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知识点慢性胃炎
知识点总结(消化系统全)
消化系统知识点总结胃炎1、慢性胃炎主要的致病菌为:幽门螺杆菌(HP)。
2、慢性胃炎的确诊方法为:胃镜检查。
3、如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常用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替硝唑(奥硝唑)或枸橼酸铋钾二联或三联治疗。
4、硫糖铝在餐前1小时与睡前服用效果最好。
多潘立酮、莫沙必立等胃肠动力药应在饭前服用。
5、慢性胃炎的饮食护理:急性发作期病人可给予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如病人有少量出血,可给予米汤等,以中和胃酸,利于黏膜的恢复。
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
恢复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避免食用过咸、过甜,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消化性溃疡1、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为:幽门螺杆菌。
2、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为:胃酸分泌过多。
3、消化性溃疡主要的症状为:上腹痛。
4、胃溃疡疼痛的典型节律为:进食--疼痛--缓解。
5、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疼痛节律为:疼痛--进食--缓解。
(空腹痛)胃溃疡特点:疼痛性质---烧灼或痉挛感;疼痛部位---剑突下正中或稍偏左;发作时间---进食后30~60分钟,较少发生于夜晚;一般规律:进食--疼痛--缓解。
十二指肠溃疡特点:疼痛性质---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或仅有饥饿样不适感;疼痛部位---上腹正中或稍偏右;发作时间---进餐后1~3小时,午夜至凌晨3点常被痛醒;一般规律:疼痛--进食--缓解。
6、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其临床表现为呕血与黑便。
7、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主要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和具有急性腹膜炎的体征。
8、幽门梗阻主要表现为:频繁呕吐宿食。
9、消化性溃疡确诊的方法为:胃镜检查。
10、消化性溃疡病人的饮食护理:嘱病人定时进餐,少量多餐,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宜过快、过饱,溃疡活动期病人每天可进餐5~6顿。
同时以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为主(面食为主),或软饭、米粥等。
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如油煎食品、浓茶、咖啡、辛辣调味品等。
临床执业医师消化系统考点:慢性胃炎
临床执业医师消化系统考点:慢性胃炎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慢性胃炎分类:浅表性、萎缩性、特异性胃炎(不考)。
1.浅表性胃炎: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呈花瓣状;2.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呈颗粒状,粘膜薄而透见粘膜下血管。
3.慢性胃炎可发生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
胃小弯处上皮好发不典型增生;需要定期复查。
只要一提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即为癌前病变。
最终发展为癌。
4.慢性萎缩性胃炎好发部位:小弯胃窦部。
5.慢性萎缩性胃炎分类:A型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少见;B型胃炎(多灶萎缩性胃炎)多见。
临床所说的慢性胃炎都是指B 型胃炎。
①爱看自己的身体:爱(A型胃炎)看(缺乏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从而导致胃酸减少、贫血。
胃酸减少又反馈性引起促胃泌素增多)自己(发病机制和自身免疫有关)的身体(好发于胃体部,其次是胃底部);*出现壁细胞抗体是临床诊断A型胃炎最常见的指标。
②别多问为什么:别(B型胃炎)多(好发于胃窦部)问为(萎缩性胃炎)什么(发病机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B型胃炎胃酸正常、促胃泌素正常、不会出现贫血。
6.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三大疾病的主要病因: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
幽门螺杆菌释放尿素酶,产生碱性的NH3和空泡毒素。
从而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7.慢性胃炎炎症静息时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记忆:邻(淋巴细胞)家(浆细胞)的小妹真文静(静息时)。
8.慢性胃炎炎症活动时见中性粒细胞增多。
二、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症状轻或者无症状,可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伴有舌炎和贫血。
三、辅助检查1.确诊(金标准):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①浅表性胃炎: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呈花瓣状。
②萎缩性胃窦炎: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呈颗粒状。
外观粘膜薄而透见粘膜下血管。
2.幽门螺杆菌检测(银标准):①侵入性检查方法首选:快速尿素酶试验。
②非侵入性检查方法首选:C13、C14呼吸试验;C13、C14呼吸试验也是门诊复查的首选方法。
执业医师辅导:慢性胃炎
执业医师辅导:慢性胃炎一、浅表性胃炎炎症限于胃小凹和粘膜固有层的表层。
肉眼见粘膜充血,水肿,或伴有渗出物,主要见于胃窦,也可见于胃体,有时见少量糜烂及出血。
镜下见膜浅层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深层的腺体保持完整。
此外,某些患者在胃窦部有较多的糜烂灶,或伴有数目较多的疣关凸起,称慢性糜烂性或疣状胃炎。
二、萎缩性胃炎炎症深入粘膜固有膜时影响胃腺体,使之萎缩,称萎缩性胃炎。
胃粘膜层变薄,粘膜皱襞平坦或消失,可为弥漫性,也可呈局限性。
镜下见胃腺体部份消失,个别者可完全消失,粘膜层、粘膜下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有时粘膜萎缩可并发胃小凹上皮细胞增生,致使局部粘膜层反而变厚,称萎缩性胃炎伴过形成。
如炎症蔓延广泛,破坏大量腺体,使整个胃体粘膜萎缩变薄,称胃萎缩。
萎缩性胃炎可发生肠腺上皮化生和假性幽门腺化生,在增生的胃小凹和肠化上皮的基础上可发生异型增生(dysplasia)。
异型增生是一种不正常粘膜,具有不典型细胞、分化不良和粘膜结构紊乱的特点,认为极可能是癌前病变。
本病进展缓慢,常反复发作,中年以上好发病,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倾向。
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多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体征不明显。
各型胃炎其表现不尽相同。
一、浅表性胃炎可有慢性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尤以饮食不当时明显,部分患者可有反酸,上消化道出血,此类患者胃镜证实糜烂性及疣状胃炎居多。
二、萎缩性胃炎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其症状亦不相。
胃体胃炎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有时可出现明显厌食、体重减轻,舌炎、舌乳头萎缩。
可伴有贫血,在我国发生恶性贫血者罕见。
萎缩性胃炎影响胃窦时胃肠道症状较明显,特别有胆汁反流时,常表现为持续性上中腹部疼痛,于进食后即出,可伴有含胆汁的呕吐物和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有时可有反复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出现呕血,此系胃粘膜屏障遭受破坏而发生急性胃粘膜糜烂所致。
防治大部分浅表性胃炎可逆转,少部分可转为萎缩性。
慢性胃炎知识点总结
慢性胃炎知识点总结慢性胃炎知识点总结如下:一、慢性胃炎的症状1. 上腹部不适,如胀气、腹痛、饱胀感等;2. 消化不良,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3. 反酸、嗳气等胃部不适;4. 便秘或腹泻;5. 肤色苍白、精神不佳、食欲缺乏。
二、慢性胃炎的分类根据临床表现和镜下检查结果,慢性胃炎可分为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慢性非活动性胃炎等几种类型。
其中,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类型之一。
三、慢性胃炎的诊断1. 临床症状:主要根据患者的上腹症状、消化不良症状等进行判断;2. 胃镜检查:通过胃镜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胃黏膜的情况,确定是否患有慢性胃炎;3. 螺杆菌检查:通过呼气法幽门螺杆菌检查,可以确定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4. 病理学检查: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胃黏膜的炎症情况和病变程度。
四、慢性胃炎的治疗1. 药物治疗:包括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幽门螺杆菌根除药等;2. 饮食调理: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合理饮食,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3. 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4.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足够的睡眠。
五、慢性胃炎的预防1. 饮食健康: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膳食的多样性;2. 饮食有节制:不吃过冷、过烫、过硬的食物,避免过量酗酒、吸烟;3. 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4. 早发现早治疗:定期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慢性炎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预防慢性胃炎需要从饮食、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调理,一旦发现明显胃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慢性胃炎的预防和治疗,保持胃部健康。
2017年青岛市临床助理医师《消化系统》慢性胃炎试题四
2017年青岛市临床助理医师《消化系统》慢性胃炎试题四1.晚期肝硬变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C)A.上消化道出血B.感染C.肝性脑病D.原发性肝癌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的主要病变在(C)A.肝细胞B.毛细胆管C.汇管区胆管和胆小管D.肝胆管3.对肝性脑病患者乳果糖治疗的主要作用(B)A.增加糖供给保护肝脏B.改变肠道PH值C.增加肠道内渗透压抑制细菌繁殖D.导泻4.目前我国肝硬变最多见的病因是(D)A.慢性营养不良B.慢性酒精中毒C.药物或工业毒物中毒D.慢性乙型肝炎5.成人失代偿期肝硬变患者,出现嗜唾,轻度黄疸,扑翼样震颤时,每日饮食中应给予多少量蛋白质(A)A.暂不给蛋白B.50克C.20克以下D.30克6.目前对肝硬变腹水治疗,一般不主张采用(C)A.高蛋白饮食B.限盐C.强烈利尿剂D.腹水浓缩回输7.门脉性肝硬变患者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是由于(C)A.门脉高压B.低蛋白饮食C.脾功能亢进D.肝功能减退8.失代偿期肝硬变腹水患者,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时,其腹水性质常为(D)A.漏出液B.渗出液C.血性液D.介于漏出液与渗出液之间9.肝硬变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最可能的原因是(C)A.大量腹水B.脾功能亢进C.肝肾综合征D.上消化道出血10.男性,50岁,肝硬变腹水患者,一周来发热,腹痛,体温38℃,脉搏100次/分,呼吸26次/分,踝部有凹陷性浮肿,腹水为微黄色,微浑,比重:1.016,利凡他试验(±),细胞数0.8×109/L,白细胞数0.5×109L,分类:中性70%,淋巴30%,其诊断哪种可能性最大(D)A.肝硬变顽固性腹水B.肝硬变癌变C.肝硬变合并结核性腹膜炎D.肝硬变合并自发性腹膜炎。
2017年枣庄市临床助理医师《消化系统》考点之慢性胃炎(2)
2017年枣庄市临床助理医师《消化系统》考点之急性胃炎第三章急性胃炎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
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症状。
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可伴有浅表溃疡)等一过性病变。
病理组织学特征为胃黏膜固有层见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急性胃炎主要包括:①急性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
健康志愿者吞服幽门螺杆菌后的临床表现、内镜所见及胃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均显示急性胃炎的特征。
但临床上很难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因为一过性的上腹部症状多不为患者注意,亦极少需要胃镜检查,加之可能多数患者症状很轻或无症状。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如不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长期存在并发展为慢性胃炎。
②除幽门螺杆菌之外的病原体感染及(或)其毒素对胃黏膜损害引起的急性胃炎。
进食被微生物及(或)其毒素污染的不洁食物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以肠道炎症为主,有关论述详见传染病学。
由于胃酸的强力抑菌作用,除幽门螺杆菌之外的细菌很难在胃内存活而感染胃黏膜,因此一般人很少患除幽门螺杆菌之外的感染性胃炎。
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发生各种细菌、真菌、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胃炎。
③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acute erosive-hemorrhagic gastritis)。
本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常伴有胃黏膜出血,可伴有一过性浅溃疡形成。
因为本病胃黏膜炎症很轻或缺如,因此严格来说应称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病(acute erosive-hemorrhagic gastropathy)。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临床常见,需要积极治疗,本节予以重点讨论如下:【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常见病因有:(一)药物常见的有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某些抗肿瘤药、口服氯化钾或铁剂等。
2017年枣庄市临床助理医师《消化系统》考点之慢性胃炎(1)
2017年枣庄市临床助理医师《消化系统》考点之慢性胃炎(1)第四章慢性胃炎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分类】慢性胃炎的分类方法很多,我国2006年达成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采纳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Update Sydney system)的分类方法,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非萎缩性(以往称浅表性、non-atrophic)、萎缩性(atrophic)和特殊类型(special forms)三大类。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
根据炎症分布的部位,可再分为胃窦胃炎、胃体胃炎和全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发生胃窦胃炎,然后逐渐向胃近端扩展为全胃炎,全胃炎发展与否及发展快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地区差异;自身免疫引起的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体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已发生了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再分为多灶萎缩性(rnultifocal atrophic)胃炎和自身免疫性(autoimmune)胃炎两大类。
前者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分布,以胃窦为主,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后者萎缩改变主要位于胃体部,多由自身免疫引起的胃体胃炎发展而来。
特殊类型胃炎种类很多,由不同病因所致,临床上较少见,详见本章第三节。
【流行病学】自身免疫性胃炎在北欧多见,在我国仅有少数报道。
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流行情况则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而异。
幽门螺杆菌感染呈世界范围分布,一般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女差异不大。
我国属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估计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40%~70%左右。
人是目前唯一被确认的幽门螺杆菌传染源。
一般认为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的口口或粪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的主传播途径。
执业医师操作考试有关诊断学公式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公式共同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包块1.急、慢性胃炎=饮食不洁或刺激物+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2.胃食管反流病=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镜检查食管下段红色条样糜烂带(烧心、反酸、返食)3.消化性溃疡病胃溃疡=慢性规律性上腹痛(饱餐后痛)+呕血黑便十二指肠溃疡=饥饿时痛(餐后4小时以上)或夜间痛+呕血黑便消化性溃疡穿孔=突发剧烈腹痛(腹膜炎体征)+X线膈下有游离气体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既往肝病史5.细菌性痢疾=不洁饮食+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6.溃疡性结肠炎=左下腹痛+粘液脓血便+(便意、便后缓解)+抗生素无效治疗:柳氮磺吡啶(SASP)7.急性胰腺炎(水肿型)=暴饮暴食/慢性胆道病史+持续上腹疼痛+弯腰疼痛减轻+淀粉酶检测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水肿型症状+腰腹部或脐周紫斑+腹穿洗肉水样液体+血糖高+血钙低出血坏死型:血尿淀粉酶值不一定高,有时反而会下降。
确诊时选CT一周内测血淀粉酶,超过一周测脂肪酶8.幽门梗阻=呕吐宿食+振水音9.肝硬化=肝炎病史+门脉高压(脾大+腹水+蜘蛛痣)+超声(肝脏缩小)10.胆囊炎=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莫非征阳性+恶心呕吐11.胆石症=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莫非征阳性+B超强回声光团、声影1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下柯三联征(腹痛+寒颤高热+黄疸)+休克表现+精神症状(如神情淡漠、昏迷)五联征13.急腹症(1)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胀痛、闷痛)+WBC升高(2)肠梗阻:腹痛+吐+胀+闭+X线(香蕉/液平)病因:机械性和动力性血运:单纯性和绞窄性程度:完全性和不完全性部位:高位和低位(3)消化道穿孔=溃疡病史+突发上腹部剧痛+腹膜刺激征+膈下游离气体(4)异位妊娠=阴道出血+停经史+下腹剧痛(宫颈举痛)+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卵巢囊肿蒂扭转=体位变化+突发腹痛+囊性肿物(6)急性盆腔炎=刮宫手术史+白带异常+下腹痛+下腹剧痛(宫颈举痛)+脓性分泌物14.消化系统肿瘤(1)胃癌=老年人+黑便+龛影+慢性溃疡疼痛规律改变+上腹痛+腹部包块+消瘦+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食管癌=进行性吞咽困难(中晚期)+胸骨后烧灼样疼痛(早期)+进食哽咽感(早期)(3)肝癌:肝炎病史+肝区疼痛+AFP升高+肝大质硬+腹水黄疸+B超占位(4)直肠癌=直肠刺激症状+指诊带血+脓血便+消瘦+大便变形(5)胰腺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老年人+无痛进行性加重黄疸+陶土色大便+皮肤瘙痒(6)结肠癌:老年人+消瘦+排便习惯改变+CEA+腹部肿块15.肛门、直肠良性病变(1)内痔=无痛性血便+便带鲜血+静脉样团块(2)外痔=肛门疼痛+便鲜血+肛门口触痛肿物(3)肛裂=便时便后肛门剧痛+肛门裂口16.腹部闭合性损伤肾损伤=腰部损伤+血尿肝破裂=右腹部外伤+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脾破裂=左腹部外伤+全腹痛+腹腔内出血肠破裂=腹中部外伤+腹膜刺激征+穿刺淡黄色液体17.腹外疝(斜疝)=老年男性+腹压增加+右下腹肿物+进入阴囊消化系统疾病进一步检查1.胃镜、结肠镜、直肠镜2.消化道造影3.腹部B超、CT4.立位腹平片5.粪便:常规检查、隐血、培养和寄生虫检查6.HP检测7.腹腔穿刺8.淋巴结活检或肝活检(病例监测)9.实验室检查:(1)血尿淀粉酶(2)AFP、CEA、CA19-9糖链抗原(3)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消化系统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注意休息,控制饮食/禁食,生活指导二、病因治疗(1)溃疡:首选PPI类抑酸药,可加用黏膜保护剂,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行联合除菌治疗,常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PPI、胶体铋联合两种抗生素(2)应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抗休克(3)梗阻/腹膜炎:禁食、胃肠减压(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三、对症治疗四、手术:切除或修补五、肿瘤:1)手术治疗2)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公式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咳嗽+发热2.肺炎(1)大叶性肺炎=成人+受凉+高热+咳铁锈色痰(2)克雷伯杆菌肺炎=咳砖红色痰+X线片空洞(3)支原体肺炎=儿童+刺激性干咳+关节疼+抗生素无效(4)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发热+呼吸困难症状(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5)金色葡萄球菌肺炎=高热+胸痛+脓血痰+X线片状影3.结核病(1)肺结核=青壮年+咯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2)结核性胸膜炎=结核+胸膜积液体征(胸痛+语颤消失+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3)结核性心包炎=结核+心包积液体征(心前区痛+呼吸困难+上腹部闷胀+下肢浮肿)(4)肠结核=结核+腹部症状(腹痛、腹泻、右下腹部肿块)(5)结核性腹膜炎=结核+腹部炎症(腹痛、腹泻、腹壁柔韧感)(6)肾结核=结核+膀胱刺激征+肾实质变薄并有破坏4.支气管扩张=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病史+咳嗽+脓痰+咯血5.COPD=老年人(吸烟史)+咳痰喘+桶状胸+肺功能检查,一秒率FEV1/FVC%小于70%6.肺脓肿=脓臭痰+高热+X线片/CT显示液平7.肺癌=中、老年人+痰中带血+刺激性咳嗽+消瘦+X线毛刺8.肺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心脏扩大演变顺序:慢支-肺气肿-肺心病9.支气管哮喘=阵发性或周期性喘息+听诊哮鸣音+过敏史10.呼吸衰竭=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发绀+血气分析指标I型:PaO2<60mmHg PaCO2正常-重症肺炎诱发II型:PaO2<60mmHg PaCO2>50mmHg-慢阻肺诱发11.胸部闭合性损伤(1)张力性气胸=胸外伤史+广泛皮下气肿(握雪感)+气管偏移+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2)血胸=胸外伤史+气管偏移+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X线肋膈角消失,弧形高密度影(3)肋骨骨折=胸外伤史+骨擦音呼吸系统疾病检查项目1.胸部X片、胸部CT2.PPD、血沉3.痰培养+药敏实验、痰找结核杆菌4.肺功能5.肝肾功能6.血气分析7.纤维支气管镜8.痰液脱落细胞检测9.淋巴结活检10.血常规、电解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休息,加强营养,预防感染/吸氧2.对症治疗/药物治疗(1)抗感染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2)抗结核治疗: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3)抗休克:扩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4)控制咯血:垂体后叶素(5)解热、止咳、平喘、祛痰(6)纠正酸碱平衡失调3.肿瘤(肺癌)(1)手术治疗(2)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循环系统疾病诊断公式1.冠心病=胸骨后压窄性疼痛(1)心绞痛=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3-5分钟/次,+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能缓解+ECG:ST段水平下移(2)心梗=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大汗淋漓+濒死感+ECG:ST段弓背向上抬高V1-6广泛前壁心梗V1-3前间壁心梗V3-5局限前壁心梗V5-6前侧壁心梗Ⅱ、Ⅲ、aVF下壁心梗I、aVL高侧壁心梗心功能Killip分级: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状态I级:无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II级:肺部有啰音,但啰音的范围小于1/2肺野III级:肺部啰音的范围大于1/2肺野(肺水肿)IV级:心源性休克2.高血压病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正常140/90)1级140-159或90-99 低于160/1002级160-179或100-109 低于180/1103级≥180或≥110危险程度分层低危:1级。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疼痛和饱胀。
与溃疡病相反,空腹时比较舒适,饭后症状明显,可能是肌肉舒张功能障碍,进食虽不多但觉过饱。
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
这些症状用抗酸剂及解痉剂不易缓解。
多数病人诉食欲不振,嗳气。
有时可反酸、恶心甚至呕吐。
壁细胞抗体阳性的、炎症主要位于体部的A型胃炎与壁细胞抗体阴性的、炎症主要位于窦部的B型胃炎不同。
A型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和体重减轻,可伴有贫血。
在有典型恶性贫血时,可出现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感觉异常,特别在两足。
体征多不明显,有时上腹轻压痛,胃体胃炎严重时可有舌炎和贫血体征。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名师精讲讲义: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症状轻或者无症状,可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些症状的有无及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所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无肯定的相关性。
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伴有舌炎和贫血。
A型胃炎B型胃炎别称自身免疫性胃炎、慢性胃体炎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窦炎累及部位胃体、胃底胃窦基本病理变化胃体粘膜萎缩、腺体减少胃窦粘膜萎缩、腺体减少发病率少见很常见病因多由自身免疫性反应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90%)贫血常伴有、甚至恶性贫血无血清VitB12↓↓(恶性贫血时吸收障碍)正常抗内因子抗体IFA+(占75%)无抗壁细胞抗体PCA+(占90%)+(占30%)胃酸↓↓大大减少正常或偏低血清胃泌素↑↑(恶性贫血时更高)正常或偏低(四)辅助检查1.胃镜及活组织检查:金标准。
胃镜检查并同时活检做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①浅表性胃炎:见胃粘膜呈红白相间或花斑状,以红为主。
粘液分泌增多,表面常见白色渗出物。
胃粘膜可有出血点或小糜烂。
炎症细胞浸润及肠上皮活化,没有腺体萎缩。
活检示浅表性胃炎的改变。
②萎缩性胃窦炎:粘膜色泽变淡,可呈苍白或灰白色,可有红白相间,以白为主。
皱襞变细而平坦,外观粘膜薄而透见粘膜下血管。
粘液湖缩小或干枯。
病变可以弥漫,也可分布不匀而使粘膜外观高低不平整,有些地方因上皮增生或肠化而显示颗粒状或小结节不平,胃粘膜可有糜烂和出血点。
活检示萎缩性胃炎。
2.幽门螺杆菌检测①血清Hp抗体测定是间接检查Hp感染的方法,阳性表明受试者感染过Hp,但不表示目前仍有Hp存在,不能作为判断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检验方法,最适合于流行病学调查。
②尿素酶快速试验此法简单,阳性则初步判定胃粘膜中有Hp,但需其他方法证实③粘膜组织染色此法检测Hp阳性率高,阳性者表示胃粘膜中有Hp存在。
④尿素呼吸试验是一种非侵入性诊断法,阳性表示目前有Hp感染,结果准确。
⑤活组织幽门螺杆菌培养(分离培养法)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但要求具有一定的厌氧培养条件和技术,不易作为常规诊断手段推广。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辅导:慢性胃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多灶萎缩性胃炎(B型胃炎) 最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
其他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也可引起本病,如粗糙与刺激性食物、药物、酗酒、非甾体抗炎药、十二指肠液反流等。
2.自身免疫性胃炎(A型胃炎) 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如壁细胞抗体,伴恶性贫血者可查到内因子抗体。
自身抗体攻击壁细胞,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和丧失,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丧失,导致B12吸收不良而致贫血。
考试资料网
(二)病理改变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损伤与修复的慢性过程,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炎症、萎缩和肠化生。
炎症表现为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有中性粒细胞时提示活动性炎症。
进一步发展引起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严重时胃黏膜变薄,即萎缩性胃炎。
胃固有腺体被肠腺样腺体替代称为肠化生。
胃上皮或化生的肠上皮在再生过程中可形成异型增生。
病理检查可见幽门螺杆菌。
执业医师考试-消化系统考点
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第一单元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本单元 2000~2009 年约考过 l53 题,其中胃食管反流病 7 题,食管癌 21 题,急性胃炎 12 题,慢性胃炎 9 题,消化性溃疡约 90 题,胃癌l4 题,本单元几乎每年必考,每年 l5~20 题,出题点集中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面,其次是手术适应证和并发症,应重点掌握。
此内容考查形式常结合诊断和治疗综合进行。
一、胃食管反流病*** (一)发病机制1.病因:(1)抗反流防御机制(抗反流屏障、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黏膜对反流攻击作用的抵抗力 ) 减弱,最重要的是 LES 压减低。
(2)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
2.病理: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增生,黏膜固有层乳头向上皮腔面延长、固有层内炎性细胞浸润 ( 主要为中性粒细胞 ) 、糜烂及溃疡,Barrett 食管。
**(二)临床表现1.症状:烧心和反流、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癔球症。
2. 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 食管(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
食管反流病还有食管外的一些表现,如哮喘、发作性的哮喘、吸入性的肺炎、长期反复的咽炎、咽喉炎。
*(三)辅助检查1. 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能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结合活检可与其他原因引起来的食管病变鉴别。
食管炎的内镜下分级目前国内外采用洛杉矶分级法:正常:食管粘膜没有破损。
A 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食管粘膜破损,长径<5mm。
B 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食管粘膜破损,长径>5mm,但没有融合性病变。
C 级,食管粘膜有破损,但<70%的食管周径。
D 级,食管粘膜有破损,至少达到 70%的食管周径。
2.24 小时食管 pH 监测:当患者胃镜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时,可以行 24 小时食管 pH 监测检查。
24 小时食管 pH 监测是公认的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方法。
有助于鉴别胸痛与反流的关系。
(3)食管吞钡 X 线检查:诊断本病敏感性( 4 ) 食管滴酸试验 ( acid perfusion test):对病人胸痛的鉴别有一定的帮助。
厦门医疗招聘考试临床学资料:慢性胃炎常考知识点
(一)病因和分类
1.A型:发病与免疫因素关系密切,内因子抗体和抗壁细胞抗体阳性,常伴恶性贫血,病变在胃体、胃底部。
2.B型:发病与自身免疫无关,病因可能与吸烟、酗酒或滥用水杨酸类药物有关,其病变在胃窦部。
A型胃炎是属于自身免疫性的,所以有抗体的存在,因为有内因子抗体的存在导致内因子减少从而导致VitB12减少出现恶性贫血。因为壁细胞抗体的存在导致胃酸分泌减少,从而使得胃泌素升高。而B型胃炎只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所以临床表现没有恶性贫血和胃酸的改变。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的重点疾病,也是乡村医学中常见的考点。对于慢性胃炎,我们需要重点掌握A型和B性胃炎的鉴别以及病理表现。
一、慢性表浅性胃炎
肉眼:黏膜充血、水肿、深红色,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黄色分泌物,伴有点状出血或糜烂。
镜下:炎性病变位于黏膜浅层,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黏膜浅层水肿、点状出血和上皮坏死脱落。
(2)萎缩处黏膜下血管分支清可见。
以上就是慢性胃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我们可以从下列这个表格鉴别A型胃炎和B型胃炎。
A型胃炎
B型胃炎
病因
自身免疫反应
幽门螺杆菌感染
贫血
常伴有,甚至恶性贫血
无
血清VitB12
降低
正常
内因子抗体
壁细胞抗体
阳性
阴性
胃酸
显著降低
正常
(二)病变
1.肉眼:胃粘膜薄而平滑,皱襞变浅,有的几乎消失,粘膜表面呈细颗粒状。
2.胃镜检查
(1)正常胃粘膜的橘红色色泽消失,代之为灰色。
慢性胃炎的临床知识点总结
慢性胃炎的临床知识点总结一、病因1. 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是引起胃部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
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的人在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
2. 饮食因素饮食不合理也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诱因之一。
长期暴饮暴食、嗜酸辣食物、喜欢吃过热食物等都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3. 饮酒和吸烟饮酒和吸烟都是慢性胃炎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长期、大量饮酒和烟草会对胃黏膜造成明显的刺激和伤害。
4.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等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也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之一。
5. 精神紧张和压力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和压力状态下,自律神经功能紊乱,消化功能不佳,也会增加患慢性胃炎的风险。
二、症状慢性胃炎的典型症状包括上腹不适、食欲减退和恶心。
其他症状还包括:1. 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感慢性胃炎患者常出现上腹部隐痛或饱胀感,持续性疼痛或不适感是慢性胃炎患者的常见症状。
2. 食欲减退和恶心慢性胃炎患者食欲通常会减退,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也会明显下降,导致身体出现不适。
恶心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常常表现为不适感和恶心。
3. 消化不良和胃酸逆流消化不良和胃酸逆流也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
患者常常出现饱胀、吞咽困难、胃灼烧感等不适感。
4. 呕吐和便秘慢性胃炎患者可能表现出呕吐和便秘等肠胃道症状,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明显下降。
5. 其他症状慢性胃炎患者还可能出现口干、口苦、口臭、胃胀气、腹泻等不适感。
三、诊断1. 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慢性胃炎,包括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和粪便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沉等指标。
3.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患者的胃黏膜病变情况,包括炎症程度、溃疡情况等。
内科学消化系统 慢性胃炎
二、慢性胃炎1.分类慢性胃炎分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三大类。
(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胃黏膜萎缩,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
可细分为胃窦胃炎、胃体胃炎和全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发生胃窦胃炎;自身免疫引起的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体胃炎。
(2)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已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
细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A型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B型胃炎)。
(3)特殊类型胃炎少见如感染性胃费、化学性胃炎Menetrier病嗜酸细胞性胃炎、充血性胃炎等。
2.病因和发病机制(1)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
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内后,部分可被胃酸杀灭,部分则附着于胃窦部黏液层,依靠其鞭毛穿过粘液层,定居于粘液层与胃窦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一般不侵人胃腺和固有层内。
-方面避免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另一方面难以被机体的免疫机能清除。
Hp产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的氨可中和反渗人黏液内的胃酸.形成有利于Hp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环境,使感染慢性化。
(2)十二指肠-胃反流各种原因导致十二指肠-胃的长期反流,可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
(3)药物和毒物服用非留体抗炎药是反应性胃病的常见原因。
酒精是损伤胃軲膜的最常见毒物。
(4)自身免疫胃壁细胞可分泌内因子,促进维生素B的吸收。
当体内出现针对壁细胞或内因子的自身抗体时,自身免疫反应可造成壁细胞总数减少,内因子分泌减少.导致维生素B。
吸收不良,出现巨幼细胞贫血.称为恶性贫血。
本病在北欧发病率较高,(5)年龄因素和其他老年人胃黏膜可出现退行性改变,加之Hp感染率较高,使胃黏膜修复再生功能降低,炎症慢性化,上皮细胞增殖异常及胃腺体萎缩。
Ps 发病与HP感染有关的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3.临床表现(1)症状大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
可表现为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等。
也可有食欲缺乏,嗳气,恶心…(2)体征多不明显,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整理)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之胃炎.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之胃炎胃炎即为胃粘膜的炎症。
根据粘膜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将胃炎分为糜烂性胃炎和非糜烂性胃炎,也可根据胃累及的部位进行分类(如贲门,胃体,胃窦)。
根据炎性细胞的类型,在组织学上可将胃炎进一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然而尚无一种分类方法与其病理生理完全吻合,各种分类尚有重叠。
急性胃炎表现为贲门和胃体部粘膜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粘膜丧失功能)和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一、急性糜烂性胃炎病因学包括药物(特别是非甾体类消炎药),酒精和急性应激,如严重疾病患者。
少见原因包括辐射,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血管损伤和直接创伤(如鼻胃插管)。
内镜下,可见为粘膜的点状表面糜烂,不累及深层,多伴有一定程度的出血(多为粘膜下瘀点)。
急性应激性胃炎是糜烂性胃炎的一种,可见于严重疾病患者,临床上由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损伤导致上消化道明显出血的比例增加。
危险因素包括严重烧伤,中枢神经系统创伤,败血症,休克,伴有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肝和肾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障碍。
急性应激性胃炎的其他预测因素包括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时间及期间未接受肠道营养的时间长短。
总之,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发生明显出血的危险性就越高。
严重患者发生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病理机制可能为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
胃粘膜的血流减少和可能伴有的酸分泌增加(如烧伤,中枢神经系统创伤和败血症)可促进粘膜炎症和溃疡的形成。
症状、体征和诊断:通常,患者可能因为病情太重而说不清胃部症状,即使症状存在,常是轻度的和非特异性的。
首发的明显体征常为在鼻胃吸引时出现血液,一般发生在严重应激反应的最初2~5天内。
内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某些患者(如烧伤,休克和败血症)在急性损伤12小时内可发生急性糜烂。
病灶多从胃底部开始,呈瘀点或瘀斑,逐渐融合成2~20mm不规则的小溃疡,出血极为少见,组织学病变局限于粘膜,经处理或除去应激后可迅速愈合。
临床医学概论-胃炎重点知识
一,概述1.胃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胃黏膜的急、慢性炎症。
十分常见,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是门诊就诊率最高的疾病。
2.胃黏膜炎症(红、肿、热、痛)变质:黏膜糜烂,腺体破坏渗出:炎细胞渗出增生:炎细胞增生浸润,上皮修复,化生3. 关于黏膜糜烂胃糜烂:黏膜层的缺损胃溃疡:深达黏膜下层的缺损4.胃炎是指“胃黏膜炎细胞浸润”炎细胞种类不同代表的意义不同二.分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1.急性胃炎:急性发病多有明确的诱因多以突发的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治疗要点:抑制胃酸分泌:制酸就是止血(止血首先要形成凝血块)保护胃黏膜治疗原发病和诱因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慢性上腹痛或不适等消化门诊就诊率最高的疾病诊断必须基于胃镜或病理组织学检查慢性上腹隐痛、饱胀不适、嗳气、反酸、呕吐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胆胰、心肺、腹腔等其他疾病■正常体检人群分类:按内镜与组织学特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A型胃炎(自身免疫性胃体炎)B型胃炎(胃窦炎)病因:A.幽门螺杆菌(Hp)感染(透视及扫描电镜提示Hp呈螺旋状位于粘液深层粘附于胃黏膜表面)引起90%以上的B型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胃癌和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发生的危险因子;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两种致癌微生物(乙肝病毒)之一。
B. 十二指肠液反流幽门括约肌松驰十二指肠液、胰液、胆汁反流(吸烟、胃动力↓) ↓破坏胃粘膜屏障胃切除手术后↓溃疡致幽门变形H+ 及胃蛋白酶反弥散至粘膜内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胃炎C. 自身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A型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D. 其他胃黏膜损伤因子长期摄食粗糙或刺激性食物、酗酒、高盐饮食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激素类瘀血:慢性右心衰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忧虑、抑闷临床表现1.大多无症状2.消化不良症状无节律性上腹不适、饱胀、隐痛、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3. 贫血和消耗症状A型胃炎可出现厌食、体重减轻、恶性贫血4. 体征多不明显可有上腹轻压痛诊断: 慢性胃炎的诊断必须基于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内镜基本病变◇黏膜糜烂◇黏膜粗糙不平◇黏膜变薄内镜检查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诊断依据:红斑(点状、片状、条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知识点:慢性胃炎B/A型胃炎的鉴别(TANG原创)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大纲无,教材有)
又位
病因
名于
义的检查项目是
A.腹部B超
B.消化道钡餐
C.胃镜检查
D.大便隐血试验
E.胃液分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患者反复上腹部不适,伴有反酸暧气,考虑胃部疾病,最具有诊断意义的就是胃镜检查。
2.关于慢性胃窦胃炎,不正确的是
A.引起恶性贫血
B.消化道症状多见
C.可同时存在溃疡
D.血清壁细胞抗体多为阴性
E.常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胃窦胃炎其实就是说的B型胃炎,也就是多灶萎缩
性胃炎,不会引起恶性贫血。
消化性溃疡
( 一) 概述——概念: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1.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
2.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
( 二) 病因和发病机制黏膜侵袭因素和防御因素失平衡的结果。
正常生理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
①上皮前——黏液和碳酸氢盐(HCO3-);
②上皮细胞;
③上皮后——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流。
④前列腺素E――保护细胞、促黏膜血流、增加黏液及HC03分泌;表皮生长因子(EGF)――保护细胞、促进上皮再生。
某些因素损害了这一机制――胃酸/ 胃蛋白酶对胃黏膜自身消化、
侵蚀——溃疡形成
(1)Hp 和NSAIDs
——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已知的主要病因。
(2) 胃酸
——过度分泌,远远超过黏膜的防御作用——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1.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症状是
A.暖气反酸
B.恶心呕吐
C.节律性上腹痛
D.无规律性上腹痛
E. 粪便黑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症状是节律性上腹痛。
2.胃溃疡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
A.胃前壁
B.胃后壁
C.胃大弯及胃底
D.胃小弯近贲门处
E. 胃窦小弯侧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胃溃疡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胃窦小弯侧。
3.诊断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是
A.进餐后上腹部饱胀不适
B.呕吐物量大
C.呕吐物内含大量宿食
D.呕吐物内无胆汁
E. 呕吐后症状可暂时缓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诊断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是呕吐物内含大量宿食。
4.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胃癌
B.消化性溃疡
C. 胃黏膜脱垂
D.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E.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
5.男性,23岁,上腹痛2 年,常空腹及夜间发生,进食后可缓解。
半小时前餐后突感上腹部持续性剧痛。
查体:腹式呼吸消失,上腹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
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肠梗阻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胰腺炎
D.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E. 胃溃疡穿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者有周期性“夜间痛”,考虑为十二指肠溃疡,临
床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剧痛,查体可见腹式呼吸消失,上腹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考虑穿孔可能性大。
6.女性,45岁,反复上腹痛20年,近1周出现频繁呕吐,呕吐量大,呕吐物为宿食,不含胆汁。
查体:可见胃型,振水音阳性。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十二指肠憩室
B. 幽门梗阻
C. 十二指肠梗阻
D. 小肠梗阻
E. 食管裂孔疝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呕吐、呕吐物为宿食,振水音阳性提示幽门梗阻。
7.男性,52岁,间断上腹痛3年,加重2 个月,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
其治疗方案首选
A.H2 受体拮抗剂治疗
B.黏膜保护剂治疗,6 周复查胃镜
C .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治疗,4 周复查胃镜
D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6 周复查胃镜
E.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 周复查胃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幽门螺杆菌阳性需要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需要应用四联疗法。
D选项(旧教材内容,不太规范)为最佳选项。
(8〜10共用题干)
男性,26 岁,反复上腹痛4 年,常于秋冬换季时加重,饥饿时加重,餐后可缓解。
8.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胃癌
B.十二指肠溃疡
C.慢性浅表性胃炎
D .慢性萎缩性胃炎
E.胃溃疡
『正确答案』B
9.患者2 小时前突发上腹剧烈疼痛,难以忍受,最可能发生了
A. 消化道穿孔
B.消化道出血
C.消化道梗阻
D.胆石症
E.急性胰腺炎
『正确答案』A
10.为明确诊断应首先选择的检查是
A. 上消化道钡剂造影
B. 腹部超声
C.立位腹部平片
D.卧位腹部X 线平片
E.胃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患者有周期性“饥饿痛”,考虑为十二指肠溃疡。
突发腹痛,最可能的诊断为穿孔。
为明确诊断应首先选择的检查是立位腹部平片,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11〜14题共用题干)
男性,65 岁,因胃溃疡合并多次大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
1 1 .该病人术后4天出现黑便,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小弯侧关闭止血不确切
B. 吻合口出血
C.吻合口部分黏膜坏死脱落
D.应激性溃疡
E. 术后胃内残余血
『正确答案』C
12.该病人术后可能出现的营养性并发症不包括
A. 体重减轻
B. 溶血性贫血
C.腹泻
D.脂肪泻
E.骨病
正确答案』B
13.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贫血主要是由于减少了
A. 主细胞
B. 壁细胞
C.黏液细胞
D.G细胞
E.嗜银细胞
『正确答案』B
14.残胃癌发生在胃良性病变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至少
A.10 年
B.2 年
C.3年
D.4 年
E.5 年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患者术后4天出现黑便,考虑为吻合口部分黏膜坏死脱落导致(4〜6天)。
营养性并发症不包括溶血性贫血,一般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主要是由于术后壁细胞的减少。
残胃癌发生在胃良性病变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至少5 年,做常发生于术后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