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吉卜林帝国意识的演进

合集下载

“帝国诗人”吉卜林的爱与痛

“帝国诗人”吉卜林的爱与痛

的命运 。历史上任何帝国都未能最终逃脱衰亡的命运 ,英国
吉 l 与 父录 、 林
会是 个 例 外 吗? 19 8 9年 ,美 国 与 西 班 牙 争 夺 殖 民 地 的 战 争 即 将 结 束 ,
者和助理编辑。其间,他遍游 印度各地,考察风土人 隋,对
英 国人 在 印度 的 生 活有 了更 直 接 、 更 深邃 的观 察 和 理 解 。 自 此 ,他 走 上 了写作 之 路 。
在沉寂 近百年后 ,学界对吉 I 再一次兴趣盎 然 ,各种 学术刊物上 ,吉 卜 的名字出现得频 繁起来 。2 0 ' - 林 林 07年 , 为了纪念他获得诺贝尔奖一百周年 ,英 国特别拍摄了根据其 自传改编的电影 《 我的儿子杰克》 。 追溯吉 卜 的人 生经历与创作生涯 ,无疑会帮助我们了解他爱与 痛相 纠缠 的帝 国情结。 林
性 地 融 合 ,吉 卜 因 此 成 为帝 国 主 义 政 策 当 之无 愧 的 解 释 者 林 与代 言 人。 2 纪 的 前 1 是 吉 卜 最 辉 煌 的 岁 月 ,他 创 作 了大 0世 0年 林
者提供了全 新的口味 ,对英国本土 人有强大的吸引力。他的
文 笔 简 洁凝 练 ,清 新 自然 ,与 当时世 纪 末 的萎 靡 颓 废 文 风 形 成 鲜 明对 比 ,因而 颇 受读 者欢 迎 , 吉 卜 很 快 成 为 “ 坛 新 林 文 秀 ” 19 ,吉 卜 与 美 国女 孩 儿 凯 若 琳 结 婚 ,定 居 新 英 。 8 2年 林 格 兰 的 弗蒙 特 。 他一 度享 受 着 乡间 生 活与 做 父 亲的 乐 趣 ,创 作 的步 伐 放 慢 了。儿 童 文 学 《 林 之书 》 (8 4 与 其 续 集 莽 19 )
的殖 民政策拥护者,时人 眼中杰出的帝国缔造 者,后来颇有

吉卜林小说《丛林之书》的“丛林法则

吉卜林小说《丛林之书》的“丛林法则

吉卜林小说《丛林之书》的“丛林法则一、拉迪亚德·吉卜林与《丛林之书》二、“丛林法则”的动物形象短篇小说集《丛林之书》由七篇小说构成,向读者讲述了狼孩莫格里的故事。

作为一个被狼抚养长大的狼孩,莫格里和他的各种动物朋友生活在茂密、神秘的丛林中。

在这个与人类世界隔绝的地方,莫格里享受着来自狼家庭的关怀、照顾。

吉卜林正是通过讲述围绕在莫格里身边的动物以及他们一起所经历的故事描绘了一个以莫格里为叙事核心的动物王国。

当所有的动物在看似自由、略显散乱的生活状态中维持着微妙的平衡时,小说核心因素“丛林法则”实则统摄了小说。

作为一部短篇小说集,吉卜林并没有对“丛林法则”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和说明,往往是利用小说中不同动物之口以零散的方式讲述出来。

在小说中四十余处涉及“丛林法则”的论述中,具有共性的一点是,“丛林法则”的确定基本遵循着维持丛林生活稳定、平衡的原则之上。

经过检阅之后,崽子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到处奔跑。

在崽子们第一次杀死一头公鹿之前,狼群里的成年狼绝对不能用任何借口杀死一只狼崽。

只要抓到凶手,就立即把他处死。

他必须一遍遍地大声喊叫,直到有了回应。

那喊叫翻译出来的意思是:“请允许我在这里捕食,因为我饿了。

”回答是:“那就为吃食捕猎吧,但是不许为着好玩捕猎。

”上文所引述的内容是小说中明确提及的“丛林法则”中的两条:第一条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确保幼崽的安全,避免狼群内部为了确保血统纯正而开展的无谓杀戮。

对于生活在丛林中狼群而言,确保种群数量是它们能够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

为了族群的利益,必须牺牲个体的仇恨、杀戮,这一点正好体现了“丛林法则”保证群体稳定的价值诉求。

第二条规则则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狩猎活动,保护的对象虽然是作为猎物的其他动物,却是保证不同动物群体之间平衡关系的症结所在。

对于生活在丛林中的各种动物而言,无论是强壮如老虎、狼群,或者孱弱如麋鹿、兔子,都受到“丛林法则”的约束和保护。

只有当作为个体生命的每一种动物严格按照“丛林法则”去生活,这个世界才能以不断循环的方式发展下去。

论文定稿__鲁德亚德·吉卜林作品中的帝国意识的研究

论文定稿__鲁德亚德·吉卜林作品中的帝国意识的研究

论文定稿__鲁德亚德·吉卜林作品中的帝国意识的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鲁德亚德?吉卜林作品中的帝国意识的研究摘要作为一个历史上的事实,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到二战结束后,殖民存在了数百年。

这样的一个全球范围的殖民历史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殖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其影响却依然广泛存在,并随着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而日益明显。

因此,后殖民主义问题不仅是当前理论研究热点,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一位生活在殖民扩张高峰时期的英国作家,吉卜林这位被认为是帝国主义代言人的作家及其作品随着后殖民主义研究和帝国意识研究的崛起而受到关注。

从帝国意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吉卜林及其作品进行探讨,对帝国意识在吉卜林的作品中的存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帝国意识与殖民通过隐蔽形式在当今世界依旧存在并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发展。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帝国意识An Analysis of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Rudyard Kipling’ s Works AbstractAs a fact in history, since Columbus found the New World to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colonize had existed few centuries. Such kind of colonialhistory gives an immeasurabl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Though the Colonial Time had already passed way, its influence still widely exist and more and more obviou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wadays globalization. So, the Post-colonialism is not only the hotspot in theory study, but also an important problem the world facing today.As a British writer who lived in the high time of colonial expansion, Kipling, the writer who was thought as the spokesman of Imperialism, receive many attentions with his works. Discuss Kipling and his works from the point of Empire Consciousness and analyze the existence of Empire Conscio usness in Kipling’s works, a conclusion is made at the end of this research that Empire Consciousness and Colonize still exist in the world today with a hidden formKey words: Post-colonialism Imperialism Empire ConsciousnessContentsIntroduction 1Chapter 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Value of the Research 31.1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31.2 Literature Review 31.3 Brief Introduction of Purpose and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6Chapter 2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Kipling’s works72.1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Kipling’s Indian works 72.2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Kipling’s Later works8Chapter 3 Three Main Figures in Kipling’s Indian Works93.1 The Backbone of the Empir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93.2 The “Outpost” of the Empire: Life in the Army 133.3 The Empire Successor: Teenagers 17Chapter 4 Imperial Ideals Across Time and Space 214.1 Imperialism and Kipling’s Later Literature214.2 British Empire and Roman Empire: Continuation of History 23Conclusion 26Bibliography 28Acknowledgements 29IntroductionRudyard Kipling 1865--1936 is one of the famous British writers in the 20th century. His works cover a wide range of diverse styles, extensive types of literature. Among his works, the early novels about pre-India are the most successful. In 1907, he became the first British writer who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by the Swedish Academy for his remarkable ability to observe innovative imagination, outstanding narrative and a powerful connotation.Traditionally, Kipling was considered as a spokesman of colonialist writer, which was highly controversial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he has been the target of criticism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rise of Empirestudies, people have begu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o-called imperialist writer. The academic study abroad on Kipling and his writings has become a hotspot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and research on his works has extended to the depth of many Westernhumanistic and social science fields. However,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Kipling has just started in China. There are only a few research articles. A great gap existed between the abroad researches and the domestic researches in his works. The theoretical context of Empire provides a further research spaces for Kipling’s study. The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the Empire elements that reflected in his writings from the interpretations of multi-level and multi-directional, multi-dimensional.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of this researchChapter One is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value of the research.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art one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part tow is literature review, introduce the research status in home and abroad, part three is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purpose and methods of the research.Chapter Two is the introduction of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Kipling’s works.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or the backgrounds are different in his works, the forms of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his works is different, too. Part one is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Kipling’s Indian works, part tow is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Kipling’s later works.Chapter Three mainly tells three kinds of figures in RudyardKipling’s Indian ficti ons, in this chapter, there are three parts to correspond with these three kinds of figures. Part one is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part tow is ordinary soldiers, part three is teenagerChapter Four points out the continuity of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Kiplin g’s works through introducing Kipling’s later two works, Puck of Pook’s Hill and Rewards and Faires and the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these two works Chapter 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Value of the Research1.1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As the first British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of Literature, Rudyard Kipling has a prominent place in the English literary historyThe material of Kipling’s works is very unique, it is worth researching. Works that analyzed in this research, they all tells the story of common people in India or history legends of Britain, when we read these works at first, we may think they are just children’s books, but soon we can find the Empire Consciousness’s existence in these works. Through analyze three kinds of figures in his In dian works and later two works, Puck of Pook’s Hill and Rewards and Faires to reveal the Empire Consciousness that contain in Rudyard Kipling’s works. Then reveal how the West controlled culture, politics, economy and ideology of the world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that Kipling Lived in.The Colonial Period had already passed away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West still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world. Through analyzeKipling’s works in order to study the western influence on world today is also a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1.2 Literature Review Rudyard Kipling is a famous writer who had wrote a lot of works during his more than 50 years writing period. The main achievement of Kipling is his short story, he made short story become a popular type of literature in British literary arena. For understand Kipling’s works better, we should know some studies in home and abroad.In China, the research to Rudyard Kipling is not begin as early and popular as abroad.A New starting point Beyond the Traditional[1]written by Wen Meihui has include her article A Study of Kipling’s Fictions,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Kipling tend to be more affirmative, and make specific analysis to some of his fictions. Wen’s affirmative words to Kipling is hard to be found in other places at that time, even conflicted with other scholars. It can say that in this article Kipling basically got positive evaluation, and, to some extent, changed his image in Chinese readers` mindIn 2008, Shi Haijun published his study Post-colonization: Literature between India and Britain[2], push the study of Kipling in China a great forward. He opened a specific chapterChapter 4: Kipling, in the theme between Colonization and Post-colonizationto analyze Kipling.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focus on 3 aspect s: Kipling’s ups and downs in Colonialism and Post-colonialism discourse; The understandings and comments of Indian andIndian origin writers and scholars; apperences and relevant comments of “Sensitive-free India” in Kipling’s works. The article collects some analysis and explains made by some Indian and Indian origin writers and scholars about Kipling’s works, which makes up the shortage that study this British writer who has profound connection with India limited to the deficiency of the western scholars in some degreeChen Bing’s Empire and Identity: A study of Rudyard Kipling’s Indian Fictions[3], from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systematically study Kipling’s fictions and the main works of him. Based on Kipling’s writing course and characteristics, Chen classifies them into 3 periods. Chen think though they show a Imperialism attitude and identity crisis, however, they still experienced a change of ideology. In brief, the Imperialism was obvious in his early Indian fictions but in his later works he showed his love to India and the concept of fusion of East and West.The research in abroad is very rich and popular for Kipling has enormous implications in western world and India.C. C. Eldridge 1996 The Imperial Experience. This book examines attitudes towards empire and the creation and perpetuation of a British world-view during the years 1834-1924. Besides focusing on the usual Victorian and Edwardian novelists and poets, surveys of popular culture and anti-empire views are also included. By adopting a longer chronological context, the high level of continuity in beliefs and actionsthroughout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is highlighted. As a result, the period is viewed as a dramatic episode in a much longer story.John McBratrey 2002 Imperial Subject, Imperial Space treat Kipling as the pioneer of Homi Bhabba theory, McBratrey think that the “White Creole”settler who was born in colony is the key to make Kipling’s empire dream come true, at the same time, he also analyse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group: have cross culture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Racial equality awareness across racial that is impossible, the awareness of identity’s diversity and construction etc.Rutherford Andrew. ed 1994 Kipling’s Mind and Art it is a Selected Critical Essays Assembles diverse critical essays offering a reassessment of the nineteenth-century British author's work.Kipling 1990 Something of Myself, an autobiography which was published after Kipling’s death, it shows Kipling’s life by time sequence, from his dark childhood to he became a journalist when he was young, and he became a professional writer till he got the Nobel prize, Kipling told us all of these in beautiful writing style. The book not only described his rich and colorful journey experience but also his views about the politics and society, so this autobiography has high literature value and research value.Said 200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A landmark and very complex work after Orientalism, in this book, he reconstructs the imperialistexpansio n context of “Modern European novels”, and expands his analysis of collu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to novel’s form and style, and believes that European novels have converge two kinds of elements on embryology meaning: one is the authority of which novel narrative style, the other tend to imperialist complex thought structure.1.3 Brief Introduction of Purpose and Methods of the research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make an analysis on Rudyard Kipling’s works and the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his work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introduce to Kipling’s works, this research explain the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Kipling’s worksIn order to fulfill my research objective, the analytical procedures as follow:First, collect research materials on related topics and choose the title of my thesisSecond, analyze the materials in depthThird, give a brief of the author and analyze the main figures in his worksFourth, use a plenty of academic files to proof my viewsFifth, make a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ySixth, develop and organize arguments and make enrichment of my thesis’s contentChapter 2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Kipling’s worksRudyard Kipling was born in 1865, on Bornbay, India. In 1871, when he was 6 years old, he was sent back to England and lived with a retired navy captain. From 1878 to 1882, Kipling studied in a school thatestablished by army officers. In 1882, after graduated from school, he returned to India and worked in Civil and Military Gazette in Lahore. In 1889, he began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and finally back England. For his childhoodFrom born to 6 years old and key point time of character’s establishment17 years old to 24 years old spent in India and study time spent in England, his love to Indian and Empire Consciousness are obvious in his works. I separate the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his works into two parts, the part in his Indian works and the part in his later works.2.1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Kipling’s Indian worksKipling’s childhood and key point time of character’s establishment were spent in India and his student period was in England, as is known to all, nearly all of his Indian works are influenced by his Anglo-Indian life history which makes his Indian works very unique: For one thing, he showed his deep love to India, he treated India as his second homeland, no one had ever write India, Indian and Anglo-Indian detailedly like him before; For another, because of the education he got in England, his Indian works also full of undisguised desire of rule and control the India by Britain.2.2 Empire Consciousness in Kipling’s Later worksIn the later of Kipling’s writing period, after he settled down in England, India disappeared in his sight gradually, he began to put his concentration on the past and today of the countryside of England.From 43AD Roman Empire invaded Britain and ruled this country for more than 400 years to 1066 Norman Conquest,[4] a series of invasions in ancient Britain provided plenty of material to Kipling to create new stories. In these stories, he reviewed this period of history and connected Roman Empire with British Empire. He tried to prove that British Empire is the successor of Roman Empire, they all have the duty to make human civilization improve, however British Empire is more advanced than Roman Empire. Anyway, Roman Empire still has a deep influence on Kipling and his Empire Consciousness.Chapter 3 Three Main Figures in Kipling’s Indian WorksFor figure creation is not obvious in Kipling’s writing, so the connotation contain in his works` figures does not draw any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In this chapter, this research classify the figures of Kipling’s Indian fictions as three kinds, then expose their characters in these works and what questions and thoughts that Kipling discussed and made on them. Thus, figures and theme can be tightly connected with Empire Consciousness, the principal line of this research.3.1 The Backbone of the Empir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In the beginning of 19th century, Britain began its direct rule for India. The British government directly ruled India by administration characterized with bureaucracy.The empire elites appeared in Kipling’s Indian fictions mainlyinclud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s, engineers, low rank officers, basically, they were not superior officers in civil official system, but the largest number ordinary officers, also the backbone of the Empire.3.1.1 Civilizing Mission VS Empire FableAfter the violent grab at the beginning, the western colonist raised series slogans in order to prettify their behaviour, “Civilizing Mission” was the widely accepted one of these slogans. The colonist believed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is advanced civilization, which can bring “light and advancement” to the “Dark Continent”. They entered into their colony as the messenger of civilization. However, strange land, strange language and strange culture shake their confidence and doubts melancholy, pessimistic even despair replaced their confidence. Generally, opinions believe Kipling belong to the writer of colonial confide nce period, but in fact, his works also show the colonist’s nonconfidence to their rule in colony and worry about culture mixedThough the British had great power in India, however, the British felt unsafe and unstable living in India.In story At the End of the Passage, four young men try their best to get together in weekend. All of these young men are under 30 years old. They are British administrative p。

对吉卜林的文化身份解读

对吉卜林的文化身份解读
c lHe i g a r a e,R u e g t o f d e,1 71 .2 . l 9 ,P 3 2
声誉仍然是相 当负 面的,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他的作 品充满了帝国主义色彩 , 尤其是一战前几年的作品。 在印度大学教育有关英 国文学的课程 中,有关吉 卜 林的作品, 除了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大部分之外 , 其他 很少被提及 。只有极少数大学将吉 卜 林的作品列到 了必读书 目里 , 而其他英国作家的作品却未受影响。 在研究帝国主义理论 的课程中,吉 卜 的作 品却成 林
了重 要 的研究 对 象 。 可是 在 吉 卜 自己 的祖 国—— 英 国 ,他 也被认 林 为是“ 最难定位的作家之一”虽然“ , 他是大英帝 国时
英 国著 名 的诗人 、短篇 小说 家 ,9 7年 英 国 首位 诺 10 贝 尔文学 奖获 得者 ,也 是历 史上 诺 贝尔 文学 奖最 年
hsc n e c n in He c ,Kil g i d o dt eap r n n r tr o t s es n i o d se s . n e o pi s o me b ema e td f ,a rol sp ro . n o i e e
引 言
约 瑟夫 ・ 鲁德 亚 德 ・ 卜 ( u y d Kpig 是 吉 林 R da i n ) r l
【 b ta t R d adK pigh s entef s N b l r ewn e rLtrtr eG et r a . o e- A sr c] u y r il a e rt o e i in r o i a ei t ra i i H w v n b h i Pz f e u nh B tn
在培养帝国主义军人的联合服务学院接受 了严格的

殖民地的修道者-最新文档资料

殖民地的修道者-最新文档资料

殖民地的修道者鲁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受争议的作家之一,同时他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作品大多作为儿童文学传世,他虽无法为英国主流文学所接受,但一个多世纪以来除了短暂地被遗忘,他依旧为批评家们津津乐道,虽然褒贬不一,我们依旧可以称他为“说不尽的吉卜林”。

吉卜林在其最成功的小说同时也是最后一部印度题材小说《基姆》中汇集了他一生对印度社会各层面的回顾与思考,这不仅仅体现在其生活经历之中,同时在文本的细枝末节处也可以看出吉卜林在面对这个为他带来了无数荣耀之地时所表现出的矛盾交缠和反讽式描写,而最后他依旧无法认定自身所预设的理想情境是否正确,这也正是吉卜林的有趣之处。

一、被“化约”的印度印度是吉卜林文学灵感的采集地和其最终的文学皈依。

吉卜林1865年出生于印度孟买,出生后直到六岁以前,他都生活在印度,这段时光也是吉卜林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从其晚年自传中依然洋溢的兴奋之情中可以感觉到吉卜林对印度的深情。

而日后吉卜林会成为英国文学首位诺奖得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书写了他的印度。

六岁之后吉卜林被送到英国接受西方教育,十七岁才重回印度,一呆就是七年,期间他以记者的身份继续着对印度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这段人生经历无疑为他日后在印度题材小说中生动、精确地描写印度的自然风光,各社会阶层、教派、种姓的生活场景和风俗习惯提供了可能。

小说《基姆》展现的正是这样一幅印度社会的全景图,虽然并非全然客观,但至少在当时英国社会这是一种新鲜的体验。

有学者就认为:“《基姆》从统治者的角度描绘了印度,同时也没有忽略当地人的生活立场。

它深深地植根于吉卜林的童年、青少年时期以及二十几岁时的经历。

它描述了在大英帝国统治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之前,处于鼎盛时期的印度。

”①萨义德也曾指出:“吉卜林不仅写印度,而且还属于印度”。

②此外他还说道:“我们固然可以把《基姆》当做属于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的一部小说,在某种程度上不囿于历史与政治环境的限制。

《吉姆》中的西藏书写与东方想象

《吉姆》中的西藏书写与东方想象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第29卷第5期 2020年10月J O U R N A L O F S I C H U A NV o l .29N o .5 O c t .2020M I N Z U C O L L E G E 文学研究 ‘吉姆“中的西藏书写与东方想象张 帅(信息工程大学,河南洛阳471003)ʌ摘 要ɔ吉卜林小说‘吉姆“通过对西藏喇嘛形象浪漫化的乌托邦叙事,完成了对西藏形象的建构,体现出理想化㊁圣洁化㊁扁平化㊁矛盾化四种书写形态㊂作家意在提出对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的批判与思考,而喇嘛形象的混杂无力与扭曲变形,反映出吉卜林对西藏形象的片面认知与力不从心㊂揭示小说叙事进程中隐藏的帝国主义情结与殖民意识,可以辨析当时英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西藏的认知模式,洞察其中需要警醒的文化误读与潜在陷阱㊂ʌ关键词ɔ吉卜林;‘吉姆“;西藏形象;东方想象ʌ中图分类号ɔI 561.074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674-8824(2020)05-0070-06收稿日期:2020-05-11作者简介:张帅(1996-),男,四川德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藏族文学㊁中外文学关系㊂ ① 亦称大博弈,指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大英帝国与沙俄争夺中亚的南北角力斗争㊂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中国的西藏地区也被英俄两国纳入争夺范围㊂英国小说家㊁诗人约瑟夫㊃鲁德亚德㊃吉卜林(J o s e p h R u d y a r d K i p l i n g ,1865-1936)以独具地域风情的印度书写享誉世界文坛,一生著作颇丰,但也饱受争议㊂他在1907年因其作品以观察入微㊁思想新颖㊁气势雄浑和叙述卓越见长 [1]而成为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但后殖民主义理论家爱德华㊃萨义德(E d w a r d W.S a i d )在其扛鼎之作‘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中将其归为帝国主义殖民话语的宣传者,用大量篇幅将‘吉姆“解读为完全意义上的帝国主义叙事作品㊂此后,吉卜林备受质疑,声名骤降,曾一度被排除在主流文学的大众审美视野之外,后人接触吉卜林的作品多以儿童文学为主㊂西方世界建构的西藏形象有古老的历史渊源,其雏形可以追溯到约翰国王和淘金蚂蚁的古老传说㊂17世纪以降,随着传教士㊁学者㊁探险家㊁英军等西方人士纷至沓来,西藏形象广泛映射在其旅行游记㊁散文随笔㊁报告书信㊁传记回忆录等纪实性文学作品,经历了一系列新质意义上的历时性嬗变与重构㊂其中,吉卜林在‘吉姆“中通过西藏喇嘛形象的勾勒细描为西方读者所呈现的西藏形象具备症候式重要意义㊂‘吉姆“(1901)是吉卜林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最后一部印度题材的作品,以自幼在印度长大的英国孤儿吉姆与西藏喇嘛结伴寻找绿地红牛和箭河为明线,以吉姆参与大游戏(t h e G r e a t G a m e )①秘密进行间谍活动为暗线,勾勒出19世纪后期大英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广袤宏阔的印度社会全景图㊂目前,许多研究成果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话语解读吉卜林的作品,挖掘出其中时隐时现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㊂有学者从吉姆的身份认同危机出发,阐释吉卜林身处东西方文化夹缝之间的困顿与思考㊂同时,也有学者聚焦于吉卜林笔下的印度世界,阐发作者对印度文化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态度㊂然而,西藏喇嘛背后指代隐喻的西藏形象同样值得深入研究㊂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视角梳理吉卜林对于西藏形象的挪用与建构,观照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以及吉卜林本人的选择与思考,可以探寻到‘吉姆“在20世纪英国文学中西藏书写轨迹中的重要07第29卷第5期张帅:‘吉姆“中的西藏书写与东方想象地位㊂一㊁理想化:喇嘛隐喻下的 香巴拉‘吉姆“讲述主人公吉姆和西藏喇嘛结伴同游,追寻各自既定目标的冒险之旅㊂吉姆是英籍爱尔兰士兵的遗孤,父母双亡㊂他 打会说话起便已知晓了世间所有的罪恶 [2]4,熟谙社会生存立足的各种规则㊂吉姆偶遇赴印朝圣寻找箭河的西藏喇嘛,感慨于喇嘛真诚圣洁的人格魅力,成为弟子护送喇嘛踏上寻觅之旅㊂喇嘛具备慈悲和善的精神气质和坚定执着的信仰追求,圣洁虔诚,显现出吉卜林心目中理想化的典型东方人形象㊂在小说结局,二人都找到了追寻的目标㊂吉姆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间谍任务,而喇嘛在灵魂的解脱中获得圆满,求得解脱㊂在吉卜林笔下,‘吉姆“中喇嘛形象完美无瑕㊂喇嘛慈爱地善待儿童,敢于说真话,坦率真诚㊂在当地人普遍说谎的不良社会风气下,吉姆为喇嘛真诚正直的人格魅力所叹服㊂笃信佛法的他用众生平等的目光观照世间一切有情众生,不分宗教㊁民族㊁种姓,不论高低贵贱,对于诸派宗教表现出宽容大度的胸襟气度㊂面对别人无礼轻慢㊁出言不逊,他不卑不亢,以慈悲之心包容他人㊂在旅途中,他因学识渊博㊁品行高尚受到沿途百姓的尊崇爱戴,他也不厌其烦地讲解生命轮回图㊂他将欲念视作幻象,坚定不移地追寻佛经中记载的箭河㊂他爱护弟子吉姆,筹措重金资助吉姆求学,自己孤身云游四方㊂完美的圣者喇嘛形象,是吉卜林心中美好人性本质的具体外化,寄寓了他对东西方文化多元共荣㊁世界民族与宗教和谐共生的深切思考以及对古老东方的浪漫想象㊂喇嘛是 一个摒弃虚荣褪去浮华的老者,一个谦恭前行的探寻者,一个聪明睿智性情温和㊁以其卓越的见解照亮人们探寻知识的道路的老者 [2]273㊂在世俗意义上,他是一位爱护儿童㊁善良纯真的慈祥老人,在宗教层面他又是一位大度宽容㊁慈悲为怀㊁追随佛陀㊁普度众生的高僧大德㊂此外,喇嘛形象集中凝聚了吉卜林从殖民者/被殖民者㊁英国/印度二元对立的立场向东西方融合观念的价值转变㊂喇嘛用慈悲之心体察百姓,不论高低贵贱㊁民族宗教㊁种姓职业㊁贫富差距,众生平等,人人皆能成佛,表现出吉卜林对民族平等㊁宗教和谐的赞扬㊂‘吉姆“反映出吉卜林对东方世界的赞美以及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批判与反思,他对印度社会的温情描写,流露出 对东方和西方融为一体的愿望 [3]㊂有学者指出,吉卜林在为印度寻找秩序与构想的过程中 受到了佛教中观思想的强烈吸引,‘吉姆“透露出他对佛教哲学的熟稔与赞赏㊂ [4]41-42喇嘛所代表的藏传佛教代表了全新的伦理规范与文化思想,这不失为拯救他眼中 混沌失序 的印度社会的一剂济世良药㊂吉卜林对东方世界的留恋倾心不仅反映在印度,也投射在西藏形象中㊂当时西方主流话语中的西藏一直沿着理想化和蒙昧化的两极轨道并行,而吉卜林将对印度的倾心与热爱扩大为对东方文化的推崇,选择了西藏的理想化叙事模式㊂他在自传中提到,自己曾到 喜马拉雅-西藏地区 休养身体,他熟知群山叠嶂的边界却从未踏足于此, 它们带我领略到所有的力量㊁威严㊁统治和力量,这种难以言表的震撼感在我创作小说‘吉姆“时又浮现出来㊂ [5]神秘威严的高山让吉卜林感到震撼不已,压制不住对群山环抱中雪域高原西藏的美好想象㊂在小说中,尽管喇嘛年事已高,但在寻找箭河㊁登上高山的过程中,吉姆气喘吁吁,精疲力竭,喇嘛却像回到了故乡,精神矍铄, 走向群山就是走向母亲的怀抱 [2]294㊂事实上,‘吉姆“对于西藏形象的理想化书写,实质是西方关于我国西藏的浪漫化叙事传统与书写经验的延续与再造,客观上刺激了英帝国主义继续北上,妄图打开西藏大门乃至吞并西藏的野心㊂‘吉姆“发表于1901年,这一时间节点处于1888年英国发动第一次侵藏与1903年第二次侵藏战争之间,英国社会普遍对中国西藏颇为关注㊂‘吉姆“承继了以往传统价值观念对西藏的主流认知态度,极大迎合了西方读者对西藏题材的阅读趣味与集体想象㊂二㊁圣洁化:追寻母题与圣杯传奇的重述比较文学中的母题指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㊁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对周围世17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㊃1986年创刊)2020年10月界的概念[6]㊂追寻母题作为人类终极的文化命题,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悠久的渊源,在西方文学史中不断被套用㊁言说,它往往伴随着空间位移(冒险)以及心灵探索(成长)㊂此外,圣杯故事原属神话传说,经基督教吸收后成为宗教故事㊂耶稣曾在最后的晚餐中使用圣杯,后来耶稣受难,圣杯又被用来盛接鲜血㊂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景观中,圣杯作为文化意象不断被挖掘㊁阐发㊁创新,生发出不同的象征意蕴㊂‘吉姆“中喇嘛的箭河追寻之旅和吉姆身世解密之旅都是追寻母题与圣杯传奇的改写和重述㊂喇嘛从雪域西藏远道而来,为了寻找佛陀前世留下的圣河,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执着于自己的朝圣之路㊂小说以喇嘛向吉姆问路㊁向博物馆馆长询问㊁开启寻河之旅为开端,以寻找到箭河㊁获得圆满为结尾,喇嘛寻河的主线贯穿整个文本㊂在传统的宗教故事中,对圣杯的执着追求体现出对基督教的崇高信仰㊂‘吉姆“中,吉卜林以对位书写的方式将箭河与圣杯㊁骑士与喇嘛㊁基督教与佛教联系起来㊂喇嘛怀着对佛教的坚定信仰来到印度,克服舟车劳顿㊁衣食无着的困难,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追寻之旅㊂尽管多次打听无果,饱受质疑,他仍旧执着勇敢地访遍各地,多方打听㊂最终,他圆满完成了自己的追寻,在洗清罪孽㊁荡涤灵魂中达到了自在圆满大灵魂的精神境界㊂同时,吉姆与喇嘛相伴共同踏上冒险之旅,他寻找绿地红牛是为了解开身世谜底,追寻身份认同㊂喇嘛与吉姆二人的行动线索都可归为追寻母题与圣杯传奇叙事范式的变体㊂喇嘛寻河是对追寻圣杯的东方化用,带有浓厚的东方地域色彩,这与吉卜林对东方文化的认同与热爱紧密相关;而吉姆的精神追寻带有反讽色彩,第一次追寻解开了身世之谜,但却带来了身份错位与认同缺失,小说结尾他被置于大英帝国殖民活动的背景框架中,在白人身份归属与东方文化熏陶中迷茫不已㊂喇嘛的成功追寻体现出作者的态度立场㊂吉姆成功刺探情报,维护英国殖民统治,却在反复追寻中彷徨而不可得,围困在自我身份的焦虑中㊂事实上,在基督教信仰传统悠久的西方文化语境叙述佛教故事是极具挑战的㊂吉卜林巧妙通过再现西方文学 追寻圣杯 的经典主题,有效规避了因文化异质性而带来的抵触与误读,表达出对东方文明为西方社会灌注新鲜活力的美好希望,但也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读者对西藏纯洁美好的信仰净土形象的接受与认知㊂三㊁扁平化:帝国主义情结中的西藏喇嘛形象寄托了吉卜林美好的理想追求,但却存在明显的空泛扁平,其行为逻辑存在偏差,这反映出吉卜林对西藏的片面认知与虚幻想象,他对大英帝国的认同感和优越感也时隐时现地反映在文本叙事进程中,而喇嘛与吉姆的伦理关系又折射出作者潜藏内心的浓厚殖民意识㊂首先,喇嘛对于二人离别表现出的恐慌与其身份定位相矛盾㊂小说中,喇嘛与吉姆建立了师徒关系,二人同甘共苦,共同面临挫折难关㊂吉姆爱戴喇嘛,尽心服侍,而喇嘛将吉姆看作精神支撑,时刻用佛法教义开导吉姆㊂在找到箭河之际,喇嘛由于对吉姆的怜悯留恋而放弃了圆满解脱,又回到现实为吉姆求得拯救㊂喇嘛明确表示没有吉姆,他就无法找到箭河㊂他将吉姆视为前进不可或缺的外部动力,他需要吉姆的敏锐机智㊁青春活力㊂但是,喇嘛是佛教地位崇高的宗教人士,他的学识智慧为他赢得了沿途人们的帮助,而他在得知吉姆离开求学的消息又表现出世俗凡人的担忧恐慌㊂分别后,喇嘛虽云游四方,寻河之旅却处于一种莫名的停滞状态㊂喇嘛与吉姆的伦理关系隐喻出弱小无助的西藏需要大英帝国的帮助和领导,才能寻找到最终归宿的信号㊂同时,喇嘛资助吉姆进入学校,开启学问之门,并将此称作 积累功德 ,但吉姆学习的知识实则是英国情报工作技能㊂喇嘛对吉姆的帮助建立在物质财富之上,而在精神层面他高深的佛法造诣并未感化吉姆,而被动地任由吉姆在逐步重拾白人认同之后接受西方现代教育和间谍培训,成长为下一代 洋大人 ㊂换言之,喇嘛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小说中捍卫大英帝国统治印度稳定安全㊁长治久安的行动者,沦为吉卜林殖民主义话语的间接代表㊂此外,喇嘛的寻河之旅似乎是为吉姆的间谍活动服务的㊂喇嘛的寻河之旅在吉姆上学期间几乎毫无进展,而二人重逢后却在萨哈兰普尔老夫人的领地找到了箭河㊂吉姆完成学业后,继续27第29卷第5期张帅:‘吉姆“中的西藏书写与东方想象追随喇嘛寻找箭河,暗地秘密进行情报工作㊂他建议喇嘛到北部喜马拉雅山下寻找,为自己执行任务提供便利㊂吉姆顺利完成任务后,喇嘛却在居住过的老夫人领地找到了箭河㊂在整个追寻之旅中,喇嘛对吉姆接受间谍培训㊁完成情报任务的活动一无所知㊂在小说开篇,喇嘛通过阐明朝圣目的,带动吉姆走上解开身世之谜的人生道路;当吉姆寻找到父亲所属的小牛团并接受教育时,喇嘛随即被置于小说文本边缘,他似乎一直在等待吉姆学成后重新加入,即成长起来的殖民者帮助自己找到箭河;重新踏上寻河之旅,寻河似乎只是吉姆完成间谍任务的幌子而着墨不多;当任务完成,喇嘛也理所应当地找到了箭河㊂整部小说有两条叙事主线,一条是喇嘛寻找箭河获得解脱,另一条是吉姆解开身世之谜㊁接受间谍技能培训㊁执行情报任务㊁履职尽责维护大英帝国统治,而前者似乎一直在为后者服务㊂可见,喇嘛作为佛法的权威象征却被置于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的背景下,他不仅间接支持英国情报特务与俄国间谍的博弈,而且他的地位也需要大英帝国官方的认可与授意㊂吉卜林有意塑造的喇嘛形象,在强调殖民统治合法正当性的同时被无声消解,最终导致喇嘛形象的虚化模糊以及对构建西藏世外桃源形象的力不从心,折射出吉卜林心中的帝国主义情结㊂另一方面,吉卜林在表达对东方的热爱与欣赏时又不自觉丑化东方和认同大英帝国殖民统治㊂他在小说中捕捉东方人的性格特征时运用了大量刻板化的负面套话,如 按照东方人的时间观念 [2]27 像东方人一样对人信口胡诌 [2]28 像东方人那样无可奈何地坐等良机 [2]135 像亚洲人梦魇时那样厉声胡乱嚎叫起来 [2]177等,反映出吉卜林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倾向和帝国主义情结㊂喇嘛对坐火车十分抗拒,而一个锡克教工匠说 火车是政府的政绩 [2]34,吉卜林还借老军人之口将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称为 执迷不悟㊁反戈相向的疯狂罪行 ,以及小牛团的队伍 全副武装,精神抖擞 , 洋大人的生活颇为有趣 [2]126等,都反映出吉卜林的帝国主义立场㊂后殖民主义批评学者萨义德(E d w a r d W.S a i d)指出,吉卜林在创作时 不只是从一位住在殖民地的白人统治者的观点出发,而是从一种其经济㊁功能与历史已经获得自然的地位的巨大的殖民体系出发的㊂吉卜林认为存在着一个基本上无可抗争的帝国㊂ [7]吉卜林生于印度,长于印度,对印度民间的风土人情了然于胸,但他毕竟接受了西方正统教育㊂他依旧认为,大英帝国的人民有义务将现代文明传播到 未开化 地区,大英帝国统治印度具有充分正当性和历史必然性㊂正因如此,他将印度人的负隅顽抗称为丧失理智的 疯狂 ,带有浓重的英国主观色彩㊂事实上,吉卜林将这种矛盾的东方情结投射到了西藏喇嘛上,喇嘛形象反映出吉卜林对于大英帝国在印拓殖活动的反思以及积极介入印度社会现实的思考㊂在对于遥远东方的认知与论述中,他有意引入西藏这一陌生化意象,是为大英帝国能够长期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即印度彻底的英国化寻找新的文化依据㊂然而,吉卜林的帝国殖民思想使 这一被西方社会视为他者的㊁本就存在虚幻性的人物发生了扭曲 [8]㊂同时,他对西藏形象的认知过于陌生贫瘠,凭借感性想象塑造的喇嘛形象含混复杂,最终沦为推动白人吉姆服务于殖民行为线索的单一叙事动力㊂四㊁矛盾化: 印度经验 投射下的西藏回眸20世纪西方对于西藏的乌托邦想象和理想化书写,吉卜林笔下的喇嘛和西藏形象具有典型性和开创性㊂西方文学中的西藏书写复杂多变,总体上可细化为四种模式:蒙昧化㊁神秘化㊁理想化和政治化㊂这种分类 虽然无法囊括西方西藏书写的所有模式,但它们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西藏书写的主流 [9]199㊂这四种模式相互交错影响,甚至同时存在,但仍体现出一定的线性脉络:理想化模式贯穿于中世纪至今的西方文学景观,蒙昧化㊁神秘化从传教士的回忆录中发源,而在20世纪后期,世界格局的变革推动西藏的政治化叙事逐步兴起㊂喇嘛形象折射出静谧美好的西藏形象㊂通过对喇嘛理想化的人物塑造,以及喇嘛对家乡只言片语的回忆,吉卜林构建出一个纯净美好㊁远离尘世㊁财富丰饶㊁民风淳朴㊁信仰虔诚的遥远东方世界,表现出吉卜林对于大英帝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乱离社会现实的深沉反思㊂17世纪以降,西方传教士开始秘密潜入西藏传布福音,如安多德(A n d r a d e A.D.)㊁德里德里(D e s i d e r i I.)等多批传教士充当帝国主义国家殖民侵略的先锋者,试图在西藏吸引信众,37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㊃1986年创刊)2020年10月扩大影响力㊂其西藏书写以种族优越和宗教优越导向文化优越,从欣然向往的赞美转向失望幻灭,其间固然有真实客观的观察分析,但其东方主义话语不可忽视,客观上引发了西方世界书写西藏的首次转变㊂此后,英国间谍波格尔(B o g l e.G)㊁忒涅(T u r n e r.S)㊁曼宁(M a n n i n g.T)等秘密潜入西藏,勘测地形,刺探情报,挑拨离间清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㊂他们对我国西藏地区进行侦查和测绘活动, 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出谋划策,提供大量秘密情报㊂ [10]在强烈排他性和优越感的宗教意识统摄下,西藏被描绘成愚昧落后的未开化之地㊂1903年第二次抗英战争中,荣赫鹏(Y o u n g h u s b a n d F.E.)率领西藏侵略军入侵拉萨,在大英帝国自鸣得意的殖民优越感的支配下,西藏被描绘成社会经济条件极端低下㊁宗教信仰原始落后的不毛之地,其愚昧化形象在当时西方固有的经典殖民叙事传统中得到强化与巩固㊂西藏的蒙昧化叙事起始于帝国主义对西藏的狼子野心,而理想化叙事在西方社会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㊂中世纪以来,西方人从约翰长老的古老传说演绎出西藏作为基督教信仰热土的新神话,在那里生活着具有基督教精神的睿智人群;淘金蚂蚁的传说则衍生出西藏具有惊人财富的浪漫想象㊂诸如此类的理想化叙述 为二十世纪的西藏书写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9]201㊂因此,神秘美好㊁蒙昧落后的西藏形象长期并存于西方社会的想象世界中㊂事实上,一个作家对异国现实的感知与其隶属的群体或社会的集体想象密不可分,任何个人 无论有多么强烈的批判意识,都不可能绝对脱离集体无意识的樊笼 [11]7㊂吉卜林对于西藏喇嘛理想化形象的建构,延续了西方世界对于西藏纯净美好㊁一尘不染形象的主流认知,各种理想化文本的叠加效应使西藏形象转化为新质的社会集体想象物,而发表于1901年的‘吉姆“可视作推动理想化叙事转变的滥觞㊂值得一提的是,吉卜林对西藏形象的认知是基于自身阅历背景与东方文化体验而形成的,即他将印度经验代入到了西藏叙述中㊂‘吉姆“具有自传性质,作者本人的童年经历与见闻也成为创作素材,吉姆形象体现了吉卜林自我身份认同的强烈焦虑感,带有自我隐喻功能㊂实际上,吉卜林对印度的态度颇为含混暧昧:他将印度视为第二故乡,眷恋喜爱印度,带有天真童趣,但却无法脱离固守的殖民立场㊂吉卜林和吉姆类似,自幼在印度长大,六岁时被送回英国上学,接受了帝国殖民意识的灌输与西方现代精英教育的熏陶,回到印度后担任过记者和编辑㊂剑桥大学学者诺拉㊃克鲁克(N o r a C r o o k)认为, 印度世界光彩夺目㊁绚丽多彩的事物构成了‘吉姆“最直接的文化魅力 [12]㊂印度神秘多元的宗教信仰,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同构成吉卜林金色童年的美好回忆㊂小说中充满印度独特风情㊁鲜活生动的环境描写又无不浸染吉卜林的眷恋㊂吉姆是白种人,他自幼流浪在拉哈尔街头,过着自由野性的生活,熟谙于印度底层社会规则,能辨认印度所有种姓的人,对于本土谚语信手拈来,如 头发留长点儿,旁遮普话说地道点儿,就成了锡克人 [2]41 给病弱的母牛一只乌鸦,给病弱的男人一个婆罗门 [2]93等,都体现出吉姆深受印度民间文化传统的熏陶㊂但是,吉姆的白人身份又让他充满自豪感,他将信仰穆斯林和印度教的玩伴从大炮上踢下去,以英国白人的高贵血统自居,并以此为傲㊂他对于自我身份的追问也反映出吉卜林内心的疑惑彷徨㊂有学者认为,‘吉姆“明显区别于一般儿童历险小说和吉卜林其他作品之处,在于吉姆对自我与身份的探寻意识,即 吉卜林在形塑人物性格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与洞察 [4]116㊂在西方社会沉醉于殖民快感的集体狂欢之际,吉卜林对大英帝国与印度殖民关系的发展走向深感担忧,于是他期待一种全新的文化精神为英属印度社会注入活力㊂喇嘛形象背后依托的西藏世界,代表了作者对殖民帝国发展命运的忧虑与期待㊂但是,成年后的吉卜林无法在变幻不定的印度社会寻求一种稳定平衡的秩序与规则,这让他懊恼不已㊂这种无力感与挫败感一直延续成为他后期文学创作的一条隐性线索㊂吉卜林对待东方的矛盾立场广泛反映在小说对印度以及西藏的描述之中㊂他既怀有对印度的深切眷恋和思念之情,又无法摆脱作为天之选民的种族优越感和大国殖民的帝国中心主义㊂这种错综复杂的情感造成了自传性人物吉姆的身份危机和喇嘛形象的混杂泛化㊂最重要的是,他在论述东方时引入了西藏喇嘛形象,隐约投射出一个纯净神圣而弱小无助的 他者 西藏形象,显示出20世纪西方文学中西藏形象由蒙昧化向弱者化㊁政治化书写转变的迹象㊂47。

吉卜林的“出世”幻想与西方的误读

吉卜林的“出世”幻想与西方的误读

《 国主义的快感》 此文后被 收入其著名 的《 帝 , 文 化与帝国主义》 而另一位后 殖 民主义理论 泰斗 , 摩尔一 吉尔伯特 ( or — ie ) M o Gl r 也借吉 卜 的作 e bt 林 品写了《 卜 与“ 吉 林 东方 主义 ” 。这两个里程碑 》 式 的作 品不 仅是 后 殖 民 主义 理 论 最 重 要 的 文献 ,
Ti e Ki l g S Un a t l r a a d i sn e p ea in n t e W e t t : p i ’ e r y D e m n t Mii tr r tt s i h s l n h s o Ab t a t Ru y r i l g i o e o e f v r e n p s —c l n a r is e p e t n o f c so i c n u s r c : d a d K p i s n ft a o t si o t oo ilc t .P o l e d t u n h s o f - n h i i c o so n i e t y a d c l r l ls e h ih fh sc l n a n i n h r a e in i d n i u t a a h si t e l to i oo ilI d a e t g .Ho e e ,t e g e t t r el r t n u c n g i w v r h r a o y t l s e e t l d “ d—gv e i s u f l e i n a t l e k n o f i mo t o u a l s . . T e^ nie t Go i e g n u ” n o d d h su e r y s e ig i s me o s s p p lrt e .i e h m — h n h a

试析吉卜林短篇小说中自然、社会、精神生态思想

试析吉卜林短篇小说中自然、社会、精神生态思想

第33卷 第4期 河 北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V ol.33 No.4 2016年12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ocial Science Edition) Dec.2016[投稿日期]2016-09-10[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高校哲学课题“吉卜林小说《丛林故事》的生态思想研究”(2015SJD467)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云霞(1981-),女,淮安涟水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试析吉卜林短篇小说中自然、社会、精神生态思想张云霞(徐州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摘 要]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也影响了人类的价值观、道德观。

过度的物质追求,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和谐的关系。

以吉卜林的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以生态批评为理论基础,分析吉卜林短篇小说中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生态思想,探寻人类社会中存在的道德、精神、人际关系等问题的根源,并呼吁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社会建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自然;社会;精神;吉卜林;生态批评 doi :10.3969/j .issn .1673-9477.2016.04.030[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477(2016)04-091-04一、吉卜林简介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是现代英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丰富,其中以短篇小说最为杰出。

他擅长用雄浑粗犷的白描手法向读者展示遥远而神秘的东方世界,还用他充满魅力的笔调,描写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从白人军官,到被人称作“汤米”的下级士兵和整日辛苦的英国小职员;从天真的印度姑娘到流浪的土著水手,到城市里的骗子、“占星家”和神庙里的祭祀。

他笔下的那些“小人物”的欢乐和悲哀、追求和幻灭那么真实动人,在读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同时反映了印度殖民地人民的苦难(文美惠,2012:1)[1]。

《勇敢的船长》中的儿童书写与帝国意识

《勇敢的船长》中的儿童书写与帝国意识

2020年第%期(总第872期)丈敖冬‘科《勇敢的船长》中的儿童书写与帝国意识邹韶旭(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的海洋小说《勇敢的船长》,从儿童视角,刻?了体魄强壮、讲规矩、富有团结合作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少年形象,其中少年儿童与吉卜林的帝国意识紧密联系%结合十九世h末英国时代背景,小说中的儿童书写,是吉卜林面对大英帝国地位受到威胁、逐渐出现没落之势的应对,是将帝国复苏梦想寄希望于帝国少年的体现,揭示了吉卜林的文学创作与帝国主义思想意识的交织互动。

对于作者的如—“情怀”,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批判地加以审视。

关键词:吉卜林《5敢的船长》儿童书写帝国意识一、吉卜林与《勇敢的船长》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是英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诗人。

纵观吉卜林一生,他见证了大英帝国的兴衰,目睹帝国的风云变幻(尽管吉卜林生平辗转多处旅居,并没有一直生活在英国国土,但是大英帝国的社会历史现实一直对他有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影响(尤其在文学创作上,他在作品往往站在英国人的角度[11(107),大英帝国的影子在其大多文学作品有迹可循。

在的时,吉卜林的目标不是满足民族、族或帝国,或;而是传达、一种现实存在的,他觉得大多数人对此没有足的了和(是一,更多的是一种责)2在大英帝国扩展初期和帝国盛世之际,吉卜林极力鼓吹帝国,大英帝国的和民;国衰,吉卜林对大英帝国的和了的,对帝国的和,他的帝国意识更多转了对帝国和的(英国家德.在作《现英国小说》:“吉卜林是时、的英国作家,没有作家他深时的。

”即58总,吉卜林与大英国,国的社会历史现实对吉卜林的国想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避免地影响并潜藏在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勇敢的船长》是吉卜林写于1897年的作品,这一年是维多利亚女王即位60周年,英国实际统治的区域已比她刚登基时扩大了四倍,占有全球四分一的土[4I(103+108)(此时的英国虽然已界上强大的国家,但是逐渐受到界各国的压,慢慢出现没落势。

211265248_迷思与忧思:毛姆东方书写中的帝国想象与帝国焦虑

211265248_迷思与忧思:毛姆东方书写中的帝国想象与帝国焦虑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3年第21卷第2期[收稿日期]2023-02-08[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重点项目“《麦尔维尔海洋小说中的殖民书写》下,殖民语境下西方海洋霸权研究”(kjcx2022-032mdjnu)[作者简介]谭晓亮(1996—),男,广东云浮人,牡丹江师范学院西方语言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迷思与忧思院毛姆东方书写中的帝国想象与帝国焦虑谭晓亮(牡丹江师范学院 西方语言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摘 要]毛姆在远东之行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霍乱等疾病书写具有极高的饱和度。

一战使得英国每况愈下,鉴于此,通过毛姆对英帝国海外领地的迷思与忧思来检视其东方书写与海洋霸权之间的纽带联系。

东方书写中的疾病、巫术是一种文化隐喻,指涉亚洲人迟钝昏聩和沉重的原罪,而毛姆不遗余力地渲染亚洲的堕落氛围则为巩固帝国海外领地推波助澜。

他笔下衰败的旧中国一方面是他对英国“日落黄昏”的帝国焦虑的投射;另一方面则潜藏着“橘越淮为枳”的荒谬谴责以及对亚太地区的帝国想象。

[关键词]帝国焦虑;帝国想象;东方书写;疾病书写[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71(2023)02-0138-06 一、前言早在苏格兰养病期间,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花费大量精力规划一场远东之旅。

1919年8月,在剧作《家庭和美人》(Home and Beauty ,1919)杀青并搬上银幕后,毛姆正式开启为期六个月的远东旅行。

以利物浦为起点,毛姆沿着利物浦—纽约—芝加哥—西海岸—香港—上海—北京—沈阳—日本—苏伊士运河的地理轨迹做一次远东之旅,并详实记录沿途的风土人情,之后辑录成《在中国屏风上》(On a Chi⁃nese Screen ,1922)。

同时,毛姆分别于1921年和1925年造访马来西亚,期间的旅行笔记成为《一片树叶的颤动》(The Trembling of a Leaf ,1921)、《木麻黄树》(The Casuarina Tree ,1926)、《客厅里的绅士》(The Gentleman in the Parlour ,1930)、《马来故事集》(Ah King ,1933)的创作泉源。

冲突抑或融合——论吉卜林东西方文化观的矛盾及二重性

冲突抑或融合——论吉卜林东西方文化观的矛盾及二重性

吉卜 林是第 一个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 的英 国作 家 。 在 他 六岁 时 候 就被 送 到英 国接 受 英 式教 育 。 首先 他 在 英 国寄宿 学 校读 书 , 三 岁 以后 在英 国联合 服 务 十 学 院继续 他 的 学业 。 国联 合服 务 学 院是 一 所专 门 英 为英 国殖 民地 培养 人 才 的学 校 , 学校 大 环境 下他 在 接 受 的是 殖 民教 育 。 吉 I 来 说 , 对 - 林 印度 在 童 年 记 忆 中是 无 法抹 去 的 。 正如 他 回忆 小 时候 在 孟 买 生 活
化 的民族 。 西方是先进 的 、 明的。 文 然而对 印度来 说英
姐 。 上我 们 通 常是 沿着 海 边在 棕 榈树 的 阴影 下散 晚 步, 这片 森林 我记 得 叫马赫穆 树林 。 …( ”
从他 的 回忆我们 知道吉 1 儿童时光 欢乐无 限 , - 林
对 印度 也产生 了很 深的感情 。 他称 小时候 在印度 的童
盾及 二重性可在 《 基姆》 第八章篇 首诗 中找 到 :
我 感谢 这块 土地 它哺 育 了我生命— —
进 了伊姆 雷 的房 子 , 但是他 总感 觉到有飘 忽不定 的鬼
魂 出没 。 最后在一个偶 然机会他 在屋顶 和天花板 的顶
棚里发 现 了伊姆 雷的尸体 。 凶手是 已经跟 了伊姆 雷 四 年 的仆人 。 仆人 的儿 子患 热病 死 了。 但他 认 为伊 姆雷 用 “ 眼” 毒 杀害 了他 。 仆人认 为伊 姆雷用 巫术害死 了他
《 兽的烙印》 野 中体 现 。 西方 文 化 的 融合 观 将 在 《 伦 巴 葛的 奇 迹 》 《 姆 》 东 普 和 基 中体现 。
关键词 : 卜 ; 吉 林 东西 方 文化 观 ; 矛盾 ; 重性 二

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

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

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
李秀清
【期刊名称】《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1907年).但学术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他被认为是"英国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这种褒贬对峙的情形一直持续到21世纪的今天.后殖民理论代表人物之一萨义德(Edward W.Said)曾经说过:"他(吉卜林)在英国文学中是一座丰碑,虽然一直稍稍偏离主流.他得到承认但又受到另眼相看;受到赞赏但从未被归入主流."高等学校制定的文学课程表没有纳入他的作品,但是普通读者却非常喜爱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不断再版,多年来从未间断.国际性的"吉卜林研究会"成立于1927年,直到今天还一直很活跃,不断地举行各种和吉卜林有关的活动,《吉卜林专刊》(Kipling Journal)几十年来一直刊发讨论吉卜林生平和作品的文章,对吉卜林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
【总页数】6页(P345-350)
【作者】李秀清
【作者单位】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童真下的“帝国号手”:评吉卜林的《本来如此的故事》 [J], 陈兵
2.美国文学中帝国话语与民族叙事的互动与张力——评《帝国与文学生产——美国文学中的帝国想象与民族叙事》 [J], 高永刚;甘露
3.评江弱水文:《帝国的铿锵:从吉卜林到闻一多》 [J], 石义师
4.焦虑的帝国号手──吉卜林诗歌作品分析 [J], 段汉武;邵佳俊
5.帝国吉卜林后期小说观念转折——一种强制阐释的解读 [J], 王慧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伤害与生存——吉卜林作品中的反抗与复仇意识

伤害与生存——吉卜林作品中的反抗与复仇意识

伤害与生存——吉卜林作品中的反抗与复仇意识作者:冷虹燕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3年第3期冷虹燕(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摘要:吉卜林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

他的《咩咩黑羊》和《丛林历险记》作为儿童文学作品吸引了许多读者,其中频繁出现的反抗与复仇意识也展现了作品人物“自我塑形”的过程。

《咩咩黑羊》中主人公的不幸经历是吉卜林本人童年经历的写照,这段不幸的童年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影响。

因此,对他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反抗与复仇意识的解读也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吉卜林;童年经历;复仇意识;自我塑型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3—0150—02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

1907年,吉卜林因其“细致的观察、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1]吉卜林一生中作品颇丰,他的诗歌、散文、小说一经出版就在英国本土吸引了大批读者,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更是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全世界风靡,至今在中国仍是许多读者的首选。

其中《丛林历险记》和《基姆》是吉卜林最受读者欢迎也是最著名的两部作品。

吉卜林在多部作品中传达了教育观念和帝国主义思想,同时频繁出现的还有复仇情节。

“计划好的复仇主题,还有不同的迫害,不时出现在吉卜林从第一部到最后一部作品中。

”[1]“这可能与他的童年和在学校被欺负的经历有关。

”[1]一、吉卜林的真实经历与其文学作品中的重叠吉卜林1865年出生于印度孟买,他6岁以前一直和父母及妹妹生活在印度。

在自传《谈谈我自己》中,他用温暖的笔触描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自己的生活状态,语调轻松,充满留恋。

显然,在印度那6年,他度过了自己幸福的童年时光。

6岁之后,他和妹妹被一同送回英国,寄养在一个军人家庭,后来,他在自传中称那个寄养家庭为“孤寂的房子”,[2]并在那里度过了不到6年的饱受虐待和欺辱的时光。

黑暗的心灵读后感2000字

黑暗的心灵读后感2000字

黑暗的心灵读后感《黑暗的心灵》是英国现代派作家康拉德(1857一1924)以自己1890年刚果之行为基础撰写的“二十世纪最深刻有力的”一部中篇小说。

美国《时代》周刊称之为现代文学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不计其数的青年人通过阅读像《黑暗的心灵》这样的作品第一次感到了文学的力量。

”康拉德本人称它是自己从非洲生活中带回来的另一部分“战利品”。

西方评论家对康拉德也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英国小说家之一。

中国作家老舍则称他为“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

《黑暗的心灵》通过马洛的叙述,描写了库尔兹—一个矢志将“文明进步”带到非洲的理想主义者,在追求权力与财富的欲望驱使下,最后堕落成贪婪的殖民者、坠人罪恶的深渊的经过,充分展现了库尔兹等殖民者内心的黑暗与灵魂的极度扭曲。

库尔兹临死前大呼:“可怕!可怕呀!”在这句话中,他不仅获得了对自己的理解,获得了“道德上的胜利”,与此同时,也获得了对人类的理解—对“文明进步”外衣下殖民掠夺实质的理解。

康拉德的《黑暗的心灵》自1902年出版以来,一直处在英语经典文学著作的顶端。

该书以其独特的心理描写和对人类本性的探究而让诸多读者对其手不释卷。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即马洛的寻求无意识之旅、克兹的本我挣扎和文学创作即作者本人的梦的外在表征。

本文通过对《黑暗的心灵》和《吉姆爷》的文本进行分析,揭示约瑟夫·康拉德殖民话语的矛盾性。

同时又对康拉德的冒险小说以及他对“他者”形象的塑造进行剖析,指出他在一定程度上也捍卫了支撑欧洲殖民扩张的西方意识形态。

在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后殖民解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中心》的研究。

《黑暗的中心》是康拉德的一部重要小说,被公认为是“一部内涵极为丰富,充满矛盾悖论的小说”[7](P33)。

自它问世以来,文学批评界就该小说是否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针锋相对的争议。

国内吉卜林研究述评

国内吉卜林研究述评

A General Survey of Kipling Studies in China
作者: 陈兵[1]
作者机构: [1]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当代外国文学
页码: 120-127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期
主题词: 鲁德亚德·吉卜林;研究述评;文化身份;殖民主义
摘要:中国的吉卜林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新中国建立以前,国内学术界对吉1-林整体上了解不多,但少数学者对其重要性有所认识。

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吉卜林因为意识形态因素成为研究的禁区,国内学术界对其只有零星批判性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1980年代以来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思潮的兴起,国内学术界开始逐步了解和深入研究吉卜林的作品。

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吉卜林印度题材小说及其中体现的帝国主义思想、文化身份等问题上,对其诗歌、后期小说及其创作艺术等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评江弱水文:《帝国的铿锵:从吉卜林到闻一多》

评江弱水文:《帝国的铿锵:从吉卜林到闻一多》

评江弱水文:《帝国的铿锵:从吉卜林到闻一多》
石义师
【期刊名称】《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03)002
【摘要】2003年第5期<文学评论>发表了江弱水的文章<帝国的铿锵:从吉卜林到闻一多>,声称吉卜林从思想和艺术上给了闻一多直接的、重大的和关键性的影响.本文从闻一多思想艺术观基本形成期的九年清华生活入手,进而分析其思想艺术观产生飞跃深刻变化的西南联大九年生活,将其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思想观念和充满个性化艺术特征的新格律诗的理论与实践,放置到世界潮流及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背景中加以全面地展现、分析,得出闻一多思想和文艺观念的形成、发展、变化均与吉卜林无任何直接或特别关系的结论,全面否定了江弱水<帝国的铿锵:从吉卜林到闻一多>一文强加到闻一多先生身上的种种错误和不实之词.
【总页数】8页(P39-45,63)
【作者】石义师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歌舞剧院,湖北,黄石,4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07
【相关文献】
1.童真下的“帝国号手”:评吉卜林的《本来如此的故事》 [J], 陈兵
2.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 [J], 李秀清
3.焦虑的帝国号手──吉卜林诗歌作品分析 [J], 段汉武;邵佳俊
4.帝国主义论的当代沉思——兼评“新帝国主义论”“后帝国主义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关系 [J], 刘维春
5.帝国吉卜林后期小说观念转折——一种强制阐释的解读 [J], 王慧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吉卜林丛林之书的成长主题解读-最新文档

吉卜林丛林之书的成长主题解读-最新文档

吉卜林《丛林之书》的成长主题解读约瑟夫 ?鲁德亚德 ?吉卜林是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一位创作领域丰富而又多产的作家。

吉卜林的诗歌和短篇小说创作在英国文学界获得普遍的关注与赞誉。

1907 年,吉卜林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英国作家。

[1] 分别于 1984 年和 1985 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丛林之书》与《丛林之书续编》是吉卜林最有影响力、最集中体现了作家文学创作实力的作品。

作者在书中为读者讲述了一系列与丛林动物相关的小故事,并塑造了一个印度英雄少年形象――莫格里。

本文从身份归属、自由与爱三方面出发,探讨了《丛林之书》中的成长主题。

一、身份归属的困惑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寻找身份归属始终是最核心的命题之一。

个体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及对生存价值的判断,都要基于其特定的身份归属。

同时,人作为社会性动物,获得安全感,并实现对自我认知上的同一性也都要在与他人所建构的具体关系中才能实现。

在《丛林之书》中,莫格里的成长经历鲜明地阐释了这一点,而莫格里的成长过程实际上也是其寻找身份归属的过程。

莫格里在成长过程中的身份归属问题实际上具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个体的自然属性,二是文化属性。

对于前者来说,是一种客观性的存在。

莫格里虽然一直生活在丛林中,其生存方式和认识世界的基点都与动物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但也无法否认他在自然属性上是人类的一员。

这既是母狼在收留年幼的莫格里后,遭到狼群很多成员的反对,也是他即使内心不情愿也必须去适应人类社会的主要原因。

在《莫格里的兄弟们》这篇小说中,作者便设置了这样一个充满寓意的场面,揭示了莫格里无法回避的与狼群本质上格格不入的自然属性。

狼群们总要将小狼仔推到群体中央,使他们能够被其他成员狼辨认出来,以免受同族伤害,并得到群体的保护。

在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仪式上,母狼将年幼的莫格里推到狼群中间后,其身份归属第一次遭到了否定。

这预示了身份归属是主人公未来成长道路中的最大矛盾和困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i v a n ) 等对 吉 卜 林 与康 拉 德 的帝 国意 识 观 念 以及 与
印度 之 间的关 系进 行 了深入 研究 。由于 国家话 语与
意识 形态 因素 , 改革 开放 之 前 , 有关吉 卜 林 的研 究一 直是 一个 禁 区 。2 O世 纪 8 O年 代 以来 , 国 内学 者 开
然而 , 由于吉 卜 林 生 活 的年 代 欧 洲 正忙 于军 事 和政
化与 帝 国主义 》 ( 1 9 9 3 ) 出版 之后 , 再次 把 目光 聚焦 于
吉 卜 林 的作 品 。麦 克卢 尔 ( J o h n Mc C l u r e ) 和 吉尔伯
特( B a r t Mo o r e G i l b e r ) 以及 苏 利 文 ( Z o h r o h T S u l —
始深 入研 究吉 卜 林, 陈兵 的《 帝 国 与认 同 》 ( 2 0 0 7 ) 和
治扩 张 , 他 的许 多作 品也 因和 帝 国主义 存 在 关 联 而 饱 受 争议 , 这 也让 他成 为 “ 英 国文 学史 上最 有争议 的 作家” 。 ① 艾 略特 ( T. S . E l l i o t , 1 8 8 8 —1 9 6 5 ) 曾对 吉
识 经 历 了从 对 立 走 向 融 合 的 转 变 。
关键 词 :吉 卜林 ; 冲突; 融合 ; 帝 国意识 ; 演进
中图分 类号 : I 1 0 6 .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7 — 1 8

文 章编 号 : 1 0 0 0 —5 2 4 2 ( 2 0 1 5 ) 0 4 -0 0 8 1 —0 5
基金项 目: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项 目“ 论 英 国海 洋 文 学 中 的 帝 国 意 识 形 态 构 建 ” ( 1 0 Y J A7 5 2 0 0 6 ) 阶段性 成果 ;
国家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英 国小 说 中 的 文化 扩 张 意 识 研 究 ” ( 1 2 B W W0 3 2 ) 阶段 性 成 果 作者简介 : 段 汉武( 1 9 6 6 一 ) , 男, 河 南 洛 宁人 , 宁波大学外语 学院教授 , 浙 江 海 洋 文 化 与 经 济 研 究 中 心 兼 职 研 究员 , 博 士生导师 , 文学 博 士 。
1 9 3 6 ) 是2 O 世 纪 著名 的英 国作 家 。他 的作 品包 括诗 歌、 小说 、 短篇 故 事 、 日志 、 散文 、 传 记等 , 其 中最 为著 名 的是《 丛林 之书》 ( 1 8 9 4 、 1 8 9 5 ) 和《 吉姆 》 ( 1 9 0 1 ) 。 由于 其“ 精准 的观 察 能 力 、 新 颖 独 特 的想 象 力 、 雄 浑 的气 势 和杰 出 的叙 事 才 能” , 1 9 0 7年 , 吉 卜林被 授 予 诺 贝尔 文学 奖 , 成 为第 一 个 获 此 殊 荣 的英 国 作 家 。
第5 5 卷
第 4期
河 南 大学 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Vo l _ 5 5 NO . 4
2 0 1 5年 7月
过 于浓厚 而失 之偏 颇 。 引 言 国外 学 者 自萨 义 德 ( E d w a r d S a i d ,1 9 3 5— 2 0 0 3 ) 的后 殖 民批评 理论 巨著《 东 方学 》 ( 1 9 7 8 ) 和《 文
鲁德 亚 德 ・吉 卜林 ( R u d y a r d K i p l i n g , 1 8 6 5 —
李 秀清 的《 帝 国意识 与 吉 卜 林 的文学 写作 } ( 2 0 1 0 ) 等 就是 这一 研究 领域 的力 作 。 国内外学 者对 吉 卜 林 的
布林 的作 品表示 了赞 赏 , 认 为 他是 一位 “ 没 有加 冕 的
桂 冠 诗人 和一 位 被冷 落 的名 人 ” , ②而 乔 治 ・奥威 尔

Gr e e n , R. L . , Ru d y a r d Ki p l i n g
d o n:Ro u t l e d g e,1 9 7 1,1 .
( Ge o r g e Or we l l , 1 9 0 3 —1 9 5 0 ) 却将吉 卜 林 描 述 为一 个“ 地道 的沙 文 主义 者 , 道 德 上麻 木 不 仁 , 审美 上 令
帝” 两极 分化 的局 面 , 而对其 帝 国意识 形 态上 的演 变却很 少有 人 关注 。儿 童故 事《 丛林之 书 》 中的 百
兽 凶猛狡 诈 , 盛行 丛林 法则 , 丛林 与村 落 冲 突激 烈 ; 长篇 小说《 吉姆 》 中 出现 了多个 民 族和 多种 文化 的会 合 , 虽相 互之 间有 些许 冲 突 , 但 已趋 向融合 。从 “ 丛林 统 治 者” 到“ 世 界 小友 ” , 吉 卜林 的帝 国意
J u 1 .2 0 1 5
论吉 卜 林 帝 国意 识 的 演 进
段 汉 武
( 宁波大学 外语 学院, 浙江 宁波 3 1 5 2 1 1 )
摘 要 :吉 卜林 是 2 0世 纪 著名 的 英 国作 家, 也是 英 国第 一位 诺 贝 尔文 学 奖获得 者 。然 而 , 一 直 以 来吉 卜林 的作 品 因与帝 国主 义存 在 关联 而饱 受 争 议 , 对 吉 卜林 的评 论 也 呈 现 出“ 帝 国” 与“ 非
人作 呕 ” 。 ③ 如 今看 来 , 这样 的 评论 难 免 因 感情 色 彩

Gr e e n , R. L . , Ru d y a r d Ki p l i n g:t h e C r i t i c a l He r i t a g e . L o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