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第四单元试卷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测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测试卷(本试卷共三大题33小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根据几种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钨3410℃金1064℃钢1514℃铜1083℃铝660℃水银-39℃氢-259℃A、电灯泡用钨制灯丝,不易熔断B、纯金掉入钢水中会熔化C、在-258℃氢气是固态D、水银温度计在-40℃时失效2、小明在一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块冰,并把它放在25℃的房间内,过一段时间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没有熔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B.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C.冰的温度高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D.冰的温度低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熔化的铁凝固成铁块B、酒精的挥发C、人的呼吸D、电灯发光发热4、下列各项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铁可熔化成铁水B、煅烧石灰石可以制取生石灰C、酒精可以点火燃烧D、久置的酒易变酸5、下列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度B、糖在水里的溶解速度C、酒精的蒸发速度D、酒精的沸点6、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7、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烟雾缭绕B、花香怡人C.雪花飘飘D.尘土飞扬8、小明和小芳两位同学分别在自己的杯子里倒了相同体积的白开水,小明用的是热开水,小芳用的是冷开水,随后,他们很快在自己各自的杯子里溶解食糖,两位同学都将食糖溶解到不能再溶解为止。
则结果是()A、小明的糖水更甜B、小芳的糖水更甜C、小明溶解的糖要少一些D、两杯水一样甜9、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 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B、“下雪不冷,化雪冷”—雪融化时要吸收热量C、“花气习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D、“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0、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C、.凝固和凝华D、汽化和升华11、下列操作中不会使汽水中已经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出来的是()A、打开汽水瓶盖,使瓶内压强减小B、搅拌汽水C、加热汽水D、冷冻汽水12、如图所示,甲实验中烧杯内盛有水,试管内盛有乙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继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A.水B.酒精C.煤油D.水或酒精13、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白雾”是()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B、冰箱内食物中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D、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14、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测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D.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2.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铜的密度是8.9 ×103kg/m3,表示1 m3铜的质量为8.9×103kg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3.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
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
该现象说明()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4.一架天平的量程是0~200 g,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测质量约为150 g的物块,测量的结果为145 g,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A.100 g↓、20 g↓、20 g↓、5 g↓B.100 g↓、50 g↓↑、20 g↓、20 g↓、5 g↓C.100 g↓、50 g↓↑、20 g↓、20 g↓、10 g↓↑、5 g↓D.50 g↓、100 g↓、50 g↑、20 g↓、20 g↓、5 g↓5.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酒精挥发B.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氯气有毒C.氧气能支持燃烧;水在降温时会结冰D.蜡烛受热熔化;液氧是淡蓝色的液体6.如图为某晶体的凝固与熔化过程,其中该晶体()A.熔化过程为图像中的FG段B.熔化过程为图像中的EF段C.凝固时的温度为55 ℃D.熔化过程经历了5分钟7.南极气温常低于-20 ℃,至少半年无阳光。
根据科学研究,南极冰山不断缩小,连终年不见阳光的冰川也慢慢变少,这是()A.汽化现象B.蒸发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8.如图为水三态变化时的粒子示意图,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状态甲时,其体积和形状不随容器改变B.状态乙是水蒸气C.蒸发是由状态丙转变成状态乙的现象D.由状态乙转变成状态甲时,需吸收热量9.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偏右一点,此时应()A.增加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B.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重新平衡C.向左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重新平衡10.星期天,小林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6: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时刻图线,如图所示。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一、选择题(共54分,每题3分)1.下面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除新疆外)统一使用的时间,这就是“北京时间”B.“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即东纬105°纬度的地方时C.当北京所在的东八区时为9时时,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为10时正D.当“北京时间”为12月21日2时时,伦敦(中时区)的区时为12月20日20时2.引起太阳光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公转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转 D.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3.下列节日中,浙江省的白昼最短的是( ).A.国际劳动节 B.国庆节C.国际儿童节 D.教师节4.南半球出现极昼时间最少的时间段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 前后C.9月23 前后 D.12月22 前后5.科学家提出板块构造说在20世纪的( ).A.30年代 B.50年代C.60年代 D.80年代6.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1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者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A.9148.13米 B.9003.13米 C.8693.13米 D.8548.13米:7.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个似皮球的圆球体B.地球是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地球是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地球是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8.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球体 B.地球上有五带的分布C.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D.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9.太阳直射南纬23.5°的日期是( ).A.每年6月21日或22日 B.每年12月22日或23日C.每年3月20日或21日 D.每年9月22日或23日10.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是( ).A.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B.南极圈以北和北极圈以南的地区C.极圈到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11.关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向不同B.公转和自转的周期是相同的C.都是围绕太阳转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1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6月22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B.6月22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最长C.北半球一般把3、4、5月3个月划为春季D.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15.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形,是( ).A.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B.地球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C.地球内部力量和地球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D.地球外部力量所引起的结果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C.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隆起而成的D.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1.从东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时,时间变化是( ).A.增加一天,钟点相差一小时 B.增加一天,钟点相同C.减去一天,钟点相同 D.减去一天,钟点相差一小时2.从12月22日至第二年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方向变化是( ).A.向北移动 B.向西移动 C.先向南后向北移动 D.不变3.下列不属于使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斜交成66.5°角B.地球自西向东绕地球自转C.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D.地球斜着身子从西向东绕太阳公转4.地球自转一周,世界上没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地区可能出现的是( ).A.南北寒带地区 B.南、北温带地区C.赤道地区 D.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5 北京时间为10月1日凌晨4点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A、 9月30日15点B、 9月31日15点C、10月日15点D、10月1号16点二、填空(共23分,每空1分)1.一年中只有在__________日和__________日,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2.北纬66.5°和南纬23.5°这两条纬线,分别叫做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太阳光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叫做__________.4.当南温带处手夏季时,北温带正处于__________季.5.全球由__________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__________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6.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7.夏季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__________夜(填“长于”或“短于),并且纬度越高,__________越长,__________越短。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第四章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全章测试卷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A. 地球的公转B. 地球的自转C.月球的自转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当太阳照射的方向和地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时。
你的家乡所处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由地球自转运动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四季的变化B、昼夜的产生C、昼夜长短的变化D、昼夜更替4、下面关于各城市正午旗杆的影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北京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B、海口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C、香港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可能朝北的D、天津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5、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C、地轴D、纬度6、当晨昏圈与地轴平行时(即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 ( )A、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B、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C、太阳光线与地轴成66.5º的夹角D、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7、在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南纬67ºB、北纬80ºC、南纬40ºD、北纬23º8、我国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D、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9、当1ºS的地方的太阳直射时,此时的日期大概是在( )A、3月21日前一、二天B、9月23日前一、二天C、6月22日前一、二天D、12月22日前一、二天10、下面哪一天我国的昼夜长短相差最短的是( )A、劳动节B、教师节C、元旦D、国庆节11、正午时,地球上垂直物体的影子只朝北不朝南的地区是( )A、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B、赤道以北地区C、赤道以南地区D、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12、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3一、选择题(共54分,每题3分)1.下面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除新疆外)统一使用的时间,这就是“北京时间”B.“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即东纬105°纬度的地方时C.当北京所在的东八区时为9时时,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为10时正D.当“北京时间”为12月21日2时时,伦敦(中时区)的区时为12月20日20时2.引起太阳光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公转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转 D.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3.下列节日中,浙江省的白昼最短的是( ).A.国际劳动节 B.国庆节C.国际儿童节 D.教师节4.南半球出现极昼时间最少的时间段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 前后C.9月23 前后 D.12月22 前后5.科学家提出板块构造说在20世纪的( ).A.30年代 B.50年代C.60年代 D.80年代6.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1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者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A.9148.13米 B.9003.13米 C.86-93.13米 D.8548.13米:7.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个似皮球的圆球体B.地球是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地球是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地球是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8.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球体 B.地球上有五带的分布C.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D.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9.太阳直射南纬23.5°的日期是( ).A.每年6月21日或22日 B.每年12月22日或23日C.每年3月20日或21日 D.每年9月22日或23日10.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是( ).A.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B.南极圈以北和北极圈以南的地区C.极圈到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11.关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向不同B.公转和自转的周期是相同的C.都是围绕太阳转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1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6月22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B.6月22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最长C.北半球一般把3、4、5月3个月划为春季D.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1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不论何处的绝对高度永远大于相对高度B.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均为相对高度C.分层设色地形图,通常褐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D.注记就是在地图上的符号,可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14.关于右面等高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山对乙山的相对高度是2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脊C.G是陡崖,A是鞍部D.CD和EF都是山谷15.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形,是( ).A.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B.地球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C.地球内部力量和地球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D.地球外部力量所引起的结果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C.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隆起而成的D.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17.下列有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从低纬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C.北半球高低纬度气温差别小于南半球D.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同纬度平原地区18.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是( ).A.各月干燥,雨量很少 B.各月湿润,雨量很多C.各月湿润,雨量适中 D.各月温暖,雨量较多二、填空(共23分,每空1分)1.一年中只有在__________日和__________日,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2.北纬66.5°和南纬23.5°这两条纬线,分别叫做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太阳光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叫做__________.4.当南温带处手夏季时,北温带正处于__________季.5.全球由__________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__________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6.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7.夏季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__________夜(填“长于”或“短于),并且纬度越高,__________越长,__________越短。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7说明:本卷共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宇航员在南极上空的宇宙空间观测地球自转方向为 ( )(A)左右摆动 (B)顺时针旋转(C)逆时针旋转 (D)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2.有关晨昏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晨昏圈与经线重合 (B)晨昏圈与纬线平行(C)晨昏圈为白昼、黑夜的分界线 (D)晨线东面为黑夜,西面为白昼3.当北京时间为12时,地处东经113.5°的澳门地方时为 ( )(A)也是12时 (B)12时26分 (C)11时34分 (D)11时26分4.下列年份为闰年的是 ( )(A)1984年 (B)1990年 (C)2001年 (D)2002年5.下列省区兼跨热带和温带的是 ( )(A)海南省 (B)台湾省 (C)福建省 (D)湖南省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核之中(C)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组成的(D)地球内部结构中,厚度最大的是地幔层7.具有“相对高度较大,坡陡顶尖”的特征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8.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的地形部位是 ( ) (A)鞍部 (B)峭壁 (C)洼地 (D)山顶9.从我国“植树节”到“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10.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有 ( )(A)风力 (B)地震 (C)板块碰撞 (D)板块的张裂11.地球上一年四季昼夜等长的地方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上(C)北回归线上 (D)南回归线上12.下列日子我国各地昼夜长短差别最大的是 (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13.当地震发生时 ( )(A)震中的人们先感到前后、左右摇晃(B)离震中越近,震级越大(C)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 (D)烈度与离震中远近没有关系14.位于西五区的华盛顿比位于东八区的北京 ( )(1A)早3小时 (B)晚3小时 (C)早13小时 (D)晚13小时15.下列地区多火山的是 ( )(A)南极洲 (B)东非裂谷带 (C)北冰洋 (D)西伯利亚地区16.下列板块中几乎全为海洋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17.闰年多出的一天是 ( )(A)2月29日 (B)3月31日 (C)9月31日 (D)11月30日18.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宽广平坦的地形称为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盆地19.地球公转的示意图中,北半球为春季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0.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角峰众多,主要是( ),(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C)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D)风化作用形成的二、填空题(共44分,每空1分,其中第2 1题(4)、(5)和第27、29题每空2分)2 1.读下图,假如火柴代表观测者,那么(1)当地球旋转到A位置时,观测者处于__________时间,太阳位于观测者__________面。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教学质量监测卷(一)打印版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教学质量监测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1.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 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 动植物体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 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2. 植物有而细菌没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成形的细胞核3.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一般有比较大的液泡B.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C. 植物细胞不一定都有叶绿体D. 一定有细胞壁,没有细胞膜4. 乌饭麻糍是宁海美食,它是用植物乌饭树叶捣烂后挤压出汁液,加糯米粉拌匀揉和蒸煮而成的。
这种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液泡5. 海水稻具有耐盐碱性,只少量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主要与控制物质进入细胞的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6. 洪濑鸡爪是闻名全国的特色小吃。
鸡爪多“筋”,经切片显微观察,发现“筋”的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由此可见“筋”属于( )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肌肉组织D. 神经组织7. 下列各组中,都属于器官的是( )①苹果的表皮②桃花③心脏④神经元⑤根A. ①②④B. ①③⑤C. ②③⑤D. ②④⑤8. 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为人体的各种细胞、组织或器官,这体现了细胞的( )A. 分裂能力B. 分化能力C. 繁殖能力D. 生长能力9. 关于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组成,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 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四部分基本结构C. 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动,在水中直线前进D. 草履虫对刺激产生趋向或避开的反应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10. 【2021·金华模拟】如果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个标本三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以下各图。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及答案.doc
(只有一个正确答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及答案一.填空:33、事物分类需要有一定的根据,试写出以下几种分类的根据:(1)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在玻璃、石英、沥青、铁、荼等物质中,有属于晶体的是;属于非晶体的是。
(2)将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钢铁生锈C.矿石粉碎D.酒精挥发。
34、生活中会观察到很多的现象:①冬天玻璃表面上结成了冰花;②废钢铁在炼钢炉内化成铁水;③用IH的日光灯灯丝变细;④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⑤夏天从冰糕上滴落水滴;⑥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⑦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⑧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碗会“出汗”;⑨冬天从口中会呼出“白气”;⑩夏天狗把舌头伸出来.这些现象都与物态变化有关,其中属于熔化的有;属于汽化的有;属于升华的有.(填编号)35、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在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科学现象是现象;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
36、0°C的水和0°C冰的冷热程度是的。
(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
37、水凝固成冰后,体积会变大,这说明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在这一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度是否变大?明矶、玻璃、松香、塑料等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01、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5所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
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B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X冰柱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E3 一十电践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图3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2、米饭在嘴里慢慢地细嚼会感觉有甜味产生,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跟口中的消化液作用生成了麦芽糖。
初一科学四单元测试卷上册
初一科学四单元测试卷上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A. 细胞壁B. 叶绿体C. 细胞膜D. 线粒体2. 下列哪个不是细胞的基本功能?A. 物质运输B. 能量转换C. 遗传信息传递D. 呼吸作用3.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在哪个阶段加倍?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4. 下列哪个不是细胞器?A. 核糖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细胞核5.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哪种物质组成?A. 蛋白质C. 脂肪D. 淀粉6.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细胞B. 储存遗传信息C. 进行光合作用D. 能量转换7. 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哪里?A. 细胞质B. 细胞膜C. 细胞核D. 线粒体8.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A. 细胞数目增多B. 细胞体积增大C. 细胞形态改变D. 细胞功能增强9. 细胞的哪个结构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线粒体10. 细胞的哪个结构与能量转换有关?A. 细胞壁B. 线粒体D. 内质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______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2.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______和______。
13. 细胞核内含有______,是遗传信息库。
14.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______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15.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母细胞的______相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
17. 请简述细胞膜的功能及其在细胞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8.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请描述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19.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细胞膜的半透性。
2023年新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23年新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下列哪个是科学研究与日常观察的不同之处?- A. 需要具备科学知识的支持- B. 需要有准确的测量方法- C. 需要凭个人主观经验判断- D. 需要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 正确答案:C2. 下列设备中,属于测量距离的是:- A. 望远镜- B. 电子秤- C. 温度计- D. 尺子- 正确答案:D3. 阅读下列叙述,选择合适的科学方法:黄明想观察一只苍蝇的生长过程。
他在玻璃瓶里放进了一些苹果渣,并把一只苍蝇放在瓶内,然后用纱布盖好瓶口。
- A. 观察并记录苍蝇的生长情况- B. 进行数次重复观察- C. 提取出渣滓并进行化学分析- D. 在另一个瓶子里进行同样的实验- 正确答案:A4. 下列哪个实验不属于观察类实验?- A. 测量一个火柴的长度- B. 观察一只蝶蛹的变化- C. 验证一个物体是否会沉在水中- D. 测试柠檬的酸碱性- 正确答案:C5. 下面哪个是摸索法的特点?- A. 有目的性- B. 文件化- C. 缺乏系统性- D. 基于个人经验- 正确答案:C6. 下面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室内温度?- A. 计算- B. 量规- C. 温度计- D. 尺子- 正确答案:C7. 相同温度的物体热量的多少和它的质量有关系吗?- A. 有关系- B. 没有关系- 正确答案:A8. 当我们研究一个问题时,为了能得到正确合理的答案,我们应该:- A. 进行大量实验- B. 随意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观察- C. 获得别人的观点- D. 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D9. 温度计的标定点是参考:- A. 体温- B. 融点和沸点- C. 室内温度- D. 人体舒适温度- 正确答案:B10. 进行科学观察时,现象的变化及其规律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确定:- A. 实验方法- B. 统计方法- C. 录像方法- D. 计算机模拟方法- 正确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1. 我们可以用。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A卷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A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60分)1.(本题3分)(2021·浙江浙江·)夜晚,我们肉眼看到的最亮的星中,许多都属于同一类恒星,如猎户座的参宿四、金牛座的毕宿五、牧夫座的大角、天蝎座的心宿二等著名的星。
实际上,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体积特别大,而且呈红色。
据此推断它们可能是()A.白矮星B.中子星C.黑洞D.红巨星或超巨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红巨星时期的恒星表面温度相对很低,极为明亮,因为它们的体积非常巨大,而且呈红色,所以推断它们可能是红巨星或超巨星。
故选D。
2.(本题3分)(2021·浙江浙江·)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影子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校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靓、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故B 错误;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C正确;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 错误。
故选C。
3.(本题3分)(2021·浙江·)2019年7月3日清晨,地球迎来了本年度最重要的一场天文学盛宴——日全食。
但是可惜的是,此次发生的日食发生在南美的部分地区。
大多数人无法亲临现场观赏如图所示这一壮观的天文学景观。
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A.太阳黑子B.耀斑C.太阳风D.极光【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当日全食发生时,我国肉眼可见的是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和日冕层。
根据材料,闪亮主体部分应是太阳大气层中突然增亮的一种太阳活动,因此应该是色球层上发生的耀斑。
初一科学四单元测试卷
初一科学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00,000 km/sB. 299,792 km/sC. 200,000 km/sD. 500,000 km/s2. 以下哪个是物质的三态变化?A. 固态、液态、气态B. 固态、液态、等离子态C. 固态、液态、金属态D. 固态、液态、超临界态3. 以下哪个不是力的作用效果?A. 改变物体的形状B.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改变物体的质量D. 改变物体的方向4.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5. 以下哪个是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A. 根B. 茎C. 叶D. 所有选项6.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所有选项7. 以下哪个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所有选项8. 以下哪个是遗传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A和B9. 以下哪个是化学反应的类型?A. 合成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所有选项10. 以下哪个是能量转换的例子?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 汽车燃烧汽油产生动力C. 水力发电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光年是______的长度单位。
1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
13.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水和二氧化碳。
14. 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______和细胞质分裂。
15.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7. 请解释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平衡。
18. 请描述细胞的基本功能。
19. 请解释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20.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 食品腐烂B. 水结成冰C. 钢铁生锈D. 燃放烟花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B. 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移动C. 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D. 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排列规律一样3.科学课上,老师将一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一个容器中,不一会儿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接着用镊子将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霜是凝固现象B. 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C. 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D. 白雾是水蒸气4.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9℃,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分离出来的顺序是( )A. 氧、氮、氦B. 氧、氦、氮C. 氦、氧、氮D. 氦、氮、氧5.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会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模拟实验。
下列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A. 甲:用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探究地球形状B. 乙:用两本书向中间移动探究板块碰撞C. 丙:用芝麻和黄豆混合实验探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C. D. 丁:用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探究分子不停的运动6.有两只质量和容积都相同的瓶子装满了不同液体,经测定一瓶是水,总质量是5千克,另一瓶是煤油(ρ煤油=0.8克/厘米3),总质量是4.2千克,那么( )A. 瓶子的质量是0.5千克B. 瓶子的质量是0.8千克C. 瓶子的容积是4分米3D. 瓶子的容积是3.8分米37.在某装满氧气的钢瓶中,瓶内气体的密度为8kg/m 3 , 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 43 ,则剩余气体的密度为( )A. 2kg/m 3B. 4kg/m 3C. 6kg/m 3D. 8kg/m 38.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ρ酒精=0.8×103千克/米3),则该混合液的密度是( )A. 大于0.9×103千克/米3B. 小于0.9×103千克/米3C. 等于0.9×103千克/米3D. 无法判断9.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要求是碗不能与锅底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时,碗里的水会( )A. 稍后沸腾B. 温度总是低于锅内水的温度,因而不会沸腾C. 同时沸腾D. 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10.南极的平均气温为-5℃,最低气温-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A. 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B. 酒精凝固点比水银凝固点更低C. 酒精沸点比水银沸点更低D. 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11.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右下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C.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D.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第11题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12. 通过热传播,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是非晶体B. 此过程是液化过程C. t=0时刻物体内能为零D. 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13.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ρB>ρ水>ρAB. ρB>ρA>ρ水C. ρA>ρ水>ρBD. ρ水>ρA>ρB14.小敏为了测量一实心塑料小球的密度,先用天平测出塑料小球的质量m。
再用量筒测量塑料小球的体积,选用了石块来助沉。
先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V1,用细线拴一石块,没入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V2。
然后将石块和塑料小球拴在一起,没入水中,测出水面对应刻度为V3。
若不考虑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则塑料小球的密度应为( )A. m/(V3一V1)B. m/(V2一V1)C. m(V3—V2—V1)D. m/(V3一V2)15.一位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对天平进行调节,由于疏忽,当游码还位于0.1克位置时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间的红线,然后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天平右盘中放入20g砝码2个、5g砝码1个时,天平的指针恰又指在标尺中间的红线上,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应为( )A. 45.1gB. 45.0gC. 44.9克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16.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 “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 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17.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是( )A. aB. bC. cD. d第17题图第18题图第19题图18.两只相同的杯子置于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
一段时间后,两杯中液面如图所示。
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A. 表面积大小有关B. 温度高低有关C. 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D. 种类有关19.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 乙,丙,甲B. 甲,丙,乙C. 甲,乙,丙D. 丙,乙,甲20.甲、乙两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密度为()A. B. C. D.二、填空题(共7题;每空1分;共17分)21. 桂林“两江四湖”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水对周围气温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这是由于水的 ________较大;秋天漫步在湖边林荫道上,闻到阵阵桂花花香,这属于 ________现象22.民间有一种魔术表演:用手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铁链,而表演者皮肤没有一点伤痕.其中的奥秘在于油锅上面是一层油,下面是醋,醋能在油下,是因为油的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醋的密度;表演者从沸腾的锅中取出铁链而不被烫伤,是因为醋的沸点较________;油锅中液体沸腾时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23.质量为0.5千克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千克,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千克,此液体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
(ρ水=1.0×103千克/米3)24.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球甲和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分别投入两杯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冷水中,最后发现投入乙球的杯内水温较高,那么可以断定金属甲的比热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金属乙的比热。
25.“破镜重圆”从物理知识的角度来说________(填“能够”或“不能够”)实现,因为破镜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间的距离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非常________。
26.下列各种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1.夏天吃冰棍儿解热属于________;2. ﹣10℃的寒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________;3.铁水浇成铁杆________;4.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结了一层冰花属于________;5.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属于________;6.热风干手器使手上的水很快干了属于________.27.在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质量时,若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 g。
第27题图第28题图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8分)28.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__(填“左”或“右”)图;(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9.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醋的密度.(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 向右移动游码(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代号).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B .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3)由图中数据及计算可得: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是________ g,醋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30.小明认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
他解释:100℃的水蒸气和100℃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
对此,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过程中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导管的体积均忽略不计)【实验步骤】①取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记为甲。
向其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温度为t1的冷水,液面位置如图所示,标记为A。
②向甲保温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人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人水蒸气,移出导管,此时甲杯中液面位置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
④另取一个完全相同的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记为乙,向其中倒入与甲质量相同的温度为t1的冷水,标记为A。
▲,摇匀后测出水的温度为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