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学之公共收入

公共经济学之公共收入
(5)纳税期限。根据税法的规定,纳税 人在发生纳税义务以后应缴纳税款的期 限,是税收强制性和固定性在时间上的 体现。
第三节 公债
一、什么是公债 公债是政府以信用形式从社会上吸收资 金以弥补财政赤字或满足其他财政需要 的一种手段。 特征:
1、公债的发行和认购是建立在资金持有者 自愿承受的基础上。
2、公债的发行是有偿的。 3、公债的发行较为灵活。
(2)计税依据:计税依据也叫计税基数, 是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是征税对象的量 的表现。
(3)税收特别处理。
减免与免税。
起征点或免征额。
附加或加成。附加是地方附加的简称,是地 方政府在正税之外附加征收的一部分税额。 加成是加成征收的简称,它是对特定纳税人 的一种加税措施。
违章处理
(4)纳税环节。对处于经济运动过程中 的征税对象规定应予征税的环节。
区别:直接纳税人与负税人;代收(扣) 代缴义务人与纳税人;代征人。
2.课税客体(课税对象)。国家征税的基 本依据,即对什么进行征税。
课税对象不同于税源。
计税依据的单位:从量计征和从价计征。
3.税率。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 例。
三种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 税率、定额税率。
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无论课税对象的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 例的税率。一般运用于流转税。 平均税率=全部应征税额/课税对象数额×100%。 边际税率=Δ全部应征税额/ Δ课税对象数额×100%。
1978-1995年间财政形势的特点:
1.预算内财政收支来看,预算内财政收入增 长慢于GDP的增长。
2.从财政与各部门关系来看,预算外以及随 之而来的制度外资金迅速膨胀。
3.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来看,中央可支配的 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

公共经济学之公共收入

公共经济学之公共收入

狭义的公共收入结构如图所示: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共收入的原则
• • • • ㈠ 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主要归结为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 ⒈ 税收公平原则:简而言之就是纳税的平等。 要求税收保持中性,即对所有从事经营的纳税人要同等 对待,以便为经营者创造一个合理的税收环境,促进经营 者进行公平竞争。对于客观上存在不公平的因素,如资源 禀赋差异等,需要通过差别征税实施调节,以创造大体同 等或说大体公平的竞争环境。 • ⒉ 税收的效率原则: • 税收征收的所得和所费的关系,尽 可能增大所得和尽可 能减少所费。要求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为了尽可能 地减少额外负担,政府应选择合理的征税方式。通常认为 根本途径在于保持税收中性。
• 2.罚没收入,是与违反税收规定无关的罚款和罚没收入, 主要包括交通罚款、工商罚款、刑事罚款、法庭罚款、法 院裁定罚款以及其他罚款和罚没收入。 • 3.境外机构和个人捐赠给政府的现金或物资。 • 4.国有资产收益,包括经营性、资源性国有资产收益和非 经营性国有资产可能有的处置收入。 • 5.政府性收费,主要包括规费和使用费。规费即证照费, 对获得政府特定服务而收取的费用,针对的收费对象是特 定证照的持有者;使用费是对使用特定设施的使用者收取 的工本费用,针对的收费对象是使用行为。 • 6.特许权收入,这是指属于国家的无形资源特许使用形成 的收入。如无线电频道、航道使用权收入、发行彩票、烟 草专卖收入、货币发行、邮票发行等形成的收入。
二、公共收入结构
• 公共收入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收入结构是 指以价值形式表现的公共收入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反映公 共收入中不同来源之间、不同收入形式之间的比例关系。 狭义的公共收入结构指公共收入的形式结构,即税收收入 与各非税收收入之间的协调。 • 公共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 • 非税收收入主要包括六项内容: • 1.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 政法规的规定,为专项支持某项事业的发展,按照国家规 定程序批准而征收的具有价值外附加形式和专项用途的资 金形式,近似于附加税。

第六章 财政收入概论

第六章 财政收入概论

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
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但相对于GDP的 增长而言则表现为阶段性特征 。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
财政收入增长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 14562亿元,增长21.3%。其中个人所得税4837亿 元,比上年增加888亿元,增长22.5%。车辆购置税 1792亿元,比上年增加628亿元,增长54%。国内消 费税6072亿元,比上年增加1310亿元,增长27.5% .
公债收入
公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 有偿、灵活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公债的特性:


有偿发行,必须还本付息; 发行灵活,发行规模和时间可灵活确定; 依据信用原则,政府必须按事先约定好的条件还本付息、 按期归还。 认购自愿,不必被迫购买。
其它收入
事业收入、 规费收入、 罚没收入、 国家资源管理收入、 公产收入、捐赠收入等。 ◆公共收费 公共部门中的企事业单位通过销售自己所生产的产品 或提供服务,以有偿交换来取得收入的形式称为公共收费。 其特征是缴费者通过履行缴费义务,以取得政府所赋 予的权利,享受相应的服务和利益。 ◆公共收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事业收入。如交通部门收取的养路费、环保部门 收取的排污费、学校收取的学杂费、委托代培费等。 ◇二是规费收入,包括公安、民政、卫生、司法、工商、 专利等部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取的手续费、工本费、诉 讼费、化验费、商标注册费、登记费、市场管理费、专利 费等。
财政收入部门构成

传统分类: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等; 现代产业分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201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分析

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分析摘要:财政收入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保障,财政收入的多少关系国计民生。

财政收入的规模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规模大,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壮大。

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却远远大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水平,与世界各国相异,明显存在着其特殊的地方,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下面本文将着重对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进行探讨,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税收征管能力及水平和财政收入的监管方面,着重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于GDP增长速度的原因,同时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结构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关键词: 财政收入规模、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收入监管。

一、我国财政收入的基本情况。

一般来讲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是指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可以统筹安排用于民生支出、提供一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共财政收入。

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为51322亿元、61330亿元和68518亿元、83101.51亿元,占当年GDP比重分别为19.3%、19.5%、20.1% 和20.7%。

其中,税收收入分别为45622亿元、54224亿元、59522亿元和73210.79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17.2%、17.3%、17.5%和18.2%。

以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收入基本是逐年上升的,而且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

下表是我国政府收入的组成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各部分在政府收入中的作用。

表3.32007-2009年我国政府收入及其占GDP比重单位:亿元、%异。

表3.4主要国家财政收入情况注:以上数据及表格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专题回顾>中国财政基本情况>(三)财政收入。

通过以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虽每年上升,但其比值却明显比主要发达国家还要低,说明我国财政收入还有上升的空间。

《财政学》财政收入规模及构成(一般公共收入)

《财政学》财政收入规模及构成(一般公共收入)

一、分析政府的财政收入本质上主要是来自社会的剩余产品,剩余产品越多,政府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收入。

社会剩余产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越高,剩余产品越多,政府的财政收入才能更多。

二、财政收入概述1. 财政收入的含义政府收入是预算年度内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地筹措到的归国家支配的资金,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保障。

2. 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为便于分析,有必要按一定的标准对财政收入加以分类。

政府收入分类是将各类政府收入按其性质进行归类和层次划分,以便全面、准确、明细地反映政府收入的总量、结构及来源情况。

(1) 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这是以财政收入的形成依据为标准划分的财政收入类型。

收入依据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一般有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公共收费和其他收入等形式。

(2) 按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按财政收入的具体来源进行分类,有助于充分认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把握经济活动及其结构对财政收入规模及构成的决定作用,以及财政收入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按财政收入来源对财政收入进行分类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一是按财政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标准,分为国有经济收入、股份制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

二是按财政收入来源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可分为工业部门收入、农业部门收入、商业部门收入和其他部门收入等;同时也可分为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第三产业收入等。

三是按财政收入来源的地区结构,分为各区域或行政区划提供的财政收入。

(3) 按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入是货币形态的社会产品价值,从它的价值构成看,不外是C、V、M三个部分。

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剩余产品价值M中包括税金、企业利润和用剩余产品价值支付的费用(如利息)。

其中主要是税金和企业利润。

V是指以劳动报酬的形式付给劳动者个人的部分。

从目前来看,V虽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但它在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公共经济学 第七章 公共收入分析

公共经济学 第七章  公共收入分析
第七章 公共收入分析
概念: 一、公共收入概述 二、我国的税收制度
一、公共收入概述
(一)公共收入 (二)公共收入的三种形式:税收、公债 和其他收入。 (三)我国近时期公共收入的规模概况
(一)公共收入:也可以称为财政收入或政府 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而筹措的一切资 金的总和。
几个发达国家公共收入占GDP的比重
当前发行债务解决的问题: 1、重大基础设施投资 2、西部大开发所需的政府投入 3、社会保障欠帐的弥补 4、国有银行和银行坏帐的消化和解决。
我国的费改税改革
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彻底规范税收与收费的范围, 规范政府的收入行为。 这一改革将通过界定政府公共收入的范围来界定 政府征税与收费的范围,对现有的行政事业性 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和甄别,将一切不 合理、不合法的收费坚决取缔;将大部分收费 基金改为税收;将体现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的 收费按市场经济原则转变为经营性收费;对继 续保留下来的各种规费,实行规范化管理。
政治权力
纳税人与公共物品 或服务的收益不发 生具体关系
固定性、强制性、 无偿性
灵活性、适度强 制性、补偿性
收费 行政程序
交换或直接 被收费者与受益存 提供服务 在直接对应关系
(三)我国近时期公共收入的规模概况
近段时期预算内财政收入情况(亿元)
1991年 3149.48 1992年 3483.37 1993年 4348.95 1994年 5218.10 1995年 6242.20
3、公共收入的其他形式 1)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服务 的的费用而扩大货币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 使私人部门的货币购买力下降,而政府部门所能支配 的资源即公共收入增加。实施的途径是财政部门向中 央银行透支或借款。 2)捐赠:指政府为某些特定支出项目融资的情况下,政 府得到的来自国内外个人或组织的捐赠。如政府得到 的用于向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灾民或国内其他生活陷 入困难之中的人们提供救济的特别基金的捐赠等。是 政府公共收入来源的一个很小部分,其作用常常是微 不足道的。

财政支出结构比较

财政支出结构比较

趋势 ↓ ↑ ↑ ↓ ↑
经济建设支出/公共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 公共支出 64.08% 26.56% . . 行政管理支出/公共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 公共支出 社会文教支出/公共支出 社会文教支出 公共支出 国防支出/公共支出 国防支出 公共支出 其他支出/公共支出 其他支出 公共支出 4.71% . 13.1% . 14.96% . 3.16% . 18.73% . 26.83% . 7.37% . 20.51% .
30个国家经济活动服务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30个国家经济活动服务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比 例 国 家 5% 以 下 5% -10% 10% -15% 15% -20% 25% -30% 30% -35% 35% -40% 法国 巴基斯坦、埃及、 巴西、西班牙、澳大利亚、 英 国 、 意 大 利 (1980)、 加 拿 大 、 德 国 、 美 国 肯 尼 亚 、 智 利 、 新 加 坡 、 比 利 时 (1980) 印度、加纳、土耳 其、马来西亚、韩国、瑞典 印度尼西亚、菲律 宾、泰国 赞 比 亚 (1980)、 墨 西 哥 (1980)、 中国
1978-2008年我国财政支出占 年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年我国财政支出来看,公共支出结构会随着不同时期政府 从纵向来看, 职能的变化与政策目标的调整而有所不同。 职能的变化与政策目标的调整而有所不同。 美国 国防支出/公共支出 国防支出 公共支出 1945年 年 2000年 年 趋势 ↓ ↑ ↑ ↑
结构 15.65 14.39 10.87 9.95 7.26 6.72 6.68 6.49 4.40 3.76 3.40 2.32 100.00
比重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比重 (%) 中央 比重 (%) 地方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公共收入规模和构成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政府分配政策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包括: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公共选择、政府规制、最优税收理论和税制设计。

简述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异同。

(p7)答:两者关系: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

公共经济学必然包括财政学的研究内容,二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两者区别:财政学侧重于对政府财政收支形式和过程的研究,尤其是对财政收入予以更多的关注。

公共经济学重视政府财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的研究,并特别强调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分析。

简述公共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答: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何谓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答:市场失灵:是由于现实中市场体制无法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要求,因而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是市场失灵。

政府失败:是描述现实政府与理想政府的差距,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过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的这样一些情况。

(p17)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公共部门与市场组织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数国家都处于混合经济的运行环境中,是市场自发调节和国家干预结合的产物。

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双重压力下,使公共部门和市场组织产生了要有效合作的关系。

而且,公共部门也存在着一般市场主体要解决的“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经济问题。

5、以国有企业为例,如何理解公共部门的基本经济问题?公共部门存在着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政府与市场有效合作从效率的角度讲,政府应提供公共物品,而市场应主要提供私人物品。

非常重要的是,市场展开的前提——产权的明晰和保障,需要通过政府来维护。

同样从效率的角度,政府的干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市场失灵的解决。

但是,一方面,政府自身存在着改进市场失灵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政府在现实中也是有缺陷的。

从公平的角度讲,如果对市场自然形成的分配结果不满意而需要加以再调节的话,必须由政府来进行。

《公共经济学》——公共收入

《公共经济学》——公共收入

税收的构成要素
问题在于,差别比例税率的差别依据是 什么?现在外资企业的税率比国内企业的税 率低。目前的政策问题不是杀富济贫的问题 而是杀贫济富的问题。 累进税率,即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 而提高的税率。具体做法就是:按照数额的 大小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按照从 低到高的顺序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级别越 高,税率也越高。它主要用于所得课税和财
税收的构成要素
6、纳税期限,即纳税人在发生应税义 务后,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期限。不同税 种的纳税期限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实行按 次纳税,有的实行按期纳税。 7、减免税和违章处理。减免税指的是 对税法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给予减轻或者免 除税收负担。违章处理指的是对纳税人违反 税收法规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性措施,它是违 章处理是税收强制性的重要体现。
公共收入的概念
接相应地支付等价的交换物。 从两者的联系来看,私人收入是公共收 入的基础。只有私人收入增加了,公共收入 的增加才有保障。由于公共收入实际上等于 将一部分社会资源由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 门手中,在社会总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两者 往往呈现出一种互为消长的关系。因此,要 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从私人 收入中无限制地收取公共收入。
税收的构成要素
4、计税依据,即所谓的“税基” 。计 税依据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计税金额,如销 售额、所得额等,它主要是从价税的依据; 二是计税数量,即课税对象的体积、面积、 重量等,它是从量税的依据1。 5、纳税环节,即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在 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对于应税 的商品和劳务,税法必须明确规定它应在流 转的哪一个或哪几个环节纳税。
公共收入的概念
如公益性团体的捐赠收入、社会公共团体的 收入、非政府掌握的公共基金收入等。 公共收入与政府收入的不同还包含着一 种理念的转变。“政府收入” 在一般民众 的心中,似乎是国家的事,与自己没有什么 直接的关联;而“公共收入”的提出,则直 截了当地揭示出政府收入只是公共收入的一 个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属于社会公众的收入, 应该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在使用上,

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

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

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分一、近年我国财政收入总体情况(一)近年财政收入规模、增速对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中央财政收入稳固提高,财政收入规模(占GDP比重)仍需扩大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83101.51亿元,完成预算的112.4%,比2009年增加14583.21亿元,增长21.3%,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几年平均增幅基本持平(2005-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分别为19.9%、22.5%、32.4%和19.5%)。

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73210.79亿元,完成预算的112.6%,比2009年增长23.0%,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88.1%。

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

2010年全国非税收入9890.72亿元,完成预算的110.8%,比2009年增长9.9%,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11.9%,比2009年下降1.2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中,中央本级收入(即中央财政收入)42488.47亿元,完成预算的111.6%,比2009年增长18.3%,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51.1%。

地方本级收入40613.04亿元,完成预算的113.2%,比2009年增长24.6%,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48.9%。

地方本级收入加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32341.0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总量72954.13亿元,增长19.3%。

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相当于地方本级支出的43.8%,主要分配给中西部地区,用于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以上是2010年度全国公共财政基本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经济社会仍处于转型期的今天,财政收入仍保持着高速增长,税收收入占到财政收入的近九成,而中央财政收入占到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

1.97年来各年度财政收入(支出)增长情况。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收入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收入
1.纳税人——课税主体 (1)法律上的纳税人 (2)经济上的负税人
2.课税对象 (1) 定义:对什么征税?课税对象的标的物
(客体) (2) 三大对象
收入:所得额,所得税 商品;商品、劳务,流转税 财产:财产的数量,财产税
(3)引申出的基本范畴—— 税源:税款的最终来源 税基:从量税、从价税 税目:具体征收项目
• 《英国大百科全书》认为,“税收是强制和固定地征收以满 足政府开支需要的国家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税收是无偿 的,它不通过交换来取得,这一点与政府其他收入不大相同, 如出售公共财产或发行公债等。税收总是为全体纳税人的福 利而征收,每一个纳税人在不受任何利益支配的情况下承担 了纳税的义务。”
• 布坎南认为,“税收是政府为公共服务而筹集收入的一种正 常途径。如果我们考虑一种‘交换’的财政过程,税收便是 人们取得公共活动利益而支付的‘价格’” 。
二、税收分类——八类分类法 最基本的是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可分为所得课税、财产课税和流转课税。

• 流转税 • 流转税是指以商品交换或提供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
税收。计征流转税的前提条件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其计 税依据是商品销售额、增值额、营业收入等。流转税是各 国的主体税种,在税收总额中占较大比例。其税种主要有: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等。 • 所得税 • 所得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它 主要是在国民收入形成后,对生产经营者的利润和个人的 纯收入发挥调节作用。在我国目前开征的所得税主要包括: 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 税。 • 财产税 • 财产税是指以各种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为征税对象 的税收。它主要对某些财产发挥调节作用。我国开征的财 产税包括:房产税、契税和准备开征的遗产税。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分析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分析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分析摘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本文第一部分依据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目前财政收入的总量,及其占GDP的比重,再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几点政策思路。

第二部分分析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结构,主要从收入形式方面进行分析。

基于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重点分析了税收部分,对几个主要税种的收入增长情况及增长原因进行了分析,体现各税种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程度,由此反映除财政收入的结构情况。

关键字: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结构、税收结构财政收入可以理解为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国民总收入;财政收入又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分配过程,这一过程是财政运行的第一个阶段或第一个环节,在其中形成特定的分配关系或利益关系。

1财政对一个国家的政府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占有了一定规模的财政收入,政府才能实现其职能。

一、财政收入规模分析表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额及各年增长速度1摘自陈共《财政学》(第六版)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总量以较快的速度逐年增长,到目前已经具有了比较大的规模。

2007、2008、2009年财政收入总量分别为52321.78亿元、61330.35亿元、68518.30亿元,2010年更是突破8万亿,达到83080亿元的水平;四年的增长速度依次为32.4%、19.5%、11.7%、21.3%。

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总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且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持续增加。

财政收入规模大小、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慢,是由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但是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这些经济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收入分配体制和价格水平,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课件第七章 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课件第七章 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
我国政府目前有哪些收入形式?以哪种收入 形式为主?公共收入总规模与结构如何?
2020/10/28
第一节 公共收入体系
公共收入体系
无偿收入
有偿收入
预算内收入 预算外收入 货币创造收入
内债净收入
外债净收入
税收收入 其他收入 收费收入
附加收入
基金收入
管理性收入 资源性收入 证照性收入 检验检疫性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 社会保障基金收入
内债:由本国公民持有的政府债券。 外债:由外国公民 持有的本国政府的债券。 内债不存在本国资源向国外转移问题,不
影响国内资源总量。
2020/10/28
(三)公债种类
2. 公债偿还期限角度:公债可划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 长期公债和永久公债。
短期公债:偿还期在1年或1年以内的公债,短期公债的常 见形式是国库券(treasury bills),旨在弥补当年财政赤字, 或解决临时资金周转不灵问题,或为了使公债期限结构合 理化。
2020/10/28
四、公债 (一)概念 公债(public debt):政府向个人、公司企业、
社会事业单位以及他国政府借款而发行的债 券。公债是相对于私债而言的。
2020/10/28
(二)同其他收入形式相比的特点
从债务人(政府)的角度 : (1)自愿性。公债的认购原则上是以购买者自愿承
受为前提,但有时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 (2)有偿性。政府按期还本付息,还本的资金来源
2020/10/28
(三)货币创造间接增加财政收入
1.通胀时期,在累进税制下,名义所得越高, 适用的税率就越高。 →档次爬升(bracket creep)
2. 通胀引起实际资产的名义值增加,对此课 征的税收收入就会增加。→虚拟资本利得 (phantom capital gains)

结构类指标和规模类指标

结构类指标和规模类指标

结构类指标和规模类指标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结构类指标。

结构类指标通常用于描述经济体系中不同部门、行业或产品的相对重要性和比例关系。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经济体系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贸易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比如,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指标可以告诉我们不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帮助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

另外,就业结构指标可以揭示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就业比例,为劳动力市场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规模类指标。

规模类指标通常用于描述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数量和总量。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规模、产出水平、财富分配等方面的特点。

比如,国民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常用的规模类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总价值。

此外,人均收入、总资产、总负债等指标也属于规模类指标的范畴,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经济体系的整体财务状况和财富分配情况。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结构类指标和规模类指标是相辅相成的。

结构类指标可以告诉我们不同部门和行业的相对重要性,而规模类指标则可以告诉我们整体经济的规模大小。

通过综合分析这两
类指标,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一个经济体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经常会同时使用结构类指标和规模类指标来对经济进行深入分析。

这两种指标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的全貌,发现问题、制定政策并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结构类指标和规模类指标在经济研究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公共收入概述

公共收入概述

(二)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公共收入规模受多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如 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结构、分配制度和分 配政策、价格等。 1.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为公共收入分配 提供的对象——社会产品、国内生产总值或国 民收入越多,公共收入总额就越大,公共收入 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就越高。 经济发展水平对公共收入规模的影响是基础性 的、决定性的。
1.公共收入表现形式:因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同而 不同; 2.公共收入基于权力:包括政治管理、公共资产 所有或占有权、公共信用等,其中政治管理权 是核心,这是由政府供给的公共商品的性质所 决定的;
3.公共收入对社会影响:公共收入的规模、构成、 方式等,对利益分配关系、经济主体的行为选 择、商品的供需结构以至经济活动的总量等, 均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三)按收入管理权限分类 按收入管理权限,可将公共收入分为中央公 共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公共收入、地方公 共收入。 按照预算法律和公共管理体制的规定,由中 央政府筹集、安排使用的公共资金为中央公 共收入, 由地方政府筹集、安排使用的公共资金为地 方公共收入,由中央和地方分享的公共资金 为中央和地方共享公共收入。
二、 公共收入的分类
公共收入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为便于对公共 收入进行分析,有必要按一定标准对公共收入 加以分类。
(一)按公共收入的形式分类
一般有税收、公共收费、国有资产收益、债务 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形式。
(二)按收入经济来源分类 有两种方法: 一是以公共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将 财政收入分为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 中外合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或外商独资经济 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 二是以公共收入来源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将公 共收入分为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交通 运输业等收入,也可分为第一产业部门、第二 产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收入等。

第六章 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

第六章 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
口径三和口径四计算出的公共收入都比较窄,不适合进行国际比较。
口径二是一个比较符合国际惯例的指标:(1)预算外收入实质上是财政资金,
只是我国目前的预算管理制度还没有将其全部资金纳入预算管理;(2)社会
保险基金收入虽然目前是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缴款形式筹措的,但这种
“收费”或“缴款”形式完全可以用征税方式取代,这也是许多国家的普遍
缺点: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2019/7/14
公共经济学
10
四、公债
公债(public debt)是政府向个人、公司企业、社会事业单位以
及他国政府借款而发行的债券。公债是相对于私债而言的。
特点: 政府角度:
自愿性。公债的认购原则上是以购买者自愿承受为前提,但有时
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
在以一般性税收为公共服务融资的情况下,纳税与获得服务之间没有直接 联系。
使用费的收入一般用于特定用途,即专费专用,而征税的收入是一般性收
入,用于政府一般性职能的实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使用费是自愿缴纳的;税收则是非自愿的。 使用意图不同:税收这种财政手段的意图是取得一般性收入;使用费的意
图是把所提供的特定物品或服务在相互竞争的使用者之间分配。
币税)。
方式:印刷发行新钞票;向中央银行出售政府债券
这种融资方法也称赤字货币化(deficit monetization)或公债货币化
(public debt monetization)。
原因:(1)可以避免政府债务和税收的不利影响;
(2)引发通货膨胀,增加政府收入(档次爬升;虚拟资本 利得;通货膨胀税);降低 债务实际值,从而减轻政 府债务负担(债务贬值)
三个角度:无偿收入与有偿收入;预算内收入与预

论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的科学化及实现途径

论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的科学化及实现途径

收稿日期:2006-05-15作者简介:谭建立(1956-),男,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闫俊斌(1981-),男,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论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的科学化及实现途径谭建立,闫俊斌(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山西太原080006) 摘 要:通过对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实证分析,可得到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区间范围;通过对中央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级比重情况、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结构情况以及税收收入结构情况的分析,可取得财政收入结构的合理区间范围,以实现我国财政收入运行科学化。

关键词: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结构中图分类号:F81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07(2006)09-0009-04Abstract :Passing really certificate analysis to Chinese scale income and structure of Chinese finance ,we may get the reas on 2able interval scope of financial scale income.Passing analysis to grade proportion condition for central and local general budgetary receipts ,tax revenue and non tax revenue.We may get the reas onable interval scope of financial income structure in order to real 2ize the financial income operation science.K ey Words :Financial Income ;Scale of Financial Income ;S tructure of Financial Income一、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科学化1.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实证分析衡量政府的财政规模,有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之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以一般性税收为公共服务融资的情况下,纳税与获得服务之间没有直接 联系。
▪ 使用费的收入一般用于特定用途,即专费专用,而征税的收入是一般性收
入,用于政府一般性职能的实现。
▪ 从某种程度上说,使用费是自愿缴纳的;税收则是非自愿的。 ▪ 使用意图不同:税收这种财政手段的意图是取得一般性收入;使用费的意
图是把所提供的特定物品或服务在相互竞争的使用者之间分配。
▪ 缺点: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29.11.2020
会计ppt
10
四、公债
▪ 公债(public debt)是政府向个人、公司企业、社会事业单位以
及他国政府借款而发行的债券。公债是相对于私债而言的。
▪ 特点: ▪ 政府角度:
▪ 自愿性。公债的认购原则上是以购买者自愿承受为前提,但有时
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
会计ppt
11
▪ 公债种类
▪ 从地域或来源角度: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简称为内债(internal
debt )和外债(external debt);内债一般不存在本国资源向国外转 移问题,不影响国内资源总量;外债则存在着资源的国内外转 移。
▪ 从偿还期限角度:短期公债(国库券);中期公债;长期公债;
另一种视角: 税收收入和
非税收入
公共收入体系
无偿收入
有偿收入
预算内收入 预算外收入 货币创造收入
内债净收入
外债净收入
税收收入 其他收入 收费收入
附加收入
基金收入
管理性收 资源性收


29.11.2020
证照性收 入
检验检疫性收 入
会计ppt
政府性基金收 入
社会保障基金收入
4
一、税收 二、收费 三、货币创造 四、公债
收费的定位问题
▪ 从市场的角度而言:完善市场定价机制
▪ 收费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1)不能弥补全部成本;(2)不以利润最
大化为目标。
▪ 矫正外部性和垄断,实现资源配置效率;包含价格制度的合理机制、提供
了价格制度的信息来源
▪ 财政的受益原则:提供付费与获得服务之间具有直接联系,而
币税)。
▪ 方式:印刷发行新钞票;向中央银行出售政府债券
▪ 这种融资方法也称赤字货币化(deficit monetization)或公债货币化
(public debt monetization)。
▪ 原因:(1)可以避免政府债务和税收的不利影响;
(2)引发通货膨胀,增加政府收入(档次爬升;虚拟资本 利得;通货膨胀税);降低 债务实际值,从而减轻政 府债务负担(债务贬值)
▪ 有偿性。政府按期还本付息,还本的资金来源在很多情况下是举
借新债,付息的资金来源一般是征税。
▪ 灵活性。政府根据财政状况(有无财政赤字、有多少财政赤字以
及经济建设的资金需要等)灵活确定是否发行公债、发行短期公 债还是中长期公债以及发行多少。
▪ 购买者角度:
▪ 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
29.11.2020
▪ 收费的缺点:(1)定价不准确,抑制资源合理配置;(2)没有考虑支付能力的差异
29.11.2020
会计ppt
8
收费的选择问题
▪ 基本原则:收费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用者容易鉴
别和区分。
▪ 收费和税收之间的选择标准
▪ 若使用费不能统一征收选择税收(燃油税) ▪ 使用费与税收所遵循的公平标准不同。如果以受益原则衡量公
第六章 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
29.11.2020
会计ppt
1
本章引言
▪ 研究背景
▪ 政府手段包括支出和收入 ▪ 收入两个问题:(1)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概述;(2)税收
(主要侧重于基本原理与制度)
▪ 核心问题
▪ 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总体视角和单一视角
▪ 研究思路
▪ 公共收入体系概述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总体视角分析税收和
▪ 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 强制性:政府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征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征税权力或许是政府强制权力的最明显的表现。
▪ 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
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这种无偿性,不仅相对于私人交易 而言,也与其他政府收入形式不同。
平,那么,使用费是更为适当的财政手段。如果以支付能力衡 量公平,那么,税收是更为合适的手段。
▪ 若使用费管理和征收成本太高选择税收 ▪ 收费不能加重社会的经济负担 ▪ 为特定项目或部门筹措资金时(特别在财政调整时期)收费
29.11.2020
会计ppt
9
三、货币创造
▪ 货币创造(money creation)也是政府筹措收入的一种重要渠道(铸
▪ 固定性: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课征标准。
29.11.2020
会计ppt
6
二、收费
▪ 也称为使用费(user charge),是政府对特定服
务或特许权收取的价格,用于支付提供这些服务 的全部或部分成本
▪ 主要收费形式有行政性收费和事业性收费
▪ 行政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
29.11.2020
会计ppt
5
一、税收
▪ 经济学家一般这样定义税收:税收是个人和企业不能等价交换商品
和服务而向政府的非自愿支付。
▪ 税收是国家机器存在及政府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其重要的筹资
手段;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政府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工 具;税收体现了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性质取决于经济体制和 国家的性质。
主管部门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在履行或代行政府 职能过程中,依照法律、法规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向 单位和个人收取的费用。
▪ 事业性收费是指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特定服务,依照
国家法律、法规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向服务对象收取 的补偿性费用。
▪ 两个问题:收费的定位问题和选择问题
29.11.2020
会计ppt
7
永久公债(可随时变现)。
▪ 从是否可买卖角度:可交易债券和不可交易债券
▪ 从发行主体角度:中央政府公债(国债)和地方政府公债(吉
林省2004年底逾期债务达31.1亿元)。
29.11.2020
公债单一视角分析
▪ 技术路线
29.11.2020
会计ppt
2
公共收入体系概述
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
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总体视角
(总体概述)
税收和公债规模:单一视角




税收原理
基本理论
税收
经济影响
制度层面
税收制度 税制改革
29.11.2020
会计ppt
面 到 点 的 分 析
3
第一节 公共收入体系
这是一种划 分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