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卧龙大熊猫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EDSA)
成都大熊猫生态园项目 四期详细规划
Conceptual Plan of Panda Eco-Park Phase4, Chengdu
成都大熊猫生态园项目四期详细规划
一、项目背景.前期研究
成都大熊猫生态园四期项目详细规划Conceptual Plan of Panda Eco-Park Phase4, Chengdu
本项目
虚体熊猫
(熊猫乐园)
熊猫产品衍生、
主题玩乐项目、
熊猫情境再现
项目和基地一实一虚,构建完整的大熊猫平台
二、用地现状.GIS分析
成都大熊猫生态园四期项目详细规划Conceptual Plan of Panda Eco-Park Phase4, Chengdu
场地内断崖场地北面山坡
入口停车场
天鹅湖
三、项目定位
成都大熊猫生态园四期项目详细规划Conceptual Plan of Panda Eco-Park Phase4, Chengdu
四川省9个国家及大熊猫保护区中最大的一个,
卧龙大熊猫品牌较为成熟,很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启示和建议
迪斯尼动物王国面积:200公顷左右
恐龙大地
发现岛
亚洲区
非洲区米奇营地
入口区
主题分区:发现岛、亚洲区、非洲区、恐龙大地、迪斯尼动物王国
美国环球影城——冒险乐园面积:66公顷左右
(Island of Adventure)有五个主题区,分别是漫画英雄Marvel Super Hero,卡通水乐园
环球影城——冒险乐园(Island of Adventure)图片
公顷,分别由峡湾森林、亚特兰蒂斯、失落玛雅、爱琴港、香格里拉和蚂蚁王国等六个。
论熊猫文化在公园景观中的运用——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
Vol 42/No 04/Westleather-117㊀-论熊猫文化在公园景观中的运用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毛瑛作者简介:毛瑛(1996-)ꎬ女ꎬ汉族ꎬ四川成都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ꎮ(成都大学ꎬ四川成都610106)摘㊀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ꎬ风景优美的山水风光并不能满足游客们的需求了ꎬ在大熊猫风靡全球的今天ꎬ全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来观赏熊猫ꎮ大熊猫是中国所特有物种ꎬ已在地球上生存了800万年ꎬ是中国的国宝ꎬ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宠儿ꎮ熊猫文化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ꎬ特别是在四川ꎬ世界公认的大熊猫的故乡ꎬ有着随处可见的熊猫元素ꎬ不少外地㊁外国游客慕名而来ꎬ参观熊猫栖息地ꎬ对发扬熊猫文化ꎬ提升熊猫的国际影响力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ꎮ本文深入分析了熊猫元素和公园景观的契合点ꎬ就如何将大熊猫元素合理的运用到公园景观设计中提出了新的看法和建议ꎮ关键词:熊猫文化ꎻ公园景观ꎻ影响力中图分类号:TU986.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602(2020)04-0117-01㊀㊀熊猫憨态可掬㊁泰然自若ꎬ不仅是中国的国宝ꎬ还是全世界各族人民宠爱的保护动物ꎬ许多国家都想租借熊猫回国饲养ꎬ多次担任外交友好使者ꎬ对中外友好外交关系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ꎮ大熊猫的主要栖居地为:四川㊁陕西和甘肃地区ꎬ四川作为大熊猫的故乡ꎬ一提到成都ꎬ就会想到火锅㊁大熊猫ꎬ熊猫元素在四川随处可见ꎬ不管是餐厅㊁咖啡厅㊁公园㊁产品设计等方面ꎬ多多少少都会运用到一些抽象或是具象化的熊猫元素了ꎬ随着熊猫的知名度㊁影响力的扩大ꎬ成都也开始重视熊猫文化的打造和传播ꎬ在一些公园景观的设计中ꎬ常用到熊猫元素ꎬ比如熊猫雕塑㊁熊猫造型草坪等ꎮ文章基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重大背景ꎬ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分析熊猫元素在公园景观中的运用ꎬ在基地中ꎬ生态环境优美宜人ꎬ因熊猫生活在高山深谷中ꎬ基地尽力营造了一种高山的环境供大熊猫生活ꎬ在景观的设计中ꎬ也是融入了非常多的熊猫元素ꎮ1㊀熊猫文化在公园景观中运用中的现状分析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的景观设施和小品的设计中ꎬ熊猫元素布满每一个角落ꎬ从基地的大门到卫生间的设计ꎬ都夹杂着熊猫的元素ꎬ如:黑白的颜色㊁圆润的造型㊁流畅的线条以及熊猫文创产品贩卖超市等ꎮ在这些元素的运用上略显生动㊁僵硬ꎬ在导视牌的设计中直接加入熊猫的图片ꎬ并没有加入设计师的思考ꎬ只是生搬硬套的将熊猫的形象用上去ꎬ并没有美感和设计感ꎬ导视牌的指引功能并不是太明确ꎬ在基地中容易迷路ꎬ所以在导视牌的设计中也没有做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ꎮ在造型方面没有将熊猫文化灵活的运用在设计中ꎬ比如儿童乐园的设计ꎬ仅仅是把各种卡通形象简单的拼凑在一起ꎬ在功能和观赏性方面有所欠缺ꎬ雕塑的设计上也缺乏现代感ꎬ在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ꎬ没有发挥雕塑的最大作用ꎮ2㊀怎么将熊猫元素合理的运用到公园景观设计中园林景观从最初只具有单一的观赏性的转变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ꎬ在景观设计中既要考虑观赏性ꎬ也要保证其中的实用性ꎮ在景观的设计中要考虑当地的特色元素ꎬ例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景观设计中ꎬ要考虑蓉城的传统元素符号和熊猫文化的融合ꎬ且要注意不能照搬ꎬ不能生搬硬套的运用在设计中ꎬ要适当的创新ꎬ加入设计师的创意思维ꎬ将现代景观设计思维和传统文化相结合ꎬ创造出既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又能与世界流行接轨的设计作品ꎮ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解构与重构的设计手法ꎬ将熊猫元素与实际设计相结合ꎬ也可以将熊猫元素抽象化ꎬ不断的推敲转化㊁创新ꎬ设计出将当地元素与熊猫元素相融合的优秀作品ꎮ也可以将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运用到其中ꎬ比如点景㊁隔景㊁借景㊁对景㊁夹景㊁藏景这六种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理念㊁现代工业材料结合运用ꎬ弥补传统园林设计过于严肃的缺陷ꎬ使园林景观看起来年轻现代㊁生机勃勃且富有优雅庄重之感ꎮ在景观设计中还能加入环境解说让游客在游览熊猫基地时更生动形象的了解景观或者熊猫文化ꎮ因为随着经济㊁科技的发展ꎬ仅仅只是好看的景色已经完全无法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了ꎬ特别是对于熊猫公园这一类具有特殊意义的公园景观中ꎬ更需要加入环境解说功能ꎮ解说系统能让游客更直观㊁更深刻的理解到竹子长成的过程㊁大熊猫的行为和习性㊁大熊猫的每一步的成长历程等等ꎮ让游客在公园中游览时不仅能享受山水风景带来的美的体验ꎬ也能充实㊁丰富自身的经验ꎬ对于小孩子的教育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ꎮ结语综上所述ꎬ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ꎬ设计并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照搬和参照活动ꎬ它既要融入自己对熊猫元素㊁当地传统文化㊁地域特色的思考和研究ꎬ更要结合社会学㊁经济学㊁环境心理学等方面来进行设计活动ꎮ因此ꎬ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㊁与时俱进是设计师们的首要任务ꎮ参考文献:[1]㊀胡倩云ꎬ赵光达.分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ꎬ2019(34):105-106.[2]㊀乌恩ꎬ程静琦.环境解说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J].风景园林ꎬ2019ꎬ26(10):54-59.[3]㊀蹇莉ꎬ王菲.传播大熊猫文化提升四川形象的路径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ꎬ2013(07):176-180.。
宝兴熊猫园旅游设计方案
案例分享
• 日本旭山动物园
旭山动物园位于北海道旭川市东旭川町仓沼,距离札幌170千米 外,是日本最北的动物园。旭山动物园只有223亩,以分区分类 方式饲养。 旭山动物园如今已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动物园之一。2015年年 客流量超过了300万,在国内仅次于历史最悠久的上野动物园。
• 行为展示、360度展示 以动态的游览取代静态的观赏、互动的游戏取代被动的旁观。同 时园区通过巧妙设计,游客可以360度参观动物。 • 精致细节 从建筑设计、小火车、再到细节指示牌都精巧细致,创意十足, 处处体现温馨、精巧、童趣的特色。
规划范围
• 现有区域
为现已建成的熊猫园区域, 包含笼舍、入口广场、熊 猫室外活动区域等总共约 52亩。
• 新增区域
为现有熊猫园区域两侧紧 邻地块,总共约50亩。
规划总面积为102亩
全域環境設計咨詢與營造
Tourism Planning 丨 Landscape Design丨Landscape Construction 旅游策划丨景观设计丨园林工程 website: wechat: ccla(ccladesign)
哈根贝克理念式公园
不是把动物限制在狭小的笼子 里,透过栏杆去看它们, 而是让它们在尽可能大的空间里漫步,没有栏杆、没有 其它视觉障碍,让人们忘记这里是动物园。
沉浸式景观类动物园
不只是布置能让游客感到“天然”的场景,更要从动物 天性需求出发,为动物营造其栖息地的生态景观,让它 们尽可能表现出在野外的自然行为。
EDSA公司及相关项目介绍
呼家楼国际商住综合区
地点:北京CBD地区东北方 Hu-jia-lou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Integrated District Location: northeast of Beijing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CBD), Beijing 呼家楼国际商住综合区,位于北京 CBD 的东北方,处于国 贸商圈和燕沙商圈范围内,区位条件得天独厚。该项目占地 31.5 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为 138 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是集 办公、居住、商住(SOHO)、文化娱乐、商场、媒体会议中 心、交通枢纽、学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际商贸 居住社区。 EDSA Orient应邀参加了此项目的国际设计咨询,并在对 基地的区位、自然条件、功能划分、景观感受分析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两个颇有创意的景观规划方案,分别以“浮舟 · 港 口· 新地标”和"水影· 光波· 城市动感"为主题。
EDSA公司及相关项目介绍
———华远.尚都国际中心景观设计交流会
公司概况
关于EDSA
• EDSA 是世界规划设计行业的领袖企业 , 美国最大的规划设计事务 所之一。经过40余年的发展,其在大型综合开发项目、旅游度假项目、 居住社区项目、城市设计项目及主题公园与娱乐项目的规划设计方面 所展现出的无与伦比的创造性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总部位于佛罗 里达州的罗德岱堡,并在奥兰多,洛杉矶,尤他州,阿根廷及中国设 有分支机构。 • EDSA公司拥有各学科的专家,并且能组织来自建筑、工程、经济、 社会学、生态学的专家成为一个紧密的合作团队,提供从规划、设计 至现场监理的全程服务 ,有能力胜任各种大型综合开发项目。 • EDSA凭借其对环境的敏锐把握和卓越的专业设计在国际上荣获无 数专业设计奖项,特别是在旅游度假区及酒店的规划设计方面,多个 大型项目屡次荣获美国旅游发展协会(ARDA)国家级金奖。更为重 要的是,规划设计中展现的活力与成功被所有体验过的人认同,也给 开发商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2020)》
目录1、总论 .............................................................................................................- 1 -1.1 项目背景 ............................................................................................- 1 -1.2 规划依据 ............................................................................................- 3 -1.3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3 -1.3.1 指导思想 .................................................................................- 3 -1.3.2 规划原则 .................................................................................- 4 -1.4 规划期限 ............................................................................................- 4 -2 基本概况及现状评价 ...................................................................................- 5 -2.1基本情况 .............................................................................................- 5 -2.1.1地理位置与范围 ......................................................................- 5 -2.1.2自然条件 ..................................................................................- 5 -2.1.3社会经济状况 ..........................................................................- 7 -2.1.4历史和法律地位 ................................................................... - 10 -2.2现状评价 .......................................................................................... - 12 -2.2.1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 - 12 -2.2.2保护区管理水平评价 ........................................................... - 18 -2.2.3保护区经济评价 ................................................................... - 23 -2.2.4保护价值 ............................................................................... - 23 -2.2.5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 - 24 -3 总体布局 .................................................................................................... - 32 -3.1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 - 32 -3.1.1保护区性质 ........................................................................... - 32 -3.1.2保护对象 ............................................................................... - 32 -3.1.3保护区类型 ........................................................................... - 32 -3.2规划目标 .......................................................................................... - 32 -3.2.1总体目标 ............................................................................... - 32 -3.2.2近期目标 ............................................................................... - 33 -3.2.3远期目标 ............................................................................... - 33 -3.3保护区功能区划 .............................................................................. - 33 -3.3.1区划原则 ............................................................................... - 33 -3.3.2区划依据 ............................................................................... - 34 -3.3.3保护区功能区划 ................................................................... - 35 -3.4调整后的保护区整体布局 .............................................................. - 39 -4 规划内容 .................................................................................................... - 41 -4.1保护管理规划 .................................................................................. - 41 -4.1.1保护的原则和目标 ............................................................... - 41 -4.1.2保护措施 ............................................................................... - 42 -4.1.3保护方式 ............................................................................... - 44 -4.1.4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 ........................................................... - 45 -4.1.5防火规划 ................................................................................- 51 -4.1.6病虫害防治规划 ....................................................................- 55 -4.2科研监测规划 .................................................................................. - 56 -4.2.1任务与目标 ........................................................................... - 56 -4.2.2开展科研的原则 .................................................................... - 57 -4.2.3科研和监测项目规划 ............................................................ - 57 -4.2.4科研工程与规模 ................................................................... - 59 -4.2.5科研队伍建设 ........................................................................ - 74 -4.2.6科研组织管理 ........................................................................ - 74 -4.2.7科研档案 ............................................................................... - 75 -4.3宣传教育规划 ................................................................................... - 76 -4.3.1对参观者的教育 .................................................................... - 76 -4.3.2对周边社区的宣传教育 ........................................................ - 76 -4.3.3职业培训 ............................................................................... - 77 -4.4基础设施规划 .................................................................................. - 77 -4.4.1局、站址规划 ....................................................................... - 77 -4.4.2标桩、标牌建设规划 ........................................................... - 80 -4.4.3道路建设规划 ....................................................................... - 86 -4.4.3供电与通讯计划 ................................................................... - 86 -4.4.4生活设施规划 ....................................................................... - 89 -4.5社区共管规划 .................................................................................. - 91 -4.5.1社区共管的原则和目标 ....................................................... - 91 -4.5.2社区共管规划 ....................................................................... - 91 -4.5.3周边最佳产业结构模式 ........................................................- 92 -4.5.4人口控制和社区建设 ........................................................... - 93 -4.6生态旅游规划 .................................................................................- 107 -4.6.1生态旅游原则 ......................................................................- 107 -4.6.2规划的指导思想 ..................................................................- 107 -4.6.3生态旅游资源分析 ..............................................................- 107 -4.6.4旅游发展前景预测 ............................................................. - 110 -4.6.5环境容量分析 ..................................................................... - 112 -4.6.7客源和市场分析 ................................................................. - 113 -4.6.8环境质量控制 ..................................................................... - 113 -4.6.9绿化美化规划 ..................................................................... - 114 -4.6.10三废处理 ........................................................................... - 114 -4.6.11旅游项目规划 ................................................................... - 115 -4.6.12生态旅游工程 ................................................................... - 118 -4.6.13旅游效益分析 ................................................................... - 126 -4.7多种经营规划 ................................................................................ - 126 -4.7.1多种经营活动的原则 ......................................................... - 126 -4.7.2多种经营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 ..................................... - 126 -4.7.3多种经营项目和生产规模 ................................................. - 126 -4.7.4多种经营项目效益分析 ...................................................... - 127 -5 重点建设工程 .......................................................................................... - 128 -5.1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 - 128 -5.2科研设施和监测工程 .................................................................... - 128 -5.3宣传教育和培训工程 .................................................................... - 128 -5.4生态旅游设施工程 ........................................................................ - 128 -5.5多种经营设施工程 ........................................................................ - 129 -6 投资估算 .................................................................................................. - 129 -6.1估算依据 ........................................................................................ - 129 -6.2估算范围 ........................................................................................ - 129 -6.3投资估算及投资及资金来源 ........................................................ - 129 -7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136)7.1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136)7.2组织机构 (136)7.3人力资源配置 (145)8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152)8.1政策与法规需求 (152)8.2资金需求 (152)8.3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 (153)8.3.1管理机构 (153)8.3.2人员编制 (153)9.效益评价 (154)9.1生态效益 (154)9.2社会效益 (155)9.3经济效益 (156)1、总论1.1 项目背景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面积约2000km2,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成都大熊猫生态园项目 四期详细规划
旅游产业单一,需要打造旅游复合产业链
成都市旅游产业链条还需进一步打造,应该以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多样化的休闲旅游为主, 形成一条上下贯通,连续有序的旅游产业链条。
熊猫基地的游客主要为国内热爱动物的人士以及外国友人。统计资料表明基地游客一半以 上都是境外人士,普遍具有素质高,消费能力强的特点。
2、客源依赖性强
客源市场比较狭窄,主要是旅游团队游客和部分对大熊猫和动物感兴趣的人士,相关客源 市场有待培育。
3、产品单一、功能单一、缺乏配套设施
大熊猫基地旅游以单纯大熊猫观赏游为主,缺少游人互动项目。其它旅游、娱乐以及配套 功能不够完善。
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2年至2004年成都市游客景区选择统计
年份
本市
本省
外省
1个
接待外国人士 接待港澳台人士 总计
2002年至2004年成都市旅游接待国内人士统计
接 待 人次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接 待 省内 人士
人数 同 比 增长
1.04 % 38.39 % 58.15 % 37.54 % 44.09 % 16.47 %
1.22 %
34.3 %
64.34 % 37.76 % 40.11 % 19.72 %
资料来源:成都市旅游局2000-2006
成都大熊猫生态园四期项目详细规划 Conceptual Plan of Panda Eco-Park Pha se4, Chengdu
大熊猫规划(修编)内容
1 规划修编依据与总则1.1 规划修编背景1.汶川8.0级地震重灾后遗产地管理面临的新问题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地震,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及其外围保护区的社区建筑、基础设施与保护管理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并在部分地带形成较大面积的片状震害迹地,恢复重建遭受震害重创的管理能力,尤其是恢复受损栖息地,是灾后一个较长时段内遗产管理的重点,应将科学对策纳入管理规划。
2.第3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7B.11号决定2010年7月25日~8月3日在巴西利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了根据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8B.22号决定(2006年7月13日),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监测任务组现场复查(2010年4月11日17日)后提交的WHC―10//7B.Add文件,作出了7B.11号决定。
34COM7B.11号决定要点如下:1)称赞缔约国在受汶川地震的影响下落实申报时提出的建议所取得的成绩,但必须指出,一些建议只是部分得到实施;2)要求缔约国完全落实申报时提出的建议,尤其是加强遗产地18个管理单元的完整性监测和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和实施旅游管理规划和监测方案,实施震后生态恢复重建(特别是卧龙自然保护区),鼓励缔约国对这些问题予以特别关注;3)鼓励缔约国通过扩大世界遗产地范围,包括将连接邛崃山和凉山大熊猫种群之间的关键区域荥经自然保护区涵盖在遗产地内。
3.管理实践要求更大比例尺的规划图遗产地面积大且管理单元多,2002年提名规划所使用的地形底图为1/20万国家纸质地形图(1974年版)和1/25万国家电子地图(1999年版),2007年为落实30COM8B.22号决定对提名规划的修编亦沿用同比例尺地形底图,其比例尺较小,边界走向的误差较大,2007年4~5月组织边界点审查时,遗产地管理单元普遍认为可使用性较差,要求采用更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管理。
成都大熊猫生态园项目四期可行性方案书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论 (1)一、项目概况 (1)二、项目建设目标 (1)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和编制依据 (1)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2)第二章项目业主简介 (9)一、业主简介 (9)二、股东介绍 (10)第三章项目区概况 (13)一、区域位置 (13)二、地形地貌 (13)三、气候特点 (13)四、行政区划与人口 (14)五、城市综合实力 (14)六、社会经济情况 (15)七、旅游资源 (15)第四章项目的提出和建设的必要性 (17)一、项目的提出 (17)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第五章第五章项目建设条件 (26)一、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26)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0)三、区域城市规划 (32)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32)五、项目提出的时机 (33)第六章项目市场分析 (35)一、成都市场旅游市场概况 (35)二、成都市旅游业态分析 (36)三、成都市旅游消费分析 (39)四、区域旅游市场预测 (39)五、本项目的市场规模预测 (40)六、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45)第七章第四章项目内容和规模 (51)一、项目概念规划简介 (51)二、项目建设内容 (52)三、建设规模 (54)第八章项目建设方案 (56)一、总平面规划 (56)二、专项方案分析 (56)三、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60)四、单体建筑建设方案 (61)五、建筑结构 (66)六、基础设施及公用工程 (66)第九章环境保护 (69)一、概况 (69)二、采用的环保标准 (69)三、环境质量现状 (69)四、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 (69)五、环境保护措施 (69)六、环境影响评价 (69)第十章项目运营管理方案 (69)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69)一、投资估算 (69)二、投资估算方法: (69)三、估算范围: (69)四、投资估算说明: (69)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69)一、财务评价依据 (69)二、基础数据 (69)三、销售收入估算 (69)四、经营成本估算 (69)五、财务指标计算 (69)六、财务评价结论 (69)第十三章建设期资金来源及贷款清偿 (69)一、建设期间资金来源 (69)二、还款期 (69)三、贷款利息 (69)四、贷款偿还资金来源 (69)五、贷款清偿能力分析 (69)第十四章 (69)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成都大熊猫生态园项目四期(二)项目业主:成都文旅大熊猫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三)项目性质: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四)建设地点:蜀龙大道与熊猫大道交汇处,位于大熊猫繁育基地的东侧二、项目建设目标以活体大熊猫科研、观赏和虚拟大熊猫自然历史文化主题展示相结合的主题乐园;融生态、环保、体验、互动、参与、感受为一体的世界级的大熊猫主题文化旅游目的地;展示和提升成都形象的舞台,熊猫品牌战略的实施平台,中国的大猫名片。
熊猫国际度假区总体规划
环保教育和会议
依托环保NGO总部和国际低碳会议中心,引进全球性生态 环保领域的会议、论坛和活动,以及各环保NGO年会和专业 会议。 熊猫环保教育示范基地,预计每年可举办5次以上国际会议、 10次以上全国性会议、20次以上NGO组织年会或专题会议, 逐步形成环保类会议和论坛举办地,打造成都国际生态会展 品牌,提升城市影响,拉动区域会展、旅游经济发展。
熊猫文化的横向拓展
通过对熊猫文化的外延拓展,以熊猫生态 文化为表现方向,通过生态保护与环境教 育等手段,产业与生态相结合,倡导生态 环保与低碳发展理念,建立国际环保NGO 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
全球唯一熊猫文化品牌推广高地
纵向衍生产业
游乐生活
高端度假
世界唯一 全球聚焦
商业体验
创意体验
熊猫主题游乐
文
成都熊猫国际 旅游度假区 统一的文化平台
完善的产业链
用地整合 功能整合 交通整合 生态整合 配套整合
目标和价值
熊猫文化的纵向挖掘 熊猫文化的横向拓展
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 产业发展
Chengdu Panda International Tourist & Holiday Resort
2 总体定位
成都正在走向世界,成为国际之都!
熊猫文化
内涵
产业发展
主导
旅游体验
龙头
生态示范
目标
Chengdu Panda International Tourist & Holiday Resort
3 产业规划
产业定位
高端低碳、产业联动
深入挖掘和演绎熊猫文化,培育熊猫文化产业集群,以旅游业为龙头,促进国际合作,倡导低碳生活, 配套发展和培育现代服务业,打造“高端低碳、产业联动”的现代服务业经济带,发展成为区域文化、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发展成为田园城市的样板区。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旅游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篇总则 (3)第一章规划范围与时限、规划依据 (3)第一节规划范围 (3)第二节规划时限 (3)第三节规划依据 (4)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规划目标与原则 (5)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5)第二节规划目标 (6)第三节规划指导原则 (7)第二篇旅游业发展条件及市场分析 (9)第三章基地发展旅游业的环境条件 (9)第一节地理区位与交通 (9)第二节环境特征 (9)第三节社会经济状况 (9)第四节基础设施条件 (10)第四章旅游资源的特色与优势 (11)第一节旅游资源构成 (11)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特色与优势 (12)第三节省内竞争状况分析 (13)第五章客源市场分析 (16)第一节 XX省旅游业发展概述 (16)第二节 XX市旅游业发展概述 (19)第三节项目客源市场分析 (20)第六章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25)第一节优势(Strengths)条件分析 (25)第二节劣势(Weaknesses)条件分析 (27)第三节机会(Opportunities)条件分析 (28)第四节风险(Threats)分析 (29)第三篇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 (31)第七章旅游主题定位与主题形象 (31)第一节定位的依据 (31)第二节旅游主题定位和旅游主题形象 (32)第八章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 (34)第一节旅游发展战略思路 (34)第二节旅游发展总体战略 (35)第三节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35)第四篇旅游业发展实施规划 (39)第九章基地旅游的总体布局及用地规划 (39)第一节总体布局思路 (39)第二节功能分区规划 (41)第三节旅游产品及线路规划 (45)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 (52)第十章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54)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 (54)第二节其它基础设施规划 (55)第十一章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58)第一节旅游商品资源及开发现状 (58)第二节旅游商品开发策划 (60)第三节旅游商品渠道策划 (63)第十二章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65)第一节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65)第二节目标市场选择及开发战略 (67)第三节市场营销形象规划 (68)第四节市场促销策略及渠道 (71)第五篇旅游发展保障体系与综合效益分析 (79)第十三章旅游保护规划 (79)第一节旅游容量的测算与分析 (79)第二节分区保护规划 (82)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85)第四节环境教育体系规划 (88)第十四章旅游管理及人力资源规划 (93)第一节旅游管理规划 (93)第二节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98)第十五章投资效益分析 (103)第一节旅游及基础设施投入估算 (103)第二节旅游效益 (107)第一篇总则第一章规划范围与时限、规划依据第一节规划范围一、区位及地理范围XX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位于XX市熊猫大道26号,旅游区入口处距XX市区三环路3km,距XX市双流机场36km。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2020)》.docx
目录1、总论........................................................ - 1 -1.1 项目背景 ............................................... - 1 -1.2 规划依据 .............................................. - 3 -1.3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 3 -1.3.1 指导思想.......................................... - 3 -1.3.2 规划原则.......................................... - 4 -1.4 规划期限 ............................................... - 4 -2 基本概况及现状评价........................................... - 5 -2.1基本情况................................................ - 5 -2.1.1地理位置与范围 .................................... - 5 -2.1.2自然条件 .......................................... - 5 -2.1.3社会经济状况 ...................................... - 7 -2.1.4历史和法律地位 .................................. - 10 -2.2现状评价.............................................. - 12 -2.2.1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 - 12 -2.2.2保护区管理水平评价 .............................. - 18 -2.2.3保护区经济评价 ................................................................ - 23 -2.2.4保护价值 ........................................ - 23 -2.2.5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 - 24 -3 总体布局.................................................. - 31 -3.1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 31 -3.1.1保护区性质 ...................................... - 31 -3.1.2保护对象 ........................................ - 32 -3.1.3保护区类型 ...................................... - 32 -3.2规划目标.............................................. - 32 -3.2.1总体目标 ........................................ - 32 -3.2.2近期目标 ........................................ - 32 -3.2.3远期目标 ........................................ - 33 -3.3保护区功能区划........................................ - 33 -3.3.1区划原则 ........................................ - 33 -3.3.2区划依据 ........................................ - 34 -3.3.3保护区功能区划 .................................. - 34 -3.4调整后的保护区整体布局............................... - 39 -4 规划内容............................................................................................... - 41 -4.1保护管理规划.......................................... - 41 -4.1.1 保护的原则和目标............................... - 41 -4.1.2保护措施 ........................................ - 42 -4.1.3保护方式 ........................................ - 44 -4.1.4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 .............................. - 45 -4.1.5防火规划 ........................................ - 51 -4.1.6病虫害防治规划 ................................. - 55 -4.2科研监测规划.......................................... - 56 -4.2.1任务与目标 ...................................... - 56 -4.2.2开展科研的原则 .................................. -..57 -4.2.3科研和监测项目规划 .............................. -..57 -4.2.4科研工程与规模 .................................. - 59 -4.2.5科研队伍建设 .................................... -..74 -4.2.6科研组织管理 .................................... -..74 -4.2.7科研档案 ........................................ - 75 - 4.3宣传教育规划.......................................... -..76 -4.3.1对参观者的教育 .................................. -..76 -4.3.2对周边社区的宣传教育 ............................ -..76 -4.3.3职业培训 ........................................ - 77 -4.4基础设施规划.......................................... - 77 -4.4.1局、站址规划 .................................... - 77 -4.4.2标桩、标牌建设规划 .............................. - 80 -4.4.3道路建设规划 .................................... - 86 -4.4.3供电与通讯计划 .................................. - 86 -4.4.4生活设施规划 .................................... - 89 -4.5社区共管规划.......................................... - 91 -4.5.1社区共管的原则和目标 ........................... - 91 -4.5.2社区共管规划 .................................... - 91 -4.5.3周边最佳产业结构模式 ........................... - 92 -4.5.4人口控制和社区建设 ............................ - 93 -4.6生态旅游规划......................................... - 106 -4.6.1生态旅游原则 ................................... - 106 -4.6.2规划的指导思想 ................................. - 106 -4.6.3生态旅游资源分析 ............................... - 107 -4.6.4旅游发展前景预测 ............................... - 109 -4.6.5 环境容量分析................................... - 110 -4.6.7客源和市场分析 ................................. - 111 -4.6.8环境质量控制 ................................... - 112 -4.6.9绿化美化规划 ................................... - 113 -4.6.10三废处理 ...................................... - 113 -4.6.11旅游项目规划 .................................. - 114 -4.6.12生态旅游工程 .................................. - 117 -4.6.13旅游效益分析 .................................. - 124 -4.7多种经营规划......................................... - 125 -4.7.1多种经营活动的原则 ............................. - 125 -4.7.2多种经营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 ................... - 125 -4.7.3多种经营项目和生产规模 ......................... - 125 -4.7.4多种经营项目效益分析 .......................... - 126 -5 重点建设工程.............................................. -..1. 27 -5.1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127 -5.2科研设施和监测工程................................... -..127 -5.3宣传教育和培训工程................................... -..127 -5.4生态旅游设施工程..................................... -..127 -5.5多种经营设施工程.................................... - 128 -6 投资估算.................................................. - 128 -6.1估算依据............................................. - 128 -6.2估算范围............................................. - 128 -6.3投资估算及投资及资金来源............................. - 128 -7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1..347.1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1..347.2 组织机构.............................................. 1..3.47.3 人力资源配置.......................................... 1..438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1..488.1 政策与法规需求........................................ 1..488.2 资金需求.............................................. 1..4.88.3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 1..498.3.1管理机构......................................... 1..498.3.2人员编制......................................... 1..499.效益评价................................................... 1..5. 09.1 生态效益............................................... 1..5.9.2 社会效益.............................................. 1..5.19.3 经济效益.............................................. 1..5.21、总论1.1 项目背景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面积约2000km2,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Astudyonthemodel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eo一tourisminWolongNatureReserve研究生:徐胜兰Graduate:XuShengLan指导老师:朱创业教授Tutor:ProfessorZhuChuangYE专业:构造地质学SPeeialty:Teetonies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I之esearehdireetion:exPloitationandPlanningfortourismresouree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TeehnologyUniversity二00四年五月成都May,2004,ChengDu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摘要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题的联合国“人与生保护网”成员单位,同时也是四川省三大旅游品牌之一“大熊猫”的故乡。
文围绕保护与开发两大主题,深入研究如何以生态旅游促保护,以保护促旅索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论文分为七大部分。
第一、二章总结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历史状,并系统介绍生态旅游理论;第三、四章介绍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概况、旅源条件;第六、七章为本论文重点,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和卧龙自然保护区实况,综合保护、规划、开发、管理四大子系统,提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发展模式NRETsDs困atureReserveEeo一tourismSustainablenevelopment m),为卧龙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这对我国自然区、同类型的风景名胜区开发生态旅游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NRE‘rSDS模式Astudyonthemodel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eo一tourisminWolongNatureReserveAbstractWolongNaturcReserve15theIargestunitofU.N.“ManandtheBiosph programofProtectionnet”forpandaconservationintheworld.Also,、V olon thehometownof“Panda,,,oneofthethrcetourismbrandsinSiehuanProvin ThiswillfocusoneonservationanddeveloPment,rcsearchonhowtoProm eonservationthrougheeo一tourismdeveloPmentandhowtopromoteeco一tour throughconservation.Finally,itwillattemPttobetterPromotesustaina develoPmentinnaturereserves.ThepaPer15dividedintosevenParts.ChaPtersl一2summarizethehistorya statusquoofdomesticandinternationaleeo一tourismdeveloPmentinnat reserveandintrodueethetheoryofeeo一tourism;ehaPters3一5introduee generalsituationandtheeo乒ditionofeeo一tourismreeourseinWolong;ChaP6一715imPortant.BasedonsometheoriesandtheactualsituationinWOlong,PaPerPutsfo侧ardthemodelofNRTESDS(NatureReserveEeo一tourismSustaina Developmentsystem)withproteetion、Planning、exPloitation、managementsyste andoffersnewideasandroad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ofnaturerese Thenewmodelcangivesomedirectionsforeco一tourismdeveloPmentofot naturereservesandseenieareas.Keywords:wolong;NaturcReserve;Eco一tourism;sustainadeveloPment;NRTESDSII2004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一一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目录要................................................................................................……C录...“”””二”“”“”””“.“.””“””.”””“.”“二””“”.““““““““.....“:.”....””....”””...............“二. (111)前言二”二“”…“”.”“”““”““””..”“”“””.”.””“””二”.“….…“二“.”.…”……”.…......……““”.1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研究历史 (1)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3)1.4.1研究方法 (3)1.4.2技术路线...........................................................................,.. (3)1.4.3研究过程及其成果........................................................,.. (5)章白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二””“““”二“......”.“.............”二“....“”””二“........................”” (6)自然保护区概述.....................................................................‘ (6)生态旅游 (8)2.2.1生态旅游的形成和发展 (8)2.2.2生态旅游定义................................,. (9)2.2.3生态旅游内涵 (9)2.2.4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区别 (10)白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现状....,.. (11)2.3.1国外白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 (11)2.3.2我国白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 (13)臣卜龙白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14)2.4.1开发现状........................................................................................................., (14)2.4.2存在问题........................................................................, (14)臣陇自然保护区自然地啤及纤济概况”.”.”.“.””.”””“.“”“““.”....“~.”....“.“.”...””二””.. (16)白然地理条件..........., (16)3.1.1区域构造特征..................................................................,........,. (16)3.1.2区域地层.........................,.. (16)3.1.3地形地貌 (17)3.1.4水文条件 (17)3.1.5气候特征 (18)社会经济条件 (18)鑫丝些必yQ旦鱼旦贝旦峨elofsustainabledeveloPmeotofeco-tourismin、v0LoogNatureRese第4章卧龙白然保护区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二””二““….4.1主要旅游资源类型.............................……,...................................................................……4.1.1动物旅游资源........................................................................................................……4.1.2植物旅游资源...................................................……,......................……,.................……4.2旅游资源评价...........................……,...............................................................……,.......……4.3周边地区同质旅游资源竞争态势...............................................................................……第5章卧龙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二””““..…”.......……“二”.….“..……”.“:.”“….5.】保护、开发与发展的哲学思辨...................................................................................……5.2理论基础.......................................................................................................................……5.2.1系统论.....……,.........................................……,........................................................……5.2.2可持续发展理论....................................................................……,.........................……5.2.3生态学理论....................................................……,......……,....................................……5.2.4环境保护理论..........................................................................................……,.......……5.3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NRETSDS)......................................……第6章巨陇自椒黔拉生态湘朔秘汹刻.“..””二“.“”””””“”“”””“:.“.”.…”二””..…””“二”.”.“.“””.6.1生态保护.......................................................................................................................……6.1.1生物保护..................................................……;.......................................................……6.1.2环境保护…,.............................................……,........................................................……6.1.3文化保护....................................................................................................……,....……6.2生态旅游规划6.2.1功能分区6.2.2容赞控制6.2.3线路设计6.3.生态旅游开发................................................................................................................……6.3.1产品策略.................……,........................................................................................……6.3.2市场开发.........................................……,................................................................……6.3.3基础设施建设..............................................................................……,...................……6.4生态旅游管理6.4.1社区管理6.4.2政府管理6.4.3游客管理6.4.4企业管理第7章结论.…”.“...……““.…”“““”..…”“”二”二””“…””.…”....……“..……””.….”…….“.…”““.致谢.”.“““.“”““”.“..…”…“…““.“…”.“““”.””””””.”””..…”…””””.””二“”“.”“二“.”.“二”“””.参考文献.”“.“““二”二”二”.“…“.“””“二””.““..“.“”..“.”““.““….““.“””.“:.”“”””“….”””..…”二“二”.附表一附表一二2004成都理工人学硕士论文一一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第1章前言·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全部地域范围,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白治州汉川县西南部,工仔脉的东南坡。
基于GIS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与利用
基于GIS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与利用白文科;张晋东;杨霞;迟文峰;董鑫;李程;古晓东;周材权【摘要】在ArcGIS 10.2的支持下,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和生物因子(植被、竹林类型)上的生境选择(动物利用某种生境类型面积占其家域的比例)与利用(动物家域内某生境类型面积与保护区的这一类型面积的比例)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地形因子:卧龙大熊猫在生境选择过程中,生境利用率较高的海拔区间为1 5 00~3 000 m,平均利用率达到了55.93%,而生境选择的主要海拔区间为2 000~3 500 m,占空间利用面积的89.64%;大熊猫生境利用在坡度上相对均匀,而生境选择的主要坡度区间为20°~50°,占空间利用面积的85.56%;生境利用率最高的坡向区间为270°~315°,占比达到了31.88%.(2)生物因子:大熊猫生境利用率较高的植被类型区域为亚高山针叶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林,利用率分别为51.04%和70.20%;而生境选择的主要植被类型区域为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占空间利用面积的90.23%;生境利用率最高的竹林类型区域为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林,利用率达到了51.63%,而生境选择的主要竹林类型为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和冷箭竹,二者占空间利用面积的95.20%.研究结果揭示了在不同地形和生物因子分异区间(类型)大熊猫的生境面积分布和空间利用模式特征,丰富了大熊猫生境选择与利用特征的研究手段.%Used ArcGIS 10.2,w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bitat selection (The ratio between the area of wildlife used habitat and home range area) and use (The ratio between the area of a habitat factorin home range of wild life and the type of entire protected area)of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on terrain (e.g.,elevation,slope and aspect) and biological factors (e.g.,vegetation,bamboo) in Wolong NatureReserve,Sichuan Ch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iant panda prefer to the elevation range of 2 000~3 500 m,accounting for 89.64% of this elevation in entire protected area,while elevation selection mainly were found at the range of 1 500~3 000 m,accounting for 55.93% of the total space use area of giant panda.Giant pandas' habitat use on slope were relativeunifier,mainly ranging from 20°~50°,accounting for 85.56% of the distribution.The aspect for panda use ranged from 270°~315°,accounting for 31.88% of the whole protected area,but on home scale,they more preferred to choose the aspect ranging from 135°~315°.The majority of pandas' habitat utilization were found in the coniferous forest and mixed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accounting for 51.04% and 70.20% of the total area distribution respectively.The main vegetation types in habitat selection of giant panda were coniferous forest and mixed needle,accounting for 90.23% of the space use area;51.63% of pandas' utilization distribution were in arrow bamboo forest,while,pandas more like to choose Fargesia robusta and Bashaniafangiana which accounted for 95.20% within home range.Our results reveal differentiation among different terrain intervals and biological factors in panda habitat utilization and selection patterns.This research further enriches methods in analyzing panda habitat selection and use characteristics.【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7(026)001【总页数】8页(P73-80)【关键词】GIS;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空间利用;生境选择【作者】白文科;张晋东;杨霞;迟文峰;董鑫;李程;古晓东;周材权【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9;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9;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9;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南充637009;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9;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四川成都610081;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X17随着GIS等现代空间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保护生物学将空间分析技术与众多领域相结合,定量化的分析优势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潘星等,2016),解决了传统研究手段在野生动物监测研究中难以真正发挥监测作用的难题(赵德怀等,2006)。
四川卧龙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模式_张黎明-推荐下载
四川卧龙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模式关键词: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态旅游;经验;模式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是国内外保护工作者与学者基本认同的一种不仅可以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自然保护区自身造血功能,同时又可以有效缓解自然保护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近年来,生态旅游在我国受到了广泛而密切的关注,几乎全国所有的自然保护区都被纳入了当地政府旅游发展规划。
国际上已经有不少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成功例子;而我国依托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开展旅游的成功例子越来越多。
但是,可供借鉴的、能够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当地社区经济发展关系的生态旅游成功案例,仍然屈指可数。
卧龙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卧龙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历史并不长,但在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路和做法一直受到自然保护界和旅游界的关注。
笔者长期从事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与旅游发展规划管理。
通过调查研究,对卧龙保护区在开发生态旅游过程中采用的模式、转变和实际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其中的一些做法无论对于大熊猫等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是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效果。
可为各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卧龙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情况 卧龙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 1963年建立,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全国两个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之一,在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资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代表性地位和重要作用。
卧龙保护区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为了强化卧龙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管理,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确立了卧龙特区与保护区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0的管理体制,下辖卧龙和耿达两个民族乡(镇)。
卧龙保护区实际管理面积206 11519 hm2,森林覆盖率为5716%,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41 41515 hm2,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9%;缓冲区面积43 87014 hm2,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2%;实验区面积17 22215 hm2,约占保护区面积的9%。
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议书---精品管理资料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议书建设单位: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编制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二0一五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
2项目概况 (2)1.3问题与建议 (3)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5)2。
1项目提出的背景 (5)2。
2生态修复及治理的必要性 (7)第三章生态修复工程基础条件分析 (13)3。
1区位与交通条件分析 (13)3。
2自然条件分析 (13)3.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9)第四章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16)4.1依据与原则 (16)4。
2总体方案概述 (17)4.3工程技术方案 (23)4。
4修复景观设计 (26)4.5工程建设投资概况 (27)第五章节能措施 (28)5.1项目能源消耗种类 (28)5.2节能措施 (28)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30)6。
1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30)6。
2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33)6。
3生态修复工程完工后对环境的影响 (35)第七章劳动卫生与安全 (37)7。
1主要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37)7。
2安全措施 (38)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40)8。
1机构设置 (40)8。
2机构组成及职责 (40)8.3人力资源配置 (41)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 (42)9。
1基本内容说明 (42)9。
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2)9。
3项目招投标 (42)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4)10.1投资估算依据 (44)10.2投资估算 (44)10.3投资估算的范围 (45)10。
4项目建设投资估算结果 (45)10.5资金的筹措 (45)10。
6总投资估算 (45)第十一章社会评价 (47)11。
1社会评价 (48)11。
2风险分析 (51)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54)12.1结论 (54)12。
2建议 (54)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1。
1。
1 项目名称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或“本项目")。
生态景区规划设计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目标
①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相互协调; ②旅游开发者、旅游者、社区及其居民实现 利益分享、公平发展; ③提供与生态旅游发展原则相协调的旅游活 动形式; ④通过生态旅游活动开展实现生态环境教育 的目的。
生态旅游景区要建设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 还必须做好以下几面的工作: • • • • ①建立管理者选优机制; ②改进管理者激励机制。 ③完善管理者评价机制。 ④强化管理者监督机制。
(4)生态旅游景区导游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 依靠旅游院校进行培训; • 在景区内经常性地开展短期培训 ; • 强调生态伦理道德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方面 的培训; • 实施生态旅游导游资格认证制度; • 建立旅游者评价导游人员的制度。
(4)生态旅游景区市场营销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 ①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充实完善生态旅游 景区营销人才队伍。 • ②加强对景区营销人员的业务培训,特别 是有关绿色营销、整体营销、网络营销、 零距离营销等新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和方 法的培训,提高其市场营销技能。
• ③加强对景区市场营销人员的思想教育和 培训,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提高 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实现对生态旅游 景区的高水平营销。
规划生态旅游景区应该处理好以下五个 关系:
①、市场与资源的关系。以客源市场为导向, 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寻找两者之间的 最佳结合点,设计适销对路的生态旅游产 品。 ②、旅游地最大容量与最佳容量的关系。根 据旅游地的面积、特点和可进入性等条件, 精心测算最佳游人容量,采用经济手段, 调节游客流量。
• 生态旅游规划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将旅游发展目标、旅游开发项目和产品、 旅游活动和路线纳入生态旅游这一总体理 念中,并在空间上进行合理布局,目的在 于推动生态旅游地环境、经济、社会三大 效益的协调发展。它涉及旅游者的生态活 动规律以及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旅游SWOT分析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旅游SWOT分析周国;严贤春;冯国杰;乔波;贾文君【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2(014)004【摘要】Giant panda habitat in Sichuan eco-tour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nd is also a major highlight to attract foreign tourists.This article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use the application of SWOT method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iant panda habitat in eco-tourism,which consist of i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According to this method,we find the problems which are in tourism and put forward th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strategy,which have deep signifcence in giant panda habitat in Sichuan Provinc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nd Sichuan's tourism in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旅游是四川旅游业灾后重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亮点。
通过实地调研,应用SWOT方法综合分析大熊猫栖息地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找出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旅游发展及四川旅游业的灾后恢复重建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考察内容
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考察内容
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是一家专门介绍大熊猫生态、繁殖及保护的博物馆,它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卧龙自然保护区内,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熊猫博物馆,其考察内容如下:
1. 大熊猫生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行为习性等方面,如何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和生态系统。
2. 大熊猫繁殖——学习大熊猫的繁殖生理和行为特点,了解熊猫繁殖技术和人工繁殖的相关知识。
3. 熊猫保护——了解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学习保护熊猫所需的资源、技术、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4. 卧龙自然保护区——介绍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地理、气候和生态条件,认识该保护区内的其他野生动植物。
5. 博物馆展览——参观博物馆内的多个展馆和主题展览,了解有关大熊猫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观赏熊猫的实物标本和影像资料等。
6. 旅游休闲——在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内或周边地区参加相关文化活动、体验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品尝地道美食、观赏美景等。
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濒危保护植物现状及保护对策
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濒危保护植物现状及保护对策
刘圆圆;董鹏瑞;周丌航;刘贤安;李雪杨
【期刊名称】《现代园艺》
【年(卷),期】2024(47)8
【摘要】濒危保护植物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和维持地球生态安全的基础,既是保护生物学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和助
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
在资料整理基础上主要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内国家濒危保护植物的种类、保护等级、主要分布、海拔等资料进行调查探究。
结果表明,卧龙片区内国家濒危保护植物46种,其中一级濒危保护植物2种,二级濒
危保护植物44种。
总结出卧龙片区内国家濒危保护植物分布区域面临着空间狭窄、环境气候变化大、自然更新能力弱、人类活动干扰大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
就地保护、加强研究、生态监测、宣传教育等对策,这些对策具有维持生态平衡、
增强社会意识与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还可以为其他地区的自然资源管理
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价值。
【总页数】4页(P145-147)
【作者】刘圆圆;董鹏瑞;周丌航;刘贤安;李雪杨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
【相关文献】
1.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以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2.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与利用
3.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