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简介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是一种专门面向幼儿和儿童的音乐教育方法。
它以学习音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注重培养幼儿的感官、动手和想象等因素,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
在幼儿园中,使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可以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音乐,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跟随音乐的节奏,让孩子们学习打拍子。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合唱,提高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学习西塔琴的弹奏和调音方法。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西塔琴1.在教室中展示西塔琴的照片和实物给学生看,并解释西塔琴是什么东西。
2.请学生试着自己弹一下西塔琴的弦,引导他们感受到琴弦的紧张和声音的震动。
3.让学生感受到正确的手指位置和弦的音调。
步骤二:教学如何打拍子1.在教室中放一段有节奏的音乐,让孩子们跟随音乐的节奏轻轻拍手,教导孩子们打拍子的基本技巧。
2.可以使用一些簇拥体、球等道具,让学生学习手势的规则和正确的拍子节奏。
步骤三:学习音乐合唱1.给孩子们分发合唱歌曲的歌词和曲谱,让他们从中学习如何演唱。
2.教导孩子们如何分配声部,以便在演唱时协同合作。
3.让学生练习唱歌,鼓励他们在合唱中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
步骤四:游戏时间1.提供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将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练习。
2.比如说把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一个规定时间内为其合唱表演创造一些独特的动作或编排。
3.让学生们学习一些基本音乐理论,如音阶、音符、节奏等。
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向幼儿学习了西塔琴的基本认知,并学会了打拍子和合唱技巧。
孩子们通过教学活动,不仅在音乐方面得到了提高,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这将在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早教森林狂想曲奥尔夫音乐教案
早教森林狂想曲奥尔夫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早教森林狂想曲奥尔夫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和感知能力的发展。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引发幼儿对森林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吗?2. 介绍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解释它的特点和目的。
活动一:认识乐器1. 准备一些森林动物的图片或玩具,如狼、熊、鸟等,并准备相应的乐器,如木琴、铃铛、手鼓等。
2. 让幼儿根据图片或玩具来选择相应的乐器,并尝试演奏出对应动物的声音。
3. 引导幼儿讨论每个乐器的声音特点和与动物的关联。
活动二:音乐游戏1. 制作一些森林动物的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动物的名字。
2. 将卡片随机分发给幼儿,要求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卡片,模仿相应动物的声音。
3. 在音乐的伴奏下,让幼儿按照动物的声音进行舞蹈或动作表演。
活动三:创作森林音乐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森林动物作为主题。
2. 引导幼儿用乐器演奏出对应动物的声音,并结合其他乐器创作出一段森林音乐。
3. 让每个小组依次表演他们创作的森林音乐,其他幼儿可以通过听觉感知来猜测对应的动物。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让幼儿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音乐与森林的其他元素结合,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创作作品和反馈意见。
3. 通过小组演出评估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扩展:1. 继续探索不同的音乐风格,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让幼儿了解更多音乐形式。
2. 制作简易乐器,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并演奏,加深他们对乐器的理解和兴趣。
3. 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创造力。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奥尔夫对幼儿的好处
奥尔夫对幼儿的好处一、引言奥尔夫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它旨在通过音乐、舞蹈和游戏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其智力、情感和身体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中,奥尔夫教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奥尔夫对幼儿的好处。
二、促进幼儿身体发展1. 增强幼儿协调性奥尔夫教育中的音乐、舞蹈和游戏等活动可以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协调性,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例如,在跳舞时,孩子需要按照音乐节奏进行动作,这可以帮助他们掌握节奏感和协调性。
2. 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奥尔夫教育中的手工制作活动可以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例如,在制作简单乐器时,孩子需要用手拧紧螺丝钉、用锤子敲打木板等,这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手部精细动作技能。
3. 增强幼儿身体灵活性奥尔夫教育中的舞蹈和体操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增强身体灵活性。
例如,在跳舞时,孩子需要进行各种动作和姿势的转换,这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身体柔韧性。
三、促进幼儿智力发展1. 提高幼儿音乐素养奥尔夫教育中的音乐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音乐素养。
例如,在学习简单乐器时,孩子需要学会辨认不同音符和节拍,这可以帮助他们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2. 增强幼儿创造力奥尔夫教育中的游戏和手工制作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创造力。
例如,在制作简单乐器时,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乐器,这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创造性思维。
3. 提高幼儿空间感知能力奥尔夫教育中的舞蹈和体操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体操时,孩子需要掌握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姿势,这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空间认知能力。
四、促进幼儿情感发展1. 增强幼儿自信心奥尔夫教育中的音乐、舞蹈和游戏等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增强自信心。
例如,在跳舞时,孩子需要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2. 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奥尔夫教育中的合唱、合奏等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合作精神。
例如,在合唱时,孩子需要与其他同学协调呼吸和声音,这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团队合作。
用奥尔夫音乐教学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 时 的 自我 把 握 能 力 , 展 与 他 人 合 作 能 力 , 理人 际 关 系 的 发 处 能 力 , 养 情 商 等 方 面 都 有 一 定 的促 进作 用 . 是音 乐 教 学 功 培 这 能 的重 要 体 现 和组 成 , 是 器 乐 教 学 社 会 功 能 的体 现 。 乐 器 也 在 演 奏 时 。 儿 必 须 注 意 指 挥 , 会 管 理 自己 . 时 要 兼 顾 与 别 幼 学 同 人 的合 作 , 响 的 时 候 要 敢 于 “ 来 ” 不 该 突 出 时要 努 力 使 自 该 出 , 己 的声 音 与别 人 融 合 得 当 , 乐 的 传 递要 不露 痕迹 。 音 4 听力 训 练 : 尔 夫 的 音 乐 教 育 中 的 听 力 训 练 . 开 放 式 . 奥 以 的观 念 , 听 力 训 练 内容 上 , 强 调 从 对 音 乐 诸 要 素 到 音 乐 的 在 更 结构 、 格 、 风 主体 内容 、 乐 思 想 这样 一个 大结 构 系 统 中 组织 。 音 5节 奏 训 练 : 尔 夫 音 乐 在 其 音 乐 教 育 实 践 中 提 出 的 “ . 奥 原 本 的 音 乐 ”在 教 育 行 为 上 是 将 语 言 、 作 、 乐 融 为 一 体 , , 动 音 在 教 师 的指 导 下 , 学 生 亲 自参 与 , 至 自行 设 计 , 兴 表 演 。 由 甚 即 这 种 表 现 产 生 自纯 粹 的 内 心 需 要 , 即是 一 种 本 能 ,而 能 够 把 语 言 、 作 、 乐 融 在 一 起 的最 核 心 、 基 本 的要 素 就 是 节 奏 。 动 音 最 节 奏 训 练 是 教 学 的入 门先 导 , 是 教 学 内容 和 方 式 的 基 础 。 也 ( )Βιβλιοθήκη 尔 夫音 乐教 学 的特 点 二 奥
小花朵教案中班奥尔夫音乐
小花朵教案中班奥尔夫音乐幼儿园班级:中班教学目标:1.了解奥尔夫音乐的概念,了解奥尔夫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
2.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受力。
3.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奥尔夫乐器(如木琴、铃琴、木板等)。
2.音乐教材。
3.幼儿喜欢的歌曲CD。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准备一些奥尔夫乐器,让幼儿观察和摸索。
2.教师向幼儿介绍奥尔夫音乐的概念,告诉他们奥尔夫音乐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方法。
3.教师播放一段奥尔夫音乐,引导幼儿聆听、感受。
第二步:体验1.教师带领幼儿体验奥尔夫音乐的节奏感,用拍子和节拍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如:“拍拍手”,“踩踩脚”等。
2.教师向幼儿呈现一张有节奏符号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符号的节奏进行身体的动作,如:慢慢走、快快跑等。
3.教师带领幼儿使用奥尔夫乐器进行简单的演奏,如:用木琴演奏一首简单的童谣。
第三步:创作1.教师给幼儿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创编,如:摇摆、转圈等。
2.教师带领幼儿用奥尔夫乐器来创作一段简单的音乐,鼓励幼儿进行合作创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教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鼓励幼儿对音乐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第四步:结束1.教师呈现一些奥尔夫音乐的视频,让幼儿观看,并用简单的语言给他们讲解视频中的内容。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向幼儿提问:“你们知道奥尔夫音乐是怎样的吗?你们觉得奥尔夫音乐好听吗?你们有没有想过以后学奥尔夫音乐呢?”3.教师告诉幼儿,如果他们对奥尔夫音乐感兴趣,可以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带他们去音乐学校学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奥尔夫音乐很感兴趣,他们对奥尔夫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亲自动手进行演奏。
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表现力,对节奏感的把握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奥尔夫教学法基本内容
奥尔夫教学法基本内容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
奥尔夫教学法主要通过音乐和身体运动,帮助儿童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它关注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感知体验,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1. 音乐活动:音乐是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内容。
通过音乐活动,教师可以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音感。
音乐活动可以包括唱歌、鼓打、击乐、音乐创作等,帮助儿童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2. 舞蹈和身体运动: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儿童的身体感知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培养。
通过舞蹈和身体运动,教师可以帮助儿童感受节奏、表达情感,并培养他们的空间感和协调能力。
舞蹈和身体运动常常和音乐结合,让儿童在音乐的引导下进行有节奏的运动,增强他们的体验和表达能力。
3. 创造性的活动: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活动,例如让学生编写自己的歌词、设计舞蹈动作、创作简单的乐曲等,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合作学习: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合作完成音乐演奏、舞蹈表演等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儿童可以相互倾听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儿童主导学习:奥尔夫教学法倡导儿童主导学习,即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求,由他们自己选择和探索学习内容。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通过音乐和身体运动等活动,帮助儿童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它注重儿童的创造力和感知体验,倡导合作学习和儿童主导学习,使教学更加有趣和有效。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著名的音乐教学法,始于德国,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力。
它以孩子们的情感和参与为基础,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体验音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交往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显著,以下将从适合幼童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特点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学目标1.调动幼童的兴趣和激发音乐情感。
小学生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知识储备太少,音乐经验过于乏味。
因此,要想让小学生对音乐抱有浓郁的热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到音乐的魅力。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通过音乐活动来激发幼童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音乐。
2.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表现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非常注重孩子们的音乐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老师可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让孩子们学习音乐表演的基础技巧,比如节奏和音程的感知,以及双手配合演奏乐器等。
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来增强音乐的感知,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音乐,提高艺术素养和表现能力。
3.加强孩子们的音乐交往能力。
音乐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艺术,而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孩子们在协作中学习音乐。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一起合奏乐曲,并对每个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从而加强孩子们的音乐交往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体验到音乐交流的乐趣,还可以学会如何互相帮助和理解。
二、课程内容1.利用故事情节渗透音乐知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渗透一些音乐知识给孩子们。
故事情节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的体验。
比如在《彼得和狼》这个故事中,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听懂各种乐器演奏的音效,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
2.利用歌谣教唱乐曲歌谣是小学生最喜欢的音乐形式之一。
比如《小兔子乖乖》、《大排舞》等歌曲,都是孩子们爱唱的歌曲。
老师可以利用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法,将歌谣教唱变成有趣的音乐活动。
奥尔夫教学设计幼儿园
奥尔夫教学设计在幼儿园中的应用近年来,奥尔夫教学设计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奥尔夫教学设计是一种源于奥地利音乐家克尔夫·奥尔夫的教学法,通过音乐与动作的结合,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其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本文将就奥尔夫教学设计在幼儿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奥尔夫教学设计的理念奥尔夫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头、手、心”的统一。
通过头脑思考、手的动作和心情感受的结合,激发幼儿全面发展。
奥尔夫教学设计强调全人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功。
二、奥尔夫教学设计的特点1. 针对幼儿特点:奥尔夫教学设计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2. 高度互动:奥尔夫教学设计强调幼儿的参与和互动,通过音乐、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跨学科整合:奥尔夫教学设计以音乐为载体,融入各学科知识,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幼儿的语言、数学、科学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奥尔夫教学设计在幼儿园中的应用1. 音乐活动:幼儿园借助奥尔夫教学设计,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如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节奏感。
2. 游戏教学:奥尔夫教学设计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认知、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
3. 角色扮演:奥尔夫教学设计提倡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来学习,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幼儿能够切身体验到不同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4. 绘画艺术:奥尔夫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通过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奥尔夫教学设计在幼儿园中的优势1. 强调实践操作:奥尔夫教学设计通过实际操作,使幼儿能够亲身体验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2. 个性化教学:奥尔夫教学设计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合适的教学活动,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新型音乐教学法。
它融合了音乐、美术、语言、舞蹈、戏剧等多种表现方式,旨在通过游戏、探索和体验,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本文将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原则1.儿童为中心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认为,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目的是围绕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进行。
因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创设具体生活情境,使学习具有直观感性、积极性和趣味性。
2.游戏为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张以游戏为主要手段进行教学。
游戏是儿童天性中最基本的表现方式,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启发儿童的潜能、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感知为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认为,儿童学习音乐的首要任务是感知,教学要注重发挥儿童的感性认识能力,使其通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全面、深入、灵敏地感知音乐的内在特征和外在表现形式。
4.综合平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张实现综合平衡,即在教学中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使教学具有完整性和多样性,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
1.运用游戏培育音乐兴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意音乐教学与游戏的结合,通过游戏的活动方式、场所和环境来创造宜人、轻松的氛围,使幼儿感到轻松高兴并乐于接受音乐教学。
比如音乐搜寻游戏、音乐家的角色扮演游戏、通关游戏等,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提高幼儿音乐感知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活幼儿的感官,以听觉、视觉为主,逐渐让他们获得音乐的基本概念,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判断力。
在扮演动物和成年人的歌唱活动中,幼儿只能根据歌词来确定是动物还是成年人唱的歌曲,这样可以激活幼儿的听觉感知;制作简易乐器,体验乐器的声音,通过视觉观察乐器的变化,锻炼幼儿的视觉感知能力。
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以德国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命名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将音乐、言语、动作和节奏相结合,通过游戏和集体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身体协调能力。
下面将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目标、原则以及具体实施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作用。
1. 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如唱歌、打击乐器、舞蹈、音乐游戏等,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与其他儿童合作演奏乐器、合唱歌曲等活动,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 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音乐与言语、动作和节奏相结合,通过律动的身体运动,激发幼儿的大脑发育,促进幼儿形体的协调发展。
音乐活动还能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听觉和观察力,在听、说、唱、读、写等多种方式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创作活动,如自由创作、即兴演奏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通过声音和乐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了他们的艺术气质和审美意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施中遵循以下原则:1. 游戏性原则。
幼儿对于学习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游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游戏的性质让幼儿可以在放松和享受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合作性原则。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合作和集体,通过和其他幼儿一起演奏、合唱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协调他人,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
1. 创设音乐教室和音乐环境。
在幼儿教室中划出一个特殊的音乐角落,摆放各种乐器,如小鼓、编钟等,营造出一个适合音乐教学的环境。
2. 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教材。
选择音符简单,旋律易记的儿歌和童谣,适合幼儿的音乐教材,让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
奥尔夫音乐游戏
奥尔夫音乐游戏引言:奥尔夫音乐游戏是一种音乐教育方法,旨在通过互动和游戏的方式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才能。
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于20世纪中叶创立,奥尔夫音乐游戏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音乐教育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奥尔夫音乐游戏的背景、核心原则以及对儿童音乐教育的益处。
背景:奥尔夫音乐游戏源于卡尔·奥尔夫对儿童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他认为,儿童天生对音乐具有天赋和兴趣,应该通过合适的教育方法来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
奥尔夫深信,音乐教育应该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相结合,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核心原则:奥尔夫音乐游戏的核心原则是通过互动和游戏的方式来学习音乐。
游戏是儿童天性中最自然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技巧和知识。
奥尔夫音乐游戏注重整体性的学习,将音乐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以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
此外,奥尔夫音乐游戏还强调集体合作和创造力的培养,让儿童在团队合作中体验乐趣,并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益处:1. 培养音乐兴趣:奥尔夫音乐游戏通过愉快的游戏体验,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儿童会通过亲身参与和表演等方式,逐渐培养出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发展音乐才能:奥尔夫音乐游戏注重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乐理、节奏、音准等基本要素,儿童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音乐技巧,并培养出对音乐的敏感和理解力。
3.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奥尔夫音乐游戏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儿童需要与队友合作完成音乐表演或创作,从而培养出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通过集体合作,儿童可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增强自己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4. 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奥尔夫音乐游戏注重儿童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通过创作、即兴表演等活动,儿童可以自由发。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指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
该方法以儿童的音乐天赋和音乐感知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儿童的音乐综合能力,通过音乐游戏、合唱、器乐演奏等形式,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本文将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方法。
小班音乐律动活动是指针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的音乐律动训练。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处于身体发育和音乐感知的初级阶段,他们对音乐节奏和律动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为这一目的而设计的。
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可以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音乐律动训练。
其一,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游戏,可以调动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使音乐律动训练变得轻松而有趣。
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可以利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音乐律动训练,比如“模仿游戏”、“故事串联游戏”、“小组合作游戏”等,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和律动感。
其二,合唱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合唱活动,通过集体合唱来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和合作能力。
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可以进行简单易学的合唱训练,比如教唱一些简单的儿歌、童谣,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唱,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音乐记忆和节奏感,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其三,器乐演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体验即学习”的教学理念,通过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器乐演奏,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协作能力。
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可以利用一些简单易学的器乐器材,比如小鼓、铃铛、木鱼等,教孩子们学习音符和节奏,让他们通过演奏器乐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和协作精神。
《声势—拍腿》奥尔夫音乐教案:培养学生协作和表达能力
如今,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公认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声势—拍腿”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教学技巧。
这种教学技巧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协作和表达能力,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声势—拍腿”教学方式是通过声音和节奏来带领学生进行协作活动。
奥尔夫教学法认为,音乐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形式,而是需要学生们共同参与和交流的活动。
因此,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们需要通过拍打自己的身体来发出声音和节奏,来达到协作和表达的目的。
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们会从鼓点、拍子和韵律等方面学到很多东西。
此外,通过参与这种协作式的音乐活动,学生们可以提高分组协作和互动交流的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同时,“声势—拍腿”教学方式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音乐兴趣,使他们更热爱音乐,更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
那么,在实施“声势—拍腿”教学方式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好相应的演奏乐器。
如鼓、小木棍、编钟等。
这些演奏乐器可以用来指导学生们节奏和韵律,让学生们更加明确和全面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教师需要注意分组的方式和数量。
在进行“声势—拍腿”教学方式时,学生们通常会被分为不同的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协作训练。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音乐水平,合理地分组,保证每个小组的人数不要太多或太少,以便于进行组内教学和组间比较。
还有一点就是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体贴他们每一个人的感受。
学生参与“声势—拍腿”活动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难度和挫折感。
教师要时刻鼓舞学生,积极引导他们面对困难,勇于尝试和创新,从而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声势—拍腿”教学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学生协作和表达能力的方法。
教师们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让学生们更加快乐地学习音乐,更加热爱这个神奇的艺术领域。
中班奥尔夫音乐大棒教案
中班奥尔夫音乐大棒教案教案标题:中班奥尔夫音乐大棒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奥尔夫音乐大棒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协作与合作能力。
3. 通过音乐大棒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和运动发展。
教学准备:1. 奥尔夫音乐大棒2. 音乐大棒指导手册3. 音乐播放设备4. 音乐播放列表5. 幼儿园音乐室或室外空间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 向幼儿介绍奥尔夫音乐大棒活动,解释活动的目的和规则。
-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随节奏拍手或跳舞,为活动做铺垫。
2. 分组活动:-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幼儿组成。
- 为每个小组分配一支奥尔夫音乐大棒。
- 向幼儿解释大棒传递的规则:每位幼儿在接到大棒后,要按照音乐的节奏传递给下一位幼儿,直到音乐结束。
3. 演示与实践:- 选择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播放音乐。
- 教师示范如何按照节奏传递音乐大棒,鼓励幼儿跟随示范进行实践。
- 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4. 变化与挑战:- 逐渐增加音乐的节奏,提高难度,让幼儿面对更大的挑战。
- 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传递方式,如高高举起大棒、低低传递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5. 结束活动:- 播放一首轻松的音乐,让幼儿自由运动,放松身心。
- 让幼儿回顾活动过程,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尝试其他乐器,如小鼓、钢片琴等,与音乐大棒进行合奏。
2. 制作简单的音乐大棒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鼓励幼儿在音乐大棒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动作和表演。
评估与反思: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记录他们的进步和困难。
2. 收集幼儿对活动的反馈和意见,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案提示: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幼儿的合作与协作能力,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和支持。
2.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和节奏,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进来。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以卡尔·奥尔夫为代表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它主要通过歌曲、器乐、舞蹈等形式,使儿童通过感官的参与和创造,通过情感的体验和表达,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
它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公认为一种有效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奥尔夫音乐教育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儿童能够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儿童会通过唱歌、演奏乐器、跳舞等方式感受音乐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 增强儿童的音乐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包括音感、节奏感、听觉记忆力、和声感等。
通过练习唱歌、演奏乐器等活动,儿童可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育通过合唱、合奏等合作形式,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儿童需要与其他同学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他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儿童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创作歌曲、编排舞蹈等方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培养儿童音乐能力的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
它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儿童愉快地参与音乐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音乐教育方法。
中班奥尔夫音乐《草原上的舞会》教案音乐
中班奥尔夫音乐《草原上的舞会》教案音乐一、引言本教案主题为中班奥尔夫音乐《草原上的舞会》,旨在通过音乐活动的方式,帮助幼儿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强其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教案将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以《草原上的舞会》这首乐曲为例,设计一系列的音乐活动,旨在为幼儿创造一个愉悦、互动的音乐学习环境。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欣赏音乐,感受草原的美丽和活力;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4. 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准备1. 音乐设备:保持音乐设备正常运作,确保音质清晰;2. 教具准备:草原景物图片、幼儿合唱歌谱、舞蹈道具等;3. 环境布置:在教室里贴上草原景物图片,摆放适当的舞蹈道具,创造出仿佛置身于草原的氛围。
四、活动流程1. 欢迎引导1. 引导幼儿坐到音乐活动区域,做好准备听音乐;2. 介绍本次音乐活动的主题和乐曲《草原上的舞会》。
2. 欣赏音乐1. 播放《草原上的舞会》音乐;2. 引导幼儿专心倾听,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3. 通过询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描述他们在听音乐时所想到的画面或情感。
3. 幼儿合唱1. 介绍幼儿合唱的概念和意义,并解释乐谱和歌词的含义;2. 分发合唱歌谱,教导幼儿跟随乐谱和节奏合唱《草原上的舞会》;3. 引导幼儿在合唱过程中表现出舞动的姿势和表情。
4. 草原探险1. 分发草原景物图片,并向幼儿展示;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的动物和植物,以及他们在草原上的活动;3. 鼓励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创造草原上的游戏场景。
5. 草原舞蹈1. 使用舞蹈道具,如彩带、羽毛球等,向幼儿展示舞蹈动作;2.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的练习;3.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舞蹈创作,以表达《草原上的舞会》中的场景。
6. 活动总结1.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音乐活动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2. 结合幼儿的描述和表现,让他们自由创作一段舞蹈,展示给其他幼儿观看;3. 关闭音乐,结束本次音乐活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1. 引言1.1 引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是一个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孩子们可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帮助孩子们通过声音、节奏和乐器的运用,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述,小班音乐律动活动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方法,案例分析以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意义。
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高小班音乐律动活动的教学质量,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快乐,享受学习的乐趣。
【2000字】2. 正文2.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通过音乐和律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这种教学法强调通过音乐创作、演奏、表演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音乐活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整合性音乐教育”,即在音乐教育中融入各种艺术形式和学科内容,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也能够感受到其他领域的文化和知识。
这种教学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学生参与、文化整合和综合发展。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践,学生可以得到更丰富、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为学生带来更积极、更富有成效的音乐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小班音乐律动活动的特点小班音乐律动活动是针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设计的音乐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 活泼有趣:小班音乐律动活动通常采用轻松活泼的方式进行,通过歌曲、舞蹈或打击乐器等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主题:奥尔夫音乐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奥尔夫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通过体验奥尔夫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参与奥尔夫音乐制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奥尔夫音乐乐器(木琴、铃铛、钢琴等)2. 音乐素材:选取一些适合幼儿的简单、欢快的音乐。
教学过程:引入:1. 老师向幼儿介绍奥尔夫音乐,并解释它的特点是由乐器和唱歌组成的,有很多都是我们自己制作的。
2. 老师播放一段奥尔夫音乐,引导幼儿欣赏。
活动一:音乐感知1. 安排幼儿围成一个大圈。
2. 老师用乐器演奏一段音乐,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动起来。
3. 老师给幼儿展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让他们亲自尝试。
例如,让幼儿亲手敲击木琴、摇铃铛等。
4. 老师与幼儿一起模仿动物的叫声,用乐器演奏出来,让幼儿猜猜是哪种动物。
活动二:音乐表达1. 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首简单的歌曲。
2. 老师教导幼儿使用乐器伴奏,并用音乐和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3. 老师让每个小组依次表演自己准备的歌曲,并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尽情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活动三:音乐制作1. 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简单的节奏或旋律。
2. 老师为每个小组分配乐器,并指导他们用乐器演奏自己准备的节奏或旋律。
3. 老师安排每个小组的演奏顺序,并组成一个音乐队。
4.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排练,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5. 当每个小组准备好后,老师组织幼儿一起举行一场小型音乐会,展示他们的音乐制作成果。
总结:1. 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针对奥尔夫音乐的活动。
2.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3.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延伸活动:1. 给幼儿准备一些音乐游戏,如听音辨识、音乐接力等,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
2. 鼓励幼儿在家尝试制作音乐乐器,如用空罐子做鼓、用纸制作口哨等,增加他们对音乐制作的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奥尔夫音乐的教学,幼儿能够通过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幼儿案例分享 幼儿园音乐教育
【导语】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分享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中的案例,并探讨其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是20世纪初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基于他对儿童音乐天赋的观察和研究而开发的一种音乐教育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音乐的整体性,注重发展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通过合唱、合奏、合作等方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践1.音乐游戏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在幼儿园中,老师们会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情趣。
2.打击乐演奏奥尔夫音乐教育重视打击乐演奏的训练,幼儿园中常常设有打击乐器的练习区,老师们引导幼儿学习节奏、鼓掌、敲击乐器,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3.歌唱活动歌唱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幼儿园中常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歌唱活动,让幼儿通过唱歌来体验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4.舞蹈表演奥尔夫音乐教育也注重舞蹈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幼儿园中常常组织舞蹈表演活动,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舞蹈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意义和影响1.培养音乐兴趣奥尔夫音乐教育以其富有趣味性和活泼性的特点,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为他们之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发展音乐能力奥尔夫音乐教育重视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音乐游戏和练习,能够提升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为他们的音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促进全面发展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音乐教育与整体素质教育的结合,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发展,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4.培养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能力,通过音乐演奏、歌唱、舞蹈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音乐中得到自我表达和创造的乐趣。
奥尔夫音乐找朋友幼儿教案
奥尔夫音乐找朋友幼儿教案教案标题:奥尔夫音乐找朋友幼儿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奥尔夫音乐找朋友的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教学内容:1. 奥尔夫音乐找朋友的规则和玩法介绍。
2. 音乐游戏的进行和指导。
教学准备:1. 奥尔夫乐器(鼓、木琴等)。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图片或卡片,上面有不同的动物图片。
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 与幼儿们打招呼,引起他们的注意。
- 准备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们跟着节奏拍手或跳舞,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
2. 介绍游戏规则:- 向幼儿们展示一张动物图片,并告诉他们这是一只孤独的动物,它正在寻找朋友。
- 解释游戏规则:当音乐播放时,幼儿们可以自由移动,但当音乐停止时,他们需要找到与自己的动物图片相匹配的伙伴。
- 演示一次游戏过程,确保幼儿们理解规则。
3. 进行游戏:- 分发动物图片给每个幼儿,确保每个人都有一张不同的动物图片。
- 播放音乐,让幼儿们自由移动。
- 当音乐停止时,幼儿们需要寻找与自己动物图片相匹配的伙伴,并一起站到一起。
- 检查每对伙伴是否正确匹配,并给予肯定的鼓励。
4. 反思和总结:- 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游戏过程,询问他们找到了多少个正确的伙伴。
- 引导幼儿们思考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教学延伸:1. 增加游戏难度:可以增加动物图片的数量,让幼儿们在更多的选择中进行匹配。
2. 创造性发挥:鼓励幼儿们创造自己的动物形象,并用音乐和舞蹈来表达。
3. 分组合作:将幼儿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音乐找朋友的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们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2. 评估幼儿们是否能够正确匹配动物图片。
3. 收集幼儿们对活动的反馈和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们发生意外伤害。
2. 适当调整游戏难度,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准备阶段(2007、5——2007、6)
(1) 收集情报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
(2) 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7、7——2008、6)
(1)调查幼儿合作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因素。
(2)奥尔夫音乐的学习与培训。
(3)全园选择四个班级开设奥尔夫音乐教学。
2、预期目标
(1)奥尔夫音乐强调音乐与动作的结合,这就是说:单凭自己的口、手、耳的感受是不够的,如果能通过自己肢体的动作(“闻乐起舞”),去进一步地感受音乐,或者更形象地说:让音乐通过动作溶化幼儿的体内,这样的感受必然更生动、更深刻,从而让幼儿喜欢上奥尔夫音乐课,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做铺垫。
(4)团体性的教学,在教学活动当中,老师是一个活动的引导者,他设计活动让孩子能够即兴、能够创作,并且能够通过音乐来活化自己,与自己和谐相处,进而与别人一起合奏!
5、实践的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性的,是主体内在潜能的自觉开发和价值的自我实现,其意义在于使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的自主交互性活动中主动进行认知改组,统合、完善,从而获得知识经验、情感、智慧、能力、个性等素质以及友爱、合作、人生价值和创造性等潜能的发掘和发展。教学不是将知识以成品的方式教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活动,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是内部新旧经验获得整合,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
(2)渐进性的教学,回想幼儿在妈妈的手中是如何成长,妈妈怀中抱着宝宝摇着、哼唱着、看图说故事,慷慨不求回报的给予。孩子在这样的丰富经验当中,一岁之后他便开始牙牙学语,从听、说、直到六岁进入读、写。音乐教学不也就如同语文的学习,亦是通过经验、探索、创造才通往认知。
(3)创造性的教学,创造力是孩子与生俱来最丰富的潜能,它将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减,甚至骤减。根据美国另一项统计,5岁以下的孩童创造力高达90%;5-7岁的孩子只有10%的创造力;而8岁以上的孩子却只剩下2%的创造力。所以我们要能够把握孩子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来设计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只要用些许的力气,孩子就能够创意百分百。
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作者:应伟红老师 时间:2008-11-20 21:46:00
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越来越多的工作要求人们通过团队的合作来完成,个人的力量将显得孤立无援,在这种时候,合作能力将比其他的专业技能显得更为重要。据专家研究,幼儿时期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最佳时期,然而现在的社会现象表明:幼儿惟我独尊、自私等不良的行为习惯日益明显,不善于交往、不会合作等能力问题越来越严重,教师虽然在此方面也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引导幼儿,但是收效甚微。怎样才能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会交往,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到团体的力量,从而使他们的分工、交往与合作等能力得到培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和同伴的相处方式是最融洽的。然而目前幼儿园现行的音乐教学活动设计中,在对孩子进行音乐的定向培养上存在专业化倾向,过于注重音乐的技能技巧训练,轻视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忽视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较单一。
(1)统合性的教学,教学里面统合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图画。根据美国的统计,学龄前的孩子专心时间仅有一个广告的时间。所以一个音乐的主题,通过了音乐,跳成了舞蹈、扮演成戏剧,画成音乐图,甚至用乐器演奏出来。由此,让孩子看到音乐所有的变化,他不但听到了音乐且看到了音乐,他知道音乐的存在,而且这存在是原本就存在于他自己。
(4)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案例记录、分析。
(5)观察幼儿在奥尔夫音乐教学环境下,幼儿合作能力表现的变化。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8、7——200 Nhomakorabea、9)
(1)整理分析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素材。
(2)做好后测,分析研讨,撰写研究报告。
(3)活动实录或案例集。
四、研究过程与分析
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就是运用它的原本性音乐教育原理,它是与动作、语言乐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需要人们亲自参与的活动,因此需充分发挥教师、幼儿、家长的主动性,形成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家长与幼儿、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关系,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让孩子们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过程,就是培养幼儿合作认知、合作情感、合作意志和合作行为的统一教育过程。
通过学习培训、专家咨询、网络查询、奥尔夫相关专业著作的学习,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对奥尔夫音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智能上。运用奥尔夫音乐进行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通过教学尝试,感觉到幼儿的音乐素养确实提高很快,而且幼儿在合作能力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例如:在演奏、戏剧观摩、比赛等活动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觉得很有必要挖掘出奥尔夫音乐原理与幼儿合作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
(2)情境教育:情境教育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在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构建的。“情境教育”之“情境”是“有情之境”,是“活动之境”,是一个有情有趣的网络式的师生互动的广阔空间。情境教育不仅从哲学上找到依据,而且还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心理场等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经过多种途径了解,我们觉得奥尔夫音乐能解决我们的难题。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是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为儿童们精心设计的音乐,受到音乐教育界的广泛欢迎。奥尔夫音乐是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需要人们亲自参与的活动,它是通过音乐、集体演奏、舞蹈、戏剧等艺术活动,促使形成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家长与幼儿、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关系,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幼儿建构多元发展的基础及展现幼儿的合作能力。它对中国幼儿音乐教育改革起了积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的幼教领域掀起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热,纷纷在幼儿园开展了奥尔夫音乐的实践,如北京崇文三幼、小牛津双语才艺幼儿园等均以奥尔夫音乐为办园品牌。
二、研究概述
1、研究内容
如何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我们将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奥尔夫音乐是以团体性作为自己流派的四大特点之一的,因此在教学案例设计中,教师首先就要把能科学有效的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教材整理出来并作记录,然后考虑怎样使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快速地与同伴商量、分工?幼儿们在音乐活动中该如何保证集体活动的质量?怎样将奥尔夫音乐教育所获得的交往能力运用于生活,以促使形成良好的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家长与幼儿、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关系,从而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以及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策略,都是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认知。
合作认知,主要是指对合作的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与评价,合作认知在合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只有了解体验了合作对于自身和他人带来的方便、愉悦、成功等结果之后,才能使之产生相应的合作欲望。若没有正确的合作认知,就很难形成自觉的合作情感和合作行为,只能是“为了合作而去合作”。在理解合作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还需要使儿童在行为实践中逐步体会到不合作的危害性,从而为其自觉进行合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3)音乐教育体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经过时间与实践验证的一些比较成熟的音乐教育体系,如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前苏联卡巴列夫斯基和他的教学大纲: 达尔克罗兹认为:“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 奥尔夫认为: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卡巴列夫斯基认为: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
(2)提高教师在音乐游戏、演奏活动、戏剧活动等需要幼儿分工、合作环节中的指导策略,使教师养成良好的反思意识。
(3)通过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从而使幼儿的合作意识能有明显的增强,能够与同伴主动交往、互相合作,共同解决游戏活动中的问题。
3、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具体有以下方法:
6、主要概念界定 :
(1)音乐开放教学:以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合作能力为导向,建立一种以合作性等为特征的培养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合作活动,让幼儿在经历音乐实践过程中感受合作的意义和需要。
(2)玩:玩能锻炼人的体力,也能开发人的智力,玩是一个人身心自由的需要,也是集体合作的精神产生的源泉,玩,令人兴奋,令人鼓舞,更能引导孩子去开拓新的领域、尝试新的组合,去实现惊人的新成就。
(3)玩“音”:就是让孩子带着愉快的心情和同伴一起去做、去听、去唱、去跳,在轻松的氛围中去感受、去表演、去陶冶、去发现、去创造。
兴趣是推动幼儿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一种轻松 和娱乐的心境中完成任务。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地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呢?就是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帮助幼儿克服不良心理,大胆与幼儿交往合作。奥尔夫音乐教育被国外称为:“从钢琴凳上(教师)、从座位上(孩子们)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它是一种动态的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不需要懂任何乐理知识,而是通过自己亲自参与,从亲身的体验中感受音乐。比如在《走走、跑跑、停停》的游戏中,老师让孩子光着脚随意走动,目的在掌握孩子走的频率。然后根据孩子走的速度敲击鼓,请孩子听鼓声走,在走的过程中孩子是在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老师以提高一倍的速度敲鼓,孩子自然会跟着这个速度小跑起来,这是孩子在体验八分音符的时值。在此基础上请孩子听到鼓声停,立即找一个朋友一起造型,找三个、四个、五个孩子拉手,这是孩子在感受乐句的开始和结束,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合作精神。奥尔夫就是这样从人类最常见,最普通的走跑开始,训练孩子的节奏和合作能力的。通过身边做普通的事例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从而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对与同伴合作保持一种持续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