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施课改三大误区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中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新课改中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绪论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但是,由于一部分教师对数学教学本质及新课程理念等问题还缺乏理性的认识,在新课改的实施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为了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在此,本人就针对这些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寻求有效的改进措施。

1新课改中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1.1 教师、学生角色转变失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很多老师眼里这些就是新课改的表现形式,似乎无之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于是,课堂热闹非凡:分组讨论、学生演讲、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使我们眼花缭乱。

教师忙于追求一个个异彩纷呈的“自主形式”,忙于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热烈、活跃”的气氛,这些看似让课堂有了盎然生机,而实质上是一种“牧羊式”的教学。

如在一节《求平均数》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老师总共设计了五次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老师只是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一声令下“开始”,学生就分成六个小组开始讨论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老师又一声“停”,学生马上安静下来,接着由几个学生展示讨论成果,而其余学生则无可奈何地被边缘化了。

这种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又如,一位年青老师上《可能性的大小》一课。

学生在摸球活动时,教师只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或看看教案、或摆弄摆弄教具、或四处张望,就是不肯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当中去。

好像学生动起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彻底“解放”了。

事实上,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不仅仅体现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形式上,更体现在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从老师的讲授中汲取知识并加以提炼,概括使之为己作用的能力上。

很多学生,要他在下面讲,他是很积极的,但要他去倾听别人的意见的时候,往往是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甚至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认为自己所说的才是对的,没必要去听别人讲,老师没点到我发言,我就没事做。

浅谈课改误区与对策

浅谈课改误区与对策

课改误区与对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新课程的教学。

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

这对我们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我在经历了1年多的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影响了我们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现在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并探讨这些误区粗浅对策。

误区一、视“教材”为“课标”《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简称“课标”)是中小学教材编写与初中毕业考试命题的依据,明确指出了“课标”的地位与作用。

而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资源而不是唯一资源,教材的教学内容、具体实例也是按课标的要求进行编写的。

但我发现:我们绝大部分教师把教材当成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他们在教学时只是按照教材的教学顺序将知识点面面俱到,而不敢私自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合理地删除或添加,往往他们对教材的处理力度很小或者几乎没有。

当遇到某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偏多偏难或内容偏少偏易时,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学生有时吃得太饱,而有时又吃不饱的情况。

对策:依据“课标”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

教师一定要熟悉“课标”,明确“课标”中的具体要求,要将“课标”中的具体要求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反复对照,形成“课标”要求与知识点一一对应。

对“课标”中有的而教材中没有的要作适当的补充,对教材中难度较大的要敢于放低难度,对教材中理论性太强而课标中又没作要求的要敢于删掉,对教材中顺序处理不妥的要敢于适当调整顺序,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适当调整章节的教学内容。

总之:要依据“课标”来选择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但同时也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误区二、“集体备课”就是“个人备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步推进,我们学校要求各教研组集体备课,要求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要做到教学资源共享,教师的优势互补。

浅谈新课改中的几个误区

浅谈新课改中的几个误区

浅谈新课改中的几个误区新课程改革已经有12个年头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教师们的教学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在这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与那样的误区,影响着我们新课程改革的落实与发展。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对我们课改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做一简要的分析。

误区之一: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与我们传统的教学理念相反,在如今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了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的极端现象。

也就是过分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认为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想怎样学就怎样学,想学哪里就学哪里,教师不应该进行“干涉”。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并且危险的思想认识。

新课程规定,“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双主体”的教学活动模式,即在学什么,怎样学和学习过程的设计上,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并且教师的这种主体性活动将直接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

而在学习活动实践中,则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只是在学生学习遇到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的问题时才进行适当地引导与帮助。

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地高效起来。

误区之二: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强调集体合作探究,而忽视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学习新课程突出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也正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性”的表现。

但是,通过笔者多年的观察(包括观摩网上的教学案例),发现好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对于“自主学习”理解得不够深入,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重视“集体合作”学习,而忽视“个体自主”学习的做法。

所谓“自主”学习,应该包括二个层面:一是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也就是每个学生的独立自主地学习;二是学生小组(甚至是全班)合作形式的自主学习。

“三大误区”看新课改-2019年精选教学文档

“三大误区”看新课改-2019年精选教学文档

“三大误区”看新课改下一页 1 2 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这是一场从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的革命。

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吸收的许多国外新理念没有完全本土化,有些理论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检验、论证,因此我们的改革也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反复地实验,不断地探索、创新。

由于对新理念存在理解上的差别,广大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难免会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种种误区,给新课改的进一步向前推进带来阻力。

笔者认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以下几种误区亟待我们进行反思、总结,以推动新课改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常言道,改革需要破旧立新,不破不立,然而改革也容易使人激进、走向极端。

在新课改实施中,许多教师在接受了一些新观念之后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抛弃传统教育教学中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对传统全盘否定,认为凡是传统的就不是“新理念”,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笔者认为,目前一些比较极端的做法主要有:1.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一味地表扬称赞,缺少批评指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随着赏识教育的不断提倡,我们越来越多地在课堂中看到了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奖励的手段形式多样,从口头表扬、称赞到奖小红星、小玩具、糖果、文具等等,数不胜数。

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老师们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几乎课上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恰当与否,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地表扬道:“你真棒!”“你真聪明!”……课堂上鼓掌之声不绝于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然而,在热闹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思考,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赏识教育吗?事实上,美好的愿望常常事与愿违,表扬与奖励的滥用和泛化使我们看到的结果和我们的预期大相径庭:学生们在频繁的表扬和奖励面前已变得不再激动兴奋而几近麻木,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已转化为对毫无意义的表扬和既得物质利益的追求,过多的表扬和奖励对学生来说就像吃腻了山珍海味一样,激不起半点兴趣。

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几大误区

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几大误区

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几大误区高中语文新课改实施至今,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给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

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同时,也比较容易进入一些误区。

毕竟新课改代表着语文教育一次转型,许多语文老师难以在短期内适应也属正常现象。

事实上,某些误区的产生是由于对新课标的误解而造成的。

下面就来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几种误区。

一、误以为新课改就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教法。

我们常说“除旧立新”,一个新的理念的实施必然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有所“破”才能有所“立”,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旧的优秀理念的完全背弃,新课改也是如此。

虽然它在课程结构设置、目标设计等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力求新的同时,也应该不要忘记一些好的传统教法,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教法,更何况新课标中并不是排斥这些方法的。

那些认为在新课改环境下一切都要创新的想法实际上都是不了解语文教学规律、不了解新课改的特点的。

这些应发扬的传统教学法有如下几种:1 、多读新课标对“阅读和鉴赏”提出的要求是“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以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 万字。

同时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这个要求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也总结了一条语文学习的规律性的结论: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依靠大量阅读,没有捷径可走。

而多读也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古人早已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经验之谈都体现了多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很显然,仅靠课本里的几篇选文来培养阅读能力是不够的,虽然新课改建设了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的课程结构,并开设了五个系列的选修课,使得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习到更多的篇章,但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

新课改语文教学几个误区

新课改语文教学几个误区

浅谈新课改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课改新理念似一股清新的春风,为语文教学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精髓理解得不够透彻,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几个误区。

一、因强调综合性学习,而迷失语文教学本性的误区。

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目标、任务、以及学习方法。

学科之间有交叉,但绝不可互相替代。

我们不能把语文泛化,而当前语文课堂上泛化现象严重。

这主要是因强调综合性学习而忽视了对文本学习的现象。

如有位教师上《雷雨》,先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片段,接着又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人物,整节课的教学只是联系电影进行分析,讲了电影知识和电影的欣赏,就是没有涉及语文的训练,尤其缺少对人物语言的咀嚼品味;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大讲特讲剩余价值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俨然一个政治老师。

语文课上得五花八门,什么味道都有,就是没有语文味。

我们一定要扭转这种作风。

要知道,任何一篇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的统一体。

语文形式是载体,上边负载的内容包罗万象。

如果课文写什么就教什么,忽视了语文形式,语文课就会上成艺术鉴赏课、民俗文化课、手工制作课。

学校中几乎所有课程的教材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编写的,教师上课也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述的,如果教学中只着眼于内容,那么,数学、物理、化学也都是“语文课”了,这样,语文课也就没有独立开设的必要了。

所以说,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在了解“写了什么”之后,深入到课文内部,揣摩“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才是语文阅读课的较高层次和主要任务。

只有这样做,语文课才不会迷失方向,不至于异化为其他课。

二、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顾作者创作意图,由学生任意理解(曲解、误解)的误区。

现在,语文教学中有一种不良倾向,就是为了强调个性化解读、多元化解读而不顾作者创作意图,由学生任意理解(拔高、曲解、误解)。

只要学生对文本有任何一个新的认识,哪怕这种认识是明显地歪曲或偏离了文本,都被老师视为一种创新、创造性的解读,老师不仅不进行合适的引导,相反还给予赞扬和鼓励。

其他(心得)之新课标下教师执教的三个误区

其他(心得)之新课标下教师执教的三个误区

其他论文之新课标下教师执教的三个误区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各地有序的展开,各地教师按照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数学教学更精彩。

但欣喜之余,我们不难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特别是教师在执教过程时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亟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误区一:纵容个性,不敢否定学生的过错。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为了实施这一理念,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都改变了方法,不像过去那样辱骂、嘲笑学生,更多的是鼓励和尊重,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的张扬个性的策略总感到有些不尽人如意,对学生的回答,总是用这样的语言评价:“好的!”“你回答的不正确,但很好!”“真能干,请坐!”即使学生回答错了,甚至是离谱的,或者根本就不会回答,教师也不敢否定学生,仍然采用这样的评语。

仿佛是学生只要一开口说话,一句表扬:“好的!”“很好!”才能体现出尊重学生张扬个性。

这种含糊不清的语言弄得学生也摸不着头脑。

究竟回答的对还是不对,回答的好还是不好,哪里好,哪里不对,怎样改正。

学生可谓一无所知,一脸茫然。

尽管新课程提倡老师多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但教师对学生如此模糊的评价也有迎合听、评课教师之嫌,或者根本没有领会新课改的精神。

例如:“学生说自己发现了圆周率,等于 2.3”;“说自己的课桌有2平方米”。

很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说法,教师却似是而非地说:“差不多”,生怕“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不敢给学生否定。

新课是标倡导学生大胆猜测,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

但是数学毕竟是一门科学,数学知识应该有一个准确的界说,而不是含混不清。

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对教师的观点、书本的知识提出质疑,甚至否定;同样,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质疑“毫不客气”进行反驳指出,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的。

随着课改的进行,课堂气氛活跃了,孩子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呈现出“万紫千红春满园”的景象。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2019年精选文档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2019年精选文档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新课程改革是建立在新的教育观念基础上的,其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反思,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叶澜教授说过:“一节好的课堂教学应包括“五实”,即备课要扎实、教学内容要充实、课题资源要丰实、教学心态要平实、教后反思要真实。

”一、课堂教学误区(一)教学目标的误区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

新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特点为依据,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一些教师在利用新课程进行教学时,忽视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使教学目标游离于课堂之外,一味追求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变成了无轨电车,导致教学结构松散,教学内容不确定,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效果。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目标认识的错误和偏差反映了教师培训不到位,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有待于提高。

(二)教学方式方法使用误区1.合作学习。

目前的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因为教师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未进行思考与设计,教师作为仲裁者,出现了讨论泛化、应付式、形式化讨论,教师控制讨论过程,学生未进入合作学习状态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

小组成员缺乏深层交流,结果往往是组长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想法,不积极的学生成了听众,这充分说明我们追求学习方式转变时,未把握好实施的“度”,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签式”教育。

2.探究性学习。

目前探究性学习被错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缺少探索性,浅而无聊的讨论和言说布满了课堂,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

这种教学方式的错误使用使整体性教学支离破碎,降低了知识智力价值;再次,教师将探究“泛化”与“神化”,用科学家的探究水平看待学生。

3.独立学习。

课堂改革需要警惕的10个误区

课堂改革需要警惕的10个误区

课堂改革需要警惕的10个误区中国教师报误区一:没有自我目标课堂教学改革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目的是改变应试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

这个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仅有“大方向”而忽视了立足自我,往往会备感艰难,难以见效。

当课堂教学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各学校首先要聚焦自身问题、明确自我目标,然后“对症下药”,这样就能事半功倍。

如果没有具体目标,只是“见什么学什么”,就很容易出现“瞎折腾”的现象,让学生成为试验品。

如果先明确目标再寻找方法,就可以避免“比照葫芦画瓢”的问题,有利于学校选择性地制定改革策略,形成自我特色。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之前,一定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

明确了这个问题,改革就会“万变不离其宗”,不至于出现方向性错误。

误区二:过度追求创新有些学校在改革初期,一味地“打破常规、创新求异”,力图建立不同于他人的模式。

于是,这些学校挖空心思为自己的课堂“起名字、建新规”,导致课堂教学改革名目繁多、花样频出,真正有突破、有成效的改革经验反而并不多见。

常言道,不破不立,改革需要破旧立新。

然而,什么能破,什么不能破?每所学校都应该认真甄别、谨慎对待。

比如,有的学校颠覆学习常规(包括预习、复习、作业等),倡导所谓的“零作业”“零测试”;有的学校无视记忆力、专注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粗心、马虎听之任之,反而美其名曰“善待学生的错误”;有些学校提倡课程资源整合却忽视课程内容转化,过分注重流程环节却忽视基本要素,不把精力投入到“问题、活动、评价”的设计上,却在学生展示的形式上煞费苦心。

此外,新的学习方式有新的常规要求,如果不能认真培养新的学习规范,新课堂就会让人感觉如飘浮在空中一般,落不到实处。

以小组合作为例,如果教师不能把合作技能纳入常规养成计划,那么学生围坐起来之后,也不知道如何分工、如何对话、如何处理成员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这样的小组合作,肯定会破绽百出、问题不断。

实施新课程中的三大误区解析

实施新课程中的三大误区解析

实施新课程中的三大误区解析作者:祝碧青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第11期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后,通过几年时间的试验改革,现已基本上进入全面实施新课程的阶段。

走进新课程,深入到课改实验当中,切身感受到新课程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然而,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已经凸现出来的三大误区必须引起重视,不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一、在新课程培养目标方面,过度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在课程培养目标方面,一味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忽视甚至于否定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

在如何看待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问题上,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知识比较起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者说德育)来说,只能是第二位的。

有的甚至认为,只要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了,有无知识无关紧要。

进而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有的教师整堂课教下来不见知识的踪影。

笔者认为这是实施新课程的一大误区。

在当今知识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学中知识的地位难道反而还下降了吗?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难道可以不以知识为基础了吗?如何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与进行德育的关系,一直是课程与教学论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中外教育史上历次课程改革中都受到关注的实践问题。

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把德育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我国原有课程不是不主张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教育和获得发展,只是在施教过程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到位,往往只停留在学生认识知识的层面上。

因为原来的教学大纲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规定本身就比较抽象、笼统,教师很难实施或操作。

当然也与教学思想有关,因为在对极左思潮下德育压倒一切的错误做法进行批判之后,也容易走向另一种极端。

要真正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绝不能把掌握知识看成是第二位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新课程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新课程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择, 以及相应的分析、 综合、 概括等认 识活动, 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 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 种 观 点 的 碰 撞、 争论和比较, 结论也就难以获得, 也难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 没有以多样性、 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 过程,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 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 教学活动不 仅要重结论, 更要重过程。 基于此, 新 课程强调过程, 强调学生探究新知的 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重结论、 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 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 误区之四: 把 “合作” 理解为 “合伙”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 单位的学习方式, 有的教师误认为合 作就是把几张课桌摆到一块, 几个学 生围坐在一起, 还有的认为合作就是 讨论问题, 只要有疑问, 无论难易, 甚 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 问 题 都 在 小 组里讨论, 不把合作作为一种学习方
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粗浅, 教师 如何, 教师没有检查, 学生没有反馈; 题,
八个人一组, 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 “少讲” , 甚至 “不讲” 。 “讲” 就是 “满堂
从传统教学的 “满堂灌 ” 的 “讲 ” 知识, 学生接受的、 存储的是系统 的
来衡量基础知识和基本 会发现这些教师把“你读懂了什么” 应终身学习”
误区之一: 一切迁就学生兴趣 “一切为了每 一 位 学 生 的 发 展 ” 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在 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 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 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但这不等于 降低教学要求。 案例: 一节美 术 课 上 , 教师指导 学生画 “坛坛罐罐” 。上课开始时, 教 师说: “ 今天, 我们画 ‘坛坛罐罐’ , 同 学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 画完后, 学 生作业展示: 有的画得像坛子, 有的 像酒瓶, 有的像圆柱体……教师给予 表扬—— — “画的真好” , “有创意” 。 不难发现, 这位教师过分迁就学 生的兴趣。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 并 不是提倡儿童中心论, 我们不要把教 教材越搞越低幼儿, 不要一切迁就学 生的兴趣, 降低教学要求。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在课改实践中,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存在一些思想和认识上的偏差,课堂教学缺乏实质性的改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现就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盲目提问,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都把少讲和不讲作为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要求,所以我们的教师开始满堂课提问,且问题设计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往往没有层次没有含金量,有的非常浅显的表面化的也变成了问题,提问对象随意性大,提问时机把握不准,表面上,课堂是热热闹闹,气氛空前,但一节课下来,沉淀下来的学生学到了什么,培养了什么能力,可想而知。

再者,这样的课堂,学生总是被教师的问题牵着走,实际上仍然没有脱离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地位,整个课堂仍是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来转去,学生的主体性活活地被抹杀了。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其功能至少有五点:一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内容;二是解决学生疑惑;三是进行思维训练;四是激发学习热情;五是指导学习方法。

提问应具有适应性、启发性、鼓励性、及时性。

②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进行,避免走极端。

属导入类、消化类的提问难度不宜过高,而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应设置一些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问题要具有启发性,有弹性。

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发问,会极大的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可以引导学生来提问并重视学生的提问,学生的主动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也更易引起其他学生的重视;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发问,会极大的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也就是说要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

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二.盲目追求课件的多,新,奇,课堂内容主次不分我们都知道,多媒体教学资源是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它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加快课堂节奏,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特点,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教师在使用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优质课。

2020云南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关于新课改的三大误区

2020云南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关于新课改的三大误区

2020云南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关于新课改的三大误区误区一:重三维目标,轻掌握“双基”我国现行课程体系注重知识技能取向,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以及全面素质提高。

这无疑成为课程目标的一大的问题,为此新课改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从而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但是,当下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三维目标,死板的规定每节课堂的教学目标必须分为三个维度,从而缺乏一定的现实性和适切性。

除此之外,部分人文学科还过分重视该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从而忽视其学科内在的知识性和实用性,造成三维目标浮于表面,未带来实质性的效果。

关键词:针对新课改三维目标的错误理解误区二:重多媒体教学,轻传统教学形式教师的劳动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而学生又是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的个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课堂教育机智等个人宝贵的财富,会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榜样。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达和新课改热潮的兴起,现今的课堂教学大多数采用多媒体的方式,甚至过度重视多媒体教学,从而导致课堂中师生双向交流的减少。

教师成为“机器人”和多媒体的“附属品”。

“人机交互”能代替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课堂上计算机代替教师的教,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严重的压抑。

此外,如果一节课多媒体使用过多,一味追求直观性和缤纷华丽的效果,极易造成“教师手忙脚乱,学生眼花缭乱”的窘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削减教学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针对新课改中多媒体教学的错误理解误区三:重合作探究学习,轻独立思考针对现行课堂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但是有些老师误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作为“体现新课标精神”的标签,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实施形式主义,不论学科性质、课程内容,一律分组讨论,搞“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课改教学模式中的几个误区及应对策略

课改教学模式中的几个误区及应对策略

2013-10教育创新随着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导学—自学—测评”循环推进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完善和清晰。

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操作,更加凸显“自学为主、讲练结合”的教学指导原则。

但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和个人课堂教学能力的制约,在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误区,本人结合常规教学检查及教学活动中的情况,分析这几个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重教学设计,轻教学实践从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教师的设计理念很好,各环节安排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但一节课讲下来,总觉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很适应这种教法和学法,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听课情况来分析,为什么很好的设计没有教学效果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些教师把设计和授课分割开来,甚至个别教师根本不考虑如何落实设计。

长期以来的随意性授课导致在公开课或评估课上对于好的教学设计,师生反而都不能适应。

严格地讲,没有教学实践作为基础和支撑的教学设计都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因为本身好的教学设计一定来源于丰富的教学实践,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常规教学中积累教学经验,寻找符合学科教学特点,符合自身教学特色的方式方法,避免单纯的“拿来主义”,一定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适应课堂教学,使备课与授课紧密结合,教师的课堂操作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而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业务校长与主任,则应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常规教学的管理上,绝不是组织几次大型教学活动就可以了,更应着重抓好教师的备课与授课,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独立的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能力。

这样教师才能真正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把课改的教学理念和行动统一到课堂教学中。

二、重环节完整,轻随机生成按照我校“导学—自学—测评”循环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应较清晰地体现如下几个环节:“引课—强化目标—自学及展示交流—练习测评—小结及集中检测”等。

反思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误区

反思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误区

反思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误区反思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误区◆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反思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误区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反思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误区新课程改革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新课程教学令人耳目一新,充满了生命活力。

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回首许多教师的传统教学与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误区,其中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也有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

误区之一:课程改革就是换一套教科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一标多本”(一个课程标准多个版本教材)的逐步实施,人们发现,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教材在呈现出百花齐放局面的同时,教材”新陈代谢”的速度也有加快的趋势。

从义务教育教材的使用到高中教材的更替,近年来,中学化学新教材的培训几乎没有停过,这次课程改革的实施也不例外,于是有些教师认为课程改革只是和以前一样,换一套教材而已。

那么,这次课程改革真的仅仅是换一套教材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等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

就学科教师而言,需要学习钻研的也不仅仅是一套新的教材,新的教大的价值在于人们可以通过继承、接受前人和他人的认识成果而加速自身的认识发展过程。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这次课程改革之所以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其目的就在于改变过去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个性,更充满活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指出接受学习既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义的,而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学生要经过积极思考,才能在新知与旧知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而这个过程便有学生的能动作用,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探究的因素或体现出一定的探究性。

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三大误区

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三大误区

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误区及对策——语文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调研报告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不要墨守成规,尽快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但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一段时间,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如果我们急于求成,刻意追求形势上的雷同,就会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形成一些误区,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贻误后学,甚至给整个教育事业造成损失。

针对这种情况本人做了一系列调研,将最常见的三中误区做一个简单分析并提出对策。

误区之一、“学生多讲,教师少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各种课改活动此起彼伏,我们校内也如此,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

听课中我们就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地参与,上课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

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师误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

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作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

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老师讲,而是主张“精要地讲”,有利于培养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讲。

因此我们不能当讲的不讲,该挖掘体会的不去挖掘体会,这样的教学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职能,恰当而精要的“讲”还是少不了的。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从满堂灌走向袖手旁观,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

误区之二、小组讨论、辩论等成为成为合作学习的全部走进课堂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

很多教师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一节课多则十次少则几次。

讨论后教师依次让学生发言,发言完毕,活动宣告结束。

语文课改应防止的几个误区

语文课改应防止的几个误区

语文课改应防止的几个误区实施新课改以来,中学语文课堂内容丰富了,形式生动了,气氛活跃了,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

同时,我们也隐约发现,有的教师只是学到了新课改的“招式”、“动作”,而对新课改的“精、气、神”很少揣摩,理解偏颇,认识不到位,使课堂教学出现严重的认识误区,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误区一: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轻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反对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倡导师生在教学中的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在走进文本的过程中尝试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发表独到见解。

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操作失当:或是由教师牵着鼻子走,一问到底,不能有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或是单调地“动”而不是师生、生生互动,被动“动”而不是主动地“动”,“动”的范围小、深度不够。

一节课学生发言或活动的“人次”不少,但只是少数尖子生“垄断”了课堂,没有以全班学生是否都参与作为标尺;发言踊跃而质疑、创新的成分少;讨论热烈而得出正确结论少;分组“合作学习”多,学生独立思考少。

课堂上看起来“动”得热闹,似主体性的表现,其实是课堂的无效教学,无法实现课堂学习目标。

许多教师误把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看成专业上的平等,从而使“一言堂”走向另一上极端:不敢讲解,不敢分析,不敢评判,不敢纠错。

课堂上只有学生的活动,教师成了“看客”、旁观者,没有起到“引导者”的主导作用,失去了“平等中”中的“首席”地位,丧失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

学生在课堂上渴望被肯定,教师要对正确回答及时肯定,对错误回答加以点拨,对精彩回答倍加赞赏。

由此看来,课堂教学中,该讲的地方教师还应该精讲,该“细嚼”的地方还应该“细嚼”。

要从教学规律和学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使教师的讲解更好地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实施课改的三大误区
摘要: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执教者对课改理念存在理解上的差别,因而在实施课改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调研中发现不少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着三大误区。

关键词:课改;误区;巧问;精讲;减负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执教者对课改理念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别,因而在实施课改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少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着三大误区。

误区一:“巧问”与“滥问”
“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以不提问或很少提问而被视为课堂教学改革之对象,取而代之的是提问。

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使有些教师误解为课堂提问越多越好。

例如。

有位教师的一堂物理课,竟提问学生30人次,致使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一位教师的数学课设计了三个较难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提问学生10人次,没有一人能答出,最后这位教师只能自问自答,致使浪费了時间,更重要的是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時。

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好提问技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改要求“运用好提问技巧”即提问要“巧问”。

提问是课
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提问。

在教学中提问运用得当,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共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但如果提问运用不当,则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达不到教学目的。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要做到:(1)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

如果漫无边际进行提问,就会抓不住课堂教学重点,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2)提问要疑而不难,引人入胜。

提问的难易应该控制在学员经过听取教师讲解和自己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的程度。

(3)提问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吸引力的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寻求答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提问要适量。

课堂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非提问次数越多越好。

过多的提问是滥问,会带来以下不良后果:提问过多,势必占用较多時间,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不利于教学;提问过多,学生忙于应付,精神过度紧张,久而久之,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提问过多,容易使教师独处课堂表演舞台的中心,容易使学生学习产生依赖性,最终导致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应注重科学性,课堂提问应把握好一个“度”,绝不能“滥问”!
误区二:“精讲”与“不讲”
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自主活动。

不少教师从传统的“满堂灌”走向另一个极端,误解为课堂授课時间越短越好,更有甚者,干脆不讲了。

例如,有些学校对教师的授课時间提出了明确的限制,提出课堂授课時间不宜超过10分钟的观点。

一位教师在讲“基因工程的应用”一课時,讲课仅用8分钟,大部分時间由学生自读理解。

下课后我询问几位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是否已掌握,学生的回答是:“糊里糊涂,不理解课本中讲的是什么。

”在学习《人的生殖》時,有位女教师整节课都不讲,安排学生自学完成。

结果在单元检测中。

涉及这一节内容“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示意图”的考查,学生回答得非常差。

刘默耕认为创新教学模式应该是:老师指导学生去认识去应用,在指导过程中,因势利导,不要硬灌一套,一言堂,满堂灌,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师生共同探究,两个积极性都发挥起来。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里克特说过:“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让你的学生因你的讲解而喜欢上科学,你应该使他们的求知欲望变得更加强烈。

”一个教师好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产生想象,有利于学生理想情操的熏陶,难道这样的讲课不该有吗?可见教师的讲课关键在于怎样讲,而绝不是不讲。

教学实践证明,片面地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是“放羊式”教学,其结果是学生劳无所获。

新课改讲究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不是要求教师不讲,而是要求教师精讲。

笔者认为:教师在讲课時,课本上有的、学生会的少讲或不讲;学生不会的、教学的重难点、学生易出错的问题要精讲、细讲,要讲到学生明白、学会为止,而且还要讲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
法、技巧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而忽视教师“因势利导的讲”,必须做到“师生共同探究,两个积极性都发挥起来”,必须杜绝“讲课越少越好”的错误做法。

误区三:“减负”与“无负”
传统的教学中,练习多、题海战术是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减轻学生负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就使部分教师误认为课堂练习越少越好,因此出现了课堂练习很少甚至没有的情况。

例:某地区几位教师一学期从未布置过作业。

也从未讲过练习。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适当的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措施。

课改提出“减负”强调的是“减”而不是“无”,因此课堂练习并非越少越好。

笔者认为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应做到:(1)精选精练。

要求教师根据课時内容,精心选择练习题的内容: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力争照顾到全体学生;题量要有所限制:3~5道选择题,外加1~2道综合题即可。

(2)及時检查,及時讲解。

在学生练习的同時。

教师要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時解决。

学生完成后,先由学生自我展示,班内交流,在展示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教师再予以集中讲解辅导。

可见,适当的练习既检测了学生当堂课的学习成果,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湖南省耒阳市白沙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