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1957)

合集下载

第二次中东战争MicrosoftWord文档

第二次中东战争MicrosoftWord文档

第二次中东战争MicrosoftWord文档第二次中东战争,也被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或西奈半岛战役,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的一场军事行动。

苏伊士运河是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近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战后,随着美苏冷战的加剧,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寻求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以抵制苏联的影响力。

1956年,埃及领导人纳赛尔宣布将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这引起了英法的强烈反对。

为了阻止埃及收回运河的控制权,英法与以色列联手,计划通过军事行动迫使埃及放弃对运河的统治。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出动了8个师共8万人的军队,从蒂朗海峡和西奈半岛两个方向对埃及发动了突袭。

尽管埃及军队在装备和人数上处于劣势,但他们仍然勇敢抵抗,战斗异常激烈。

战争初期,以色列军队进展顺利,迅速占领了西奈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然而,随着埃及军队的顽强抵抗和国际社会的谴责声浪的增加,以色列最终在11月8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岛。

埃及军队则成功守住了苏伊士运河。

国际社会对这场战争的反应强烈。

美国担心苏联会利用这次战争进一步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因此向英法施压,要求他们停止军事行动。

苏联则支持埃及的主权要求,向埃及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

1956年11月6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英法两国被迫接受停火决议。

尽管战争结束,但英法以三国未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埃及虽然失去了西奈半岛,但成功保卫了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 1 —总的来说,第二次中东战争是一场复杂的冲突。

尽管埃及在军事上没有取得胜利,但他们在政治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这场战争使得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威信受到严重打击,同时也增强了阿拉伯国家民族主义的觉醒和团结。

战争结束后,埃及与苏联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苏联向埃及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并成为了埃及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这使得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加剧了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背后的美苏博弈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背后的美苏博弈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背后的美苏博弈为了夺回苏伊士运河所有权和航行权,1956年时,以色列、英国和法国同埃及开战,史称第二次中东战争。

这次战争中,英、法、以一方大获全胜,但由于美国和苏联的施压而未能获得实际利益。

战争中,英、法军队共20多人阵亡,100多人受伤。

以色列军队170多人阵亡,800多人受伤。

埃及军队可能有3000多人阵亡,5000人受伤,另有1000名埃及平民死亡。

苏伊士运河的背景是什么呢?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试图在红海与尼罗河之间开凿运河。

拿破仑占领埃及后,计划开凿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但未能成功。

1858年,在法国和埃及政府的资金支持下,苏伊士运河公司成立,开始开凿运河。

1869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其公司股份由法国政府和埃及政府分别持有。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仪式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欧亚海运航路不必绕行好望角,给世界航运业带来极大便利。

另外,运河上没有船闸,也便于大型商船、油轮和军舰通行。

1875年,埃及政府为解决债务和财政危机,将所持有的苏伊士运河公司股份卖给英国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再次体现出来:欧洲所仰仗的石油供给,有半数以上来源于经过苏伊士运河的油轮。

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导火索是什么呢?1950年代,伊拉克、约旦与英国关系紧密,成为埃及夺取中东地区主导权的障碍。

政变上台的埃及总统纳赛尔敌视以色列和努里·赛义德总理领导的伊拉克,支持杀戮以色列平民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对蒂朗海峡实施封锁,并用苏伊士运河的收入支援阿尔及利亚的叛乱分子对抗法国。

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埃及的合作也受到埃以敌对关系的影响。

纳赛尔想从美国购买武器装备,但拒绝美军派遣顾问团,也无法做出不将这些武器用于对抗以色列的保证,因此交易未能达成。

于是,纳赛尔转向苏联,和力图向“第三世界国家”扩张的赫鲁晓夫一拍即合。

1954-55年间,埃及经捷克斯洛伐克购买了大量苏制武器。

五次中东战争概况:

五次中东战争概况:

五次中东战争概况: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5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为扼杀刚建立的以色列国,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人)从三面向以色列发起进攻。

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

以军的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

战争危急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

为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给以色列啜息之机,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停火,为尔后的战争作准备。

以军加紧扩编(几个月后增至10万人)、调整部署、统一指挥,财政上得到美国援助,并从捷克斯洛伐克转运西欧国家的武器,在停火结束后就转入反攻。

阿拉伯国家缺乏统一的作战指挥,武器装备和部队素质较差,结果战败。

阿方阵亡约1.5万人,以军阵亡约6000人。

1949年2~7月,埃、约、黎、叙分别同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

结果,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

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1949年,本-古里安策划了“魔毯行动”,动用上百架次的飞机,把近5万名犹太人从也门接回以色列。

1950年的一次行动则将12万犹太人从伊拉克运回以色列。

建国初期的4年时间里,以色列的人口增加了一倍。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或英法以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

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推翻埃及总统G.A.纳赛尔领导的民族进步政府,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

五次中东战争的知识点总结

五次中东战争的知识点总结

五次中东战争的知识点总结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是以色列建国后不久就爆发的战争,战争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引发了阿拉伯国家的不满和不断的冲突。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划分巴勒斯坦的决议,决议将巴勒斯坦划分为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并将耶路撒冷设为国际化地区。

然而,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这一决议,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在以色列独立战争中,以色列获得了胜利,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获得了较大的领土。

而阿拉伯国家则在战争中蒙受了重大的失败,失去了大量领土和许多难民。

这场战争对中东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改变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格局,也引发了后续的中东战争。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是一场涉及到以色列、埃及和英法两国的冲突。

背景是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引发了英法对埃及的不满。

与此同时,以色列也对埃及的军事威胁感到担忧。

于是,英法两国与以色列秘密合作,计划对埃及进行军事干预。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发动了突袭埃及的行动,并迅速占领了埃及的大片领土。

英法两国也于11月开始对埃及进行军事干预,企图控制苏伊士运河。

然而,美国和苏联强烈反对这一行动,并施压英法两国停止对埃及的军事行动。

最终,以色列、英国和法国被迫同意停火,并撤军。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埃及保住了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而以色列则获得了若干军事和外交上的优势,英法两国则在国际上受到了严重的批评。

这场战争也标志着中东地区的冲突不仅局限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也涉及到了大国的利益和干预。

1967年六日战争1967年六日战争是中东战争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战争,也是以色列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冲突。

这场战争的背景是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进行的威胁日益增加,而以色列也感到了严重的军事压力。

1967年5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封锁以色列的海运通道,并将大量军队调至以色列边境。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二次中东战争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二次中东战争

[键入文字]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二次中东战争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二次中东战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二次中东战争概述第二次中东战争(SuezCrisis,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西奈战役、卡代什行动)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 年10 月29 日,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

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

美苏两国均介入此事件,并对三国施加压力。

11 月6 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英法两国被迫接受停火决议,以色列也在11 月8 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岛。

英法两国的军事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只有以色列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身目的。

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

战争结果是埃及失败,英法以战胜。

但埃及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在美苏的干预下赢得了苏伊士运河的全部主权。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背景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 公里,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1882 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

1936 年又签定了英埃条约,肯定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

二战结束后,老牌殖民国家如英、法等受到很大削弱,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较大的发展,1951 年10 月,埃及废除了英埃条约。

1952 年7 月23 日,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英埃条约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之后,于1954 年10 月英国同埃及签定协定,同意分批撤军。

1。

高三历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试题

高三历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试题

高三历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试题1.(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诺贝尔和平奖是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

材料二1997年美国国家安委会发表声明:“要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平,就要确保以色列的安全与幸福。

这些都为美国的中东利益所在。

”——《中东黑血: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东》(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萨达特、阿拉法特和拉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原因。

(5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巴以和平难以实现的因素。

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10分)【答案】 (1)主要原因:萨达特率先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

阿拉法特和拉宾签署巴以和平协议,极大地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

(5分)(2)因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插手中东事务,支持以色列;巴以运用极端手段相互报复,导致冲突不断。

(4分)战争无法解决阿、以矛盾,和平谈判与政治解决是必由之路;国际社会应加大斡旋力度,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取得更多成果;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调解作用。

(6分)【解析】(1)诺贝尔和平奖是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萨达特率先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阿拉法特和拉宾签署巴以和平协议,极大地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阐述能力。

“要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平,就要确保以色列的安全与幸福。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插手中东事务,美国偏袒以色列,巴以运用极端手段相互报复,导致冲突不断。

【考点】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中东战争·巴以冲突。

2.(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先后下令实施“火箭行动”计划和“滚雷”计划,对北越进行持续轰炸,派遣3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作战,美国地面部队开始大规模进入越南南方作战。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中东战争简介概述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

中东战争(The Arab–Israeli Conflict)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

“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

以色列是以犹太人为主体建立的国家。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由来已久。

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地中海、死海、约旦河之间)建立过国家。

这个地方最早的居民不是迦南人,而是腓尼斯丁人,比迦南人更早公元前30世纪,原在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迁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区定居。

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希伯莱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莱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

经过三次大起义和三次大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

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此后的几千年,巴勒斯坦一直是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居住,直到现在。

期间他们抗击十字军等侵略者,付出了大量的牺牲。

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

犹太人有坚定的宗教信仰,愈流浪信仰弥笃,至今犹太正教仍是全世界最保守的宗教之一。

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俄国人怒而屠杀犹太人,19世纪末,大批犹太人陆续移居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

1897年,第一次全世界犹太人大会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由西奥多·赫茨尔(Herzl, Theodor)当选主席,开始从事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准备复国,建国的地点选定在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

五次中东战争

五次中东战争
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10.6 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开始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争”、“十月战争”、“斋月战争”。
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 : 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6—9): 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14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将船只凿沉在塞得港苏伊士运河的河口。

入侵一发动,英国海军的打捞船就开始清理河道(来源:资料图)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入侵埃及,苏伊士运河战争(亦称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苏伊士运河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

运河是埃及人民血汗和生命筑成的,但却为英、法的运河公司把持。

苏伊士运河公司每年攫取巨额利润,成为埃及的“国中之国”。

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胜利后,埃及人民掀起反对英军占领运河区,要求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1954年10月,英国被迫同意于1956年6月13日前将占领军撤出运河区。

埃及为发展民族经济和抵御以色列的侵略,在向西方寻求军事援助遭到刁难与拒绝后,于1955年9月与苏联、民主德国、波兰签订贸易协定,购买苏联等国的武器装备。

这引起英、法、美西方国家的强烈不满。

为迫使埃及政府放弃独立自主的政策,1956年7月,英、美发表声明,撤回1952年允诺的就埃及建造阿斯旺高坝工程提供的7000万美元援助。

接着,世界银行也停止贷款2亿美元给埃及的计划,埃及不屈服于西方压力,同年7月26日纳赛尔颁布“关于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命令”,以便用运河航运的收入作为建造阿斯旺高坝的款项。

英、法担心运河关闭,海湾与西欧之间的石油运输线被切断,对埃及进行威胁制裁。

首先冻结埃及在英、法的存款及运河公司的基金。

8月2日,英、法、美三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主张苏伊士运河“国际化”,并提出召开24国参加的伦敦会议,遭埃及拒绝。

随后,美国、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伊朗和瑞典组成的“五国委员会”对埃及施加压力。

英、法还煽动几百名外籍职员离职,但埃及领航员成功保证了航运畅通。

9月,英、法、美再次召开伦敦会议,决定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10个旅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岛,向运河逼进,埃及军队进行顽强反击。

10月30日,英、法要求以埃双方军队在12小时内从运河区撤出,否则将派兵干涉,遭到拒绝。

第二次中东战争.doc

第二次中东战争.doc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起因于苏伊士运河危机。

1952年埃及爆发七月革命,推翻了法鲁克王朝,纳赛尔领导的新政府为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英法(英法两国拥有运河公司96%的股份,英国还在运河区驻军)展开斗争。

经过几年谈判,终于迫使英国在1956年6月将军队全部撤出运河区,但运河的所有权问题尚未解决。

当时埃及为修建阿斯旺水坝急需资金,曾向英美等西方国家寻求援助,西方国家因埃及不愿接受附加的政治条件(由西方国家实施财政监督并停止与苏联的军火交易)而于1956年7月宣布撤销曾允诺的援助。

此举激怒了埃及,7月26日,纳赛尔在亚历山大港举行的群众大会上宣读了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法令,表示要用运河的收入来修建阿斯旺水坝。

不愿失去运河权益的英法决定对埃及进行武装干涉,这时,以色列也参与其中,积极配合英法打击埃及。

10月29日,以色列首先出兵,侵入西奈半岛,随后,英法联军对埃及各大城市进行了空袭,并对运河区实施空降和登陆作战。

埃及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为了集中力量保卫运河区,埃军从西奈撤出,重点对付英法联军,挫败了英法占领塞得港和苏伊士城的企图。

运河危机和战争引起世界的关注,各国舆论大多站在埃及一边谴责英法的侵略行径。

11月1日,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并于3日通过立即停火和要求英、法、以撤军的决议。

这时,苏联和美国对英法也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压力。

处于孤立境地的英法被迫于11月6日宣布接受联合国决议。

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英法的失败而告终,但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却部分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由于联合国决定派遣维和部队进驻西奈半岛,实际增强了以色列的安全感,并保证了亚喀巴湾的通航,避免了埃及对航道的封锁。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中东战争简介概述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

中东战争(The Arab–Israeli Conflict)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

“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

以色列是以犹太人为主体建立的国家。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由来已久。

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地中海、死海、约旦河之间)建立过国家。

这个地方最早的居民不是迦南人,而是腓尼斯丁人,比迦南人更早公元前30世纪,原在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迁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区定居。

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希伯莱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莱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

经过三次大起义和三次大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

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此后的几千年,巴勒斯坦一直是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居住,直到现在。

期间他们抗击十字军等侵略者,付出了大量的牺牲。

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

犹太人有坚定的宗教信仰,愈流浪信仰弥笃,至今犹太正教仍是全世界最保守的宗教之一。

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俄国人怒而屠杀犹太人,19世纪末,大批犹太人陆续移居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

1897年,第一次全世界犹太人大会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由西奥多·赫茨尔(Herzl, Theodor)当选主席,开始从事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准备复国,建国的地点选定在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历史恩怨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历史恩怨

以色列是世界唯一的犹太国家。

犹太人历史始于公元前约25世纪,始祖是亚伯拉罕、其子以撒和其孙雅各。

当时,一场遍及全国的饥荒迫使雅各和他的儿子们,即以色列十二个部落的祖先从巴勒斯坦移居埃及,在那里他们的后代沦为奴隶。

几个世纪之后,摩西率众人出走埃及,摆脱奴役,奔向自由,最终返回到以色列故土。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开始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

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遭亚述人侵占,它的人民被迫流亡(史称“失掉的十个部落”)。

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巴比伦人征服,入侵者捣毁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并将大部分犹太人放逐到巴比伦。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史称“十字军”东征),罗马人占领了巴勒斯坦,犹太人因为多次反抗未果流离失所,而基督徒在犹太民族起义的后期站在了罗马一方所以没有遭到迫害反而壮大起来。

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

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

尽管千百年来的异族统治使犹太人越来越少,但在这片故土上犹太人一直保持着他们的存在,而且随着散居各国的犹太人返回故乡,犹太人口也不断增加。

到了19世纪中叶,稀少的犹太人口出现了猛增的势头。

犹太复国主义多少世纪以来,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锡安(锡安,传统上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故土的同义词),一直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生活支柱。

到了19世纪末,由于东欧的犹太人不断遭到压迫和迫害,而西欧的犹太人对既未结束种族歧视也未使犹太人与所在国家的社会融为一体,犹太人对形式上的解放所抱幻想日益破灭,使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解放运动而出现。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发生在埃及的国际武装冲突,当时埃及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军队爆发战争。

英、法、以三国的结盟是一种利益的结合:英法两国对苏伊士运河有着贸易利益,而以色列则需要打开运河,以让以色列船只得以通航。

苏伊士运河危机让英国的帝国殖民体系也遭到毁灭性打击,经济也步入近乎毁灭状态。

美国完全从英国手上取得霸主的地位。

而英国则从全球性超级大国衰落为地区性中等大国,同时终结了西方的殖民体系。

世界正式从三强鼎立变美苏两强对抗。

起源埃及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它的苏伊士运河曾由英国和法国共同管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运河的战略意义重大,一旦控制苏伊士运河就可以控制整个东地中海和中东地区,战争中英军控制了该运河。

1947年英国军队从运河撤兵,次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旋即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获得胜利。

1952年,埃及军队的军官们发动政变,推翻了法鲁克国王的君主政权。

新政府抛弃了旧政府亲西方的政策,实行阿拉伯民族主义政策,这导致了西方国家和以色列开始因苏伊士运河而与埃及发生争端。

1956年,以色列和埃及的矛盾升级,由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总统领导的埃及政府于是关闭了亚喀巴湾,阻止以色列船只使用苏伊士运河。

另一方面,实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纳赛尔政府与西方国家渐行渐远,公开反对英国在中东建立的军事组织巴格达公约,并与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发展亲密关系。

1956年,因为埃及政府和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展贸易(埃及新的军事领导人决定进行军事现代化,西方国家拒绝出售,于是埃及决定通过捷克斯洛伐克间接向苏联购买军火)这引起美国方面的不满,遂于1956年7月19日宣布停止向埃及提供援助修建阿斯旺水坝。

1956年7月26日,纳塞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通过运河的收入来独自修建阿斯旺水坝。

由于苏伊士运河是欧洲国家到东方贸易的重要航道,而且英国企业和银行拥有苏伊士运河公司41%的股份,法国拥有52%的股份,但是此公司注册为埃及公司。

思维导图丨第六次中东战争?只有一个国家参战的战争

思维导图丨第六次中东战争?只有一个国家参战的战争

思维导图丨第六次中东战争?只有一个国家参战的战争自1948年以来,中东地区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冲突,这些冲突不仅改变了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还深刻影响了整个地区的政治版图。

从第一次中东战争到黎巴嫩战争,每一次冲突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转折点。

以下是几次关键的中东战争及其主要事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时刻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思维导图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1949) 这次战争是在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计划之后不久爆发的。

该计划旨在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人国家和一个阿拉伯人国家。

然而,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反对这一计划。

随着英国的托管期结束,以色列在1948年5月14日宣布独立,紧接着阿拉伯联盟中的几个成员国(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伊拉克)向新生的以色列国发起了进攻。

这场战争最终以停火协议告终,确立了以色列的边界,并导致了大量巴勒斯坦难民流离失所。

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6年)–苏伊士危机,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条运河是重要的国际贸易航道。

作为回应,英国、法国和以色列联合对埃及采取了军事行动,试图重新获得对该运河的控制权。

尽管短期内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国际社会的压力迫使三国撤军,苏伊士运河最终回到了埃及的控制下。

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 –六日战争,由于一系列政治和军事紧张局势的升级,以色列对埃及发起了先发制人的空袭。

这场战争只持续了六天,但结果是灾难性的,埃及失去了西奈半岛,叙利亚失去了戈兰高地,约旦失去了约旦河西岸地区。

此外,加沙地带也被以色列占领。

这次战争极大地改变了中东的政治版图,并加深了巴勒斯坦问题。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赎罪日战争 / 十月战争 1973年赎罪日(犹太教的重要节日),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试图夺回他们在六日战争中失去的土地。

战争初期,阿拉伯军队取得了战术上的成功,但最终以色列反攻并包围了埃及第三军团。

五次中东战争

五次中东战争

五次中东战争人们总乐于用自己的价值观判断一场大事件的是是非非,因此,既有人因为反感恐怖主义而支持以色列,也有人因为同情弱者而支持哈马斯,最后纠结起来,也不过是开口骂这一方还是骂那一方的结果罢了。

然而,在开口之前,人们却很少思考过,为什么中东地区总是不安稳,总是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事实上,很多人看待巴以冲突仍是从情感出发,抱着一方以大欺小、一方反帝反霸的态度,这是我们一贯被灌输的理解,但遗憾的是,传播最广的未必就是事实,至少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形象并非我们所熟知的那几副脸谱……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生存巴勒斯坦战争:建国第二天就面临亡国威胁的以色列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犹混合的城镇,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武装冲突,这被称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战争”的开始。

之后,在1948年1月—3月,双方不断发生冲突。

15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

在英国支持下,阿拉伯联盟的正规军拥有大炮、坦克、飞机和英国教官,而新生的以色列只有相比之下少得可怜的游击队和在纳粹屠刀下逃生并得以建立自己国家的兴奋。

1948年6月11日:美苏联手为以色列送来4周休战期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对比以色列优势明显,势如破竹。

5月17日,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

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

英国最初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

但不久,英国又同意了美国的建议,并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

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1949年7月20日:以色列和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与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1957)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战争爆发的背景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

1936年又签定了英埃条约,肯定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

巴勒斯坦正在后,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较大的发展,1951年10月,埃及废除了英埃条约。

1952年7月23日,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之后,于1954年10月英国同埃及签定协定,同意分批撤军。

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离埃及,但苏伊士运河仍为英法控制。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

英法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

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议下,22个国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

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

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

尔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两者是一拍即合。

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战计划,14日,英法又在艾登的乡村举行了秘密会议,制定了作战计划。

决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吸引埃军的主力部队支援;接着,英法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亚丁和航空母舰上出动飞机轰炸埃及,摧毁埃及的军事基地;然后,英法军队从塞得港登陆,向运河区进攻,切断埃军退路;最后,由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全境,英法占领运河区,全歼埃军。

开战前,以军共有军队10万人、坦克400辆、火炮150门、作战飞机155架。

而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坦克530辆、火炮500门、作战飞机255架,但仅100余架能完成作战任务,当时,许多飞行员和坦克手还在苏联受训,多数先进和重型装备不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

况且,埃及的防御重点是尼罗河三角洲及运河地区,所以,在西奈半岛仅有3万人左右。

战争进程
埃、以两军在西奈半岛的战斗
1、米特拉山口战斗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时许,由阿里尔.沙龙上校指挥的以军第202伞兵旅在法国空军的支援下,利用埃军在西奈中部地区兵力稀少,防御单薄的弱点,首先在米特拉山口空降了500余人和部分武器装备。

同时,该旅的主力3000人,与米特拉山口的伞兵会合,向米特拉山口突进。

埃军司令部接到前线报告后,东部军区司令部于当日命令第2步兵旅的第5和第6营立即开过运河,迎战米特拉山口的以军部队。

同时,埃军总参谋部派遣第4装甲师的主力由运河西岸进入比尔.吉夫贾法地区,两个国民警卫旅尾随前进。

第2侦察团向东南运动,企图切断以色列空降部队的退路,对米特拉山口的以军构成包围之势。

米特拉山口全长30公里,两旁悬崖峭壁,十分险峻。

10月31日中午时分,以军两个连,包括坦克支队和重迫击炮队组成的侦察分队进击米特拉山口。

以军一进入海坦谷地,即遭到埃军5个连伏兵的袭击。

埃军占据了东南两地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充分发挥火力优势。

以军进退两难,只得利用临时工事进行抵抗,双方激战至黄昏,以军才占领谷地东部。

2、阿布奥格拉战斗
以军为实现“中间突破”战术,威胁西奈北部埃军主力,配合202伞兵旅在南线的进攻,决定以第38特遣部队突击阿布奥格拉。

阿布奥格拉位于西奈半岛东北部,东距埃以边境30公里,向西可通运河重镇伊斯梅利亚,从阿里什到库赛马的公路也通过这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埃军在阿布奥格马的前方鲁阿法水坝等地有坚固据点,形成了完整的防卫体系。

10月30日中午,以军第7旅进至乌姆卡特父南线600米处遭到埃军反坦克火炮的袭击,损失不小。

以军正面进攻失败后,第7旅奉命采取迂回战术,于31日拂晓越过埃军防守薄弱的达卡山口,进逼阿布奥格拉和鲁阿法水坝。

同时,以军南部军区司令部为配合第7旅行动,命令第10步兵旅提前于30日下午行动,由东向西正面进攻,于当完抵达乌姆希汉和乌姆卡特夫的东线,第7旅由乌姆卡特夫南面进攻。

埃军也从阿里什和运河方向调集部队增援阿布奥格拉。

10月31日,以军以第7旅对阿布奥格拉发起进攻,受到埃军顽强抵抗和正确的炮火轰击。

中午埃军两个步兵营夹击以军。

以军在空军火力增援下,占领阿布奥格拉后,该旅立即分兵两路,一路向西推进,一路向东围攻鲁阿法水坝的埃军据点。

埃军凭借20多个反坦克掩体组成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抵抗,但未能抵挡以军的推进。

以军于当夜占领该地,尔后转入防御。

乌姆希汉和乌姆卡夫特的战斗也十分激烈,埃军两个营的兵力顶住了以军两个旅的进攻。

10月31日,达扬总参谋长亲自督促第10步兵旅进攻乌姆卡夫特,但遭到埃军炮火猛烈袭击,进攻屡屡受挫,旅长古迪尔被撤换。

同时,以军命令第37机械化旅乌姆卡夫特,
11月1日凌晨,第37旅先头部队发起进攻,遭到埃军炮兵和反坦克武器的集中射击,后续部队也误入雷场,旅长戈林达阵亡,大部分官兵受伤,进攻失败,以军总参谋部不得不命令停止进攻乌姆卡夫特阵地。

但这时阿布奥格拉已落入以军之手。

英法空袭埃及和埃军撤出西奈
正当埃及军队在西奈抵挡以军,大批埃军由运河开进西奈并准备大规模反击的时候,英法两国借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埃以双方停火,并允许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否则派兵干涉。

遭埃及拒绝后,英法空军在10月31日下午对埃及的15个机场、一些兵营和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等城市的重要经济、交通设施,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同时轰炸西奈的埃及部队,企图将埃军拦截在西奈半岛。

埃及识破了英法的这一战略企图,在英法空袭后,埃及总统纳塞尔为防止英法占领运河区,而使西奈不队受到夹击的危险,命令增援部队停止进入西奈,在西奈的守军迅速撤至运河区。

这样,埃军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撤出西奈半岛。

驻守在乌姆希汉和乌姆卡夫特的埃军,虽受以军三面包围,仍然利用夜色掩护,向阿里什方向撤退。

10月31日,以军在英法空袭埃及后向开始准备撤退的埃军进攻。

但沿途遭到埃军顽强阻击,至11月2日凌晨以军进至阿里什时,埃军主力已撤退。

打破对蒂朗海峡的封锁是以色列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沙姆沙伊赫是蒂朗海峡西岸重镇,11月2日,以军第9旅可是进攻沙姆沙伊赫地区。

该地的埃军两营守军在接到埃总部的撤退命令后,鉴于海上有英国海军的封锁,陆路缺乏交通工具,因此,只能固守阵地。

以军多次发动进攻,仍未得手。

5日,埃军在多面夹击、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丧失阵地。

但此时,埃军主力已全部撤出西奈半岛,从而保存了有生力量。

埃军同英法军队在运河区的战斗
埃军同英法军队的战斗主要在塞得港进行。

从11月1日起,英法空军对塞得港进行连续轰炸。

11月5日拂晓,英法想向塞得港空投了第一批伞兵,英军伞兵约600人在加密尔机场周围着陆,并迅速占领了机场。

法军伞兵500人在富阿德港降落并很快占领了供水厂。

下午1时45分,英法第二批伞兵又在上述两地着陆。

11月6日上午,英法军队首先用猛烈炮火袭击塞得港防御阵地,然后,2.2万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开始陆。

英海军第三突击旅在塞得港登陆作战,法军海军陆战队在富阿德港登陆。

6日深夜,英法登陆部队沿苏伊士运河南下,企图一举占领运河区,但遭到埃军抵抗。

埃及军民奋起保卫塞得港。

英法第一批伞兵着陆后,埃及当局通过设在各重要地点的广播,迅速告诉居民敌军降落的地点,群众立即集合起来,协助守军消灭敌人。

使英法军队始终没能完全占领塞得港,先头部队只进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

英法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

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

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300—40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

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

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

以色列虽撤离西奈半岛,但解除了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不再受阻。

(摘自《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谢朝晖、罗庆旺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