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养殖池环境细菌群落对底质改良剂的响应

合集下载

环境因子对刺参的影响及对策

环境因子对刺参的影响及对策

环境因子对刺参的影响及对策陈爱华(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山东乳山 264500) 刺参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是典型的沉积食性动物。

由于刺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刺参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刺参价格一路上扬,市场供不应求,刺参养殖前景良好。

水体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水生动物的摄食、生长、繁殖以及胚胎发育等无不受水体物理、化学环境因子的影响,尤其对于用鳃呼吸的变温卵生水生动物来说,其对水环境的依赖性更强。

因此水体环境因子的变动对于水生动物生理状态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就几种环境因子对刺参养殖生产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1 光线刺参对光线强度变化的反应较为灵敏,喜好弱光,如果光线太强,刺参呈回避反应,往往隐藏在阴暗处,以避强光;光线过强,直射池底,容易使喜光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而且在强光照射下刺参往往呈收缩状态。

在夜间或弱光条件下,刺参活动和摄食活跃。

因此在养殖池内设置足够的隐蔽物,如石头、瓦块、大型海草和海藻等是非常必要的。

2 盐度刺参属狭盐性海洋动物,对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弱,盐度降低幅度过大会造成刺参的死亡,也许是由于外界渗透压变化过大,刺参体内的渗透压调节机制失衡。

刺参的适盐范围在24~35,一般认为最适盐度范围为28~32。

夏季雨量集中,雨后容易造成大量淡水注入参池中,此时参池中的盐度变化幅度较大,若长期处于低盐状态,将会导致刺参生长缓慢,抗逆能力降低,发生病害,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夏季降雨季节要防止大量的淡水流入池塘,一方面可以防止池水盐度降低,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水体分层。

降雨前要检查池塘周围是否有陆地雨水进入池塘的通道,如果发现应及时处理;降雨后要尽快排放掉上层的淡水,随时监测外海盐度的变化,待外海盐度达到一定数值能够大幅度换水后加大换水量并往参池中泼洒一定量的底质改良剂。

现在有些刺参池设有上下两个闸门,非常科学,这样下大雨时或下雨后,及时打开上层闸门把淡水放掉。

池塘养殖刺参安全越冬技术

池塘养殖刺参安全越冬技术

池塘养殖刺参安全越冬技术入冬后我国北方地区寒流活动频繁,水温下降,刺参活动与摄食减弱甚至停食,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只进行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理过程,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发病死亡现象时有发生。

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刺参养殖科研与生产的实践,总结出池养刺参安全越冬的技术措施。

一、越冬前的准备1.池塘清整与消毒入冬前要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处理,为保证刺参安全越冬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连续养殖两年以上未清整的池塘当年秋末要彻底清整一遍。

排干池水,拣净刺参,清除池底和参礁上的淤泥及杂物,必要的话再回填新沙,曝晒半月以上。

然后加水覆盖整个池底与参礁,每亩施生石灰50kg~100kg,一周后排干,重新注满水,泡池一周后再放掉纳水。

(2)养殖时间不长或当年春季刚清整的池塘无须排干水彻底清整,但也要进行底质改良与池水消毒。

方法是每亩施生石灰15kg~20kg。

一定要将生石灰用水化开后全池均匀泼洒,以免伤害刺参。

2.水质培育适度肥水是保证冬季池水溶氧的有效手段。

池塘经清整消毒后都过于清瘦,应适度肥水。

一般每亩施发酵后的鸡粪等有机肥30kg~50kg。

为减少有机污染,可不直接把肥料泼洒于池内,而是将其分装入若干网袋内,挂在进水口处,随着加水使肥料缓缓流遍全池。

施肥后还再泼洒光合细菌、EM等微生物制剂,促进单胞藻和有益微生物的繁殖。

入冬前池水透明度保持70cm~80cm,并加到1.5m~2m的水位。

3.加强秋季育肥趁秋后刺参摄食力较强时,增投优质、高效、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饵料,饵料中适当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等,以增强刺参体质,提高的免疫力,为安全度过冬季恶劣环境打下基础。

4.提前做好疾病预防秋末水温下降阶段正是池中弧菌繁殖高峰期,除按上述方法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加强秋季育肥外,还要按“冬病秋治”的理念,将饵料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既可防止秋末细菌性疾病发生,还能使刺参体内有一定的抗菌药积累,提高越冬期间的抗病能力。

二、封冰前的管理从入冬到池水结冰前的一段时间刺参的摄食与活动能力逐渐减弱,无需人工投饵,靠摄取池内天然饵料即可,该阶段主要是加强水质管理。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是一种新的养殖模式,通过选育优良品系,不断改良提高刺参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为了评估这种养殖模式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中试和效果评价的研究。

一、中试设计1.1 实验设施本次中试实验采用了自然池塘作为实验场地,每个池塘面积为2000平方米,水深1.5米。

养殖刺参多采用阳光透明、有适度水流的自然环境,以满足刺参的生长需求。

1.2 实验材料选育的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种苗作为实验材料,数量为10000只。

这些种苗的外观整齐一致,测定体重在3~5g之间,无明显外伤和疾病。

1.3 实验方案采用多组并行研究设计,设置了4个重复组,每组2500只种苗,分别在池塘中进行养殖试验。

每个重复组的投喂和管理方案保持一致,以确保实验的可比性。

二、效果评价2.1 生长速度实验开始后,每周对刺参进行一次测量,记录其体重、长度和宽度,并计算生长速度。

经过8周的养殖,观察到刺参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平均每只刺参的体重增加了20%以上。

2.2 产量经过12周的养殖,我们对池塘中的刺参进行了全面的采集和统计。

结果显示,通过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其产量较传统养殖模式提高了30%左右。

2.4 品质评价经过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采集样品检测,我们发现通过该养殖模式培育出来的刺参质量较传统养殖模式更好,肉质鲜美,细嫩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三、总结通过中试和效果评价,我们对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结果显示这种养殖模式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提高刺参的生长速度和产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且培育的刺参品质较好,受到市场欢迎。

我们也意识到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污染控制、疾病防治等方面需要加强研究和探索。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该养殖模式,为刺参养殖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刺参池塘水质管理措施

刺参池塘水质管理措施
维普资讯
底挖得低于海水低潮线,否则不利于 池底水体交换,必要时回添新沙,然
后曝 晒一 周 以上 。清 理完 的池 塘要求
进排水方便,保水性能 良好 。
2 消毒 .
投放参苗前一‘ 月左 个
右进行 ,池 内适量进水 ( 淹没参礁 即 可) ,每亩泼洒生石灰5 ~1 0 O O 千克 或漂 白粉 1  ̄2 千克 ,应注意生石 0 0 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刺参增养殖 的实践,介绍一下刺 灰和漂 白粉不宜 同时施用。
有 的在 秋 末池 内刺参 捕 完 后清 整 ,方 法 如下 :
4肥 水 .
放苗 前1 ~ l 天开始 0 5
肥 水 ,培 养 基 础 饵 料 和 有 益 生物 菌
落。先进水5 厘米左右,每亩施发酵 0 后的鸡粪8 ~10 0 0 千克、化肥2 千 ~5 克,然后逐渐加至满水位准备放 苗。
注 : 因1 月 2 日已捕 捉 一批 , 因此 生 长速 度 数 据 只 取 至 2 4
1月2 2 0日。
表 2 养殖 效 果 分析 池 获 成 活 结 束总 耗饲 料 亩 产 产值 成 本 利 润 收 消 饵 尾 数 率 () 重 ( % 千 料 系数 ( 克) ( ( ) ( / 千 元) 元 元
电费5 、杂费2 、互相残杀等 因素 导致成本提高 6 元 元 元 ,但若用冰鲜野杂鱼养殖成本约 5元/ 1 千克,其中饲 料成本增) 2 J 元。随着石斑鱼养殖业 的迅速 发展 ,推广 D 人T配合饲料喂养石斑鱼势在必行。 2石斑鱼性喜水质清新,池塘与网箱养殖不同之处 . 是:网箱处于流水的大面积海区中,水质…般较好,但 池塘中单位有机质一般较高,因此要加强换水,同时要 定期用些水质改 良剂,如光合细菌 (5 米。、芽孢杆 1 克/ ) 菌 (克/ ) 5 米。、沸石粉 (0 米3等。 2 克/ ) 3 实践表 明,石斑鱼对饲料的软硬程度 、颜色和口 . 味等适 口性 要求较 高 ,喜食软颗粒 、色 浅且 明亮 的饲 料 ,颗粒过硬则有吐食现象,其对软颗粒饲料的适应性 明显优于硬颗粒饲料。从投喂小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饲 料有 个较长的适应过程 ,投喂配合饲料前要进行摄食 驯化。在养殖过程中为提高 斑鱼的免疫力,定期在饲 料中拌些维c 、多维等营养添 加剂非常有必要。

刺参健康养殖中的防病措施

刺参健康养殖中的防病措施

池底环境改良可采用投放底质改良剂 (如沸石粉、 活性碳、 陶土、 麦饭石等) 和环境改良型有益菌制剂等方法。 使用药物时应注意:1)由于刺参营底栖生活且行动缓慢,固态沉底型底质 改良或消毒类药物直接接触刺参体表时有可能造成其体表化学性损伤, 故刺激性 大的固态沉底型药物在刺参密集栖息区应慎用(必要时使用前先做小试);2) 环境改良型有益菌制剂可用于刺参健康养殖期间水质改良和疾病预防, 但在刺参 发病期间使用有可能加重病情,应慎用。 9、加强巡查,对养殖病害做到早发现、早确诊、及时控制 、加强巡查,对养殖病害做到早发现、早确诊、 及时、准确的早期诊断是控制疾病暴发的先决条件,它能起到预警作用。只 有早发现、 早确诊、 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才能使疾病得到有效地控制。 所以, 在刺参养殖期间,每日的巡查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刺参病害的多发季节,应潜水 观察养殖刺参的活动、摄食、生长、病害、敌害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清除,以免其腐烂后败坏水质、底质)。适量接种、移植、培养有益藻类(底栖 硅藻和褐藻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选择优质亲参和优质苗种 、 优质亲参和优质苗种是刺参成功进行育苗和养成的先决条件。 亲参应选择健 壮、体表无损伤、体长在 20cm、体重在 250g 以上、性腺饱满呈树枝状分叉、生 殖腺直径在 1.5~3.0mm 的参种作亲参。 苗种应选择大小均衡、体表干净无粘液、参体自然伸展不抱团、肉刺完整尖 挺、活力强、摄食量大、粪便呈条状的苗种。 3、培育、养殖密度要适宜 、培育、 刺参育苗、保苗和养成时密度过大可造成拥挤胁迫,使刺参生长缓慢、免疫 力低下, 易导致病害发生。 一般情况下, 刺参幼体培育密度应控制在 0.5~1 个/ml; 越冬保苗期 200 头/千克以下的参苗, 放养密度不应超过 300 头/米 3; 200~1000 头/千克的参苗, 放养密度为 300~1000 头/米 3; 1000~2000 头/千克的参苗, 放养密度为 1000~2000 头/米 3; 2000~4000 头/千克的参苗,放养密度为 2000~3000 头/米 3; 4000 头以上/千克参苗,放养密度为 3000~10000 头/ 米 3。池塘养成期放苗密度应控制在 8~l5 头/m2。 4、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 、 刺参浮游幼体期培育应混合投喂角毛藻、盐藻和小硅藻等优质活体饵料,避 免投喂劣质或单一品种饵料; 刺参幼体匍匐期培育应事先在附着基上接种培养好 优质底栖硅藻;越冬保苗期饵料以鼠尾藻粉、新鲜海泥、全价配合饵料等为好; 在春秋两季刺参生长期, 应投喂营养全面又不易污染水质的优质饲料, 投喂量一

秋季池塘养殖刺参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秋季池塘养殖刺参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保证刺参的品质、维护池塘水质环境, 不提倡向池内施药,只是在两个阶段进 行适当的药物防治:一是刚结束夏眠开 始摄食时投 2 次 ~3 次抗菌药饵,防止 刺参因摄食池底有害杂物而发病;二是 秋末入冬前按照“冬病秋治”的理念, 在刺参尚能摄食时连投 2 次 ~3 次抗菌 药饵,预防刺参冬季发病。另外,要遵 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经 常潜水检查刺参活动情况,及时捡出患 病和远离参礁、活力不强的刺参,放 到单独的容器隔离,先用 10×10-6 的 聚维酮碘或 30×10-6~50×10-6m 的青霉 素、链霉素等药浸泡半小时,隔日后 再连喂 2 天 ~3 天药饵,养至痊愈后再 放回原池,对溃烂严重的刺参捡出后 要及时作隔离掩埋处理,以防疾病传 播。海洋 渔业
| 62
2014 年 7 月刊 总 243 期
大量繁殖所致。
可不用生石灰,只施底质改良剂净底。 (2)科学换水。换水是改善水质 最直接、 最有效办法。 首先要降低水位, 其中两个时间段降低水位有特别重要的 意义:一是入秋初期。因为刺参夏眠后 起蜇的早与晚是由水温决定的,秋后气 温下降速度一般快于水温下降的速度, 降低水位可使池水温度较早地降下来, 尽早结束夏眠,延长秋季生长期;另一 个时间是中秋前后。因该阶段池水往往 处在同温期,降低水位有利于池水上下 对流,还可促进底栖硅藻的繁殖,防止 池塘底层缺氧。一般由夏季的最高水 位降至 1 米左右,越冬前再加到 1.5 米 以上的较高水位。换水时要注意以下事 项:一是掌握适宜的换水量,初秋换水 稍大,日换水 20% 以上,中秋后逐渐 减少换水,尤其是深秋外海水温比池塘 水温低时大量换水会使池水温度下降过 快,日换水 15% 左右即可;二是把握 好换水时间。入秋初期选择在晚上或凌 晨进水,有利于池水温度下降,使刺参 尽早结束夏眠。秋末要选择睛天中午或 下午进水;三要设过滤设施。注水口设 置 40 目 ~60 目筛绢网,进水渠道和海 边抽水处也应设 1 道 ~2 道拦污网或拦 污浮筏,防止自然海区中的敌害、油污 以及其它杂物进入池塘;四是换水前要 注意观察海区和池塘的水质情况。选择 外海水质状况较好时进水,若海水受雨 水、赤潮或陆源污染则不能进水,如池 塘水质恶化或刺参发病要立即大换水。 (3)水质培育。水质培育的目标 是培育合理的藻相和菌相,即培育以底 栖硅藻和浮游硅藻为主的单胞藻饵料, 并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使池水保持 适宜的透明度, 维护水体的微生态平衡, 保持稳定、良好的水质环境。水质培育 方法有二:一是肥水。 秋初可适当追肥, 使池水保持适宜的透明度,防止大型藻

刺参的池塘养殖及病害防治(下)

刺参的池塘养殖及病害防治(下)

刺参的池塘养殖及病害防治(下)佚名【摘要】五、刺参池塘养殖的病害及防治1.腐皮综合症(1)病因该症也称皮肤溃烂病、化皮病,根据感染初期和后期多例病参病灶部位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观察、对比分析表明:初期病灶部位主要有假单胞菌属和弧菌属细菌大量感染,感染后期由于刺参表皮受细菌的侵袭腐蚀作用形成体表创伤面,易使霉菌和寄生虫富集和生长造成继发性感染,加剧海参的死亡速度。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1(000)008【总页数】1页(P83-83)【关键词】病害防治;池塘养殖;刺参;继发性感染;皮肤溃烂病;微生物种类;假单胞菌属;腐蚀作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4.3五、刺参池塘养殖的病害及防治1.腐皮综合症(1)病因该症也称皮肤溃烂病、化皮病,根据感染初期和后期多例病参病灶部位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观察、对比分析表明:初期病灶部位主要有假单胞菌属和弧菌属细菌大量感染,感染后期由于刺参表皮受细菌的侵袭腐蚀作用形成体表创伤面,易使霉菌和寄生虫富集和生长造成继发性感染,加剧海参的死亡速度。

(2)流行情况腐皮综合症是当前养殖刺参最常见的疾病,危害最为严重。

越冬保苗期幼参和养成期海参均可被感染发病,但幼参的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成参,感染率很高,一旦发病很快就会蔓延至全池,死亡率可达90%以上,属急性死亡。

每年的l-3月份养殖水体温度较低时(8℃以下)是发病高峰。

(3)发病症状初期感染的病参多有摇头现象,口部出现局部性感染,表现为触手黑浊,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口部肿胀、不能收缩与闭合,继而大部分海参会出现排脏现象;中期感染的刺参身体收缩、僵直,体色变暗,肉刺变白、秃钝,口腹部先出现小面积溃疡,形成小的蓝白色斑点;感染末期病参的病灶扩大、溃疡处增多,表皮大面积腐烂,最后导致海参死亡,溶化为鼻涕状的胶体。

(4)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购买参苗时应实施种苗健康检查措施,肉眼检查应选择体表无损伤、肉刺完整、身体自然伸展、活力好、摄食能力强、所排粪便较干呈条状的参苗为佳。

不同配方EM菌对规模化养殖刺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不同配方EM菌对规模化养殖刺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不同配方EM菌对规模化养殖刺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摘要选取刺参养殖池进行为期60 d的摄食生长试验,探讨不同配方EM菌对刺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刺参的日增重有明显的影响,添加EM菌处理组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13.21%~82.08%,其成活率均较高。

综合来看,养殖水体中添加不同的微生态制剂对刺参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添加量适宜的情况下,对刺参的促生长作用尤为明显。

关键词刺参;EM菌;生长;存活;影响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属棘皮动物门(Echinode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楯手目(Aspidochirotidae)、刺参科(Stichopodidae)、仿刺参属(Apostichopus),是我国记载的21种食用海参中唯一分布于黄渤海的温带种类,为“海产八珍”之一[1]。

目前,投放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兴的改良养殖水质的手段,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作用也受到一致认可。

微生态制剂是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来的微生物菌体,经培养繁殖后制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的活菌制剂,它不含任何污染物和化学有害物,对改善水质、提高成活率和相对增长率、降低发病率、提高水产品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4]。

本研究为探索乳酸杆菌、海洋红酵母、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在大规模刺参养殖水体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几种微生态制剂对刺参养殖水体水质作用效果的试验,探讨微生态制剂对刺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用刺参全部来自辽宁省营口海参育苗厂。

供试菌种为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海洋红酵母,4种菌均购自辽宁省大连市化工研究院,其中光合细菌和海洋红酵母的活菌浓度均为6×1010 cfu/mL,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活菌浓度均为3×1010 cfu/mL。

刺参饵料由大连海洋大学科研基地生产。

刺参池塘夏季养殖技术要点

刺参池塘夏季养殖技术要点

附件5刺参池塘夏季养殖技术要点一、高温及暴雨对养殖水质环境的影响刺参对水质的变化比较敏感,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出现排脏、自溶等现象。

养成期间要定时进行水质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等。

此外,对水色、透明度、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等要经常进行观察,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一)暴雨后,养殖池盐度骤降,几个小时内从正常盐度陡降至20左右,甚至10左右,海参突发应激反应,严重危及生命。

(二)大量雨水进入养殖池,池水酸性急剧增高,酸碱度在很短时间内降至中性以下,大量有益藻类随之死亡,水质环境恶化。

(三)在养殖池上层形成较厚的淡水层,阻碍了整个水体上下溶解氧的交换,底层水温升高、有害物质含量增高、有机耗氧量增加、水体严重缺氧,以致造成刺参暴发性缺氧死亡。

(四)水温持续在28℃~30℃的高温会引起刺参死亡,水温达到33℃,仅2天时间就会导致刺参全部死亡。

二、高温及暴雨期间海参养殖应对措施—1 —(一)加强水质管理。

刺参有夏眠的习性,但幼参在3℃~24℃的温度范围内都能大量摄食,活动频繁。

因此,要尽量使池塘底层的水温控制在上述范围内。

刺参为狭盐性生物,适盐范围24~35,最适盐度范围28~31。

因此,夏季要防止大量的雨水进入池塘。

池水溶解氧要求在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在50~60厘米。

生长旺期和夏眠期间的平均日换水量在50%~60%,低温期可适当少换或不换。

水位应根据季节进行适当调整,水温8℃~20℃时可保持在1~1.2米,高温期和低温期保持在1.5米以上。

换水应遵循暴雨后不换水、有赤潮不换水、不换潮头水的原则。

(二)遮阳网造礁降温。

(1)遮阳网附着基的制作。

遮阳网附着基的原材料为遮阳网和旧扇贝盘。

在加工遮阳网时根据实际需要订制好尺寸,一般90厘米宽,长度可以根据养殖池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把遮阳网缝到扇贝盘上,每80厘米左右缝一个扇贝盘,上面留一个10厘米左右的空隙,形状类似扇贝笼。

(2)遮阳网附着基的投放。

刺参高密度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畜牧渔业论文

刺参高密度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畜牧渔业论文

刺参高密度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畜牧渔业论文刺参高密度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苏杉(连云港市赣榆区石桥镇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江苏连云港222100)1池塘设施改造1.1池塘改造为便于管理,应把池塘改造成长方形,每个池塘面积为0.6~2 hm2,池埂高2.5~3.5 m,坡比1∶2.5;水深为2~3 m,池底为泥质或泥沙质,同时将排水闸设在池塘最低处。

1.2池塘仿生环境设置应按照自然环境为刺参的生长提供相应的仿生养殖环境,我们的做法是:(1)在池塘中放置一定数量的石堆,石料每块10~20 kg,呈堆状排列池底,每堆0.5~1 m2,堆高大于1.5 m,堆距1~1.5 m,行距1.5~2 m,投石总量为900~1 200 m2/hm2;(2)堆放瓦块,其效果更佳:每3片瓦呈三角形绑牢为一组,每20组为一堆,堆间距3~4 m,行间距4 m,投瓦总量为2.25万~3万片/hm2。

除此之外,也可以投放空心砖、水泥块、水泥管、旧轮胎、砖瓦、碎石等,同时以上几种投放物也可以混合投放。

1.3池塘附属配套设置为保证进水的水质,应在进水渠道设立20~30道废旧渔网(尼龙单丝)作拦污防油网;同时池塘中应设置充氧设备,充氧机功率、充气管长度根据池塘大小确定,用直径50 cm的PVC做主充气管,每间隔1 m放支管道。

2放养前准备放养前应清整池塘,在放苗前30 d,排净积水,清理池底淤泥,曝晒池底1周,加固池埂。

进水30 cm后,应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600~800 kg/hm2。

在池塘消毒后,需要进水施肥,肥料种类为无机肥和有机肥。

无机肥每次施肥量为:氮肥20 mg/L、磷肥2 mg/L;有机肥应经过充分发酵并消毒后使用,所占比例不得低于总肥料的50%。

3苗种放养放养时首先需要对苗种进行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体态伸展、肉刺尖而高、色泽光艳、头尾活动自如、摄食快、活力强、排便迅速并呈条状。

对于放苗密度,应由放养时的规格来确定,同时不同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将影响存活率,具体见表1。

过碳酰胺和四羟甲基硫酸磷对刺参养殖底质的改良作用

过碳酰胺和四羟甲基硫酸磷对刺参养殖底质的改良作用

过碳酰胺和四羟甲基硫酸磷对刺参养殖底质的改良作用作者:孙永军邵长清鞠文明唐晓波来源:《河北渔业》2019年第07期摘;要:为研究过碳酰胺、四羟甲基硫酸磷(THPS)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底质的改良效果,以沸石粉和膨润土1∶4的混合物为载体,将过碳酰胺和四羟甲基硫酸磷按不同比例投放到刺参养殖实验系统,测定底泥中COD及氨氮、硫化物和亚硝氮含量,并对不同组分底质改良剂的改良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底质改良剂配方。

研究结果表明,过碳酰胺的浓度变化对底质环境影响较四羟甲基硫酸磷更为显著(P=0.031),过碳酰胺、四羟甲基硫酸磷及载体含量比例为15∶15∶75的底质改良剂配方对底质改善效果最为显著。

关键词: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过碳酰胺;四羟甲基硫酸磷;底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在池塘养殖生产中广泛使用,为养殖过程中改善养殖环境、预防病害、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

市场上底质改良剂种类较多,根据其主要成分和作用,可分为吸附型、氧化型和微生态制剂3种底质改良剂[1]。

吸附型底质改良剂是较为传统的改良剂的一种,主要成分有沸石粉、活性碳、石粉、膨润土等。

由于其功能的有限性,单独使用效果不佳,更多的是与微生态制剂或氧化型改良剂搭配使用。

微生态制剂主要通过益生菌的作用降解养殖环境中有机污染物来改善养殖环境,目前益生菌的种类主要有硝化细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光合细菌等。

氧化型改良剂通过氧化作用改良水质和底质,以卤素类、过氧化物类等作为主要成分。

与卤素类相比,过氧化物类改良剂一方面具有强氧化性和增氧性,与水接触后会产生初生态氧,促进有机质分解,提高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改良底泥环境;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环保性,产物不会对养殖生物和养殖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过氧化物代表有双氧水、过碳酸钙等,由于水体缺氧是导致底质恶化、养殖生物生长缓慢、疾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针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的增氧型底质改良剂的系统性研究更是空白,造成市面上增氧剂产品种类极少,无法满足养殖生产的需要。

一种刺参养殖池塘底质改良设施及其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刺参养殖池塘底质改良设施及其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刺参养殖池塘底质改良设施及其使用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刘石林,孙景春,林承刚,张永安,孙丽娜,邢丽丽,茹小尚,许帅,张立斌,杨红生
申请号:CN202011410888.8
申请日:20201204
公开号:CN112425556A
公开日:
202103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刺参养殖池塘底质改良设施及其使用方法,框架下方设有多个犁头,每个犁头均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框架相连;框架上安装有多个高度可调的调节杆,各调节杆在高度调节好后与框架相对固定,各调节杆的下端分别连接有轮子;牵引绳的一端连接于框架上,另一端与排水管的一端相连,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接;改良设施整体通过牵引绳系在动力船上,通过动力船牵引在池塘底部翻耕底质表层。

连接杆下端的犁头在作业时插入池塘底质中,在船体动力牵引下翻耕池塘底泥,释放底质中有害物质的同时,将可被刺参摄食的有机质暴露出来,便于刺参摄食和利用。

本发明改良设施重量轻、操作简单、拆卸方便,所需动力小、使用寿命长,可在养殖池塘广泛应用。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地址: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七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白振宇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海参池塘生态保苗新技术

海参池塘生态保苗新技术

海参池塘生态保苗新技术作者:迟新涛来源:《河北渔业》 2018年第9期迟新涛作者简介:迟新涛(1977.12-),男,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

E-mail:cxt1226@。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阳 265100)近年来,随着海参增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车间保苗存在着成本高、病害频发,海参长不大,进入池塘成活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海参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试验证明,利用养殖池塘保苗可营造适合海参生长的外部环境因素,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海参养殖的效益。

1清淤与消毒清塘时尽量把池水排干,用推土机将表层10~20 cm的底泥清除,然后撒上生石灰,采取翻耕曝晒,直至把池底晒成龟裂状为止,为确保塘内不受病原菌、纤毛虫等的危害,放养前需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用(5~10)×10-6的有效氯或1 500 kg/hm2的生石灰等消毒池塘和坝体。

2养殖参礁的投放利用池塘保苗时,一般都选用网笼参礁,此种参礁有利于池塘的清污和春秋季节刺参的采捕,参礁两头用坠石固定牢,网笼之间的间隔距离一般为1 m左右,精准计算出该池所投附着基的总数量及附着基的表面积。

3肥水选择水源条件良好时进水,通常先将水位进到50 cm左右,对于未采用砂滤进水系统的水源,应在进水口安置60目的滤网。

进水向池塘施加无机和有机肥料进行肥水,可用尿素或硝酸铵195 kg/hm2,并投磷肥7.5~15 kg/hm2,隔5~7 d一次,使透明度保持在30~50 cm,使用粪肥作为有机肥培育水色的,应将粪肥与生石灰混合后发酵3~5 d后再施用,粪肥用量不宜过多,一般为1 500 kg/hm2,根据池塘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配合施用2 mg/L的氮肥和0.2 mg/L的磷肥,保证水体营养的平衡。

定期向池内投放光合细菌、EM菌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使其成为有益菌群,每次大潮期纳水、施肥,直到放苗为止。

4选苗与投苗选择优质、健康的苗种是稚参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质量好的稚参苗种体色正常,伸展自然,苗种比较整齐,附着力强,体表没有溃烂。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刺参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养殖物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是市场上的畅销品。

为了提高刺参产量和质量,目前已经开展了许多品系选育、苗种繁育和养殖技术研究。

本文将介绍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的情况,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为了进行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首先选取了经过优化繁育的多刺品系作为种苗,并将其投放到养殖池塘中。

为了保证刺参的生长和发育,养殖池塘的水质要求较高,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水质参数。

还需要控制养殖密度、饲料投喂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刺参的正常生长和健康养殖。

在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过程中,通过对刺参的生长和发育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其生长情况良好。

刺参在池塘中能够正常摄食、吸收和利用养分,并有效增重。

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刺参的体重明显增加,体长也有所增加。

刺参的外观也非常健康,没有出现明显的生理异常和疾病症状。

通过对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的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刺参多刺品系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刺参的品质良好,肉质细嫩,口感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刺参的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刺参养殖对海洋环境影响小,不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还存在一些问题。

刺参的疾病防治比较困难,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需要加强防治措施。

刺参的饲料利用率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饲料配方和投喂技术。

刺参的种苗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有较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改进。

希望未来能够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刺参的产量和质量,为刺参养殖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刺参是一种宝贵的海洋珍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刺参在自然界中数量有限,养殖刺参成为了满足人们对刺参产品的需求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刺参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培育多刺刺参品系成为了近年来养殖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多刺刺参品系是通过选择和繁殖多刺变异型个体,经过多代筛选和改良而培育出来的,其在刺参养殖中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生长周期短和产量高的特点。

在进行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些多刺刺参品系作为试验的种质资源。

这些多刺刺参品系的刺数要相对较多,并且要具有较好的生长性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然后,在养殖池塘中依据一定的密度和饲养管理措施将这些多刺刺参品系放养进池塘进行养殖。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控制水质和水温,为刺参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对于刺参的饲料要选择质量较好、营养丰富的饲料,以保证刺参的生长和发育。

定期检测和记录刺参的生长情况和养殖效果,在养殖周期结束时评估养殖效果。

在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中,通过对多刺刺参的生长情况、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生产性能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可以评价出哪种多刺刺参品系适合养殖,哪种品系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养殖刺参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产品的销售和利润方面。

多刺刺参养殖品系的选择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额。

通过合理控制养殖成本和提高产出,也可以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对养殖条件、品系选择、饲养管理和生长情况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科学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评价结果,为刺参多刺品系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也可以为养殖业界提供参考,促进刺参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刺参是一种重要的水产资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

而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模式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

本文将对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进行中试与效果评价,以期为刺参养殖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养殖方式。

一、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模式简介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模式是指通过对优良品系的刺参进行遗传改良,培育出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等优良品系的刺参。

这些刺参通过遗传方式将这些优良特性传递给下一代,最终形成了一代比一代更好的刺参品系。

而刺参池塘养殖则是指将这些优良品系的刺参放入池塘进行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利用池塘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温等环境条件,促进刺参的生长和繁殖。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刺参的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模式成为了当前刺参养殖业中的一种重要养殖方式。

1. 选址刺参池塘的选址应该选择水质清澈、无毒无害、水流适中的地方,以及水资源充足的地方。

应该尽量避免选择靠近工业废水排放口或农村污水排放口的地方,以免对刺参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2. 池塘建设刺参池塘的建设主要包括挖掘池塘、搭建围栏、安装水泵、投放优质底泥等工作。

在建设池塘时,应该根据刺参的特性和需要进行设计和施工,保证池塘的大小、深度和水质等符合刺参的生长需求。

3. 种苗放养在池塘建设完成后,应该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刺参种苗进行放养。

种苗的放养数量应根据池塘的实际情况和养殖的需求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

4. 饲料投喂在刺参池塘养殖过程中,应该根据刺参的需求和成长阶段进行合理的饲料投喂。

合理的饲料投喂可以促进刺参的生长,并且提高刺参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5. 病害防治在刺参池塘养殖过程中,应该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定期对池塘进行清理、消毒等工作,保证刺参的生长环境卫生和健康。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

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一、引言刺参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刺参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传统的刺参养殖方式主要是在海水中进行,然而随着海水环境的污染和恶劣,海洋中的刺参养殖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将刺参养殖引入到淡水池塘中成为了一种新的尝试。

本文将针对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进行中试与效果评价,探讨刺参在淡水环境中的养殖特点及效果。

二、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的中试方法1. 池塘选址和准备选择充足阳光、水质清澈、通风良好的池塘作为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的养殖基地。

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水质干净,没有有害微生物存在。

2. 种苗引种和适时放养选择健康的刺参种苗作为引种对象,对种苗进行短期的孵化培育。

等种苗长到一定的大小后,适时将其放入准备好的池塘中。

3. 养殖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及时清理池塘底部的杂物和残渣,保证刺参的生长环境良好。

4. 饲料喂养根据刺参的生长发育需要,选择适当的饲料进行喂养,保证刺参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三、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的效果评价1. 优点(1)适应性强:相比于海水养殖,刺参在淡水环境中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对水质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这为刺参的养殖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2)生长周期短:在淡水环境中,刺参的生长周期明显缩短,可以更快速地实现规模化生产。

(3)产品质量高:由于淡水环境对刺参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淡水环境中养殖的刺参更加健康、新鲜,产品质量更高。

2. 不足(1)成本较高:相对于海水养殖,淡水养殖需要更多的设备和人力成本投入,导致成本相对较高。

(2)疾病风险:在淡水环境中,刺参容易受到一些淡水病菌的感染,需要加强疾病防控的工作。

3. 发展前景鉴于刺参在淡水环境中的养殖具有诸多优势,尤其是在产品质量和生长周期方面的优势明显,淡水养殖刺参有望成为未来刺参产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养殖管理经验的积累,相信淡水养殖刺参的生产效率和品质会进一步提升,为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刺参的池塘养殖及病害防治(中)

刺参的池塘养殖及病害防治(中)

刺参的池塘养殖及病害防治(中)佚名【摘要】四、刺参的养成rn1.饵料投喂rn(1)饵料种类可用于投喂刺参的饵料种类很多,如海藻粉、鱼粉、虾粉、豆饼、花生饼、麸皮、发酵后的稻草和其他禾本科植物、酒糟、酱糟等,还可向池内投放富含底栖硅藻的海泥。

这些饵料可单独投喂,有条件的情况下,以混合投喂为宜。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1页(P83-83)【关键词】病害防治;池塘养殖;刺参;饵料投喂;饵料种类;禾本科植物;底栖硅藻;海藻粉【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4.3四、刺参的养成1.饵料投喂(1)饵料种类可用于投喂刺参的饵料种类很多,如海藻粉、鱼粉、虾粉、豆饼、花生饼、麸皮、发酵后的稻草和其他禾本科植物、酒糟、酱糟等,还可向池内投放富含底栖硅藻的海泥。

这些饵料可单独投喂,有条件的情况下,以混合投喂为宜。

日投饵量为鲜参体重的2%~10%,并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同时可在饵料中添加富肽宝、免疫多糖、参维宝以加强饵料营养,增强稚参体质,促进生长。

(2)投喂方法根据刺参的活动规律和摄食习性,投饵季节应在5~18℃的春秋两季,其中在水温10~15℃的快速生长期,每2~3天投饵一次,在一般生长季节,每5~7天投饵一次,每次投饵量占池内刺参总量的5%左右。

在水温18℃以上和5℃以下停止投饵。

根据刺参昼伏夜出的习性,一般在傍晚投饵。

(3)投饵量的确定总的投饵原则是宁少勿多,以适量为准,并参照以下几个标准确定具体的投饵量:池中基础饵料情况:基础饵料丰富可少投饵,反之要适当多投。

刺参肠道饱满度及排便情况:若肠道饱满或排便较多则说明池内饵料充足,反之则要增加投饵量。

根据水温调整投饵:水温是影响刺参摄食的最主要因素,在10~15℃时摄食最旺盛,这也是刺参生长最快的时期,在此期间要多投饵。

根据池中刺参的存活量和体重推算投饵:这需要经常观察刺参的规格和成活情况。

2.水质调控水质是影响池塘养殖刺参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了养殖成败,对水质进行科学调控,是减少刺参病害、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

有益微生物在刺参保苗中的应用研究

有益微生物在刺参保苗中的应用研究

有益微生物在刺参保苗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利用刺参保苗专用微生态水质、底质改良剂,有效降解育苗养殖水体有机废物,降解池底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充分改善水体生态环境,从而提升溶氧和营养来调节和改善养殖微生态环境,控制和减少爆发性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有益微生物;刺参;保苗刺参是我国的传统海珍品,被列为“海产八珍”之一,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且其药用及保健效果也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看好,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仅仅依靠自然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目前,刺参成品养殖在我区主要是以自然海区底播、围堰养殖为主,但刺参保苗过程是工厂化形式,在一个有限的水体环境中投放大量单一品种的刺参,经常性地投喂大量的饵料,诸如鼠尾藻和海泥等,加上刺参自身的粪便和残饵,造成水质恶化,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致使刺参发病,保苗水体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使用抗生素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水体内的有益菌也遭到破坏,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杜绝病原微生物的发生,致使疾病频繁发生,加上抗生素的反复使用,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增加,又给刺参养殖业者造成了困难。

采用换水方式直接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按照常用的方法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又需较高的投资,增加了养殖成本。

为此,我们进行有益微生物在刺参保苗中的应用研究。

该项目主要是利用刺参保苗专用微生态水质、底质改良剂,有效降解养殖水体有机废物,降解池底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充分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平衡水体中有益菌和浮游植物,从而提升溶氧和营养来调节和改善养殖微生态环境,控制和减少爆发性病害的发生。

一、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研究在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刺参保苗过程中,苗种放养密度、生长速度、饵料配制及投饵。

2、研究在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刺参保苗过程中,水质、水温控制及病害防治技术。

3、研究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刺参保苗的生产工艺流程、制订技术操作规程。

(二)关键技术1、试验面积10000m2。

2、实验地点:蓬莱区新港街道蓝湾海水育苗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t t p : / / ww w. y y k x j z . c n /
刺参 养殖 池环境 细 菌群 落对 底 质 改 良剂 的响应 冰
李 晓龙 , 2 李秋 芬 2 ① 姜娓娓 2 刘 淮德 2 王 晓红 。 宋娴 丽 。 安鑫 龙
( 1 .河北 农业 大学海 洋学 院 秦皇 岛 0 6 6 0 0 3 ; 2 .农业 部海洋 渔业 可持 续发展 重点实 验室 中国水 产
术依 据
改 良剂 接 触刺参 体表 对刺参 造成 进一 步 的损害 。 近年 来 ,出现 了以微 生物 制剂 ( 朱 学芝 等 , 2 0 0 8 ; Va n b e l l e
e t a l ,1 9 9 0 ) 和活性 中草药成 分 ( 王 印庚 等,2 0 0 9 ) 为 主
的底 质改 良剂 , 在 改善水 质底 质 的 同时 , 通 过分 解有 机物 获得 生长 繁殖 的能源 , 具有 不污染 环境 、 成本 低 、 无 毒 副作 用 的 特点 ,是 目前 养 殖 业 首选 的底 质 改 良 剂 。但 由于基础 研究 不够 充分 ,缺乏 理论 指导 ,调控 具有 一定 的盲 目性 。 只有 在 良好 的环境条 件下 ,刺参 才 能健康 生长 , 刺 参养 殖 环 境 的微 生 物 群 落作 为 养 殖环 境 的重要 组
病害 大规模 暴发 , 死 亡率 高达 8 0 %以上 , 且 传播 速度 快 、波 及 范 围广 ,造成 的经 济损 失 巨大 ,并 呈逐 年加 重 的趋势 ( 孟庆 国等,2 0 0 6 ) 。为 了 防治刺 参病 害 ,养 殖池 塘常 用水体 消毒 剂 , 单 纯使 用消 毒剂效 果不 明显 ( 邱 兆 星等 ,2 0 0 8 ) ,且 消毒类 药 物或 固态 沉底 型 底质
后 ,发病刺参池塘沉 积环境 中的总异养 菌、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等 的数量在最初的 2 _ 4 d有所 上
升 ,但升高 幅度小于对 照组 ,且在 之后的 2 _ 4 d内下 降至加 改良剂之前菌量 ;在加入底质改 良剂后第 2
天 ,弧菌和硫化细菌数量便迅速下 降,明显低 于对 照组。P C R . D G GE图谱及 测序结果显示 , 刺参养殖环 境细菌优势菌分别属 于绿弯 菌门、变形 菌 门的莫拉菌科 、柄 杆菌科 和气单胞 菌科 以及 厚壁 菌门的芽孢杆
改 良剂对养 殖环境 的调 控效 果 。但据报 道 ,自然 环境
中能够获得纯培养 的微生物仅有不到 1 %( A ma n n e t a l ,
1 9 9 5 ) ,因此仅 仅依 靠诸 如 显微 镜 、分离 纯化 培 养等
传 统 的微 生 物学 方 法并 不 能 全 面系 统 地分 析 某一 环 境微 生 物 的 多样 性 以及 了解 其在 自然 生态 系 统 中发 挥 的作 用 ,而 以 P C R 为基础 的各 种分子 生物学 方法 得 到越来 越广 泛 的应用 ( Mu y z e r e t a l ,1 9 9 3 ;关 晓燕 等, 2 0 1 0 ;姜娓 娓等 , 2 0 1 4 ) 。 本 研究 利用本课 题组 研制 的 含 中草 药 成分 底 质 改 良剂 对刺 参 发病 的池 塘 养殖 环境 进行 调控 的同 时 ,利用 平板培 养计数 法 与 P C R、 D GG E等 分子生 物学方 法相 结合 的技术 , 对环境 细菌 群落 结构 变化进 行分 析 , 以期 掌握 刺参养 殖环境 中细 菌群 落对底 质改 良剂 的响应 情况 , 从 而 为通过人 为调 控 养殖 环 境 来 防治 刺参 病 害 发生 提 供 理论 基 础 和技
中图分类号
刺参 ;养殖环境 ;细 菌群 落 ;P C R . DG G E;底质 改 良剂
¥ 9 4 9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7 0 7 5 ( 2 0 1 5 ) 0 1 . 0 1 1 1 . 0 8
随着 我 国刺 参( A p o s t i c h o p u s j a p o n i c u s ) 人 工 养殖 业 的迅速 发 展 ,养殖 环 境逐 年 恶化 ( 关 晓燕 等 ,2 0 1 0 ;
第 3 6卷 第 1 期
2 0 1 5 年 2 月






Vo 1 . 3 6. N O. 1
PR0G RESS I N FI S H ERY S CI EN CES
Fe b. , 201 5
DO I : 1 0 . 1 1 7 5 8 / y y k x j z . 2 0 1 5 0 1 1 7
青 岛 2 6 6 0 7 1 ; 3 .山东省 海洋 生物研 究 院 青 岛 2 6 6 1 0 4 ) 科 计数法、最大或然数法和 1 6 S r R NA基 因的 P C R . D G G E指纹 图谱技术,分析 发
病刺参 池塘环境 中不 同生理 类群 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对底 质 改 良剂 的响应。结果显示 ,加入底 质改 良剂
菌科和乳杆菌科 的某种细 菌,多样 性指 数在 2 . 5 — 3 . 5之间。实验 组加入底 质改 良剂后,气单胞 菌属 两种 细菌数量逐渐下 降。研 究结果表 明,底质 改 良剂 可改变沉积环境 中不 同细菌 类群 的数量 ,降低致病菌 的 数量 ,从 而改善底质环境 并对“ 刺参腐皮综合征” 起到 防治作用 。 关键 词
成生 物类 群 , 可 以作为 衡量养 殖环境 优劣 的指标 之一 ( 王 轶南 等, 2 0 1 0 ; P a e r l e t a l , 2 0 0 3 ) ,因此 ,有必 要通 过研究 环境 微生 物对底 质改 良剂 的响应 , 来推 断底质
张莹 等, 2 0 0 9 ;邢 红艳等 , 2 0 1 4 ) 。2 0 0 3年 开始 ,刺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