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民爱物说”的生态学意义

合集下载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摘要】在《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这篇文章中,引言部分将简要介绍孟子对于人与物的关系的看法,以及儒家思想在生态观中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孟子的“仁民爱物说”和儒家对于生态的理念,探讨如何通过仁爱之心来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在结论中将总结孟子的理论对于当代生态问题的启示,以及儒家思想在塑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孟子对于生态观的贡献,以及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孟子、仁民爱物说、儒家、生态观、引言、结论。

1. 引言1.1 引言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其中孟子的“仁民爱物说”更是儒家生态观的重要体现。

在孟子看来,人类应当以仁心对待他人,爱护万物,以实践仁爱之心来建立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这一理念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更提倡了人类对待自然的尊重和珍惜。

通过孟子“仁民爱物说”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儒家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呵护,以及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在当今社会,这一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我们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基础。

深入探讨儒家的生态观对于推动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孟子的“仁民爱物说”孟子认为人们本性善良,是天地间最有价值的存在,应当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到了“仁民爱物”这一观念,强调人们应当尊重他人,关爱万物。

孟子认为,人应当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尊重自然界的万物。

在孟子看来,人类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

他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孟子主张“仁政”,即以仁义来治理国家,通过仁爱之心来管理社会。

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张平衡发展,避免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环境,追求永续发展。

孟子的“仁民爱物说”体现了儒家的生态观,强调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孟子的生态和谐意识及其历史启示

孟子的生态和谐意识及其历史启示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0年第5期第34卷(总第161期)№5,2010Vol.34General,№161孟子的生态和谐意识及其历史启示魏玉东(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04)[摘要]著名思想家孟子的生态和谐思想的核心命题是“仁民爱物”,把“仁民”和“爱物”联系在一起,从大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们对待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天地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

孟子的生态和谐意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孟子;生态;和谐意识[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10)05-0125-02[收稿日期]2010-04-22[作者简介]魏玉东(1974-),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工程学院副教授,东北大学科技哲学博士研究生。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

他的性善论、修身论以及王道仁政学说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孟子从构建王道政治、和谐社会的高度和全局出发,全面地、系统地提出了“修身养性”[1]224的身心和谐;“亲亲敬长”[1]230的家庭和谐;“仁者爱人”[1]149的人际和谐;“保民而王”[1]10的政治和谐等闪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孟子在注重社会和谐的同时,还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出“仁民爱物”的生态和谐思想,并且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同建设王道政治、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认为这是实现王道政治社会理想的重要物质条件。

这些闪光的思想,对我们有着重要的生活启示。

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出发点。

孟子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秩序中的一个存在,自然本身是一个生命体,所有的存在互相依存而成为一个整体。

浅析“仁爱万物”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浅析“仁爱万物”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浅析“仁爱万物”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摘要:“仁爱万物”是以尊重生命为基础,目的是促进生命的生存与发展。

而“仁爱”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与生态文明是一致的。

本文在解释“仁爱万物”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仁爱万物”的制度规范,从而说明“仁爱万物”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仁爱万物,尊重生命,生态文明一、“仁爱万物”的内涵儒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说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人的“仁爱”本性正是践行“天人合一”的伦理实践。

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着人类的真、善、美。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人的“仁爱”本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仁爱”这个意义上,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老子提出“水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第八章),老子希望人们学习水的慈善品德,做到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希望人们有包容万物的慈爱胸怀。

“仁爱万物”是儒家善待自然、热爱生命的根本价值观的体现,尊重、理解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这就是儒家“仁爱”精神的内涵。

正如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即孟子主张人要通过道德实践,达到仁爱万物的目的,从而实现“天人合一”。

“仁爱万物”作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其目的是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强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仁爱万物”以尊重生命为基础,以重视生命的价值为逻辑出发点,从而促进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

二.“仁爱万物”的制度规范孟子认为对自然资源“取之以时”,可以使自然资源“不可胜用”;荀子提出“谨其时禁”,就是使老百姓“有余用”;朱熹认为“取之以时,用之有节”,对待自然万物保持“仁爱”之心;《吕氏春秋》提出要“以时禁发”、“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胜用食”、“不可胜用”之目的。

(一)重视生态民主制度充分重视生态民主制度建设,民主是生态政治的基础,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政治的生态化。

享有环境民主的公民通过有效的途径发挥对环境决策的影响,把自己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通过国家意志表现出来,使公民能够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孟子的生态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的生态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语言、政治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这篇文章是从仁爱的角度去探讨生态社会和生态理论。

孟子提出的“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命题,从其性善论来分析包含着“有仁爱之心的民众才会去爱护万物”的思想。

大家知道,这一命题提出于如下文字之中——孟子曰:“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仁。

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这里孟子严格区分了“爱”“仁”“亲”三种美德,体现了孟子仁爱有差等的思想。

“爱”“仁”“亲”三者皆是一种爱心,但爱及的对象是截然不同的,是有差等的。

“仁民而爱物”命题还揭示了“功至于百姓”(仁民)要与“恩足以及禽兽”(爱物)相统一的生态伦理思想。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一次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对齐宣王说:“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意即如今大王您的好心好意足以使禽兽沾光,却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这是为什么呢?)言下之意,孟子是主张推恩爱物必须与仁爱百姓相统一,不能顾此失彼的。

他说:“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古代的圣贤(指尧舜汤文王周公等)之所以大大地超越了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他们善于推行其好的行为罢了。

为了更好地做到“仁民而爱物”,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描绘出一幅天下老少和睦相处的美好景象。

这种人间“仁民”的盛景再加之以推恩万物的“爱物”盛景就构成了孟子理想的儒家生态社会。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理想的儒家生态社会——“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中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摘要】孟子的“仁民爱物说”体现了儒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

儒家思想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倡生态伦理,倡导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孟子及儒家思想对现代生态观提供了重要启示,其生态观具有普世价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的生态观不仅有助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更有助于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值得我们借鉴和传承。

【关键词】孟子、仁民爱物说、儒家、生态观、人与自然关系、环境保护、生态伦理、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现代生态观、普世价值、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

1. 引言1.1 介绍孟子的“仁民爱物说”孟子的“仁民爱物说”是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思想。

孟子认为,人应该尊重天地万物,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万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孟子》中,他曾说:“故物与我立,而后成和。

”意思是说,人只有与天地万物和睦相处,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完美。

孟子提倡“仁民爱物”,所谓“仁民”,即对人类的仁爱,要善待人民,关爱社会。

而“爱物”,则是对自然界的爱护,要珍惜和保护环境。

孟子认为,人类应该担当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不要破坏生态平衡,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体责任,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

通过“仁民爱物”之道,孟子展现了其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念。

1.2 概述儒家的生态观概述儒家的生态观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念入手。

儒家文化强调“仁”的价值,认为“仁者爱人”,“爱物”,即对人与物的关怀和尊重,这种关怀和尊重不仅包括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儒家认为人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在儒家的生态观中,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儒家的人类中心论及其生态学意义

儒家的人类中心论及其生态学意义

儒家的人类中心论及其生态学意义——兼与西方人类中心论比较白奚内容提要: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其本质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但它不是以利益为中心的,而是以道义为中心的,这构成了其与西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重要区别。

从孔子开始,经过孟子,到宋明理学家,这种以道义为中心的人类中心论形成了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是儒家对待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的主流方式,它视万物为与人类同源、同构、同体,要求人类将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怀扩展到对待自然万物,把仁爱万物作为道德的最终完成和最高境界。

“人者天地之心”是儒家人类中心论的核心命题,依据这种观念,人类在为自己确立了“天地之心”的价值定位的同时,不是拥有了主宰万物的权力,而是主动承担起了自然万物的“主持者”、守护者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道义类型的人类中心观念,在中国漫长的农业文明史上发挥了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作用,它可以为我们突破和超越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一种不可多得的传统思想资源,对于当今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类中心论道义利益天地之心生态学由于无节制地扩X物质欲望而不择手段,片面地追求发展速度和短期的经济效益而不计代价和后果,人类正在吞咽自己酿造的苦酒。

当前,疫病的流行、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的匮乏,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和生活质量以及子孙后代的生计,迫使人们从根源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宇宙自然中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

在此情形下,人类中心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人类中心论是西方文化的传统立场,它主X将人与自然两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注重探索自然的奥秘并进而征服自然,缺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在这种哲学观念主导下,人们习惯于认为自己是自然的立法者而凌驾于自然之上,把自然万物当成人类取之不尽的资源库,把征服自然看作是自己最大的乐趣和成就,通过榨取自然的手段实现人类利益的最大化。

这样的人类中心论,是导致生态环境上灾难性后果的认识根源,必须进行认真的反思。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如果说,在孔子学说中,天还保留着神秘性的一面,人对天有一种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表现了一种宗教精神;那么,在孟子学说中,天被进一步自然化了,同时,其价值意义却又更加突显了。

这种发展的趋势是很明显的。

孟子上距孔子只有一百多年,他的最大愿望是“学孔子”,即以继承孔子的事业为己任;他确实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作出了重要发展。

这就引出了现代人常常争论的一个问题,即所谓存在与价值,即自然之天与义理之天究竟有没有矛盾的问题。

其实,在孟子那里,这样的“矛盾”是不存在的。

因为孟子所理解的天,既是自然界,却又不是纯粹科学意义上的自然界,它不是受机械因果律所支配的物理世界,而是不断创造生命的有机的自然界,它本身就是永无停息的生命过程。

因此,天即自然界有一种生命的目的性,并通过人的生命活动而实现出来,这就是孟子的天人之学。

问题还不在于从事实判断中能否得出价值判断的问题,因为“事实”与“价值”是否矛盾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以二者的区别为前提的,是二分法的思维方法。

按照这种思维方法,自然界只是存在而无价值,只有人才创造了价值,才有资格谈论价值。

孟子却承认自然界不仅有价值,而且有“内在价值”,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与人的生命又是不能分开的,因此,人与自然界是一种内在的统一关系,而不仅仅是外部的依存关系。

当孟子对天命作出“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以下只注篇名)这样的解释,是将自然与人、存在与价值联系在一起说的,“莫之为”、“莫之致”即是自然,它有先在性、本原性,也有存在性;“为”与“至”却是具有价值意义的生命创造活动,正是这种生命创造使存在具有价值意义,其价值的承担者当然是人。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及“存心养性事天”之学就是建立在这一前提之上的,不只是现代人所说的所谓主体性问题。

我不想过多地讨论孟子关于天的学说,我想通过孟子关于具体问题的讨论以表现其基本的哲学观念:生态伦理的观念。

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三)

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三)

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三)作者:王杰来源:《月读》2021年第10期中国的先民一直都在思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儒家主张的“仁民爱物”与“民胞物与”指引着人们遵从本心,将仁爱贯注于天地万物之中;道家主张的无为洒脱与飘逸豁达,使人与自然的感情相互交融。

可见,在中国文化中,不论儒家、道家,还是哲学、文学和艺术,都提倡融入自然,崇尚自然,热爱山水;都把天地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而已。

自古以来,人类始终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关爱与亲近,把大自然看作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和共鸣的有情宇宙,看作乐山乐水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结合,看作一种高尚的精神洗礼。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绿水青山,苍松翠柏,摩崖荟萃,云雾缭绕,笛声悠悠,琴声瑟瑟,松振滔滔,水声潺潺,这样的自然景观何其美哉!人的情感与自然美景交融碰撞,山水草木、河流湖泊也随之灵动起来,一幅幅优美怡人的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这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表现在仁者智者的山水之乐上,二是表现在对自然万物的崇拜上,三是表现在建筑中对大自然的应和上,四是表现在诗词歌赋对自然之美的咏颂上。

我们先说仁者智者的山水之乐。

仁者就是有道德的人,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

笔者从历史中撷取几个人物片段,看看古人是怎样徜徉寄情于山水之乐的。

《论语·雍也》中最早记载了仁者智者乐山乐水的思想。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这里的“知”,同“智”,意思是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孔子把培养仁者智者“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与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孔子的生活观。

有一次,孔子对他的几个学生说,你们都谈谈各自的理想吧。

子路第一个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国的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论孟子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论孟子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第 卷 第 期 年 月河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论孟子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蒲 沿 洲(兰州大学 中文系,甘肃 兰州 )摘 要: 先秦丰富的思想文化中充满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之思。

孟子的思想言论中亦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环境观念和意识。

阐释和借鉴《孟子》中爱护物产、保护环境及其协调天人关系的思想观念,对重塑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孟子;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孟子曾周游列国,不辞辛劳地向诸侯国君游 说实行他的仁政。

但由于当时时代环境的特殊, 没有一个君主能够真正推行他那一套“迂远而阔于事情”[ ]( )的方案,只能成了美好的理想。

其有关的思想言论被完整、系统地保存在《孟子》一 书中。

书中包含的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在今天 仍能给我们深刻的启发。

本文拟通过透视《孟子》 的有关话语,洞察和发掘那些有关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观念,以现代生态环境保护和中国生态学[ ]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从新的角度来探究那些 被“叙述”遮蔽了的东西,重新诠释它蕴含的光辉 思想内涵,从而寻求对当代生态环境保护有益的 启示。

一、自然环境变迁的思想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战国中期,当时的诸 子各派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大多都注重探讨人 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并以此作为他们学说的根据, 因而对社会变迁的阐述,成了百家争鸣的一个重 要领域。

孟子为了宣传儒家的学说,亦曾借鉴历 史经验和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不同时代社会 的变迁作了若干论述和考察,表现出较为丰富的 社会变迁思想,其中首要的是他有关自然环境变 迁的思想观念。

孟子在描绘尧、舜、禹时代的社会状况时,曾 涉及和阐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情况。

他说:“当尧 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 ](《藤文公上》)这 一描述,大 体上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状 况。

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孟子认为,人要成为“仁”就要做有德性的主体,要 爱惜自然万物,要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相处。孟子认为就 “仁”而言,禽兽之类的自然万物本身是无所谓“仁” 的,它们是没有人的道德情感、道德本心的,但却是有生 命的,是一个个生命体。因此,从生命意义上说,人与禽 兽之类的自然物时平等的,应当受到尊重与关怀。
“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开采山林按照树木生长的规律,按照时节来行 事,这样才能使百姓富足,才能做到仁民爱物。
孟子强调 “不违农时”,“勿夺其时”, (《孟子·梁惠王上》只有尊重作物的生长规律, 对自然万物取用有度,不过分的掠取,才能保证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要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 观念,对整个自然界给予充分的道德承认和道德 关怀,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大学 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呢?倡导时尚生活 理念,増强低碳环保意识。告別不文明陋习,养 成良好行为习惯。把行动放到第一位脚踏实地实 事求是、切实做出行动,才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尽 一份微薄之力。
“仁民爱物”----《孟子·尽心上》 “君子之于物也,爱人而弗仁;于民也,仁 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就是既要仁爱百姓,又要爱惜自然万物。
“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孟子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亲 近和热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可 能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由人及 物去爱惜和爱护世间万物。 孟子 将仁爱思想推行至自然万物,倡 导对自然资源进行养护。
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 ---“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如今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 理念深入人心。
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

从“仁民爱物”到“民胞物与”——儒家仁爱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

从“仁民爱物”到“民胞物与”——儒家仁爱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
贴切地描绘出这种情感发动时的具体感受它是比外在身体器官之伤痛更严重的痛苦是高于优先于外在身体感官伤痛的内在良心的伤痛这样的伤痛可以引申到我们在面对人类对万物造成伤害时良心的刺痛和对于万物规律和自然生命遭到违背和破坏的惋惜只有这样的情感才可以称作仁之端也成为成就仁的基础
晋 阳学刊 2018年第 5期
关 系具 有 积 极 的借 鉴 意 义 。
关键词 :儒家;仁爱思想;生态伦理
中图分类号 :B8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987(2018)O5—0094—05
在 中国古代 ,儒 家思 想作 为 一种 长 期 的 主流价 值 观念 占据 着 核心 地 位 ,产 生着 极 为广 泛 的作 用 和 影 响 。在 生态 环境 不 断恶 化 、演变 为全 球性 问题 的今 天 ,人类 应 当为 近百 年来 人 类 和大 自然 之 间 的关 系 定位展开一个深刻的反省 ,而寻求一种恰 当适用 的 生态 伦理 思 想 已经成 为 解答 问题 的钥 匙 。这 就需 要 学 者们 对 于 以“仁 爱 ”为 核 心 的儒 家 思 想 进 行 演绎 , 深 入挖 掘其 中包 含 的生 态 伦理 层 面 的 内涵 ,找 准定 位 ,把握意蕴 ,并从专业角度重新审视人类 中心主 义 、自然 的内在价值和 自我价值观念等 。
理 思想逻辑。这种思想 以仁爱为核心 ,以“民胞物与”为基础 ,以“生生之德”为导 向,以“天人合一”为 目标 ,将仁爱之心 自
内而外层层推扩 ,最终升华为万物之爱。为确保 自身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获得永续发展 的可能性,人类必须与 自然休
戚与共 。这人 与 自然的真正统一 ,也对重新反 思和处理人与 自然的
可 以被提升为一种情感性 的道德能力 ,超越 于儒家 的时代 去对 新 的 问题有 所 指导 。

试论“仁民而爱物”——孟子生态伦理思想新探(一)

试论“仁民而爱物”——孟子生态伦理思想新探(一)

试论“仁民而爱物”——孟子生态伦理思想新探(一)论文关键词:性善论时养制用生态爱护生态审美论文摘要:孟子充分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非常关心自然环境,并在此基拙上表达了“爱物”、“时养”和“制用”的生态爱护情怀,倡导“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生态责任意识,追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审美情趣。

我国古代思想家盂子的“性善论”主张、“仁政”和“王道”的政治学说以及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实,孟子的思想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体现为“爱物”、“时养”和“制用”的生态爱护情怀、“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生态责任意识,以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审美情趣。

一、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生成1.理论前提一一“性善论”。

“性善论”是盂子思想的理论根基,也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逻辑起点。

孟子以水性来比喻人性,肯定人有先验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四类“善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人的“善端”是人类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正是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善”的本性,任何人看到“孺子将人于井”,都会产生担心害怕和怜悯别人的同情心理。

“善”的本性使人不仅拥有道德情感,而且能够“扩充”其道德情感,既施之于人类,又施之于动物,从而以同情心对待动物,以善心对待万物,做到“仁民而爱物”。

2.哲学基础—生态内在价值。

在孟子看来,不仅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且万物都是有价值的。

禽兽虽然没有人的道德情感,但是同样是有生命的。

从生命的尊严来看,人与禽兽是平等的。

禽兽作为天地之一“物”,应当存在于仁的范围之内,受到尊重和关怀。

《孟子》中的生态伦理文化

《孟子》中的生态伦理文化

《孟子》中的生态伦理文化《孟子》中的生态伦理文化是建立在孟子对人伦的认识和建构上,主要内容包括尊重自然,仁人爱物,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尽心知性以事天,人与自然的斗争及人对自然的改造。

《孟子》一书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伦理文化,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态平衡和生态保护也是有极大裨益的。

标签:《孟子》;生态伦理文化;人与自然先秦时期,儒家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认为自然本身是一个存在体,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秩序中的一个存在,人与自然环境相依相生,并把这种状态概括为天人合一。

《孟子》一书正是建立在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哲学观上,突破了原有的家庭与社会伦理思想范畴,由人自身拓展到自然生态,把万物当成人类的朋友,把人的道德规范推及到对待生物的道德问题上,形成了其独特的生态伦理文化。

一、尊重自然,仁人爱物先秦儒家天佑人人仰天天人浑然一体的哲学理念决定了其爱天爱人也必然爱物的生态伦理伦理意识,并且这种意识常常是由人自身推及与物的。

《孟子》以仁义为其全部思想的核心,但孟子在“仁民”的同时,也把道德范畴推及到自然界的生命万物,这就是——“爱物”。

孟子极力主张仁,并以珍爱生物作比较,劝谏君主应该仁民爱物。

《尽心上》:“君子之于物,爱之而弗仁;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对生物的怜悯还表现在《梁惠王上》:“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句话虽然有些形而上,但其对于生态保护的启蒙之功还是不可抹杀的。

孟子主张性善论,其性善论的普遍原则不仅是人也可用于物。

《告子上》:“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表现出孟子对生态的人文关怀,给中国古代珍爱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以深远的影响。

正是这种来自先秦的朴素对生物的同情同怀之心和推人及物的感通,才激发了人们爱人类就也应关爱万物的情感动力,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生态伦理文化。

《梁惠王上》则描绘了人类应居住的理想生活境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其肉矣”。

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一)

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一)

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一)作者:王杰来源:《月读》2021年第08期“仁民爱物”这句话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简称,这个蕴含深厚生态伦理意韵的命题,是由战国中期思想家孟子提出来的。

它的意思是,由亲爱亲人推及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推及爱惜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人类应该把天生之万物看成“物”“我”一体,将仁爱之精神和情感贯注于天地万物,给予它们尊重与关怀。

“民胞物与”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简称,是北宋思想家张载在《西铭》中提出来的。

意思是说,天地间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兄弟姊妹;宇宙万物,所有有生命和无生命的都是我的朋友。

仁民爱物、民胞物与所表明的是每一个人对待他人、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缤纷多彩的自然界、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热爱人类,爱护万物,从而实现万物共生,和谐发展。

西方哲学主张天人二分,尤其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兴起和发展,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主张戡天役物,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

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来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和极度膨胀的自我意识“为自然立法”,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处于严重的敌对状态。

人类所到之处,山低头,水让路,人们可以呼风唤雨,改天换地,人们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自豪。

工业革命以后,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变得更加为所欲为,生态破坏的程度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严重,自然界的各种能源随之大量消耗。

加拿大生态文学家法利·莫厄特在他的长篇纪实作品《鹿之民》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悲壮的故事。

世世代代居住在加拿大北部腹地的伊哈尔缪特人,是因纽特人的一个部族,他们的衣食住行全都依赖北美驯鹿,因而有了“鹿之民”的称号。

19世纪末,他们还有两千多人,而到20世纪中期,却仅剩40余人,其他人全部“消失”了,为什么会这样?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的起因是“文明”社会里的商人,他们为了商业目的,把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武器输入到伊哈尔缪特人的家乡。

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八)

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八)

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八)作者:王杰来源:《月读》2022年第03期古人十分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中国古代环境法规的具体保护对象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上一期我们讲了古人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本期将从生态资源、城市建设、矿产资源三方面入手,谈谈古人的环保理念。

中国哲学不但主张人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还把它上升到制度化管理的高度。

这是因为土地、水源、花草树木、鱼鳖鸟兽等,与人类一样,都需要保养发育繁衍,需要休养生息。

因此,为了避免灾难的降临,古人为天地生养化育万物提供法律上的保护,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优良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才是深谋远虑的大智慧。

反之,人们若只图一时之快而不择手段,不留后路,则必将后患无穷。

管子为了富国曾立法五条,这五条中的第一条就是:“山泽救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

”这里的“救”是防止的意思。

试想,如果不严加防范而发生火灾,山林植被就会毁于一旦,林木烧光了,植被没有了,鸟兽绝迹了,水土流失了,甚至连气候也变了,那么人类的生存就会面临很大问题,更别说富国了!《国语·鲁语上》记载了一个“里革断罟匡君”的故事。

鲁宣公在夏天鱼类繁殖的季节到泗水撒网捕鱼,太史里革看到后,就把鲁宣公捕鱼的网割断,并理直气壮地说:“按照古训,在鸟兽鱼类生育繁殖的时节,禁止张网捕猎,不能砍伐嫩枝,连捕虫都要留下虫卵和幼虫。

现在鱼类正在产子,您反而下网捕捞,这是贪得无厌!”里革让宣公根据“古训”,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不应该在鱼类生长繁殖的季节用网捕捞。

宣公认为里革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不再张网捕鱼,并把这张“有意义的网”保存起来,以示警诫。

这说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懂得要合理、适度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俯拾皆是。

《礼记·祭义》记载,曾子说:“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

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六)

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六)

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六)作者:王杰来源:《月读》2022年第01期中国古代先民很早就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认为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就必须加以合理保护,反对过度开发和浪费,尤其是不能肆意破坏。

而且为了唤起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历代文人骚客还创作了大量歌咏自然之美的优秀诗篇。

那么,在中国哲学的生态智慧中,是如何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呢?有没有具体的保护措施呢?其实,古代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二是制度层面。

也就是说,既有一般的指导思想,又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中国哲学不但主张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大自然,而且还倡导自觉养护善待自然生态和资源,以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比如《史记》记载说,黄帝教导大家要“节用水火材物”,帝喾也教导百姓“取地之材而节用之”。

古代思想家普遍认为,由于“天行有常”,自然气候的变化相对稳定,因此在其影响下,万物的生长规律都有季节性。

人们应当按照季节规律来从事劳作,在生物的生长期不得破坏山林川泽,不得驱赶伤害鸟兽鱼虫等。

为此,历代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封山育林、禁止过分捕捞的措施,这就是“屠钓之禁”。

古代统治者下令,全国在某一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不得屠宰牲畜、采捕鱼鳖、弹射飞鸟,等等。

据《逸周书·大聚篇》记载,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大禹时代,就已经有了“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澤不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规定,春季实行“山禁”,夏季实行“休渔”,既保护了环境,也保证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从大禹时期开始人们就已经有了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

《尚书·大禹谟》里有这样一句话:“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意思是,在处理疑难案件时,宁可宽大一些不依常法,也不要错杀无辜。

据说这是夏朝时使用的刑法原则,说明在上古时期人们就产生了朴素的爱惜人和动物生命的意识。

“网开三面”的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仁民”:博施爱于众·“爱物”:“无物不长”

“仁民”:博施爱于众·“爱物”:“无物不长”
只有“厚德载物”,才能天人合一。
只有切实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人类才能够生存下去。
在人类尚处于初始的开发和文明创造阶段,孟子就提出了如此明确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这无疑是他的伟大之处。
孟子把人与自然看成了一个相生相依,和谐相处的整体。他主张农耕与林木的砍伐以及鱼类的捕捞都要适时适度,才能不可胜用。老百姓的生活因之才有保障。否则,若违农时,必歉收,粮食不够吃;若乱砍滥伐,林木就会减少;若不受限制地捕鱼,鱼就会越来越少,所以,必须把பைடு நூலகம்好这个度才行。
这样的悲剧,向前推若干年,就是我们今天一些地方的现状;向后推若干年,就是孟子时代牛山悲剧的重现。
我们为何总要一次次重复犯前人的错误,而不从中吸取教训呢?
在走上工业化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种种生态问题,诸如可耕地减少,森林锐减,不少鱼种濒临灭绝,动物惨遭滥捕滥杀,环境污染,水资源枯竭,“气候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加快等,很多在孟子时代已经出现了,很多孟子都提出来了,但为何几千年愈演愈烈呢?为何几千年对大自然的索取不知还是不愿有度呢?
“爱物”是爱自然生态环境,与“亲亲”和“仁民”的人文生态环境的对应点,也就是“仁爱”。
在孟子看来,爱护生态环境与爱自己的亲人及天下所有的人同等重要。
“取物不尽物”,“取物以顺时”,人的生活需求来源于自然,就不能采取“竭泽而渔”和“杀鸡取卵”的方式劫掠,而要取之有度,取之有时,这是孟子等先贤共同的主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章句上)把对自己老人的孝敬推恩到别人的老人,把对自己孩子的宠爱推恩到别人的孩子,天下的治理就像手掌运用一样有把握。“仁民”还不能做到吗?
由己推人,己仁则人仁。只要己身修行为仁,就能推恩于人。
由人推己,人不仁则己不仁。己身己不仁,又如何推恩于人?

生态美学视域下《孟子》的人格美思想

生态美学视域下《孟子》的人格美思想

生态美学视域下《孟子》的人格美思想《孟子》人格美思想以“仁”为理论基础,步步深入,构建了结构完整的修身体系,并蕴藏着深厚的生态美学思想。

人格美从强调自我内在修养出发,进一步发展为“亲亲”“仁民”“爱物”,完成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者间和谐整一的生态观念的过渡,论证了四者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浑然一体的关系。

指出人与世界万物(包括自身)应建立起一种生命的共感,以达到一种和谐、平衡、共存的狀态。

标签:生态美学;《孟子》;人格美一、生态美学与《孟子》人格美内涵阐释《文史哲百科辞典》对人格做出这样的解释:人格解释为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统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

即个人以自我本体为基础,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达到与外部世界和谐统一。

那什么样的人格才能称之为美呢?《孟子·尽心下》记载:充实之谓美。

《孟子》指出“美”是“充实”,就是把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扩充到人的容貌形色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而“亲亲”“仁民”“爱物”,即通过“推己及物”的思维方式,对其他生命进行同性体察,为人类尊重他物提供情感动力,以确立人与世间万物共生共存的心理基础,将人文关怀与生态关爱密切地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人与内部生命系统、人与外部生命系统的和谐共存。

二、人格美思想中个体生命系统的和谐《孟子》人格美思想透露出个体生命系统内部应保持一种和谐状态的主张(即人与自身的和谐),这个主张根植于孟子的“仁义”思想。

《孟子·离娄下》记载: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可见,“仁”是达到自我内在精神上生态性平衡的关键。

《孟子》将“仁义”内化为人的生态本性,表明了《孟子》注重道德的内在价值,强调自我内在修养的模式及方式,本文将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反求诸己”两方面来探析这种内在道德修养中所蕴藏的生态美学思想。

(一)自我内在修养的发展过程“浩然之气”是《孟子》独创的名词,在其中,孟子描述了自己精神修养的发展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仁民爱物说”的生态学意义
2007-03-22中国文化传媒网
“仁民爱物”是孟子的广义伦理学,也是生态伦理学。

孟子的生态观是包括家庭、社会、自然在内的广义生态观,其核心是仁爱。

孟子的这种思想,对于化解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社会难题和生态难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人禽之辨”的三层含义
众所周知,孟子有著名的“人禽之辨”,其目的是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即人有道德性而动物没有。

但是,区分之后又怎样呢?是不是说,人比动物更高贵、更优越,因而可以而且应当对动物施暴呢?或者说,只有人有价值,而动物没有自身的价值,如果有价值的话,只是对人有使用价值呢?人们常常只看到孟子对人与动物的区分,却看不到或忽视了孟子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区分。

其实,后一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只有“几希”,即很微小的那么一点点。

正因为如此,一般人才容易丢弃,而只有“君子”才能保存。

这至少能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是说明,人与动物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有区别,而是正相反,二者有许多共同性。

人与动物有生命的联系或延续性,决不可将人类看做与自然界的动物毫无关系的另一类高贵而特殊的“精灵”。

但是,有些哲学家和宗教神学家(西方)却正是这样看的。

他们认为,人不是自然界的产物(由进化而来),也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是特殊智能(变相的上帝)“设计”的。

无论是过去的“上帝造人说”,还是现在的“智能设计说”,都割断了人与自然的生命联系,割断了人与其他动物的生命联系。

孟子却正好相反,认为人与动物有很多共同之处,区别只有那么一点点。

指出这一点非常重要,它能说明孟子何以要提出“爱物”之说。

第二是说明,人与动物的这一点点区别是重要的,或者说是本质性的。

正是这一点区别,使人成为与动物不同的“类”,但这是“类”中之“类”,即小类而不是大类。

人这一“类”对于大类而言是特殊性,对于同类而言则有共同性,对于别一类而言则表现出相异性。

因此孟子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

”圣人与我是同类,说明圣人是人而不是神,这就与那种将圣人视为神的观点区分开来;而“犬马与我不同类”的说法,则将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性显示出来了,同时也就引出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第三是说明,人与动物的这点区别是先天的,或先验的,但关键在于后天的“存”与“放”,并由此而分出“君子”与“庶民”。

这里的“君子”与“庶民”完全是从人格修养上说的,并不涵有对“庶民”的先天性的歧视,但是,却隐含着对“君子”的责任和义务的期待。

孟子举出他理想中的圣人舜,说明其能“明于庶物”,即明白而通达事物之性,“察于人伦”,即体验而察识人类的伦理,就是证明这一点的。

理想中的圣人,能出自内在本性去实行仁义,而不是将仁义变成工具或手段,这说明“行”本身就是目的,不是为了达到别的什么目的。

同样的道理,“由仁义行”不仅仅限于家庭、社会的范围之内,而是包括自然界万物在内的普遍的伦理行为。

这正是孟子为什么要区分人与动物的真正目的。

“仁”的本质是“爱”
仁的本质是爱,这是孔子以来关于仁的根本思想。

仁本来是人的最高德性,既是天赋的,又是内在的,天人之间本来就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二元式的外在关系。

但是,当仁实现出来的时候,就与外物(包括人与物)发生了关系,变成一种伦理,这就是“德性伦理”。

孔子说,仁者“爱人”。

孔子首先着眼于人与人的关系;但是,孔子已经有“爱物”的思想,孟子的发展就在于,明确地提出了“爱物”之说,因而建立了哲学生态学。

孟子认为,仁是人的普遍德性。

“仁也者,人也。

合而言之,道也。

”用仁来解释人,说明仁是人的本质规定,也就是人之所以异于动物的本质所在。

仁与人合起来便是道,说明人除了仁,还有其他规定,其中便包括动物性。

这个“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也是《中庸》所谓“率性之谓道”之道,其实现便是普遍的爱。

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界的万物,都在所爱的范围之内。

但是,这种爱又是有差别的,爱父母甚于爱其他人,爱人又甚于爱物。

但是,虽有差别,却又是同一个仁的不同应用。

这是可能的吗?按照孟子的思想,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很自然的。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提出“亲亲”、“仁民”、“爱物”的差别,就是根据仁的对象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具体差别;但是,仁是爱这一本质并无不同。

在孟子看来,这种区别是一个“自然原则”,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之处。

这种区别,出于人类情感的自然发展。

仁不是别的,就是恻隐之心、不忍之心的“扩充”。

恻隐之心是对生命的同情、爱护和尊重,出于生命“感同身受”的内在情感。

人没有不爱自己生命的,正是出于对自身生命之爱及其养护,才能对其他生命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因为在生命的意义上,人不仅与他人是相同的,而且与一切动物也是相通的。

因此,便有对生命恻隐之心这种情感。

所以他说:“仁者,无不爱也。


所谓差异性,即“爱有差等”,这是根据仁的对象与自身的生命关系的远近和亲疏程度而产生的。

父母是最亲近的,这是一个自然的事实,人也有自然性。

这不仅是由于子女和父母有血缘关系,而且由于人的最初的生命活动是在家庭度过的,是在父母的养护、照料之下度过的,他最先接触的也是父母兄弟。

因此,对父母有依恋、爱慕和报答之心,这是“人之常情”,不能因为人有独立性、自主性而抹杀了“亲情”。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也是一种生态,其中包括心理情感上的健康、和谐的发展。

孔子所说的“安”与“不安”,就是如此。

孟子是很重视亲情关系的。

但是,仁难道只限于“事亲”吗?当然不是。

“事亲”虽是仁的最真实、最亲切之处,从“事亲”中才能体会到仁的真实意义,但决不能以“事亲”为仁之所限,即不能将仁仅仅限制在“事亲”的范围之内。

仁的实现是从“事亲”开始,推到他人以至他物,而“无不爱”,这才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意义所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尊敬我的老人之心推到别的老人,将关爱我的幼小之心推到别的幼小,这就是“仁民”。

因此,“亲亲”与“仁民”是一贯的,虽有亲疏远近之不同,却没有实质的区别,更没有贵贱之别。

因为人既然以仁为其本性,而仁的本质就是爱,那么,“仁者爱人”在本质上就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差等”只是程度上的,却不是根本性质上的区别。

人的情感有深浅的不同,不可能像数学一样进行量化,也不可能像形式逻辑一样,要么是完全相异,要么是完全相同。

由“仁民”到“爱物”
最值得重视的是,孟子突破了人类界限,将仁推行到自然界的动物,提出“仁民而爱物”
之说,确立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这是对人类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所作的最有远见的回答,也是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

今天研究孟子思想,应当特别关注他的这些论述。

“爱物说”的提出,正是出于人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基于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和同情。

这是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意识和生命关怀,即不仅仅是从人类的利益出发,对动物进行保护;而是承认动物也是生命,有情感、有知觉,有生命价值,有生存的权利。

孟子从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看到人人都有对动物的不忍之心,不忍动物被杀时的“觳觫”,即恐惧的样子,并从这里引申出仁政学说。

孟子认为动物是有情感的,“觳觫”即恐惧,就是动物的情感表现,这是同人类的情感相通的,看见动物被杀时的恐惧之情,人就会产生“不忍”之心。

正是这种“不忍”之心,促使人类去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而且只有人类才能做到;因为只有人类才有这点“不忍”之心。

这正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之所在。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人是有情感的,是情感动物而不只是理性动物;动物也是有生命有情感的,动物的生命情感与人的情感是相通的。

人类的仁心,不仅对人民要有爱心,而且对动物也要有爱护之心。

这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即是否对我有利,而是出于生命目的本身。

这里涉及到食肉的问题。

孟子并没有提出素食的主张,因此,只能作到“远庖厨”,即远离厨房,以免亲自看到或听到动物被杀,却不能做到不食肉。

这一点很容易引起争议。

对此,不能持绝对主义的观点。

当人类的道德责任与实际的生活习惯、生理需要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即使是服从后者,也要尽量做到符合道德原则。

现代人也不能完全做到素食。

但是,对动物有没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即同情、尊重和爱护之心,并且能不能在可行的范围之内作到保护,却又是大不相同的。

现代西方文明社会,已经能够做到宰杀动物时不使其受到痛苦,或尽量减轻其痛苦,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这与孟子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