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经络辨证篇

合集下载

六经经络学说之我见

六经经络学说之我见

六经经络学说之我见(刘渡舟)在研究(伤寒论)的六经实质问题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和意见。

一种认识,他们承认(伤寒论)继承了(素问‧热论) 的六经分证方法,以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辨证的根据。

另一种认识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伤寒论)六经,已非(热论)之旧,乃是张仲景别出机杼,另辟新义,已与经络六经丝毫无关。

以上两种意见进行激烈的辩论。

我认为对待古典医着研究,应当坚定的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运用辨证法的思想方法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才能避免形而上学主观片面唯心主义的错误。

凡是主张"非经"说的,他们坚决不承认(伤寒论) 与(热论)两书在历史上的渊源。

因此,他们挖空心思用种种说法来诽谤经络的六经。

殊不知如果经络的六经格局被破坏,则(伤寒论)全局皆非。

对发病时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客观规律,则全然不解。

我们认为(伤寒论)的问世,乃是我国中医学发展的总结。

所以,它的来龙去脉都有秦汉时期的医学痕迹,也都有它的继承内容,例如仲景提的"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汤大论)等书,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明朝人吕复说过(伤寒论)十卷,乃后汉张机‧仲景用(素问‧热论) 之说,广伊尹(汤液)而为之。

"日人丹波元胤也说:"阴阳五行,汉儒好谈之。

五脏六腑,经络流注,(史记‧篇仓传)间及于此,(汉志)亦多载其书目,仲景生于汉末,何独摒去?"我认为吕复的话,讲出了(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一脉相承之旨; 丹波氏则说出两书历史很近,焉有不继承经络之理。

他们的认识,闪灼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辨证法的光辉思想。

非经论者,废除了经络以后,换上了很多概念性的东西,什么.六病"‧"症候群"‧"阶段"、"地面"‧"控制论"‧"系统论"等等。

这样,他们把经络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踢出了大门之外。

刘渡舟医案经典

刘渡舟医案经典

XX医案经典刘渡舟医案经典五苓散是《伤寒论》的一张名方,其主要功能为健脾通阳,化气利水。

《医方集解》谓“五苓散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烦渴、身热头痛、膀胱积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疟、身痛身重”等。

现代临床医生运用五苓散治疗范围更广,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肠炎,泌尿系感染,心脏病浮肿等,但较少用于精神神经系统病证。

笔者在临床运用此方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郁证)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XX 某某,男,35 岁,工人,缘于1995年7月酷暑之日,于大汗之后淋冷水浴,随即又在空调房中酣睡。

当时甚觉凉快,醒后即感周身不适,说不出的难受,烦躁,口渴,心悸,自汗,且伴少腹拘急,小便涩滞灼热、淋沥不畅,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因工作需要,症状无明显缓解即出院。

后又回当地经用中、西药反复治疗,心悸、自汗症状时有缓解,然其心烦、尿频、小便灼热、少腹隐痛诸症不减,并在饮酒及劳累后加剧,且口干口苦,喜饮热饮,纳可,大便干结,睡眠尚正常,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弦滑,1997年5月29日住省中医院,即辨证为膀胱湿热兼心气不足,治予清热利湿剂,拟八正散加减:生地20g,木通10g,淡竹叶10g,生甘草10g,丹皮10g,生梔子10g,柴胡10g,枳实15g,白芍10g,乌药10g,川楝子15g,生山楂20g。

nbsp; nbsp;服上药5剂后,患者少腹胀痛依旧,尿频灼热,小便涩滞感反而加剧,大便通畅,但肛门出现灼热感,且心烦,渴喜热饮,舌暗红、苔薄稍黄,脉沉缓。

考虑药不对症,当属辨证不确切。

故又细究病因:病人缘于酷暑大汗之际淋冷水浴,睡空调房而致病,病因当为寒湿郁闭皮毛,风寒外束,内射于肺,肺失宣肃,津液输布失常,气机郁阻故致郁证,改用五苓散,取其通阳化气利水之功。

处方:桂枝6g,白术15g,泽泻15g,猪苓15g,茯苓20g,生甘草6g,玉米须30g,白茅根15g,郁金10g,远志6g,石菖蒲6g。

经方大师刘渡舟医案15

经方大师刘渡舟医案15

经方大师刘渡舟医案15【141】痿证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姜⨯,男,20岁。

1993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于1993年6月始,四肢末梢感觉异常,行走两腿无力,某医院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

服用强的松、维生素等药物无效,病情逐渐加重,八月下旬做神经活检术,伤口愈合后病情继续恶化,以至完全不能行走,特情刘老诊治。

患者被抬入诊室,神情沮丧、四肢无力、可见上肢及大、小腿肌肉已萎缩,以物刺其手足指(趾)尖,毫无痛觉。

腰膝酸软、有时遗尿、头晕、自汗出、舌红苔白、脉大无力。

此阴阳营卫气血俱虚,邪气内侵所致。

治当调和营卫气血,补益肝肾阴阳,为疏两方:一方:黄芪40g、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枣12枚、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二方:熟地30g、肉桂4g、附子4g、肉苁蓉12g、党参12g、巴戟天12g、远志10g、山萸肉15g、石斛30g、茯苓20g、麦冬18g、炙甘草10g、五味子10g、薄荷2g、菖蒲20g、生姜3片、大枣5枚以上两方交替服用。

服药三十剂,患者渐觉双腿有力,乃停服“强的松”。

又续服三十剂,患者四肢能抬举,已能坐起核站立,末梢皮肤知觉逐渐恢复,双足背、趾尖有针刺感,小腿外侧肌肉拘紧。

此瘀血内阻,经络不通之象,为拟以下两方:一方:双花10g、防风6g、白芷6g、陈皮10g、炙甘草6g、穿山甲10g、浙贝14g、天花粉20g、当归20g、乳香6g、没药6g、赤芍15g、皂刺10g、川牛膝15g二方:桃仁10g、红花10g、羌活4g、没药6g、地龙6g、秦艽10g、炙甘草6g、牛膝10g、五灵脂10g、当归5g、川芎10g、香附12g 两方交替服用,服至三个月,下肢拘急、疼痛消失,架拐可走十余步,后弃拐亦能走二三步。

嘱其加强肢体锻炼,并疏加味金刚丸(萆薢、木瓜、牛膝、杜仲、肉苁蓉、菟丝子)、大补阴丸(龟板、生地、知母、黄柏、猪脊髓)等成药服用。

刘渡舟肩周炎的经方治疗汇集名医验方

刘渡舟肩周炎的经方治疗汇集名医验方

目录刘渡舟肩周炎的经方治疗 (1)肩周炎中医辨证论治 (1)五积散《和剂局方》 (2)肩周炎中医治疗方法 (3)羌活胜湿汤治疗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引起头痛 (4)柴胡桂枝汤治疗肩周炎 (4)皮外五官与经方:肩周炎的治疗经验 (5)鸡血藤通络重用调治肩周炎有特效 (5)肩周炎的中医调理处方 (8)肩周炎名中医治十二方 (9)肩周炎中医辨证治疗 (30)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32)肩周炎中医辨证论治 (36)肩周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36)肩周炎名中医治 (37)肩周炎中医治疗方法 (38)舌头周围有齿痕中医辨证来调理 (39)肩周炎治疗桂枝汤加味 (40)经方《葛根汤》加减治疗肩周炎 (40)名医名方肩周炎验方成肇仁 (41)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 (42)胡希恕桂枝加葛根汤治疗肩周炎 (43)芍药甘草汤案 (44)木防杞汤汤案 (45)《古今录验》续命汤案 (45)焦树徳经方葛根汤治疗颈椎病、肩周炎 (46)痹证的经方治疗 (47)经方加味【桂枝汤】辨证加减治疗肩周炎 (50)刘渡舟肩周炎的经方治疗【病例概况】于某,男,43岁。

1993年11月29日初诊。

左侧肩背疼痛酸胀,左臂不能抬举,身体不可转侧,痛甚之时难以行走,服西药“强痛定”可暂止痛片刻,旋即痛又发作,查心电图无异常,某医院诊为“肩周炎”,病人异常痛苦。

刘老会诊时,患者自诉胸胁发满,口苦,时叹息,纳谷不香,有时出汗,背部发紧,二便尚调。

视舌质淡,舌苔薄白,切其脉弦。

辨为太阳少阳两经之气郁滞不通,不通则痛也。

治当并去太少两经之邪,和少阳,调营卫,方选柴胡桂枝汤加片姜黄。

柴胡16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党参8克,炙甘草8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大枣12枚,片姜黄12克服3剂,背痛大减,手举自如,身转灵活,胸胁舒畅。

续服3剂,诸症霍然而痊。

【按语】刘老认为,治疗肩背痛当抓住太阳、少阳、督脉三经。

肩部为少阳经,肩痛多用小柴胡汤和解。

经典医案故事之刘渡舟经络辩证篇

经典医案故事之刘渡舟经络辩证篇

经典医案故事之刘渡舟经络辩证篇刘渡舟教授,近代中医名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

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

从事中医教育三十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郝万山就是他的学生之一。

刘渡舟教授曾在“谈《伤寒论》与经络”中讲述了几个关于经络辩证的例子,分别如下:有一年我去大同,正值暑假,住在宾馆里,他那儿管后勤的部长姓张,听说是北京中医学院来了老教授,就找我来看病了。

我一见他就觉得纳闷:这位张部长穿着老式的凉鞋,可前边一大条都被剪掉了,露出个大趾在外面,通红锃亮,又不敢碰,很疼。

他说:“您看我连凉鞋都不敢穿了,疼得厉害。

西医叫它丹毒,越到晚上疼得越厉害。

”我一看,大脚趾,正是大敦穴。

号号脉吧,脉弦而滑,弦为肝脉,滑是热象。

大、浮、数、滑主阳,阳主热。

大趾上有三根毛,是大敦穴的位置,“厥阴足脉肝所终,大趾之端毛际丛。

”那地方有毛,古人就看出来了,还看清了有三根,你说古人的眼睛是不是比咱们看得都清楚,咱们还天天戴着眼镜,看东西都看不清。

我就给他开了个方,“龙胆泻肝汤”加上十四克地丁、十四克公英。

“湿热毒火,首遇肝经”。

张部长问我:“刘老,这到底是什么病,是丹毒吗?”我说:“这叫‘大趾发’。

大趾,就是大脚趾,发呢,你看你这个又红又肿,发了。

”七副“龙胆泻肝汤”,他晚上就能睡觉了,不疼了。

你说这经络在临床是不是管用啊。

“龙胆泻肝汤”加公英、地丁,清热解毒,肝经的火毒一清,不就见好了吗?再说一个例子,是后背疼、脖子疼的。

在临床,现在这种病很多,尤其是妇女,脖子疼,来医院一看就是颈椎病,治又治不好。

这个病,我们用《伤寒论》太阳经病来辨证。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指出了“头项强痛”了。

那么足太阳膀胱经它走在什么地方呢?脖子。

所以古人注解《伤寒论》说:“项,为太阳之专位;头,为三阳之通位。

”头痛有少阳病因、阳明病因、太阳病因,所以头是“通位”。

脖子痛,这个就是太阳经的病,所以是“专位”。

刘渡舟讲《伤寒论》:六经为病提纲证和气化学说

刘渡舟讲《伤寒论》:六经为病提纲证和气化学说

刘渡舟讲《伤寒论》:六经为病提纲证和气化学说论六经为病提纲证的意义六经为病的提纲证,是《伤寒论》辨证的纲领。

六经为病,各有一条纲领,古人以之比如大将建旗鼓,便士卒望之而知趋,方能压住阵脚,而能指挥若定。

观张仲景于复杂的疾病中,择出六经至当的证候,即所以建旗鼓。

用以反映疾病的规律,使人知所趋。

由是观之,六经的提纲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说明六经的提纲证,首先必须弄清六经辨证的对象和范围。

我认为,六经辨证方法,原是以邪气伤人而立论的,并非只针对伤寒之一病。

柯韵伯在《伤寒论翼》的序言中说:“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

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制节”。

柯氏把六经辨证,视为百病而立,实能先获张仲景之心,因而也就扫清了只治伤寒一病的俗见,扩大了六经辨证的范围。

简而言之,这部书包括了两类疾患:一类是急性热病的伤寒,二类则是慢性疾患的杂病。

两者发病虽异,而医理则通,都不能离开六经之制节。

所以本书的内容是以六经辨证为宗旨。

六经本身是由脏腑经络所组成的六个系统,它们属于物质范畴,故有自身的运动规律,以反映生理和病理的变化。

辫证的方法,就是按照六经的客观规律去分析疾病,去认识疾病,务使主客观统一起来,就达到辨证之目的。

然而,辨证一定要言之有物,丝毫不能离开物质的存在,六经绝非空洞的名词游戏,它既有受邪之体,又有所病之因。

有能有所,以见证由体生,证由体定之理。

因为辨证之法是从六经之体而求证,由于六经之体各异,故每经的证候特点也就随之不同。

这就为辨证时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也应该看到,六经所反映的证候,又有共同规律可循,这是因为证侯的产生,决定于六经的阴阳对立变化的规律。

所以,阳与阴对立,有阳证也就必有阴证,表与里对立,如有表证也就必有里证,寒与热对立,若有寒证也就必有热证.虚与实对立,故有虚证也就必有实证。

这种相对而生的八个证候,它们既是疾病中的阴阳矛盾产物,又是疾病对立的统一。

因为它们不超出相对而生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发病规律,古人就叫做“八纲”辨证。

刘渡舟经方医案赏析

刘渡舟经方医案赏析

刘渡舟经方医案赏析刘渡舟经方医案赏析奔豚某,男,54岁。

主诉脐下跳动不安,小便困难,有气从小腹上冲,至胸则心慌气闷,呼吸不利而精神恐怖。

每日发作四、五次,上午轻而下午重。

切其脉沉弦略滑,舌质淡,苔白而水滑。

乃水停下焦之苓桂枣甘汤证。

疏方:茯苓30克,桂枝10克,上肉桂6克,炙甘草6克,大枣15枚,用甘澜水煮药。

仅服3剂,则小便畅通而病愈。

按语:此证气从少腹上冲于胸,名曰“奔豚”,乃固心阳上虚.坐镇无权,使下焦之邪得以上犯。

仲景治此有两方,若气冲而小便利者,用桂枝加桂汤;气冲而小便不利者,则用苓桂甘枣汤。

今脐下悸而又小便困难,与苓桂甘枣汤之证机合,用之果获捷效。

花香丁发表于 2010-6-8 19:45:46溢饮某女,32岁。

患两手臂肿胀,沉重疼痛,难于抬举。

经过询问得知,冬天用冷水洗衣物后,自觉寒气刺骨,从此便发现手臂肿痛,沉重酸楚无力,诊脉时颇觉费力。

但其人形体盛壮,脉来浮弦,舌质红绎,苔白。

此乃水寒之邪郁遏阳气,以致津液不得流畅,形成气滞水凝的“溢饮”证。

虽然经过多次治疗,但始终没有用发汗之法,所以缠绵而不愈。

处方:麻黄10克,桂枝6克,生石膏6克,杏仁10克,生姜10克,大枣I0枚,甘草6克。

服药1剂,得汗出而解。

按语:溢饮是水饮病的—种表现形式,临床以身体疼痛沉重,其形如肿为特点。

大青龙汤治溢饮,为《金厦要略》所载,但也有人认为《伤寒论》第39条大青龙汤证也属于溢饮的范畴,乃寒邪留着于四肢肌肤之间,郁闭卫阳,使气机不行,津液凝涩所致。

用大青龙汤发越阳郁,俾汗出阳气通利,津液流畅则愈。

花香丁发表于 2010-6-8 19:46:14呕利王某,男,28岁。

初夏迎风取爽,而头痛身热,医用发汗解表药,热退身凉,头痛不发,以为病已愈。

又三日,口中甚苦,且有呕意,而大便下利粘秽,日四五次,腹中作痛,且有下坠感。

切其脉弦数而滑,舌苔黄白相杂。

辨为少阳胆热下注于肠而胃气不和之证。

黄芩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大枣7枚,甘草6克。

刘渡舟教授最详尽的“六经辨证”

刘渡舟教授最详尽的“六经辨证”

刘渡舟教授最详尽的“六经辨证”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

《伤寒论》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它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不过两者又有所不同,《素问·热论》中的六经,虽以六经作为分证的纲领,但只论述了六经的热证、实证,未具体论述六经的虚证、寒证。

在治疗上也只简单地提及汗、下两法。

而《伤寒论》的六经则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讨论病变的部位、证候特点、损及何脏何腑、寒热趋向、邪正消长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

因此,《伤寒论》的六经,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

六经辨证,其主要根据则是来源于六经中病证、脉象等各方面,所以《伤寒论》每篇首,载有“辨× ×病脉证并治”。

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

因此,综合病之部位、性质、病机、病势等加以分析、归纳,别为某经病证,这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

现就六经病证依次简述于下:太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为诸经藩篱。

凡外感风寒之邪,自表而入。

每先入犯太阳,故太阳病对出现于外感疾病的早期阶段即太阳病以“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初期出现此项脉证的,叫做太阳病。

太阳病可分为表证和里证两大类型。

太阳表证,又因病人体质不同,虽然同是感受风寒之邪,却有中风和伤寒两种不同类型:中风的主要脉证: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

其病机为营卫不和,卫强营弱。

由于具有自汗、脉缓等特征。

故又称为表虚证。

伤寒的主要脉证:有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周身或骨节疼痛、无汗而喘、呕逆、脉浮紧等。

其病机为卫阳被遏,营阴凝滞。

由于具有尤汗、脉紧的特征,故又称为表实证。

太阳里证,有蓄水和蓄血两种证候。

伤寒大师刘渡舟医案五则

伤寒大师刘渡舟医案五则

伤寒大师刘渡舟医案五则刘渡舟,中医学家。

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

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

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

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

简介麻黄加术汤证——水肿案高X X,女,37岁。

患浮肿八年,每每因遇寒冷而加剧,曾经西医诊断为粘液性水肿,多方求治无效。

患者全身浮肿,以颜面部为甚,伴恶寒,肢体沉重疼痛,无汗,胸脘痞满,小便不利,大便常秘。

舌苔白滑,脉浮紧。

处方: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炙甘草3克,苍术10克,三剂每次服药后,均有微汗出。

三剂服尽,肿消,其它各症亦随之而愈。

为巩固疗效,以苓桂术甘汤善后。

【解说】麻黄加术汤是张仲景用来治疗“湿家,身烦疼”的一张方剂,具有发散寒湿的治疗作用。

本案所治的水肿,属于《金匮要略》中“水气病”的范畴。

在《水气病篇》中,张仲景并没有提出麻黄加术汤这一治法,为什么在此却用本方治疗?患者全身浮肿,但以颜面部为甚,张仲景在论治水气病时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麻黄汤为发汗之剂,所以用来发汗以消肿。

此其一;本案除了浮肿外,还见有明显的肢体沉重疼痛,恶寒无汗,舌苔白滑等寒湿在表的症状,符合麻黄加术汤所治寒湿郁遏卫阳这一病机,此其二;服用麻黄加术汤后,不但能够发散在外的寒邪湿气,而且可以宣畅肺气,恢复肺的治水功能,使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驱湿邪从小便而出,此其三。

所以,临床审证施治,贵在证机相符,方证合拍,切不可拘泥而失其变通之义。

大青龙汤证——溢饮案某女,32岁。

患两手臂肿胀,沉重疼痛,难于抬举,经过询问得知,冬天用冷水洗衣物后,自觉寒气刺骨,从此便发现手臂肿痛,沉重酸楚无力。

诊脉时颇觉费力。

但其人形体盛壮,脉来浮弦,舌质红绛,苔白。

此证属于水寒之邪郁遏阳气,以致津液不得流畅,形成气滞水凝的“溢饮”证。

虽然经过多次治疗,但始终没有用发汗之法,所以缠绵而不愈。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概说本篇为全书的总论,内容相当广泛,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季节气候对人体脏腑的影响等,都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论述,篇中共有条文十七条,其中第一、二、七、八、十条以整体观念论述了疾病发生的原因,传变规律、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强调预防疾病重于治疗疾病的思想。

第三条至第六条阐述了望诊与闻诊在诊断疾病上的各种方法。

第九、十一、十二条阐述了脉诊对对判断各种疾病的性质、部位、转归的方法。

第十三条叙述了疾病的分类方法。

第十四至十七条阐明了对各种疾病总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本篇着重说明脏腑经络病理变化,所产生的不同证候,并提示辩证应根据脏腑经络的病机反映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治疗法则。

又根据疾病传变的整个过程,确定全面的治略思想,还根据疾病的部位、性质而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以上这些内容,是全书的主要精神。

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

是其义也。

余藏准此。

[诠解]本条是以整体观念论述疾病的治疗原则。

人体五脏六腑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在正常时有相互资生的一面,在病时又有相互克制的一面。

如一脏有病,并不局限本脏,还可以影响其它脏腑发病,而且有一定的传变规律。

为此,我们治病时,就不能只看已病的脏腑,还应注意未病之脏腑。

那么,怎样去辨知未病的脏腑,以防止疾病的传变?张仲景提出了脏腑经络疾病传变的规律,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如见肝之病,便知肝病最易传之于脾。

所以,在治病时,当先实脾,而先治未病之脾,以防止疾病传脾,这样考虑问题是上工的水平。

刘渡舟《伤寒论平脉法》2

刘渡舟《伤寒论平脉法》2

刘渡舟《伤寒论平脉法》2【原文】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

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译文】趺阳脉浮而紧,浮为气虚,紧为寒甚,气虚则腹部胀满,寒甚则腹中绞痛。

气虚寒甚相合,则出现肠鸣,腹中气机转动,气机一转动则胸膈壅滞之气得以下行。

若少阴脉不现的,是虚寒之气结于下焦,可致外阴部肿大且疼痛。

【评析】本条论脾胃虚寒脉症与少阴虚寒脉症的关系。

趺阳以候脾胃,少阴以候肾气,脾胃虚寒,所以肠鸣腹满而痛。

若太溪部少阴脉不出,则肾气亦虚,虚寒之气积于下焦,寒水下趋阴部,则阴部肿大而虚浮。

【原文】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①,身体痹不仁②。

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

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③;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①三焦无所仰:仰,恃也,是说三焦失去依靠。

②不仁:失去感觉,不知痛痒。

③噫而酢吞:“酢”古与“醋”通用,即噫气而醋心吞酸。

【译文】寸口的脉微而且涩,微是卫气衰而不行,涩是荣气弱而不及,荣卫不能相互资助,三焦失去依靠,身体麻痹,不知痛痒。

荣气不足,则身体烦疼,口难言语;卫气虚弱,则洒淅恶寒,频频呵欠。

三焦不能各司其职,上焦失职,噫气而吞酸;中焦失职,不能消谷,不要进食;下焦失职,则二便失禁。

【评析】本条讲由于荣卫不能相助,以致三焦失职的病症。

营卫虚衰,不仅卫外不固,而为洒淅恶寒呵欠,营血不足,而为肢体麻痹不仁或烦疼难言。

即上、中、下三焦,亦会受到影响而不能善其职事。

上焦主受纳,中焦主熟腐,下焦主分泌清浊;三焦失职,就会出现噫气吞酸、消化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

【原文】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译文】趺阳脉沉而数,沉主邪实于里,数主热,热能消化水谷,较易治疗。

若脉不沉数而沉紧,为里寒甚,属难治之候。

【评析】本条从脾胃的实热或虚寒,推断治疗的难易。

刘渡舟(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刘渡舟(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刘渡舟(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36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一甘二桂三两麻七十杏仁朱雀窝无汗而喘头身痛温服不须把粥喝先煮麻黄九升水减去二升去上沫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用八合麻黄三两,去节桂技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这一条论述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证治。

应与第3条的”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互参。

这一条提出了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气喘等八个证候。

因为它们是伤寒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又用麻黄汤治疗,所以被称为”伤寒八证”或”麻黄八证”。

对这八证进行概括的话,可分为诸痛、寒热与无汗而喘三组。

中风是风邪伤卫,伤人较浅。

伤寒则为寒邪伤营,伤人较深。

寒性凛冽,可由卫透营,既外闭卫阳,又内伤营血。

寒性凝滞、收引,主痛。

寒邪袭表,营血运行不畅,经脉筋肉拘紧,故见诸痛证。

头痛为”头项强痛”的省文,与身疼、骨节疼痛不同,应当分别辨析。

头项、腰脊是太阳经脉循行之处,寒伤太阳,经输不利,故头项强痛,腰脊疼痛。

正如《灵枢经〃经脉》所说:”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

”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太阳”主筋所生病”,故太阳感寒则身疼,骨节疼痛。

”恶风”是恶寒的互辞,与第3条合参,可知为伤寒的必见证。

因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卫阳被伤以后就会出现恶寒。

寒主收引闭敛,可闭塞全身毛窍腠理,故见无汗。

卫阳之气被寒邪闭郁,不得宣泄,故见发热。

肺合皮毛而主表,表闭无汗,影响肺气的宣发,故作喘。

“无汗而喘”既提出了两个单独的证候,同时也揭示了无汗与喘的因果关系。

一旦汗出表解,肺气恢复宣降功能,喘自然也就好了。

同时,”无汗而喘”也便于和肺热的”汗出而喘”作鉴别。

刘渡舟经方医案

刘渡舟经方医案

l、桂枝汤证(1)时发热自汗出案刘渡舟医案:李x×,女,53岁。

患阵发性发热汗出已经一年多,每天发作2—3次,饮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

曾经按阴虚性发热治疗,服药二十多剂无效。

脉缓而软:舌质淡苔白。

《伤寒论》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 12枝炙甘草6克二剂。

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解说】桂枝汤的主要治疗作用是调和营卫。

既可以用来治疗外感风寒所引起的营卫不和,也可以用来治疗内伤杂病中的营卫不和。

本案治疗的要点在于“病人脏无他病”,而又年过50岁,由于天癸已竭而阴气偏弱,使得阴阳二气不相谐和,所以出现阵发性的发热汗出,桂枝汤调和营卫,实际上也就是调和阴阳.因为营卫代表了阴阳的二个方面,营行脉内即为阴,卫行脉外即为阳。

所以,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达到调和阴阳之目的,是本方取得疗效的关键.(2)风疹案刘渡舟医案:某男,60岁.患风疹皮肤瘙痒,钻心难忍已数月。

伴见汗出、恶风等证,脉浮缓,舌苔白润。

此为风邪稽留肌腠,营卫失和所致。

当用解肌驱风,调和营卫之法治疗: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三剂服药后喝热稀粥,得微汗出,痒止疹消,皮屑脱落而愈。

【解说】风瘙以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因为其发病部位在于皮肤腠理之间,一般属于阳证,所以《灵枢—-终始篇》说:“痒者,阳也”;、本证虽然多见于血热受风,但也有不少是由于外感风邪,邪气稽留于肌表而营卫失和所引起。

识别是否由于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标志在于伴随恶风或遇风则发,属于这类证型的,用桂枝汤治疗最为有效。

(3)汗出偏沮案刘渡舟医案:孙×x,男,39岁。

患左半身经常自汗出,而右半身反无汗,界限非常分明.无其它咀显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阴阳,使其相将而不相离则愈.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l2枚炙甘草6克三剂。

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

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

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

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

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

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

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

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

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

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

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

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

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

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

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

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

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

我们讲了,色莫知真。

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

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

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

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

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

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

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

伤寒论》讲义(下)----刘渡舟

伤寒论》讲义(下)----刘渡舟

伤寒论》讲义(下)----刘渡舟伤寒论》讲义(下)----刘渡舟清心2015-05-25 23:27 来自QQ空间日志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四逆汤类方指以下两类:1.生附子、干姜同用,如四逆、通脉四逆、四逆加人参、白通加猪胆汁汤-回阳救逆。

2.炮附子为主,如附子汤、真武汤-温里祛寒。

[回阳救逆类方]:一、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甘草。

《伤寒论》凡与干姜同用均是生附子,起回阳救逆作用。

仅乌梅丸例外,为干姜炮附子同用以温脾散寒,温里祛寒。

四逆汤适应症:1.畏寒蜷卧、冷汗自出(阳不摄阴),手足厥冷,四肢痛。

-肾阳虚衰,肌肤四末失温,阳不摄阴。

2.下利清谷,自利而渴,吐利不止,内拘急(腹痛)。

下利及清谷为两个并列的动宾词组。

清当便排拉讲。

清谷,拉不消化的食物。

……肾阳虚衰,火(命门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寒湿下注,升降紊乱,无伤津,与热痢相区别;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肾阳虚衰,气化失司,津液不化,见喜热饮而不多饮。

(提示:结石并非均用利湿通淋,阳气虚衰,津液不化亦可结成结石,并郁而化热。

其根本问题是寒湿,王永炎肾结石,通阳法-附子10g肉桂20g。

用药可能会心烦气燥等的副作用)以下利为主,不是以呕吐,肾阳虚衰阴寒内凝-腰痛。

小便利-清长-阳虚不能摄阴,重则尿比重下降;小便不利-少-阳虚气化失司。

3、精神症状(1).但欲寐-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睡不实,似醒非醒,醒不清。

(2).燥烦-肢体燥扰不宁。

燥烦的病机a.阴精阳气虚衰,心神精神失养。

b.真阳衰微,弱阳勉强和盛阴相争,争而不胜-肢体躁动不宁的表现,而不自知,甚则撮空理线,循衣摸床,均属阴盛则燥。

如肝性肺性脑病,休克前期躁动属阴盛则燥。

阳盛则烦,如大青龙汤阳热扰心,大承气汤实热扰心,栀子豉汤无形郁热。

4、脉象:脉沉(轻者)-脉微细,微者,薄也,浮中沉取衡量-阳气不足脉气无力;细者小也,阴血不足,脉气无力。

少阴病:阴阳虚衰,又以肾阳虚衰为主者,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微的表现。

刘渡舟论六经提纲证:(四)太阴病

刘渡舟论六经提纲证:(四)太阴病

▽导读:六经病的提纲证,乃是《伤寒论》全书之纲领。

它把三百九十八条的大法微言,而一线相贯,都交织在六经提纲证上。

因此,它不仅有指导临床辨证的意义,而且又有组织全文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学习《伤寒论》先从六经提纲证开始,对它应该有深刻的了解,更要结合临床去体会它的指导意义。

如果我们把六经的提纲证从理论到实践能紧紧掌握手中,则对辨证论治的方法,就有举一反三、迎刃而解的效用。

六经提纲证,文简义赅,虽寥寥数语,论证不多,却有颠扑不破之奥妙。

太阴,指足太阴脾经。

吴崑认为:太阴居于中焦,有敷布阴气的作用,故太阴司运输而主开。

脾主腹,太阴为病,脾阳不运,寒湿内生,表现为腹中胀满,时消时发,腹中冷痛,而喜温喜按。

然寒湿困脾,清阳不升,水谷不化,故以腹泻为甚;浊阴不降,胃气上逆,故时而作吐;脾胃虚寒,中焦不运,所以饮食不下。

此即《伤寒论》所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的提纲证候。

太阴与阳明为表里。

阳明主阖,故以大便秘结为主;太阴主开,病则以下利为主。

太阴病虽吐利兼见,然吐者轻而泻者重,故应以下利为太阴病的提纲证。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因太阴脏寒,为中焦下利,它和少阴病的“自利而渴”的下焦下利迥然不同。

一般地讲,腹胀若大便作泻,则腹胀必随之而减。

今其人腹泻虽甚,腹胀非但不减,而且还益以加重,这反映了虚寒腹胀越虚越胀的特点,而极有临床辨证意义。

太阴病,因寒湿伤脾阳,故腹中时痛时止,喜温喜按,而尤以下利时腹痛绵绵而为验。

总的说来,太阴病的提纲证,以下利、腹满、不欲饮食、腹中时痛、口不渴为依据。

夫阳明病为胃家实,太阴病为脾家虚。

临证之时,要对比分析其寒热虚实,则庶几近之。

- 全文完 -源大医学馆, 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刘渡舟讲伤寒论(5)

刘渡舟讲伤寒论(5)

刘渡舟讲伤寒论(5)这个就说明,少阴之阴与阳明和合,形成了滑脉。

所以脉是滑的。

关是主于阳明的,尺是主于少阴的,现在阳明的脉为沉,这个叫阳中有阴,阳中有阴,阴阳相得,关自平和,就没有病了。

少阴的尺脉,微滑,为阴中有阳,尺脉自然就平和了。

关尺自平,就概括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特点。

这个时候饮食自可,就正常了,没有什么问题了。

所以少阴脉微滑,阴中有阳,阳明微沉,阳中有阴,这是阴阳和合,没有病,饮食自可。

滑和紧脉。

滑者,紧之浮名也。

这句话怎么解释呢,滑与紧有个分别,脉来急切有力的,而没有阳和,没有缓和之气的,就是紧脉,紧脉来的力量很大,弹人手。

所以紧脉为寒脉。

滑脉,也是浮盛,来的有力,脉博浮盛而有鼓动之相者谓之滑。

翕,为正阳,有浮盛的样子。

浮盛之中忽有沉。

所以紧脉与滑脉的分别,紧脉来急切有力,滑脉来而浮盛,有相同之处。

滑脉也就是浮紧,也点象紧,但是滑脉有沉,紧脉没有翕奄沉这个特点。

滑脉,脉来浮盛,有点紧的特点。

所以滑者,紧之浮名也。

在浮的这一方面,滑有紧脉浮而有力的特点。

这样一来,少阴脉微滑,阴中有阳,如果滑的浮盛,有紧的意思,这个就是阴分里有阳血,实指邪气说的,少阴里有阳热的实邪,为病,一个是股内汗出,一个是是阴下湿也。

股内就是阴股,大腿一个是内侧,一个是外侧。

外面是阳面,阳经所经之地,内侧为阴股,为阴经所经之地。

阳加之脉是人的根本,为什么呢?因为寸口脉反应脏腑之气,关系脏腑的根本的问题。

脉病了,这个病是真脏脉,不是一般的脉,已经是没有胃气的脉了,人却没觉得怎么样。

这个情况很多。

人有病了,却没感觉到病。

比如人长癌就是一例,所以是常有的。

脉出现了真脏脉,人还不病,医生的理论来讲,五脏的根本已经绝了,当有突然之变,马上就可以来病,马上就可以死,颇生不测。

这种情况是常有的。

所以叫行尸走肉。

如果人病了,脉却没病。

人出现了种种病容,病态。

脉却还好,还明胃气的,虽然人看起来很弱,这个是根本没有受伤,所以只是气血之虚而已,对于性命无关,是可以治的,无足为害,所以叫虽困无苦。

名老中医刘渡舟临床经验临证特色

名老中医刘渡舟临床经验临证特色

名老中医刘渡舟临床经验临证特色三、治疗心脏病(de)经验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为阳中之太阳,心脏之阳为君火.心脏其所以能不息地搏动,从生到死,无有歇时,主要依赖阳气(de)运动;心脏主血脉与主神明(de)功能也依赖于阳气.心脏以阳气为用,故心脏病亦恒多阳气之病,或阳气太过,或阳气不足.然就临床观察所见,在现代医学所称(de)心脏病中,其证属心阳虚者多而心火旺者少.如果心阳虚衰,坐镇无权,不能降伏下阴,下焦水寒之气即可能乘虚上冲心胸,尤其是在脾肾阳气同时虚弱(de)情况下,下焦水寒之气上冲更成为一种必然(de)趋势,所以心脏病又多见水气上冲之证.其治疗宜温养心脏之阳以治其本,而用降逆下气、利水消阴以治其标.经方苓桂术甘汤是基本方,无论哪种心脏病,只要其临床表现符合水气上冲(de)特征,就可以也应当使用这一治法.胸中为阳位,清虚之地,水寒为阴邪,故阴邪闭阻,虚阳被遏.在这种情况下,表现为以邪实为主(de)痰饮痹阻证,而心阳虚弱(de)症状反不突出.对这种病证(de)治疗要以祛邪为主,消阴邪、通阳气,而后乃扶正固本.单纯性心火亢盛证主要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或高冠心.心火亢盛合并心肾阴虚以及单纯性心肾阴虚证,从理论上讲,都是继发形成(de).这类病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对单纯心火亢盛证(de)治疗宜用苦寒直泻心火;后两种情况则苦寒清降与甘寒或咸寒养阴合用,或者纯用咸寒养阴,并佐用重镇潜阳之品.要注意(de)是,无论阴虚还是阳虚,由于阴阳互根(de)道理,到后来都可能出现阴阳两虚(de)病变,张仲景炙汤就体现了这种治法,是治疗心脏病阴阳两虚(de)代表方.至于心脏病中瘀血(de)问题,往往是继发(de).心脏病确有夹血瘀为病者,但是瘀血既非心脏病(de)共性,也非疾病之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瘀血阻络是继发于心阳虚衰和水气上冲之后(de)病变.所以活血化瘀不是治疗心脏病(de)根本法则.刘氏治疗心脏病较少单纯使用活血化瘀之法,即使有明确(de)血瘀现象,也只是在主方(de)基础上加入少许活血之品,其指导思想即在于此.心脏病发生发展(de)基本规律可以表示如下:根据刘氏(de)经验,心脏病可以按如下类型分而治之:(一)心火亢盛临床特征为心烦,急躁易怒,胸闷,头晕,头胀,头痛,尿黄便燥,舌红苔黄、脉滑或大;其人多形盛气实,或颜面为脂溢性皮肤.这种类型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或高冠心,参考辨证指标为高血压、高血脂.治疗宜用苦寒直泻心火,可用三黄泻心汤或解毒汤化裁,血压高者与三草降压汤联合应用.(二)心火亢盛心肾阴虚此型(de)临床特征为心烦失眠,心悸,口渴,舌红,脉细数.治疗用汤泻心火、滋肾阴.此方用、,得三黄泻心汤之半;然阴气已虚,故有、芍药滋养心肾之阴血,此有炙汤养心阴之意.然彼者心脏之阳不足,故不用芍药;此者心火过旺,故芍药可用.(三)心肾阴虚亢阳化风此型(de)临床特征为心悸动不安,身体振振然动摇,头晕,眠差,虚羸少气,动则喘喝,脉细弦或结代,舌红少苔.治疗宜用三甲复脉汤滋养心肾之阴,镇潜熄风安神.(四)心阳不振其主要辨证指标为胸闷或心慌,欲得按之,舌淡、苔白,脉促或脉细.治之宜温养心阳,用汤或去芍药汤.此二方看似简单,药力薄弱,其实如果辨证准确,患者服汤后往往心悸定,胸闷止,有云开雾散之感.如果心阳虚弱较重,证见脉微恶寒,四肢不温,亦应遵循张仲景方法,用去芍药加汤温心肾之阳而散寒.剂,如汤、小建中汤等,皆可依据仲景辨证论治方法选用.(五)心阳不振痰饮凝阻临床特征为胸闷或闷痛,彻背连肩,舌苔白腻,脉滑.先祛邪后温阳,用白酒汤.如果兼有失眠,汤,通心胸之阳而化痰安神.如果兼见胁下气逆,上冲于胸,用汤,通阳降逆.刘氏在治疗此型病证时,也用杏仁汤.(六)心阳虚弱水气上冲这种病证临床最为多见,刘氏称之为“水气上冲”性心脏病.根据刘氏(de)经验,水气上冲(de)特征可归纳如下:水舌:舌质淡嫩,舌苔水滑.这是由于阳气虚弱,水饮从下而上,在舌象上(de)反映.水色:即面色黧黑或面见“水斑”.所谓“水斑”,即见于额部或面颊、目下、颧部、下颌部位(de)褐色斑点,其色黯滞.此由于水之色黑,水邪为患,故面色黧黑;水寒久客,而心不华面,荣卫凝涩,故面生水斑.这种表现在临床上往往被认为是瘀血所致,而多用活血化瘀之法.但刘氏认为此是阳虚水气上冲(de)确切特征,用温阳化饮方法治疗,效果甚佳.水脉:脉沉弦.脉沉主水,弦主饮,两种脉象皆属阴脉,反映水寒为病.水症:水气凌心则悸,阻闭心胸之阳则胸闷、短气、喘息.水为阴邪,阳虚为阴病,夜晚属阴而阳气渐退,故胸闷等现象有夜间加重(de)倾向.此外,若水气上冲于头是头晕目眩、咽噎耳鸣、脸面浮肿.水气上冲性心脏病(de)基本治疗方法是温心阳、化水气、降逆气,其基本方剂是苓桂术甘汤.无论何种心脏病,只要具备上述水气上冲特征,就可以使用该方,并根据具体病情加减.如若头晕较甚,其舌大者,是为水湿阻碍清阳,则加,取法于金匮汤;若胸闷脘痞、呕恶、苔腻,此属痰湿内阻,加、橘红,则二陈汤已寓其中;若肝气激扬,作嗳,头晕目胀,可加、疏肝下气;若血压偏高,头目胀痛,此为肝阳引血上逆,加、、草(此为“三草降压汤”,刘氏临床习用此汤治疗高血压之具有肝火特征者)以降气血之逆;若胸闷较重,舌苔白润,此为寒凝突出,加重,甚者加以温通阳气;如果心前区疼痛控背,手臂麻木,舌有瘀斑,是为夹有瘀血,则加、以活血化瘀,此为“苓桂茜红汤”,亦可加、,以加重活血化瘀力量;若心悸明显,胸闷短气,入夜尤甚,则加炮、;烦躁者,加、重镇安神;冲气突出者,亦须加重降逆平冲;少气明显者,加用(或,重者用);如果同时见有血瘀征象,则再加入沙参、,这便成为“苓桂三参汤”.此方对于水气上冲性心脏病合并有明显气虚血瘀病机者,效果甚佳.如果脉结代,其属中气虚陷者,加入参、芪益气升提;合并气阴两虚者,则苓桂术甘汤与生脉散合方;如果舌淡白如纸,下肢浮肿而小便不利,则以苓桂术甘汤与真武汤合用,或二方交替使用,同时宜再加用;如果小便不利比较突出,则方中一味必须减量或者去而不用,再加、,是取五苓散法.由于有(de)存在,能够益气、化气行水,是春泽煎法.本为阳气不振而水气上冲(de)阴性证候,然亦有水蓄久之而蕴热者,这时舌苔转为黄厚腻,舌质微红,口反渴,纯用温药于病不妥,则取桂苓甘露饮意,于方中加入生、、.脉迟者为阳虚寒凝,参、附在所必用;如果寒凝无汗,可以将苓桂术甘汤与汤合为一方;如果脉数而无力,多为阳虚阴逼,心阳虚浮所致,亦需使用和益气温阳,用收敛,用和潜镇.(七)心阳虚弱水气泛滥此型(de)临床特征是:心悸,头眩,小便不利,身体浮肿或沉重、疼痛,或大便不实,手足不温,恶寒,舌淡苔白,脉沉,治之宜用真武汤温心肾之阳而利水.(八)心阴阳两虚其临床特征是心动悸,即心悸并伴有明显(de)身体同节律(de)振动感,脉结代.治之用炙汤,此较之复脉汤多与辛温通阳之品(从源流上讲复脉汤是炙汤去辛温之姜桂而成).临床上观察到,姜桂不仅有温阳通脉(de)作用,而且还可以预防或减轻、地黄诸阴寒凝敛之品对脾胃可能(de)副作用.如有(de)患者在服复脉汤以后脾胃之气受到抑制,出现纳呆、脘痞症状,当加入姜、桂以后,这类症状即可消失.后世温病学家有时对温热性质(de)药物畏若蛇蝎,如用小青龙汤要去麻、辛,用炙汤要去姜、桂,一概而论,未免太偏.此是有感而发,尚望同道留意焉.以上为心脏病在临床上(de)几种主要(de)和常见(de)证型,此外还有几种情况也值得提出,如少阳、厥阴为枢,肝、胆(de)疏利有助于心阳(de)运布,有助于心脉(de)通畅.若肝、胆失于疏利,则有可能影响于心,使心阳内郁,使心脉迟涩,治疗宜用小汤疏利肝、胆.如果同时见有项背强痛、肩臂疼痛或麻木者,表明病涉太阳,当以小汤合汤两解太、少.如果以气机郁结为主,以致心烦易怒而又手足不温者,则当用四逆散疏而泻之.又有肝郁而脾虚者,肝郁使心脏之血气不畅,脾虚使心脏之血脉不充,因而可能引发心脏病变,其治疗宜用逍遥散疏肝健脾,兼有郁热者,用丹栀逍遥散治疗.又有阳明胃热而又上熏于心,见虚羸少气,心悸不宁,口渴,面垢,脉大而芤,舌红苔黄,用汤治疗.医话1案王某,男,36岁.包工头,1995年8月16日来诊.自述心悸气短,憋胀3年,在某医院检查:52次/每分钟,诊为心动过缓.曾用参麦、复方丹参注射液等静点,症状暂缓,近日因工程紧迫,,操劳过度,心悸加重并伴乏力.于8月9日晚,突然心悸胸闷,气促汗出,口干舌燥,畏寒肢冷,时欲大便,眩晕欲倒,急送当地医院抢救,心电图检查:心率44次/每分钟,经吸氧、静滴(药名不详),住院数日后,心率始达55次/每分钟而出院.为求用中药彻底,慕名请刘渡舟诊治.刻下:胸闷,气短乏力,口干不欲饮,畏寒肢冷,(正值炎暑,身着夹克),大便3日未行,舌淡苔少,脉沉迟时结,证属心阴阳两虚,以心阳虚为主之心悸证.治宜温阳通脉,气血阴阳并补,拟伤寒论炙甘草汤合附子汤:炙甘草15克,红参10克(另炖),桂枝15克,生姜10克,麦冬30克,生地黄30克,阿胶15克(烊化),大枣15枚,麻子仁10克,熟地黄20克,蜜麻黄5克,炮8克,细辛5克.5剂,每日一剂,清酒合水各半煎,每日两次分服.侍诊诸生私议:暑气蒸蒸,老师缘何置麻黄于方中,不虑汗出亡阳,犯“虚虚”之戒有曰:老师用药不必多虑,只是吾等不晓个中玄奥耳药尽,患者心悸胸闷、诸症明显减轻,大便日行一次,已着单衫,脉沉无力,结象消失,脉率可达60次/每分钟.上方减麻子仁,又投7剂.服后,患者又欣然来诊,自述神清气爽,料病已愈.诊其脉率,已达68次/每分钟.刘渡舟令再取7剂.隔日一剂,以巩固疗效.老师曰:认识疾病在于证,疾病则在于方.总观是证,为心阴阳两虚尤以心阳虚为主证之,其治必从阴阳两方面权衡,用伤寒论炙甘草汤,当属合拍.然炙甘草汤补心阴之力大,补心阳之功稍逊.而患者又偏以心阳虚为主,故合用伤寒论附子汤,以补偏救弊,并非取其温经解表,而用于鼓动心阳,以治心动过缓,故使数年顽疾得愈.又曰:合方中虽有麻黄一药,汝等勿虑其有发汗亡阳之弊,因“麻黄得熟地则通经络而不发表”(中国医学大辞典谢观论阳和汤),验诸临证,其言不欺.讲毕,学生啧啧称羡,用麻黄之疑亦随之冰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医案故事之刘渡舟经络辩证篇刘渡舟教授,近代中医名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

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

从事中医教育三十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郝万山就是他的学生之一。

刘渡舟教授曾在“谈《伤寒论》与经络”中讲述了几个关于经络辩证的例子,分别如下:有一年我去大同,正值暑假,住在宾馆里,他那儿管后勤的部长姓张,听说是北京中医学院来了老教授,就找我来看病了。

我一见他就觉得纳闷:这位张部长穿着老式的凉鞋,可前边一大条都被剪掉了,露出个大趾在外面,通红锃亮,又不敢碰,很疼。

他说:“您看我连凉鞋都不敢穿了,疼得厉害。

西医叫它丹毒,越到晚上疼得越厉害。

”我一看,大脚趾,正是大敦穴。

号号脉吧,脉弦而滑,弦为肝脉,滑是热象。

大、浮、数、滑主阳,阳主热。

大趾上有三根毛,是大敦穴的位置,“厥阴足脉肝所终,大趾之端毛际丛。

”那地方有毛,古人就看出来了,还看清了有三根,你说古人的眼睛是不是比咱们看得都清楚,咱们还天天戴着眼镜,看东西都看不清。

我就给他开了个方,“龙胆泻肝汤”加上十四克地丁、十四克公英。

“湿热毒火,首遇肝经”。

张部长问我:“刘老,这到底是什么病,是丹毒吗?”我说:“这叫‘大趾发’。

大趾,就是大脚趾,发呢,你看你这个又红又肿,发了。

”七副“龙胆泻肝汤”,他晚上就能睡觉了,不疼了。

你说这经络在临床是不是管用啊。

“龙胆泻肝汤”加公英、地丁,清热解毒,肝经的火毒一清,不就见好了吗?再说一个例子,是后背疼、脖子疼的。

在临床,现在这种病很多,尤其是妇女,脖子疼,来医院一看就是颈椎病,治又治不好。

这个病,我们用《伤寒论》太阳经病来辨证。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指出了“头项强痛”了。

那么足太阳膀胱经它走在什么地方呢?脖子。

所以古人注解《伤寒论》说:“项,为太阳之专位;头,为三阳之通位。

”头痛有少阳病因、阳明病因、太阳病因,所以头是“通位”。

脖子痛,这个就是太阳经的病,所以是“专位”。

该怎么办呢?我想大家都知道,有汗的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的用桂枝加麻黄加葛根汤。

葛根是治脖子疼的神药,很有效,一吃就好。

记住,这是指中央一带,脖子甚至到后背都管用。

但是,如果你说后背、脖子疼,两边到肩胛也疼,这样再用以前的方子就不管用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侧属少阳。

太阳行于后,阳明行于前,少阳行于侧,要用小柴胡汤。

跟我实习的学生知道,我治后背和肩胛痛,好用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加上桂枝、白芍,吃了就好。

你看怪不怪,加上柴胡就管两肩,不加就不行,这就是经络,经络辨证嘛,没有这个怎么行呢?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妇女来看病,一来就见她满脸的怨气:“我都吃了那么多药了,怎么就不见好呢?我不怕花钱,您给我弄点好药。

”她得的就是西医说的三叉神经痛,也不是多么重,可怎么也治不好。

病人来找我,我说:“你说一说到底怎么个疼法?”她就说后头痛、偏头痛,到肩膀头儿再往下一点,就是耳角的上面一点往下来,这里痛。

我一看,就用基础医学和经络学说辨证,这叫三阳经结气。

脉象浮弦,稍微有点滑,我就给这个病人开了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还有点羌活、防风,三经风邪一起治,“柴葛解肌三阳病,头痛发热还不眠”。

吃了药,病就减轻了,女同志也破涕为笑:“老大夫,我就吃您的药见效,不疼了。

”所以说学经络这个事儿,不是一个一般的问题,可以说是中医学的一个伟大的组成部分。

我带研究生的时候,有人腿疼来看病,我给他辨证,首先要辨经络,不辨经络怎么能下药开方呢?一条腿有左侧、右侧、前方、后方,有阴经、阳经,就要用经络给划一划。

这人腿疼,晚上疼得都哭,我就问他:“你把腿搁在凳子上,给我指一指哪个地方疼啊?”他说就是大腿外侧。

外侧都属阳,内侧都属阴。

外侧少阳经痛,我说:“你这里面经脉不通。

”“足脉少阳胆之经,始从两目锐眦生,抵头循角下耳后,脑空风池次第行。

”正好行于大腿外侧。

疼是因为少阳经的气火、相火被风寒凝滞了。

然后我就给他开了张药方,有双花、陈皮、赤芍、穿山甲,吃了就好了。

说到这里,不知大家对于这个经络辩证有什么感想?当然,在这里知霖没有突出经络辩证的意思,因为临床上经常是五行辩证、脏腑辩证与经络辩证等一起综合地应用的,但现在经络辩证似乎慢慢地被人淡忘了,所以才发表本文以求大家的重视。

(关于经络本质的问题大家可登陆钟知霖的博客/acan159详细查看“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全文。

)如果大家觉得还不过瘾,那么晚辈知霖就继续为大家再论述一个医案。

刘力红在他的《思考中医》一书上记载说:“前些天为一位同行看病,病的是左颧部位红肿痒痛,已经用过西药抗菌治疗,但效果欠佳。

这么一个病摆在大家面前,你会怎么思考呢?又是红,又是肿,又是痒,一定是要清热,要解毒,要祛风,要止痒吧,过去我可能会是这样一个思路。

当时我为这位病人号脉,脉浮取可见,但有涩象,不流利,这是一个什么病呢?这还是一个太阳病,是由于表病汗出不彻,阳气怫郁所致。

《伤寒论》48条就专门讨论到这个问题,治疗的原则是‘更发汗则愈’,于是我开了一个麻黄桂枝各半汤的原方,一剂药后红肿痛痒消大半,两剂药后平复如初。

麻黄汤桂枝汤本来是治疗感冒的方,你为什么用来治疗我的左颧红肿呢?这位同道感到惊惑不已。

的确,要是在过去,我顶多想到左颧属肝,红肿属热,应该用泻肝的方法。

我可能会用龙胆泻肝汤,而不会想到用这个麻黄桂枝各半汤。

我想我今天有这样一个进步,这样一个思路,与受曾老的指点是分不开的。

这一摆又把师传的重要性摆出来了。

为什么呢?这确实是由它这样一门学问的性质所决定的。

这样一门特有的学问确实没有现代科学那样的通透性,特别是在技术的应用上,它不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而必须靠我们这个主体自身去用功。

所以,这样一门学问的教育过程,有些时候确确实实需要言传身教。

大家想一想,这样一种言传身教,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本质上一对一的师父行不行呢?”如果你真按脏腑辨证法,相信你一定会认为该证非肝莫属,但如果你熟悉《伤寒论》则又另当别论,问题是很多中医特别是刚入门的后辈有几个会熟读《伤寒论》呢?但如果你没有熟读《伤寒论》也没像刘博士那样那么幸运得到好的师传都没有问题,但你必须得懂点经络学说吧?若论左颧红肿,虽可初步定位于肝,但其实小肠经也是斜络于颧骨这个部位的,小肠不就是手太阳经吗?终究还是太阳经这里出现问题啊!只不过《伤寒论》里面比较侧重足太阳膀胱经而忽略这个手太阳小肠经而已。

由于前面已经用了西药抗菌治疗,所以逼得邪气往其它地方逃命去,或者叫转移阵地嘛,再加上阳邪喜好往那诸阳之会的头部上爬,所以就造成这样的结果了。

当然,如果邪气不是很足的话,它们也过不了咽喉这一关,从而会在咽喉这里搞得你红肿痒痛,而这个发痒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证明你的正气正在跟它开战并且已经取得优势局面,特别是刚才那个左颧部位痒,因为人体将会产生自保行为让你去挠它,实际上希望通过挠那个部位使其微循环更通畅而驱邪外出。

上述患者由于用过西药抗菌治疗,所以把那病邪搞到都差不多了,基本上到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地步,因此“更发汗则愈”而两剂药后平复如初。

问题是,上述这个医案为什么我会向太阳小肠经那个方向思考而不大理会这个厥阴肝经呢?答案是,刘博士原文有“脉浮取可见”这句话,这可是关键啊!“有一分浮脉,就有一分表。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关注这个浮脉,接下来知霖顺便给大家补充郝万山师承刘渡舟的纪实医案故事如下:浮脉,《诊断学》定义为“轻取即得,举之有余,按之少力,如水漂木”。

它体现之病理变化:体表受邪,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

因为脉像是反映人体气血运行状态的,当气血浮盛于外,脉也必然应之而浮。

所以浮脉主表,在临床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后世医家有一种说法:“有一分浮脉,就有一分表”。

我们应当注意,脉浮不浮,应该和这个人的基础脉像相对照的。

有的人比较胖,皮下脂肪比较厚,平素需使劲往下按才能得,当他正邪抗争于表,你按一般人的摸脉方法,轻轻一摸摸不到,再往下才能摸到,你不能说他不脉浮。

浮脉主表,必须是“举之有余”,有余就是有力。

提示正气能够抗邪于表,不是"轻取即得,一按却是中空",那是芤脉。

或轻轻一摸有,稍稍一按就一点力量都没有。

那可能是虚阳外浮。

浮脉主表,在临床上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

我年轻时总觉得,感冒之后,脉轻取即得,这才叫浮脉。

实际上表证意义是非常广泛的。

1976年唐山地震前夕,(当然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七月要发生地震),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75级的同学到唐山地区抚宁县开门办学。

有一个同学得荨麻疹,每天到晚上,痒得一夜一夜睡不着觉,找我看,我就用一般的凉血的、燥湿的、袪风的、止痒的,吃了三天药,这小伙子还是一夜睡不着觉,到晚上就痒。

刘老和我住一房间,小伙子去找我,我说让刘老师给看看,刘老师就给他摸脉,摸完脉问我,你说这甚么脉像?我说这小伙子瘦,脉轻轻一摸就摸到了。

他说,甚么轻轻一摸就摸到了,你说他是不是浮脉?我说:“老师,他没得感冒。

能说他是浮脉吗?”刘老师说:“没得感冒就没有浮脉了?这小伙子什么地方痒呀?”“皮肤”“皮肤是表还是里呀?”“皮肤当然是表不是里。

”“既然皮肤痒是表,你承认,脉又轻取即得,当然是表证。

表证就要发汗呀!”“用什么方子发汗?”“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伤寒论》的方子(由麻黄、连翘、苦杏仁、赤小豆、大枣、桑白皮、生姜、炙甘草组成)。

湿热在表。

好,开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我写方子,问老师药量,开完后,老师说,你把药拿回来之后,白天不用吃的,每天晚上临睡觉之前,你吃候多喝一点热水,盖上被子发汗,连发三天汗。

治荨麻疹,我还没采用过这种方法。

三天汗后,小伙子荨麻疹不起了。

那地方洗澡困难,我发现他身上脱了好多屑,荨麻疹就好了。

这小伙子现在在一个部队医院工作。

唐山地震以后,我们回到北京,有一天协和医院的一个中医学院的毕业生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儿科住着一个小儿肾炎的病人,化验尿的指标总是不能改善,时间也比较长,我们用西医的手段,似乎看不到很快见效的希望。

能不能找中医来看看。

我说祝老就是你们医院的呀!他说祝老现在在日本,我们想找刘老看。

我就陪着刘老去了。

孩子头面水肿,尿的化验很糟糕,老师摸脉,摸完我也摸,老师问我什么脉?轻轻一摸就摸到了。

“轻取即得,就是浮脉!”“浮脉怎么办?”“浮脉发汗呀!”我说:“她没有感冒呀!”刘老说:“你看她头面肿,脉轻取即得,头面不就是表吗?”上半身肿者发其汗,脉又浮,这就是发汗。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发几天汗?”“她时间长些,发七天汗。

”后来我听协和医院的大夫说,从发了七天汗以后,这孩子头面水肿逐渐消了,化验结果也逐渐改善了。

十几年前,我在中医学院院里走着,突然来了个女孩,很年轻漂亮,说;“郝大夫,你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协和医院得肾炎的那个小孩。

”当时她脸肿得我根本不认识,那样子跟她现在的样子连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