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现代生物技术安全性

合集下载

生物技术安全性

生物技术安全性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或一些社会伦理问题,有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

1.克隆人技术。

(生物安全)安全性:对于克隆技术,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科学家们都认为这是一种不成熟的技术。

对于克隆动物有相当高的失败率,尽管“多利羊”和其他克隆成功的牛、猪、山羊和老鼠的照片和消息均做成哄动,但其实大部分克隆出来的动物仍最终死去,通常是在胚胎发育阶段,其他则因先天性畸型严重而死产,也有怀孕期中流产夭折,有时甚至令怀孕的母体亦丧生。

即使成功诞生,克隆的动物也很脆弱,有些在深切治疗室中挣扎得太残酷,以致研究人员不得不最后让它们安乐死。

伦理问题:克隆技术一旦用于人类自身,人类新成员就可以被人为地创造,成为实验室中的高科技产物,他们不是来自合乎法律与道德标准的传统的家庭,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人伦关系必将发生混乱。

人们很难想象和接受这种对人类社会基本组织——家庭的巨大冲击。

这对人类社会现有法律、伦理、道德产生威胁,对人类的观念是严峻的挑战。

2.试管婴儿技术(生物安全)安全性:被评为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之一的试管婴儿技术,虽然从诞生至今备受争议,但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伦理方面,对技术本身的安全性却少有人关注。

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对婴儿健康造成高风险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父母双方的遗传。

但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试管受精和其他辅助生育技术也可能是导火线之一,通过生育治疗出生的婴儿更有可能患上自闭症、癌症、脑瘫、智障等疾病。

瑞典乌普萨拉市儿童医院的斯特龙伯格和他的同事发现,试管婴儿更有可能患有明显的神经问题,特别是脑瘫。

他们通过对比得出,试管婴儿中患脑瘫的人数比普通婴儿高出了一倍以上。

芬兰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与自然怀孕生育的小孩相比,试管婴儿的身体更差。

试管婴儿童年的整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各种疾病的患病率高居不下。

伦理问题:有人认为试管婴儿是把其作为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高中生物生物技术的安全性讨论

高中生物生物技术的安全性讨论

高中生物生物技术的安全性讨论生物技术,这个在现代科学领域中熠熠生辉的名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改变。

从基因编辑到克隆技术,从生物制药到转基因食品,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然而,伴随着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我们谈到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首先映入脑海的可能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通过将一种生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以实现特定的性状改良。

例如,让农作物具有抗虫、抗病的特性,从而提高产量。

然而,这一技术并非毫无争议。

有人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或者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比如,经过基因改造的农作物可能会与野生植物杂交,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基因编辑技术是生物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它能够精确地修改生物体的基因,为治疗许多遗传性疾病带来了希望。

然而,这项技术也引发了伦理和安全方面的担忧。

如果基因编辑被用于非医疗目的,比如创造“设计婴儿”,那么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伦理问题。

而且,基因编辑技术目前还存在脱靶效应等风险,即可能会意外地修改非目标基因,从而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

克隆技术同样是生物技术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虽然克隆技术在拯救濒危物种、医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和伦理问题。

比如,克隆动物可能存在健康问题,寿命较短,而且克隆人的想法更是在伦理和法律上被严格禁止。

因为克隆人会破坏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尊严,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

在生物制药领域,生物技术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创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然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监管。

否则,可能会出现药物副作用不明确、药物滥用等问题,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

生物技术的发展还可能带来生物安全方面的风险。

例如,实验室中的病原微生物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泄漏到外界环境中,引发传染病的爆发。

此外,生物技术的滥用还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对国家安全和人类和平构成威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生物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呢?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管是至关重要的。

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

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

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于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影响。

然而,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对其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产生了担忧。

本文将探讨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环境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方面,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的耐病性、抗虫性和产量,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出,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在医学方面,生物技术可以用于生产药物、疫苗和诊断试剂盒,从而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在环境领域,生物技术可以用于清理污染土壤和水体,从而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

二、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尽管生物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伴随着生物安全问题的出现。

生物安全是指对生物技术产品和实验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在生物技术的应用中,存在着可能引起疾病传播、基因突变或产生新的病原体的风险。

这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构成了威胁。

保障生物安全不仅是对公众健康的责任,也是确保生物技术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

然而,生物安全的管理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迅猛,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给监管机构带来了压力。

其次,生物技术的风险评估需要深入的科学研究和数据支持,但这方面的知识仍然有限。

此外,国际间的法律和标准差异也增加了生物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三、生物安全管理的策略为了保障生物技术的安全应用,需要制定科学严谨的管理策略。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物安全管理策略:1. 风险评估与监测:对新生物技术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是保障生物安全的关键。

应当建立独立的专家组织来评估生物技术产品的潜在风险,并监测其在应用中的影响。

2. 法律和规章制度:制定适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是确保生物安全的重要手段。

这些法律和规章应当明确禁止或限制危险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同时规范相关技术的使用。

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

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

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技术。

它在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生物安全的担忧。

本文将探讨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之间的关系,并介绍相关的管理措施和国际合作。

一、生物技术的应用与风险生物技术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领域。

通过基因编辑、转基因等技术,科学家可以改良作物、研制新药、治疗疾病等。

然而,这些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首先,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导致基因的不稳定性,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

例如,基因编辑可能导致目标基因的突变,进而导致不良效果或产生新的有害物质。

其次,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转基因作物中的新基因可能通过传粉、种子扩散等方式进入野生植物种群,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的平衡。

另外,生物技术的应用还可能带来道德和伦理问题,如人类克隆等争议性的科学实验。

二、生物安全的管理措施为了确保生物技术的安全应用,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评估、监测和管理生物技术活动的风险,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1. 法律法规的制定:各国制定了相关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规定了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监管要求。

这些法规包括生物安全评估、转基因产品标识等内容,以确保生物技术活动符合科学、道德和环境的要求。

2. 风险评估与监测:对于生物技术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是必要的环节。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生物技术活动是否存在潜在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监测则可以帮助发现风险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3. 生物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各国建立了专门的生物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生物技术活动的监管和管理。

这些机构通常由多个部门组成,包括卫生、农业、环保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官员,以确保协调一致的管理。

三、国际合作与共享由于生物技术的发展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和挑战,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共享显得尤为重要。

1. 数据共享与信息交流:各国通过共享数据和经验,加强对生物技术的监测和评估。

浅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和意义

浅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和意义

浅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和意义【摘要】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将从特征、应用领域、促进科学研究和医药发展、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生物工程技术具有高度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可以应用于医学、农业、环保等各个领域。

其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步,也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发展的前景也十分广阔。

通过对生物工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发展机遇。

【关键词】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意义、特征、应用领域、科学研究、医药发展、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经济发展、重要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概述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通过对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和代谢过程等进行工程设计、改造和优化,以开发新型生物制品、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的一种高新技术领域。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最初的基因工程技术到如今的合成生物学、纳米生物技术等,生物工程技术在医药、农业、环境、能源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变得日益广泛。

通过对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体的遗传组成和代谢途径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家们不断开发出新型药物、农药、生物材料和生物燃料,并在生产、医疗、环保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生产力和创新力,还为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进步,生物工程技术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和意义本文将围绕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特征展开讨论,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对科学研究、医药发展、环境和能源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生物技术安全性及其应对措施

生物技术安全性及其应对措施

发更加先进、更加安全的技术,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加强监管
加强对转基因作物的监管 ,确保其安全性得到保障 。
公众参与和透明度
提高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 了解程度,增加公众参与 的机会和透明度。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 应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问题。
CHAPTER 06
结论与展望
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的紧迫性
加强风险评估与监控
对所有生物技术应用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定期监控其安全性,及 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享信息与经验
加强国际生物技术安全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共同应对全球性挑 战。
开展技术合作与研发
鼓励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研发,共同推动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加强进出口监管
加强生物技术及相关产品的进出口监管,确保国家生物安全。
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安全性考虑
安全性评估
01
在生物技术研发过程中,应对新技术和新应用进行全面的安全
性评估,确保其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无害。
风险识别与评估
02
及时识别和评估生物技术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有
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研发过程规范
03
建立规范的研发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研发过程中的安全
加强立法和监管
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和 法规,确保所有生物技 术活动都受到适当的监 管,以防止任何有害的 行为。
加强教育和培训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公 众对生物技术安全性的 认识,使公众能够理解 并遵守相关规定。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理论问题知识点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理论问题知识点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理论问题知识点生物技术安全性和理论问题知识点汇总生物技术安全性和理论问题知识点汇总如下:1.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性、生物安全性、环境安全性。

2.转基因生物体的安全性主要包括过敏原安全性、毒素安全性、抗营养安全性和毒性安全性。

3.生物技术的风险性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免疫反应、遗传效应、慢性毒性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等。

4.生物技术的道德性主要包括尊重人权、尊重消费者权益、尊重动物的权利、尊重植物的权利、保护环境。

5.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主要应用包括创建嵌合体、创建嵌合体、编辑合成基因组、创建人造生命。

6.合成生物学的主要应用包括创建人造生命、创建嵌合体、创建合成基因组、创建生物传感器。

7.底盘细胞系统的选择对细胞工厂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8.底盘细胞系统的选择需要考虑代谢兼容性、表达水平、遗传稳定性、易于培养、易于纯化。

9.细胞工厂的构建需要考虑表达载体构建、底盘细胞选择、发酵参数优化、产物分离纯化。

10.发酵过程优化的目的是提高目标产物产量、降低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所需能量、降低产物抑制、降低细胞代谢产物产生。

11.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和生理过程。

12.细胞代谢包括酶、生物催化剂、生物能学和反应器、反应动力学和过程控制、产物分离和纯化。

13.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包括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酶、DNA甲基化酶、转录因子、信号肽酶、蛋白质酶、反转录酶等。

14.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翻译、转译、转录后加工、剪切、转录后调控。

15.基因敲除技术包括同源重组法、随机诱变法、逆转录PCR法、同源基因打靶法、精子载体法。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理论问题知识点归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理论问题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归纳:1.生物技术:利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通过设计、繁殖、改造或利用生物或其产物,以达到预期的生物学效果。

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生化工程。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经过食物链传递,有可能
进入其他动物和人体内。
转基因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 分类地位,不会破坏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
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减 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减 轻了农田管理的负担,保护 了农田的土壤环境。
新闻报道不实,增加了公众 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恐惧感。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 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a、引起环境安全的理由: b、不引起环境安全的理由:
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 改变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环。
重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 物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 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 二次污染。
重组DNA与微生物杂交,可能 产生有害的病原微生物。
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有毒物 质可通过蜜蜂进入蜂蜜,再
外源基因可能与感染转基 因生物的某些细菌获病毒 杂交,重组出对人类或其 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转基因农作物要表现出新性状, 必须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 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
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农 作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
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 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 “超级杂草”
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存活 时间有限。
在实验室使用克隆技术制造胚胎的过程被称为“治
疗性克隆”。
3.你赞成克隆人吗?说一说你的看法?
观点 1.不赞成 2.赞成
理由
(1)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 (2)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 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3)克隆人是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 全的人; (4)克隆技术尚不成熟.

生物技术及其安全性

生物技术及其安全性

1)DNA探针
DNA探针是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指长度在几百碱 基对以上的双链DNA或单链DNA探针。现已获得 的DNA探针数量很多,有细菌、病毒、原虫、真 菌、动物和人类细胞DNA探针。这类探针多为某 一基因的全部或部分序列,或某一非编码序列。 这些DNA片段是特异的。
DNA探针(包括cDNA探针)的主要优点有下面三点: ①这类探针多克隆在质粒载体中,可以无限繁殖, 大量获得,制备方法简便; ②DNA探针不易降解(相对RNA而言),一般能有 效抑制DNA酶活性; ③DNA探针的标记方法较成熟,有多种方法可供选 择,如缺口平移、随机引物法及PCR标记法等, 能用于同位素和非同位素标记。
2)cDNA探针 cDNA(complementary DNA)是指互补于mRNA 的DNA分子。cDNA是由RNA经一种称为逆转录酶 (reverse transcriptase)(是Temin等在70年代初 研究致癌RNA病毒时发现的)的DNA聚合酶催化产生 的。该酶以RNA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原则,按照 RNA的核苷酸顺序合成DNA(其中U与A配对)。
DNA芯片技术用于基因组分析时,具有样品用量小、信息 量大、分析方法简易快速、自动化程度高等多项优点,特别 适合于寻找新基因、基因表达新药开发、司法鉴定、农业技术和食品技术领 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1998年底,美国科学促进会将基因芯片技术列为1998年度自 然科学领域十大进展之一。一些科学家把基因芯片称为“可 以随身携带的微型实验室”。
核酸探针的种类 核酸探针根据标记方法不同可粗分为放射性探针和 非放射性探针两大类。非放射性的探针又分为荧光 探针、DNA半抗原标记探针、光敏生物素标记探针 以及酶标记的探针(要结合底物显色)等。根据探 针的核酸性质不同又可分为DNA探针、RNA探针、 cDNA探针及寡核苷酸探针等几类。下面分别介绍 这几种探针。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

转 基 因 西 红 柿
蓝色玫瑰





近些年来,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 开展,涌现了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成果,这些成 果为我们带来了新奇的感受,番茄可抗癌,玉米 可影响生殖力,烟草可抗菌 ,大豆可防心脏病, 胡萝卜可“补钙”,老鼠也可爱上猫,动物可发 荧光,水稻可药用,猪可抗腹泻,口服疫苗可像 蔬菜那样培养.....
2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转基因生物产品作为食品进入人体,很有可能出现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 国外已有儿童饮用转基因大豆豆浆产生过敏反应,美国报道过转基因西红柿 导致厨师过敏的事件; 德国报道过转基因猪的情况,转基因猪虽然比正常猪大一倍,出肉量也多一 倍,但都百病缠身,患有胃肿瘤、肺炎、心力衰竭和关节畸形,因此人食用 后也存在患病的可能; 在进行转基因作物实验时,一般使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人食用 这种含抗性基因的作物也可能使人体对很多抗生素产生抗性;食用转入生长 激素类基因的动植物可能对人体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些影响,一般 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表现和监测出来; 转基因微生物可能与其它生物交换遗传物质,产生新的有害生物或增强有害 生物的危害性,最终引起疾病的流行。
可见,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广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帮助们 解决了许多棘手的为题,其应用价值巨大,可谓是利国利民!
转基因"紫番茄":可抗癌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的 紫色转基因番茄中含 有在深色浆果中常见 的营养成分,并证明 可以防止老鼠体内的 癌细胞蔓延。具有降 低癌症、心脏病和某 些神经系统疾病风险 的作用。
转基因玉米:影响生育能力
奥地利研究人员发现, 长期食用MON810型转 基因玉米可能影响老鼠 的生育能力。研究显示, 长期食用这种玉米的实 验鼠生育能力有所下降, 而且后代重量轻、体质 弱。

科学与技术期中考试题

科学与技术期中考试题

科学与技术期中考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科学与技术”期中考试题1、简述新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

答:(1)信息技术主要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在新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处于核心和先导地位。

(2)生物技术是应用现代生物科学及某些工程原理,将生物本身的某些功能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生产供人类利用的产品的技术体系。

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生物技术被认为是有可能改变人类未来的最重大的高新技术之一。

(3)新材料技术主要研究新型材料的合成。

新材料技术在高新技术中处于关键地位,高新技术的发展紧密地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

(4)新能源技术主要进行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从多方面探寻发展新能源的途径。

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新能源主要有核能(原子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氢能等。

(5)空间技术又称航天技术,通常指人类研究进入外层空间、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一项综合性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载人航天等内容。

空间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基础工业的高度集成,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6)海洋技术包括进行海洋调查和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空间利用,涉及到许多学科和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技术、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海洋能发电技术等方面。

2、简述宇宙的未来是怎样的答:根据科学界的猜测有两种可能:一是会因宇宙物质互相之间的引力太小而无限膨胀下去.二是相反,宇宙会收缩,重新回到大爆炸前的那个原点,然后就再爆炸.又开始新的一轮循环.3、简述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答: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污染:①污染传统作物而改变其消费性质。

②污染自然界的基因库。

③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关于生物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

关于生物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

关于生物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生物安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其精神在于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生物危害的威胁。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因此,加强生物安全意识和措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生物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在于预防生物灾害的发生。

生物灾害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可以降低生物灾害的发生概率,减少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生物安全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

生物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在于保护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生物多样性则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保障。

生物安全意味着采取措施保护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生物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这需要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对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打击,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生物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还在于防止生物恐怖主义和非法使用生物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生物材料的获取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但同时也带来了生物恐怖主义和非法使用生物技术的风险。

生物恐怖主义的威胁不容忽视,一旦恶意利用生物技术,可能导致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社会恐慌。

因此,加强生物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在于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生物材料的安全管理和监控,提高对生物恐怖主义的应对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还包括公众参与和科学合作。

生物安全问题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公众等。

只有通过广泛的参与和合作,才能形成共识,制定有效的生物安全政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是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物安全意识和素质。

同时,国际间的科学合作也是生物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应对生物安全挑战。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科学与技术》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科学与技术》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科学与技术》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科学与技术》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科学与技术》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一、简答题题目1 简述电力革命的意义。

答:电力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

首先,电力革命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再次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以电能为动力,有效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社会生产力呈直线上升。

(5分) 其次,电力革命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信的先后发明,使人类快速传递消息成为可能;电灯、留声机、电影等发明,更使人们享受了文明生活。

电能已经充分渗透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分) 再次,电力革命在工业革命中建立起来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电力、电子、化学、汽车、航空等一大批技术密集型产业兴起,使生产更加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从机械化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5分) 题目2 简述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答: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污染,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并且这些外来的基因可随被污染的生物的繁殖而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基因污染是一种非常特殊又危险的环境污染。

(5分) (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尚无定论,因此,用转基因生物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和药品要进入市场,必须进行消费安全评估。

(5分) (3)基因治疗的不确定性,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基因治疗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3分) 此外,还存在异种移植的危险性、生物武器的恐慌等种种安全性问题。

(2分) 题目3 简述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及其意义。

答: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 式中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

专题 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专题 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 定性的影响 (1)反方观点:打破自然物种原有界限、二次 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 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等。 (2)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 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等。
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 的相互作用了解有限; (2)目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 机的。
1997年2月7日,《自然》杂志报道,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卢斯林研究所将一只6岁母 羊(A羊)的乳腺上皮细胞核导入另一只母亲(B 羊)的去核卵细胞中,经体外培养并胚胎移植 到第三只母亲(C羊)的子宫内,终于培育出一 只名为多利(Dolly)的小绵羊,它就是提供细 胞核的那只6岁母羊的克隆或拷贝。这是哺乳 动物中首次利用体细胞核作为核供体获得自 体复制的成功实例。这一消息一公布立即轰 动了整个世界。克隆绵羊被列为1997年的世 界十大科技新闻的榜首。
如今,从土豆、草莓到西红柿,各种 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有资 料显示,我国餐桌上有50%以上的大豆色拉油 属于转基因食品。然而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 品是否影响健康的争论不绝于耳。例如:1999 年,美国康奈尔大学Losey等人将转Bt基因(苏 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玉米花粉撒在苦 芭菜上喂食黑脉金斑蝶,4天后死亡率达44%, 而对照组无一死亡,研究者认为该转基因玉米 对非靶生物有毒。
(4)克隆多利的过程是否遵循孟德尔的 遗传分离规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否赞同克隆人?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以克隆这一高新技术为材 料。克隆技术是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的有 机结合,且与社会政治有关。要求不但学会 课本知识,还要了解新科技、新成果;对尖 端科学技术要关注,并且用所学知识来做一 些理论分析。

生物安全的理解

生物安全的理解

生物安全的理解生物安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许多不同方面,包括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生物污染物的安全处理、生物防护、生物入侵和公共卫生等。

生物安全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因为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正文:1.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生物技术的安全性是指生物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生物武器、基因编辑、生物污染和传染病的防治等方面。

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导致未知的风险和危害,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会导致人类基因改造,从而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

因此,在应用生物技术时必须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伦理审查,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合法性。

2.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基因编辑、人体器官移植、克隆等。

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类伦理、道德和价值观,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讨论。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会导致人类基因改造,从而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 生物污染物的安全处理生物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对环境和生物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微生物,例如废水、废气、废弃物等。

生物污染物的处理和处置是生物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安全处理和处置。

生物污染物的安全处理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预处理、生物降解、吸附、过滤和转化等。

4. 生物防护生物防护是指采取措施保护人类、动植物和环境免受生物入侵和有害生物侵袭的能力。

生物入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可以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因此,生物防护是生物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拓展:1. 生物安全的重要性生物安全是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因为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导致未知的风险和危害,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会导致人类基因改造,从而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知识讲解及典型题例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知识讲解及典型题例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学习目标】1、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2、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3、讨论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1.转基因生物是指运用基因工程操作程序,即通过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对目的基因的维持和表达进行检测和鉴定等获得的转基因生物。

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例如抗虫转基因棉花、转基因鲤鱼。

2.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有限;(2)目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辨析要点二、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1.克隆人引发的争论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否定态度。

(1)否定的理由: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等。

(2)肯定的理由: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解决;不成熟的技术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成熟。

(3)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2.试管婴儿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认可态度。

(1)否定的理由: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早期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2)肯定的理由:解决了不育问题;提供造血干细胞是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提供脐带血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3.基因身份证(1)否定的理由:个人基因资讯泄漏造成的基因歧视,势必造成遗传性失业大军、个人婚姻困难、人际关系疏远等严重后果。

(2)肯定的理由: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对于基因歧视对象,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得以解决。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一、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由来和发展
Pusztai事件
英国Powett研究所Pusztai博士用转雪 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 1988 年秋在英国电视台发表讲话,声称大鼠 食用后“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免疫系 统受到破坏”。 此事首次引起国际轰动。绿色和平 组织、地球之友等反生物技术组织把 这种马铃薯说成是“杀手(killer)”, 策划了焚烧破坏转基因作物试验地、 阻止GMO产品进出口、示威游行等。
二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中国北京“亨氏米粉”事件 2006年3月14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北京宣布, 在“亨氏”婴儿营养米粉中发现未经政府批准的非法转基 因稻米成分,呼吁“亨氏”公司即刻召回该批次产品。
这一检测结果是由绿色和平当年1月 对北京市场上的19种婴儿食品及零食 进行抽样后,经国际权威检测机构德 国基因时代公司(GeneScan)下属实验 室进行独立检测后得出的。
英国皇家学会对此非常重视,组织了同行评审,并 于1999年5月发表评论,指出Pusztai的实验有六方面 的错误:
不能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 对食用转基因马铃薯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 供试动物数量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 标准食物,很少统计学意义; 实验设计不合理,统计方法不当; 实验结果无一致性等。
中未发现任何转基因成分,“亨氏”也力求避免在产品中
使用转基因成分。
专题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转基因生物的分类: 转基因微生物 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动物
( 一).微生物方面: 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 种重组微生物。
1.清除石油污染,例如假单胞杆菌。 2.生产稀缺的生化药品(胰岛素 生长激 素 疫苗),转基因工程菌。 3.转基因细菌可治癌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现代生物技术安全性
前言:
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兴产业,人类利用其取得了很多惊人的成就,如人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人生长素,干扰素及各种疫苗的人工合成,人类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生产了各种各样的功能性食品,而且利用转基因技术在生物体内培养出适合人类移植,与人体具有相容性的人造器官。

转基因技术还被用于常规食品及农业产品的改良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鲤鱼。

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机遇的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让人们产生很多思考,关于生物技术发展的安全性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很多国家抵制转基因生物产品,认为其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巨大威胁,同时,现代生物技术又在如火如荼的迅速发展之中。

面对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如何让现代生物技术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这需要我们加快对现代生物技术更深入更好更全面的了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生物技术为人类、为整个地球的长足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摘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现代生物技术的定义及所包含的四个基本内容;然后从三个方面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工业、农业、医药;之后由此引出现代生物技术所暴露出或者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从四方面展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基因治疗的安全性、生物武器的安全性、人类克隆的的伦理争论;最后是作者对生物技术的看法及建议。

正文:
一、现代生物技术的内容及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始于本世纪70年代,如今已经成为高技术群体中一支绚丽的奇葩。

它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他组成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加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一)生物技术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1、食品方面
首先,生物技术被用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食品产量。

其次,生物技术可以提高食品质量。

第三,生物技术还用于开拓食品种类。

2、材料方面
通过生物技术构建新型生物材料,是现代新材料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生物技术使一些废弃的生物材料变废为宝。

其次,生物技术为大规模生产一些稀缺生物材料提供了可能。

第三,利用生物技术可开发出新的材料类型。

3、能源方面
生物技术一方面能提高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率,另一方面能开发更多可再生能源。

首先,生物技术提高了石油开采的效率。

其次,生物技术为新能源的利用开辟了道路。

(二)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农作物和花卉生产
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作物和花卉生产的目标,主要是提高产量、改良
品质和获得抗逆植物。

2、畜禽生产
利用生物技术以获得高产优质的畜禽产品和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

3、农业新领域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和药用蛋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如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出了乙型肝炎疫苗。

科学家已经培育出多种转基因动物,它们的乳腺能特异性地表达外源目的基因,因此从它们产的奶中能获得所需的蛋白质药物。

(三)生物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疾病预防
利用疫苗对人体进行主动免疫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注射或口服疫苗可以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专门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

2、疾病诊断
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新的诊断技术,特别是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和DNA诊断技术的应用,使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传染病在早期就能得到准确诊断。

3、疾病治疗
生物技术在疾病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提供药物、基因治疗和器官移植等方面。

三、现代生物技术安全性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作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含有外源目的基因的作物,一经问世就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为解决粮食短缺、资源匾乏、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提供了契机。

然而, 转基因作物毕竟不同于常规作物, 外源目的基因及标记基因的导人使作物基因的范围有所扩大, 同时也对人类、其他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带来了潜在威胁。

其存在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工程的“不精确性”所致的。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生态环境方面,如“超级杂草”,入侵并占据其他物种的栖息地,破坏自然种群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态问题,如在我国已造成巨大损失的凤眼莲和紫茎泽兰等;二是生物多样性方面,转基因生物一般都具有普通生物所不具有的优势,如果逃逸到自然环境中,将有可能通过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而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甚至存在取代其他物种的可能性,并导致生物多样性发生无法挽回的损失;三是人体健康方面,转基因生物作为食品进入人体,很有可能出现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

另外,转基因生物可能与其他生物交换遗传物质,产生新的有害生物或增强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最终引起疾病的流行。

(二)基因治疗的安全性
基因治疗是指改变细胞遗传物质为基础的医学治疗,是将外源基因或遗传物质导入人体细胞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常用的载体为病毒,这就存在一个极大的潜在大危害。

病毒及非病毒载体导入基因的靶向性较差,在将目的基因导入某些靶细胞的同时,大量的目的基因会进入非靶细胞,因而可能产生潜在的不良后果,还有就是目的基因的表达无法
控制,在构建目的基因中减少引起免疫反应的部件,这就逃逸了体内免疫监视,可能存在不为人知的危险,包括迟发毒性、载体病毒的隐性感染等。

(三)生物武器的安全性
当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政府和恐怖分子对生物武器表现出越来越
大的兴趣,当有人将基因重组和转基因技术用于军事目的的时候,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出来的新颖病原体可以令当今的疫苗或抗生素对它们不起任何作用。

只要1000USD和20M2的房间就可以建立一个一流的生物武器库。

潜在的生物武器有炭疽杆菌、沙门氏菌、鼠疫杆菌、肉毒杆菌、、基因工程菌、爱拨拉病毒等。

历史上生物武器的使用案例有20世纪日本“731”部队在中国使用鼠疫菌毒剂,1984、9美国餐馆食物中毒事件(沙门氏菌)。

(四)人类克隆的伦理争论
伴随着克隆生物的诞生,反对克隆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

反对克隆人研究者认为:克隆人制作不符合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研究有损人类尊严。

克隆人在自然界早已存在,那就是同卵双胞胎或多胞胎,现在已有一些人类遗传学问题已经在同卵双胞胎或多胞胎研究中得以解决,目前尚没有什么科学问题必须通过克隆人来解决的,所以不必打着科学的幌子去继续这一方面的研究。

克隆人将否定人类基因多样性、破坏人类以性爱为基础产生后代的方式、改变人种结构和传统的亲属关系、干扰人类历史进化进程。

各国政府也对克隆做出了法律上的规定。

四、看法及建议
生物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的一个新兴技术,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光明的未来前景,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地球资源有限,更处在此时某些已将濒临枯竭的窘迫时候,生物技术无疑是为人类指明了前进方向,及提供了长足的前进动力。

之所以会出现我们所担忧的危害,我认为还是因为现在的生物技术还不够成熟,还处在一个前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为它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不断地去尝试,去实验,绝不能因噎废食,止步不前,甚至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我建议:
1.从事生物技术工程的人员必须要有一颗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更要一份基本的人类良知,因为你所从事的是关乎全人类幸福的伟大而庄严的事业,必须要为其负责。

再就是搞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要注意尽量符合民众的心理标准,否则就会被误解,从而影响技术的发展。

如前不久的黄金大米,技术其实本没有问题,问题就出在方式上,搞人体试验,听起来就让人难以接受。

2.普通民众要提高对生物技术的认识。

目前,许多人对生物技术有很深的误解,这和有些媒体报导的误导有关系,对公众接受生物技术产品的心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还有就是有些争论的实质并不是纯粹的科学问题,而带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现在有关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争论,也牵涉到经济和贸易问题,已经成了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

我们是要在保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前提下,促进生物技术的发展,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和禁止一切生物技术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