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部分现代世界专题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第2课时20世纪60_80年代的世界能力提升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_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专题总结提升课件
解析:选 B。根据题目中的时间“在 1989 年到 1996 年期间” 得出,此时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所以出 现了美元流失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现象,故选 B。结合所学知 识,市场经济体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建立,A 项错误;苏 联解体后,国际局势呈现“一超多强”局面,美国的经济霸主 地位受到动摇,C 项错误;政治格局推动经济的全球化,D 项 错误。
三、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折射出的世界政治格局、思 想文化的特征 1.从经济角度看: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发展与国际 分工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西欧、日本经济发展、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加速了世界 经济区局的多极化趋势源于世界经 济的多极化发展,欧洲联合、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力量壮大及 中国崛起,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出现;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3.从思想文化角度看:世界思想多元化、文化的多样化趋势加 强,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交流加快,反映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 势加强下世界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
解析:选 C。肯尼迪的演说客观上会加剧美苏之间的矛盾,但 肯尼迪的演说意在加强美欧关系,而不是有意深化与苏联的矛 盾,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肯尼迪的演说只能使胶着的“冷 战”升温,故 B 项错误;肯尼迪的演说没有涉及经济问题,故 D 项错误。
二、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折射出的政治格局 和思想文化的特点 1.从经济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 系、关贸总协定、两大国际金融组织,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国际政治格局、思想方面体现了美 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专题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世界 专题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 第3课时 世纪之交的世界
①1991年10月,阿以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 进行和谈。 艰难②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了《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原则宣 的和言》。 (4)平之③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实现了关 路 系正常化。 ④2000年9月,以色列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 寺,引发了巴以流血冲突,巴以和平进程陷入僵局。
【图解历史】
经济全球化的条件
【教材补遗】 全球经济体系
指世界各国、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国际经济协调, 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 已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 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 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微点归纳】 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1)政治: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2)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世界经济全球化和 区域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易错提醒】 有关多极化趋势的几个误区
(1)世界格局由两极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 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仅仅说明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 展。
5.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及趋势 (1)特点:世界存在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等力量中 心,暂时形成“_一__超__多___强__”的局面。 (2)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选修: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局部战争 1.中东战争 (1)原因:1947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2)含义:1948-1982 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 5 次战 争,统称为中东战争。 (3)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
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复习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局部战争
“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以干涉和颠覆发展中国家。
②经济上,通过制裁与封锁等手段逼迫对手让步。
15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提升核心素养
@《创新设计》
③军事上,避开联合国的授权,使用武力对其他主权国家进行威胁或攻击。
④思想文化上,通过“和平演变”方式对别国进行大力渗透。
(2)恐怖主义:2001年的“9· 11”事件之后,恐怖主义已上升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 主要威胁之一。 (3)其它:传统的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及领土争端。
1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提升核心素养
@《创新设计》
考点一
新兴力量的崛起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国际地位 严重下降。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_________ (1)背景②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 ③西欧各国都无力单独与美国和_______ 苏联 抗衡。
2
课前自主学习
a.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 ②表现 b.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相继解散。
6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提升核心素养
@《创新设计》
(2)苏联解体
a.根本原因:斯大林体制弊端。 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①原因 c.主要原因:民族矛盾尖锐。 d.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
19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a.1991年的“8· ②过程 独联体 ”成立,苏联完全解体。 b.1991年12月,“_________
冷战 结束。 ③影响:两极格局最终瓦解,________
7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提升核心素养
@《创新设计》
2.“冷战”后的世界形势 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主流,但呈现缓和与 (1)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_______________ 动荡并存的局面。 军事对抗 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 (2)原因:①缓和:两极格局瓦解,大国间的____________
第十五单元现代文明的冲突与交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考向 3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高考体验]
(2023·山东卷,14)1961 年,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在其著作 中指出,非洲许多地区在文化、语言和思想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我们都是非 洲人,这是基本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 的”。他力图( )
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第三世界国家等是多极化趋势中的重 力量多
要力量,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 元化
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总的趋
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以及两极格局解体致使局部战争、武装冲突、 势是走
恐怖主义活动增多,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主要因素。 向缓和
视角 1 核心概念——冷战 冷战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非武装 进攻的敌对活动,以美苏对抗为核心。国家利益的冲突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 是美苏双方冷战对峙的根源;地缘优势控制权是美苏争夺的主要目标。 1.(2023·云南二模)右图是一幅苏联宣传画,文字:手风琴上的文字为“оон”, 即“联合国”简称,手风琴上方文字为“Аккордеоон”,即“联合国”。左上角文字为 “在现在的联合国,没有那么多立场含糊不清的国家,很多国家被美国有效支配”; 美国也有《在苏军战俘营中做苦力的美军女战俘》、《被苏军百般羞辱的美军女战俘》 等宣传画。这表明( )
A.实现非洲各国的独立 B.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 C.保持非洲地区文化的多元性 D.解决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瓦米·恩克鲁玛推行泛非主义,支持非洲民族独立运 动,倡导非洲统一,但是种种举措最终招致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内反动势力的不 满和敌视,最终在 1966 年 2 月 24 日应邀访问越南时被军警发动军事政变推翻,长期 流亡海外。因此根据材料“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 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可知,克瓦米·恩克鲁玛淡化语言、文化 和政治体制的差异,主张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B 项正确;1960 年为非洲年,到这一 年,许多非洲获取了独立,但是并未全部独立,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非洲的联合, 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排除 C 项;“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与材料无关, 排除 D 项。]
世界现代史默写清单2+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姓名世界现代史(2)默写清单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一、国际格局演变1.冷战、两极格局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①原因:美苏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战时同盟基础不在、严重冲突、尖锐对立。
①开始标志: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①表现:政治上,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抗;经济上,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抗;军事上,北约与的对抗。
(2)多极力量的成长①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①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原因:苏联的和民族利已主义;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关系的破裂。
①中国崛起: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正式访华等;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
①第三世界的兴起:1955年及1961年兴起的,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3)两极格局瓦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不可逆转。
2.多极化发展趋势(1)美国:希望建立世界,发动了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2)多极化发展:欧洲成立;俄罗斯推行多极化外交;日本追求乃至军事大国地位;中国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大国的作用;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时代主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4)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①发展问题: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①和平与安全问题: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依然存在。
3.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顶峰(1)亚洲: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并在20世纪50年代彻底独立。
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纷纷独立。
(2)非洲: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1956年,埃及收回主权;年被称为"非洲年",有个非洲国家独立;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历史高考创新通史人教版阶段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课时3
课时3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主干梳理]考点一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黄金 时期⎩⎨⎧①时间: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②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滞胀” 时期⎩⎨⎧①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
②表现: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③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
2.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历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70年代后受挫但是继续发展;80年代以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
(5)评价⎩⎨⎧①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的兴起①原因⎩⎨⎧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②地位: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③评价⎩⎨⎧a.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b.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2)“新经济”的出现①原因⎩⎨⎧a.美国努力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b.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②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
③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④意义: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经济增长。
考点二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历史高考创新通史人教版阶段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课时4
课时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主干梳理]考点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②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③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2)建立⎩⎨⎧①时间与地点: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
②内容: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运行机制:按经济实力确定认缴股金。
(3)主要机构⎩⎨⎧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提供短期贷款。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初期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4)影响⎩⎨⎧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①背景⎩⎨⎧a.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国际贸易萎缩。
b.美国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控制别国经济。
②签订:1947年10月,美、中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1948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③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④性质: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不是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⑤影响⎩⎨⎧a.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b.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便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和对外经济扩张。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①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
②影响: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秩序,有利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课件: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 课时2 精品
欧洲煤钢共同体 。 ①1951年,法、意等六国建立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______________ 欧洲共同体 。
①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增强。 (3)影响 独立自主 的外交政策。 ②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___________
课时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 考点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政治经济中心 的优势地位。 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________________ (1)背景 ②西欧国家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2.和平与动荡并存 ①“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矛盾爆发。 独霸全球 ,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1)原因②美国试图____________ ③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
①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 (2)表现②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遭 到恐怖分子袭击。
考点二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社会制度 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实质:____________ (1)东欧剧变 波兰 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③表现:1989年,______ 联邦德国 。 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____________ ①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 (2)苏联解体②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 实行________ 多党制 ;1991年底,独联体成立。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课件: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 课时1 精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是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 总特征 战后至苏东剧变(20世纪4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是由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 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从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至今(20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政治、经济 格局发生剧烈变化,推动着整体世界的迅速发展。 第一阶段,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冷战共处,社会主义经历了迅速发展和重大挫折,两极 政治上 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并逐步加强;第二阶段,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世界局势趋向缓和,但世界并不安宁。 第一阶段,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斯大林体制开始阻碍社会 经济上 经济发展,先后出现三次社会主义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第二阶段,世界经济区域 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全球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 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美国 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 2.含义:以________ 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遏制共产主义 为 指 导 思 想 的 3. 开 始 : 1947 年 , 美 国 总 统 杜 鲁 门 提 出 以 “______________” 杜鲁门主义 “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美苏争霸(选修3)
1.第一阶段的较量(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 (1)特点:表面上的短暂“和解”;实际上是争夺世界霸权最为剑拔弩张的时期。
①戴维营会谈: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 苏美两国首脑会晤,未取得成果,苏美关系 (2)重大事件趋于紧张。 ②争夺:第二次柏林危机和柏林墙的修建; 激烈的核军备竞赛;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3)结局:重点在欧洲;美国处于攻势;战争未发生。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 2 第2
第2讲 20世纪60~80年代的世界(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济宁期末)1950年5月,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提出的“舒曼计划”公之于世,“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加入的组织之中。
”其目的在于( )A.顺利实施马歇尔计划B.促进法国和德国的和解C.结束德国的分裂局面D.为欧洲一体化奠定基础解析:选B。
材料中“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体现了当时法国外长的主观目的是促成法德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从而促进法德政治上的和解,故B项正确。
2.(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舒曼计划》宣称:“欧洲统一不会一夜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
它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
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
”这个“实际的联合”就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欧洲煤钢联营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欧洲联盟解析:选B。
据材料“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可知这是欧洲联合的第一个机构,成立于1951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是第一个欧洲联合的机构,故B项正确。
3.(2019·济南期末)20世纪60年代前后,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为有核国家,联邦德国也不顾美国与苏联为敌的思想而改善德苏关系。
材料表明当时( )A.“一超多强”局面形成B.美国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C.西方国家不再以美国马首是瞻D.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一超多强”局面形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后,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20世纪60年代,美国仍然是世界霸主,故B 项错误;根据所学两极格局被打破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4.(2019·晋中适研)漫画表现了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表明( )A.经济发展增强外交独立性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促成美欧日平等伙伴关系解析:选A。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 3 第3
第3讲世纪之交的世界(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湖南G10教育联盟联考)下表是美国部分媒体和国会使用“自由世界”“西方”一词的使用统计情况。
据此可知( )机构词汇1988年1993年百分变化“自由世界”71 44 -38%纽约时报“西方”46 144 +213%“自由世界”112 67 -40%华盛顿邮报“西方”36 87 +142%“自由世界”356 114 -68%国会“西方”7 10 +43% A.B.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C.世界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D.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解析:选C。
材料中1993年美国媒体与国会使用与社会主义国家“极权世界”对应的“自由世界”一词减少,而使用“西方”一词增多,这是因为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缓和,更多的是经济及国力的竞争,故C项正确。
2.(2019·桂林模拟)史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
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
”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B.战争与革命再次成为世界主题C.俄罗斯与中国结盟挑战美国霸权D.美国丧失干涉地区冲突的实力解析:选A。
伴随苏联的解体,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原本属于美国同盟的西欧、日本由于苏联的解体,转而挑战美国的地位,会使美国面临多重挑战,故A项正确。
3.(2019·宜宾诊断)冷战结束时,西方世界存在一种“美国化”的趋势,也有不少国家将美国视为帝国新象征。
伴随世贸组织的建立和9·11事件的发生,“单极世界”理论在美国学术界逐渐消退,包括美国精英在内的世人开始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的世界和美国。
这些变化反映了( )A.多极化理论成为世界各国共识B.世界秩序的有序性逐渐增强C.国际格局剧变下认识趋于合理D.冷战后美国的地位急剧下降解析:选C。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部分专题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第3课时世纪之交的世界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3课时世纪之交的世界1.《走过对抗走向合作——纵论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描述“在国际社会多元化、多极化运行当中,由于相应条件与机制尚未完备,大国的影响与操纵还大。
诸多矛盾依然存在,相应的冲突与动荡不可避免”。
材料意在说明( )A.大国肆意践踏国际准则干涉别国的内政B.世界形势出现了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C.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D.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正在不断加强解析:选B。
据材料中“国际社会多元化、多极化”可知,世界整体局势是有利于和平的,据材料中“诸多矛盾依然存在,相应的冲突与动荡不可避免”可知局部地区出现动荡现象,故选B。
材料未强调大国肆意践踏国际准则,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界政治,并非经济,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D项错误。
2.(2018·衡阳联考)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
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
这说明( )A.美国不再谋求单边霸权主义B.多极化趋势得到一定的认可C.经济全球化推动大国间合作D.单方面制裁给美国带来灾难解析:选B。
从材料“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说明,作者不认同美国的单极世界,而多极化趋势得到认可,故选B。
3.近代以来的法德关系有人比喻为: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
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人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
材料中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 )A.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C.都遵守《联合国宪章》D.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解析:选D。
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欧洲也逐渐出现了政治一体化趋势,使得法德关系得以和解,故选D。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二战后的世界 第2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联考)1958年,戴高乐在法国重新掌权后推行: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摆脱美国的核保护;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以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用缓和的外交政策代替冷战。
这主要表明( )A.昔日欧洲霸主地位的情结仍在其心中B.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应掌握自己的命运D.和平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主题解析:选C。
据材料“用缓和的外交政策代替冷战”可知,反映的不是对外称霸,故A 项错误;材料“以法国为中心的,以法德联合为支柱的”说明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故B 项错误;材料“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反映的是摆脱美苏控制,掌握自己的命运,故C项正确;据材料“摆脱美苏控制”和“代替冷战”可知当时世界的大背景是美苏冷战而不是和平发展,故D项错误。
2.(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月考)1964年法国宣布了即将与中国建交的决定。
美国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法国的行为“损害了自由世界的安全和政治利益”。
这反映了当时( ) A.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加剧B.中法关系改善冲击两极格局C.欧洲联合使多极化格局形成D.中国多边外交取得较大成就解析:选A。
材料中美国反对法国与中国建交的决定,一方面说明法国挑战美国霸权,另一方面也说明法美所在的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加剧,故A项正确。
3.(2020·德州一模)1969年,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表示愿同苏联“互相谅解和信任”,“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并声称要同东欧对话。
同时,又强调该政策不会削弱联邦德国对北约承担的义务。
该政策( )A.推动了欧洲局势的缓和B.表明了苏联逐步加强对欧控制C.反映出两极格局开始解体D.意味着联邦德国外交摆脱了美国影响解析:选A。
近年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部分现代世界专题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第1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部分现代世界专题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第1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世界能力提升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部分现代世界专题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第1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世界能力提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部分现代世界专题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第1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世界能力提升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世界1.(2018·莆田质检)1946年2月,斯大林发表演说,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包含着危机,没有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资本主义国家就要通过武力改变这种状况,现代资本主义是新的世界大战的根源。
这场演说()A.加剧了美苏争霸B.扩大了对峙范围C.推动了冷战兴起D.分析了二战根源解析:选C.为了回应斯大林的演讲,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一个月之后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这些都对冷战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选C.在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格局尚未兴起,A项错误;有关对峙范围的问题,材料并没有相关的提及,B项错误;材料中斯大林对二战爆发根源的分析并不准确,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才是促使二战爆发的根源,D项错误。
2.(2018·湛江调研)学者邹谠在《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书中提到:“当美国陆战队在1947年4月到9月间从华北撤退时,他们‘丢弃’了6 500吨弹药武器及其他军用物资给国民党.6月间,美国又将上亿发剩余的步枪子弹以原收购价的10%售给国民党政府.”这种情况表明美国()A.试图维护雅尔塔体系的权威B.希望通过威慑中共以避免内战C.放弃败局已定的国民党政权D.与苏联冷战的重点转至东北亚解析:选 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这一做法是为了确保其在雅尔塔体系中的远东利益,故选A。
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__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4能力提升训练十五
能力提升训练(十五)(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四川“联测促改”活动)1948年苏联提出莫洛托夫计划,与东欧各国缔结一系列双边经济协定;1949年在此基础上组建经济互助委员会,随后阿尔巴尼亚、蒙古、越南、古巴也陆续加入。
上述历史事件( )A.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B.体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向C.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加剧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解析:选D。
材料说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加强经济合作的史实,无法反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中加入经互会的有欧洲、亚洲和美洲的国家,体现不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向,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加强经济合作的史实,加剧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故D项正确。
2.(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许多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缔结了长期的贸易协定,代替了原来以一年为期限的短期协议。
这说明( )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迅速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障碍已扫清C.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影响巨大D.东西方经济联系呈现上升趋势解析:选D。
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缔结长期的贸易协定,这说明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呈现上升趋势,故D项正确。
3.(2019·潍坊期中)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特里芬难题”: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这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国际贸易收支长期顺差国。
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会导致美元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国际收支来说就会发生长期逆差。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特里芬难题”凸显了美元帝国的困境B.美国在国际贸易中是长期顺差国C.“特里芬难题”导致美国霸权地位削弱D.美元与黄金脱钩解决了这一难题解析:选A。
“特里芬难题”说明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即一方面要求美国必须长期保持贸易顺差,另一方面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国必然会出现逆差,这反映了美元帝国的困境,故A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20世纪60-80年代的世界1.(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调研)法国和德国在经历相互摧毁的二战后,没有继续“战争—复仇”的恶性循环,而是达成了谅解,并开始了长期与密切的合作,欧洲也得以走上联合与统一的道路。
材料说明( )A.欧洲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B.欧洲国家有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C.法德和解成为欧洲合作的助推器D.地区经济发展必须放弃利益争夺解析:选C。
材料讲述了法德之间关系发展的历程,即由战争复仇到和解,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没有体现欧洲已经实现了协调发展,故选C,排除A。
材料只是提到德法之间战争的历史,没有涉及共同的文化,B项错误;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互利共赢,一味的放弃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D项错误。
2.1950年初,日本经济阴云密布、使人窒息,谁也看不出有什么光明前景。
但到1950年6月至1951年底,日本外贸增长达2.8倍,195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也达到战前的水平。
推动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朝鲜战争“特需订货”的推动C.民主化改革的促进D.日本政府对第三产业的扶植解析:选B。
据材料“1950年6月至1951年底”可知,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特需订货”推动了当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故选B。
3.(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
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B.“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C.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解析:选B。
材料中“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实际是在说明欧洲和中国的崛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正在向多极化转变,故选B。
4.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率统计。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B.发展知识经济C.减少政府干预经济D.推行福利政策解析:选C。
197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20世纪80年代纷纷减少干预,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故选C。
5.(2018·益阳调研)福利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成了西欧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基本制度。
英国于1948年率先建成福利国家,之后西欧各国纷纷效仿,再之后西欧国家的福利制度又受到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推崇。
这说明福利国家( )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生产积极性B.福利国家不存在弊端不需要调整C.覆盖面虽广但高收入阶层受惠多D.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重要手段解析:选D。
材料意思是英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受到了西欧效仿、欧洲其他国家推崇,说明福利制度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重要手段,故选D。
材料与社会成员无关,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福利国家是存在弊端的,B项错误;高收入阶层受惠多材料中未体现,C项错误。
6.(2018·荆州模拟)20世纪70-80年代,苏联每年的新技术发明大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但只有四分之一的科技成果在经济中得以应用,而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10-20 年。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忽视民用工业的技术革新B.苏联过分倚重军工生产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D.苏联民众消费水平有限解析:选C。
苏联新科技转化率低、周期长,主要是因为来自苏联体制的严重制约,计划经济排斥市场,使得转化缺少动力,故选C。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1 日美军费负担对照表单位:亿美元(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日本、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美国经济发展不同特点的成因。
解析 (1)日本和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观察表2作出回答。
(2)日本经济发展特点的成因,根据表1日本的军费开支得出美国的经济扶植、军事保护,军费开支低;根据所学可从日本的经济发展战略、日本教育发展、越战中美国向日本的军事订货等角度进行分析。
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角度分析;经济增长减速和人均GNP被日本超越、两极对峙的国际格局、越战、日欧等国家和经济体的崛起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日本:经济持续增长。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8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下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美国:经济不断增长。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发展较快,8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被日本超越。
(2)日本:美国的经济扶持、军事保护,军费开支低;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国民教育;越南战争的军事采购;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等。
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苏对峙、越南战争,军费开支大;日本、欧洲国家的经济竞争;经济危机的打击,陷入“滞胀”等。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在欧洲一体化中是建立“邦联主义”还是“联邦主义”,戴高乐在这个问题上前后不一。
二战后期,他几次说过要建立一个欧洲联邦,但50年代初他却强调坚持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欧洲邦联。
戴高乐态度变化主要是因为( )A.苏联对西欧威胁的加强B.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C.联邦德国经济实力增长D.英国政府的政治施压解析:选C。
联邦德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使戴高乐更加坚持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故选C。
戴高乐在欧洲一体化中主张由联邦到邦联的变化过程中更加强调国家主权,可知其与苏联对西欧的威胁无关,A项错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不是戴高乐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英国政府的政治施压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
2.(2018·乐山调研)德国总理施密特说:“多亏莫内(法国国际问题顾问)……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他们促使德国接受了欧洲共同体的思想。
”可见,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 )A.国家战略需要B.吸取历史教训C.摆脱美苏控制D.改善周边环境解析:选A。
据材料“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可知,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国家战略需要,故选A。
3.二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主要指令如下:A.促进日本非军事化与民主化B.控制日本以对苏冷战C.清除日本封建主义残余势力D.遏制与孤立中国政府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的人权指令可知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措施,材料中社会改革法令和侧重于经济等方面的改革,说明推动日本民主化发展,故选A。
4.(2018·安阳调研)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中经济部分的章节超过了政治部分,此后的各次首脑会议,经济问题被列为重要议程,并为此专门发表宣言。
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政治奋斗目标已趋向完成B.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C.遭到超级大国的分裂破坏D.逐步背离了其成立初期的宗旨解析:选B。
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影响,因此这一时期增加经济问题的议案,主要是为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故选B。
5.(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20世纪60年代,苏联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分成“进步的”和“反动的”,蓄意分裂不结盟运动;70年代后期把自己打扮成不结盟运动的“朋友和战友”。
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不结盟运动国际影响的增强B.苏联在争霸中处于劣势地位C.美国与不结盟运动联系密切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解析:选A。
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进步的’和‘反动的’, 70年代后期……‘朋友和战友’”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不结盟运动国际影响的增强,故选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0年代后期苏联在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B项错误;美国与不结盟运动联系密切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70年代后期”不符,D项错误。
6.以下是某一著作目录的部分,它反映出该著作的核心议题是( )一、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但受到其他力量的制约二、欧洲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了欧盟的国际地位三、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四、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经济好转,国际地位改善五、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六、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国际地位日益提高A.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B.经济政治多极化出现C.多个发展极下的世界D.雅尔塔体系复杂形势解析:选C。
材料中美国力量受到制约,欧洲、日本、俄罗斯、不结盟运动、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体现出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故选C。
7.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长期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稳定社会秩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达国家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对经济全面干预B.实行福利制度C.推行互联网经济D.发展第三产业解析:选D。
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故选D。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石油危机,经济发展停滞,发达国家的措施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A项错误;国家经济发展停滞,政府主张减少财政支出,B项错误;互联网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C项错误。
8.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其确立的主要标志是美国微软公司软件知识产业的兴起。
正是这些知识的广泛应用打开了计算机应用的大门,微软公司的产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
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就是5 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
所有这些表明( )A.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B.知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C.二战后初期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D.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日趋没落解析:选A。
材料反映知识产业兴起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对整个世界经济贡献大增,这说明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故选A。
9.(2018·江西九校联考)学者托尼·朱特在《沉疴遍地》中写道:新一代的保守主义者才有胆量挑战他们的前任的“国家主义”,提出激进的方案,来解决他们所称的野心过大的国家的“硬化”及其对私人主动性的缓冲作用。
这表明( )A.斯大林模式受到广泛重视B.对凯恩斯主义产生了质疑C.主张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D.经济大危机使人总结教训解析:选B。
据材料可知新一代的保守主义者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出了挑战。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故选B。
10.(2018·唐山模拟)197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显著下降、通货膨胀加剧等长期并存的局面。
美国经济“滞胀”持续时间长达10年,供给学派应运而生,并盛行于80年代,它强调( )A.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过多干预经济B.扩大政府开支,增加政府预算赤字C.供给应适应需求,重点是扩大需求D.减少税收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解析: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