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出路何在

合集下载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王文川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大家谈起来都认为很重要,现实生活中又离不开,但打心眼里却瞧不上。

说起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职教”),我又情不自禁地感叹。

谈起职教来,并非“愤青”放炮图个响,我从教30年,有28年是从事职业教育,我目睹它从盛到衰,打心眼里发出一声声无赖的感叹。

生源的无赖,从教者的浮躁,使职教走向何方?我统计过,我所在过的职业学校,没有一位它的员工的孩子在本校读书。

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没有上职业院校谈起职教的重要性,可以用“三个离不开”总结各级官员的讲话: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离不开职教;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离不开职教;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职教。

可是,一个最大的反差就是许许多多的人们不认可、不愿意送孩子上职业院校。

然而,1950~19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我国曾用有关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这种现象,不少地委书记、行署专员及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都上中专。

同时,普通百姓的孩子想早点参加工作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话可以报考中专,将来想报考大学的话就去读普通高中。

现在几乎没有领导的孩子上职业院校,就连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没有上职业院校。

甚至从事职业教育的员工,又有几个看的起至于职教,我真的感到悲哀,职教简直成了…平民教育‟的代名词。

很多老百姓的孩子上职业院校是无奈之举。

来自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个观察。

据统计,近3年,88%的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户籍学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82%,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70%。

父亲、母亲为农民、工人的学生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80%。

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全社会都应加以反思。

我们从事职教的教师更值得反思。

现有制度让年轻人“拥抱资本,远离劳动”过去,一个八级工可以享受大学教授的待遇,工人、农民与解放军战士是令人崇敬与向往的职业。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出路[论文]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出路[论文]

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的出路摘要:基于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严峻局面,针对高职院校自身的种种弊端,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状况,考虑生源的质量,提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发展、革新的一些可行性方略。

关键词:注册入学高职教育出路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66-021 引言从最初的高考分数划线录取到现在的学生注册入学,高职院校的生源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是数量不足,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到了招不到学生的尴尬境地,而且学生的基础成绩很差,很多学生的高考总成绩不足百分,有些甚至放弃了高考,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高职院校教育的出路。

2 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随着本科院校创办的独立学院的不断增多,加之中等职业院校的纷纷升格,近几年来,高职层次的院校队伍出现了急速的扩张。

而近几年高考生源数量大幅下滑,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高职院校多,相应层次学生少”的现象。

更让人忧虑的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院系结构、专业设置大体一致,差异性很小,而相应报考意愿的生源有限,这样就难免出现有些高职院校招不到学生的尴尬状况。

为此,高职院校应该突出差异化专业的建设,实现社会人才需求的全方面化,尤其应该注意专业与专业结合处特殊人才的培养。

学生入学,学的是专业;高校竞争,比的也是专业;社会行业的发展,靠的更是专业,所以,高职院校的发展,专业优先,而发展专业,特色专业优先。

针对教育经费有限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彻底杜绝大而杂、多而无优势专业的建设,通过社会调研,力争尽一切财力、人力、物力,在一至两个社会急需专业上做大、做强,办出符合企业需求、满足学生兴趣的特色专业。

在专业的建设上,我们要注意相关范畴专业的发展,要注意泛专业方面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展开,这样才能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专业基础,实现良性的专业建设。

江苏省教育厅已经发文,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突出学校专业群的建设,并推出了相应的扶持举措,应该说对目前迫在眉睫的高职教育发展改革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指引。

浅议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瓶颈和出路

浅议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瓶颈和出路

效 果难 有保 障 。高职 学生 学 习热 情本 来就 不 够高 . 化基 文
础普 遍 薄弱 , 读文 学 著作 都不 知从 何 读起 。针 对这 样 的 连
教 育 对 象 ,教 师 应 该 把 主 要 精 力 花 在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积 极 性 上, 助 学 生 养 成 良好 的 学 习 习 惯 . 重 学 习 方 法 的 帮 着 传 导 。 比 如 , 教 学 中 , 以 引 入 不 同 的 教 学 方 式 和 思 维 在 可
第 2 卷 第 4期 5
Vo .5 No4 1 . 2
延 安职 业技 术 学院 学报
J un lo n’n Vo ain l& T c nc lI si t o r a fYa a c t a o e h ia n t ue t
21 0 1年 8月
Au .01 g2 1
浅议高职大学语 文教学 的瓶颈 和 出路
3 教 学手段 陈旧单 一 , 、 削弱 了教 学效 果 。如今 大学 语 文 教 学 有 不 少教 师依 旧采 用 传 统 的灌 输 式 教 学 方 法 . 教
学 手段 基 本上 还 是一 根 粉 笔一 块 黑 板 ,多媒 体教 学 手段
编撰 质 量难 有保 证 。 目前 的大 学 语文 教 材 使 人感 觉 因 校

高 职 大 学 语 文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 题
1 教 材 编 写 体 例 陈 旧 , 乏 高 职 特 色 , 能 引 起 学 生 、 缺 不
的 学 习兴 趣 。从 编写 体例 来 看 , 多 课 文往 往 体 例 固定 、 很 老套 , 有 体现 出大学 语文 的学科 特 色 , 没 多数 教 学 例 文来
而异 , 纷繁 杂乱 , 良莠不 齐 。教材 的杂 乱 , 侧 面反 映 出大 从 学语 文 目前 这种 定 位不 明的现 实 。从 高 职 高 专各 专 业来 看, 使用 的大学 语 文教 材 针对 性 不强 , 在严 重 不 足 和不 存 配 套情 况 , 与学 生所 学 专业 能 力要 求 结 合不 够 、 出 高职 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明确了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战略重点的地位,并在政策、资金和助学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全国高等职业发展迅猛。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要发挥好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克服和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对策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职业教育是保障人们实现尊严和体面劳动的教育,同时通过职业教育又能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1.教育认识观念有偏差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全社会包括教育界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并未达到应有的高度,鄙视职业教育的现象随处可见。

由于在高校招生中,高职的录取在本科之后,招收的生源较差。

有些学生和家长产生高职教育是”二流教育”和”落榜生教育”等错误认识,加上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学生和家长认为上了高职前途无望。

2.资金投入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

要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在资金的投入上,国家把资金主要投入到普通高等教育,而投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却有限。

因此,高职教育只能处于维持阶段,而难以拿出大量资金投入软硬件建设。

企业尽管是高职教育的受益者,但却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和他们密不可分的联系,不愿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3.专业设置不合理一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学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上缺乏科学的论证,设置随意性、盲目性较强,导致这些专业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二是有些专业的设置缺乏针对性,不考虑市场的需求,不考虑该专业的自身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是否具备,设置的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面狭窄,社会需求不迫切,缺乏吸引力,导致招生数量不足,毕业生囤积。

中国教育的八大困境及出路

中国教育的八大困境及出路

中国教育的八大困境及出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毫无疑问的,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但现在社会上又对现行的教育制度不满意。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就教育论教育能走出教育的困境吗?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是人们向上流动的最重要的渠道。

但是社会分配不公,就业困难,贫富差距过大,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消除,这是教育出现问题的最主要的根源。

要说教育的病理,这是最主要的病理所在。

下面我们来说说其他的病源。

(一)“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提倡教育,任用贤才,起到了进步作用。

科举制度摒弃了世袭制和用人唯亲的弊端,它激励庶民百姓通过学习,进入仕途,促进了社会流动,相对公平,同时又鼓励读书,尊重知识,促进了社会文化建设,是社会的进步。

但是,“学而优则仕”明显存在功利主义思想,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还制造了学历主义的价值观。

这种功利主义、学历主义价值观一直影响到今天。

我们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读了书就要当干部,当白领。

西方社会则没有这种思想观念。

比如,德国的孩子在上完四年基础教育后就开始分流了,根据能力和成绩分别升入主要学校、实科学校、文科中学。

美国则大多是综合中学,设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由学生自己选择,毕业以后也是有不同的出路。

(二)重学术轻技术的传统思想重学术轻技术的思想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培养“君子”的教育目标相一致的。

君子是具有高深学问的人,是劳心者而不是劳力者,是不从事体力劳动的。

技术掌握在劳动人民的手里,但君子认为这是雕虫小技,不屑一顾。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只重视伦理道德,不重视科学技术。

我们常常从出土文物中看到,我国古代已有很高的冶炼技术、制陶瓷的技术,哀叹怎么后来都失传了。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校教育不传授这些技术,并且蔑视技术。

知识分子不去总结这些技术,一旦掌握技术的工匠过世,其技术也就终结,不能流传于后世。

目前我国高等专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高等专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个 发展 阶段 需 求 量 最 大 的是 应 用 型 的 高级 专 门人 才, 大体上 相 当于 我们 现 在 的高 等 专 科 和 高 等职 业 教 育所培 养人 才 。如 美 国高 等 教 育 注 册 人 数 普 及 化程度 已达到适 龄 人 口的 5 0—6 % , 其 中 专科 层 o 而 次的社 区学 院学生人 数则 占了 4 %左 右 。 0 ( ) 我 国基 础 教 育 的水 平 看 , 科 教育 在 相 二 从 专 当长的时期中不能少。我们 国家很大 , 在义务教育 之后 , 学生 可 选择 在 中专 、 中技 、 业 高校 、 专 、 职 大 本 科 等不 同层次 和类 型 的 学校 就 读 , 后 进 入社 会 工 然 作。接受专科教育应是许多学生的选择 目标之一。 ( ) 我 国高 等教育 资源 的静 态配 置和 动态发 三 从 展看 , 稳定 和办好 专科教 育 , 甚有 必要 。道理 很 简 也 单 , 我 国现 有 的 1 0 所 高等学 校 中 , 科 占约 在 0余 0 专 13年招 生数超 过 13专 科 办学 成 本 低 , 才 出得 /, /, 人 快 。长期看 , 随着社 会 主义现 代化建 设 的深入 , 国家 和人 民对高 等教 育需 求 的增 长 , 国 的高 等 教 育 肯 我 定还要 进一 步发 展 , 括 高 等 教 育 的规 模 , 必 然 包 也 要继 续扩大 。我 国现在 接受 高等教 育 的年轻人 还 不 到适 龄人 口的 1 % , 0 离发 达 国家 的 2 0—4 % 以上 的 0 水平 , 还有相 当大 的差 距 。虽 然 这个 差 距 不 可 能 一 下子 消除 , 缩 短差 距 是 我们 应 该 努 力 的 目标 。今 但 天 的专科教 育经 过进 一 步 建设 , 我 国高 等 教 育 中 在 定 会发挥 更大 的作用 , 而且 可 以肯定 地说 , 只要 不 是人为地限制 , 一些专科学校可以在竞争 中不断提 高。 二 、 在 的问题 存 ( ) 一 专科 的办学规模 不够 理想 。随 着社会 需 求 的增 长 , 高校 办学 规模不 断扩 大 。相形 之下 , 本科 专

促进教育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促进教育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高 职 院 校 尚缺 乏 对 教 学 质 量 管 理 的 主 决 高 职 教 育 经 费 不 足 问 题 的 有 效 手 段 之
循 , 为随 意 , 考 不 多 、 到 率低 、 业 率 行 报 报 就
2 高等职业教 育发展存在 的缺 陷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日益 发 展 , 仍 存 在 许 但 多 缺 陷 , 重 地 影 响着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质量 严 效益的提 高。 2. 培养 目标 定位 不清 晰 1
业 教 育 的 教 学 平 台 , 出现 了一 批 具 有 鲜 职 院 校 专 业 建 设 仍 处 在 初 级 的 阶 段 , 以 率 不 高 的 问题 比 较 突 出 , 限 的 资 金 得 不 并 难 有 明 的行 业 背 景 , 效 的 产学 结 合 做 支撑 的 , 形 成 高 等 职 业 教 育的 良性 循 环 。 有 到 最 充 分 的 利 用 。 全 面 质 量 管 理 的 核 心 而 以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和 素 质为 中心 的 2. 还 没有建 立 起一 套适 合 高等 职 业教 育 是 强 调 管 理 效 率 的 提 高 , 最 少 的 投 入 成 5 以
1 高等职业教 育质量现状
落 后 、 旧 , 能 反 映 现 代 企 业 或 行 业 陈 不
系 , 利 于 把 教 学 管 理 活 动 要 素 有 机 地 结 有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已成 为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不 现 行 的 主 流 技术 , 学 内 容 缺 乏 科 学 合 理 合起 来 , 挥 各 自的独 特 优势 , 成 一 个 能 教 发 形 各 只 可 或 缺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职 教 育 的 质 量 的 整 合 , 门课 程 各 自为政 , 维 护 着 本 门 够 保 障 和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稳 定 有 效 的 整 高

职高、中专、高职、大专、本科概念的最全介绍

职高、中专、高职、大专、本科概念的最全介绍

职高、中专、高职、大专、本科概念的最全介绍很多家长在向我咨询报考及择校问题时,对一些院校的常识性概念总是搞不清楚,比如:高职和大专有什么区别?学历有何异同?今天就这些常见概念性的问题,集中写一篇文章为大家答疑解惑。

解惑1:我国高等院校学历分为哪几类?我国高等院校从学历上可划分为专、本、研究生3个层次,其中,大专层次学历又可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两种不同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高职院校,而学科教育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专或专科院校。

解惑2:高职和大专哪个层次高?学的东西一样吗?选择哪个前途更好?高职和大专院校从学历层次上来说是一样的,都属于专科层次,二者没有高低之分。

二者的区别在于,高职院校更侧重于岗位技能培养,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胜任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具体的工作岗位;大专院校所教授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本科的“压缩版”,相比高职院校,大专院校更强调理论学习,有些专业课程和本科是一样的。

至于说选择这两类院校哪个前途更好,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从我国高等教育长远发展规划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完全取代大专院校只是时间问题,这其实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要的,因为根据高等学历毕业生历年统计数据来看,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工资水平是最低的,而很多高职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很好,甚至超过了很多本科生。

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在于,大专院校受学制所限,学生毕业时很容易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理论层次和认可度上不如本科,而岗位应用能力又不如高职院校毕业生,因而,我国大专院校正逐渐向高职发展,以后必将会归为一体,今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将会形成两条鲜明且互补的人才培养通道!从报考角度来说,如果分数只达到专科层次,家长在为学生择校时,必须要考虑到孩子毕业以后的出路及工作情况。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假如我为孩子选择高校,我一定会让自己的孩子报考高职类院校,不会选择大专,因为上大学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有一个有前途的职业发展上升通道。

突破高职院校办学困境 树立高职教育新理念

突破高职院校办学困境 树立高职教育新理念

不容 置疑 , 近几 年我 国高 职教育 发展 迅猛 。 形 势喜 人 , 但透 过繁 荣表 象 的背 后 , 当前高 职教育 实 则面 临诸多 困难 ,不少 问题 与矛盾 有愈 演愈 烈之 势 , 仅 已直 接 困扰到 高职教 育 的健 康有 序发展 . 不 而且对 国民经济发 展也将 产生 不小 的影 响 .所 以 必 须 引起 各 方高度 的关 注 。对 于时下 高职 教育 存 在 的问题 , 内业外 说法 很 多 , 议 也不 少 。 谓 业 建 可


高职 教育面 临的困境及核 心 问题
的统 筹规划 和统 筹政 策制定 实施上 亦或是 在协调 高职 与各相关 行业 、企业 的互 动联 系上都 显得认
识不 到位 、 力度不够 、 投入不足 。简而言之 , 政府在 高职 教育发 展 中没有扮 演好 管理者 、 协调 者 、 监督 者的角 色。 办学 少特 色—— 当前我 国大 多数 高职 院校 自
身定位 不准 , 的办成 了本科 的“ 有 压缩 饼干 ” 有 的 . 又成 了中专 的“ 发面馒 头” 。定位 尚且不准 , 特色又
仁 者见仁 , 者见智 。当前高职教 育核心 问题何形 成 ?高 职应 向何处 去 ; 职应 如何办学 , 高 越
补 ” 独 立设 置 的高 职 院校 迅 速增 长 ( , 发展 高 等职
业 技 术 教 育 要 贯 彻 “ 改 一 补 ” 针 : 对 现 有 的 三 方 即
高等 专科学 校 、短期 职业大学 和 独立设 置 的成人
为 目标性 和原 则性 , 体操作 性欠 缺 。 使很多 涉 具 致 及 高职发展 的实 质 问题 都 因缺乏法 律依 据而无从 落实 。
政府少作 为—— 绝大 多数 地方政 府无 论是 在 高 职教育 的宏 观外部环 境优 化上还 是在 高职教 育

中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出路在何方

中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出路在何方

随着科 学技术 迅 猛发展 、 济 全球 化 及 国际 间 经
竞争 的 日益加剧 , 国的职 业界 发 展受 到深刻 的影 各
响 。一方 面 , 些 新 的 产 业 开始 兴 起 并 获得 发 展 , 一

了一 套 内容 丰 富 、 相衔 接 、 于操 作 的法 律 体 系 , 互 便
有 力地促 进 了 职 业教 育 的 发 展 。德 国于 16 99年 颁 布 了《 职业教 育法 》 它包 括 职前 和职 后 培 训 ( 续 , 继
培 训 和转 业 培训 ) 对培训 企 业 和受 培训 者 的关 系 , ;
些产业 开始 衰 弱 或 不 得 不进 行 革 新 和 改造 。另

方 面 , 国政 府 也 不 想 被 动 地 适 应 这 种 变化 趋 各
双方 的 权 利 和 义 务 ; 培 训 机 构 与 人 员 资 格 的 规 对 定 ; 实 施 培 训 条 例 的监 督 和 考 试 ; 职业 教 育 的 对 对 组 织管 理和 职业 教育 研 究的 规定 等 。此 后 , 府 又 政 相 继 出台 了与《 职业 教育 法》 相配 套 的法 律 法规 , 诸
S p.2 0 e 06 Vo . 0 No. u No. 7 12 S1S m s
中国职业教育 的办学 出路 在何方
王 莉 方
( 京 联 合 大 学 高 等 技 术 与 职 业 教 育 研 究 所 , 京 100 ) 北 北 0 11
[ 摘 要 】 发 达 国家职 业教 育 呈 现 集 团化发 展 的趋 势 , 对 我 国职 业 教 育 的发 展 起 到 了引导 的 这 作 用。本 文对 国外 先进 国 家职 业教 育的 办 学模 式进 行 了剖析 , 出职 业 教 育 集 团是 我 国职业 教 指

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是高等教育的时代命题——访中原工学院院长崔世忠教授

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是高等教育的时代命题——访中原工学院院长崔世忠教授

科, 积极培育 、 发展新 兴学科 、 交叉 学 科 ; 化 布 局 结 构 就 是 要 逐 步 形 成 以 优 省会郑 州高等 学校群 为中心 , 其他 省 辖 市 高 等 学 校 合 理 布 局 , 有 地 方 特 具 色并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高等教育
的盲 目攀 高 、 毕业生 的期望 值过 高等
国高等教 育 已进 入 了大 众化 阶段 , 目 前 无 论是 结 构 、 色还 是 质量 , 无 特 都
体系, 新增 高等学 校要 向经济发展 水
平高、 高等学校数量 少的地 区倾斜 ; 优

者 : 河南省 中长期教 育改革 《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0 0 2 2 年 ) 中对 21—00 》
“ 化 结构 ” 优 强调 了 四 点 : 化 层 次 结 优

者 : 年 来 , 南 高 等 教 育 近 河
构 , 化 学 科 专 业 结 构 , 化 布 局 结 优 优 构, 优化 类型 结 构 。请谈 谈 您 的理 解 。
来, 这种 现象 是 由多方 面 的原 因造 成
的: 高校 扩招 引起 的结 构性 失调是 造
成 学 生 就 业 难 的原 因 之 一 , 人 单 位 用
重要 和迫切 , 这些也 给高等 教育提 出
了 新 的 更 高 要 求 , 时 随 着 社 会 的 发 同
展 进 步 , 大 人 民群 众 有 了 接 受 优 质 广
特 定 时 期 出现 的 , 一 种 特 定 历 史 阶 是 段 的 产 物 和 发 展 中 的 现 象 。 在 我 看
研 究生教 育 , 并加强 不 同层 次高等 教 育 的衔接 与沟通 ; 化学科 专业结 构 优 就是要根 据产业 结构调整和人 才需求

敢问路在何方——对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生存的思考

敢问路在何方——对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生存的思考

来 越 高 ,大 专 学 历 已 越 来 越 不 能 达 到 市 场 需 求 , 再 加 上 近 几 年 学 龄 儿 童 减 少 ,社 会 就 业 空 间 E 益 狭 l 隘 。语 文 教 育 专 业 在 这 种 严 峻 的 大 环 境 中 发 展 更 是 举 步 维 艰 , 要 表 现 在 : 一 , 源 比例 不 合 理 , 主 其 生 与 市 场 性 别 需 求 相 悖 。语 文 教 育专 业 相 较 数 学 、 理 、 物 化 学 等 兄 弟 专 业 , 别 比例严 重 失衡 , 乎 清 一 色 性 几 娘 子 军 , 应 同 样 女 多 男 少 比 例 严 重 失 衡 的 中小 学 对 教师 市 场 , 自然 供 大 于 求 ; 二 , 业 优 势 不 明 显 , 其 专 易 被 其 它 专 业 师 范 生 取 代 。许 多 中小 学 尤 其 是 偏 远 地 区 的 中小 学 , 教 师 的 要求 是 一 专 多 能 , 学 教 对 数 育 等 专业 的师 范 生往 往 能兼 任 语 文 , 文教 育专 业 语 的 师范 生却 往 往 不 能 胜 任 数 学 等 课 程 ; 三 , 业 其 专 能 力不 突 出 , 以 在 同专业 师 范 生 中取 胜 。与 本科 难 语 文 教 育 师 范 生 相 比 ,高 职 高 专 生 的 基 础 较 差 , 本 身就 已不在 同一 条起 跑 线 上 , 加上 高 职 高专 受教 再 育 时间 少 , 积 累 丰厚 程度 是 远 不 能与 本科 生 相提 其
中 图分 类 号 : 5 6 G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l 9 4 2 1 ) 3 o 1 — 5 1 7 一 1 X(0 2 0 一 l2 0
目前 , 职 高 专 院 校 师 范 类 专 业 越 来 越 处 于 边 高 缘 化 趋 势 , 要 原 因 : 是 师 范 类 专 业 周 期 长 见 效 主 一

关于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以文化软实力为视角

关于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以文化软实力为视角

根本 出路 。但是 , 什 么是高 职院校 的文 化软实力 , 为什么要
重 视文 化 软实 力 , 如 何 提 升 高职 院 校 的软 实力 , 并 没 有得
我 国 的高 等 职业 教 育发 展很 快 ,在 学 校 规模 上 已经
到 研究 者 的充 分重 视 , 决 策者 也没 有将 其 纳入高 职 院校 发 展 的战 略思考并付 诸实 践 。

高职 院校文化 软实 力的概 念
高职院校最近 十多 年得到 了快速发 展 ,但依 然 面临诸 多挑战 和困难 ,高职 院校不 但要 面对普 通高校 和 中职 学校 的竞争 . 同时 由于高职 院校数 量的 大量增加 。 还 面临着 高职 院校之 间的激 烈竞争 。要 在激烈 的竞 争中生存发展 , 加大基 础设施 投入 、 完善 办学 基本条 件等 硬实力 的同 时 , 走 内涵式 发展 , 提高高 职院校 的文化软 实力 是必然 选择 。那 么 , 什么 是高职 院校 的文化软实力 呢? 2 0 世纪8 0 年代 末9 0 年代初 . 美 国哈佛 大学教 授约瑟 夫 ・ 奈提 出“ 软实 力” 理论 后 。 国 内外 的学 者对 此 进行 了多 方 面
关 于 增 强 高 职 院 校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思 考
以文化软 实力 为视 角
郭 英 才 付 洪涛
( 雅安职业技术 学院 , l  ̄ t . 1 l I雅安 6 2 5 0 0 0 )
摘 要: 高职院校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 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如今将不可避免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扁面, 只有进
所起的重要 作用。 我们 认 为 高职 院 校文 化 软实 力 ,是 学 院 的整 体 精 神
在 国际竞 争 日益 激烈 的 时代 , 高 职 院校作 为培 养 高素 质高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出路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出路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出路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有了长足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高,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适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年来高校扩招、普高升温,使中等职业教育面临一定的困难。

一、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1、招生难。

原因有:(1)由于传统意识和狭隘教育观的影响,和社会上客观存在着农业与非农业、城市与乡村、干部与工人的差别和身份界限,一些人总认为职业教育是低水平、低层次的教育。

(2)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主要还是初中毕业生。

由于初中毕业生数量减少,普高升温,留给职业学校的招生空间越来越小。

(3)各种职业学校间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招生大战,买卖生源现象比较严重。

一些根本不具备教学条件的民办学校,靠高额的生源组织费拉拢一些教师和班主任为他们输送学生,最终的培养质量可想而知。

家长大呼上当,甚至把职业教育一概否定,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

2、教学管理难。

由于招生难,生源严重不足,为维持正常办学,招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基础及素质再差的学生还得招进来,致使生源整体素质较差。

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教育成为合格的中专毕业生,教学管理难度相当大。

有的学生在中学就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没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进入中专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学期三、四科不及格的现象很常见。

学校严格管理,批评教育和处理违纪学生,流失学生比例高达10%。

3、优质就业率偏低。

有些毕业生就业后,岗位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大、加班时间长,干不了多长时间就回家了。

有的企业用工不规范,轮番招收新工人辞退老工人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能长期、稳定就业。

家长有怨言,社会有意见。

二、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出路中等职业学校如何适应市场,迎接挑战,走出困境,创造辉煌,其出路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题、课题与话题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题、课题与话题

一、“示范性高职”与“重点高职”
重在“评”还是重在“建”? 建“重点”还是建“示范”? 示范性高职“示范”什么? 示范的“单一性”与“多样性”? 1000所国家示范性中职校怎么建?
二、 “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
如何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要靠“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不起来,怎么办? 如何使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 “顶岗实习”效用、安排与管理
二、高中阶段普职比例的政府硬性规定 与市场机制下学生、家长自主选择
家长的社会心态
在经济、文化、教育发达地区,大多数家长希 望孩子在高中毕业后上大学,“二本”、“三 本”进不了,至少在就业前上个“高职”;
即便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家长,大多也没有 让孩子在18岁就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打算。
这些地区高等教育发达、“高职”门槛不高的 状况进一步助长了家长的这种社会心态。
两种分流理念 1. 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呼唤多元化的教育
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呼唤多元化的教育 2. 分流是为了筛选“精英” 两种分流结果 1. 职教是学生、家长主动选择的结果 2. 职教是学生、家长“无奈的选择“
中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对职业教 育的“伤害”
基础教育--精英教育扩大化 --以大批“学业失败者”为代价 --使中职成为“失败者”的“无奈选择” 高等教育--学术教育扩大化 --以大批“就业困难者”为代价 --使高职、技术应用型本科成为“二流的
对策思考
统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开发“双证”课程与教材 建立职业资格证书效用 建立与技能等级挂钩的企业“薪酬制度”
八、“做事”与“做人”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 --学会“做事”与“做人” 为什么“学会做人”重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目前的问题: --学会“做事”与“做人”两张皮 --德育的有效性在于“渗透”与“整合” 如何“整合”? --“学会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 --这才是职业学校德育的“路径”与“特色”

职业教育出路之我见

职业教育出路之我见
中图分 类号 : 6 20 G 3.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9 2 7 1 (0 01— 1 3 0 1 9 — 7 12 1 )6 0 0 - 2


社会背景
利 于 促 进各 种 资 本 为 发展 教 育 服 务 , 且 会 有 力 地促 进 而
职 业 教 育 观 念 、 制 和机 制 的创 新 , 好 地 满 足 社 会 经 体 更
不 到 应 用 , 往 是 因 为 缺 乏 技 术 人 员 。 心 农 村 经 济 发 往 关 展 的代 表 和 委 员 们说 : 广 大 的 农 村 、 传 统 的农 业 产 最 最 业要 根 本 改 变 自己的 面 貌 . 要 职 业技 术 教 育 输 送 大 量 需
人才 。 就需 要 : 这 1 政 府进 行 宏 观 调控 . 首先 管 理 调 控 , 大 就 业 管理 杠 杆 作 用 , 加 尽快 制 订 、
结 构各 有 差 异 . 现 在 兴 趣 、 力 、 长 上 各 不 相 同 , 表 能 特 各 具 特 色 。 技 兴 国是 我 国社 会 发 展 的大 方 向 , 为 各 种 科 能
济 对 职业 教 育 多层 次 、 多样 化 的需 求 。 2 社 会 对 发 展职 业 教 育 有 着 巨大 需 求 。 统 计 , . 据 现 在 全 国 每年 大 约有 2 7 0 0万初 中毕 业 生 , 中约 有 8 0 其 2 万 初 中毕 业 生进 入普 通 高 中 , 仍然 有 近 1 5 2 0万初 中毕业 生
V l . o 4
(0 】 2 1 o
No 6 .1 P1 3 P1 0 一 0 4
职 业 教 育 出路 之 我 见
江雪梅
摘要 : 业教 育是 现今 社 会发 展 的 需要 , 何搞 好 职 业教 育是 当前 社会 急 需解 决 的 问题 。 文针 对 职 业 职 如 本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问题与出路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问题与出路
10多所 普通 高师 中的“ 0 另类 ” 。
学 校积 极探 索 , 创造 了诸 如 “ 双证 一体
化 ” “ 科 +技 师 ” “ 、本 、三证 书 ”毕业 制 、 “ 四双工 程”等一批 令人 耳 目一新 的职 教师 资培养经 验 , 为建立 中 国特 色的职 教教师 教育模式 做 出了贡献 , 也让 这一 新 的教育 类 型赢 得 了社 会认 可 和更 大 的发 展 空 间 。但 从 院 校 内部管 理 角度 看, 职技高师 仍然 面临着很 大挑 战 。一
进 行整 体筹划 的开 始 。 因而 , 有标 志 “ 具
20 0 9年 5月 2 6日,中等职业 学校教师培 养 研讨会在河北秦皇岛召开。
N . .2 0 .2 VCT NLN ] HC LD A N I 5 O 1 0 9 . I O AOA ADE N A E CT 3 5 5 8 I C I U I O
除外部条 件 , 职技 高师 自身存在 哪 些不 适应 , 也是 大家 热议 的话 题 。在 我 国职技高 师 的 3 办学历程 中 ,一些 O年
“ 另类” 的无奈与反省
作 为专 门为职 业教 育 培养 师资 的 高等师范 院校 , 与会 的 8所 职技高师 是 全 国 20 0 0多所 高 校 中 的 “ 另类 ” 也 是 ,
的专业 目录, 是上世纪 9 年代初制定 的, 0

他认 为 ,数 量不 足 意 味着 规 模太
在 , 存量 和增 量放在 一起来 考虑 改革 把
的方 向和突破 口。” 郭春 鸣强调 。
直 沿用 至今 , 已经严重 滞后于发展 。
小 ,素质不高 意味着专 业化 程度太 低 , 保障不力 意味着制度还 不完善 。 他特别 提出要 抓 紧做些 深入 的研究 工 作 ,要 “ 搞 清楚 当前 我们 面 临 的主要 问题 到底 是 什么 , 出路在哪里 ” 。 在其后 的时间里 , 天津 工程师 范学 院和 天津 大学 职业 教 育学 院组 织 力量 作 了专 门的调研 工作 。在这次 会议上 , 有关方 面通报 了调研 的 主要 结论 。 职教

新形势下高等专科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等专科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等专科教育 的问题及对策
4 6 4 0 0 0 信 阳农林 学 院 河南 【 摘 要 】随着高等教 育资源的优 化组 合和 高校招 生规模 的持 续升温及 高考考 生规 模的 下降 ,高等 专科教 育 出现 了明显的躁动 和不安 ,高等专科 学校 面临着向何处去这个 头等 问题。如何在严峻 的形势下生存、发展 成为 高等专科 学校讨论 的重要 问题 ,高等专 科教 育改革也成为离弦之箭不得不发。 信阳 仲照东

师队伍 的往往不是 最优秀的本科生 ,由此带 来 了工作能 力不强、事业 心不强、创造欲望 不高等一系列 问题 ,这在 根本上 制约了高等 专科教育水平 的提 高。虽然 近几 年一些高等 专科学校逐渐 引进 了一些学历较高人才 ,但 常常因为高学历人才在专科 学校 不能充分发 挥其作用而导致人才流失现象 。 2 . 2 . 1 . 2部分专业课教师 的动手能力较差 高 等专 科教育 的目标是培养具 有大学知 识 ,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 和技能的人才 ,注 重实践和知识 的应用 ,这就要求专科学校 的 教师必须具备较强 的动手 能力,但 就 目前 状 况来 说 ,专科院校的师资基本上是从学 校走 向学校 ,从课堂走 向课堂 ,既缺乏专业 的培 训又没有生产实践 的经历 和阅历 ,这直 接影 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导致部分专科学生 既 无足够的理论知识又没有足够 的实 际操作 能 力 ,这是 导致专科毕业生就业紧张 的主要原
2 . 2 . 1 . 1 专科学校教师学历结构偏低 高等专科 学校的教师 队伍 中本科 生学历 的教师 占多数 ,研究生 比例 较低 ,博士生更
是凤 毛麟角。这主要是 由于上世纪 8 O年代中
期到 9 o 年代前期 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 , 专科教师岗位缺少 吸引力 ,因此进入 专科教

高等职业教育出路之探索(一)

高等职业教育出路之探索(一)

高等职业教育出路之探索(一)摘要:高校扩招既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与高等职业学校的对比,探讨了形成高职发展困境的原因和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出路。

关键词:高校扩招;高等职业教育;困境Abstract:Itistheenrollmentexpansioninhighereducationthathasbroughtagreatimpactonthehigherv ocationaleducation,andhasbroughtth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instraits.Thispapertrystocontrast thehighereducationwiththevocationaleducation,throughwhichtofindoutawayforthehighervocatio naleducation.Keywords:enrollmentexpansioninhighereducatio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straits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层次,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它兼具高等教育性和职业教育性双重特色。

经过近20年的建设,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初具规模。

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99年全国性的高校扩招使高等职业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虽然按照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高等教育扩招所增加的学额,主要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但现实却严重偏离了这个方向。

一、高校扩招:困境之产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逐渐逼近,知识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这些现象似乎向人们表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蕴含着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

但我国现实的高等教育供给远远没有满足这种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出路何在摘要:本文描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目标,并指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最后简要地说明了实施办法,本文提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新思路与新观点,观点新颖独特,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规模化,职业化,专门化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人数及毛入学率快速上升,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成绩不错,但是著名的大学不多,高水平的大学基本上没有。

而高等职业教育经过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占高等教育中的半壁江山,全国高职教育总规模空前壮大,但能做出品牌的基本上没有,总体上还不如普通教育,更不用说在世界上称雄霸位了。

不尽如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许多其它问题,很多示范性高职院校特色不明显,基本上跟着本科教育屁股走,把高职教育定位专科层次,总是比本科低一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当然永远也不可能超越本科教育,脱离不了本科教育的束缚与影响。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校企合作现状很不理想,一是高职毕业生技能低下,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要。

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在我国校企合作问题较多,因为企业必然是以生产为主,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可能专门把设备用来实习教学,特别是较贵的设备更是不可能用于教学实习工作,成本太高,停一天都是损失。

因此,校企合作都只能是表面上的一般性的简单性的互利性合作,真正消耗性实质性的合作基本没有,更多的合作是顶岗实习,实质上就是就业性质,与真正的实训教学相差甚远,实际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路并不可行,通过校企合作只能培养一般性技能人才,只能培养学徒工,不可能造就高技能人才。

有人说学校培养不了高技能人才,其实不是的,关键是学校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只有学校有了一流设备与师资,学校完全可以培养一流的高技能人才,而不是学徒工。

培养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当然需要高投入,这种高投入只能通过大规模办学才能实现,并通过高学费才能支持。

规模大,才能有足够的资金购置先进设备。

学生学费高,学生毕业后收入也高,只有两高才能办下去。

高职毕业生技能水平应在企业一般师傅(指中初级工,后同)以上,工资收入也应在企业师傅以上,属高薪阶层,属高级蓝领。

高职毕业生工资目标至少定在1万每月以上,不到1万的不合格。

到目前为止,所有高职院校毕业生基本上培养的都是学徒工,没有哪一家职业院校可以说其毕业生毕业时能指导企业师傅工作,能带领企业师傅工作,能当师傅的师傅,相反大都是到企业当企业师傅的下手,大多是学徒,什么级别都算不上。

这哪能是技能人才,这样的职业教育只能算是职业基础教育,不是真正的高等职业教育。

这样的职业教育怎么可能办成世界一流呢?永远不可能,更永远不可能超越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

因为现在的本科教育也可以增加技能课程,办应用型本科,这样本科教育完全可取代我们这样的职业教育了,我们现在的这种职业教育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目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做世界职业教育品牌。

我国在普通高等教育方面不能超越世界一流大学,但高等职业教育我们应该有机会赶超,做成世界一流,理由如下:1、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型人才,以高技能为培养目标,实现起来不太难。

普通高等教育是以科研为内容,以创新为目标,主要是培养研究型人才,如果基础差要赶上别人真的不容易。

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不是搞原创性研究,是现有技能的培养,只有教育方式方法得当,应该没有什么难度。

普通高等教育落后国外,我们应力争在高等职业教育上赶超国外,创办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

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带动与推动普通高等教育与我国科研工作的发展。

2、我国人口从多,生源广阔,高技能人才需求大,有办一流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

有生源、有市场需求就是基本条件。

我国有13亿人口,每年有大量的高中毕业生需要就读高等教育,而且我国有许多生产型制造型企业,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

这一供一需正是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利条件。

很多其它国家就不具备这样的先决条件。

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他们都不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办高等职业教育就没有我们的优越性。

他们办高等职业教育最起码在规模上就起不来,要么是生源不足,要么就是需要不足。

美国是以高科技为主,主要依靠研究型人才,不是依靠高技能人才。

日本人口少,招生就成问题,怎么可能办出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来。

我们可以,有生源,有需求。

招生不是问题,毕业生就业也不是问题(指真正的高技能人才)。

但我国现在没有发现也没有用利用这一优势。

可惜啊!3、我国现有高等职业教育已初具规模,有办成世界一流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条件与基础。

现在的关键是要改变思路、转变观念,不要再搞什么小而全或大而全的高职办学模式,一个高职院校开办十几个专业,甚至几十个专业,学生才1万人,全国相同专业遍地都是,每专业招生人数一般都很少,有的只有几十人,各地市都开办一所职业院校,大同小异,办学条件相当差,培养人才的规格相当低,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当学徒,成不了气候,更成不了专家,这样的职业教育有什么用,必须改革。

每届人数少于5000的专业要停止招生。

三、目标实现方法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做世界职业教育品牌。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这就要改革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推行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化、职业化、专门化方向改革。

规模化、职业化、专门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出路,也是成就世界一流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

1、什么是规模化,为什么要规模化。

规模化就是指集中生源,扩大专业办学规模,集中精力只办一个专业(职业),大力增加投入。

规模化要求一个学院只把一个专业(职业)做强做大,而不是大而全式的规模扩张,也就是要专业(职业)规模化。

学院规模大,而专业规模不大是没有意义的。

规模扩大还必须引进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培养世界一流的先进人才,必须以高技能人才为培养起点,至少是高级工,更高层次为技师与高级技师。

高等职业教育本身需要规模化经营,没有规模是办不成一流的职业院校的。

职业教育不同普通的研究型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可以没有规模也可以办成世界性大学,职业院校就不行。

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巨大,远远超过普通教育,有时购一台设备就要上千万元。

没有规模也是办不成办不好高职教育的,只能是低水平办学,当然也就成不了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

高职教育应能向企业输出高端技能人才,毕业后能指导企业师傅开展技能工作,毕业时就能成为企业技能专家与技能能手。

我们不但可以为国内培养,也可以为国外企业培养,面向全球招生。

目前这种小而全、重复办学、各专业低规模办学模式是严重浪费资源,效率低下,没有规模效益。

应该进行资源整合,实行各专业高规格高水平大规模办学。

这才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很可惜,国家教育规划中并没有人提出这种发展思路。

遗憾!2、什么是职业化,为什么要职业化职业化就是指针对具体工种或具体某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有职业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学,只能培养精通一个职业,但可以学很多支撑知识,不影响多学些知识。

但不能让培养的学生既会做这个,也会做那个,这样不可能、也不现实。

培养重点要把一项职业做到高水平高技能,一切培养都针对一项职业开展。

培养一项职业的高技能人才并非易事,培养多职业高技能更是不可能实现的了,因此,高职教育只能培养一项高技能,只能对准一项职业进行培养。

高职院校没有能力与精力培养学生成为多个职业专才。

一个职业都搞不好,还谈什么培养多个职业呢?现在有哪个院校敢说他们培养的学生是某职业的专才呢?达到真正的高技能水平呢?没有。

有些院校说我们的学生可以适应某职业群或岗位群的工作,适应能力强,就业范围宽,对啊,但都只能是当学徒,学生不培训不教育也可以啊,高职院校对学生到底提升了什么啊,提升有多少啊,只能含糊地说素质有提升,总体上是说不清道不明,一笔糊涂账。

3、什么是专门化,为什么要专门化。

专门化就是培养专才。

要求学生专功某一行,毕业后专门从事本行工作,教学也只能是本行知识与技能,不应该出现跨行就业。

职业教育能随意转行,那还是什么职业教育,那只能算是职业基础教育或者是普通教育了。

职业教育就是为了从事本职业才来学的,不从事本职业就不用学本职业。

你不做这个,你学这个干什么啊。

你想做哪行,就选择学哪行,不要浪费资源与金钱,高等职业教育要提高学费,让学生不能转行。

普通教育,学习面宽,就业范围广,毕业后做什么都行都可,职业教育不能这样。

否则就没有必要搞什么职业教育了,搞普通教育加点职业课程就行了(本科+技能证,专科+技能证)。

其实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就是“专科+技能证”模式,并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当然专门化人才就业迁移能力不强,这就对了,为什么要专才迁移就业呢,就干这行不就行了吗,即使本行倒闭或退出,重新学习从事新的职业不就行了吗。

为什么要在职业学校学习很多专业知识,为一辈子就业打基础呢?现在学生经常换工作与此思想有较大关系。

现行教育思想与培养目标本身就有问题,职业教育也培养通才,毕业后什么工作都可以做,迁移就业能力很强,但从事本职业能力很低,对本职业不精通、不专业,这样学生毕业后对本职业做不好,自然很容易转行换工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专心于本职业工作呢,更不用说成就高技能人才了。

这种培养理念太难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所以我们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都不是高技能人才。

高素质嘛,可能占点边,但也算不上有多高的素质,所以综合起来高职生就没有多大用处。

高职院校也就没有多大作用与地位,哪能成为一流高职院校呢?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以培养通才为目标,培养专才现在已经过时了,社会不需要了。

这种观点有些片面,过分强调通才的作用,否定专才的意义,任何社会都会需要专才,也需要通才。

培养专才直接服务于社会有什么不好。

职业教育就应该培养专才,或者说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专才的教育,普通教育才是培养通才的教育,两种教育性质应有所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职业教育应体现职业性、专门性、应用性。

因此,职业教育需要专门化,不能像本科教育那样培养通才,不能走本科教育的路子。

职业教育要脱离专科紧箍咒,形成独立的教育体系。

职教与普教应相互独立,自成体系。

四、实施步骤改革的具体做法与实施步骤。

分步走,先搞几所试点,并逐步推广。

先搞几个职业试试,把全国所有的高职院校同种职业(专业)的学生与师资全部合并成为一所专业性职业学院,例如:飞行员职业学院,印刷职业学院,模具职业学院,每个学院只开一个专业(职业),招生数不少于1万人,每个专业下可设几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对准一个职业岗位,培养该职业岗位顶尖技能型人才。

把原各院校的本专业实习设备集中到一起,并采购本职业所需要的一流先进设备,面向全国招聘一流的技能人才作为师资(理论与技能一体型),培养本职业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可细分为三个层次,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学制分别为3年、5年、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