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太古界潜山内幕油气成藏特征
东营凹陷沙二段构造油藏成藏规律
东营凹陷沙二段构造油藏成藏规律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一直是石油地质学界研究的热点。
沙二段是东营凹陷高钻遇低认识的重要层系。
东营凹陷1972年第一次上报沙二段探明石油储量,截至2020年底,共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4亿吨,涵盖了胜坨、东辛等21个油田。
目前,东营凹陷沙二段文献较少,主要集中在层序界面识别、沉积相研究、储层精细描述、油气富集规律、油气运移模式等方面。
因此,东营凹陷沙二段研究程度较低,制约了沙二段油气的勘探。
在汉斯出版社《地球科学前沿》,有学者通过对东营凹陷沙二段构造油藏各储量块成藏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和过沙二段油气显示井、油流井典型油藏剖面进行解剖,总结沙二段构造油藏成藏规律,以期对相同类型盆地、相同层系油藏勘探提供借鉴。
东营凹陷沙二段构造油藏是位于压力封存箱之外远离烃源岩的常压油藏,主要发育断块油藏和背斜油藏。
从目前发现的储量来看,北部陡坡带占60%,中央背斜带占33%,南部缓坡带占7%。
从油藏的分布层位来看,东营沙二下、沙二上均有分布,其中以沙二下亚段构造油藏分布最多。
东营凹陷沙二段构造油藏来自沙三下亚段烃源岩、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或者沙三下亚段烃源岩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混合的油气。
沙二段混合型油藏具有多油源混合成藏的特点,即有同一洼陷来自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油气混合,也有来自不同洼陷的油气混合。
东营凹陷北部胜北断裂带沙二段油藏,位于胜利村背斜的沙二段原油来自利津洼陷沙四段烃源岩,具有高γ-蜡烷、低C27重排甾烷、低4-甲基甾烷的特征。
位于坨庄背斜的沙二段原油来自利津洼陷沙三下亚段烃源岩,具有低γ-蜡烷、高C27重排甾烷、高4-甲基甾烷的特征。
而位于坨庄和胜利村两个背斜的沙二段鞍部的原油特征介于上述两类原油之间,具有混源特征。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沙二段油藏既有利津洼陷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油气,又有牛庄洼陷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油气。
南部乐安油田沙二段油藏既有牛庄洼陷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油气,也有博兴洼陷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油气。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位于中国山东半岛东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之一。
凹陷沙四段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低阻油藏之一。
本文将以该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和评价为重点进行讨论。
东营凹陷沙四段是在尼亚系和第四系地层中发育的砂岩油藏。
根据研究,沙四段主要发育于晚中生代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早白垩世间。
成藏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和沉积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
构造上,东营凹陷位于兴关断裂带的东南边界,具有强烈的构造变形和断裂活动,形成了锯齿状的断裂带和复杂的胀缩构造。
这些构造特征为油气的运聚和保存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沉积上,沙四段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呈现出碎屑岩沉积的特征。
评价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主要从勘探层位、油藏类型、储量和渗透率等方面进行。
勘探层位主要分为高产区和低产区。
高产区主要发育于朝阳洼陷、中部设区和聂庄异地三个区块。
这些区块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是低阻油藏的重要分布区。
低产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和东南部区块,油气勘探潜力较低。
油藏类型主要包括构造油藏和沉积油藏两类。
构造油藏由构造圈闭和构造圈闭内的储层组成,具有较高的勘探风险和潜力。
沉积油藏主要发育于河道沉积或海岸沉积环境中,多为块状或条状连续油藏。
储量是评价油藏价值的关键指标之一。
根据历次勘探发现的油气储量,可以评估沙四段油藏的潜力和开发价值。
渗透率是油藏储量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渗透率一般在100md以上,较高的渗透率有利于油气的流动和开发。
综合上述评价指标,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和开发价值。
由于勘探深度较大,并且勘探区域地质复杂,使得油气勘探面临很大的挑战。
需要采用适当的勘探方法和技术,包括地震勘探、测井解释和试油开发等。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主要受构造作用和沉积作用的影响。
评价该油藏从勘探层位、油藏类型、储量和渗透率等方面进行。
综合评价指标表明该油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和开发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风险。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是中国成熟油气勘探区之一,凹陷内分布着多个油气田。
凹陷内的凹陷沙四段是一个重要的低阻油藏。
为了深入了解该油藏的成因特征及评价,本文将从构造背景、沉积条件、成藏机制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东营凹陷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个典型断陷盆地,形成于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中。
盆地内部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
这种构造特征对油藏的形成与分布起到了重要作用。
沉积条件是油气成藏的基础。
凹陷沙四段的沉积环境主要为古近纪陆相沉积环境。
在凹陷的早期,盆地内陆地面积较大,河流系统发育,物源条件好,有效物源供应充足。
陆相沉积环境对于大量植物残体的沉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油源岩的形成。
然后,成藏机制是油藏形成的重要因素。
东营凹陷的凹陷沙四段主要是以储集空间为主的低阻油藏。
其成藏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油源和储集构造。
在油源方面,东营凹陷沉积时期是母质有机质生成的时期,形成了丰富的油源岩。
在储集构造方面,盆地内发育了多个断陷构造,构成了多个油藏,断裂带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区域。
盆地内的古河道、河流三角洲等沉积体系也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评价低阻油藏的方法主要有地质实验室实验、地震资料解释和油藏数值模拟等。
地质实验室实验通过样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来评价储层的低阻性。
地震资料解释主要通过解释反射地震剖面、提供储集空间的范围和分布。
油藏数值模拟可以确定油藏的物性参数,并模拟油气的运移过程,进一步评价油藏的低阻性。
东营凹陷凹陷沙四段是一个重要的低阻油藏。
其成因特征主要包括构造背景、沉积条件和成藏机制等方面。
评价该油藏的方法主要有地质实验室实验、地震资料解释和油藏数值模拟等。
对于科学评价油藏的低阻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油气资源具有指导作用。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位于中国东部的山东省东北部。
该地区的凹陷特征主要是由于古生界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质构造变形和沉降。
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是该地区的重要油气资源之一,具有以下成因特征。
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与沉积环境有关。
东营凹陷主要由三叠纪盐湖沉积、早侏罗世滨浅海沉积和中侏罗世深海盆地相互交替的典型沉积相带组成。
在这种沉积环境下,低阻油藏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深水沉积、浊积过程和陆源河道交互作用等过程。
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还与沉积物的物性特征有关。
沙四段低阻油藏主要由粉砂岩和砂质泥岩组成,其中粉砂岩具有较好的储层性能,主要由圆角石、石英和晶屑石构成。
而砂质泥岩则属于非均质岩石,具有较差的储层性能。
这种砂岩和泥岩的组合形成了低阻油藏的特征。
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还与构造演化有关。
东营凹陷经历了从新生代构造抬升到古生界以来的多次构造演化过程。
这个演化过程中,地层的构造变形、断裂活动和岩石层的破碎和改造对低阻油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沙四段低阻油藏的评价主要从储层特征、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和油藏分布等方面进行。
通过岩心分析、测井数据解释和地震资料解释等技术手段,可以对低阻油藏的储量、产能和开发潜力进行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主要与沉积环境、沉积物的物性特征和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评价这些油藏的关键是了解其储层特征和油藏分布,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基地之一。
在东营凹陷中, 凹陷沙四段是一处低阻油藏, 其成因特征及评价对于油气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及评价进行详细分析。
一、成因特征1. 沉积环境东营凹陷地处于陆上浅海盆地, 沉积环境复杂多样。
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滨海泥沙、浅海滩和浅海陆棚相沉积环境中。
这些沉积相具有高含油气的特点, 为形成低阻油藏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2. 沉积岩性凹陷沙四段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 砂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性, 是低阻油藏的主要储集岩。
泥岩的存在对于形成低阻油藏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它可以构成封盖层, 阻止油气的上升和外溢。
3. 地质构造东营凹陷地处于复杂的古构造和新构造活动区, 构造变形复杂。
在沙四段地层中, 存在多种构造圈闭和构造障碍, 这为低阻油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构造条件。
4. 成藏作用低阻油藏的形成与多种成藏作用有关, 主要包括构造作用、生物作用、热液作用和油气自生作用。
这些作用共同促进了油气的生成、迁移和聚集, 并最终形成了低阻油藏。
二、评价1. 储量评价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具有较大的含油气量和丰富的储量, 是东营凹陷重要的油气资源之一。
根据目前的勘探数据和理论计算, 这些低阻油藏的储量较为可观, 对于东营凹陷油气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油气成藏条件评价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 主要表现在: 沉积环境复杂多样, 有利于油气聚集; 沉积岩性较好, 砂岩孔隙度和渗透性较高; 地质构造复杂, 存在多种构造圈闭和构造障碍; 成藏作用多样, 有助于油气的生成、迁移和聚集。
3. 开发潜力评价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还有待深入勘探。
在目前的油气资源勘探中, 对于这些低阻油藏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 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发育规律[1]
保存。
4.3胶结作用
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胶结物以碳酸盐矿物为主,
其次是次生加大的石英和自生粘土矿物。从对储层性
质的影响大小来看,碳酸盐的胶结作用最重要,它使储
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大大降低。
碳酸盐胶结强弱与成岩演化程度有密切关系:成
岩早期主要为方解石胶结,分布深度为1000~1900m
在该深度范围主要分布原生粒间孔隙经胶结物占据后
剩余的粒间孔隙,即胶结剩余粒间孔隙。当埋深超过
1650m后开始出现溶蚀作用,在不同的深度段溶蚀作
用的程度不同,形成不同的孔隙组合类型。其中在
1650~1900m深度范围,溶蚀作用相对较弱,形成溶
蚀孔隙与原生孔隙并存的混合孔隙段;超过1900m以
后,因岩石受早期的胶结作用而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压实作用显得不重要,溶蚀和胶结作用基本上占了主
导地位,储集空间基本上都属于次生孔隙(图1)。
东营凹陷古近系埋深一般为1600~5300m,碎屑
岩储层的原生孔隙不发育,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作用
产生的各种次生孔隙。
2次生孔隙发育特征
由于构造特征、埋藏史和古地温梯度的差异,造成
根据对东营凹陷不同地区、不同沉积微相、不同岩
石类型储层物性的研究可以看出,随着埋藏深度增加,
其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是不断下降的,只是下降的速度
不同而已。成岩早期,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
大,后期影响较小。
通过对北部陡坡带不同岩性、不同碳酸盐胶结程
度下8000多个样品的孔隙度随埋深的变化研究发现,
图1 东营凹陷不同地区孔隙垂向演化与分布
东营凹陷构造特征
xx凹陷的构造特征东营凹陷属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中的一个中新生代断陷,东西长90km,南北宽65km,面积5700km2。
从区域构造上分为:北部陡坡带、中央隆起带、洼陷带和南部缓坡带四部分。
从方位上划分:其南为鲁西隆起,北为陈家庄凸起,东有青坨子凸起,西有滨县、青城凸起,是一个四周有凸起环绕的凹陷。
凹陷具有北断南超的萁状凹陷特点,凹陷内部发育一系列正向二级构造带,近东西走向的中央断裂背斜带就发育于深洼陷之中。
平方王潜山披覆构造带是在前第三系古地形隆起的背景上,下第三系地层超覆,上第三系地层披覆的沉积构造,位于东营凹陷西部边缘地带,东北部紧邻利津洼陷,南部为博兴洼陷,西为里则镇洼陷,为一洼中之低隆起。
其南面为青城凸起和鲁西隆起区,北面为滨县凸起,为平方王地区提供充足的物源。
平方王—平南潜山是济阳坳陷东营凹陷西斜坡上的北东—南西方向上延伸的断块型古生界潜山带,构造上处于北东—北西断裂带的交汇处,应力集中,中深层断裂很发育。
南侧的断层长期剧烈活动,一方面,在断层上升盘形成与断层走向基本一致的一系列中古生界断块山;另一方面,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使断层附近古生界地层产生裂缝,为潜山创造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本区南临博兴生油洼陷,东临利津洼陷,距油源区近,油气资源充足,断层可作为油气的主要运移通道,具备良好的潜山成藏条件。
通过地质分析及钻井揭示,平方王—平南潜山带存在4套潜山储集层,形成了该潜山带特有的“四层楼”潜山成藏模式,是寻找潜山油气藏的重要场所。
平方王—平南潜山储集空间类型多、分布不均匀,裂缝、溶孔和溶洞发育,储集空间具有结构形态上的复杂性和空间变化的突变性。
研究区裂缝的方向主要是北东向,裂缝主要发育在大断层附近的构造高点,西北部沿断层走向有个裂缝不发育的条带,其他各层段储层的特征表现为一定的相似性。
受北东和北西向断裂作用的影响,东营凹陷西部地区形成了北东、北西2个方向上的潜山带。
北东向德青城凸起、于家庄、平南、滨县、陈家庄西段构成了东营凹陷西部边界;北西向德草桥、纯化、平方王、林樊家构成了东营凹陷内部分隔博兴洼陷和利津洼陷的古隆起带。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动力学特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第19卷 第4期OIL &G AS GEOLO GY 1998年12月 3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中型油气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960007)的部分成果收稿日期:19980609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动力学特征3曾溅辉(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00)郑和荣 王 宁(胜利油田地质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62)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主要为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和砂岩上翘尖灭油气藏。
受地层压力的影响,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表现为不同的成藏动力学特征。
在正常压力系统,岩性油气藏油气运移的驱动力主要为浮力,油气沿断裂、不整合面或储集岩向上运移并在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运移相态主要为游离相;而在异常高压系统,油气运移的驱动力主要为压实和欠压实作用下产生的地层压力差,这种压力差可以驱动油气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并在岩性圈闭中成藏,运移相态主要为混(溶)相和游离相。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成藏动力学 东营凹陷第一作者简介 曾溅辉 男 36岁 副教授 石油地质和水文地质1 类型和分布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可分为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和砂岩上翘尖灭油气藏(图1)。
它们多分布在凹陷边缘附近的砂砾岩发育区和凹陷中心部位的浊积岩发育区,主要在沙河街组四段和沙河街组三段,与构造和断裂的依赖性相对较小。
沙河街组三段中、下部浊积砂岩透镜体岩性图1 东营凹陷的砂岩透镜体油气藏(a )和砂岩上翘尖灭油气藏(b )[1]油藏在济阳坳陷各凹陷中均有发现,尤以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中段的东营、郝家、现河庄地区及其南部的牛庄、六户地区最多,含油气最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东营、郝家、现河庄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下部共有大小砂岩透镜体152个,其中82个含油,占总数的5014!+,如东营凹陷东营构造北翼的营6井沙河街组三段中部砂岩透镜体油藏、营2井沙河街组三段中部砂岩透镜体油藏等(图1)。
一般为高产、异常压力、低饱和度轻质油油藏。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是中国大陆油气资源丰富的盆地之一,其中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被认为是该
地区的重要油气资源。
其成因特征主要包括构造演化过程、沉积环境和岩石特征。
东营凹陷是华北克拉通北部东北向走向的构造裂陷盆地,形成于燕山运动的早期。
构
造演化过程中,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主要形成于三叠系晚期至侏罗系,受到了来自山西组
破坏、多次逆冲褶皱的影响。
这些构造活动和破坏作用使得含油层系在构造应力和流体运
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低阻储层,有利于油气的富集和保存。
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沉积环境特征也是其成因的重要方面。
根据地质调查和沉积相
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环境主要为陆相或半陆相环境,包括河流冲积平原、湖盆及湖泊沉积等。
这些沉积环境具有较好的油气聚集条件,河流冲积平原的河道砂体发育,湖盆中湖底
湖心砂体、沉积物环带和沉积物条带聚集了大量的油气。
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岩石特征对其成因进行了细致的评价。
研究发现该油藏主要以
砂岩为主,呈现出良好的储集性能和储量丰富的特点。
储层岩石通透性较高,孔隙度较大,有利于油气的储集和运移。
岩石性质的研究还表明,沙四段砂岩粒度分布较为均匀,成熟
度适中,孔隙结构复杂,这些都为油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主要包括构造演化过程、沉积环境和岩石特征等
方面。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评价,对该油藏的储量和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进一
步研究和利用该地区的油气资源。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北向斜盆地之一,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
在东营凹陷中,凹陷的地层结构复杂,油气资源丰富。
凹陷内的沙四段低阻油藏被认为是具有丰富潜力的储层之一。
本文将对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及评价进行探讨。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构造、沉积、成岩和改造等过程。
构造对低阻油藏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营凹陷地处北向斜盆地,构造变形较明显,沉积物质受构造变形的影响,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低阻油藏。
沉积过程也是低阻油藏形成的重要因素。
东营凹陷历经了多期沉积作用,形成了多层次的沉积岩,这些沉积岩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从而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低阻油藏。
沉积岩成岩过程和改造作用也在低阻油藏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成岩过程,沉积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坚固的岩石,同时孔隙结构也得到了改变,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低阻油藏。
改造作用也是低阻油藏形成的重要因素。
东营凹陷地处垂直运动区,经历了多期的改造作用,地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低阻油藏。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形成受到了构造、沉积、成岩和改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复杂的成因特征。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对其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从地质条件来看,东营凹陷的地层结构复杂,油气资源丰富,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低阻油藏。
从勘探开发情况来看,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得到了广泛的勘探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也存在着许多挑战,如低渗透、多孔隙、多裂缝等问题,对油气开发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对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评价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岩心分析和物性测试,对储层的孔隙结构、渗透性等进行评价,以了解储层的有效性。
可以通过地震勘探和测井资料分析,评价储层的连续性和分布规律,为后期的勘探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可以通过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评价储层对注采技术的响应和适用性,为后期的开发工作提供支持。
东营凹陷花古区块下古生界潜山界面识别特征及卡取方法
东营凹陷花古区块下古生界潜山界面识别特征及卡取方法东营凹陷花古区块位于华北地台东部,是中国东营凹陷中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
该区块是中国东部地质科研中心,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
在该区块中,古生界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标,而潜山界面则是古生界沉积的主要界面之一、因此,识别潜山界面的特征及卡取方法对于该区块的地质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1.潜山界面的特征在东营凹陷花古区块下古生界中,潜山界面的主要特征包括:(1)声波反射特征:潜山界面通常表现为一个具有明显反射的层位,其反射强度较高,可以与其上下的地层进行对比识别。
(2)泥页岩特征:潜山界面的地层常为泥页岩,具有较高的含油气性,因此常常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低速区或者低频区,是勘探油气的有利区带。
(3)电性特征:潜山界面的电性特征通常表现为电阻率的突变,可以通过测井曲线的对比来识别。
(4)孔隙度和孔隙结构:潜山界面地层的孔隙度和孔隙结构通常具有一定的特点,如孔隙度较高,孔隙结构复杂等,在测井解释中可以通过声波测井、电阻率测井等来分析。
2.潜山界面的卡取方法为了准确识别潜山界面,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综合地震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地震资料,包括地震反射剖面、地震属性数据等,可以识别出潜山界面的位置和特征。
(2)地表露头:地表露头通常是下伏潜山界面的地层露头,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剖面的测绘,可以找到潜山界面的迹象。
(3)测井资料:通过测井数据的解释,包括声波测井、电阻率测井、自然伽马测井等,可以准确地识别出潜山界面的特征。
(4)岩心分析:通过获取钻井岩心样品,进行岩心分析和实验室测试,可以确定潜山界面的岩性、孔隙度等特征。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准确地识别出东营凹陷花古区块下古生界潜山界面的特征及卡取方法,为该区块的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同时,通过对潜山界面的认识,可以指导后续工作的展开,提高勘探的成功率和效率。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是中国十大湛河三角洲蓄油气区之一,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凹陷内分布着大量的低阻油藏。
在东营凹陷中,凹陷内的沙四段低阻油藏尤为突出,成因特征十分明显。
本文将从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和评价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成因特征1. 地质构造东营凹陷地处于渤海湾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受华北地块的挤压和褶皱运动的影响。
凹陷内的沙四段低阻油藏在构造上主要分布在凹陷的凸起部位和山坳部位,这主要是由于构造对成藏空间的控制作用。
凹陷内的构造形态多样,有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等多种形式,这为低阻油藏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成藏空间。
2. 沉积环境沙四段的沉积环境主要为陆相河流三角洲沉积,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和湖泊相。
这种沉积环境对于低阻油藏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陆相河流三角洲沉积速度快,储层组合多样,储集空间丰富,有利于油气的富集和保存;冲积扇和湖泊相容砂体组织较好,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是形成低阻油藏的重要条件。
3. 油气源储东营凹陷是一个丰富的生油气盆地,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油气源储条件。
通过地质勘探和地质评价工作发现,凹陷内的沙四段低阻油藏与下覆的下白垩统陆相烃源岩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些烃源岩在长期的生烃演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油气,使得低阻油藏得到了长期的充注和富集。
4. 成岩作用东营凹陷内的沙四段低阻油藏形成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
经过多年的地质勘探和研究发现,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沙四段低阻油藏受到了复杂的碎屑成岩作用和非碎屑成岩作用的影响。
这些成岩作用不仅改变了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使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加,而且还引起了原油的分异和聚集,是低阻油藏的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评价1. 储层性质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储层性质主要表现在孔隙度、渗透率和非均质性方面。
通过地质勘探和地质评价工作发现,凹陷内的低阻油藏储层孔隙度普遍较高,平均在15%以上;渗透率也较高,平均在1000毫达以上。
东营凹陷北带天然气类型及成藏规律研究
分布 于凸起上 的浅 层气 ,如陈气8 、陈气 l l 井 ,以甲烷 为 主 ,干燥 系数大于0 . 9 9 ,为干气 ;烷烃碳同位素明显有别于正常 油型气 ,呈现 8。 。 ’ C. <8。 。 ’ C >8 C . >8 ’ C 。 的倒转特征 。导致这一
现 象的 主要 原 因 是 :小 于2 0 0 0 m的埋 深 有 利于 微 生物 的 存在 ,而
膏盐 层将 该 区天 然 气分 为 盐上 和 盐 下 两个 含 油 气 系统 。 盐上 天 然 气主要 受 “ 温 压 一断 裂 ”控 制 ,溶解 相 天 然 气沿 着 断裂 运 移 ,至 中 浅层 呈 游 离气相 在 断 裂带 附近形 成 构造 气藏 ;盐 下 天 然气 藏主 要 受 “ 温 相一 势 ”控 制 ,油 裂 解 气向 流体 势 降低 的
图2 民丰 一 利津 地 区沙 四下地 层 流体 势 分布 图
( 3) “ 温压一 相一 断裂 ”控制中浅层气 。陈家庄 凸起上的储
层 主要 是 馆陶 组辫 状河 沉 积砂 体和 明化 镇 组 曲流河 沉 积砂 体 。馆 陶组岩 性 以细 砂岩 、粉 细 砂岩 及粉 砂岩 为 主 ,其 中心 滩微 相砂 体 颗 粒较 粗 ,平 均 孔隙 度3 1 . 7 %,平 均 渗透 率 为5 9 2 1 X l 0 m , 是 较 好 的 储 层 ;明 化 镇 组 明 下 段 河 道 相 砂 体 最 有 利 ,孔 隙 度 2 8 % ~3 5 %,渗 透 率 在 3 0 0 0× l 0 m。 左 右 。坨 一 胜一 永 断 裂 带
3 天然 气 的成藏 模式
的泥岩是下部砂岩良好的局部盖层 ;陈家庄凸起馆上段紫红色泥 岩和灰绿色泥岩是馆陶组气藏良好的局部盖层。
( 2 )“ 温一 相一 势 ”控 制深 层 裂解 气 。沉 积 相~ 溶 蚀 相一 裂缝 相三 相 匹配 控制 储层 。沉积 相直 接决 定 了砂 砾岩 体 的储 集性 。在 生烃 过程 中由于 热反 应能 生 成 大量 的有 机酸 ,不 断地 溶 蚀储 层 , 形成 大 量次 生溶 蚀孔 隙 ,从 而改 善 了储 集物 性 。此 外 ,由于 埋 深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摘要】东营凹陷是我国主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凹陷内的沙四段低阻油藏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关注。
本文从沙四段低阻油藏的特征分析入手,探讨了其成因及地质构造特征对油藏的控制作用。
还分析了岩性特征对油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及成果。
通过对沙四段低阻油藏的综合评价,揭示了其潜力和发展前景。
结论部分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该区域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特征及成因,为区域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特征、成因、地质构造、岩性、评价、潜力、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东营凹陷位于中国东部山东半岛,是中国大陆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
在东营凹陷中,沙四段低阻油藏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该类油藏具有低渗透、低温、低垂直性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对高品质原油需求的增加,对低阻油藏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东营凹陷的沙四段低阻油藏具有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岩性条件,需要深入研究其成因和特征,为其有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该类油藏的形成机制及油气运移规律对油藏的评价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及评价方法,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2 研究目的:通过对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的深入分析和评价,旨在揭示这类油藏的形成机制,探讨地质构造和岩性特征对油藏的控制作用,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评价方法的运用,进一步挖掘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潜力,为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通过本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沙四段低阻油藏提供方向和思路,推动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2. 正文2.1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特征分析东营凹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主要油气盆地之一。
在该地区,沙四段是一个重要的油藏层,被发现具有低阻特征,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极大的潜力。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是中国大陆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区域之一。
沙四段是该区域主要的油气储层之一,本文旨在探讨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及评价。
一、形成条件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形成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成熟的油源岩:沙四段油藏的形成与上侏罗统至下白垩统优质烃源岩的存在密切相关。
东营凹陷地处环渤海盆地,该区域上、中侏罗统生油岩等烃源岩类型丰富,具有较高的油气生成潜力。
2、适宜的成岩作用:沙四段属于中等埋深的成岩阶段,1700~2000米之间为最佳成岩作用区。
由于岩石在这个埋深范围内经历了适度的压实与压溶过程,从而形成了较好的孔隙储层。
3、构造运动:东营凹陷经历了多期不同的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变形、断裂与褶皱,形成了适宜的构造陷落带。
这些运动形成的断层和破碎带是优质的油藏圈闭构造,并且为石油运移提供了通道。
二、成藏特征1、低阻储层:沙四段沉积厚度很薄,粒度细,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这些都是形成低阻油藏的关键条件。
2、多元油质:东营凹陷沙四段油藏具有多元化的油质特征,原油的密度、粘度、腐蚀性、气体含量等差异明显,反映了地质历史不同阶段的成因环境变化。
3、不规则圈闭:低阻油藏的油气圈闭大多不规则、复杂,无固定规律的层状、构造圈闭,也无大范围的单一型圈闭。
这些圈闭建立在断层、岩溶沉积、漏斗状沉积等多种类型的岩石构造上。
三、评价1、油藏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储层、圈闭、油品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对油藏进行评价。
2、石油地震评价:通过地震勘探技术,对储层、圈闭等进行评价,提供油藏形态、分布等信息。
3、储量评价:通过钻井、采样实验等手段,对油藏储量进行评价。
其中,储量评价以探明储量为主,其次是控制性储量。
综上所述,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形成条件适宜,成藏特征明显,评价方法丰富,因此具有较高的勘探开发价值。
以后的研究发现和勘探作业将进一步推动东营凹陷油气资源的发掘,促进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构造岩相带油气成藏模式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构造岩相带油气成藏模式
王志刚
【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卷),期】2003(030)004
【摘要】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是多期、多种应力方式作用下形成的复杂断裂构造带,控制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洪积扇、近岸水下扇、陡坡深水浊积扇和近岸砂体前缘滑塌浊积扇等6种沉积体系发育,发育了3种构造岩相带:铲式陡坡断裂冲积扇、扇三角洲和小型辫状河三角洲构造岩相带,潜山台地陡坡断裂带洪积扇、扇三角洲构造岩相带,阶梯式陡坡断裂带小型洪积扇、滑塌浊积扇和深水浊积扇构造岩相带;有砂体上倾尖灭、差异压实背斜、断层封闭遮挡、薄泥岩封盖和浊积岩透镜体等5种成藏模式.研究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对预测复杂岩性油藏分布有重要意义.图2参11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王志刚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3
【相关文献】
1.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段盐下天然气成因类型分析——以丰深1井为例 [J], 张勇
2.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太古界潜山内幕油气成藏特征 [J], 李家强;刘军锷
3.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模式分析 [J], 李凤娟
4.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内成岩相特征——以东营凹陷北陡坡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 [J], 田景春;李明瑞;张世平;谭先锋;谢峰;孟万斌
5.利用流体历史分析技术研究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北部陡坡带油气成藏过程 [J], 郝鹏; 臧春艳; 贺银军; 宋修章; 赵伟; 秦冠男; 何俊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营凹陷古近系岩性地层油气藏层序地层学特征
s se ta ta d h g y tm r c . e p o —o mig efee ee r ifr n o a d o is o i e e to d r y t m r c n i h s se ta t Th o lf r n f i n i s a e d fe e tfr s n b d e n d f r n r e s i f
a d sr tg a h c r s r or , uc s h d o ab n g n r to p e e v to s ai g, g ain a d a c n tair p i e ev is s h a y r c r o e ea in, r s r ain, e ln mir to n c umu ain. lto
和 湖 泛 面 附近 ; 系 域 和 沉 积 基 准 面 旋 回对 油 藏 类 型 具 有 重 要 的控 制 作 用 , 侵 体 系 域 发 育 以地 层 为 主 的 油气 藏 , 水 位 体 湖 低 体 系 域 、 水 位 体 系 域 发 育 以岩 性 为 主 的 油 气 藏 ; 同级 别 层 序 界 面 附 近 砂 体 成 藏 率 不 同 。 高 不 关键 词 : 积 基 准 面 ; 系域 ; 藏 要 素 ; 性 地 层 油 气 藏 ; 序 地 层 学 沉 体 成 岩 层
(. ioe It nt n l eo u xl ai n rdc o o oai ,ei 00 3 C i ) 1Snpc n rai a t l m Epo t na dP out nC r rt nB rn 10 8 ,hn e o P re r o i p o g a
l o i g s ra e S se ta t n e i n a y b s e e y l o r lt y s o e e is:sr t r p i e fo d n u f c . y tm r c sa d s d me tr a e lv lc ce c nto he tpe fr s r or v tai a h e r - g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稠油成藏机理与油气运聚特征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稠油成藏机理与油气运聚特征的报告,
800字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稠油成藏机理与油气运聚特征报告
东营凹陷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大规模稠油成藏基地之一。
其中,北部陡坡带构造复杂,发育着大量储层,是形成该凹陷下深部稠油巨量成藏的重要原因。
本文就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稠油成藏机理以及伴随油气运聚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稠油成藏机理
(1)构造活动:陡坡带北端位于上古生界构造背景,由下至上发育着同弧背斜、褶皱、背斜-褶皱、断裂四种构造活动序列,形成了复杂的垂直、水平构造叠加网络。
(2)岩性构成:北陡坡带拥有复杂的全密度、细粒页岩、浆砂岩相等多种岩性,其中以细粒页岩为主,构成了储层平台,从而使区内稠油聚集成为稠油层。
(3)沉积环境:二叠纪-三叠纪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南北向阶地形和持续性侵蚀坡梯湖,使得沉积物得以连续地沉积,促进稠油聚集成藏。
二、油气运聚特征
(1)油气横向运聚:陡坡带下、中、上三层深部构造带掩盖的存在,使得油气横向运聚有助于稠油成藏,稠油主要以油气垂直运聚形式储存在低层次构造带下。
(2)油气垂向运聚:油气垂直运聚早期主要是受构造断裂带的控制,后期由于构造断裂带的作用将涡流效应及油气饱和度
控制而形成了油气垂向运聚的稠油成藏模式。
总的来说,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稠油成藏机理和油气运聚特征是复杂的,主要是受构造活动、岩性构成和沉积环境的影响。
此外,油气的横向和垂向运聚也是储层形成的重要原因。
未来,通过对北部陡坡带构造、岩性、流体运动机理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凹陷下深部稠油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2卷
t ]
,
中 国 石 油 大学 胜 利 学 院 学 报
20 年 08
第 1 期
剩 余 资 源 量 1. 3 7亿 t剩余 丰 度 为 , 7万 t , ,
压力、 力、 浮 水动 力 等驱 动 下 , 油气 可 以通过 断层 运 移 到 太 古 界潜 山 圈 闭 中 , 成 “ 生 古 储 ” 油 气 形 新 型 藏 …。 纵 向上看 , 区太古 界潜 山侧 向供 油“ 口” 从 该 窗 纵 向跨 度非 常大 , 度 为 18 O 0 根据 油源 深 O ~75 0m,
维普资讯
20 0 8年 3月
中 国 石油 大 学 胜 利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 h n l Colg iaUnv ri fP toe m o r a e gi l eChn iest o er lu o S e y
M ar 00 .2 8
潜 山内幕 油气藏作 为一 种在 潜 山内部发 育的 油 气 藏 , 于其 发 育 部 位 的特 殊 性 , 藏条 件 比较 复 由 成 杂 , 析认 为 油 源和 储集 层 是 该类 油 气 藏聚 集 的 主 分
要控 制 因素 。 3 1 油源 条件 .
主的油 气藏 , 渗透 性好 的层状 地层 为储集 层 , 裂缝 和 溶 洞 为主 要储 集 空 间 , 气 运 移和 供 给 主要 依 赖 于 油 通 过 断面 与烃源 岩接触 的渗 透层及 不整 合 面E 。
该 区 主要发 育 新 近 系潜 山披覆 构 造 , 山内 幕 潜 基底 主要发 育太 古界 泰 山群 , 泰 山运 动 回返 上升 , 为
油气 成 藏具 有相 似 的 条件 , 该 也具 有 很 大 的勘 探 应 潜力 。 因此对该 区太古 界潜 山 内幕 油气 成藏 潜力 进
行 研究 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义 。
第2卷 2
第 1 期
Vo . 2 No 1 12 .
东 营 凹陷北 部 陡 坡 带太 古 界 潜 山 内幕 油 气 成 藏特 征
李 家 强 , 军锷 刘
( 石 化 胜 利 油 田分 公 司 地 质科 学 研究 院 , 中 山东 东 营 2 7 1 ) 5 0 5
[ 摘 要- 东营凹陷北带太古界潜山内幕油气藏至今还是尚未钻探的新勘探领域, 1 对该类油气藏的勘探具有很大的
藏 , 析 认 为东 营 凹 陷北部 陡 坡 带太 古 界 潜 山 内幕 分
及分 布起 控制 作用 [ ]东 营 凹陷北部 陡坡 带太古 界 2。 。 潜 山主 要是 指位 于胜 北 断层 北 部 , 陈家 庄 凸起 南 部 的潜 山发育 区 , 称 为东 营凹 陷北带潜 山 ( 图 1 。 统 见 )
及 内幕 断 层 油 气藏 。
[ 键词- 东营凹陷; 关 1 北部陡坡带; 太古界; 潜山内幕油气藏; 成藏特征 [ 中图分 类号- l 2 1 2 TE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6 35 3 (0 8 0 —0 10 1 7 —9 5 2 0 ) 10 0 — 3
的影 响 , 阳坳 陷发 育 NE、 济 Nw 及 近 E 向断层 。 W
潜 山 油气 藏作 为 隐蔽 性 油气 藏 , 东 营 凹 陷的 是
一
种 重要 油气藏 类 型 。在东 营带 , 已经有 5 8口井 在
研 究 区 位 于 多组 断层 的交 汇 处 , 造 复 杂 , 山 发 构 潜 育 。 模较 大 的高青 、 规 平南 、 陈南 等断层 , 向延伸 一 横
[ 者 简 介 ]李 家 强( 94 ) 男 , 东泰 安人 , 作 17 一 , 山 中石 4 , 油 田 分公 司地 质科 学研 究 院主 管 工程 师 பைடு நூலகம் 国石 油大 学地 球 资 1t  ̄ 5i ' J i 中
源 与信 息 学 院 地 质 工程 硕 士研 究 生 。
维普资讯
2 区域 地 质 概 况
东 营 凹陷位 于 济 阳坳 陷 内部 , 郯庐 断 裂 活 动 受
[ 稿 日期 ]2 0 — 1— 2 收 07 2 O [ 金 项 目] 基 中石 化 集 团公 司科 学 技 术 研 究 项 目( 9 09 。 P 9 4 )
东营北 带潜 山临 近 民丰 、 津两个生 油洼 陷 , 利 油 源条件 得天独 厚 。 营凹 陷北部 地 区总 资源 量 2 东 8亿
突破 意 义 。对 该地 区 潜 山 内幕 油 气成 藏 特征 研 究认 为 , 成 油 气 藏 的 主 要 烃 源 岩 为 沙 河街 组 , 形 为优 质 烃 源岩 ; 其储 集 类 型 丰
富 , 存 在 孔 洞 型储 层 、 层 裂 缝 带 、 层 溶 蚀 带 和 风 化 壳岩 溶 带 4种 类 型 ; 有 3 成 藏模 式 . 共 断 断 具 种 即嵌 入 状 油 气 藏 、 状 油 气藏 层
般达 3 m 以上 , 0k 断距 大 于 10 01 , 潜 山的形 成 0 I对 T
太 古 界 潜 山 见 到 油 气 显 示 , 西 段 的郑 家一 庄 地 在 王
区, 太古 界潜山油藏上报探 明石油地质储 量 7 7万 t 7 ,
显示 了东 营凹陷北 带潜 山油气 藏 的勘探 潜力 。但 是 从勘 探类 型上来 讲 , 已经发 现 的这 些 油 气 藏都 属 于 潜 山表 面 的风化 壳 油 藏 , 潜 山 内幕 油 气 藏一 直 还 而 没有钻 探 。对 比车镇 洼陷 的车古 2 1潜 山内幕油气 0
经混 合 岩化 和 花 岗岩 化作 用 形 成 的一 套 中、 变 质 深
岩系, 厚度 最 大 超 过 1 0 I与上 覆 地 层 呈不 整 20 01 , T 合接 触 。
1 潜 山 内幕 油 气 藏 概 念
潜 山内幕油 气藏是 指在 潜 山内部 以层状 地层 为
3 成藏 条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