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1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物质的量浓度
几个生活中的例子
1 吃比较咸的食物时,比如连续嗑带 盐的瓜子。你的口腔有什么感觉?为 什么?
2 浸在清水的萝卜条和浸在盐水中萝 卜条会有什么不同?
二、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正常红细胞 吸水的红细胞 失水的红细胞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特点
水分子的流动方向是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 其他物质的运输也一样吗?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的含量明显高于 血液中碘的含量,说明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 细胞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即逆浓度梯度 运输。
动物细胞发生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细胞膜具有选
择透过性)
细胞质与外界溶液可以具有浓度差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质的浓度
红细胞吸水 红细胞膨胀,甚至胀破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质的浓度
红细胞正常,无变化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质的浓度
红细胞失水 红细胞皱缩
2、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细胞壁 全透性 细胞液
细胞核
液泡膜
细胞膜 细胞质
原 生 质 选择透过性 层
成熟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植物细胞发生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原生质层内外具有浓度差
植物细胞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液的浓度
植物细胞吸水 植物细胞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液的浓度
植物细胞正常,无变化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液的浓度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水稻和番茄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情况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大。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是具有半透膜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别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别复原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蔗糖溶液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清水渐渐恢复原来大小恢复原位基本不变1、质壁分别产生的条件:〔1〕具有大液泡〔2〕具有细胞壁〔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2、质壁分别产生的缘由: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1、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确定。
2、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二、比较几组概念扩大: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大〔扩大与过膜与否无关〕〔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大又称为渗透〔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被动运输》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被动运
输》优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内容。
“被动运输”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介绍了水进出细胞的原理,主要通过思考讨论讲解了水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原理和通过探究实践活动讲解了水进出植物细胞的原理。
接着阐述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自然观。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水进出细胞的原理,明白物质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2.能理解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等概念。
三、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探究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基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认同生命的自主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尝试从生命观念认识自然和社会,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
生物(2019)必修1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知识点小结)
单元知识点小结生物(2019)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1.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____________。
如果半透膜两侧存在__________,渗透的方向就是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
(P62)2.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________。
(1)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2)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________。
(3)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细胞质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P63) 3.对于水分子来说,细胞壁是________的,即水分子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壁,细胞壁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细胞,伸缩性比较小。
(P63)4.原生质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把它看做一层________________。
(P63)5.甜菜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为红色。
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
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水变红。
原因是盐酸破坏了________________的选择透过性。
6.观察质壁分离实验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为材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熟的植物细胞的_______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当细胞液浓度________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细胞不断失水时,________就会与________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________。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课时水进出细胞的原理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学有目标——课标要求必明
记在平时——核心语句必背
1.渗透作用发生的两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
是浓度差,渗透的方向是水分子从水的相对
1.阐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含量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渗透
2.举例说出细胞吸水、失水 2.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
的原理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 ①动物细胞的_细__胞__膜_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外界溶液与细胞质存在浓度差 时,细胞会发生吸水或失水。 ②水是通过__渗__透__作__用__进出动物细胞的。
(2)将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不同浓度条件时细胞的形态变化[连线]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4.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一般情况下,浓度差越大,细胞吸水 或失水越明显。
5.因为生理盐水的浓度与血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浓度基本一致,血细胞不会因为过度吸水 或失水而出现形态和功能上的异常
新知探究(一)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探究·深化】
[问题驱动] 下图中A、B分别表示渗透作用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溶液浓度S1>S2与S1<S2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怎样的。 提示:①当溶液浓度S1>S2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S2移向S1数目多于由S1移 向S2的数目,漏斗内液面上升;②当溶液浓度S1<S2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S1流 向S2数目多于由S2流向S1的数目,漏斗内液面下降。 (2)在图A中,当Δh不变时,S1、S2的浓度是否相等,为什么? 提示:不一定。S1>S2,渗透作用停止时,漏斗内液面不再上升,水分子通 过半透膜的双向扩散速率相等,但漏斗内溶液浓度仍高于烧杯中溶液浓度,Δh产 生的压强与渗透压的平衡使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交换速率相等时,漏斗内液面不 再升高。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解析】选D。由于图甲中的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图甲中的液面高度先上 升到一定高度后保持不变;图乙装置漏斗中葡萄糖浓度大,导致液面上升,由于 葡萄糖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导致半透膜两侧浓度差降低,所以漏斗中液面会降 低。
2.如待漏斗
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
【素养案例】 如图是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外有不同浓度的同一种溶液S1和S2,实 验起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开始时S1浓度大于S2浓度 B.渗透平衡时S1浓度大于S2浓度 C.渗透平衡时无物质透过半透膜 D.如果将S2浓度适当降低,则渗透 平衡时液面差更大
3.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如图表示透析袋 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解析】选B。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放在蒸馏水中后,蒸馏水将不 断向透析袋中扩散,蔗糖溶液浓度随之下降,但受到透析袋容积的限制,到一定时 间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此时蔗糖溶液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便保持相对稳 定。
2.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B.甘油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 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该物质的转运速率 D.在该物质转运过程中转运蛋白的形状会发生改变
【解析】选D。分析图可知,该物质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运输过 程中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该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方向是顺浓度梯度,A错误;甘油分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运输,特点是从高浓度一侧 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B错误;协助扩散不消耗 能量,动力是浓度差,则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不会提高该物质的转运速率,C错误; 图中转运蛋白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形状发生了变化,D正确。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是维持细胞正常生活活动的重要过程。
以下是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主要知识点: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通透性。
它对物质的进出起到了筛选作用。
2. 进出口蛋白:细胞膜上有许多特定通道蛋白和携带蛋白,起到调节物质进出的作用。
通道蛋白可形成离子通道,使溶质通过;携带蛋白则通过结合、转运溶质进出细胞。
3.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指细胞对溶质的浓度梯度产生反应,从低浓度处将溶质移向高浓度处。
常见的主动运输方式有胞吞和胞吐。
4. 胞吞:胞吞是指细胞膜向外突出形成囊泡,将溶质包裹进来,形成胞吞体。
胞吞体随后与溶胞体合并,胞吞体内的溶质被分解消化。
5. 胞吐:胞吐是指细胞膜在物质输入后被内化,形成胞吐体,胞吐体内溶质继续向外分泌。
6. 渗透压和渗透调节: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导致水分子移动的力。
细胞根据物质浓度的变化通过调节渗透压来维持自身的稳定。
7. 过滤和扩散:过滤是指通过细胞膜上的微小孔隙将溶质分离出来,如肾小球的滤泡;扩散是指溶质自由地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移动。
8. 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活动转运是利用细胞膜的蛋白质以背离浓度梯度方式将溶质转移到细胞内或细胞外,如Na+/K+泵;被动转运是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使溶质按浓度梯度自然扩散进出细胞。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机制和蛋白质的参与。
这些知识点只是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的知识可以在教材中进一步学习。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总结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在细胞内部,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是通过细胞膜来完成的。
本章主要介绍了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
一、物质的主要输入方式1. 摄食:摄食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吞噬周围的固体颗粒或其他单细胞生物,将其引入细胞内部。
摄食是原生生物和某些特化细胞的主要摄取方式。
2. 吞噬:吞噬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将周围的液体颗粒包裹并引入细胞内部。
吞噬可以实现大量物质的输入,是对细胞需要高速摄取的一种方式。
3. 胞吞作用:胞吞作用是指细胞使用伪足将周围的大颗粒或其他细胞完全包裹,形成囊泡并将其引入细胞内部。
胞吞作用可以实现对大颗粒物质的输入。
4. 空泡运输:空泡运输是指细胞通过吞进空气泡或其他小颗粒形成空泡,并将空泡运输到其他区域,实现物质输入。
二、物质的主要输出方式1. 渗透:渗透是指细胞内部溶解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扩散或主动运输,排出到细胞外部。
渗透是细胞排除废物和维持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方式。
2. 出芽:出芽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从细胞表面延伸出的突起,将细胞内的某些物质包含在内,并释放到外部。
出芽是酵母菌等单细胞生物进行繁殖的重要方式。
3. 渗析:渗析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扩散或主动运输,将细胞内部的水分子和其他小分子溶质排出到细胞外部。
4. 鞭毛运动和伪足运动:鞭毛运动和伪足运动是某些特殊细胞进行蠕动和移动的重要方式。
这些细胞表面的鞭毛或伪足通过蠕动或摆动的方式,将细胞内部的物质带出细胞。
三、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与内部环境之间的交界处,它起到筛选、传递物质的作用。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与之相关的蛋白质组成。
1. 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由一个亲水性头部和两个疏水烃尾部组成。
磷脂双分子层的形成是由于疏水烃尾部之间的互相排斥作用,使头部面向水相,尾部相互靠近形成一个双层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一)
1.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 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2.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②膜具有流动性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④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⑤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A.①④②⑤③B.①②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①②④⑤③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4.当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水分子的运输情况是A.水分子只进不出B.水分子只出不进C.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D.单位时间内从细胞内出来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5.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图中的物质可代表甘油分子B.这种转运方式不可逆浓度梯度进行C.细胞产生的能量不影响该物质的转运速率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6. 图中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表示胞吐,乙表示胞吞B. 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甲需要消耗能量,而乙不需要D.分泌蛋白的释放方式与甲图中的方式相同7.下图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1 是指细胞膜B. 图中5 是指内质网C. 图中7 与内膜相连D. 图中8 处膜面积等于外膜膜面积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9.龙葵是一种重金属镉的超积累植物。
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习目标知识概览(教师用书独具) 1.掌握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重难点)2.会描述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
(重点)3.理解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在实践中的应用。
(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渗透作用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具备的两个条件(1)具有③半透膜。
(2)膜两侧①②具有浓度差。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2)条件及现象过程条件现象吸水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失水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平衡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3.(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2)原理和现象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够渗透失水和吸水。
2.实验步骤及现象3.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1)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内因: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实例(1)水稻吸收SiO4-4多,吸收Ca2+、Mg2+较少;番茄吸收Ca2+、Mg2+较多,而吸收SiO4-4较少。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含量明显高于血液中碘的含量。
(3)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差异较大。
2.特点(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2)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
3.结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基础自测]1.判断对错(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 )(2)当外界溶液与细胞质浓度相同时,水分不进不出。
( )(3)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指去掉细胞壁的部分。
( )(4)物质跨膜运输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
( )(5)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 )提示:(1)√(2)×外界溶液与细胞质浓度相等时,水分进出达到平衡。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末总结新人教版必修1
但对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
细胞膜上运输Ca2+的[ ]
的活性。
(4)柽柳是一种泌盐植物,其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于植物体内的盐
分排出。现欲判断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
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柽柳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
A.中亚滨藜通过升高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B.若甲、乙两组培养液中盐的剩余量相同,则说明吸盐方式为被 动运输
(2023·湖北名校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 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新型“海稻86”是我国科学家培育出的耐盐碱水稻。 “海稻86”有两种方式实现耐盐碱:一是“避盐”,即通过某些方式排 出,该过程受细胞呼吸影响;二是“耐盐”,即将进入细胞内的盐离子 集中储存于液泡等处。下列有关“海稻86”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含有Ca2+、K+的溶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
。
c.一段时间后,测定
。
②实验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b.若乙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明显________甲组,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甲 磷脂分子 (2)协助扩散 (3)乙 载体蛋白 (4)①b.完全抑制呼吸 c.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 ②a. 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b.小于 柽柳从土壤中 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1)细胞外的K+可以跨膜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 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同步培优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
第4章第1节A级·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是(C)A.细胞逐渐变小B.液泡颜色由深变浅C.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逐渐分离D.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流动解析: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渗透失水,液泡逐渐变小,液泡颜色由浅变深,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即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A、B错误,C正确;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错误。
2.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A.氧分子以该方式进入红细胞B.该过程需要能量C.运输该物质的蛋白质难以运输其他物质D.该过程的运输速率与膜两侧浓度差完全呈正比解析:图中表示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而氧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A错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协助扩散中的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因此运输该物质的蛋白质难以运输其他物质,C正确;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膜两侧浓度差的增大,物质运输速率逐渐加快,当达到一定浓度时,物质运输速率不再加快,此时受到载体蛋白的限制,D错误。
3.(2021·江西高一期末)所谓质壁分离中的“质壁”分别是指(D)A.细胞质、细胞壁B.细胞质基质、细胞壁C.原生质、细胞壁D.原生质层、细胞壁解析:质壁分离中的“质壁”分别指原生质层、细胞壁,故选D。
4.半透膜对淀粉和葡萄糖的通透性不同(如图1),预测图2的实验结果(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最可能的是(D)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B.图甲中水柱a将保持不变C.图乙中水柱b将保持不变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解析:因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故图甲中的水柱a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将静止,A、B错误;因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故图乙漏斗内液体先表现吸水,水柱b上升,因葡萄糖的外渗,最终扩散平衡时内外葡萄糖浓度相等,即内外液面相平,C错误,D正确。
5.(2021·安徽高一期末)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初始液面如图),分别对甲、乙、丙、丁四种膜材料,进行四组渗透实验,四组实验中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水分子通过细胞壁B.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C.K+通过原生质层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2.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不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C.当溶液浓度甲>乙时,成熟植物细胞会因渗透发生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处于渗透平衡状态,但仍有水分子由甲→乙3.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依照红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溶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丙>丁>甲>乙D.丙>乙>丁>甲4.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不能通过该实验实现的是( )A.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B.粗略估算人成熟红细胞的细胞内液浓度C.鉴别、区分硝酸钾溶液和蔗糖溶液D.鉴别根尖成熟区细胞是否具有活性5.关于“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但通透性小于细胞壁B.随着质壁分离的进行,液泡的颜色变深C.用盐酸处理表皮细胞,更容易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D.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对装片进行三次观察并记录结果6.(2022黑龙江哈三中高一期中)下列关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不消耗能量②都不需要转运蛋白③自由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而协助扩散既可以顺浓度梯度也可以逆浓度梯度④葡萄糖能通过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7.(2022黑龙江哈九中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物质X跨膜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若X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其运输速率不会受到温度变化影响B.若X是葡萄糖,则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通过协助扩散进入人的红细胞C.若X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则其运输速率与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D.如果X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般是自由扩散8.(2021江苏宿迁高一期中调研)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下实验材料做相关实验。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美国科学家阿格雷等发现了细胞膜上专门供水分子进出的通道蛋白。
水通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可控制水分子进出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通道蛋白由氨基酸分子组成,水分子进出细胞均需要水通道蛋白的参与B.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研究水通道蛋白从合成到整合到细胞膜的过程C.水通道蛋白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动物体中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均相同答案:B分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磷脂、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或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插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A、水分子进出细胞除需要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外,还有自由扩散,A错误;B、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研究水通道蛋白从合成到整合到细胞膜的过程,B正确;C、能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而非水通道蛋白,C错误;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不同细胞的功能不同,动物体中不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水通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错误。
故选B。
2、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中S1为0.3mol·L-1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1的葡萄糖溶液。
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时半透膜两侧液面高度一致,A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A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B.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C.实验刚刚开始时,装置A和装置B中水分子从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D.若不加入酶,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答案:D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的转移现象。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PT课件(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素养·探究】——母题追问 (1)科学思维——演绎与推理 若要使漏斗液面上升的更高,可采取什么措施? 提示:向漏斗中添加一些蔗糖或其他不能通过半透膜的 溶质。
(2)科学思维——演绎与推理 若在平衡状态下向烧杯中添加少量葡萄糖(不能通过半 透膜),漏斗液面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提示:漏斗液面下降。因为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降低了。
2.教材中渗透装置漏斗液面达到平衡状态时,试比较漏 斗内外侧液体浓度的高低,并分析原因。(科学思维) 提示:(1)漏斗内是蔗糖溶液,烧杯中是清水,蔗糖溶液 浓度>清水。 (2)漏斗内的液体浓度高,保持向上的吸水力,当吸水力 与液柱的重力相等时达到平衡。
【素养案例】 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 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
小于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_____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吸水。
【激疑】 动物细胞长时间处于低渗溶液中细胞形态会发生什么 变化? 提示:细胞膨胀,有可能涨破。
3.水进出植物细胞(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
植物细胞所形成的“渗透装置”。 (1)半透膜(原生质层):_细__胞__膜__、__液__泡__膜__以__及__两__层__膜__之__ 间的细胞质 ___________。
()
A.液面上升的速率先加快后减慢,最终维持稳定 B.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的速率逐 渐增大 C.当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 膜扩散 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
【解题导引】 (1)回忆关键知识点:水分子扩散的速率与浓度差大小 的关系:浓度差越大,扩散的越快。 (2)认清渗透平衡的本质:渗透压(长颈漏斗的吸水力)= 液柱的重力。
部编版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必考知识点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如图表示不同物质进出神经细胞的方式,钠钾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当Na+与载体蛋白上的某相应位点结合时,酶活性被激活,ATP分子中的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脱离下来。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钠钾泵具有酶的催化作用,能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B.Na+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C.Na+与载体蛋白结合会导致载体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D.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D分析:题图分析:图示表示不同物质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氧气进入神经细胞是自由扩散,钠离子和葡萄糖一起通过钠离子驱动的葡萄糖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另外,钠离子和钾离子通过钠钾泵进行逆浓度梯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
A、由题意可知,钠钾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当钠离子与载体蛋白上的某相应位点结合时,酶活性被激活,ATP分子中的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脱离下来,A正确;B、钠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由低浓度往高浓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C、钠离子与载体蛋白结合会导致载体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D、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影响氧气的运输,使呼吸作用中能量释放量减少,使ATP的生成量减少,从而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错误。
故选D。
2、下列与细胞物质转运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囊泡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的方向取决于膜两侧被转运物质的相对含量D.生物大分子都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答案:C分析:自由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消耗能量。
A、细胞内囊泡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错误;B、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也可能是胞吞和胞吐,B错误;C、协助扩散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运输的方向取决于膜两侧被转运物质的相对含量,C正确;D、并非生物大分子都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如DNA不能由核孔出细胞核,D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收水分膨胀。
⑵、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去水分皱缩。
⑶、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3、原生质层: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⑴、细胞核在原生质层内(P—61图4—2)⑵、原生质层:可以被看作是一层半透膜。
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⑴、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⑵、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
⑶、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原生质层逐渐膨胀恢复原态——质壁分离复原。
5、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⑴、直接原因:细胞失水。
⑵、根本原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7、原生质:指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
8、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人工膜。
9、选择透过性膜:是生物膜。
表现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能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
如细胞膜等生物膜。
10、半透膜只具有半透性而不具备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也具有半透性。
11、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由浅变深;复原过程中反之。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欧文顿的发现和结论⑴、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凡是脂溶性物质都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⑵、结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1925年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发现和结论⑴、实验: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
河南省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汇总
河南省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D.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答案:B具有大的液泡的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在失水,此时,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B错误;水分子跨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正确;细胞壁是全透的,甲物质和H2O 能自由通过,D正确。
小提示:没弄清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
2、某同学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将同一植物相同部位的细胞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再置于蒸馏水中。
实验过程中两组细胞的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Ⅰ表示蔗糖组细胞的液泡体积的变化B.植物细胞自C点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分子C.B点时,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达到动态平衡D.C点时,液泡体积不变,两组实验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答案:C分析:1.细胞置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失水而质壁分离,即出现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发生分离;若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会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原因是在细胞失水的同时,K+、NO3-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使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细胞由失水转变为吸水,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2 .根据曲线图分析,曲线Ⅰ液泡相对体积先增加,说明细胞液浓度增加,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表示KNO3溶液组细胞的液泡体积的变化;曲线Ⅱ放入蒸馏水中,细胞才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表示蔗糖组细胞的液泡体积的变化。
A、分析题图可知:曲线Ⅰ先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Ⅱ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说明曲线Ⅰ细胞能够主动吸收溶液中的物质,使得细胞质浓度增加,表示KNO3溶液组细胞的液泡体积的变化,A错误;B、曲线Ⅰ物细胞A点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说明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即A点之前细胞就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分子,B错误;C、B点前,处于失水状态,B点之后,细胞吸水,说明B点时,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达到动态平衡,C正确;D、置于蒸馏水中后,细胞渗透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限制,至C点时,液泡体积达到最大,但在A点前有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进入到细胞内,故到达平衡时两组细胞液浓度不相等,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4*17=68)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水分子通过半透膜 B.水通过细胞膜
C.水通过原生质层 D.水通过细胞壁
2.将下列活细胞放入浓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
A.分生区细胞 B.人的红细胞
C.种子的胚细胞 D.根毛细胞
3.下列各项不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证明的是( )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 D.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吸水性依次递减
4、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5.甜菜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为红色。
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再放人蒸馏水中,则能使水变红。
其原因是 ( )
A.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B.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
C.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动物细胞一般不会吸水胀破,是因为细胞最外层有细胞壁
7.如图所示,在火棉胶袋(半透膜)内注入淀粉和食盐溶液,插入细胞管后,用线系紧密
封并使细玻管内的液面刚好高出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液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
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细玻管内液面上升 B.细玻管内液面不变
C.烧杯内液体遇碘变蓝色 D.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无变化
8、观察在0.3g/mI.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9
A.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测定细胞液浓度约为0.25g/mL
C.验证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D.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
10、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长条(粗细相同),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30g·L-1
B.当溶液浓度为40g·L-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C.在溶液浓度为30g·L-1~90g·L-1的范围内,细胞
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D.在溶液浓度为20g·L-1,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
1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
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⑤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2.当把紫色的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置于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后,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将 ( ) A.紧紧贴在一起 B.充满细胞液 C.充满蔗糖溶液 D.充满清水
13.下列需要载体协助才能通过膜的一组物质是 ( )
A.02、C02 B.H20、K+ C.葡萄糖、氨基酸 D.胆固醇、脂肪酸
14.人体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细胞皱缩。
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是 ( )
A.x>y>z B.y>x>z C.z>y>x D.z>x>y
15.下列关于原生质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构成的
B.原生质层是由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膜组成的
C.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 D.动、植物细胞均有原生质层
16.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 )
17、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
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内吞和外排 D.无法判断
二、非选择题
18.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0分)
(1)A代表分子;B代表 D代表。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
(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
这说明B具有。
(5)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6)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7)图A、B、C表示的是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A是自由扩散 B.图B运输速度的限制因素是能量
C.图C是主动运输 D.图C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进行逆浓度运输
19.现有实验装置如右下图。
广口瓶中盛有(NH4)2SO4溶液,放入小麦的离体根后,向瓶中缓缓通人02。
请分析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5分)
(1)由实验可知,根细胞在同一时间内,吸收NH4+总是多于SO42-,这一现象是由
决定的。
(2)若在恒温下进行实验,则随着O2的通入,根的有氧呼吸加强,实验中可发现根细胞对NH才和SO42-的吸收速度会改变,表现为NH4+的吸收速
度,SO42-的吸收速度,这是由于
(3)如果持续通人O2,根细胞对NH才和SO42-的吸收速度会在一定水平上达到稳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20.法囊藻是一种海生绿藻,下图所示为经化学测定所得的法囊藻细胞及周围海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图中
灰色部分表示法囊藻细胞液中离子的浓度,白色部分表示海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法囊藻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如K+和Cl-在细胞内含量高,而Ca2+和Mg2+在细胞内含量较低。
这一事实表明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
(2)法囊藻细胞吸收K+和Cl-的方式是,判断依据是。
(3)法囊藻细胞吸收K+和Cl一的方式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这种吸收方式的实现,必须依赖的生理活动是
(4)法囊藻细胞吸收的各种离子数量与海水中相应离子的数量不成正比例,这与法囊藻细胞膜上的有关。
21.实验室有新配制的蔗糖溶液(0.9 mol/L)和硝酸钾溶液(0.45 mol/L)各一瓶,另有蒸馏水一瓶,因忘记贴标签,仅凭肉眼已无法鉴别。
你能以活细胞为材料设计一个鉴别方案,将这三瓶液体区分开吗?(11分)
实验材料:3瓶液体、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适量、清水。
实验用具:刀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对三种未知溶液进行编号标记。
(2) 。
(3) 。
结果预测:(表示在坐标图上并加以说明)
说明:图a为滴加;
图b为滴加;
图C为滴加。
选择题答案:1 - 5:
6- 10:
11-15 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