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动载下衬砌厚度对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隧道列车振动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高速铁路隧道列车振动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c e s ft i k e s o a e s u t r n i r a e o c n s f b s t cu e a d r e— s a ai fi v r a c a e u e vb ai n a d i r v h h r s p n r t o n e r h c n r d c ir t n mp o e t e o t o
丁祖德 彭 立敏 , , 雷明 锋 施 成华 。 (. 1 中南 大学 土木 工程 学 院, 南 长 沙 4 07 ;. 湖 10 5 2 高速铁路 建造技 术 国家工程 实验 室 , 南 长沙 4 0 7 ) 湖 10 5
摘 要: 运用有限差分法 , 建立了隧道 一围岩相 互作用的动力计 算模 型, 分析 围岩务 件、 列车运行 速度 、 隧道底 部结 构设计
中图 分 类 号 : 4 1 3 U 5 .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0 9 2 1 )4— 0 1 0 17 7 2 (0 1 0 0 0 — 6
An lss o n le c a t r n d n mi r s o s fhg — p e al y ay i fif n e f co s o y a c e p n e o ih—s e d r i u wa
第 8卷
OURNAL OF R L AY AIW SCI ENCE AND ENGI NEERI NG
Vo . NO 4 18 . Au 2 g 011
21 0 1年 8月
高 速 铁 路 隧道 列 车 振 动 响应 影 响 因素分 析
tan v b a in wa n l z d,s c ss ro n n o k c ndto s r i eo iy,t e d sg a a tr ftnn l r i i r to sa ay e u h a u u dig r c o i n ,tan v l ct i h e in p r me e so u e b s tu t e,t e st to ff u dain b s n O o a e sr cur h i in o n to a e a d S n.Th e u t h w ha h tu t r y mi e p n e ua o e r s lss o t tt e sr cu e d na c r s o s s i r a e wih t e i r v me to h e e f s ro n n o k:t e i c e s f tan v l ct nd t i k e s o ne e s t h mp o e n ft e lv l o u r u di g r c h n r a e o r i eo iy a h c n s f

高速列车振动荷载下立体交叉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高速列车振动荷载下立体交叉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1 .S c ho o l o f Ci v i l En g i ne e r i n g ,Ce n t r a l S ou t h Un i v e r s i t y ,Cha n g s h a 41 0 0 7 5,Ch i n a;2 . Na t i o n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La b o r a t o r y o f Hi g h Sp e e d Ra i l wa y Co n s t r u c t i o n,Ch a ng s h a 41 0 0 7 5,Ch i n a )
t r a i n v i br a t o r y l o a d
LI U Qi a n g 。 S HI Ch e n g - h u a , P ENG Li — ai r n , YANG We i — c h a o , KANG Li — p e n g
高 速 列 车 振 动荷 载下 立 体 交 叉 隧道 结 构 动 力 响应 分 析
刘 强 , 施 成华 , 彭立敏 , 杨伟超 , 康立鹏
土木工程学院 , 湖南 长沙 ( 1 . 中南 大学 4 1 0 0 7 5 ; 2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 国家工程实验室 , 湖南 长沙 4 1 0 0 7 5 )

要: 文章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 了高速铁路立体交叉 隧道数值计 算模型 , 分析 了高速列 车振动荷载 下交叉
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 , 探讨 了围岩级别 、 行车速度 、 列车通 车方式 、 隧道交叉 角度 以及 岩柱高度等 参数对 下穿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变化规律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 明 : 围岩级别 、 行 车速 度及列车通 车方式 对下穿 隧 道动应力响应影响较大 ; 下 穿隧道衬砌结 构的竖向位移 、 竖 向加 速度 、 第一 主应力及第 三主应 力随着围岩级别 提高 、 行 车速度增加 、 行车方式改变而增大 , 随着岩柱高度增加 而减小 ; 随着交叉 角度增加 , 衬砌 结构变形 、 加 速度及第三 主应力峰值有所减小 , 但第一 主应力峰值增加 , 这对于抗 压强度 大于抗拉强度 的混凝 土结 构是不

列车作用下东巨寺沟铁路隧道围岩动力反应分析华渊

列车作用下东巨寺沟铁路隧道围岩动力反应分析华渊
· · · m2· y = 0 2 + c2 ( y 2 - y 1 ) + k 2 ( y 2 - y 1 )
非常有效,而对于岩土工程和地下工程结构物,一般 呈现非线性的受力形态,很少采用振型叠加法 。 采用 直接积分法,运动方程 ( 4 ) 不需做任何变换,逐时 [2 ] 间步进行积分,可采用 Newmark 积分法进行计算 。 2 粘弹性边界条件

渊,等: 列车作用下东巨寺沟铁路隧道围岩动力反应分析
· 49·
列车作用下东巨寺沟铁路隧道围岩动力反应分析

1 1 2 渊 ,周太全 ,吕宝华
( 1.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 2. 中铁 19 局集团第 5 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0 )
要: 东巨寺沟铁路隧道选取试验段中实施湿喷工艺喷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作为支护结构, 并作永久性支护结构,免除二次衬砌; 为研究该隧道在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从土 - 结构相互作用 模型出发,采用粘 - 弹性人工边界条件,建立隧道支护结构 - 围岩相互作用的动力分析模型,采用时 程积分法研究了列车荷载对铁路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动力作用,分析了列车荷载作用下由于轨道不 平顺引起的动力响应,并对该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在列车动力作用下,隧 道围岩和支护结构变形微小,处于稳定状态 。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动力反应; 有限元; 人工边界条件; 时程积分; 围岩稳定性
( 2) ( 3)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土 -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时,需 从半无限的地球介质中切取感兴趣的有限计算区。在 切取的边界上需建立人工边界以模拟连续介质的辐射 阻尼,保证由结构产生的散射波从有限计算区域内部 穿过人工边界而不发生反射。现在较成熟的人工边界 有: 粘性边界、一致边界、叠加边界、透射边界、动 力映射无限元等。在这些边界中,粘性边界、 透射边 界属时域局部人工边界。 粘性边界虽仅有一阶精度, 但概念清楚,易于编程实现,应用比较广泛; 它的缺 点是仅考虑了散射波能量的吸收,不能模拟半无限地 基的弹性恢复能力。粘弹性人工边界可同时模拟散射 8,9] 波辐射和地基弹性恢复性能的人工边界。文献 [ 推导了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和参数设置 。 本文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即在截断围岩边界上 同时施加粘性阻尼器和线性弹簧,边界上粘弹性元件 参数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9-14T08:00:12.786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12期作者:彭梓涧[导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无论是特路交通、公路交通、地铁交通、水工传送工程、市政运输等各个领域的交通运输都在高度发达的隧道以及地下工程技术下等到完备建设。

彭梓涧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3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无论是特路交通、公路交通、地铁交通、水工传送工程、市政运输等各个领域的交通运输都在高度发达的隧道以及地下工程技术下等到完备建设。

为实现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筑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响应政策,为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创新研发提供制度和经济方面的保障。

本文将围绕隧道以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展开论述,首先明确了隧道以及地下工程的先关概念,然后剖析近几年我国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而探究出当前隧道及地下工程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及研究情况,以及对于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探析。

关键词:隧道;地下工程;问题探究当前我国的隧道以及地下工程的建设已经达到了黄金时期,自改可开放以来的技术发展以及经验积累帮助我国的隧道以及地下工程任务的开展不断先前奋进,有关公路、铁道、地下铁、地能源洞室等前赴后继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建设添砖加瓦,帮助中国在道路建设行业跻身世界之林。

伴随着城市化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交通便利的城市区域越来越像边缘延展,这少不了对于隧道以及地下工程的建设推进,隧道开设以及地下工程项目的推进带动了农村乡镇的经济发展,从本质上提升了村镇人民的生活水准,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

我国相关部门仍然宝成严谨的态度不断将隧道以及地下工程项目进行推广,在未来确保中国人民生活新福美满,国家建设富强昌盛。

浅谈地铁振动影响和解决对策

浅谈地铁振动影响和解决对策

浅谈地铁振动影响和解决对策地铁在运行时由于轮轨相互作用产生振动,进而通过轨道基础和隧道衬砌传播至土体,从而对沿线地面建筑产生影响。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 3 个阶段:①地铁振动产生过程,即列车车轮在运行过程中对轨道的冲击产生激励。

②地铁振动传播阶段,即列车车轮振动通过轨道基础和衬砌结构向周围土介质和地面建筑传播。

③地铁振动作用阶段,即列车车轮振动作用在沿线的地面建筑上,从而诱发建筑结构及其室内物品的二次振动和噪声,进而对建筑物结构本身和建筑物内的人群、精密生产和敏感仪器产生影响。

其中在振动产生过程中主要由 5 种原因构成:列车运行时,自身对轨道的重力加载产生的冲击,造成车轮与轨道结构的振动;众多车轮与钢轨同时发生作用产生的作用力,造成车辆与轨道结构的振动;车轮经过钢轨接缝处时,轮轨相互作用产生的车轮与钢轨结构的振动;轨道的不平顺和车轮的粗糙损伤等随机性激励产生的振动;车轮的偏心等周期性激励导致的振动。

一地铁振动对周围建筑的影响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轻微的会出现墙皮剥落、墙壁龟裂、地板裂缝,严重则导致基础变形或下沉。

地铁引起的振动一般都低于结构的破坏振级,不会造成像地震那样的直接破坏,但它能引起结构的局部颤振,如门窗及室内物件的振动,甚至在附近一些建筑物内引起二次结构噪声,使人明显感觉不适,造成失眠、烦躁等症状,严重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地铁振动的控制解决办法根据地铁振动的产生、传播和相关因素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地铁振动的控制:(1)振源减振控制最直接的方法是从振动的源头减震,根据地铁振动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列车轻型化。

②采用重型钢轨和无缝线路。

③列车轮平滑化。

采用弹性车轮、低阻尼车轮等车轮平滑措施,钢轨间的摩擦,可有效降低车辆振动强度。

④采用适当的弹性扣件或轨道减振器。

⑤适当控制地铁列车运行速度。

⑥采用具有噪声低、振动小、造价低、污染小、能耗低、安全性能好等诸多优点的直流电机,这也是21 世纪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

考虑成层土体的地铁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考虑成层土体的地铁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t h e a c t i o n o f s e i s mi c .B a s e d o n p r a c t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o j e c t s , b u i l d i n g n u m e r i c a l m o d e l a n d i n p u t t i n g
p r o b l e m o f s o i l — s t r u c t u r e,a n d ma i n l y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d y n a ic m r e s p o n s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t h e t u n n e l u n d e r
考 虑 成 层 土 体 的 地 铁 隧 道 地 震 动 力 响 应 分 析
张 繁, 苗 雨, 李 威
( 华 中科技大学 a . 土木工程 与力学学 院;b . 控 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要: 考虑了土体的粘弹性 , 采用非均质土一 结的计算模型 , 结合动力学理论 , 分析 了结构 的本构模型 、 人工边
i n c i d e n t p l a n e .T h e n u me ic r l a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r e s p o ns e o f t h e s t uc r t u r e u nd e r t he a c t i o n o f s e i s mi c
p r a c t i c a l ma t e r i a l pa r a me t e r s i n t h e ANS YS,a d d i n g v i s c o - e l a s t i c i t y a r t i ic f i a l b o un d a r y,a n d r e f e r r i n g

间隔土层厚度对新建隧道垂直下穿既有地铁线影响的研究

间隔土层厚度对新建隧道垂直下穿既有地铁线影响的研究
为 刚度矩 阵 , 为质 量相 关 阻尼 系 数 , 为 刚度 相 关 阻
尼 系数 。地层 由上至 下分 布及计 算 力学参 数 见表 2 。 为 了消除散 射 波 在 人 工 边 界上 的反 射 , 好 地 模 较 拟远 场地 球介 质 的弹 性恢 复性 能 , 析 时采 用 Ls e 分 ym r 和 K he ee 提 出 的静 态 阻 尼 器 人 工 边 界 条 件 , 尼 u l yr m 阻


耀
图 1 列 车 振 动 荷 载 波 形 图
分 析 中采用 M h。olm orC u b屈 服准 则和 材料 的弹 塑 o
性本构 关 系 。采 用 R y i al g 尼 , 表达 式 为 e h阻 其
[ C]: [ ]+ [ M K] () 4
( ) 中 [ 为 阻 尼 矩 阵 , M ] 质 量 矩 阵 , ] 4式 c] [ 为 [
中 图 分 类 号 : 4 6 3 文 献 标 识 码 : U5. B F( ) = P t 0+ P no t+ P no t P n 3 lic s l 2ic + 3iw t s 2 s () 1
1 工 程 背 景
为使 得城 市地 下 轨 道 交 通 网络 贯通 , 新建 地 铁线 路 必然在 某 些 区域 与既 有 地 铁 线 路 相交 , 此类 工程 而

1 T,。1 = 3. mm ,L2 = 2 T ,。2 = 0. mm ,L3 = 0 1 I 5 1 I 4
收 稿 日期 :0 71 -0 修 回 日期 :0 80 .0 2 0 . 11 ; 2 0 . 22
05 0 .m, =0 0 m。 由 以上 参 数 得 到 车 速 为 =6 .8m O

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交叠隧道衬砌结构响应特性分析

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交叠隧道衬砌结构响应特性分析
第3 7卷 , 1期 第 2 0 12 年 2 月
公 路 工 程
Hi h y En i e rn g wa g n e i g
Vo . 7,No 1 13 .
Fe . , b 2 0 12
列 车振 动 荷 载 作 用 下 交 叠隧 道衬 砌 结构 响应 特 性 分 析
s ft . sd s h t tc s i p e s e i he k y l a o h u n lsr cur e in. aey Be i e ,t e sai ol r sur st e o d f rt e t n e tu t e d sg
[ ywod ]oel n e;v rt nl d ; u ei l i uai ; ya crso s Ke r s v r pt n l i ai o s n m r a s lt n dn mi ep ne a u b o a c m o 随着我 国高 速铁 路 干 线 的不 断完 善 , 与高 速铁
路相关 的技术 问题 已逐 步 展 开 研究 , 隧道 工 程 是 高 速铁路 工程 中不 可避 免 的重要建设 项 目。在 特定地 段, 后建 隧 道不得 不 穿 越 临 近先 建 的隧道 及 其 它 地 下 结构 设施 , 相互 作 用 问题 受 到人 们 的 关 注 。国 其 内外学 者关 于近 距离 隧道施 工 的相互 作用 已进行 了 很 多研 究 , 是对 于 列 车振 动 荷 载 对 既有 隧道 结构 但 的变形 及受力 影 响 研 究 还 不是 很 多 。 因此 , 究运 研 营期间 列 车振 动荷 载 对 近 距 离 交 叠 隧 道 结 构 的影 响, 对工 程 实践有 着重 要 的指导 意义 。
LIJe,LIHu n,HUO i i a F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 有 的列 车 动 载对 隧道 结 构 影 响 的研 究 中 , 李 德 武等发 现 。 仰 拱 与边墙进 行 刚接对 竖 直振动 衰减 有利 ,
令列 车簧下 质量为 眠 , 则相应 的振动荷 载幅值 为 :
P i - . - - Mo a i 。 ( 2 )
Tu n n e l S t r u c t u r e u n d e r Tr a i n Dy n a mi c Lo a d
Li Bi ng, Ni u Xi a o k a i
支 护 结 构 的基 本 作 用 是 和 围岩 一 起 组 成 一 个 有 1 列 车动载 描述 足够 安 全度 的地 下 结 构体 系 , 承 受可 能 出 现 的各 种 荷
载下 不 同 断面 形式 隧 道 的动 力 响应 进行 了分 析 。 发 现 应于表 1 中相应条件① , ②, ③。 隧道衬 砌 内力 以直边墙 隧道 最 大 , 圆断面 隧道 最小 , 曲 边墙 隧 道介 于二 者 之 间[ 4 1 。凌 昊 等基 于深 圳 地铁 某 重 计算 式 为 :
中图 分 类 号 : U 4 1 5 . 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 7 7 6 7 ( 2 0 1 5 ) 0 1 一 O 0 8 3 — 0 7
Th e I nf lue nc e s o f Li n i ng Thi c k ne s s o n Dy n a mi c Re s po n s e o f
( 1 . 北 京 城 投 地 下 空 间 开发 建 设 有 限 公 司 , 北京

要: 以北 京 市 某 在 建 地 铁 盾 构 区 间 为工 程 背 景 , 探 究 列 车 动 载 下 衬 砌 厚 度 对 隧 道 结 构 动 力 响应 的影 响 。 采 用 英 国几
何 不 平 顺 值 提 供 的 公 式 模 拟 列 车 运 行 过 程 中产 生 的 激振 力 , 研究 8 0 k m / h车 速 下 隧 道 结 构 不 同 监 测 点 的 动 力 响 应 。运
断 面动 力 特性 , 结果表明, 对 于 单洞 双 层 隧道 结 构 , 在 为不 。 取 P o = 8 0 k N, 眠= 7 5 O k g , 对应 于表 1中 3种 控 制
列 车动 载 的影 响 下 . 结构 隔 板 与边 墙连 接 处 的受 力 最 条 件 采用 已运营 的北 京 地铁 1 0号线 列 车参 数 【 , 分别
取 其典 型的不平顺 振动波 长 和相应 的矢高为 : L = 1 0 m,
现有 的文献 中 . 极 少有 关 于 衬砌 厚 度 对 隧道 结 构 a l = 5 mm; L 2 = l m, a 2 = 0 . 5 m m; L 3 = 0 . 2 1 m, a 3 = 0 . 0 4 I n I n o 依 动 力 响应 影 响 的研 究 , 因此 , 笔 者 以某 在 建 地 铁 隧 道 照前 述 激 振 力 函数 表 达 式 及 列 车 运 营 参 数 获 得 车 速
厚度 大 的仰 拱 结构 有 利 于横 向振 动 衰减 , 刚度 较 小 的 式 中: a i 为典型矢高 , 与表 1中① , ②, ③3 种情况相对
仰拱结 构有 利 于竖 向振 动衰减【 】 。王祥秋 等对 相 同荷 应 ; 为对应 车速下 不平 顺振 动 波长 的 圆频 率 。 分 别对
有 防止 围岩 质量 进一 步 恶化 的作用 【 ” 。在 目前 的隧 道 列 车在 不 平顺 的轨 道上 行驶 , 竖 向激 振 荷 载 可用 F ( t ) = P o + P l s i n ( t o l £ ) + P 2 s i n ( t o 2 ) + s i n ( w 3 t ) 。( 1 ) 6 _ 8 】 , 其表 达式 为 : 载, 保 持 地下 工程 断 面 的使 用 净空 。 另外 , 支 护结 构 还 激 振力 函数 来模 拟【
用 有 限差 分 软 件 F L A C 叩建 立 计 算 模 型 , 计 算分析 了 2 5 0 、 3 0 0 、 3 5 0 、 4 0 0 、 4 5 0 m m 5种 管 片 厚 度 下 结 构 的动 力 响应 。 通 过
计算得 出 : 列 车 动 载 下 结 构 出现 整 体 运 动 趋 势 ; 位 置 特 点 相 同 的 监 测 点 具 有 更 加 相 近 的 振 动 时 程 曲线 ; 隧道 两 拱 脚 及 拱 顶和仰拱处均产生位移差 , 进 而 引起 附 加应 力 ; 最 大 主应 力 峰 值 远 小 于 结 构 材 料 的极 限抗 拉 强 度 ; 管 片 厚 度 较 大 的结 构 在 动 力 响 应方 面表 现 出一 定 的 优 势 。 关键词 : 盾构隧道 ; 列车动载 ; 动力响应 ; 衬 砌 厚 度
支护 结 构设 计 中 只考 虑 隧道 结构 的安全 性 问题 , 即承 式 中 : P 0 为车 轮静 载 ; 尸 1 , P 2 , P 3 分 别 为对 应 于表 1中控 载力极 限状态 . 很少 考虑 列车动 载对 隧道结 构 的影 响 。 制条件① , ②, ③中的某一典型值 。
轨 道 交 通 与 地 下 工 程 器
Tr a c k Tr a i c & Un f d er g r ou n d En gi n e ed n g
列车动载下衬砌厚度对 隧道结构 动力响应 的影响研 究
李 兵 . 牛 晓凯
1 0 0 0 4 4 ; 2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 1 0 0 0 4 5 )

2 俐 厶( 1 , 2 , 3 ) 。
( 3 )
叠 隧道 典 型断 面原 位 测试 , 结 合 轮一 轨 相 互作 用 理论 , 式 中: 为列车 运行速 度 ; 厶为典 型波长 , 对 应于 表 l中
得 到列 车 动载 的数 学 表 达式 。 并 采 用有 限元 法分 析 各 ① , ②, ③3 种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