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7. 酸及其性质教案 (新版)鲁教版

合集下载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7.1 酸及其性质 第二课时 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7.1 酸及其性质 第二课时 教案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酸的化学性质,理解酸的化学性质实质就是H+的性质〔2〕知道盐的定义,会对物质进展分类〔3〕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响,会书写常见复分解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开展实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酸的通性的总结,树立“构造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二、重难点教学重点: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理解酸的化学性质实质就是H+的性质三、教学流程【引入】上节课学习到酸的化学性质之一,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那么,哪些物质还能够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响呢?第一环节: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1、引领学生按照教材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填写表格2、指导学生书写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特别讲解]:1、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铁和水2、铁锈被盐酸除去后,铁能与盐酸继续反响,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3、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银、碳酸钠等物质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这类物质在化学上称为盐。

另外,铵根离子的性质与金属离子相似,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也属于盐。

第二环节:讲解复分解反响的定义及特征[复分解反响定义的得出]:引领学生分析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能发现什么规律或特征?〔形式上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得到另外两种化合物〕板演复分解反响中“交换成分〞的过程,使学生明确在复分解反响中只是离子之间的互换反响,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

[适当拓展]:复分解反响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第三环节:总结酸的通性[提出问题]:1、假设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与镁条、碳酸钠粉末和生锈的铁钉反响,你会观察到哪些现象?尝试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白醋中的醋酸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酸,你猜测一下这种酸可能具有的性质有哪些?[特别讲解]:1、因为酸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解离出的酸根离子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七单元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课时)学案 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七单元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课时)学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七单元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1课时)学案鲁教版课标要求: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了解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影响。

内容和学情分析:酸和碱是“课标”中“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物质\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中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知识线索为H+和OH—,要求用微观构成和变化的观念认识酸和碱的组成和性质。

本单元知识按照其内在逻辑分为三部分:一是酸和碱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二是如何识别酸和碱,如何检验物质的酸碱性及其强弱程度,三是酸和碱的应用。

另外,科学方法(概括、分类、演绎等)也是本单元的线索之一,也是重要学习内容。

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水及溶液、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等代表性物质,并以这些代表性物质为载体,分别从宏观组成、微观构成和符号表征三个领域,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学习了物质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初步认识了学化学知识及做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领悟到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的不同点及独特的思维方式。

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起点,能够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入“酸碱世界”来系统地认识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类化合物——酸和碱。

学习建议:1. 对于本单元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建议用类比的方法掌握物质的性质、用途。

2.熟练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十分重要,要牢记教材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

3.本单元涉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运用到数形结合的方法,建议多分析,多绘制。

学习目标:1. 单元目标,整体展示(以知识树的形式,见后)2. 通过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记住他们的主要物理性质;通过实验,能认识到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初步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3. 通过实验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酸及其性质》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酸及其性质》说课稿

7.1酸及其性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分析及本单元在本册书中的地位2.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二、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学情分析:对于山亭的学生情况不是很了解,但从枣庄40中的李莎老师处了解到学生基础很好,故设计的学习内容有所深化,在探究的问题上引导学生多合作、多探讨,力争使优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学困生吃了。

三、教学思路首先出示关于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谜语,通过二者的鉴别,进一步回忆和增强对其物理性质和用途的认识。

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化学的方法鉴别盐酸和硫酸,并作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

趁热打铁,以实验探究为主导,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

教师适时质疑,引导学生总结反应现象,分析问题,书写化学方程式。

接着由学生小结、教师补充,得出酸的化学性质实质上就是氢离子的化学性质。

继而由两者的鉴别引导学生思考推论硫酸的化学性质。

最后由学生总结得出酸的通性。

教师引导练习,引发对两者用途的思考。

最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师】教师出示关于盐酸和硫酸的谜语,引导学生猜谜。

教师适时引导回顾,小结两者的鉴别方法。

并指出实验室中常用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我们又如何来鉴别它们呢?(教师出示稀盐酸和稀硫酸,没有挥发性,不再粘稠)我们又利用两者的什么不同来鉴别呢?(不同的性质)引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如何用化学的方法鉴别盐酸和硫酸”。

那么我们就首先来探究一下盐酸的化学性质吧。

盐酸可以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呢?引导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操作【活动与探究】1.在井穴板内依次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镁条、碳酸钠粉末、生锈铁钉、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

2. 依次滴加稀盐酸,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指出实验注意事项:1.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明确实验步骤,严格按照要求实验,全组共同观察现象并记录,人人参与,共同探究。

2.取用药品要规范,稀酸也有腐蚀性,使用时注意用量和安全。

3.实验操作要规范,保持良好的实验习惯。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7单元《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教案1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7单元《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教案1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7单元《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酸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引入】在生活中,你接触过、听说过哪些有酸味的物质吗?【学生发言】如:食醋、葡萄、柠檬等。

【教师总结】其实这类物质都统一含有一类叫做酸的物质。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两种常见的酸。

【活动与探究】(1)观察盐酸、硫酸的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盐酸硫酸颜色、状态打开瓶盖后的现象气味【教师】强调闻气味的方法。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

【讨论交流】思考交流。

【总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瓶口出现白雾无明显现象刺激性气味无味【引导】探究了盐酸、硫酸的一些简单性质,你是否想了解它们的用途呢?【投影】用途盐酸(HCl)重要化工产品。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硫酸(H2SO4)重要化工原料。

用于生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引导】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那在使用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实验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用玻璃棒蘸浓酸在纸上写字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将浓酸滴到一小块布上【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服上。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案单元教学计划节次教学课时主要知识点探究活动第1节 2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酸的腐蚀性;浓硫酸的稀释;酸的共性;复分解反应与盐的概念。

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盐酸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硫酸和盐酸性质的比较。

第2节 2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碱的腐蚀性;碱的俗名。

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 1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溶液分别呈酸性和碱性的原因;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测定溶液的pH。

第四节 2中和反应的探究;中和反应的概念、实质及应用。

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寻找酸和碱反应的规律;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到实验室去1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单元复习 1 见单元综合课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节课课型:新授课课题: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1课时常见的酸盐酸的化学性质课标要求:1.认识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常见酸溶液的稀释方法。

内容和学情分析:通过上册二氧化碳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碳酸、盐酸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中学生也接触到不少酸性物质,也知道酸在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什么是酸、酸有哪些性质,学生不是太清楚。

学习建议:1.温故知新,通过对二氧化碳内容的复习,让学生对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准备好实验用品,组织学生做好实验探究。

3.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的事物与现象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增强对酸知识的认识,增强学习积极性。

学习目标:1.了解浓盐酸与浓硫酸的特性,学习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了解复分解反应与盐的概念。

4.通过对盐酸化学性质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盐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酸及其性质教案.doc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酸及其性质教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学会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⑵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

2、过程与方法:⑴从H+和OH-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⑵通过亲历探究实验,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增强对化学学习的情感。

重点、难点:1、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的方法,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

本节知识点:1、酸碱指示剂2、酸碱的共性3、原子团4、酸和碱与溶液的酸碱性5、溶液酸碱性与pH 的关系6、pH的测定7、酸和碱与人的生理活动8、酸碱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相关知识:⑴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原因,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⑵生活中接触到一些有酸味的物质,如食醋、西红柿等,也接触到一些有涩味,滑腻感的物质,如肥皂水等。

方法技巧:⑴采用类比法记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以及pH与酸碱性的关系,使溶液的酸碱性→指示剂→pH三者的关系理清。

⑵总结归纳法学习酸碱的特点与共性,总结出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

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把本节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联系实际的能力。

思维误区:⑴本节知识中酸与酸性,碱与碱性这两组概念容易混淆,酸溶液中都含有H+,溶液显酸性;溶液显酸性,说明溶液中含有H+,但并不是只有酸的溶液中才有H+。

碱与碱性的关系也是如此。

⑵pH的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本节的易错点,正确理解和掌握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考点分析: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变化以及根据信息分析自制酸碱指示剂在实践中的应用,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七单元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课时)学案 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七单元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课时)学案 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七单元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学习目标:1.复习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知识点(重点、难点):1.重点:盐酸、稀H2SO4的化学性质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准备:稀盐酸、镁条、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情境创设、导入新课:〖环节一〗新闻实景再现:“美容荔枝”相关资料:新华网北京7月6日报道: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刘女士给儿子买荔枝吃,儿子吃完荔枝后嘴角起了一串水泡,嗓子痛得说不出话来,到医院输了三天液水泡才下去。

这种荔枝外表看上去鲜红,而且特别的水灵。

之所以它看上去娇艳欲滴,就是因为它经过了精心的美容。

刘女士向城管部门进行了举报,城管执法人员在荔枝商贩的车里找到了一瓶无色液体,上面写着“荔枝保鲜剂”。

据不法商贩说:“一喷保鲜剂,10分钟左右,黑荔枝的颜色就变得很好看,比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样子还新鲜”。

这种荔枝“保鲜剂”到底是什么物质呢?(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板书课题]第一节酸及其性质(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环节二〗“荔枝美容”大揭秘通过上述信息可知该荔枝“保鲜剂”为无色、有腐蚀性的液体。

若该荔枝“保鲜剂”可能是稀盐酸,你如何观看“美容荔枝”资料,学生感觉震撼!思考、讨论、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猜测。

通过恰当的情景设置,特别是选择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情景,能极大地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更有利于突出本节课重点内容。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判断这种荔枝“保鲜剂”是酸?【实验探究1】1、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稀盐酸、紫色的是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通过实验验证,注意实验安全。

操作取少量稀盐酸,滴入石蕊试液取少量稀盐酸,滴入酚酞试液现象【结论】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学情分析:1.学生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

2.学生基础较好,本节课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记住浓盐酸、浓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特性及用途;2.认识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初步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3.了解酸的通性及原因,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述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2.盐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记忆;2.酸的通性的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片水果林的图片。

同学们,这里的风景美吗?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这是老师的家乡——中国柠檬之乡——美丽的安岳。

说到柠檬,大家想象一下,是什么感觉?【设问】柠檬为什么是酸的呢→什么是酸→酸有哪些性质→课题酸及其性质。

【目标展示】学生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过渡】酸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也对酸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大家对应多媒体的知识对学案进行补充。

【转折】在日常生活中,白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一种酸,然而在实验室中用的最多的是盐酸和硫酸,下面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对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进行比较。

【教师展示】教师展示浓硫酸和浓盐酸,并配合多媒体展示两瓶酸的标签,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学生任务】1.观察浓盐酸,浓硫酸的颜色状态;2.打开瓶塞观察现象;3.闻气味。

【知识补充】1.多媒体演示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实验;2.强调浓硫酸强烈的腐蚀性;3.提醒学生实验时注意安全及应急处理方法;4.视频播放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及错误方法造成的危害。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种酸的物理性质,那它们有哪些化学性质,又能和那些物质发生反应呢?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

《酸及其性质》说课稿

《酸及其性质》说课稿

《酸及其性质》说课稿《酸及其性质》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某某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酸及其性质》,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几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酸及其性质》这节课是选自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常见酸(盐酸及硫酸)的物理性质及掌握酸的化学通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之后学习碱及其性质和酸碱中和反应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节课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

(过渡:不仅要对教材非常的熟悉,同时对所教授的对象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说学情我所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对化学学科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对反应中的实验现象兴趣更加浓厚,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另外虽然已经积累一定的化学知识,但是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还相对较弱,所以教师要注意进行启发引导,同时也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了解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及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不断提升实验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逐步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广泛应用。

(过渡: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四、说教学重难点掌握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酸的化学性质。

(过渡: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五、说教学方法演示法、提问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习题巩固法。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教案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一)目标:1、学习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和特性2、学会稀释浓硫酸3、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一些化学性质重点难点: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温故知新:1、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为色。

遇碱性溶液变为色。

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色。

遇碱性溶液变为色。

探究案任务一: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在老师指导下观察浓盐酸、浓硫酸的色态,打开瓶塞观察现象;闻浓盐酸的气味。

任务二:浓硫酸的特性1、浓硫酸的腐蚀性: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叙述现象,思考原因。

2、稀释浓硫酸(1)简单的向浓硫酸中加点水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会放出,使水沸腾,带动硫酸液滴飞溅,危及人身安全。

(2)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入(或大入小),沿,缓缓倒入烧杯,不断搅拌。

强调: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散发,防止液体暴沸、飞溅,发生危险。

任务三: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观察老师演示完成以下空格1.稀盐酸、稀硫酸等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说明酸显 _ 性。

2.较活泼金属 + 酸 -----盐 + 氢气分别写出稀盐酸、稀硫酸和锌、铁、镁、铝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金属逐渐溶解消失,同时产生大量。

注意:不是所有金属都能与酸反应,如铜。

3.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如:CuO +2HCl ==CuCl2 + H2O CuO + H2SO4 ==CuSO4+ H2OZnO ZnOFe2O3Fe2O3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色变成色应用:盐酸除锈训练案:1、三瓶等质量的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分别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忽略水分蒸发)2.为除去铁钉上的铁锈,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个生锈的铁钉,并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使之反应,不可浸泡时间过长,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实验室用稀硫酸和金属反应制取氢气最好选用()A、MgB、FeC、ZnD、Cu4、三个相同试剂瓶中分别盛有相同体积的浓硫酸、浓盐酸、蒸馏水,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它们?5、如何鉴别失去标签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这两瓶溶液?6、若用浓盐酸和锌反应制氢气,制得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如何除去混在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若既要除去又要证明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还可用什么试剂?。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及其性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及其性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2.了解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

3.了解酸的通性,认识到酸的性质实质就是H+的性质,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

4.通过比较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学习概括、分类、演绎等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酸的化学通性。

难点:学习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试管、试管夹、镁条、生锈的铁钉、碳酸钙、浓硫酸、稀硫酸、浓盐酸、稀盐酸、氯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

浓硫酸:无色黏稠油装液体,难挥发,具有吸水性。

二、浓硫酸的稀释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二、酸的共性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4.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第二课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第二课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第二课时)教案【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盐酸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开始研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请问:你认为稀硫酸所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与盐酸的类似。

激发兴趣,转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活动天地7-2】组织学生对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展开探究。

镁带碳酸钠粉末生锈的铁钉稀硫酸【温馨提示】注意安全,规范操作,认真记录。

熟悉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并记录现象:现象与盐酸相似。

有关方程式如下:Mg+H2SO4=MgSO4+H2↑Fe2O3+3H2SO4=Fe2(SO4)3+3H2OFe+H2SO4=FeSO4+H2ONa2CO3+H2SO4=Na2SO4+H2O+CO2↑注重对比分析,加深理解,促进掌握。

三、酸的通性【设疑】(1)盐酸与稀硫酸性质相似的原因是什么?(2)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追问】参照教材,说一说检验稀硫酸的方法是什么?【点拨】与盐酸一样,生成的白色沉淀要求不溶于稀硝酸。

【思考】已知醋酸是一种酸,请说说它所具有可能的化学性质。

分析讨论,回答:(1)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H+。

(2)相似的化学性质使石蕊变红金属+酸→盐+H2↑金属氧化物+酸→盐+水酸+盐→新酸+新盐归纳酸的通性,强化“物以类聚”的观点。

用氯化钡来检验,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BaCl2+H2SO4=BaSO4↓+2HCl具有部分酸的通性。

四、常见酸的主要用途与年产量【拓展】纯净的硝酸是无色透明液体,有挥发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初中阶段一般不研究硝酸的化学性质。

了解酸的用途及年产量。

静听,激发兴趣。

了解酸的用途,增强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四、课中检测1.下列溶液中,能使酚酞试液变化的是()A.烧碱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醋酸溶液2.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A.酸都能电离出H+B.酸都含有酸根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3.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7.1酸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7.1酸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4.小组合作,探讨酸的性质与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关系,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不少于500字。
5.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碱的性质,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要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在作业上签字,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教学资源:
(1)教材:以鲁教版下册教材为基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拓宽知识视野。
5.教学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此学情下,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生活实例和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的奥秘。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酸的性质,提高化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实验操作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2)总结性评价:通过作业、测验等形式,检查学生对酸的性质知识的掌握程度;
(3)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利用生活实例,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教学策略:

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7.1 酸及其性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7.1 酸及其性质鲁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了解酸的概念和种类。

o理解酸的通性和化学性质。

o掌握酸的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o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o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的喜爱和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

o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酸的通性和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并理解酸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讨论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分组实验,演示实验。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酸性物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酸的概念。

2.新课教学:•酸的概念和种类:通过实验演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色,让学生了解酸的通性。

再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酸,让学生了解酸的种类。

•酸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演示酸与碱、金属、金属氧化物、盐的反应,让学生了解酸的化学性质。

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归纳出酸具有的通性。

•酸与指示剂的反应:通过实验演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和酚酞试剂变色,让学生了解酸与指示剂的反应。

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归纳出酸具有的特性。

3.实践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酸的性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讨论并总结出实验结果。

4.巩固练习:通过多媒体展示题目,让学生进行酸的性质和应用的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确酸的概念、通性、种类以及应用等知识点。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关于酸的性质和应用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进行课外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酸的概念、通性、种类以及应用等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酸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出实验结果,增强了学生对酸的性质的认识和理解。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
4.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提高教学效果。
5.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6.重视课后辅导,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并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酸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化学观念。
2.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学过程:
a.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c.学生互相批改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的酸的性质、实验现象和应用进行总结。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5.针对课堂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布置一道拓展性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作业要求如下:
1.作业提交前,学生需认真检查,确保书写规范、答案准确。
2.家庭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过程的照片或视频,以及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情况。
3.预习内容需做好笔记,标注疑问,以便课堂学习中与教师、同学交流。
1.学生对酸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实例来加强直观感受,提高理论认识。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 酸及其性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 酸及其性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二、新课教学:酸的化学性质(4)酸与碱的反应【演示】 NaOH溶液中加酚酞,然后加盐酸振荡。

【演示】实验,在盛少量Cu(OH)2的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观察现象,然后再加适量盐酸(盐酸浓度稍大或加热),再观察发生的变化。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不溶(蓝色) 溶(蓝绿色)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现象:Cu(OH)2溶解,溶液呈蓝色。

分析反应的书写规律。

【练习】写出氢氧化钾、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酸+碱→盐+水(中和反应)[讲解] 以上反应是因为酸电离出的H+ 所表现的性质。

(5)酸与盐的反应【演示】实验“盐酸与硝酸银反应”,请一位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AgNO3 + HCl= AgCl↓+HNO3( AgCl↓:白色↓,不溶于水,不溶于稀硝酸)BaC12+H2SO4=BaSO4↓+2HCl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和稀HNO3)在盛少量Na2SO4的试管中;加几滴BaCl2溶液和几滴稀HNO3.Na2SO4+BaCl2=BaSO4↓+2NaCl【小结】此反应用于检验(硫酸根)包括硫酸和可溶性的硫酸盐。

【思考】1.如何鉴别盐酸和硝酸?【小结】盐酸或可溶性的氯化物与AgNO3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AgCl沉淀。

利用此反应检验盐酸和可溶性的氯化物。

【板书】酸+盐→新酸+新盐【小结】学生按板书叙述总结出酸的性质,引导学生分析酸与Cu(OH)2(碱)、AgNO3(盐)反应时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的成分,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板书】 3.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通式:AB+CD=AD+C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反应一般要在溶液中进行。

复分解反应条件应从两方面去考虑。

对反应物而言,酸和碱中只要有一个是溶液,盐和碱、盐和盐的反应要求二者均为溶液才能发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7.1 酸及其性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记住酸的物理性质,学习并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认识酸的化学性质,会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有关化学反应。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务的方法。

2、学习类比归纳、试验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亲身参与性质的探究,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以及探究欲。

2 、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认识酸的化学性质,会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有关化学反应。

方法技巧:
(1)总结归纳法学习酸的特点与共性,总结出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

(2)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把本节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过程:
[引言]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引入酸。

(1)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酸,课件展示。

从微观角度,以盐酸和硫酸为例酸的构成。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下面表格:
导学一:认识常见的酸
观察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标签,阅读P2-3,完成表格,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打开浓盐酸试剂瓶,为何能见到白雾?
问题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剂。

问题3: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不慎沾到皮肤,该如何处理?
问题4:如何稀释浓硫酸?
【演示】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展示纯净浓盐酸和工业盐酸各一瓶,要求学生注意
观察其色、态、闻气味(注意煽风闻味)。

待学生观察后,请一个学生回答浓盐酸的颜色、状态、气味。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学生思考、师生互动、教师归纳:
瓶口的白雾是什么?如何形成的?说明浓盐酸具有什么性质?
如何保存浓盐酸?敞口放置后的浓盐酸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何改变?
【板书】1.盐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有挥发性,常用浓盐酸密度1.19g/cm3,HCl的质量分数37%左右。

烟与雾的区别。

烟是固体小颗粒,雾为液体小液滴。

硫酸(H2SO4)
展示浓H2SO4样品(请学生回答色、嗅、态)
【板书】浓H2SO4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难挥发,高沸点(338℃)。

常见浓H2SO4密度1.84g/cm3、H2SO4的质量分数是98%。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教师演示实验,“浓硫酸特性的有关实验”请学生回答浓H2SO4具有哪些特性?
[讲解] 吸水性、脱水性
浓H2SO4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3)学生展示交流
(4)课件展示盛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并强调注意事项.。

(5)教师演示如何稀释浓硫酸。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二:小组分工合作,及时记录现象,教师巡视指导。

导学二:认识酸的化学性质
在7支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镁条、碳酸钠粉末、生锈铁钉、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质疑1:镁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
质疑2:碳酸钠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
质疑3:生锈铁钉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又产生的气泡可能是什么气体?
质疑4:硝酸银溶液加入稀盐酸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什么物质?
实验流程:
1、在两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然后分别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2、向盛有镁条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然后把燃着的木条放到试管口,观察现象。

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3、向装有少量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1毫升),把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并记录。

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

4、向盛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及气泡出现时间并记录。

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

5 、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然后再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现象并记录,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6 、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然后再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现象并记录. 引导学生说出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
2+H
2
Na
2CO
3
+2HCl=2NaCl+H
2
0+CO
2
Fe
2O
3
+6HCl=2FeCl
3
+3H
2
O
Fe+2HCl=FeCl
2+H
2
AgNO
3+HCl=AgCl+HNO
3
师生小结
板书设计:酸及其性质
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1.和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2.和活泼金属的反应
3.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4.和部分盐的反应33706 83AA 莪F35323 89FB 觻138002 9472 鑲27371 6AEB 櫫^k36747 8F8B 辋32729 7FD9 翙 34877 883D 蠽W38087 94C7 铇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