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06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转型_基于五普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
第一次经济普查百题问答
第一次经济普查百题问答1、什么是经济普查?经济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它包括几乎所有的国民经济活动。
据测算,我市经济普查涉及的范围大约占GDP的96%左右。
经济普查是我国新调整的经济统计项目,是将原有的第三产业普查、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合并,并把建筑业纳入普查范围,统称为经济普查。
经济普查是国民经济结构和基础的主要数据来源,其普查周期为五年一次,除此次经济普查在2004年进行,以后均在逢3、8年份进行。
2、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由来?第一次经济普查是国务院对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调整而产生的,是将原定于2003年在全国进行的第三产业普查推迟,并与计划在2005年及2006年分别进行的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合并,同时将建筑业纳入普查内容,统称为经济普查,国务院决定2004年在全国进行第一次经济普查。
经济普查以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经营户为对象,主要普查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变化情况。
该项普查以后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与逢6的年份和逢0的年份分别进行次的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统称为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3、我国为什么开展第一次经济普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2003年,我国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左右。
但目前对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把握还不够全面,了解还不够深入。
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
这对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改进宏观调控,开拓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健全统计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开展经济普查,是掌握国情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工作;是履行政府职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任务;是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推进统计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减轻基层负担,提高统计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
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_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_经济普查工作总结经济普查工作是国家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查和统计,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
作为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的参与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也体验到了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这次工作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此对这次经济普查工作进行总结,以便今后的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和高效。
一、工作总结1.工作成绩本次经济普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在完成率方面,我们共完成了98%以上的普查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其次在数据质量方面,通过我们的工作,大部分普查数据都得到了准确、完整的记录,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也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优势,各项工作任务都能够协调配合,有效地完成任务。
2.存在问题在本次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流程不够清晰,导致了一些工作任务出现了交叉和重复的情况;(2)普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在普查工作中存在马虎、敷衍等问题;(3)普查工作中的技术手段和装备有待提升,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和延误。
3.经验教训通过这次经济普查工作,我们也吸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以便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1)明确工作流程,划分任务清晰,避免出现交叉和重复的情况;(2)加强对普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在普查工作中提高人员素质,确保工作质量;(3)提高技术手段和装备的水平,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二、工作展望1.优化工作流程针对本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将优化工作流程,明确任务分工,避免出现交叉和重复的情况。
完善工作制度和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加强人员培训今后我们将加强对普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工作质量。
特别是在普查技术方面,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普查人员的操作水平。
3.提高技术手段和装备今后我们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手段和装备的水平,采用先进的普查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普查数据可以对当前的经济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以下是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的总结:
1. 组织工作良好:为了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同时,我们成立了普查工作小组,成员都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分工明确,协作默契。
2. 数据准确性高:在普查过程中,我们对参与普查的对象进行了充分的培训,并提供
了详细的普查指南,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填写普查表格。
我们也进行了多次核对
和校验,尽可能排除数据错误。
3. 进度控制得当:我们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合理安排了时间,并定期对工作进展进行检
查和评估。
通过适时调整和分配工作任务,我们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数据采
集的进度也不断提高。
4. 解决问题及时:在普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和困难,但我们及时与相
关部门取得联系并解决了这些问题。
我们也听取了参与普查的对象的意见和反馈,并
对一些疑问进行了解答,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5. 结果分析到位:在完成普查工作后,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整理,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并制定了相应的报告。
这些结果和结论对于政府决策具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优
化工作流程,提高普查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及其应用
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及其应用I. 导言经济普查是一项重要的统计调查,通过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面、深入、准确的调查,为国家政策制定和公共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本文将对经济普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具体案例。
II. 经济普查数据的基本情况经济普查是对全国企业、机构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的一次人口普查,旨在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经过多次普查,现在我们可以获得企事业单位、机关事业单位、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单位的详细信息,包括从业人数、产值、利润、税收等各种经济指标。
III. 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通过对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各个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下为具体案例:1. 制造业在制造业方面,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制造业向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升级。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
然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小型企业的薄弱环节和产能过剩等。
2. 服务业在服务业方面,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高端化的趋势。
其中,金融、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服务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然而,服务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无序竞争、低落的服务效率和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
3. 农业在农业方面,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农业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
一方面,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正在被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劳动力流失也逐渐加重,引起了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
同时,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耕地资源减少等因素也对农业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IV. 经济普查数据的应用除了了解我国各个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外,经济普查数据的应用还有很多。
以下为具体案例:1. 经济决策的参考依据经济普查数据是经济决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政府可以通过分析经济普查数据,了解各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方案,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浅谈大数据时代经济普查数据分析与研究
浅谈大数据时代经济普查数据分析与研究1. 引言1.1 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生活中产生的数据量呈现爆炸性增长的趋势。
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主要体现在数据量的庞大、多样化和高速化上。
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对大规模数据的需求,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隐藏在其中的规律和关联,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方式。
1.2 经济普查的重要性经济普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可以为国家、地区和企业提供全面、准确的经济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制定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监测经济运行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普查可以帮助政府了解国家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劳动力状况等重要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对于企业来说,经济普查数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情况、消费者行为等信息,从而制定适应市场变化的战略。
企业也可以通过经济普查数据评估自身的市场地位、优化经营布局、提升效率和效益。
经济普查是国家、地区和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它可以为各方提供全面、准确的经济数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普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
2. 正文2.1 大数据对经济普查的影响大数据对经济普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大数据的出现为经济普查提供了更广泛、更全面的数据来源。
传统的经济普查主要依靠问卷调查和电话采访,数据获取有限且耗时费力。
而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平台获取海量数据,实现全面覆盖和实时监测。
大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能力为经济普查带来了更快速、更准确的数据处理方式。
第五次经济普查基本情况表指标
第五次经济普查基本情况表指标第五次经济普查基本情况表指标一、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经济普查数据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第五次经济普查是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进行的第五次全面经济普查,对于准确掌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第五次经济普查基本情况表指标,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经济普查数据的价值和意义。
二、第五次经济普查基本情况表指标的内容1. 经济总量在第五次经济普查基本情况表中,经济总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它涵盖了国民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反映了我国整体经济的规模和发展水平。
2.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第五次经济普查基本情况表中关于各个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以及各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态势。
这些数据可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企业进行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3. 就业状况就业状况是关于劳动力就业率、劳动生产率、职业结构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制定劳动力政策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力成本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4.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关于居民收入、家庭收入分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多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是评估我国经济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依据,也为改善社会收入分配格局和促进消费升级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5. 货物和服务流通货物和服务流通数据是关于零售业、物流业、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制定商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企业进行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三、第五次经济普查基本情况表指标的价值与意义第五次经济普查基本情况表指标的内容丰富多样,数据全面准确,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这些数据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就业状况、收入分配、货物和服务流通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国民经济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范文6篇
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范文6篇第1篇示例: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范文一、总结1. 人员组织及培训:为了确保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提前进行了人员的筛选和培训工作。
通过系统的培训课程,使参与经济普查的工作人员对调查流程和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提高了工作效率。
2. 调查对象覆盖率:我们在经济普查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各类媒体和宣传渠道,提高了调查对象的知晓度和参与率。
在保证数据真实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完整地覆盖了各类企业和个人,为经济数据的准确获取提供了保障。
3. 质量监控及数据分析:为了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不断加强对调查工作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数据汇总和分析阶段,我们运用了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4. 经验总结及问题整改:在经济普查工作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通过反思和总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为今后的经济普查工作积累了经验。
二、反思1. 调查对象的配合度有待提高: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调查对象对经济普查工作不够配合,导致数据缺失和不准确。
今后需要更加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调查对象的配合度,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亟待提升:在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我们发现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导致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未来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为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3. 经验积累和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在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问题和不足主要源于经验不足和制度不完善。
今后需要加强经验积累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和流程,提高经济普查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展望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为今后的经济统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揭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和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推动经济普查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年)
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年)全国经济普查是国家对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实时的调查和统计工作。
它是国家经济管理的基础,也是决策者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中国于19xx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年),这次普查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普查的背景、目的、方法以及普查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经济普查是为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情况而进行的大规模调查。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迅速,与国际接轨的需求日益迫切。
在此背景下,中国决定进行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以了解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
二、目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年)的目的是通过全面、准确地调查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获得关于国民经济的基本数据和分布情况,为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普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政府可以更好地把握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三、方法为了确保经济普查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年)。
首先,制定了详细的普查计划和调查问卷,明确了普查内容和调查对象。
其次,组织了大规模的普查人员培训,确保普查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最后,通过在全国范围内逐级组织、逐级核查,确保了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普查结果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年)提供了大量的宏观经济数据,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同时,普查结果还揭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五、普查的意义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年)的开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它不仅为政府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研究机构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
普查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成为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此外,经济普查的持续开展,有助于加强国家经济统计制度和方法的改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
第五次经济普查调研报告
第五次经济普查调研报告第五次经济普查调研报告一、引言第五次经济普查是我国政府进行的一项重要统计调查工作,旨在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本次报告将对第五次经济普查的背景、目标、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第五次经济普查作为一次全面调查,为政府决策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数据支持。
本次普查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了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和行业。
三、目标第五次经济普查的主要目标是了解我国经济的基本情况、结构和规模,分析产业的发展状况,为制定经济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普查还有助于加强我国统计体系建设,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方法本次普查采用了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样本调查、网格调查和现场检查等。
通过与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普查员可以获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同时,普查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
五、结果根据第五次经济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稳定和持续的增长。
工业领域仍然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服务业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农业方面,虽然受到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影响,但农业生产仍然保持了一定规模。
六、问题与建议虽然第五次经济普查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
首先,普查范围有限,部分地区和行业的信息尚未完全涵盖,需要进一步完善普查方法。
其次,在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数据失真和错误,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核查。
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模式的转变,未来的经济普查需要更加精准和全面。
七、结论第五次经济普查是我国一次重要的统计调查工作,为了解我国经济状况和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对普查数据的分析和总结,我们能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化,为制定有效的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普查方法和加强质量控制,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普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普调整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数据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五普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我国人口结构、分布、素质等方面的特点,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去除重复、错误和异常数据。
(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数据分类:根据研究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便于后续分析。
三、人口结构分析1. 人口规模根据五普数据,我国总人口为139271万人,较上一次普查(2000年)增加约6.84%。
其中,城镇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的53.73%;乡村人口为64255万人,占总人口的46.27%。
2. 性别结构我国男性人口为70815万人,女性人口为68156万人,性别比为103.06。
与上一次普查相比,性别比有所下降,说明性别结构逐渐趋向平衡。
3. 年龄结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0-14岁人口为23185万人,占总人口的16.61%;15-59岁人口为89645万人,占总人口的64.2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0644万人,占总人口的14.16%。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4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34%。
4. 教育程度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
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984万人,占总人口的12.14%;具有高中(含中专)教育程度的人口为21447万人,占总人口的15.36%;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为50157万人,占总人口的35.99%;具有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口为33123万人,占总人口的23.41%。
四、人口分布分析1. 地域分布我国人口地域分布不均。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低。
做好五经普普查登记的思考和建议
做好五经普普查登记的思考和建议一、了解五经普普查的背景和意义1. 五经普普查是指对GDP、人口、价格指数、就业和其他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全面、深入的普查和登记。
2. 这是政府和经济学家了解国家经济状况、发布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引导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二、五经普普查的重要性1. 五经普普查是全国经济统计的基础,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五经普普查的数据是企业发展、投资决策和市场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做好五经普普查登记的准备工作1. 加强宣传,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意识,让他们重视五经普普查的重要性。
2. 建立完善的统计系统和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如何做好五经普普查登记1. 加强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其执行五经普普查的能力。
2. 确保调查质量,严格执行调查规范和流程,杜绝统计数据的造假和失实情况。
五、总结回顾1. 五经普普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
2. 作为经济学家和国家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五经普普查,关注国家经济发展,为国家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个人观点和理解:五经普普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关注国家经济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政府和统计部门也应该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确保五经普普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可靠。
以上是我根据你提供的主题“做好五经普普查登记的思考和建议”所写的文章。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五经普普查是指对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行业的重要指标进行全面、深入的普查和登记,包括GDP、人口、价格指数、就业和其他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这项工作对于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引导企业发展,以及了解国家经济状况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五经普普查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政府需要了解经济的实时状况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
地方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方案模版(二篇)
地方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方案模版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关系社会发展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社会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省中央、省、市、区有关经济普查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琅岐镇实际,特制我镇经济普查工作方案如下: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有关情况1、普查的目的和意义经济普查的目的主要是全面掌握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___库及其数据库系统。
认真搞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对于我国进一步摸清第二、三产业情况,研究制定“__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优化产业结构,改进宏观调控手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健全经济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2、普查的对象和范围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本镇范围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教育与娱乐业、公共管理与社会___等。
3、普查的内容和时间经济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标志、从业人员、财务收支、资产状况,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和生产能力,主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税款开发的投入状况,个体工商户的基本情况等。
经济普查的标准时间是___年___月___日,时期资料为___年度。
4、普查的___和实施经济普查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参与部门多、工作难度大。
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___和领导,我镇已成立了琅岐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普查领导小组),负责全镇经济普查工作的___领导。
普查领导小组成员由镇分管领导和镇机关各组办负责人组成,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普查的___和协调,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普查机构。
经济普查数据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用的探索与思考
经济普查数据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用的探索与思考作者:骆悰申立苏红娟朱春节李长风来源:《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6期骆悰申立苏红娟朱春节李长风0 引言当前,大数据的应用已然成为学界热点。
就当前开展的相关工作来看,相对于开源数据,政府数据尤其是经济统计数据的相关应用研究较少。
经济统计数据包括统计年鉴数据和经济普查数据。
经济普查起源于工业普查。
2004年,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经济普查(简称一经普)。
彼时,由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调整周期性普查项目的通知》,将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合并,增加建筑业普查,是为第一次经济普查。
其后,每五年开展一次,分别于2008年完成了第二次经济普查和2013年的第三次经济普查(简称二经普和三经普)。
直辖市和省级普查与全国普查同步进行。
从一经普启动至今的10年间,经济普查数据的覆盖面和精确度不断增加,由于这是按照统一的方法、标准、时间、组织对我国所有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的全面调查,覆盖了国民经济第二、第三产业的经济总量、结构、分布和效益,可以全方位展示各个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使得经济普查数据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开源数据综合分析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由于经济普查数据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缺少成熟经验,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统计局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联合团队,对经普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开展系统探索,一方面力求对正在开展的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有所助益,另一方面形成相关经验,总结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1 经济普查数据在城市规划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国正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面对当前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制度等“五位一体”的全面转型,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从基于经验分析向基于大数据支撑的规划实践全面转型。
城市规划转型亟需经济数据支撑,为确保大数据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传统的人口、用地、经济类数据的重要性和精确度反而更加突出。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12月6日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我国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
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
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经过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全国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基本完成。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将分三次向社会发布普查公报。
现将第一号公报发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2004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516.9万个。
其中,企业法人单位325.0万个,机关、事业法人单位90.0万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10.5万个,其他法人单位91.4万个。
产业活动单位682.4万个,其中,第二产业167.5万个,第三产业514.9万个。
个体经营户3921.6万户,其中,第二产业588.7万户,第三产业3332.9万户(详见表1)。
表1 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与2001年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同口径数据比较,企业法人单位数增加了22.3万个,增长了7.4%。
其中,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共19.2万个,减少17.7万个,下降48.2%;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共45.6万个,减少40.2万个,下降46.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共40.6万个,增加10.6万个,增长35.2%;私营企业198.2万个,增加65.8万个,增长49.7%;其他内资企业6.2万个,增加2.5万个,增长66.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15.2万个,增加1.3万个,增长9.6%(详见表2)。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 我国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提升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我国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佚名
【期刊名称】《党的生活(青海)》
【年(卷),期】2007(000)009
【摘要】《中国中心城市的功能和空间结构研究》课题组对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进行分析后提出.按照国际经验,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000美元.人口城市化程度在30%至70%闻的国家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期;依此推断,未来10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将超过50%.这意味着我国人口中的大多数将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与此同时,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也在明显提升.这将是一个跨时代的历史变化.
【总页数】1页(P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9.5
【相关文献】
1.我国中心城市服务业辐射力差异比较--以19个副省级城市为例 [J], 王利军;胡树华
2.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省际比较研究——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的实证分析[J],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省际比较研究》课题组
3.我国中心城市服务贸易发展及路径选择——以北京和上海为例 [J], 梁瑞
4.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为例 [J], 刘向东;王增祥;邓会娟;韩健;郭海燕;张志伟;陈康
5.19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中心城市服务业特征与趋势比较研究——以北京、上海与广州为例 [J], 方远平;阎小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总结
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总结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近年来我市的一项重要调查工作,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经过广泛的调查和统计工作,我们对我市的经济状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从GDP总量来看,我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的GDP总量达到了XX亿元,相比去年增长了X%。
这一数字说明了我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从经济结构来看,我市的主要经济部门分布合理、互补性强。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均衡,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市经济的发展模式与转型升级的趋势相适应。
各个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也为我市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人才资源来看,我市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助力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经济普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市的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数量庞大,为我市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市还积极推进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通过优化人才政策和提供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前来我市创业和就业。
从经济发展环境来看,我市持续改善了营商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经济普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市的政府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审批流程简化,税收政策优惠力度加大,这些举措都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新和活力。
我市还加大了对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投入,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这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总结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通过对我市经济的全面调查和统计,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我市的经济状况。
在总结中,我们不仅欣喜地看到我市经济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还发现我市的经济结构、人才资源和发展环境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市的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提升等。
我们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准确把握形势,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为我市的经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有关情况汇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在这里向大家汇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有关情况。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对我国经济总体状况、经济结构以及各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了解的工作,对于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指导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经济普查工作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下面我将从普查任务、普查方法、普查结果等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普查任务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任务是了解我国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就业情况以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潜力。
根据普查任务书的要求,普查围绕国内生产总值、行业结构、市场主体、用电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对经济各领域的活动进行全面梳理。
同时,还要深入了解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等新经济发展动态,并开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诊断。
二、普查方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采用了更加灵活、高效的普查方法,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首先,我们建立了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库,通过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形成了全面、真实的经济数据,为宏观调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我们采用了面对面访谈、网络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确保了普查数据的全面、准确。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享数据资源,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和精确性。
三、普查结果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结果如下:1.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总量在过去五年内持续增长,GDP年均增速超过6%,经济增长态势平稳。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升级。
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也在转型升级中实现了良好发展。
3. 城乡发展差距有所减小: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加快的态势,城乡发展差距有所减小。
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扶贫政策,提升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4. 民营经济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统计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在过去五年内保持了较快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关于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的解读
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的解读一、前言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为一项全面了解国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基础性统计调查工作,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的开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会对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以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的工作。
二、什么是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是指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一项全面了解国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重要统计调查工作。
它是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摸底、清查和研究的一次重要调查。
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的开展,将有力地支持国家宏观调控,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的重要性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它是国家对经济社会状况进行全面摸底、情况分析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政府更准确地制定宏观政策和实施宏观调控,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是实施国家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重要基础,可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为未来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再次,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还是国家开展统计工作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这次普查,国家统计局可以完善相关的统计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未来的统计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积累。
四、对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的个人理解在我看来,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是我国统计工作的一次重要机遇。
通过这次普查,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掌握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为国家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每一个普查员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认真负责地完成普查任务,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总结第五次全国积极普查工作是一次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的重要统计调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 市 功 能规模
服务业
、
,
而 科 学 研 究 和 综 合技术
数 据 缺 乏 等各 种 原 因
国 内对 于 城市 功
质量 与 人 口 密度 以 及 人 口 规模
笔者 第
房地 产业 与其有 较 大 的 贡 献
、
能 的研 究还 远 远 不 够
究
,
重静态分类研
重 工业
、
、
一 步构建 用 于 主成 分 分析 方法 的
况
心 作用
另 外 因 为我 国 缺 乏 服务业 的统
个 指标基 本上 反 映 了城 市功 能 分
、
⑤第六 个 主 因子 反 映 了 城市 的 第 一
第 七 个 主 因子 ⑥
方面
。
计资料
析
。
,
难 于 进 行 系统 的 静 态 和 动 态 分
世纪 以后
,
析所涉 及 到 的 功能 专 门化 方 面 度方 面 以 及 规 模 方 面
有 学 者 认 为 这 种 转 型 与 企 业 组 织 的 变迁 有 着 重 要 的内在联 系
。
行 转 型 特 征 分析
,
包 括 不 同规 模
、
不同
进行 中外 城 市 相 关 内容 的 比 较 分析
,
。
服 务 于 总 部 的生
地 区 的城 市 和 县 市 区 进行 功 能 化 专 门化 的 比较 析
】 】 年 以来
,
年 全 国 分行 业社 会
对 中 国 城 市 的 综合 职
。
劳 动 者 人 数 资料
能 进 行 了 分类 分 析
将
年
个
国 际 上 关 于城 市功 能
城市分 为
个 职 能组 此外
,
大类
,
个 职 能亚 类 和
,
的研究 最频 繁的就 是 关 于 城 市 功 能从 部
。
周一 星
孙则听
,
门专 门化向功能 专 门化转变 的探 讨 在美 国
博导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金 资 助
博士
,
东华 大 学旅 游 系
讲师
中 国城市 化格 局
、
过 程 及 其 机理 研究
,
编号
于 浦方
顾 朝林
吴
溉
中国 城 市 功 能 格 局 与 转 型
—
基 于 五 普和 第一 次 经 济普查数 据 的 分 析
可 以 细 分 为 三 个 阶段
工 业 发 展 的同 ①
白领 就业 中心 的活 动 也 在增加
③随 着 科学技术
,
科学 开 发 和 知 识更 新 的加快
、
,
在生 产 中得 到更 加广泛的应 用
健
卫生保
科 学 教 育服 务业 及 其信 息产 业 飞 速
孙樱
,
发展
。
年代西 方发 达 国 家 城市大多 以
第二 产 业 特别 是 制 造业 为 主 导 年代 开 始
向第 三 产 业 的 同 时
第 二产业 和 第 三 产
。
动 区 位 选 择 则 将 向 更 为边 远 的 地 区 扩
业 内部 也 在 随着 经 济 发 展 而 不 断演化
散 中
“
。
在德 国 的 对
”
种 不 同类 型 的 县 市 区 年 的 分析
“
,
如 工 业 化 从 劳 动 密集 型 工 业 化 初期 向资
时 大
,
,
引起运 翰
、
通 讯 和 公用 事业 的扩
商 品运 动 和 能 源 使用增加 的辅 助性
在 大 规 模 商 品 消费 和 人 口 增 长 的 ②
,
服 务同时 引起 非制造 业 蓝 领 劳 动者 的增 长
过程 中
合 作 企 业 和 跨 国 公 司 的兴 起
、
促进 了金 融
不 动产 以 及 保险等传统 的
,
传 统 上 中 国 城市 发 展 侧 重 于 工 业 生 产 方
面
,
比 重 以 及 除 了 农林 牧 渔 以 外 的 其 他 非 农
第 四个 ④
第 五 个 主 因 子 反 映 了城
过 多地 强 调 城 市 的 工 业 和 制 造 业 中
,
行业 就业人 数 规 模
这
总共有
个指 标 ①
,
市 功 能 中第 二 产 业 以 及 采 掘 业 方 面 情
。
分类 研 究
城 市功 能
,
又称城市职能
、
城 市 功 能 分类 经 历 了 一 个 相 当长 的 发 展 过 程
、
,
这是
一 个 从简单 到 复杂 地 理 学 家 卡特
从 定 性 到定 量
从 采用 单指标 到 多指 标 的 发 展 过 程
、
。
英 国城 市
、
曾经 把 城 市 功 能 分 类 方 法 分 为 一 般 描 述 法
允
,
口
数据
分 析 了 中国城
、
并对 不 同规模 特征
不 同
地 区 的城 市功 能进行 了 归 纳 比较 通 过 五 普人 对
口
然后
数 据 以 及 一 普人
口
数据
,
,
年 以 来相 关 抽 样 城 市 进 行 了 城 市
,
,
功 能转 型 的研 究
并 就 国 内 外功 能 转 型
。
特征 作 了 对 比 探 讨
、
能把 我 国城 市划为
城市、Biblioteka 种 类 型 依 次为工 业 城市
、
,
、
交通 运 输城市
、
商业 城市
、
教 育科 学
。
助理研 究 员
,
南 京 大 学理 学 博
, 二
,
行政管 理 城 市
国 际性 旅 游 城市
、
综 合城市
非 综 合城 市 及 一 般 城 市
,
四
仙姻
,
顾朝林
吴 私
南京 大 学城 市与 资源 学 系教授
文昌 昌黎
如海 南 的东 方
,
在 对 中 国 城 市 功 能 格 局 的分析 中 主 要 是
湖北 的天 门
,
、
截 取 了 前 六 个 主 成分 进 行 研 究
。
其 实前
研 究 内容 与 数 据 来 源
关 于 中 国城 市 功 能 的 研 究 主 要 包括 城市 功 能格 局 与 城 市 功 能 转 型 两 个 方 面
是需 要 面 对 面 交流 的 货物 和 服 务 业 的 生
市功能
产 区 位 仍将 继 续 在 大 的 城市群 的核 心 城
市进 一 步集 聚 如此
,
伴 随 着 信 息 化进 程 以 及 后 工 业 时 代
的来临
,
,
即 使 在 信息化 时代 也 是
产 业 结构 在 加剧 从第 二 产业 转
,
而 相 反 那 些提 供 标 准化 生 产 的活
,
提取 出
个主因
然 而 与此 同时
,
随 着城
要 数 据 在 陆陆续续 的公 布 出来
文 中所
,
表
,
个 主 因子 及 其 与
、
个关
、
市 规 模 的增 长 其 交 通 拥 挤 程 度 也 在 激
增
遥 控 管 理 的成 本 降低 导致 了 城市 和
。
涉及 的 城 市 乃 至 县 市 区 的相 关数 据
通过
是
于 就 业 空 间分 布
就业 结 构 比 重
。
就业 个主
对 已 经 公 布 的城 市 和 县 市
规 模数 量 的 指标 的关 系 因子 的 累 计 总方 差 高 达
其 中前
。
产 业 结构 均 衡 性 的转 变
城 市 越 来越 从
,
区 主要 数据进行搜 集 和整 理
共搜 集 已 多个
,
①第
部 门专业 化
总 部 和生 产性 服 务业 集 聚 在大 的 城 市
而 企 业 工 厂 则在小 的城市里 面集 中
,
功能 强 度 方 面
,
其 中制 造 业 密 度 与房 地
,
选择 样 本城 市
个
。
产业 密 度 与该项 主 成分 有 较 强 的相 关
性
,
,
其 贡 献率 都 在
以上
,
而 农林 牧
,
。
中国 城 市 功能 格 局 分 析
地展 开
、
,
这
还 有 一 些 学 者此基 础 上 对 城 市 功
。
法国
、
德 国 都 有 了 相 当的深 人
。
能 等级 进 行 了相应 的研究 和 探 讨
,
。
认 为 空 间 交 易 成 本 的下 降 能 够
一 个 重 要 的假 设
影 响城 市 专 门化 特 征
信 息化 时 代 或 后 工 业 化 时 期 的城
金 密 集 型 和 技 术密集 型 的 工 业 化 中期 阶
,
、
其结 果 是
在 核心 城
白领
阶层 比
蓝 领 阶层
,
”
段
,
再 向利 用 高新技 术 的知识 密 集 型 的
。
市 的集 聚速 度 更快 代后 期
, ,
特别 是 在
儿
,
年
孙
。
后 工 业化 时 期转 化
而 第 三 产 业 内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