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考诗歌赏析题总汇

合集下载

07年全国高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

07年全国高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

附补充注释和讲解
①词借咏鹰抒壮怀,言其欲像雄鹰搏击狐 词借咏鹰抒壮怀, 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声色俱厉, 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声色俱厉,可 见作者在郁闷中进发之愤慨。 见作者在郁闷中进发之愤慨。词大概作于 作者旅寓河南期间。 作者旅寓河南期间。②堵:一般为用于墙 的量词,词中形容山高。 风低” 的量词,词中形容山高。③“风低”句: 写鹰在广阔平原上迅疾低飞。削碎, 写鹰在广阔平原上迅疾低飞。削碎,犹 划破” 寻呼处:行猎地方。寻呼, “划破”。 ④寻呼处:行猎地方。寻呼, 即呼鹰逐兽。杜甫《壮游》 即呼鹰逐兽。杜甫《壮游》:“呼鹰皂枥 逐兽云雪冈。 身手:指才能、 林,逐兽云雪冈。”⑤身手:指才能、本 和谁赌:没有机会与别人比高低。 领。和谁赌:没有机会与别人比高低。 ⑥ 轩举:昂扬貌。 指鹰。 轩举:昂扬貌。 ⑦汝:指鹰。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 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2 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 分) 答案: 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 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 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 间连榻,在天上"行杯" 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 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意思对即可 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 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 ?(4 么?(4分) 答案: 雁引愁心去 运用了拟人手法, 雁引愁心去” 答案:“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 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 为诗人带走愁心, 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 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 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 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 。(意 “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 思对即可) 思对即可) 雁别秋江去" 言之成理亦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007年至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2007年至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2007年至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2007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用了宋刘一止的《小斋即事》为鉴赏材料。

刘一止(1078~1161)字行简,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

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秘书省校书郎、中书舍人等职。

为官方正,据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称,“一止居琐闼百余日,忤秦桧罢去,闲居十余年。

”博学多才,著有《苕溪集》。

“小斋即事”一诗从一般文人小斋中常备的琴棋说起,但“即事”并非写文人的琴棋生活,而是托物言志,借琴棋来写志抒怀。

小斋即事刘一止①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指棋盘。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这道题考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是为了让考生更好地理解全诗主旨而作的一个铺垫。

“怜琴”,一般人都是喜爱琴的音声,“爱棋”,一般人都是喜欢爱用它来娱乐、角逐,但作者却不,他在第一联中明确表示,他“怜琴”是因为它的“弦直”,他“爱棋”是爱它的“局方”,即爱棋盘的方正。

第二联两句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

“未用较得失”一句是承“爱棋”句而说,因为“爱棋”是爱棋的方,所以没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记宫商”一句是承“怜琴”句而说的,由于“怜琴”爱的是“弦直”,不在琴声,故怎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正是有了这第二联的两句,更突出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的情怀?这道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上一题的铺垫,使考生对作者的思想有了个了解,再加上注①刘一止简介提供的一些背景材料,更是启发考生,作者表面写的是琴棋,实际上是在托物言志。

作者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

2007年诗歌鉴赏题汇编含答案.

2007年诗歌鉴赏题汇编含答案.

2007年诗歌鉴赏题汇编【含答案】(高考试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汇编)1、(全国卷1)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

2、(全国卷2)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2007-201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

2007-201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

2007-201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第二章核心知识与能力体系构建诗歌鉴赏的五步程式以下列出鉴赏诗歌的五步程式,规范考生的答题思路与答题过程,力求做到鉴赏诗歌时,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第一节第一步,先读全诗分类别拿到题后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知题材,定主旨。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叹观止。

但就其题材划分,主要有这样几类:一、借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风雨之后的“绿肥红瘦”的衰败景象,抒发了春光易逝青春难在的忧伤之情。

二、咏史怀古诗怀古(含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三、伤春伤别诗(闺怨诗)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美好的春光想到自己韶华将逝,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

(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如王昌龄《闺怨》一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全国卷II)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中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唐)刘长卿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船;南岳衡山。

为五岳之一。

B. 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之中怀想林中高卧。

暗示他即将归去。

C. 颔联点出道标上人归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离愁伴他远行。

D. 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感时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D(2)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

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

作者借行云流水刻画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解析】【分析】(1)ABC赏析正确。

D错在“后四句感时抒怀”,应是表达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2)结合诗歌题目及内容分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送道标上人归南岳”,最后两联的意思是:道标商人要离开了,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

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

最后两句作者以一组流畅的林山云水镜头,写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上人,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故答案为:⑴ D;⑵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

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

作者借行云流水刻画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诗歌的全面理解能力,涉及内容、主题、感情等方面。

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

⑵此题考查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02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02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02.txt-你脚踏俩只船,你划得真漂亮。

- 每个说不想恋爱的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不可能的人。

我心疼每一个不快乐却依然在笑的孩子。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看透我在隐身,知道我在等人。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02 2008年4月24日(四川卷)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葛溪驿???? 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这首诗写于宋仁宗皇二年(1050)自临川赴钱塘(今浙江杭州)途宿驿中。

诗中抒写了作者的旅愁乡思。

诗人选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疏桐等衰残的景象构成凄凉的秋景和孤寂的旅况,衬托出抱病的行人,从而表现羁旅独苦的处境和心情。

纪昀评道:“老健深稳,意境自殊不凡。

三、四句细腻,后四句神力圆足。

”[赏析]葛溪驿在江西弋阳县,这首诗是写他在驿站中看到的自然景物,引起乡思和岁时已晚的感觉,从而抒发对国事的感怀。

开头,“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漏”,古代计时的仪器,漏未央即夜未尽,夜很深的意思。

全联是说,在一个秋天的深夜,天边缺月,暗淡无光。

旅舍的床边,一盏油灯,半明半暗。

但无论是月色还是灯光,都不是皎洁明亮,而是一片昏惨暗淡,表现出旅舍中的清寂冷落。

这就为后面的抒情描写很好地渲染了环境气氛。

“病身最觉风露早,”自己身体有病,最容易感到风露侵人,气候转变的早;“归梦不知山水长”,是虚写,在梦境中回到家乡,就不觉得山高水长。

在这里,回到家乡只是梦境。

但是,梦境的恍恍惚惚,一下子在遥远的异乡,一下子又回到家中,不但很合乎梦境的情况,而且这样表现怀乡的感情,比实写收到的艺术效果更好。

????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是接前一联的意思来说的。

上句接“风露早”,因为感到岁时已晚而慷慨悲歌;下句接“山水长”,从梦境回到现实,看到天地的景色,是一片苍茫凄凉。

2007年中考现代诗歌赏析复习资料_14

2007年中考现代诗歌赏析复习资料_14
1、本诗描绘了几幅画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2、赏析下列诗句: (1)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2)“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3)“收起青鳊鱼的乌桕叶的影子” (4)“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澈了” (5)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6)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3、请就本诗语言和内容特点,对诗歌进行总体评价: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 4、我们学过的描绘秋天景色的诗歌作品不少,请写出两句描绘秋天景色的诗句。 第四题:阅读新诗。完成
第三题,赏析何其芳的《秋天》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第一题、赏析在山的那边(王家新),完成题目: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字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2007年中考现代诗歌赏析复习资料
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 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
容,这(二就)诗形歌成的诗形歌象语言凝鉴练赏、诗含歌蓄必、须跳准跃确性把强握的诗特歌点中。的艺术形象。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 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 象;有诗些歌诗塑歌造描形绘象的的形手象法并很非多实,指可,以而对是形有象比直喻接或描象写征,的也内可涵以,间把接握描这写类;作可品以的是形白象描就,不也能可从以字是面浓 墨重彩(三;)诗可歌以的铺情垫感、衬诗托歌,是也抒可情借言助志想的象文、体联,想鉴塑赏造时形,象须。深只切有体真会正诗理歌解的了感诗情歌内的涵形。象诗,歌才是能一深定入时 代生活(四的)诗反歌映的,艺理术解特诗色歌的感艺情术不特能色忽主略要时指代抒的情特手征段。、诗用人典抒、发构感思情和的表方现式手是法多。种在多诗样歌的鉴。赏可中以,直要 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

2007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精编

2007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精编

2007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精编佛山市南海区华光中学邓绍志雪梅卢梅坡①梅雪争春未肯降②,骚人阁③笔费评章④。

梅须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①卢梅坡:宋诗人。

②降(xiáng):服输。

③阁:同“搁”,放下。

④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1.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

(2分) 逊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托物言志。

一个人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菊花元镇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3.第二句中“遍绕”“日斜”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 分)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夜开尽更无花)。

4.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寄托了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

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5.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的喜爱之情和对客人的挽留之意。

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7.这首诗勾画了一副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分)悠悠飘荡的小船波光粼粼的溪水掩着的柴门8.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2分)热情淳朴天真可爱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棹(zhào)歌:船歌。

9.“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

溪水平静清澈,倒映着月光山色,摇曳生姿,朦胧缥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最后一题赏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最后一题赏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最后一题赏析
一、领悟情感型
 【热度指数】★★★★★(2007年有江西、云南、广东梅州、浙江嘉兴等地的10多份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2007年浙江嘉兴)阅读《山中与幽人对酌》,回答问题。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最后一题:“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技巧点拨】诗歌是最适合抒情的一种文学体裁,因而理解一首诗的思想情感就显得十分重要。

据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幺这一考点的热度指数最高了。

那幺,我们怎样把握诗歌的情感呢?一是知人论“诗”,在平时阅读中多注意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二是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三是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干的提示。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朋友之间的深情。

 二、综合检测型
 【热度指数】★★★★★(2007年有山东腾州、山东济宁、辽宁沈阳、江苏无锡等地的10来份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2007年山东滕州)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题目。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2007年全国一卷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

2007年全国一卷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
出”。诗人在这里用了 “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 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 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 ,比平时更加 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 “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 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 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 “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画面 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2007年全国卷II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 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2007年湖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

2007年湖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

2007年湖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目录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①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限2个字)。

(1分)②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参考答案】①雁去②C(2007湖北孝感)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全诗以“行”为线索,从“”起,到“”终。

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最后两句中的“”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分)8.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分)【参考答案】7.孤山寺;白沙堤;春;最爱。

(2分,每空0.5分)8.莺是春的歌手。

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

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2分,意近即可) (2007湖北黄冈)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3.全诗以“______”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____之情。

24.诗的颔联“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非常精美,请你任选角度(或内容,或炼字,或修辞,或情感)对此联进行赏析。

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

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

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有诗歌赏析)全国一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

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嗟叹”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思乡之情。

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诗歌解析】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

“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

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

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各地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含答案)

各地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含答案)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以下是2005年四川眉山市中考题)1.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2.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是2003年河南中考题)3.“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4.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不少于20字)6.(2008,资阳)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7 (2005年昆明市) 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以下是07年河南中考题)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9.“海日和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0.(06年西宁)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在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11.(09年南京)这首诗描写了水,靖你从诗中选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写在下面:(以下为09年长沙中地考题)12.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中考诗歌赏析专项训练胜华-宏发

中考诗歌赏析专项训练胜华-宏发

中考诗歌赏析专项训练胜华-宏发【说明】4月10日收到邓老师发过来的邮件,是荆州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科说明(以下简称“考纲”)。

我看到上面有对文言诗词的考查内容的说明,想到语文科“学在荆州”的资料上却没有与之配套的专题训练,于是产生了编写这个专题训练的念头。

在借鉴往年的荆州资料和手头有限的资料的基础上,试着从如下几个栏目来进行训练:一、介绍选材范围;二、考点分析;三、答题技巧点拨;四、经典试题回放;五、知能测试。

旨在起抛砖引玉之效,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选材范围】“考纲”里明确表述:2007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诗词赏析的考查内容出自鄂教课标版语文教材的“诗词诵读”部分。

选材范围限制在如下10首诗词之内:诗歌作者教材出处1.过故人庄孟浩然八年级上册2.浣溪沙苏轼八年级上册浣溪沙宴殊八年级下册3.如梦令李清照八年级上册4.清平乐辛弃疾八年级上册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八年级下册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八年级下册7.使至塞上王维八年级下册8.虞美人李煜九年级上册9.行路难李白九年级下册1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九年级下册【考点分析】诗词赏析的考点主要有: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分清诗歌的文体变化;品析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名句,警句或主旨句;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感情等。

【答题技巧点拨】解答诗词赏析题宜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写法赏析对诗词从艺术手法方面鉴赏,可抓住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事。

可抓住表现手法中的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可抓住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拟人、夸张、用典等。

(二)情感赏析诗歌的情感内容大致可分为:友情(送别诗)、思乡、思念亲人或朋友、爱国之情等。

在赏析中,不仅要体会诗歌中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更要体会作者抒发感情的背景,感受与其他诗歌的差异。

(三)内容赏析诗歌内容大致可分为:写景、叙事、哲理、抒情等。

200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

200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

200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目录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2007山东枣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4.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5. 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2分)【参考答案】4. 示例: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牛肉一吃完,将士们就排成整齐的队伍,接收将军的检阅。

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看着眼前整齐的军容,肥壮的骏马,内心充满战斗的豪情:值此秋高马肥的时节出征,一定会战无不胜吧。

5. 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来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中考诗歌赏析题总汇---lygfx1、梅州市2.赏析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2分)(2)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2分)我的感悟:答案:(1)浩荡离愁(离愁)。

(2)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2、番禺区白云区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有关问题。

(6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3分)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2)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

(3分)答案:(1)①观沧海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每小题1分,共3分。

漏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2)表现出苍凉慷慨,悲壮激昂(3分)3、广州市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答案:(1)“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2)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用夸张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比喻(设间、夸张),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流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

4、铜仁市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9——10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9.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4分)答:这两句诗写10.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2分)答案:9.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1分;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2分;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1分。

10.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

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答案不求同一,紧扣诗句,符合题意,描写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有文采,2分;“大漠”、“孤烟”、“直”、“黄河”、“圆”,少两个点扣1分,不计半分。

)5、遵义市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衡阳雁去无留意。

燕然未勒归无计,四面边声连角起。

羌管悠悠霜满地。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答:20、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答:2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答案:19、睡觉(2分)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分)21、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

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

共4分)6、梧州市古诗文阅读(17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7.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3分)答案:6.(2分)D7.(3分)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1分)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2分)7、新疆乌鲁木齐21. 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凡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吸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 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 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 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答案:C8、河南非课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1~22题。

(共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的感情。

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分)2.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2分)答案:1.喜爱钱塘湖春天的美景爱(最爱)(一空1分。

共2分)2.“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言之有理即可。

2分)9、河南课改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3—24题。

(共4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2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2分) 答案:23.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问1分。

共2分) .24.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生”与“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2分) 10、广安安岳5.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答:(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答案:4.①天街小雨润如酥②病树前头万木春③几处早莺争暖树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5分,前三小题每个1分,第④小题2分)11、四川成都诗歌鉴赏。

(共4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涵了什么哲理?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

(3分)答2.有人评价说这首诗除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其他诗句都是多余的,没有写的价值。

请谈谈你的看法。

(1分)答:答案:1.这一句说明事情到了最糟糕的时候往往出现转折。

联系实际只要符合诗句所含这里即可。

(意思相近即可,哲理2分,联系实际1分)2.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观点鲜明、说理详细即可。

(1分)12、乐山市4.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咏史诗。

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答出"咏史"给1分,答出特点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

) (以上两点,答到任何一点都得2分)13、内江市(一)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5--6题(10分)秋思张籍(唐)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