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义”思想的渊源、践行及其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义”思想的渊源、践行及其现实意义【摘要】仁义观念在儒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践仁行义更是千百年来儒者的不断追求,仁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孟子在继承先贤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逐步丰富和完善了“义”的思想。本文从“义”之观念的根源、分类、践行及其对现实社会的重大意义等方面做了分析,从而阐述“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义;利;性善;孟子
千百年来践仁行义一直是中国读书人的无上追求,仁义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孟均毕其一生践行仁义。在《孟子》一书中更是相当频繁的提及“义”,第一章开宗明义提出“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从重仁到仁义并提,“义”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逐渐加重。
一、“义”之思想的渊源
孟子的性善论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心性学体系,心性论更是整个孟子哲学的基石。《孟子·尽心下》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孟子把孔子的“仁”的观点诉诸“不忍人之心”再由“不忍人之心”论性善。孟子将“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视为人的“本心”,是我固有之而非外烁。正是因为人本身具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才得以发此为“仁、义、礼、智”之“四德”。从“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到
“仁、义、礼、智”之“四德”是一个由道德情感升华为道德理智的过程。“义”是“羞恶之心”的外显,可见,“义”深深的植根于人的道德本心之中。
任何人都不能脱离其当时的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其思想更是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孟子的“义”思想也同样有深刻的现实渊源。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面对着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作为一介寒儒他无能为力只能从道义上给君主臣民划定一个界限。《孟子·梁惠王上》中载:“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上上下下互相追逐私利,那国家就会危亡,利国、利身、利家均需从仁义出发,只有践仁行义才能最终王天下。
在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时代,孟子自认为是孔子的忠实信徒,他自己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因此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仁义思想,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关于“义”的思想。
二、“义”之思想的分类及其践行
孟子作为一个政治家,其理论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但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思想又时时处处指向现实。孟子“义”思想的分类和“利”密不可分,根据“义利关系”,把孟子之“义”分为王者之义、平民之义和士之义三类。
1、王者之义。孟子认为作为王者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如何治国,
如何收拾民心的问题。因此,推行仁政,重义而轻利,正是王者之义的集中体现。《孟子·梁惠王上》载: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认为,作为统治者不应该带头讲利,否则就会导致整个社会争名逐利,必然造成社会的混乱乃至国家的动荡不安,即“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如果先讲义而后讲利,用义来规范利,人们对于利的追求就会被义规范到正确的轨道上,这样统治者才能最终得到利益。因此,王者之义要求王者要先义后利,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强调统治者要带头讲义,从而取得先义后利的实际效果。
2、平民之义。平民之义就是指平民百姓应该遵循君臣、父子、兄弟的伦理关系。然而要想使人们遵循这种道德伦理关系首先就要使老百姓吃饱穿暖,因此对于平民就应该先利而后义。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收入,就不可能固守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即“无恒心”,要想老百姓有其“恒心”,首先必须“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载,“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不违农时,与民休息,使广大老百姓能够赡养自己的父母妻儿,
在荒年得以存活,在广大老百姓有恒产之后,再通过道德教化,最终引导他们走上良善的道路。因此,对于平民百姓只有先利,才能后义,才能使老百姓心甘情愿的遵循日常的伦理规范,国家的社会秩序才会和谐,只有这样统治者才能最终实现“王天下”的梦想。
3.士之义。在孟子的心目中士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士以弘道天下为己任,所以在义利问题上孟子对士也作出了特殊的要求。士作为四民之首,“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士除了在无恒产的情况下保持恒心以外,还要接受更多的磨练,《孟子·告子下》载:“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认为士的使命就是“尚志”,也就是崇尚仁义,并切身实践仁义。然而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两者应该如何抉择呢?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给出了答案,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正是由于士这一阶层的特殊性,所以在遇到鱼和熊掌,生和义的取舍上只能舍鱼而取熊掌者,舍生而取义。这也是士对于“义”践行的一种途径。
另,“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的内涵经过进一步的挖掘,发展为一种侠义精神,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三、孟子“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孟子关于“义”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今社会我们更要充分继承“义”思想之精华,对“义”之内涵作出新的诠释和说明。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直是儒者的无上追求。我们把孟子的“义”加以区分,内化为一种“善其身”的精神诉求,外化成一种“济天下”的崇高情怀。《孟子·公孙丑上》载: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浩然之气乃集“义”所生,实现“善其身”的精神诉求就是养浩然之气的过程。浩然之气下贯于主体的人,并加以道德的规定性,即是与仁义相结合,经过内心的体悟和外界的磨练,从而形成一种高尚的人格。这也是“义”内化的一种体现。
“济天下”之义经过孟子的进一步阐发集中体现在其”仁政”学说上。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以“仁心”行“仁政”,仁义相合,践仁行义,将他所提倡的道德理想转化为现实的社会政治理念,从而达到“济天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