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665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00)2022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是()。

A.种类B.种群C.生物有机体D.物种2.以下生物属于r对策者生物的是()oA.竹B.鹭C.细菌D.鲸鱼3.农业生态系统属于()oA.人工生态系统B.自然生态系统C.半人工生态系统D.封闭式生态系统4.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原始合作B.偏利共生C.互利共生D.寄生5.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A.势能B.生物化学潜能C.动能D.热能6.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oA.高的生物产量B.高的经济产量C.多样的生物种类D.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特点7.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o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8.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oA.温度B.水分C.光D.空气9.根据环境范围的大小分类,环境可分为(从大至小排列)()。

A.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生境、微环境、体内环境B.宇宙环境、区域环境、地球环境、微环境、生境、体内环境C.生态环境、区域环境、生境、体内环境、微环境D.生态环境、生境、区域环境、微环境、体内环境10.“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的主张说的是()。

A.耐性定律B.最低因子定律C.十分之一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11.草原上的“草一羚羊?老虎”食物链属于()oA.捕食食物链B.腐食食物链C.混合食物链D.寄生食物链12.以下生物不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

A.紫花苜蓿B.玉米C.大麦D.山羊13.以下能量属于生物辅助能的是()。

A.降水B.农药C.农膜D.种子14.磷元素从植物有机体直接归还土壤,被微生物分解后,再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循环属于()oA.沉积型循环B.气相型循环C.生物小循环D.地质大循环15.有机农业生态工程首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是()。

2021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1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1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习题及答案(卷一)一、名词解释1. 信息流:以物理形态(光、电磁、声音等)、化学形态(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生物形态(行为方式)出现的自然信息以及以图像、数据、文字、语言等形式出现的人工信息都有一个产生、传输、接收的过程,这样的信息传输转化过程称为信息流。

2. 价值流: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输入含一定劳动的社会资源,经过劳动生产,成为新的产品输出,新产品含有更高的价值,并在销售之后得到实现,这就形成了价值流。

3. 资金流: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资源的输入要用一定的资金按价格购买,产品的输出也按价格换回一定的资金,这样及形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

P193~194:4. 程序调控:生物的个体发育、群落演替都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不会颠倒,这种调控称为程序调控。

5. 随动调控:动植物的运动过程能跟踪一些外界目标,这种调控称为随动调控。

6. 最优调控:生态系统经历了长期的进化压力,优胜劣汰,使得现存的很多结构与功能都是最优或接近最优的,这种调控称为最优调控。

7. 稳态调控: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一种发展过程中趋于稳定、干扰中维持不变、受破坏后迅速恢复的稳定性,这种调控称为稳态调控。

8. 人工直接调控:是指农民或经营者的决策和行动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直接调控。

9. 社会间接调控:社会的财政系统、金融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行政系统、法制系统、科教系统等影响农民或经营者的决策和行动,从而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间接调控。

二、问答题1. 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信息流有哪些形式?人工信息流包括哪些?答: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信息流形式包括有:(1)环境与动植物的信息关系;(2)植物与植物间的信息联系;(3)植物与动物之间的信息联系;(4)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信息联系。

人工信息流包括有:(1)人工仿自然信息;(2)用于调控生物的信息;(3)人类采集并供人类分析判断的信息。

2. 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基本构成包括哪些部分?答: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基本构成:农业生态系统所属的农户或农场拥有的资金,又可根据其不同的形态与用途分别称为资产、资本等。

06215农业生态学自考复习资料

06215农业生态学自考复习资料

农业生态学自考复习资料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答:概念: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差异。

答:(1)系统组分方面的特点,生物组分中,人是系统最重要的调控力量,在环境组分中,农业生态系统多了环境组分。

(2)系统输入方面的特点,农业生态既有自然的输入,也有社会的输入。

(3)系统输出方面的特点,农业生态生产目标明确,有大量的农产品输出,还保留一些非目标性的输出,输出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

3、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答:分为4个阶段,开始阶段,独立学科阶段,巩固阶段,发展阶段。

4、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的内容。

答: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环境组分包括:太阳辐射、气体、水体、土体等。

5、生态适应的类型。

什么是趋同适应和生态型?什么是趋异适应和生活型?答:分为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趋同适应:来自不同生物种群的个体,长期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生存,则形成相同的适应方式或适应环境,生态型:趋异适应的结果形成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生物类群。

趋异适应:来自同一生物群的不同个体长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生存,则形成不同的适应方式或适应环境。

生活型:不同物种的生物趋同适应结果是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生物类群。

6、生态位的概念及应用。

答:概念:是指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应用:是被利用最广泛的其中一个原理。

利用不同农业生物物种的生态位互补关系或者同种农业生物不同品种的生态位差异通过适当组合有效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如橡胶树与茶树的间作,鱼塘混养鲬、草鱼、鲤鱼等。

7、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和耐性定律?答: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选择一项:d.森林生态系统题目2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的是()。

选择一项:c.玉米题目3农业生态系统是()。

选择一项:b.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高题目4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为()。

选择一项:a.石化农业题目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选择一项:a.生物圈题目14所有替代农业都具有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少用或基本不用化学品;依靠(),特别是依靠生物本身的功能。

选择一项:c.自然过程题目15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选择一项:b.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特点题目17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选择一项:c.互利共生题目18一种完全不使用化学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也不使用生物工程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是()。

选择一项:a.有机农业题目19下列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者的是()。

选择一项:c.小麦题目11根据环境范围的大小分类,环境可分为(从大至小排列)()。

选择一项:选择一项:c.光题目13生活型是着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划分的,是()的分类单位。

选择一项:d.种以上题目14“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的主张说的是()。

选择一项:b.最低因子定律题目15以下生态因子中属于生存因子的是()。

选择一项:a.水题目16每个生物种群都处于一定的营养级,以下处于第一营养级的是()。

选择一项:a.牧草题目17草原上的“草→羚羊→老虎”食物链属于()。

选择一项:a.捕食食物链题目18将捕食性天敌引入食物链这一环节属于()。

选择一项:d.减耗环题目19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滋泥”指的是()。

选择一项:b.食物链题目20以下食物链中,属于寄生食物链的是()。

选择一项:c.大豆→菟丝子题目7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率平均约为()。

选择一项:d.1/10题目8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区别是()。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推广技能试题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推广技能试题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推广技能试题课程代码:028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衡量农业推广文章价值水平高低的首要标准是()A.语言优美B.结构精巧C.主题正确D.材料丰富2.农业技术市场要素的主体是()A.卖方B.买方C.技术商品D.中介3.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主要目的是()A.推广农业新技术B.培养新型农民技术骨干C.提高受培训者的学历D.普及农业科技知识4.在农业示范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推广人员抽一定时间到田间进行巡回指导,以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这种培训方法叫()A.“三点一线”B.“四个一”培训法C.个别接触D.田间指导5.农业推广试验方案和示范方案都属于农业推广工作中的具体活动计划,但在其内容和要求方面,前者更()A.粗略一些B.具体、详细C.具有权威性D.具有专业性6.在项目开题报告正文的写作中,经费来源及概算中的预算支出有多项。

其中管理费一般约占项目资助费的()A.2%B.3%C.5%D.7%7.农业推广资金筹措的目的是加快()A.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B.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C.农业科技新产品的销售D.农业新技术的传播8.在农业推广指导中,针对性强,最便于推广人员与农民直接、双向沟通的是()A.集体指导B.农业技术印刷品指导C.大众传播指导D.个别指导9.开发型的农业推广活动的核心是()A.农业科技开发B.土地资源开发C.农贸市场开发D.劳力资源开发10.能够较容易说服对采用某次新成果持怀疑态度的农民,特别是对比较固执的农民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的示范方法是()A.中间试验示范B.方法示范C.成果示范D.技术培训11.在农业技术承包服务活动中,若承包者负责所承包项目的全部技术指导,并预定产量指标,超产部分提成,减产酌情赔偿,这种承包方式叫做()A.联产提成技术承包B.信誉承包C.集体技术承包D.“一条龙”承包12.现有两个因素的试验,一个因素处理间差异大,另一个因素处理间差异小,则应用的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法是()A.成对设计B.拉丁方设计C.随机区组设计D.裂区设计13.在进行添加赖氨酸的饲养试验时,各种试验条件都应相同,而应设置不同水平的处理是()A.饲料B.动物品种C.饲养管理D.饲料中的赖氨酸含量14.农业科技档案进行登记编目的对象是()A.保管期限B.保管单位C.利用价值大小D.保管场所15.以正面人物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影响受教育者的推广人员管理方法叫做()A.情感陶冶法B.精神激励法C.榜样示范法D.正面说服法1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农业推广语言运用的含义相同的原则是()A.朴实平等B.深入浅出C.事实教育D.科学规范17.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中,试验的处理组合数为()A.一个因素的处理数加上另一个因素的处理数B.一个因素的处理数乘以另一个因素的处理数C.一个因素的处理数D.另一个因素的处理数18.为了利于保护试验地和便于及时观察及田间管理,试验地选择的地段要求阳光充足且()A.靠近交通要道B.四周有较大空旷地C.离住处远且偏僻D.离住处很近19.“丰收计划”项目实行的管理方式是()A.定额B.承包C.合同D.平衡20.信息在其传递过程中走样失真的现象叫做信息的()A.缺损B.走失C.畸变D.锐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1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1

课程代码:00135⼀、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综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农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致上可以分为______个阶段。

2.我国的国营农场主要分布在______、司法系统,其它系统(如军队、教育)也有⼀些国营农场。

3.政府对农业宏观经济的管理,主要是调节农产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以实现⼆者的总量平衡和______平衡。

4.农业⾃然资源通常包括⼟地资源、⽓候资源、⽔资源和______。

5.充分合理地利⽤农业劳动⼒资源需要从两⽅⾯考虑:⼀是农业劳动⼒利⽤率,⼆是______。

6.______是科技成果研究和科技成果应⽤的桥梁和纽带。

7.据研究,1965~1988年间,化肥施⽤量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为______。

8.农产品流通包括商流和______两个⽅⾯。

9.农业经济核算的指标体系包括总量指标和______。

10.现⾏农业税实⾏______税率。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10分)1.中间型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哪个国家最为典型?( )A.美国B.⽇本C.德国D.加拿⼤2.国营农场管理体制深化改⾰的⽬标是( )。

A.政企分开B.产权明晰C.⾃主经营D.建⽴现代企业制度3.从根本上说,农业政策的取向是跟农业问题的变化密切相关的。

在以⾷物问题为主的阶段,常常采取( )。

A.保护政策B.榨取政策C.产业政策D.结构政策4.我国⾃然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三种类型,从实践看,哪⼀种机构设置的管理效果较好?( )A.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分开B.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结合C.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交叉D.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体化5.⽬前我国农村中农户经营的农地其所有权是属于( )。

A.国家B.集体C.农户D.政府6.⽣产技术和⾮⽣产技术是按( )划分的。

A.技术性质B.技术⽅法C.技术理论D.技术功能7.我国施肥⽔平区域差异明显,其中( )经济地带。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 (7)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 (7)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是()A.植物学B.动物学C.作物栽培学D.生态学2.公共水域捕鱼属于()A.成本外摊B.收益外泄C.市场调节D.社会调节3.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A.较高的生物产量B.高的经济产量C.多样的生物种类D.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特点4.在田(地)中种十字花科作物,以其花蜜养蜂得蜂蜜;田(地)四边植桑,以其叶养蚕得蚕茧等。

依食物链增加环节的功能,该食物链应属于()A.生产环B.增益环C.复合环D.高效环5.植物所需的P、K、Ca等常量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几乎全部来自于()A.大气B.水C.微生物D.岩石6.高杆和矮杆作物,豆科与禾本科的间作,它们对资源的利用是属于()A.种间互斥B.种间共生C.种间竞争D.种间互补7.在同一营养级之间生产量与摄食量之比叫()A.组织增长率B.同化效率C.生态增长率D.维持价8.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生态系统中,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又从生物体再到环境,不断地进行流动和循环,称为()A.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生物小循环C.地质大循环D.养分循环9.当小麦化肥用量从每亩15千克增加到20千克,小麦亩产量从100千克增加到130千克,则肥料投入的边际产量为()A.130千克B.30千克C.6千克D.0.3千克10.关于演替的正确说法是()A.指群落经过一定历史发展时期,由一种群落取代另一种群落的顺序过程B.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无规律性C.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无方向性D.以先锋种为发展顶点11.用单位面积或容积内的生物个体数目表示种群的大小,则叫作()A.种群密度B.种群生态密度C.种群数量D.环境容量12.生物种群内各个体在其生存环境空间内是等距离分布时,即称为()A.平衡型分布B.均匀型分布C.稳定型分布D.增长型分布13.年龄结构呈钟型,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平衡,属于()A.增长型种群B.稳定型种群C.下降型种群D.波动型种群14.地球上一切生物能量的源泉是()A.绿色植物B.阳光C.有机物质D.地热15.白天植物的气孔关闭,夜晚打开,进行二氧化碳吸收,这类植物是()A.水生植物B.湿生植物C.中生植物D.旱生植物16.大麦属于()A.长日照植物B.短日照植物C.中日照植物D.中间型植物17.下列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A.土壤B.化肥C.天然气D.煤18.在作物轮作制度中,强调合理地加入豆科作物种植,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B.提高土地利用率C.建立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D.为了获得更多的豆科作物产品19.现代农业中,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病虫抗药性增强B.作物种植密度增加C.农药药效提高D.作物的单产增加20.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结合属于种间关系的()A.寄生B.原始协作C.偏害作用D.互利共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1

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1

课程代码:02665⼀、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20分)1.⽣态系统的⽣产者为( )A.狼B.森林C.⾷⽤菌D.鱼2.稻草→⽜→蚯蚓→鸡→猪→鱼是⼀条典型的( )A.草牧⾷物链B.腐⽣⾷物链C.寄⽣⾷物链D.混合⾷物链3.下列哪⼀种能源属于⾃然辅助能( )A.降⽔B.⽯油C.天然⽓D.化肥4.⽣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为信息B.光信息、声信息、接触信息、化学信息C.物理信息、接触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D.⾏为信息、接触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5.农业⽣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三个主要养分库是( )A.植物库、家畜库、⼟壤有效养分库B.⽔体库、⼟壤库、⽣物库C.⼟壤有效养分库、⼟壤矿物库、⼟壤有机物库D.⼟壤库、岩⽯库、⽣物库6.⽔的循环中,⽔从⽔域开始,再回到⽔域⽽终⽌的循环构成的⽔的( )A.⽓相型循环B.沉积型循环C.⽣物⼩循环D.地质⼤循环7.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被暂时固定、贮存的场所称为库。

其中,容积较⼩,物质交换活动活跃的库称为( )A.交换库B.贮存库C.⽣物库D.⼟壤库8.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约是( )A.1/5B.1/10C.1/20D.30%9.农业⽣态系统的⽣产可分两⼤类,即( )A.⾃养者的⽣产和初级⽣产B.初级⽣产和次级⽣产C.次级⽣产和异养者的⽣产D.植物⽣产和光合细菌的⽣产10.温度、⽔分、⼟壤等条件都处于最适状态下的初级⽣产⼒为( )A.光合⽣产⼒B.光温⽣产⼒C.⽓候⽣产⼒D.⼟壤⽣产⼒11.⽔稻施氮量为10公⽄时,稻⾕产量为400公⽄,当施氮量为12公⽄时,稻⾕产量为420公⽄,若稻⾕价格为1.2元/公⽄,则边际产量为( )A.400公⽄B.420公⽄C.20公⽄D.10公⽄12.在条件⽐较⼀致的环境⾥,依靠种⼦繁殖的植物在初⼊浸时,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般属于( )A.成群型B.随机型C.均匀型D.分散型13.种群年龄结构与种群对其⽣境的适应性密切相关,种群年龄结构越复杂,则种群的( )A.适应能⼒越强,稳定性越⼤B.适应能⼒越强,稳定性越⼩C.适应能⼒越弱,稳定性越⼤D.适应能⼒越弱,稳定性越⼩14.寿命短,个体⼩,死亡率较⾼的⽣物,在⽣物⽣态适应类型中⼀般属( )A.r-对策者B.K-对策者C.r-K连续体D.CAM对策者15.下⾯关于演替的说法哪个正确?( )A.演替就是⼀个物种取代另⼀个物种,⽆规律性B.演替是⽣物与环境反复相互作⽤,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C.演替就是⼀个物种取代另⼀个物种,⽆⽅向性D.演替以先锋种为发展顶点16.每个⼩群落具有⼀定的种类成分和⽣活型组成,它们的⽣产⼒和外貌特征也不相同,在群落内形成不同的斑块。

全国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完整版

全国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完整版

全国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全国2009年1月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26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是( )A.环境科学B.生态学C.系统分析D.运筹学2.以下叙述中,不属于系统构成必备条件的是( )A.两个以上的组分B.组分之间有联系,又称偶联C.以整体的方式完成一定的功能D.边界3.以下叙述中,属于大型消费者的特点是( )A.动物的体型很大B.动物每口吃得很多C.动物吃的是大型的动物D.动物是以活的有机体为食物的4.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的配置,和物质、能量在各成分间的转移、循环途径,这就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B.生态系统的特点C.生态系统的功能D.生态系统的子系统5.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不应该选择的农业技术是( )A.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B.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C.大力发展旱作农业D.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6.作物在某一时期内,每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每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叶面积的累计值,即光合面积与光合时间的乘积,就是( )A.叶面积系数B.光合势C.光合生产率D.净生产量7.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完成的能量转变是( )A.从光能到化学能B.从机械能到电能C.从光能到机械能D.从光能到电能8.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转化率约为( )/1000 /100/109.对于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来说,用以下公式:SA=(投入总能量—产出总能量)/投入能量相当标准煤重量计算出的SA就是( )A.农业系统B.农业系统熵C.农业系统产投比D.农业系统能量利用率10.每增投一定数量的变动资源所取得的某种农产品的增产数量,就是( )A.产品的边际产量B.追加投资增产量C.边际平衡原理D.边际投入11.用分散度方法判断种群分布格局时,计算公式S2=∑(x—m)2/(n—1)中S2的统计学意义是( )A.均数B.众数C.标准差D.方差12.从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来看,增长型种群表现为( )A.金字塔的基部宽而顶部狭窄B.金字塔的年龄结构呈橄榄形C.幼年个体数量和中年个体数量大致相等D.幼年个体比例较小,老年个体比例较大13.如果种群是世代有重叠的,且假设处于无限制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增长模式可以表示为( )=N0·ert =N0·λt/dt=rN(1-N/K) +1=N0λ14.若两个生物种群可以在一起生活得很好,但并不存在依赖关系,即离开协作,双方仍能独立生存,这样的种群间相互关系被称为( )A.原始协作B.互利共生C.偏利共生D.竞争15.在生态学中,专指生物生长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就是( )A.小环境B.区域环境C.生境D.生态环境16.农业生态系统是( )A.天然生态系统B.自然生态系统C.半自然生态系统D.人工生态系统17.在复杂的生物群落的地上部分( )A.越到下层,植物的耐荫性越强B.越到下层,植物的喜阳性越强C.越到下层,植物的抗旱能力越强D.越到下层,植物的抗风能力越强18.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而分化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 ) A.生态型 B.生活型C.物种型D.群丛19.以下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A.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B.森林树木等生物资源C.太阳能、风力等气候资源D.土地资源20.植物如果出现功能叶叶脉间的伤斑,伤斑表现是先漂白失绿,然后逐渐呈棕色坏死,则可能遭到的是( )A.二氧化硫污染B.氟化氢污染C.臭氧污染D.粉尘污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农业生态学试卷A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卷A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卷A及答案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华南农业大学考试题农业生态学(A)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生物群落:2. 农业生态系统:3. 食物网:4. 现存量: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自然界中食物链的长度一般有多少级()A. 4-5级B. 6-7级C. 7-8级D. 9级2.以下哪些是初级生产的生产者()A.猪B.牛C.羊D.水稻3.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A.南方多于北方B.内陆多于沿海C.平原多于山地D.都是4.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A.磷矿资源B.钾C.钙D.水资源5. 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是()A.氮B.氢C.水D.钾6.草食动物牛、羊属于()A.初级消费者B.次级消费者 C,生产者 D.分解者7.生物防治利用某一生物种群压制另一类生物种群,使其不能为害农作物,是利用生物种间的(A)A.负相互作用B.正相互作用C. 中性作用D.偏利作用8.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种间环节,属于异养生物,如下面的(D)A.草B.小麦C.水稻D.牛9.森林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导致(B)A.厄尔尼塔现象B.温室效应C.拉尼拉现象D.赤潮10.利用天敌来消灭害虫是生物种间的(C)A.原始合作B.互利共生C.捕食D.共栖11.生物学放大作用是指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的(A)A.浓缩B.降低C.平衡D.毒害12.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生命特征是因为其中包括(A)A.生物组分B.环境组分C.太阳辐射D.水13我国现有耕地约为(A)A.15亿亩B.30亿亩C.144亿亩D.5亿亩14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是(A)A.污染危机B.粮食C.石油D.化肥15.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水平较高是因为增加了(B)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A.腐食食物链B.捕食食物链C.寄生食物链D.其他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物种结构B.时空结构C.营养结构D.信息结构2. 现代农业的辅助能投入包括()A.基因性投入B.科技性投入C.资源性投入D.设施性投入E.保护性投入3. 下列哪些元素的循环是气相循环()A.磷B.氮C.铁D.碳E.氧4.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调节途径有()A.常规投入B.结构调整C.措施优化D.信息投入E.合理的消费方式5. 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追求的目标是()A.生态效益B.社会效益C.经济效益D.产量E.产值6.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A.CO2 增多B.森林减少C. O2增多D.森林增多E. 其它7. 农业资源具有的特性包括()A.整体性B.区域性C.有限性D.变动性E.多用性8. 能量的主要形态有()A.日光能B.食物能C.化学能D.动能E.热能四、简答题(共19分)1. 简述我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全国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全国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全国年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全国2009年1月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26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是( )A.环境科学B.生态学C.系统分析D.运筹学2.以下叙述中,不属于系统构成必备条件的是( )A.两个以上的组分B.组分之间有联系,又称偶联C.以整体的方式完成一定的功能D.边界3.以下叙述中,属于大型消费者的特点是( )A.动物的体型很大B.动物每口吃得很多C.动物吃的是大型的动物D.动物是以活的有机体为食物的4.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的配置,和物质、能量在各成分间的转移、循环途径,这就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B.生态系统的特点C.生态系统的功能D.生态系统的子系统5.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不应该选择的农业技术是( )A.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B.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C.大力发展旱作农业D.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6.作物在某一时期内,每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每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叶面积的累计值,即光合面积与光合时间的乘积,就是( )A.叶面积系数B.光合势C.光合生产率D.净生产量7.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完成的能量转变是( )A.从光能到化学能B.从机械能到电能C.从光能到机械能D.从光能到电能8.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转化率约为( )/1000 /100/109.对于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来说,用以下公式:SA=(投入总能量—产出总能量)/投入能量相当标准煤重量计算出的SA就是( )A.农业系统B.农业系统熵C.农业系统产投比D.农业系统能量利用率10.每增投一定数量的变动资源所取得的某种农产品的增产数量,就是( )A.产品的边际产量B.追加投资增产量C.边际平衡原理D.边际投入11.用分散度方法判断种群分布格局时,计算公式S2=∑(x—m)2/(n—1)中S2的统计学意义是( )A.均数B.众数C.标准差D.方差12.从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来看,增长型种群表现为( )A.金字塔的基部宽而顶部狭窄B.金字塔的年龄结构呈橄榄形C.幼年个体数量和中年个体数量大致相等D.幼年个体比例较小,老年个体比例较大13.如果种群是世代有重叠的,且假设处于无限制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增长模式可以表示为( )=N0·ert =N0·λt/dt=rN(1-N/K) +1=N0λ14.若两个生物种群可以在一起生活得很好,但并不存在依赖关系,即离开协作,双方仍能独立生存,这样的种群间相互关系被称为( )A.原始协作B.互利共生C.偏利共生D.竞争15.在生态学中,专指生物生长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就是( )A.小环境B.区域环境C.生境D.生态环境16.农业生态系统是( )A.天然生态系统B.自然生态系统C.半自然生态系统D.人工生态系统17.在复杂的生物群落的地上部分( )A.越到下层,植物的耐荫性越强B.越到下层,植物的喜阳性越强C.越到下层,植物的抗旱能力越强D.越到下层,植物的抗风能力越强18.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而分化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 )A.生态型B.生活型C.物种型D.群丛19.以下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A.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B.森林树木等生物资源C.太阳能、风力等气候资源D.土地资源20.植物如果出现功能叶叶脉间的伤斑,伤斑表现是先漂白失绿,然后逐渐呈棕色坏死,则可能遭到的是( )A.二氧化硫污染B.氟化氢污染C.臭氧污染D.粉尘污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665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665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26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由于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而长期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的农药,主要是()A.含重金属的农药B.含钾的农药C.含氮的农药D.含生物碱的农药2.在现代石油农业的发展中,单位农产品的能量消耗()A.越来越低B.基本不变C.越来越高D.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小3.世界农田灌溉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增加的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是()A.水资源危机B.单位面积耗水增加C.灌溉设施不配套D.降水量增加4.汽车尾气主要形成()A.大气污染B.工业污染C.土壤污染D.水体污染5.地球表面10公里内的气层状态是()A.同温层B.对流层C.平流层D.逃逸层6.农业上用汞灯诱杀农业害虫,所利用的昆虫特性,是它们的()A.看得见红光B.看不见红光C.趋向紫外线D.逃避紫外线7.群落的成层性是指()A.植物在季节上的变化规律B.群落中植物按高度的垂直配置C.植物的演替变化规律D.群落中光、温度条件的垂直变化规律8.风播型种子在侵入条件比较一致的新环境时,最容易出现的种群分布格局是()A.均匀型B.随机型C.成群型D.复群型9.一般家畜采食时,成为粪便被排除身体的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A.10~20%B.20%C.30~50%D.55~70%10.农作物、绿肥、牧草、农田林木,这些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A.生态环境结构B.物种结构C.时间结构D.空间结构11.蚕桑业中缫丝后的蛹,具有丰富的营养。

将蚕蛹作为饲料添加物来养鱼、养猪。

在“桑叶→蚕”食物链中引入这样的链环是()A.复合环B.多产环C.增益环D.减耗环12.酸雨是指大气降水的pH小于()A.3B.5.6C.7D.7.513.下列生物种间负相互作用的类型是()A.竞争B.原始协作C.偏利共生D.互利共生14.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从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营养级,其损失率约为:()A.10%B.30%C.50%D.90%15.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是,在整个生物圈中()A.范围大,时间长,闭合式循环B.范围大,时间长,开放式循环C.范围大,时间短,闭合式循环D.范围大,时间短,开放式循环16.在无限环境条件下,当种群的年龄组成固定时,种群就会有一个稳定的增长率。

浙江1月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1月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2665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农业生态系统属于( )。

A.人工生态系统B.自然生态系统C.半自然生态系统D.封闭式生态系统2.棉红铃虫→金小蜂这一食物链属( )。

A.草牧食物链B.腐生食物链C.寄生食物链D.混合食物链3.下列哪一种能源属于生物辅助能( )。

A.种子B.降水C.风力D.蒸发4.蝗虫、蚱蜢在秋冬季杂草枯黄时会改变体躯颜色使之与草色相一致,这是由什么引起的?( )A.能流B.物流C.信息流D.价值流5.气相型循环的特点是( )。

A.速度快、循环比较完全B.速度快、循环不完全C.速度较慢、循环较为完全D.速度较慢、循环不完全6.磷循环属典型的( )。

A.气相型循环B.沉积型循环C.生物学循环D.地质学循环7.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被暂时固定、贮存的场所称为库。

根据容积大小,物质交换活动快慢,库可分为交换库和贮存库两种,下列库中属于交换库的是( )。

A.大气库B.水体库C.动物库D.土壤库8.生态金字塔一般常用( )表示,因为这种表示方法不受个体大小、组成成分、代谢速度的影响,能准确地说明能量传递的递减特点。

A.数量金字塔B.生物量金字塔C.能量金字塔D.个体数量金字塔9.下列生物中,能进行次级生产的是( )。

A.果树B.小麦C.水稻D.牛10.土壤条件处于最适状态下的初级生产力为( )。

A.光合生产力B.光温生产力C.气候生产力D.土壤生产力111.大豆施钾量为4公斤时,大豆产量为100公斤,当施钾量为6公斤时,稻谷产量为110公斤,若大豆价格为2.5元/公斤,则边际产量为( )。

A.100公斤B.110公斤C.10公斤D.5公斤12.自然界中大多数自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属于( )。

A.成群型B.随机型C.均匀型D.分散型13.在有环境限制的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一般呈( )。

全国202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全国202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全国202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02665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农业生态系统实现本能调控的方式有()。

A.程序调控、随动调控、最优调控B.程序调控、冗余调控、最优调控C.随动调控、最优调控、反馈调控D.最优调控、冗余调控、反馈调控2.生物组分复杂、营养层次多、食物链长并联系成网的生态系统一般其不变性()。

A.较强B.较弱C.不必然D.没有变化3.除太阳辐射能以外,对生态系统所补加的一切形式的能量统称为()。

A.自然辅助能B.辅助能C.生物辅助能D.生产性能量4.田鼠少了,老鹰也少,导致老鹰减少的信息作用属于()。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营养信息D.行为信息5.循环过程中速度比力慢,循环不完全,容易受外界干扰,这类循环一般属于()。

A.气相型循环B.沉积型循环C.生物学循环D.地质学循环6.关于温室效应,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温室效应是由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B.温室效应导致极地冰盖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C.温室效应由于蒸发增强,陆地降雨量减少,干旱加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被暂时固定、贮存的场所称为库。

按照容积大小,物质交换活动快慢,库可分为交换库和贮存库两种,下列库中属于贮存库的是()。

A.水体库B.植物库C.动物库D.生物库8.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前一营养级提供的食物能可能进入多条食物链,由多种生物利用,从而减少选择浪费,因此常用某一种生物固定的能量与所消费的能量之比来表示()。

A.摄食效率B.能量转化效率C.生产效率D.同化效率9.下列生物中,能进行初级生产的是()。

A.猪B.光合细菌C.牛D.鸡10.当小麦施肥量为15公斤时,产量为100公斤,当施肥量为20公斤时,小麦产量为130公斤,小麦价格为2.5元/公斤,则边际产量为()。

A.130公斤B.100公斤C.30公斤D.6公斤11.人工栽培的种群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大多属于()。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推广学试题1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推广学试题1

课程代码:02678⼀、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的括号内。

每⼩题1 分,共20 分)1.农业推⼴是( )。

A.⼀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技术咨询活动B.⼀种发展提⾼农作物产量的技术宣传活动C.⼀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D.⼀种发展物质、技术推销活动2.中华⼈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法是在( )年颁布的。

A.1991B.1993C.1995D.19973.农业推⼴⼯作过程是⼀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 )两个基本的⼦系统。

A.推⼴系统和技术管理系统B.推⼴系统和研究系统C.推⼴服务系统和⽬标团体D.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4.根据农民对农业创新采⽤时间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群体,称为采⽤者群体。

各类采⽤者采⽤农业创新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差异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其中( )。

A.从认识到试⽤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B.从试⾏到采⽤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C.从认识到试⽤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D.从认识到采⽤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5.推⼴服务系统是指( )。

A.供应农业推⼴资料的后勤服务组织B.供应推⼴资料和技术的后勤服务组织C.农业推⼴机构、农业推⼴⼈员以及他们所处的⽣存空间D.参与技术推⼴的各个环节的总体6.农业推⼴中,每项创新在农业中的应⽤呈明显的周期性,从创新的引进到典型⽰范,称为( )期。

A.试验⽰范B.发展C.成熟D.衰减7.在农业⽣产中具有举⾜轻重地位的( )是我国农业推⼴技术服务体系的核⼼部分。

A.省农技推⼴站B.县农技推⼴中⼼C.乡镇农技站D.村级农技服务组织8.为实现⽬标,将机构内成员进⾏分⼯协作,从⽽在职务范围、责任、权⼒⽅⾯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 )。

农业生态学题库(最终版)

农业生态学题库(最终版)

农业生态学题库一、填空题1、农业的效益可分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生物常以种群或群落的状态存在。

3、农业生物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4、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根据年龄锥体,可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5、依据取得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目和各年龄组的死亡个体数方法的不同,生命表可以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6、种群的发布有3种基本类型:、、。

7、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作用、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8、生物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作用四种。

9、就农业生产能量转化效率而言,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由生物及其环境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10、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直接受次级生产者的生物种性、生产方式、养殖技术、养殖环境所制约。

11、碳主要储藏在大气、生物体、土壤、水圈和岩石圈几个库中。

12、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N2O、臭氧、氟里昂以及水汽等。

13、全球氮素储量最多的是岩石、大气,其次是煤等化石燃料。

14、循环通常包括:氮的固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几个重要过程。

15、固氮的途径通常有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三种。

16、自然界中磷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17、钾循环是以地质大循环为主,生物小循环为辅的物质循环管。

18、酸雨是指pH低于的雨水。

19、根据杜能的农业圈层结构理论,他推断出围绕中心城市的6个同心圈层,每个圈层分别有不同的最适农业生产结构,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第二圈层为林业圈、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第四圈层为谷物农作圈、第五圈层为三圃农作圈、第六圈层为畜牧圈,第六圈层以外则是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

20、根据农业圈层结构,杜能得到两个结论,分别为:生产集约度理论和生产结构理论。

2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和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026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自然生态系统比拟较,农业生态系统在环境方面的特点是()A.经人工改造B.使用畜力C.使用灌溉D.使用机械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必然是指()A.自养生物B.异养生物C.好氧生物D.异氧生物3.由植物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的食物链属于()A.捕食食物链B.腐食食物链C.混合食物链D.寄生食物链4.在我国的全国综合农业区划中,滇南农业亚区属于的大区是()A.长江中下游区B.西南区C.华南区D.青藏区5.在农区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的规模决定于()A.劳动力B.土壤C.气候D.种植业规模6.鄙人列作物间套种植时,明显起到作物之间对营养元素利用上互补的是()A.玉米和高梁B.玉米和大豆C.玉米和甘薯D.玉米和马玲薯7.温度、水分、土壤等条件都处于最适状态下的初级生产力为()A.光合生产力B.光温生产力C.气候生产力D.土地生产力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信息流是信息在信息网中不竭被转换和传递中形成的B.信息流主要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C.信息流是农业生态系统中较次要的基本功能D.信息传递主要在生物之间进行9.氮的主要储存库是()A.大气库B.土壤库C.水体库D.植物库10.群落中物种的个体数量不必然最多,但决定着该群落的内部结构和特殊环境,是主要层次的优势种,这个物种称为()A.优势种B.常见种C.优势层片D.建群种1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不变,不受环境的影响B.生物群落既是一个结构单位,又是一个功能单位C.生物群落对环境不产生大的影响D.生物群落只是一个结构单位12.表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中,参数K()A.指种群的增长率,用总和生育率表示B.指种群的增长率,用生物体的个数表示C.指种群增长的极限,用该种生物的个体数表示D.指种群增长的极限,用“面积×光能”表示13.风播型种子在侵入条件比力一致的新环境时,最容易出现的种群分布格局是()A.均匀型B.随机型C.成群型D.复群型14.“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说的是()A.耐性定律B.最小因子定律C.十分之必然律D.边际平衡原理15.在农业生产上最抱负,能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矛盾的土壤结构是()A.核状结构B.团粒结构C.片状结构D.柱状结构16.形成酸雾、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氟化物D.二氧化氮17.提高土壤自净能力,减少土壤污染的有效办法是()A.提高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B.控制氮肥的施用,增施磷、钾肥C.增施有机肥D.撩荒休闲18.在现代石油农业的发展中,单位农产品的能量消耗()A.越来越低B.基本不变C.越来越高D.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小19.利用轮作倒茬、秸杆粪便维持地力的农业为()A.有机农业B.原始农业C.立体农业D.雨养农业20.20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农业产量和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A.良种、化肥和灌溉B.机械化C.农药、化肥D.节水灌溉: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农业生态学27.农业生态系统28.食物链加环29.地质大循环30.生态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31.以某一农牧生态系统为例,简述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功能类群及各类群在物质循环中起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66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农业生态系统实现本能调控的方式有( )。

A.程序调控、随动调控、最优调控
B.程序调控、冗余调控、最优调控
C.随动调控、最优调控、反馈调控
D.最优调控、冗余调控、反馈调控
2.生物组分复杂、营养层次多、食物链长并联系成网的生态系统一般其稳定性
( )。

A.较

B.较弱
C.不一

D.没有变化
3.除太阳辐射能以外,对生态系统所补加的一切形式的能量统称为( )。

A.自然辅助

B.辅助能
C.生物辅助

D.生产性能量
4.田鼠少了,老鹰也少,导致老鹰减少的信息作用属于( )。

A.物理信
息 B.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5.循环过程中速度比较慢,循环不完全,容易受外界干扰,这类循环一般属于
( )。

A.气相型循

B.沉积型循环
C.生物学循

D.地质学循环
6.关于温室效应,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
A.温室效应是由CO
2
B.温室效应导致极地冰盖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
C.温室效应由于蒸发增强,陆地降雨量减少,干旱加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被暂时固定、贮存的场所称为库。

根据容积大小,物质交换活动快慢,库可分为交换库和贮存库两种,下列库中属于贮存库的是( )。

A.水体

B.植物库
C.动物

D.生物库
8.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前一营养级提供的食物能可能进入多条食物链,由多种生物利用,从而减少选择浪费,因此常用某一种生物固定的能量与所消费的能量之比来表示
( )。

A.摄食效
率 B.能量转化效率
同化效率
9.下列生物中,能进行初级生产的是( )。

A.

B.光合细菌
C.

D.鸡
10.当小麦施肥量为15公斤时,产量为100公斤,当施肥量为20公斤时,小麦产量为130公斤,小麦价格为2.5元/公斤,则边际产量为( )。

A.130公

B.100公斤
C.30公

D.6公斤
11.人工栽培的种群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大多属于( )。

A.成群

B.随机型
C.均匀

D.分散型
12.年龄结构几乎呈钟型,中部和基部几乎相等,这类种群一般属于( )。

A.增长型种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

D.离散型种群
13.环境中的生物会发生竞争,凡在竞争中以其“质”取胜的,则称为( )。

B.K-对策者
C.r-K连续
体 D.CAM 对策者
14.下面关于演替的说法哪个正确?( )
A.演替就是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无规律性
B.演替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但往往不可预见
C.演替就是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无方向性
D.演替以相对稳定的顶极群落为发展顶点
15.在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盖度大、生活力强,决定着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主要特征的那些植物种是( )。

A.建群

B.优势种
C.亚优势
种 D.附属种
16.变温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这属于植物的( )。

A.温周期现

B.温光调控
C.变温作
用 D.光周期现象
17.某一时段内,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差之和称为( )。

A.活动积
温 B.有效积温
C.积

D.有效温度
18.生物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称为( )。

A.区域环
境 B.生境
C.生态环
境 D.小环境
19.下列资源中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 )。

A.石

B.天然气
C.

D.地表水
20.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复合体。

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包括
( )。

A.资源环境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社会持续性
B.产量持续性、质量持续性、效益持续性
C.资源环境持续性、产量持续性、效益持续性
D.经济持续性、资源环境持续性、效益持续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于( )。

A.构成系统的组分
B.系统组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
C.组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特点
D.系统的层次多少
E.系统边界大小
2.下列能中属于人工辅助能的有( )。

A.种

B.肥料
C.农

D.雨水
E.人畜劳力
3.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用年龄金字塔表示,可分为( )。

A.离散型种

B.增长型种群
C.稳定型种

D.下降型种群
E.集群型种群
4.叶绿素主要吸收( )。

A.绿

B.红光
C.橙

D.黄光
E.蓝紫光
5.造成水体污染的人为污染源主要有( )。

A.工业污染

B.交通污染源
C.城市生活污染
源 D.农业污染源
E.生物污染源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能量转化效率
2.边际产量
3.成活曲线
4.群落稳定性
5.有机农业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农业技术调控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2.合理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标志是什么?
3.简述磷素的地质大循环。

4.影响种群大小(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5.什么是生物圈?生物圈有什么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温度的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和作用。

2.试述中国生态农业建设中依据的主要生态学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