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

合集下载

历史一轮复习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含解析

历史一轮复习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含解析

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以中国古代四火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构成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主体,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呈现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中国文字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类型多样,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

从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来看,古代中国的科技侧重于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注重对中外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社会环境及科学精神的理解运用。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则侧重于考查文学艺术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文学艺术成就。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融会贯通知识,打通中外关联是备考的关键所在。

一、四大发明成就发明过程外传对世界的影响二、书法艺术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书法的字体特点三、绘画艺术1.类型:按题材分:错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按表现技法分:2.代表四、文学成就1.《诗经》(1)内容: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错误!风》(2,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

(3)影响: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错误!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2.楚辞(1)特点句式较为灵活,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2)影响:楚辞体被称为“错误!骚体”,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3.汉赋(1)特点:散文和韵文并用,气势恢弘、辞藻华美,反映了文人气度和时代精神。

(2)代表:张衡.4.唐诗(1)李白: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错误!诗仙”,诗风体现了盛唐的气象.(2)杜甫:诗风充满了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色彩,后人称其诗作为“诗史”,称其人为“错误!诗圣”.5.宋词(1)概念:词是由民间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2)代表:宋代豪放派代表错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柳永、错误!李清照.6.元曲(1)散曲: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包括错误!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2)元杂剧①艺术特点: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初一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A.河北赵州桥B.江苏宝带桥C.北京玉带桥D.云南黑龙潭桥【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建筑史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的赵州桥,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这座桥的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也很美观,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智慧,比欧洲早了700多年。

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赵州桥2.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A.赵州桥B.玉带桥C.安平桥D.卢沟桥【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

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3.赵州桥的设计者是 ( )A.毕升B.鲁班C.蒯祥D.李春【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赵州桥的相关史实。

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考察的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

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早于欧洲人建成类似桥七百多年。

故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4.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C.敦煌莫高窟D.乐山大佛【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它坐落的在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崖壁上,有一千多个洞窟,里面塑造了神态各异的佛像,绘制着金碧辉煌的壁画。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敦煌莫高窟5.暑假里某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准备去参观敦煌莫高窟,你知道他们应该去哪一省份吗?()A.湖南B.河南C.甘肃D.河南【答案】C【解析】本题题干中出现“敦煌莫高窟”给我们解题提供了重要信息,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

文学史名词解释

文学史名词解释

楚辞楚辞之名出现于西汉早期,有两层含义:(1)是一种诗歌体裁形式. 本义泛指在战国时代出现的用楚国方言写成的楚地歌词。

由于楚地巫风盛行,祭祀活动多杂以歌曲,其乐曲的词句长短不一,形式自由,极易表达奔放的感情,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屈原运用这种民歌体裁,驰骋其丰富的想象力,抒发其爱国情怀,写出许多传世名篇,因此“楚辞”一词后来演变为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新诗体的专称。

(2)是一本诗集名西汉刘向整理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为《楚辞》离骚《离骚》是屈原最杰出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根据诗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两个部分。

(1)从开头到“岂予心之可惩”为前半部分,内容主要是回顾过去的经历,以描述现实为主2)后半部分的内容主要是用幻想的方式,探索未来的道路。

《离骚》一诗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

诗人从叙述自己的身世、理想、遭遇入笔,强烈地抨击了楚国的政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全诗借用古代神话,驰骋壮美奇特的幻想,绘就一幅色彩绚丽、气势磅礴、人物命运起伏跌宕的画卷,寄寓了诗人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波折,并展示了他为理想奋斗不息、至死不渝的崇高人格。

建安风骨“建安”是东汉末年献帝的年号,习惯上把这个时期及后来魏若干年的文学创作称为“建安文学”。

代表人物:“三曹”、“七子”。

建安诗人生当汉末的动乱年代,大都饱尝忧患,身感乱离的悲怆。

这种悲怆的情绪和“拯世济物”的雄心、建功立业的愿望相结合,反映在诗歌中,形成了慷慨悲凉、激昂苍劲的风格。

这种风格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建安风骨”。

永明体是一种讲究声律和对仗的诗体,因其活跃在南齐永明年间,故称“永明体”。

代表人物是沈约、谢眺等。

他们根据四声的规律,在诗歌创作中注意声、韵、调的相互配合和词语对偶形式的运用,创造了一种注重“音律”的新诗体。

从此,中国的诗歌开始从比较自由的形式向讲求格律的方向发展,对唐代以后的诗歌以及宋词、元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永明体集大成的作家:庾信《哀江南赋》骈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文体,是和“古文”的不拘格式的形式相对立的一种文体,也叫“骈偶”或“四六等”。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探究讨论: 探究讨论: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请回答: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分属哪个流派? 材料一的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分属哪个流派? 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杜甫 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现实主义诗人
春秋时期 诗歌
战国时期 楚辞 汉朝 唐朝 赋 诗歌
宋朝 元朝 明清
词 曲 小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 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琵琶行 …… 大弦嘈嘈如急雨,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 ……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摘 摘编自雷江江红红《《浅浅析析中中国国传传统统“"意象象”"的的起起源源与与发 发展 展》)
材料二 古古希希腊腊的的柏柏拉拉图图曾曾试试图图给给“"美美”"下下一一个个永永恒恒完完整整的定义: ““美是有用的的””“"美美是是恰恰当当的的"”““美美乃乃视视觉觉和和听听觉觉所所生生的的快感”等。。一一 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 再推翻翻,,周周而而复复始始,,最最终终柏柏拉拉图图找找不不出出准准确确的的语语言言定定义义“"美美”",只能 无奈奈地地概概括括为为::“"美美是是难难的的。。”"
第三单元 测测试试卷卷((含含解解析析))高高一一语语文文人人教教统统编 编版必修
上册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材料一 — “ "袅袅袅袅兮兮秋秋风风,,洞洞庭庭波波兮兮木木叶叶下下。。”"(《九歌》)自从屈
再至至所所传传达达的的主主观观“"意意”"。
将“"意意象象"”引引进进文文学学领领域域并并实实现现其其根根本本性性语语义义转转换换的的是是晋晋代代的挚
虞,而南朝朝梁梁代代的的刘刘勰勰在在《《文文心心雕雕龙龙··神神思思》》中中则则第第一一次次将将“"意意象象”" 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 营构 构“"意意象象"”作作为为艺艺术术构构思思的的首首要要任任务务来来看 看待的。 。从从此此以以后后,,对对“"意 象"的认识及“意象” "在在文文艺艺美美学学上上的的地地位位就就确确定定了了下下来来。 。在 在文 文艺 艺创 创 作中,审美意象的营营构构是是艺艺术术家家们们必必须须经经过过的的一一个个步步骤骤,,是是“"眼中竹 "至"“胸胸中中竹竹””的的中中间间环环节节,,即 即"“意意象象""成成为为现现实实生生活活向向艺艺术术作品转化

泰岱日洞庭月

泰岱日洞庭月

盛唐
(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人)孟浩然、 (诗仙)李白 诗仙)
中唐 晚唐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诗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圣)杜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
白居易 李商隐、杜牧(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小李杜)
一、从《诗经》到唐诗 诗经》
(四)唐诗: 唐诗: 思考讨论5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 思考讨论5: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其原因 是什么? 是什么? 2、发展原因 、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诗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诗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开 (1)政治: )政治:
二、宋词和元曲 (二)元曲
包括散曲和元杂剧。其中“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 包括散曲和元杂剧。其中“ 包括散曲和元杂剧 元代兴起的新诗体。 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特点: 特点 通俗生动, 代表人物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 马致远《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昏鸦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 A. 诗 B. 赋 C. 词 D.散曲
探究讨论: 探究讨论: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请回答: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分属哪个流派? 材料一的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分属哪个流派? 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杜甫 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现实主义诗人 (2)他们是诗歌各有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 他们是诗歌各有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 原因:李白生活在唐朝最强盛的时期, 原因:李白生活在唐朝最强盛的时期,杜甫则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 时期,白居易生活在中唐,唐朝走向衰弱。 时期,白居易生活在中唐,唐朝走向衰弱。 社会现实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各自的诗歌风格。 社会现实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各自的诗歌风格。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多角度分析儒学复兴的原因,对程朱理学的内容和影响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认识辽宋夏金元的文学艺术成就,培养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史料实证的方式探究三大发明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引导学生学习发明家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认识程朱理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和地位。

【难点】全面理解宋元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和其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谈话法)、图示法、归纳法情境教学法、史料分析法、联想理解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演示文稿、教学视频短片)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辽宋夏金元史的相关短片。

教学视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并以此来提问: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状况如何?引发学生思考,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①首先,教师出示本课课件,展示重点知识;学生自主学习,圈点标注;②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合作解决疑问;③最后,全班采用问答法的形式,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知识要点提纲如下:一、儒学的复兴1.儒学的复兴(1)儒学的危机: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不及佛教和道教。

(2)儒学复兴运动:北宋中期,一批学者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3)理学的兴起:理学或道学的学派影响逐渐增大,代表人物是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因此这一学派被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1)主要主张:比较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①宇宙观: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②人生观: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

③认识论:“格物致知”,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2021-2022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Word版含解析

第9课诗歌与小说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1)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特点:①以四言为主,多接受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楚辞(1)产生: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取南方民歌精华,接受楚国方言,制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代表作品:屈原的《离骚》,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是楚辞体中的名篇。

(3)特点: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接受自由机敏的形式。

(4)地位:①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②“骚体”与“风”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3.汉赋(1)产生:汉朝政治统一,经济进展。

(2)特点:赋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

它是吸取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的富强(1)背景:①富强、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②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很多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

③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进展,也为唐诗在格律形式等艺术方面供应了借鉴。

(2)代表: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中唐白居易等。

2.宋词的兴盛(1)背景:①天下分裂、战乱频仍,一批有识之士期望兴奋人心。

②宋代市井生活丰富,消遣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2)特点:又称“长短句”,能机敏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

(3)代表: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

3.元曲的兴起(1)背景: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

(2)形成: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

(3)特点:①有格律曲牌限制。

②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

③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

三、明清小说1.背景:明清时期,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冲突渐渐加深。

第1课时 第一单元整体阅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第1课时  第一单元整体阅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任务四:拓展阅读本单元文体文学文化常识资料,圈画要点,结合课本注释,完成测评。
任务四
文体知识: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通过写景来抒发感情的散文,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或时间等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写景散文的常见主题:一是欣赏自然:对家乡、对祖国、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二是感悟自然:以自然为师,从自然中获得人生启示——团结、尊重、奉献、包容、永不放弃、热爱生命等。 三是沉思自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启发、呼吁人们保护自然、拯救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单元概述
补全下面的单元学习框架图。
任务二:每组领取一篇朗读任务。各组组长分配朗读任务,分别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互相纠正错误。对疑难生字词,要用彩笔涂出,查注释和工具书解决。集体交流,各组代表汇报各自任务。注意:其他组同学要标记本组没有朗读的课文生字词。然后完成《学习任务单》里的测评。
20.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版画的一种。用刀在木板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图画。)21.而近处池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由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22.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温度计里的柱状水银液体。这里代指气温。)

统编版语必修(上)第三单元读写能力提升(诗歌常见手法)专练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语必修(上)第三单元读写能力提升(诗歌常见手法)专练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语必修(上)第三单元读写能力提升(诗歌常见手法)专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读写能力提升专题练习教师版一用典手法的运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篇。

《鹿鸣》篇本是宴请宾客的诗,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这里作者借用典故来再次表达自己欢迎贤才的心情。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非常懂得人才的重要性,认为“将贤则国安”“天地间,人为贤”。

为了完成统一大业,他曾亲自颁发《求贤令》《举贤勿拘品行令》,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

诗中一再表露的这种求贤若渴的心情与他的远大政治抱负是完全一致的。

用典意思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多见于诗歌中。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

典故的种类有三种:明典、暗典、翻典。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歌中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1.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

从抒发情感类型的角度,我们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1.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

2.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追求。

3.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系,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6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6

黔西北州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阐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者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敏,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那么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表达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者那么汲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者那么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风格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局部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部编人教版中考上学期语文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中考上学期语文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又叫做“长短句”。

B.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我们学过的《口技》节选于此。

C. “布”在古代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布衣”指平民百姓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因此也常用来借指平民。

D. 《曹刿论战》中“十年春,齐师伐我”中的“十年”指的是“鲁庄公十年”,采用的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答案】 B【解析】【分析】B。

描述有误,《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这没错,但我们学过的《口技》却不是节选于此,《口技》选自《虞初新志》。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这些知识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平时可将这些知识将这些知识整理成体系。

解答时注意回忆的准确性。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

文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B.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C.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谈读书》《屈原》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德国的培根、中国的郭沫若。

D.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如《送东阳马生序》;“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出师表》。

【答案】 C【解析】【分析】C、应是:英国的培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七年级词两首 知识精讲 试题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七年级词两首 知识精讲 试题

黔西北州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七年级语文词两首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词两首二.重点、难点:词两首1.什么是词?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别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唱。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其实,词起初叫做曲、曲子、曲子词。

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2.词的分类: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小令;58字以内为小令〔2〕中调;59~90字为中调〔3〕长调。

91字以上为长调。

3.词牌和题目: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表达,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例如沁园春·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

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

如梦令是词牌,渔歌子是题目,咏打鱼。

4.如梦令〔1〕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2〕译文: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3〕大家一起读一遍这首词,这首词所表达的事发生在哪一个季节从“藕花深处〞可以断定是春末夏初。

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从“常记〞一语可以看出已经隔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

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注意:第五句连用两个“争渡〞,这叫什么句式?叠句。

〔4〕这首词记的是女词人的一次郊游,是她单独去的吗从“争渡〞一语可以看出,还有她的许多同伴。

为什么要争渡“误入藕花深处〞。

为什么会“误入〞呢因为“沉醉〞。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水平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水平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三单元水平测试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日常的语言表达总是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使日常语言不得不通过一些非口头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东西。

语言都有从说出的东西中暗示未说出的东西的特点,这个特点就叫做语言的诗性。

语言一般皆有诗性。

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之处在于诗的语言具有最强的“思辨性”,它从说出的东西中暗示未说出的东西的程度最大、最深远,而一般的语言毕竟未能发挥语言的诗意之本性。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

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

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辞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

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两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

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

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

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考文学常识专项练习附答案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考文学常识专项练习附答案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舒婷,中国现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她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

B. 《阿房宫赋》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

C. 辛弃疾,字易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D. “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2.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成熟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仁”的思想统率全书。

B.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

他杀吕伯奢,杀杨修,杀华佗,杀粮官,为人虚伪,奸诈多疑。

C.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历尽艰辛,捕获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归航途中与一群鲨鱼殊死搏斗,终于保住了马林鱼。

这是刻画硬汉形象的重要情节。

D.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小说家雨果的代表作品。

它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

3.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②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③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

④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A. ②④①③B. ④③②①C. 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将之归纳为“风”、“雅”、“颂”,其中“风”又称“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它浓缩了《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

宋元名词解释

宋元名词解释

1.白体所谓白体,是宋初(太祖、太宗两朝)效法白居易诗作而形成的一种诗体。

该派人物众多,有李昉、徐铉、王禹偁(读“cheng”,一声)、李至、李徽之、郑文宝、田锡、薛居止等。

其代表诗人是前三位,成就最大的是王禹偁。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的近体诗中的闲适诗。

他们只学到了白居易闲适诗中的淡泊悠闲和语言的浅直平易,而没有学到白讽喻诗的反映现实的尖锐深刻和感伤诗的感慨深沉。

其缺陷是,该派诗人作诗不事雕琢,往往率尔成章,追求抒情的率真,故而诗意较为显豁,给人感觉是语浅意尽,气弱格俗。

白体,特别王禹偁的诗歌影响了宋诗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平淡风格,以及议论化、散文化特点的形成。

2.晚唐体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晚唐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创作的诗歌。

晚唐体诗人有两个诗人群体,一是九僧,二是一群隐逸之士。

其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九僧中成就最高的是惠崇。

九僧的诗歌特点是:内容上多描写幽深清静的山林景色和淡泊枯寂的隐逸生活,故而内容较单一,题材范围比较狭小。

体裁上注重五律的写作。

创作态度上学习贾、姚的苦吟精神,特别重视五律中间两联语言的推敲和锤炼。

因而九僧诗多有名言警句,但结构往往不完整,意境不够浑融,给人以有句无篇之感。

隐逸诗人主要有魏野、潘阆、林逋等,其中林逋成就较为突出。

他们诗歌的内容主要是描写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晚唐体诗人中身份独特的是寇准,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因而是晚唐体的盟主。

晚唐体不仅影响了宋末的四灵和江湖诗派,而且,它的某些因素一直被其他诗派和作家分解代用。

3.西昆体北宋真宗时期,在密阁编纂大型类书《册府元龟》的一群作家,利用空闲时间、写了不少应酬诗作。

这些诗篇由杨亿汇编成集,因其写作于皇帝藏书的密阁,就借用《山海经》和《穆天子传》所说天子藏书之处玉山在昆仑之西的传说,故命为《西昆酬唱集》。

该派的代表诗人是杨亿、刘筠和钱惟演三人。

昆体诗多为咏史咏物、怀古、流连光景和馆阁生活,题材较狭窄,内容较贫乏,关注现实生活较少,思想情感贫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清代京剧的崛起 1、背景: 2、产生与发展: 3、表演特色 4、京剧的未来与发展
三、清代京剧的崛起 1、背景:
a、昆曲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昆曲 和地方戏曲争雄的局面 b、昆曲脱离群众,日趋衰落,地方戏曲 受欢迎 c、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 活跃,统治者支持
2、产生与发展:
问题探究: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单元
3
繁花似锦的戏剧
新课标要求
了解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本课的知识结构:
一、元代杂剧的繁荣: 二、明代传奇的兴盛: 三、清朝京剧的崛起:
问题一:元代以前,中国戏曲的发 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原始歌舞 春秋战国 优伶 宋代杂剧、金代诸宫调 元杂剧
问题二: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戏曲艺术可 以用“繁花似锦”来形容。你知道三个时 期的典型戏曲形式有哪些吗? • 元:杂剧 • 明:传奇 • 清:京剧
• 形成: • a、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风行一时 • b、道光年间,“徽汉合流” • c、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 • 发展: • a、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 现“同光十三绝” • b、清末明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 c、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三、清代京剧的崛起
1、背景: 2、产生与发展: 3、表演特色 4、京剧的未来与发展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 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 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 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 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 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 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 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 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 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 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 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 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1. 两宋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 兴盛的物质基础; 2. 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生活水平的提 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3. 两宋社会矛盾的尖锐,文学家更能 用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宋词主要分为哪两大派别?试比较两派的不同?
豪放派和婉约派。 前者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 后者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
next
二、明代传奇的兴盛
1、明代传奇的形成: ①形成:宋元时期的南戏发展而成 ②特点:内容通俗,长短不拘,活泼自由 2、昆曲一统局面的形成: 3、代表人物: 魏良辅: 改昆山腔成昆曲
梁鱼辰 :《浣纱记》
汤显祖: 《牡丹亭》 4、昆曲的衰落 A、清地方戏曲与昆曲争雄 B、昆曲作品脱离群众
• 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声、罗、 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辙哄然散去” 的原因是 D • A、百姓与士大夫有矛盾 • B、朝廷扬“雅部”抑“花部” • C、秦声、罗、弋比昆曲好听 • D、昆曲脱离了广大群众
材料一: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 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材料二:北宋苏轼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 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当时有人 将苏轼的词与柳永的词作比较,说‚柳词只能让 十七的女孩子手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 ,晓风 残月’,而苏词就必须关西大汉手执铁板,唱‘大 江东去’‛。 材料三: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 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南宋词人辛弃疾词 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 情。

分青衣、花旦、武旦、 刀马旦、老旦、贴旦、闺 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 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 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 后、公主、贵夫人、女将、 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 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 多为中老年妇女。

亦叫花脸。净角指 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 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 意为‘‘净”净行分如 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 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 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 如大将、和尚、绿林好 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 等。铜锤花脸称正净, 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 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 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 均有不同的特色。
下列是介绍明清小说的文字,请列举其作品: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水浒传》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儒林外史》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 社会:《红楼梦》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西游记》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三国演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 很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 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 儒生);武丑,专演跌、打、 翻、扑等武技角色。根据动 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 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 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 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 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 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
4.有人说宋代文学的主要基调是‚爱国、忧 国、悲愤‛。试从疆域及民族关系方面简要 分析宋代文学具有这种基调的主要原因。
北宋虽统一,但疆域较小;南宋疆域 更小,与唐代相比,相形见绌,宋人内心 抱有遗憾。所以宋人慨叹国耻国难的作品 差不多跟宋王朝同时出现。 宋代的重文轻武使其对辽、西夏和金 的侵扰显得软弱无力,只好采取给‚岁币 ‛甚至‚南宋皇帝向金称臣‛的办法来换 取苟安。宋词里所表现的爱国忧国的情绪 越来越沉痛、激切。特别是靖康之变后, 悲愤的声音几乎成为南宋一百五十年文学 的基调。
(1)材料中所述的两宋著名词人都 有谁?举出代表作各一例?
1. 苏 轼 , 《 念 奴 娇 · 赤壁怀古》或《水调歌 头· 明月几时有》; 2.柳永,《贺新春》或《雨霖铃》; 3.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 4.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举其他作品也可以)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一、元代杂剧的繁荣
1、繁荣原因
A元朝注意保护艺人;
b长期停止科举考试;
c吸取前代精华。
2、代表人物及作品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王实甫《西厢记》 白 朴《梧桐雨》
3、衰落
a元代后期,科举考试恢复 b元杂剧的模式过于呆板
4、评价
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 把中国戏曲推向成熟阶段,是戏曲的第一个高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