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与传统文化的瓦解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考古资料显示,在山西襄汾陶寺基地中,葬的好坏、墓坑的大小、随葬品的多寡,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别。
这说明()A.初具国家形态B.进入奴隶社会C.实行分封制度D.出现阶级分化2.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始于()A.夏禹B.夏启C.商汤D.商纣3.《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位)禹之子启。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同一件事有两种不同记述说明()A.宗法制度早在夏朝就遭破坏B.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前后两种史料记载都有道理D.对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4.“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此现象可印证历史上的()A.天子世袭制B.内外服制C.宗法分封制D.嫡长子继承制5.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社会转型发生在()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6.商鞅变法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的合法性,规定凡民有二子以上不分家者,“倍其赋”。
这些规定()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B.抑制了土地兼并加强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D.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7.《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A.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B.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C.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D.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8.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孔子主张“仁”,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为政以德”。
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评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验一(绪论-第1章)一、单选题1、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呈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A)”。
A、国手B、国学C、写手D、推手2、“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出自(D)。
A、《礼记·中庸》B、《说苑·指武》C、《说文解字》D、《荀子·不苟》3、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是(B),司马迁说那里的交通方便,各地风俗都有体现,南与郑、卫风俗相近,有桑间襥上之风。
A、长安B、邯郸C、咸阳D、洛阳4、先秦诸子中,提出不违天时观念的是(B)。
A、孔子B、孟子C、墨子D、庄子5、古希腊、罗马文化带动着欧洲文明的同步,中原文化则带动着地域更加辽阔的(A)文明的同步化发展。
A、东亚B、西亚C、中亚D、东南亚6、在从东汉到唐朝中期近八百年的时间里,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期,主要是因为(A)地区的植被状态好。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7、曹魏时期淮河曾结冰,北朝时贾思勰在(C)中记录黄河以北的桃花开的时间,比现在要晚十天到半个月。
A、《农书》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8、许慎《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D),解释说:“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A、文B、思C、化D、一9、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C)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
A、西北向东北B、东北向东南C、西北向东南D、东北向西南10、平时我们所说的“筷子文化”,是一种(B)。
A、文化产品B、文化内涵C、文化现象D、文化事象11、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囿,对保护(D)环境也有相当意义。
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12、到隋唐时期,沟通(C)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
A、东西B、东北C、南北D、西南13、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B)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贸易的加强以及跨国公司的崛起,世界变得越来越联系紧密,国家和民族间的边界也变得愈加模糊。
这种跨文化交流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文化,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考虑。
首先,全球化加速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互动机会大大增加。
更多外国电视、电影和音乐进入中国市场,外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加快,使新一代的中国人接受和了解外来文化。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也有机会走向世界舞台。
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全球化中,激烈的竞争和商业模式的进化也导致了重大变化,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得越来越困难。
以中国的餐饮业为例,许多汉传菜品在中餐馆中被西餐甚至快餐取代。
同样地,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也受到了来自现代音乐的冲击。
还有一个担忧是,全球化可能会导致文化同质化。
许多国家逐渐失去特色,开始在另一个文化中“融入”。
这可能会导致某些国家失去其文化身份,变得越来越像其他国家。
对于中国,这种文化挑战更加复杂,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而其他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比较年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于文化的传承不同于中国。
在面对这些挑战时,中国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
首先,它需要在扩大文化交流的同时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
这不仅涉及到中国政府的政策措施,还需要广大民众的自觉性和历史文化的自信,从而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发展和传承。
此外,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吸收,以期将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
这样可以为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中国的文化产品更具竞争力。
总之,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挑战是无法避免的,但同时也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但无论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在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出发,是保证中华民族在文化上走向繁荣的关键。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文档:考点21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考点21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期 概况商朝 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春秋 战国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秦汉 至隋唐 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隋唐 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宋朝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明清 (1)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3)出现“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易错提醒] 正确区分“柜坊”与“邸店”的职能“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随着商业的发展,又从邸店中分离出柜坊。
“柜坊”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场所,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思维拓展] 明清商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商人借助群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和自身安全。
影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市的变迁与古代的对外贸易 1.市的变迁宋代以前⎩⎪⎨⎪⎧(1)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2)西汉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唐长 安城设东西二市。
宋代时 ⎩⎪⎨⎪⎧(1)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 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3)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著名的 有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思维导图] 城市职能与“市”“坊”的发展与演变2.城市的发展⎩⎪⎨⎪⎧(1)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历史及文化功能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历史及文化功能作者:暂无来源:《公关世界·下半月》 2019年第11期文/ 江振鹏(福建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在西方,博物馆的原名是“ 缪斯神宫”(Muses),它实际上是一个进行科研和教学的学术机构。
直到17 世纪,现代意义的博物馆才初具雏形。
博物馆从起初只是供皇室或少数富人观赏奇珍异物的收藏室,到后来逐渐面向公众开放,其功能有了新的拓展。
如今,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承担着记录过去、反映现代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职责,更是成为一般公众受教育的场所。
透过一所博物馆,我们可以窥见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历史风貌以及文化遗存。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非营利性艺术博物馆,它兴起于美国工业化快速推进的“镀金时代”。
彼时南北战争的结束为美国工业化发展扫清障碍,伊利运河、新修筑的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交通促成了纽约作为美国国际性大都会的迅速崛起,经济的繁荣、财富的暴涨与纽约作为新兴移民城市的“文化短板”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艺术能够促进人类道德与文化观念的提升,这是一个社会迈向成熟的文化根基。
19 世纪既是民族主义和政治运动风云激荡的时代,也是迈向独立的民族国家以博物馆为途径构建文化认同的黄金时代。
1866 年7 月 4 日,美国著名律师约翰·杰伊在美国独立日纪念活动上提出美国也应立即建立一个艺术博物馆的设想。
四年后由纽约美国银行家、商人、艺术家发起建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倡议,同年5 月24 日通过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宪章》,宪章规定大都会博物馆采取向纽约市政府和私人组成的董事会负责的管理模式,旨在为美国人民提供艺术与艺术教育,推动建立伟大的“文化纽约”。
1872 年2 月2 日,大都会博物馆在第五大道第681 号建筑内正式开馆,这在美国艺术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大都会博物馆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 世纪70 年代至90 年代末期是初创期。
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案例分析
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案例分析现今社会,建筑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风格和形式,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令人难忘的建筑作品。
这种融合不仅彰显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欣赏和理解建筑。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探讨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和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一座位于中国北京的建筑作品——国家大剧院,俗称鸟巢。
它是建筑大师阿里阿凡诺等人设计的,于2007年正式面世。
国家大剧院的外形独特,如同一座倒转的碗,外部全部由灯光反射而来的金色玻璃覆盖,令人目不转睛。
然而,与其相反的是,它在设计上倾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取材自古人类居住在洞穴中的经验。
通过尊重和借鉴传统文化的元素,国家大剧院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建筑形象,既具有当代感,又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次,我们来看一座位于美国纽约的建筑作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它是建筑师陶欣然等人设计的,于1966年建成。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作为世界知名的艺术文化殿堂,它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融合了罗马帝国遗迹和现代理念。
博物馆建筑外观采用了罗马建筑的拱形门洞和柱廊设计,同时结合了现代建筑的自由曲线造型。
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风格,既向人们展示了古罗马文化的魅力,又展示了当代建筑的创新和艺术性,使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为一个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的艺术殿堂。
再来,我们看一座位于日本东京的建筑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
它是建筑师坂茂等人设计的,于2019年建成。
这座博物馆使用了日本传统的木结构,以及传统的双坡屋顶设计,融合了日本传统建筑的精髓。
同时,博物馆的外墙采用了现代材料和技术,呈现出简洁而现代的外观。
这种融合让东京国立博物馆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失现代建筑的便利和美感。
最后,我们来看一座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建筑作品——迪拜艺术区。
它是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等人设计的,于2017年建成。
迪拜艺术区的建筑外观形状奇特,它采用了流畅的曲线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对农村的影响
理论争鸣Theory of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王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对农村的影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笔者作为一个农村人,受益于这种变革的同时也目睹了很多新的问题。
本文通过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就自己生活的德州陵县马厨村(现为陵城区瑞丰小区,位于鲁西北城市德州,居住环境以平原为主,坐落于马颊河分支西岸边)为研究对象,对当今农村的一些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分析,阐述37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对农村的影响。
关键字:社会变迁;农村变迁近年来伴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农村人不断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认同和接受城市的各种文化和生活观念,农村原有的文化生活方式被打破,农村生活方式进入到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混合的时期。
社会变革对传统农村文化的挤压和冲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此过程是“冲突”与“和解”的过程,最终是也是“颠覆性”的。
1人情关系的变迁以前,村头树下、水井旁、某户家门口,都是村民们感情、信息交流的地方。
农忙时自家亲戚邻里一大群人热闹地在农田里忙农活,村民互相帮扶是生活常态;居住的大部分是几代同堂的院落,邻里交往密切,家不闭户,孩子吃百家饭长大,村民串门访友是生活常态。
2010年后,通过搬迁重建打造的“ 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取得了新面貌,也改变了村庄传统的组织形态,居民楼使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地域上瓦解了传统的“大家庭”,农民的亲情以及邻里关系逐渐趋于理性化,利益原则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往的一个重要砝码,例如家里水龙头坏了,请师傅来修还要收取50元的上门费(不包含任何维修费)。
虽然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完全可以支付这笔费用,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农村社会人情关系的纽带。
2传统节俗的变迁除了全国共有的主要传统节日,村里还有一些特有的节日习俗。
例如,腊月二十三祭灶;有除夕夜掉饺子会死人、大年初一扫地会扫走财运的说法;大年初二是送家堂的日子,忌讳走亲访友回娘家,回娘家则为初四;每逢重阳节有“猎兔”的风俗等等。
上海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上海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上海已成为全球知名的现代化大都市。
然而,上海的现代化并不是与传统文化完全割裂开来的,相反,这两种文化在上海碰撞、融合,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
一、城市风貌的变迁上海的建筑风格一直以来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的融合,这种融合在上个世纪特别明显。
上海传统建筑的典范是石库门建筑,该种建筑在上海市区里广泛存在,拥有优良的建筑文化内涵。
然而在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以及城市化的推进下,上海市区中的许多石库门房屋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
在经过规划师、建筑师的改造之后,这些房屋被翻新成了充满现代味的商业、文化、娱乐场所。
例如茂名南路上的屋,现在已成为了酒吧、咖啡馆和餐厅等娱乐场所的集合地。
同时,上海也不断投资建造新型高楼大厦,例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等建筑已成为该城市的新地标。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海的传统文化是全国闻名的。
而在上海的现代化建设中,传统文化也在得到传承。
例如申城诸如俞伯牙、陆游、张学良等文化名人的故居就得以保留。
在上海的许多商业、文化中心内,还可以看到中国画、书法等文化艺术展览。
同时,在一些景点内,如恩济里和老城隍庙等传统场所,也能够看到中国古典建筑、文化、艺术、风俗等方面的展示。
此外,在当地剧场,上海以及苏州、昆山、嘉兴等地的传统戏剧,例如昆曲、评弹等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传承。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迁。
上海的年轻一代更多地接触到国外文化和艺术,同时也将传统文化带入到现代环境中。
例如上海的酒吧、咖啡馆、文化、艺术交流场所等,在满足年轻人娱乐需求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
此外,在商业化的城市环境下,上海的许多传统小吃、手工艺等文化元素,也得到更好的保留和传承。
综上所述,上海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是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现象。
在经过长期的发展与融合之后,上海的城市文化也在逐渐地细腻、多元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着。
城市化对文化传统的冲击
城市化对文化传统的冲击城市化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之一,它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持续扩张。
然而,城市化对于文化传统却带来了一些冲击和挑战。
本文将从城市化对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1. 文化多样性受到压缩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减少,文化多样性逐渐被压缩。
城市中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以及大众化的文化消费,使得一些传统文化逐渐边缘化。
2. 文化传承受到威胁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意识逐渐减弱。
一些传统技艺、民间工艺等面临失传的风险。
3. 社会关系变化导致价值观转变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体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家庭观念、邻里关系等也发生了转变,这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二、应对城市化对文化传统的冲击的解决方法1. 加强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保护,建立相关的文化传承机构等。
2. 引导城市化走向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保留传统街区和建筑风格,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保持文化传统的连续性。
3. 加强文化教育和宣传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培养和挖掘文化传统的接班人,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
4. 借助科技手段保护传统文化借助科技手段,包括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捕捉、传播和保护传统文化。
通过数字化保护和展示传统文化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其中。
总结:城市化对文化传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我们可以通过政策导向、城市规划、教育宣传和科技手段等来加强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
只有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注重文化传统的保护,才能让城市成为文化的载体,实现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传统与现代从乡村抗争看大都会乡村社会的文化特性
《清华社会学评论》第十三辑第125 147页SSAP,2020传统与现代:从乡村抗争看大都会乡村社会的文化特性朱灵*摘要:以往关于乡村社区的研究大多采取了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观点,认为城市化过程中都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入侵和替换,是乡村抗争爆发的根源。
但大都市中的乡村社区却有着它的独特之处:它们坐落于城市的正中央,被繁华的都市所环绕,却由于政策的倾斜和保护而很好地保存了自己的乡村文化形态。
对此,本文通过实地访谈,选取中国南部某大都会城市中PT村的一场抗争作为案例,进而探析大都会乡村社区独特的文化形态———一种传统与现代的二重性。
PT社区有其文化特性:它既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聚落,也是以个体为单位的社区;它既有传统的一面,又有现代的一面;既有乡村的一面,又有都市的一面。
它本质上是双重文化的交融。
关键词:大都会乡村文化传统-现代二重性传统社区是家庭的集合,现代社区是个体的集合。
———Maine,1870*朱灵,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521一导言(一)天桥引起的抗争PT是中国南部某大都会城市中的一个原居民村落。
它位于地铁站附近,依山而建,虽然被繁华的商业区所环绕,却保持了宁静的村落生活形态。
但自2006年起,PT村却沸腾了———一场声势激昂的群众抗争运动正在上演。
在PT村靠近公路的一边,铺天盖地的横幅被挂在显眼的位置,昭示着村民的愤怒。
村民们通过横幅,对新近通过的人行天桥建造方案表达了强烈的反对。
除了横幅,村民们甚至邀请媒体来对该事件进行报道,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所有矛盾的起因,都源于一座计划建造的人行天桥———一座本地政府想要用以连接地铁站、政府单位和商业中心的人行天桥。
现在,这座人行天桥正处于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由于天桥能够缓解当地人流高峰期(如上下班)的交通拥堵状况,所以它受到了当地居民(不一定是村民)的欢迎;另一方面,住在天桥建造点附近的PT村村民却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因为他们认为天桥的建造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形态,并将破坏村子的“风水”。
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与统一
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与统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显。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瑰宝,承载着历史、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而城市则是现代人文明进步的象征,是经济、科技与人口集聚的中心。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似乎逐渐被边缘化,造成了一种矛盾的状态。
一方面,传统文化面对城市快速发展的压力,渐渐失去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随着都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消失,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生活方式逐渐消散,传统文化随之被忽视、边缘化。
城市中充斥着高楼大厦、商业街区和摩天轮,而少有传统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一些人认为,传统文化只是引起市民和游客的兴趣点,而无法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应该在城市发展中被削弱。
这种观点导致了传统文化资源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丢失。
然而,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城市作为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场所。
城市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也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例如,在一些城市里,可以看到古建筑被保护和修缮,传统手工艺品得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节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活动。
这样的例子表明,城市可以成为传统文化的舞台,为其提供更广泛的传播平台。
传统文化也成为各种城市活动的组成部分,吸引人们参与和体验。
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为重要。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并不是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而是推动城市进步的动力。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人口过剩、社会矛盾等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中的缺失,亟待传统文化价值的引导和调和。
只有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相统一,城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与传统文化的统一不仅仅是让传统文化在城市中得到保护与传承,更是要在城市发展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
城市的规划、建筑、公共空间,以及城市的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都应该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回归之源香港的中华文化传承
回归之源香港的中华文化传承香港,这个东方明珠,曾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浪潮,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显得愈发重要。
香港回归祖国已有二十年,回归之际,让我们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思索香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道。
一、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1. 城市化进程引发的文化忧虑作为国际大都会,香港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冲击。
快节奏的生活、物质至上的价值取向、西方文化的渗透等现象,都使人们对于保护本土文化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中华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多元文化的冲击与交融香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多元文化的城市。
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空间中,香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纯粹性和持续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如何在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上,找到中华文化的根本、凝聚力和延续性,是香港文化传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解析中华文化传承的路径1. 弘扬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文化传承的基础是教育。
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力度,通过校本课程和文化培训,让香港的青少年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 扶持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文化传承需要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和社会应给予文化产业以扶持,鼓励文艺创作者充分发挥创造力,通过现代技术和媒介手段,将中华文化与时代相结合,产生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作品。
三、香港的中华文化传承的启示1. 自觉坚守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香港中华文化传承的成功离不开对核心价值的自觉坚守。
无论是在推广中华经典著作、保护传统文化遗产,还是在培养年轻一代的中华文化自信心方面,都需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
2. 坚持创新与传统的有机结合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注重与现代社会的结合。
香港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可以为中华文化传承注入创新的元素,让文化活起来、走向世界。
在传承的同时,也要打破陈规旧习,挖掘新的文化资源,让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遭到破坏的案例
中华文化遭到破坏的案例
1. 文物被盗窃:许多珍贵的中华文物,如青铜器、陶瓷、书画等,经常受到盗窃和贩卖的威胁。
这些文物的流失破坏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保存。
2. 历史建筑被拆除:由于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许多历史建筑物被拆除或改建,导致中华文化遗址的损毁。
这些建筑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其破坏使得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逐渐丧失。
3. 文化节日商业化:一些传统的中华文化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被商业化和娱乐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传统习俗、风味美食等被替代或忽视,使得中华文化的传承变得肤浅。
4. 学生课业繁重:现代社会对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导致学生缺乏时间和机会来了解和研习中华文化。
这种现象使得中华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5. 广告营销的文化污染:许多广告营销活动无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甚至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歪曲和嘲讽。
这种商业广告的文化污染,削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承力。
思索:这些案例只是中华文化遭到破坏的一小部分例子,实际上中华文化的破坏因素还有很多。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推动文化保护和教育,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责任。
全球化是否会导致文化多样性消失辩论辩题
全球化是否会导致文化多样性消失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全球化会导致文化多样性消失。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担心全球化会导致文化多样性的消失。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西方文化,这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边缘化和消失。
例如,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更喜欢穿着西方服装、听取西方音乐,而不再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
其次,全球化也导致了文化产品的同质化。
大量的国际品牌和娱乐产品进入各国市场,这使得人们更容易接触到相似的文化产品,而忽视了本国的文化产品。
最后,全球化也加速了文化的碎片化,许多国家的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这导致了文化认同的混乱,使得传统文化更加脆弱。
为了支持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引用著名学者萨穆埃尔·P·亨廷顿的观点。
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全球化会导致文化的同质化,使得传统文化逐渐消失。
此外,经典案例中,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冲击下逐渐式微,这也是对全球化导致文化多样性消失的一个有力证明。
反方观点,全球化不会导致文化多样性消失。
然而,我们也可以从反方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例如,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使得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些文化。
其次,全球化也促进了跨文化交流,让不同国家的文化更容易被世界各地的人所接受和欣赏。
例如,许多国家的美食、音乐、电影等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最后,全球化也有助于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得各国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为了支持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引用著名学者埃德华·赖斯的观点。
赖斯在其著作《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中指出,全球化不仅不会导致文化多样性的消失,反而有助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此外,经典案例中,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保护,这也是对全球化不会导致文化多样性消失的一个有力证明。
感受迷人的东南亚之旅游览泰国曼谷领略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感受迷人的东南亚之旅游览泰国曼谷领略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迈入泰国曼谷,一座既现代化又充满传统文化的城市,令人流连忘返。
这座城市彷佛沉浸在一片迷人的氛围中,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游览泰国曼谷,你将领略到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无论是身处曼谷大都会区,还是穿梭于繁华街道,都能感受到曼谷融合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曼谷的大型购物中心和高楼大厦展现出城市的现代化与繁荣。
比如位于素坤逸路的暹罗购物中心,不仅拥有各种国际品牌,还有超过100家餐厅和咖啡店,使得游客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尽情享受购物和美食。
此外,曼谷还有一些充满艺术气息的现代建筑,如素坤逸大桥和玉佛寺附近的景观塔。
这些现代建筑给曼谷增添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然而,与此同时,曼谷又保持了其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位于王宫附近的曼谷老城区,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痕迹。
在这个被老宅和寺庙环绕的区域里,你可以欣赏到泰国古代建筑的精致之处。
例如,娜娜直落卡姆路上的佛塔和古老庙宇,以及随处可见的金黄色圣地,都让人无不感叹泰国独特的宗教氛围。
游客可以穿梭于一条条狭窄的巷子,感受来自千年历史的底蕴。
除此之外,曼谷也是泰国文化的中心,许多传统艺术和表演也在这里展现。
在泰国艺术中心,你可以观赏到传统舞蹈和音乐表演,这些充满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将会让你沉醉其中。
另外,曼谷还有许多文化遗产和博物馆,如曼谷王后博物馆和泰国美术馆等,向游客展示了泰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曼谷的传统市场和夜市是了解当地人生活的绝佳选择。
在市场上,你可以品尝到道地的泰国美食,购买到独特的工艺品和纪念品。
位于长途汽车站附近的弯曲巷弄市场,以及知名的廊曼和慧川夜市,都是品味传统泰国风味的好地方。
总的来说,泰国曼谷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完美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
无论是追寻现代化的繁华,还是感受传统文化的千年底蕴,曼谷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沉浸在曼谷的迷人氛围中,你将收获难忘的旅行体验。
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主题式”阅读教学的设计与探索
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主题式”阅读教学的设计与探索作者:何洪飞徐梦竹来源:《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4年第02期《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文化意识培养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个主要方面。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来创造的人类宝贵财富,也是文化育人的载体。
英语教师可以利用文本载体,分析文本所蕴含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弘扬和传播,关注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做中华文化传播的“小使者”。
在高中英语“主题式”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要求。
但是,反观目前教学现状,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与挖掘主题意义,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意识培养的统一仍让许多教师觉得困惑。
因此,笔者借助现行人教版英语教材,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进行探索。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主题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课标明确提出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学科核心素養的价值取向。
语篇作为阅读教学的载体,承载着大量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传递着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一方面,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更加看重的是知识点的讲授,以语法、单词、句式的教学替代了阅读教学,学生有说正确句子的能力,但是缺乏对文本核心内容的思考,这正是导致“文化失语症”的原因。
而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并未引起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高度重视,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学生将来即使有机会站在国际化的舞台上,也不能主动有效地将中华文化表达出来。
长此以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都会举步维艰。
另一方面,部分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虽然意识到了培养文化意识,但过分关注的是文本中所提及的西方文化而未加以引申,让学生了解西方优秀文化而忽略了我们身边的文化符号和我们代代传承的中国精神,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陷入“文化失语”的被动局面,很难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
所以我们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和“走向开放的中国仍然面临铲除封建主义的重任”的声音。
可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
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
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1)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即一些以团体的方式、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在自觉地传承她的“道统”的人们;(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
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
按这样一个看法,我们就不能说古埃及文化还活在埃及,或两河文化还活在伊拉克。
当然,任何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有血脉相通、“基因”相连。
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
更具体地说,如果以上讲的四个标志中的一个所指示的现象基本消失,那这个文化就出了较大的问题,有两个或三个标志现象不明显,这个文化就已陷入危机,如果四个标志现象都不可见了,这个文化就已经寿终正寝。
那么,自新文化运动、“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了什么异变呢?简单的一个回答就是: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顶替掉了,而且其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扫荡。
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例子
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例子
1、全民抗疫期间,写在日本捐赠物品上的诗词着实火了一把。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些饱含文化温情的诗句,让我们感动于异邦友人的浓浓善意,又震撼于民族文化的温暖和美好。
这些诗句穿越千年而来,感染力却丝毫未减,我们写上一篇长文,也未必能比它们引发更多共鸣,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2、《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热播,是因为它在传统文化升温的背景下,迎合了大众的精神需求。
我们这个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一路传承如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这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昂首挺胸的资本。
曾几何时,我们心浮气躁,盲目追求,总感觉外来的东西更好,外国的月亮更圆。
有一天,突然回头,才发现身边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传统文化的回归,必将带来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
3、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有一个发现:中国的故宫博物院、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的冬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这是世界五大博物馆。
而中、美、俄、英、法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一个伟大的博物馆,就不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更进一步来说,没有强大的文化,就成不了强大的国家!。
坊市制度瓦解
坊市制度瓦解引言坊市制度是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秩序运行的基石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坊市制度逐渐瓦解的现象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探讨坊市制度瓦解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坊市制度的概述坊市是中国古代城市中划分的基本行政管理单元,同时也是商业交易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坊市制度下,商业活动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并受到一定的规则和制度的管理和约束。
坊市制度的核心是城市空间的规划和划分,同时也涉及到商业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二、坊市制度瓦解的原因1. 城市规划不合理随着城市的扩展和现代化进程,许多城市规划不再根据传统的坊市制度进行,而是更加注重商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这导致许多坊市被拆除或改造,原有的坊市制度被瓦解。
2. 商业模式的变革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传统的坊市制度在面对电子商务、线上交易等新兴商业模式时显得无力应对。
商业活动脱离了传统的坊市,转移到了线上和大型商业中心。
3. 政府管理缺失古代坊市制度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管理缺失导致坊市制度的瓦解。
政府对坊市的监管力度不足,无法有效地维护坊市制度的运行。
三、坊市制度瓦解带来的影响1. 商业环境恶化坊市制度的瓦解导致商业环境的恶化。
传统的坊市制度能够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而瓦解后,商家和消费者可能面临不完全的信息和低信任度,商业活动的秩序和效率难以维持。
2. 社会秩序混乱坊市制度的瓦解还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在古代,坊市是城市中的核心区域,商业活动的管理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而瓦解后,商业活动失去了规范和约束,可能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欺诈行为等问题的增加。
3. 文化传承的断裂坊市作为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瓦解也意味着中国传统城市文化的断裂。
古代坊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瓦解后,这些传统文化元素难以在城市中得到体现。
结论坊市制度瓦解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也伴随着商业模式的变革和社会发展的进步。
揭阳惠来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预测考试试题与答案
揭阳惠来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预测考试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某中学对违反校规的同学进行罚款。
该校的做法( )。
A.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学生的权利B.合法,是塑造优良的有效手段C.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财产权D.不合法,罚款之前应该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答案::C解析::财产权是指以物质财富为内容,直接和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学校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进行罚款,直接侵犯的就是学生的财产权。
2.出于对进城农民工生活的深切关怀,作家在叙述农民进城的故事时,大都会情不自禁地持有一种严正的道德立场,这些故事往往被简化为一种苦难叙事或控诉文学,在这种叙事图景中,城市和农村往往被抽象为两个相对立的价值世界,农民在城市中的挣扎,也总是被演绎为一曲关于质朴价值遭到毁灭的挽歌。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现代文学创作应更多关注进城农民工的生活B.三农问题积重难返,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进城农民工生活艰难C.文学创作关于农民进城故事的叙述,有利于引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D.关于进城农民工的文学创作,不应局限于简单的价值判断答案::D解析::作者通过“往往”“简化”和“总是”等词强调关于进城农民工的文学创作存在局限性。
由“价值世界”“质朴价值”可知,这种局限性在于只是做出了价值判断,而看不到其他方面。
故作者的观点是“关于进城农民工的文学创作,不应局限于简单的价值判断”。
3.伯牙鼓琴、子期知音的故事传唱了两千多年。
请问,他们是以下列哪首乐曲而成为知音A.《阳关三叠》B.《梅花三弄》C.《阳春白雪》D.《高山流水》答案::D解析::《高山流水》,汉族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竞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4.电磁感应定律的提出者是()。
A.法拉第B.惠更斯C.焦耳D.赫兹答案::A解析::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都会与传统文化的瓦解作者:高小康发布时间:2005-9-16 9:54:14 点击数:30[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世界的历史就是城市的历史。
──斯宾格勒一、城市与文化的结晶化据《晏子春秋》中说,晏子使楚,楚王见晏子身材矮小,便讥笑齐国无人。
晏子当即反驳说:“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在这里,晏子用夸张的辞令显示了齐国的繁华景象。
他所说的不是整个齐国,而只是一个临淄。
临淄当然是被用来枚举为例证以形容齐国的繁华,但也的确只有都城这样的大城市适合于表现一个国家的繁华程度,因为他所引以为自豪的繁华正是城市文化的特点。
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的形象所具有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晏子个人的看法,甚至也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才有的情况。
古希腊的文明也同样是由各个城邦所创造的城市文化形象所体现出来的。
雅典执政伯里克利有一篇非常著名的《阵亡将士墓前的演说》就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一篇关于一个城市形象的描绘和赞词:……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当我们的工作完毕的时候,我们可以享受各种娱乐,以提高我们的精神。
整个一年之中,有各种定期赛会和祭祀;在我们的家庭中,我们有华丽而风雅的设备,每天怡娱心目,使我们忘记了我们的忧虑。
我们的城邦这样伟大,它使全世界各地一切好的东西都充分地带给我们,使我们享受外国的东西,正好象是我们本地的出产品一样……这就是这些人为它慷慨而战、慷慨而死的一个城邦,因为他们只要想到丧失了这个城邦,就不寒而栗。
在这里,伯里克利通过对雅典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市民性格等各方面的赞美,勾勒出了一个美丽、强大、自由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这个形象正是文艺复兴以来的无数西方人所魂牵梦萦的古典文化的标志。
这座城市由此而获得了远远超出自身范围的意义。
城市在古代首先是被一整套防御体系(首先是高大的城墙)包围、保护起来的地域社区。
这首先表明了城市在政治、军事方面的重要性。
然而城市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
《考工记》中提到的王城就体现出一种精心策划经营的意图: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管子•立国》中关于城市建设的思想则更为高瞻远瞩: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世界上古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城市建设专家之一,古罗马的维特鲁威在谈论城市建设时也提到了很多要求:御敌、交通、生产、生活以及美观等等。
他尤其强调的是健康:对于城市本身……首先是选择最有益于健康的土地。
即那里应当是高地,无霜无雾,注意到天空的方向,要不热不冷,而是温和,此外,还要避免沼泽的邻接地带……根据上述理论弄清楚所设置的城市的卫生性,选择在粮食方面足以供应城邦的地区,进行修筑道路和治理河流,或者通过港口海运到容易输送的城市……从以上提到的中外古人关于城市建设的构想中可以看出,城市与农村相比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农村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自然地生长形成的,或者用斯宾格勒的话来说,是一种“植物性”的存在;而城市则是根据人们预先构想的意图有意地建造出来的,是人的自觉意识到的需要、理想和才智的产物。
人类的文化就其发生学意义上的本原来说,应当说也是“植物性的”。
也就是说,人的文化活动的需要、形式和成果,从起源来说都是依附于人的生存条件,从特定的物质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但文化的发展却不是那样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人类文化产生于自然,然而一旦产生之后,便成为自然的对立面,成为与自然冲突、抗衡的力量。
从最原始的文化──钻木取火、构木为巢、以石为器的采集、狩猎文化──开始,从原始人的生活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这些依附于自然的“植物性”文化活动就已经在破坏着自然的食物链和整个生态关系。
但直到农业文化形态的成熟为止,文化与自然仍然保持着依附的关系,所以斯宾格勒相信,从渔猎和游牧文化转向农业文化,反而使人复归到了“植物性的”存在:挖土和耕地的人不是要去掠夺自然,而是要去改变自然。
种植的意思不是要去取得一些东西,而是要去生产一些东西。
但是由于这种关系,人自己变成了植物──即变成了农民。
他生根在他所照料的土地上,人的心灵在乡村中发现了一种心灵,存在的一种新的土地束缚、一种新的感情自行出现了。
敌对的自然变成了朋友;土地变成了家乡。
在播种与生育、收获与死亡、孩子与谷粒间产生了一种深厚的因缘。
对于那和人类同时生长起来的丰饶的土地发生了一种表现在冥府祀拜中的新的虔信。
作为这种生活感情的完整表现,我们到处看到了田庄的象征形状,在屋子的布置中、在外形的每一根线条上,它都把它的居住者的血统告诉了我们。
农民的住宅是定居的重要象征。
它本身就是植物,把它的根深深地植在“自己的”土壤中。
斯宾格勒可能将农业文化过分地田园诗化了。
我们今天已经知道,耕种决不仅仅是“生产”,它实际上也是在“取得”甚至在“掠夺”土地。
但无论如何,就从斯宾格勒还认为耕种不是“取得”而是“生产”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农业和农村文化本身并没有意识到它与自然的对立,因而在观念上始终是“植物性的”。
城市就完全不同了。
它不是象农村那样“植物性地”从自然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的,而是从一开始就是人自为的产物。
从维特鲁威关于城市建设的选址、布局和具体建设细节等各方面的设想来看,城市的建设是为了人的生活,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进行的。
城市的这种自为性决定了它的发展是人的才智、人的文化成果凝聚的结果。
当晏子说临淄城中人多得“张袂成阴,挥汗成雨”的时候当然是在夸大其词。
然而这种夸大其词确实表现了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
临淄在战国时已有几十万人口,而帝国时期的罗马人口则超过了百万。
鳞次栉比的房屋和纵横交错的街巷构成了城市特有的景观。
城市中密集的人口并不是自身繁殖形成的,而是从周围乃至更远的地方辐辏过来的。
密集的人口带来的是集中的生活方式──集中的生产、扩大了规模的交换和消费,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性的文化活动。
人类在村社状态中分散地、自然地发展起来的文化,在城市中凝聚了起来,形成了集中、有序的文化结构,借用物理科学中的说法,就是结晶化了。
结晶化是城市文化与其所依托的整个社区或民族文化关系的基本特征。
比如19世纪法国学者丹纳在描述希腊文化的一般情况时是这样说的:……没有酷热使人销沉和懒惰,也没有严寒使人僵硬迟钝。
他既不会象做梦一般的麻痹,也不必连续不断的劳动;既不耽溺于神秘的默想,也不堕入粗暴的蛮性……这样一个地方自然产生一批苗条,活泼,生活简单,饱吸新鲜空气的山民。
便是今日,“一个英国农民的食物在希腊可以供给一个六口之家;有钱的人只有一盘蔬菜也能满足;穷人只吃几颗橄榄或是一块咸鱼;平民只有复活节吃一顿肉。
”夏天看雅典的生活小景很有意思。
“七八个讲究饮食的人合吃六个铜子的一个羊头。
不喝酒的人买一块西瓜或一条大黄瓜,当做苹果一般大嚼。
”……单单一个鱼头,一个玉葱,几颗橄榄,就能满足,在稀薄,透明,光亮的空气中长大,从小就特别聪明活泼,一刻不停的发明,欣赏,感受,经营,别的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好象只有思想是他的本行。
”就在这样的地理和民俗文化背景上形成了希腊的城市文化:城邦的人如何生活呢?公民很少亲自劳动,他有下人和被征服的人供养,而且总有奴隶服侍……他生活简单:三颗橄榄,一个玉葱(我们称为洋葱),一个沙田鱼头,就能度日;全部衣着只有一双凉鞋,一件单袖短褂,一件象牧羊人穿的宽大长袍。
住的是狭小的屋子,盖的马虎,很不坚固,窃贼可以穿墙而进……公民空闲的时间如何消磨呢?既没有国王或祭司需要侍奉,他在城邦中完全是自由自主的人。
法官与祭司是他挑选的;他本人也可能被选去担任宗教的与公共的职务。
不论皮革匠铁匠,都能在法庭上判决最重大的政治案件,在公民大会中决定国家大事。
总之,公共事务与战争便是公民的职责。
丹纳所关注的构成文化的三要素──环境、种族和时代,在希腊的城邦生活中结晶化,成为一种完整的、在世界文化史上极具特色的希腊生活方式:民主制度、公众生活、体育精神、对文化艺术的爱好、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格等等。
在柏拉图的著名对话《斐德若篇》中写到,有一次苏格拉底与斐德若散步时走到郊外,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景色非常美丽,于是赞不绝口。
斐德若嘲笑他不象一个本地人,倒象是跟着向导游览的外方人。
苏格拉底回答说:“是的,你得宽容我一点,斐德若。
你知道,我是一个好学的人。
田园草木不能让我学得什么,能让我学得一些东西的是城市里的人民。
” 在苏格拉底看来,城市的人民和生活比乡村里的自然风景更为重要。
文化发展中城乡之间的差别,城市对于农村在文化上的优越性,在这时已经很明显了。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与农业和农村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文化也形成了以城市(尤其是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结晶化形态。
晏子所说的的临淄之所以会形成“张袂成阴,挥汗成雨”的繁华热闹景象,不仅仅因为那里是齐国的国都。
据考证,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都城“都倾向于变成商业和手工业大中心,最新的考古发掘揭示了其城郭在战国时代末期的扩大。
在这些繁荣的城邦中,人们可以举出山东西北部齐国之临淄(它是当时最大和最富裕的居民点之一),河北东南赵国的邯郸、魏国的温、楚国的郢、周之洛邑、韩之荥阳的例证。
” 文化向城市会聚的这种倾向到唐宋以后就变得更加突出,因而造成了中国自安史之乱后城市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繁荣。
城市所产生的结晶化作用中最先表现出来的、也是最明显的方面是政治文化。
尽管政治并非是城市的产物,然而政治的典型表现形态却是与城市密切相关的:城市使国家之间、阶级之间的政治关系固化为物质形态的结构组织──军事防御体系、政府机构设施、公共事业等等。
以政治文化为中心,城市把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形态会聚了起来:经济生活、文化教育、学术、宗教乃至艺术与娱乐活动等。
这种会聚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形成了城市特有的文化活动机构形态与机制,如以商业街道的形式构成的经济活动、通过公共场所进行的政治宗教等公众活动、以西方式的剧场或中国传统的勾栏瓦舍等形式进行的戏剧演出活动等等,这些城市特有的文化活动形式使得城市形成了与乡村完全不同的整体文化特质,这才是我们所说的“结晶化”的真正含义。
二、城市形象与城市权力一位法国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民居建筑时,很惊奇地注意到这些建筑的主结构不包含地基和承重墙,轻便到可以从底部连根托起,与欧洲建筑相比就像脚手架。
然而就这样轻巧的结构,在13世纪的临安(杭州)城中却有不少被盖成了多层的楼房:……如果马可•波罗和14世纪阿拉伯及欧洲的旅行家的描绘是可信的,贫困区的房子里有不少是多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