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原学诊断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以及治疗研究进展
性疾病逐年增加 , 临床表现 多样 , 且 常合并肺外病症 , 容易误诊 , 极 临床上应予 以重视 。本文就肺炎支原体肺 炎的诊 断及 治疗方 面的进
展作一综述 。
【 关键词 】 肺炎支原体肺炎 ; 社 区获得性肺 炎; 诊断及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广 泛存在 于全球范 围 内, 易在学 校 、 幼儿 园 及军 队等人员 比较密集 的环境 中集 中发病 … , 近病原学调查结 最 果显 示 , 炎 支 原 体肺 炎 占社 区 获 得性 肺 炎 ( o m n y—a・ 肺 cm u i t c
成 的大环 内酯类 、 氟喹诺酮类 、 四环 素类抗 生素是 治疗肺 炎支 原
体肺炎 的常用药物 。抗感染治疗的疗程通常需要 1 0~1 , 分 4d 部
难治性病例 的疗程可延长至 3周左右 。在上述三类抗 菌药物 中, 因氟喹诺酮类药物町能对 骨骼 发育产生 不 良影 响及 四环素类 药 物可引起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 良副作用 , 所以大环 内酯类 抗
抗体滴度呈 4倍 或 4倍 以上增高或减低 时 , 均可确诊 为肺 炎支原
体感染 , 这是 目前 国际上公认 的标准 。
MP体外培养 困难且生长缓 慢 , 近年来人 们设计 了快 速培养
鉴定方法 , 通过 观察培养基颜色 的变化来早期发 现肺 炎支原体 的
生长 , 缩短 培养 时间且 提高 了诊 断 阳性 率 , 其临床 应用 价值 尚 但
待进一步研究 。 ,
P R检测具有敏感性 高、 C 特异性强、 简便快捷 、 有存在交叉 反
应 的特点 , 现被广泛用 于 M P的诊 断 , 早期 的 MP感 染 , 在 可检测 MP—D A, N 有助于及时诊治 , 但基 因扩增时污染 及感染后 肺炎 支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研究进展
刘 双
其他治疗 : 疫抑制 剂 , 免 中药 , 血浆 置换 , 种 球 蛋 白 。 丙
二、 MP感 染 的 实 验 室 检查
同时进行 了细菌与非典 型病 原体检 测的患者 中, 肺炎 支原体
是 最 常 见 的病 原 体 , 阳性 率 为 2 . % ( 2 07 16例 ) 其 次 为 肺 炎 ,
后 的 第 5周 。
3 发病 机 制
MP感 染 的 发 病 机 理 仍 不 十 分 清 楚 , 以往
( ) 体 结 合 试 验 (o l n i t nts c T) 血 清 1补 cmp met x i et F e f ao r
的研 究 认 为 主 要 是 M P在 肺 组 织 局 部 生 长 繁 殖 引 起 的 感 染 性 炎 症 。近 年 来 认 为 MP感 染 与 体 液 免 疫 、 胞 免 疫 均 有 关 , 细 MP感 染 的儿 童 细 胞 免 疫 功 能 下 降 , 体 液 免 疫 无 明 显 改 变 , 而 存在机体免疫反应 、 疫逃逸 、 疫调 节 、 疫抑制 等。 免 免 免
1 病原学
人 工 培 养 基 中生 长 繁 殖 的最 小 原 核 型 微 生 物 。 早 在 19 8 8年
N cr n oxl oada dR u _ 就首先从 患传 染性胸膜炎肺炎 的病 牛体 内 分离到一种微生物 , 它命 名为胸膜炎微生 物( l rp emo 将 pe o nu — u
原。
一
1 肺 炎 支 原 体 分 离 培 养 : 咽 拭 子 、 、 腔 积 液 、 泡 用 痰 胸 肺
冲洗 液进 行体外为 M P分离培 养 的标本 , 是诊 断 M P感 染最
、
肺 炎 支原 体 概 述 支 原 体 ( yol m ) 一 类 能 在 无 生 命 的 m cpa a 是 s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细菌学研究与耐药性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细菌学研究与耐药性分析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微生物,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细菌学研究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
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现状肺炎支原体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其细胞核内含有胞质型原核糖体,且不具备细胞壁。
肺炎支原体属于立克次体目,被广泛认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目前,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病原学研究通过病原学研究,科学家发现肺炎支原体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肺炎支原体感染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病情较重时可导致肺炎甚至危及生命。
病原学研究的进展为对肺炎支原体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2.分子生物学研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肺炎支原体的基因序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基因组中含有丰富的表面蛋白基因,这些蛋白质在肺炎支原体与宿主细胞之间起到了重要的相互作用。
分子生物学研究为揭示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及研发相关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二、肺炎支原体耐药性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
耐药性的产生与细菌的基因变异、外源性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密切相关。
目前,关于肺炎支原体耐药性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生素耐药性分析通过对肺炎支原体分离株进行药敏实验,科学家发现大多数肺炎支原体对青霉素类药物敏感,但对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耐药性普遍存在。
此外,药物滥用、不良使用抗生素等也是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耐药基因的研究耐药基因是导致肺炎支原体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测序技术分析了耐药肺炎支原体株的基因组,发现了多个参与耐药机制的基因。
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有望为预测耐药菌株的出现及研发新型抗生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耐药机制的研究耐药机制是导致肺炎支原体耐药性产生的关键。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鞠 远荣 等报 道采 用 布 氏生 物 诊 断 镜 诊 断 小 儿 支 原体 肺 炎 ,效
果 满 意 。此 方 法 简 单 易 行 ,采血 少 并 可 同 时 检 测 其 他 数 种 病 原 体 及 观 察 与 病 情 有 关 的 细 胞 、自由基 改 变 等 优 点 ,可 提 高 支 气 管 肺 炎 病 原 学 诊 断 水 平 。迄 今 尚未 有 关 于检 测 尿 液标 本 用 以 诊 断 MP 感 染 的 报 道 ,有 待 于 进 一 步 研 究 。 2 治 疗 研 究进 展 2.1 抗生 素 的 使用
疾 病 仅 根 据临 床 表 现 不 易做 出鉴 别诊 断 ,故 实验 室 诊 断 是 鉴 别肺 炎 支原 体 所致 肺 炎 的 主 要 依 据 。发 达 国 家 已 经将 支 原 体 的 实验 室 诊 断 列 为呼 吸 道 感 染 性 疾 病 的常 规 检 测 项 目。已知 的 支 原体 特 异 性 实 验 室 诊 断 方 法 有 。 1.1 支原 体 体 外分 离 培 养
染的认 识 ,提 高其预 防 、诊断 、治疗水平 。
【关键 词 】儿童 肺炎 支 原体 诊 断及 治 疗 进展
【中 图 分 类 号 J R 7 2
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研究进展
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研究进展1. 支原体肺炎简介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具有确定的传染性。
近年来,针对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研究得到了不绝的深入和发展。
2. 支原体肺炎病原学支原体是一类微小的细菌样病原体,被认为是一种非典型细菌。
支原体肺炎紧要由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引起,该病原体经由飞沫传播或者紧密接触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
3. 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紧要包含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症状。
在儿童中,常见的表现为鼻塞、流清涕、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4.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法支原体肺炎的诊断紧要依靠临床症状、病史和试验室检查。
常用的试验室检查包含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等。
5.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紧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含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等。
另外,对于严重感染和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其他抗生素。
6. 支原体肺炎的防备与掌控防备和掌控支原体肺炎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措施。
定期洗手、注意咳嗽礼仪、保持良好的通风等都是防备支原体肺炎传播的紧要手段。
7. 支原体肺炎的疫苗研发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支原体肺炎疫苗上市。
研发支原体肺炎疫苗是防备支原体肺炎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相关疫苗的研发也正在进行中。
8. 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研究人员发现了不同支原体菌株的基因差别,这有助于深入了解支原体致病机制和病原性。
另外,也有研究探究了支原体肺炎的免疫机制,为疫苗的研发供应了理论依据。
9. 将来的研究方向在支原体肺炎的研究中,还有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探讨。
例如,如何鉴定支原体的不同亚型及其致病性差别,如何提高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水平等。
将来的研究方向还包含开发更有效的抗生素和疫苗,提高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和防备效果。
以上就是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研究进展,通过对病原学、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防备和研究等方面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及其发展趋势,为临床工作供应参考和引导。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以及治疗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以及治疗研究进展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以间质病变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多为散发病例,约3~6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其临床表现上与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肺炎有明显区别,且β-内酰胺类和磺胺类药物等治疗效果差,故临床上又将其与嗜肺军团菌、立克次体及肺炎衣原体等其他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统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因MP所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逐年增加,且临床表现多样,常合并肺外病症,极容易误诊,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本文就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标签:肺炎支原体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及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易在学校、幼儿园及军队等人员比较密集的环境中集中发病[1],最近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占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12%[2]。
与大多数国外地区相比,我国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可能更高。
研究显示,亚洲地区CAP中肺炎支原体肺炎占12.2%,而我国上海和北京两地CAP中MP肺炎的比例分别高达26.7%和22.3%[3]。
MP肺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在青壮年、无基础疾病的CAP 患者中所占比例更高,我国全国性的成人CAP调查结果表明,50岁以下年龄的MP感染率远高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4]。
1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1.1临床表现及一般实验室检查潜伏期为2~3周。
一般起病较慢,但部分患者可突发高热,并伴明显的头痛、肌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刺激性咳嗽最为突出,酷似百日咳样咳嗽,常持续4周以上,偶可出现胸痛、痰中带血。
呼吸道以外的症状中,以耳痛、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较多见,极少数患者可伴发神经、心脏、肝脏、肾脏和胃肠道病变及溶血性贫血、多关节炎。
少数患者可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肺部在病程中常无阳性体征,少数患者呼吸音减弱及闻及干湿性啰音,一般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少数患者可升高。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主要由支原体引起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引起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本文将从病因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一、病因学研究进展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
支原体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在人类呼吸道黏膜、结膜、生殖道等部位均可引起感染。
它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尤为常见。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对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遗传学特征、毒力因子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临床诊断研究进展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
传统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痰培养等方法,但存在诊断准确率不高、耗时长、侵入性强等缺点。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诊断方法,如PCR技术,可通过检测支原体DNA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血清学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等方法也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三、治疗研究进展目前,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症状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
由于支原体对许多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且多数情况下为自限性疾病,在抗生素治疗中存在过度使用、不当使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研究者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1. 抗生素治疗的个体化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病情严重程度、耐药情况等,提出了个体化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根据病原学资料和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对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合理使用,避免盲目应用广谱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肺炎支原体的病原生物学研究进展
激光生物学报ACTA LASER BIOLOGY SINICAVol. 30 No. 2Apr. 2021第30卷第2期2021年4月肺炎支原体的病原生物学研究进展刘 瑶1,2,廖国阳1,2*(1. 昆明医科大学,昆明 650550;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 650118)摘 要:人肺炎支原体(MP )是一种细菌性病原体,是全球公认的导致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因。
MP 是一类能够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细菌个体和基因组都最小的病原体。
它能引起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症状,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肺外感染及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耐药菌株或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将更加剧这一因素的危险性。
从病原生物学的方向对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诊断治疗现状和疫苗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为MP 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基础支撑。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黏附机制;诊断;疫苗中图分类号:Q 93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007-7146.2021.02.004A Review of the Pathogenic Biology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LIU Yao 1, 2, LIAO Guoyang 1, 2*(1.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50, China; 2. Institute of Medic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Scienc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Kunming 650118, China)Abstract: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 is a kind bacterial of human pathogen, which could cause 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 in the worldwide, as well know. According its bacteria size and genome size, MP could be defined as a smaller patho-genic bacteria, which caused both upper and lower human respiratory infections. The patients infected MP are also accompanied by various extra-pulmonary infections and other different severe comorbidites. If they are infected by drug-resistant strains or multi-drug resistant strains, they are su ffered from higher risk. This review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MP, the progress on it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vaccine studies, which could provide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its contro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Key words: Mycoplasma pneumoniae ; pathogenesis; adhesion; diagnosis; vaccine(Acta Laser Biology Sinica , 2021, 30(2): 117-122)收稿日期:2020-11-12;修回日期:2020-12-24。
支原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支原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进展支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细菌,被广泛认为是引起许多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眼部疾病的致病原。
近年来,对支原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方面关键的研究进展。
I. 支原体感染机制的研究支原体感染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其病原性和发病机制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支原体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为其生长和复制提供必要条件。
此外,支原体还能释放多种毒力因子,包括细胞外酶、毒素和炎症介质,来损害宿主细胞和激发宿主的免疫应答。
II. 支原体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支原体感染与多种疾病的关联性已经得到初步证实。
许多研究表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气管炎、尿道炎等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疾病密切相关。
此外,支原体感染还与一些角膜炎和结膜炎的发生有关。
未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明确支原体感染与这些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
III. 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研究由于支原体的特殊生物学特性,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在其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许多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方法被开发出来,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有效地提高了支原体感染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加高效和便捷的诊断方法被研究出来。
IV. 支原体感染的防治研究目前,对支原体感染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抗生素的应用。
然而,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常伴随着抗药性的问题,而且并不能根治感染。
因此,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寻找其他替代治疗方法。
比如,利用免疫调节药物,提高宿主的免疫应答能力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复制;另外,疫苗的研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总结起来,近年来对支原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为进一步了解和防治支原体感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然而,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支原体的致病机制、感染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以及诊断和防治的改进等。
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支原体感染带来的健康威胁。
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在呼吸道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对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为防治该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就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一、支原体的分类及特性支原体是一类微小的细菌样病原体,与细菌和病毒有着明显的区别。
根据基因结构和致病特性的不同,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不同的支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生殖道支原体等。
支原体在细胞内寄生,对细胞产生直接的损害,并引起各种炎症反应。
二、支原体肺炎的传播途径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两种途径进行传播。
感染者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将支原体排出体外,他人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或者吸入患者呼出的带有支原体的飞沫而被传染。
此外,一些不洁的医疗器械和生活用品也可能成为支原体肺炎的传播介质。
三、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喉咙痛等。
但是由于症状不具特异性,因此仅凭临床表现往往难以明确诊断。
目前,常用的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其中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技术已经成为支原体肺炎的常规诊断手段。
四、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研究进展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在病原体的分类方面,通过对支原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不同支原体的遗传特征和差异,并对支原体的进化和传播途径进行了研究。
其次,在病原机制方面,研究人员发现支原体能够通过抑制宿主免疫反应来逃避被杀伤,进一步促进了支原体的生存和传播。
此外,研究还发现支原体的感染能够导致一系列的细胞信号通路的改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五、支原体肺炎的防治展望针对支原体肺炎的防治,除了广泛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外,目前还没有其他特效的药物或者疫苗。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支原体的传染途径和致病机制。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类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因之一,尤其在幼儿和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
近年来,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了我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的提高。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其形态小而圆,无细胞壁,很容易被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
传染途径主要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
患者也可以通过近距离接触,如握手、亲吻等方式传播。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0至14天,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咳痰、发热等,但这些症状也可能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相似。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手段有了更多的了解。
传统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学检查,如病毒培养、凝胶扩增技术等。
然而,这些方法操作复杂、费时,并且对肺炎支原体产生的抗生素耐药性不敏感。
近年来,很多新的诊断方法的应用使得诊断更为快速和准确。
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以直接检测病原体的DNA,准确率更高。
血清学检查可以通过检测人体内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来确定感染情况。
这些诊断方法的应用大大加快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速度,有效地指导了治疗措施的选择。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焦点。
由于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且不易被吞噬,传统的抗生素对其效果有限。
曾经使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等药物对一些肺炎支原体已产生耐药性。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它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逐渐增加,而对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则相对减少。
目前,我国《呼吸道感染用药指南》推荐的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药物主要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持续2至3周的抗生素治疗。
另外,研究者们还在努力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研究表明,干扰素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抵抗肺炎支原体感染。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细菌和增强细胞免疫等多种作用,可以显著缩减患者的发病日期和症状持续时间。
支原体感染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支原体感染的病理学研究进展支原体是一类细菌样微生物,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炎、淋病、阴道炎等。
近年来,对于支原体感染的病理学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本文将对支原体感染的病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支原体的分类和感染途径支原体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生殖系统支原体和肺炎支原体。
这两类支原体在感染途径上有所不同。
生殖系统支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而肺炎支原体则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二、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病理特点支原体感染的病理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感染部位病理变化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如尿道炎、附睾炎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则会导致肺泡和支气管的炎症,引起肺炎,尤其是婴儿肺炎。
2. 组织学改变支原体感染导致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主要包括炎症细胞浸润、局部组织坏死和纤维化。
这些病理变化对于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免疫学变化支原体感染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包括炎症因子的释放和抗体的产生。
免疫学变化对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支原体感染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1. 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主要通过培养方法进行,可以直接从患者的分泌物或组织中检测到支原体的存在。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
2. 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主要通过检测支原体相关抗体的水平来判断感染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需要在感染后一段时间才能检测到抗体的产生。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是目前常用的支原体感染诊断方法,主要通过PCR 等技术检测支原体的核酸。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能够快速得到结果。
四、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和预防对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通常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常用的抗生素有红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
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与新治疗方法
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与新治疗方法支原体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它们可以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结膜炎等。
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传统的抗生素疗法存在一系列限制。
近年来,随着对支原体病原学、治疗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新的治疗方法逐渐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本文将介绍支原体感染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新的治疗方法。
一、支原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近年来,对支原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宿主免疫反应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支原体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它能感染多种细胞,包括上皮细胞、免疫细胞等。
支原体通过与宿主细胞的黏附和侵入来实现感染,并通过分泌毒素、激活宿主免疫反应等途径对宿主产生损害。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支原体与宿主之间的互动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
例如,支原体通过刺激宿主细胞产生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等,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支原体还能抑制宿主细胞的凋亡,延长其寿命,并通过调节宿主细胞的代谢途径来维持其生存。
这些研究为深入理解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支原体感染的传统治疗方法及其限制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支原体感染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疗法和免疫调节疗法。
抗生素疗法是目前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方法,包括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增强,且一些支原体的细胞内寄生使其难以被抗生素有效靶向。
此外,抗生素对宿主细胞的毒性作用也限制了其使用。
免疫调节疗法是另一种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增强宿主的抗感染能力。
然而,免疫调节疗法存在副作用和应用受限的问题。
例如,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其他感染的风险,而免疫增强剂的使用又可能导致过度免疫反应。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支原体感染治疗方法,以克服传统治疗方法的限制。
三、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为治疗支原体感染带来了新的希望。
支原体肺炎的病学特征与基因组分析
支原体肺炎的病学特征与基因组分析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它是一种细菌样微生物,与真细菌有所不同,没有细胞壁。
由于其病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对支原体肺炎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支原体肺炎的病学特征和基因组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病学特征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者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中的飞沫将细菌传播给他人。
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咽痛及其他呼吸道症状。
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肺炎、支气管炎、咽炎等不同病理类型。
尽管支原体肺炎通常是一种轻型疾病,但在某些高危人群中,如老年人、孕妇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它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二、基因组分析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支原体肺炎基因组的分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支原体肺炎的基因组大小约为0.8MB,相对较小,只编码了大约600个基因。
这些基因主要涉及到细胞的生理代谢、致病机制以及其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基因组分析表明,支原体肺炎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首先,它缺乏著名的细胞壁,使其适应于寄生生活。
其次,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基因重组率,使其能够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此外,它还表现出抗药性的特点,这使得其治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同时,基因组分析为制定针对支原体肺炎的检测方法和疫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分析支原体肺炎的基因组序列,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诊断该疾病。
此外,对其基因组的深入研究还有望为疫苗研发提供新的线索,进一步控制该疾病的传播。
三、病原学机制基因组分析不仅揭示了支原体肺炎的基因组特征,还为了解其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支原体肺炎通过特定的细胞外蛋白质与宿主细胞发生紧密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其定位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上。
这些蛋白质通过干扰宿主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蛋白合成和免疫应答等关键过程,侵袭宿主的呼吸道系统,引发疾病。
此外,支原体肺炎还表现出良好的变异性和快速适应性,这使得其能够逃避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进一步加重了感染的严重性。
肺炎支原体疾病的研究进展讲义
肺炎支原体疾病的研究进展讲义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可引起肺炎、咽炎、气管炎等各种呼吸道感染。
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肺炎支原体疾病的认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本讲义将介绍肺炎支原体疾病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肺炎支原体的病原学特性是研究的重点之一、肺炎支原体是一种胞内寄生的细菌,属于锥虫目肺炎支原体科。
它具有较小的细胞直径,通常在0.2至0.4微米之间。
它的染色性质独特,不染抗酸性的革兰染色,需要使用特殊的抗肺炎支原体荧光浓缩染色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
其次,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发热和胸闷等。
尽管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疾病一般较轻,但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感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器官损伤。
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在肺炎支原体研究中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对肺炎支原体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进一步了解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通过比较不同菌株的基因组序列,可以揭示其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
此外,基因测序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肺炎支原体的耐药性和毒力因子等关键因素。
除了病原学特性和基因测序,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病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调查与监测,可以了解其流行规律和传播途径。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而且往往在冬春季节高发。
此外,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还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然而,肺炎支原体疾病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肺炎支原体的诊断方法仍然不够准确和敏感。
目前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其次,肺炎支原体的耐药性问题亟需解决。
一些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对一些常用的抗生素已经产生了抗药性,这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研究和病变异
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研究和病变异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支原体引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研究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同时研究人员也对其病变异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本文将对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研究和病变异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病原学研究部分1. 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特征支原体是一类细菌,与传统细菌不同,它们没有细胞壁,能自主繁殖和生存。
支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侵害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并引起炎症反应。
它们具有较强的变异性,这也是支原体肺炎治疗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
2. 支原体肺炎的传播途径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人群多为儿童和青少年。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支原体可能通过密切接触、空气传播、性传播等方式传播。
因此,在预防和控制支原体肺炎方面,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减少人群聚集,尤其是在密闭空间内,是非常重要的。
3. 支原体肺炎的致病机制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引起炎症反应:抗原呈递途径、细胞因子释放途径和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途径。
这些途径综合作用,导致肺泡壁水肿,炎症细胞浸润、黏液分泌增加,最终导致咳嗽、咳痰、气短等典型的支原体肺炎症状。
病变异部分1. 肺组织病理变化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呈现为非晶质炎性渗出物在支气管肺泡腔中积聚,导致肺泡结构破坏,进而形成小结节状病变。
这些病变会引起肺组织水肿、出血和纤维化,导致肺功能下降。
2. 其他病变异除了肺部病变外,支原体感染还可引起其他器官的病变。
例如,支原体肺炎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皮肤损害、神经系统症状等,这些病变异是由于机体免疫反应和跨膜蛋白的介导作用。
结语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研究和病变异对于深入了解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手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病原学研究,人们可以全面了解支原体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对病变异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支原体肺炎的全身表现和相关并发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肺炎支原体的检验进展
肺炎支原体的检验进展摘要: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支原体肺炎出现的主要原因,但同其他病因所致的肺炎疾病相比较,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差异,故为保证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的病情,准确且有效的肺炎支原体检验手段便十分重要。
为此,本文便通过查询相关期刊资料的方式对肺炎支原体的常见检验方法进行了整理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用药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检验肺炎属于呼吸科常见疾病,顾名思义,肺炎的发病位置在肺脏,并以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为主要症状,多数患者伴有发热。
现代研究发现,肺炎具有发病率高和病情进展快的特点,患者发病后若治疗不及时病情便会在短时间内发展恶化,最终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一般来说,肺炎多由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所致,在临床上不同病因所致的肺炎临床症状相近,但治疗方法不同,因此明确患者的致病原,予以针对性治疗方案,才可有效缓解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导致肺炎出现的一种常见致病原,有MP感染所致的肺炎又被称之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以干咳和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多数患者通过对症给药便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且预后效果较高,仅有部分患者会因治疗不及时或其他因素导致病情恶化。
近几年,因抗生素滥用问题的影响,耐药性问题越发严重,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MP感染所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已显著降低,广大患者的病情往往难以有效改善[1]。
因此,针对肺炎患者的病原体进行检验,明显患者的感染类型及致病菌耐药情况,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意义显著。
为此,本文便针对MP的各类临床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相关期刊资料的查询对各类检验方法的优点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广大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现总结相关研究资料综述如下。
1.MP检验方法目前,临床诊断MP的检验方法繁多,血清学检验、抗原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和培养法等在MP检验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菌,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本文从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分类、应用、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一、分类目前,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诊断技术主要有细菌培养、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三种方法。
其中,细菌培养是最基本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而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则较为先进且具有一定的优势。
1. 细菌培养法肺炎支原体细菌培养法是最早的常用检测方法,主要通过细菌培养和生物学行为鉴定等方法检测病原体的特性,比较可靠。
但是,该方法存在诊断灵敏度低、培养时间长、影响培养结果的因素较多等问题。
2. 免疫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免疫层析试验等方法,这些方法的优点是便捷、快速且准确。
但是,免疫学检测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重复性差、假阳性率较高等问题。
3.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是一种新型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主要包括PCR(聚合酶链反应)、LAMP(循环扩增)等技术。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准确等特点,已经成为肺炎支原体检测中的重要技术。
二、应用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病原学检测以及疾病监控等方面。
尤其是对于疑难复杂的肺部感染和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诊断技术更为重要。
1. 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诊断技术在病原体早期诊断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对肺炎支原体的快速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降低病死率。
在病原学检测方面,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诊断技术可以对患者样品中的病原体进行快速检测,帮助医生确定病因,指导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疾病监控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诊断技术可以用于疾病监控,及时掌握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病情、死亡率等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遏制疫情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年8月第26卷第8期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七年制,沈阳110001电子信箱:kugaxiaoxiao@ 综述文章编号:1005-2224(2011)08-0631-03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原学诊断研究进展蒋卉男,杨璐,李瑾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志码:B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基因扩增;微流体PCRKeywords:mycoplasmal pneumonia;gene amplificaton;microfluid PCR从人和动物呼吸道黏膜分离出的多种引起肺炎的微生物中,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2。
其感染症状与其他肺部病原体感染相似,但MP肺炎(MP)需采用大环内酯抗生素进行治疗,所以MP 肺炎的早期确诊较为重要。
目前临床应用的检验方法有MP的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和PCR检测等,本文就现有检测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1MP培养自从1962年Chanock等从非典型肺炎患者痰中分离培养出MP以来,分离培养一直是诊断MP的金标准。
由于血培养大多阴性,所以一般采集咽拭子或痰标本接种于SP-4肉汤培养基中。
MP分解葡萄糖、产酸,使pH值下降,酚红指示剂由粉红色变黄色;转种琼脂平板后4~20d产生圆形菌落,且豚鼠血细胞菌落吸附试验阳性,可初步判定有MP 生长。
但是由于其操作复杂,培养耗时长[1],营养要求高,分离阳性率低[2],无法快速早期诊断,不适用于临床,所以一直并不作为检验的常规操作。
最近,Puppe等[3]研制出快速检测MP的液体培养基。
如果培养基从红色变成澄黄,说明有MP代谢物产生,进而验证了MP的存在。
如果培养基中无颜色变化或者培养基浑浊,则证明无MP存在或有杂菌污染。
该方法简便、省时,适用于临床早期快速诊断MP感染,但尚缺乏研究其检测特异性的相关文献。
2免疫学检测2.1MP抗原检测(1)免疫标记技术:将待检咽拭子标本提取蛋白并进行聚丙酰胺凝胶电泳(PAGE),将凝胶中的蛋白带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用特异性酶标抗体做免疫印迹染色,从而检测抗原。
(2)间接免疫荧光:将待检细胞首先用未标记的抗体处理,使之与特异的抗原形成复合物,然后再用抗抗体的荧光标记抗体着色,即可检测出特异抗原在细胞中的存在部位,具有荧光增强效应,效价> 1∶16为阳性。
以上两种方法特异性高,在疾病的早期即可检测到抗原。
但操作费时费力,而且需要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所以未能广泛普及。
2.2血清学抗体检测2.2.1冷凝集检测MP感染者红细胞中有较高的寒冷红细胞凝集素,能与患者自身红细胞或者“O”型人红细胞于4℃条件下发生凝集。
发病1~2周,大约50%患者呈阳性。
由于流感病毒、立克次体和腺病毒等感染也会产生冷凝素,所以该方法特异性相对较低。
2.2.2补体结合抗体检测(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应用可溶性抗原,加蛋白质、多糖、类脂质、病毒等,与MP 抗体结合后,其抗原抗体复合无可结合补体。
对于感染MP 的患者,恢复期效价>1∶64有诊断意义。
但该方法只能检测IgM,不能检测IgG等抗体,特异性较低[4]。
2.2.3免疫酶试验2008年,张美玲等[4]报道了免疫层析试纸法检测MP抗体的检测体系和方法。
MP菌体抗原用pH7.2的PBS缓冲液稀释,用3.0mg/mL IgG喷于硝酸纤维膜上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检测结果:出现1条红色(对照)沉淀线,为MP血清学诊断阴性,即无MP感染;出现2条红色(样品和对照)沉淀线,血清学诊断阳性,则有MP 感染。
在对88份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验呈阳性的MP感染患者血清和69份正常人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时,该试纸检出感染患者阳性率为69.9%(58/88)。
在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比较中,该试纸的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1.3%。
其操作简便快捷,不需其他特殊仪器,适合于基层推广使用。
IgM是受到MP感染后最早出现的抗体,于发病后7d 可检测到。
其特异性IgM检测方法有3种[5]:(1)代谢抑制试验。
根据特异性抗体能阻止支原体生长及代谢的特性,利用MP发酵抑制试验进行血清抗体检测[6]。
用一定量的MP FH菌株培养菌液作抗原,与经倍比稀释的患者急性期··631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 Aug.2011Vol.26No.8和恢复期血清共同孵育,血清中若有特异抗体存在时,培养基颜色没有改变,通常使用兔免疫血清作为阳性对照进行结果判定。
该方法目前多局限于实验室检验,由于其培养要求高,而且需要高效价抗血清,所以不适用于临床检验。
(2)酶联免疫吸附ELISA。
用酶标记抗体,并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再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最后通过酶作用于底物后显色来判断结果。
灵敏性很高,10~30d达高峰,12~16周消失。
目前临床上多应用商品化试剂盒来进行快速简便检测。
(3)间接血凝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IHA)是将抗原(或抗体)包被于红细胞表面,成为致敏载体,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从而使红细胞集聚,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
灵敏性为89%,特异性为93%,阳性者可确诊[7]。
临床上因其与生殖道支原体存在交叉反应且操作复杂而未推广。
(4)胶乳凝集试验。
也是一种间接凝集试验,是以聚苯乙烯胶乳微粒作为惰性载体。
胶乳凝集试验分试管法与玻片法。
胶乳为人工合成的载体,因此,其性能比生物来源的红细胞稳定,均一性好。
但胶乳与蛋白质的结合能力以及凝集性能不如红细胞,因此,作为间接凝集试验,胶乳试验的敏感度不及血凝试验。
3分子生物学诊断以上传统方法在特异性与灵敏性上都有欠缺,无法达到临床快速、准确检测的要求,所以,人们致力于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探索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法。
目前应用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主要是核酸杂交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核酸。
3.1核酸杂交技术应用两个互补的核酸单链可杂交为双链的原理,DNA或RNA与其互补的单链DNA或RNA探针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标记。
在膜上杂交时,探针通过氢键与其互补的靶序列结合,洗去未结合的游离探针后,经放射自显影或显色反应检测特异结合的探针。
可用32P标记探针,检出0.1ng的DNA,相当于105个细胞,也可用131I 标记。
近年来,用一些非放射性探针,生物素化和磺酰化标记标记的DNA探针通过酶夹心免疫反应使标记探针显色,可测出1ng以下的DNA[8]。
核酸杂交技术由于操作繁琐、时间过长等原因很少在临床检测中应用。
3.2核酸扩增技术据报道患者痰液标本中MP浓度在102~106CFU(菌集落数)/mL,而抗原检测技术检测的浓度范围在104~105CFU/mL,因此,核酸扩增技术的研制与应用凸显重要。
1989年Bernet等[8]和Hennigan等[9]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P特异DNA片段方法,并用模拟标本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研究。
Bernet等[10]从基因库中找出了一段144bp的DNA作为MP特异的靶序列,选其2个末端及中端3个寡核酸作为引物,用于MP临床标本检测。
在随后的几年里,其他的靶基因也陆续被发现:P1毒力基因,16srRNA基因和延长因子。
所有这些基因序列的引物至今仍被用于临床。
其中目前应用P1黏附因子的特异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来检测MP的报道较多[11-13]。
3.3新的PCR方法在普通PCR的基础上,目前又衍生出多种新的PCR方法,如实时PCR、巢式PCR、毛细管PCR、反转录PCR等。
这些PCR中目前应用于临床检测的有以下几种。
3.3.1实时PCR(real-time PCR)通过高温加热使模板的两条DNA链解链后,引物分别与模板DNA和报告探针一起退火。
报告探针是用荧光标记、与DNA链的一部分互补的寡核苷酸。
其5’端有荧光标签(CF),3’端有荧光淬灭标签(Q)。
延伸时荧光标签和淬灭标签分离,使荧光强度增加,根据荧光强度,可定量待检标本中的核酸含量。
实时PCR检测避免了PCR产物的凝胶电泳分析,从而减少了周转时间。
而且实时PCR无需内标,每一周期均检测一次荧光信号强度。
可以对PCR扩增产物做定性和定量双重分析。
在对于引起肺外并发症的MP感染检测试验中,实时PCR中有52%与血清学证实的MP感染结果一致,而传统PCR结果一律阴性[14]。
3.3.2巢式PCR是选择两对PCR引物,先用一对外引物扩增待检标本,再用一对内引物对第一轮PCR产物进行扩增,由于内引物扩增的片段置于第一对外扩增反应的内侧,这样进一步提高了扩增产物的特异性。
所以提高了其敏感性[15]。
日前发现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检测MP23S rRNA中点突变[16],对于支原体肺炎的耐药性的研究提供突破性的进展。
3.3.3毛细管PCR Buck等[17]发明的毛细管PCR,采用导热性远强于塑料管的毛细管作为反应容器,使得样品温度滞后时间小于1s,另外,毛细管PCR仪采用高速空气流作为加热和冷却的介质,温度的迅速变化及样品和空气间的快速热传导,使得样品温度变化率可达5~10℃/s,不仅保证了温度的均一性、而且毛细管PCR仪能够在短至15 min内完成30个循环。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通过提高热传导率以至缩短了PCR反应时间,因而较适用于MP早期临床快速检验。
3.3.4反转录PCR(RT-PCR)利用MP的rRNA进行标本扩增,先将RNA反转录成DNA,然后用正向引物将单链DNA转换成双链的,再进行PCR。
可在PCR引物上设置限制酶酶切位点,DNA的末端含有这些位点,易于酶切并将其连接到载体上。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MP菌体中rRNA分子质量较大,检测灵敏度高[18],此外,临床标本PCR检测中MP rRNA阳性通常表明有活的MP菌体的存在。
由于支原体肺炎无特殊临床症状,而MP分离培养营养要求高,分离率低,时间长且复杂,目前最有效诊断方法是PCR检测鼻咽拭子中MP核酸和检测血清中IgM抗体,但在特异性、敏感性和操作简便性方面也都存在缺点。
近期有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合并MP感染可加速病情进展的报道[19],更提示了建立特异、敏感、早期、准确的MP 感染诊断方法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的研究热点—芯片技术,是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固体芯片上··632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年8月第26卷第8期构建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在病原生物诊断方面前景较好。
另外,微流体PCR (microfluidic platform PCR )作为一种多路PCR 技术,应用集成电路、一个油封槽和电场来快速准确地处理不连续的鼻咽液滴,可同时进行4个PCR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