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市中区粮食生产发展探讨

合集下载

枣庄二季作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枣庄二季作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1 枣 庄 二 季 作 马铃 薯 生产 现 状
11 基 本 情 况 .
薯 平均 单 产 4 5 . g亩 ,0亩 高 产攻 关 田平 均 单 产 1 8 k/ 1 4
5 1 . g亩 。先 后 被省 政 府 、 5 73 / k 国家 农 业 部 授 予 “ 中国
和 脱 等 枣 庄 市是 山东省 重 要 的 马铃 薯 产 区 之一 ,也 是 马 铃 薯 之 乡 ” “ 毒 马 铃 薯 推 广 先 进 市 ” 称 号 。 21 0 0年第 二 届 中国马 铃薯 节 在枣 庄滕 州 举 办 ,滕州 “ 全 国最 大 的马铃 薯二 季作 产 区 。该 地 土壤 肥沃 , 排 灌
投资 高 回报 的农业 生产 领域 , 是农 民 由于获 得 贷款 领 ,合作 社 要 做 的就 是在 操 作 过程 中如 何规 避 政 策 但
难 和规 避高 投资风 险 的本能 , 即使 面对 这 一个 能 下金 风 险 , 低交 易 费 用 , 现 土地 长 期 、 定 、 降 实 稳 价格 合 理
摩i 2 础挝
表 1 枣庄 市 马 铃 薯 生 产 情 况 统计
决农 村生 产 中的资 金短缺 现 象 ,包 括 小额 贷款 政 策 、 理 , 村 里 拥 有 广 泛 、 在 良好 的 人 脉 关 系 。 了解 农 村 和
低息 贷款 政策 以及无 息贷 款政 策 。这 些政 策 的出 台 , 农 民 , 乡里 乡亲 有影 响力 和带 动 力 。在 土地 流转 过 对 给予 农 民很 大 的鼓舞 , 在实 施 过程 中 。 级 农 业 主管 程 中 , 果 能充 分 利 用他 们 的威信 与 辐 射力 , 会 大 各 如 将
工究 211 作研 0 . 00
摩2缱 i 挑 确

枣庄市市中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枣庄市市中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枣庄市市中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刘冰王锦峰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03期摘要介绍了枣庄市市中区概况,分析了其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阐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有利条件;指导思想;对策;山东枣庄;市中区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364-01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1-2]。

其基本特征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3-4]。

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5-6]。

枣庄市市中区人多地少,农业经济总量少,资源条件差。

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市中区特色的城郊型、生态型精品农业的路子。

1 市中区概况1.1 资源概况市中区是枣庄市的近郊区,全区面积375 km2,耕地面积1.54万hm2,区内地形以丘陵为主。

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3.9 ℃左右,年光照时数平均2 400 h,日照百分率为54%。

季风性气候明显,年平均降水860 mm,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

1.2 农业生产现状市中区农村人口21.82万人,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13.4亿元,农业农村经济规模小;全区耕地面积总量达1.012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2.25万hm2,耕地数量少,资源条件差;全区乡村规划、村容村貌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2 市中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2.1 工业基础相对较好2010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亿元,全区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153家,年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2家,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均居全市前列。

枣庄市市中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枣庄市市中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庄蔬菜标准园、 郭蔬菜标准园 、 村香莓种植基地 、 税 齐 冠
宇 杏 孢 菇项 目建 设 , 大 果 蔬 产 业 ; 成 孟 庄 有机 茶 园 建 壮 完
设 , 善 九 龙 湾 国家 湿 地 公 园项 目 , 设 永 安 花 卉 苗 木 市 完 建 场, 壮大 生态 观光 旅 游产 业 。
41 发 展 特 色 产 业 .
积 1 4万 h 区 内地 形 以 丘陵 为主 。 . 5 m. 气候 属 暖 温带 季 风 型
大 陆 性 气 候 , 季 分 明 , 平 均 气 温在 1 . 四 年 39℃左右 , 光 照 年
时 数 平 均 24 0h, 0 日照 百 分 率 为 5 %。 风 性气 候 明 显 , 4 季 年 平 均 降 水 8 0mm, 宜 多种 农 作物 生 长 。 6 适 粮食 生 产 以 小麦 、
围绕 两 大 目标 ( 设 现 代 特 色 农 业 、 效 增 加 农 民 收 建 有
入 ) 发 展 三 大产 业 ( 禽 养 殖加 工 、 蔬 种 植 冷 游 ) 完 善 四个 体 系 ( 产 品 质量 安 全 、 层 农技 推 广 、 , 农 基
网络 信 息 服 务 、 洪抗 旱 减 灾 ) 突 出 五项 重 点 ( 色 产 业 、 防 , 特 体 系建 设 、 合 开发 、 综 生态 村 创 建 、 制 机 制创 新 ) 建 设 具 体 , 有市 中 区特 色的城 郊 型现 代农 业 。
32 基 本 思 路 .
生产 资料 和 科 学 管 理 方 法进 行 的社 会 化 农 业【2 其基 本 特 】] -。 征 是 : 代农 业 科 学技 术 的形 成 和 推 广 , 代 机 器 体 系 的 现 现 形 成和 农 业机 器 的 广泛 应 用 , 良好 的 、 高效 能 的 生态 系统 逐 步形 成 , 农业 生 产 的社 会化 程 度 有很 大 提高 。 改造 传 统农 业 、 展现 代农 业 , 建 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首要 任 务I ] 发 是 s。 - 6

枣庄市市中区花生产地施肥现状与对策

枣庄市市中区花生产地施肥现状与对策
测3 0 % 土样 ,其他项 目检 测 2 0 % 土样。
对花生产地养分状 况进行 了化验分析 ,对花生施
肥状 况进行 了调查 ,在多项试验基 础上提 出了花 生施肥 对策,为更好地指 导全 区的花生生产打下
了基础 。
表1 调查结果表明,枣庄市市中区花生产地整 体地 力结 构 出现 了 不平 衡 现 象 : 氮 、磷 适 量 偏 低 ,

按照地力评价要求进行分析评价,市中区花生
产 地土 壤 主要养 分状 况总 体较 差 ,其 中缺 乏有机 质 的耕 地 面 积 占花 生 产 地 耕地 总 面积 的 3 1 . 5 %; 缺 乏
速效钾的耕地面积占花生产地耕地总面积的 1 0 0 %;
缺 乏硼素 的耕 地面 积 占耕地 总面积 的 6 3 . 2 7 %,普遍 缺乏镁 , 氮 、磷适 量但偏低 ,锰、铁 、 硫 素含量 较高 。 可 以看 出,市中 区花 生 产 地土 壤养 分 的特点 主要是
V e g e t a b l e s 2 0 1 3 . 2
土壤 肥 料
枣 庄市市 中区花生产地施肥现状 与对策
何 涛
( 山东枣庄市市 中区农业局检疫站 ,2 7 7 1 0 0 )
摘要 : 为保持 市中区花生产 业健康持续发展 ,
全部土样,p H 、缓效钾、交换性钙、镁、有效硫检
交 换J 眭镁 / ( c mo l / k g ) 0 . 1 7~ 0 . 4 3 0 . 2 9 缺乏
有效硫 / ( mg / k g ) 有效铁 / ( mg / k g )
1 2 . 4~6 4 . 5 3 4 . 2 丰富 6~l 2 1 1 . 2 3~2 7 . 2 8 1 8 . 1 4 丰富 1 0

山东枣庄调研报告

山东枣庄调研报告

山东枣庄调研报告【调研背景】枣庄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

枣庄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石化和装备制造基地,同时也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之一。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枣庄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农业发展情况以及社会文化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经济发展现状】一、工业枣庄市的工业发达,主要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

其中,枣庄石化集团是全国重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其产值占枣庄市工业总产值的相当比重。

此外,枣庄市的钢铁、机械制造、电力等行业也有一定规模的发展。

工业发展带动了就业机会增加,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

二、农业枣庄市的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同时也种植了一些特色农产品,如苹果、葡萄等。

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市场需求旺盛。

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在农村地区,农民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等途径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农业发展情况】一、水稻种植枣庄市的水稻种植面积广大,水稻产业链相对完整。

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农民发展水稻种植,如提供种子、农药等农资补贴。

水稻产业对枣庄市的农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

二、特色农产品发展枣庄市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如苹果、葡萄、梨等。

市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扶持等支持措施,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繁荣发展。

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对提升农民收入和促进枣庄市农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

【社会文化特点】一、枣庄市地处黄河流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市内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王村文化遗址、春秋战国时期的楮墩山遗址等。

这些文化资源为枣庄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枣庄市的民风淳朴,农耕文化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农村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如年画、舞狮等得到广泛传承,并逐渐走向市场化发展。

【结论】枣庄市的工业发展较为成熟,农业也在持续发展壮大。

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山东枣庄调研报告

山东枣庄调研报告

山东枣庄调研报告山东枣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主要在于了解山东枣庄市的发展情况,分析其经济特点、产业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了解山东枣庄市的发展潜力提供依据。

二、调研内容1. 经济发展情况:通过调研,发现山东枣庄市经济基础较为稳固,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导,其中以玻璃制品、化肥、建材等行业为主要产业。

另外,农业也是山东枣庄市的重要产业,以种植和加工枣子为主要特点。

2. 产业结构:山东枣庄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经济来源集中在几个主要产业中。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一旦主导产业出现问题,整个市的经济就会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山东枣庄市亟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更多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以提高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城乡差距: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山东枣庄市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城市经济相对繁荣,人口流动量大,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普遍较低。

因此,山东枣庄市应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4. 生态环境:调研中发现,山东枣庄市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水污染和空气质量问题。

这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山东枣庄市应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5. 社会发展:调研中了解到,山东枣庄市的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医疗服务不完善等。

为提高人民的福祉,山东枣庄市应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三、调研结论通过对山东枣庄市的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山东枣庄市的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但产业结构单一,亟需进行调整;2. 城乡差距较大,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缩小城乡差距;3. 环境问题存在,应加强环境管理,推进绿色经济发展;4. 社会事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大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对山东枣庄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增加经济增长点;2. 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3. 加强环境管理,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4. 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水平。

枣庄市市中区油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枣庄市市中区油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枣庄市市中区油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介绍了枣庄市市中区油料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该产业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料产业;花生;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山东枣庄;市中区油料作物是植物油脂和蛋白质最重要的来源,在保证油脂和蛋白质的有效供给、改善食物结构、促进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枣庄市市中区的油料作物包括花生、大豆、芝麻、油菜等,其中花生所占比例最高,其他几种作物为农户零星种植。

在近几年的统计数据中,油料作物统计的品种只有花生,因此在本文中仅调查市中区花生产业。

1 产业发展现状1.1 政策扶持和科技投入情况1.1.1 政策扶持情况。

花生在枣庄市市中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区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是该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 800 hm2,与其他花生种植大县相比,种植面积小,尚未纳入国家花生良种补贴范围。

1.1.2 依托项目促发展。

近几年来,全区通过努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努力增加花生的科技含量,2006年以来,共开展各类花生科技项目7项,即万亩优质花生生产示范开发、膜灵在地膜覆盖土豆及花生上的除草技术试验与推广、有机菌肥施果多与氮磷钾肥混用对花生增产增效的肥效试验与推广、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花生机械化栽培技术推广、富硒黑花生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花生单粒精播高产配套技术示范推广。

依托项目,引种试验花生新品种20个,提高单产和品质,推广花生覆膜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适时播种及时收获技术、机械化播种技术、单粒精播配套技术。

目前,前4个项目均已顺利完成,后3个项目均在进行中。

1.1.3 成立花生协会,注册无公害品牌。

税郭镇位于枣庄市东部,距市区15 km,全镇区域面积69.1 km2,人口4.3万人,是市中区唯一的1个中心镇,且连续4年获“经济强镇”称号,是市中区花生生产大镇。

枣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枣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枣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枣庄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重要城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枣庄的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首先,枣庄的制造业产业发展迅速。

枣庄拥有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涵盖了多个领域,例如钢铁、化工、机械等。

枣庄发展钢铁产业的优势得益于其丰富的铁矿资源,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链条。

此外,枣庄的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企业规模和产能不断扩大,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了枣庄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其次,枣庄的农业产业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枣庄的农田资源丰富,种植业发展潜力大。

枣庄及周边地区是葡萄、苹果、梨等果树的主要产区,水果种植业发展迅速,市场销售前景广阔。

此外,枣庄还拥有大量的畜牧业养殖场,养殖业产值逐年增长,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再次,枣庄的服务业也在不断壮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扩大,枣庄的服务业也在逐渐兴起。

零售、餐饮、旅游、金融等服务业种类多样,市场需求强劲。

枣庄还建设了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如万达广场、铜锣湾购物中心等,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然而,尽管枣庄的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枣庄的产业结构偏重制造业,而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

其次,枣庄的人力资源短缺,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限制了产业发展的潜力。

最后,环境污染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加大环境保护措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总的来说,枣庄的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制造业、农业以及服务业都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以及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枣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对我市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对我市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对我市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内容提要: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而农民增收与否又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以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粮食生产连续上了四个台阶,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全国的粮食市场发生过两次“买难”和三次“卖难”,无论“买难”还是“卖难”都是供求失衡的结果。

每一次“买难”和“卖难”都带来了粮食价格的大幅度波动,都对城乡居民的需求和农民增收有明显的影响。

全国、全省是这样,枣庄市也不例外。

我市历任党政领导和各级各有关部门都对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非常重视,特别是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各有关部门,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全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然而,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粮食总产量的下降,而粮食总产量的下降,又使人们产生了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

粮食超量过剩,则会谷贱伤农;粮食过少又易引发诸多方面的社会问题。

因而,应在保持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以生产足够的粮食,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粮食产业化、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等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全市的土地、人口和粮食生产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基本情况:一是土地面积、土壤的分类、分布和质量;二是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反差不断拉大;三是种粮面积减少;四是粮食生产总量逐年下降;五是城乡居民对粮食的消费需求。

目前在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均耕地逐年减少。

二是农民对科学种田、科技兴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科技普及率较低。

三是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思想观念陈旧。

四是对粮食生产在政策、资金上的扶持不够,粮农收入低。

五是粮食产业化程度偏低。

六是农村劳动生产率低。

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一是要保护耕地,开源节流。

二是合理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三是充分利用最新农业科技研发成果,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关于枣庄市中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现状与思考

关于枣庄市中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现状与思考

关于枣庄市中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现状与思考近年来,枣庄市市中区农机部门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关于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调动引导作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保护性耕作“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实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新突破。

一、保护性耕作实施情况(一)保护性耕作机具快速发展。

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机具推广的力度,把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及其配套动力作为补贴机具的重点,小麦玉米互换割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的增量明显加大。

近两年小麦免耕播种机新增66台,保有量已达到84台;玉米收获机新增117台,保有量已达到153台;玉米免耕播种机74台,保有量已达到375台;小麦秸秆切碎机新增302台。

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大量增加,优化了农机准备结构,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面积明显增加。

在保护性耕作的各个环节中,小麦联合收获、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已得到很好的推广普及,玉米联合收获和小麦免耕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

小麦联合收获14.6万亩,占种麦面积的99%,占适宜机收面积的100%;小麦秸秆粉碎还田11万亩,占机收面积的75%;玉米免耕播种10万亩,比上年增加3.6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99%;玉米联合收获4.7万亩,比上年增加2.7万亩,玉米机收率46.5%,比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小麦免耕播种1.5万亩,比上年增加0.6万亩,覆盖率达9.9%。

(三)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有显著增产效果。

市中区农机局连续三年建立试验田和对比田,并在麦收前邀请农业技术专家现场测产,组织农民到现场观看,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向群众宣传。

保护性耕作地块的小麦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今年增产效果显著,主要是因为去年冬天到今年2月份,天气干旱少雨,保护性耕作地块表现出了明显的抗旱优势。

浅析枣庄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析枣庄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2.
3 实行小麦深松施肥播种镇压一体化种植技术
在玉米秸秆还田环境下,不进行耕翻整地作业,由
1.
5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一是规模化种植短板.小麦种植以分散式家庭经
专门机械一次完成 间 隔 深 松、播 种 带 旋 耕、分 层 施 肥、
营为主,土 地 流 转 难 度 大,集 约 化 程 度 有 待 进 一 步 完
[
贵州食用菌产业现状及供给侧 结构 性 改 革 对 策 研
1]杨杰仲 .
[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食用
2]郭国雄 .
J].
菌,
2007(
5):61

63.
62
耕作与栽培
第 39 卷 第 5 期 2019 年 10 月
保肥性差,在水渠、道 路、电 网 等 农 业 基 础 设 施 方 面 不
nt
he
ys
Whe
a
tPr
oduc
t
i
oni
nZao
zhuangC
i
t
y
GESong
s
ong,LIShua
i,YANG Ni
ng
摘 要:本文系统分析了枣庄市小麦在 生 产 中 存 在 品 种 选 择 不
苗等现象.三是良种种子包衣处理不科学.部分农户
当、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业机械装 备 水 平 有 待 强 化、种 植 技
等成本高,对于符合 当 前 节 水 节 肥 灌 溉 要 求 的 微 喷 灌
自留种,造成种子的 抗 病、抗 虫 等 优 良 性 状 退 化 现 象,
技术装备水平依然很低,大多数是简易装备,不符合农
很难实现丰产稳 产. 二 是 没 有 选 择 抗 冻 性 强 的 品 种.

枣庄市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枣庄市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枣庄市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作者:孙竹梅王洛彩杨宁来源:《科学种养》2017年第07期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 比较效益偏低2016年本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81.8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54.03万亩,销售均价1.6元/千克,以亩产500千克计,总收入约800元,扣除各种费用后,亩收益微乎其微,土地流转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玉米季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

据农技部门统计,2016年全市玉米单产分布结构中,单产低于500千克的有57.7万亩,这就进一步制约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2. 异常气候频发气候因素是制约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光照、温度和降水上。

近几年,由于气候异常引起的气候灾害有高温、干旱、大风、暴雨和冰雹。

如2013年立秋前后出现持续异常高温天气,平均气温≥35℃的高温天气多达16天,且高温持续时间较长,8月全市平均气温28.9℃,高于常年2.8℃,多数玉米品种出现授粉结实不良,导致不同幅度的减产,减产严重的达200千克以上。

2014年夏玉米前、中期出现大范围干旱,截至7月21日全市受旱面积129.7万亩,播种至7月28日有效降水极少,全市平均降水仅有140.8毫米,比常年偏少55.39%,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育进程。

2015年8月22日在枣庄西南部台儿庄、峄城局部地区发生大风天气,致使少数田块地头出现倒伏,影响了籽粒灌浆,减产幅度在50%~70%;10月1日出现大风天气,致使多数品种出现倒伏,无法进行机械化收获,只能人工收获,进一步增加了种植成本。

3. 播种质量有待提升①播种时间偏晚。

导致玉米很难利用充足的光热资源获取较高产量。

②播种太浅或太深。

播种太浅,造成玉米的抗旱能力差,出现重旱时易受灾;播种太深,形成小弱苗,影响玉米产量。

③播种密度不合理。

每亩播种密度大于6000株时,田间郁闭,株间通风透光差,单株生长发育不良,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影响了有机物质的制造、运输与积累,造成空秆多、穗小、粒少、粒重轻,从而影响产量;播种密度小于3000株时,群体光合作用速率不高,很难发挥增产潜力。

211180513_山东枣庄市预制菜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211180513_山东枣庄市预制菜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2月刊8产 业 发 展山东枣庄市预制菜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倪跃跃1,李 超2,王建凤3,杨 宁2,朱 薇2,韩 腾2,孙炜翔2(1.山东省枣庄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山东 枣庄 277800;2.山东省枣庄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枣庄 277800;3.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枣庄 277200)摘要: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该文介绍了枣庄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发展规划、组建产业联盟、出台支持政策、培育系列品牌等发展建议,以期确保枣庄市预制菜产业均衡稳定发展。

关键词:预制菜;产业链;工作专班;规划;产业联盟;品牌建设;枣庄市倪跃跃,李 超,王建凤,等. 山东枣庄市预制菜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4):8~9.预制菜是以农、畜禽、水产品等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采用现代化标准集中生产[1],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加工类型包括即食、即热、即烹、即配食品等。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预制菜需求量日益增大,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一、枣庄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1、生产基地(1)蔬菜生产2021年,全市菜类(芹菜、油菜、菠菜)种植面积6940 hm 2,产量35.53万吨;大白菜种植9620 hm 2,产量67.04万吨;白萝卜及胡萝卜种植3373 hm 2,产量17.92万吨;马铃薯种植4.14万hm 2,产量234.15万吨;黄瓜种植3760 hm 2,产量27.70万吨;茄子种植2113 hm 2,产量12.65万吨;辣椒种植5133 hm 2,产量25.32万吨;西红柿种植3060 hm 2,产量23.11万吨;大葱种植4060 hm 2,产量28.42万吨。

(2)畜禽肉蛋奶生产2021年,全市肉蛋奶产量29万吨,水产品产量6.8万吨。

其中,生猪存栏79.05万头,出栏101.96万头,肉产量8.23万吨;牛存栏3.51万头(肉牛2.57万头、奶牛0.95万头),出栏4.99万头,肉产量1.09万吨,牛奶产量3.18万吨;羊存栏56.28万只(山羊39.49万只、绵羊16.79万只),出栏91.81万只,肉产量1.2万吨;禽存栏1536.78万只(肉禽1114.77万只、蛋禽422.01万只),出栏4144.52万只,肉产量5.76万吨,禽蛋产量9.46万吨。

枣庄种植玉米大户有哪些

枣庄种植玉米大户有哪些

枣庄种植玉米大户有哪些枣庄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非常活跃,玉米种植业也十分兴盛。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枣庄地区的玉米种植大户。

1. 邹家庄农场:邹家庄农场位于枣庄市峄城区,是一个专业从事玉米种植的大型农场。

农场拥有大片的耕地和先进的种植技术,致力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他们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合理施肥和灌溉,确保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邹家庄农场种植的玉米主要供应给本地的农产品市场和周边地区,产量较高,质量优良。

2. 张庄农场:张庄农场位于枣庄市山亭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场。

该农场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先进设备,种植的玉米品种多样,包括黄玉米、白玉米和甜玉米等。

他们注重科学管理,合理运用农业技术,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张庄农场的玉米品质好,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3. 梁家庄农场:梁家庄农场坐落在枣庄市滕州市,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农场。

该农场致力于种植高品质的玉米,注重农田环境的保护和土壤养分的平衡。

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种植体系,通过科学施肥、适时灌溉等技术手段,不仅保证了玉米的产量,还提高了玉米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梁家庄农场的玉米销往全国各地,并享有良好的声誉。

4. 陈家庄农场:陈家庄农场位于枣庄市市中区,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农场。

该农场拥有较大面积的农田和现代化的农业设施,种植多种玉米品种。

他们采用精细化管理,利用先进的农技手段,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陈家庄农场种植的玉米以其鲜嫩多汁、口感独特而受到消费者青睐。

以上是枣庄地区的一些玉米种植大户。

这些大户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注重科学管理和创新,致力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枣庄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他们的产品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枣庄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

枣庄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

枣庄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枣庄市农作物种植现状枣庄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座农业大市。

枣庄市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作物品种多样。

主要种植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等,其中小麦是农户们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之一,而玉米和棉花也在市场上有着较大的需求。

农作物种植面积不仅为枣庄市的农业产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秸秆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枣庄市农作物种植现状的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市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潜力和方向,为后续的研究和工作提供指导。

1.2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枣庄市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广阔,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民提供了丰厚的收益。

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作物的秸秆资源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秸秆资源化利用有助于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农作物种植规模的扩大,农作物秸秆的处理和利用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果不加以有效利用,大量的秸秆资源将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秸秆资源化利用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将秸秆资源转化为能源或肥料等有价值的产品,可以为农民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秸秆资源化利用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将秸秆资源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等产品,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能源支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秸秆资源化利用对于枣庄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提升。

枣庄市需要加大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支持力度,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2. 正文2.1 枣庄市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枣庄市位于山东省中西部,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作物种植面积广阔,主要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

枣庄市小麦生产历史回顾与“九五”发展展望

枣庄市小麦生产历史回顾与“九五”发展展望

“ , ” , , 、 ,
,

增加 到 今年的 3 9 3 公斤 增长 产由
2
.
6 2
倍 总 万吨
,
,
麦单产 在全省的位次 由 位上 升 到
,
1990

2 年 的第 1
全 年 的指导 思想 因地 制宜 大 力推广 以小麦 为主 体的一 年三 种三 收 四 种 四 收立 体种植 模式 充分 开发利用 6 0 ~ 7 0 万亩冬 闲地 确 保有麦 面 积扩 大 到
。“

,

— 初期

,
低 产阶段的缓慢发展期
,
建国
1 4
都给予 了大力支持
二 是投入大 幅度增 加 生产 条件 明
,
1 2


5” 工 程为 手段
,
健 全 良种统繁统供
、 。
19 5 0
年 全 市小 麦 单 产仅 有

体系 争 取 3
一 供种
4~
,
,
公斤
19 5 2

1972



1976

年 单 产分
的实施为契机 多渠道增加资金 物资和 劳务投 入 大搞以农 田 水利 差本建设 为 中心 的冬 春会 战 从 根本上改 善农业 生 产条件 认真实施 沃土 计划 以秸秆还 田 为 中心 挖 沤 积 造相结 合 培肥 地
, 、 、 、 , . “ ” , , , , 、

即生产 力水平 低 科技含 t 低 生产
枣庄市 小五 麦生产历史回顾 “ ” 发展展望 与 九
口枣 庄市农业局局长
建 国以 来 我 市的小 麦生产 取 得 了 辉 煌 的成就 单 产由

关于加快推进枣庄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枣庄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枣庄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枣庄市玉米生产机械化基本状况多年来,我市农机化工作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主要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机化生产顺利跨入了高级阶段。

到目前,全市联合收获机已达6305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1600台。

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70%以上,其中,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玉米机收率达到38%,玉米秸秆还田率达到50%。

农机化在农民群众收入中的贡献率为7%,农机承担了农业生产80%的劳动量。

当前,枣庄市农机化事业虽然呈现出了强劲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9年全市玉米机收率已达38%,玉米秸秆还田率50%;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覆盖率11.7%。

其中滕州市级索镇、洪绪镇等西部乡镇在奖补政策的带动下,玉米秸秆还田率已达到80%。

2010年三夏,全市严格按照小麦机收、玉米播种“一增四改”的技术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了小麦抢收、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直播“一条龙”作业,有效扩大了玉米直播面积。

全市共完成玉米机械直播面积191万亩,直播率达到90%以上,比去年增长20%,为三秋玉米机收奠定了扎实基础。

但是,随着农机化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农机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在小麦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玉米生产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问题凸显出来。

由于受传统耕作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在三秋生产期间,仍有不少农民群众习惯了采取一烧了之的做法处理秸秆,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也为防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今年秋季全市玉米机收计划完成110万亩,机收率达到55%以上,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到2012年全市农作物秸秆切碎还田率达到80%以上,彻底根治农民群众焚烧秸秆的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去年枣庄市的玉米机收率为38%,全省平均为53%,相差15个百分点,玉米机收进展稍缓。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玉米的收获期较长。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8.11.13
•【字号】枣政办发〔2018〕30号
•【施行日期】2018.11.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
枣政办发〔2018〕30号
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8〕2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附件)。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1月13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庄市市中区粮食生产发展探讨
摘要介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有利奈件及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发展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以为粮食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粮食生产;城郊型农业;问题;对策;市中区;山东枣庄
市中区是山东省枣庄市的近郊区,全区面积375km2,2011年全区耕地面积1.54万hm2,区内地形以丘陵为主。

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3.9℃左右,年光照时间2400h,日照百分率为54%。

市中区季风性气候明显,年平均降水量为860mm,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当地的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作物为主。

粮食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也是农业生产中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

在农业生产发展的不同时期,粮食生产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该区粮食生产主要受自然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对农业和农业原料的需求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合理的粮食生产结构要求一个地区的粮食生产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上,粮油作物的产量、质量不仅能够适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还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种植效益较高。

在品种布局上,能够做到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较强的区位优势,使粮食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1市中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有利条件
1.1城郊型农业的特点
城郊型农业主要是利用特殊的区位优势,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等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其显著的特点是:农产品转化率高、商品率高;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发展迅速;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程度高;工业化、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广泛。

1.2有利条件
一是区位优势强,交通发达。

市中区地处枣庄市中部偏东,是全市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迅速。

全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加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4.9:58.5:36.6,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产业优势显著。

2009年全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建立的肉鸭产业、食用菌产业、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主导产业优势十分显著。

2市中区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种植效益差。

比较效益低
粮食生产虽然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点,但其生产效益却长期增幅不大。

特别是近年来,粮食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而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不断上涨,使粮食生产的效益不高,严重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粗放经营的现象十分普遍。

2.2土地生产能力偏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
从全区的耕地质量看,总体土地生产能力偏低,加之农民长期以来只重视土地产出,而不注重土地培肥,化学肥料施用多,有机肥施用少,局部地区耕地污染有扩大之势,导致土壤的结构和生产性能下降严重。

在水利设施方面,全区保灌面积仅仅占45%左右,远远不能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

2.3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速度缓慢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家庭联产承包的生产方式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需要,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解决了一个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国家的吃饭问题。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这种以户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已经开始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发展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市中区具有典型的城郊型农业的特点,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

正确分析市中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城郊型农业生产的优势。

处理好粮食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关系,将有利于促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1指导思想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市中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应坚持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战略思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

优质、高效相结合,实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2目标任务
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使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2.2万hm2以上,其中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在1.5万hm2以上、粮食产量11.5万t以上、优质率95%以上、商品率达80%以上。

4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
4.1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园地制宜,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处理好种植效益和农民增收的关系;其次,要切实保护好耕地和基本农田,这是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最基本措施;第三,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做到因地制宜,对于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生产能力高的农田,要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对于土地瘠薄、灌溉条件差、生产能力低的农田。

要通过改良后发展多经作物。

4.2粮食生产要相对集中,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
粮食生产要提高种植效益,从生产角度上看,首先要解决生产能力低的问题,改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现状。

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种粮田向种植大户集中,逐步实现种粮的规模化生产,以加快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和机械化的推广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种粮效益。

在今后的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中,应将种粮田规模化生产和推广机械化纳入规划建设内容,逐步实施建设。

4.3推广普及科学技术。

深挖单产潜力
市中区发展粮食生产在单产上仍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现阶段市中区大面积粮食单产的增产潜力在20%-30%以上。

首先,要推广优质高产的品种。

建立、引进、推广优质高产良种的科学体系,坚持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推广原则,小麦的品种平均单产要求不低于6000kg/hm2。

其次,要充分利用当地秋季和冬季丰富的温光资源,大力发展晚秋作物和冬季作物,增加播种面积。

第三,要大力推广科学、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充分挖掘单产的增产潜力。

要大力推广实施地膜覆盖、稻田保护性耕作、无害化病虫防治等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无公害粮食产品。

第四,要加快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增加保灌面积,做到能排能灌,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4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
粮食生产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良种补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普及等的投入,使粮食生产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