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新 比喻1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2课课文中比喻句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2课课文中比喻句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2课课文中比喻句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2课课文中比喻句 11.路上一串明亮的灯,像一条长长的闪亮的河。

2.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根根相连,比巧手编织的挂毯更加生动、自然、活泼。

3. 石头就是书。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升起。

5. 道旁的草地上长着一簇簇蒲公英,伞形的小白花球,随风散落。

6.山坡上,路边,村口,榛叶都红了,红得像火,人的心也在燃烧。

7. 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壮丽绚丽——玲珑,柔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密切心爱。

8.月亮从东方静静地微笑,像一个安静的女孩。

满天的星星像淘气包一样冲我眨眼睛。

9. 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10. 中秋夜,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11.月亮静静地从河中央升起,圆圆的,亮晶晶的,像一个银盘。

12.自行车有一对弯曲的把手,像一对羚羊角。

13.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朱自清《春》14. 往里面走,一棵棵葡萄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伞把阳光盖住,一颗颗葡萄犹如一个个晶莹的珠,又仿佛像一颗颗水晶般玛瑙,让人看着就想吃。

15. 敌机逃窜了,我们的飞机紧紧追在后面,像豺狗追小白兔一样,一前一后。

16.从远处看,泰山上的松树非常茂密,看上去就像一个人颧骨上的剑眉。

17. 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18. 月亮从东方悄悄地露出笑脸,像一个文静的姑娘。

满天的星星却像一个个淘气包在对我眨着眼睛。

19.河水清澈见底,像透明的蓝丝一样,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0.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金灿灿的稻子成熟了,就像一块块金子;果园里硕果累累,有红通通的苹果,梨子像小葫芦似的吊在树上;树叶枯黄了,纷纷落下,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一阵风吹来,给人们带来一丝凉意。

21. 这些小蝌蚪大头大尾巴,像小姑娘的辫子,黑油油的,真好看!22. 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

任务三:宣传推销济南冬天的景点
各位负责人,咱们现在确定了几个有价值的旅游景点,景点名也 取好了,接下来要开始宣传景点啦。
我们将采取以声绘景、撰写广告语两种方式来宣传推销济南冬天 的景点。
任务三:宣传推销济南冬天的景点
活动2:撰写广告语,推销济南冬天景点
在《春》这一课里,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好的比喻”,这一节 课,我们继续学习比喻和拟人,重点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探讨 一下,什么是“好的拟人”,并用比喻和拟人,撰写广告语,推销 济南冬天的景点。
【技法】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 也能够让我们的作文结构更加的清楚。
山水的美丽表达 活动3
➢1.去这座有山有水的老城旅游,小孔拍了不 少照片准备发朋友圈。打算选用文中的句①作 为朋友圈文案,好友却觉得改为句②更简洁 。 小孔很纠结,同学们帮他判断一下,哪一句更 好?为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在黑板上展示本组景点名。
任务二:诗化命名济南冬天的景点
优秀景点命名如: 翠柳拂水 空灵水晶
小山摇篮 柔雪夕照 灵水渡萍
小村卧雪 薄暮映雪
山若摇篮 雪霁晴峦
课堂小结
作为济南市旅游资源开发办公室的负责人,通过阅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了解到了,济南冬天的风景,最大的看点是温晴 。并且确定开发四个景 点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 城外的远山 , 城外的河水 , 最后给四个景点命名。 小山
等词要重读,因为

之间要停顿/连读,因为

朗读所选段落。
任务三:以声绘景,宣传济南冬天景点
示范探究第3段: 第3段描画的阳光朗照下的山,是暖和、安逸、明媚的。我感受 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是热爱的,一往情深的。 我是这样标重视音和停顿的:

【微课堂】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第2课《小小的船》图文讲解+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练习

【微课堂】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第2课《小小的船》图文讲解+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练习

【微课堂】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第2课《小小的船》图文讲解+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练习部编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课文朗读电子课本教学视频(建议点击播放后全屏观看)来源:腾讯视频课文知识点一、我会写月yuè(月儿、月亮、明月)儿ér(月儿、儿子、男儿)头tóu(桥头、头发、两头)里lǐ(公里、里面、里外)二、我会认的de(好的、坏的、有的)船chuán(开船、小船、船儿)两liǎng(两边、两只、两个)在zài(在家、不在、有在)看kàn(看见、看到、看星星)见jiàn(见人、不见、见到)闪shǎn(闪闪、闪光、闪开)星xīng(星星、星光、五角星)三、多音字只zhǐ(只是)zhī(一只鸟)四、反义词里——外头——尾五、认识笔画横折钩和竖弯钩六、理解词语蓝蓝的:文中指天空的颜色。

闪闪的:指夜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样子。

七、句子解析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把月儿比作小船,形象生动。

2.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只”指仅仅,“只看见”是仅仅看见的意思,表示除了星星和蓝天,别的什么都没看见。

这句话写“我”看着月儿产生的想象,新奇独特。

八、问题归纳“我”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了什么?看到了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九、课文主题这是一首童谣,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里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新奇独特的想象,写出了夜空的美丽,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十、教材课后习题2.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绿绿的草地圆圆的西瓜白白的云朵红红的太阳蓝蓝的大海弯弯的小路图文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课件

的,发表在《齐大月刊》第一卷第六期。


写景散文
知 识
写景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记叙、抒情、
议论、说明等写作手法,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为主要
内容的散文。这类文章多在描画景物的同时抒发情感,或借
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一般按照空间或时间顺序描写景物。
读 读
字形易错 1. 镶( xiāng ):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
特色总结
1.线索清楚,布局井然。 作者采用“一线串珠式”的构思方式,以“温晴”
为线索,把济南冬天的全景、秀美的雪景、温暖的水景 等串在一起,使文章浑然一体。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蕴含着强烈的个人感情,
使客观景物都带有感情色彩。全文处处显露出作者 对济南的冬天的爱好和赞美之情。
学习目标
阅读目标
1 继续训练朗读,把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读出语言中的感情。
重点,涉及积累拓展四
2 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脉。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
3 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学习本文写景状物、议论抒情的语言。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
写作目标 1 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
难点,涉及积累拓展五


侧重立体空间之 侧重平面面积之大,既可用于形容
异 大,多用于形容 道路、土地、水面等具体事物,也
院子、房屋等。 可用于形容心胸、见识等抽象事物。
①这间新装修的房子宽阔明亮,布局合理。 例
②河面很宽阔,两岸绿树成荫。
读 法
朗读时,不仅要发音正确,语流顺畅,读出重音和停
指 连,还要运用朗读中的变化读出语言中的感情。如:一个
3.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贴切。

五下语文第二课近反义词 词语解释

五下语文第二课近反义词 词语解释

五下语文第二课近反义词词语解释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是《祖父的园子》,以下是该课的近义词、反义词和词语解释:
近义词:
1. 闪烁——闪耀
2. 随意——随便
3. 阴凉——凉爽
反义词:
1. 新鲜——陈腐
2. 漂亮——丑陋
3. 承认——否认
4. 黑暗——光明
5. 随意——拘束
6. 阴凉——炎热
词语解释:
1. 漂亮:形容事物或人物美好,令人愉悦。

2.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3. 随意:没有约束,随着自己的意愿行事。

4. 阴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通常比较凉爽。

5. 新鲜:形容事物刚刚出现,未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或保存。

6. 陈腐:形容事物过时、陈旧,缺乏新意或活力。

7. 承认:表示对某事或某人的存在、真实性或合法性等给予认可或接受。

8. 否认:表示不承认某事或某人的存在、真实性或合法性等。

9. 黑暗:缺乏光亮或没有光源的状态。

10. 光明:形容事物或场景明亮、清晰,充满希望和活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及知识点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3、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

他所写的小说《骆驼样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

济(jī)南一髻(jì)儿薄(báo)雪伦敦(dūn)贮蓄(zhùxù)水藻(zǎo)狭窄(zhǎi)镶(xiānɡ)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①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③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3、根据下面的结构示意表,理解文章结构。

并把每部分的要点,概括的写在文旁的空白处。

无风声有山——小雪点染的山(秀气)宝地——晌晴——像摇篮(温暖、舒适)温晴有水——贮满绿藻的水(绿清亮)四、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

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1、第1自然段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1)课文内容理解:把握作者对济南冬天景色的描绘,理解作者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
-例如:课文中“那些小山太秀气了,好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要求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出济南冬天的美景。
(2)词汇与句子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例如:“银装素裹”一词,要求学生理解其含义,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同时,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课堂氛围的营造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此,我将继续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也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收获满满。
(2)文章情感把握:深入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温暖”、“舒适”,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写作技巧的迁移:将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学会在作文中运用生动的描绘、恰当的修辞,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4)课文背景与作者创作风格的理解:了解老舍先生的文学地位及其创作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文章结构分析:理解课文篇章结构,掌握作者写作思路。
-例如: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过渡与照应,要求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
(1)修辞手法的运用:理解并学会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例如:分析课文中“小山们睡觉了,是那么安静,那么温柔”,要求学生理解拟人修辞的作用,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做一片美的叶子》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做一片美的叶子》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做一片美的叶子》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叶子与树的关系,体会叶子默默奉献的美好品质。

2.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叶子与树的关系,体会叶子默默奉献的美好品质。

2.教学难点: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做一片美的叶子》,大家对课文有什么印象呢?生1:课文讲述了一片美丽的叶子,它默默奉献,为树的生长提供养分。

生2:叶子像一把把小伞,为树挡住阳光,让树长得更茁壮。

师:很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进一步感悟叶子的美好品质。

2.回顾课文内容(1)课文中的叶子有哪些特点?(2)叶子与树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叶子绿得鲜亮,形状像一把小伞,脉络清晰。

生2:叶子默默奉献,为树的生长提供养分,挡住阳光,让树长得更茁壮。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课文。

3.分析课文(1)分析叶子特点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述叶子特点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生1:叶子绿得鲜亮,形状像一把小伞,脉络清晰。

生2:叶子绿得鲜亮,就像一个个绿色的梦想。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叶子确实有着独特的特点。

(2)分析叶子与树的关系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述叶子与树关系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生1:叶子默默奉献,为树的生长提供养分。

生2:叶子像一把把小伞,为树挡住阳光,让树长得更茁壮。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叶子与树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4.体会叶子美好品质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叶子美好品质的认识。

生1:叶子默默奉献,不求回报,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生2:叶子为树的生长提供养分,挡住阳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叶子的美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5.小练笔师:请同学们以“做一片美的叶子”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叶子的特点和美好品质。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致云雀》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致云雀》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致云雀》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致云雀》是一篇抒情诗,全诗21节。

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大体可分六七个小段落,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

云雀成为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

雪莱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高第二课《致云雀》课文原文致云雀(英)雪莱你好啊,欢乐的精灵!你似乎从不是飞禽,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以酣畅淋漓的乐音,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青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地平线下的太阳,放射出金色的电光,晴空里霞蔚云蒸,你沐浴着明光飞行,似不具形体的喜悦刚开始迅疾的远征。

淡淡的紫色黄昏,在你的航程周围消融,像昼空里的星星,虽然,看不见形影,却可以听得清你那欢乐的强音――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它那强烈的明灯,在晨曦中逐渐暗淡。

以至难以分辨,却能感觉到就在空间。

整个大地和大气,响彻你婉转的歌喉,仿佛在荒凉的黑夜,从一片孤云背后,明月放射出光芒,清辉洋溢遍宇宙。

我们不知,你是什么什么和你最为相似?从霓虹似的彩霞也降不下这样美的雨,能和随你出现降下的乐曲甘霖相比。

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诵着即兴的诗韵,直到普天下的同情,都被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像一位高贵的少女,居住在深宫的楼台,在寂寞难言的时刻,排遣为爱所苦的情怀,甜美有如爱情的歌曲,溢出闺阁之外。

像一只金色的萤火虫,在凝露的深山幽谷,不显露出行止影踪,把晶莹的流光传播,在遮断我们视线的鲜花芳草丛中。

像一朵让自己的绿叶荫蔽着的玫瑰,遭受到热风的摧残,直到它的芳菲以过浓的香甜使鲁莽的飞贼沉醉;晶莹闪烁的草地,春霖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称得上明朗、欢悦,清新的一切,全都及不上你的音乐。

一年级第二课小小的船课文

一年级第二课小小的船课文

一年级第二课小小的船课文
一年级第二课《小小的船》课文原文如下: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赏析: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诗歌。

作者通过描绘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的相似之处,展现了一个孩子眼中的美丽夜空。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1.语言特点:诗歌的语言简洁、优美,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

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通过比喻月儿和船的形状相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叠词“弯弯的”、“小小的”也增加了语言的韵律感,使得诗歌更加悦耳动听。

2.想象力的表现:诗歌中的想象非常丰富,把月儿比作小小的船,把夜空中的星星比作海洋中的鱼群。

这种奇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诗歌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符合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

3.情感表达:诗歌通过描绘美丽的夜空,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同时,也表现了一个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这种情感表达非常真挚、细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4.艺术风格:诗歌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艺术风格,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美丽、神秘的夜空画面。

同时,诗歌的节奏感也非常强,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综上所述,《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美丽、神秘的夜空画面,符合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不行。“发现”和“发明”,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 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项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 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 的事物,是新创造。
●《蝴蝶的家》一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行更加安全。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生物可以对 人类的 发明创造 有所启示。
三、读片段,回答问题。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 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 丹麦 (国家) 著名童话大王 安徒生 。文章 对比 介绍了五
粒豌豆的不同结局,其中落入一块旧板子上长满青 苔的缝隙里的那粒豌豆,给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
了 愉快和希望 。
《蝙蝠和雷达》一文讲的是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 揭开了 蝙蝠在夜里灵巧飞行 的秘密,并从中受 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 雷达 ,使飞机在夜里飞
●重点句解析: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 在词典中解释为 “使刮风下 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 自然” ,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 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自然条件的严 格限制,表明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重点句解析: 20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重点句解析: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 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这是一个设问句,也是文章的过渡句。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是文章第二大 段的主要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1 单元第 2 课《花的学校》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1 单元第 2 课《花的学校》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 1 单元第 2 课《花的学校》重点知识归纳一、引言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之旅中,部编版语文教材上册为同学们呈现了许多精彩的课文。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电子课本中的第一单元第二课《花的学校》,梳理其中的重点知识,为大家提供实用的复习资料,更好地掌握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

二、课文基础信息1.写作背景:《花的学校》是泰戈尔散文诗《新月集》中的一首儿童散文诗。

2.主题: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通过丰富的想象,把童真表现得淋漓尽致。

3.文学体裁:散文诗。

4.作者信息: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等。

5.主要内容: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在雨天从地下的学校冲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6.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自由、快乐的向往。

三、重点字词1.生字读音、写法和词义:●“落”(luò),上下结构,部首是“艹”。

掉下,下降。

●“荒”(huāng),上下结构,部首是“艹”。

长满野草,无人耕种。

●“笛”(dí),上下结构,部首是“竹”。

管乐器名。

●“舞”(wǔ),上下结构,部首是“夕”。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

●“狂”(kuáng),左右结构,部首是“犭”。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

●“罚”(fá),上下结构,部首是“罒”。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

●“假”(jiǎ)(jià),左中右结构,部首是“亻”。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放假。

●“互”(hù),独体字,部首是“一”。

彼此。

●“所”(suǒ),左右结构,部首是“户”。

处,地方。

●“够”(gòu),左右结构,部首是“夕”。

满足一定的限度。

●“猜”(cāi),左右结构,部首是“犭”。

推测,推想。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二课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二课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二课一、文学常识。

二、字词积累。

1. 易错字音。

- 济(jǐ)南:注意“济”在此处的读音,不要误读为“jì”。

- 贮(zhù)蓄:“贮”字较难,要准确记忆。

- 澄(chéng)清:区别于“dèng”的读音,如“澄沙”。

2. 易错字形。

- 镶(xiāng):右边是“襄”,要注意笔画顺序。

- 髻(jì):上半部分为“髟”,表示毛发相关。

- 藻(zǎo):不要写成“澡”。

3. 词语理解。

-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 温晴:温暖晴朗,课文中形容济南冬天的天气特点。

- 安适:安静而舒适。

- 贮蓄:储存,积聚。

文中指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三、内容分析。

1. 文章结构。

- 第一部分(第1段):用对比的写法,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总特点。

作者将济南与北平、伦敦、热带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没有风声、响晴、温晴的特点。

- 第二部分(第2 - 5段):具体描写济南冬天的山和水。

- 第2段:写济南冬天的阳光朗照下的山。

作者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描写了济南冬天小山的可爱。

山上是矮松,山尖全白了,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雪厚点,微黄的草色露出来;山腰上则是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 第3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

这一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把树尖上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形象生动;“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中的“镶”字,写出了山尖与蓝天相接的美妙景象;“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把薄雪拟人化,写出了雪的娇羞之态。

- 第4段:写城外远山。

这一段运用了水墨画的描写手法,用“卧”字来形容城外的远山,写出了远山的安闲、自在,也体现了济南冬天的闲适氛围。

- 第5段:写济南冬天的水。

水的特点是“绿、清、亮”,作者把水藻、水和垂柳写得脉脉含情,充满生机。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丁香结》,下面是这篇课文的笔记:主题思想:这篇课文是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作者以丁香结为喻,表达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的感悟。

作者认为,人们应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结”,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内容概括: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丁香的形状、颜色和气味,以及丁香在雨中的美丽景象。

第二部分则进一步描绘了丁香的形象,通过丁香结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写作手法: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丁香比喻为“芭蕉扇”、“万花筒”、“星星”、“白绸带”等形象,赋予丁香以生动的视觉效果。

同时,通过拟人手法将丁香人格化,如“丁香结着愁怨”,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丁香的感受。

重点语句:(1)“丁香花在绿叶的簇拥下,盛开的很旺,几乎是半球形的,一层包着一层,每一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炭火。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丁香花的茂盛和红艳,表达了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2)“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这句话揭示了人生中的不如意和烦恼是不断出现的,只有通过不断地解结才能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3)“不要解,不要解,生命旅途中的结一个接一个,那是永远解不完的。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中不如意和烦恼的看法,认为这些结是永远解不完的,我们应该以豁达的态度面对它们。

难点解析:这篇课文中的难点主要在于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表达方式。

由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不同,因此对于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课文中的描写和比喻手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语文6年级上册第二课笔记

语文6年级上册第二课笔记

语文6年级上册第二课笔记一、生字词。

1. 字词积累。

- “缀”(zhuì):这个字可有意思啦,就像把东西一个一个地连接或者装饰上去一样。

比如“点缀”,就像给某个东西加上一些小装饰,让它变得更漂亮。

- “幽”(yōu):这个字给人一种很神秘、很幽静的感觉。

像“幽静”这个词,就是形容那种很安静、有点深远的环境,就像深山里的小路,安安静静的。

- “雅”(yǎ):它表示高雅、文雅。

比如说一个人举止优雅,那就是说这个人很有气质,行为举止很得体,就像那些在音乐厅里安静欣赏古典音乐的人一样。

- “案”(àn):我们平常说的“伏案写作”,这个“案”就是桌子的意思。

不过它还有案件的意思,就像警察叔叔查的那些案子。

- “拙”(zhuō):这个字表示笨拙。

比如说“拙见”,就是谦虚地说自己的见解不怎么高明,有点笨笨的感觉。

2. 多音字。

- “薄”:在“单薄”(bó)这个词里,它读bó,表示瘦弱或者薄弱的意思。

但在“薄片”(báo)里就不一样啦,读báo,就是指厚度很小的东西。

还有一个读音bò,像“薄荷”这种植物的时候就读bò。

二、文章结构。

1. 第一部分(1 - 3段):赏丁香花之美。

- 第一段作者就直接说“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就像突然发现了一个小惊喜一样。

作者描写丁香花的颜色是“雪白”的,这让我们一下子就能想象出那种纯洁、干净的画面。

- 第二段呢,作者开始详细描写丁香花的样子。

说它“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这个“探出”就很生动,感觉丁香花像个调皮的小娃娃,从宅院里偷偷地探出头来。

而且把小花比作星星,又小又亮,特别形象。

- 第三段就更深入地描写丁香花的形状啦,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初一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

初一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

初一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一、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写作背景:本文是老舍1931 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济南的冬天给老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特的美景。

二、字词积累1. 生字词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髻(jì):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

安适:安静而舒适。

肌肤:肌肉和皮肤。

秀气:清秀;(言谈、举止)文雅。

绿萍:植物名,又名满江红,叶子浮出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

水藻(zǎo):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的统称。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

澄清(chéng qīng):清澈明亮;使混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2. 多音字济:[jǐ]济南;[jì]救济。

着:[zhuó]着落;[zháo]着急;[zhāo]高着儿;[zhe]看着。

3. 形近字镶(xiāng):镶嵌壤(rǎng):土壤嚷(rǎng):叫嚷贮(zhù):贮蓄伫(zhù):伫立储(chǔ):储存三、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一)整体结构1. 第一部分(第1 段):总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特点,突出其“温晴”的总体特征,赞誉它是个“宝地”。

2. 第二部分(第2 - 6 段):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色,分别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和冬天的水色。

3. 第三部分(第7 段):总结全文,点明济南冬天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内容分析1. 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语文书五年级上册第二课生字组词

语文书五年级上册第二课生字组词

语文书五年级上册第二课生字组词一、亩(mǔ)1. 组词。

- 亩地、英亩、亩产。

2. 解析。

- “亩”是一个量词,用于计量土地面积。

在古代,亩是一种土地面积单位,现在也广泛使用。

例如“这片农田有十亩地”,它准确地描述了土地的规模大小。

二、播(bō)1. 组词。

- 播种、播放、广播。

2. 解析。

- “播”有撒种的意思,如“播种”,强调将种子撒在土地里,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播放”和“广播”则表示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媒介传播声音、图像或信息等,是信息传播方面的含义。

三、浇(jiāo)1. 组词。

- 浇水、浇花、浇灌。

2. 解析。

- “浇”主要表示把液体洒在物体上。

在“浇水”“浇花”中,是将水洒在植物上,以满足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浇灌”则更强调有目的地、较为彻底地浇水,可用于比喻用心培育,如“浇灌祖国的花朵”。

四、吩(fēn)1. 组词。

- 吩咐。

2. 解析。

- “吩咐”是指口头指派或命令。

通常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提出要求或指示,如“妈妈吩咐我去买东西”,这个词体现了一种指令性的语言行为。

五、咐(fù)1. 组词。

- 吩咐。

(“咐”字单用较少,多与“吩”组成“吩咐”一词)2. 解析。

- 与“吩”字共同组成“吩咐”,在这个词里,“咐”起到辅助表意的作用,完整表达指令、嘱托的含义。

六、亭(tíng)1. 组词。

- 亭子、凉亭、亭亭玉立。

2. 解析。

- “亭”是一种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如“亭子”“凉亭”,多建于园林、路边等地。

“亭亭玉立”则是形容女子身材细长,这里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用法,将女子的身姿比作亭子般挺拔优美。

七、慕(mù)1. 组词。

- 爱慕、羡慕、慕名。

2. 解析。

- “慕”表示向往、敬仰。

“爱慕”有喜爱、倾慕的意思,常指对人或事物有喜爱之情并且向往与之接近;“羡慕”是看到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慕名”则是因为仰慕某人或某地的名声而前往,如“慕名而来”。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的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的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的笔记《走月亮》一、生字词1.淘(táo)洗:用水冲洗,去除杂质。

2.牵(qiān)手:拉着手。

3.鹅(é)卵石:形似鹅蛋的石头。

4.坑坑洼洼(kēng kēng wā wā):形容地面高低不平。

5.填(tián)满:把空缺的地方塞满。

6.庄稼(zhuāng jià):农作物。

7.风俗(sú):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8.跃(yuè)出:跳出来。

9.葡萄(pú tao):一种水果。

二、词语解释1.洱海:湖名,在云南大理。

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3.运载:装载和运送。

4.闪闪烁烁:形容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三、课文解析1.主题思想-《走月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描写了“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情景,展现了乡村的美丽景色和温馨的亲情。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亲情的珍视。

2.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3 自然段):点明走月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第二部分(4-5 自然段):描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的情景。

-第三部分(6-7 自然段):描写“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的情景。

-第四部分(8-9 自然段):总结全文,抒发走月亮的感受。

3.写作特色-细腻的描写: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下的溪水、鹅卵石、稻田、果园等景物,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生动的比喻:文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把稻田比作银毯,形象地写出了稻田在月光下的美丽。

-温馨的情感:文章通过描写“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情景,表达了温馨的亲情,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四、重点句子分析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视觉(月光)和嗅觉(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相通,生动地写出了溪水的清澈、美丽和芬芳。

2.“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水塘当作人来写,“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中月亮的倒影,表现了小水塘的可爱和月亮的美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 比喻
可4:2 耶稣就用比喻教训他们许多道理。 太13:3 他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 太13:10 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 甚么用比喻呢?” 路8:4 当许多人聚集、又有人从各城里出来见耶稣 的时候,耶稣就用比喻说。 路8:9 门徒问耶稣说:“这比喻是甚么意思呢?”
若将比喻从圣经中除去,圣经的活力则随之消 失……先知、诗人、领袖,都是运用比喻的高手, 他们藉著形象化的描写掠夺人类的心灵。——麦 克尼尔狄克逊(w. MacNeile Dixon)
2、暗喻:又叫隐喻(metaphor)。是将一物直接说成另一 物。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在形式 上是相合关系,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就是、成了、 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等联结。 例句: (1)太5:13"你们是世上的盐。” 他们不是成了真的盐,而是将他们比喻作盐。 (2)约6:48[我就是生命的粮」 (3)约10:7耶稣肯定地说:「我就是羊的门」 (约10:11、14)「我是好牧人」 (4)耶50:6耶利米说「我的百姓作了迷失的羊」。 (5)林前4:9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 耶穌自己隱喻自己為『門』『光』『葡萄樹』『好牧人』 等等。 (6)箴6:23诫命是灯,法则是光,训诲的责备是生命 的道。 (7)约15:5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
5、较喻 诗40:12这罪孽比我的头发还多。
四、比喻的作用
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 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 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 深入理解使人容易理解,不仅如此,比喻还能给 人带来生动鲜明、耐人寻味、深刻的印象。
主要是 或化平淡为生动; 或化深奥为浅显; 或化抽象为具体; 或化冗长为简洁。 用了比喻 陌生的可以变成熟识的, 抽象的可以变成具体的, 深奥的可以变成浅显的, 复杂的可以变成简洁的。
3、借喻(hypocatastasis):用直呼其名的方法暗示比较 的相似之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 述喻体。 例句: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圣哉!大哉!) (2)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3)诗22:16大卫写道:“犬类围着我。”他将敌人直 呼为狗。 (4)腓3:2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 的。 (5)徒20:29被直呼假师傅为「凶暴的豺狼」。 (6)(路13:32)耶穌稱希律安提帕為"狐狸"。 (7)约2:19「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
并不是所有出现“像”、“仿佛”这样的词语就是比喻 句。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 句。 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比较)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推测、猜度) 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表示想象)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雷锋、焦 裕禄等。(表示列举)
圣经中几个费解的比喻:
1、歌4:1你的头发如同山羊群卧在基列山旁。 巴勒斯坦的山羊毛是黑色的,在日落时远远观望山羊下 山,是绝美的景色。所罗们认为新娘的黑发也是同样美丽。 2、撒上2:2哈拿祷告说:“没有磐石像我们的神。” 神好像一块大磐石,有洞可供躲藏,跟随他的人可在其 中避难(参诗94:22;18:2;31:2;62:7;71:3;94:22) 3、主告诉撒狄的教会:“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 (启三3),他并不是说他会来偷盗、抢劫。比喻的相似 之处是它会突然地、出人意外地来到。 3、伯9:6当约伯说“地的柱子就摇撼”时,他是指地上的 山,而不是形容地球靠柱子支撑。
Hale Waihona Puke 可显可隐 A象B 可显可隐 A是B 隐 以B代A
诗90: 9 约15: 5 诗22: 16
1、明喻(simile):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在形式上是 相似关系,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 犹如”等相联结。 例句: (1)诗90:9 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 (2)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3)诗39:5 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 (4)彼前1:24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 (5)诗1:3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 (6)赛53:6 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
有位著名布道家说:“讲道若不用比喻,就如同 建筑楼房四壁不留窗户一样,既不透亮也不通 气。”
圣经是上帝用人的手写成的,所以它像一切的文 学作品,充满了修辞手法。 圣经包括了数以百计的修辞手法。 布林格(E.w. Bullin.ger)将圣经中的修辞归纳 出二百多种,举了八千多个例子,二百多种修辞 的目录长达二十八页!
一、 什么是比喻?(Parable)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通过联想,抓住 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即抓住两种不同 性质的事物的相似处,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 悉的事物、道理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 奥、生疏的事物、道理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格之一,也是圣经中最常见 的修辞方法。 例如:人的心灵就像降落伞,只有打开来才能发 生作用。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 恩重如山 冷若冰霜 成竹在胸 呆若木鸡 风烛残年 挥 汗如雨 浩如烟海 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 声名狼藉 易如反掌 切肤之痛 亲如手足 人面兽心 如虎添 翼 如胶似漆 丧家之犬 望眼欲穿 对答如流 刀山火海 骨瘦 如柴 a明喻:虚怀若谷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味同 嚼蜡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 冷若冰霜 b暗喻:车水马龙 有口皆碑 唇枪舌战 草木皆兵 冰清 玉洁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黄 犬牙交错 血海深仇 犬马之劳 c借喻:望穿秋水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 铜墙 铁壁 豺狼当道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 柳暗花明 愚公移山
从下列例句中可以看出明喻、隐喻、借喻有何不 同: 明喻:「你们这些恶人好像狗。] 暗喻:「你们这些恶人就是狗。」 借喻:「你们这些狗。」 施洗约翰在约1:29就使用借喻:「看哪!神的 羔羊。」 若他说:「耶稣好像一只羔羊」,就是明喻。 若他说:「耶稣是一只羔羊」,便是隐喻。 当耶稣告诉彼得说:「你喂养我的羊」(约21: 17),他是用借喻,直呼他的跟随者为羊。
三、比喻的种类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 喻)、较喻(又名强喻)、倒喻(又名逆喻)、 反喻、互喻(又名回喻)、饰喻、引喻、顶喻、 共喻、双喻、连喻、骈喻、否喻、缩喻、扩喻、 通感(又名移觉、移就)。 比喻的三种常见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
类 型 明 喻 暗 喻 借 喻 本体 喻体 喻词 (A) (B) 显 显 隐 显 显 显 显 隐 隐 相似点 基本格式 例句
二、比喻的特点 (一)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四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比喻 包括四要素: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作比方的事物 喻词:在两者之间起联系作用的词语 (比喻关系的标志) 相似点:本体和喻体在某个方面相似的地方(比喻关系 的精髓) 例如:人的心灵就像降落伞,只有打开来才能发生作用。 (二)构成比喻的关键: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3、喻体至关重要,必须出现,不可或缺。 其他三要素可以不出现。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对同一本体从不同角度、不同 相似点进行比喻。 例如: (1)诗119:105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 (2)诗46:1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 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3)何:6:3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临到我们像甘雨, 像滋润天地的春雨。 (4)约14:6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 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5)诗篇84:11「因为耶和华神是日头,是盾牌。」 (6)彼后2:17「这些人是无水的井,是狂风催迫的雾 气。」 (7)歌1:1-2我是沙仑的玫瑰花,是谷中的百合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