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 涉众利益-上

合集下载

需求分析简答重点

需求分析简答重点

第一部分软件需求的基本概念*好需求的特征:无歧义、完整、一致、可检验、确定、可跟踪的,正确的,可行的和必要的。

软件开发的目标,简单而言,就是满足用户的需要。

三种最经常使项目“遇到困难"的因素是:⏹缺乏用户介入:占所有项目的13%⏹不完整的需求和规格说明:占所有项目的12%⏹不断改变的需求和规格说明:占所有项目的12%三种项目最主要的“成功因素"是:⏹用户介入:占所有成功项目的16%⏹高层管理的支持:占所有成功项目的14%⏹需求陈述清晰:占所有成功项目的12%高质量的需求过程带来的好处:在开发后期和整个维护阶段的重做的工作大大减少了。

IEEE软件工程标准词汇表定义需求为:1.用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或能力。

2.系统或系统部件要满足合同、标准、规范或其它正式规定文档所需具有的条件或能力.3.一种反映上面(1)或(2)所描述的条件或能力的文档说明.第二章需求的层次*需求是多层次的,包括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业务需求反映了组织机构或客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位于需求链中的最顶层,在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中予以说明。

用户需求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在实例文档或方案脚本予以说明。

功能需求定义了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使得用户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满足了业务需求。

和非功能需求在SRS中说明。

非功能性的需求描述了系统展现给用户的行为和执行的操作等,它包括产品必须遵从的标准、规范和约束,操作界面的具体细节和构造上的限制。

需求路线图:涉众需要-〉系统的特性—〉建立软件需求软件的6个质量特征(非功能性需求):可靠性,可用性,有效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约束。

有效性(Efficiency)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软件性能水平与所使用资源量之间关系有关的一组属性.可靠性(Reliability)是与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和条件下,软件维持其性能水平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是与进行指定的修改所需的努力有关的一组属性约束定义为:对开发人员在软件产品设计和构造上的限制。

需求分析 涉众利益下

需求分析 涉众利益下

涉众利益的具体技能潘加宇涉众(Stakeholder)指受到系统影响的人或组织。

把系统看作是涉众利益交锋的结果,刷新了以前的“客户”、“用户”等概念,给需求带来了新的视界。

涉众刷新了“客户”开发人员经常说,开发软件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

但是很多时候“客户”这个概念在我们的表达里是不严谨的。

有时“客户”很好辨认,就是掏钱买这个产品的人(笔者在下文提到的“人”,也代表组织,只要看作内部利益一致),有时却会有下面的困惑:【E1】“我去问客户它想要一个什么东西,他也不知道!”这个项目起源于政府的某规划。

表面上是为某单位而做的,但该单位并不知道具体怎么做,话语权掌握在上层做规划的部门手里。

表面上客户是某单位,但它的意见不是最重要的。

【E2】“我们和某单位关系很好,这个项目就是拿来练兵的。

我们要珍惜这次机会,从VB转向C#。

”在这个项目中,“开发团队从VB转向C#”的需求就优先于客户所要的各种功能、非功能需求,包括工期。

【E3】“我这个东西非常创新,我还不知道客户是谁呢!”项目型的系统,客户还比较明显,产品型的软件则需要讲究清晰的定位,所谓“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厂商并不因为客户提了某个要求,就会轻易添加上这个功能,而是要根据市场的战局来决定自己产品应提供和不应提供的功能。

另外,很多创新的产品的往往以“非客户”作为服务对象(所谓“蓝海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就是上帝”这个说法未必适用。

【E4】“客户的说法经常自相矛盾,有时他说这样,有时他又说那样,到底怎样才是?”实际上,这里面提到的“他”不是同一个“他”!“客户”不是一块铁板,而是由很多种不同利益的人组成的。

如果用“客户”二字,取代某个组织中形形色色的人群,需求工作就会碰到这样的困惑。

对于一个项目,“客户”的计算机主管想要尝试新技术(SOA…),而“客户”的首席执行官则希望快速交付,“客户”的一线工作人员则对计算机系统不感冒…。

应当用“涉众”刷新“客户”的概念,把客户看成:最重要的涉众(我们可以叫他“老大”)。

需求分析大作业(SRS)文档编制说明[1] (1)

需求分析大作业(SRS)文档编制说明[1] (1)
在对产品进行维修等三包服务时,系统能够记录和快 速获取产品的历史维修情况;在出现问题的产品返厂后, 由质检人员对产品进行检查,对产品的质量问题情况进行 记录,进而可追溯到质量责任工序和责任人,以改进产品 质量。公司可通过产品质量的监控来考核和认定相关员工 绩效。 目前公司是依托纸质的“三包”保修卡对维修状况进 行记录;人工查找产品信息困难,造成返厂的产品大量堆 积,和返厂维修产品的信息失真。加上销售出的产品数量 很多,目前存在不少供应商将过保的产品取回公司换取新 产品的情况,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某机械物联网应用系统” 需求分析文档编制
2014年3月19日
背景
本项目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计算机应用项目,它 是指将计算机技术与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 (RFID)装置、互联网结合起来,应用于机械制造业 中。 (一)该企业集团及产品基本情况 集团是外资(香港)企业,设有总部以及4个分工 厂,财务、人事、采购、质量管理等由集团总部统一 运作。 集团总员工800人左右,其中总部和与总部相邻的 B厂共200人左右。集团年产值2亿多元。
2.产品销售管理方面的需求描述 产品分按订单销售和按库存销售两种方式,需 要系统对各产品的销售情况、销售去向进行准确 地统计,对每个产品的产品情况进行快速地查询 和获取,对经销商的产品销售情况进行记录。 目前依赖人工进行产品销售情况的统计,无 法快速查询单个产品的情况。
3.售后服务管理方面的需求描述
4.半成品、成品仓库及部分物资管理需求描述 目前半成品的和成品按大类进行堆放,不利 于产品的快速查找和定位,需要细化分型号来堆 放。希望将来能通过RFID来进行迅速定位。能从 系统得到实时的产品进销存报表。 公司内的重要设备和量具等,在借出、使用、 归还等操作时,都通过系统进行相关的跟踪记录。 5. 系统管理需求描述 用户未提供详细需求,希望系统只开放用户 职责范围内的操作权限。

软件需求分析建模

软件需求分析建模
实例
小结
在需求获取和分析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 评估,对方案进行综合。在整个过程中,分 析师关注的焦点是“做什么”,而不是“怎 么做”,系统必须完成什么功能,会产生什 么数据,将定义什么界面,会遇到什么约束 等。
总之,在这一阶段主要经历集中在获取和 分析系统的逻辑功能上。不要把“用计算机 如何实现”这样的物理因素牵扯进来,影响 逻辑功能的分析。
需求获取-需求人员
谁参加需求?
角色
职责
需求分析员
客户与最终 用户
项目组
调查、分析用户的需求、定义产品需求、 撰写《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
提供必要的需求信息;确认最终需求
参与需求评审
需求获取-功能
功能性需求
软件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
非功能性需求
系统的易用性、反应速度、容错性、健壮性等等质量属性
需求获取-非功能
需求捕获技术-用户访谈
访谈开始和结束
陈述访谈的目的,谈谈被访谈者关心的事。 讨论他们所熟悉的日常工作的过程。 怎样的变化将使你的工作更简单或更有效?暗
示被访谈者提出改进意见。 当列表中的所有领域都讨论过后,提出下面问
题: “还有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讨论吗?”或是 “ 我们还需要讨论些别的内容吗?” 结束会谈时,简短的总结讨论过的问题,重点 指出会谈的要点,并说出你的理解。 最后,你必须感谢被访谈者参加这次访谈。
本系统对于用户的需求,在功能上可以进行扩展,能满 足各级财政业务上的需求。
本系统在数据库上可以进行移植,支持Oracle,Sybase等 数据库。
需求获取-功能实例
需求获取—参与者
•谁使用了系统的主要功能? •谁来维护和管理系统使系统正常工作?
角色及其职责描•哪述些人对系统产生的结果感兴趣?

软件工程- 需求分析 (1)

软件工程- 需求分析 (1)

需求文档模板
编写需求文档 规范化后的潜在需求
产品开发计划
需求文档审核 通过的需求
未通过的需求
需求组件库
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文档评估
分析/设计/实现
需求评估报告
需求过程中的角色
名称 描述
用户
直接操作软件的人员。他们通常具有不同的业务角色, 有不同的业务需求。例如一个图书管理系统的用户包 括:读者、图书管理员、仓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馆长 指软件开发的委托方或软件市场的目标客户。例如, 某一设备制造商委托软件开发商进行设备控制软件开 发,那么该设备制造商是系统的客户
(8)

资源需求
软件运行时所需的数据、软件。
内存空间等资源。
• 软件开发、维护所需的人力、
支撑软件、开发设备等。
(9)
安全保密要求
• 需对访问系统或系统信息加以控制吗? • 如何隔离用户之间的数据? • 用户程序如何与其它程序和操作系统隔

离? 系统备份要求?
(10) 软件成本消耗 与开发进度需求
• 开发有规定的时间表吗?
• 软硬件投资有无限制?
(11) 质量保证
• • • • • • •
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系统必须监测和隔离错误吗? 规定系统平均出错时间?
出错后,重启系统允许的时间?
系统变化如何反映到设计中? 维护是否包括对系统的改进? 系统的可移植性?
软件需求的特性
(1) 可验证性 可验证性是软件需要的基本属性。软件需求必 须是可验证的,否则软件的评审和测试就没有相 应的依据。但在某些情况下,很难对某些软件需 求进行验证或需要的代价很高。软件需求人员和 测试人员应以合理的代价实现需求的验证。 (2) 优先级 软件需求应具有优先级,可以在有限的资源 情况下进行取舍。 (3) 唯一性 软件需求应唯一地标识出来,以便在软件配 置管理和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进行管理。

需求分析的3个层次

需求分析的3个层次

需求分析的3个层次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也好,Y方法论、Z方法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一些思考框架和方法,如何把握需求、提炼需求,还是需要我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多聊、多看、多做。

无论是市场营销还是产品设计,“需求”这个词,是最频繁被提及的词汇。

在市场营销领域,无论是新的产品的研发设计,还是制定推广活动方案,我们需要做的是“消费者洞察”。

所以市面上有大量的调查公司,帮助品牌通过问卷、焦点小组访谈等方式,收集用户反馈,以求获得insight。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行业兴起和产品经理岗位的火热,“需求”一词有反复被提及,需求分析成为产品经济的必备技能之一;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上搜索8,226条结果。

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也好,Y方法论、Z方法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一些思考框架和方法,如何把握需求、提炼需求,还是需要我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多聊、多看、多做。

需求的第一个层次:需求的忠实记录者腾讯推崇产品文化,其有一个著名的「10/100/1000法则」:即每位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 10 个用户调查,关注 100 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 1000 个用户体验。

于是,很多产品经理,特别是刚刚进入产品领域的新手,每天将“用户需求”、“使用场景”这些词挂在嘴边,并践行腾讯的「10/100/1000法则」,每天都在记录用户的反馈和槽点。

能坚持倾听用户反馈并记录用户需求,固然不错,然而这还不够。

举一个小例子。

早些年,针对B端广告主制作视频素材的需求,做了一个小工具,小白用户选定模板之后按规定上传图片或者视频,就可以渲染出一支质量还凑合的视频,并且可以直接推送到投放后台。

然而,很多广告主在后台留言,希望能开放下载功能。

这个时候,我们就面临着一个选择:是否需要开放下载?需求的第二个层次:需求的挖掘机多问一句Why,发掘需求背后的动因。

通常情况下,用户通过语言或者文字表达出来的,只是最直接的功能指向。

每一个功能指向背后,都暗藏着一个刺激因素,这个刺激因素才是用户真正希望解决的问题。

需求分析入门

需求分析入门

需求

几个概念:


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用例图 系统用例文档
需求

系统用例图
需求

系统用例图

Actor系统执行者 :定义了系统的边界。



系统外,必须和系统有交互。 责任的边界,而非物理的边界。 直接与系统交互。 有意义的交互。 可能的任何事物:时间、人、外部系统… 有意义的目标 价值结果由系统生成 执行者可见,可感知

需求 – 例子:UC-存款-ATM

分支流程

卡不可识别:

系统退卡并提示错误信息。 系统提示将可能产生跨行交易费,并继续。 系统提示错误 用户重新录入 …

非本银行卡:


用户录入密码错误:


系统发现假钞:


后置条件

系统已成功保存存款金额,并退卡。

商业规则
总结



愿景:问题->机会->目标->愿景->涉众 分析:涉众利益->业务建模->严肃的创造力 需求:找Actor->找Use Case ->细化用例-> 写用例文档 分析 设计
需求


前置条件 前置条件是基本流程和分支流程都必须满足的条件 前置条件必须是用例开始执行前的条件,而不是用例开始 后第一步需要检查的条件 触发事件

包括用户执行用例的入口,如菜单、链接、URL 如果是系统执行的用例,需要说明触发的事件 描述本UC的期望的主成功场景 清晰准确的描述分支流程进入的条件 根据满足的条件按步骤描述交互流程 业务上的出错信息也属于分支流程 经常谈及的替换流程建议也是写在这里

需求分析习题一、二(答案)

需求分析习题一、二(答案)

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1、软件生产中产生需求问题的最大原因在于对应用软件的(C)理解不透彻或应用不坚决。

(A)复杂性(B)目的性(C)模拟性(D)正确性2、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保证需求的(B)。

(A)目的性和一致性(B)完整性和一致性(C)正确性和目的性(D)完整性和目的性3\现实世界中的(B)构成了问题解决的基本范围,称为该问题的问题域。

(A)属性和状态(B)实体和状态(C)实体和操作(D)状态和操作4、比较容易发现的涉众称为初始涉众,又称为(B),通常包括客户、管理者和相关的投资者。

(A)关键涉众(B)涉众基线(C)普通涉众(D)一般涉众5、按照使用方式进行分类,原型可分为:演示原型、(D)、试验原型和引示系统原型。

(A)非操作原型(B)系列首发原型(C)选定特征原型(D)严格意义上的原型二、填空题1、传统的需求分析方法都是从设计领域转入分析领域的。

2、需求工程是所有需求处理活动的总和,它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整合观点、记录需求并验证其正确性,最终反映软件被应用后与其环境互动形成的期望效应。

3、软件需求开发用来确定系统需求中应该由软件满足的部分,将其映射为软件行为,产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三、简答题1、简述需求工程的主要任务。

答:需求工程有以下三个主要任务:①需求工程必须说明软件系统将被应用的环境及其目标,说明用来达成这些目标的软件功能,还要说明在设计和实现这些功能时上下文环境对软件完成任务所用方式、方法所施加的限制和约束,也即要同时说明软件需要“做什么”和“为什么”需要做。

②需求工程必须将目标、功能和约束反映到软件系统中,映射为可行的软件行为,并对软件行为进行准确的规格说明。

需求规格说明是需求工程最为重要的成果,是项目规划、设计、测试、用户手册编写等很多后继软件开发阶段的工作基础。

③现实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世界,因此需求工程还需要妥善处理目标、功能和约束随着时间的演化情况。

同时,为了节省开支和进行需求规格说明的重用,需求工程还需要对目标、功能和约束在软件产品族中的演化和分布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与处理。

产品分析方法

产品分析方法

产品分析报告在产品经理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析其他产品的时机,尽管不同的产品特点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在分析产品时我们都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和分析。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撰写产品分析报告。

第一种:层次分析法战略层:产品目的,用户需求,经营者和用户想从产品中得到什么。

范围层:规格功能,某个功能是否应该成为该产品的功能之一,各种功能的组合方式是什么样的。

结构层:流程结构,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并且他们走完流程之后能去哪儿。

框架层:页面布局,按钮,表格和文本区域的位置,是否达到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

表现层:视觉设计,产品图片,文字的表现样式、交互形式。

第二种:递进分析法产品的定位是什么?目标用户是谁?用户使用的场景是什么?对应场景下的需求是怎样的?该需求的实现步骤闭环是什么样的?每步骤下都有哪些维度?产品发展前景如何,产品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市场容量、市场变化趋势、技术基础是什么样的?产品的易用性、功能完整性、用户体验等怎样?如果做改进方案,添加什么功能?优化哪些功能?优先级如何?其中,第一种层次分析法逻辑上更完整,但有套模板的嫌疑,而且对于新手来说,上手相对困难;而第二种递进分析法,整体思路更简单、更清晰,符合一贯的产品思考逻辑,所以下面主要采用“递进分析法”来展开说明产品分析报告的写法。

1.产品定位产品定位有如下作用和特点。

产品定位是最重要的问题,产品定位决定了目标用户群体,决定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产品的定位决定了活动运营、推广、调研的群体。

产品的定位也包含公司内部对产品的战略地位,产品不同的战略定位也不同,如有的产品定位为盈利,有的产品定位为培养用户基础,有的产品定位为形成体验闭环。

不同的战略地位,决定产品的着力点和重心也不同。

产品定位决定了产品功能的优先级,也是分析产品遇到问题时重要的决定依据。

产品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试错、市场变化、用户增加、习惯漂移、技术发展等原因而改变或增加。

从涉众利益改善需求质量

从涉众利益改善需求质量
维普资讯
圜 M n g me t rci s a a e n &Pa te c
需求分析 >>>
从 涉众 利益 改善 需求质 量
口 文 /潘加宇
需求之难
体该怎 么做 .随便看 看 , 问一些 问题 . 开 同。 家里 的抽屉 , 只涉及 到我 和我 家人 的
需求 .但 开发人 员没 有掌握需 求的相关 以拿 而楼 下取款机 却需 要卡 和密码 7 技能 . 一拨人到 了客户那里 , 也不知道具 原 因:虽然 目标相 同 . 涉众利益不 但
1 0.系统提 示交易结束 .退卡
68 ・ 序 员 - 蠢
维普资讯
用例文档 ( 断) 片
1 潜在会 员提交注册信 息 。 . 2 系统验 证注册信 息充分 。 .
信息 不 会被商 店 用于 其 他 用途
商店 一一 希望 获 得尽 可 能多 的 客户 信 息 .特 别 是 联 系方 法
3 系统 生成用 户名和密 码 .保存 注册信 息 。 . 4. 系统 显示注 册成 功正在 等待开 放账户 。
业务规则 4 .密码为 6 位数字 7 取款金额应 为 1 元的倍数 :一 ∞
次 款 金 额 不 能 超 过 30 0 0元 ; 当 日取 款 金 额 不 得 超 过 50 元 : 00 我们从上往下看 :
“1

用户注册
涉 众 利 益
潜 在会 员一 一 希望 注册 尽■ 简单 ;希 望 自己 的
银行——希 望安全 节约运营成本 。
法律—— 保护财产。 正 是在 这些 涉 众利益 的 交锋 之下 , 目前我 们 日常生活 中所看到 的取 款机 的
Br oh 曾经用这样一张 图来描 过 程中过多地注重形式 甚 至陷 ar B em y 述需 求问题 的代价 。如果需求出了问题 入玩弄技巧的泥潭。 现在 笔者认

谈判中的双方需求分析和利益匹配

谈判中的双方需求分析和利益匹配

谈判中的双方需求分析和利益匹配在商业谈判中,双方的需求分析和利益匹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只有在双方需求清晰且能够相互匹配的基础上,谈判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本文将探讨谈判中的双方需求分析和利益匹配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技巧。

第一部分:双方需求分析在谈判前,双方应对各自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及优先级:双方需要明确自身的目标是什么,并对这些目标进行优先级排序。

通过识别最重要的目标,双方可以更好地分配资源和精力。

2. 利益识别:双方需要找出各自的利益点和底线。

利益点是指在交易中对双方都有利的部分,而底线则是无法逾越的边界。

通过识别利益点和底线,双方可以更好地把握交易的空间。

3. 资源分析:双方需要评估自身的资源,并确定能够提供的资源和需求的资源。

这将有助于双方判断是否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并提供有关合作的基础。

4. 信息共享:双方需要在谈判前共享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限制。

这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提高合作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利益匹配一旦双方对各自的需求有了清晰的认识,就可以进行利益匹配,以达到双赢的目标。

以下是一些利益匹配的策略和技巧:1. 寻找共同点:双方应该重点关注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并寻找双方可合作的领域。

通过在共同点上建立合作,双方可以实现互惠互利的结果。

2. 创造价值:双方可以通过创造额外的价值来增加合作的机会。

比如,双方可以共同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3. 利益交换:双方可以通过利益交换来实现利益匹配。

这意味着一方可以在某个领域做出让步,以换取在其他领域的收益。

4. 合理折衷:双方应在谈判中保持灵活,并寻求折衷的解决方案。

这将有助于双方达成共识并实现双赢的结果。

总结:在商业谈判中,双方的需求分析和利益匹配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需求、识别利益点和底线、评估资源并共享信息,双方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并为达成共赢的交易创造条件。

报告分析了哪些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报告分析了哪些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报告分析了哪些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和商业环境中,各种组织和项目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对不同利益相关方诉求的准确理解和有效回应。

一份全面而深入的报告需要对涉及的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进行细致的分析,以制定出合理的策略和行动方案。

首先,消费者通常是最为关键的利益相关方之一。

他们的诉求集中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价格、性能和可用性上。

消费者期望获得物有所值的商品或服务,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期望。

比如,在购买电子产品时,他们关注产品的技术性能、稳定性、外观设计,同时也在意价格是否合理、售后服务是否完善。

对于食品行业,消费者关心的是食品安全、口味、营养成分以及是否符合健康饮食的潮流。

企业员工也是重要的利益相关方。

他们的诉求包括合理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职业发展机会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员工希望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尊重和支持个人成长的环境中工作。

他们期望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得到认可和回报,通过培训和晋升机会提升自身的能力和职业地位。

供应商在业务运营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他们的诉求主要是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时的付款、清晰明确的订单需求以及合理的利润空间。

供应商希望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互利合作,避免因不确定性和风险而导致经营困难。

投资者则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增长潜力、风险管理和治理水平。

他们期望通过投资获得可观的回报,同时要求企业有透明的财务报告和清晰的战略规划,以评估投资的安全性和增值可能性。

社区也是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方群体。

社区的诉求通常包括企业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对社区发展的支持、创造就业机会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企业的运营不能以损害社区的利益为代价,而应努力为社区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政府部门对企业的运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要求。

政府希望企业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纳税,保障劳动者权益,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同时,企业在一些特定行业还需要满足政府制定的监管标准和政策要求。

竞争对手虽然看似是对立的一方,但也是利益相关方之一。

报告分析了哪些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报告分析了哪些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报告分析了哪些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和商业环境中,各种决策和行动往往会影响到多个群体的利益。

为了更全面、客观地评估一项计划、项目或政策的影响,对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进行深入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一份全面而深入的报告通常会分析哪些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呢?首先,消费者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利益相关方。

他们的诉求直接关系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接受度和企业的生存发展。

消费者期望获得高质量、性价比高的产品或服务。

他们关注产品的性能、安全性、耐久性,以及售后服务的质量和响应速度。

比如,在购买电子产品时,消费者希望产品具备先进的技术、稳定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同时还期望在遇到问题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售后保障。

对于食品行业,消费者则更注重食品安全、健康营养以及口味的多样性。

此外,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价格也非常敏感,他们希望以合理的价格获得满意的商品。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绿色、可持续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因此,报告中会详细分析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价格、服务、环保等方面的诉求,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竞争力。

其次,员工也是关键的利益相关方。

员工关心的不仅是薪酬待遇,还包括工作环境、职业发展机会、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

一份好的报告应该关注员工对于合理薪酬体系的期望,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福利津贴等。

同时,员工希望在一个安全、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这包括良好的办公设施、合理的工作强度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职业发展机会对于员工来说也至关重要,他们渴望通过培训、晋升等途径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

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员工越来越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希望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灵活的工作安排来照顾家庭和个人兴趣。

供应商作为利益相关方,其诉求主要集中在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时的货款支付和明确的需求预期。

他们希望与企业建立长期、互信的合作,以确保业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及时收到货款对于供应商的资金周转和经营稳定至关重要。

需求调研分析中的项目干系人概念

需求调研分析中的项目干系人概念

需求调研分析中的项目干系人概念摘要:根据调查,属于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错误和缺陷约占软件错误的64%,而属于程序代码的错误仅占36%。

因软件错误的积累与放大效应,造成整个软件业项目拖延的情况高达20%到60%。

这些数据表明搞好需求调研分析及软件设计是提高软件质量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通过全面了解所有项目干系人的需求改进需求调研分析效果的体会。

关键字:项目干系人、需求、调研在需求调研分析阶段,项目组对客户的整体组织结构、有关人员及其关系、工作职责等没有足够了解以致于无法得到完整需求或最终经权威用户代表确认的需求。

由于项目经理和需求分析员的工作问题,客户参与程度部不高,客户方相关责任人不明确或对范围和需求责任心不强,提出的需求具有随意性,项目前期对需求的确认不够积极;或者是多个用户代表各说各话、昨是今非但同时又希望软件尽早交付;项目后期需求变化随意,造成项目范围的蔓延,进度的拖延,成本的扩大。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系统分析人员没有全面了解所有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并按照重要性优先级进行权衡取舍。

全面的需求来自所有项目干系人。

项目干系人STAKEHOLDER也有的翻译成利益关系人、利害关系人、利益干系人、利益共享者、涉众,如此等等,即所有可能受到项目结果重大影响的人。

项目干系人即可能是项目的受益者,也是项目的风险承担者,甚至有可能是项目的受害者。

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包含明确的和隐含的,也可以分为NEED、WANT、WISH 等不同层次。

不同的干系人其愿望和追求的目标往往相差甚远,因此对项目干系人的愿望进行平衡可能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例如政府部门准备建设的不少对群众办公的信息系统,上层管理机关往往希望能够采集尽可能多的信息项以便对数据进行多种多样的统计分析,同时为了对信息进行有效控制而增加一些审批流程;基层对外办公的窗口则因为办公速度的压力希望减少信息项的输入量;甚至有些不良的基层客户由于害怕建立透明度高的信息系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考核成绩而消极地应付,即所谓反需求;而客户的客户(办事群众)则希望相关政府机构能够简化工作流程,加快办事速度;一些客户相关的管理机构或组织也会制定一些有关的标准规范;作为项目干系人的公司领导层也可能会提出一些技术上、接口上、环境上的需求;甚至项目组本身因为技术、资源、进度等原因,需要对一些功能进行优先级排序和取舍。

涉众分析报告

涉众分析报告

涉众分析报告引言涉众分析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通过识别和分析涉众(Stakeholder)的利益、需求和期望,帮助项目团队了解并满足涉众的期望,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本报告旨在对某项目进行涉众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分析结果。

项目背景在开始涉众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对项目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本项目是一款手机应用开发项目,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在线购物体验。

该应用将具备浏览商品、下单、支付、评价等功能,预计将在六个月内开发完成。

涉众识别为了全面了解该项目的涉众,我们进行了涉众识别的工作。

通过与项目团队、相关利益方以及其他相关方的沟通和讨论,我们确认了以下涉众:1.用户:包括普通用户和经销商,他们是该应用的最终使用者,并且对应用的功能和易用性有较高的期望。

2.项目团队成员:包括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设计师等,他们是项目的执行者,对项目的成功与否有直接影响。

3.投资者:项目的资金提供者,对项目的执行进展和投资回报有着高度关注。

4.竞争对手:与本项目存在竞争关系的其他公司,他们的举动可能对项目的执行和市场竞争力产生影响。

5.政府监管部门:负责监管相关应用开发和在线交易的政府机构,可能对项目的合规性和法律风险产生重要影响。

涉众分析在涉众识别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涉众分析,旨在了解不同涉众的需求和利益,并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

以下是我们对不同涉众进行的分析:用户需求与期望:用户希望该应用具备以下特点和功能: - 界面友好、易用性高,便于浏览、搜索和购买商品。

- 在线支付安全可靠,支持多种支付方式。

- 提供准确的商品信息和价格,并有完善的售后服务。

- 能够及时获取购物优惠活动和推荐商品。

- 用户评价和反馈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处理。

风险评估:如果应用的功能不符合用户的期望,用户可能会选择使用其他类似的应用。

因此,项目团队应高度关注用户反馈,及时改进和优化应用功能,确保用户满意度。

项目团队成员需求与期望:项目团队成员期望能够开展有效的项目开发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清晰明确的项目目标和工作计划。

做好涉众分析

做好涉众分析

做好涉众分析在了解了业务概况和业务目标以后,系统分析员最先要做的事情不是去了解业务的细节,而是去发现与这个目标相关的人和物。

英文把这种人和物称为stakeholder。

有的资料翻译为干系人,作者则更喜欢涉众这种翻译方法。

这就谈到了业务建模的第一步:发现和定义涉众。

1 什么是涉众涉众是与要建设的业务系统相关的一切人和事。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涉众不等于用户,通常意义上的用户是指系统的使用者,而这仅是涉众中的一部分。

如何理解与业务系统相关的一切人和事呢?凡是与这个项目有利益关系的人和事都是涉众,他们都可能对系统建设造成影响。

例如修建一条公路,它预期的使用者是广大的司机;监管方是交通管理局:出资方是国家财政;发展商是某某公司;建筑商是某某工程公司等。

显然他们都与此项目有利益关系,都是涉众。

这些都好理解。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看似与公路完全无关的一些人和事却会成为重要涉众。

例如当公路修建需要搬迁居民时,被搬迁的居民就成为重要的涉众:当公路规划遇到历史建筑时,文物管理局就成为重要的涉众。

虽然软件项目开发与修建公路相比涉及的人和事要少得多,但是也不能忽略系统使用者之外的其他涉众。

另外,当面对一个陌生的问题领域时,往往在项目初期还不能够清楚的获悉究竟谁是系统的使用者,通常得随着需求的深入逐步明确。

但是最终的系统使用者将从涉众当中产生,因此涉众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 发现和定义涉众对于软件项目来说,作者可以给大家分享的经验是通过以下大类去寻找软件项目的涉众,对大部分管理类软件来说,以下的涉众大类可以帮助你定义和发现项目中的涉众.2.1业主业主是系统建设的出资方、投资者。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业主指的就是系统的需求提出者和使用者,即业务方,但并不是绝对的。

比如可以假设系统建设是由一家国际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它本身并不管理和运营这个系统,它只是从资本上拥有这个系统并从运营收入中获得回报。

即使业主与业务主是重合的,但是业主从概念上讲并不等于业务方,他们关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需求分析知识点总结

需求分析知识点总结

一、二填空与判断1.软件系统通过影响问题域,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称为解系统2.需求分析的分类(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质量属性、对外接口、约束)3. 对于寻找涉众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不同复杂度的信息系统的涉众特点将信息系统分为(小型统统、组织及系统、战略信息系统、组之间系统)4.获取信息的方法(传统方法、集体获取方法、原型、模型驱动方法、认知方法、基于上下文方法)5.常见的涉众类别有(用户、客户、开发者、管理者、领域专家、政府力量、市场力量)6.需求获取方法利用面谈可获得的信息内容包括(事实和问题、被会见者的观点、被会见者的感受、组织和个人目标)7.原型的分类(①按照使用方式分类:演示、严格意义上的、试验、引示系统②按照媒介载体分类:样板、纸上向导③按照开发方式:演化式、抛弃式④按照构建技术:水平、垂直。

原型)8.需求开发的一些特性决定了需求开发过程只能是一个迭代式的增量过程,而且还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增量过程,它的各个活动之间存在这复杂的组织关系。

9.头脑风暴是一种特殊的群体面谈方式10.面谈就是在需求获取活动中发生在需求工程师和用户之间的面对面的会见,它是一种使用问答格式,具有特定目的的直接会话,也是事件中最为广泛的需求获取方法之一。

11.需求验证最主要的方法是需求评审。

(判)需求是用户对问题域中的实体状态或事件的期望描述(判)为了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需求工程师需要描述系统高层次的解决方案,定义系统应该具备的特性。

(判)所有对软件的开发和应具有发言权和决定权的人统称为涉众。

(判)软件系统的涉众群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判)模型驱动方法是一类以定义明确的模型为理论基础,依据模型指导和组织活动开展的需求工程方法。

(判)一对一的面谈是时间成本比较高的需求获取方法,尤其是在获取一个或多个涉众方相关的主题时,需反复和多个涉众方安排逐步深入的面谈解决问题。

(判)原型系统通常被构造为不完整的系统,以在将来进行改进、补充或代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涉众利益着手改善需求质量(上)
潘加宇
需求之难
在一次交流会上,笔者被要求向开发团队展示如何在开发团队当前项目中使用用例方法。

在对项目基本没有了解的情况下,笔者通过和在场开发人员的对话,一步步地引导,最后推敲出了一份用例文档。

沉默了一会之后,开发团队的负责人对笔者说,“其实您找出的这些需求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所不同的是,您是在设计之前知道的,我们是碰了很多壁、修改了许多代码之后才知道,如果我们当初能掌握您刚才展示的技能,就可以少做许多无用功…”
图1 需求问题的代价
Barry Boehm曾经用这样一张图来描述需求问题的代价。

如果需求出了问题,在后面的工作流可能需要几百倍的成本来修正它。

这还意味着,越沿着错误的需求往下走,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的人力物力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需求是软件公司最值得改进的环节。

这个道理大多数软件组织是懂的(当然,也不排除有的组织不懂,不过碰壁之后很快就会意识到)。

但真正的问题是:你想改进就能改进吗?很多时候团队也匀了时间来做需求,但开发人员没有掌握需求的相关技能,一拨人到了客户那里,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随便看看,问一些问题,开个会,就不知如何往下走了。

这个时候开发人员可能会开始觉得:算了,还是编码比较有意思,不如把这个时间拿去编码吧!(后面多付出几百倍的成本又怎么样,反正我又不是老板!)从哪里开始改进?笔者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帮助开发团队应用用例驱动的面向对象方法,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在需求过程中,笔者主要强调用例的好处是帮助发现价值,怎样寻找用例,怎样写用例文档,怎
样正确使用扩展包含……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发现开发人员往往在实施过程中过多地注重形式,甚至陷入玩弄技巧的泥潭。

现在,笔者认为,需求之所以难以改进,是因为它涉及到了人-人交互的环节,这些环节仅仅通过开发人员坐在电脑前面练习画图、写文档是无法改进的,必须先引入“人”味,让开发人员先把屁股坐到涉众那一边去,再来考虑用例等其他问题。

所以,涉众利益是改善需求质量的最佳入口点。

需求背后的涉众利益【2】
假设我要去商场买东西,需要500元现金。

好,现在我的目标是:获得500元现金。

我有两种方法可以获得:1. 拉开家里的抽屉,里面有超过500元的现金,我就从中拿500元;2. 如果抽屉里没有钱或者钱不够,我就拿上银行卡,到楼下取款机去取500元。

问题来了:为什么家里的抽屉拉开就可以拿,而楼下的取款机却找我要卡要密码?
图2 目标一样,但路径和步骤大不相同
背后的原因就是:虽然目标相同,但涉众利益不同。

家里的抽屉,只涉及到我和我家人的利益,如果利益没有什么冲突,直接拉开抽屉就可以拿(从另一面说,如果我和我家人的利益冲突得非常厉害,那么可能需要买一种长得很象取款机的抽屉才符合我的需求),而对于银行取款机来说,就不是这样了:用户在取钱时,涉及到了这样一些涉众的利益:
用户—希望操作方便;希望24小时服务;担心被多扣了钱。

银行—希望安全;希望节约运营成本。

法律—保护财产。

正是在这些涉众利益的交锋之下,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取款机的用例大概如下【1】:
基本路径
1. 用户插入银行卡
2. 系统提示输入密码
3. 用户输入密码
4. 系统验证密码合法、正确
5. 系统提示输入取款金额
6. 用户输入取款金额
7. 系统验证取款金额合法
8. 系统从用户账户扣除取款金额
9. 系统吐钞
10. 系统提示交易结束,退卡
扩展(略)
业务规则
4. 密码为6位数字
7. 取款金额应为100元的倍数;一次取款金额不能超过3000元;当日取款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
我们从上往下看:
[1. 用户插入银行卡]。

为什么不是[用户输入16位的账号]?为什么银行要做那么多卡来免费给我们用(当然,那是以前,现在收费了)?这是为了照顾用户[方便]的涉众利益。

[2. 系统提示输入密码]到[4. 系统验证密码合法、正确]。

既然为了用户方便,还验密码干什么?银行不是口口声声说用户是上帝吗?为什么不把交互改成这样:1. 用户插入银行卡;2. 系统弹出钱箱;3. 用户取钱,推回钱箱;系统计算取了多少钱….?这是为了照顾银行[安全]的涉众利益。

业务规则[4. 密码为6位数字]。

既然设密码是为了安全,何不设10位或更长的密码?这又是[安全]和[方便]交锋后的妥协。

可以想像,如果有一天,“取款机黑客”魔高一丈,6位密码很容易攻破,这条规
则可能就会变成[4. 密码为8位数字]
[8. 系统从用户账户扣除取款金额]。

这是用户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什么要写出来?还是涉众利益――如果不这样做,银行会吃亏。

业务规则[7. 合法取款金额应为100元的倍数]。

为什么要有这一条?如果能有1元2元的取款机,用户将会非常高兴(没有零钱坐公共汽车?到取款机那里取去!),但银行不高兴――成本太高了。

业务规则[7. 一次取款金额不能超过3000元;当日取款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

为什么是这样?要是现在是下班时间,用户急着要现金,他的卡里有几万块,凭什么只能取几千块,要多取还得明天到柜台排队?银行的解释是为了保护用户的利益,防止被冒领,但银行有没有别的办法,是不是一定要通过这种一刀切的方式,以损害用户的利益为代价?在当下,银行可能不愿意也不需要去想,因为在我们下面要提到的“涉众排行榜”中,银行坐在第一排,用户坐在最后一排。

所以,我们就会得到这样的取款机,同时还要忍受到柜台取少许现金时,营业员“温馨提示”5000元以下“请”到取款机办理。

还有最后一点,如果法律不保护财产――假如某国宪法规定“公民有无条件共享他人财富的权力”,这个取款机可能就是违法的,应该做成象抽屉一样才合理。

由此可见,取款机应该如何表现,取决于各种涉众利益的交锋。

其他的系统也是一样。

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单刀直入需求的核心,也使我们的需求过程因充满了“人”的味道而变得乐趣横生。

下面是另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你能对照左边的涉众利益和右边的需求,从里面看到涉众利益的交锋吗?
UC1:注册
涉众利益用例文档(片断)
潜在会员――希望注册尽量简单;希望自己的信息不会被商店用于其他用途
商店――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客户信息,特别是联系方法1. 潜在会员提交注册信息。

2. 系统验证注册信息充分。

3. 系统生成用户名和密码,保存注册信息。

4. 系统显示注册成功正在等待开放账户。

补充约束
1. 注册信息有:公司名、联系人、电话、传真、Email,以及联系地址。

2. 公司名、联系人、电话是必需的。

* 注册界面上应有保护客户隐私的承诺。

同时还可以看到,相对于具体的需求,涉众利益是稳定的。

回到取款机的例子,假设以后技术进步了,“插卡”改为“验指纹”或者“检查视网膜”,具体的需求变化了,但涉众利益没有变。

甚至用户放弃取款机,拿着银行卡请营业员帮忙办理,这个时候主执行者改成了营业员(操作营业受理系统),但用户的涉众利益还是没有变。

另外,涉众利益是能直接从涉众那里得到的主要素材。

当我们做需求启发时,寄望于直接从涉众那里获得具体需求是不现实的。

但不管什么样的涉众,他对自己的利益都是清楚的,有着自己的盘算的。

就算是婴儿,他也会通过哭和笑来表达自己满意还是不满意。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大可不必执着于从涉众那里直接得到需求,而是把启发的重点放在涉众利益上,然后自行推敲出需求,再去和他们确认。

下面一个稍为复杂的例子留给大家思考。

司机开车进厂装化肥,工作人员通过系统操纵地磅给车称重:
用例名:进厂称重
执行者:地磅工作人员(主)、地磅(辅)、档杆(辅)、车牌识别装置(辅)
涉众利益:
化肥公司老板――希望杜绝公司内部人员贪污;
货主――担心给少了化肥;
地磅工作人员――希望操作简便;担心承担责任;担心系统坏掉;
仓库装货员――担心称不准导致无谓的返工装包;
司机――担心等侯时间太长;
基本路径:
(假设您是需求人员,你怎么推敲出具体的需求?)
涉众带来的新视界
图3 用例是涉众之间达成的契约,以执行者为达成特定目标和系统交互的方式演绎
把用例看成是各种涉众利益交锋的结果,为捕获需求带来了新的视界。

它刷新了“客户”、“用户”等概念,强调了需求的来源不只是“客户”、“用户”,而是来自方方面面的涉众,而且这些涉众是排了座次的。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来解决平时碰到的各种困惑:
“客户的说法经常自相矛盾,有时他说这样,有时他又说那样,到底怎样才是?”
“我去问客户他想要一个什么东西,他居然说他也不知道!”
“我这个东西非常的创新,我还不知道客户是谁呢!”
……
这些笔者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和大家讨论。

同时,还要和大家讨论的有:到底什么是涉众?如何寻找涉众?如何通过涉众分析尽量减少遗漏的需求?如何通过涉众利益恰如其分地表达真正的需求?如何通过涉众排序来过滤不合适的需求?……
补注
【1】在一些书和文章中,以ATM机举例时,作者会提到“系统”和“银行后台系统”的交互,这也是正确的。

本文为了简化问题,认为对“用户”来说,“系统”是一个整体。

同样为了简化问题,可能会有的验证卡有效、扣手续费、记录日志、打印凭条…等也略去。

【2】Stakeholder中文也有叫干系人、利益相关者、风险承担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