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 7.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主题设计背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据了解,二小在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中(如草编、剪纸等)做了很多的努力和贡献,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选择整合《纲要》推荐活动主题《我是“非遗”小传人》和《花饽饽》,设计开展“捏面燕”主题活动。

花饽饽面食这一项工艺是我国民间艺术之一,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同时它也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看得到、摸得着的艺术,制作的材料、工具极其普通,制作方法方便简单,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增加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乐于传承,在讨论传承的方法与途径中,培养实践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活动目标】1.学生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寻访和感受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对“非遗”的了解与认识,增加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乐于传承。

2.学生在练习捏面燕的技法上,锻炼学生的动手协调能力,提高小组成员的协作、交流表达、实践操作的能力。

3.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宣传花饽饽这一面食文化的民间艺术,进一步增强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社会责任感,做好我是非遗小传人的学习目标。

4.利用非遗文化的了解与传承,促进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年级】三年级【活动准备】面团(各种颜色)、剪刀、梳子、绿豆、围裙【活动重点和难点】捏面燕的技法和创意组合【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过程】一、实物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实物(花样馒头)让学生闻味道,谈感受,引出非遗。

2.了解家乡的非遗文化:交流所熟悉的家乡非遗文化:渔家锣鼓、剪纸……3.出示课题:我是“非遗”小传人【设计意图:以闻“实物——花饽饽”的感受为兴趣导入,渔剪引出“非遗文化”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达到教学目标1。

】二、创设情境,确定主题:清明节习俗之一——捏面燕【设计意图:以实践活动活动之一“清明节习俗——捏面燕”为主题开展实践操作活动,以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经验为依托,让学生感受实践活动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

小学综合实践我是非遗小传人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我是非遗小传人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我是非遗小传人教案小学综合实践教案:我是非遗小传人第一节课:了解非遗文化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了解非遗文化的概念,并能够提出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想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经典的非遗项目作为例子,引发学生们对非遗文化的思考和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茶艺、剪纸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

2. 讲解非遗文化的概念和意义。

向学生们解释非遗文化的含义,它是指具有代表性、传承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

非遗文化的传承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 分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对其的兴趣。

每个小组从以下角度进行讨论:非遗文化的种类、传承方式、对社会的影响等。

4. 小结: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请代表提出各组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自己感兴趣的非遗项目。

第二节课:了解与我相关的非遗项目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了解与自己所在地区相关的非遗项目,并能够理解其传承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们展示与他们所在地区相关的非遗项目。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给学生们展示与他们所在地区相关的非遗项目,例如手工艺品、舞蹈等。

2. 分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对所展示的非遗项目的了解和感受。

每个小组从以下角度进行讨论:非遗项目的特点、传承者的故事、对本地区的影响等。

3. 小结: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请代表介绍所展示的非遗项目,并分享一位传承者的故事。

第三节课:我是非遗小传人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了解成为非遗小传人的责任和义务,并能够提出自己对传承非遗文化的想法和行动。

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们展示一些非遗传承者的故事和成就,激发学生们对成为非遗小传人的认同感。

通过图片、视频或讲述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一些非遗传承者的故事,并强调他们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蓬莱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乡,其故居“戚继光故里”是烟台市首批研学旅行基地,而戚继光所创编的拳法——戚家拳在200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积极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将这一非遗项目创造性改编成校本课程,纳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聘请戚家拳第十五代传人李万胜先生亲自指导,2014年,戚家拳省级非遗项目落户易三实验小学,2015年,经市文广新局批准,学校成为“戚家拳”传承教育基地。

本节课为研学旅行行前指导课,设计者因地制宜,力求体现学校特色,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本次活动把戚继光的精武文化,爱国精神贯穿始终,使学生在发展多方面能力的同时又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微课设计通过带领学生到基地活动了解精武文化,并力求将精武文化传承和发展。

二.活动目标1.价值体认: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提高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责任担当:了解研学旅行的选题方法、活动方案设计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责任担当,增加对集体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体验。

感受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问题解决:能在研学活动中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4.创意物化:激发学生研学旅行和创意物化的激情,学会设计展示考察探究成果的思维方法并科学预设成果展示形式,学习戚家拳的招式,形成对本族文化的认知,更好的弘扬精武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活动实施年级五年级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技能及方法指导1、领学生做好分工,制定周密的科学的活动方案,设计好活动的方法。

2、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搜集资料,培养初步的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和信息交流,培养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活动实施(一)联系实际,确定课题“最美的课堂在路上”研学旅行课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要拾起一个古老的话题,中国历来有“文明古国”之称,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出示课题:我是非遗小传人),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了解?(教师课件补充),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知道吗?(课件:戚家拳)我们的“我是非遗小传人”第一站就走进戚家拳。

我是非遗小传人教案

我是非遗小传人教案

我是非遗小传人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了解家乡的非遗现状。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具备辨别、分析和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并能够提出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其文化自信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并能够掌握其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这些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以此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1)我是淄博小导游,吃、玩、买,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点,(2)学生深入了解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3)引导学生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和保护措施,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练习: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要求学生辨别和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点,并强调其重要性和价值。

保护非遗我行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教学。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针对某个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阅读相关文献、撰写小论文等,以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

评价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教学课件:提供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习网站:提供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网站链接,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索。

学习工具:推荐一些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籍、软件等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做非遗小传人》教案及反思

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做非遗小传人》教案及反思
学生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整体概况上的认知,并且学生也可以理解为何要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二)从绢、人绢花、面人、脸谱、剪纸、说唱艺术这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领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认知。
(三)建立非遗活动室,将学生课堂使用的材料、非遗事物和学生的作品在非活动室进行展示,平时在非遗活动室进行课堂授课
3)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脸谱) 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 在国内外流行 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老师可以讲述脸谱的特点、形成、起源和脸谱的分类。并且还可以介绍几个非常重要的脸谱标志性人物, 播放一两段视频, 让学生切身感受脸谱的魅力。学生还可以制作脸谱, 既可以以传统方式进行脸谱的学习,更可以以新时代的特点对脸谱进行再创造。
(四)请优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大师们进课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并建立非遗文化班。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枝万朵绢花开 (绢人绢花) 满眼皆春色,处处闻花香,是人们长久以来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正值夏初春末,各种花朵竞相生长。花,作为生物之灵,既可以传情达意,又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作为礼品互赠友人。如今,送花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时尚,一种文化。随着现代技术的成熟与进步,一种鲜花的替代品--绢花,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在这节课中,老师可以对绢花、绢花工艺,绢花工艺的现状 对学生进行一个初步的讲述。可以请非遗传人***大师来进行 专业的授课。请大师为学生进行深度讲解。
(五)讨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措施和建议,理解、认同家乡传统文化,并乐于传承。
1)学生可以分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讨论,提出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措施和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7.我是“非遗”小传人》_2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7.我是“非遗”小传人》_2

课题:《研究京剧脸谱》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实践目标让学生掌握涂画脸谱的基本方法,根据自己的喜好动手制作一个京剧脸谱,学会合作交流。

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的学习、设计、制作、表演,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自主了解京剧脸谱知识,掌握基本的脸谱勾画技能。

教学难点在面对未知事物时,能提出疑问,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组织、创新、交流合作和探究能力。

教学设备或教辅工具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欣赏图片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大屏幕出示脸谱图片)(直接导入课题,充分留出时间课学生进行后面的各种探究活动)二.讲授新课欣赏一段京剧脸谱的介绍视频,明确研究京剧脸谱应该从两方面入手:脸谱图案和脸谱色彩(京剧脸谱的研究方向很多,内容繁杂,这里教师引导学生确定研究京剧脸谱的方向,从简单入手,学会研究方法,课后也可以自主学习,研究京剧脸谱别的范畴)活动一:思考,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针对京剧脸谱的图案和色彩同学们有什么困惑么?学生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归纳、提出问题。

教师小结:帮助学生明确问题内容。

(确定研究方向以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自主探究,锻炼他们归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活动二:方法,解决问题我们都知道网络世界包罗万象,里面的资源非常丰富,那如何才能在网络世界中快速的找到我们的答案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打开平板电脑,点击浏览器找到百度,在里面搜索脸谱,打开百度百科脸谱网页查找我们的答案。

学生活动要求:运用网络资源发现京剧脸谱颜色和图案的相关知识。

探究活动提示:运用百度搜索你提出问题的关键词(当今社会信息资源爆炸,如何在繁杂的网络信息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学会这个技能很重要。

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搜索关键词能快速的发现自己想要的知识,锻炼他们提炼知识、归纳答案、交流合作的能力)根据学生发现脸谱图案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脸谱图案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7.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7.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风筝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围绕风筝的起源、发展、应用开展初步的研究性学习,提出假设。

在观察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大胆质疑,获取证据,分析并解决问题,形成理性思维。

2.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评价,在学习中要有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3.结合读本,边观察边想象,尝试续编读本《风筝的故事》。

4.学习风筝文化,感受风筝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生活在世界风筝都而自豪;做风筝文化的传播者,将绘本中的故事或学习收获讲给家长或朋友听。

教学环节:一、《风筝飘飘》歌曲导入由歌曲引出故事中的主人公:风筝。

二、走进故事中的风筝1.学生借助图片讲墨翟与木鸢的故事,引出风筝的发展史:木鸢--纸鸢—风筝,借机引出鸢都人,出示字典中“鸢”的解释。

2.启发思维,交流军事中的“我”、通信中的“我”、气象中的“我”,鼓励学生,结合考察探究结果,大胆表达,尝试充实风筝的故事。

适时评价,鼓励学生主动交流探究成果,观察想象能力,质疑解疑能力等。

三、古诗中的风筝1.在这么多的朋友中,我最喜欢吴友如,引出《题画诗》,借助音乐拍手的方法,指导读好古诗节奏,同桌互相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背诵积累的风筝主题的古诗,感受风筝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生活的美好。

适时评价,表扬学生热爱积累中华古诗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态度。

四、课中操:歌谣中的风筝鼓励学生根据歌词自编动作,边做动作边唱《小风筝》,体会化身风筝的快乐。

适时评价,鼓励学生结合情景主动创编,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态度。

五、生活中的风筝1.引导学生交流在生活中发现的风筝。

2.播放“我和我兄弟姐妹”生活的地方,如风筝博物馆,风筝广场,北海路,杨家埠、潍坊世界风筝都。

3.结合交流,继续充实风筝的故事。

适时评价,表扬学生善于观察、主动交流、乐于分享的学习态度。

六、交流收获。

七、家庭作业完成《风筝的故事》测试单,把充实后的风筝故事将给家人听。

《风筝的故事》学情分析从2014年开始,我校开设了“春鸢”“夏荷”“秋月”“冬雪”四季课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 7.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  7.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课前,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分成三个小组(日用系列调研小组、玩赏系列调研小组、建筑装饰系列调研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了土陶文化,探究了土陶制品的装饰方法。

土陶“变变变”教学课例【教学背景】我镇是著名的土陶之乡,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许多土陶作品,但很少有学生对土陶有深入的了解;以前学校比较注重学科知识,学生真正动手的机会很少,所以就出现了一些眼高手低的现象,导致学生想象力不丰富、动手能力差。

结合当前的形式,这一活动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动手的机会,更给了学生一个了解土陶、学习土陶的大好机会。

本节课就让孩子已有的土陶制品的基础上利用印刻法、浮雕装饰法、辅助物装饰法自己装饰土陶作品。

【教学目标】1.学习简单的土陶装饰方法,能用学到的技法装饰土陶制品。

2.学生在自主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通过土陶装饰创造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动脑创新,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陶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并在欣赏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快乐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同时提高学生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精神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土陶装饰方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能用学到的装饰方法装饰别具特色的陶土制品。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土陶制品。

学具准备:陶土制作用具、竹签、回形针、纽扣,花生皮、豆子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昨天,老师收到一封邀请函,土陶王国要举行一场化妆舞会,但是呢,有一部分土陶王国的一些公民却遇到了一个难题。

想请咱们班的同学帮帮他们,你们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吗?想帮助他们要经过闯关活动,过关的才能有资格。

大家有没有信心?(二)第一关:火眼金睛,发现问题不能参加化装舞会的土陶公民到底碰上了什么难题呢?我们来欣赏一下一些图片,(ppt出示相应的图片)再看看,需要我们帮助的这些土陶公民,谁能发现他们的难题在哪里?预设:它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花纹,光秃秃的,不好看等那我们应该怎么去帮助他们吗?(帮它们装饰一下)好,难题解决了之后那我们就进入第二关的闯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 7.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 7.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家乡---我是家乡小传人”教学设计一、活动开发背景综合实践活动“家乡---我是家乡小传人”课程开发基于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校地方资源、我校学生发展需求三个维度。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我校地处坊子老区,距离坊子德日建筑群—坊茨小镇只有200米左右,而坊茨小镇,作为家乡的地标性建筑是在我校每一位学生的心中都有着重要地位。

我们谈起家乡,首先就会想到坊茨小镇这一文化遗产。

然而,坊茨小镇虽具有不同凡响的魅力,作为旅游景点却人烟稀少,不为多数游客所知。

作为生活在坊茨小镇的小学生,同学们并不能满足书本上的知识,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考察探究、职业体验等活动为坊茨小镇的旅游宣传增砖添瓦,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家乡。

二、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去青州、坊茨小镇等实地考察探究,提出从哪些方面宣传坊茨小镇的问题,提出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假设,并分小组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进行交流、评价之后,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并作出改进。

2.学生通过观察并亲身体验导游这一职业,获得对导游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专长并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

3.学生针对学校周边资源—坊茨小镇开展为家乡旅游资源做贡献活动,养成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过程1.回顾前期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推选出的主题组长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关于“家乡”主题我们参与过的活动,包括特产美食、名人才俊、文化遗产、青州研学等,并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展示课件由学生自己制作,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2.制定活动方案回到研学旅行前老师给出的问题:我们能不能从这次青州研学旅行中找到一些适合我们家乡—坊茨小镇的旅游宣传方法,换句话说,如果让你来做一做家乡的小导游,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打造我们的家乡--坊茨小镇?学生举手回答自己的想法,各小组的记录员注意做好记录。

综合《我是非遗小传人》教案

综合《我是非遗小传人》教案

我是非遗小传人活动目标:1.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非遗”的概念,种类、项目等,知道“遗”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分组合作,通过调查、采访等方式,走近家乡的“非遗”,了解家乡“非遗”的受保护情况,走访家乡的“非遗”传承人,学习传承“非遗”的方法。

3.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乡“非遗”的了解,选择一个“非遗”项目,制订传承计划,并付诸实践,能根据自己承担的任务情况和同伴的实际表现,做出客观合理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小组整体评价。

活动准备: 学生:见“成长手册”上本主题活动“任务单”。

教师:1.将学生拍摄的照片整理成PPT,帮助学生剪机录音、录像资料,以备交流。

2.实地参观所在城市的“非遗”实物或场所,了解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

活动过程:一、交流导入,激发兴题1.小组讨论:小组成员组内各自轮流汇报自己课前实践的成果,并推选一位同学参加全班的汇报展示。

2.代表发言:每组学生代人件汇报展,形人多祥可以展辛采访说,可以邀“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展示,还可以多形式展示“非遗”作品等。

3.交流感受,学生现谈学习活动感受。

二、引导质疑,多元探究以探究“非遗”之一“雕印利技艺”为例,引带生多角度探究。

1.课前,有小组对“雕观印刷技艺”非常感兴趣,并进行了解,产生了一些疑问:(1)雅版印刷作品如何保存?2)雕印作品为什么颜色各不相同(3)雕印刷制作流程是怎样的?(4)现在大多是电脑印刷,雕印刷技艺还需要吗?2.讨论:同学们,你们在参观家乡非时,产生了哪些问题?在小组内说说。

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帮助归类。

4.指导学生将感兴趣的同题整理白美,并形成研究小课题。

5.学生分小组制订研究计划,并明确各组成员研究任务。

三、传承分享,积极宣传。

1.我做“非遗”传承人师:“非遗”文化需要传承,你选择怎么“非遗”项目传承人?学生可以现场展示技艺,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通可以谈自己的想法。

2.保护宣传我能行。

我是非遗小传人(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我是非遗小传人(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我是非遗小传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4. 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及代表性项目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及方法4. 学生实践: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种类和保护意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教学时间- 1课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引导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提问: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哪些特点?2. 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 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强调其无形性、传承性、民间性和多样性。

- 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

3. 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及代表性项目-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介绍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类别。

- 重点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昆曲、古琴艺术、端午节、剪纸等。

4. 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及方法- 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

- 介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政策措施,如设立遗产日、开展普查、建立名录等。

- 引导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途径,如传承人培养、传承基地建设等。

5. 学生实践: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 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剪纸、泥塑、皮影等。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制作手工艺品,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 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创新,融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7.我是“非遗”小传人》_0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7.我是“非遗”小传人》_0
3、通过朗读和增减比较,了解“之”的用法。
4、总结学习方法。
5、要求有感情齐读全文,师范读,指名读,齐慢读,齐快读,齐快快读。(要求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可打节拍)
6、(读古文不吟不痛快)师吟诵《道边李苦》。
四、拓展延伸,树立自信
试着用一句文言夸夸王戎。(尽量用上“之乎者也”。)
五、作业提升,巩固积累
《浅尝文言文》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既定国策,文言文国学经典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争取通过我们的引导,让孩子能在小学的学习阶段对国学有个基本认识,可以借此进入国学这扇大门,同时还应该注意要培养孩子们的国学兴趣。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孩子还没有正式接触文言文学习。面对陌生拗口的文言文可能惧怕,不感兴趣。
预设目标:
1、熟练诵读《道边李苦》,理解本文意思。
2、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初步感受文言文吟诵的魅力。
3、激发孩子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对国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激发孩子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对国学的热爱。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古诗词诵读展示
1、仿照《道边李苦》,试着把《孔融让梨》写成文言文。
2、背《道边李苦》和《学而》。
板书设计:
浅尝文言文
简短、精炼
抑扬顿挫
之乎者也
吟诵
2、师:在二三年级的《国学经典诵读》学习时,我们还了解到了文言文有哪些特点?(课件出示第78、81、82、87篇)引导比较总结。(抑扬顿挫、“之乎者也”多)
3、师:了解了这么多特点,我们现在来仔细品一品《道边李苦》。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是非遗小传人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是非遗小传人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是非遗小传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传承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种类及其价值。

2. 学习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分析非遗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3. 以某一非遗项目为例,进行实地考察、采访传承人,了解非遗项目的制作工艺、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对策。

5. 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与非遗项目相关的作品,展示成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非遗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非遗项目的价值,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传承对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资料、图片、文字资料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 讲授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种类及其价值,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非遗资源。

3. 案例分析:以某一非遗项目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访传承人,了解非遗项目的制作工艺、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对策。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5. 动手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与非遗项目相关的作品,展示成果。

教师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1. 概念: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 种类: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

3. 价值: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多样性。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是非遗小传人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是非遗小传人
-重点句:通过建立名录、培养传承人,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同时探索创新发性
-定义、重要性、价值
2.非遗文化类型与代表性技艺
-口头文学、表演艺术、社会实践
-剪纸、皮影等技艺
3.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保护措施、传承人培养
-创新发展、应用领域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非遗文化的主要知识点和内容逻辑关系。
-准备小组合作任务单,明确小组分工,确保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有序进行。
6.教学评价:
-准备评价表,从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团队协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
-制定奖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4.教室布置:
-将教室划分为不同区域,如讲授区、小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实践操作。
-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海报、画作,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设置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非遗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5.互动环节准备:
-设计互动问答环节,准备相关题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准备好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本,以便在课堂上随时查阅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
2.辅助材料:
-收集并整理与非遗文化相关的图片、图表、书籍、宣传册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直观展示非遗项目的魅力。
-精选非遗文化传承人访谈视频、非遗技艺操作演示视频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非遗技艺的实际操作过程。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皖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皖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掌握至少一种非遗项目的基本知识,如剪纸、泥塑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体验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培养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介绍非遗的定义、重要性以及中国的非遗项目。

地方非遗项目介绍:介绍安徽地区的非遗项目,如黄梅戏、徽派建筑等。

实践体验:学生选择一项非遗项目进行深入学习,并动手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对非遗项目的基本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

难点:学生对非遗项目背后文化意义的深入理解以及实践中的技巧掌握。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视频材料、非遗项目实物或图片。

学具:制作工具(如剪刀、彩纸等)、记录本、相机(可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非遗项目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非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安徽地区的非遗项目。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选择一个非遗项目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其文化意义和制作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分组,进行非遗项目的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

板书设计我是非遗小传人提纲: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安徽非遗项目介绍实践体验成果展示与反思作业设计小组作业: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非遗项目的海报或小册子,内容包括项目介绍、文化意义和制作方法。

课后反思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实践操作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作品、短文和小组海报,评估学生对非遗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评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对非遗项目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重点细节: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动手实践,还要求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和技艺特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蓬莱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乡,其故居“戚继光故里”是烟台市首批研学旅行基地,而戚继光所创编的拳法——戚家拳在200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积极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将这一非遗项目创造性改编成校本课程,纳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聘请戚家拳第十五代传人李万胜先生亲自指导,2014年,戚家拳省级非遗项目落户易三实验小学,2015年,经市文广新局批准,学校成为“戚家拳”传承教育基地。

本节课为研学旅行行前指导课,设计者因地制宜,力求体现学校特色,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本次活动把戚继光的精武文化,爱国精神贯穿始终,使学生在发展多方面能力的同时又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微课设计通过带领学生到基地活动了解精武文化,并力求将精武文化传承和发展。

二.活动目标1.价值体认: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提高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责任担当:了解研学旅行的选题方法、活动方案设计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责任担当,增加对集体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体验。

感受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问题解决:能在研学活动中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4.创意物化:激发学生研学旅行和创意物化的激情,学会设计展示考察探究成果的思维方法并科学预设成果展示形式,学习戚家拳的招式,形成对本族文化的认知,更好的弘扬精武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活动实施年级五年级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技能及方法指导1、领学生做好分工,制定周密的科学的活动方案,设计好活动的方法。

2、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搜集资料,培养初步的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和信息交流,培养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活动实施(一)联系实际,确定课题“最美的课堂在路上”研学旅行课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要拾起一个古老的话题,中国历来有“文明古国”之称,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出示课题:我是非遗小传人),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了解?(教师课件补充),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知道吗?(课件:戚家拳)我们的“我是非遗小传人”第一站就走进戚家拳。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7.我是“非遗”小传人》_0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7.我是“非遗”小传人》_0

第二课时
课题:寻访安徽古迹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29页“寻访安徽古迹”
教学目标:
1.能清楚流利的介绍安徽一两处著名景点
2.能展示一种家乡的戏曲,文化遗迹,历史人物等
教学准备:
1.有条件可以联系宿州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访问。

2.学生搜集家乡图片资料如风景,特产,地图等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1给学生播放灵璧虞姬墓的游览视频。

2.师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回答后
师:你能简单的介绍一下虞姬墓吗?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课题
“寻访安徽古迹”
二.新课探究
活动一:
众多的名人,悠久的历史为安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胜古迹。

展示图片
1.师:看看下面的古迹介绍,说说你对安徽古迹的了解。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2.师板书:西递,宏村,徽派建筑,绩溪龙川,明皇陵等等。

3.说一说,议一议,评一评。

说一说自己对文化古迹的了解。

议一议哪个地方最吸引你。

评一评最美古迹
说明理由
4.选择身边的古迹,小组合作写解说词,当家乡的小导游。

教师出示设计解说词的要求
(1)语音通俗平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

(2)紧扣古迹历史文化进行解说
学生写完后,派代表进行现场解说
三.课堂小结。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7.我是“非遗”小传人》_3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7.我是“非遗”小传人》_3

我是“非遗”小传人一、指导思想:剪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

在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8月,中国剪纸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批,正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生学剪纸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爱上剪纸,愿意把非遗剪纸艺术传承下去,做一个“非遗”小传人。

刚好在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本中第七单元是“剪纸艺术”。

我选了该单元的第二课“学剪纸”。

在授课中将通过“做一做”,让学生动脑构思、设计,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审美及美化生活、装饰环境的情趣;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的情感。

通过“说一说”,让学生观察剪纸的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后,会复述剪纸的步骤,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爱动手,爱手工,且剪纸是一门容易入门的艺术,不受年龄的限制,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同时,剪纸创作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表现内容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以及工具简单和材料易找,廉价,为此剪纸会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欣赏剪纸作品,认识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

2、在剪纸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模仿、想象、创造、亲手实践,培养感知事物、自主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用折剪法来剪纸的各步骤操作要点,使学生通过剪纸方法的运用随手剪出各种对称的剪纸,完成自己设计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协调性、灵敏性,审美能力,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也使得剪纸艺术后继有人,让传统的剪纸艺术不断得以传承。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剪纸的图案特点和用途,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大胆展开探究性学习,摸索对称图形剪纸小窍门,折剪法进行形象表现,激发学生的表现力。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7.我是“非遗”小传人》_1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7.我是“非遗”小传人》_1
6、采取小组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搜集资料。
了解皮影艺术在中国大地上几千年来的沉淀。积极参与调查和研究,家中有电脑的同学,可按老师教授的方法,自己上网查阅。没有电脑的同学,可在组长组织下聚在一个同学家开展研究性学习。
7、请父母指导、督促学生活动。
1、课上交流。
A、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把找到的资料讲给全班同学听?
课题
6、有趣的皮影
年级
五年级
课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皮影艺术的有关知识,初步让学生体会中华传统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各种学科资源,实现多种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合作精神。
根据自己制作的纸皮影造型设计一台
演出确定人物、情节、台词。
向音乐老师请教,准备小鼓,给演出配乐。
组织学生排练
《真假美猴王》
板书
设计
6、有趣的皮影
历史起源,分类造型,分布,
制作,玩法,收藏,保养,明天。
2、建立班级博客,投身到保护民族文化的行列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责任心。
3、为了让大家关心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俏夕阳”老年舞蹈队的奶奶们就编了一段皮影舞蹈,我们大家来看看。(播放皮影舞蹈《俏夕阳》。)
我们也学学她们,一起跳跳皮影舞蹈吧!
观看皮影动画,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认真、仔细
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重点
了解皮影艺术的有关知识。
难点
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教具准备
皮影动画;皮影艺术的宏观介绍;为学生提供活动场地、准备自编皮影戏的幕布和小鼓;协调各科老师给学生予以指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家乡---我是家乡小传人”教学设计
一、活动开发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家乡---我是家乡小传人”课程开发基于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校地方资源、我校学生发展需求三个维度。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我校地处坊子老区,距离坊子德日建筑群—坊茨小镇只有200米左右,而坊茨小镇,作为家乡的地标性建筑是在我校每一位学生的心中都有着重要地位。

我们谈起家乡,首先就会想到坊茨小镇这一文化遗产。

然而,坊茨小镇虽具有不同凡响的魅力,作为旅游景点却人烟稀少,不为多数游客所知。

作为生活在坊茨小镇的小学生,同学们并不能满足书本上的知识,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考察探究、职业体验等活动为坊茨小镇的旅游宣传增砖添瓦,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家乡。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去青州、坊茨小镇等实地考察探究,提出从哪些方面宣传坊茨小镇的问题,提出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假设,并分小组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进行交流、评价之后,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并作出改进。

2.学生通过观察并亲身体验导游这一职业,获得对导游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专长并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

3.学生针对学校周边资源—坊茨小镇开展为家乡旅游资源做贡献活动,养成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过程
1.回顾前期活动
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推选出的主题组长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关于“家乡”主题我们参与过的活动,包括特产美食、名人才俊、文化遗产、青州研学等,并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展示课件由学生自己制作,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2.制定活动方案
回到研学旅行前老师给出的问题:我们能不能从这次青州研学旅行中找到一些适合我们家乡—坊茨小镇的旅游宣传方法,换句话说,如果让你来做一做家乡的小导游,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打造我们的家乡--坊茨小镇?学生举手回答自己的想法,各小组的记录员注意做好记录。

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想要探究的子课题,即从旅游路线设计、编写故事、宣传海报、非遗展示等方面分别制定自己的活动方案。

老师进行跟踪指导。

方案制定结束后,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方案展示给大家。

3.布置任务开展活动
教师播放青州研学旅行中带队导游和地接导游的祝福视频,鼓励学生积极勇敢的进行导游这一职业体验。

并把准备好的“导游词宝典”发给学生,学生根据
自己的子课题编写自己的导游词,准备导游活动。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的小导游活动将重点在距离学校较劲的坊茨小镇开展,届时老师会邀请其他班级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充当游客,聆听同学们的导
游演说。

4.完成评价
请同学们在导游实践活动前完成组内自评表,在导游实践活动后完成小组互评表。

组内自评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_____年___月____日
学生姓名
评价内容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学生6 学生7 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态度
制定活动计划的能力
和同伴的关系配合能力
收集信息情况
分析处理信息情况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综合评价
发现的问题及改正方法
组外互评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_____年___月____日
评价内容1组2组3组4组5组6组展示过程声音是否洪亮有力、通顺流畅
展示过程是否自信乐观、落落大方
展示内容是否思路清晰、容易理解
展示成果如何、是否形成自己的观点
目标是否达成
综合评价
发现的问题及改正方法
5.主题升华
我为家乡做贡献,我们还可以从什么地方做起?
预设:1.从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下个主题可以由此生成)
2.可以制作一段宣传视频放到网上,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家乡
3.家乡特产资源的电商之旅
6.户外实践活动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因素,我们将距离学校最近的坊茨小镇的部分活动展示给
大家。

课堂实录中呈现了两位小导游的职业体验活动,一个小组的故事表演《为
了挺起胸膛的忘却!》以及活动最后,同学们发出来我们的家乡—坊茨小镇的邀
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家乡---我是家乡小传人”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的教学业务水平在全区乃至全市名列前茅,教
学常规有条不紊。

在校学生治学严谨,大都成绩优异,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这一级六年级学生,是从上学期开始接触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虽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但是孩子们的想法很多,很乐意上综合实践活动课。

我校地处坊子老区,距离坊子德日建筑群—坊茨小镇只有200米左右,而坊茨小镇,作为家乡的地标性建筑是在我校每一位学生的心中都有着重要地位。

我们谈起家乡,首先就会想到坊茨小镇这一文化遗产。

然而,坊茨小镇虽具有不同凡响的魅力,作为旅游景点却人烟稀少,不为多数游客所知。

作为生活在坊茨小镇的小学生,同学们并不能满足书本上的知识,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考察探究、职业体验等活动为坊茨小镇的旅游宣传增砖添瓦,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家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家乡---我是家乡小传人”效果分析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够从真实生活和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跨学科实践等方式,锻炼自身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选择自己的研究主题并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

课外通过青州古城观摩学习,坊茨小镇实地演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调动了起来。

课后进提出问题:我为家乡做贡献,我们还可以从什么地方做起?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家乡---我是家乡小传人”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家乡---我是家乡小传人”课程开发基于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校地方资源、我校学生发展需求三个维度。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我校地处坊子老区,距离坊子德日建筑群—坊茨小镇只有200米左右,而坊茨小镇,作为家乡的地标性建筑是在我校每一位学生的心中都有着重要地位。

我们谈起家乡,首
先就会想到坊茨小镇这一文化遗产。

然而,坊茨小镇虽具有不同凡响的魅力,作为旅游景点却人烟稀少,不为多数游客所知。

作为生活在坊茨小镇的小学生,同学们并不能满足书本上的知识,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考察探究、职业体验等活动为坊茨小镇的旅游宣传增砖添瓦,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家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家乡---我是家乡小传人”测评练习
组内自评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_____年___月____日
学生姓名
评价内容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学生6 学生7 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态度
制定活动计划的能力
和同伴的关系配合能力
收集信息情况
分析处理信息情况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综合评价
发现的问题及改正方法
组外互评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_____年___月____日
评价内容1组2组3组4组5组6组
展示过程声音是否洪亮有力、通顺流畅
展示过程是否自信乐观、落落大方
展示内容是否思路清晰、容易理解
展示成果如何、是否形成自己的观点
目标是否达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家乡---我是家乡小传人”课后反思
本堂课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基准,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实践能力。

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内制定活动方案,课外观摩学习,并实地演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调动了起来。

课后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为家乡做贡献,我们还可以从什么地方做起?
预设:1.从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下个主题可以由此生成)
2.可以制作一段宣传视频放到网上,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家乡
3.家乡特产资源的电商之旅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家乡---我是家乡小传人”课标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家乡---我是家乡小传人”课程开发基于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校地方资源、我校学生发展需求三个维度。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我校地处坊子老区,距离坊子德日建筑群—坊茨小镇只有200米左右,而坊茨小镇,作为家乡的地标性建筑是在我校每一位学生的心中都有着重要地位。

我们谈起家乡,首
先就会想到坊茨小镇这一文化遗产。

然而,坊茨小镇虽具有不同凡响的魅力,作为旅游景点却人烟稀少,不为多数游客所知。

作为生活在坊茨小镇的小学生,同学们并不能满足书本上的知识,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考察探究、职业体验等活动为坊茨小镇的旅游宣传增砖添瓦,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家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