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力群《新兴木刻在山西》有感
百年力群
敬心情,创作了《周总理像》。特别在党的三中全会之后,他
那被“四人帮”压抑多年的创作热情又像喷泉一样地迸发 出来。他先后访问过新疆、湖南和东北等地,陆续创作了《天 山之夏》、《新城在望》、《林间》、《春到洞庭湖》和《北国早春》 等--ttt新作品。《林间》画面上那两只正在树干上嬉戏追逐 的小松鼠多么逗人喜爱,他为观察松鼠的生活习性,在家喂 养着小松鼠。他生在农村,自小就喜欢松鼠。正因为他对松鼠 如此体察人微,倾注着自己的爱,才表现得如此真切感人。 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生活,为力群提供了丰 富的创作源泉。题材的广泛,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的多样丰 富,是力群这一时期创作的显著特点。 在与力群同辈的版画家中,力群也是相当勤奋的一位。 他曾在1941年、1963年和其他的版画家进行过作品联展。 1980年为纪念中国左翼联盟五十年,在太原举行了“力群 版画展览”。随后该展又应邀到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大 连等地展出。他的许多优秀作品还先后到日本、苏联、法国等 50多个国家展出。一些作品还被外国博物馆、陈列馆和图书 馆收藏。力群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版画大师。 著名诗人艾青曾赞誉力群的作品是“木板上的抒情 诗”。我认为他的作品还构成了一幅长卷的农村风俗画。并形 成了黑白对比强烈,刀法简洁有力.色彩和谐明朗,富有装饰 风的独特艺术风格。 力群80年的艺术道路正如他自己总结的那样:“是对艺 术方向和现实主义创作规律的由不明确到明确;在作品形式 风格探索上的由欧化到追求民族风味;在师造化方面的由机 械地如实描写到强调主观能动性和创作性。” 力群坚持党的文艺路线,实践发扬毛主席《在延安文艺 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取得辉煌艺术成就,留下不少传世 之作。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等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 曾分别向他颁发了“造型艺术成就奖”、“金彩奖・成就奖”、 “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日本日中艺术交流中心给力群 颁发了“贡献金奖”。1992年5月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力群 “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风范长存 2012年2月10日,杰出的版画大师力群走完了他百年
力群文学作品的价值探析
第36卷第5期2019年10月晋中学院学报Vol.36No.5Oct.2019力群文学作品的价值探析摘要:力群先生是新兴版画运动的重要艺术家。
在进行版画创作的同时,他坚持文学创作八十余年,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均有文学作品发表。
虽然力群不是专业的文学创作者,但是他的文学作品以自身见证的近现代中国坎坷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内容,如同一部丰厚的历史文献,呈现大时代变革中真实的历史,彰显了生命本质的意义。
关键词:力群;历史;文学;美术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808(2019)05-0078-05杨杰(晋中学院美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19)[收稿日期]2019-06-26[基金项目]2018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力群文献研究”(2018A16)。
[作者简介]杨杰(1979-),男,山西榆次人,晋中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艺术研究。
以往对力群的研究大多是从版画艺术的角度入手,探讨其版画艺术方面的成就及其历史价值,而忽视了力群先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他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开始文学创作,一直延续到2001年,他的文学作品发表在《七月》《立报》《文艺阵线》等进步刊物,得到艾青、茅盾、冰心等人的高度赞誉,出版自传《我的艺术生涯》、散文集《马兰花》《晚霞集》《余晖集》、小说集《我的乐园》《野姑娘的故事》、诗集《力群诗选》等著作,一生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所以,有必要对力群先生文学方面的成就进行专门研究,这样才能够全面反映力群先生完整的艺术人生,并且深入探究其背后丰富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力群先生在其自传开篇写道:“我经历了祖国的一个苦难、不幸、战斗和新生的伟大的历史时代,因此我的艺术生涯也不能不和祖国的坎坷多难的命运血肉相连。
”[1]1他文学作品的源泉是他所经历和见证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所走过的坎坷发展历程,所以,他的文学作品可以看作是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回应。
力群:中国新兴版画的先驱
54文史月刊·2023年第10期力群,原名郝丽春,他不仅是中国新兴木刻版画创作的先驱,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忠实践行者。
在回顾自己的艺术生涯时,力群一再强调,鲁迅和毛泽东是决定他艺术创作走向的两个关键人物。
20世纪30年代,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开始木刻版画创作时,郝丽春认为自己的名字过于女性化,遂改名力群,取“为群众出力”之意。
力群这个名字,寄托着他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为人民群众创作的艺术追求。
走在力群凝结毕生艺术功力建造的版画艺术长廊时,我们仿佛穿越了历史的烟尘,走进了20世纪那段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岁月。
艺术的熏陶在山西省灵石县县境南缘,有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名叫仁义河。
在仁义河南岸有一个小山村,名叫郝家掌。
1912年12月25日,力群就出生在这个小村庄的一孔砖窑里。
院内有一棵枝繁叶茂的百年老槐,陪伴他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时光。
力群的父亲不甘心窝在小山村里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年轻时就远走他55文史月刊·2023年第10期乡。
在外打拼多年后,力群的父亲成为了山东高唐一家盐店的经理。
他利用攒下的钱,赎回了祖上典出的300亩耕地,告老还乡。
力群的父亲乐善好施,回乡后,他一遇荒年就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年轻时走南闯北的他,养成了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经常阅读各类报纸。
此外,他还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常给孩子们讲儒家经典著作和古典文学名著。
力群最早的绘画启蒙来自二祖父郝建兰。
郝建兰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画家,许多人请他画炕围、桌椅和立柜上的装饰画,村庙的墙上也有他画的人物画和花鸟画。
童年时力群印象最深的是二祖父画在村庙墙上的《凤凰戏牡丹图》。
画上的牡丹雍容华贵、娇艳欲滴,凤凰栩栩如生、美丽飘逸,力群幼小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
二祖父还经常给力群讲明末清初山西绘画大家傅山的故事,给力群介绍《芥子园画谱》等绘画启蒙书籍。
在二祖父的言传身教下,力群开始痴迷绘画,一有机会就往二祖父家里跑。
从色彩语言角度浅析新中国“十七年”套色风景版画
40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2期总第827期No.22,2020Total of 827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使整个社会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同时,也使中国新兴版画的发展出现新的机遇。
自1949年至1966年,这“十七年”版画在历史使命上不同于新兴版画,在表现形式和题材选择上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兴木刻运动时期以描绘中国人民灾难生活的黑白木刻版画表现形式为主,而“十七年”套色风景版画大量出现,为这一时期的版画发展带来丰富的色彩。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共举办了五次全国版画展览。
1954年9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版画展览会标志着新中国版画起点。
力群在《版画艺术的新收获》中总结了这次全国版画展览会的三个特点,其中“第二个特点:作品题材所具有的广泛性和作风上的多样性[1]。
”“从祖国的海洋到大陆,从边疆到内陆[2]”“从风景到静物[3]”和“第三个特点:套色木刻较多,它将近占了整个展览会作品的半数[4]。
”充分说明,从第一届全国版画展览会开始,套色风景版画开始大量地出现并逐渐与黑白木刻并驾齐驱,甚至有赶超的势头。
本文主要是以新中国“十七年”套色风景版画作为切入点,对套色风景版画创作中所使用的色彩语言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套色风景版画创作中的色彩构成,浅析新中国“十七年”的版画家如何通过色彩语言反映来表现版画家们对新中国的感受与表达,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语言来建构抒情、诗意、愉悦的“十七年”版画的画面,经过梳理总结套色风景版画中色彩语言中部分的特定程式,进而阐述“十七年”套色风景版画的色彩语言对当代版画创作的启示。
1 从色彩构成语言角度分析“十七年”套色风景版画色彩作为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造型语言系统共同构成了视觉艺术不可缺少的基础语言,不仅关系到整个画面的表现力,也影响着艺术家的精神情感和观念表达。
“对于人类而言,色彩不仅是有机的或物理的变体,而且是一种语言参照,是思想的辅助方式,智慧的支撑和生活的向导[5]。
恩师难得 师恩难忘
恩师难得师恩难忘——写在力群老百年华诞时董其中力群同志是我国杰出的、享誉国内外的老一辈版画艺术家:从他1931年跨进杭州艺专校门算起,从事艺术事业已整整80年了。
本月25日又是他百年华诞,双喜临门,可喜可贺。
力群木刻创作初期,中国新兴木刻的导师鲁迅先生曾多次给力群内兄、同学曹白的信中,表示对木刻青年力群的关怀,并对他的木刻进行指导,力群的成长与鲁迅是分不开的。
2004年力群曾感慨地说:“我从事艺术70余年,非常感激两个人。
其一是鲁迅先生,是他指引我走上革命艺术——中国新兴木刻的创作道路……其二是毛泽东同志,1940年我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任美术教员,于1942年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教导下,我心中有了人民,勇敢地抛弃了木刻创作上的欧化风,从而建立了作品上的中国特色,赢得了老百姓的喜闻乐见。
”当力群成为新兴木刻第一代著名的版画家后,他以当年鲁迅的伯乐精神为榜样,关怀并指导解放后新一代木刻青年的成长,使新兴木刻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1954年我考入北京师大美术系学习,睡在我下铺的是一位来自公安军文工团的调干生,在部队时刻过木刻,我受他和他的战友吴燃等几位知名木刻家的影响,爱上了木刻。
于是调干同学带我到前门一家专营店买下木刻刀,又到离学校仅一站地的“荣宝斋”讨要了一块半个巴掌大的木板,于1955年下半年我刻出了第一幅木刻,这欣喜可想而知,我对木刻的兴趣更大了。
我为此而苦恼着。
当时王府井一家商店也有木刻板出售,但价贵买不起,这时我看到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连环画报》正在连载该社总编力群撰写的“怎样刻木刻”。
1955年10月16日我写下一封诉说自己学刻木刻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信,寄《连环画报》转力群收。
11月3 日我便收到力群同志写满三页信纸的回信,使我激动不已。
他接到我的信后,亲自到那家出售木刻板的商店进行调查,对我作了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了我的一些误解,也更加坚定了我学习木刻的信心。
力群:用版画见证历史抒写人生
一
— —
●王梦悦
神矍铄 , 术创 作孜孜不倦 。 对艺 第 一次 见到 鲁迅 是为 位 经历 了 2 世纪 中国沧桑 巨 0 他画遗像 变的长者 , 一位平静地在 乡村 中 1 3 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 1 9 颐养天年的老人, 享受着一份愉 专科学校 的力群 , 受林 风眠、 深 快的心情 。 李苦禅 两位 国画大 师绘画风格 力群 不仅 是鲁迅 倡导 的新 9 3年 , 在鲁迅先生 兴版 画艺术艰 辛坎坷 历程 的见 的影 响。13 ‘ j 是 的思想影响下 , 证者和参与者 , 还是新兴版画的 ‘ 倡新兴版画 先驱者 和代表人 物之 一 。中 国 他与 一些进 步 同学一起成立 了 木铃木刻研究会” 并加入了 ! 版画艺术只有 7 的历史 , 0年 而 “ , 他倾注 毕生精 力创作 的为数 众 翼美术家联盟 成为 了当时左 期间 , 力群 多 的现 实主义 版画作 品都成 为 翼艺术 的活跃分 子 。 病》< < 等反映 民众 了中国版画 史上 的精 品, 这些备 创作 了《 、生路》 疾苦和斗争 的作 品 。 受推 崇和赞誉 的上乘 之作不 仅 中 国现 代木刻 艺术是 在鲁 是力群终生 艺术功力的凝结 , 而 且是一段 社会历史变迁的见证 。 迅 的大力提 倡和扶 持下才得 以 有人称鲁迅 是 “ 中国木 力群创 作的《 鲁迅像》 》《 、 、延 诞生的 。 刻运动之父” 鲁迅 极力倡导通 。 安鲁艺校景> > 等等木刻 作 品, 组 成了中国近代艺术新的画貌 。 品 过木刻艺术来反映民间的疾苦 , 他还亲自编辑 味力群在不同时期的木刻作品, 揭露社会的黑暗, 就像在读一部新的中国艺术史。 出版 了多部欧洲版画家的作品 在鲁迅 的召唤下 , 的 年轻 运用专业技巧 , 适应大众习惯, 选集 。 力群拿起了木刻刀 , 开始了木刻 反映群众生活 , 展现时代风貌, 创作 。 是力群版画创作的突出特征, 也 13 9 6年 , 力群根据在太原 是他 的美术作 品在 当 时乃 至今 郊外 的所见所 闻, 创作了一幅名 日受到广泛赞誉 的根 本所在 。 为《 采叶 的木刻作 品 , 生动地描
力群版画艺术馆设立的意义
WE N H U A X 乏LV 文化心旅力群版画艺术馆设立的意义■张娟太原师范学院〔摘要〕力群版画艺术在山西乃至全国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
力群的一生不仅是为艺术而奋斗的一生,更是为国家为人民为革命而身体力行创作的一生。
力群版画艺术馆为太原美术馆常设专馆,它的设立在山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力群版画对中国现代版画的影响以及艺术馆对历史的记录和文化的传承,教育的传播方面探讨这一意义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作为地域文化的保存者,发展者,更是太原文化的一颗珍珠,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挖掘,以继承其版画艺术和文化精神。
〔关键词〕力群;版画艺术馆;意义一、力群在中国现代版画中的影响力力群是中国革命现实主义版画家,是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新兴版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版画家中创作生涯最长、涉猎面较广的艺术家。
同时在国画、文学理论方面也颇有成就,出版理论文集三部,对绘画和书法有着独到的见解,在民间艺术如年画、剪纸方面也进行探索考究。
他曾任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美术》杂志副主编,《版画》杂志主编等职,199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为其颁发了“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
他对中国版画乃至美术的发展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二、力群版画艺术馆是对历史文化的记录与传承1.刻刀下的历史“人民艺术家——力群版画艺术馆”于2017年12月25日落户于太原美术馆三层展厅。
该馆梳理了山西籍新兴木刻版画领军人物力群先生一生创作的版画、国画、书法作品与丰富的照片、史料、文字以及所获奖状、奖杯,撰写文章、出版图书、视频采访等多种材料。
展览分为五个篇章,“左翼美术运动时期”“抗战时期”“延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薪火相传——山西木刻版画”,每个篇章的代表作品从侧面反映出国家的历史状况、社会风貌或人物精神,作品既是艺术的作品又是有故事有情节有人民情感可对话的作品,有着历史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左翼美术运动时期”的展览代表作品有作于1935年的《抵抗》,1936年的《採叶》《日寇武装走私》《鲁迅像》《鸟》《收获》,1935年是中国抗战具有转折性的一年,这一年遵义会议召开,红军北上,红军长征的第_次胜利,红军抢渡金沙江、过草地,是艰苦抗战的一年。
红色文化遗产太行木刻新探
阴许倩红色文化遗产太行木刻新探摘要:抗日战争期间,太行根据地木刻将外来形式与民间传统艺术相结合,完成了从“欧化”到“民族化、大众化”的嬗变,在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对中国现代美术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是一份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
关键词:太行木刻民族化新美术太行根据地木刻,是在抗日战争极其艰苦的环境里,革命木刻家们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引下,积极深入生活,开展艺术活动,借鉴外来表现技法,转向民族形式,创作出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有力地发挥了文化武器的战斗性作用,为争取民族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新美术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的灿烂篇章。
一、太行根据地木刻的历史渊源1.鲁迅先生培植太行根据地木刻源于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
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对中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却出现了对西方文艺盲目模仿闭门抄袭的弊端。
为此,鲁迅通过对西方艺术长期的研究,认为欧洲的版画是“好的大众的艺术”,“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
鲁迅先生作为我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导师,他不遗余力地引进西方版画,推介木刻好作品,举办木刻讲习班,培养木刻艺术家,拉开了新兴木刻帷幕,把新兴木刻运动引上坚实的革命现实主义道路。
2.延安鲁艺奠基延安既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木刻艺术的沃土。
抗战全面爆发后,即1936至1940年间,胡一川、沃渣、江丰、马达、陈铁耕、张望、力群等一批上海的木刻家相继来到延安,云集于鲁迅艺术文学院,形成了延安木刻艺术的骨干力量。
他们不仅带来了新兴木刻的革命传统,而且传授了新兴木刻的创作经验,使得鲁迅先生的美学思想和版画理论得以体现和延续。
同时,鲁艺培养的一批批青年木刻家,用各种方式和途径输送到各解放区,为各解放区的木刻运动奠定了深厚基础。
3.太行烽火淬炼1938年底,以胡一川、罗工柳、彦涵、华山等人为基础成立的鲁艺木刻工作团,响应党“到敌人后方去,到对敌斗争的最前线去”的号召,渡过黄河,穿越封锁线,到太行抗日根据地开展木刻宣传工作。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摘要:新兴木刻版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美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地位对于这个时代来讲也是不可泯灭的。
新兴木刻版画之所以快速发展,得益于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新一批木刻版画家的创作及发展,也归功于当时政治环境的使然。
木刻版画发展到今天更加具有魅力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新兴木刻版画;鲁迅;一批木刻版画家;版画作品时代分析一、鲁迅是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推动者和奠基人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的思想界似乎一下子打开了大门,知识分子们把西方的思想,一股脑儿的全都介绍进来。
但是,由于当时底层的大部分民众都是文盲,这些启蒙思想进入到了中国之后,根本没有办法渗入到民众的头脑当中。
面对启蒙运动的上不达下,鲁迅在文字之外用表现性更强的更有感染力的画面去展现,而黑白分明、表现性突出的木刻版画无疑是当时最适合中国时局的。
版画家赵延年先生曾经说过,“鲁迅先生是中国新兴版画的母亲”。
他对中国版画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可以说是不惜一切的。
鲁迅通过朝花旬刊来介绍外国美术,1928年鲁迅在上海创办《奔流》杂志,他对这个杂志的质量要求是非常之高的,希望能够多加一点精美的插图,但是当时的印刷条件和理念远远不能满足鲁迅的要求。
有感于中国在这方面的落后,同时也是出于对这一门艺术的敏感和自觉,鲁迅就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大力推动版画艺术。
1930年7月6-8日,鲁迅提供部分作品并资助资金,支持左翼美术组织“时代美术社”。
1930年10月14-15日,与内山完造合作,在北四川路日商购买组合第一店楼上举办《世界作家版画展》。
1931年鲁迅举办木刻讲习班,通过生动的画面讲述新兴木刻版画兴起的源流。
版画家李桦认为木刻讲习班对中国新兴版画的推动是非常重要的,也推动了广州美术版画的发展。
鲁迅全集里记载,他现存指导青年木刻书信126封,详细讨论青年木刻艺术家的作品和创作思想。
他还不断地介绍外国版画家,当时在鲁迅身边聚集了很多进步青年,他们对这些新兴事物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而且版画它自身的特点也契合了广泛宣传进步思想的需求。
通过1935 年“力群个展”看力群早期木刻风格的转变
摘 要:力群是我国延安时期木刻作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1932年入学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在1933年因参加木铃木刻研究会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入狱,从1935年1月释放到抗战之前的这段时间被定义为“左翼美术时期”。
该时期的作品风格多样,数量众多,体现了他在木刻上多元的尝试和探索,也奠定了他此后木刻创作的坚实基础。
力群作品转型在他回到山西后举办的“力群个展”中表现最为突出,这些作品反映出在鲁迅指导、倡导和影响下,力群现实主义创作观念的确立以及现实主义木刻风格的形成。
关键词:力群个展;风格转型;现实主义;造型技法一力群在1935年出狱后失业于上海,5月考入上海景艺广告公司。
7月,力群回到山西太原,在杜任之负责筹建的“西北剧社”和“艺术通讯社”所属的《文艺舞台》杂志社担任美术编辑,并正式在作品中署名“力群”。
这一时期的力群还通过“上海世界语者协会”的介绍,认识了在太原的会员韩白罗,又经由韩白罗的介绍认识了《山西党讯》副刊《最后一页》的编辑史记言和王中青,并在《最后一页》中大量刊发木刻和杂文。
1935年12月21—23日在韩白罗的支持下,力群在太原中山公园中山公会举行“力群个展”,刊发展品名录,其中有木刻34幅,钢笔画5幅,铅笔画4幅,水彩画12幅,木炭画8幅,中国画10幅。
[1]34在综合性艺术刊物《文艺舞台》第2卷第1期中“力群个展特页”,详细介绍了力群的作品情况和社会反响。
在《前言》中写道:青年艺术家郝力群先生,卒业于杭州艺专,对于中西绘画均有相当成绩,油画,水彩画,木刻,木炭画素描等作品甚丰,尤以木刻为最多,今自沪上归来。
就职太原后,对于木刻画的创作更为努力,全国各杂志刊物,如天津的《庸报另外一页》《北调》,上海《世界月刊》《客观半月刊》《译文终刊号》《渭流》《知识》,北平之《熔炉周刊》《世界日报文艺副刊》,广州之《现代版画》,杭州之《艺风》,及太原之《中外论坛》《播种者周刊》《拉丁化周刊》以及本刊等都刊载了他的木刻,连最近东京出版之《质文》,也发表了他的《狱》。
读力群《新兴木刻在山西》有感
读力群《新兴木刻在山西》有感读力群《新兴木刻在山西》有感读力群《新兴木刻在山西》有感贾玮新兴木刻从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
他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统区美术的主力军。
当时的版画是以艺术家和革命者的双重身份出现,以艺术作为战斗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
七十年来,新兴版画都是在人民群众的火热斗争中成长,发展壮大的。
一九三三年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出现了"木铃木刻研究会",第二年在广州出现了"现代版画研究会".一九三五年力群从上海回到太原,于当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举行了《力群个展》,这是山西历史首次举办新兴木刻展览。
共展出作品三十四幅,绝大多数的作品就是以力群先生在山西亲身体验为素材进行的创作,如《拾垃圾的孩子们》就是力群先生在太原街头亲眼目睹贫困儿童的悲惨生活现状后所进行的创作,黑白色调以及粗犷的笔触更强化了作品悲剧的色彩作品,刻画了三名伛偻而行的儿童,面部隐藏在阴影中,体现了孩子们的悲哀神情,儿童本来是民族的希望而他们却生存的艰辛,背负的重物将本就营养不良的矮小身躯压的愈发弯曲。
唯有左前方小狗摇动的尾巴告诉观众它是在这个悲惨世界中儿童唯一的慰藉。
这个作品控诉了三十年代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希望能唤醒民众,改变不公的社会。
到一九三六年力群又为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刻了《采叶》,这幅作品也曾受到鲁迅先生的称赞。
这幅木刻是力群先生在太原南郊得到感受而刻画的。
描写的是太原南郊贫苦人家的妇女以及一个母亲采叶的形象。
黑白线条交错的笔触刻画了人们期盼到来的春天,孩子手中提篮高高举过头顶接受和期盼着大自然对他们的唯一馈赠。
整幅作品以有力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母亲形象,明媚的春光中,母亲与孩子只能采摘树叶为食,春天的美好与残酷的社会现实形成尖锐的对比。
深刻的揭示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版画的存在无疑是起到了别的画种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他是艺术家的武器严肃而冷静的抨击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也刻出了沉默国民的魂灵,从而激励唤醒让世人。
新兴木刻总结
新兴木刻总结引言木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刻划木头来创作图案和图像。
近年来,新兴木刻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总结新兴木刻的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新兴木刻的特点1.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新兴木刻充分借鉴了传统木刻的技法和思想,同时辅以现代的创新元素,创作出独具个性和时尚感的作品。
2.多样性与创意性: 新兴木刻不仅限于传统的印刷媒介,还可以应用于家居装饰、艺术品制作、设计等领域。
艺术家们通过创意的组合和设计,创造出各种独特的作品。
3.环保可持续性: 木刻作为一种手工艺品,使用天然的木材为原料,与现代注重环保的潮流相吻合。
同时,木刻作品也可以通过再生木材或废旧木材进行创作,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4.注重传统文化与当代观念的融合: 新兴木刻在保留传统木刻的同时,也注重融入当代社会的元素,使作品更具有现代感和时代性。
新兴木刻的应用领域1.家居装饰: 新兴木刻可以应用于家居装饰,如刻制木刻图片、雕花木壁画等,为家居带来自然、温馨的感觉。
2.艺术品制作: 新兴木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常常被用来制作和收藏艺术品。
木刻作品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观感,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欣赏和收藏。
3.设计与手工艺品: 新兴木刻不仅可以作为艺术品,还可以应用于各类设计项目,如家具设计、装饰品设计等。
同时,木刻手工艺品也因其精美和独特性而深受人们喜爱。
新兴木刻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木刻也开始尝试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例如使用激光雕刻技术、数控雕刻机来实现更加精细和复杂的木刻作品。
2.多领域的融合: 新兴木刻作为一种多样性的艺术形式,正在与其他领域进行融合,如与设计、建筑等行业进行合作,推动木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3.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兴木刻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注重对文化的创新。
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将木刻与当代思想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作品,推动木刻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黄土高原的歌手——读姚天沐的版画
作者: 力群
作者机构: 原山西省文联 主席
出版物刊名: 美术
页码: NULL-NULL页
主题词: NULL
摘要: 姚天沐是福建人,自从来到北国,考入东北的鲁迅美术学院,于1955年分配到山西后,就像当年来自广东的古元热爱上苦寒的陕北似的,40多年来,他爱上了山西,对山西的黄土高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他在一篇《创作琐谈》的文章中说: “我深深地体会到,外表质朴,内蕴深厚的黄土地,有着一股无限的内在力量和恢宏博大的气魄,人置身其间,自觉何其渺小!而那浑厚朴实不加任何雕饰的外表,显露出她本来面貌的自然之美,给人。
让木刻生生不息
让木刻生生不息作者:***来源:《现代艺术》2020年第09期中国木刻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独具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特色。
木刻,即“木版画”,版画的一种,指用刀在木板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图画,是中外版画的最早形式。
使用的木版有梨木、黄杨木、白桃木等。
木刻分为复制木刻、木面木刻、粉印木刻、木口木刻、套色木刻、笔彩木刻和黑白木刻。
在德阳市的寿丰镇有一个仅有313户居住的高槐村,这里原本是历史悠久的蔬菜种植基地,但从2014年底却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原本破旧的小村屋陆续被改造成了咖啡馆,高槐村逐渐打造起了乡野休闲、咖啡、近郊骑游的生态观光立体农业。
在这些咖啡馆中有一家名为“菩提素”的咖啡馆尤为亮眼,这不仅是一间普通的咖啡馆,同时也是欧阳才俊、欧阳才汉两兄弟的“高槐木刻”工作室。
兄弟俩出生在书香门弟世家,从小便对书画十分感兴趣,师承著名书画家陈十田先生,同时也是北京它山书院中国画研修班弟子。
2019年10月,高槐木刻以具有非遗(传统)文化传承价值,成功入选“中国传承·人才智库”。
欧阳才汉广泛学习各类木版年画知识,自费遍访全国各地年画传承人,汲取中国各地年画、木版画精髓,运用自身美学基础于新年画、木版年画的创作,是集绘、刻、拓、色、创于一体,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创作。
其作品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收藏。
欧阳才汉对年画有独特见解,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他毅然决然放弃自已的生意,投入到抢救传承年画的行业中,他参加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计划”四川大学“年画传承创新研修班”学习,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钟爱的民间艺术,让自己投入到多年热爱的事业——民间年画创作中。
现在,他在工作室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收集了中国西南地区三大年画(绵竹、梁平、夹江)200余幅作品,收藏三家年画木刻印版50余块,高槐木刻工作室初见成效。
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观音菩萨像、释迦摩尼像、传统门神等人物造型。
新兴木刻运动的启示——版画课程思政案例
新兴木刻运动的启示——版画课程思政案例
田华
【期刊名称】《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年(卷),期】2022()24
【摘要】新兴木刻运动是中国版画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华章,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
在版画课中是一个代表性的章节,在教学中形成了典型的课程思政案例。
【总页数】4页(P138-141)
【作者】田华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
【相关文献】
1.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木刻版画教学模式浅探
2.时代里程碑--鲁迅与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探析
3.时代里程碑——鲁迅与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探析
4."前进中的版画艺术——纪念新兴木刻运动90周年中国现当代版画作品展"开幕
5.鲁迅与中国新兴木
刻运动——从鲁迅对外国版画的收藏谈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力群《新兴木刻在山西》有感
以下是关于读力群《新兴木刻在山西》有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读力群《新兴木刻在山西》有感
贾玮
新兴木刻从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
他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统区美术的主力军。
当时的版画是以艺术家和革命者的双重身份出现,以艺术作为战斗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
七十年来,新兴版画都是在人民群众的火热斗争中成长,发展壮大的。
一九三三年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出现了"木铃木刻研究会",第二年在广州出现了"现代版画研究会".
一九三五年力群从上海回到太原,于当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举行了《力群个展》,这是山西历史首次举办新兴木刻展览。
共展出作品三十四幅,绝大多数的作品就是以力群先生在山西亲身体验为素材进行的创作,如《拾垃圾的孩子们》就是力群先生在太原街头亲眼目睹贫困儿童的悲惨生活现状后所进行的创作,黑白色调以及粗犷的笔触更强化了作品悲剧的色彩作品,刻画了三名伛偻而行的儿童,面部隐藏在阴影中,体现了
·
孩子们的悲哀神情,儿童本来是民族的希望而他们却生存的艰辛,背负的重物将本就营养不良的矮小身躯压的愈发弯曲。
唯有左前方小狗摇动的尾巴告诉观众它是在这个悲惨世界中儿童唯一的慰藉。
这个作品控诉了三十年代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希望能唤醒民众,改变不公的社会。
到一九三六年力群又为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刻了《采叶》,这幅作品也曾受到鲁迅先生的称赞。
这幅木刻是力群先生在太原南郊得到感受而刻画的。
描写的是太原南郊贫苦人家的妇女以及一个母亲采叶的形象。
黑白线条交错的笔触刻画了人们期盼到来的春天,孩子手中提篮高高举过头顶接受和期盼着大自然对他们的唯一馈赠。
整幅作品以有力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母亲形象,明媚的春光中,母亲与孩子只能采摘树叶为食,春天的美好与残酷的社会现实形成尖锐的对比。
深刻的揭示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版画的存在无疑是起到了别的画种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他是艺术家的武器严肃而冷静的抨击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也刻出了沉默国民的魂灵,从而激励唤醒让世人。
作为一种艺术,即如鲁迅先生所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有着强有力的宣传作用和教育功能。
把人们心中的战乱、恐慌、生活的艰苦、贫穷、心中压抑的苦闷情绪,以及对过上安定、自由、平等的生活的向
·
往和革命胜利的期盼,都表现的淋漓精致。
版画把当时的时代特征为我们很好的留存,让深处新时代的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和对老一辈革命艺术家的怀念。
文/典藏研究部贾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