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学实验(五)

合集下载

dna提取实验报告

dna提取实验报告

dna提取实验报告DNA提取是现代生物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也是许多领域和行业的必备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次DNA提取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从新鲜的苹果组织中提取DNA,并了解提取原理及步骤。

实验步骤步骤一:实验准备首先要准备实验室所需工具和试剂,包括离心管、显微管、酶、酒精、盐酸等。

步骤二:组织分离将苹果切成小块,然后用手或腐蚀酶等从中提取出细胞,接着进行细胞的破坏。

此处常采用振荡器、超声波、玻璃棒等工具进行细胞破碎。

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但应保证尽可能地不破坏DNA分子。

待细胞破碎后,可以使用离心机将样品离心,分离DNA。

步骤三:DNA溶解尝试加入Phenol chloroform isoamyl alcohol(24 :24:1)混合液,用离心管保存,逆时钟旋转(每个离心管2000转),然后从纯化的DNA溶液中分离DNA。

步骤四:清洁DNA净化然后将此前离心管中分离的DNA加入0.1倍体积、70%的纯乙醇中,逆时针翻转几次,然后将样品离心12,000转/分钟,使用吸头吸走上层液体,并尽可能地将底部的乙醇去除。

步骤五:DNA保存最后将提取的DNA溶液在-20℃下保存,可存放若干月,直到要用它进行其他实验时。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上述步骤操作,从苹果组织中提取出了DNA。

经过酶切、电泳检测,我们发现确实提取到了足够的DNA。

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的DNA完整性比较高,特别是在不破坏DNA分子的前提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实验的步骤和提取过程是相对完整和正确的。

总结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了DNA提取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地从苹果组织中提取了足够完整的DNA,这是一次良好的实验经验。

关于DNA提取方法,不同实验室和研究领域可能存在微小的差异。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DNA 提取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5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5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5(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4,分数:100.00)1.HIV是通过攻击人体内T4-淋巴细胞,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而致病的。

能不能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定时输入通过基因工程产生的特定T4-淋巴细胞而延长生命?主要存在哪些技术上的障碍?(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暂时不能。

T4-淋巴细胞于骨髓中生成,然后在胸腺内分化成熟,成熟后移居于周围淋巴组织中,是特异性免疫的中枢细胞。

目前基因工程手段主要是改善细胞的生化代谢特性,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操作后再在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而T4-淋巴细胞形成和成熟分别在不同的组织环境,培养比较困难。

基因工程产生的细胞,注入不同个体,细胞表面抗原物质会使个体对其产生排斥,正常功能的的T4-淋巴细胞输入人体后能否移住于周围淋巴组织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人类为防治HIV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HIV用高的变异速度以逃避人体的免疫系统和药物,为什么HIV 的变异如此之快?HIV的变异有无规律?主要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异?(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HIV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逆转录酶缺乏校对功能,不能及时切除错误引入的核苷酸,大约每次复制循环中可发生一个错误而导致随机变异,而HIV有很强的复制能力,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病毒的变种;其次由于宿主的免疫选择作用,体液或细胞免疫的基因组变异高于其他部位;此外,不同病毒DNA 之间,病毒DNA与宿主DNA间的重组也是病毒变异的原因之一。

现代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现代生物学技术(Modern Biological Technology)课程编码:1313076215课程类别:专业课选修课总学时数:44课内实验时数:24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教研室适用专业:生物技术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现代生物学技术是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气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薄层色谱扫描等现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目的是培养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研究中所涉及的现代化精密仪器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些现代化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工艺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化工原理等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第一章超离心技术第一节基本原理离心力[3];沉降系数[3];沉降时间[1];沉降速度[2];重点:相对离心力难点:沉降系数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什么是相对离心力?思考题:沉降系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第二节离心机的种类和基本结构离心机的类型[3];离心机的特点[3];离心管的类型和特点[2][3];重点:制备性离心机的种类难点:超速离心机的组成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实验用离心机分为哪两类?制备性离心机又分为哪几类?思考题:超速离心机与高速冷冻离心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二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一节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本质[3];Lambert-Beer定律[3];吸收定律的正确应用[3];重点:Lambert-Beer定律难点:分子轨道理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什么是Lambert-Beer定律?思考题:导致Lambert-Beer定律偏离的因素有哪些?第二节分光光度计的一般结构光源[2];单色器[3];样品室[2];检测器[2];放大线路和显示单元[2];重点:单色器难点:放大线路和显示单元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单色器的作用是什么?思考题:利用激光作为光源的优点有哪些?思考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路设计与一般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区别?第三节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2];分子吸收光谱表示法[2];标准曲线法[3];多组分分析法[3];导数分光光度法[2];微扰差光谱法[3];重点:定量分析难点:导数分光光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什么是发色团?思考题:微扰差光谱法有哪些应用?第三章荧光分光光度法第一节荧光分析的基本知识荧光的产生[1];荧光量子产率[1];荧光强度[1];荧光偏振[1];相对荧光量子效率[2]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2];荧光分析法原理[3];重点: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难点:荧光分析法原理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思考题:1.荧光是怎样产生的?2.荧光强度的单位是什么?第二节荧光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温度对荧光的影响[1];pH的影响[1];溶剂的影响[1];荧光的消退[2];防止污染[1]荧光分析法的应用[1]重点:温度、pH、溶剂对荧光的影响难点:荧光的消退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思考题:荧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强度与哪些条件有密切关系?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第一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2];原子谱线的轮廓与变宽[2];吸收定律[2];重点: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难点:吸收定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思考题:1.共振发射和共振吸收是怎样产生的?2.原子谱线的形状是如何表示的?3.什么是半波宽度?第二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1];原子化器[1];单色器[1];检测器和读出系统[2];重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难点:检测器和读出系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思考题: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叙述其作用。

初中生物5个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5个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5个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气体释放情况,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实验材料:
1. 鲜豆子植物叶片
2. 水槽
3. 放大镜
4. 水杯
5.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鲜豆子植物叶片放入水槽中,加入足够的水,确保叶片完全浸泡在水中。

2. 遮挡一部分水槽,使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

3. 在强光照条件下观察叶片的气泡释放情况,并记录下来。

4. 在弱光照条件下观察叶片的气泡释放情况,并记录下来。

5. 取出叶片,将其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气泡释放情况。

实验结果:
1. 在强光照条件下,叶片释放的气泡较多。

2. 在弱光照条件下,叶片释放的气泡较少。

3.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气泡停止释放。

实验总结: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条件,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拓展实验:可以尝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情况,比较它们的光合效率。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五章 3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五章  3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

各种参与剪接的成分形成一个剪接体系, 称为剪接体(spliceosome)。该体系由 几种snRNP和大量的其他的蛋白质分子 组成,这些蛋白质分子称为剪接因子, 估计有40多种。 剪接点和分支点序列由剪接体识别, snRNA和蛋白质都参与了识别,特别是 snRNA之间以及与mRNA间的碱基配对 起重要作用。
RNA印迹法(RNA blotting)可用于分析核 RNA剪接过程中的中间体,从而确定内含 子的去除顺序。 实验中可以发现含有不同内含子的中间产 物,因此内含子的去除似乎没有特定的顺 序,但也发现有一定的规律,说明剪接有 特定的途径。
剪接反应并不是按内含子在RNA前体上 的顺序进行的。 RNA的构象影响剪接点的选择。在去除 特定的内含子后,RNA的构象发生一定 的变化,再选择新的剪接点。
剪接体Splicesome: snRNA:U1, U2, U4, U5, U6 snRNP:U+蛋白 质
剪接体按一定的顺序组装,已分离到一些 组装的中间体。只有组装完整的剪接体才 有功能。在剪接反应中,剪接体还会释放 和添加某些成分。 转酯反应只是磷酸酯键的直接转移,没有 水解反应的出现,因此不需要外部的能量, 也不需要供能物质如ATP或GTP的参与。 剪接体中起催化转酯反应的成分尚未弄清 楚,也不知道是蛋白质还是RNA在起作用。
一、核基因mRNA的剪接 一、核基因mRNA的剪接
mRNA的基因在低等真核生物中只有少数含 有内含子,为不连续基因。随着进化程度的 增高,不连续基因的数目不断增加。 细胞核中有一类RNA,十分不稳定,平均长 度比mRNA要长,序列的复杂程度非常高, 称为核内不均一RNA( 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hnRNA )。
RNA processing 1

5第五章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DNA、RNA及蛋白质操作技术

5第五章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DNA、RNA及蛋白质操作技术

DNA的基本操作技术——核酸凝胶电泳 以琼脂糖凝胶电泳为例:
DNA的基本操作技术——核酸凝胶电泳
凝胶浓度的高低影响凝胶介质孔隙的大小,浓度越高,孔隙越小, 其分辨能力就越强。反之,浓度降低,孔隙就增大,其其分辨能力 就越弱。
DNA的基本操作技术——核酸凝胶电泳
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能插入到DNA或RNA分子的相 邻碱基之间,并在紫外灯光照射下发出荧光,所以常用EB来检测凝 胶介质中的核酸条带。
x 25 中的聚合酶可能很多正处于复制状态,
如果此时降到室温,将会影响最终产 率。所以再留出5分钟,以使正在复制 中的DNA能够复制完全,以合成更多 的目的分子。
DNA的基本操作技术——重组载体构建 PCR完成之后,需要有什么操作?
DNA的基本操作技术——重组载体构建
DNA的基本操作技术——重组载体构建
转化(transformation):是指重组质粒DNA分子通过与膜蛋白结合 进入受体细胞(一般指细菌),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与表达的 过程。
转染(transfection):是真核细胞主动或被动导入外源DNA片段而 获得新的表型的过程。(与转化类似,只是受体细胞不同)
转导(transduction):是指通过病毒(如λ噬菌体)颗粒感染宿主细 胞将外源DNA分子导入到受体细胞内并稳定遗传的过程。
DNA的基本操作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DNA的基本操作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常用的PCR反应体系:引物、DNA聚合酶、dNTP、模板、缓冲液。
常用的PCR反应程序:
预变性 95℃ 3 min
变性 95℃ 30 s
退火 55℃ 30 s
x 25
延伸 72℃ 1 min

现代生物学实验习题

现代生物学实验习题

现代生物学实验习题(一)每个实验按“实验报告纸”的格式完成一份实验报告(二)回答各部分实验各模块中的相关思考题。

思考题汇总:第一部分:生物化学实验第一模块:糖实验技术1、如何选择生化物质实验中的实验材料?有何标准?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3、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点?4、在粗纤维的测定中哪些因素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5、在粗纤维的测定中为什么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6、用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为什么称为“粗纤维”?第二模块:酶学实验技术1、酶的特异性实验为什么要做试剂检查实验?省略该步骤可能有怎样的结果?2、酶作用的专一性有哪几种?3、试说明可逆抑制剂与不可逆抑制剂的作用特点。

4、三种可逆抑制剂的抑制程度与底物浓度有何关系?5、高温导致酶活性丧失的分子机理是什么?如何在酶的分离纯化中克服这种影响?6、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导致酶活性的降低?7、 pH值导致酶活性丧失的分子机理是什么?8、 pH值改变导致的活性丧失, pH值恢复后活性也能恢复吗?9、试说明米氏常数K m的物理意义和生物学意义。

10、为什么说米氏常数K m是酶的一个特征常数而V m则不是?11、请把已做的酶定性实验改造为定量实验。

第三模块:蛋白质实验技术1、为什么用0.145 mol/L TCA来抽提细胞色素C?2、抽提细胞色素C时加入硫酸铵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在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细胞色素C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重要环节?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为什么要在样品中加少许溴酚兰和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蔗糖及溴酚兰的作用分别是什么?5、简述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的基本原理。

6、进行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7、在酪蛋白制备时为什么要用醋酸缓冲液调pH到4.8?8、在酪蛋白制备时.乙醚、乙醇作用是什么?9、与其它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相比,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有何优点?10、如何用纸层析法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11、纸层析和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各有什么特点?第四模块:其他生物物质的分析1、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实验中得到的是粗脂肪, 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 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2、粗脂肪的定量测定中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3、DNA含量测定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4、简述二苯胺法测DNA的基本原理。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实验技巧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实验技巧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实验技巧1 自由基技术自由基技术是分子生物学中的一种技术,它能够探测分子物质中的自由基浓度以及自由基的反应,从而深入研究分子物质的性质。

自由基技术采用的是自由基信号分子,通过对其进行观察或者对其进行探测和量化,可以了解分子物质的反应过程和分子物质中自由基的浓度。

2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一种能够进行DNA 复制的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可以迅速扩增DNA片段,因此被广泛应用于DNA检验、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领域。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原理是,在适当的酶和DNA单链片段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反复进行变性、退火和扩增等步骤,将DNA片段快速扩增至数量足够进行检验。

3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干预改变生物个体基因组序列的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主要应用于基因治疗、育种、制药等领域,能够快速地对基因组进行编辑,从而改变生物的基因表达及特性。

现如今,基因编辑已经成为研究生命科学、探求生命本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4 蛋白结晶技术蛋白结晶技术是一项关键提取遗传工程、药物研发和生物晶体学所需的蛋白质结晶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实验技术。

它可用于发现新药物、解决蛋白质功能、交互和酶学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促进分子生物学、药学、生物技术、医药化学等领域的发展。

蛋白结晶技术的发展,对于建立高清晰度的蛋白质立体结构图库至关重要,对于发现生命科学的秘密有重要的作用。

5 特异性溶解曲线PCR技术特异性溶解曲线PCR技术是一种在PCR扩增反应中,通过检测DNA 的特征溶解温度来区分目标DNA和异质DNA的技术。

该技术结合了不需要胶回的扩增、高诊断准确性和高速度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

特异性溶解曲线PCR技术的应用使DNA的扩增和监测更加精确、简单和操作高效,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临床试验等领域。

生物实验报告(精选9篇)

生物实验报告(精选9篇)

生物实验报告(精选9篇)生物实验报告(精选9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

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

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

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

其反应式如下: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

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g/mL(B)的硫酸铜溶液。

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3、脂肪的鉴定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三、实验过程(见书P18)四、实验用品(见书P18)五、注意1、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五章 3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五章  3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

真核细胞中rRNA的加工途径 真核细胞中rRNA的加工途径
(1) 切除5′端的前导序列; (2) 从41S的中间产物中先切下18S的片段。 (3) 部分退火,形成发夹结构; (4) 最后修正。
真核细胞中rRNA的加工 真核细胞中rRNA的加工
目前还不清楚45S前体在剪切位点断裂后是否 就产生成熟的末端,还是要经进一步的加工。 整个加工过程需要蛋白质的参与,可能形成核 蛋白体的形式。 rRNA的加工过程还需要snoRNA (small nucleolar RNAs )的参与。 真核生物的5S rRNA是和tRNA转录在一起的, 经加工处理后成为成熟的5S rRNA。
真核细胞核mRNA的加帽反应 真核细胞核 的加帽反应
不同真核生物的mRNA可有不同的帽子结构, 同一种真核生物的mRNA也常有不同的帽子 结构。 帽子结构的作用: 1.为核糖体识别RNA提供信号 2.增加mRNA的稳定性 3.为mRNA向胞质的运输提供信号 4 与某些RNA病毒的正链RNA的合成有关。
各种参与剪接的成分形成一个剪接体系, 称为剪接体(spliceosome)。该体系由 几种snRNP和大量的其他的蛋白质分子 组成,这些蛋白质分子称为剪接因子, 估计有40多种。 剪接点和分支点序列由剪接体识别, snRNA和蛋白质都参与了识别,特别是 snRNA之间以及与mRNA间的碱基配对 起重要作用。
1. rRNA的转录后加工 rRNA的转录后加工
真核生物有4种rRNA,即5.8S rRNA、18S rRNA、28S rRNA和5S rRNA。其中前三者 的基因组成一个转录单位,产生47S的前 体,并很快转变成45S前体。 45S前体上有许多甲基化的位点,在转录 过程中或转录后被甲基化。甲基基团主要 是加在核糖上。甲基化是45S前体最终成 为成熟rRNA区域的标志。

生物实验初中全部教案

生物实验初中全部教案

生物实验初中全部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植物中水分的运输情况,并了解植物中的水分运输机制。

二、实验材料:
1. 鲜嫩的茎叶植物(如豆苗或水生植物)
2. 细长透明玻璃管
3. 食用色素(如蓝色或红色水溶性食用色素)
4. 清水
5. 剪刀
三、实验步骤:
1. 将细长透明玻璃管插入植物的茎内,确保管子与茎内部的导管相连接。

2. 在管子上方用剪刀剪一个小口。

3. 将管子里注满带有食用色素的清水。

4. 观察管子内颜色的变化,记录下来。

5. 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管子内颜色的变化,记录下来。

四、实验结果分析:
1. 如果颜色在管子内开始变淡,说明植物在运输水分;如果颜色维持不变,说明植物没有运输水分。

2. 植物通过茎内的导管将水分从根部吸取到叶片,完成水分的运输过程。

五、实验结论:
植物通过茎内的导管进行水分运输,帮助根部吸取到的水分达到叶片,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伤害植物;
2. 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置实验器材和植物,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七、拓展实验: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植物的水分运输速度和机制是否有差异。

八、教学反思:
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水分运输机制,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
识的理解和兴趣。

在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观察和记录,培养其实验操作和
数据分析能力。

现代生物学实验

现代生物学实验

胶体金与标记蛋白的配比
• 胶体金 的调节:用0.1mol K2CO3调到 胶体金pH的调节: 调到pH9.0 的调节 • 取7支2ml离心管分别加入 离心管分别加入1ml胶体金 支 离心管分别加入 胶体金 • 再向每支管中加入 再向每支管中加入1ml不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 不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 • 混合均匀后分别加入 混合均匀后分别加入0.1ml10%NaCl • 混合均匀后按照下图观察颜色的变化 • 确定出包裹胶体金蛋白的量
包埋
标签
塑料管
样品
样品
聚合: 聚合:45 oC 12h 60 oC 24h
磷酸缓冲液( 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 PBS) ) 0.2molL-1 PBS 配制
A液:Na2HPO4 .2H2O 液 加DDW 至 B液:NaH2PO4 .H2O 液 加DDW 至
• 胶体金与标记蛋白的比例
40 35 30 蛋白含量mg 蛋白含量
25
20
15
10
试验三、 试验三、TEM、SEM观察 、 观察
实验四、超速离心、 实验四、超速离心、紫外分光光度仪演示
试验五、气相、 试验五、气相、液相色谱演示
35.61g 1000ml 27.6g 1000ml
• 不同 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不同pH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pH 6.6 6.8 24.5 25.5 7.0 30.5 19.5 7.2 36.0 14.0 7.4 40.5 9.5 7.6 43.5 6.5
A液 18.8 液 (ml) B液 31.2 液 (ml)
• Epon812包埋液的配制 包埋液的配制 Epon812树脂 树脂 DDSA MNA DMP-30 20ml 4.6ml 15.3ml 0.8ml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重点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重点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考试复习重点一.判断题1.Maker(分子量标准)在DNA电泳中起荧光染料(对照)的作用。

(错)2.用作DNA片段克隆的载体除质粒外,还有噬菌体和人工染色体等。

(对)3.PCR扩增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和模板DNA结合的特异性。

(对)4.碱变性发提取质粒是根据碱性条件下染色体DNA 不变性(变性)而质粒DNA变性(不变性)的原理。

(错)5.基因工程中常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可对DNA进行特异性的识别和切割。

(对)6.用于感受态细胞制备的大肠杆菌菌株一般为限制-修饰系统缺陷的变异株。

操作中需要无菌、低温且动作要轻柔。

(对)7.大肠杆菌转化过程中,细菌在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恢复培养时,(不)应添加相应的抗生素。

(错)8、转化中的蓝白颜色筛选,在LB固体培养基的平皿中添加IPTG的作用是作为β-半乳糖苷酶作用的底物(诱导)。

(错)X-Gal为生色底物。

9.CTAB(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是一种去污剂,可破坏细胞膜,当低离子强度的溶液中CTAB与蛋白质和多聚糖形成复合物,而不(可以)能沉淀核酸,因此将核酸与蛋白质等细胞内容物分开。

(错)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不能沉淀核酸。

10.一般可以用异丙醇和乙醇沉淀DNA和RNA。

(对)二.问答1.PCR实验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技术,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技术。

PCR技术实际上是在模板DNA、引物和4种脱氧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

PCR技术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和模板DNA结合的特异性。

反应分为三步:1.变性:在高温条件下,DNA双链解离形成单链DNA;2.退火:当温度突然降低时引物与其互补的模板在局部形成杂交链;3.延伸:在DNA聚合酶、dNTPs和Mg2+存在的条件下,聚合酶催化以引物为起始点的DNA链延伸反应。

以上三步为一个循环,每一循环的产物可以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几十个循环之后,介于两个引物之间的特异性DNA片段得到了大量复制,数量可达到~106~7个拷贝。

高中生物选修5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5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5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黑影的听觉和视觉的协调性,了解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

实验材料:黑影、音频设备、墙壁、实验记录表
实验步骤:
1. 将黑影放置在墙壁上,确保光线充足。

2. 将音频设备放置在黑影的背后,并播放不同频率的声音。

3. 让学生观察黑影在不同声音下的移动情况,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了解黑影的听觉和视觉是如何协调的。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确保音频设备正常播放声音。

2. 学生在观察黑影时要注意保持距离,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实验材料,并将实验记录表交给老师。

实验评估方法:根据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记录,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探讨,评价学生对黑影听觉和视觉协调性的理解程度。

拓展实验:可以通过改变声音频率、增加干扰因素等方式,进一步探讨黑影听觉和视觉的协调性。

初中2024-2025学年度生物实验教学计划模板(五篇)

初中2024-2025学年度生物实验教学计划模板(五篇)

初中2024-2025学年度生物实验教学计划模板一,学情分析及指导思想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

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1、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和创新。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

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

初中2024-2025学年度生物实验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初中2024-2025学年度生物实验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初中2024-2025学年度生物实验教学计划范文这个学期我担任初二1-3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初二年级生物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知识目标: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能力目标: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

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

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但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____学来解决。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一的学习,多数学生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其中也存在着问题:班中成绩差别悬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有的班级后进生比较多。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中学习的第五单元,是整个初中二年级生物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单元。

其中涉及的内容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的分类,让学生区别那些是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生物所有实验初中物理教案

生物所有实验初中物理教案

生物所有实验初中物理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光线下的光合作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实验材料:
1. 小盆或玻璃容器
2. 植物(如水稻、小草等)
3. 滤纸
4. 酒精或碘液
5. 太阳灯或日光灯
实验步骤:
1. 将植物种植在小盆或玻璃容器中,并浇适量的水。

2. 将滤纸沾湿后覆盖在植物的叶片上。

3. 将太阳灯或日光灯照射在植物上,保持一段时间(如30分钟)。

4. 将滤纸取下,滴几滴酒精或碘液在叶片上,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
1. 正常情况下,叶片应该呈现深绿色,表示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2. 如果叶片变色或变成蓝黑色,表示叶片含有淀粉,说明光合作用已经进行。

实验结论:植物在光线下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葡萄糖,并在叶片上储存淀粉。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2024年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2024年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2024年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了解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光能为化学能,并释放氧气。

实验材料:
1. 绿叶植物(例如菠菜或鲜草)
2. 水
3. 高倍显微镜
4. 高亮度灯
5. 测量氧气生成的氧气气体管
6. 小型水槽
实验步骤:
1. 取一片绿叶植物,并将其放入水槽中。

2. 将水槽放置在高亮度灯下,使植物处于光照状态下。

3.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绿叶表面气孔的变化,并观察叶绿素在光照下的作用。

4. 使用氧气气体管在水中收集释放的氧气气泡,并记录产生氧气的时间和数量。

5. 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解释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受伤。

2. 使用高亮度灯时要保持安全,避免过热导致事故发生。

3.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实验结果受到外界干扰。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可以看到绿叶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气泡的过程,说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氧气作为副产物。

这一过程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也是生物体生存所必须的。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加深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理解。

延伸实验: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对绿叶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并探讨光合作用与植物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

现代分子生物学测试题五

现代分子生物学测试题五

现代分子生物学测试题五以下有关信号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信号序列是起始密码子后的一段编码疏水性氨基酸序列的RNA区域所编码(正确答案)B、蛋白质运转发生以后,信号序列必须被切除C、信号肽的C-末端靠近蛋白酶的切割位点处常含有几个非极性氨基酸D、目前发现,所有的运转蛋白都具有可降解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的作用是()。

[单选题] *A、指导RNA剪切B、引导分泌蛋白质跨膜(正确答案)C、指引核糖体大小亚基结合D、指导转录终止信号肽的结构有一些特征,目前发现信号肽序列都是位于多肽链的N端。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信号肽就是N端有碱性氨基酸的肽。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只要有信号肽就能保证蛋白质的运转。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蛋白质的前导肽序列非常保守,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NLS是出核蛋白的特征序列。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蛋白质在结合核糖体上合成,并以译翻-运转同步机制运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关于限制性内切酶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限制酶是─种酶,只识别GAATTCB、限制酶只存在于原核生物C、限制酶一般不切割自身DNA分子,只切割外源DNA分子(正确答案)D、 EcoRl切割的是G-A之间的氢键要使目的基因和对应的载体重组,所需的两种酶是()(1)限制酶(2)连接酶(3)解旋酶(4)还原酶 [单选题] *A、(1)(2)(正确答案)B、(2)(3)C、(1)(3)D、(2)(4)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单选题] *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B、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D、定向地改造生物遗传性状(正确答案)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DNA聚合酶可以连接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替代连接酶B、载体除了转运、扩增、表达,目的基因外,还可以决定目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C、不同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充分体现酶的专一性(正确答案)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主要作用是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耐热性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下列哪个不正确() [单选题] *A、识别序列长度一般为4~6bpB、识别序列具有回文结构C、只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D、只能识别和切割原核生物DNA分子(正确答案)关于核酸电泳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泳动速率与分子构象有关B、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辨率最高(正确答案)C、分子泳动的方向与净电荷有关D、泳动速率与分子大小有关下列DNA琼脂糖电泳过程,正确的是()1.DNA样品准备 2.准备电源 3.制备凝胶4.电泳结果分析5.加样 [单选题] *A、1,2,3,4,5B、3, 1,2,4,5C、1,3,2,5,4D、3,1,5,2,4(正确答案)下列关于电泳的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带电粒子在直流电场中,按照与自己带电性质相同的方向移动B、带电粒子在交流电场中,按照与自己带电性质相同的方向移动C、带电粒子在直流电场中,按照与自己带电性质相反的方向移动(正确答案)D、带电粒子在交流电场中,按照与自己带电性质相反的方向移动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结果分析时,能让DNA在紫外灯下发出荧光的常用染料是( {EB} ),其有剧毒需做好个人防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生物学实验(五)—动物生物学实验教案课程名称:动物生物学实验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animal biology课程编号:学科类通修课程课程学时:126学时课程学分:3.5学分教师姓名:王重刚,杨文川,赵扬,王瑁,刘升发,卢明科前导课程:动物生物学,寄生虫病原学,动物生理学。

教学方式:实验和操作技术训练及理论讲授考试方式:平时考核+笔试+实验操作考试教学目标和要求:该课程是生命科学的核心科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

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包括4个教学模块:动物的形态结构、动物生理学实验、寄生虫学实验、组织胚胎学实验。

学习目的和任务:掌握动物生物学的实验手段和研究方法。

掌握代表动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实验手段和方法。

掌握检验寄生虫病原的技术和方法,掌握代表性寄生虫病原的形态结构与鉴定特点。

掌握组织培养的技术和操作要领。

培养设计实验解决科学问题的思路。

要求掌握相关的实验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掌握动物的培养、解剖、制片和观察技术,了解代表动物的基本形态结构;掌握动物生理实验的方法和技术;掌握寄生虫病原的采样、检验、制片和观察鉴定技术;掌握组织的取样、消毒、无菌培养及观察技术。

在此基础上,能够设计实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性学习。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动物解剖及动物的形态结构观察技术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四类组织的结构,胚层和体腔的演化,掌握生物绘图的基本技法。

掌握单细胞动物的培养、制片和观察方法,掌握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解剖、观察的技术和方法,掌握各门类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

2.动物生理学实验技术掌握生物信号处理系统的使用,掌握各种信号(生物电、张力、呼吸波、血压)的记录方法,掌握动物生理实验的解剖和观察技术,理解动物生理活动的调节及其生理意义。

3.基础寄生虫学研究方法掌握寄生虫病原的检验、标本采样、制片和观察鉴定的技术和方法,了解寄生虫的生活史和寄生宿主,掌握代表性寄生虫各阶段的形态结构特点,了解寄生虫病原分类鉴定的方法。

4.组织胚胎学实验技术掌握组织胚胎实验的技术,掌握动物组织细胞的分离、培养、观察和拍照的技术和方法主要教学方法:实验技术训练及理论讲授、实验为主,课件教学为辅;指导与学生的设计性实验、自主性实验相结合。

使用教材:动物生物学讲义自编教材参考书及其它:主要参考书1. 黄诗笺主编。

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德堡: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2.刘凌云、郑光美主编。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解景田,谢申玲主编。

生理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技术,陈佩惠等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实验项目实验一、动物的组织实验二、胚层、体腔和系统的演化实验三、原生动物的培养、制片和观察实验四、无脊椎动物的解剖、观察实验五、脊椎动物的解剖、观察实验六、哺乳类的形态、解剖与分类实验七、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发使用实验八、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实验九、蛙坐骨神经的动物电位实验十、蛙心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实验十一、蛙心电图与心脏搏斗的关系实验十二、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十三、家兔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十四、寄生原虫的检验、采集、制片和观察识别实验十五、寄生吸虫的诊断、采集、制片和观察鉴定实验十六、寄生绦虫的检验、采集、制片和观察鉴定实验十七、寄生线虫的检验、采集、制片和观察鉴定实验十八、实验器材的清洗、包装和消毒灭菌实验十九、组织原代培养实验二十、培养组织的观察实验二十一、结果检查、拍照动物生物学实验模块1:动物分类解剖与进化实验教学要求:1.掌握各大动物类群的形态结构观察技术;2.掌握常见动物的基本解剖技术;3.掌握上述目标涉及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科研实践中。

教学学时:35学时讲授的内容:1.动物组织、胚层、体腔、系统的进化观察;2.生物绘图;3.微型动物活体装片的制作及显微观察;4.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

实验项目:1.动物组织2.胚层、体腔和系统的进化3.原生动物的培养、制片和观察4.无脊椎动物的解剖观察5.脊椎动物的解剖观察应学习的技术和方法:动物组织玻片标本、微型动物活体装片显微观察方法及技术,生物绘图方法及技术,无脊椎及脊椎动物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方法及技术。

应学习的仪器使用方法:显微镜、解剖镜、解剖器械。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模块实验内容多、涉及面广,要求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

难点的解决办法:1.精心准备教学课件,突出重点、难点;2.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并以现场考核的方法保证预习效果;3.在实验开始前加以重点突出的简要讲解;4.实验过程中加以认真、精要的指导。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上述方法有效解决了本模块的教学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模块2:动物生理学实验模块教学要求:1.掌握动物生理学实验的相关技术、方法要求,2. 掌握各实验的基本原理,完成所有的实验项目。

3.初步掌握动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学习方法。

4.掌握所学技术、方法在动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学时:35学时讲授的内容:1.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的使用方法;2.各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各种手术的方法要领、注意事项,实验中遇到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决办法,实验结果的分析。

4 实验方法和技术在动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项目:1.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发使用,张力信号的记录2.骨骼肌的生理特性3.蛙心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4.蛙心电图与心脏搏斗的关系5.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6.家兔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应学习的技术和方法: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的使用方法,蛙的双毁髓,蛙骨骼肌标本制备,蛙心暴露,家兔注射技术,家兔麻醉,神经血管分离术,家兔器官插管术,家兔动脉插管术。

应学习的仪器使用方法: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张力换能器,呼吸波换能器,压力换能器。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的使用方法;2. 各实验原理、技术方法难点:1.家兔注射麻醉的情况判断和掌握;2.正确的采样参数设置;3.结果的标记和截取;4.实验中遇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难点的解决办法:1.讲透方法和要领。

2.播放手术操作录像;3.现场演示。

模块3:寄生虫的检验、采集、制片和观察识别教学要求:1.了解寄生虫学研究的进展和相关技术及方法要求,2. 掌握各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完成所有的实验项目。

3.明确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学习方法。

4.掌握所学技术和方法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学时:28学时讲授的内容:1.寄生原虫的检验、采集、制片和观察识别2. 寄生吸虫的诊断、采集、制片和观察鉴定3. 寄生绦虫的检验、采集、制片和观察鉴定4. 寄生线虫的检验、采集、制片和观察鉴定实验项目:1.寄生虫标本的采集2.虫体的固定、制片和保存方法与观察鉴定3.寄生虫病的临床诊断技术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学习的技术和方法:寄生虫标本和材料的采集及固定方法,原虫标本的吉氏或瑞氏染色法,吸虫和绦虫标本的明矾洋红染色与玻片标本制作法,线虫的甘油酒精透明保存法;粪检标本直接涂片检验法,吸虫和绦虫卵的水洗沉淀法,线虫卵和原虫卵囊的饱和盐水浮聚法,以及血液原虫的离心技术等。

应学习的仪器使用方法:解剖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组织捣碎机,普通离心机,普通天平等。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这是本院学生实验的技术训练模块,所以实验教学的方面将会遇到一定的困难,2.讲授部分的难点是进展和不同方法及原理的介绍。

3.不同寄生虫病原的不同诊断方法与正确使用。

4. 与寄生虫病原学理论课相联系。

难点的解决办法:4.寄生虫病原检验和标本制作不同方法的原理、应用技术讲深、讲透。

5.细心、耐心进行现场指导。

6.提供相关的专业阅读参考书和标本图谱。

模块4:动物组织培养技术教学要求:1.掌握组织培养常用试验器材的清洗、包装和消毒灭菌方法。

2.掌握动物组织原代培养的方法。

3.通过原代细胞观察、换液,了解一代细胞的生长增值过程。

4.掌握体外培养细胞的分型,了解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5.掌握培养细胞的观察和摄影方法。

教学学时:28学时讲授的内容:1.组织培养常用试验器材的清洗和包装要领,器材消毒灭菌的几种方法。

2.动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组织培养中换液的方法,培养结果的观察和摄影方法,不同类型培养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实验项目:4.实验器材的清洗、包装和消毒灭菌。

5.鸭胚组织的原代培养。

6.培养组织的换液。

7.培养结果的观察和摄影。

应学习的技术和方法:不同类型试验器材的灭菌方法(湿热消毒法、干热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滤过消毒法、消毒剂消毒法),超净工作台的使用方法,动物组织体外培养技术,倒置显微镜的观察和显微摄影方法。

应学习的仪器使用方法:高压蒸汽消毒锅、过滤器、烘干箱、超净工作台、培养箱、倒置显微镜、显微摄影装置。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本试验对无菌操作的要求较高,实验过程中一旦染菌,会导致整个试验的失败,保证学生无菌操作技术过关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组织培养的实验步骤较多,尤其是无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特别多,学生如果没有做好课前预习或实验过程中精力不集中,很容易遗忘某个操作要求而导致实验的失败。

难点的解决办法:7.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导致染菌的各种情况进行详细讲述,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认真、细心。

8.细心进行现场指导,对不符合要求的操作行为立即进行纠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