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技术工作情况介绍(会议汇报)
耕地地力调查和质量评价工作报告耕地
报告分类
?**县(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报告 ?**县(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报告 ?**县(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专题利用
报告
2工作报告编写提纲
? 一、项目来源与计划任务 ? 二、工作组织 ? 三、主要工作成果(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 ? 四、主要作法与经验 ? 五、资金使用情况 ? 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建议
工作组织
?主要指为保障测土配方施肥与地力评 价工作成立的领导小组,技术组和专家 顾问组,以及省地县及技术依托单位的 工作关系,分工,严格按照《测土配方施 肥技术规范》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的组 织措施。
主要工作成果Biblioteka ? 主要包括(完成任务情况) ? 对照任务书,简述采样、分析、数据库建设等方
面工作的完成情况。任务完成率? ? 列举成果 ,有多少 ,就列多少; ?突出区域特色 ; ?县域范围内的耕地资源情况 ,空间分布 ,障碍因素 ,
利用改良方向; ? 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填充的历史空白等等 ;
2020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
2020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一、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评价工作(一)监测内容的确定。
年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评价工作中,各县(市、区)负责监测内容分为分等参数调查监测和等级渐变耕地抽样监测。
详见《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技术手册》。
(二)渐变类型区的划分。
渐变类型区具体是指一定数量的分等单元,它是根据耕地质量等级主导因素的变化趋势来确定的,而非现状来确定。
例如:渐变类型A区域内的有机质含量现状均值为1、0~1、5,若A区域内近几年的有机质含量为缓慢降低的趋势,则该类型区为肥力衰退型;若A区域内近几年的有机质含量为缓慢提升的趋势,则该类型区为肥力提升型。
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渐变类型区分布范围外的区域进行布点监测。
不被任何渐变类型区覆盖的区域统称为“相对稳定型”(即《县(市、区)耕地等别渐变类型推荐》中的“提升有限型”,它不属于渐变类型区范畴),提交成果中如含有此分布范围,统称为“相对稳定型”。
(三)监测单元的选择。
监测单元由固定监测单元(可以简称监测单元)和随机监测单元构成。
固定监测单元:每个渐变类型每个国家利用等级上选择一个分等单元作为固定监测单元,固定监测单元在空间上要有代表性,单元面积要较大,观测起来要方便,在利用上能够作为耕地长期存在。
固定监测单元需要对所有分等因素进行监测。
随机监测单元:随机监测单元是为了配合固定监测单元,根据随机监测单元主导因素的变化,采用算数平均法,挂接到固定监测单元上,从而形成某一类型某一利用等的监测结果。
随机监测单元只需要监测所在类型区的主导因素。
每个固定监测单元都要布设一定数量的分等单元作为随机监测单元(建议在19个以上)。
每年度的随机监测单元都要重选。
每年重选的目的是避免误差的复制。
每年随机监测单元的位置、调查的属性值,各县作为重要的中间成果,提交到省土地整理中心。
提交成果格式见技术简报附件1。
有条件的县(市、区)可参照上述要求,对相对稳定型的耕地布设固定监测单元和随机监测单元。
监测工作质量情况汇报材料
监测工作质量情况汇报材料近期,我单位对监测工作质量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和总结。
通过对各项工作的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发现,现将汇报材料如下:一、监测工作质量情况总体概况。
自上次汇报以来,我们对监测工作质量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评估。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对相关人员的访谈,我们发现工作质量整体上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
各项监测指标的完成情况良好,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全面推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工作质量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着数据采集不规范、记录不完整等情况。
其次,部分监测人员在工作中存在工作态度不端正、执行不力等现象,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下降和监测数据的不准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监测工作的复杂性和技术性,需要监测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同时,工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解决。
三、改进措施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1. 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责任心,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完善监测工作流程和规范,明确各项监测指标的采集方法和记录要求,规范监测工作的开展。
3. 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督导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测工作考核机制,激励监测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监测工作的合力,共同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工作展望。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监测工作质量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责任心,为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我们的监测工作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耕地安全监测工作总结报告
一、工作背景耕地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耕地安全监测。
本报告对2023年度耕地安全监测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二、工作目标1. 全面掌握耕地资源现状,为耕地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 及时发现耕地安全风险,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预警。
3. 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1. 耕地资源调查(1)开展耕地资源调查,摸清耕地资源家底。
(2)对耕地资源进行分类,掌握不同类型耕地的分布、数量、质量等信息。
2. 耕地质量监测(1)设立耕地质量监测点,定期采集土壤、水稻植株等样品。
(2)开展耕地质量检测,分析耕地质量变化趋势。
3. 耕地安全监测(1)设立耕地安全监测点,监测耕地污染、土壤侵蚀、盐渍化等风险。
(2)分析耕地安全风险,提出耕地保护措施。
4. 耕地保护政策研究(1)研究耕地保护政策,提出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的建议。
(2)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耕地保护意识。
四、工作成效1. 完成耕地资源调查,掌握耕地资源现状。
2. 设立耕地质量监测点,定期采集样品,为耕地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3. 发现耕地安全风险,提出耕地保护措施,降低耕地安全风险。
4. 完成耕地保护政策研究,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五、存在问题1. 耕地质量监测点数量不足,难以全面覆盖耕地资源。
2. 耕地安全监测技术手段有待提高。
3. 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 逐步扩大耕地质量监测点数量,提高监测覆盖率。
2. 加强耕地安全监测技术手段研究,提高监测准确性。
3. 加大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耕地保护意识。
4.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总之,2023年度耕地安全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耕地安全监测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耕地保护工作总结优秀7篇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耕地保护工作总结优秀7篇时间不知不觉,我们后知后觉,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这段时间以来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写一份工作总结。
大家知道工作总结的格式吗?下面是细心的小编给大伙儿找到的7篇耕地保护工作总结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篇一根据《县20x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增强我镇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切实保护耕地,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确保耕地地力和粮食安全,现将20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总结如下:一、明确指导思想,落实工作责任。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惠及千家万户,是对现有耕地地力保护,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镇村社干部须高度重视,客观、公正、公平地做好耕地面积核查工作,保证补贴资金兑现。
二、加强宣传动员,政策家喻户晓。
我镇现有耕地16680亩,为有效保护耕地地力,促进种粮农民积极性,召开镇、村、社干部大会,宣讲政策,培训业务,各社召开社员大会,选出社员代表,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块核查面积,确保家喻户晓,面积准确。
三、掌握原则对象,按照程序工作。
20x年须按照国家“有种有补”“无种无补”“多种多补”“少种少补”“不种不补”的原则,将补贴资金兑现到种粮农民农户。
面积核查须户申报、组核实、村复核、乡审核、县确定、直发,保证资金足额兑现。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管督查。
镇成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纪委书记、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财政所、农业站、各村委会主任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农业站,邵宇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办公。
镇纪委书记牵头,负责面积、工作进度,资金兑现的监管督查工作,不抵扣、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不拖延,否则依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篇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利用土地,促进二十七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七团国土分局的重要工作。
耕地质量监测点工作报告
耕地质量监测点工作报告作者:张树平黄剑冉素芳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04期[摘要]通过对耕地质量定点监测,分析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消长规律,判断施肥是否合理,为科学施肥、保护耕地质量、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广西东兰耕地质量定点监测报告[中图分类号]S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2-0060-01一年来,根据河池市农业局关于耕地质量定点监测实施方案,东兰县认真实施耕地质量监测点工作,开展监测点定点、竖牌、取土、化验等一系列的工作,完成监测点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正确认识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耕地质量监测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地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建立监测点其目的是通过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生产能力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消长规律,判断施肥是否合理,为科学施肥、保护耕地质量、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为此,东兰县农业局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自河池市农业局文件下达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和部署,全程负责实施工作。
二、做好监测点的定点按照河池市农业局下达的耕地质量监测点文件要求,在东兰县建立水田耕地监测点一个,编号为HC-007。
根据建点要在交通便利,并列入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和未列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本地有代表性的土种以及一定几十年不能变的要求,经县农业局领导和相关业务站科技人员,结合东兰县实际研究和现场采点,决定将监测点定在公路边钦能村钦能屯莫凉农户的思合片水稻田进行定点监测,田块面积1.2亩,土种为沙泥肉田。
该监测点经度为107°15′52.4″,纬度为24°29′29.1″,海拔高度为437米,常年降水量1400mm,常年有效积温为5000℃,常年无霜期351天,其地形位置为山谷平地,坡度为0。
地力水平属中等水平,排水能力好。
三、做好竖牌、挖剖面记载、取土化验工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竖牌要求,于2012年9月下旬将监测点的标志牌竖好。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和?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GB/T33469-20XX〕,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退化耕地治理与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做好我市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按照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XX〕对我市耕地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全面掌握全市耕地质量现状,查清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对策与建议,为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提供支撑和保障。
各乡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样采集等基础调查工作,农业总站负责全市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并形成耕地质量评价报告。
二、资金分配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项目补助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土样采集、化验等费用。
具体如下:1、土样采集1.9万元。
用于采集、处理、报送土样时产生的雇用向导费、雇工费、雇车费、午餐补助、包装费、小型器械购置等费用。
共计236个土样,每个土样费用平均80元。
2、委托化验8.1万元。
必检项目包括:容重、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8项常规项目。
并在样品中选择50%的数量,进行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有效硫、有效硅8项中微量元素和铬、镉、铅、砷、汞5项重金属元素的检测。
三、重点任务〔一〕科学布设调查采样点。
以国土部门的最新耕地面积数为准,按照每1万亩耕地不少于1个调查点的密度设置耕地质量调查点,调查点位应尽量与上一年调查点位一致,确保延续性和可比性。
调查点位要覆盖本区域的主要土壤类型〔土属、大的土种〕,分布均匀,代表性强;调查点应与测土配方施肥取土样点、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区域监测点、轮作试点区域监测点等相结合,避免重复设点、重复采样。
〔二〕探索建立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
按照农业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耕地质量数据库建设,探索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
耕地质量建设情况汇报
耕地质量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耕地质量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
度关注和肯定。
在全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政策,加强了对耕地的监测和评价工作,确保了耕地的基本稳定和安全。
同时,加大了对耕地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耕地轮作制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
其次,我们大力推进了耕地的改良和治理工作。
通过实施土壤改良工程,加强
了对土壤的调理和保护,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和质量。
同时,加强了对土壤污染和退化的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减少了土壤污染的风险,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
另外,我们积极开展了耕地的保护性耕作和生态修复工作。
通过推广保护性耕
作技术,减少了耕地的退化和水土流失现象,有效改善了土壤的水分和养分状况。
同时,加强了对耕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最后,我们加强了对耕地质量建设工作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
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农民对耕地保护和管理的意识,增强了他们参与耕地质量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了我国耕地质量建设的水平和能力。
总的来看,我国耕地质量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耕地质量建设工作的投入和支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我国耕地质量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一、引言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质量的保护和利用愈发重要。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
本技术简报旨在介绍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背景、目的、方法与应用。
二、背景耕地质量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目前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且长期以来存在过度耕作、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导致土地质量逐渐恶化。
为了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我国的耕地资源,国家决策层制定了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要求。
三、目的四、方法1.基础数据采集:对耕地进行数量、面积、产量等基础数据的采集,建立数据库,为后续的评价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根据土壤学、作物学、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耕地质量调查:对耕地进行地面实地调查,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测试和农田管理措施调查。
4.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耕地的质量等级,并形成评价结果报告。
5.监测与预警:通过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对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预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土地保护和治理。
五、应用1.耕地利用规划:通过评价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耕地利用效益。
2.土壤改良与土地治理: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对耕地进行改良和治理,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农田水资源管理:评价结果可为农田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合理利用和配置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
4.土壤环境保护:通过评价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污染问题,保护耕地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结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是保护和利用我国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评价和监测,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评价与监测的精确性与效率,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土地保护的实践。
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总结
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通过对耕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合理利用,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水平。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耕地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
通过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我们能够对耕地资源进行全面、精准的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耕地资源的问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和高效。
其次,我们注重了对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价,我们能够根据土地的特点和优势,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我们强化了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
通过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我们有效地减少了土地的退化和污染,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的肥力和产出,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后,我们加强了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
通过开展农民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我们提高了农民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能力,促进了农民的科学种植和经营,提高了土地的产出和效益。
总之,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工作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的水平,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区域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区域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1. 引言为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维护我国的耕地质量,xxxx区域自xxxx年起对耕地进行了年度监测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最近一年(xxxx年)区域耕地质量监测的情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为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2. 耕地面积和利用率情况xxxx年,xxxx区域的耕地总面积为xxxx公顷。
除了少量的土地流转和建设用地外,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耕地面积。
耕地利用率方面,通过对耕地使用情况的监测,可以发现:- 农业生产面积占据了大部分的耕地面积,主要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
- 部分耕地用于农民创办的农家乐、农庄等农业旅游项目,对土地进行多元化利用。
3. 耕地质量评估3.1 土壤肥力水平通过对耕地土壤的取样和分析,综合测定了关键土壤指标。
xxxx年度的监测结果显示,区域内耕地的土壤肥力水平整体呈现以下特点:- 土壤pH值保持了较为适宜的水平,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养分。
- 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对比去年有所下降,可能与农民过度施用化肥和不合理的农作物轮作有关。
- 磷、钾等养分素量相对稳定,但个别地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治理。
3.2 土地退化状况在耕地监测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地块出现了土地退化问题。
主要表现为:- 部分地块土壤硬化、结皮化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
- 地表水的泛滥导致水稻生长受限。
- 部分地块存在土壤侵蚀严重,表层土壤流失导致土地利用能力下降。
这些土地退化问题与不合理的耕作措施、水土流失控制不力等因素相关,需要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
4. 耕地保护和治理措施为了保护和改善区域的耕地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农民的土壤和农田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土地护理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
- 推广有机农业和秸秆还田等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 强化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避免过度施用,减少土壤污染。
- 加大对农业灌溉设施的投入,降低地表水泛滥的风险。
田间监测点技术工作总结
田间监测点技术工作总结
田间监测点技术是农业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帮助农民们更好地
了解农田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通过对田间监测点技术的应用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
首先,田间监测点技术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团队在田间建立了一系列的
监测点,通过这些监测点可以实时地监测到土壤的湿度、温度、养分含量等情况,还可以监测到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
这些监测点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农田的情况。
其次,田间监测点技术的数据分析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团队对监测点的
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农田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当我们发现某个监测点的土壤湿度过高时,我们就可以及时地进行排水,避免农作物受到水分过多的影响。
最后,田间监测点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
过监测点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农田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农田的产量。
总的来说,田间监测点技术的工作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团队
将继续深入研究这项技术,不断提高监测点技术的应用水平,为农田的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本溪市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几点体会
本溪市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几点体会本溪市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是保护和管理耕地资源的重要举措,通过对耕地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耕地质量问题,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本溪市耕地质量监测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加强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监测效果耕地质量监测的第一步是建立有效的监测网络,确保监测点位的布设合理和代表性。
在本溪市,我们根据土壤类型、农业生产特点等因素,在农田、果园、菜地等农业用地中选择了合适的监测点位,并使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准确标定。
通过全面、系统地监测不同农业用地的耕地质量指标,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指导,促进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
二、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数据分析能力耕地质量监测的关键是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在本溪市的耕地质量监测工作中,我们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指南,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多个指标。
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耕地的质量状况,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和改良。
三、积极开展土壤环境监测,防止污染风险除了定期对耕地质量进行监测评价,我们还积极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主要针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进行监测。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我们可以及时掌握土壤污染的情况,并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分类和处理。
我们还广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农业生产提供环境保护的支持。
四、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能力耕地质量监测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提供数据和评估结果,更重要的是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的指导和支持。
在本溪市的耕地质量监测工作中,我们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活动,向农民普及科学种植知识和技能。
我们组织农技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包括土壤肥力管理、农药使用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
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作者:————————————————————————————————日期: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为落实《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7号)、《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5年浙江省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2015〕47号)的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全省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省厅就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中主要技术问题及工作要求进行梳理,请各地认真研究做好相关工作。
一、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评价工作(一)监测内容的确定。
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评价工作中,各县(市、区)负责监测内容分为分等参数调查监测和等级渐变耕地抽样监测。
详见《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技术手册》。
(二)渐变类型区的划分。
渐变类型区具体是指一定数量的分等单元,它是根据耕地质量等级主导因素的变化趋势来确定的,而非现状来确定。
例如:渐变类型A区域内的有机质含量现状均值为1.0~1.5,若A区域内近几年的有机质含量为缓慢降低的趋势,则该类型区为肥力衰退型;若A区域内近几年的有机质含量为缓慢提升的趋势,则该类型区为肥力提升型。
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渐变类型区分布范围外的区域进行布点监测。
不被任何渐变类型区覆盖的区域统称为“相对稳定型”(即《县(市、区)耕地等别渐变类型推荐》中的“提升有限型”,它不属于渐变类型区范畴),提交成果中如含有此分布范围,统称为“相对稳定型”。
(三)监测单元的选择。
监测单元由固定监测单元(可以简称监测单元)和随机监测单元构成。
固定监测单元:每个渐变类型每个国家利用等级上选择一个分等单元作为固定监测单元,固定监测单元在空间上要有代表性,单元面积要较大,观测起来要方便,在利用上能够作为耕地长期存在。
监测工作质量情况汇报
监测工作质量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根据公司要求,对最近一段时间内的监测工作质量情况进行了汇报。
通过对各项工作的认真分析和总结,我将情况如实汇报如下:
首先,针对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我们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监测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了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严格按照监测计划进行,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监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采集。
其次,针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情况,我们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及时的整理和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异常情况,并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和处理。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针对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开始逐步落实。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监测技能和专业水平,确保监测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采集。
最后,针对监测工作的下一步工作计划,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我们也将继续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和处理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行和生产安全。
总之,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田长制试点情况汇报
田长制试点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XX地区的田长制试点工作组成员,向您汇报我区田长制试点的情况。
一、试点范围和进展情况自XX年开始,我区在XX县、XX市以及几个乡镇开展了田长制试点工作。
试点主要在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管理、农村土地整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在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建立了田间监测体系,通过定期采集监测数据,及时掌握农田土壤质量、农药残留、农田水质等情况,实现了农田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合理的农业耕作措施,并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合理轮作,有效减少农田污染。
在农业生产管理方面,我们建立了田长服务队伍,在各试点地区组织农田管理者、专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团队,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咨询指导、防灾救灾等服务。
通过建立田长制微信群、电话咨询等方式,实现了田间生产的及时沟通和信息交流。
农民的生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粮食产量和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农村土地整治方面,我们采取了措施进行土地整理、宅基地规范化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
通过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有效整合了分散的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使得农田面积和土地利用率得到了提升。
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保障了农田灌溉和排水的需要,降低了农田水利的安全隐患。
二、试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试点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农民对田长制的理解和接受度还有待提高,部分农民对田长制仍存在一些误解和疑虑。
其次,田长制试点涉及到的领域广泛,需要协调多个部门的工作,而现有的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
另外,田长制试点还需要大量的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而目前的资金和人员配备仍存在不足的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推动田长制试点工作,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田长制的认识和理解。
2. 健全田长制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耕地等级变化监测试点工作方案
争取将《农用地分等规程》由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
准。”
2008年12月29日,胡存智总规划师在 “全国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备选县耕地面积与等级
监测评价工程”上 :“12月30日参加发改委千
亿斤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投资会上,我建议应增加
耕地改造后的等级及面积监测,以保生产基地的
产能和实施效果。建议为杜鹰副主任采纳,并嘱
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工作技术协调会
耕地等级变化监测试点工作方案
会议讨论稿
二〇一一年一月七日
主要内容
一、监测试点目的意义 二、监测试点任务 三、监测试点技术路线 四、监测试点组织路线 五、监测试点时间进度 六、监测试点组织保障
一、监测试点目的意义
1.法律职责和规划任务
《土地管理法》规定:“根据土地调查成果、规划
通过试点,一是,动态掌握基本农田建设、占用补划、 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等涉及到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 况,为丰富和完善耕地保护监管内容提供支撑。二是, 结合最新土地调查成果,摸实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为制 定基本农田规划提供依据,引导以新增费为主的各类资 金投入到永久基本农田的建设上来。三是,研究制定耕 地质量建设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提出农用地分等定 级成果运用和动态调整路径。同时,可作为我部回应社 会,答复相关部门及专家质疑耕地保护工作的依据之一。
1.全面支持基本农田的评价、监测、建设和考核工作
• 评价基本农田质量等级状况。
• 监测占用、建设与补划对基本农田的影响。
• 形成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 2.系统提升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能力 • 各类新增耕地质量等级的监测评价。
• 支持基本农田建设规划,指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 减少耕地的质量等级的监测评价。
保护耕地质量深化开展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
保护耕地质量深化开展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保护耕地质量深化开展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
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既要守住18.65亿亩耕地数量红线,又要守好良田沃土的耕地质量底线。
而且,守住耕地质量红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具体来说,今后应从监测建设、用途管制、补偿机制三方面发力耕地质量保护农业部耕地质量保护中心近日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我国耕地质量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
成立全国性的耕地质量保护中心,统筹各地开展耕地质量建设,让超负荷的耕地“歇一歇”,将为农业长远发展创造条件,为子孙留下一片沃土。
这既是向保护耕地迈出的关键一步,更是构建新型人地关系的重要一步。
耕地保护并非易事。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各地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很大。
然而,一些地方却把耕地当成建设用地的“唐僧肉”,没有履行好保护耕地的责任,对耕地占补平衡敷衍塞责。
他们靠百般腾挪的建设用地指标大搞新区开发、园区建设,扮靓政绩后却留下难消的后患。
同时,农业耕作的过程也会带来耕地质量退化。
近些年,农业资源超强度开发,“四海无闲田”,导致耕地退化比重较大,土壤养分失衡、污染加剧、生态调节功能减弱、基础地力后劲不足。
尤其是东北黑土地退化、西北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南方一些地方土壤重金属污染,耕地已经对人们亮起了“红灯”。
事实上,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是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
总体看,多年来各地依法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职能不到位、项目有交叉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由此导致耕地后备资源不断减少,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的难度日趋加大,耕地保护面临多重压力。
万物土中生,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关系十几亿人的吃饭大事,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
只有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才能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既要守住18.65亿亩耕地数量红线,又要守好良田沃土的耕地质量底线。
耕地质量划分情况汇报
耕地质量划分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耕地质量划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经过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和评估,我国耕地质量划分情况得到了全面了解和科学把握。
下面将对我国耕地质量划分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耕地质量划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和评估工作。
通过对土壤肥力、水分条件、土壤侵蚀情况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初步划分出了一、二、三等耕地,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各地区在耕地质量划分工作中也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完善划分标准和方法。
一些地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更加精细化的划分标准,使得划分结果更加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需求,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我国耕地质量划分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地方在划分过程
中存在主管部门不明确、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准确等情况,导致划分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对耕地质量划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推动各地区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开展工作。
另外,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耕地质量划分工作也需要与现代农业生产
紧密结合起来。
只有充分考虑到农业生产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耕地质量划分的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我国耕地质量划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监督和指导,推动耕地质量划分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
相信在各级部门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耕地质量划分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1 t1 t2 t3
t2 t3
国家 动态
报告
结构 结构 结构 布局 布局 布局
先导基地
动态
区域
面
回答问题: (1)耕地等级:提升/降低 (2)结构和布局:优化/恶化
样区
点
(3)变化强度:正常/加速 (4)连片性与效率? (5)服务:
地 人
天 生
管理
因素
科学研究
4.工作进展
1月7-8日,广东清远“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
4. 耕 地 监
测技术路
线
围绕耕地
增加、减
少和建设 的情况进
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 在各省耕保处的指导下由 各省整理中心要培养技术骨干。 (二)落实工作经费。要争取工作经费,而不是
技术工作的配套经费。没有工作经费,争取些课
题坚持搞下去。
来保证粮食安全。产量不等产能,地力不等质量。
1.2 结合土地整治中的新农村建设
准确掌握土地利用格局快速 变化对等级影响的需要 (1)占优质耕地(4500万亩) (2)中小城镇优先战略两种前途 “劣质、细碎、分散” (3)边际双向选择 (4)生态环境建设日益迫切 变化结果:数量、分布、等级升 降、等级结构、等级布局
2.系统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3.建设先导基地监测基础数据库 4.完成先导基地监测样区的布设工作 5.重点开展新增耕地的调查、建库和监测评价工作 6.重点开展占、毁、调、退的调查、建库和监测评价 工作
7.重点开展土地整理和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调查、建
库和监测评价工作
8.重点开展风、涝、旱等灾害导致的耕地等级降低情
5.道路建设中要增加桥涵比 6.国务院47号文明确应用分等技术方法 7.修路中遇到古树会绕道,遇到集中优质连 片的耕地更应该绕道(农耕文明、土地景 观),而不是大割小,小转了。
1.4
积极探索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技术途径 专家观点1:部耕地司抓耕地质量监测监管,
为落实共同责任机制找到了抓手。 通过监测探索 性编制占用耕地和损失产能去向分析的报告,谁占 了多少地,消耗掉了多少产能,一清二白。 可以
一季度末,“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国 土资源部专报)。 6· 25,“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确保 耕地面积有增长、质量有提高、产能有增加、生 态有改善”。“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工作”(部领 导讲话、署名文章)。
二、目的意义
1.搞好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对技术支撑工作
2.构建耕地质量等级监测体系
况的调查评价
9.分年度开展监测样区土地条件的调查工作
10.开展监测样区土壤采集、作物测产和景观剖面照
片的拍摄工作 11.典型样带和典型村耕地实际利用状况的调查
四、技术路线
1.总体技术框架
先行方法研究,再进
行试点研究,最后向
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 全国展开。 本底
本底 + 变化,二者 变化原因、规律 不一样。
二是,结合最新土地调查成果,摸实基本农田质量等级, 为制定基本农田规划提供依据,引导以新增费为主的各 类资金投入到永久基本农田的建设上来。
三是,研究制定耕地质量建设的管理办法和
技术标准,提出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运用和动态
调整路径。
同时,可作为我部回应社会,答复相关部门
及专家质疑耕地保护工作的依据之一。
确的解决道路上去。
0.36米分辨率
1.0米分辨率
1.3
切实实现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
农用地分等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专家们保护耕地理 念: 1.分等支撑了增产千亿斤规划
2.11为院士参加了分等论证。扩量、提质和增效; 边际耕地的合理利用;原来国土部也知道研究质量 问题;回去就组织林地分等。
4.北京去年首个破坏耕地罪立案,急需耕地 保护警察
求”。
政策建议不能凭空产生,需要技术工作支撑。
1.1
提升管理水平技术支撑(全国土地整治规划)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参照农用地分等 定级成果,调整划定后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级不得
低于原有质量等级。
加大耕地管护力度。依据耕地等级实施差别
化管护,对水田等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建立耕
运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
估等成果;结合土地整治工作
3.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掌握各种因素造成的耕地质
量等级变化情况
4.通过学术宣传使全社会关心耕地质量问题,实现
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
1.1
提升管理水平的技术需求(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 号)中:(九)大力推进以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为 重点的农田整治。要依据耕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和标 准,严格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和验收,稳步提 升新增耕地产能,经整治的耕地要划定为基本农田,
地保护台账管理制度,明确保护耕地的责任人、面 积、耕地等级等基本情况。
确保补充耕地质量。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
果,加强对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评价,从数量和产 能两方面严格考核。 全面完成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加强土地适 宜性评价。
1.2
结合土地整治中的造地增粮
09年5.31亿吨,00-08年平均4.76亿吨,《国家
促进国务院制定有针对性的耕地质量保护措施,而
不是简单的给国土部、国土系统压担子。
专家观点2:汪洋:还祖宗帐,留子孙粮。土
地整治应该建立耕、园、林、草大整治模式。基 于耕、园、林、草优化配置的土地整治新模式, 按照资源合理利用的规律,实施园地转耕地、林 地转园地、牧草地转林地、荒草地转牧草地的农 用地资源梯度开发利用模式 。
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2020年 5.5亿吨。连续7年增产,生产能力没有本质提高。
围绕粮食安全,增产千亿斤规划, “万顷良 田”、“高产良田”、“标准良田”、土地整治重
大工程,涉及上千亿资金,每年支农资金有6000亿。
土地整治搞的好不好,需要我们自己证明。
土地整治系统应该建立在耕地资源安全的角度
变化
2. 主要技术特点 监测样区与非监测样区
的关系问题
耕地等别及其产能的渐
变与突变的问题
传统监测方法与新技术
手段有效结合的问题
参考文献:基于农用地分等与农业统计 的产能核算研究,中国土地科学, 2007,21(4):32-37
3.基本农田监测技术路线
基本农田 数量、分布 的变化以及
因此引起的
质量等级和 生产能力变 化 。
3.公益科研专项 名称:《耕地等级变化野外监测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来源:科技部立项,财政部拨款,部科技司组织实施。
经费: 总经费1996万,其中870万(43%)支撑15个
应用示范共建单位进行技术性研究工作。
年限:预算年度是2010-2012;执行年度2011-2013。
公益项目牵头单位:部整理中心,六个课题构成
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耕地质量
等级变监测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
﹝2011﹞5号)要求,试点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基本农田整理(建)引起的耕地等级 变化进行监测评价; 二是对土地复垦开发新增的耕地进行等级评定; 三是因各种因素造成耕地减少对区域耕地生产 能力影响进行监测评价。
耕地等级变化野外监测先导基地分布图
点工作协调会”。
2月13-14日,哈尔滨 “耕地质量等级监测 试点工作第一次技术研讨会”,重点研讨了“耕 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工作技术操作手册”。 今天,完成工作部署、签订了15个省耕地等 级监测示范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初步形成操作手 册进行技术培训。
5.工作要求
年初,“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试点工作”
(2011年部重点工作布局安排)。
三、主要技术任务
明确耕地质量内涵,科学保护耕地
专家观点:耕地质量内涵
• 以数量为前提,以产能为核心,以以监管为手段
专家观点:耕地保护新战略
• 守红线,提等级,优布局,严占补,控变化
以全国1等地作为标准亩,经核算确定全国标准
耕地总量为6.9亿亩。广东省的平均等别5.4等最为
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工作会议
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技术工作
总体情况介绍
二〇一一年六月
江西南昌
主要内容
一、背景情况 二、目的意义 三、主要技术任务 四、技术路线
五、保障措施
一、背景情况
1.工作性质与内容
一是开展监测试点工作,列入2011部工作重点, 由耕地司牵头负责,是贯彻“守红线,坚持数 质并重”、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的重要举措。
二是执行公益科技专项,开展工作的技术依托, 由科技司主管,项目3年(2010-2012)。
三是加强基础业务工作,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 及其更新调查评定,由利用司组织全国技术团 队实施完成的。
2.监测试点工作
2011年5号厅发函时,写给部长签报: 通过试点,一是,动态掌握基本农田建设、占用补 划、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等涉及到的耕地质量等级 变化情况,为丰富和完善耕地保护监管内容提供支撑。
华 北 平 原 耕 地 景 观
荷 兰 北 部 耕 地 景 观
1.2 结合土地整治成果报备的需要
二次调查为“一张图”提供了
最新底图:
基本农田上“一张图”; 土地利用规划上“一张图”; 分等定级上“一张图”。 土地管理中,土地整治中更 多的问题会暴露出来,必须提前 做好实证研究,将问题引导到正
最高海拔1780米 最低海拔778米
和土壤微量元素测评分析成果应用,探索成果动
态更新机制,促进耕地质量保护。
1.1 提升管理水平技术需求
部耕地司在向部党组汇报2011年工作重点时提 出:“运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等成果,开展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年底前形成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