉积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 l regulatory e l em ent b i nd i ng prote i n -1,SREBP -1)的表达以及胰岛素处理的影响。
方法 以W i star 大鼠建立链脲佐菌素1型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胰岛素处理组。
喂养2wk 后处死,测定肾皮质组织甘油三酯含量,油红O 染色检测脂质沉积的部位;免疫组织化学、W estern blot 和原位杂交检测肾脏SREBP -1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升高,油红O 检测示脂质沉积定位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内未见着色。
胰岛素处理明显降低了甘油三酯含量,和糖尿病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REBP -1定位于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质,糖尿病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胰岛素处理组。
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组织学研究的论文
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组织学研究的论文关于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组织学研究的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和行业发展之间实现了更多的交融和渗透,比如一些医疗机构需要一些非医护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可能更多地从事管理工作以及一些医院内部事情的细化处理。
在此基础上,医药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陆续开设了一些针对非医学人员的医疗知识学习课程。
1组织学的学习特点1.1组织原理的掌握是组织学学习的核心组织学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其学习的核心就是对组织原理的掌握,从而指导有关人员具体的操作步骤,帮助有关人员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根据的验证,并能够及时处理操作时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结果出现意外时候的手足无措现象。
1.2独立操作是组织学技术掌握的途径实践是医学组织学学习的关键,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获取组织学知识的精髓,而实践就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操作。
学生在组织学的学习中,往往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验证理论结果,但是自己操作就会出现实验结果和理论不符合的情况,这是因为他们不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
2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开设的意义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帮助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在完成了计算机、管理、英语等专业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医学概况,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课程。
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有关医学的十几门课程。
基础医学概论是对医学基础知识、技术的简要性概括,能够帮助专业和非专业的医学人员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结构、疾病发生等问题进行基础性的了解,为医学人员开展不同的医学活动打下基础。
基础医学概论对于非专业的医学人员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对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日后的医学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比如日后从事法学专业的医疗有关人员要着重培养其医事法律能力,在其掌握法学知识的基础上向其灌输一定的医学知识;从事信息管理的医疗人员,要加强对其从事医院管理以及医院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医学知识。
基础医学概论作为研究人体、形态、功能结构以及疾病发展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了初学医学人员必备的医学知识,能够为其深入的医学学习奠定基础。
机能学创新实验:胰岛素联合其它降糖药对胰腺切除小鼠血糖的作用效果
实验用品
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8只(空腹) 主要仪器:离心机、小鼠手术器械一套、 试管8只、离心管8只、注射器数只、酒精 灯等 主要试剂和药品:25%乌拉坦溶液、50% 葡萄糖溶液、胰岛素、罗格列酮、格列吡 嗪、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班氏试剂等
实验步骤
分组→喂药→胰腺切除→注射葡萄糖
→注射胰岛素→血糖测试→结果观察
2#:(+) 4#:(++) 6#:(++) 8#:(++)
实验分析
1.胰岛素的半衰期约10min,应在胰腺切 除40分钟后再注入葡萄糖 2.胰腺还分泌其它激素,可能会对实验有 一定的影响。如胰高血糖素 3.每种药物进入血液的时间不同,而实验 是同步进行,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4.给小鼠胰腺切除术中,给小鼠的是全麻, 实验过程中小鼠没有运动,故对模拟I型 糖尿病模型有一定影响
1#:对照组 2#:正常血糖注入组3#: 胰腺切除组 4#:胰岛素组 5#:増 敏剂组 6#:璜酰脲类组7#:双胍 类组 8#:阿卡波糖组。
预期结果
根据颜色判断溶液中含糖量:呈蓝绿色(-)绿色(+) 黄绿色(++)土黄色(+++)砖红色(++++)
1#:(-) 3#:(+++) 5#:(+) 7#:(+)
通过调节i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方案减少胰岛素的注入量增强胰岛素在体内的利用效果降低胰岛素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本治疗措施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中药物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降血糖药物的使用以促胰岛素分泌剂胰岛素和糖苷酶抑制剂为主双胍类使用增幅明显噻唑烷二酮类逐年下降一线用药以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胰岛素为主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2分)绪论为本课程导论,不计入章节测试成绩。
A.对B.错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脊髓后角固有核的功能性质是()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躯体运动D.内脏感觉E.躯体感觉2【单选题】(2分)脐平面以下浅感觉消失,可能损伤的脊髓节段是()A.第12节胸髓B.第4节胸髓C.第7节胸髓D.第10节胸髓3【单选题】(2分)切断下述哪条纤维束可引起痛、温觉消失()A.脊髓丘脑束B.薄束和楔束C.内侧纵束D.外侧丘系4【单选题】(2分)成人脊髓圆锥下端平齐()A.第2腰椎体上缘B.第2腰椎体下缘C.第1腰椎体上缘D.第1腰椎体下缘5【单选题】(2分)关于楔束的描述,的是()A.位于薄束的外侧B.传导下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C.在脊髓后索内上行D.终止于同侧延髓的楔束核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分)下列属于“2型糖尿病胰岛特征性病变”的是:()A.胰岛淀粉样变性B.α细胞凋亡C.β细胞周围多量的淋巴细胞浸润D.β细胞周围多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2【单选题】(1分)“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并发症,常累及多个器官,最常见的是:()A.神经B.肝脏C.视网膜D.心肌组织3【单选题】(1分)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伴空腹血糖高于(),可诊断为糖尿病。
A.7.0mmol/LB.6.2mmol/LC.11.1mmol/LD.6.0mmol/L4【单选题】(1分)下列属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是:()A.眼底病变B.糖尿病肾病C.神经病变D.冠心病5【单选题】(1分)糖尿病时,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表现为:()A.神经纤维染色质溶解,空泡变性及坏死B.神经纤维呈螺旋状增生C.神经元变性、尼氏小体消失D.神经纤维肿胀6【单选题】(1分)以下哪项不属于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A.多饮B.肥胖C.多食D.多尿7【单选题】(1分)以下哪项符合T2DM(2型糖耐病)的临床特点()A.一般40岁以后起病B.起病急C.50岁以上才发病D.易发生糖尿病酮症8【单选题】(1分)以下哪项不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动脉粥样硬化C.糖尿病肾病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9【单选题】(1分)下列哪项不是典型的糖尿病诊断线索()A.超重或肥胖B.低血糖C.多食并消瘦D.2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10【单选题】(1分)糖尿病诊断标准中,OGTT2小时血糖(2hPG)是()A.7.8mmol/LB.11.1mmol/LC.16.4mmol/LD.7.0mmol/L11【单选题】(1分)磺脲类药物的禁忌证是()A.I型糖尿病B.孕妇、需要手术病人C.肝肾功能不全D.其余选项均是12【单选题】(1分)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的药物是()A.双胍类药物B.α糖苷酶抑制剂C.胰岛素增敏剂D.磺脲类药物13【单选题】(1分)反映近两三个月糖尿病控制情况最理想的指标为()A.餐后血糖B.空腹血糖C.糖化血红蛋白D.尿糖14【单选题】(1分)用心率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运动时最合适的心率为()A.190-年龄B.130-年龄C.220-休息时的心率D.170-年龄15【单选题】(1分)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宜选用哪一种治疗方案()A.糖尿病饮食+二甲双胍B.糖尿病饮食+胰岛素C.糖尿病饮食+甲苯磺丁脲D.低优质蛋白糖尿病饮食+胰岛素16【单选题】(1分)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是指()A.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按摩与理疗B.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自我监测C.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戒烟戒酒.自我监测D.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按摩与理疗.自我监测17【单选题】(1分)SD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STZ)三天后,测试血糖达到()可以认为大鼠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
第30题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20年高考生物逐题必刷200题(解析版)
第30题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如图是用一定量的三种激素Ⅰ、Ⅱ、Ⅲ单独或合并注入小鼠体内后,测得的血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激素都具有的共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Ⅰ+Ⅱ+Ⅲ一起作用比单独作用的效果好很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Ⅰ、Ⅱ、Ⅲ在该实验中的作用,可以判断这三种激素中含有_________(或答出两种激素的名称即可)。
与这三种激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由___________细胞分泌,这种激素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升血糖 (2). 这三种激素之间有协同作用(答案合理即可) (3).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答出两种激素即可) (4). 胰岛B (5). 加速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解析】本题借助坐标图考查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解题要点是识记调节血糖的各种激素种类和它们调节血糖的原理。
(1)据坐标图中曲线变化可知,注射三种激素后,血糖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三种激素都有升血糖的作用;由于三种激素在升高血糖浓度上有协同作用,所以将Ⅰ+Ⅱ+Ⅲ一起作用比单独作用升血糖的效果更好。
(2)人体内升髙血糖的激素较多,至少有4种:①胰高血糖素:是胰岛A细胞所分泌的;②肾上腺素:是位于肾脏上方的肾上腺内层(髓质)分泌的;③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④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外层(皮质)分泌的;与升血糖有拮抗的激素是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其作用是通过加速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点睛】本题考查调节血糖的激素种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关键首先是对题图的解读:分析坐标图中曲线变化规律,找出它们的关联性,从而分析图中三种激素间的关系;其次是提取题干中的信息,如“与升血糖有拮抗作用的激素”,即为具有降血糖的激素,再联系教材胰岛素的知识点,解释降血糖的原理。
糖尿病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病理生理学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到多个因素和机制。
糖尿病病理生理学研究了糖尿病的病理过程以及与身体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为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一、背景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功能异常或者细胞对胰岛素反应异常而导致的高血糖症状。
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
二、病理生理学1. 1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自身免疫攻击而导致胰岛功能减退。
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胰岛细胞视为外来入侵,产生针对自体胰岛组织的抗体,破坏了胰岛中的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完全失去。
2. 2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所导致。
胰岛细胞仍然能够分泌胰岛素,但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造成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的障碍。
3. 对身体的影响高血糖是糖尿病最突出的特征,它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肾脏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心血管疾病、眼部病变等。
三、病理过程1. 高血糖的作用高血糖会导致多种病理改变。
它会对血管壁产生直接损害,导致微血管的闭塞和供血不足。
此外,高血糖还可引发炎症反应,进一步加剧病理过程。
2. 胰岛功能减退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自身免疫攻击,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
逐渐地,胰岛细胞的数量会减少,导致胰岛素绝对不足。
3. 胰岛素抵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细胞仍然有一定的分泌能力,但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四、糖尿病并发症1. 微血管病变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病变,进而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2. 神经系统病变高血糖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3.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五、治疗与管理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
2024-2025学年拓展型课程生物月考92
2024-2025学年拓展型课程生物月考9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yrhkj0008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图是健康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某些蛋白质的合成、麦芽糖的水解都可以发生在②中B. B、①处含有O2、CO2、尿素、血红蛋白以及抗体等物质C.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3.5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D. D、若③为胰岛β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2、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 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C. C、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D. D、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3、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C. C、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加强并将CO2排出D. D、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浆,血浆pH也明显上升4、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b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所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B. B、b渗入a的量与a渗回b的量相同C. C、b是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b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 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饥饿时b中Ⅱ端比Ⅱ端葡萄糖含量高5、产生标准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A. A、同种少数细菌,液体培养基B.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 C、同种少数细菌,固体培养基D.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6、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细胞内存在着多种担负“运输”功能的物质或结构。
下列没有此功能的是()A.tRNA B.Ca2+载体蛋白C.核孔D.胰岛素受体蛋白2.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会导致生物膜流动性降低,限制膜蛋白的运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也会发生脂质过氧化现象B.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会导致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下降C.线粒体内膜发生脂质过氧化会导致A TP合成量增加D.脂质过氧化不会影响细胞的分裂、分化等生命历程3.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的脱毒马铃薯往往比未脱毒马铃薯产量高B.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获得白菜-甘蓝杂种植株,打破了生殖隔离C.使用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D.将病人自身体细胞诱导形成的iPS细胞移植回病人体内,理论上可避免免疫排斥4.模型建构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可用于呈现或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有助于理解生物学的重要概念。
下列对模型构建归类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增长的“J”形增长——数学模型B.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概念模型C.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物理模型D.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数学模型5.雌性哺乳动物细胞的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随机发生失活,因此仅随机表达来自父本或母本的基因,这些被抑制未能表达的基因称为印记基因,这种现象也属于表观遗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印记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或RNA片段B.印记基因在X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X染色体随机失活的现象是偶然出现且不可遗传的D.印记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6.大脑视交叉上核(SCN)是生物钟(生物节律)的“指挥”中枢,我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型小鼠和SCN神经元纤毛特异缺陷型小鼠进行实验,发现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运动在调节生物节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揭示出“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
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造模方法探讨
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造模方法探讨糖尿病被认为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而引起的慢性代谢疾病。
除了影响血糖调控之外,糖尿病还可以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的并发症,其中包括消化系统的胃轻瘫。
胃轻瘫是胃肌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胃功能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因此,了解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展相应的研究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胃轻瘫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实验动物模型。
模型制备是研究疾病机制的重要步骤,而糖尿病胃轻瘫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
目前常用的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主要有三种方法:手术法、药物法和遗传法。
一、手术法:手术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建立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手术切除胃的一部分或者切断神经以引起胃轻瘫。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胃体全切除术、胃幽门粘膜全切除术和胃幽门切断术。
这些手术方法都可以在大鼠体内创造出胃轻瘫的环境。
然而,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操作复杂,而且容易引起一些副作用,这些手术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药物法:药物法通过给予大鼠特定药物来诱发糖尿病胃轻瘫。
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尔多斯特隆和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从而导致胃轻瘫的发生。
相比手术法,药物法的操作相对简单,但需要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并合理控制给药剂量,以减少药物副作用。
三、遗传法:遗传法是通过选择或者改造特定基因的大鼠来模拟糖尿病胃轻瘫。
这些特定基因可以影响血糖调控或者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引起胃轻瘫。
例如,采用糖尿病相关基因(如db/db基因)是一种常用的遗传法。
通过改变大鼠的基因组,可以使其表现出糖尿病和胃轻瘫的特征。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可控性,并且相对容易操作,但需要对基因的作用机制有足够的了解。
总结起来,建立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可以通过手术法、药物法和遗传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研究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糖尿病研究模型
糖尿病研究模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对于医学研究人员来说,糖尿病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需要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治疗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种糖尿病研究模型,该模型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并评估新的治疗策略。
该糖尿病研究模型基于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和小鼠模型。
研究人员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小鼠基因组中引入与人类糖尿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这些突变基因可以模拟人类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包括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和炎症等。
通过这种模型,研究人员可以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糖尿病发病和进展的影响。
该糖尿病研究模型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它能够提供可比较的数据。
由于该模型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小鼠品系中引入相同的基因突变,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比较不同品系小鼠之间的表型差异。
这种比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糖尿病的异质性,并为未来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
除了用于研究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外,该糖尿病研究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新的治疗策略。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该模型来测试各种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并为未来的临床试验提供更多的依据。
该糖尿病研究模型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并评估新的治疗策略。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这种模型将在未来的糖尿病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不断上升。
为了深入探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其治疗方法,科学家们纷纷利用动物模型来模拟人类糖尿病。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糖尿病动物模型、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自发糖尿病模型是指动物在自然条件下自发出现的糖尿病。
例如,BB/Wor糖尿病易感大鼠是一种常见的自发糖尿病动物模型,具有血糖波动大、并发症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并发症、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
糖尿病大鼠模型复制PPT课件
❖ ①消瘦,同周龄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同时观察动 物毛色和精神状态等。
❖ ②多食,记录每日同周龄正常大鼠、糖尿病大鼠食 量。
实验观察记录
实验组观察
实验组
日期 鼠重(g) 饮水(ml) 食物(g) 尿量(g)
10.10
287
40
23.3
14
10.11
286.2
35
❖ (2)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A型胰岛素抵抗、妖精貌综 合征,脂肪萎缩型糖尿病。
❖ (3)胰腺外分泌疾病:胰腺炎,创伤/胰腺切除术,肿瘤, 囊性纤维化疾病,血色病,纤维钙化性胰腺病。
❖ (4)内分泌病:之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甲亢,生长抑 素瘤。
❖ (5)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吡甲硝苯脲、烟酸,糖皮 质激素,甲状腺激素,苯妥英钠。
实验组食物(g) 食物(g)
饮水量(ml)
尿量(g)
50 40 30 20 10 0
1
实验组与空白组鼠饮水量对比
2
3
4
5
时间(天)
实验组饮水(ml) 空白组饮水(ml)
35 30 25 20 15 10 5 0
1
实验组与空白组鼠尿量对比
2
3
4
5
时间(天)
实验组尿量(g) 空白组尿量(g)
进食量(g)
治疗
❖ 1、糖尿病健康教育 ❖ 2、医学营养治疗 ❖ 3、体育与锻炼 ❖ 4、病情监测 ❖ 5、口服药物治疗 ❖ (1)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
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双 胍类(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6、胰岛素治疗 ❖ 7、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促进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β细胞再生的作用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018:57:37 网络出版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34.1086.R.20231027.1533.046◇内分泌药理学◇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促进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β细胞再生的作用研究邢朝凤,唐敏怡,徐绮华,张宗猛,封文斌,穆云萍,李芳红,赵子建(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收稿日期:2023-04-28,修回日期:2023-07-28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No2019B020201015);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项目(No2016ZT06Y43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FA0800603)作者简介:邢朝凤(1993-),女,博士生,研究方向:天然药物对1型糖尿病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E mail:1820491215@qq.com;赵子建(1962-),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对糖尿病和肥胖的影响机制及药物研发、肿瘤病理诊断和创新药物研发,通信作者,E mail:azzhao@gdut.edu.cndoi:10.12360/CPB2022120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3)11-2141-08中国图书分类号:R 332;R322 57;R344 7;R587 1;R977 6摘要:目的 探讨ω 3多不饱和脂肪酸(ω 3PUFAs)促进胰岛α细胞向β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方法 在小鼠胰岛α细胞系αTC1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的ω 3PUFAs,4周后,利用荧光染色观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表达,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 PCR)检测胰岛α细胞和胰岛β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情况。
野生型(WT)组和mfat 1转基因组小鼠连续5天腹腔注射60mg·kg-1链脲佐霉素(streptozocin,STZ)。
选取注射STZ7周后的WT小鼠,给予97%EPA和75%鱼油(50%EPA和25%DHA)饮食干预,每周检测随机血糖。
一型糖尿病造模成功标准
一型糖尿病造模成功标准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胰岛素产生能力受到破坏,导致血糖无法正常被调节。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一型糖尿病,科学家们努力进行着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成功标准来进行糖尿病的造模。
一型糖尿病造模的成功标准是基于对疾病的生物学机制及临床表现的深入理解。
简而言之,它是一种模拟人体一型糖尿病病理生理过程的方法,以实验动物为模型,研究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过程、潜在药物靶点以及新的治疗策略。
成功标准之一是确保使用合适的模型动物。
研究人员通常使用小鼠、大鼠或猪作为一型糖尿病的模型动物。
这些动物体内的胰岛细胞或胰腺组织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的分泌能力下降或完全丧失。
选择合适的模型动物对于模拟一型糖尿病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模型动物应具备一系列一型糖尿病的典型临床特征和生理学表现。
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高血糖水平。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产生不足,血糖无法得到正常调节,导致血糖在血液中不断升高。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确保模型动物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从而保证其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此外,模型动物还应表现出一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例如,一型糖尿病患者易患有眼底病变、神经病变和肾脏病变等并发症。
因此,模型动物需要在血糖过高的同时,表现出与这些并发症相关的病理变化,以模拟人体疾病的多样性。
成功的造模还要求对病理生理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研究人员需要在模型动物体内分析胰岛细胞的受损程度,包括胰岛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胰岛素的分泌能力。
此外,他们还应该研究胰岛细胞被破坏的机制,例如自身免疫反应或炎症过程等。
最后,成功的一型糖尿病造模需要对治疗策略进行评估。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模型动物来测试新的治疗方法、药物和干预手段的疗效。
通过对模型动物的治疗,可以评估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治疗一型糖尿病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综上所述,一型糖尿病造模成功的标准包括选择合适的模型动物、保证模型动物体内的高血糖状态、表现出与临床特征相符合的并发症、深入研究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以及评估新的治疗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 两 组 患者 治 疗 后 半 年 内各 时 期 阴 道 粘 膜 充 血 、 肿 、 连 以 及 疼痛 等 情 况 比较 水 粘
著低 于常规疗 法 , 且其愈合速 度快于 常规疗法 , 并 差异有 显著性 意
义 P 00 。 < .5
疗组患者在治疗后 l 、 周 、 个月 、 周 2 1 3个月 、 6个月期 间发生 阴道粘 膜充血 、 水肿 、 粘连以及疼痛等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复
参考文献 :
[ 陈 昆田, 1 】 何智纯, 曹新平 近距 离放射 治疗宫颈癌( 期 、 I 1 Ⅲ期) 的远 期疗效U J
中华 放 射 肿 瘤 学 杂 志 。965 (4:3 —28 19 ,41) 6 3 2
【 张 齐放 , 懿 维 , 丽 芳 高锰 酸 钾 溶 液 与 酸 性 水 冲 洗 阴 道 的 消毒 效 果 比 较 刭 陆 董
医学信息 2 1 0 2年 6月第 2 5卷第 1 Meia Ifr a o. a. 0 2 V 12 . o 1 期 d 1 n0r t n Jn 2 1 . o. 5 N . c ni
1 . 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每星期进行 一次 后装 ( 设备 由荷兰核通公 司生产 ) , 3 G / , 治疗 共 0 y F 加用常规 盆腔外 照射放射 5 . y 8 。两 6 0 G/ F 4 2 组患者 均要 保持会阴清洁 , 同时饮用 大量 白开水 。治疗 组患者使 用 复方 岗松洗 液冲洗阴部 , 方法如下 : 2 m 复方 岗松原 液稀释成 浓 将 0l
的。
U 上 海 护 理 杂 志,0 882:8 4 1 2 0 ,() — 1 3 [1葛 成 孟 , 晓 云 , 周 溪 三 种 消毒 液 对 免 创 面浸 泡 消 毒 的 疗 效 比 较 们 温 州 3 赵 方
医学 导 报 .0 23 () 7 — 7 2 0 .26: 3 3 7 3 张 ll 加 外 照 射 治 疗 子 宫 颈 癌 15 4 贾 邢 等 9 0
表 1 两组 患 者 阴 道 损 伤 的 发生 率 、 阴道 损 伤 程 度 以 及 愈 合速 度 比较
生融合的纤维性粘膜炎现象 或者重度疼痛 , 要注射麻醉药物为 Ⅲ 需 级 ; 出现溃疡以及坏死等现象为Ⅳ级I ⑤ 。
1 . 5统计 学方法 用 S S 6 P S1 . 0统计学软件进 行分析 ,对 两组患者 发生阴道损伤现 象的发生率 、 阴道损伤程度 、 愈合 速度 进行对 比, < P
治 疗 组 患 者 存 治 疗 后 1周 、 周 、 个 月 、 月 、 月 期 间发 生 2 1 3个 6个
阴道粘膜 充血 、 水肿 、 粘连 以及疼痛 等情况均显著低于对 照组患者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 。 <. 5
3讨 论
方 岗松洗液 防治放射性 阴道损伤 的治疗效果显 著高于 常规 治疗方 法 ,为今后临床治疗宫颈癌后装治疗患者防治放射性 阴道损伤进行 阴道冲洗 , 选择较好的冲洗液提供理论依据。 总 而言之 , 用复方岗松洗液防治放射性阴道损伤 , 采 不但具有较 好的疗效 , 其配制方法也 十分简单 , 以虚用到相关疾病 的治疗中 。 可
级 , 例为Ⅳ级。 1 临床疗 效比较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 者阴道损 伤的发生率 、 阴道损伤程度以及愈合速度 比较 ( 见表 1 , )两组患者治 疗后半年内各时期阴道粘膜充血 、 水肿 、 粘连以及疼 痛等情况 比较见
表 2 。
治疗 组无论是放射性阴道损伤发生的概率,还是损伤级别均显
度为 1%的液体 2 0 , 0 0 ml将稀释后 的溶液 冲洗外 阴以及阴道 , 每天一 次 ;对 照组患 者使用高锰 酸钾 冲洗阴部 ,方法如下 :调配浓 度 为 00 %的高锰酸钾溶液 2 0 , . 2 0 ml冲洗患者外阴及阴道 , 每天一次。 13临床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下两组 患者发 生阴道损伤现象 . 的发生率 、 阴道损 伤程度 、 愈合速度 , 以及 治疗后 1 、 、 个月 、 周 2周 1 3 个月、 6个月 阴道粘膜充血 、 水肿 、 粘连 以及疼痛等情况 。 l _ 4损伤级别标准 阴道粘膜损伤评定标准按 R O T G急性放射损 伤 分级标 准为 : ①没有变化 为 0级 ; 出现 充血现象 , 者出现轻微疼 ② 或 痛, 但不需 要服用止痛药物为 I ; 级 ③发 生片状粘膜炎 、 炎性血清血 液分泌物现象 , 或者H 现 中度疼痛 , { 需要服用止 痛药物 为 Ⅱ级 ; ④发
2结 果
21治疗 结果 治 疗组 患者 中有 1 . 7例发 生放 射性 阴道 损伤 现象 , 3 %为其发生率 ,.- . 4 35 08天为愈合时间 ,7例患病患者 中有 l + l I例阴 道 粘 膜 损 伤 级 别 为 I , 为 Ⅱ级 ;对 照组 患 者 中 有 2 级 6例 3例 发 生 放 射性 阴道损伤现象 ,6 4 %为其发生率 ,.- . 为愈合 时间,3例患 53.9天 0 2 病患者 中有 l 例 阴道 粘膜损 伤级别 为 I ,3 6 级 1 例为 Ⅱ , 例为 Ⅲ 级 2
采用后装治疗方 案治疗官颈癌通常会伴 有较多的并 发症 , 放射 性 直肠炎 、 膀胱炎 、 宫腔积液以及阴道炎为 主要并 发症 , 中以放 射 其 性阴道损伤发病率最高。本文选用 的复方 岗松洗液是 由以下六种 中 药合成 的 , 中药分别 是 : 苦豆草 、 岗松 、 黄柏 、 床子 、 蛇 冰片 以及苦 地 丁, 复方 岗松洗液 的具体功效为 : 清热解毒 、 泻火 燥湿 以及杀 虫止痒 等, 复方 岗松洗液 通常治疗 患有外 阴阴道灼 热瘙痒 、 阴道分泌物 增 多、 以及非特异性 阴道炎 等病症的患者H 其治疗 效果令人 十分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